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欣赏梁祝教案

2025-04-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音乐欣赏梁祝教案(精选11篇)

音乐欣赏梁祝教案 篇1

(1)一:向同学提问什么是音乐?让同学发言.总结: 1.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音(主要是乐音)所形成的艺术形象,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艺术.2.创作、演奏(演唱)和欣赏,是音乐艺术实践的三个方面.3.欣赏音乐是一种审美活动.二.向同学讲解:欣赏音乐分为三个阶段: 1.官能的欣赏 2.感情的欣赏 3.理智的欣赏

官能的欣赏主要满足于悦耳(即好听),是比较肤浅的欣赏.要对一个音乐作品进行全面的领略,从而获得完美的艺术享受,除了官能的欣赏之外,还必须进行感情的欣赏和理智的欣赏.三.请大家欣赏一段音乐,说说看选自哪首著名的曲子,并说出作者是谁?开始播放《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第一个乐段,请同学回答.答:《梁山伯与祝英台》

何占豪.陈钢作曲,并向同学说明这是一首小提琴协奏曲

四.向同学解说什么是协奏曲? 协奏曲是独奏乐器和乐队协同演奏的器乐套曲。在协奏曲中,有时由独奏乐器主奏,有时则由乐队独当一面,两者好象是在互相竞争,所以协奏曲又称竞奏曲。

协奏曲一般有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为奏鸣曲式的快板,一般首先由乐队奏出呈示部,然后在乐队的伴奏下独奏乐器重复呈示部.第一乐章充满了戏剧性.

第二乐章一般为抒情的慢板,以与第一乐章形成对比.

第三乐章一般是快速的回旋曲.起着回应和综合的作用. 协奏曲原来是一种没有标题的器乐曲。我国作曲家对协奏曲的民 族化、标题化和形式的革新作了许多新的探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出现了以唢呐、琵琶、二胡、笛子等为独奏乐器的民族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草原英雄小姐妹》、《山林》等标题协奏曲和人声与乐队相结合的声乐协奏曲。向同学说明今天欣赏的是小提琴协奏曲

五.向同学介绍作者和当时的背景

何占豪,浙江省诸暨县人,生于1933 年8 月29 日;陈钢,1935 年3 月10 日生于上海。他们两人在上海音乐学院上学时,合作写成这首协奏曲,在1959 年,作为国庆10 周年献礼。乐曲首演于1959 年5 月的“上海音乐舞蹈会演”,俞丽拿演奏小提琴,上海音乐学院管弦乐队协奏。内容采用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形式为单乐章,音乐素材主要取自越剧曲调。(现在常用的越剧曲调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是[四工腔],第二类是[尺调腔]。它是在[四工腔]的基础上,吸收了京剧[二黄]的过门创造的。第三类是[弦下腔]。它在[尺调腔]的基础上,借鉴京剧[反二黄]手法,吸收越剧早期[六字调]的因素发展而来。)

六.介绍《梁山伯与祝英台》

小提琴协奏曲,象交响诗一样,是单乐章的标题音乐,内容取材于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采用奏鸣曲式,分三部分描述梁祝的相爱、抗婚和化蝶。作品简介

<<梁祝>>创作于1959年.是一个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

东晋时期,浙江上虞县祝家庄,美丽聪颖的祝员外之女祝英台,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女扮男装去杭州求学。途中,邂逅了赴杭求学的书生梁山伯,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

不一日,二人来到杭州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

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谎称家中的妹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可是梁山伯家贫,未能如期而至,待山伯去祝家求婚时,岂知祝父已将英台许配给太守之子马又才。美满姻缘,已成沧影。二人楼台相会,泪眼相向,凄然而别。临别时,立下誓言:生不能同日,死也要同穴!

后梁山伯被朝廷沼为县令。然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英台闻山伯噩耗,誓以身殉。

英台被迫出嫁时,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风雨雷电大作,坟墓爆裂,英台翩然跃入坟中,墓复合拢,风停雨霁,彩虹高悬,梁祝化为蝴蝶,在人间蹁蹁飞舞。

七.在欣赏之前请同学思考:在曲中小提琴、木管乐器和大提琴分别代表什么人? 八.开始详细介绍乐曲: 1.结拜, 播放乐曲第一乐段,边播放边解说: 开头是短短的引子,长笛在清朗的弦乐器泛音和轻柔的定音鼓震音背景上,吹出秀丽的华彩句,描写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阳春景色;双簧管和中提琴互相模仿着悠扬婉转的歌唱性曲调,引出了独奏小提琴和木管乐器一唱一和的爱情主题,也就是奏鸣曲式的第一主题,取自越剧的过门音乐。

2., 共读(传说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去读书,在途中与梁山伯相识后两人情投意合,结拜为兄弟。这段音乐主题就是表现梁祝同窗三载共读共玩时的情景。)

播放乐曲第二乐段,边播放边解说: 爱情主题的再现段由弦乐器齐奏热情洋溢的歌唱性旋律。然后独奏小提琴奏出自由奔放的华彩句,过渡到第二主题。

3.相恋

播放乐曲第三乐段,边播放边解说: 第二主题是生动活泼的回旋曲,描写梁祝当年亲密交游的同窗生 活。回旋曲的基本主题出现三次。第一次由独奏小提琴主奏,第二次由乐队演奏,4.送别(传说中二人在临别时,祝英台假意说家中有个妹妹愿嫁与梁山伯,约梁山伯去探望。故事就这样发展了下去。)

播放乐曲第四乐段,边播放边解说: 第三次由独奏小提琴和乐队合奏。在展开部中,大提琴和大管不断重复着一个阴沉的下行音调,配合着定音鼓的震音和凄惶的锣声,表现出惊慌不安的气氛和不祥的征兆。

5.抗婚(祝英台的父亲逼祝英台嫁与官僚马府少爷马文才,祝英台抗婚不嫁。)

播放乐曲第五乐段,边播放边解说: 铜管乐器和低音弦乐器声色俱厉的齐奏,代表残暴的封建势力。接着,独奏小提琴用激昂的散板表现祝英台悲愤痛苦的表情,并用从回旋曲第二个中间段落变化出来的切分和弦,和代表封建势力的音调相对抗,表现强烈的反抗情绪。

6.楼台(传说中正在此时,梁山伯来祝家探望,得知祝英台为女子也得知祝英台的痛苦,二人楼台相会互诉衷肠。)

