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乐园课堂反思
1.能很好地把握新课程理念,遵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精心设计形式新颖、富有意义和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使学生觉得数学就在身边。
2.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了轻松、民主的课堂气氛,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合作交流意识和应用数学的意识。
3.充分利用电教媒体,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4.鼓励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调节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习兴趣,最后设计开放性的练习,把数学知识生活化,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5. 学生表达要完整,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注重细节,从一点一滴入手。
本节课不足的地方在于:
1.加法为什么要改写成乘法算式,学生不太明白。如果能创设这样的情景:5个学生每人发一支铅笔,要发多少支铅笔?全班30个人每人发一支铅笔,要发多少支铅笔?全校300人,每人发一支铅笔,要发多少支铅笔?学生在练习本上列加法算式,写不下,这时候引出可以用乘法算式来表示,学生就会特别的兴奋。
一、儿童学习钢琴的最佳年龄
4~6岁是儿童的智力发展最重要的阶段, 钢琴作为乐器之王, 因广泛的用途, 优良全面的性能被广大家长和儿童所喜爱。学习钢琴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学习兴趣, 促进手部神经和小肌肉群的发育, 从而促进左右脑共同发育。儿童通过钢琴的学习可以增强记忆力、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许多伟大的科学家都非常喜爱音乐。众所周知, 钢琴的演奏是复杂的, 需要孩子眼、耳、手和全身的配合, 既要手脑并用, 又要一心多用,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在这个年龄段达到学习钢琴的需求, 如果孩子想学习钢琴, 父母可以先了解下列问题。
1. 孩子们有没有喜欢钢琴的表现, 是否能够模仿电视演员的姿态弹琴唱歌。
2. 孩子是否能够注意力集中, 有一定的自控能力。
3. 当孩子听到音乐时, 是否对音乐表现的比较敏感, 是否能够很快哼唱出正确的旋律。
4. 孩子手部的肌肉可以自由控制, 能正确掌握握笔姿势。
5. 孩子要不怕困难, 能吃苦, 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家长要了解儿童学习钢琴的目的不是练习优良的技巧和表演能力, 而是要培养他们对于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从而激发他们对于音乐的理解和感悟能力。使孩子养成良好的练琴习惯, 帮助孩子记录学琴笔记, 帮助孩子记录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的重点难点, 给孩子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使练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钢琴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钢琴教学中, 我们面对的大多是孩子, 因为年龄小, 心理发展不完善, 注意力集中时间短, 跳跃性思维活跃, 因此, 儿童钢琴教学在艺术教育中更具有特殊性和重要性。近年来, 父母在对待孩子学习钢琴的问题上越来越理性和成熟, 钢琴教学也显示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但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1. 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孩子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是达到更好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的方法。能够促进儿童学习的积极性, 是儿童学习的动力。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曾经说过:“最好的刺激, 是对学习内容的兴趣。”教学实践表明:感兴趣的因素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 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让孩子喜欢老师, 喜爱钢琴, 喜爱自己弹奏出的乐曲, 然而, 孩子的好奇心是有限的, 是不稳定的, 容易转移或消失。钢琴学习的过程中, 包含了许多机械性、技术含量较高的内容, 相对枯燥, 会使孩子产生厌倦情绪。如果老师不注意这一点, 就强迫孩子学习, 结果当然是适得其反。其次, 是用形象生动简单易懂的语言来引导孩子, 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 讲音符时, 可以把音符称为小蝌蚪;要求孩子掌握手型时可以说把房子支撑住;讲分句要让他们联想到平时说话、唱歌时的呼吸, 把演奏中的分句做到和呼吸一样自然而然。
2. 在教学中因材施教。
对学生的教学中进行因材施教, 始终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首先考虑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 努力开发孩子的天性, 为孩子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检查老师工作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 就是看他是否能了解学生的个性, 音乐天赋和其他特点。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 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 应注意在每个学生身上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为他们的成功创造各种各样的机会, 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让每一个孩子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取得进步, 但不能生搬硬套, , 应该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对学生因材施教。在教学中, 对待资质一般的学生更要注意保护他们的自尊心, 对他们提出合理的要求, 即便只是一点点进步, 都要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 支持他们慢慢爬, 让他们有“我很好””“我能做到!”“我能成功!”的心态, 体会到进步的喜悦!让他们从“爸妈让我学”转变成“我想学”。例如, 对于胆小的孩子应该鼓励, 赞美他的长处, 为爱骄傲的学生指出他的缺点, 少一点赞美, 注重语言艺术。使他们更自信, 更勇敢地大步向前走, 达到理想的效果。
3. 通过音乐会、比赛、考级增加孩子的学习兴趣。
适当的让孩子参加音乐会、比赛、考级, 鼓励他们思考和大胆地根据自己的想法来理解音乐和表达音乐。因为音乐情感的表达是非常重要的, 让孩子学会体验音乐情绪的微妙变化, 对孩子后期的音乐学习和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才艺展示是孩子学习的动力, 是孩子自我展示的平台, 孩子的心理素质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很大的锻炼, 是对孩子学习效果的肯定。根据孩子的天性, 可以让孩子通过公开课或是小型音乐会看到自己或他人的进步。家长也要尽量带领孩子参加一些演奏会、音乐会, 让孩子对钢琴艺术的演奏形式更加熟悉和热爱。有时候, 一场音乐会可能比让孩子练10个小时琴的收获更大。
业余钢琴考级活动作为一种1991年开始的制度已经被家长和儿童普遍接受, 并成为一些琴童每年最重要的活动之一。钢琴考级能够促进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激发他们的潜能, 让孩子们得到极大地满足。但是现在的家长对于钢琴考级活动的认识存在着一定的误区, 许多家长把考级作为衡量孩子学习钢琴成果的工具, 一味追求高级别, 对基本乐理、视唱练耳根本不重视, 这完全脱离了学习钢琴地正常轨道, 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是一种极大的错误。有的家长甚至对孩子非打即骂, 致使孩子对练琴产生厌烦心理, 更加体会不到学习音乐的乐趣。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儿童开始学习钢琴, 他们的父母面临许多问题:孩子学钢琴的最佳年龄是几岁, 什么样的孩子适合学习钢琴, 在钢琴学习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如何提高孩子们学习钢琴的兴趣。本文针对这些问题以及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年龄,兴趣,钢琴教学
参考文献
[1]李民、周海宏、李倩著《儿童钢琴学习指南》
[2]白左莲, 钢琴考级给琴童带来的负面影响[J].钢琴艺术, 2007 (9) .
