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教学目标的重要性

2024-08-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明确教学目标的重要性(精选10篇)

明确教学目标的重要性 篇1

许多人的一生没有明确的方向,他们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一会儿向东,一会儿向西,一下子试试这个工作,一下子做做那个行业。做得不如意,就马上换一个方向,运气好时就赚一些,运气不好就赔一些,听说哪里有机会就往哪里,他们的一生似乎永远没有定向。他们的问题其实很单纯,就是他们不知所求的是什么。或许有些人会说,我当然知道我求的是什么,我求的是钞票。如果到目前为止,仍然抱着这种想法,那么你的人生将会有大问题了。

人的一生不能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方向。目标与方向主导了我们一生的命运与成就,它是驱使人生不断向前迈进的原动力。若一个人心中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会虚耗精力与生命,就如一个没有方向盘的超级跑车,即使拥有最强有力的引擎,最终仍是废铁一堆,发挥不了任何作用。

在一九五三年时,美国哈佛大学曾对当时的应届毕业生做过一次追踪研究,在这个研究中询问当时那些毕业生是否对未来有清楚明确的目标以及达成目标的书面计划,结果只有不到百分之三的学生有肯定的答复。而在二十年后,一九七三年时,再次访问了当年接受调查的毕业生,结果发现那些有明确目标及计划的百分之三的学生,在二十年后他们不论在事业成就,快乐及幸福程度上都高于其他的人。尤有甚者,这百分之三的人的财富总和。居然大于另外百分之九十七的所有学生的财富总和,而这就是设定目标的力量。

有人会说:做人应该要实际一点,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这句话说得一点没错,同时在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说,所谓的实际或现实,乃是依据于你的过去而来,但你若一直用过去的人生或经验来限制自己未来的发展和成就,那么你就哪儿都到不了了。你的目标必须是你真正在一生中所想要的,而不是在过去的环境和能力的限制下所不得不要的,要不然,你生命就如同一辆超级跑车,就在你拉档位加大油门时.却发现后面拉一条弹簧链,因拉长而回力大增。

明确教学目标的重要性 篇2

一是阶段目标不明显,或是越位,或是不到位。比如,默读本是中高年级要着重训练的一种阅读技能,而有的一年级老师却定下了“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的目标。又如,高年级学生应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可有的老师还是“让学生领悟熟字带生字的学习方法”。

二是单元训练重点不突出。一个学期里所有课文的学习目标几乎相同———学习生字新词,理解重点句子意思,体会文中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是表述结果不清楚明确,笼统含糊。学习生字新词是每位小学生学习课文的一个基本目标,可不管什么年级,许多教师在教学目标的第一条里都是写“学习生字新词”,至于在具体的一篇课文里究竟要认识哪些生字,会写哪些生字,理解哪些新词,读者肯定不明白,甚至有的执教老师也说不清楚。

四是概念混淆,将“教学目标”写成“教学目的”。

五是教学角色分辨不清“,使学生……”“让学生……”是老师们表述目标时常用的句式。

六是缺乏独立思考。编写教案、导学案与教学设计时,不是先钻研教材,而是翻开《教学参考书》与身边的教案集、学案集,一股脑地抄下来。殊不知,虽然内容相同,但学情不同,教学目标也应有所区别。

什么是教学目标?怎样才能制订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如何准确表述教学目标?本文谨结合个人经历谈些粗浅的看法。

一、什么是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和教学人员对要求学生达到的学习成果或最终行为的明确阐述,所以它也叫行为目标。它为每一门课程、每一单元或每一节课的教师、学生和教材之间的相互作用活动规定了明确的方向,在教学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说到教学目标,我们有必要了解与之相关的一个概念———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是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时提出的概括性要求。它与教学目标是一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在通常情况下,教学目的是系统的整体目标,较为概括和不具体。教学目标是对学生学习一门课程、一个领域、一个单元、一篇课文、一个课时之后的学习成果的具体陈述,它是教学目的的具体化。从教学目的到教学目标是有层次的,具体关系如下:

国家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课时教学目标

由此可知,我们平时为课堂制订的是教学目标,而不是教学目的。

二、怎样准确制订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行为的指南,有的放矢,教学就会事半功倍,师生轻松;无的放矢,教学自然是事倍功半,师生疲劳。如何准确制订教学目标?

1. 认真研读课标

《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材编写、语文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语文课程的基础。它阐明了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规定了语文课程的总目标和学生各学段识字写字、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综合性学习的具体目标,提出了语文教材编写、教学与评价的建议。不同板块、不同学段的目标就是小学语文教师制定每一个单元、每一课书及每一课时的纲领性基础。

2. 深入钻研教材

“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教科书编者之间的对话。”“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毫无疑问,教师对文本的解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为此,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怎样钻研?下面我以课文为例说说看法。首先,要放下“教师”身份,以普通读者身份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思想情感、叙述顺序与写作特色,理解每个词语、每个句子、重要标点的意义,弄清课文内容所涉及的百科知识,积累优美语言。其次,以学生身份阅读,想想哪些地方能读懂,哪些地方读不懂。最后,以老师身份阅读,弄清哪些内容该教,哪些内容不需要教。

3. 关注“单元导读”

不管是哪种版本的教材,每个单元都有一个页面的导读内容。“导读”一般由两个自然段组成,前一个自然段用优美的语言(排比句较多)介绍本单元主要内容,后一个自然段说明单元训练重点。单元训练重点,就是本单元课文教学的重点。“情暖人间”是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主题。本单元有五篇课文(《古诗三首》《穷人》《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永生的眼睛》《船长》)。“单元导读”里明确指出“阅读时要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的描写来表达人间真情的”,这就是说“体会细节描写的妙处”是本单元训练重点,这一重点正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目标。