播放乐曲第六乐段,边播放边解说: 当抗婚的场面发展到高潮时,音乐戛然而止,随即转入了慢板。独奏小提琴在弦乐器和竖琴的伴奏及长笛的呼应下。奏出了凄侧悲苦的插部主题;大提琴起而应和,互诉衷曲。这段音乐描写了楼台会的场面,紧跟在插部后面的,是一段强烈的闪板,音乐用戏曲中紧拉慢唱的手法来表现祝英台的哭灵。

7.哭坟(传说中在梁山伯归家后不久病故,祝英台得知后悲痛万分,她已下定了决心选择了一条道路,她与父亲约定,穿素服上花轿,并绕道梁山伯的坟前祭奠,父亲同意。那天祝英台来到坟上向苍天哭诉后碰碑自尽。)

播放乐曲第七乐段,边播放边解说: 乐队的急板和独奏小提琴的散板宣叙调交替出现,逐渐发展为第二个高潮。独奏小提琴奏完了最后一个激动人心的华彩句以后,鼓板锣钹齐鸣,意味着祝英台的投坟。全曲达到了最高潮,乐队 奏出赞颂的音调,音乐从悲愤转向平静,重新听到了长笛的秀丽的华彩句,象在引子中一样。竖琴奏出清澈如水的滑音。把我们带进了空灵仙境。意味着梁祝的化蝶。音乐进入了缩短了的再现部。

8.化蝶(当祝英台撞向石碑,墓穴突开,祝英台纵身投入后,从坟墓中飞出一双蝴蝶)

播放乐曲第八乐段,边播放边解说: 乐曲出现了引子的音乐素材,而这已不是人世间的美景,而把我们带入了神化的意境。“化蝶”情深意挚的第一主题,由加弱音器的弦乐部和独奏小提琴重新奏出,表现出一种缥缈悠远的意境,使人想到化为蝴蝶的梁山伯和祝英台,正在双双起舞;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世世代代受到人们的歌颂。下面我给同学们朗读一段“化蝶”的歌词。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人徘徊,千古传颂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

同窗共读整三载,促膝并肩两无猜,十八相送情切切,谁知一别在楼台。

楼台一别恨如海,泪染双翅身化彩蝶翩翩花丛来,历尽磨难真情在,天长地久不分开。

所有的人都被梁祝二人所感动,对他们的命运给予同情,人们不甘于悲剧的结局,因为我们都憧憬未来美好生活。一双彩蝶翩翩起舞,飞向远天,去寻找真正属于他们幸福,而给人间留下了无限地遐想。

欣赏提示

这部作品以浙江的越剧唱腔为素材(越剧唱腔属于板式变化体音乐。越剧唱词最见的句式有七字句、带冠七字句、十字句;常用的主要腔调是[四工调]、[尺调]、[弦下调];唱腔的基本板式是[中板],常用的还有[快板]、[慢中板]、[慢板]、[快板]、[快中板]、[散板]、[连板]、[嚣板]、[清板]等。),按照剧情构思布局,综合采用交响乐与中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深入而细腻地描绘了梁祝相爱、抗婚、化蝶的情感与意境。用奏鸣曲式写成,结构如下图:

九.请同学们重新完整欣赏一遍乐曲,运用你们的想象力,看一看是否能感受到当时的情景? 开始放一遍完整的乐曲,边放映边向同学放映幻灯片上的解说,但不再说话,给同学一个完整欣赏的空间.(一)呈示部

在轻柔的弦乐颤音背景上,长笛吹出了优美动人的鸟鸣般的华彩旋律,接着,双簧管以柔和抒情的引子主题,展示出一幅风和日丽、春光明媚、草桥畔桃红柳绿、百花盛开的画面。

主部,独奏小提琴从柔和朴素的A弦开始,在明朗的高音区富于韵味地奏出了诗意的爱情主题。在音色浑厚的G弦上重复一次后,乐曲转入A微调,大提琴以潇洒的音调与独奏小提琴形成对答(中段)。后乐队全奏爱情主题,充分揭示了梁祝真挚、纯洁的友谊及相互爱慕之情。

在独奏小提琴的自由华彩的连接乐段后,乐曲进入副部。这个由越剧过门变化来的主题,由独奏小提琴奏出(包括加花变奏反复),与爱情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

第一插部为副部主题动机的变化发展,由木管与独奏小提琴信弦乐与独奏小提琴相互模仿而成。

第二插部更轻松活泼,独奏小提琴用E徵调模仿古筝、竖琴与弦乐模仿琵琶的演奏,作者巧妙地吸取了中华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来丰富交响乐的表现力。这段音乐以轻松的节奏、跳动的旋律、活泼的情绪生动地描绘了梁祝三载同窗。共读共玩、追逐嬉戏的情景。它与柔和抒情的爱情主题一起从不同角度上反映了梁祝友情与学习生活的两个侧面。

结束部,由爱情主题发展而来,抒情而徐缓(B徵调,2/4拍子)现在已经是断断续续的音调,表现了祝英台有口难言,欲言又止的感情。而在弦乐颤音背景上出现的“梁”、“祝”对答,清淡的和声与配器,出色地描写了十八相送、长亭惜别、恋恋不舍的画面。真是“三载同窗 情似海,山伯难舍祝英台”。(二)展开部

突然,音乐转为低沉阴暗。阴森可怕的大锣与定音鼓,惊惶不安的小提琴,把我们带到这场悲剧性的斗争中。

抗婚

铜管以严峻的节奏、阴沉的音调,奏出了封建势力凶暴残酷的主题。(F徵调,4/4拍子)独奏小提琴以戏曲散板的节奏,叙述了英台的悲痛与惊惶。接着乐队以强烈的快板全奏,衬托小提琴果断的反抗音调。它成功地刻画了英台誓死不屈的反抗精神。其后,上面两种音调形成了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它们在不同的调性上不断出现,最后达到一个斗争高潮——强烈的抗婚场面。当乐队全奏的时候,似乎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憧憬,但现实给予的回答却是由铜管代表的强在封建势力的重压。

楼台会 B徵调、4/4拍子,缠绵悱恻的音调,如泣如诉;小提琴与大得琴的对答,时分时合,把梁祝相互倾述爱慕之情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