关键词儿童文化幼儿园课程反思
一、儿童文化及其特征
什么是儿童文化?刘晓东在《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中是这样定义的,儿童文化是儿童表现其天性的兴趣、需要、话语、活动、价值观念及儿童群体共有的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的总和,是儿童内隐的精神生活和外显的文化生活的集合。儿童的精神生活或精神世界是主观形态的儿童文化,儿童外显的文化生活是儿童精神生活的客观化、实体化。由此可见,儿童文化是一个整合的复杂体,它特有的生命、生活方式是儿童生命中文化基因的生长与外化。
儿童文化具有以下基本特征:首先,儿童文化是关联的,它与儿童不断发育的身心相关联。由于儿童文化是从自然层面上发生的,因而代表了文化中最本质、最核心、最基础、最具有活力的一面。其次,儿童文化是演进的,它既复演了成人的文化,又在成人文化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最后,儿童文化是诗性的、游戏的、童话的(或神话的)、梦想的,是好奇的、探索的,是转变的、生长的,是从本能的无意识的逐步迈向意识的,是历史沉积的因而是复苏的。儿童文化带有一种诗意的、超现实的灵性,是思维自由驰骋的儿童自己的本真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儿童整体地感知世界,独特地表达自我。
二、幼儿园课程
在福禄倍尔幼儿园出现以前,幼儿学校的课程如同其机构的性质一样,是学校课程向幼儿阶段的延伸,“读、写、算”的教育(通常称为“3R”)是当时幼教机构的主要教育内容。福禄倍尔幼儿园以幼儿的自由自我活动为幼儿活动的实质,开创了幼儿园课程的新世纪。然而一直以来幼儿教育就强调幼儿园课程要考虑社会、考虑知识、考虑儿童。无论是“学科中心主义”,还是“儿童中心主义”,教育工作者往往陷入了其一极端。如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教师为幼儿设计课程目的时,预设的“活动目的”往往是“激发幼儿的兴趣”、“满足幼儿的身体发展需要”、“根据幼儿原有的身心发展水平”,等等,这些课程真的是幼儿感兴趣的吗?是幼儿需要的吗?事实上,插动的内容、形式、过程都是教师预设好的。幼儿园课程实际上远离了儿童文化。而幼儿园课程的本质就在于首先它是幼儿的,是幼儿尝试体验的过程,也是儿童文化创生的过程,其次才是教师的。换言之,幼儿自身及幼儿经历着的生活应成为幼儿园课程的内容,教师的行动应依幼儿的表现而定。
三、从儿童文化特性出发反思幼儿园课程
以儿童文化的视角反思幼儿园课程,可以发现,儿童文化的缺失对幼儿园课程具有极其不利的影响。首先,儿童文化的缺失使幼儿园课程在内容选择上失去依归。当前,幼儿园的课程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联结幼儿与知识的载体以及实施幼儿教育的手段,带有一定的工具性,且这个工具是为教师服务的,儿童的声音被泯灭了。幼儿园课程需要教师在整个课程设计的基础上,深入儿童文化,将课程理念融合到原有的课程建构中去。事实上,幼儿园课程仍然由成人主导的文化所把控,是成人希望儿童掌握什么,在幼儿园活动中展现的是成人的文化。而幼儿活动时表现出来的兴趣点、同伴游戏中争执的焦点、幼儿真正想表达的内心、幼儿活动的外部行为显现等并没得到幼儿教育工作者的随机关注。这就导致幼儿园课程在内容选择上失去依归。
其次,儿童文化的缺失使幼儿园课程实施难以达到根本要求。儿童文化的认识和培养,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根本要求。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对儿童文化的认识成了关键。目前,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教师对儿童文化往往都有一定的认识,认识到儿童文化的培养受儿童所在环境的影响,已具有了一定的经验,因此,课程实施过程要考虑幼儿的原有水平。虽然,当幼儿在活动过程中为某个感兴趣的问题发生争执、为某个意外的发现执著探索、为某种感受抒发情感时,也有教师会有意识地给幼儿机会,也认可幼儿大胆的假设、驰骋的想象。但是他们往往又会考虑到活动目的的实现,而把幼儿从自由翱翔的世界中拉回到自己预设的活动目的,至于儿童文化诗性的、游戏的、童话的、梦想的、好奇的、探索的等文化的特性,没有成为幼儿园课程的真正起点,由此导致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根本要求——儿童文化的认识和培养也就难以达到。
最后,儿童文化的缺失使幼兒园课程评价失去深层次的参照。儿童文化是幼儿园课程立足的土壤。幼儿课程的实施过程,能否真实、完整地展现儿童文化,促进儿童文化的自建?教师是否认识儿童文化、挖掘儿童文化、培育儿童文化?尽管在多元文化评价体制的影响下,活动主体在新课中都开始受到关注,但对教师、幼儿的评价仍停在表面化的行为表现上,更多关注的是课程文本、课程目标的实现,内容、任务的完成,而并没有将儿童文化纳入课程评价,作为评价的参照。这就使幼儿园课程评价失去深层次的参照。
儿童文化是幼儿园课程的根基,它在课程开发的观念、课程内容选择、实施、评价等每一阶段,都具有依归的作用。因此,应转变幼儿教育者的观念,让儿童自由成长,尊重儿童文化在幼儿园课程中的真实存在,认识、理解、培育、提升儿童文化,建构真实、整合、发展儿童文化的幼儿园课程。具体而言,在幼儿园课程实施中重构儿童文化,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一是提升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观念。要提升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观念,教师就要从前喻文化走向后喻文化,真正地关注和重视儿童及儿童文化。课程实施主体间的积极互动、对话交流过程及交互作用中擦出的灵感火花、新奇的想法都应成为课程开发的生成点。因为对话、交流、争执、理解的过程是儿童本身内外部文化的冲突交流过程,对此,教师应加以引导,让课程反哺儿童文化,成为儿童文化发展的新的生长点。儿童和儿童文化都是生长的,儿童的发展过程也是儿童文化的提升过程。儿童文化的生长点与幼儿园课程的生成点是一致的。幼儿教育者应从儿童成长的角度,为儿童选择有益于其成长的知识,为儿童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让儿童文化成为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本源,引领课程的生成,从而使儿童文化与幼儿园课程在互哺中共建。
二是让幼儿自由成长。幼儿园课程领域中霸权、失语现象的存在,实际是成人文化主导幼儿园课程的表现,而儿童的天真与早熟,无疑也是成人世界建构的结果。在构建儿童文化的幼儿园课程理念下,如何实现儿童文化主导幼儿园课程?在笔者看来,我们需要解放幼儿,让幼儿自由地说、自由地行、自由地思。就自由地说而言,幼儿存在于语言之中,语言是幼儿的主人,是幼儿存在的家园,是幼儿想象的场所,幼儿正是通过非理性化的方式来表达和创造自我的生存世界。幼儿正是在畅所欲言的语言中,显示自己的内心世界。就自由进行而言,蒙台梭利说:“儿童对活动的需要几乎比对事物的需要更为强烈。如果我们给他这个活动场地,我们将会看到,这些从来不能满足使人苦恼的小孩现在转变成为愉快的工作者;即使是出名的破坏者也变成了他周围器物最热心的保护者;一个行动和活动杂乱无章的吵闹喧嚷的孩子,也转变成为一个精神宁静、非常有次序的人了”。让幼儿自由地行,他将成为自己秩序的建构者。就自由地思而言,幼儿都有自己感知和表达世界的思维方式。只有让幼儿自由地说、行、思,他们才会超越现实,本真地表达自己,幼儿教育工作者才能捕捉到儿童文化生长点。儿童才能在动与静结合的活动形态中,建构儿童的文化。