为了突出这一重点,教材编者通常会在课文后面编写相应思考题,在“语文百花园”的“拓展与交流”栏目也会强调这一思想。

4. 关注课后生字条与词语花篮

目前,不论是哪种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课文后面都有生字条,双线条中的生字是会认字,方格里的字是会写字。会认、会写相关生字就是课堂教学的目标之一。“词语花篮”是语文出版社所编语文课本中的一个内容,其中的词语均来自本篇课文,一般为常用的成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及其他俗语,这些都是学生学习课文应着重理解、积累的词语。

5. 关注课后思考练习题

纵观课后思考练习题,不外乎这些内容:朗读课文,默读课文,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优美语段,复述课文内容或重要情节;了解课文叙述顺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给每部分加小标题,回答与体会文中思想感情相关的问题;读读写写含有本课会写字的新词,品味文中关键词句,体会其表情达意的作用;体会相关片断的写作技巧、方法及作用。细细琢磨这些练习题,你就会发现,其实这些思考练习题就指向着学习本课的目标。

6. 关注“语文百花园”里的“理解与积累(运用)”“拓展交流”栏目

“理解与积累(运用)”“拓展交流”栏目是语文出版社S版教材“语文百花园”中“温故知新”板块的小栏目,前者指向的是理解、积累词句的方法与技巧,后者指向的是本单元课文里所渗透的阅读方法和写作方法,所有这些正是学生学习的目标。

7. 充分考虑学生实情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是教育的宗旨,学生实情是教学的起点,是准确制订教学目标的关键因素。在遵循《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和学段目标的前提下,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班级都应有不同的教学目标,在制订目标时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8. 整体考虑重点突出

一篇课文可让学生学习的点很多,制订教学目标时,要根据文本、学情全盘考虑,重点突出,切不可面面俱到,泛泛而谈,否则,什么目标都落实不了。

三、如何准确表述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陈述一般可分两类:一是采用结果性目标的方式,即明确规定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这种方式主要应用于“知识与能力”领域。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个左右会写”。二是采用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的方式,即描述学生的心理感受、体验或明确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体验性的、过程性的。这种方式主要应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领域。如“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穷人桑娜与丈夫的善良,体会作者对穷人的同情与赞美”。

无论是结果性目标还是体验性目标都是行为目标。一个完整的行为目标含有“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表现程度”四个要素。

行为主体是行为目标描述的对象,即解决“谁”的问题,从上述目标可以知道行为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老师。因此,表述教学目标时,句子主语应是“学生”(通常情况下可省略)而不是教师。

行为动词,即要求的目标行为内容,如背诵、积累、记忆、默写等词语。行为动词尽可能是可理解、可评估的,尤其是“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更是如此,如“背诵并默写文中三首古诗”。

行为条件,表示学习者完成规定行为时所处的环境,一般有三种类型:一是是否使用手册或辅助手段,如“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思”中的“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说的就是行为条件。二是提供信息和提示,如“在给出的名人名句中,解释自己最喜欢的一句的意思”。三是完成行为时的情景,如“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中的“在交谈和讨论中”说的就是行为情景。

表现程度,就是所要求的行为完成的质量、数量水平。如“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的“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说的就是行为质量。“会写闰、捏、柄、胯、匾、缚、稻、猬、谓、汛十个生字,理解一柄、所谓、潮汛、一望无际、无穷无尽、稀奇事八个新词的意思”中的“十个生字”“八个新词”说的就是达标数量。

明确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篇3

一、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必须首先有明确的目标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起着导向、激励和检测的作用,任何有效的教学都必须首先具有明确的目标。

1.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起着导向作用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像大海上一座灯塔,时时引领着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朝着预定的方向努力前进,并逐步将教学导向成功的彼岸。因此,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定向导航的作用。

2.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起着激励作用

学习心理学告诉我们:正确、具体的、符合学生学习心理规律的教学目标,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推动和促进学生学习活动,还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意志,磨炼、培养他们顽强的学习毅力。无数的教学事实也证明,当学生了解学习目标及学习价值之后,就会激发学习的兴趣和需要,就会全力以赴地投入学习活动。因此,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具有激励和促使学生努力学习的功能。

3.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起着检测作用

要确认学生通过学习究竟有多大的进步,有多大的发展,教师教学的效果到底如何,就必须对教学结果进行测量和评价。而测量和评价教学成功与否的主要依据是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如果偏离目标,测量和评价教学结果,必然会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和动力。

二、目前课堂教学中目标意识不强的现象普遍存在

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目标庞杂

有些老师由于对新课改中提出的“淡化学科本位,强调综合训练”,认识比较肤浅,或比较片面,因此,他们认为凡是教材中涉及的知识、能力、智力、非智力以及思想教育等因素,课堂上都应该抓好,结果,所教学科被赋予了多项功能,从而导致了学科本位的失落。什么都想抓,其结果必然是什么都抓不好。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益当然也就难以得到保证。以数学教学为例,一提起“数学教学”,凡是与“数学”有所关联的诸多要素,“沾亲带故”便立即汇集聚拢起来:思想品德教育要抓、知识内容要传授、各种能力要培养,各种素质要提高,数学学科便成了无所不管,包治百病的“万金油”学科,结果是我们的数学课被越教越全,越教越复杂,学生也越学越苦,越学越虚。

2.教学目标升格(或滑坡)

有些老师对年段、年级、教材单元训练的要求不明确,训练的重点不清楚,课堂上经常随意拔高或降低教学标准。结果不但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而且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3.教学目标模糊

有些老师对教学目标研究得不够,往往把“目的”当作“目标”,导致一堂课的任务也要写上“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能力”……这些对得不明,错得不白的语言,或者说是“正确的废话”,对实际课堂教学没有管理或评价的价值,也就没有具体的指导意义。这当然也会对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产生严重的影响。