哭灵控诉 音乐急转直下,弦乐的快速的切分节奏,激昂而果断,独奏的散板与乐队齐奏的快板交替出现。这里加了板鼓,变化运用了京剧倒板与越剧嚣板(紧拉慢唱)的手法,深刻地表现了英台在坟前对封建礼教的血泪控诉的情景。这里,小提琴叭取了民族乐器的演奏手法,和声、配器及整个处理上更多运用了戏曲的表现手法,将英台形象与悲伤的心情刻画得非常深刻.她时刻呼天嚎地,悲痛欲绝,时而低回婉转,泣不成声.当乐曲发展到改变节拍(由二拍子变为三拍子)时,英台以年轻的生命,向苍天作了最了最后的控诉.接着锣鼓齐鸣,英台纵身投坟,乐曲达到最高潮.(三)再现部

音乐欣赏梁祝教案 篇2

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 (以下简称《梁祝》) 以我国广大群众所熟悉的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爱情故事为题材, 表现了青年男女忠贞的爱情, 表达了对封建宗教礼法的强烈控诉以及人们对梁祝美好爱情的祝福。这首曲子是由我国著名的作曲家何占豪和陈钢共同完成的, 创作这首曲子时, 他们都还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 为了给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献礼, 响应国家提出的“交响音乐民族化、群众化”的倡议, 创作出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音乐作品, 尤其是交响音乐, 两人联手, 一个发挥越剧音乐专业功底, 一个利用作曲专业特长, 采用越剧唱腔为音乐素材, 利用独奏乐器乐交响乐队相互竟奏的协奏曲体裁形式, 在老师、同学及交响乐队的支持配合下, 于1958年创作完成并在第二年的《上海之春》音乐舞蹈汇演中一鸣惊人, 很快就驰名中外。

二、曲式分析——省略副部再现的奏鸣曲式

曲式指乐曲的结构形式。《梁祝》采用奏鸣曲式, 沿袭了西方古典协奏曲中最常用的奏鸣曲式写作逻辑。奏鸣曲式是十八世纪下半叶以来, 各种大型器乐体裁中最常见的, 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曲式。它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其中呈示部必须有两个对比的主题 (提出矛盾) , 展开部是戏剧冲突 (矛盾斗争) , 再现部是呈示部的再现 (初步结论) 这种“对比——发展——统一”的结构布局, 很适用于来表现复杂的戏剧性的内容。所以作曲家很恰当地采用了奏鸣曲式来表现梁祝相爱——抗婚——化蝶的情景。

三、体裁分析——协奏曲的鲜明个性和高度技巧性

从体裁上讲, 这部作品是协奏曲。协奏曲是一种独奏乐器与管弦乐队协同演奏的大型器乐作品。它的特点是独奏部分具有鲜明的个性和高度的技巧性。在音乐作品进行中, 独奏与乐队常常轮流出现, 相互对答、呼应和竟奏。《梁祝》是小提琴协奏曲, 是小提琴与乐队的协同演奏;其中小提琴有很多高难技巧演奏。协奏曲一般分为三个乐章:一乐章是热情的快板;第二乐章是抒情的慢板, 具有叙事风格;第三乐章是欢乐的舞曲。《梁祝》是单乐章的协奏曲, 既有热情的快板, 也抒情的慢板, 更有中国戏曲音乐的紧拉慢唱, 故这部作品刚问世时, 有人称它“新奇、迷人。”

四、中西结合的配乐形式——小提琴独特的演奏技巧

《梁祝》在配器上也具有着民族特色, 用管弦乐队编制夸张表现出中国传统音乐的韵律主题, 而作为主奏乐队的小提琴成为本曲亮丽的一笔, 吸取了民族乐器的演奏手法, 用欧美乐器的悠扬完美表现出了中国音乐的细腻情感。

独奏乐器小提琴在演奏技巧方面有意识的靠拢和借用我国弓弦乐器的演奏技法。处理上更多运用了戏曲的表现手法。例如, 吸收运用了民族戏曲演奏技巧中的加花、扩展变奏、技巧性的变化与对比, 带复调因素的织体以及“紧拉慢唱”、带散板特点的短句和悲愤的歌腔等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演奏技巧, 其民族化特征强烈而又鲜明。正如在副部的第二插部独奏小提琴模仿古筝、竖琴与弦乐模仿琵琶的演奏, 作者巧妙地吸取了中国民族乐器的演奏技巧来丰富交响乐的表现力。此曲在配器和演奏法方面, 在用西乐寻求中国音乐表达方式和在西乐中寻求中国民族乐器音色等方面, 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这样既发挥了欧美音乐的优势, 又展现了中国古典音乐的特点, 充分的体现了洋为中用的可行性。

全曲作者主要采用了我国越剧的慢中板音调, 引子由弦乐演奏出轻柔的颤音背景, 然后长笛吹出明朗、优美的乐句, 最后由单簧管演奏出抒情、婉转的引子主题。这段音乐极具描绘功能, 将乐音的律动与江南水乡之间的动态结构相联系, 使人产生一种较为模糊的联觉意向, 把我们带进了一副美丽动人的画卷:春光明媚, 鸟语花香, 青山绿水, 草桥亭畔, 好一派秀丽的江南春色!随后在竖琴的伴奏下, 小提琴演绎出纯朴而美丽的“爱情主题”。表现了梁山伯和祝英台真挚甜美的爱情。爱情主题是以我国南方经典戏曲越剧为基础写成的, 充分体现了整曲旋律的民族性。由大提琴奏出的旋律与小提琴形成对答, 利用两种乐器不同的音色变化分别代表男女主人公, 音乐感情深挚婉转, 为我们展现了梁祝草桥结拜的动人情景。对答以后, 乐队的合奏再现了爱情主题, 充分展示了梁祝对爱情忠贞不渝的信念。

接下来由小提琴奏出技巧高超、节奏自由的华彩乐段。它是主部到副部的过渡段音乐, 也是展现演奏者水平的重要表现形式。在华彩乐段的末尾引出了活泼、明快的小快板。这段音乐时而明朗欢快, 时而温柔幸福, 时而热情奔放, 与温柔深情的爱情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再一次从不同的角度充分体现了梁祝之间纯真无间的读书生活这个生活侧面。

在结束部中, 速度为徐缓抒情的慢板, 前半部分由小提琴奏出似断似续的慢板, 它表现了祝英台羞怯、有口难言的内心感情。接着由小提琴、大提琴奏出缠绵而深情的对答旋律, 将梁祝十八相送、长亭惜别的难舍难分的情景惟妙惟肖、细腻亲切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诗情画意, 引人遐想。

综上所述,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把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音乐和西方的演奏形式完美地结合, 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受到了全世界人们的高度赞扬, 西方人称其为“美丽的蝴蝶的爱情故事”, 在中国, 它已成为几乎家喻户晓、琅琅上口的音乐作品, 成为建国以来管弦乐曲的典范, 以至于至今无人超越。■

摘要:本文通过对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曲式结构和内容的分析, 并结合音乐的表现要素由浅入深地总结该作品的艺术特色及其深刻意义。

关键词:小提琴,协奏曲,曲式结构,艺术特色

参考文献

[1]伍湘涛.音乐知识与名曲赏析[M].航天工业出版社, 1993.

