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烈火中永生电影观后感(精选4篇)
这是《红岩》的开头,又把我带进了这部电影——《在烈火中永生》。
电影讲述了许云峰、江姐等人被关押在渣滓洞,受尽折磨。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之下,他们永不屈服,和敌人抗争到底,展现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让人内心感触很深……向这些英勇而又伟大的抗日英雄致敬!
短发,披着一条白围巾,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位江姐。作为一名女共产党员,我在她的身上看到了这种永不低头,顽强不屈的精神。当看到丈夫的头颅被挂在长城上,她全力控制着满怀悲愤,要把永世难忘的痛苦,深深地埋进心底。渐渐地,向前凝视的目光,终于代替了未曾涌流的泪水。她深藏在心头的仇恨,比泪水更多,比痛苦更深。敌人为了获取党的线索,以为江姐是个突破口,对江姐进行了严刑拷打。夜,在深沉的痛苦、担心与激动中,一刻一刻地挨过。“现在愿意说了吗?”魔影狂乱地移动着。“不!”微弱的声音传来,仍然是那样的平静。“十指连心,考虑一下吧!说不说?”“钉!”一根竹签对准她的指尖……血水飞溅……“说不说?”没有回答。“不说?拔出来,再钉!”又是一阵令人心悸的泼水的声音!一根,两根!……竹签深深地撕裂着血肉……可是,听不到江姐一丝丝的呻吟。敌人还是不放弃:“谅你一个女共产党,还制服不了?你不愿意讲,好嘛,我们帮你打开嘴巴。来人!”熊熊烈火燃烧着,江姐就被吊在上面。高温下的牢房,敌人已经大汗淋漓,拿着水问江姐:“想喝吗?”“滚!”这铿锵有力的一个字,包含着江姐内心顽强的意志。江姐曾说过一句话:“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华子良,一个装疯里几十年的老头,在渣滓洞终于和党联系上了。我真是佩服与他的意志,能装疯几十年,为牢里的同志和外界取得联系。
小萝卜头,自打吃奶时就被关在渣滓洞,不到九周岁就被遇害了,关在牢里八年,从不知道外面的世界长什么样。我不禁感叹:真是一个可怜的孩子!他有一个不幸的一生,但他还有钢铁般的意志。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喊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
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他们的意志,在地狱的毒火中熬炼。像金子一般的亮,像金子一般的坚,可以使皮肉烧焦,可以使筋骨折断。铁的棍子,木的杠子,撬不开他们紧咬着的嘴唇。那是千百个战士的安全线!用刺刀来切剖胸腹吧,挖出来的——也只有又热又红的心肝。
你们,是暴雨中的海燕,迎接着黎明前的黑暗。飞翔吧!战斗吧!永远朝着东方,永远朝着党!
我们有着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因为你们说过:“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你们平静地在敌人面前宣布:胜利永远是属于我们的。
听完你们的这句话,我的心潮澎湃着,血在沸腾!
