认知实习报告前言(精选10篇)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认知实习报告前言,欢迎阅读与收藏。
认知实习报告前言1参与实习,不仅仅是对于自己专业的实际检验和实地应用,使得书本的知识真正转化为自己的能力,真正的活学活用,而且可以根据工作内容和工作的情况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检验,实现知识的不断更新。同时实习也是检验自己的兴趣爱好,对自己所选择的专业和将来的职业进行重新审视,为自己将来的职业发展方向提前做好前提,为尽快调整好职业发展道路,实现自己从校园到社会的无缝衔接。
认知实习报告前言2本课题在选题及研究过程中得到X老师的亲切关怀和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她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课题的选择到项目的最终完成,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持。老师不仅在学业上给我以精心指导,同时还在思想、生活上给我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在此谨向周老师致以诚挚的谢意和崇高的敬意。
认知实习报告前言3对于任何一位大学生来说,毕业实习是一个很关键的学习内容,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对于我们来说,平常学到的都是书面上的知识,而毕业实习正好就给了我们一个在投身社会工作之前把理论知识与实际设计联系起来的机会,毕业实习作为学校为我们安排的在校期间最后一次全面性、总结性的教学实践环节,它既让我们看到实际的中设计生产状况,也我们在就业之前“实战预演”,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车间的生产运作过程,还有大量实际设计方面的知识,以及我们还十分缺乏的实际经验都包含在每个生产设计过程中,通过实习能够使我们更好的完善自己。
对于毕业实习来说,其中一个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实习所学的内容来完善我们的毕业设计,当然我们在实习过程中还会收集相关资料、了解相关产品设计制造的基本技术和发展现状,从而制定毕业设计设计思路与方法,了解相关的工艺以及工序,这也是我们在毕业设计中要符合实际的现成参考文件。认真完成好这次实习,为完成好毕业设计做好充分的准备,也为不久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毕业实习只有短短的几天,但无论是对我的毕业设计还是今后的工作,都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认知实习报告前言4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实习又是对每一位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的1种检验,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1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
认知实习报告前言5首先感谢实习单位及实习单位的老师给我提供这次实习机会,在这里我充分理解实践与理论知识结合的重要性,在大学期间我学到的知识是朦胧的概念,从未亲身体验,然而通过半年的顶岗实习使我身心得到锻炼,在现场我们要拿出百分百的精神气,全身心投入工作,虽然以后的道路很长,但我仍会继续努力,创造一个美好的明天,再次感谢老师们的栽培。
认知实习报告前言6通过生产实习使我更深入地接触专业知识,进一步了解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了解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理论和实际相冲突的难点问题,并通过撰写实习报告,使我学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认知实习是学生大学学习很重要的实践环节。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的必修课,它不仅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还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更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生产实习使我更深入地接触专业知识,进一步了解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了解环境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理论和实际相冲突的难点问题,并通过撰写实习报告,使我学会综合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
认知实习报告前言7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经过寒窗十几年的知识积累,我们——大四毕业生即将展翅高飞,去追寻属于自己的梦想,开创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专业实习对我们毕业生来说,就是我们去实践的第一步,就是从校园生活过渡到社会生活的一个适应与调整阶段,并且这是一个将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关键时期,是人生的新篇章。
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提高经济社会信息化水平,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重要的指导方针,信息资源建设与开发已经与信息化建设密不可分,互联网建设作为信息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率先承担起信息整合、传播、共享与利用的使命。为此,我们需要对互联网发展状况、资源配置以及应用情况有一个全面、深入、持续的了解和研究,确保互联网的健康发展,此点对于刚刚遭受过严重地震灾害的四川省互联网而言更为重要。
“5·12地震”造成四川省通信设施严重损毁,重灾8县及所辖108个乡镇通信全部中断。全省通信业务用房损毁116万平方米,受损移动通信基站10010个、小(大)灵通基站11729个;倒断通信电杆8.1万多根;通信光缆线路损毁17024皮长公里,通信电缆损毁6277皮长公里;交换机及接入设备损毁5548台,传输设备损毁3623台,受灾通信局所3092个。地震造成通信行业直接经济损失60.2亿元,员工伤亡失踪94人。如此大的通信设施损坏严重影响到四川省互联网整体发展;那么地震对于四川省互联网资源的影响程度如何?网民的上网行为有何变化?诸如此类问题,我认为有义务也有必要对其进行研究并加以描述。
为了全面了解四川省的互联网发展状况,四川省互联网协会会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做本次调查。本报告内容将从四个方面对于四川省互联网发展进行阐述,包括总体网民规模情况、网络资源情况、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以及互联网应用情况,力求客观、公正、全面地反映四川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我希望本报告的发布,能够对提高四川省互联网的应用水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川省互联网发展状况总结
网民人数、网站数、域名数等信息可以从整体上反映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互联网发展程度和普及程度,对这几个指标的横向和纵向对比能够从基础层面上反映互联网的发展状况。从本次调研结果分析,虽然地震、经济危机等因素对于四川互联网造成一定负面影响,但从基础建设以及网民状况维度分析,四川互联网仍然保持快速发展的状态,且发展速度较之07年有很大提高。
网民规模方面,四川省网民数达到了1103万人,网民渗透率首次超过10%,达到13.6%,而增长率较2007年翻了一倍还多,达到36.3%,其中手机网民增长尤为迅速,使用比例达到49.0%。四川省网民的增长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促成:首先是四川省网络基础建设,从网民上网途径分析,宽带已经成为绝对主流,使用比例在9成以上;第二是政府对于互联网的扶持,08年以来在成都市政府打造“天府新城”的大方向下,互联网产业也逐渐引起相关领导的重视。高新互联网协会、四川省电子商务协会的成立表明了政府对互联网产业扶持的决心。
互联网资源方面,IP地址数量、网站数量以及网页数量均是衡量某个地区互联网建设的重要指标。四川省在以上几个数据方面均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虽然某些指标与全国水平还有一些差距,但主要是由于地区经济状况差异造成,加之人才不足、“5·12”地震等因素,综合原因造成四川省在网络基础建设方面与全国水平的差距。