[2]伍湘涛.交响音乐赏析新编[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

[3]周世斌.音乐欣赏[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梁祝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1、了解梁祝这一爱情故事的表现形式

2、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音乐片段

3、初步演唱歌曲《化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音乐片段,使学生能用音乐基本要素感受、分析、理解、表现音乐。从而加深对音乐情感的感受和体验。

2、初步学会用委婉、细腻的声音演唱歌曲《化蝶》

3、了解同一主题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教学过程:

一、导入:用化蝶的歌词导入课堂: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千古传诵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

问:大家知道这几句话说的是谁的故事吗? 学生回答

问“大家谁能说一下你所知道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学生回答 问:同学们是通过哪种途径知道这个故事的呢?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梁祝》是我国古代的四大民间传说之一。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多年。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和东方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从古至今,有无数人被梁祝的凄美爱情所感染,人们更是用各种各样不同的形式来传颂这个故事。老师为大家出示几个数字就可以说明这一点:

全国和梁祝有关的戏剧种类有43种。如:京剧、吕剧、越剧、豫剧、昆曲、沪剧、河北梆子等。

和梁祝有关的曲艺种类有23种。如:苏州弹词、四川清音、山东琴书等。各地流传的有关梁祝的歌谣、故事更是不计其数,另外还有小说、电影、电视、动画片等体裁。

问:同学们知道哪些和梁祝有关的音乐吗? 学生回答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音乐家时如何用音乐来表现梁祝这个爱情故事的。二:赏蝶

(一)教师提问:

1、当只有小提琴演奏时的演奏形式叫什么?(小提琴独奏)

2、当由小提琴当独奏乐器协同乐队共同演奏大型乐曲时的演奏形又叫什么呢?(小提琴协奏曲)

首先,我们就来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这首曲子是曲作家何占豪、陈钢于1956年创作的,当时他们还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他们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作题材,并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的创作了这部作品。本节课我们就来欣赏这一作品的部分选段。

(二)、欣赏《梁祝》音乐片段。

1、欣赏“爱情主题”。

问:这段主旋律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问:这段主旋律有什么提点?生回答:

教师总结:旋律优美动听、委婉曲折、节奏舒缓,情绪明朗。

2、欣赏“同窗三载,共读共玩”。

师:在梁祝同窗共读期间,两人经常一起游玩,音乐是如何来表现这一情景的呢?在欣赏中思考音乐的速度(快速)、节奏(紧凑)和情绪(快乐)。

3、师:三年的同窗生活很快就过去了,梁祝二人在结下深厚友谊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离别,这就有了“十八相送,长亭惜别”这一场景。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该如何为这段音乐设计速度、节奏、情绪。(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总结:速度:慢速 节奏:舒缓 情绪:忧伤

4、师:祝英台回到家中后就遭遇了太守之子马文才的提婚,在封建社会“父母之命大于天”的礼制约束下,祝英台的反抗显得那样的无力。接下来,我们就来欣赏这段代表着封建势力的音乐。请大家在欣赏中思考:在这段音乐中,使用什么乐器来表现凶暴残忍、不可抵抗的封建势力的?(弦乐?铜管乐?)

5、师:即将被逼成婚的祝英台偷偷从家中跑了出来与梁山伯相会于楼台,请同学们听完音乐后回答:作曲家时如何表现二人楼台相会的场景的? 欣赏“楼台相会”音乐片段 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音乐由小提琴和大提琴穿插演奏,运用对话的形式,贴切的描绘了梁祝二人在楼台相会、互诉衷肠的场景。

6、师:梁山伯在和祝英台楼台相会回家之后,就一病不起,最终身亡。祝英台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悲痛欲绝,就答应了马家的求婚,但要求在成亲当天必须经过梁山伯的坟前。就产生了梁祝故事中最感人的场面:哭灵、控诉、透坟。下边,我们就来欣赏这段音乐,请大家思考:这段音乐中加入了什么乐器?节奏有何特点?

欣赏音乐“哭灵、控诉、投坟” 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总结:这段音乐加入了戏剧中使用的打击乐器,采用了戏剧当中“紧拉慢唱”的创作手法,再加上急促不安的鼓声,形象的渲染了祝英台哭天喊地、悲痛欲绝的情绪。最后,再锣鼓齐鸣中,祝英台纵身投坟,乐曲达到高潮。

7、师:故事的结局是什么呢?(梁祝化蝶)最后,让我们来欣赏音乐中最美的部分。

三、颂蝶

1、师:同学们,当我们看电视、电影、听故事的时候,都会被这个故事感动,同样,听着优美的音乐,我们也同样会被感动。相同的主题,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当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1959年首演后,受到了国内外听众的一致好评,我国著名的词作家阎肃老师就根据曲子的爱情主题音乐创作了一首歌曲,歌曲的名字就叫《化蝶》,请大家翻开课本,我们来共同演唱这首歌曲。

2、师、生共同演唱歌曲《化蝶》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本节课我们主要了解到了同一个主题,可以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通过对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欣赏和歌曲《化蝶》的演唱,我们再次被梁祝的爱情故事所感动。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人们为什么要用这么多不同的表现形式来传颂这个故事呢?人们要赞扬他们的什么呢?(学生回答)

师:正是他们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和敢于反抗封建礼教的精神感动了无数人,人们才会去纪念他们、传颂他们。