——《红岩》读后感
初一(8)班 王越阳
不知是什么原因,我一直不爱看关于战争的小说,但《红岩》却是个例外。翻开这本书,我仿佛来到了1948年,那是胜利的前夕,也是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被囚禁、被拷打的时代。但尽管如此,革命烈士们依然坚持与敌人斗争,最终迎来了胜利的曙光。本书由作家罗广斌、杨益言创作,他们也像书中的人物一样,被捕被囚禁。这本小说正是他们的亲身经历。
本书塑造了不少形象鲜明的人物,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江姐。江姐,原名江雪琴,是一名成熟的女共产党员。她在我心中永远是稳重的、坚强的。那一年她满怀着与丈夫相见的喜悦来到了川北,然而她见到的却是丈夫被悬首示众,血淋淋的头颅。在牺牲的丈夫面前她知道自己不能哭,不能被敌人发现,然而她又何尝不心痛呢。坚强的她在双枪老太婆的怀中落下了无声的泪,那泪——是苦的。在危险再次降临被叛徒出卖时,她为了保护双枪老太婆和华为而不幸被捕。在敌人的严刑逼问下,她的目光依然是坚毅的,敌人能听到的只有那一句平静的“不”.凶残的敌人将竹签一根一根地扎进江姐的手指,血水飞溅,江姐一次又一次痛晕过去,可敌人一次又一次无情地将她泼醒,人们却听不到江姐一丝丝的呻吟。是什么力量让她一个女子这么坚强?是革命烈士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江姐说过“竹签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做的”小小的竹签又怎能打败她呢!在狱中,她还是一如既往的稳重、一丝不苟。留着齐耳的短发,穿着淡蓝色的旗袍,面带着温和的微笑。直至临“走”前,脸上挂着的还是笑,那笑给了渣滓洞的战友们无尽的温暖。
书中还有一位让我心疼的人物,就是小萝卜头。他是个很可爱很聪明的孩子,帮助白公馆的党员们做了许多事情,但最终却不幸死亡。他在狱中待了8年,这是让人难以想像的,一个小孩子也这么顽强。
他们之所以坚强是因为他们共有一种精神——红岩精神!记得在某篇文章中这样说:“仇恨是为了更纯粹地爱与生活,战争是为了更彻底地消灭战争,死亡是为了孕育千娇百媚的春天。”革命烈士们倒下的身躯是为了一个民族的崛起,一个信仰的耸立,一份心情的绝唱——“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我们不能忘记革命烈士不屈不挠、坚苦斗争的岁月,更要珍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铭记红岩精神,做一个坚强不轻易放弃的人。
烈火中永生>观后感
(一)周末我坐在电脑旁,打开了暴风影音,找到了电影《烈火中永生》,看得让我时而激动、时而伤心、时而憎恨。
1948年,重庆解放前夕,国名党反动派感到大势已去,开始对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进行疯狂的镇压,江竹筠(主人公江姐)的丈夫不幸被敌人杀害,江姐怀着愤怒的心情,参加了农村武装斗争。
后来甫志高在反动派的带领下叛变了,反动派命令甫志高将江姐带回来,叛徒甫志高出卖了江姐,江姐与重庆地下党组织领导人被捕。
游击队司令员双枪老太婆带领游击队下山,准备去营救江姐,可狡猾的敌人已经将江姐从水路押走了,在去重庆的囚车里却发现了叛徒甫志高,双枪老太婆当场处理了这个家伙。
江姐被押回重庆,敌人想在江姐身上打开缺口,获得地下党的线索,可江姐只说上级的姓名、地址我知道,下级的姓名地址我也知道„„但这是我们党的秘密,你们别想从我口里得到一点儿材料。反动派生气极了,又问了江姐一遍,江姐不再回答,余新江下令对江姐进行酷刑。
铁锤高高举起,墙壁上映出沉重的阴影。用草绳绑着双手,一根尖尖的竹签对准她的指尖„„血水飞溅„„一根„两根„竹签深深地撕裂着血肉„„左手、右手,两只手钉满了粗长的竹签,可永远钉不破江姐的心。
我看到这里,心中充满了对江姐的敬佩之情,她是多么的勇敢和坚强不屈,她受酷刑时,为了忍受折磨而不发出叫声,牙齿把嘴唇都给咬破了,不管敌人怎么拷打她,她都不肯透露出一丁点儿关于我党的线索,可见她的坚定!
江姐是我们大家心中的英雄,不给敌人透露线索为保护了我党的其他同志,而壮烈牺牲了。
我看到了这里,禁不住流下了眼泪,虽然她被敌人折磨,却不屈不挠,当新中国成立的号角响起,我又禁不住欢呼雀跃,我知道鲜艳的红旗上有她弱小身躯洒下的鲜血,她就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江竹筠!