互联网服务的使用与当地网民的人文有直接关系,从互联网不同服务使用方面分析,四川省的网民偏娱乐化,网络游戏以及网络视频的使用率均高于全国水平,这比较符合四川省人民的生活方式,而电子邮件、搜索引擎等垂直应用较低的状况则是由于人文以及经济发展原因。最后电子商务、网络金融方面较低的应用比例较低主要由两个方面导致,首先,从网民结构分析,四川省网民的年龄、收入以及学历偏低导致电子商务较低的应用基础,而造成该状况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四川省形成规模的电子商务企业较少。
网站数数量网站数增长率
动态网页数 (个) 静态网页数 (个)
四川省互联网发展建议
不可否认,四川省互联网与中国整体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还有一定距离。四川省网民数量、互联网资源以及各种网络服务的应用均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分析四川省网民特征以及行为,我们认为,未来四川省互联网发展过程中需要着重思考两个问题,即如何改善互联网应用环境以及因地制宜的选择重点发展的互联网产业应用。
互联网应用环境影响因素较多,内容包含电信设施建设、网民结构、当地人文、人才培养以及政府扶持力度等多个方面,其中四川省面临最艰巨的考验就是“人”的因素,这里的“人”一方面指网民,而另一方面则是人才。从本次调研结果分析,四川省整体网民呈现年龄低、学历低、收入低的特征,而这些特征会引起一系列连锁反应,如信息意识缺乏、互联网应用较为低端、购买力相对薄弱、网络诚信度较低等等,这些问题无疑会阻碍四川省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对于网络金融、电子商务等用户进入门槛相对较高的互联网服务而言尤为明显,因此如何提高整体网民或者说人口素质是四川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基础,也是四川省未来应该着重思考的方面;“人才”是四川互联网发展的又一个关键要素,相比于整体网民素质的提高,互联网人才的培养难度相对较小,四川省的教育资源较互联网发达地区相对薄弱,加大了整体人才培养的难度,这无疑成为以技术为基础的互联网发展瓶颈,因此,如何加大人才的培养以及引进,是未来四川省互联网发展重点关注的方面。
四川省全国
四川省全国
四川省全国
除了以上因素以外,如何选择合适的互联网应用也是四川省促进互联网发展的要素之一,综合本次用户调研数据以及四川省经济环境考虑,文化创意以及电子商务应成为重点关注领域。
从不同互联网应用分析,四川省网民的娱乐应用较多,使用比例均高于全国水平,而在娱乐应用方面,网络游戏则是最应关注的要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发布数据显示,中国2008年网络游戏实际收入达183.8亿,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最主要的服务之一,而作为创意产业的一部分,四川省庞大的网络游戏用户规模以及人文背景,无疑会对网络游戏行业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加大力度实现以互联网为基础、创意产业为依托,网络游戏为形式的经济格局,将成为四川省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此同时,电子商务是四川省互联网发展的另一个关键领域。本次调研发现四川省网民电子商务使用率较低,分析认为该情况主要与个人应用主要集中在B2C以及C2C领域有关,而与实体产业关联度较大的B2B涉及比例较小,但这并不意味这该类型电子商务应用基础薄弱,恰恰相反,四川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是西部最大的市场和物资集散地,也是西部的工业大省等特性,加大了其对B2B电子商务的需求。就四川省而言,应该做好互联网与实体经济的结合,推动四川省整体经济的百花齐放,而不仅仅是互联网产业的一支独秀。
随着教育教学事业的不断发展,师范类学生及时参与到社会实践中去,通过美术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使学生完成对美术教师角色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再到亲身实践的飞跃。在整个实践过程中不同的学生对教师角色的认知会发生很大的改变。最大的改变就是面对不同年级的小学生和各种突发问题,实习生的应变能力和绘画技能有待提高;其次在实习过程中实习生与实习学校的同事、小学生之间的关系处理成为教师角色的另一重要问题;其次教师角色行为规范与职责方面的认知也得了新的认知。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师范类院校越来越重视学生实践能力。为了能让师范学生及时的将校园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具备更高、更有效的实践教学能力,我校安排一年级美术教育专业学生走进小学实习两周,切实体验小学教师的日常工作、绘画技能、小学生授课技巧等,充分完成教师角色的全面认知,从教师的理想状态回到社会化状态。实习结束后以一种全新的心态回到大学校园,从新认知所学专业的理论知识和绘画技能;从新认识将来的工作环境和工作任务;从新进入到一种为小学生服务的心态……这对一年级新生来讲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转变。及早的对教室角色认知有一个实质的认识有助于学生今后的进行有目的的学习和训练,减小“从书本到生活、从学生到老师”的巨大改变带来的巨大冲击。
在实习过程中15级美术教育70名学生被分配到承德市八所小学进行为期两周的实习。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知道教师、不同的班级等给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教师角色的认知有一个全新的认识。现将学生的主要认知改变进行梳理和归纳:
美术技能的认知改变
艺术类专业学生入学的专业考试大部分为素描和水粉,几乎不擅长其它艺术形式,例如简笔画、手工制作、陶艺等艺术形式。然而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这些丰富的艺术形式都在教材中存在。例如以冀教版美术教材为例从一年级到五年级的教材中都出现了剪纸、手工制作、课外活动、染纸、泥塑、贴布画、京剧脸谱、风筝、刮花等等。从教材的设置来看小学美术教育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教育,采用丰富多彩的教育形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合作态度、协调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美术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小学生自主参与、感悟和发展状态。教材和教学大纲所反映的全面要求显然是这些大学生做欠缺的。
工作任务的认知改变
没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对教师印象就是讲台上的滔滔不绝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状态,羡慕教师工作的轻松和任性。然而真正进入小学校园和一线教师亲密接触之后他们的美丽泡沫破碎了。在实习期间实习生的任务只是偶尔授课,大部分时间都在做一些日常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例如批改各科作业、看管自习课、课间维持秩序和安全、整理图书资料、代课等等。有些不耐烦的学生就问我“這些和美术教学有什么关系”,我非常认真的告诉他这就是美术教师的日常工作任务。面对很多低年级的孩子,上厕所、系鞋带等事情都要管。我的一个学生在实习期间给我发了这样一条短信:“现在终于知道老师是多么不容易了”。我相信他们知道老师的辛苦就完成了教师角色认知的任务。回到学校之后也能更加珍惜大学时光、更加尊敬老师。
服务对象的改变
大学生的观察方法和绘画技巧和儿童绘画是不一样的。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绘画技巧能力、思想状态等等和成人是不一样的。用成人的教育方法和绘画技巧去指导孩子创作示不行的。儿童画天真、大胆、夸张、浪漫,没有束缚和阻碍,形成了特有的稚拙、梦幻甚至是荒诞的意味。这些是成人绘画可望而不可及的,也是大部分美术教师抹杀最为严重的。美术教师在美术教育中如何能从儿童的认识和思想的去启迪、引导儿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而不是按照成人的标准去衡量美术作品的美与丑。充分发挥美术的趣味性和孩子的创造性,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为今后更广阔的艺术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小学美术教育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应该研究这个阶段儿童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和授课方法,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授课效果。
环境的改变