4.教学目标虚设

我们有些老师编写教案时,似乎也写明了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但是,对这些目标的确定与选择,并没有认真地斟酌,教学过程中往往随心所欲,课堂上,信口开河,脚踩西瓜皮,想到哪就讲到哪,因此,教学效益也就很难得到保证。

由此可见,要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无论是在课堂教学的准备阶段,还是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当中,都必须强化教学的目标意识。

三、怎样进一步强化课堂教学的目标意识

1.要准确理解教学目标的内涵

(1)明确教学目标的构成要素

①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或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活动的本身。也就是说,教学目标应该把重点定位在学生的行为或能力的变化上。

②教学目标选择的行为动词必须尽可能是便于评价或测量的。教学目标应力求有具体的、明确的、可测量的、可评价的标准,而不应该是笼统的、含糊不清的。

③最好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目标。也就是说教学目标必须定位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之下,教学目标应该是学生经过努力之后预期可以达到的最低标准。

(2)要弄清楚教学“目的”与“目标”的区别

目的和目标虽然都是指某种行为活动的指向和结果,但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目的比较抽象,是某种行为活动的普遍性的、统一性的宗旨或方针;而目标则比较具体,是某种行为活动的特殊性的、个别化的、阶段性的追求或要求。某一行为目的的最终实现要靠许多隶属的具体行为活动的目标实现,目的内涵的精神是贯穿于各个具体目标之中的。

现在,我们在教学设计时,一般使用“教学目标”,因为,它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指向、测量和评价更具指导作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拒绝使用“教学目的”。事实上,教学过程中有的结果不能完全通过外显行为表现出来,特别是一些高层次的认知能力和情感因素,不是一般目标所能描述的。所以,进行教学设计时,我认为是用“教学目标”,还是用“教学目的”来表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吸取“目的”与“目标”中对学科教学所适用的因素,以便于我们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地描述教学行为和结果,使各项训练能落在实处,从而提高教学效益。

2.要合理地确定教学目标的内容

确定教学目标总的要求:一要依据学科的课程标准;二要体现教材的特点;三要符合学生的实际。具体地讲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体现整体性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整合,体现了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是各学科教学目标的共同框架。进行每一堂的教学,我们都要力求把新课程的这种价值追求和目标框架,一一得到落实。

关于“知识与技能目标”的确定,应该说,我们都比较熟悉。这里我想强调的是“知识目标”的确定,要力求做到“精要”“好懂”和“有用”。要重视选择那些具有极强再生能力的“知识”进行教学。“技能目标”的确定,要力求做到“具体化”“可操作”。这一点做起来虽然有一定的困难,但是,我们也得仔细加以研究。因为目标越具体、越可操作,对教学越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

关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的确定。方法的目标我们也都很熟悉,我想不需要多说。这里我想重点说一说关于“过程目标”的确定。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方法。但是,“过程”又不完全等于方法。新课程中强调注重过程,我认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强调要把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作为教学活动必须实现的一项重要目标。其次,我们还需要明确关注过程还是关注结果,理性地回答这一问题比较容易,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很难把两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的。只注重过程策略的教学改革,未必能取得理想的结果,只有为获得某种结果而进行的过程策略的改革,才是富有针对性的,才能卓有成效。第三,当前,我认为我们需要特别重视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选择与确定体现“学习过程”的目标。例如,教学中要重视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交流学习过程、探索学习过程,必要时还要注意向学生示范式地展示学习过程。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要将这些内容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认真考虑,精心选择。

关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确定。应该说这一类目标是教学目标结构中的高层次的目标。这一类教学目标的设计,应立足于以人为本,通过教学来提升学生的生活质量和人格境界。“情感目标”包括学习的兴趣、学习的热情、学习的动机、内心感受和体验等;“态度目标”包括学习的态度、学习的责任、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等;“价值观目标”包括个人价值、社会价值,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等。教学过程中要致力于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的培养,并使之有机渗透到教学的过程之中,使其成为课堂的血肉,成为教学的灵魂。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在确定教学目标时,我们一方面要注意克服传统教学过分强调认知目标的倾向,另一方面,要注意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从真正关注学生发展的角度确定教学目标的内容。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有机结合起来。

(2)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体现层次性

新的教育观念要求,教学要“面向每一个学生,特别是有差异的学生”。学生素质的形成不是在整齐划一的批量加工中完成的,因此,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力求体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多样性,允许学生发展的不同步。具体操作时可实行“分层定标”的策略。即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既提出了下限的标准,同时又根据学生的客观差异,提出了不同的教学要求,从而为不同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

(3)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做到“准确”和“集中”

“准确”就是指在教学设计时,要在把握学年、学期、单元或阶段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恰当地把握每堂课教学目标的“度”,使教学目标具有针对性、具体性和明确性。我们必须懂得自己每一堂课所确定的教学目标,应该是整个学年段“目标”序列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各项训练的内容既不可简单重复,又不能“跳跃式”超前,应该循序渐进。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才能提高教学的效果。

“集中”就是要坚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的思想。一定要根据每次教学的内容,从知识、智能、情意等方面选定几个训练的“点”。教学目标不能面面俱到。要学会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俗话说,“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我们一定要把每一堂课应该训练的内容抓扎实,力争达到以少胜多的教学效果。

(4)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目标的制订

教学目标的酝酿与选择,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参与。实践证明,学生在参与教学目标设计的过程中,必然会获得作为学习主人的心理参与体验,产生对学习目标的认同感,增强努力实现学习目标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样,在课前,学生就会自觉地进行有针对性的预习;在课中,自己也能进行积极的自我反馈活动,集中注意“跟踪”教学目标;在课后,还能自觉地进行归纳总结,并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3.要紧紧围绕目标组织教学活动

