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法律保护论文

2024-10-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知识产权法律保护论文(精选8篇)

知识产权法律保护论文 篇1

所谓的知识产权其实指的就是那些自己所发明和创造的东西单独属于自己的专有的权利,但却是只仅仅是在所要求的具体的时间内有效,像那种充满智力的发明,像一些发明、艺术和文学上的创造等等,还有的就是在商标中使用的一些名称、设计以及商标的标志和图像等等,这都是可以被某些组织和自己所具备的知识产权。

二、知识产权所规定的法律范围

我国的法律是有着明确的关于知识产权的法律范围的,它主要就是包含着商标的权利、发明的专利权、自己的著作权以及所创造的劳动成果权等等,知识产权的本身就是一种非物质形态的独有的财产,但是它的自身却是没有办法根据它自己所具有的能力而规定,但是却可以给予一些独特的法律限制。对于著作权的所明确的保护范围主要就是与作者所具有的思想而表现出的内在的情感联系,专利权所规定的法律保护,对申请专利权的规定就是要在所拥有的权利范围内进行选择,对于商标权的所保护的范围内容还是与商标和商品有关系的,这在法律范围中也是有着明确的规定的。

三、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行政和司法保护之间缺乏相应的协调

在以往的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中,行政机关的都是各自为政,执法人员和司法人员之间的工作都是缺乏相互合作的,并且这种现象还是较为严重的,并且对于司法机关人员的保护知识产权的效果也是快速的下降,这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些机关部门之间缺乏相应的沟通和合作,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还是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

(二)知识产权中的审判机构有待完善

从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知识产权当中所包含的民事的案子以及刑事和行政等的案件都是被机关上的民庭和刑庭以及行政庭等的管理的,但由于它们所应用的诉讼程序是不一样的,这就导致了一种程序上的差异,就致使了早审判当中出现的种种弊端,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司法权威就会因此受到影响,给诉讼人员带来了很多的不便,像这种司法机关的“三审分立”的情况,就致使了知识产权的保护的最大的障碍。

就像是广东省发动的知识产权的“三打两建”工作,这次的工作主要就是以严厉打击群体、重复和恶意对专利进行侵权以及假冒伪劣的侵害专利权等的行为,对于那些情节较为严重的和反应强烈的地区为主要的突破点,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打击专利权的假冒伪劣的违反法律的行为。

(三)对侵权行为打击力度较弱

四、完善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建议

(一)协调执法和司法

在我国行政人员在执法时,由于行政执法人员以及司法机关部门在工作时没有达成一致的合作,在很多的时候就总是会因为一些不同的影响因素的而把知识产权的案件当作为仅仅只是一般的刑事案件进行处理,有时候也仅仅只是通过对一些侵权人员进行一些罚款而就草草了事,这就给我国的社会是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的,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更是做不到具体的保护作用。在我国就应该是坚决的杜绝这种以罚款而代替处罚的违规现象,建立这种最有效的行政方法就是要加强司法部门和行政部门的相互之间的合作机制,共同协调,再建立一个相对应的监督机制。如果行政部门在例行执法时就应该是在发现类似于侵害产权的时候为刑事部门的司法机关提供一些相对应的线索,对于某些行政机关不能确定的案件时就可以去申请公安部门进行相应的帮助调查,对于那些能够构成犯罪的案件就应该及时的送法申办,构不成侵权案件的行政部门也应该是要及时的做出相应的惩罚措施。

(二)构建一个科学的审判机构

现在的知识产权的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建议统一的执法标准,因此我国行政机关就应该逐渐的加强改善刑事、民事、行政三位,三者为一体的法律制度,完成同样或者是类似案件的裁判结果就会与社会效果基本一致,使知识产权得到切实的保护。在知识产权民事救济和行政执法之间加强沟通与合作,充分发挥典型案件的指导和示范作用,实现知识产权案件信息共享,统一执法标准,避免出现同案不同判的现象,使用多渠道的方法对法院的审判活动和行政机关的执法行为并给予相应的监督,规范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以及行政机关“以罚代刑”的行为,使审判机制能够充分的发挥出“三审合一”的效率优势,实现审判程序的高效运行。

(三)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可以选用一个惩罚性的赔偿原则,惩罚性的赔偿原则是具有补偿和惩罚的作用,是能够对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有一个威慑的作用,因此这就是已经成为了必然的趋势。再者就是降低我国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处罚的“刑事门槛”,减少对应领域的惩罚标准,将会有更多的侵权行为被依法处罚。从我国来看,盗版和假冒商标的犯罪行为是最为多的,对权利人和社会的影响也是非常多的,就是由于这类犯罪的法律风险较低的、成本小、收益高等的因素形成的。

五、结语

知识产权法律保护论文 篇2

一、创意经济及其特征

创意经济是在世界经济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全球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升级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理念。它是指发挥个人的创造力、技能以及才华, 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与运用, 实现财富与就业增长的创新型经济形态。可以发现, 创意经济的本质就是以智力资源为依托的知识经济。在这种经济形态中, 经济发展所依赖的核心资源是个人的创造力, 而发展的动力则来源于知识的创造、传播以及应用, 因此对知识产权的占有与交易必将构成创意经济的实质内容。与传统的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形态相比较, 创意经济具有如下主要特征:

第一, 创意经济的本质是知识经济。相对于以土地资源为基础的农业经济、以能源原材料为基础的工业经济而言, 创意经济的基础是建立在知识与信息的生产、分配以及使用上的。知识与信息才是该经济形态中最重要的生产要素。相应地, 知识与信息的拥有者也将在经济生活中处于支配地位, 追求知识与信息成为社会成员的首要目标, 而众多源于人的创造力、技能与才华, 通过开发和运用知识产权, 具有创造财富和就业潜力的行业, 即创意产业将成为经济生活中的主要产业。

第二, 创意经济的发展动力是创新。创新是指人的创造力, 这是创意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人们通过创造, 研制生产出新的产品, 开发拓展出新的市场, 使创造财富的新机会不断涌现, 从而推动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而创意经济正是以创意产业的兴起与发展为支撑。脱离了创新, 创意产业将失去前进的动力, 创意经济的发展也将无从谈起。

第三, 创意经济的发展基础是无形资源。农业经济、工业经济都是以土地、能源等物质资源为主要处理对象的经济形态, 这些都属于有形资源。而创意经济则是以处理创新、创意、各种智力成果等无形资源为主的经济形态。这一形态的出现与无形资产在社会资产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有着直接关系。随着创意经济的到来, 人的创造力、才华以及众多智力资源将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 人类创造财富将开辟出一条新的途径。

二、创意经济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

创意经济的本质是知识经济, 发展动力来源于不断的创新, 对智力、知识、信息等无形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对其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各种智力成果。智力成果必须得到法律的承认与有力保护, 才能激发人们源源不断地进行创新, 从而为创意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动力。因此, 完善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必将成为创意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中应当解决的首要问题。

知识产权是科技、经济与法律相结合的产物, 是指人们对其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精神领域创造的知识产品, 即智力成果, 所依法享有的权利。知识产权是为保护智力成果而从法律上赋予民事主体的权利, 它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及其他权利等。健全、完善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制度将会有力促进创意经济的快速发展, 并将为其发展保驾护航。

首先, 知识产权以法律的形式保障智力成果持有人在一定时间内对其智力成果拥有排他性的专有权, 从而抑制了他人对其智力成果的擅自使用。任何使用他人拥有知识产权的智力成果的行为, 都必须得到有关知识产权所有人的同意与授权, 而这种使用行为绝大部分又为有偿使用, 因此知识产权的所有人在智力成果作出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劳动消耗能够得以收回甚至获利。这极大地提高了人们从事智力成果创造的积极性, 尤其是在发明创新方面的积极性。这将为创意经济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其次, 知识产权有利于促进智力成果及时、广泛地应用于社会实践。在知识产权出现之前, 出于竞争的需要, 人们总是倾向于对自己的智力成果特别是发明创造中涉及的科学技术进行严加保密, 从而导致了创新信息传播的滞后, 不利于智力成果的及时推广与应用, 和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脱节。而在知识产权法律制度的保护下, 权利人依照法律规定对其智力成果享有排他的知识产权, 依法将其智力成果的内容向社会公开, 并不会影响权利人权利的行使。相反, 这会使创新信息得以迅速传播, 促进智力成果的商品化, 扩大其在实际生产领域中的应用, 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促进经济与社会的进步。