由此可见,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应提升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观念,真正地解放儿童,形成与儿童主动交互作用的课程背景,促进儿童成长,丰富儿童文化,这样才能重新建构儿童文化,使幼儿园课程走向儿童文化。
注重了关于乘法意义“实际背景”的积累,让学生经历“问题情境——发现、解决、比较问题——运算意义”的过程,凸显了教学中的关注点是学生的认知过程和感悟。
1、从加法入手,感悟乘法
如何让学生体会到引入乘法的必要性呢?从学生熟悉的“儿童乐园”入手,引导学生用加法解决问题,通过观察4个加法算式,引导学生发现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这些相同加数的算式也可以用另一种方法——乘法表示。这里直接引入,并没让学生体会相同数连加的麻烦,而是让学生在练习中通过写加法和乘法算式来亲身体验到乘法算式的简便,从而凸显了学习乘法的重要意义。
2、注重从实际背景中理解乘法意义
2013.9.18郑亚男
《动物乐园》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最后一节的教学内容,现对我的教学做如下反思:
从知识技能目标来说:主要是正确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以及会读写“等于号”“大于号”“小于号”,并运用这些符号表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
从过程与方法来说:主要是在操作中感受相等与不等关系,通过“比一比”的操作活动,体会“一一对应”的方法,直观认识两个数量间的相等和多与少的关系
从情感体验来说:体验学习比较的乐趣
这节课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教学目标没有完成,学生并没有通过直观的操作清晰的认识“大于号”与“小于号”,在这两个符号的认识过程中存在着机械重复背诵的影子,重点是没有通过直观操作的方式或者说更严格意义上的数学方法来帮助记忆这些数学符号,而是仅仅基于对这两个数学符号的表面图像来让学生记忆,问题还在于这两个符号并没有深刻的、一眼就能看出来的表面图像,所以这种认识发对于学生来说根本就不起作用。失败原因是:第一,自己对这两个符号的数学来源认识不足,第二,在教学过程中没有把直观操作和数学符号联系起来。所以说在操作中学习数学知识是目前来说最适合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是最好的帮助记忆的和理解的方式,今后应该在操作中学习知识、记忆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从学生的学习状态来看,学生学得很不开心,学生似乎在机械的记忆这些数学符号,无论从感性认识还是理性认识来看,学生都没有很好的机械这些数学符号,所以从学生的学习成果来评价,这是一节很失败的课。
本节课是要抓住动物的形态特征,用粘、接技法进行创作。参考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理解,采用揉捏粘等技法,临摹或创作泥塑动物形象。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艺术,增强审美能力、创造能力、探究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基本完成了本课的内容,师生较配合,大部分学生都能捏出小动物,知道自己捏的小动物的形态,并可以用揉捏粘等技法完成作品,培养了热爱生活,关注艺术,增强审美能力。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缺少了创作能力和探究能力,在教学中对于探究设计的不够,没有体现出来,创造能力的培养方面较欠缺,因此,至于课堂上孩子们学会捏小动物了,但大部分是学会老师示范的小动物,还有他们熟悉的小动物,没有捏出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所以再开发思维方面有点局限性。还有在教学准备方面没有完全的达到效果,例如课题的字体偏小,偏花,会影响孩子辨别能力,过度语和应变能力比较欠缺。
在教学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今后我会多加考虑和设计课堂,认真研读教学课标及每课的重难点,在备课的时候要想的更周全,努力改进。
全书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重点介绍引发幼儿教师自我反思的课程应具备的教育理念和框架组织特点。教师要对工作充满好奇和疑问,成为“与儿童一起学习的研究者”,通过对收集的信息进行批判性反思并体验“持续性观察——反思——行动”的过程,实现自身专业发展和儿童有意义学习。在这样的理念引领下,作者提出了构建反思性教学的五个核心实践经验,即:创设丰富的班级文化、运用材料提升课程质量、将教师自我融入教与学的过程、指导儿童学会学习、与儿童一起进行深层次学习。
第二部分即第二至六章,详细介绍了上述的五个核心实践经验。创设丰富的班级文化。从“让儿童有时间对事物好奇,有时间踌躇,有时间仔细看,有时间分享交流,有时间关注最重要的东西”的理念出发,作者提出“聚焦于关系,而不是规则”等13条基本原则,引导教师对创设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需求的学习环境进行思考。
运用材料提升课程质量。反思性教学将材料置于课程支架和教学基础的地位。作者提出了“根据正确的儿童观选择材料”“鼓励儿童熟悉材料后探索新的操作方法”等选择、利用及摆放材料的16条原则,引导幼儿教师有目的地选择并利用材料,支持幼儿学习。
将教师自我融入教与学的过程。作者提出了“行使自己的权利”“关注儿童的观点”等8条原则,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课程观。他还运用大量生动的案例示范如何把日常生活中的寻常时刻作为课程的一部分,从幼儿当下关注的事物出发,观察幼儿的表现、理解幼儿的想法、拓展幼儿的经验、提升幼儿思维水平的方法。
指导儿童学会学习。在“相信儿童是一个有能力的个体”的理念指导下,基于让幼儿学会学习的目的,作者提出“鼓励儿童对学习进行自我评价”等9条原则。他重点介绍了支持幼儿学会学习的方法,如:利用幼儿的兴趣来丰富其游戏和学习经验、引导幼儿对自身的经验进行反思、引导幼儿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支持幼儿向同伴学习等。
与儿童一起进行深层次学习。在“儿童天生具有获取知识的能力”的儿童观指导下,从“把儿童的强项和能力作为教学着眼点”的理念出发,作者提出了“向儿童提出挑战,引导儿童在现有水平上进一步发展”等8条原则。他还对操作方法做了示范,如:引导幼儿通过绘画、雕塑、戏剧表演等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等等。