强化教学的目标意识,除了要从教学准备阶段的教学设计开始外,在实施教学目标的过程中,还必须时刻想着教学目标。实际操作过程中,一要注意把每堂课的教学目标有所侧重地分解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一步一步地落实每一项训练的内容。二要注意仔细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理情绪的变化,适时地调整教学目标。三要注意突出重点教学目标的落实。一堂课一般只能有一个重点,也可辅以1~2个次重点。对重点教学目标的达成要采取“揪住不放,反复导练”的策略,在时间的分配、精力的投入和教学的力度等方面给予足够的保证,目的是通过突出重点带动其他,提高教学的实效,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

总之,如果我们在教学准备阶段能够准确地制订教学目标,合理地选择教学过程中需要着力的几“点”;课堂上又能够紧紧围绕目标组织教学活动,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不仅会是“有效”的,而且还一定会是“高效”的。

明确的目标 篇4

人务必有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方向

明天的路该怎样走,这是每个人都就应想的问题,时刻飞逝,岁月如梭,当我们还在一个地方踟蹰不前时,我们就应思考明天的路该怎样走。

人务必有明确的目标和坚定的方向。我曾拜读过这样一篇短文,题目是《心灵的等高》不知道是谁写的,但至今我还能背诵,其中这样写道:

能够不是伟人,但心灵要与他等高;能够不是英雄,但心灵要与他等高;能够不是智者,但心灵要与他等高。

所谓卑微者不是指一个人成就、地位的低下,而是指心灵卑微导致的人格低下。所谓高贵者也并不是指一个人功高盖天名可震地,而是指心灵永远和高贵者的心灵等高致使人格的崇高。凡总想自己就应低人一等,自然永远抬不起头来。不抬头正视现实,不抬头目视前方,会步伐稳健地前进吗?总想自己不如别人,用胆怯的心态应对别人的成功,会成为成功者吗?总想自己不如别人,总低头走路,仰头看人,心中的别人永远高大,心中的自己永远渺小,会潇洒快乐吗?

把自己的心灵放在一个确定的高度,然后按这个高度去追求奋斗,自然就能够仰着头走路了。

那么明天的路该怎样走自然不明道破,其实每个人都是高贵的,只要你自己不平庸,你就不会低人一等,只要你有坚定的目标明确的方向和昂扬的斗志以及拼搏的精神你又岂会低人一等呢?

荷马史诗《奥德赛》中有一句至理名言:“没有比漫无目的地徘徊更令人无法忍受的了。”明天的路该怎样走?请不好在徘徊不定了。只要我们不言弃,不气馁,坚持下去,我坚信天无绝人之路。困境在前方,期望在拐角,只要我们敢于和困难作斗争,战胜困难,那么我们又岂会害怕明天的路怎样走?

明天的路怎样走,这不是简单的一句玩笑,它需要我们又要强的毅力和不怕苦不怕累的斗志;它告诉我不好被眼前的奢侈繁华所迷惑,要有一种不凡的气度;它告诉我只要你有坚定正确的目标,然后按着这个目标去发奋、去拼搏、去奋斗,明天的路你就知道该怎样走;它告诉我莫为浮云遮望眼,只要拂去阴霾,就能亮出朗朗晴空。要坚信自己不会一向处于人生的低谷期,总有一天能冲破重重云层。

我在心底告诉自己:我并没有失败,只是暂时没有成功!我的心灵永远和高贵者的心灵等高,只要在内心点亮一盏期望之灯,必须能驱散黑暗中的阴霾,迎来光明,也必须能明白明天的路该怎样走。其实人生就是一连串的抉择,每个人的前途与命运,完全把握在自己手中,只要发奋,终会有成。

朋友,那么明天的路该怎样走,你知道了吗?你明白了吗?

制定明确的求职目标 篇5

想象一下销售员在推销一件只有标价却不知其用途的商品,效果一定很糟。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极力建议在简历的头几行开宗明义地提出您的求职目标,然后在接下来的10到15行之内让阅读者明了你对该目标职位所能作出的贡献。那种“使简历保持对不同职位的开放性”的做法是造成简历写作失败的原因之一,尤其是中高级人才的简历写作,很简单,阅读者会得出简历提供者缺乏制定职业目标的决断力的结论,显然,这样的人不会胜任决策和管理的职位。

可如果你认为自己是一名“全才”怎么办呢?准备一份“开放性”强的简历,再针对特定的职位进行修改。因此,对于认真的求职者来说,申请多少个不同的职位,就应该准备多少份不同的简历。

如果你不能写出一个明确的求职目标,你需要先对自己的专业能力、职业发展倾向以及当前的就业市场进行分析,自己分析或求助于职业顾问,而不是急于写作简历。请先做好这必要的准备工作,再开始写作你的简历吧!