三、完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

我国建立知识产权制度时间较晚, 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后才开始着手起草制定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但相关立法工作却发展迅速, 相继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法规。同时, 我国还积极参与有关知识产权的国际谈判, 加入了世界上几乎所有重要的知识产权国际公约, 例如《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商标国际注册马德里协定》、《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专利合作条约》以及《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等。其中, 《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即TRIPS协议) , 是《WTO协议》中最重要的文件之一, 也是当今世界关于知识产权最为重要的国际公约之一。由此可以看出, 无论是国内立法, 还是国际协议, 我国已基本建成了比较完整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尽管如此, 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例如知识产权立法方面仍存在一定空白点、知识产权保护范围不够全面、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力度不够、现有法律法规与国际惯例仍存在一定差距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势必会使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的应有作用大打折扣, 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能完全到位, 从而也会直接影响创意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为了最大限度地保护与促进创意经济的发展, 我们必须完善现有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 使之适应当今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笔者认为, 完善现有知识产权法律保护制度,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 适时扩大知识产权保护范围。知识产权法律体系本身具有非密封性, 即新科技、新知识会不断出现, 已有的权利体系也就不断地面临着新问题的挑战与冲击, 新的知识产权的类型与内容应当不断地补充到现有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中。在我国, 现有知识产权保护范围包括专利权、商标权与著作权, 而创意经济所涉及的智力成果却远远不止这些, 一些重要的高科技智力成果, 如生物工程尚未纳入知识产权保护之列, 而像集成电路也只是列为《著作权法》的一个保护对象, 并未对其专门立法。此外, 诸如科学发现、商业秘密等也未列入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之内。这显然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为使新智力成果得到有效保护, 我国现有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应根据实际需要不断进行及时修改, 逐步扩大保护范围。笔者认为, 当务之急是加快制定和实施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法、商业秘密保护法, 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二, 修改细化知识产权保护期限。我国现有法律制度中关于知识产权保护期限的规定, 只是针对智力成果的基本分类而进行的, 这种规定方法过于笼统。例如在专利保护中规定发明专利的保护期限统一为二十年, 而事实上, 不同类型的发明专利对于知识产权保护期限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例如计算机技术与制药工艺, 前者更新速度快, 保护期限不必很长;后者则必须经过临床实验和繁杂的审批程序才能上市, 使用周期长, 其保护期限理应长于前者。但是根据目前的立法, 二者的保护期限却是一样的。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此外, 原有的十年、二十年等规定都是针对当时的社会发展情况制定的, 现在已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发展需要, 因此必须对知识产权中关于保护期限的规定进行修改, 在不改变法律统一性的前提下, 针对不同行业不同种类知识产权保护的不同需要, 确定具体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期限。

第三, 加强法制宣传, 加大执法力度。虽然随着社会的进步, 我国公民法制意识在不断提高。但由于各种客观原因, 这种意识水平仍然处于比较低的状态, 尤其是在知识产权方面, 法律意识相对更加薄弱。这种情况由我国盗版泛滥就可见一斑。因此必须在全民中普及相关法律知识, 提高民众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意识;针对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案件, 更要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执法, 维护法律尊严, 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

第四, 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化程度。如前所述, 我国知识产权在立法之初, 就注重国际惯例, 并修改相关法律力争与国际接轨。但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快, 特别是我国加入W T O后, 现行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仍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显得不合时宜, 必须进行修改与完善。例如, 现行专利法规定中实用新型的专利申请没有实质审查环节、商标法规定中没有专门针对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制度等。这些规定与国际公约的要求相差甚远, 必将涉及到实际操作时国内立法与国际惯例不能协调一致的问题, 这不利于国内创意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 而无法良好融入世界经济的创意经济也必将发展有限、前景黯淡。因此我们必须提高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的国际化程度, 针对国际知识产权法律发展趋势, 修改、完善我国现行相关法律体系。

参考文献

[1]费安玲.知识产权法教程 (第二版) [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5:1-10.

企业网络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 篇3

一、企业网络知识产权对传统知识产权的冲击

知识产权是人们就其创造性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它具有专有性、地域性和时间性等特征。网络环境下的知识产权则是一种赋予主体对其在网络上的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记享有的权利。由于企业网络知识产权具有瞬间性、开放性和全球性等特征,使得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产权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专利权方面

依照我国《专利法》的有关规定,专利限于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而在电子商务的背景下考察专利权,面临的新问题是企业网络技术所形成的商业方法及软件能否申请专利。

(1)网络技术形成的商业方法能否赋予专利权

所谓商业方法,就是指借助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媒介实施的用于经营活动以及处理或解决财经事务的系统性技术方法或规则。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商业方法逐渐成为新的专利客体,且只能通过申请方法发明专利来实现。

美国法院已经承认商业方法可以通过专利方法保护。1998年7月23日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以下简称CAFC)对State Street Bank & Trust Co . v. signature Financial Group Inc.一案之判决,已经拍板定案,这是CAFC首宗对商业方法之电脑软件可否申请专利,做出有利于专利权人的判决。另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亚马逊网络书店将其“一次点击”技术申请注册了美国专利,该专利全称为“通信网络订购货物的方法和系统”(method and system for placing a purchaser order viaa communications network),这是电子商务的一种方法,该发明涉及的是一套电子商务系统。亚马逊网络书店并通过专利侵权指控,迫使其竞争对手邦诺书局停止使用其网站上的“快速结账”功能。

(2)软件专利的法律问题

在美国,由于因特网的广泛使用,软件专利数量增长速度惊人。而在我国的著作权法上,软件是当作作品来保护的。但是,由于软件自身的特点,赋予计算机软件专利权具有如下优点:可以保护创造性的方法;可保护具有很强的独占性,一旦一项专利申请被批准,其他的类似发明,即使是独立开发出来的,也不能受到保护。

2.商标权及相关权利方面

网络时代给商标权的保护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企业电子商务中商标权的侵权和保护主要表现如下几点:

(1)网页链接的商标侵权

网页链接是网络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处于不同服务器的文件可以通过超文本标记语言链接起来,能够有效的实现信息共享,方便读者的查询。但当使用他人的商标作为网页上链接的“锚”,可能会导致消费者的混淆,而忽视被链接者的商标以及其他信息,而直接当作链接者享有的商标,这就造成了对被链接者商标权的侵害。如著名的案例就是美国门票专卖公司(Ticket Corporation)案。原告Ticketmaster Corporation是一家专门销售娱乐活动门票的公司,用户可以在网上向其购买门票。被告微软公司在网上开设了一个名为seattle.sidewalk.com的网站,提供有关西雅图城市的相关信息,其中也包括该城市的娱乐活动。为了方便欲购买娱乐活动门票的用户能直接找到网上购票的地方,微软公司未经Ticketmaster Corporation同意就在其网站上开设了超链接,方便用户可以直接到原告订票系统及娱乐活动信息所在网页进行网上购票。用户会因此错过原告广告所在的首页。门票专卖公司在指控微软公司设置链接的行为构成“电子形式的剽窃”,是对其商标和商号的盗用和滥用,属于不正当竞争。

(2)网上搜索引擎引起的“隐形商标侵权纠纷”

此类纠纷的特征是某一个网主将他人的商标埋置在自己网页的源代码中,这样虽然用户不能在该网页上直接看到他人的商标,但是当用户使用网上搜索引擎查找他人商标时,该网页就会位居搜索结果的前列。当然,判断此类行为是否侵犯商标权,关键要看是否给公众造成混淆。

(3)域名抢注侵犯商标权

域名是指能够引导网络用户进入网络站点的外部地址代码。域名逐渐具有区别域名持有人及其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标识性功能,抢注域名的现象变得严重起来,于是引起域名、商标和商号等标识间的冲突。我国已经出现的域名抢注侵犯他人的商标权和商号权的案例也不少。如:1997年9月广州科龙集团向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控告永安制衣厂注册的域名“kelong.com”侵犯商标权(kelong恰好是原告中文商号“科龙”的英译名称),永安制衣厂其后于1999年3月主动向ICANN申请撤销域名注册,广东科龙集团随之获准使用该域名。

3.商业秘密方面

对于商业秘密的散布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在网络上公布共享软件之注册码(按共享软件在一定之试用期满后,会要求消费者进行注册后,始能继续使用该软件,于是有人破解注册码,并公布在网络上,供他人免费使用,此种注册码应属商业秘密之一种);将商业机密置于BBS站、WWW网页、Newsgroup上,供多数人任意下载、转载或读取;利用电子邮件泄露商业秘密等。

二、保护企业网络知识产权的意义

1.网络知识产权是企业进入网络新经济的必备条件

网络电子商务中,产品技术竞争变得平面化、零距离化。产品技术的优劣对比,被网络信息传递无情的放大到最大化。消费者拥有最大范围的选择余地。企业能否具有全新技术的知识产权,将成为直接导致能否将最先进的技术产业化、从而满足消费者所有需求的必备条件。

2000年6月2日,国内第一家网上订购设计的三角形冰箱在海尔商务公司实现成功交易。通过产品批量投放市场后,从电子商务订单反馈情况可以看出,三角冰箱受到消费者青睐的重要原因是三角形冰箱包含了使用方式和附件功能等多方面的全新的技术实践。

2.网络知识产权是电子商务创新的根本条件

知识产权制度是指通过知识产权法对最新智力成果的创作者或合法拥有者授予的一定时间内排他的支配权,从而达到鼓励知识创新的目的。企业在电子商务中取得竞争优势,依赖于其自身的创新机制。在内容上包括企业电子商务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经营管理创新上。

企业电子商务技术创新主要表现为电子商业方法的创新。如前所述,电子商业方法可以申请专利。在美国,大量的电子商务方法取得了专利权,并成为企业在电子商务中取得竞争优势的新筹码。

