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的农业意义与价值

2024-12-0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休闲的农业意义与价值(通用8篇)

休闲的农业意义与价值 篇1

关键词:休闲的意义与价值 农家乐 自然风光 享受生活 —、“农家乐”的概念特征,活动形式及作用 1.农家乐的概念

(1)农家乐就是农户为旅游者提供食宿等条件,使其在农家、牧场等典型乡村环境中从事各种休闲活动的一种旅游。它是以“吃农家饭,品农家菜,干农家活,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新兴的休闲活动,它主要凸显休闲旅游,体现乡村风情,亲近自然,满足了人们想走出城市,缓解工作与血洗压力,享受自然风光的心理。

2.农家乐的特征

(1)海南岛属于亚热带岛屿,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热带风光,四季如春,是农家乐休闲旅游形式的首选,因而选择海南的农家乐游玩能更好的享受热带自然风光。主要体现乡村生活和田园风光,是将农村风貌与乡土文化融为一体展现的是现代农家特有的风貌,而非人工刻意雕琢的景观。让人们亲身感受现代农民生活和农村乡土气息。(2)海南主要以农业为主,乡村受污染较少,乡村的自然生态资源较多。原生美突出,我来到海口某农家乐,这些自然的东西就有很大的体验价值,增加了我的体验动机

(3)住宿、旅游功能兼具,参与体验性强。农家乐旅游有别于其它休闲旅游形式,农家乐旅游所开展的各种类型的旅游项目就是农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游客可以亲自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参与赶牛犁地、播种栽苗、浇水施肥、松土除草等农事作业,体验农耕生活的辛酸劳累,同时也可参与采摘、收获、品尝等农业生产活动,让游人感受农业丰收的喜悦。

3.农家乐的活动形式

(1)在农家乐里有许多农户,都能看见农田里种着绿绿的蔬菜,风吹来来能闻到泥土的香气,到处都是绿油油的景象,我们可以参与种植蔬菜,感受光着脚踩在泥土上的感觉,做到真正的亲近自然,感受收获的喜悦。

(2)在远处还有一处鱼塘,这里提供人们自行垂钓,还能看到在鱼塘里自由游动的鱼儿。人们都在安静的等待收获的信号,钓到鱼了还可以就地烹煮,感受自食其力,完全的融入自然,放下生活的压力,陶冶情操,休闲旅游,充实生活。这里还举办每年一度的钓鱼比赛,人们在参加的过程中,能做自己喜欢的事,自由的支配时间,享受休闲的农家生活。(3)亲自采摘的蔬菜,钓到新鲜的鱼,都自己亲手烹煮,感受农家自给自足的生活乐趣,品味农家美食,品尝真正的绿色食品。与他人交流谈心,缩短人与自然、人与人的距离,放松心情,尽情游玩。

4.农家乐作为休闲旅游的作用

(1)首先,作为一种旅游休闲的方式,随着游客的到来,可以增加对农村产品的消费,扩大农民收入渠道,提高农民的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从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更好的改善农村产业结构。

(2)其次,有社会功能。增加城乡居民接触,拓展农民人际关系,缩短城乡差

别,提升农村生活品质。有利于教育的发展。能提供人们认识农业、了解农村动植物生长过程、体验农村生活及认识农村文化及生态等。有利于农业的普及。

(3)保护和美化环境。为吸引游客,休闲农业区必须主动改善环境卫生,提升环境品质,维护自然生态均衡。并借助休闲农业相关知识的教育提高人们环境保护与生态保育重要性的认识,主动做好资源保护工作。做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游憩功能。为提供人们休闲场所,从事健康的休闲活动,特别是增加不断增长的老年人的休闲场所,解除工作及生活的压力,达到休养心身的作用。最后,有利于文化传承,倡导生态的休闲方式,传承健康的休闲的旅游文化。(4)人们长期在都市里的工作和学习都存在的很大的压力,工作是社会取得进步的重要保障;而优质的生活是每个人追寻的。适当而必要的休闲,能放松人的心情,陶冶人的情操,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进而充实生活,生活才更加有意义。

二、农家乐与休闲

1.休闲的含义:伟大导师马克思曾说过:“休闲”一是指“用于娱乐和休息的余暇时间”;二是指“发展智力,在精神上掌握自由的时间”所以,我们要把休闲从劳动状态与负有责任的其他责任的其他活动中分离出来。人的一切劳作都是为了改善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这种需求体现在具体的生活中可以概括为:安全的休闲生活。休闲也是是人类社会构建出的特殊的文化现象,其产生和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相伴随。休闲时人们维持自身基本需要以外的自由支配的时间内自主选择的,可以使自己身心健康,潜能得到发挥,促进自我实现和发展的一切活动。

2.农家乐作为休闲的方式,它的出现是后工业文明社会渴望己久的回归自然的旅游主题。拥有辉煌工业文明的后工业社会,正在失去与自然的和谐相依。城市人口膨胀、高楼林立、交通堵塞、环境污染,这些日益严重的城市问题疏远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距离,紧张、烦躁压迫着现代人的神经。而与此形成强烈对照的是乡村田园扑面而来的泥土气息与花香,广阔的土地和清新的绿色食品,这种差异对久居城市的人形成强烈诱惑,这就导致人们会更喜欢选择这样的休闲方式去放松自己,体验生活,享受生活。

三、休闲的意义和价值 1.休闲逐渐成为工作的新中心

(1)纵观人类历史,不难发现工作于休闲的关系经历了一个从相互排斥到相互包容的过程,并越来越难以分离。杜马兹埃迪认为:“休闲并非游手好闲,它不取消劳动,而必须以劳动为前提。”瑞士天主教哲学家皮普尔也认为,休闲和劳动之间是没有界限的。

(2)休闲刺激新的工作的产生。休闲活动本质上是一种消费行动,休闲活动的渴求和需要是一种创造性和能动性的需要,它的实现还能创造出新的需要来。休闲活动其对对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消费创造和刺激了新的需要,从而导致了新的工作的诞生。“需要是同满足需要的手段一同发展的,并且是依靠这 种手段发展的。

(3)休闲可以保障工作的顺利进行。休闲能够使工作人员的体力和智力得到恢复,缓解压力,同时休闲还可以使个人的全面发展得到保障,这就保障了工作的顺利进行,并未提升工作效率奠定了基础。

2.休闲逐渐成为生活的新中心

(1)在当今社会,休闲经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

种关注,不仅仅是来自经济的方面,而且也涉及到其它社会学科和人文学科方面。例如,有人引亚里士多德的话说:休闲“是科学和哲学诞生的基本条件之一”,赋予了休闲极高的地位。那么休闲的意义在于哪里呢?在我看来,休闲不仅仅能够使人得到放松,还具有经济意义、社会意义和美学意义等。休闲能够缓解压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点无可厚非,也是休闲的最基本的功能及本质所在。

(2)休闲是人与人之间建立与发展和谐关系的社会空间,人们在不受预定结果约束的游戏空间内建立并表达种种关系。从这个角度看,建立和谐的人与人关系需要一个允许并鼓励人们流露、分享感情的环境,而休闲活动及休闲交往的自由性和非功利性就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空间。社会学的实证研究表明,休闲不仅有利于社区和社团成员之间建立友谊和亲密关系,甚至能够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文化之间建立相互联系与交流的桥梁。

(3)休闲能够缓解就业压力。一方面,增加在职员工的休闲时间,均衡分配劳动机会。在劳动岗位不变的情况下,减少人均劳动时间,就意味着就业率的增加。这样既提升了在职职工的生活质量,又为失业者匀出了工作机会。另一方面,休闲对于扩大就业的意义还在于,通过促进休闲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就业机会。休闲产业主要包括文化产业、旅游产业、体育产业以及第三产业中的生活服务业,发展休闲产业是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 张善,《轮休线与工作的关系及其意义》 【2】 百度,《浅谈农家乐》

休闲的农业意义与价值 篇2

关键词:休闲农业发展意义,态势,前景

1 休闲农业发展的意义

1.1 有助于新思路农业生产模式的发展

休闲农业的发展依据是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的高质量进行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当今社会, 休闲农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 它使农业生产由最初的落后形式转变为与城市发展具有一定关联性的新思路农业生产模式, 其存在意义十分重大, 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1.2 促进农村的产业类型及规模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标准

休闲农业的发展可以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灵活性, 使大量的闲散劳动力得到有效管理, 增加就业率, 由于休闲农业更加强调的是生产力及劳动服务质量, 这就说明休闲农业在运行过程中不但对劳动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具有一定的要求, 更加需要部分从事餐饮及商务管理的服务类工作人员,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方面提供了重要保障, 从而使得农村人民的生活质量得以提高。

1.3 增强了城市与农村的联系性

休闲农业增强了城市与农村的联系性, 使农村生活更加贴近城市, 促进城乡之间的文化及信息交流, 使城市人民能够深入到农村对农业文化进行体验及了解, 促进城乡的共同发展。