有关梁祝的诗词:蝶恋花梁祝故事 篇4

蝶恋花•英台思学

藕白罗襦飞粉蝶。纤手拈针、翻舞生花叶。

搏弈旋珠心慧黠,临池抚瑟音清绝。

谁识女儿兰蕙质。身染芸香、思学千千结。

魂凭黉窗迷史札,诗书惹梦钱塘月。

蝶恋花•钱塘寻梦

玉水鳞鳞柔橹促。心向钱塘、翠鬓玲珑束。

云影山光雏燕沐,红巾檀扇遮娇淑。

妙语连珠人刮目。鸿鹄天涯、意合春波绿。

奕奕书生同璞玉,草桥义谱金兰曲。

蝶恋花•万松情结

九里霞昕兰桂室。共沐春光、共咏寒江雪。

问字松筠声哑哑,平湖弄月横轻笛。

心事萦逥怀内积。烟雨朦胧、三载梅花匿。

百结柔肠难舍割,子规夜半犹啼血。

蝶恋花•心有灵犀

十二青峰云雾绾。杜宇声声、讔语芳心展。

鸾凤和鸣春意暖,金兰应接梁鸿案。

七巧解迷情海卷。倜傥同窗、竟是娇娥伴。

月泻银光风泛泛,心魂长系神仙眷。

蝶恋花•情天恨海

寂寞妆台离别后。惆怅相思、点滴成红豆。

珠盒迟开金凤旧,镜中人比梅花瘦。

但愿一生长伴守。字字堪珍、莫把痴心负。

天道不公人不寿,婵娟情愫空回首。

蝶恋花•化蝶圆梦

长袖半拖魂半摄。鼓乐喧天、逼嫁声声急。

自许无门悬念绝,满怀热望摧冰雪。

自古情真心也烈。不冀同生、但冀归同穴。

滚石走沙天地裂,千秋绝唱双飞蝶。

文:李国林

《梁祝》说课稿 篇5

大化职业技术学校——姚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我今天的说课题目是《梁祝》下面让我来解说我整堂课的设计。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由何占豪、陈钢作曲。1959年写成并首演。当时作者是上海音乐学院的青年学生。他们为了探索交响音乐的民族化,选择了这一家喻户晓的民间传说为题材,吸取了越剧中的曲调为素材,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单乐章、带标题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描述了梁、祝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乐曲的结构为奏鸣曲式,由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组成。作品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和“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分别作为乐曲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的内容。运用西洋协奏曲中的奏鸣曲式,很好地表现了戏剧性的矛盾冲突。并吸收了我国戏曲中丰富的表现手法,使之既有交响性又有民族特色。

(二)教学内容

1、运用我国民间越剧传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剧情简单导入课堂,增强学生对本节音乐学习的兴趣。

2、两个名词解释:⑴协奏曲⑵奏鸣曲式;乐曲采用奏鸣曲式结构图式;对交响乐有一个初步认识,学好有关必要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

3、用故事中三个具有代表意义的情节——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贯穿音乐欣赏中,让学生由难到易掌握音乐中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这三个部分,降低学生欣赏音乐难度,在轻松愉悦中体验音乐。

(三)、本课地位和作用

1、地位:《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在借鉴欧洲协奏曲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基础上,以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和多种艺术技巧,塑造了鲜明、感人的音乐形象,成为中国交响音乐民族化的成功之作。

2、作用:该曲以其鲜明的民族风格特点,在国内外演出均引起良好反映,得到国际公认。外国音乐家称之为“蝴蝶的爱情协奏曲”,该曲曾被改编为高胡协奏曲、清唱剧、舞剧等,外国舞蹈家将它改编为美丽动人的冰上舞蹈。《梁祝》已成为飞进世界音乐之林、活跃国际乐坛的“彩蝶”。

(四)、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主要音乐片断的含义、学会唱音乐主题。难点:理解奏鸣曲式结构特点。

二、说大纲

本节课符合音乐教学大纲要求:即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树立正确审美观念; 寓思想品德教育于音乐教育之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欣赏中外优秀具代表性作品,开阔学生音乐视野,选择重视我国优秀民族民间音乐作品,弘扬祖国音乐文化。

三、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掌握什么是协奏曲

2、初步认识奏鸣曲式的结构,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尾声;

(二)能力目标

1、欣赏音乐的表现手段与故事内容相融合,理性分析与情感抒发相结合,使学生的情感在音乐中获得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

2、培养学生鉴赏和感受音乐作品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创新能力。

(三)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风格交响乐,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说学法教法

(一)学法设想:

1、在良好的问题情景中,自主地欣赏《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2、理解乐器运用形式,与作品内容有着紧密联系。

3、认真感受乐曲中不同节奏速度变化,对不同主题中能正确区分判断。

4、积极讨论,大胆设想故事结局,引申音乐的尾声发展。

(二)教法设想:

运用多媒体,视听与讲解结合,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展开联想,领悟主题,感受作品精神内涵,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探索创新。

五、说教学过程

(一)教学程序设计:组织教学----传授新课----欣赏音乐----讲解分析----课堂小结----课堂作业

(二)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观看《梁祝》演出剧照,让学生回忆并简单讲述《梁祝》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进入“角色”;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作者、创作时间、名词解释小提琴协奏曲和奏鸣曲曲式特点

2、完整欣赏音乐,结合多媒体出示“曲式结构”示意图。

3、了解《梁祝》的曲式结构。对小提琴和大提琴象征性有鲜明的印象。

4、出示“引子”的多媒体,带着问题欣赏“引子”用什么乐器演奏?乐曲的节奏、速度有什么特点,描绘什么样的场景?(描绘了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色。)

5、在老师的引导下欣赏“呈示部”,能感觉到音乐里的故事。并能从节奏、速度、旋律线等音乐要素来分析作品。第一主题(爱情主题):优美抒情。第二主题(副部主题):轻快活泼,与爱情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

6、倾听展开部音乐,把音乐分成三个片断,让学生边听边举手示意乐段的分割点。讲讲自己脑子里的画面。并能独立的完成音乐要素的分析:抗婚 :音乐低沉阴暗,楼台会: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对答,时分时合,音调缠绵悱恻,如泣如诉。哭灵投坟:变化运用了戏曲音乐中的“倒板”和“紧拉慢唱”等手法,表现了祝英台对封建势力的强烈反抗和控。

7、欣赏“再现部”。通过音乐要素的分析完成老师的问题。音乐再次出现安祥、宁静的气氛,寄托了人们对悲剧的男女主人公的深切同情和祝愿,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8、讲出音乐讲述的故事情节。

9、教师讲解、引导、小结。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综合采用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的表现手法,依照剧情的发展,精心构思布局,寄托了人们对悲剧中男女主人翁的深切同情和祝愿,也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梁祝》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描述梁、祝二人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愤怒控诉和鞭答,反映人民反封建的思想以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

这部作品的艺术成就及历史影响: 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板书

11、课堂作业

(1)视唱爱情主题:许多艺术家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现“化蝶”这一动人的情节。下面给同学们朗读一段的歌词。