烈火中永生观后感
(二)《烈火中永生》这部电影,是我最爱看的革命影视作品。
江姐,是我脑海里印象最深的一位女中豪杰。她在熊熊的烈火当中表现的是那样的坚强、勇敢。江姐的精神是那样的可佳,我对江姐的敬佩之情与怀念之情是永远也不会抹去的,虽然现在江姐牺牲了,但她会永远地活在我心中。江姐的意志是那样的坚定:她的丈夫在与敌人战斗的时候壮烈牺牲了,当江姐路过城门时,看到敌人把自己丈夫的头颅悬挂在城楼上时,心如刀绞,但她依然忍着悲痛,继续战斗。
华蓥山游击队司令员双枪老太婆带领游击队下山,营救江姐。她拦劫了押送江姐去重庆的囚车,但狡猾的敌人已将江姐从水路押走,囚车里是可耻的叛徒甫志高,双枪老太婆当即处决了这个卑鄙的家伙。江姐被押往重庆,敌人妄想在江姐身上打开缺口,获得重庆地下党的线索。无数次的审讯,日日夜夜的酷刑,江姐的身体被摧残着,但是江姐以顽强的意志反击了敌人,保卫了党组织。
在监狱中,许云峰和江姐还带领难友们,同敌人展开了英勇不屈的斗争,1949年4月,我解放军强渡长江,占领了南京。随着形势的发展,国民党加紧迫害被囚在重庆狱中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他们把许云峰囚在一座阴森的地牢里,企图将他和狱中的其他难友隔离开来。解放军日益逼近四川,敌人预谋屠杀狱中的共产党人,狱中的党组织积极地策划着越狱行动。
为了尽快与狱外党组织取得联系,在狱中做杂工的老犯人、疯老头华子良主动接受了这个任务——华子良在15年前是华蓥山区的党委书记,被捕后他接受党的指示,利用陪法场的机会,佯装疯子,蒙混了敌人,长期隐蔽下来。华子良借与敌人一起去买菜的机会,机智地与狱外党组织取得了联系,并把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消息带回狱中,交给江姐。许云峰虽然被禁锢在黑暗潮湿的地牢里,但他用尽全力,日以继夜地用带着镣铐的手,挖开了狱墙的砖石,为同志们越狱突围准备了洞口。敌人在死亡前夕疯狂屠杀政治犯,江姐和许云峰被敌人杀害了;华子良率领难友通过许云峰留下的地洞,冲出牢狱,与前来接应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先遣部队及华蓥山游击队员们会师,这时,华子良也与分别15年的老伴、华蓥山游击队司令员双枪老太婆团聚。
这部电影令我受到了很深的教育,所以,我爱看这部电影。
烈火中永生观后感
(三)前两天,我在家里观看了《烈火中永生》电影,虽然电影很短暂,只有一个多小时,但是,江姐那种宁死不屈的精神却深深烙印在我的脑海里。我的内心从满了对敌人的憎恨和对江姐的敬佩。
当我看到敌人对江姐残酷的用刑时,我的心随着江姐的身体吊了起来。这是,凶残的敌人竟然用竹签扎江姐的手,逼江姐说出党的机密,但江姐硬是忍住了疼痛,只字不提。敌人发怒了,他拿起货真价实的皮鞭,狠狠地往江姐身上抽,但江姐仍然一脸正气的怒视着敌人。看到这里,我仿佛听到了江姐的心声:想让我松口?没门!我是不会告诉你们党的一切机密的!随后,敌人疯狂的折磨着江姐。等到审讯结束时,被油锅烤晕的江姐早已汗流浃背、血肉模糊。可见,敌人是多么凶残啊!
其他被抓的好人看到江姐如此虚弱,都纷纷把自己的水贡献出来。然而,就在送水的路上,战士被打伤了,但他仍然顽强的把水送到了江姐的牢房前。就在松手的一刹那,他自己也牺牲了。由此可见其他人是多么拥护江姐呀!居然能用自己的生命送水!
最令我感动的是“小萝卜头”。当江姐审讯结束时,他伤心的问江姐伤口疼不疼。他因为从小在监狱长大,营养不良,导致他头大、身子小,完全就是抗日时期的“大头儿子!”一双大眼睛黯淡无光。在死之前,毫不知情的他居然兴奋地对江姐说:“我要去好远好远的地方玩,坐飞机!我在那里等你,一定要来陪我!”看到这里,我又为小萝卜头的命运担忧。
江姐、小萝卜头、许海峰、战友是多么善良、刚强;敌人、日寇是多么凶残!