第三部分即第七章,介绍了不同条件、背景下的幼教机构根据自身特点调整课程,以保证课程理念得以实现的方法。作者提出了“关注对活动过程的观察和记录”“发现预设课程的其他可能性”等7条原则,并用生动的案例示范了不同幼教机构在落实课程框架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做法。
第四部分即第八章,指出了幼儿教师实践本课程框架、追求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并提出了“寻求支持自己学习的同事”“敢于接受挑战,尝试新事物”等5条原则,并通过背景不同的5位幼教工作者自觉寻求专业成长的故事,给幼儿教师树立了榜样。
第五部分,即附录,介绍了1个评价工具(教师自我评价工具)和3个工作实例(课程计划和评价实例、课程计划表格实例、早期教育宣传工作实例),为幼儿教师实施课程框架、进行自我反思提供了参照。
[关键词]叙事;道德叙事;儿童道德教育
近几年来,道德叙事的价值越来越凸显,一些学者将它看成是改革我国当前学校道德教育的一种出路,认为在道德教育中要大力提倡。所谓道德叙事,就是教育者以口头或文字的形式,叙述蕴涵着道德价值的故事(如寓言、童话、神话、历史故事、生活事件等),从而促进受教育者道德成长的活动形式和过程。[1]简而言之,道德叙事的实质就是一种讲故事的道德教育方式。故事曾是我国古代道德教育中的重要资源,如愚公移山、大禹治水、孔融让梨、铁杵磨成针等都是流传至今、脍炙人口的古代神话、美德故事。可以说,我们很多人就是在聆听长辈叙述这些道德故事中成长起来的。那些没有说教、训斥,只是娓娓道来的叙述,给了我们记忆深刻的生活意义和价值追求。然而,随着唯理性主义的侵蚀,这种古老的“讲故事”德育传统在今天越来越被异化,越来越偏离叙事的本质。所以,我们有必要对当前儿童德育中道德叙事所采用的叙述方式、叙述素材等进行批判和反思,使其真正体现叙事的特征,从而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一、叙事知识等同于科学知识
如今,儿童德育中道德叙事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将叙事知识等同于科学知识,使叙事活动变成认知活动。那么什么是叙事知识呢?利奥塔在《后现代知识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中对知识作了区分,认为知识并不等于科学知识,科学知识只是知识的一种。除此之外还有一种知识,即叙事知识。叙事知识是人类传统话语的典型,也是人类最古老的知识,它最初表现为原始社会的神话、寓言。人类正是通过叙事实现了由原始思维向文明的认识能力的进化,推动了口头叙事向图像、文字的转化。利奥塔认为,科学知识作为叙事知识的派生物,它以验证真理和修正谬误为根本目的,只是一种指示性陈述,与正义、幸福、美善等无关;它以重复验证为尺度,最终作出真理性的陈述,使人们产生共识。然而,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科学知识逐渐取代了叙事知识,获得了自身的合法地位,并且将它的游戏规则普遍地扩展到其他标准支撑的领域,如正义和幸福的伦理标准,音美和色美的艺术标准等。[2]这种侵占表现在道德教育领域,就是将作为叙事知识的伦理道德知识等同于科学知识。伦理道德与科学的最主要区别在于伦理道德是一种具有情境性,蕴涵主体的需要和情感的知识,而科学知识恰恰要排除任何个人化的、情感性的因素,追求客观性、抽象性和普适性。所以,罗素说过:“伦理学与科学的不同在于,它的基本材料不是知觉,而是情感和激情。”[3]这样的不同,势必要求教师在道德叙事时充分展示叙事故事的时空环境,凸显故事人物丰富的话语、行为以及情感体验,让儿童在跟随故事的情节,感受人物生活、命运变化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把握其中的道德意义。这正如刘小枫所说:“叙事伦理只是不从与具体的人身不相干的普遍法则,而是从一个人曾经怎样生活和可能怎样的生命感觉来摸索生命的应然。”[4]伦理道德决不是干巴巴的教条,它是带有情境性、情感性的叙事知识。然而,目前教师的道德叙事往往缺失叙事情境。由于教师关注的是故事中抽象、普遍的道德规范,所以故事的情节、情境往往成为无关紧要的东西,它们只是包裹规范的一件漂亮外衣。教师不会把课堂时间花费在和儿童一起体味人物的经历、情感等,而是匆忙讲完故事后,直奔道德主题: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有的教师甚至对故事进行分段分析,归纳中心大意。教师如此处理故事,表明他们是在用对待科学知识的命题思维方式取代故事所特有的叙事思维,结果丧失了道德叙事的价值,使本应生动的、能够触动人们心灵的道德叙事变成了空洞的道德说教。保尔·维茨比较了命题思维与叙事思维的区别。他认为:“命题思维存在于逻辑论证,目的在于让人信服一些抽象的、不依赖于背景的真理;它是逻辑——科学的和范式的思维……相反,叙事思维呈现了具体的人物和人际背景,以展示他的特殊有效性,它是一种目的在于使其显得真实的理解方式。”[5]“叙事伦理学的道德实践力量就在于,一个人进入过某种叙事的时间和空间,他(她)的生活可能就发生了根本的变化。”[6]所以理想的道德叙事应该充分展示故事,而不是只关注其中的某个道德规范。听者正是通过对故事中人物经验的感同身受,联系生活中的道德困境,选择或探索自己的道德依据,得到一种对自身的反省和精神抚慰。其实“讲故事的艺术越是排除了分析和解释,就越能够持久地留在听众的记忆里,故事就越能彻底地融入听众自己的经验中,就越想把它转述给别人”[7]
因此,在道德叙事中,教师的着眼点应在“动情”上,激发儿童的情感体验,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引领儿童进入故事情境,让他们在对故事中的人物、情节产生感受、共鸣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理解故事,把握意义。这时儿童获得的不是一个抽象的道德观念,而是一种对观念、意义的体认。体认是情感和道德观念的合金,也只有这种体认才能促进儿童由知到行的转化。
另外,相对于作为单一的指示性陈述的科学知识而言,叙事知识包含了多种多样的语言形式,如指示性陈述(关于事实状况)、道义性陈述(应该做的事情)、疑问性陈述、评价性陈述等[8],这其中没有统帅与被统帅的关系,各种语言形式构成了一个平等的语言游戏空间。这也就意味着叙事知识的内涵是丰富多彩的,它可以引发聆听者不同的、多元的意义指向,也允许聆听者以多种语言表达形式作出回应。而如今教师在道德叙事中往往追求体验、理解的统一性、惟一性。比如有一个幼儿园主题活动“我长大了”,教师的设计是通过孩子们叙述自己的成长经历来感受长大。当这一活动快结束时,教师对孩子们说:“你们都长大了,你们从中感受到了高兴吗?”“高兴!“自豪吗?”“自豪!”在孩子们异口同声响亮的回答中,教师满意地结束了这一活动。教师的问题就在于将长大的自豪和高兴强加给每个孩子。其实,每个孩子不同的成长故事和个性特点决定了他们对“成长”有着不同的感受和理解,而且这种体验一定是复杂、多样的。为什么教师非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们呢?而且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对生动的成长故事的反馈变成了一种简化的、理性化的思考和表达。其实他们对成长的感受或困惑不是用“高兴”“自豪”一两个词就能涵盖的。