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人徘徊,千古传颂深深爱,山伯永恋祝英台。

同窗共读整三载,促膝并肩两无猜,十八相送情切切,谁知一别在楼台。

楼台一别恨如海,泪染双翅身化彩蝶翩翩花丛来,历尽磨难真情在,天长地久不分开。

(2)分组讨论,设想音乐结局:人们不甘于悲剧的结局,一双彩蝶翩翩起舞,飞向远天,去寻找真正属于他们幸福,而给人间留下了无限地遐想。让学生讨论,大胆设想故事结局,引申音乐的尾声发展。

(三)板书设计 梁山伯与祝英台

(1)曲作者:何占豪 陈钢

(2)创作时间:1958年

(3)题材:民间传说

(4)素材:吸取越剧中曲调

(5)体裁: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原为欧洲的一艺术表现形式,以小提琴为主,由多种乐器组成,按乐器种类的不同分为若干组,各组分别担任多声部音乐中的某些声部,演奏同一乐曲。

(6)曲式:奏鸣曲式 ;由呈示部、展开部及再现部三大部分构成。呈示部包含主部与副部两个部分,有时,呈示部前还有引子段落,再现部后常附有结尾。

六、评价分析

1、主体性: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原则,采用启发方法,尊重学生情感和心理,让学生成为真正学习的主人。

2、全体性:学生素质存在差异,在听赏中力求面向全体,营造学生共通的欣赏氛围。

3、创新性:大胆创设情境教学,让学生发挥思维空间,多动脑、动口、动手、参与音乐课堂。

梁祝听后感 篇6

全曲选用梁祝故事中的三个主要情节:相爱、抗婚和化蝶,作为音乐的三个部分。表现出青年男女的忠贞感情和对封建宗法礼教的控诉、反抗。

前奏响起,轻柔的背景下传来了优美的引子音乐,好像一只竹笛自由歌唱着风和日丽,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秀丽景色,既浑厚又不太明亮的音色,使我深深的陶醉如此清丽的前奏旋律中。仿佛看见了各种鸟栖息树枝上,呼朋引伴地发出清脆的鸣叫声,湖水随着微风荡漾起层层涟漪,我台草桥亭畔双双结拜的场景,它以优美的小提琴声为中心,向人们诠释了一个纯洁感情的真谛。尽管这个旋律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熟悉,但却能带给我们无尽的遐想,每一个音符仿佛都经过了夕阳的点染,闪烁着清逸的光芒。很快,主部经过连接部进入到副部主题,描述的是粱山伯与祝英台同窗三年,同学同乐的欢乐的心境,把人们的心带入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意境中,仿佛也与粱山伯与祝英台共同分享着同窗之欢。可是,似乎凡事都有不测风云,总是这样甜尽苦来,梁祝长亭惜别的依恋情景突地撞进了我的脑海中。四处林荫的小道上,两个年轻人的手却迟迟不肯松开。因为他们明白,这一松,就不明白何时才能重逢。他们的心中,始终有个坚定的信念,他们的感情不会中断,他们要为自我的感情负责。强烈的颤音结束了这场离别,它以自身深沉浑厚的独特音色预示着不祥的征兆即将来临,各种震竟有些痴了,心随着音乐的起伏而起伏着。前奏旋律

过后是梁山伯与祝英音、三连音、四连音生动地诉说了祝英台失去梁山伯后的惶恐不安与痛苦,旋律的抑扬顿挫像是暴风雨的来临之前大海上波涛汹涌的场面。音色随着猛烈的配音变得越来越厚重,使我的脑子一片混乱。最终,一大串的铺垫后,祝英台抑制不住内心的痛苦,进行了抗婚,连续的重音充分表现了祝英台英勇的反抗精神,向往破除封建宗法礼教,获得现实主义的心声。从侧面反衬了恶势力的凶狠残暴。很快,一段凄美的音乐侵入我的耳朵,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梁祝楼台相会,互诉钟情的情景。紧之后,乐曲急转直下,以急板和散板的表现祝英台梁山伯坟前向苍天控诉,并运用京剧中的倒板和越剧中的中板,紧拉慢唱的手法,把乐曲推向了全曲中的最高潮,奏完最终一段后,乐声齐鸣,祝英台纵身投坟。我不禁为祝英台悲惨的命运感到可惜。最终,序奏主题再现,冲刷着之前所有的黑暗,又带给人们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让我看见祝英台和梁山伯的灵魂天宇下花成蝴蝶,苍穹中凄然地飞舞。这样的尾声把听众引到一个传说中去,体会一次完美的艺术享受。

梁祝作文300字 篇7

梁祝作文300字

时钟的指针缓缓指向了七点,学校的广播又响起了动听的名曲——《梁祝》。我并没有像往常一样跟同学在一起嬉笑玩闹,而是静静的坐在我的座位上,闭上眼聆听这美妙的乐曲。因为我知道,这是我最后一次听到这首名曲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们从一开始的稚嫩变得成熟稳重;从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屁孩,变成了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汗。回首六年的小学时光,我在这片熟悉的校园里洒下了多少汗水,六年的`时光,仿佛弹指一挥间就过去了。从五年级开始《梁祝》就开始伴随着我的晚自修生活。两年里,我从来没有这么认真的聆听这首名曲,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觉得它多么好听。每天晚上我都期望快点回家,可是到了现在我却想待久点,因为这是最后一个晚上了。那些在球场上飞舞的少年,就要飞向远方了,我们再也听不到那熟悉的《梁祝》了,学校还在,曲子还在,人却不在了。我只希望后面的学弟学妹,能够珍惜每一天,珍惜每一次听到《梁祝》的机会,别等到听不到,才去怀念!别等到离开,才去缅怀!别等到失去,才去珍惜!