1.4 对农村的传统文化进行科学保护及发扬

休闲农业可以对农村的传统文化进行科学保护及发扬, 这既可以使农村的基础文化得以保留, 更能够促进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 使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具有现实意义。

2 休闲农业发展的态势

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进程具有如下形式:休闲农业受到发达国家的影响而兴起, 从1980到之后的10a时间内, 在经济环境较好的改革开放地区推行了可供观赏的采摘农业;在1991年之后的10a时间内, 休闲农业逐步进入探索发展阶段, 其主要在部分发展较快的大城市及海水分布广的沿海区域, 使休闲农业及观光农业得到了落实;在2001年至目前的一段时期内是发展速度最为快速的阶段, 生产经营模式已经逐步趋于现代化应用水平, 各项与农业有关的观光旅游项目得以较好发展, 并且对其发展规模及价值定位制定了具体的评判方案, 使经营方式更加科学化及长远化。

通过对我国休闲农业的发展过程进行研究, 休闲农业在最初的发展阶段, 延伸至目前, 已经具备基本的流程规范;休闲农业的规模由最初的小试牛刀, 到目前的广泛发展, 已经逐步向着扩大经营方向进行运作;休闲农业从最初的单调、单向特点向着更加符合现代化特色的多种经营方式并存的方向进化, 并从只能采摘观赏到目前的休闲度假胜地, 集交流、体验、观赏为一体的全面经营;经营管理意识已经从最初的注重于生产及经营为主转移为休闲与体验, 使休闲农业更具观赏性及休闲性, 并将生态意识及环保意识始终贯穿于休闲农业运行始终;休闲农业与促进农村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农村内部结构更加稳固, 并能使农村经济与人民生活质量共同提高;休闲农业的发展前进趋势为从东部向西部进行拓展, 从城市向郊区拓展, 从大城市向小城市发展, 因此休闲农业可以带动其他产业的共同发展是有理论依据的。

3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的前景

我国农业建设面积较广, 农业基础好, 自然环境比较美观, 植物类型多样化;农业资源储备量大, 农业类型多种多样;地区与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这就形成了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异性文化景观;农业发展过程较为漫长, 农作经验较为丰富;不同乡村具有独特的文化特点, 农村生活乡土气息浓厚;随着城市化和经济的发展, 城里人到农村观光休闲的人会越来越多, 休闲旅游的市场需求大;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广大人民的心声。这些都是我国发展休闲农业的有力条件。因此可以说未来中国不仅是旅游大国, 而且也应是农业休闲旅游大国。展望未来, 中国发展休闲农业的前景十分广阔。

4 总结

休闲农业就是观光农业、旅游农业, 是以农业资源、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农耕文化、农业设施、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家生活和农村风情风貌为资源条件, 为城市游客提供观光、休闲、体验、教育、娱乐等多种服务的农业经营活动。休闲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可以促进城市与农村的共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休闲农业, 处于不断发展的进步阶段, 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常运书.浅议城市休闲农业发展的意义、态势与前景[J].论苑, 2015 (23) .

休闲的农业意义与价值 篇3

关键词 新闻宣传 ;休闲农业 ;实践 ;探讨

中图分类号 G212

Abstract In this paper, South Subtropical Crops Research Institute, Chinese Academy of Tropical Agricultural Sciences was taken as an example from the point of a journalist's view. The importance of propagation in leisure agriculture was stated, and some advice was further put forward about how to make the propagation properly.

Key words propagation ; leisure agriculture ; practice ; investigation

旅游新闻是对旅游业领域和涉及旅游活动有关行业新近发现和发生事实的报道。景点的鲜明形象、文化内涵及知名度直接关联着旅游景点的经济效益,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特别是一些规模不大的,或新开发的旅游景区景点,更需要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人民生活富裕了,想走出家门、国门,看看外面的世界。他们迫切需要从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上获得更多的有关旅游业的信息,得到旅游的指导。这就要求新闻媒体加大和加重旅游报道的分量。旅游事业的蓬勃发展对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也提出了新的要求[1]。

随着旅游景区开发强度的不断增大,同一区域内往往存在数个同类型的旅游景区,如湛江市的三岭山森林公园、湖光岩风景区和南亚热带植物园,这些景区在资源和项目上具有极大的相似性,更强化了景区旅游产品的同质化。在此情况下,旅游新闻能突出强调本景区所具有的与众不同之处,从而形成个性差异。例如三岭山森林公园以森林游为主,湖光岩以火山地质公园为主,南亚热带植物园则以欣赏植物的多样性为主。将景区个性特征传给市场受众的过程就构成了景区的市场营销,而市场营销同样离不开旅游新闻宣传对旅游产品的推介[2]。

由于景区旅游产品与一般商品在消费方式上存在差异,即旅游者必须要到旅游产品的生产地才能发生消费行为,因此,景区的营销信息系统就成为景区发展的重要平台,它担负着景区形象塑造、需求态势分析、产品营销推广的职责。营销信息系统也应该包括旅游新闻宣传[2]。

1 旅游新闻宣传实践

随着科研事业的发展壮大,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以下简称“南亚所”)新闻宣传力量逐渐加强壮大。2006年起,南亚所有了专门的新闻报道人员和信息中心,建立了信息网站和新闻发布平台。近几年,科普教育与休闲旅游经营日益扩大,科技下乡服务三农持续深入,给新闻宣传带来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新闻宣传报道量逐渐增加,对外影响力日愈扩大。2013年仅所网站刊载新闻稿件就达到123篇。

南亚所不但充分办好自己的网站,还充分运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网站及地方新闻网,如“图读湛江”、“湛江新闻网”、“湛江晚报”、“湛江日报”、“湛江广播电台”、“湛江农业信息港”、“中国热带农业信息网”等及时报道所里的科研工作与休闲农业旅游活动消息,2013年全年有383篇次稿件被新闻媒体报道。

1.1 报道基地规划建设,描绘美好的蓝图

如“南亚热作科研创新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获准实施”、“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将在湛江新建五个科研基地”和“热作科研创新基地详细规划方案近日评审”等。

1.2 报道新品种、新成果,为休闲农业提供新鲜素材

如“南亚116号澳洲坚果通过品种鉴定”、“南亚所让‘世界坚果之王’又添新军”、“南亚所‘热农2号’芒果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热农1号’芒果通过全国热作品种审定委员会现场评审”和“南亚所瓜实蝇综合防控技术项目通过农业部成果鉴定”等。

1.3 报道湛江市中小学生进植物园开展科普游活动

如“绿茵细雨让少先队旗飘扬在植物大观园里”、“植物园里动手制书签”、“学生春游进高潮 植物园昨迎四千师生”、“茂名千名师生春游南亚热带植物园”、“春游植物园 亲手烤美食”、“春天,孩子们走进绿色大观园”、“秋游植物园 围炉品烧烤”、“正值秋冬湛江繁花开 育才师生郊游好惬意”和“昨日是秋分 秋游植物园”等。

1.4 报道休闲旅游活动,扩大休闲旅游的影响

如“湛江南亚奇园国庆受自驾游青睐”、“银沙论坛组织植物园亲子游活动受梁志鹏副市长夸奖”、“植物园装扮景点迎接春节自驾游”、“南亚所美化环境迎新年”、“迎新年万盆鲜花装扮南亚所霸王棕大道”、“国庆休闲体验 不妨到植物园去‘偷’一回菜”、“一片十字架树叶一份祝愿”、“湖南山东朋友慕名来湛品赏水果”、“新春到郊外探绿”、“兔年新春佳节新玩法:体验休闲农艺之乐”、“国庆节郊游 三岁娃爱上钓鱼”、“国庆假期 万人游园赏绿”和“潘那生率队考察‘南亚所’新型绿化树种”等。

1.5 报道物象景色变化,吸引游客进园游览

如“黄花风铃赶在春节里竞艳开放”、“美人树花开姹紫嫣红”、“现代版贝叶王爷轰然倒下要美人陪葬”、“奇异芒果长‘兔耳’”和“哺育‘毒树’成林 终将‘毒物’成园”等。

1.6 报道植物文化系列,丰富植物旅游文化建设

如“植物园数珍19:台湾栾树让港城尽显秋意”、“植物园数珍18:霜降梨花悄悄开 含香小云朵朵飘”和“植物园数珍17:好闺女黄花风铃”等。

nlc202309021120

南亚所新闻骨干和科技人员发挥地方网站“图读湛江”平民化、通俗化、浏览大的优势,积极投稿,成为“图读湛江”网站最早加入的特约摄影师;通过多年的采写新闻稿件,在该网站采写新闻500篇,现在已成为该网站的骨干力量和编辑;其中报道南亚热带植物园稿件200篇以上,已经把该网站建设成为宣传单位休闲农业旅游的阵地和坚强堡垒。新闻骨干还连续多年被评为该网站“十佳特约摄影师”称号,最近还荣获“图读湛江”2012年度优秀通讯员二等奖。