在网络经济时代,企业竞争优势也来源于其适应电子商务发展和优化企业经营管理方法和手段。企业能否通过Extranet系统将主要经营伙伴和随机客户锁定(lock-in),决定了企业电子商务的成败。采用有效的经营管理策略是增强业务伙伴忠诚度的主要手段,而这些经营管理策略可以作为企业的商业秘密来保护。

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应当是包含科技创新的产品,而科技创新的源动力来源于对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制度是企业技术和产品创新的根本保证。海尔公司的“小小神童即时洗”洗衣机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海尔公司在技术开发平面上,突破在先专利技术,在技术开发高度上,以在先专利技术为基础,进行改进和提高。在其基础上形成更高层次的技术保护方案——申请专利,也就形成了更完整的“技术保护网”。从1998年到1999年,海尔公司“小小神童即时洗”洗衣机已累积销售150多万台,在国内微型洗衣机市场中,占有98%以上的市场份额,且至今没有一起仿制侵权行为的发生,其原因是海尔已通过申请专利将完整的技术方案保护起来了。

3.网络知识产权是优化电子商务市场的的需求

电子商务市场的秩序,有赖于市场主体自身的规范行为。就企业自身而言,首先要规范自身的行为,同时还要提高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保护水平。这样既有利于自身电子商务的发展,又不给违法者可乘之机,从而有利于整个电子商务市场的健康发展。

4.网络知识产权是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在以技术竞争为主的国际市场上,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一种市场准入资格,企业必须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所以企业要将自己研发的技术成果申请专利,以寻求当地国家法律保护。

三、我国企业网络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法律问题及保护建议

1.我国企业网络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法律问题

(1)对网络知识产权的认识不够全面。绝大多数企业没有认识到网络知识产权的重要意义,其网络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差,不积极主动寻求当地国家法律保护。且常常发生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行为,并因此受指控而向对方作出巨额赔款。

(2)网络知识产权对传统知识产权的冲击要求立法上得以完善。然而,包括美国在内的网络技术发达的国家,其立法也不能够满足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的需求。从国际方面看,目前国际上针对互联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的保护通过的国际公约也未能涵盖对网络环境下知识产权的保护。所以,立法的滞后导致智力成果得不到法律的保护。

2.我国企业网络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建议

(1)必须从观念上树立侵权风险防范意识。企业应当随时进行专利文献检索,关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网络商业方法、产品设计等方面的专利申请。也可以同时定期聘请专利律师和技术人员检索国内外的专利申请,并对检索结果进行分析研究,避免踏上专利雷区。

(2)加强企业的自我保护意识。积极采取措施提高企业知识产权的自我保护意识,使网络知识产权所有人明确其权利,知晓可能会发生的被侵权情况,提前做好防止网络侵权的准备。如对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采取诉前停止侵害措施,使权利人能在适当的时候运用有力的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利,依法制裁不法网络侵权行为。

(3)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加强司法保护。电子商务的健康发展,需要有一个相当适合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就网络知识产权而言,要根据网络知识产权的特点,填补和修正原有的法律漏洞。在我国现有法律体系中,对网络知识产权还没有专门的立法。首先要根据法律的精神和现有法律、法规,对于部分涉及网络知识产权的侵权案件,可以推定适用。对于现行法律、法规无能为力的部分,要加强立法。从而使网络知识产权走上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的健康轨道。

(4)将对于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普及化,使网络知识产权得到社会各个阶层的重视,促进民间监督组织的建立,做好相关的咨询工作,并对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进行有效的监督。同时,通过行业自律来规范行为人的行为。网络行业自律机制的建立,就是为了规范行业从业者的行为,为创造良好的电子商务环境,促进和保障我国网络产业的健康发展。

(5)由于网络传播的特性,时空和地域的限制逐渐被打破,也没有国界之分,因此,为了更有效的保护企业的网络知识产权,必须协调各国的相关立法。我国应当借鉴世界上发达国家比较先进的保护企业网络知识产权的立法和实践经验,同时加强与国际组织的沟通和协调,实现网络知识产权立法的国际一致性。

参考文献:

[1]颜祥林:知识产权保护原理与策略[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1

[2]张永军:电子商务中的知识产权问题[J].中国信息导报,2004,(2)

[3]邱均平王伟军付立宏: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知识产权保护[J].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2000,(2)

妇女权益保护法律法规知识 篇4

1.国家鼓励妇女树立的“四自”精神是什么? 答: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2.国家保障妇女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有哪些

答:政治权利、文化教育权利、劳动和社会保障权利、财产权益、人身权 利

3.妇女在哪些时期受到特殊保护? 答: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

4.男方在什么情况下不得提出离婚?

答:《婚姻法》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

5.妇女在婚姻、家庭中财产权利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1)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2)继承遗产的权利。6.单位在妇女工作和劳动时承担什么职责?

答:《妇女权益保障法》第26条第2款规定:“任何单位均应根据妇女的特点,依法保护妇女在工作和劳动时的安全和健康,不得安排不适合妇女从事的工作的劳动

7.妇女权益保障法确认和保障的妇女享有的六大权益是。

答:1政治权利、2文化教育权益、3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4财产权益、5人身权利、6婚姻家庭权益

8.对国家工作人员和企业事业组织 职工晚婚的有哪些奖励?

答:国家工作人员和企业事业组织 职工晚育的,婚假增加七日(共10天)。

9.《条例》对晚婚晚育是如何规定的?

答:鼓励公民晚婚晚育,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一个子女。男女双方按照法定结婚年龄推迟三年以上结婚为晚婚。已婚妇女二十四周岁以上生育第一个子女为晚育。

10.我国的婚姻制度是怎样的?

答: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 11.什么是“家庭暴力”?

答:所谓的“家庭暴力”是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

12.“包二奶”构成重婚罪吗?

答:这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双方不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就不构成重婚罪;如果双方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就构成重婚罪。13.什么是“性骚扰”?

答:所谓“性骚扰”,一般是指在工作场所或是其他场所,一方向另一方作出不受欢迎、与性有关的言语或举动,包括不情愿的身体接触、提出与性相关的行为作为给予某种利益的条件、不涉及身体接触但与性相关的言语、图文展示及姿势或者其他手段,给另一方造成一定的身心伤害和痛苦的行为。

14..婚前体检的顺序以及内容?

答:需要双方身份证

一寸照片

以及三病检测 15..叶酸的作用?

答:叶酸是胎儿发育所不可缺少的营养素,备孕妈妈提前补充叶酸,能起到预防孕妇贫血的作用,同时也能减少孕晚期患先兆子痫的发生。另外,服用叶酸能降低宝宝发生先天性疾病的概率。16..产后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政策有哪些内容?

答: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农村孕产妇在财政补助之外的住院分娩费用,可按当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规定给予补偿。17.年农村妇女免费检查宫颈癌和乳腺癌是不是免费的? 答:是

18.什么是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阻断项目?

主要对患有艾滋病、梅毒、乙肝的孕产妇进行检测,并进行免费的药物阻断治疗,减少其所生婴儿感染风险。19.婚前检测的三病是指那三病? 答:艾滋病 梅毒 乙肝

一、填空题

1、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于(2005年12月1日)开始施行。

2、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有(9)章,(61)条。

3、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这是我国法律(首次)明确对性骚扰说“不”。

4、《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宗旨是(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充分发挥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保护妇女依法享有的特殊权益)。

5、《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成员中,妇女应当有(适当)的名额。

6、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妇女儿童工作的机构(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做好妇女权益的保障工作。

7、(国务院)制定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8、(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负责《妇女纲要》的组织实施。

9、《妇女纲要》总目标提出,贯彻落实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推动妇女充分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使男女平等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领域进一步得到实现。

10、《妇女纲要》提出,要鼓励妇女成为“四有”、“四自”的新女性。

“四有”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自”是(自尊、自信、自立、自强)。

11、《妇女纲要》在“妇女与健康”领域提出:提高妇女的(健身意识),增强妇女身体素质。

12、“妇女与环境”领域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大力倡导建立(平等、文明、和睦、稳定)的家庭关系。

13、加强环境教育,要提高妇女环保意识,必须从(娃娃)抓起。

14、保障妇女获得经济资源的(平等权利和机会),是“妇女与经济”领域的一项主要目标。

15、《妇女纲要》把(促进妇女发展)的主题贯穿始终。

16、当前,我国妇女就业的特点是(劳动参与率较高,就业质量相对较低)。

17、各单位在执行国家相关规定时,不得以性别为由(歧视)妇女。

18、各单位在录用女职工时,应当依法与其签订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中不得规定(限制女职工结婚、生育)的内容。

19、女职工劳动保护的重点主要是根据妇女的特殊生理特点,做好妇女(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四期”保护工作。

20、男女平等是指男女两性的(尊严和价值)的平等,以及男女(权利、机会和责任)的平等。

21、农村妇女享有与居住地男子平等的权利,其权利内容是(土地承包权、生产经营权、宅基地分配权、土地补偿费、股份分红)等。

22、妇女广泛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享有充分的民主和自由是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23、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在(未成年子女)对国家、集体和他人造成损害时,父母有承担民事责任的义务。