实习是每一个大学毕业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实习又是对每一位大学毕业生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验,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第一步。会计是对会计单位的经济业务从数和量两个方面进行计量、记录、计算、分析、检查、预测、参与决策、实行监督,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核算手段,它本身也是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专业作为应用性很强的一门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
针对于此,在进行了两年的大学学习生活之后,通过对《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及《会计理论》的学习,可以说对会计已经是耳目能熟了,所有的有关会计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我都基本掌握了,但这些似乎只是纸上谈兵,倘若将这些理论性极强的东西搬上实际上应用,那我想我肯定会是无从下手,一窍不通。自认为已经掌握了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在这里只能成为空谈。于是在坚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下,认为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会计实务操作中去,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因此,我作为一名会计专业的学生,在20xx年x月起,有幸参加了为期近三个月的专业实习。
(二)
古人有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自从走进了大学,距离工作就不远了,学校为了拓展我们学生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我们的能力,以便在以后顶岗后能真正走入社会,能够适应国内外的经济形势的变化,在学习市场营销专业知识两年之后,组织我们进行认识实习。认识实习是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它不仅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还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了解一个企业是怎样进行营销工作,怎样进行生产的。为我们以后更好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认识实习过程中,学校也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向生产实际学习的能力和方法为目标。
【关键词】岗位认知实习;学生干部;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于高职院校人才需求量与日俱增,高职院校的职业教育如何与社会发展同步越来越成为关注的焦点。“工学结合”是我国职业教育办学的重要形式,岗位认知实习即在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在低年级就进入企业进行阶段性实习,接受企业的管理和教育,结合所学专业认识企业岗位要求、就业领域职业要求。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高职院校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职业能力的适用性管理人才。在大学,学生在各党团组织、学生组织中得到锻炼,优秀的学生干部将成为未来的管理人才。
一、发达国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发达国家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长期的研究与探索,并形成特色鲜明、切合本国实际需要的经验模式,如加拿大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劳工组织MES(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人才培养模式、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美国职业群集人才培养模式、澳大利亚TAFE(Technical And Further Education)人才培养模式等。在我国创新型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新的技术和工艺不断涌现,不仅需要大量的高技能型人才,而且对人才的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有了更高要求。
二、高职院校岗位认知实习方式与优势
高职院校学生岗位认知实习是在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主要方式,是指学生在低年级段学习期间,接受学校的安排深入到企业中去,接受企业的管理和教育,熟悉就业领域职业要求,结合所学专业和企业岗位所涉及的各种知识并运用到实践工作中,了解自己将要学习的专业的真实特点,从而拓展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同时进一步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增强为人处世的能力,在投入高年级学习时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习内容更有针对性、学习态度更加主动自信,为今后的专业理论学习和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奠定扎实基础。
三、在岗位认知实习下突显当前学生干部的不足
在目前学生干部“重使用,轻培养”的现状下,怎样培养出一批具有较强能力的学生干部对于将来应用型管理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对岗位认知实习的认识还很淡薄,未进课堂,先入岗位的认知实习学习模式对一些学生干部而言无法胜任,对于低年级的他们而言,专业学习目的性不强,职业目标茫然,缺少对职业岗位的感性认识,导致实习工作缺乏自信,出错频频,学习动力不强,影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养成。通过调查很多实习单位反馈我们的学生干部学习针对性弱,岗位意识性差,操作的主动性弱,综合能力需要提升。
随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广应用,岗位认知实习的开展,传统的高职学生干部表现出了相对的不适应。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存在定位不明确、学习与工作关系处理不当,意志力、心理承受能力薄弱,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奉献精神等不足。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养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存在着一些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的问题:一些学生干部先进意识“弱化”,榜样带动作用亟待加强。有调查显示,当前学生干部群体可以被周围同学认可的“外显性行为”还不充分,在荣誉和利益面前跟一般学生一样,坚持得到自己应得的。一些学生干部急于求成,不够脚踏实地、不够与周围同学打成一片,群众基础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结合岗位要求在认知实习中培养学生干部的综合能力
以某高职院校药学专业岗位认知实习为例,在大一新生阶段或学生在学习药学专业职业核心课程开课之初,通过以院系团总支学生会等学生组织为载体,以“岗位认知实习”为内涵的学生活动,让药学专业学生到社会药店、社区卫生院、社区医院等进行岗位认知实习。带着岗位的职业印象和工作任务,再返回学校参与高年级教、学、做的教学活动。在岗位认识实习过程中探索学生干部在岗位认知实习过程中的自我定位和提升,通过考核的手段来监督学生干部开展工作,观察学生干部的工作能力,正确认识和评价他们的显性业绩与隐性业绩,从而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干部的综合能力,为“学校-学生干部-用人单位”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实践依据。
结束语
以全局化的视野,通过调查分析调查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对岗位认知实习的认识,结合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岗位认知实习为视角,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的缺失,探讨新的培养模式与实践途径,这不仅对培养高职的学生干部具有借鉴意义,而且还为用人单位输送合格的基层管理人才打下坚实基础。这对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与就业指导工作实效性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戴贞标.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2010,(5):139.