梁祝公园作文450字 篇8

“春游啦!春游啦!”同学们一边叫着一边怀着喜悦的心情上了旅游车,一路上我们唱着歌背着诗来到了“梁祝文化主题公园。”

跨进大门,我们先去了化蝶音乐广场。一阵优美的乐曲,一座雄伟的化蝶雕塑像,使我陶醉在那儿。出了化蝶音乐广场,我们又来到另一个地方——梁圣君庙。沿着小道继续向前走去,路旁的花儿草儿向我们点头,真像是欢迎我们的到来,不知不觉,我们又到了梁山伯墓地,我惊奇地发现墓碑上有一条裂缝!竟跟传说中的一模一样!中午的时候,我们来到烧烤中心吃午饭,我们先放了会儿风筝,然后就席地而坐,吃起了零食,吃完午饭,我们又放起了风筝,五颜六色的风筝在空中飞,我们的心也跟着风筝一起自由飞翔。

时间过得真快,该回去了。我们只能买几个纪念品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梁祝文化主题公园。

随笔写作:梁祝为何成为经典 篇9

说到交响乐,似乎离不开“西方人的音乐”这样的印象。事实上,中国交响乐发展已近百年,然而,留在普通人记忆中的旋律并不多,我们能记住什么?唯有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家喻户晓,五十年来仍余音绕梁。

这是一个在特殊背景下,在音乐学院这样一个合适的环境里集体创作的成果。即便后来仍有好的作品出现,也无法超越《梁祝》那样的成功。

这就是一个绝唱。

《梁祝》拥有一个永恒的主题,抗争体现了对于爱情的追求,化蝶则成就了生命的升华,这正是人类最为本真的情感,或许也正是这两点铸就了它在世界范围的成功。

同古希腊的“悲剧”一样,观众因为对剧中人物的怜悯和对变幻无常之命运的恐惧,使感情得到净化。悲剧中描写的冲突往往是难以调和的,主人公往往具有坚强不屈的性格和英雄气慨,却总是在与命运抗争的过程中遭遇失败。故事所表述的重点并不是纯粹无尽的哀伤,而是对命运的一种认识。然而和古希腊不同的是,中国人在宿命的最后加上了更高升华的体现――化蝶。

《梁祝》已然过去,烙印永恒地留在历史长卷上。也许正是“化蝶双飞去红尘,终曲四寂留绝唱”。

【说明】根据李红艳文章改编。

作者:中学生读写

梁祝墓前感怀唯美散文 篇10

今日上午,我乘着尚未完全脱弃微寒衣衫之浩荡春风,趁此百花盛开争奇斗艳之大好春光,怀着无比崇敬景仰之心,来到了神往多年的梁祝墓前。

下车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无边无际的浓绿麦田,在春风的轻抚下唱着银铃般的歌谣,展示着无限的活力,呈现着丰收的预兆,表现着好客的热情。仔细一看,那远处的碑坊和被矮墙围住的墓地已跃入眼内。我忙向前奔去,近了,近了,更近了。跨过一座小桥,我先来到位于京汉古官道西的梁山伯墓地。墓碑已经向下倾斜,碑上的刻字还很清楚可辨,但是碑面上的其它部位却早已被人划得污七八糟,令人惨不忍睹,甚至上面还被人用粉笔写下了骂人的话。碑下有尚未完全散尽的纸灰,碑稍后两侧各被人插上了两根柳枝,估计是清明节临近,有人在此祭奠过了。可放供品的石案上却空无一物,只是残留的粪便遗迹尚可明显看出,尽管刚刚被雨水冲刷,真是令人可笑,可叹,可悲啊!再抬头望望墓冢,已经被人从下往上踩成了一条小路,我是万万不敢沿着这条小路上去,到墓冢顶上去打扰已经沉睡了一千七百多年的主人的。我踩着矮小而又残破的围墙小心翼翼地走了一圈,见坟头早已平了,只剩下好心人用两块土坷垃摞叠在一起的象征性坟头一个。坟头上的草虽已被人踩光了,但是坟身却生出了萋萋青草,尽管残冬的枯草尚存,春风的作用已经十分明显可见。由此,我略感欣慰。

暂别梁山伯墓,我又迫不及待地来到了祝英台墓前。见碑上也很狼藉,但是让人欣喜的是墓碑前有几炷尚在燃烧着并散发出迷人气味的香,烟雾细小而直,刚至碑身就被春风吹散开去。低头仔细一看,石案下有个烂酒瓶子,估计是哪个情场失意的年轻人,痛苦之下来到了这里,对着情圣诉说自己的悲情,以期望与之在情感上产生共鸣,求得安慰与解脱。是啊!梁祝的悲剧,在现实生活中又何尝不在一次又一次重演!爱情,是纯洁的,是美好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是人人都想拥有的。没有爱过的人,没有真正动过情的人,没有用心去爱一次的人,一生注定是有遗憾的,是残缺不全的。自古以来,为了对美好爱情的追求与守护,多少人流尽了泪,跑断了腿,哭哑了嗓,拼干了血,献出了命。金朝文学家元好问在那首《摸鱼儿》里说:“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诚哉斯言!为情而生,为情而死的人,古来有之,就是那被人称作为帝王将相做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无法掩住他们的光辉。

在祝英台墓前我转了一圈,又望了望路西的`梁山伯的墓地,心中甚感凄凉。《孔雀东南飞》中的焦仲卿与刘兰芝虽也双双殉情,以悲剧结束,可他们毕竟在人间做了几年夫妻,死后又合葬在一起。晋朝著名文学家、新蔡人干宝《搜神记》里的《韩凭妻》中,虽然韩凭与妻子何氏被宋康王活活拆散,殉情后被宋康王刻意分开埋葬,可是他们的坟上各长出一棵树,逐渐粗大,根与根相连,叶与叶相接,树上又有鸳鸯鸟一唱一和,苦命夫妻也算走到了一起。比起梁祝来,他们幸运多了!因为梁祝二人生不能同室,死不能同穴,一条小路虽然不宽,却与牛郎织女之间的那条银河无二般。后人为了让梁祝每年见上一面,特地在他们的墓地中间修筑了三座小桥,就是著名的“一步三孔桥”。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也称鬼节这天,这对苦命鸳鸯便可以相聚了。他们日日相对,夜夜相守,可望不可即,泪眼望穿,青丝白头,思此念此,真个让人痛断肝肠。苦苦等待,只能每年一聚,之后又匆匆分离,再于相视中期待着下一年,苦也。互不相见,是苦,可每日里见而不能会,几乎触手可及,却又不可再近一步,岂不更苦?苏轼与结发亡妻王弗是“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而梁祝则是“十米相望心更伤”。正因为这种苦非常人所能受,所以他们的爱情才更加可贵,更加令人感动,更加伟大,更加令人崇敬。

