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考查卷

2024-06-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期中考查卷(精选8篇)

期中考查卷 篇1

一、安全常识。

本题安全常识做得较好,正确率高

二、语海畅游

1、看拼音,写词语。

识拼读,但书写欠正确,很多写了同音字。

2、把下面的字抄在田字格里。

书写欠端正,肯抄错字。

3、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拼音未能很好掌握。

4、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未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5、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

本题难易适中,得分率较高,错得较多的字有“垂”

6、仿照句子,把句子里画线部分写得更生动些。

仿写句子,运用拟人等修辞手法,所以相对得分率不高。

7、把下面句子补充完整。

本题为背诵题,得分率较高,错得较多的字有“俱”。

8、比较下面的二个句子,说说用上加点的词好在哪里。

本题很多学生是留空白不做的,也有部分同学抓住“不声不响”的字面意思理解为:乌鸦安静地收拾,而不把它的深入理解为乌鸦默默奉献的精神,所以没拿满分。

9、选词填空。

第1.2小题大多学行都做对,第3.4小题的就做得不对,主要是“发掘”与“发明”的理解不清。

三、阅读理解。

(一)1、本题学生概括能力不理想,表达水平差。

2、学生阅读过程中,未能根据内容拟出标题,有待加强学生阅读指导,提高学生拟题能力;本体与喻体混淆。

(二)《垂柳》

本题维度适中,特别是第一题关联词及第三题选择题得分率领较高。第二题变换句子说法——反问句变陈述句学生不够掌握,第五题考查学生的概括与综合能力,难度一般,但是部分学生仍示掌握,第六题的拓展运用错误率较高,说明学的拓展阅读相当少。

四、能说会道。

本题相对较易,接近日常生活,得分率较高,但还是比较多的学生不注意标点符号的书写。

五、笔下生辉。

优点:

1、大部分学生都能挑选三个主要“人物”进行编写童话故事。

2、只有少部分学生编写的故事情节吸引人。

缺点:

1、编写的故事情节示能具体地表达出来。

期中考查卷 篇2

我们先来看一下3年来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诗歌鉴赏命题情况:

1.从诗词选文来看, 新课标全国卷选题多出自唐宋诗词;从作者和其创作的诗歌来看, 一是名家的非名篇, 如2012年和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均是;二是非名家的代表作, 如2011年新课标卷。以此可推测, 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诗歌的考查, 唐宋诗词依然是主流。

2.从考点方面看, 主要涉及两个大的方面:一是概括作者的情感或者心情以及诗句及句子间关系;二是表达技巧, 主要是借景抒情、用典、烘托、渲染等。此两点考查内容仍然是“考试大纲”所规定的两点: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诗歌的考查也仍然会围绕这两点设题。但值得注意的是, 这两点常常放在一起考查, 不会截然分开。因此在评价文章的内容方面, 除了关注评价感情的题型, 还应该关注对作品中有关诗句的分析与理解, 以及对有关诗句所使用的表达技巧及其作用的考查;二是在“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方面, 除了关注作品在表达技巧方面如借景抒情、虚实结合、对比、比喻、用典、烘托等手法, 还应该关注如何运用这些手法以及它们有什么效果等。同时, 我们还应该看到, 这3年都没有涉及诗歌形象类题型和语言类题型的考查, 所以我们还应该关注诗歌作品的形象类设题和语言类设题。形象一般包括主人公形象、作者形象、景物形象、意象和意境等, 而语言类中的炼字、照应词、理解句意等题型也值得我们重视。

3.从诗歌考查的题材来看, 这3年主要涉及这几个方面:借古咏怀 (2011年) 、思远怀人 (2012年) 、抒怀言志 (2013年卷Ⅰ) 、借景抒情 (2013年卷Ⅱ) 。我们知道, 诗词的题材范围是很广阔的, 除了以上选材, 还可以涉及山水、咏物、咏怀、羁旅行役等多个方面。当然备考中, 不能盲目地以量取胜, 而是应该尽可能了解不同题材的诗作的特点、表达技巧、特色。只有全面、深入地了解每一类作品的特点, 应考时方可得心应手。

