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河中石兽单元教案

2024-08-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初一语文河中石兽单元教案(精选10篇)

初一语文河中石兽单元教案 篇1

七年级语文《河中石兽》文中讲到了寻找石兽的哪四种方法?他们各自的根据是什么?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扫清文中的字词障碍,熟悉课文内容。

2、积累文言实词,培养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初读课文,正确把握读音以及朗读的节奏。

2、整理作者及作品的相关知识。

3、反复朗读课文,复述课文中的故事。

二、合作探究

1、结合课下注解弄懂课文意思

2、小组内互相释疑

3、分小组串译课文,指出重点字词,流畅翻译。(讲解参照①小段)

4、文中讲到了寻找石兽的哪四种方法?他们各自的根据是什么?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第四种:

5、文章最后一段运用了那种表达方式,有什么启发意义?

三、当堂达标

﹙一﹚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棹小舟( )曳铁钯( ) 湮( )溯流( ) 臆断( ) 啮( )

2、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山门圮于河 ②二石兽沉焉

③棹数小舟 ④曳铁把

⑤是非木柿 ⑥湮于沙上

⑦不亦颠乎 ⑧啮沙为坎穴

⑨反溯流逆上 ⑩可据理臆断

3、下列语句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一寺临河干 B.曳铁钯 C. 不亦颠乎 D.一讲学家设帐寺中

4、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义和今义相同的是( )

A.但知其一 B.是非木柿 C.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D.一讲学家设帐寺中

5、翻译下列语句。

(1)山门圮于河

(2)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 3 )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6、《河中石兽》选自 。作者是 ,字晓岚,清代 ﹑ 。他学问渊博,在乾隆年间辑修《四库全书》

﹙二﹚阅读理解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傎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再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7、用自己的话写出下列代词指代的内容

⑴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

“之”指代

⑵求之下流,固傎;求之地中,不更傎乎?

“之”指代

8、讲学家和老河兵都说到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但他们对沉在河中的.石兽作出的结论是完全不同的。讲学家据此得出的最终结论是___________(A、尔辈不能究物理;B、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C、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D、沿河求之,不亦颠乎?);老河兵的最终结论则为_________(A、水不能冲石;B、再转不已,遂反朔流逆上矣;C、求之下流,固傎;D、石必倒掷坎穴中)。

9、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注音或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门圮于河(倒塌)B.棹数小舟(划船)

C、不亦傎乎(颠倒,即本末倒置) D.遂反溯流逆上矣(逆水流而上)

10、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一种见解是从石性和沙性角度作分析,认为应在石兽落水处寻找石兽。

B、一种见解是从水暴涨冲击石兽而走作分析,认为应该到河的下游去寻找石兽。

C、一种见解是从石性、沙性和水冲击角度作综合分析,认为应到兽落水的上游去寻石兽。

D、三种见解都是正确的,只不过实践更重要。

11、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找出文中说明这个道理的原句。

道理:

作家作品

作者纪昀(1724—1805),字晓岚。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识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谪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主题思想

这则故事用和尚、道学家和老河兵推求沉在河里的石狮子的三种不同结论,来说明天下事物虽有共同的规律,但又有各自特殊的性质原理,切不可不加分析,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主观臆断。

写作借鉴

1、层层铺垫

最先以寺僧的做法为讲学家的看法做铺垫,以突出讲学家的看法“众服为确论”,并且通过讲学家对寺僧的评价“颠”来写出讲学家对自己的看法的自信。最后写老河兵老河兵的一番话,加上“果得于数里外 ”的结果,巧妙地表现自信的讲学家“不更颠乎”,极具戏剧性和讽刺性。

2、具有较强的思辨色彩

不管讲学家的观点是否与实际相符,,其阐述的道理是能“究物理” 的,所以人们能信服;老河兵的观点处看上去似乎不合常理,但其分析有着不可辩驳的说服力,事情的结果也验证其看法的科学性和推理的合理性。