我来到了一口被称作“泪井”的枯井旁,停下了脚步。相传,梁山伯到祝家求婚失败后,经过此地,恰巧天降大雨,他悲不自胜,嚎啕大哭,脸上流的已经分不清那些是雨水,那些是泪水。突然间定情扇子坠落于泥水中,他忙去捡,却在泥水中找不到了。他不甘心地用手使劲挖扒,竟挖出了一口井。他的手杖坠落在地,长成一棵竹竿,竹叶上始终泪迹斑斑。而这口井里的井水与泥水无二般,浑黄污浊。后来祝英台出嫁马家,花轿途经此地,特下来祭奠梁山伯,痛苦时泪水洒进了井里,井水一下子清洌无比,甜美可口。祝英台撞柳树殉情后,葬在了与梁山伯墓一路之隔的对面,后来据说二人化蝶飞去。

徘徊在梁祝墓之间,望着路旁的一排枝条纤细迎风而舞的柳树,我在为他们的悲剧痛惜的同时,也为他们找到了彼此心爱的知心人而高兴,而欣慰,而羡慕。太史公司马迁说:“士为知己者用,女为悦己者容。”鲁迅先生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歌中唱:“姻缘好连,知音难逢。”钟子期死后,失去他这个唯一知音的俞伯牙来了个摔琴谢知音。是啊!知音没了,知己去了,知心人亡故了,弹得再好,已经无人能懂,还留琴何用?茫茫人世间,知己哪里藏?人生在世,能找到一个知己,就是为之付出再多,哪怕失去生命,又有何妨?至少能有人明白自己的心,能与自己相知相亲相印,那就不枉在这世间走一遭。你们是多么幸福啊!天天与知己四目相视,夜夜与知心人说着悄悄话,虽不可经常牵手,但是时刻都能看着对方的容颜,感受着对方的心跳,嗅着对方的气息,就算化作蝴蝶飞去,也要不离不弃,永不分离。

音乐欣赏梁祝教案 篇11

(男女反串更搞笑)

旁白:话说梁山伯和祝英台三年前一同来到刚刚成立的武汉新东方学习英语。梁山伯酷爱口语,尤其擅长模仿马丁•路德•金的演讲。(旁白暂停,梁英文“I have a dream ”)。祝英台一心梦想出国,梦想有朝一日成为BBC主持人。(旁白暂停,祝英文“this is BBC….)最终祝英台以托福和GRE高分的成绩被哥伦比亚大学录取。在祝英台临走的那一天,梁山伯十八里相送在天河机场与祝英台缠绵告别。

L: Yingtai,I love you so much and I‟ll miss you so much.!

Z: I love you, too!Don‟t worry.Shanbo I only love you in this wild world.I‟ll marry you as soon as I‟m back.Wait for me just for two years.L: I‟ll kiss you across the Pacific Ocean.Z: I‟ll kiss you from the other side.Wait for me.BoBo

旁白:一周以后,祝英台从美国打来越洋电话。

L:Oh, Sweetie, Yintai I miss you so much, miss you every minute every second.Oh my dear.Yingtai, Are you listening to me?

Z: Listen, Liang Shanbo.I‟m calling to tell you that I loved you.But I think you‟d better find a better girl.L: What? Pardon?

Z: Because I‟ll get married.L: Married ? to who?

Z: To 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玉树临风的Ma Wencai..He is so handsome.So rich, even richer than Yuminhong.And he is good at 葵花宝典。I love his money and I love his body.L: What are you talking about? You wait and see.I‟ll give you some color to see see.I‟ll kill you!I will kill you in America!

Z: America? You can come to America? Hahahaha,xi xi xi xi.旁白:祝英台的无端背叛深深伤害了梁山伯脆弱的心灵,他发下毒誓:不杀祝英台誓不为人。于是重新来到新东方书院学习托福和GRE。当然他没有忘记老生证可以优惠20元。为了能飞越重洋去杀掉祝英台,他每天提醒自己有一个梦想。

I say to you today, my friends, so even though we face the difficulties of today and tomorrow, I still have a dream.It is a dream deeply rooted in the American dream.I have a dream that one day this nation will rise up and lives out the true meaning of its creed: We hold these truths to be self-evident;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I have a dream that one day I will kill Zhu Yingtai right in America.It is a dream that deeply rooted in my heart.In my heart.旁白:一年之后,梁山伯也来到了美国,四处寻找祝英台的下落。终于在纽约街头找到他当年的爱人祝英台,而她正和马文才卿卿我我。

L: A Zhu , long time no see, huh? Who am I ? I‟m Liang Shanbo.I‟m here to kill you.Z: Liang….shanbo.Oh, Wencai.He is crazy.He will kill me.M: You!Get out of here.L: You!Get out of here!

M: 电话来了。Hello, I‟m in Jingzhou.Ok ok I‟m coming,I‟m coming right now.Z: Please don‟t go.Just stay, please.He‟ll kill me.M: I know!But if I save you, he‟ll kill me by the way.Z: You told me you were good at 葵花宝典?

M: Sorry, I‟m not good at 葵花宝典.I‟m just good at 新华字典。

Z: Oh,you liar.Just get out of here!(to Liang Shanbo)Oh,darling, you must kill me?L: Yes, I have to.Because I hate you more than I can say.Z:(sing)When we were young, we listened to the MP三, you said you‟d love me forever.Don‟t kill me,ok? Shanbo.I qiu qiu ni..L: No door!(sing)Where you go, whatever you say, I‟ll be right here killing you.I only know I was born to love you or to kill you.Now I can‟t love you, the only choice is to kill you.Z: 曾经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 true love in front of me, I didn‟t cherish it.If I was to meet him again, I wish to say I love you.If you would ask me how long I would love him, I should say ten thousand years.That man is you The only man I love in this wild world is you.Only you.(sing)

L: The only woman I want to kill is on-ly you!

Z: Please, you know I love you.I love you just like 老鼠爱大米.I want to marry you.L: hehehe Really?

Z: Oh, of course.Please don‟t kill me!!

L: To kill or not to kill is a question.I don‟t know.Who can tell me? I put her life in your hands.(转向观众)Everybody here, please tell me kill or not kill?

(to kill)

L: You hear this.I „m sorry.But don‟t worry , I‟ ll go to heaven together with you.Z: All right kill me, then we‟ll become two butterflies in the beautiful garden。

Z:(两只蝴蝶旋律)(唱)亲爱的你别杀我,杀了我你也没有好结果。

L:(两只蝴蝶旋律)(唱)亲爱的我也不想杀,只是你不该拿我当傻瓜。

上一篇:门诊清洁卫生制度下一篇:留言板幸福爱情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