二、多元对话的叙事关系变成单向灌输
叙事者、聆听者和叙事素材是道德叙事的三
个基本要素,缺少任何一个要素,叙事活动都无法进行,三者构成了平等的对话关系。所谓平等,也就是这三个要素是相互依存的,彼此不存在主宰与被主宰、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然而在课堂上,通常作为叙事者的教师往往成为叙事活动的主宰,控制着叙事素材的选择,控制着叙事的时间,控制着叙事的流程。在这个过程中,儿童最终成为被动的听者。这种被动的地位往往不能激发儿童进入故事情境的兴趣和情感,结果出现教师动情地讲述而儿童反应平淡的场面。所以在叙事中,儿童也应该成为叙事的主体,有权和教师一起选择自己喜爱的故事,有权在叙事过程中随时提问,表达自己的想法并与他人分享。叙事所追求的是在过程中的点滴感受,而不是最终获得某个确定的结论。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人们常常会突然产生某种想法,并有一吐为快的感觉,对于儿童来说更是如此。所以,在叙事过程中教师应允许孩子插话、讨论,注意观察儿童的变化,随时调整叙述的进度。叙事中的平等关系还表现在叙事者和聆听者的角色也不是固定的,叙事者并不总是叙事者,聆听者也并不总是聆听者。在利奥塔看来,叙事就是转述,成为叙事者需要具备的条件是:叙事者曾经也是一个聆听者,他将讲述别人曾经讲过的话语。除了转述,还有一种叙事就是叙事者讲述自己的故事,也就是“生命叙事”。对于这类叙事,每个有表达能力的人都可能成为叙事者,这应该是无条件的。当前幼儿园的道德叙事比较多的是转述,作为闻道在先的教师成为主要叙事者也是无可厚非的。然而,如果教师的转叙能够激发儿童的自叙,这时儿童也就从聆听者变成了叙事者,也只有这样的叙事才是真正深入人心的。教师并不是惟一的、固定的叙事者,教师应该鼓励儿童将自己知道的故事或自己的生活经历、故事讲述出来,与大家分享。孩子的叙述可能更能引发同伴的兴趣和共鸣。
正是彼此的平等促成了叙事者、聆听者和叙事素材之间的对话关系。这种对话首先表现为叙事者与叙事素材之间的对话。这是叙事成功的关键,因为只有叙事者能够深入感受和理解叙事素材,才可能最动情、最有效地将故事传达给聆听者。按照解释学的观点,读者越是不断进入文本,文本就越能不断向读者展开自我的意义空间。叙事者和叙事素材之间的关系也可看成是读者与文本间的对话,更多的意义是在两者不断对话中产生的。进入叙事情境时,叙事者——叙事素材——聆听者就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叙事者在叙述时,由于自身情感、经历和生命的融入,必然对素材进行再一次创造。正是通过叙事者创造性地叙事,聆听者与素材之间的对话才成为可能。聆听者通过理解叙事素材,将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生活形式和世界图景,不断与自我的道德经验、困惑、想法相碰撞,从而激发自我的道德感觉和反省,丰富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在叙事中,除了通过叙事素材实现叙事者与聆听者的对话外,叙事者在叙述时的话语行为、情感态度等人格特征又会直接影响聆听者,与聆听者产生心灵的对话和沟通。所以,整个叙事过程就是通过叙事素材,叙事者和聆听者不断拓展彼此的视阈,平等分享,在充满情感的对话中共同建构新的意义,共同提升的过程。而目前儿童德育中的道德叙事,往往成为作为叙事者的教师向作为聆听者的儿童灌输叙事素材的过程。本来应该形成教师与儿童、教师与叙事素材、儿童与叙事素材、儿童与儿童等多元对话关系的道德叙事,成了教师的独白,也就不可能实现叙事情境中人际关系的欢悦和彼此心灵的触动。
三、人民伦理的大叙事压倒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
现代的叙事伦理有两种:人民伦理的大叙事和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所谓人民伦理的大叙事,就是围绕个人的命运来展示一种抽象的人性、普遍的准则,体现社会的整体利益和价值。它用来规范个人的生命感觉。而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只是个体生命的叹息或想像,体现某一个人的生命痕迹或经历的人生变故。它是由一个个具体的偶在个体的生活事件构成的,实现着个人生命感觉的伸展。自由的叙事伦理学仅让人们面对生存的疑难,搞清楚生存悖论的各种要素,展现生命中各种价值之间不可避免的矛盾和冲突,让人自己从中摸索伦理选择的根据,通过叙事教人成为自己,而不是说教,发出应该怎样的道德指引。[9]应该说这两种叙事伦理给人的感受是不同的,对人产生的影响也是迥然相异的。人民伦理的大叙事常常让人感到故事离我们的现实太遥远,主人公有时是理想的、完美的但并不真实。而自由伦理的个体叙事让我们感到每个故事似乎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和我们的生活是那么接近,故事中的人物有爱有恨,有优点有缺点,是一个有着七情六欲的活脱脱的真人。只有这样的叙事才能引发我们的共鸣,给予我们启迪。“叙事素材能否对道德学习者产生影响,不在于叙事素材隐含的意义或价值的层次或类型,而在于叙事素材能否让他们感受到所‘叙’之‘事’与社会生活之间的相似性或关联性。”[10]
如果对以往德育教材中的叙事素材作一考察,我们可以发现人民伦理的大叙事往往占据主导地位。主要表现在:①“英雄主义取向”,即站在道德原则和价值标准的视角,以英雄人物、著名人物、突出事件为基本素材,从高处、大处着眼进行叙事。②“社会本位的取向”,即主张社会的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凸显社会利益而忽视个人的合理利益。除此之外,已有的叙事素材还存在一种简单化、理想化的取向,我们展示的故事情境往往过于简单,脱离实际,忽视现实情境中的善恶冲突,多元价值并存的状况,忽视现实的各种条件关系。这样的故事往往不能解决人们在现实中遇到的各种道德困惑,在复杂的道德问题面前显得苍白无力。这也正如人们对西方道德认知学派所采用的两难故事的批判,比如柯尔伯格的学生吉利根指出:“假设的道德两难困境以抽象方式呈现出来,抛弃了道德行为者的个人生活背景和心理状态,从而把道德问题同它可能发生的社会偶然性分离开来。”[11]这样的道德两难故事难以解决现实问题。
正因为存在以上问题,今天儿童德育中的叙事素材很难深入儿童的心灵,引发他们的共鸣和思考。那么该如何选择儿童德育中的叙事素材呢?当代美国著名教育家贝内特花费多年的时间和精力,主持编写了风靡全球的主要由西方文化传统中的美德故事穿插巧织而成的家教式道德教科书《美德书》。贝内特选择了同情、责任、友谊、工作、勇气、毅力、诚实、忠诚、自律这九种他认为对孩子成长最基本的美德。这本书里没有严肃、抽象的道德说教,而是采用为孩子所乐意倾听的童话、寓言、故事、诗歌等向孩子叙述这些美德故事。比如作者选用了《安徒生童话》中的《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等故事来讲述“同情”。可以说,这些故事都是能够让孩子感动的故事。我们可以从该书中得到一些启示:今后,在我国儿童德育中,我们应该多讲讲动人的童话故事,讲讲孩子身边的生命故事,讲讲情感真挚的生活事件,让他们在聆听中感受人物的情感,分享故事的意义;我们也应该充分挖掘和整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童话、寓言故事,为我们的儿童献上真正能打动他们的中国的“美德书”。