3、细节描写增加了文采和可读性。

初中七年级语文河中石兽教案设计 篇2

1、积累闻言词汇 ,理解文章基本内容。

2、翻译课文,探讨文意,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老河兵认识是对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让学生欣赏动画片《捞铁牛》。提问:人们是用什么办法把大铁牛捞出来的?(水的浮力)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河中石兽》看看他们用什么巧妙的办法寻找河中石兽的。板书课题,齐读作者。

幻灯片出示学习目标,生齐读。

三、检查预习

介绍作者

注音,解释。

读课文,纠正字音、停顿。

四、合作助学

(一)结合注释,译读全文。(小组内不会的提出疑问)

考考你们,抢答:

1、出示幻灯片:读句子,再解释(重点词)。

(1)二石兽并沉焉

(2)阅十余岁

(3)求石兽于水中

(4)竟不可得

(5)尔辈不能究物理

(6)凡河中失石

(7)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8)可据理臆断欤

2、你会翻译吗?

(1)尔辈不能究物理。

(2)众服为确论。

河中石兽教案 篇3

——《河中石兽》教学设计

阳山县青莲中学 张锦波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积累文言词汇,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2、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学生诵读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借助多媒体,帮助学生理解文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有何不同。情感态度价值观:

明白课文阐述的道理,知道分析问题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主观臆断,理论联系实践

二、教学重点

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学生自由读导学案的第1题

(二)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1、一天,老师在河边玩,一不小心,老师手中有一块小石头掉在河里,过来几年后,老师想找回这块心爱的小石头,有那个同学能告诉我,我应该去哪里找?

学生口头回答上述问题

2、如果是一块很大的石头呢?过来几年后,我们应该去哪里找?

好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河中石兽》这篇课文,学习完后,相信同学们都能正确告诉老师要到哪里去找小石头和大石头了。

2、解题

河中石兽:河中:表示地点;石兽:像石狮子之类的物体。

3、走近作者(学生齐读一次)

纪昀,字晓岚,清代著名学者,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三)、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听录音,解决有关字词的读音

学生朗读导学案第一题,读准下列生字的读音。(语文课代表)河干gān 圮pǐ于河 棹zhào数小舟 湮yān于沙上 啮niâ

转zhuǎn转不已 曳yâ铁钯 木杮fâi 倒掷zhì 溯sù流

2、对照注释,疏通文意(一人读原文,一人讲译文)同桌合作完成,圈出有疑问的地方。教师巡视指导

3、翻译重点语句

(1)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在水中寻找石兽,竟然无法找到,就认为石兽顺着河水流到下游去了。(2)尔辈不能究 物理。是非木杮(fâi),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客观事物的道理。这两尊石兽不是木片,怎么能够被洪水携带走呢?(3)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顺着河水寻找它们,不是弄颠倒了吗?(4)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那么说来,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一点、不知其中第二点的多了,可以凭据常理主观地推断吗?

(四)、探究原因,明白事理

1、故事中出现了哪些人?这些人在什么地方找石兽。他们的依据(用原文的句子回答)是什么?(1)、寺僧(什么人)在 原处 和 下游(什么地方)找石兽,他的依据是以为顺流下矣

(2)讲学家(什么人)在 泥沙下面(什么地方)找石兽,他的依据是 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

(3)、老河兵(什么人)在 上游(什么地方)找石兽,他的依据是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2、教师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四种情景,借助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问题探究:为什么 “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1)、学生讨论

(2)、师生共同归纳探究结果:

老河兵:因为老河兵从实际出发,根据实际经验,综合考虑了石头的性质、泥 沙的性质、水流运动等因素,做出了正确推断。

寺僧:过高估计了水流的推动而忽视了“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

讲学家:只注意到“石性坚重,沙性松浮 ”,却忽视了水流运动的规律。

(3)、讨论、分析最后一段

以议论的方式点明自己的观点: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据实践情况作出判断。)