24、重视和改进家庭教育,办好各类家长学校,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保育、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知识与方法。

25、儿童的权利是指(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应享有的与成年人平等的,具有相同的价值,由法律认可并保障的基本权利)。【新妇女权益保障法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新妇女权益保障法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主要有(生命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

26、拐卖妇女儿童活动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严重地侵害了妇女儿童的(人身权利)。

27、妇女的人格权受法律保护,主要包括(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肖像权)。

28、制定法律、法规、规章和公共政策,遇到(涉及妇女权益的重大问题),应当听取妇女联合会的意见。

29、《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30、妇女对依照法律规定的夫妻共同财产享有与其配偶平等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不受(双方收入状况)的影响。

31、国家保护妇女的(婚姻自主权),禁止干涉妇女的结婚、离婚自由。

32、家庭暴力从形式上来看可分为(身体暴力、语言暴力、性暴力)三种。

33、无效婚姻的情形有:(重婚、亲属关系、医学上认定疾病婚后尚未治好的、未到法定年龄的)。

34、因(家庭暴力)导致离婚的,受害妇女有权依法请求(损害赔偿)。

35、离婚后,(男方)不得侵犯女方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形式(干扰)女方及其亲属的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

36、任何人不得以生育(女婴或者不生育)为由,歧视、虐待妇女或者迫使妇女离婚。因生育女婴或者不生育,女方受虐待导致离婚的,在分割夫妻共有财产时,应当照顾(女方和子女)的利益。

37、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分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商;协商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

38、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的一方,可以(少分或不分)。离婚后,另一方发现有上述行为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取诉讼,请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

39、中国妇女十一大于(2013年10月28日在北京)召开,(沈跃跃)当选为全国妇联主席。

40、总书记在中国妇女十一大讲话中指出,(联系和服务广大妇女)是妇联组织的根本任务。

41、总书记在中国妇女十一大讲话中强调,(坚持党的领导,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大局谋划和开展工作),这是妇联组织发挥作用的根本遵循。

42、中国妇女十一大向全国各族各界妇女发出了(巾帼建新功,共筑中国梦)的号召。

43、中国妇女十一大报告中指出,妇联组织以建设(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为主线,推进各项工作突出了跨越发展。

44、中国妇女十一大报告中指出,今后五年要重点实施“四项行动”,即(巾帼建功行动)、(巾帼维权行动)、(巾帼关爱行动)和(巾帼成才行动)。

45、今年四月,区(市)妇联与市精神文明办在全区(市)开展了(幸福生活 美在家庭)活动,全力打造一批(庭院整洁环境美)、(邻里团结和谐美)、(孝亲重德身心美)、(增收致富创业美)、(志愿服务奉献美)的五美家庭。

46、我区(市)妇联网站的网址是:(/)

47、妇女成才支持行动是以促进女性(向更高层次发展)为目标,通过加大(女性人才教育培训)、(加强女性成才规律研究)、(完善女性成才培养)工作机制,在推动完善全市人才体系建设中积极促进女性成才和成长。

48、大连母亲健康服务站在我市有五个分站,分别建立在我市的(乐甲乡、莲山榆树房村、丰荣朝阳村、铁西二道岭社区、城子坦金山村)。

二、判断题

1、修改后的妇女权益保障法,以立法的形式,将男女平等新增为一条基本国策。(√)

2、未经本人同意,可以以营利为目的,通过广告、商标、展览橱窗、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网络等形式使用妇女肖像。(×)

3、妇女在经期、孕期、产期、哺乳期受特殊保护。(√)

4、各单位在录用女职工时,禁止录用未满十六周岁的女性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5、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培养、选拔和任用干部,必须坚持男女平等的原则,并有适当数量的妇女担任领导成员。【新妇女权益保障法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文章新妇女权益保障法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出自http://,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6、有些单位可因结婚、怀孕、产假、哺乳等情形,降低女职工的工资,辞退女职工,单方解除劳动(聘用)合同或者服务协议。(×)

7、因结婚男方到女方住所落户的,男方和子女不得享有与所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平等的权益。(×)

8、丧偶妇女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公、婆的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其继承权受子女代位继承的影响。(×)

9、用人单位违反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给女职工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10、离婚时,女方因实施绝育手术或者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处理子女抚养问题,应在有利子女权益的条件下,照顾女方的合理要求。(√)

11、妇女联合会或者相关妇女组织对侵害特定妇女群体利益的行为,不能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揭露、批评,并要求有关部门依法查处。(×)

12、对有经济困难需要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的妇女,当地法律援助机构或者人民法院应当给予帮助,依法为其提供法律援助或者司法救助。(√)

13、妇女享有的与男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受法律保护。在同一顺序法定继承人中,不得歧视妇女。(√)

14、实行男女同工同酬。妇女在享受福利待遇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15、因为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政治权利,所以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选举权但没有被选举权。(×)

16、实行男女平等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取必要措施逐步完善保障妇女权益的各项制度,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的歧视。(√)

17、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依照本法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保障妇女的权益。(√)

18、在晋职、晋级、评定专业职务等方面,应当坚持男女平等的

原则,不得歧视妇女。(√)

19、妇女应当遵守国家法律,尊重社会公德,履行法律所规定的义务。(√)20、违反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对妇女实施性骚扰或者家庭暴力,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受害人可以提请公安机关对违法行为人依法给予行政处罚,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1、夫妻共有的房屋,离婚时,分割住房由双方协议解决;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夫妻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22、妇女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生育子女的权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

23、女职工产假期满,因病需要休息治疗的,其超过产假期间的待遇,按照有关病假待遇和医疗保险待遇规定办理。(√)

24、任何单位均应根据妇女的特点,依法保护妇女在工作和劳动时的安全和健康,不得安排不适合妇女从事的工作和劳动。(√)

25、禁止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妇女的人格尊严。禁止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其他方式贬低损害妇女人格。(√)

三、问答题

1、妇联组织的基本职能和主要职责是什么?

答:妇联组织的基本职能: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主要职责:组织妇女、引导妇女、服务妇女和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2、什么是性别意识?

答:是指从性别的视角观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环境,对其进行性别分析和性别规划,以防止和克服不利于两性协调发展的模式和举措,实现男女平等。

3、当代我国妇女运动的主题是什么?

答: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目标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也是当代中国妇女运动的时代主题。

4、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内涵是什么?

答:①要在承认和尊重性别差异的前提下追求男女平等。②要将保障妇女实现发展的权利放到突出位置。只有让妇女拥有了更充分的发展权利、机会和资源,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③要给予妇女必要的政策倾斜与保障,并充分考虑不同地区和阶层妇女的发展要求。④要重视妇女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视挖掘妇女的人力资源,使她们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⑤要鼓励妇女在与男性的合作与协调发展中实现平等。⑥要从社会协调

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和解决妇女发展与男女平等问题。经济增长不等于社会进步,社会进步不等于妇女发展,不能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来代替妇女发展。【新妇女权益保障法知识竞赛试题(附答案)】知识竞赛http://。必须通过法律、政策、教育、舆论等手段,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解决妇女平等发展问题。

5、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提出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答:把男女平等作为促进我国社会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①是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丰富发展;②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③是适应我国国情,充分发挥妇女伟大作用的英明之举;④是解决各种妇女问题的治本之策;⑤是中国党和政府顺应世界历史潮流,向国际社会做出的庄严承诺和历史贡献。

6、《妇女权益保障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

答:①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②促进男女平等;③充分发挥妇女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

7、什么是家庭暴力?

答:家庭暴力指行为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它手段,给其家庭成员的身体、精神方面造成一定伤害后果的行为。

8、什么是婚姻家庭权利?

答:是指当事人在婚姻家庭关系中享有的权利,主要包括婚姻家庭中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两方面的内容。

9、夫妻在家庭中享有哪些权利?承担哪些义务?

答:夫妻在家庭中地位平等,享有平等的人身权和财产权,具体包括:①夫妻双方都有各用自己姓名的权利;②夫妻双方都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的自由;③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④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义务包括:①夫妻双方都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②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

10、“巾帼示范村”创建行动中提到的“十个百分百”指的是什么?

答:“巾帼示范村”“十个百分百”具体包括:妇女劳动力参与科技文化知识培训率达到100%;掌握两门以上技能或农业实用技术达到100%;家庭增收致富项目达到100%;参与“三八”绿色工程和六化工程(硬化、绿化、净化、亮化、美化、气化)达到100%;接受现代家庭教育培训达100%;“十星级文明家庭户”达到100%;六无家庭(无涉毒、无赌博、无暴力、无犯罪、无纠纷、无家庭安全事故)达到100%;妇女妇科病普查率达到100%;法律知识宣传覆盖面达到100%;妇代会主任进村党支部或村委会达到100%。

11、什么是妇女之家?