2 几点体会

2.1 多观察、多采写

新闻报道骨干要提高新闻敏感力和观察力,多观察、多动手。许多新闻都是在时常工作生活中发现采集而来,没有过多的刻意采访。善于拍摄和运用图片,做到图文并茂,增强效果。全部采写的新闻稿件都是图片新闻,鲜活地反映新闻事件的原貌,也给历史档案留下形象的活动场面。

2.2 新技术、新手段

善于使用数码相机新科技发展的技术手段,拍摄采写新闻稿件。随着数码相机的快速更新换代,时刻关注新一代数码相机的新功能,新技术的出现,将新功能,新技术为我所用,提高图片拍摄效果,提高新闻报道宣传效果。运用图片后期处理软件,增强图片效果和画面的色彩,突出宣传形象,达到应有效果。

2.3 多平台、大效果

善于运用网络网站平台,将新闻稿件多方位投放,扩大宣传效果。单位里和社会上的各个网站平台,让所内外,省内外,国内外都能便利地浏览到南亚所的休闲农业旅游新闻宣传。

2.4 勤学习、勤采风

积极争取机会参加所内外新闻培训和讲座。在立足自学的同时,也要积极争取机会外出学习,参加培训班,不断提高自己;积极参加地方网站组织的采风活动,扩大知识面;通过参与活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与网站编辑部建立信誉度,建立感情交流。

3 探讨

3.1 旅游新闻史是展示休闲农业的窗口

宣传工作是党的喉舌,更是外界了解休闲农业的窗口,宣传工作要对党和人民负责,必须坚持正确的正面宣传。因此,建立有组织的、趋于合理的审稿制度,保障了宣传报道的正确性。

3.2 宣传报道手段、工具要与时俱进

时代的进步,如今的宣传手段完全电子化,设备器材的更新换代日趋快速,运用最新的科技设备,能更快更好地提高宣传效果。如索尼数码相机新具备的全景扫描功能,让人们拍宽景观图片,不再需笨重和昂贵的广角镜头,只要缓慢地用相机扫描即可得到宽幅景观图片。如何建立项目,申报项目,解决购买器材资金,是新形势下摆在新闻工作者面前的新问题。

3.3 科技人员要提升媒介素养

过去科技人员仅掌握好自己从事的研究知识就行了,随着形势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科技人员在从事科技服务、科技推广工作之后,还要亲自对开展的服务工作进行报道。开展对科技人员进行新闻采写与新闻摄影技巧进行培训,是对新闻工作者提出的新的要求。

3.4 专职人员要掌握媒介新技能

学习新的网络传输技术,是快捷交流信息,快投稿件所必须掌握的新技术。如今,3G手机的出现,Wi-Fi功能在数码相机的出现,不但让信息传输更便利,也让新闻采集更便利,如何紧跟新技术的发展,将新技术更好地运用到新闻采写中,也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的新问题。新闻骨干肩负着本单位的网站管理与编辑,学习掌握必要的网站管理知识,也是新闻工作者要面对的问题。

3.5 以网络为宣传阵地

现在单位网站一般都是通过租赁空间建立在别人的服务器下面的小网站。以南亚所网站为例,往往因租的网络空间较小,每次登载的新闻,只能上传较小的图片,数量也较少,无法满足要求。因此,需建立起网络宣传平台,开放网络宣传阵地。

参考文献

[1] 旅游新闻[EB/OL].[2013-12-07]. http://baike.baidu.com/view/1327053.html.

[2] 马 勇,李 玺. 旅游景区管理[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现状调查 篇4

一、现状

凉州作为农业大区,农业自然条件优越。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围绕城郊农家庭院和特色饮食做文章,二环路金羊镇的宋家园村村民积极发展地方特色产业,推出以果木烤土鸡肉和农家风味小吃为品牌的“农家乐”服务,走出了一条借农家休闲旅游发展农村经济的“农家乐”之路。

宋家园村是一个典型的城乡经济合一的行政村。全村辖XX个村民小组,XX人,XX户,村域面积XX平方公里,全村耕地XX亩,人均XX亩。XX年,在乡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宋家园村依托地处城郊和紧靠避署度假胜地海藏南湖的区位优势,积极兴建“农家乐”小院,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几年来以果木烤土鸡已成为宋家园村“农家乐”的品牌。截止目前,宋家园村的“农家乐”已发展成为拥有XX家“农家乐”,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XX多人,年收入达XX多万元的规模经营的特色产业。在“农家乐”的带动下,村民的人均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由XX年以前的XX元增加到今天的XX元。

二、存在的问题

在调查中,使我们感受较深的是,由于强烈的致富愿望,广大农民对发展“农家乐”旅游认识超前,并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许多农民主动向旅游部门进行咨询,开办家庭“农家乐”旅游项目。但是,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宋家园村“农家乐”还存在规划不尽合理、配套设施不够完备、街道服务不够规范、“农家乐”建筑和周围环境不相协调等诸多问题。影响和制约着宋家园村“农家乐”的健康快速发展。

1、在经营理念上,经营业主只重视特色(农家风味)、而忽视了环境(人居环境)、服务(服务水平)的重要性。部分业主将投资绝大多数用于在主体建筑和室内装潢上,而在利用农家小院、治理美化环境方面、人员培训和服务质量上投入相对较少,在“农家乐”旅游开发建设上脱离了朴素、自然、协调这些基本原则,贪大求洋,追求豪华,建设上大兴土木,装潢上追求城市气息,使整个

“农家乐”设施失去了原有农家生活这种优势,严重的制约了“农家乐”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在招徕客源上,业主往往采取单打独斗,被动的进行宣传促销,如在门前竖立广告牌、为游客发传单(或发名片)和宣传册等,宣传口径不统一,宣传仅局限在各自的接待范围内,业主们走出本地学习别人的先进管理经验、利用网络做大宣传、参与旅游节会进行宣传促销的意识和要求还不强,使已初具规模的品牌产业不能形成合力。

3、“农家乐”产品粗糙。“农家乐”仍停留在单纯的餐饮服务上,对于挖掘民俗和利用农家生活开展的参与性项目还很少。“农家乐”旅游配套设施不全,卫生状况较差。一些农家接待点厨房设备简陋,基本消毒设施缺乏;没有水厕,排污排水通道不畅;生食熟食混放,从业人员也缺乏必要的健康保证等,整体卫生状况不容乐观。

4、安全缺乏保障。在用电方面,由于开办“农家乐”旅游导致农户家用电器增多,负荷加重,而一些农村电线电路长期得不到改造和检修,极易漏电走火, 农家接待点对如何保障游客生命财产安全尚无必要的制度和规范。部分“农家乐”接待点房前屋后堆满各种杂物,消防设施缺乏,存在着极大的火灾隐患。

5、规划布局不够合理。“农家乐”旅游的规划设计布局由于得到乡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总体情况还可以,但由于“农家乐”旅游具有分散性、松散性等特点,很多规范管理是一种事后管理,事前较难控制,造成一些“农家乐”旅游在规划布局上缺乏必要的科学依据,乱建设、乱开发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三、今后发展的思路

根据区“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到2010年,全区要建成“农家乐”接待点800家,其中:城郊乡镇如金羊、高坝、和平建成以饮食服务、采摘、烹饪等参与性的“农家乐”接待点达到300家左右,较远乡镇如清水、清源、长城、武南、黄羊、张义、洪祥、双城等乡镇建成以住宿、农耕、旅游为主的“农家乐”接待点达到500家。

在具体操作上,由区旅游局负责,一是结合各乡镇实际,帮助制定合理规划,引导“农家乐”旅游服务健康有序发展。二是出台凉州区“农家乐”规范管理办法和星级“农家乐”旅游评定细则,指导我区“农家乐”接待点建成为卫生整洁,公共信息符号规范的新型农村示范点。

四、规范的措施

为了促进凉州区“农家乐”旅游这个新兴事业更加快速、健康地发展,根据发展现状和存在的困难、问题,提出以下措施:

一是要理顺“农家乐”旅游的管理体制。尽快理顺农业旅游的管理体制,这是全面激活“农家乐”旅游发展的关键。从“农家乐”旅游现状来看,“农家乐”旅游一般为农民自发建设开发,对“农家乐”的审批立项和规划建设,旅游部门基本上没法插手,不能对“农家乐”旅游进行很好的行业管理和对外宣传。因此,建议城建、工商、土地、农业等部门在“农家乐”审批和项目帮扶过程中,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从旅游规划指导和规范管理方面参与备案审批,以真正形成行业对口管理,推动全区城郊乡村“农家乐”旅游项目建设工作。

二是要广开财路,加大资金投入。当前“农家乐”旅游开发建设的资金投入不足,主要还是农民自发投入,经济实力普遍较差。因此,要广开资金投入门路,加大旅游投融资体制的改革力度,实行多元化的投资渠道,要政府投入、群众投入、社会投入相结合,以不断加大市场开发力度,解决农业旅游发展面临的突出难题。同时,政府应针对“农家乐”这一专门现象出台真正具有操作性的优惠政策,来扶持其快速发展。