(五)、阅读《纸上谈兵》,回答问题(完成导学案四)

(学生读)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尝与其父言兵事,父不能难,不谓善。括母问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括既代廉(lián)颇(pō),悉更约束,易置军吏(lì)。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yáng)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zú)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译文:

(学生看)赵括从小就学习兵法,谈论兵事,认为天下没有比得上他的。曾经和他的父亲赵奢谈论兵事,赵奢都难不倒他,但是并不称赞他。赵括的母亲问赵奢其中的原因,赵奢曰∶“打仗,是生死攸关的地方,而赵括太轻率的讨论它了。如果赵王不让他当将军就罢了,如果一定要让他当将军,打败赵军的人一定是赵括自己。”

赵括代替了廉颇以后,全部变更了军法,轻率的任用军官。秦国的将军白起听说以后,指挥奇兵,假装打败撤退,而断绝赵军的粮道,把赵军一分为二,赵军士气不能统一。被困四十多天,赵军非常饥饿,赵括亲自指挥精兵博战,秦军用箭射死了赵括。赵括的军队大败,数十万赵军投降了秦国,秦国全部将它们活埋了。

道理:

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读死书或者死书读是不行的。

二、成功来之丰富的实践生活,而不是书本上的条条框框。

三、做事情还要学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生搬硬套书本上的东西是行不通的。

四、光说不练,只会夸夸其谈的人是没有真才实学的,成功者源之生活。

(五)总结:

1、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凭老经验,凭习惯来推理事物,从而造成判断失误的例子也不少,所以,我们要记住《河中石兽》所讲的道理:不论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遇到问题时,要像文中的老河兵那样,要理论联系实践,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2、学生回答导入新课的问题:

小石头到了下游(小石头的重量很轻,所以被水流冲到了下游)

大石头到了上游(大石头的重量很重,受到水流,泥沙,石头本身重量几个因素共同的作用,大石头到了上游)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

(七)、板书设计

寻古人之思,学探究之法

寺僧-求之下流--无迹

河中石兽教案 篇4

1、朗读、背诵文言文。

2、积累文言词汇。

3、了解“铭”的特点。

3、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教学重点

1、熟读背诵。

2、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

教学难点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引入

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诗的后两句从书本知识与实践的关系着笔,强调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比较浅薄,一定要经过亲身实践才能变成自己的东西。

“要躬行”至少有这样两层意思:一是学习过程中“要躬行”。在学习过程中的动脑、动手、动嘴就是一种“躬行”。学了文章诗篇要背诵,是一种“躬行”,自己练笔写作,是一种“躬行”。二是获取知识后还要“躬行”。这个“躬行”就是社会实践,要通过社会实践去检验已学的知识,要通过社会实践把书本知识化为己有,为己所用,还要通过社会实践去巩固、深化已学的知识。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二、作家作品

作者纪昀,字晓岚。乾隆年间人,清代文学家。《四库全书》总纂官,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以记述狐鬼故事、奇特见闻为主,是以笔记形式写成的志怪小说。

三、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

(一)朗读,背诵课文。

(二)利用工具书及课后注释,笔译全文。

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临:靠近。河干:河岸 圮:倒塌。并:一起。沉没在河中。焉:于此,在那里。

译文:

2、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

阅:经过 岁:年。 募:募集 求:寻找。竟:最后。

译文:

3、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以为:认为 棹:划船。曳:拖 数:几 迹:踪迹

译文:

4、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尔辈:你们这些人。究:探求。物理:事物的道理、规律。是:这。岂能:怎么能。为:被。暴涨:洪水。乃:这 湮:埋没。颠:颠倒

译文:

5、众服为确论。

服:信服 为:认为是。确:正确

译文:

6、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凡:凡是 当:应当

译文:

7、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盖:因为。啮:冲刷。倒掷:倾倒。

译文:

四、课堂总结

学习课内文言文要学会利用注释。

五、布置作业

1、练习册。

2、背诵默写。

第二课时

一、检查朗诵、背诵情况

二、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和句式

8、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

如是:像这样。已:停止。遂:于是。.溯(sù)流:逆流。.固:固然。

译文:

9、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如:按照。果:果然。然则:既然这样,那么。但:只。知:了解。其一:表面现象。其二:根本道理。 据理臆断: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地判断。臆断,主观地判断。欤::吗。

译文:

三、理解主题

1、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讨论并归纳:

2、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

1.练习册。

河中石兽教案课件 篇5

教学目标:

1. 读懂课文,积累文言字词,疏通文章大意。

2. 理解文中三个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赏析讲学家和老河兵的形象。

3. 领会认识事物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老河兵能找到石兽的原因;赏析讲学家和老河兵的形象。

教学难点:

理解凡事从实际出发才能得到真知的道理。

教学方法:朗读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以纪昀的故事导入。

二. 读课文

1. 自由朗读本文:勾画出难认的字词和不好断的句子。

幻灯片打出难认字词和不好断的.句子。指导生在书上标注。

2. 齐读。读准断句。

3. 再齐读,巩固效果。

三. 疏文意

1.结合注释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小组合作形式展开,两人一组、四人一组皆可。(务必做实。)

2.幻灯片出示重点字词解释和句子翻译检测。

四. 明故事

1.本文围绕“河中石兽”展开了一个小故事,故事的起因是什么?故事涉及的三个人物是谁?

明确: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

三个人物:僧、讲学家、老河兵。

2.这三人各自对事情的看法如何?(指导学生研读讲学家和老河兵的”笑”及其语言,可以找生模仿神态、语言,体会二人形象。)

僧:先在原地找,想当然再顺流而下找,结果都无迹。

(板书:僧 求之原地 求之下流 无迹)

讲学家:“湮(yān)于沙下”,原地深入找。

(板书:讲学家 求之地中 失败 )

老河兵:“转转不已,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上游。

(板书:老河兵 求之上游 果得于数里外)

讲学家语言:高高在上,自以为是,洋洋得意。重读:尔辈、岂能、不亦颠乎

老河兵的语言:自豪,自信、得意。重读:凡、盖、两个“必”。

3.你能明白老河兵找到石兽的原理吗?用自己的语言说说看。

生幻灯片演示过程。重力原理。

五. 晓道理

1.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老河兵知道石兽在哪里?

明确:

寺僧:忽而原地打捞忽而顺流而下, 代表不深思熟虑,主观臆断,盲目行动的态度。(其实是想当然。)

讲学家:“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足显其一知半解而好为人师,自视清高而轻视他人,空谈事理,脱离实际。(自以为有学问,也是想当然。)

老河兵:析“老”“河兵”。有实际经验,从实际出发,综合考虑,实事求是。

2.作者通过此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生谈。

预设:“不能片面地理解,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更不能主观臆断,而应当遵循客观事物的规律。同时也诠释了生活学习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不可做空头理论家的哲理。

六. 分享故事

你还知道哪些“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却主观臆断,以致犯下错误或闹出笑话的故事吗?请和我们分享分享。

例子:坐井观天、刻舟求剑、掩耳盗铃、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七.作业

1.背诵全文

2. 归纳本课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词。

河中石兽教学设计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阅读课文,分清层次,概括大意,找出层次间的关系,理解课文的中心意思。

2、过程与方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培养学生实际调查观。教学重点: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积累文言词汇,并能背诵文章。教学难点:理解“实践出真知”的生活道理。教课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二、夯实基础

(一)字词过关

1.重点字 圮(pǐ)募(mù)金 棹(zhào)小舟 木柿(fâi)曳(yâ)铁钯(pá)

......湮(yān)没 啮(niâ)齿 溯(sù)流 臆(yì)断 欤(yù).....2.通假字

曳铁钯(“钯”通“耙”,平整土地用的农具)3.古今异义

(1)二石兽并沉焉(并,古义:一起;今义:并列)(2)阅十余岁(阅,古义:经历;今义:阅读)