树立明确的目标作文 篇6

我阅读过这样一个材料,说:“一个65岁的老人徒步从北京到上海世博园参观,他觉得这样才有意义。于是经过长途跋涉,克服种种困难,来到了目的地。”一个记者采访了他:“这路途中的艰难险阻是否吓倒过您?您又是如何鼓起勇气徒步旅行的?”老人平静地答道:“没什么呀,一步一步地走路是不需要什么勇气的,关键是你目标要明确,要清楚到哪儿去!”是啊,这个老人的话告诉了我们:要明确目标,才能到你想到的地方,完成你想完成的事。

我也曾有过这样的一段经历。那是我在八九岁的时候。有一天,我和哥哥从邻居家里借来了一个足球,正当我们兴奋的时候,足球一不小心一下子掉进了一个地窖里。当时,我们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急的团团转。但是急也没有用,于是我们冷静了下来,仔细地考虑该如何把足球从地窖里拿出来,于是我们明确了目标,制定了详细的计划,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艰苦奋斗,我们终于把足球从地窖里拿了出来。这时候,心里的一块石头总算落了地,心情也高兴起来。这个事件告诉我们:只有明确的目标,才能完成一件事。

还有,我在政治书上也看到了一个关于这样的事。外交部长杨洁篪小时候每天早晨起来给自己定这一天的目标,要完成哪些任务。完不成任务坚决不睡觉。慢慢的,一个有才能,有见识对中国外交做出贡献的人诞生了。这个事件告诉我们:只要有明确的目标,任何事情都能完成。

此外,我们在学习中也常常会遇到这种事。例如我,面对一个难题不会的时候,就给自己定一个目标,必须把这道难题给它解决掉,不解决掉绝不睡觉等等。到最后,把它解决掉还会异常的兴奋,觉得自己仿佛做了一件伟大的事。这个事不也告诉我们:只有明确目标,才能完成一件事吗?

明确目标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篇7

( 一) 教学目标与课程目标不一致

语文课程目标是语文学科对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的要求, 语文课程目标要求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因此教材的编写包括了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综合能力等方面的要求。 语文教学目标是在具体课堂教学层面对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状态。

( 二) 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不一致

语文教学内容是为了达到语文教学目标而所需要的课程资源。 语文教学内容是以语文教材为载体的, 教材是教学的素材, 教学中我们只能“ 用”它, 不能“ 教”它。 一篇课文, 可教的内容很多。 面对同一篇课文, 不同的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可以选出不同甚至完全两样的教学内容, 而这些内容是语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在备课时确定的。 但现在教学中出现了教学目标中想教的与教学活动中的设计出现矛盾。 教学内容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生的, 是教学和教学目标决定的。

( 三) 教学评价与教学目标不一致

语文新课程理念是全面提高人的素养, 因此具体教学目标的设定是以“ 学生为主体”从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出发的。 但当前语文教学评价带有功利性, 出现一系列不恰当的评价方式:以学业成绩作为学生发展的唯一标准;重视对结果的评价, 轻视对过程的评价;重视对知识的评价, 忽视对能力和态度的评价;重视学生之间的比较, 忽视发展性评价。

在新课改下, 语文教师应该拿稳手中的“ 矢”, 明确这堂课要掌握些什么知识和技能, 要养成些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 要有怎样的态度, 要学会什么方法等等。 以学生为主体, 教师为主导, 目标为主线展开语文教学工作。

( 一) 准确定位课堂教学目标

语文教师要吃透课程标准, 领会编者意图, 重视学生学情, 把握课文特点来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1.关注语文核心价值。“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一篇文章可以从多方面分析, 可以从文章学的角度、文化学的角度、美学角度、语言学的角度来分析。 因此, 语文教师需要对课文进行二次加工, 确定课文中最有价值的信息。 一篇课文在存在许多教学价值点的情况下, 教学设计不仅要关注文本的核心价值, 更要抓住“ 语文核心价值”。

2.定位总目标。 一堂语文课要有一个集中的教学目标, 这样便于教师组织教学, 也利于学生学习掌握知识。 一个集中目标下可以设定一些分目标, 分目标都始终要指向总目标。 否则课堂无秩序, 学生无所适从, 教师也很难组织教学。

3.根据实情定目标。 新课程提出三维目标 ( 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的设计理念, 但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课程形态、文体内容来设计, 并不是一律按照“ 三维目标”来设计。

( 二) 以目标为指引, 选择教学策略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 语文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也是以“ 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因此“, 智慧”是语文课堂教学达成目标的手段。 语文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选择最佳的的教学策略, 让学生在“ 鲜活的课堂”上增加知识, 培养能力。 如果把“ 提高对情景交融意境的鉴赏能力”作为教学目标, 就要引领学生分析景物描写的层次、 景物描写的技巧造成的效果, 品味景物的特点, 最后归结到美感特征。

( 三) 落实课堂教学目标

1.在教学中要清晰的展示教学目标。 魏书生在讲《 人生的境界》 时, 课堂开始出示了课堂目标: (1) 作者 (2) 三个词语 (3) 几种境界怎样达到 (4) 课后练习。 这样清晰合理教学目标对教师的“ 教”和学生的“ 学”起着良好的导向作用, 学生处于学习、思索、创造的积极状态中, 让学生产生“ 我要学”的心理。

2.在教学中要及时调整教学目标。 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 当崇高的使命感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紧密相碰, 在学生心中弹奏的时刻, 教育艺术的明灯就在课堂里高高升起。 ”

语文教师和学生形成心灵的碰撞, 活跃的课堂里, 把教师、教材、学生等资源进行整合, 将预设目标与动态生成目标有机结合, 呈现多姿多彩的课堂, 有效落实本堂课的目标。

( 四) 评价课堂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评价既要评价学生知识与能力, 又要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还要评价学习过程与方法。 如教学目标“ 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比喻、通感的巧妙运用, 动词、叠词的精心选用”, 可以让学生写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 要求运用比喻、通感的修辞方法并对其成果进行评价。 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尊重学生的个性, 让每位学生都能在教学中得到发展, 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

语文教学是系统工程, 将每学期、每堂课、每单元、每阶段的教学目标科学排列, 才能有序有效地传授知识进行训练。 教师对教学目标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对教学有效性有影响, 教师对教学目标掌握程度越高, 就能使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环环相扣, 发挥出目标教学的最大效益, 提高教学的方向性、针对性、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走进语文教学之门[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7

明确目标,实现目标 篇8

曹姗告诉记者,由于她的家离学校比较远,为了上学方便,她初中的时候是和爷爷奶奶一起住的,到了高中,又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由外公外婆照顾生活,学习上主要靠自己,没有请过家教.