三是要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农村旅游管理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缺乏高水平专业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从业人员,管理比较粗放、涣散,接待水平较低,这样继续下去势必会严重影响农业旅游的发展。各地要重视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管理队伍与从业队伍,可采取集中培训和“走出去”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相结合等多种办法和方式,不断增强从业人员素质,提高管理水平,并注意精心培育当地最佳窗口形象,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全面的提高。

四是要强化特色意识,进一步突出“农家乐”旅游的“农”家特色。“农家乐”旅游之所以在短期内快速兴起,其中很大一个方面就是得益于其原汁原味的农家特色,所以强化特色意识,进一步突出“农家乐”旅游的“农”家特色,对于促进今后“农家乐”旅游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休闲的农业意义与价值 篇5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共有8.5万个村开展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主体达到170万家,其中农家乐150万家;从业人员2800万,占全国农村劳动力的6.9%;年接待游客8亿人次,实现营业收入超过2400亿元。根据农业部对全国13.5万家典型休闲农业经营主体的调查,农民占其从业人员的92.4%,其土地产出率每亩接近12000元,是全国农业用地平均产出率的6.2倍,经营休闲农业的农民人均产值5.41万元,是同期全国农业劳动力人均产值的2.75倍。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分析认为,目前,乡村旅游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并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态势。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乡村旅游开始飞速发展。进入21世纪,乡村旅游已进入一个全面发展的时期,旅游景点增多,规模扩大,功能拓宽,分布扩展,呈现出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态势。但报告分析认为在各地乡村旅游快速发展的同时,选择适合自身特色的发展模式至关重要,我们的报告是国内第一份对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进行系统阐述的报告,现具体介绍其中的三种:

一、个体农户经营模式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分析认为,个体农民经营模式是最简单和初级的一种模式,它主要以农民为经营主体,农民自出经营,通过对自己经营的农牧果场进行改造和旅游项目建设,使之成为一个完整意义的旅游景区(景点),能完成旅游接待和服务工作。通常呈现规模小、功能单

一、产品初级等特点。通过个体农庄的发展,吸纳附近闲散劳动力,通过手工艺、表演、服务、生产等形式加入到服务业中,形成以点带面的发展模式。

目前,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的“农家乐”就是这一经营模式的典型代表。如湖南益阳赫山区的“花乡农家”和内蒙乌拉特中旗的“瑙干塔拉”,通过旅游个体户自身的发展带动了同村的农牧民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走上共同致富的道路。

二、农户+农户模式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分析认为,农户+农户模式是由农户带动农户,农户之间自由组合,共同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经营。这也是一种初级的早期模式,只是通过农户间的合作,可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在远离市场的乡村,农民对企业介入乡村旅游开发有一定的顾虑,大多农户不愿把资金或土地交给公司来经营,他们更信任那些“示范户”。在这些山村里,通常是“开拓户”首先开发乡村旅游并获得了成功,在他们的示范带动下,农户们纷纷加入旅游接待的行列,并从示范户学习经验和技术,在短暂的磨合后,就形成了“农户+农户”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分析认为,这种模式通常投入较少,接待量有限,但乡村文化保留最真实,游客花费少还能体验最真的本地习俗和文化,是最受欢迎的乡村旅游形式。但受管理水平和资金投入的影响,通常旅游的带动效应有限。

在湖南汉寿县的“鹿溪农家”,从2001年7月起开发乡村旅游,最初只有两户村民参与,在不到一年的旅游接待中,“开拓户”获纯利8000元,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到2003年全村30多户中有14户条件较好的农户参与旅游接待服务,还有不少农户为旅游提供特种家禽、绿色蔬菜、山里野菜、生态河鱼等农产品和参与民俗表演,逐渐形成了“家禽养殖户”、“绿色蔬菜户”、“水产养殖户”、“民俗表演队”等专业户和旅游服务组织,吸纳了大量富余劳动力,形成了“一户一特色”的规模化产业,通过乡村旅游的开发,顺利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实现了农村经济的良性发展。

三、公司+农户模式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分析认为,公司+农户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公司开发,经营与管理,农户参与,公司直接与农户联系与合作。这种模式的形成通常是以公司买断农户的土地经营权,通过分红的形式让农户受益。它是在发展乡村经济的实践中,由高科技种养业推出的经营模式,因其充分地考虑了农户利益,在社区全方位的参与中带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它通过吸纳社区农户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开发,在开发浓厚的乡村旅游资源时,充分利用了社区农户闲置的资产、富余的劳动力、丰富的农事活动,增加了农户的收入,丰富了旅游活动,向游客展示了真实的乡村文化。同时,通过引进旅游公司的管理,对农户的接待服务进行规范,避免不良竞争损害游客的利益。

休闲的农业意义与价值 篇6

(讲稿提纲)

杨跃红

休闲农业是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重要目标,横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紧密连结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和服务业的新型农业产业形态。乡村旅游是以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风貌以及人文遗迹、民俗风情为旅游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主要客源市场,以满足旅游者乡村观光、度假、休闲等需求的旅游产业形态。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我国经济社会现实发展的客观需要,对推进我国农业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调整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扩大内需、统筹城乡发展以及拓展旅游业发展空间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推进产业化、城镇化双能驱动的有效载体。

一、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业态特征

(一)相关概念

1、生态旅游:“生态旅游”这一术语,最早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于1983年首先提出,1993年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其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内涵更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是可持续发展的旅游。

2、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人们发现,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

3、休闲旅游,是指以旅游资源为依托,以休闲为主要目的,以旅游设施为条件,以特定的文化景观和服务项目为内容,为离开定居住地而到异地逗留一定时期的游览、娱乐、观光和休息。

(二)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特征

1、以乡村旅游资源和土地资源为基础。旅游必须以旅游资源和土地资源为基础,乡村旅游也如此。旅游资源主要有地理景观类(综合自然旅游地、沉积与构造、地质地貌过程形迹、岛礁)、水域风光类(河段、天然湖泊与池沼、瀑布、泉、河口与海面、冰雪地)、生物景观类(树木、草原与草地、花卉地、野生动物栖息地)、气候与天象景观类(光现象、天气与气候现象)、遗址遗迹类(史前人类活动场所、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建筑与设施类(综合人文旅游地、单体活动场馆、景观建筑与附属型建筑、居住地与社区、归葬地、交通建筑、水工建筑)、旅游商品类(地方旅游商品)、人文活动类(从事记录、艺术、民间习俗、现代节庆)等等,乡村旅游和观光农业是利用村寨遗迹和民族风俗、农业产业,进行旅游化打造,同时还必须有土地资源可利用建设配套设施。

2、以乡村休闲度假功能为主导。乡村休闲度假比城市和专业的度假区有特殊体验和优势,当前有广阔的市场需求。在观光上可能难与景区媲美,但利用气候和地方特色文化、以及参与性、自助性的资源,又有超越景区的独特优势。利用乡村的空气优良、环境宁静、民风淳朴、活动安全、食材优质、参与性强等,建设乡村休闲度假区,成为观光农业的主导。恩施州应重点打造高山消夏度假区、漂流度假区、吸氧洗肺度假区、硒谷疗养区、土家美食体验区、土司文化体验区、地道药材康疗区、山地运动区、影视剧拍摄区、文化创作区等等。

3、以农业产业链打造为核心。要围绕农业观光基地建设、加工体验、产品销售,以及住宿、品赏等,延伸产业链条,把田园、山村、农家、加工场铺,按照旅游景区的标准,建设农业产业链旅游区。恩施州重点要围绕特色农业产业建设,走特产开发之路。如打造茶叶、水果、药材、花卉、山药、莼菜等产业旅游区等。

4、以乡村娱乐休闲业态为特色。娱乐休闲业包括健康美容、健身娱乐、文化创作、文化展示、文化表演、大众娱乐等。恩施州的乡村娱乐休闲应重点打造民俗礼仪、民歌民舞、农耕体验、农事活动、民族传统体育、山地运动等,充分利用山水、植被、古村寨、歌舞、美食资源。如农民生产、生活、婚俗礼仪体验等等。

5、以乡村商业休闲地产为支撑。乡村观光农业因其区位和旅游服务之需,必须建立相配套的餐饮、住宿、购物、娱乐旅游地产等,并最大限度的利用农户房地产,以地产保障和提升农业、农民的经济收益和经营效益。

6、以一定的配套设施为保证。建立旅游度假区,必须具备相应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解决好用水、供电、交通、医疗基础设施,以及停车、如厕、环保、标识系统、食宿等服务设施。