在电影学院读书的时候,我极爱的一门课是文学系陈山教授开设的“中国电影明星史”。
老爷子是个上海人,六十年代的北大毕业,平素戴着深不见底的近视眼镜,上课纵横捭阖、舌灿莲花,把一部中国电影史讲得比评书《杨家将》还精彩。
毕竟电影是人拍的,又是一门讲究合力的手艺,你了解了电影背后那些夫妻、师徒、同窗搭档的故事,再去看电影本身,便更能知其所以然。
我们再说回《烈火中永生》,导演是“北影四大帅”之首的水华,主演是赵丹和于蓝。江山代有人才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爱豆。这个卡司的分量搁此刻是什么概念呢?差不多就是张艺谋、刘德华再加个章子怡。
其实,主旋律电影不惟是中国特产,好莱坞对这种题材早就玩得风生水起。按照人大教授金灿荣的说法,美国征服世界的武器有四驾马车,除了强大的科技实力、军事实力、美元霸权,并驾齐驱的还有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话语权。
讲革命中的传奇故事、讴歌革命浪漫主义精神,和好莱坞塑造英雄的开挂人生是一个套路,看完让人热血沸腾、爱国主义指数爆表,出了电影院会自觉地不再乱扔果皮纸屑,行为处事样样向英雄楷模看齐。
发行量超过1000万册的《红岩》是一部以...人为争取人民解放而壮烈牺牲为故事原型的长篇小说。
作者罗广斌、杨益言曾被关押在“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的集中营里,亲身经历过敌人的种种野蛮暴行和...人不屈不挠的斗争生活。
作为幸存者和直接的见证人,死里逃生的作者先是写下一部向组织汇报狱中真实情景的内部回忆录《在烈火中永生》,后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搜集整理先烈们的斗争事迹,加以集中、提炼、进行艺术再创造。创作历时十载,满纸血泪。
小说对革命者的描述是群像式的,而电影的主线人物则更为集中:江姐、许云峰,一女一男,一暗一明,一坚毅一深执,勾画出英雄人物的孪生双相,指向国际共产主义的共同梦想。
与小说不一样的是,电影里关于人物心理活动的铺陈较少,但134分钟的全片看下来还是让人心灵震撼。
历史永远无法抹去惨绝人寰的一幕:1949年的11月27日,185位关押在重庆白公馆、渣滓洞的革命者含恨饮弹,血染歌乐山,从大屠杀中侥幸脱险的仅有罗广斌等35人。
当时,新中国已经成立57天,距离重庆解放只差3天。小说的结尾是一场枪林弹雨、血火交融的大越狱,并以革命者的胜利告终;而电影的改编则更为雄壮,当《国际歌》歌声响起之时,许云峰和江姐恰如一百多年前被梯也尔屠杀的巴黎公社战士一样,站在那段墙的角落里,最终遍体鳞伤、血污满身却毫不狼狈。
电影中两位灵魂人物的扮演者赵丹和于蓝是中国电影史上两颗璀璨的巨星。赵丹在八零年代英年早逝;而于老则近人瑞之年、晚景恬淡,退休后也仍在为中国的少年儿童电影事业奔走呼号,尽其心力。
记得读书时有一次和导师聚谈,他说刚去电影厂的寓所拜访了于蓝教师(我的教师在中国儿童电影协会主持工作),还拿出手机里的合影给我们看。照片里的于教师鹤发童颜、双目炯炯。
作为后生晚辈,在那一刻,你真的会去相信“精神”、“梦想”都不是空物,而文艺作品中的英雄人物也不全是是艺术手段的拔高,它很重要很重要,它也真的存在。
【在烈火中永生电影观后感】推荐阅读:
烈火中永生——电影《红岩》观后感09-12
在大海中永生读后感01-31
在大海中永生教案11-18
观看电影《烈火英雄》观后感700字01-08
《在大海中永生》优秀教学设计11-27
《烈火英雄》暑假高分消防电影观后有感02-21
致敬消防员电影《烈火英雄》观后感07-01
观看电影《烈火英雄》观后感及影评600字01-16
电影《烈火英雄》感悟心得02-22
烈火金刚观后感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