参考文献:
[1]丁锦宏,叙事法与道德叙事——当代学校道德教育摆脱弱效困境的一种出路,道德教育研究,2003,3
[2][8]利奥塔.后现代知识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上海:三联书店,1997.40-41、43
[3][4][6][9]刘小枫.沉重的肉身——现代性伦理的叙事纬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286、5、5、7
[5][11]转引郑富兴.美国巾小学品格教育实践中的故事法探析.外国教育研究,2002,11:44、45
[7]耿占春.叙事美学——探索一种百科全书式的小说.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24 .
本周的教学活动中,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节课是鸟儿乐园这节课。这节课我最初的设计意图是想通过播放各种鸟叫声以及各种鸟儿的图片让幼儿来加深各种鸟的认知。在活动开始,我给幼儿播放各宗鸟叫声,想让幼儿来辨别鸟儿的叫声。但是声音一开始播放我就有点后悔了,我突然发现这个环节的设计是失败的,暂且不说对幼儿来说怎样,就算对于我来说,要想分辨出鸟儿的叫声根本是不可能的,因为它们的叫声并没有很大的区别,而且一般人是不可能对这方面有很深的研究的,所以这个环节没有调动起幼儿的积极性。对于幼儿来说,一提起鸟叫声,它们都会模仿成唧唧喳喳的叫声,即使给他们分类出示各种鸟儿的叫声,他们也不能很好的分辨开来。这个环节结束后。我又按照之前的设计思路,给幼儿出示各种鸟儿的图片,让他们来观察鸟儿的外形,加深记忆。这个环节相比上个环节老说,进行得还比较顺利。因为各种不同外形和特点的鸟儿极大地吸引了幼儿的兴趣,它们可以通关观察图片大致说出它们的`特点。活动的最后我让幼儿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他们对鸟儿的记忆。
这节课值得我反思的地方就是在设计一个活动时一定要实事求是,密切联系幼儿和教学实际,不能凭空想象怎么样,很多设计的很好的环节,把它放到教学活动实际中,并不能很好的开展进行,所以理论联系实际是很重要的。活动的设计不在于刻意的追求创新或者标新立异,而是真正联系教学实际,分析幼儿的实际水平和接受能力,真正引起幼儿的兴趣,并且让幼儿有所收获,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收获,这才是最根本的设计出发点。
《 世界儿童和平条约》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首诗歌,将“和平”这一复杂的话题,以儿童的视角、诗歌的形式,变得轻松自然。文章既有一般“条约”的凝练、理性、概括,又有诗歌的感情丰富真挚。学习本课时,主要通过朗读体会世界儿童渴望和平的美好心愿,感受他们对战争的憎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朗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联系战争实例,以及参考书上的一些图片,去感受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伤害,从而激发情感共鸣,升华中心。
由于学生生活在和平年代,对战争的了解仅限于各种媒体,并未经历痛苦,对和平的渴望并不强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介绍目前国内外紧张局势,让学生认识到战争的危险随时存在,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从而促使学生为了和平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一、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是瑞士心理学家,他指出,在个体毕生的发展过程中,即从出生到成熟这个阶段,思维可以分成四个阶段,即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皮亚杰认为,同一年龄段的所有幼儿在认知上也不是完全相同的,但每个幼儿的发展顺序是一样的,后一阶段的发展总是以前一阶段的发展水平为基础的,每个阶段的发展是连续的、逐渐的、持续的变化,而非间断性的、跳跃性的变化。本文将着重介绍前两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约从出生到两岁)
这一阶段是幼儿思维的萌芽期,是幼儿发展的基础时期,也是智力发展的感知阶段。这一阶段的幼儿凭借着感觉和动作来发挥个体的图式功能,开始从初级的、本能性的反射动作发展到具有一定目的性的活动,幼儿通过这些行动所产生的结果来认识世界,对事物的认识具有物体恒存性概念。皮亚杰认为幼儿这一阶段的心理发展决定着未来心理演进的整个过程。
2.前运算阶段(约2~7岁)
这一阶段又称前逻辑阶段,与感知运动阶段相比,前运算阶段幼儿的智力有了新的飞跃,开始以符号作为中介来描述外部世界,表现在幼儿的延缓模仿、想象和游戏之中。他们能使用语言表达概念,能使用符号代表实物。这个时期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很难以别人的观点看待事物。例如,在这一阶段后期幼儿可以说出自身的左右,但对对方的左右常常弄错。这一阶段的幼儿的思维的另一个特点是直觉性和集中性,他们的判断受直觉调节限制。
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告诉我们,教师在组织儿童学习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儿童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儿童的身心认知结构,注意顺序性、阶段性和适时性,采用符合儿童身心发展、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
二、幼儿过早入园的现状和原因
导致幼儿过早入学的原因,大致就是家长觉得早些让幼儿在群体环境中学习,能尽早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另外,在城市中,由于不少父母都是双职工,缺乏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照顾幼儿,尽早把他们送到幼儿园去,可由幼儿园代为管教,省却了不少麻烦。
三、衡量幼儿可否入学的主要标准
1.情感水平
对于幼儿来说,上幼儿园是一件大事,这意味着他们要自己单独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并且要自己处理一天获得的信息。所以家长需要观察幼儿是否适应这个完全与家里不同的新环境。幼儿入园要尽量避免“一刀切”,衡量一个幼儿是否适合送进幼儿园,要看幼儿在幼儿园里能不能快乐地生活,不能单纯地以年龄作为幼儿入园的唯一标准。在幼儿不具备入园条件的情况下强迫其入园,会对幼儿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
2.社交水平