(三)主要类型

1、景区或者城郊依托型。就是在景区附近或者城市郊区,建立起服务景区或者城市市民的出游服务的功能区,成为重要的旅游服务区或者旅游功能完善区。

2、生态农业产业型。这里的“生态”,不仅仅是植被的意思,而是指与种养业相匹配的和谐的美丽的产业形态。即建立农业产业链形态的旅游区。

3、乡村休闲农业型。即以乡村农业为依托,综合利用乡村旅游资源,建立起的休闲功能为主的旅游区。

4、家庭休闲农场型。即农场型农业,配臵休闲旅游功能的旅游区。如家庭休闲林场、家庭休闲牧场、家庭渔场、家庭茶园、家庭创意粮田和果园等等。

5、古村寨和民族风情型。就是以观赏古村寨和体验民俗为重点的旅游区。

6、特殊环景资源体验型。以特有资源为依托,建立旅游区。利用地域性气候和资源(高山气候、水资源、植被资源、矿场资源等等),建立特殊的旅游区。

7、现代都市型生态科技农业示范园型。运用科技手段和特殊设施,建立现代具的有景观性、科技性、高效性的产业园,引领有机农业、高效农业、观光农业发展的示范园。

二、恩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的资源分析

(一)资源丰富。从我州旅游资源总的来看,可以用四句话来概括,即,大美江山、植被丰茂、文化厚重、气候优良。其亮点可以用十句话来概括:“四江三山”构成大气地貌山川;诸多地质之最的大器景观;区域小气候的大爽气候环境;珍奇丰茂的大观物种生态;养生康体的大补风味美食;绚丽多彩的大雅历史文化;乐观豁然的大礼风俗文化;独特的大统历史治权制度;惊艳世界的大美歌舞文化;独具匠心的大工遗址文化。

(二)环境独特。中国地理标志区,恩施是中国地势二、三级阶梯过渡带,长江三峡以西的喀斯特地貌带;恩施地处北纬30度的纬线上,中国优良的植被区,长江中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区,国家限制开发功能区;国家武陵山扶贫开发区,中部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土家族集中居住区。有“华中植物园”、“鄂西林海”、“烟草王国”、“世界硒都”、“祖国的三大后花园之一”的之称。从农业角度看,特色农业优势明显,乡村景观和文化丰富。

(三)前景美好。恩施州旅游资源好、环境好,交通便利,市场预期好,发展乡村休闲观光农业极具美好前景。

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发展路径探索

(一)案例分析

1、咸丰县麻柳溪旅游区:麻柳溪村位于咸丰县黄金洞乡,正努力打造宜居名村、旅游名村、产业名村、生态名村、和谐名村和文化名村,距黄金洞集镇4公里,距咸丰,利川,恩施城区各50公里左右。这里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民居依山而建,错落有致。该景区旅游茶叶产业和羌族村寨,旅游开发获得了成功,但目前服务功能和景区的承载能力还比较弱。

2、恩施市枫香破旅游区:枫香坡生态旅游区位于恩施市芭蕉乡。以其特有的侗族文化、茶叶文化、良好的生态环境及地理优势,积极打造乡村休闲旅游示范区,集山水旅游、田园观光、文化娱乐、农事体验、侗家餐饮于一体,让人耳目一新。但交通等基础设施差,度假功能和承载能力弱,仅仅发挥了农家乐的功能。

3、利川苏马荡旅游区:位于利川市谋道镇旁,距利川市48公里。苏马荡地处长江南岸,海拔1500米,山川秀美、景色宜人、森林密布、风情独特。该景区充分利用夏季凉爽的气候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建设旅游度假,大力开发旅游地产。但规划滞后,没有按旅游度假区的标准来建设,基础设施不匹配和度假功能弱,基本是以房地产开发为主,存在的问题较多,经营风险大,未来品质提升难。

4、建始县小西湖旅游度假区:小西湖位于建始县花坪乡,充分利用高山气候,依托黄鹤桥景区和清江旅游景区,以及区域产业,建设旅游度假区,建有旅游接待宾馆、别墅群、大型演艺广场、娱乐设施及体育设施等,小西湖度假村地势高低悬殊,山地多层性突出,海拔1400米,夏无酷暑,是消夏避暑的理想选择。但与产业结合不够紧密,区域承载能力较弱。

5、宣恩县千户土家旅游区:位于宣恩县椒园镇水田坝村,依托椒园镇水田坝片区特色民居和庆阳古街土家特色建筑,全力打造的以民俗风情体验、乡村休闲度假、农家特色餐饮为主的乡村休闲旅游开发区。目前旅游承载能力较弱、基础设施较差,市场开拓不够。

6、宣恩伍家台旅游区:宣恩县伍家台村是一个以茶叶种植为主要经济来源,有着1900多村民的小山村。伍家台村盛产茶叶,曾获清乾隆皇帝赐匾“皇恩宠锡”,使伍家台贡茶声名远播。独特的手工制茶技艺代代相传,生产的茶叶更是畅销海内外。在宣恩昌臣茶叶公司的规划和推动下,将茶园变成了公园和旅游景区,在茶区建起了游步道及配套的茶楼、茶叶博物馆,建设起点高、观赏旅游性强,茶文化浓郁,但旅游茶品不丰富、配套设施建设滞后,旅游市场和旅游创建不够。至今还不是A级景区。

(二)开发思路

乡村和观光农业旅游的开发必须坚持“区域统筹规划、突出地域特色、综合立体开发、强化要素功能”的开发之路。这里以四川省成都的“五朵金花“景区为例,来分析乡村旅游的开发。在成都的三圣乡有五个小村庄,他们把景观建设与旅游要素建设、农业产业与旅游景区建设、旅游产品建设与文化品牌建设结合起来,在高起点统一规划下,实行连片开发,注重文化品牌的提升,走以旅促农,农旅互补之路,利用农业产业建设成”五朵金花”国家4A级景区。红砂村建设“花香农居”,幸福村推出“幸福梅林”,驸马村推出“东篱菊园”,万福村推出“荷塘月色”,江家堰村推出“江家菜地”。形成五大产品,共同构成观光休闲农业和乡村休闲旅游区。从这个实例可以看出,就是要把乡村和休闲农业变成农业大观园、生态会客厅、聚会大本营、美食嘉年华、特色购物村、艺术新载体、科普大课堂。促进城乡融合和农业与旅游、文化等多产业融合。

(三)产品类型(1)

1、自然景观类。就是依托“山、水、林、田、路”资源,打造旅游产品。如“山水村寨”、“水上人家”、“山巅土家”、“洞穴部落”、“林海栖息”、“天然氧吧”、“梯田漫步”、“世间天路”、“鸟语花香”、“林荫恋歌”、“鸟巢人家”、“悬崖氏族”、“五彩花间”、“梧桐栖息”、“鸳鸯戏水”、“水上画舫”、“渔家灯火”、“藤蔓倒影”、“溪流吟唱”、“阳光沙滩”、“穿越瀑布”、“百鸟园”、“蝴蝶谷”、“洞穴大鲵”等等。

2、人文景观类。就是利用歌舞、诗歌、楹联、风俗、礼仪、传统工艺等,打造旅游产品。如“龙船调故里”、“龙船竟渡”、“黄四姐探源”、“叭一口”、“土家竹枝词”、“土家诗林”、“天天女儿会”、“土家打喜场”、“出嫁感恩曲”、“山歌好比清江水”、“摆手源”、“土家情歌会”、“豁达毕兹卡”、“歌舞人生”、“巴蔓子”、“土司印象”、“土司家宴”、“土家故事会”、“西兰卡普”、“如花西兰”、“哪门搞起”、“登山背篓”、“清江放排”、“千古纤夫”、“震撼号子”、“欢乐山谷”、“巴东竹枝词公园”、“巴东三峡诗词古街”等等。

3、遗迹景观类。就是依托和解读古村寨、历史遗迹等资源,打造旅游产品。如“万户土家”、“千户侗寨”、“苗家古寨”、“土家大院”、“唐崖土司”、“容美土司”、“南佛第一窟”、“荆南雄镇”、“丛林土家”、“女儿寨”、‘“女儿村”、“女儿城”、“女儿庄”、“四姐大院”、“诗画土家”、“风雨桥歌”、“毕兹卡语言村”、“覃氏家园”、“日白村寨”等等。

4、气候利用类。就是利用气候环境,打造休闲度假产品,卖山水、买气候、买空气。如“天然氧吧”、“负氧离子工场”、“恩施候鸟客寨”、“四季村寨”、“鸟巢人家”、“悬崖村寨”、“森林部落”、“养生大都会”、“世外桃园”、“人间银河”、“土家月宫”、“数星寨”等等。

5、特殊资源类。利用特有生物资源、矿产等有资源,打造旅游产品。如“世界硒都”、“品硒世界”、“茶海土家”、“牡丹花苑”、“百里樱花”、“桃李漫天”、“杜鹃万倾”、“葡萄乡村”、“正月看灯”、“二月问柳”、“三月观雪”、“四月满山红”、“五月龙舟”、“六月荷塘”、“七月水仙”、“八月桂香”、“东篱菊隐”、“十月稻香”、“冬月狩猎”、“腊月泡汤”、“水车世界”、“一步一景”、“十里浪花”、“百步穿杨”、“千里冰霜”、“万里雪飘”、“暗香盈柚”、“人参鸡汤”、“黄连浴池”、“湿地摆渡”、“温泉泡吧”、“利川大草原”、“咸丰花海”、“利川水杉公园”、“建始葡萄酒庄园”、“来凤杨梅恋歌”、“宣恩白柚欢乐园”、“恩施城郊山地运动公园”等等。