(3)盖石性坚重(盖,古义:句首发语词;今义:有遮蔽作用的器物)(4)但知其一(但,古义:只;今义:表转折,但是,却)(5)是非木杮(是,古义:代词,这;今义:判断动词,是)(6)求之下流,固傎(固,古义:副词,本来;今义:坚固)(7)尔辈不能究物理(物理,古义:事物的道理;今义:物理学)

(二)作者简介

纪昀(1724年6月-1805年2月),字晓岚,(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题目是编者编加的)。清代学者、文学家,直隶献县(今河北省献县)人。晚年自号白云,乾隆年间进士。他的著作有《阅微草堂笔记》,他编撰的《四库全书》被称为文化史上的“万里长城”,对保存中国文化有很大的贡献。《四库全书》分为经、史、子、集。

(三)背景介绍

本文选自《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沧州“老河兵”(卷十六),徽州“唐打猎”(卷十一)等故事,反映了劳动人民的正直、纯朴和智慧,尤属佳品。

三、整体感知 词类活用

(1)棹数小舟(名词用为动词,划船)(2)暴涨(动词用作名词,洪水)特殊句式

(1)被动句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为„„,表被动,可译为“被”)

(2)倒装句 当求之于上流(状语后置,状语“于上流”放在动词“求”的后面)(3)省略句 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得”的后面省略了宾语“之”)

四、整体感知

1.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办法?

答:庙僧和讲学家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老河兵则从实际经验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因此能够提出正确看法。

2.故事对石兽的位置的看法各是怎样的?理由是什么?

答:⑴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去了,理由,水有冲击力,将随水流而下。⑵讲学家认为石兽在下沉处深埋,因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⑶老河兵认为石兽已逆流而上,因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溃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石头就会倒在这个洞穴中。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

3.文中写了两次“笑”,你怎么理解其中的意味?

答:讲学家的“笑”,是自以为懂得“物理”,笑别人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老河兵的“笑”,则是因为富于实际经验,笑讲学家主观臆断。4.为什么寺僧与讲学家的看法是不对的,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答:寺僧按照水冲物的常理,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石兽、泥沙的关系。讲学家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而老河兵有实践经验,综合考虑了石兽、泥沙与流水的关系。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合作探究

1、这篇文章的寓意是什么?

答: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就根据常情主观判断。应该正确分析,综合考虑,像文中的老河兵那样,既考虑石兽的比重,又正确分析水的冲力和石兽的相互作用,进而又分析这种相互作用产生的反冲力对河床形态的局部的改变。如此,才能得出正确结论。

2、从这篇文章当中,你学到了什么?

答:一是遇事不能主观推论,要实事求是;二是实践出真知;三是实践经验有时比书本知识更重要;四是遇事要动脑筋多想想,分析各方面因素,尽可能少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笑话。

三、写作借鉴

1、逐层深入,脉络分明

本文三段,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和尚根据物体被水冲向下游的规律,判断石狮已被冲走,摇船往下流寻觅,结果终无所获。紧接着展开第二个层次,设帐讲学的道学家以博学自夸,嘲笑和尚不懂事物的特性。他分析了石与泥沙的不同特性后,得出石兽深陷在原处的结论。言之凿凿,使听的人“服为确论”。这时,作者笔锋一转,从一旁杀出个“程咬金”——老河兵来,使本文深入到第三个层次。老河兵凭他多年治河的实践,分析了石头、泥沙和流水的物理属性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应向上游寻找石兽的结论。这结论一般人想不到,它是合乎科学论证的。作者在以上三个层次的基础上,水到渠成,画龙点睛般地议论一句,立刻收尾,戛然而止,揭示了题旨。全文故事曲折但只用短短200多字,脉络分明且层层深入、结构严密,余味无穷。