通常幼儿园每个班有20多人,这些幼儿有着不同的行为、不同的家庭背景以及不同的能力。在与不同的孩子交往时,自己的孩子是友好还是害羞,是开朗还是内向,这些都是决定是否把孩子送进幼儿园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3.认知水平
如果孩子能融入其他小朋友的圈子,说明已经做好了入园的准备。幼儿园学习的基本技能包括字母、语音、数字、计数、识字以及一些艺术才能。如果孩子具有对这些知识的兴趣,说明他已经为入园做好了准备。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所以家长在做出决定前一定要了解自己的孩子,以孩子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让孩子在最适合的时候接受最合适的教育,不能让孩子成为自己攀比心理的牺牲品。
四、幼儿入园过早的反思
1.过早入园让幼儿身体不适
孩子入园,家长最担心、最害怕的就是孩子生病。有的宝宝只上了一天幼儿园就病了,有的宝宝更是三天两头身体不适,一个月去不了几天。妈妈们每每谈及此事就痛心疾首,对孩子来说上幼儿园简直就是在受罪。
对于身体抵抗力弱的幼儿来说,与其痛苦地在学校受煎熬,不如在家快乐地成长。入学早的家长或许会有优越感,认为孩子赢在了起跑线上,但是如果孩子身体发育还没有达到入园的水平,家长就硬逼着孩子去幼儿园,就会陷入孩子累、家长累、老师累的怪圈中无法自拔。
2.入园过早导致幼儿生活失序
幼儿园里,老师不可能一对一地时时刻刻精心照顾每个幼儿。有些幼儿在家的时候一般都会主动去卫生间,但是到了陌生的环境,会不好意思,一直憋着不敢去卫生间,憋不住了就尿裤子,如果裤子不及时更换,孩子又容易着凉。
这些不愉快的琐事会让孩子一辈子都无法忘怀,甚至会给有些内向的幼儿的生活蒙上一层阴影,把原本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童年变得暗淡无光。因此,家长要尽早地为幼儿入园做准备。要知道,把一个没有任何准备的幼儿丢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实属不负责任的表现。
3.入园过早的幼儿语言表达不够完整准确,影响交流和沟通
年龄小的孩子,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很强,描述事物不够完整和准确,遇到与小朋友有争执或者其他复杂的情况更是无法清清楚楚地讲出来。有些幼儿渴了不敢说想喝水,老师提问不敢回答,与其他幼儿相处不能做简单的沟通和交流。无法尽快融入集体,孩子就会产生被排斥和孤立的无助感。长此以往,幼儿就有可能变得自闭、抑郁。
4.入园过早易养成幼儿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
入园过早的幼儿年龄小,自然会受到老师的格外关心。不过,如果让老师过多的陪伴和特殊的照顾,让幼儿把自己放在备受关注的位置,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对幼儿的心理成长是不利的。
5.入园过早易使幼儿产生自卑心理
幼儿园实施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是与某一年龄段的幼儿的发展水平相匹配的。年龄太小的幼儿,在运动能力、理解力、联想力、表达力等各个方面都要弱一些。幼儿不能适应、接受所学内容,总是落后,会产生挫败感甚至变得自卑,学习积极性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一、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状况
根据全国妇联2013年发布的权威数据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6000万,总体规模还在不断地扩大,这还不包括城乡流动儿童在内。
心理学家认为,只有童年时获得过爱的人,才有能力爱他人,缺乏关爱和陪伴将严重影响儿童的身心成长。然而,6100万留守儿童,他们中的大多数缺乏完整的亲情和父母的陪伴,缺爱的童年变得险象丛生。
1. 亲情关爱缺失,家庭关怀缺乏。
没有父母的呵护,留守儿童普遍感到孤独,幸福指数低,生活满意程度差。2012年1月5日晚,贵州贵阳,三个来自毕节市的小男孩在一个小巷口打包谷花为生,他们都是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外出打工,三兄弟跑出来投靠在贵阳的亲戚并得到资助,做起了打包谷花的生意。
2. 学习监管不力,教育帮助不够。
据统计,80%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一些老年人观念落后,奉承“牛鞭政策”,给原本缺失父母关爱的孩子,又蒙上了一层心灵的阴影。湖南邵阳一对留守小兄弟经常被爷爷用铁链锁脚的方式“教育”,两个孩子被锁脚分别有5至8次之多,锁脚时间最短也有1小时。
3. 心理疴疾滋生,疏导开解缺位。
当留守儿童无法正确处理内心的情感缺失时,他们往往采取极端方式解决。2015年5月4日,四川省江油市小学生露露(化名)用农药兑了一碗水给奶奶梁淑贞喝,自己也喝下农药。梁淑贞因感觉水的味道不对,只喝了少量,经抢救并无大碍,而露露因中毒太深死亡。露露父母常年在北京打工,每年春节回家一次。对于露露服农药自杀的原因,父亲王文元猜测说:“可能是某些事情她憋在心里想不开,不想活了,就想和我妈同归于尽。”
据南方沿海某省一项调查显示,19.6%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不如人,11.4%的觉得自己受歧视,9.5%的有过被遗弃的感觉。
4. 承受生活重压,道德行为偏差。
留守儿童成长过程中缺少了父母的呵护,极易产生认知、价值观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孩子甚至走上犯罪道路。2009年12月4日,重庆涪陵警方破获一在城区专撬门店的盗窃团伙。成员共11人全是未成年人,其中大部分为留守儿童,团伙头目年仅13岁。
5. 监护照顾不足,人身安全隐患。
监护照顾不足,悲剧就会在留守儿童身上发生。2013年6月26日,江西南昌三个亲兄妹在村口一池塘旁戏水时溺水身亡。由于当时没人在现场,直到最小的一名5岁男孩浮出水面时才被人发现。三兄妹的父母去广东珠海打工了,平时小孩交由爷爷奶奶看管。
留守儿童也常常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2007年7月13日,沈阳警方端掉了一个胁迫未成年人卖淫的团伙,5名被迫卖淫的少女都是来自农村的留守儿童。
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一些地方还出现了强奸留守女童的恶性案件,触目惊心,令人发指。
二、从班主任教育角度,谈谈对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
据了解,我省市县中小学留守儿童的比例占到班级学生总数40%左右,高的达到70%。孩子正值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的时候,正是最需要父爱母爱的时候,却承受着骨肉分离的现实。于是我们老师就成为他们的第二“父母”。作为一名普通班主任,我们应该如何去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呢?