从初中开始,她就把每天要做的事情写在小纸条上,做完一件划掉一件.哪怕有一件没做完,都绝不去睡觉.“这个习惯坚持了6年,很有用,而且让我每天都有成就感.”曹姗说,“除此之外,我还比较注意总结,考得好考得不好都会总结一下.文科的东西要反复才能加深印象.我的记忆力也不算太好,就一遍一遍反复.比如高三的时候,历史书就背了七八遍吧.”

学习要有明确的目标 篇9

班会题目:远离香烟班级:高一10班

班会时间:班会地点:教室

班会过程:

1. 合理的安排时间

高中三年不能出现前松后紧的情况,要就紧抓每一学年的重点,每一学年都很重要,高一时打好基础最好的时候,高二开始冲刺,高三迎战高考。时间是挤出来的,只要肯挤,就一定有。一周的时间巧分配,把握好双休日,把自习时间利用起来,运用高效时间整理战术,提高学习效率。

2.发挥时间的最高效益

给没课安排固定的学习时间段,建立自己的生物钟,各科功课交错学习,要利用好各种零散时间,也要有规律的学习。每天的主次任务要分清,主动确定学习任务,学会在学习与娱乐之间找平衡点,今日是,今日毕。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且为之奋斗。意志要坚定,不要轻易被外物所干扰。要适当地给自己一些压力,有了压力才有动力。任何时候都不要说自己已经努力了,因为眼前的的努力远远不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任需努力。人都有惰性,只不过表现程度不同罢了,他并不可怕,要敢于战胜它,人最大敌人就是自己,只有战胜自我,才能超越自我。

3.预习

让预习成为一种习惯,通过预习陪养自学能力,学会自我学习。学习要因地制宜,加深预习的印象,用卡片提高学习效率,不懂就要问,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选择好的参考书。4听课

学习态度很重要,学习要专注,认真,要认真对待每一门课,上课认真很重要,要抓住老师上课的思路和方法,上课是有选择地记笔记,把听课与思考结合起来,积极参加课堂提问和讨论.5.复习

课后要及时复习,每天的功课要按时回顾,(运用过电影复习法),复习时要注重基础,要有针对性,善于总结那边,使知识条理化,利用符号提高效率,复习时要以课本为根本,高效使用参考书不,让笔记为复习提速,考前按照实际制定学习计划

6.做题

重视做题的质量,题目不在多,而在精。提高运算的准确率,不要提前看答案,时刻关注做题的过程,重视基础题目,从错题中总结规律,主动寻求解题思路,关注普通解题法,提高综合解题能力,寻早多种解题方法

学习小结:A=X+Y+ZX代表艰难苦劳,Y代表正确方法,Z代表少说废话。从高一起树立高考意识,高二文理分科,现在要逐步确定自己选文科还是理科(偏科一定要补。最好不偏科)数学,英语最容易拉分,上课很重要,预习是关键。日日清,单元结。善于总结错题,不怀疑自己的智力比别人低。没有好习惯,成功不容易。拥有好态度,失败不容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构建知识网咯,抓住重点和难点。学习成功=心理素质+学习方法+智能素质。

7.黄金时间来记忆

同学们应该抓住记忆效果最佳的时间段来安排记忆,提高效率。一般而言,早上6:00—7:00头脑清醒,记忆效果比较好,上午、下午都有课程安排学习比较紧张,中午休息30—50分钟可以缓解疲劳,以便下午有充沛的精力学习。而每天如果不能保证7—8小时睡眠,记忆效果也会降低。

大家挑-明确事件营销的终极目标 篇10

老大回答道:“我看到了我们手里的猎枪、在草原上奔跑的野兔,还有一望无际的草原。”

父亲摇摇头说:“不对。”

老二的回答是:“我看到了爸爸、大哥、弟弟、猎枪、野兔,还有茫茫无际的草原。”

父亲又摇摇头说:“不对。”

而老三的回答只有一句话:“我只看到了野兔。”

这时父亲才说:“你答对了。”

有了明确的目标,才会为行动指出正确的方向,才会在实现目标的道路上少走弯路。事实上,漫无目标,或目标过多,都会阻碍我们前进,要实现自己的心中所想,如果不切实际,最终可能是一事无成。成功者都有明确的目标导向,牛顿即是如此。有人问牛顿,为什么能够在物理学领域作出如此巨大的贡献。牛顿回答道:“因为我除了物理之外的其他事情一概不去考虑。”

企业要想在事件营销上有所建树,即使不能像牛顿一样心无旁骛,也应该在工作中明确自己的目标,尽可能地把精力集中到营销目标上。正所谓营销就是和消费者“谈恋爱”,而恋爱的最终目的就是结婚,建立起和消费者的情感联系,而不能抱着玩儿票的自娱自乐态度。企业必须明白,企业是为了实现营销目标而开展事件营销活动的,并不是为了沟通而沟通。

今天的事件营销,面临着事件的把握与制造、风险的规避与控制、资金的预算与把控等许多问题,企业只有给予全方位的支持,并制订明确目标,才能达到战略的跃升。目标的确定不能脱离品牌的核心理念,其中要考虑的主要是公众的关注点、企业的诉求点和事件的核心点三个方面,如果能够做到三位一体,必能击中目标。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却发现,现在有很多企业在发现一个机会并计划执行一个事件营销活动时,往往没有什么具体的目标,而是仅仅站在事件营销本身来做,没有进行系统的规划,或是为了做个事件而去做,反而忽视了最终的目的,自然无法促进销售和提升品牌。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不仅对营销本身具有指导作用,也是能否成功的重要前提。