[2]彭涛.高职院校工学结合模式下学生管理工作探索[J].文教资料,2010,(5):235-236.
[3]王苗.高校学生干部能力状况及用人单位认可度调查[J].科学时代,2009,(1):156-157.
[4]刘丽琴.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干部培养模式新探[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 (5):58-60
[5]孙棋.以“燎原计划”为例探索高校学生干部培养新模式[J].华章,2013(1):154-155
此次实践 共历时一个月,在基层人民法院旁听法官办案,了解基层人民法院的工作状态,认识人民群众在解决纠纷时的思维,注重了解程序性原则在我国基层法院的具体运行,认识犯罪分子,探索犯罪心理 ,初涉我国法官的工作及待遇情况,具体了解办案经过,公正是否得到体现,理论和实践 是否一致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了解认识,
基层法院法官实习报告前言范文欣赏
生产实习是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在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专业课后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是本科的精华。对于我们来说,平常学到的都是书面上的知识,而毕业实习正好就给了我们一个投身社会工作之前把理论知识与实际设计联系起来的机会,毕业实习作为学校为我们安排的在校期间最后一次全面性、总结性的教学实践环节,它既让我们看到实际中的设计生产状况,也为我们在就业之前“实战预演”,我们可以从中看到的不仅仅是一项工程的生产运作过程,还有大量实际工程存在的各种问题,以及我们还十分缺乏的实际经验都包含在每个生产设计过程中,通过实习能够使我们更好的完善自己。
对于毕业实习来说,其中一个主要目的就是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深化所学的专业知识,掌握专业工作的基本技能,从而更深刻的体会到水利工作者的艰辛,认识到水利事业对国民发展的`重要意义,培养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对水利事业的热情。
我们的毕业实习从2月27日开始至3月1日在安徽省宣城市泾县内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毕业实习,.通过对灌区、水库、水电站等水利枢纽的参观和现场报告,增加对水利水电工程的感性认识,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增加工程的概念,丰富生产知识,对今后将要从事的工作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和亲身感受,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在领导和工作人员的耐心讲解下,我们学习到了很多书本没有的知识,了解水利水电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等基本建设程序以及运行管理。
一次和朋友聊天,说起现在的中学除了讲硬件设施、以升学率作为唯一衡量指标外,早已无暇他顾。学生面对的是做不完的习题、补不完的课、考不完的试,既没有多少自由阅读的时间,更不用说通过社团自治等活动展开活泼的生命。老师同样被捆绑在应对各种考试的战车上,失去了所有创造的乐趣、精神的自主、和学生一同探索未知的可能性,纯粹成了枯燥乏味的教育链条上的一个环节,几年下来,什么棱角都会被磨平,最后一点个性色彩都会消失殆尽。我们由此说起过去的中学,朱自清、钱穆、夏丏尊等许多第一流的学者都有过长期在中学教书的生涯,开明书店那些编出了一流的教科书、教辅以及学生课外读物的编辑们几乎都有教书育人的实践,不禁感叹那个年代的学生有福。
《老照片》第三十辑刊出过一组回忆北京师大附中的文章,让人对过去的中学神往不已。其实不仅是北师大附中,而且天津南开中学、江苏扬州中学、浙江上虞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等等,都足以勾起一个个美丽得令人心伤的记忆。就说不太为人所知的春晖中学吧。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初曾一度聚集了夏丏尊、丰子恺、朱光潜、朱自清、匡互生……这些在各自领域成就非凡的人物。老实说,衡量一所学校尤其是大学、中学好不好,主要不是看它的占地面积、高楼大厦,也不是先进仪器之类,而是看它能在多大程度上吸引、凝聚最优秀的老师,能在多大程度上培养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开启他们的心智,激发他们求知、求真和创造的欲望。与这些关乎到教育本身目的的指标相比,那些只能让平庸之辈、趋附之徒用来自豪、自夸甚至作为晋身之阶的硬件都将失去重量。
遥想李健吾、何兆武们在北师大附中就读的当年,校园里充满了生气和活力。这生气和活力来自一种与近代以来人类主流文明相接轨的开放的教育理念,来自校长、老师对教育神圣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他们对学生发自内心的关爱,更来自学生学习、实践、创造的自由与欢乐。石评梅在那里教过书,她的早逝曾让数百名受过她关怀的学生痛哭失声。李健吾在那里开始了他的文学生涯,郑天挺、黄仁宇、钱学森、于光远、张岱年、于浩成、蓝英年……都从那里走出。