6、农事资源类。根据农事劳作和农耕器具,打造旅游产品,形成体验运动和活动,如“榨油作坊”、“泥彩世界”、“欢乐水车”、“葡萄果酒坊”、“千针万线”、“糍粑大赛”、“夯土磊坝”、“抬工号子”、“秋千倘佯”、“天梯攀月”、“农事技能大赛”、“纤夫溪”、“背篓登山队”、“远去的马帮”、“打杵豪情”等等。

7、农业资源类。就是把农业产业基地当成景区来建设,形成观赏性强的风光农业。农业资源类的开发可思考“四尖引领(舌尖农业、指尖农业、鼻尖农业、脚尖农业)、三色优先(黑色农业、紫色农业、彩色农业)、五农整合(休闲农业、有机农业、生物农业、创意农业、品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高效农业。如,“十里茶海”、“十里藤桥”、“老家竹园”、“菊花山庄”、“百里梨园”、“葡萄村庄”、“山花烂漫”、“药香千里”、“药用植物园”、“有机植物园”、“生物灭虫园”、“地道植物园”、“养生植物”、“食药五性五味园”、“本草纲目园”、“土家滋补园”、“苗家药园”、“老种子园”等等。

(四)产品类型(2)在恩施州度假的十八方式:

1、吸氧洗肺--森林度假。

2、加油人生--硒疗度假

3、馋嘴咀嚼--美食度假

4、游泳戏水--漂流度假

5、追月叙旧—怡情度假

6、沐浴风情—民俗度假

7、采茶拾菌--农家度假

8、融入自然—运动度假、10、野趣横生--露营度假

11、天地相融—仁者度假

12、水天一色--智者度假

13、武陵明珠--医疗度假

15、净心问道—祈祷度假

16、追问天地—科考度假

17、清江壮歌--红色度假

18、走进土家--节庆度假

(五)开发方向

1、找依托:依托大景区,形成资源和产品的互补;依托城区和集镇,互补要素功能,提升人气;依托度假,充分利用气候和环境,建立旅游度假区;依托景观农业,把农业观赏性体验性产品发展旅游业;依托文化遗迹等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业。

2、重农味:把农业和乡村业态转化旅游业态,这种旅游业态的根本属性还是农业和农村,其开发和建设要注重“农味”,形成吃—传统地道恩施土菜;住—古朴而又现代的乡村野奢乡居;行—绿色生态乡径;游—美丽自然和乡愁之景;购—有机恩施特色产品;娱—农趣活动、农耕文化、民俗活动、传统民族体育等体验性娱乐活动的农味十足要素系列产品。

3、求配套:建立起“吃、住、行、游、购、娱”相配套的设施,达到有游览产品,能住一定规模的游客,有较大规模的特色餐饮小区,具备一定规模和旅游大巴通行和泊车的条件,有特色鲜明的娱乐活动和购物设施及产品。

4、讲标准:坚持景区和星级宾馆、农家乐、旅游度假区等标准,比如旅游度假区的标准,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区域面积8平方公里以上,省级5平方公里以上;过夜游客的人天数不低于2.5天,省级不低于2天;国家级住宿接待能力床位数不少于2000张,省级不少于1000张,度假区出售的房地产项目总面积与旅游接待设施建筑总面积的比例不大于1:2;过夜客的人天数与年旅客总人数比例不低于50%;省外游客不低于50%;省级不低于40%,总游客量国家级50万人次,省级25万人次。住宿设施中三星级(含三星)以上宾馆占总接待能力的50%以上。

5、有规模:就是要达到接待能力强,游览和体验有丰富产品,能接待大型团队、有过夜和度假的环境及吸引力,解决好住宿、就餐、停车、如厕、通信、就医等问题,特别是要有一定规模游览和娱乐等体验型基础设施和设备。

6、会促销:确定好产品主题,强化宣传,提高知名度,建立好产品销售政策和机制,吸引销售商的积极性。

7、建机制:观光农业和休闲旅游,其产品是利用资源和转化产品,往往市场主体多,投资主体多,农户自建设施和自由资源利用,以及政府建基础设施和投资商开发建设等多元投资,怎样进行产品建设,经营管理?建立投资共同、管理共同体、经营共同体、回报共同体、风险共同体的机制是此类业态建设与经营必然机制。

(六)相关问题

1、统一规划。乡村旅游和观光旅游,资源多,但往往等级低,分布分散,必须进行区域开发,特别是产品和线路的打造,必须寻求差异化和互补性,因此规划尤其重要。

2、政府作为。政府必须起到统筹发展、推动发展的作用,解决好区域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引入市场主体、产品建设协调、建立管理机制等任务。

3、企业做主。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坚持市场主体责任,以企业投入为主。

4、农户参与。乡村旅游中,农民往往都是资源持有者,也是要素补充者和投资者,因此必须最大限度吸纳农民参与。

5、客源合作。乡村旅游最大的困难就是市场在哪里?寻找市场、寻求客源的途径在于强化与客源销售商的合作,形成经营和利益共同体。

6、政策和项目支持。发展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渠道,国家在产业上有一定的政策和项目支持。比如农业部门、发改部门、劳动就业部门、旅游部门有一定的项目和政策支持,但往往是奖励性和弥补性的政策,主要投入渠道还是靠市场主体和利益获取者。发展乡村和观光农业的最大困难在高质量的产品打造难和建设资金难。这里就破解建设资金难谈点我的看法。办法一,资产轻化:轻资产开发(联合开发与消费投资),轻化资产消费(产权式托管与非产权式租赁),轻资产运营(非核心业务外包与众筹),轻资产扩张(如股权收购、分时度假、候鸟养老)等灵活的经营机制。方法二,取整合政策支持:基本支持政策,包括土地政策、金融支持政策、税费优惠政策、水电优惠政策等。公共政策支持,包括农村畅通工程、土地整理工程、小型水利工程、扶贫开发、民族宗教、农村环境整治、新农村建设、农村书屋、农村信息化、旅游标准化等。产业政策支持,包括农机补贴、良种补贴、设施农业、林下经济、菜篮子工程、农产品储运等。特色政策支持,包括农业产业化企业、农民合作社示范社、星级农家乐以奖代补、新农村示范点以奖代补、景区以奖代补、巾帼示范基地、分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方法三,引商引资引智引能人。

7、保护环境,建设洁净村庄(家园)。全国各地成功的典型、失败的教训,告诉我们这是能否持续发展、保持市场旺市的关键,也是恩施乡村旅游的优势和隐忧,恩施生态和环境十分脆弱,环境的承载能力十分有限,加之部分区域农民的卫生要求低、生活习惯差。因此建设生态健康乡村旅游、生态健康观光农业,是产业发展和景区建设的重要目标。

8、融合载体,共同推进。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的发展要结合旅游名镇、旅游名村、旅游名街、星级农家乐建设共同推进。达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目地。使旅游名镇、旅游名村、旅游名街真正“游”起来,使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有新载体。

附:有关政策支持文件目录 1、2012年2月28日,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发布《关于继续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示范点创建工作的通知》,持续发挥示范创建的带动作用。

2、自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发布了11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

2004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5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2006年《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7年《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2008年《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

2009年《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

2010年《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

2011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2012年《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

2013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

休闲的农业意义与价值 篇7

一、休闲农业旅游资源价值的一般特征

与传统大众旅游资源不同, 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突出休闲农业旅游环境质量的重要性。从经济和社会、自然生态发展的角度分析, 休闲农业旅游资源具有以下特征:一是外部性。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的外部性体现在休闲农业旅游资源与环境的生态功能上, 这种外部经济的公益效能是其外部特征。二是社会性。部分休闲农业旅游资源可以直接产生生物产品, 具有经济价值和个体性, 但是在其实现个体价值的过程中发挥的生态环境效益远远大于前者, 而且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目的是对其资源和环境效能的可持续利用, 可视其为社会价值。三是生态敏感性。休闲农业旅游资源具有独特、敏感和脆弱的生态系统, 特有的生境养育着珍稀动植物资源, 是自然遗产存留和科学研究、环境教育的重要区域。其生态系统内部物质流和能量流的运移对生态系统退化恢复意义重大。四公共物品属性。休闲农业旅游资源侧重的是独特的生态系统和环境, 其生态和环境服务属于人类共有的公共财产, 无法通过市场确定其经济价值。