2、卒章显志。

本文先记述了庙僧、讲学家、老河兵寻找石兽的不同方法,然后由事及理,在结尾处卒章显志,揭示了“遇事不能根据某个道理主观臆断”的主旨。

四、总结全文

这篇说理短文叙述了三种寻找河中石兽的看法好方法,告诉人们:再深的理论,不能得到实践的证明,就不是真理;只有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理论才是正确的。同时还揭示了一个道理:任何事物都不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不可主观臆断。

板书设计:

借事说理

僧:考虑问题不全面

讲学人:空谈理论

老河兵:阅历深广,实践经验

批判“空谈理论,盲目追从”的世风(遗憾)

强调“实践出真知”。

七年级语文《河中石兽》评课稿 篇7

一、谷老师的教学目标有三点:

1、积累文言词语,疏通课文大意。

2、通过多种诵读方式,逐渐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领会认识事物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道理。

谷老师的导入很新颖,他从作者纪昀入手,问大家有没有看过《铁嘴铜牙纪晓岚》的电视剧,一下子就把同学们的兴趣调上来了,然后他又问同学们有没有听说过“老头子”的故事,底下有人说知道,但谷老师好像没有听到,他饶有兴味地把这个故事说了。我想,要是让知道的学生说故事,岂不更好?

接着,老师出示了介绍作者、作品的幻灯片,内容简洁,紧扣文本。然后进入课堂的主体部分:

二、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先给同学们提出了要求:

1)注意停顿和语气节奏;

2)标出疑难字词。

谷老师范读课文,虽然他的普通话和央视播音员的差距还比较大,但略带着方言的普通话从郭老师的嘴里发出来是那么的亲切。谷老师范读后,给同学们大概有4分钟的时间让同学们自由读,他巡视答疑,同学们没有主动提出疑问,谷老师不时地问同学们有没有读懂,这个问问那个问问。我认为他还是太热心了,有干扰学生读书的嫌疑,殊不知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朗读停下来之后,开始疏通文意。按照学情分析,这在我们学校,恐怕在很多学校也是必须的。但谷老师是个很有想法的老师,他想通过疏通文意,来检查同学们的预习程度,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他搞了一个小组比赛,小组比赛朗读,比赛疏通,先是小组讨论,小组推选代表疏通,小组成员补充、纠误,小组没问题再由其他小组成员“挑刺”,这一招还真有效,小组成员积极补充,其他小组成员也勇敢“挑刺”,“挑”得还很有水平。

由于课文只有三段,而班级按座位分布,有四组。谷老师确实很有想法,他把课文变了一下形,把第三段后面的议论部分,单独成段。虽然课后遭到了其他议课老师的质疑,但我必须得佩服他的这一妙着,因为我看余映潮老师就经常像玩魔术似的把课文变来变去,变得我们叹为观止。当然,谷老师还是在尝试阶段,因为他这一变,学生就不“买账”了,剩下的.两组似乎谁也不愿疏通接下来的长段,怎么办呢?正在我们听课老师拭目以待的时候,谷老师驾驭课堂的功夫显示出来了,他竟然采用抓阄的方法。还好,抓到长段的同学没有躲避。这一段的字词相比较而言,搞得更透彻一点。

第三段的内容有些难理解,看到大家困惑的表情,谷老师就地取材,居然用了一个黑板擦,生动简洁、通俗易懂地演示了石头被水冲击往上游滚动的过程,我认为这是本节课的亮点之一。

接下来,谷老师变着法儿反复地让学生读,就在同学们摇头晃脑读着读着的过程中,下课的铃声响了。

初一语文河中石兽单元教案 篇8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3.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朗读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2.遇事不可随意主观臆断,应根据客观事实进行分析。

重点

1.积累文言词汇,掌握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2.训练阅读浅近文言文的能力。难点

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教师指导法、合作探究法。

1.本课涉及石头运动的原理图。2.多媒体课件。

2课时

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纪昀,清代有名的才子,学识渊博,自幼聪慧过人,再加之后来对人情世故之通达,24岁便中进士,31岁成为翰林院大学士。他为人为官刚直不阿,机智善辩,其渊博学识和管理才能深受乾隆帝赏识,成为卷帙浩繁的《四库全书》的总纂官,其作品涉猎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地理等各个领域。