散木的《感念师大附中》在记述他父亲青少年时代在这所学校留下的生命轨迹时,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无比丰富的课余生活。沐浴着五四的余晖,他们自行组织自治会、校友会、文学社团、剧社,创办会刊、新闻刊物、文学刊物,校园里到处是壁报和文艺园地;他们聆听过鲁迅、郁达夫、徐志摩等人的演讲……这一切让后世的人们恐怕都只有羡慕的分。值得一提的是,《校友会会刊》因为发表纪念马克思的文章,当局要抓人,校长林砺儒毅然站出来顶住,说此事不能由学生负责,“是我们教师没有仔细审稿,我们要做检查”。仅凭此举,历史就将记住一个中学校长的伟岸形象。
即使王学泰到师大附中上初中时已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但流风余韵仍在。“思想改造”、“批胡风”虽已揭幕,并未蔓延到中学校园。他在《师大附中生活点滴》中回想起那些老师们的教学依然充满温暖和骄傲——“讲课能让学生如醉如痴”:比听梅兰芳的戏都过瘾的语文老师时雁行,翻译过“范氏大代数”的数学老师韩满庐,得过北京“三铁冠军”的体育老师张汝汉,精通古典诗词的自然地理老师也是他初一的班主任王树声……这样的中学又如何让人忘得了呢。难怪他不无深情地说,后来自己之所以走上中国古代文化和文学研究的道路,周围老师同学的影响就是一个重要因素。
二
在人的一生中,中学阶段正是求知欲最旺盛、记忆力最好、想像力最丰富,对一切都充满幻想的时期。许多在各自领域出类拔萃的人回忆起自己的中学时光,之所以会常常心存感念,就是因为他们的人生理想是从那里起步的,他们的知识基础是在那里奠定的,他们的精神气质是在那里形成的,最初的社会活动训练是在那里进行的。像北师大附中、南开中学、扬州中学那样历史悠久的名校,创办人的办学理念、长期积累起来的校园文化、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以及整个学习的风气,共同构成了一个不可取代的精神坐标。人生有幸在那样的学校里求学、生活过,那是终生都不能忘记的幸福。
1929年毕业于北京师大附中的哲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张岱年深情地说:“二十年代,我在师大附中读书,受到了深切的教育,奠定了我一生治学的基础。”他永远都忘不了林砺儒校长1924年对全校学生的一次演讲,其中讲到德国哲学家康德的三大律令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人人都看作目的,不要看作手段,认为这是康德的大发现。他在七十多年后表示:“当时我听了非常感动,受到一次深刻的教育。”
同年毕业的科学家钱学森说:“我对师大附中很有感情。在附中六年所受的教育,对我的一生、对我的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作用。我在理工部学习,正课和选修课有大代数、解析几何、微积分、非欧几何(高一时几何老师是傅仲孙先生)。物理学用美国当时的大学一年级课本。还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有些课用英文讲,到了高二要学第二外语,设有德语、法语。伦理学课是由校长林砺儒先生教。我今天说了,恐怕诸位还不相信,我高中毕业时,理科课程已经学到我们现在大学的二年级了。”
当过华中理工大学校长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朱九思先生曾说过,自己从中学到大学,都是在文、理、工综合的环境中接受教育,亲身体验到这种教育的好处,所以立志把华中工学院办成综合性大学。其中特别是扬州中学给他的影响最为深刻:
我很幸运,青少年时上的中学是当时很好的一所中学——江苏省立扬州中学。当时的社会舆论是“北有南开,南有扬中”。我在扬州中学接受了六年教育。这所学校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文理并重。当时扬州中学的高中毕业生和其他学校一样,在考大学时考虑到将来的“饭碗”问题,报考工科的比较多,但学校并没有因此重理轻文。学校对语文(那时叫国文)和英语当然重视,对中国历史和中外地理也同样重视。课程内容很充实,因为史地教育实质上是爱国主义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也很丰富,如普通英语课程外,还开了“英语修辞学”。这本是大学英语系的课。又如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在一般的中学是一门课,我们中学分别开了三门课,内容就充实多了。另外,高中数理化用英文版教材;建了当时很有气派的实验楼,还有一台很小的教学用X光机,可以表演给学生看;舍得花钱买书,图书馆馆藏图书比较丰富等等,都是当时中学少有的。那时我们学那么多课程,由于教师教得好,学生的程度也不错,负担并不感到重,还读了很多课外书,照样参加体育活动。由于教学质量高,我们学校高中毕业生只要考大学,没有考不取的,而且考的都是报考人数远远多于录取人数、竞争激烈的国立大学;私立大学只报考南开大学一所学校,对其他私立大学都看不上(教会大学因收费高,一般不去报考)。我中学时代母校的办学模式,给了我终身难忘的印象,成了我思想深处办学的一个重要榜样。