1. 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的联系。
留守儿童出现问题的根源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因而恢复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学校和老师应当为他们搭建亲情沟通的桥梁,比如一个星期在学校里开辟家长热线,让孩子和父母经常能取得联系,老师也经常电访,在沟通上畅通无阻,消除孩子心理上的思念焦虑。还可以利用班会课,教会孩子们写信给父母,把生活、学习等情况和父母诉说,让孩子们有精神寄托,也能锻炼孩子们的文笔。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家长与子女间的联系是双向的。如果与家长联系困难,那至少学生一方的资源是可把控的。父母和子女,不管是哪一方的主动沟通多了,亲情也就温暖直达了。
2. 加强心理辅导,营造健康的学习环境。
如果说学生回到家之后的环境,是教育工作者难以影响的,那至少在学校、在班级,我们是可以影响和正确引导的。运用主题班会进行心理调适,比如学会自我控制,学会自我管理,学会战胜懒惰,学会坚强独立,保持良好的心态,在困难中选择坚强,这种态度会帮助他们更好地战胜困难,实现更高层次的突破。
在布置作业时,可以适当劳逸结合。比如为学生精选有疗育效果的读物,给学生经常听听有益身心健康的音乐,这些“故事盒子”、“音乐盒子”,让它成为孩子的心灵陪伴和驱散内心阴霾的武器,最大限度降低孩子的“烦乱度”,让儿童的心理状态达到最佳。
在学校,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不是一个心理教师或者班主任能解决的,也不是只要单独开设心理课程就能解决的,需要所有的教师一起关注帮助留守儿童,在各个学科中渗透心理教育。
3. 鼓励学生住校,集中管理。
实行留守儿童寄宿制,确保在时间和空间上对孩子的有效监管,解决对留守儿童管理监护不力、管理不到位的实际问题。目前不少中小学校,对寄宿学生仍采取粗放型的管理模式,一方面由于担心管理麻烦和安全问题,学校往往不主动提倡学生住校;另一方面,学校对学生寝室只设置门卫和清洁工。我的建议是:一方面学校应鼓励留守儿童住校,校方采取集中管理,老师有更多机会与学生沟通,让学生节省大量上学时间。另一方面,设立留守儿童关爱教师,由班主任或班级科任老师担任,其主要职责是跟踪留守儿童的生活情况,并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学习情况,帮助学生顺利解决心理和学习问题,没有后顾之忧。
4. 丰富留守儿童的精神生活。
2015年央视节目《中国好书》介绍了向日葵读书点的感人事迹,创始人郁雪群老师放弃留城机会,选择回老家农村小学当一名普通的教师。郁老师了解到班级49名学生,留守儿童就有28人,经常督促、辅导孩子学习的家长仅有2人,孩子们在家、在校都打不起精神。郁老师经常家访,深入到孩子们中去,给他们关爱,填补了父母呵护的缺失。不仅如此,如何丰富留守儿童们的精神生活,让他们快乐起来?她想到了读书,引导孩子们读书,用书来安顿孩子们,把读书点借阅点安在每个小组长家里,慢慢延伸到每个村庄里。从此,郁雪群的“向日葵读书点”小苗开始茁壮成长,留守儿童们的精神世界得到了滋养,不再苦苦挣扎于留守儿童的身份和处境,而开始和理想交朋友,和书籍谈天,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我相信,只要我们老师深入到孩子们的生活中去,将家访进行到底,用爱丰富孩子们的精神生活,留守儿童们的心灵就不会贫瘠。
5. 在集体活动中关爱孤独的心灵。
我们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人与人之间,因为有了互相的联系,互相的关爱与帮助,才有了温暖和感动。留守儿童大都有深深的孤独感,也很敏感。真正的关爱是不露痕迹,春风化雨,保护孩子们的自尊,让他们体会到受关注的平等和被爱的温暖。那么,我觉得集体活动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比如开展一些体育活动、各种运动比赛、班会课上的游戏活动等,都能让留守儿童们感到生活充实、美好。
6. 孩子,代理爸爸妈妈也爱你。
江西广昌针对留守儿童脱离父母监护,在教育、心理健康和社会保护等方面存在问题的情况,实施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引导党员干部、教师及农村“五老”结对留守儿童。为全县3580名留守儿童建立“教育档案”,推行党员“代理家长制”,选择有责任心和爱心并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党员代理家长。这一制度目前已有地方学校开始试点,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性。
我为“代理家长制”点120个赞!社会行动起来,爱才能汇聚成河,滋润留守儿童干涸的心。作为班主任,我可以发动本班的科任老师一起加入“爱心爸爸”、“知心妈妈”的队伍中来,因为平时熟悉,了解,而且老师也具备专业的教育知识,能够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同时,老师对孩子的学习也能进行有效的辅导。这样更能切入实际地关心留守儿童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学习和心理状况。
7. 加强思想教育,增强法制观念。
大多数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监管,留守儿童容易沾染一系列的不良社会陋习,为了防止极端现象出现,作为班主任,我利用每周的地方课,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讲如何自我保护。从电视上、网络上多搜集一些实际例子,对学生进行教育。
8. 提升教师自身修养。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作为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的素质培养,使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做到公平、公正,使留守儿童拥有与其他儿童同等对待的教育,并且关心留守儿童的身心发展。教师本身应该注重身教多于言教,给学生提供一个好的榜样,引导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我们家长和孩子监护人要以身为范教育孩子,这样才具有说服力,让孩子在一种良好品德氛围中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这是广大留守儿童父母心头一道永久的疤痕,也是政府、社会各界人士面前一道拷问责任和良知的难题。从长远来看,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问题,应着眼于从根本上结束他们的留守生活,这需要国家从根本上解决好“三农”问题,建立城乡一体和公平的义务教育体制,为千千万万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创造条件。留存梦想,守护希望,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使他们健康、快乐、幸福成长。
参考文献
[1]李亦菲.中国留守儿童心灵状况白皮书(2015年)[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2015.
【儿童乐园课堂反思】推荐阅读:
儿童乐园(游乐园)运营管理手册10-25
春节儿童乐园活动方案09-14
儿童乐园员工培训09-21
儿童乐园活动方案(中秋促销活动)09-26
蔬果乐园教案反思09-24
《雪山乐园》一年级上教学反思07-13
中班优秀美术教案《鸟儿乐园》及教学反思10-22
儿童诗《四季》的教学反思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