答:妇女之家是基层妇联依托村级组织和社区活动场所建立的工作载体和活动阵地,主要职能是开展宣传教育、维权服务、文体活动等,旨在打造基层妇联宣传政策的阵地、传播知识的课堂、传递信息的纽带、联系和服务妇女群众的窗口、展示妇女风采的平台。

12、我区(市)妇联网站包括哪些内容? 答:

我区(市)妇联网站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走进妇联、妇联动态、主体工作、党政寄语、莲城女性、家长园地、资料中心、女人课堂、机关党建、两个规划、女性论坛。

13、母亲关爱工程的内容是什么?

答:通过实施“母亲救助”、“母亲安居”、“母亲素质”等项目,为广大母亲特别是贫困母亲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妇联组织和社会各界的温暖,提高她们的生活水平和生存质量。

14、乡镇(街道、园区)妇联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答:贯彻执行上级妇联组织及妇女代表大会决议;指导所辖村(社区)妇联开展工作;加强与街道(乡镇、园区)内单位及妇女组织联系与合作,推进街道(乡镇、园区)妇女工作的社会化;加强街道妇联自身建设,提高能力。

15、中国妇女十一大报告中提出的今后五年妇联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答: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更加坚决地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更加牢固地把握建设“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的主线,更加自觉地服务大局、服务妇女群众,更加尽责地履行代表和维护妇女权益的基本职能,更加有力地推动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的实施,团结动员广大妇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16、什么是两新组织?

答:“两新组织”是指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的简称,新经济组织是指私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商投资企业、股份合作企业、民营科技企业、个体工商户、混合所有制经济组织等各类非国有集体独资的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是指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的统称。

17、什么是“巾帼示范村”创建行动?

围绕“十个有”、“十个百分百”及“生活富足安康、村风文明向上、村容整洁美观、家庭和谐幸福、妇女素养提高”的创建目标,深入开展“项目进家”、“科技进家”、“城乡联动”等活动,充分发挥农村妇女在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8、什么是和谐家庭创建行动?

通过开展和谐家庭、文明家庭、平安家庭、绿色家庭等各类特色家庭创建活动,举办家庭社区文化体育活动,宣传普及现代家庭教育知识等,优化家庭小细胞,构筑城市大文明。

19、妇女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知识产权法律保护论文 篇5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了商业方法软件的法律保护问题,而知识产权保护的地域性使得该问题的有效解决不仅需要各国知识产权法的协调,而且需要国际知识产权法的全面拓展。古祖雪《国际知识产权法》一书为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了新的理论论证。

关键词:商业方法软件;国际知识产权法;古祖雪;《国际知识产权法》

在“工业经济”时代的传统民法体系中,物权法与合同法(其中主要是货物买卖合同)是立法重点。而在今天以及今后相当长的知识经济时代中,这个重点自然而然地转到了知识产权法上面[1].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的全球性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地域性之间的矛盾便突显出来,从而产生了一系列新兴法律问题。例如商业方法软件(SoftwareRe latedBusinessMethods)的法律保护问题最具有典型意义。因此,深刻理解和运用对各国知识产权制度进行协调的国际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将逐渐成为立法的重点。但是国际、国内对此的研究还非常有限,甚至对国际知识产权法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古祖雪教授《国际知识产权法》的出版刚好满足了这一需求。作者把已生效的全球性知识产权条约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知识产权制度国际协调的法律和实践进行了比较深入和系统的剖析和透视,提出了中国实施新的知识产权保护国际标准的对策与建议。这些都可以切实有效地用来指导我国解决包括商业方法软件的法律保护在内的一系列新兴问题。

一、商业方法软件的.浮现呼唤国际知识产权法的全方位发展

商业方法软件的法律保护是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而产生的国际性问题。在电子商务中,不管是通过B2B模式还是B2C模式,消费者/购买方在网上确定购买产品的种类、数量、质量,输入帐号以偿付价款等等行为的时候,都是通过商业方法软件完成的。而在这一过程当中,除了销售公司的品牌、诚信效应以外,影响购买方做出购买行为的主要是这种商业方法软件的简便易用性和安全性问题。如果商业方法软件使用起来很麻烦,以至于需要阅读大量的帮助文件才能完成交易行为的话,那么购买方就会不愿意甚至无法使用这种商业方法软件进行交易,从而和其它厂家交易;安全性问题涉及到购买方在什么时间进行了什么样的交易、偿付价款时输入的银行帐号和密码等信息从网上泄露出去被第三方获得,从而使个人消费者隐私、购买企业的商业信息以及银行存款面临风险。然而,更重要的是,这种商业方法软件是否体现了商业上的内容,如是否有利于节省公司营运成本,缩短生产和经营周期,是否反映市场需求进而指导企业的生产和经营以及营销策略等,都需要经过大量市场研究和周密的策划以及一段期限的运作试验。这其中必然包含有大量的市场风险。因此,为了在电子商务的竞争中取胜,销售方必须投入极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以研究开发出极其简便易用的,具有一定安全程度,同时又具有极好的商业运作效率的商业方法软件。但是,由于软件复制极其简易,可能会被其竞争对手轻易地加以复制并用来销售其产品。因此,对商业方法软件的法律保护的重要性就可想而知了。

商业方法软件是商业方法以软件的形式存在的,按照各国法律都可以版权模式进行保护;其符合条件的商业方法的内容、特点按照各国法律都可以商业秘密模式进行保护。在20世纪80年代前,计算机程序和商业方法都被认为属于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范畴,从而在国际上被普遍排除在专利法保护范围之外[2].然而,因为前两种保护模式的种种缺陷,随着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在

知识产权的法律冲突 篇6

摘要:知识产权领域存在法律冲突,源于一国对外国知识产权法域外效力的直接承认,而这种直接承认在目前看来是非常有限的。因此,知识产权领域内的法律冲突也只在有限的范围内存在。

知识产权领域存不存在法律冲突?这对传统国际私法来讲并不是一个问题,知识产权具有严格的地域性,根据一国法律获得承认和保护的知识产权只在该国发生法律效力,而不能被外国所承认和保护,因此在传统国际私法上,知识产权被认为与法律冲突无缘。但19世纪末建立起来的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体制要求缔约国对其他缔约国的知识产权也通过内国法予以保护,从而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具有了国际性。有学者认为“对知识产权的国际性保护必然导致知识产权的法律冲突”,并从一些国家对知识产权法律适用的规定,推断出知识产权领域是存在法律冲突的。事实是否如此?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有意义的探讨。

一、知识产权的地域性与国际性

知识产权是个人或组织对其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领域里创造的精神财富或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或独占权。知识产权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工业产权,包括专利权、商标权;另一类是著作权,亦称版权。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体财产权,具有专有性、地域性和时间性的特点,这也是知识产权与有体财产权的显著区别。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雏形,是封建社会的地方官、封建君主、封建国家通过特别榜文、敕令的形式授予的一种特权。一定的敕令当时只可能在发出敕令的官员、君主或国家权力所及的地域内有效,超出这个地域就无效了。所以,由此而产生的特权也只能在相应的地域内有效,超出这个地域也就无效了。现代知识产权的地域性特征即是对封建时代特权这一特性的保留。与此同时,这也是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需要所决定的。在一国出版的著作如果它具有商业价值,其他国家的出版商就会想方设法地加以复制销售,以便从中获利。为了尽可能多地牟取暴利,资本家当然最愿意“无偿”地利用外国的智力成果,因此,他们也就不愿意承认其他国创造者依其本国法而取得的对其智力成果的专有权。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条件下,承认外国法产生的知识产权在内国的效力,不仅不利于吸取外国文化、科技的新成果,而且也不利于内国的社会经济进步和文化发展。所以,自由竞争时期的资本主义各国都不愿承认根据外国法而产生的知识产权,当然也不会要求外国承认根据内国法而产生的知识产权。这样知识产权的地域性便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条件下得以强化。这种知识产权的地域性指的就是在一国境内依该国法律获得的知识产权只在该国境内有效和受到保护,它不具有域外效力,不能得到其他国家法律当然的承认和保护,当一知识产品跨越国界进入到另外一国而没有获得此国的知识产权时,该国就可以随意使用该知识产品而不负法律责任并不受知识产品来源国法律的约束。

当资本主义进入到垄断阶段后,资本家不再满足于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和掠夺,他们把目光投向国际市场,希望在国外寻找商品(包括图书)销路、向国外输出技术及产品,以便获更大利润,而这一目标最直接和最现实的障碍便是外国知识产权法对他们的知识产品并不进行保护,这样,知识产权的严格地域性同垄断资本家扩张国际市场的需要之间的矛盾变得越来越突出,这种矛盾的发展结果便是一系列全球性和区域性的保护知识产权条约的订立,如1883年《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1886年《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乐尼公约》、1952年《世界版权公约》和1994年《TRIPS协议》。具有严格地域性的知识产权由此得以某种方式获得许多国家的保护,具有了“国际性”。这里所谓的国际性是指同一智力成果通过国际条约规定的方式,在各个缔约国依各该缔约国的国内法取得知识产权,从而在这些国家都获得保护。