二、休闲农业旅游资源价值研究的意义

休闲农业旅游资源价值决定了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地核算休闲农业旅游资源价值, 有利于旅游开发投资的成本一收益分析, 有利于休闲农业旅游资源开发的保护、规范与可持续发展。目前, 国际上资源与环境价值货币化核算的理论和评价方法多建立在效用理论、资源稀缺论、福利经济学和环境经济学基础之上。国内对旅游价值经济价值的研究也已有所深入, 多是将可供游憩的资源, 尤其是自然资源作为一种环境物品, 从环境经济学的角度进行研究, 通过替代价值或间接评估得到, 而且以森林资源的游憩价值研究较多, 对休闲农业旅游资源货币化核算方法尚未涉及。主要原因是休闲农业旅游资源评估核算理论和社会需求的相对滞后。休闲农业旅游资源并非独立存在的, 确切地说是自然资源和环境所具有的一种游憩功能, 很难将休闲农业旅游资源从区域范围内的自然资源或环境中单独剥离出来。由于休闲农业旅游资源至少在形态上是一种环境资源, 具有不可分割、非竞争性、难以排他消费的公共物品特征。因此, 不宜用传统的商业资产评估方法, 进行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评估。随着面向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经济-环境一体化国民经济绿色核算体系的倡导以及世界性休闲农业旅游的潮流, 对休闲农业旅游资源与环境的货币化核算有必要进行全面的研究。

三、休闲农业旅游资源价值分析的理论基础

第一, 休闲农业旅游资源价值界定。休闲农业旅游资源从形态上与区域景观类型及其环境, 是休闲农业旅游景观资源和环境资源的综合体, 从本质上休闲农业旅游景观资源是其环境资源的组成部分, 休闲农业旅游资源提供游憩功能的同时, 无形中提供了环境享受功能。因此, 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的价值包含了其游憩价值 (经营性) 和环境价值 (非经营性) 。非经营性的休闲农业旅游资源属于社会公共财产, 具有无排他险和不可分割性。它需要通过可经营性休闲农业旅游资源产生旅游吸引力, 要依靠社会资金维持发展。经营性休闲农业旅游资源, 为社会准公共财产, 在提供公共生态功能同时, 提供旅游服务功能, 包括有形的景观、无形的环境, 具有无排他性。由于经营权一经营大众有偿分享使用权的权利可以分离, 因此其具有部分可分割性。如可进行旅游观光活动的试验区, 国家、集体的经济林, 农业用地、荒山的承包权等。无论休闲农业旅游资源是否可经营, 都具有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使用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和选择价值 (option value) 。使用价值可理解为有差别, 有人指的是直接服务价值, 这里指的是直接使用资源的实物生产价值;间接使用价值, 指的是不消耗资源, 间接使用资源的服务价值, 包括了旅游等多功能使用价值;选择价值指为确保未来仍可使用的一种保险支出, 意指消费者对某种游憩资源的未来需求不太确定。非使用价值, 包括遗赠价值、存在价值。人们对于某一游憩资源, 愿意支付若干代价以保护该资源, 让未来世代也得享有资源所产生的各种劳务, 则民众为此一目的而愿付出之代价总和可称为遗赠价值;某些游憩资源具有独特的景观, 或为许多野生动物之庇护和栖息之所, 或因该资源具有国际性或民族性的特殊意义, 所以, 民众如果知道此一资源获得适当保护而存在, 便能得到相当程度的满足, 民众因此心理的满足而愿意付出之代价总和称为存在价值。

第二, 休闲农业旅游资源价值评估理论。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货币化理论和方法主要来源于环境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等学科, 与环境影响评价理论 (EIA: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 并随公共产品理论、福利经济学中的消费者剩余和个人偏好等理论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美国未来资源研究所 (RFF) 、伦敦环境经济中心 (LEEC)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 、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 (OCED) 等为该领域研究其做出重要贡献。20世纪60年代以前, 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理论的一部分, 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货币化理论主要是成本效益分析理论 (Cost-Benefi Analysis, CBA) , 其思想来源于Julse Dupuit在《论公共工程效益的衡量》 (1984) 中提出的“消费者剩余”的概念。60年代以后, 随着世界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以及旅游与环境冲突问题的日益严重, John Krutilla在《美国经济评论》 (1967) 上发表了自然保护的再认识, 提出了“舒适性资源的经济价值理论”, 认为出于科学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和不确定性等原因, 需要对一些稀有的珍奇的景观和生态等舒适性资源进行保护, 在可再生限度内严格控制使用, 特别是提出了舒适性资源的“唯一性”、“真实性”、“不确定性”、“不可逆”等重要概念, 这为后来旅游资源的货币价值评价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70年代以后, 随着福利经济学对消费者剩余、机会成本、非市场化商品与环境等公共产品价值的思考, 旅游资源货币价值评价逐步形成理论体系。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 旅行费用法 (travel cost approach, TCA) 在旅游资源货币价值评价中得到广泛应用。80年代后, 享乐定价法 (hedonic price approach, HPA) 得到广泛应用。90年代以来, 条件价值法 (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 CVM) 在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货币化评价中处于主导地位, 但同时也受到不同方面的冲击和责难, 主要集中在CVM理论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等方面。

四、休闲农业旅游资源价值的评价方法选择

目前, 旅游资源货币价值评价方法主要有两类:一是替代市场技术评价法。它用影子价格和消费者剩余来表达旅游资源的货币价值, 具体有旅行费用法、机会成本法、费用支出法、市场价值法、享乐定价法等, 主要适合无市场交换但有市场价格部分的评价。二是模拟市场技术评价法。它以支付意愿来表达旅游资源的货币价值, 目前主要是条件价值法。休闲农业旅游与生态系统和环境密切相关, 通常休闲农业旅游资源被作为一种环境物品进行价值评估, 通过将生态资源作为一种资产进行评估, 并纳入旅游资源开发的成本一效益体系, 避免对资源的无序开发、无偿使用和资源浪费。但无论是对生态资源的游憩功能进行经济价值评估核算还是对基于生态资源环境的生态系统功能评估核算, 目前国内外其代表性的评估方法有以下几类:政策性评估、生产性评估、消费性评估、替代性评估、间接性评估、直接性评估。评估方法为实际市场评估法、旅行费用法、条件价值法、影子价格法以及机会成本法等, 从本质上是通过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的影子价格、公众 (包括游客等) 的支付意愿和消费者剩余来表达的, 从方法上也是上述几种方法的变种或组合。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的直接价值可以通过估计生物生产量计算得到, 包括游憩价值环境享受价值在内的间接使用价值可以采用上述评估方法或者上述方法的组合估算, 非使用价值可以根据其表现形式, 如珍稀动植物生境、科学研究、生态系统永续等与其直接价值融合评估, 因为, 资源与环境的价值不是独立的几部分, 而是互有重叠的。以下是对游憩价值的两种主要评估方法:

第一, 旅行费用法。旅行费用法 (Travel Cost Method) , 是基于西方现代经济学的效用价值理论和消费者剩余理论的一个方法, 旅行费用法是利用游客与旅行目的地之间相关行业的市场消费行为来评估风景区 (旅行目的地) 的旅游价值, 同时考虑旅行时间的机会成本, 建立需求函数测算消费者剩余。但是旅行费用法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需求函数自变量的范围界定, 费用是旅行总费用、区域费用还是游憩费用, 由什么组成;二是时间的机会成本的比例选取, 休闲农业旅游区别于大众化旅游, 其时间的机会成本增加;三是游客的当前支付意愿与资源价值的关系, 不同游客的支付意愿和资源价值的关系;四是对于没有游客的风景秀丽之地, 就没有旅行费用, 但肯定有支付意愿, 采用该方法时需要变通;五是计算结果代表的消费者剩余, 往往是旅游价值总量的一部分, 造成实际价值偏低。一般适用于短途旅行或游憩目的地评估。

第二, 条件价值法。条件价值法

(Contingent Value Method, CVM) , 属于直接性经济评价方法, 从消费者的角度通过一系列的条件假设, 通过问卷、调查、投标等方式获得消费者的WTP (Willingnes To Pay) , 通过数据处理综合得到所有消费者的WTP, 即该区域休闲农业旅游资源的游憩值。常见的方法有:自愿支付法 (Willingness To Pay) 、调查法 (Survey Method) 、直接询问法或假定价值法 (Hypothetical Valuation Metho) 。该方法是基于自愿支付是商品价值的唯一合理表达这一认识的。该方法存在的问题:如何确定所有游客或者潜在游客的支付意愿;资源环境价值的支付意愿的游客范围如何确定;现在评估价值与未来评估价值、资源环境实际价值之间的关系等等;对CVM理论和应用的有效性问题, 用个人意愿偏好的直接调查法易出现阿罗“不可能定理”描述的公共产品投票悖论现象, 因为个人在无法影响他人意愿偏好的情况下, 受决策退出自由和无须承担责任的影响, 易出现“搭便车”行为, 有意夸大或减少对某种旅游资源的支付意愿, 因而难以显示整体的真实支付意愿, 旅游资源的货币价值也就难以评估。