目前,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公益营销日渐成为企业重要的事件营销形式。

所谓“公益营销”就是企业抛开以往单纯为销售而销售的营销模式,转而从公众的利益和情感出发,搭建一个能让消费者认同并且具有社会公信背景的平台,让公益为营销作背书,实施公益化的营销手段。换句话说,就是企业在营销活动中要为社会、为消费者多做好事,让人们记得你做过的好事,从而记得你的品牌是一个“热心肠”。

可口可乐在中国投身于希望工程,并且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着。从1993年至今,可口可乐公司已在中国捐建了52所希望小学,100多个希望书库,帮助6万多名儿童重返校园。在可口可乐公益事务部的电脑里,存有捐建的52所希望小学的详细资料和信息,并与28个装瓶厂紧密配合,一同为这些希望小学持续服务。可口可乐这种一以贯之的公益举措是其打开中国市场的金钥匙,这也是其一直以来被大众喜爱和接受的原因之一。

一次成功的公益营销活动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的品牌形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还能拉近与消费者的关系,提高社会效益。据美国的一项对469家不同行业的公司的调查结果显示:资产、销售、投资回报率均与企业的公众形象有着不同程度的正比关系。对企业内部来说,能有力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企业公民行为调查研究的结果显示,与没有从事过公益事业的公司相比,频繁从事公益事业公司的员工忠诚度大约高出25%。而超过75%的员工之所以选择为目前的公司工作,部分原因在于看重该公司对各种社会公益事业的承诺,即企业员工的企业荣誉感使其更加忠诚于企业。

如今,中国的很多企业都在使出浑身解数尝试各式各样的公益营销方式,有成有败可谓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公益营销最核心的价值在哪里?企业在做公益活动的时候,一方面是作为社会的一分子履行社会责任,另一方面是通过公益活动达到扩大社会影响,提升品牌美誉度的目的。有“创业教育之父”之称的杰弗里?蒂蒙斯(Jeffry Timmons)教授曾提出了包含创业机会、创业团队、资源三个核心要素的创业过程模型,三个核心要素构成一个倒立的三角形,其中创业团队位于三角形的底部,是创业过程的主导者。显然,在创业过程中,团队和人才,是左右创业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根据统计和相关研究发现,创业企业失败率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正是这类企业普遍遭遇人才瓶颈。因为创业企业不同于有充裕资金实力和充足时间的大公司,可以通过高额的经济报酬,以及长时间的人才选拔和培训来获取人才。那么,对创业型企业而言,何不尝试内部营销的方式,提升经营绩效,克服人才瓶颈?

把公司“推销”给内部员工

很多创业企业其实很重视营销且依赖营销手段,许多案例显示:“过度营销”正是造成创业型企业,特别是具有创新性的创业型企业高失败率的重要原因之一。(详见本刊2011年第12期《如何防范创业期过度营销》)但创业者目前所重视的营销,主要是面向外部顾客的“外部营销”。与此相反,面向内部员工的“内部营销”并未受到创业者应有的重视。

内部营销是一种将员工当作顾客,并从营销的角度对企业内部进行管理的创新方式,其实质就是把员工视为销售体系中的内部顾客,在团队内部营造一种市场气氛,通过员工的感同身受与换位思考,提高员工服务质量,进而赢得外部客户满意,增加企业收益。正如日本学者金井正明所说,内部顾客导向和外部顾客导向本质是一致的,只有实现了内部顾客满意才能真正并且长久达到外部顾客满意。内部营销“把公司推销给作为‘内部消费者’的员工”,通过不断增强内部员工的满足感来吸引、发展、刺激、保留能够胜任的员工。

对于创业企业,尤其是创新型的创业企业而言,树立内部营销观念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要在企业内部营造一种创新创意氛围。根据美国学者罗杰斯的观点,创新创意氛围应予以员工“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因此,一方面,创业企业的内部营销应鼓励企业员工有质疑精神,敢于提出不同观点,并勇于在实践中检验新设想。例如苹果公司曾斥资上亿美元投放“Think Different”系列广告,给员工开创另类思维的空间,有效地激发了员工的创意潜能。

另一方面,创新具有风险,因此企业要尊重员工的创作努力,容忍失败,保护员工的创新精神,让员工意识到真正的失败是畏难不前,只要员工在创新过程中尽可能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他们就不会因创意失败而受到过分的惩罚。当然,企业还是要设法帮助创新人才降低失败的概率,给予他们真正的保护。对于缺乏高额经济报酬的创业企业而言,一个思想开放、包容性强的创新氛围,可以让员工获得一个成就自我的想象空间。

例如,海尔提出的“源头论”把员工作为企业发展的源头,并把员工的发展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目标,其实就是内部营销的充分体现。康师傅公司创业伊始,曾采取了一种“职业安全”的内部营销观念,他们对所有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培训的内容几乎涵盖了从个人技能到组织设计的各个方面,员工可以在企业内部市场上进行岗位轮换和职务升迁,还可以辞职自办企业。这种将大门敞开,来去自由的组织模式,使员工获得了“终身安全”的信念——无论是在企业内外,都有“给自己干活”的意识。

建立内部营销4Ps策略组合

按照内部营销的思想,首先需要对“目标市场”——公司员工,进行细分,深入了解企业员工的个性、价值观、信仰、生活方式、在不同工作岗位和领域的创造力、工作激情和状态、满意度、潜在的恐惧等,分析影响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各种因素,以及员工的不同需要。针对各细分群体调整工作设计、职业规划、培训、薪酬体系等活动,并以此为工作分配、激励选择、职位晋升的依据,实现工作与员工个性的高度匹配,提高员工满意度,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实施内部营销可以借鉴一般营销的4Ps策略,即建立内部营销的产品(Product)、价格(Price)、分销渠道(Place)及促销(Promotion)策略组合:

产品策略。创业企业内部营销的产品,实质就是员工的工作安排和职业规划发展。美国心理学家艾曼贝尔曾强调工作任务本身对创业人才的内在激励作用,因此,创业企业需要想办法让以工作任务来吸引企业员工,这样更容易激发员工的创造力,提升企业的活力和绩效。工作设计具体来说,要尽量注意四个方面:

一、给员工安排的工作尽量对其有一定的挑战,从而让他们在工作中不断得到技能提升;

二、尽量让每个员工都有工作轮换的机会,以确保其求新的心态,并不断保持创业和工作的热情;

三、员工的工组安排要与员工的职业发展规划动态结合,通过调整任务难度和员工在创业团队中的角色,满足员工在不同成长阶段的需要;

四、创业企业的发展过程往往有很多艰辛,因此企业很有必要制定一个高远而可行的共同愿景,并传递给每一个员工,使他们认识到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所在——这是内部产品策略的核心。

价格策略。“内部营销”的价格就是企业付给员工的整体薪酬,具体又分为外在薪酬与内在薪酬两个部分,前者主要是货币收入,而后者则主要是工作本身。创业企业一方面要在条件允许范围内,给员工尤其是核心员工有竞争力的经济回报,同时还需要充分发挥股份与期权的作用,让创业团队和企业员工产生与公司绑在了一起的感觉。另一方面,由于薪酬的作用往往是很有限的,所以本身就资金紧缺的创业企业,更应该重视内在薪酬的作用。基于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工资、工作关系、工作条件等外在薪酬,其实是保健因素,并不具备激励作用。对员工真正起到激励作用的是工作本身为主的内在薪酬,如工作的灵活性、挑战性和成就感、受到重用和提升、个人能力的快速提升和职业发展。此外,创业企业还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加大对员工的授权、实行“全员参与制度”等,这些正是创业企业的优势所在,因为这些对于机构庞杂、管理僵化和缺乏弹性的大企业来说往往难以实现。

分销渠道和促销策略。内部营销的分销渠道和促销策略要求,一方面,创业企业要注意制度建设和机制设计,例如可以在企业内部建立“市场链”,把市场经济中的利益调节机制引入企业内部,通过流程设计将企业内部的上下流程和岗位之间的业务关系,由原来的行政机制转变成平等的买卖、服务和契约关系,岗位流程之间相互咬合、自行调节运行;另一方面,强化企业内部沟通,沟通的目的是在创业企业内部形成信息共享的环境,让所有员工迅速了解企业面临的竞争环境、战略调整和行动策略等,以便在市场中进行快速反应和调整,充分体现创业企业灵活性的特点;第三方面,高度重视内部培训,通过培训使员工知识和能力快速提升,为创业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同时也增强员工的职业发展欲望和对企业的忠诚度。

要打造一支高效的“狼性”营销团队,首先得从狼自身特性说起。在中国传统的概念中,主导的思想孔孟中庸之道,所以狼一直以来被视作循规蹈矩,贪、残、野、暴的一种可怕的动物。

在现代商业激烈竟争中,企业面临着危机化日益严重,只有适者才能生存,这就需要建立一支高效的“狼性”营销团队。狼性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不怕牺牲的合作精神。以狼的机智果断、执著冷静的生存哲学,也许没有什么比“永不言败”的解释更合理。

然而,如何才能打造出一支高效的“狼性”营销团队,如何让这支队伍能够形成强有力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忠心耿耿地为企业去开疆拓土,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策略性。以下,本人经过多年归纳总结,借以狼性的特点,不防谈谈几点看法,仅供参考。

首先是选人机制。选合适的,有用的人,这对企业很重要。按照狼的特性,机灵睿智这是必须的,晕头晕脑的人,是做不好所企业所设定的工作。做事还需要果断,不能犹豫不决,有比较强的执行力,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讲究团队协作力,不怕苦,不计较个人得失,有冲锋陷阵的精神。对从事的事业有兴趣,有干劲,遇到挫折不怨天尤人,有持久力,而且时刻能够充满信心。只有具备这样的狼族血统的人,才能经得起竞争中的撕杀,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其次是培训人机制。对于专业能力不强的,要循序渐进的,通过不断的培训,深化他,强化他,挖掘对方的潜在能力,尽量让对方的能量释放出来,而且要设定有效的销售目标,制定相应的培训课程,从合同制度、样品登记制度、交接制度和汇报制度入手,再到信息反馈制度、售后服务制度、与顾客沟通制度和重点顾客档案制度;以及最后的货款回收的结算制度和报销制度,一一加以专业化、职能化的方式引导。在充分了解本企业和产品的基础上,使之对竞争对手、对市场,具有足够的洞察事物能力和捕捉信息能力。

最后是管人机制。在管理上不任人唯亲,要尽量做到唯才是举,不以文凭、身份、地位为衡量唯一标准,要以事实说话,以工作的业绩做垫底。对于这样的团队,要持有宽容、平稳的心态,不能因为一点的小错误死盯住不放,捡了玉米丢了西瓜,是得不偿失的,只要不是犯原则性的错误,完全可以通过道理来教导。而且还要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有奖有罚,不断的激发团队内部的潜能,使之即有压力感,有成就感,有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语:通过以上量化过程,从用人机制,到培训人机制,再到管理人机制三方面入手,打造一支高效的“狼性”营销团队,这是企业能否占领市场、能否在竞争处于不败之地的成功之道。

上一篇:无线网络覆盖规划方案下一篇:如何构建农村初中英语的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