然而,知识产权的国际性并没有否定地域性,而是建立在充分尊重知识产权地域性基础之上的,甚至可以说,起到了进一步强化和确认知识产权地域性特征的作用,这可以从《巴黎公约》、《伯尔尼公约》等公约确立的“国民待遇原则”、“独立性原则”中得到说明。如《伯尔尼公约》第5条就规 定,国民待遇是指“就享有本公约保护的作品而言,作者在作品起源国以外的本同盟成员国中享有各该国法律给予其国民的待遇”,独立性原则是指“享有和行使这些权利不论作品起源国是否存在保护,保护程度以及补救方法完全由被要求给予保护的国家的法律规定”。这两项原则要求在专利权、商标权和著作权的取得和保护方面,缔约国间应互相给予对方国家的公民和法人以同内国国民相同的待遇;而且各缔约国都是依据其内国法的规定来决定对其他缔约国国民的发明创造、商标和作品是否给予保护和给予怎样的保护。国民待遇原则是前提,独立性原则是一种具体安排,两者结合起来便是:对于外国的知识产权人同内国的国民一样,适用内国知识产权法的有关规定。上述知识产权国际条约的意义只是为一国国民的智力成果在他国取得知识产权提供便利,创造条件或者说是为缔约各国相互保护对方国民的智力成果规定了义务,而各缔约国在履行这种义务、实施这种保护的时候,其直接的法律依据仍然是各缔约国的国内法,发明创造者和作者由此而取得的知识产权仍然是各缔约国国内法意义上的知识产权,而不是“国际知识产权”。简言之,根据条约规定,各缔约国有义务对符合其国内法规定条件的来自其他缔约国的智力成果给予知识产权,使之在内国得到保护,对于不符合内国法而在其他缔约国已获得知识产权的智力成果,内国依然没有保护的义务。也就是说,即使存在着上述条约,外国的知识产权法在内国依然是没有法律效力,是不被承认的,内国只依照本国知识产权法规定的条件对来自外国的智力成果决定是否给予保护,外国知识法在内国无域外效力,不能成为内国判断是否给予知识产权的根据。条约施加给缔约国的义务仅仅是承认和保护符合内国法规定的外国智力成果,而在没有条约的情况下,内国对于即使符合内国法规定的外国智力成果也是可以不予承认和保护的。条约并没有施加给缔约国以义务,要求其必然承认和保护已在其他缔约国取得知识产权的智力成果。可见,其他缔约国的知识产权法在内国没有效力。

综上所述,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和国际性是并行不悖的,各国的知识产权法依然只在本国地域范围内有效,并不因为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性而具有了域外效力。这恰恰与有的学者的观点相左,他们认为“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条约一般都要求缔约国承认对方国家知识产权的域外效力,使得知识产权的法律冲突由可能转化为现实”

二、知识产权的国际性与法律冲突

法律冲突,是指在涉外民事关系中,由于其涉外因素导致有关国家的不同法律在效力上的抵触。关于涉外民事关系法律冲突产生的原因,众说不一,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第一,在同一个涉外民事关系中,有关国家的法律对同一问题的规定不同;第二,一个国家法律的域内效力与另一个国家法律的域外效力同时出现在一个涉外民事关系中,便产生不同国家法律的域内效力与域外效力的冲突;第三,涉案法院在一定条件下承认外国法律的域外效力。知识产权领域究竟存不存在法律冲突,我们可以从这三个条件来判断。对于涉外知识产权关系,第一个条件的满足自不待言,关键是看后两个条件是否成立。

法律的域内效力,亦称属地效力,是指法律的空间效力,即国内立法对本国境内的所有人、物和行为有效。法律的域外效力,亦称属人效力,是指一国法律对于本国的一切人,不论该人是在境内还是境外都有效,都应适用。任何国家在制定法律时都可以依照自己的主权确定自己的法律只具有域内效力或既具有域内效力,又具有域外效力,但这些域外效力只是一种虚拟的或自设的域外效力,只有当别的国家根据主权原则和平等互利原则承认其域外效力时,这种虚拟的域外效力才变成现实的域外效力。当内国承认外国法在内国的域外效力时,位于内国的外国人便要受内国法律的属地效力和该外国法律属人效力的双重约束,法律冲突便自此产生。当内国不承认外国法在内国的域外效力时,外国法即使规定了域外效力也只是一种虚拟的域外效力,位于内国的外国人便只受内国法的支配,法律冲突无从产生。

就知识产权领域来说,知识产权法的属人效力表现在根据一国知识产权法获得知识产权的智力成果在进入某外国 后是否还受到被该外国所承认的来自来源国知识产权法的保护。如果智力成果来源国规定其知识产权法具有域外效力,并且内国承认这种域外效力,那么法律冲突也就会随之产生。无疑,来源国可以规定其知识产权法具有域外效力,这是其主权的正当行使。如我国《著作权法》第2条规定“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事实上是说我国国民的作品无论在何国都受我国知识产权法的保护,然而这只是一种虚拟的域外效力,外国有权决定是否承认这种域外效力,除非外国自动承认,便不会产生我国著作权法域外效力与该国知识产权法域内效力之间的冲突。然而依本文第一部分所述,知识产权具有严格的地域性,即使是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条约也没有施加给缔约国以义务要求其承认其他缔约国知识产权法在内国的域外效力。各国的知识产权法依然只在本国地域范围内有效,并不因为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性而具有了现实的、被外国所承认的域外效力,法律冲突也就无从产生。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知识产权的国际性并不会导致法律冲突,不会象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知识产权由国内保护发展为国际保护,逐步取得了在权利独立原则之下间接的域外效力,从而引发了知识产权的法律冲突”。既然不存在法律冲突,因此有的学者认为“公约中的‘国民待遇原则’可以看作是统一指向法院地法的单边冲突规则”的观点也就根本无从谈起。

三、知识产权地域性突破与法律冲突

应该承认,知识产权领域是可能产生法律冲突的,关键条件在于一国承认外国知识产权立法在内国具有域外效力,亦即要求突破知识产权的地域性限制,要求一国对待依外国法成立的知识产权犹如对待依外国法成立的物权、债权一样,予以自动承认和保护。这种对知识产权地域性的突破可以见于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的法律中,表现为对知识产权适用来源国法律,即专利权应适用最初取得地法,商标权应适用最初登记地法,著作权应适用最初发表地法。例如,1961年修改和补充的《法国民法典》第2305条规定:“文化及艺 术产品由作品的首次发表地法规定”;1974年《阿根廷国际私法》(草案)第21条规定:“文学和艺术作品受作品首次发表国的法律支配。外国文学艺术作品保护期依照其原始国的规定,但不得超过阿根廷准许的期限。”该条还规定“外国国家赋予任何人的商标、厂商标牌、专利的专用权或其他产生于工业产权的权利,在阿根廷具有同样的效力,但要符合阿根廷共和国规定的条件。保护期不能超过阿根廷立法规定的期限”。对知识产权适用来源国法律的学说和立法可以保证知识产权在不同的国家有相同待遇,尊重和保护既得权利,让智力成果的创造者有权决定知识产权的法律适用,避免侵权人有机会选择知识产权的准据法,防止因各国法规定不同,给当事人造成利益损害。然而一国如在没有对等和互惠情况下单方面承认外国的知识产权在本国也能获得保护,将要大大增加本国的经济负担,并对本国科技文化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限制。另外,由于知识产权是一种具有排他性的对世权,这种方法对其他保护此权的其他国家的相对人极为不利,他们难以查找到该权利的来源国或者为了利用某一知识产权而必须费力查找外国法,这种方法的实质是将有关源于外国的知识产权的交易费用转嫁于内国人身上。此外,这种方法所能达到的实际效果是将智力成果吸引到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高的国家,加剧精神产品分布不平衡,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对知识产品的利用。最后,更重要的是,适用来源国法与知识产权国际保护法律体制所要求的“独立性原则”是背道而驰的,“以作品来源国法来解决著作权的法律冲突在实践中将难以实行”。因此,适用来源国法对知识产权进行保护具有很大局限性,这就决定了这种做法不会被太多国家所接受,即使被接受也往往要采纳阿根廷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重叠适用内国的知识产权法。因此可以说,这种对知识产权地域性的突破无论在范围上还是程度上都是极其有限的,这同时也就决定了知识产权法律冲突存在的范围和程度的有限性。