综上, 任何方法都只是在当前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对休闲农业旅游资源价值的一种估价, 多是通过支付意愿、心理价格、旅游费用、游客调查等基础数据实现的。目前休闲农业旅游地的经济价值评价有三方面的问题有待解决:一是数据基础问题:旅游资源经济价值的评价需要包括社会经济、生活、人口、资源、发展等在内的大量数据, 数据的现实性、准确性、可用性甚至选用什么样的数据都会影响评价核算的结果;二是未来的价值的评价问题:采用未来价值为基础的经济价值核算可能比较准确;三是包括3S在内的新技术应用问题:所有的模型中都需要大量的空间数据支撑, 通过空间拓扑分析、属性分析可以较好的展示景点、景区、景域之间的空间关系, 叠合社会经济生活等基础数据, 利于大量游客各种数据的分析与处理。随着计算机数理统计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日益成熟, 在其他领域已经有不少成功应用范例。在旅游资源评价与核算中, 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综合分析与利用, 对旅游资源价值核算与评价的准确度将起到促进作用。

摘要:休闲农业旅游与生态系统和环境密切相关, 通常休闲农业旅游资源被作为一种环境物品进行价值评估, 通过将生态资源作为一种资产进行评估, 并纳入旅游资源开发的成本-效益体系, 避免对资源的无序开发、无偿使用和资源浪费。

关键词:休闲农业,旅游资源,价值评估

参考文献

[1]、王建军, 李朝阳, 田明中.生态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构建[J].地理研, 2006 (3) .

[2]、王建军, 郑进军.旅游资源调查和评价信息系统的开发[J].旅游学刊, 2004 (1) .

[3]、袁书琪.试论生态旅游资源的特征、类型和评价体系[J].生态学杂志, 2004 (2) .

辽宁省休闲农业发展原则与对策 篇8

关键词:休闲农业 发展 原则 对策 辽宁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161(2015)02-0073-02

近年来,在经济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人们对休闲农业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使得越来越多的城市或区域开始大力发展休闲农业项目,造成休闲农业市场的竞争增加。为了争取到更多的消费者,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原有的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必须有所创新。目前辽宁省的休闲农业刚处于起步阶段,有很多不足需要弥补,有很多资源需要挖掘整合,在今后的发展中,除了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成功模式,更重要的是要结合辽宁省的自身特点,走既能使社会经济效益提高、也能使环境效益提高的特色道路。

1辽宁省休闲农业发展应遵循的原则

1.1从“大农业”角度看问题

发展休闲农业,一定要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去看问题,才能对资源进行综合有效的开发,并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仅种植业已经不能代表农业的全部了,“大农业”思想的提出为发展休闲农业奠定了新的理论基础。

“大农业”是一种将传统的种植业作为一个分支,以现代农业为发展方向的一种对农业的新定义。“大农业”涵盖农、林、牧、副、渔,另外还包括农产品的深加工及销售、经济作物的种植等,其中休闲农业就可以归划到副业中去。站在“大农业”的角度去看休闲农业的发展,能够看得更远,想得更全面,统筹全局,全方位打造休闲农业,从而实现“大产业、大生态、大农村”的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推动农业的战略转型,使休闲农业走向产业化。

1.2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辽宁省休闲农业要进一步发展,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且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发展休闲农业,指导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注意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不仅仅要体现在物质层面,同时更要卜.功夫保护农村地区的文化民俗,尤其是对辽宁省传统农耕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十分重要。

1.3以“体验经济”为理论指导

休闲农业的发展,首先就是以体验经济为主要的经济学基础的。体验经济重点强调参与性、互动性、体验性,休闲农业产品的开发就是以这几点为先决条件的。例如:“采摘观光”这种最为广泛开展的休闲农业活动,让游客自己亲手采摘蔬菜或水果,以体验田间劳作的乐趣:日本的“农村留学”也是从体验的角度出发,让生活在城市的孩子亲身感受农村生活,参加田间劳作,锻炼意志品质。从国内外休闲农业发展的成功模式来看,所有的休闲农业项目都是以体验经济为经济学的理论依据,主要体现在娱乐体验、教育体验、逃避体验和审美体验4个方面。

2辽宁省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

2.1加强政府扶持.建立制度保障

从目前辽宁省休闲农业发展环境来看,未来要进一步发展辽宁的休闲农业,政府必须要加大埘休闲农业的扶持力度。首先,各级政府要加强对休闲农业的认识,在相关政策的制定上,不仅每年都要站在宏观的角度发布扶持休闲农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更要制定细致的扶持计划,保证将宏观的政策切实有效地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来,让休闲农业的相关从业者能够感受到政府的扶持力度。其次,在休闲农业的发展上,政府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从融资、税收、工商管理、社会保障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执行相关政策,为有意从事休闲农业开发的个人或企业提供制度上的保证。

2.2搞好科学规划,实行规范管理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辽宁休闲农业发展需要科学规划、整体布局,要有一个明确的政府管理部门牵头,对全省的休闲农业资源情况和发展状况进行摸底调查、汇总,聘请专家学者对全省的休闲农业进行科学、合理的研究论证,梳理出清晰的发展思路,制定可行的发展战略,改变休闲农业景点开发力度不均衡的情况。在对休闲农业的行业管理上,要制定、出台统一的管理规范和法规制度。

从休闲农业从业企业的角度来看,对所投资的休闲农业项目在前期进行科学论证、整体规划、合理布局,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重复投资、资源浪费、经济效益不高的情况发生。休闲农业企业应制定规范的管理制度,定期对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聘请专业的管理者,尽量减少决策的主观性,以形成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氛围,提高服务质量,提升企业形象,从而促进休闲农业企业发展和增加经济收入。

2.3拓宽投资渠道,完善基础设施

要想使辽宁省休闲农业更进一步发展,必须要改变现有的以私人投资为主的投资模式,拓宽投资渠道。首先,可以吸引政府投资,由政府建立相关的扶持基金,在休闲农业项目融资上给予一些优惠政策:或以入股的形式投资,分担私人投资的风险,刺激休闲农业发展。其次,可以鼓励农民合作社形式的投资方式,将分散的资金和资源有效地结合和利用起来,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刺激农民的投资热情,利用民间资本的投资还利于民,减少政府的财政压力。

无论从政府投资还是从休闲农业企业建设方面来看,都要更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既能满足改善民生的需要,也能吸引到更多的休闲农业投资者,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休闲农业企业要不断完善自身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农庄类”的休闲农业企业。

2.4重视品牌建设,提高知名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选择商品往往是以商品的知名度为首要选择条件的。休闲农业项日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体验性的、不可感知的,必须经消费者亲自体验后才能感受到好与坏。因此,在消费者购买休闲农业产品之前,相关休闲农业产品的信息传递就显得尤为重要。经体验传递出来的休闲农业产品信息,所表达出来的产品质量和品质将直接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消费倾向。品牌就是一个传递信息的载体,在决定消费行为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nlc202309040109

打造休闲农业品牌,要结合辽宁省的休闲农业资源,整体规划,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重点要突出休闲农业项目的特点,凸显其与众不同的竞争优势,进而打造出具有知名度和号召力的休闲农业品牌。在现代高度商业化的市场经济中,只要一个商品在同类商品中具有选择弹性,消费者就会更愿意将目光投向那些知名度更高、品牌更成熟的商品,从而使消费心理得到满足。休闲农业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也是一样,打造一个知名度更高的休闲农业项目或企业,使其在市场中更具有竞争力,从而把当地的休闲农业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效益。

2.5实现区域集团化发展,适应市场竞争

针对辽宁省内部分地区休闲农业资源丰富多样,对现有休闲农业资源进行了适当开发、初具规模并形成了一定的社会影响的现状,这部分地区在未来的发展中走区域集团化发展道路,是适应市场竞争的最好对策。

参考文献

[1]包鸟兰托亚.我国休闲农业资源开发与产业化发展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3.

[2]蔡善柱,试论旅游品牌开发[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9):343-346.

[3]陈宇,姜卫兵.观光农业同区景观规划的探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0(6):297-298.

[4]段兆麟.体验经济与休闲农业[J].台湾农业探索,2003(3):24-26.

[5]方世敏,周荃,苏斌,休闲农业品牌化发展初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旅游版,2007(1):72-76.

[6]冯磊,沈阳市乡村旅游开发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8.

PrincipleandCountermeasuresofLeisureAgriculturalDevelopmentinLiaoning

GAOWen

Abstract:TheleisureagriculturalresourceisvariousinLiaoning.Thearticleanalyzesthedevelopmentst.atusofleisureagriculture,onthebasisofreferringtothematuredmodeofleisureagricultureindevelopedarea,proposestheprincipleandcounterrneasuresforthedevelopmentofleisureagricultureinLiaoning,inordertoprovideareferenceforpromotingfurtherdevelopmentofleisureagricultureinLiaoning.

Keywords:leisureagriculture;development;principle;countermeasure;Liaoning

上一篇:防溺水安全责任保证书下一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参考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