1.朗读课文 2.思考文中寻找石兽的几种方法,有条件的同学制作相关演示课件。

四种:一在河中原地寻找两个石兽,理由是原地是石兽沉落的地点;二到河下游找,理由是认为石兽会顺流而下;三是就在原地沙下找,理由是石重沙轻,石兽会渐沉渐深。四是到河的上游去找,理由是由于河水冲激,石兽反而会溯流而上。3.就课文不理解处提出质疑。

4.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可分四层:

第一层:交代石兽沉落河中的地点和寺僧到下游找没有找着; 第二层:讲学家认为石头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

第三层:老河兵讲解应当在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第四层:由事到理,得出遇事不能主观推论的道理。

1.讲学家对自己的判断持怎样的态度?从哪一个词语中可看出来?结果怎样?

讲学家对自己的判断很自信,似乎胸有成竹,我们从“笑”可看出来。讲学家笑寺僧,包含了一种嘲讽和一种自信,写出了讲学家的自恃博学的心态。结果石兽却在老兵的指引下在上游找到了。

2.如何理解老河兵的“笑”?最终依据谁的推断找到了石兽?哪些语句可以表明? 老河兵的“笑”更多的是对讲学家自恃博学的一种否定,也表现了老河兵的自信和胸有成竹。最终还是依据老河兵的推断找到了石兽。我们可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看出来。3.“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说明老河兵的推断是正确的,是不是由此可以推断,凡重物坠入河里,就一定要到上游去找?如果不完全是,那么,在原地或在下游或在上游寻找,分别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不完全是的。重物坠入河里,要分几种情况:如果重物很重,流水又很慢,重物将不会被冲走,它就会慢慢地陷入泥沙中,在原地不动;如果河中泥沙很少,水的流速很快,那么重物将被冲走,带到下游;如文中所述情况,重物将在上游找到。所以,在原地或在下游或在上游寻找,与河水的流速、泥沙的多少有关系。

4.简要赏析“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这句话。

《河中石兽》启示 篇9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在一次河水暴涨时期,一个寺庙的寺门倒塌了,然后寺门旁的两只石兽也随之掉入水中。然后这个寺庙的僧人们便开始寻找这两个石兽。他们沿着河一步一步的缓慢地寻找着,可是努力过后,却是毫无收获。这时一个讲学家来到了他们的寺庙里,告诉他们:“沙子软轻,石头是坚硬的,所以石头陷在沙里,他们非常信服,可是却还是没有什么效果。最后一个老兵告诉他们石兽在上游,并说:“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其实这个故事非常短小,但是他却蕴含着一个大道理:天下的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人和事有很多啊,难道可以根据自己所知道的道理主观判断吗?我们在生活中,这样的情况非常多。

还记得,鲁迅有一篇文章《阿长与山海经》里面提到一个情节:长妈妈把他的小鼠给害死了。当时我非常震惊,善良的长妈妈怎么会是这样一个人?但是我又读到他的一篇文章,才知道了结果。原来是这只老鼠在在墙上爬,不慎摔下来,摔死了。长妈妈为了不让鲁迅担心,还特意把它埋葬了起来。是鲁迅错怪了他。其实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鲁迅只是自己的主观判断来判断一件事,这是非常错误的。我们应该全面细致,才能真正的知道这个事真正蕴含的内涵。正如《曹刿论战》里说:小大之狱,虽不能查,必以情。”

《河中石兽》反思总结 篇10

《河中石兽》反思总结篇1

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文言文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要先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多读,是学习文言文的好方法。第一步先读通,第二步读熟,“熟读百遍其义自见”,熟悉了课文之后,再逐字逐句的解释词语,让学生知道文言文的许多词义和现代文是有区别的,还要让学生知道古今词义的不同解释,所以我的第一节课主要是以读为主,先处理好字词和解释,把基础的知识弄扎实,接下来第二课时再根据课后注释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深刻涵义。