另外一种对外国知识产权法域外效力予以承认从而突破 知识产权地域性的表现形式是一些国家关于知识产权适用保护国法的规定。而在笔者看来,这种规定是否是对外国知识产权域外效力的承认都还是很值得怀疑的。所谓适用保护国法是指适用实施权利行为地或侵权行为发生地的法律,如某人在甲国依法取得了一项专利权,如果乙国有人使用了该项专利,专利权人可否在乙国请求法律保护,乙国的使用人是否构成了侵权行为,这些问题均依乙国法规定。如《奥地利联邦国际私法法规》第34条规定:“无形财产权的创立、内容和消灭,依使用行为或侵权行为发生地国家的法律”。笔者认为适用保护国法实际上是一种知识产权法属地主义的主张,因为它坚持实施权利行为和侵权行为受该行为发生地所在国家知识产权法的调整。而知识产权法地域性所指的就是知识产权法只有属地效力,只能调整其所属国地域范围内的智力成果。反言之,与知识产权相关的行为只受该行为地国知识产权法的调整。当然适用保护国法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冲突规范,它似乎隐含的一层意思是内国承认知识产权来源国法律的域外效力,并且也存在着保护国法律域内效力与来源国法律域外效力之间的冲突,但前者的效力优先。然而,适用保护国法也可以理解为不承认来源国法律的域外效力,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实施行为和侵权行为只受该行为发生地所在国家知识产权法的调整。不管如何理解,在效果上,适用保护国法都承认了知识产权法属地效力,而没有突破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另外,保护国法说来源于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公约中有关“独立性原则”的规定,有的学者把公约中这种规定的内容概括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依权利赋予国的法律”,即保护国法,因而认为这是属于冲突法意义上的“法律适用规范”。我们不同意这种看法,因为,如前所述,地域性的存在决定了法律冲突无从产生,公约所带来的知识产权的国际性并没有产生法律冲突,因而保护国法的提法不应被看成是一种冲突规范。总之,我们认为知识产权适用保护国法的规定与其说是知识产权的冲突规范,毋宁说是在变相地坚持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只是碍于知识产权及其立法国际化的大趋势,而不得不作出的一种灵活安排而已。

四、知识产权管辖权制度的新发展与法律冲突

对于涉外民事纠纷的管辖权,各国一般均采取积极争取的态度,以便在由本国法院审理时,尽可能保护本国及国民的利益。如英国在对“对人诉讼”中,只要被告身体出现在本国并可以送达传票,哪怕只是路过,英国法院也可以行使管辖权。美国则采取了“长臂管辖原则”,只要被告在经济上与本国具有“最低限度的联系”,就将被视为在本国营业,本国即具有管辖权。然而在知识产权领域的管辖权问题上,各国的态度却截然不同,除了保护依本国法产生的内国知识产权,一国法院很少受理依外国法产生的知识产权案件,即使被告的依据在本国或被告为本国人。大陆法系,更多的国家固守绝对地域性原则,由案件发生的国家专属管辖,几乎没有司法管辖权的合作。而在英美法系,对知识产权跨国案件虽基本沿用一般民事案件的处理方法,但更多地引用公共政策或不方便法院规则,限制对域外发生的案件的受理。在这种传统的知识产权管辖权制度下,由于法院只受理依本国法产生的内国知识产权案件,法院也是就当然适用法院地法,根本不承认也不用考虑外国知识产权法在内国的效力,因此法律冲突也就无从产生。

由于传统知识产权管辖制度很难适应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的新形势,变革传统制度的要求也就越来越强烈,主要表现在要求扩大法院对涉外知识产权的管辖权,以便对外国知识产权纠纷实行有效的司法管辖。德国、法国、荷兰、英国等国也先后采纳了这种主张,即可以受理依外国法产生的知识产权所涉及的案件。例如,1997年,英国高等法院就一在英国与荷兰的版权分别受到侵害的案件中,予以管辖并合并审理,创造了英国对涉外知识产权案件域外管辖的先河。在此案中,原告建筑设计图的版权分别在英国与荷兰遭到侵犯,原告向英国法院起诉,并要求将该案中的所有侵权行为合并审理。法院同意了的原告的请求,认为英国法院有权受理侵犯荷兰版权的案件,只要被告在英国有住所,最后法院对在荷兰的侵权行为适用了保护国法,即荷兰法。有的学者就此认为,“由于法院审理案件时适用了荷兰法,使得荷兰法具 有了域外效力,很明显,知识产权法的地域性的的确确是被打破了„„知识产权管辖权制度的创新致使法律冲突大量产生”。我们不同意这种观点,并认为管辖权制度的新发展不是导致法律冲突产生的原因,法院适用了外国法也不必然意味着法院地国承认了外国法的域外效力。正如案例所述,英国法院适用荷兰法是用来调整在荷兰发生的侵权行为的,而不是用来荷兰法调整在英国领域内发生的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的。英国法院采纳荷兰法恰恰是对荷兰法域内效力——即荷兰法约束本国领域内的一切人、物、行为的效力的承认,而不是对荷兰法域外效力的承认。如果说英国法院承认了荷兰法在英国的域外效力,那么英国法院就应该承认依荷兰法成立的知识产权在英国也必然受到保护,然而英国实际上只用本国法来判断一个发生在英国的行为是否构成了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所以,英国法院实际上实行的是保护国法的主张,正如本文第三部分所述,保护国法说事实上坚持的是知识产权的地域性和知识产权法的属地主义,它不构成对知识产权地域性的突破,不承认知识产权法的域外效力,因而法律冲突也就无从产生,认为知识产权管辖权制度的新发展带来了法律冲突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另外,在该案中,英国法院确实是适用了保护国法这样一种规范,但这种规范不应该被认为是一种冲突规范,因为冲突规范是在效力相互冲突的两个或几个法律体系中进行选择的规范。然而对于在荷兰发生的侵犯版权的案件,只有荷兰法可以支配,英国版权法不存在支配在荷兰发生的侵权行为的任何正当理由,英国与荷兰的版权法在此案中是不冲突的,或者说英国与荷兰知识产权法间的冲突,根据英美学者对法律冲突的理解,只是“法官头脑中的一个矛盾的反映,这个矛盾就是法官应该选择哪一个国家的法律”,这并不代表英国与荷兰法之间存在真实的、效力上的冲突。

总之,一国法院适用外国法处理涉外民事案件即意味着承认了外国法的域外效力,这在物权、债权家庭婚姻等民事领域是行得通的,但在知识产权领域却没有这种必然的因果关系。究其原因,实乃由于知识产权存在严格属地性限制,其他民事权利则不存在这种地域性限制,各国对依一国法律产生的其他民事权利是普遍给予自动承认的,这符合“既得权”的思想。

五、结语

知识产权法律保护论文 篇7

一、景德镇陶瓷名人名作的范畴及其界定

提及名人名作的艺术陶瓷, 在传统意义上, 人们更多的理解是指那些由著名的陶瓷艺术家创作的, 具有独创性、高质量、小批量生产的, 以供人们欣赏为主要功能, 在陶瓷艺术品市场上有较高价位的陶瓷艺术家的作品。实际上, 这种理解指向的是纯艺术陶瓷作品, 纯艺术陶瓷作品从数量上来说是非常少的, 大多数是单件数。因此, 单位纯艺术陶瓷作品在市场中的价值往往会体现得比较高。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们经济收入的提高, 对精神上的艺术化享受需求在提高。这种社会需求的变化也在呼唤着那些著名的陶瓷艺术家们的陶瓷作品能融入平常百姓的生活, 因此既具备艺术观赏性又有生活实用性的陶瓷作品便应时代的发展而被提出。这就是现在我们大众非常熟悉的实用艺术陶瓷。那些陶瓷艺术家创造出人们日常实用的新的艺术陶瓷作品, 或者把艺术创作和日常的陶瓷用品相结合等, 然后把这些作品进行大批量生产, 实行产业化运作, 从而实现了艺术陶瓷的大众化需求。因此, 从艺术创作的本质上来说, 那些由陶瓷名家创作的实用艺术陶瓷和纯艺术陶瓷作品一样, 都应归为陶瓷名人名作的范畴之中, 它们的区别更多的是体现在作品功能上。

二、景德镇陶瓷名人名作知识产权遭受侵犯的主要表现形式

如前文所述, 景德镇陶瓷名人名作分为纯艺术陶瓷作品和实用艺术陶瓷作品两类, 而这两类在知识产权方面的性质是不尽相同的, 因此, 归纳起来, 市场上不法分子侵犯景德镇陶瓷名人名作的知识产权的主要表现形式我们可以从以下两大方面进行概述:

1. 著作权领域中的侵权行为

(1) 仿制他人同类作品的标志, 致使与原作品或者原作者相混淆。这种盗版侵权行为在市场中最为典型, 不法分子看中的就是原作品的艺术价值, 采取直接模仿或间接模仿 (如改变原作品中一些无碍作品大局且一时难以辨别的细节等) 原作品的形式, 即我们所说的赝品, 利用信息缺位给消费者以迷惑, 以假乱真, 从中谋取暴利。

(2) 故意使用与其他作者姓名相同或者相似的姓名, 引人误认为是该作者的作品的行为。在侵犯景德镇陶瓷名人名作知识产权中, 大量存在其自己生产或经营的陶瓷艺术作品上署上他人的名字或者在他人创作的作品上署上自己的名字的侵权现象。

(3) 借用他人现有作品之角色或者典型艺术形象、场景、线索等进行谋利。在这方面, 侵权者往往采取展览、播放等手段使用景德镇陶瓷名家的陶瓷艺术作品, 恶意侵犯著作权人的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

2. 专利技术领域中的侵权行为

在景德镇陶瓷名人名作中, 有一部分是独创性很高的实用陶瓷艺术作品, 这些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 且适于工业应用, 例如, 匠心独具且外观精美的咖啡具、茶具和文具等, 其外观设计权就属于专利技术保护的范畴。