扬州中学当时是全国有名的好学校。好在什么地方呢?首先就是教师水平高,教书教得好。那时校长叫周厚枢,留学美国,在麻省理工学院取得了硕士学位。他最大的功劳就在于聘请了一批好教师,不仅从本地聘,而且从江南聘,因为江南不论在经济上还是文化上都比扬州所在的江北发达。不仅主课教师要聘好的,而且音、体、美各科教师也要聘好的。如音乐老师李崇祜,是上世纪二十年代著名教育家李更生的女儿。美术老师是从上海附近请来的,叫吴人文,颇有造诣。现在扬州中学大礼堂上方的浮雕就是他的作品。体育老师在扬州聘请不到好的,也到外地聘请。当时初中、高中的体育教师都是外地的。教师对于办学之重要意义,我青少年时代就有切身体验。
在许多老一辈知识分子的记忆中,不仅人们熟知的那些百年名校有许多可圈可点之处,就是许多散落在全国各个角落的那些普通中学,无论是私立的、国立的中学还是教会中学,有名的或默默无闻的,都一样富有特色和个性,一样卓有成效,培养出了许多杰出人才。地理学家、冰川学开创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施雅风先生,回忆自己上中学时,遇到一个优秀的地理老师,对地理的兴趣就被激发起来了,后来毅然选择了地理专业。被誉为“中国律师界良心”的张思之先生,于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中在四川读的初中、高中都是国立的流亡中学,那里的课堂、老师的举止笑貌一直铭刻在他的记忆深处。他后来从事律师职业,却终生对宋词、元曲有着浓厚的兴趣,时时从中领悟汉语的美妙、感受生命的悲欢。这一切首先来自中学教育给他的熏陶。中美关系史学者资中筠女士说起她早年在天津耀华中学接受的教育,充满了感激之情,认为自己一辈子都受用不尽。
确实,一所好的学校,无论中学还是大学,都应该是能让每一个从那里走出去的学生,在漫长的生命途中时时驻足回望的,是能让学生有一种精神归属感的。中学时正值人生最美好的年华,是生命之花含苞待放的时段,一所好的中学给学生提供的除了知识之外,更重要的还是提供一种求知的方法、路径。因为中学教育是一种精神的训练,是打开学生认知世界、观察社会的窗户,或者说是提供他们一个眺望世界的平台,是启迪他们心智,点亮每个人心中的那盏灯,是对他们创造的鼓励和激发。过去的中学,不光是那些名校,就是大多数普普通通的学校也在相当程度上做到了这一点。在那里,学校教育的目的从来都不是单纯为了应付考试,升学率不是衡量一所学校的唯一指标,教育本身有着比考试更高的价值,教育的过程要远重于结果,尽管考试成绩作为检验方式无法回避。1936年科学家竺可桢初任浙江大学校长时,投考浙大的考生来自全国各地,成绩出来,他在9月4日的日记中说,“苏省上海中学占百分之六十,而南通中学、扬州中学均不恶。苏州中学报考之人占第一位,计九十一人,较杭高之八十二人尚多。但所取则仅二十三人。南开中学并不见佳。北方以北师大附中为佳”。但是,在那个不是“一刀切”的时代,考试不是独一无二的,一次考试“并不见佳”,并不影响南开中学的声望,没有人会因此而否定私立南开中学是一所好中学。曾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的历史学家何炳棣在回忆录《读史阅世六十年》中如此分析:“如专就狭义数理教学而言,南开中学的水准只是合理的高,但要略逊于北平师大附中和扬州中学等校的,因为它政策上没有像后者特别注重督促学生演算习题,专门准备应考一流大学那种特殊‘节目’。”“事实上,二十年代江浙若干省立中学的数理化教学都比南开严格。……总的来说,南开的语文、史地、数理化课程水平是很不错的,学校的传统是注重学生全面的活动与发展,不专死‘K’数学和理化。”
过去的中学之所以值得我们追想、神往,最根本的就是它们常常是超越功利的,没有把功利的目标凌驾在一切之上,陷入功利化的泥潭中,显示出精神上的猥琐和平庸。
三
对教育有很多独到见解的爱因斯坦说:“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说得明白一点,包括北师大附中、南开中学以及过去许多成功的中学,它们之所以成功,无非就是最大限度地实施了人的教育,不是以培养考试能手、习题高手作为首要的教育目标,而是以培养人——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具有公民意识的公民为目的。
抗战前后的重庆南开中学就提供了这样一个无法替代的活的先例。曾在沙坪坝求学的莘莘学子如今都已白发苍苍。张伯苓校长、许多任课老师、同窗学友的音容笑貌,那些一辈子都忘不掉的课堂,那些热烈的课外生活,沙坪校园的一草一木,每一个生动的细节几乎都已化入他们的血液,融汇为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养分。他们的回忆在相当程度上复活了一个时代。那是一个已飘逝的传统,但在他们的生命深处却留下了永远也抹不去的印记。刘鹤守先生就是他们中的一人。在南开中学百年校庆的时候,他编了一本《沙坪岁月》,收入了两百位校友的回忆文章或片段,受到广泛的好评。
南开的校训是“允公允能,日新月异”。1945年,即抗战胜利的那个秋天,南开举行作文比赛,题目是“论述南开精神”。一位高一学生突然想到南开精神就是五四精神,“允公”就是“民主”,“允能”就是“科学”,“日新月异”就是破旧立新。他“越想越激动,字迹潦草,墨迹斑斑,卷面肮脏”,结果竟获得了第二名。一丝不苟的喻传鉴主任亲自找他谈话,“你知道你写得这样乱为什么还得第二名吗?”“就因为你论述南开精神有独到之处……可见你肯于思索,有头脑……现在的中国就是需要民主、需要科学啊!”这不仅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也是无时不在实行公民教育啊!