重点分析几个人物的不同看法,到底谁说的正确,为什么正确?这就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思考。因此,第二节课上课前最好和部分学生沟通交流,学生不理解的道理可以问物理老师,有条件的学生还可以制作课件演示,所以安排两节课,就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去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生活中的现象,这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潜移默化的被激发了出来,最后揭示故事的道理就很容易了。

《河中石兽》反思总结篇2

这篇课文我用一个课时来完成。把课文的重点放在理解课文内容和让学生自己归纳课文中寻找石兽的四种方法上,把难点放在让学生知道学习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上。

首先,我在课前要求同学们预习课文。预习过程中,借助工具书对文章中生字词进行注音,并梳理文章大意。

在课堂教学时,全班一起朗读,他们边读的时候我把他们读错的字写在黑板上,然后在一起更正读音。

接下来就是对基本知识的学习以及掌握课文内容。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简略介绍了作者的趣事,并对作品的写作背景进行了介绍。

然后我进入提问环节。第一个问题是让学生归纳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待学生回答之后便明确答案(寻找石兽)。接着问他们课文中讲他们用几种方法来寻找石兽的?然而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回答得很好,稍加提示就将四种全部说出。然后根据这四部进程,按照人物、地点、结果、依据四点画出图表,形象细致的将文章内容展现了出来。最后,我在黑板上画图将老河兵所表达的“冲石原理”,一步一步的演示了一遍,学生们都能较好的理解这一原理。

文章的最后我问学生从他们寻找到石兽这件事我们应该明白一个什么道理?对于这个问题他们回答是各抒己见。

课堂小结时,我为学生讲了发生在十几年前云南西双版纳的一件相似的事,说明“河中石兽”这一故事可能真实发生过。

对于这篇课文我觉得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上讲得很全面。但是,讲课结束后就没有再进行适当的联系,没有将讲练和好的结合起来,是这堂课的遗憾,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意这点。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对于问是永无止境的。只有不断给自己充电,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河中石兽》反思总结篇3

《河中石兽》设计的特点是,在朗读的基础上,围绕“译——议——悟”的结构模式,从知识能力到情感体验,从文本走向生活。具体有如下收获。

1、突出了重点:在诵读中体味、感悟。

2、突破了难点:巧用“换字法”,体会“多”和反问句的情感,既避免了空洞的分析,又体现了“过程和方法”。

3、体现了特点:抓住了学科与文体的特点,上出了一定的“文学味”。

这是《河中石兽》的第二课时,所以文言字词的重点稍有偏颇,但课后有学生问我:老河兵的方法是不对的?突然意识到,我犯了文言文的忌讳,本末倒置,没有扎实“言”,而高屋建瓴地探究了“文”的蕴含。以下是我几点不足。

1、过度预设:第一板块“点译、句译、全文理解”,随着PPT的呈现,看似学生回答得流畅,但是流畅的背后是教师过度预设,这抛弃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如果让学生借助注释口头翻译,把盲点疑问等标注出来,也许课堂生成地更有效果。“全文理解”,由于时间关系,我也只是用“一段话概括”故事来检测落实,其实这没有真正的检测学生掌握的情况。对于文言文,我们该落实到字词,还是粗略地了解大意?这也是个疑问,也许是家常课和公开课的问题。

2、资料更近不足:“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这是整篇短文的句眼,一个“多”,一个反问句,包含了作者纪昀的情感,对当时社会的想法,然而由于我浅薄的知识,无法理清《阅微草堂笔记》撰写的时代、宋代理学家的特点、乾隆年间的故事,这些都是作者的生活环境,适当的资料更近,有利于学生了解纪昀的情感,“论事”方能全面“知人”。

上一篇:收单业务的模式下一篇:激励上进心的励志名言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