在利益的趋势下, 一些不法分子对景德镇陶瓷名家的陶艺创作格外关注, 一但这些艺术名家向市场推出他们的陶艺作品, 就立刻遭受到他们的假冒和仿冒。

三、景德镇陶瓷名人名作屡遭侵犯的原因分析

任何经济现象的存在都有其市场基础, 陶瓷名人名作侵权现象的存在也具有它的市场原因和法律原因。

1. 盗版的景德镇陶瓷名人名作的存在因市场信息的不对称

陶瓷艺术品是一种商品, 作为艺术品的商品, 对景德镇陶瓷名人名作的真实性做出有效的甄别至关重要, 否则, 消费者蒙受的将是比一般商品更大的损失。但令人遗憾的是, 由于市场中天然地存在信息不对称或信息不完全, 甄别出艺术品的真伪存在困难, 要么真假难辩, 要么因成本过高难以有有效的甄别途径。解决市场信息机制问题是杜绝盗版商品的必由之路。

2. 盗版的景德镇陶瓷名人名作的存在有着市场供给基础

很明显, 盗版景德镇陶瓷名人名作的生产价值是非常高的, 它甚至是盗版一般商品的若干倍。而盗版陶瓷名人名作的直接的生产费用又是非常之低, 盗版者通过付出非常低廉的直接生产费用而换取的是非常高的艺术价值 (在作品没有被甄别出来的前提下) 。因此, 从这个角度来看, 盗版景德镇陶瓷名人名作在市场中屡禁不止, 且有猖獗之势便不难理解了。

3. 我国知识产权方面的立法、执法工作还不健全

我国目前的知识产权立法仅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知识产权方面的中前期立法, 而且我们还停留在分开保护的层面上。《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各行其责, 没有形成统一的专门的知识产权法典。这种立法状况不可避免地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造成一定程度地混乱。对于景德镇陶瓷名人名作的保护更是如此, 如对实用陶瓷艺术作品的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适用问题的认识便存在分歧。这使得对景德镇陶瓷名人名作的法律保护缺乏统一性和可操作性, 在适用中容易出现不同层级法之间的矛盾, 导致执法工作不健全, 需要借助于一些行政条例和司法解释来完成操作, 这必然会致使法律效力受到影响。

四、保护景德镇陶瓷名人名作知识产权的对策分析

保护景德镇陶瓷名人名作的知识产权是一项系统工程, 必须从多方面加以长期努力。

1. 完善知识产权法, 充分利用法律体系对景德镇陶瓷名人名作知识产权的规范、协调和保护作用

笔者认为:景德镇陶瓷名人名作中纯艺术陶瓷的知识产权应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对于这一点学术界并无异议, 采用著作权法保护既较易获权又保护期限长, 对艺术创作的保护和激励有利。

在对实用艺术陶瓷的保护问题上, 我的观点是:可以采用多重保护模式。实用艺术陶瓷作品中表现为具有独创性和审美价值的实用陶瓷手工艺品和纯陶瓷艺术作品主要采用《著作权法》保护, 而对于适于工业应用的实用陶瓷艺术作品主要采用《专利法》保护, 采用这种保护方式因要求条件较高且需经行政部门审查批准才能获权, 因而不易遭到侵害。除此之外, 对景德镇陶瓷名人名作知识产权的保护还可以同时采用《商标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综合保护, 唯有如此, 才能充分利用法律体系对景德镇陶瓷名人名作知识产权的规范、协调和保护作用。

2. 景德镇政府要加强宣传指导工作, 提高全社会保护景德镇陶瓷名人名作的知识产权意识

我国实行知识产权制度的时间不长, 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法律保护意识仍很薄弱, 景德镇地区在这方面的意识更为薄弱, 因此, 景德镇市政府要坚持长期不懈地开展宣传, 营造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社会氛围, 让知识产权意识深入人心。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 广泛宣传知识产权制度, 制作播放公益广告, 通过各种途径、不同方式加强对知识产权工作的报道, 引起社会公众对知识产权工作的关注, 提高全社会的知识产权意识。

3. 职能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 规范市场行为

地方政府职能部门要依法行政, 有效保护知识产权人的合法权益, 创造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第一, 坚持依法行政, 严厉打击一切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做到有案必接、有案必查、接查有果。第二, 主动了解景德镇陶瓷名人名作知识产权权益人的保护状况, 协助依法维权。第三, 建立执法联动体系。要充分发挥景德镇人民法院具有知识产权案件管辖权的有利条件, 加大司法保护力度, 联合瓷局、专利局、公安、海关、商检、技监、工商、版权等部门, 携手对景德镇陶瓷名人名作市场进行检查。

4. 建立景德镇陶瓷名人名作信息平台, 促进知识产权的有效利用

目前, 景德镇还缺少专门的名人名作陶瓷信息检索服务中心。因此, 一要加强陶瓷专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陶瓷专业信息平台建设和专业信息服务的网络化进程。通过建立面向社会的知识产权信息网络共享平台, 建立有关专利、商标专用数据库, 为陶瓷艺人的艺术创作和市场竞争提供有效、便捷的知识产权服务。二要建立供陶瓷行业和名人名作领域共享的专业数据库, 对信息资源进行全面检索和筛选, 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产权保护战略研究提供支持平台。三要积极发挥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的作用, 开展陶瓷信息开发和咨询服务, 引导企业或个人通过陶瓷信息检索, 避免低水平重复性研究和科研资源的浪费;跟踪市场最新信息, 掌握不法分子的最新动态, 及时调整保护战略。以上措施的建立和实施在更大程度上是弥补和修正我们前面所提到的由于市场信息不完美所带来的景德镇陶瓷名人名作知识产权方面遭受侵犯的缺憾。

摘要:基于景德镇陶瓷名人名作屡遭侵权的现状, 本文界定了陶瓷名人名作的概念, 列举了侵权的表现形式, 并从市场和法律两方面分析了侵权现象产生的原因, 继而从完善立法体系、加强政府领导、健全行政执法和建立陶瓷信息平台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景德镇,名人名作,侵权,对策

参考文献

[1]鄢涛吴白云:论景德镇陶瓷的知识产权保护.江西社会科学, 2006年12月第12期

[2]李顺德周祥: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改导读.北京: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2

知识产权法律保护论文 篇8

关键词:中医药;知识产权;法律保护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中醫药:中医药也叫汉族医药。它是医者通过人体生理和疾病的内在规律和联系进行梳理,包括阴阳、五行、脏象、经络等学说,以及病因、病机、诊法、辨证、治则治法、养生等内容的开方治病。

知识产权:是由国家机关对特定人的符合特定条件的特定的发明创造和可识别性标记,而授予的受特定保护的有特定激励效果的特定权利。知识产权具有垄断性、地域性、期限性等。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目的:世界卫生组织曾认真的指出,中国的中医药知识产权在全球市场上的份额不足5%。如何全面的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成为了全中国自上而下的挑战与难题,特别是包括政府、社会组织在内的重要任务与责任。另一方面,中医药界的从业人员亦没有形成对己身所维护的中医药行业的知识产权进行保护,政府机构亦未察觉法律法规建设的落后和不足,以及社会大众也眼睁睁看着中医药专利面临被他国抢占申请注册的现实问题。对此,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研究活动迫在眉睫,法制保护行动也应志在必行。

意义:中医药传统产业是数千年来中国人民世代相传、不断发展的中华特色的行业,是老祖宗留给子孙的健康的保护伞和财富的掘金石,也是现代知识经济社会中不能遗失的具有强大的市场发展性、服务性、竞争型的行业。因此,我们的目的是不仅要传承中医药技术,更是要保护属于自己的东西。守住健康,守住智慧,二者都不能被遗忘和废止。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1)在第56届世界卫生组织大会上达成了“传统医药”的协议。指出“传统医药是该知识发源地国家和地区的财产”,并敦促会员国“按照国际法规定的国际义务,根据国情,采取措施与手段保护……”。在这个协议中,世界卫生组织以其诚意和智慧形成了一个关于全球的中医药保护的特殊的体系。

(2)澳大利亚于的《中医注册法》的通过,促进了中医药管理委员会这一法定的独立的管理机构的形成。另外,泰国将传统医药收入到本国的医药体系之中,以改善国家对中医药的保护的缺失,承认中医药的医学地位。在这种思路的开引之下,强化对于中医药的教育、从业训练、注册、优化管理等工作。

(二)国内研究现状

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需要全方位、深层次的保护,这一点得到了重视。

第一,对中医药产品的标志,实行申请注册商标进行进行保护。只有注册商标才能得到法律的保护。应树立商标意识,防止抢注,提高利用商标进行特色宣传的积极性。

第二,对于中医学理论成果采取著作权保护。根据我国的《知识产权法》,利用民法、刑法、行政法及民间仲裁等手段,保护著作权作者、著作权人的利益。

第三,对于传统的中药创新配方和创新技术实施专利保护。鼓励企业办理专利申请,鼓励设立更多的专利中介机构,方便中药专利的申请。

第四,将独有的能够长期保存的信息纳入商业秘密保护。企业采用签订保密协议、成果归属协议,制定保密条款等措施,防止交易过程中商业秘密的外泄。

上一篇:“下学期体育教研计划”体育工作计划下一篇:高三班级誓词决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