作为人的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教育的特点就是开放、多元、兼容,允许自由讨论。例如,学校里并排张贴着《中央日报》与《新华日报》,学生都可以对照着看。高年级学生经常对各种思想观点开展讨论,“而老师绝大多数并不搞政治化的说教”。1943年1月,这些少年学子曾就真理标准展开过一场无拘束的讨论。在每次的周会上,学校经常会邀请持各种不同观点的社会名流来演讲,周恩来、冯玉祥、马寅初、孔祥熙、何应钦、陈立夫、孙科、翁文灏、王芸生、王云五、胡政之、老舍、曹禺以及访华的美国副总统华莱士等都在其中。“在那个讲台上,你能获得不少虽然零碎但却是课堂上没有的知识。你也可以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
时事辩论赛也是南开的家常便饭。“战争促进抑毁灭文化?”“世界持久和平能否实现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谁胜?”……让一位女生永生难忘的是,高二那年她参加全校男女生两部举办的一次辩论赛。题目本来是一件生活琐事,张伯苓校长散步时偶然看见海报,说没出息,什么时候了,净辩论这些小事。当夜题目就改成了“美国是否应该参战?”其时离珍珠港事件爆发、美国参战已不远。无论他们的翅膀多么稚嫩,他们的思考多么肤浅,但他们在校园里获得的这些训练,对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他们的世界眼光,终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结社、演出、办壁报,这一切都是自发的,是他们兴趣、才华、理想的萌动,活跃了同学们青春的生命,使他们在实践中学会表达,学会独立思考。校园广场上到处张贴着他们自办的壁报,内容五花八门,既有探讨人生,也有关怀国事的,《健报》、《公能报》、《曦报》、《晨钟报》、《野猿报》以及以“民间报纸”(区别于班报、校报)自许的《翔翎报》等竞相争妍。他们甚至通过各种渠道亲自登门采访邵力子等政要。经济学家茅于轼读高三时,也曾和几个同学一起办过一个名为《旁观者》的英文墙报。
作为一所著名的私立中学,南开学子中有不少国民党政要的子弟,但他们在校园里未受到任何特殊待遇,他们也从不拿自己的家庭背景在同学之间逞威风。他们一样的穿校服、一样的吃食堂。这也是学校的规定。唯一特殊的是在办壁报时,高一学生王次五曾利用特殊身份直接采访他父亲王世杰(当时的外交部长),写出了像模像样的独家专访。经济学家茅于轼曾在南开就读。在他的记忆中,“一些大官的子女当时我们也并不知道,到了毕业以后才慢慢听别人说起。学校从不趋炎附势,校园里绝对没有任何特权的气氛”。
操场上更是南开学子们自由驰骋的场地。每天下午三点半,所有学生都要走出课堂,融入火热的课外活动中(主要是体育活动)。如果学生偷偷躲在教室里做功课被发现的话,要立刻记大过一次。对体育的重视已成为南开的特色之一。
当然南开对美育和锻炼动手能力的技艺活动也一样重视。音乐教室里,音乐教师阮北英几乎是不分昼夜地教每个班、每个组,从中国民歌、抗战歌曲直到西洋古典乐曲。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当几个六十岁的学生在八十多岁的阮老师面前流着热泪唱起老师从前教的歌时,已经几十年没有听过这些歌的老师激动得哭了。
在学业的传授上,南开的老师更有独到之处。不拘泥于本本,没有成见,教学内容往往没有现成的框架、整齐划一的答案。一位同学的作文开头第一句写道:“远远的东方,太阳正在升起。”国文老师陶光在“的”字后面加了个逗号,变成了“远远的,东方,太阳正在升起。”这样的作文课堂讲评是能让学生终生获益的。首席语文教师孟志荪是主编之一,在南开中学自编的国文课本中,他所选编的教材蒋介石所喜欢的王阳明的作品一篇也未能入选,曾国藩家书也只选了一篇。顺便说一句,蒋介石几次来看望张伯苓,也“未闻校方出来组织三呼万岁之类的举动”。在权势面前不卑不亢,保持学府尊严,这些都显示了老南开中学傲然独立的精神气质。
据说,重庆南开校友中有近百分之四十的人从事与化学有关的事业,就是因为受了化学老师郑新亭的启迪。郑新亭常对学生说:“科学领域内现在仍不为人知的东西很多很多,任何一个问题都够你研究一辈子的!”他的课更是深入浅出,生动活泼,而且与日常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学生又怎么忘得了他讲醋酸铅具有甜味的性质时所举的例子呢:“在家乡小孩摘吃没有熟而酸涩的梅、杏时,往往偷来母亲、姐姐的铅粉抹在梅、杏上,梅、杏就由酸变甜了。”
老南开在莘莘学子的心田中种下的绝非只是知识的种子,而且植入了最朴素的科学精神和民主精神。从本质上看,南开的教育就是培养、鼓励、激发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因为比课堂上传授知识还要重要的是,学校和老师总应千方百计地给学生创造一个开放、包容的成长环境,使他们健康成长,从而作出自己的人生选择。一个人的青少年时代有幸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熏陶过、历练过,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不会迷失自己。这是什么样的专业化教育都无法比拟的。经济学家吴敬链说:“我虽然只在南开念过两年书,但南开给予我的基本训练方面的影响,却是极其深远的。除语文、数学等功课外,从逻辑思维、语言表达,‘公民’课上关于如何开会、如何选举、如何表决的训练……都使我终身受用不尽。总之,就我的亲身感受而言,南开教育之所谓的‘高贵’,指的并不是生活上的奢侈和安逸,也不是目中无人和颐指气使,而是对于德、智、体、美四育并进的高素质要求。”
在那里,考试不是衡量一个学生的绝对标准,课业授受也不是衡量一个老师的唯一标准,人本身始终是目的、尺度、根本,其他的一切都是从属的、次要的。遥想当年,重庆南开中学的物理老师魏荣爵教学水平之高、教学态度之严谨都是有口皆碑的,绝不是不负责任胡乱评分的人。1941年毕业的谢邦敏富有文学才华,但数、理、化成绩不佳。他在毕业考时物理交了白卷,即兴在卷上填了一首词。魏荣爵评卷时也在卷上赋诗一首:“卷虽白卷,词却好词。人各有志,给分六十。”使这位学子顺利毕业,并考入西南联大法律专业,后来登上了北大讲坛。这样的老师、这样的学校真的足以让后人开眼界。
网络消费行为调查报告前言
网络的发展使网络营销成为可能并日益发展壮大,对传统营销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冲击:传统的市场营销活动中, 大众(mass)和消费者(customer)是不加以区别的,任何一个人都是潜在的消费者,是企业营销策略的对象。故在传统营销理论中,企业的宣传、广告和营销策略是针对所有人的。在网络环境下,电子商务系统为消费者提供了全方位的商品信息展示和多功能的商品信息检索机制,商品的消费者一旦有了需求,会立刻上网主动搜寻有关商品信息。于是,消费者开始从大众中分离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上网主动搜寻商品信息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消费者。所以,网络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与传统的营销理论中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何了解和把握网络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与行为特征,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来提高我国企业电子商务的效益,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本调查报告之目的在于了解大众网络消费的行为、趋向和消费能力等。调查从2011年11月30日开始到12月2日结束,历时5天,共发出调查报告300份,回收30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0%。通过高校QQ群发,面对面调查方式获取。其中网络QQ群发121份,面对面调查179份,调查高校大多在江苏省内,社会大众为各类社会人群,作为抽样调查,该报告虽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但值得参考。
这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一方面向社区居民宣传关于低碳社会环保的意义‘必要性,另一方面是指导并相互交流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低碳生活。除此之外,为了让此次活动能够达到某些现实意义。我们在每次宣传和交流过程中收集了一些社区居民家中的可回收利用的生活垃圾。并将它们在活动结束后转移到了工厂中进行再生产。
一、实践主题:
深入社区,贴近市民,宣传低碳生活
二、实践目的:
1.通过深入社区,大力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培养社区居民和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的责任感,热爱社会公益事业的品质。
2.在宣传教育别人的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水平和知识水平,让我们彼此教育,负起环保责任,全面提高环境与发展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和环境道德风尚,从身边点滴做起;
3.建设绿色家园,弘扬社会道德风尚,发扬义工精神,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实践形式:
1.对各年龄段人群进行询问。
2.在小区草坪捡拾树叶垃圾。
3.去公园社区进行实地访问
4.上网查询资料,制定宣传策划
5.环保展板宣传:首先制作环保知识宣传展板,在会场展示,人们自由观看义工在旁边讲解;
6.环保游戏: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宣传,吸引人们注意;环保知识有奖问答,根据展板内容提出相关环保问题,答对给予环保文具、环保小布偶等奖品;
7.问卷调查: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人们对环保的认知程度和环保观念;
8.小组成员与居民、学生交流环保宣传心得。
9.回收居民家中的可回收的生活垃圾,进行返厂再生产。
四、实践时间:
2010年8月05日到2010年8月11日
五、实践地址:
××县××花园 ××小区 ××家园 ××苑 ××住宅区
六、实践人:
××县低碳社会环保宣传小组
七、实践过程:
前期活动具体实施:
1.编写绿色社区低碳环保宣传活动策划及方案;
2.整理低碳环保资料,设计低碳环保展板;
3.制作低碳环保展板,横幅
4.编写低碳环保问卷调查;
5.设计低碳环保有奖问答试题;
6.策划低碳环保游戏。
实践小组共时间十人组成,活动时间在2010年8月5日至2010年8月11日,共七天
时间,主要时间内容十向社区居民宣传低碳社会环保的意义以及一些低碳生活小妙招,并对居民提出的疑问进行解答。实践流程是先于环保局协商并制作了六块宣传展板,上面有低碳社会环保的重要意义,另外是一些低碳生活小妙招。作为补充,小组成员又向社区居民介绍了更多的生活妙招。倡导居民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做到低碳生活。5日、6日制作展板,7日在××县××花园,8日在××小区,9日在××家园,10日在××苑,11日在××住宅区分别进行宣传活动,11日下午将回收的垃圾返厂。
八、实践体会与结论
经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可以看出我们的低碳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我们总是这样形容地球为我们的“母亲”,但是日益恶化的环境正在威胁着我们“母亲”的寿命,总是以为地球上所拥有的资源能源是无限的,但是人们的过度的浪费,已经使这些’“无限”的资源能源在逐渐的变成“有限”的!请爱护我们的环境,因为“只有一个地球”!也许现在我们感受不到环境的恶化威胁到了我们的生存,甚至愚昧的人觉得与己无关,但是有没有想到几百年以后我们的子孙后代应该去哪里生活呢?难道要伴随着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而永远的消亡吗?针对低碳环保的问题,暑期实践。不仅仅是为了完成实践报告,更希望可以借此来了解人类生存的环境到底如何,借以警示愚昧的人类!
【认知实习报告前言】推荐阅读:
认知实习报告总结前言05-31
三峡认知实习报告10-25
2024认知实习报告11-16
认知实习报告隧道11-20
机械专业认知实习05-25
材料认知实习心得11-09
船舶认知实习论文11-13
软件专业认知实习报告07-06
石油工业认知实习报告07-19
建筑实践认知实习报告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