4.从题型、题量、分值看, 这3年新课标全国卷都没有变化。两道诗歌考查题均以主观题形式出现, 都是11分。这三个方面试题命制的主流趋势在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的诗歌考查中仍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二、备考策略

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点思考, 我们还应该强调以下两点备考策略。

1.回归课本, 建立体系。

诗歌的复习不应该只是一味地分点训练, 而是应该回归课本, 以课本为依托, 建立复习体系。对必修1至必修5以及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出现的与高考题型相对应的诗歌。教师最好分门别类, 如从题材、风格 (豪放、婉约、飘逸、沉郁、奇崛等) 、常用意象 (柳、水、花、月等) 内涵及各类表达技巧的辨识及其作用、常见语言特色 (雄奇豪迈、慷慨悲壮、朴素自然、婉约细腻、委婉含蓄等) 等方面一一入手, 以课本为依托, 先课内, 再拓展延伸。同时, 对大纲要求背诵的篇目也可趁机再做复习, 甚至还可以同作文 (如题目、文采等) 练习联系起来。总之, 诗歌的复习不应该脱离课本, 更不应该脱离学生的实情。

2.读懂诗歌, 重中之重。

在分门别类做了诗歌的专题训练之后, 考生在考点、考题、答题范式、用语规范等方面都会有不小的认识与提高。但诗歌在考生的模拟练习中仍然会是一个得分比较低的题型。究其原因, 最根本的就是大部分考生的语文素养不深, 积淀不厚, 读不懂诗歌。那么, 除了有针对性的专题训练, 还应该让考生在考场上关注以下这些“显性”问题:

1关注题目

题目有时就是诗词的“诗眼”, 这是看到诗歌时第一要注意的。如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的《春日秦国怀古》, 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的《思远人》, 题目中的“怀古”“思”就直接透露了诗歌的主题与作者的情感。

2关注作者

不少作者的生平经历与其诗作特点都有很大的关系。通过课内的学习和复习, 考生对这一点应该有比较深入的印象。那么考生如果能在考场上把这一认识迁移过来, 会对答题有很大的帮助。如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Ⅰ所涉及的陆游的《鹊桥仙》。之前考生在课本上学习过陆游的诗歌《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书愤》《示儿》等, 尤其对陆游其人会有一个较清晰的认识, 那么考生如果能结合已知的陆游的经历再来读他的《鹊桥仙》, 就不难理解题干要求回答的“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以及“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 这有什么用意”这两问。再如, 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Ⅱ考查的是朱熹的《次韵雪后书事二首 (其一) 》, 相信考生都接触过朱熹的《观书有感》, 如果把对朱熹及其写作风格的认知迁移到试卷, 就不会对朱熹的《次韵雪后书事二首 (其一) 》的写作风格感到陌生, 也会比较容易答出题干中的“作者用什么手法表现梅花的”这个问题。

3关注注释

注释是命题人所给的一种补注, 或者是对作者作品相关时代背景的介绍;或者是对难读字句的解释, 也可能是典故等。无论哪一种类型, 这些注释对阅读作品都很重要, 切不可轻易放过。如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注释中的“2消魂:这里形容极其哀愁”的注解;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Ⅰ注释中的“1这三句是追忆当年军中的生活”和“3镜湖:即鉴湖, 在今浙江绍兴。唐天宝初, 贺知章请求回家乡会稽当道士, 玄宗诏赐他镜湖一角”的注解, 都直接关乎着考生对诗歌的理解, 更重要的是与答题有很大的关系。

4关注题干

很多时候, 我们关注题干, 就会明白诗歌的含义和答题的方向。如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的题干“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的“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这就明显告诉了我们诗歌的结构和写作手法以及答题的方向, 如此考生答题的针对性也就很明确了。

当然, 要读懂一首诗歌, 还有其他值得注意的地方, 需要考生有很多“诗外”的功夫也即“隐性”的功夫。如抓住诗歌的意象、抓住诗歌的关键词等。所以, 考生应该做足这些方面的功夫。

以上是笔者对新课标卷诗歌方面的思考和探析, 只要我们认真分析试题并研究其中的规律, 无疑会对今后诗歌鉴赏的教学和备考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例析全国卷完形填空中的虚词考查 篇3

例1 (2015年高考新课标Ⅰ卷)In the store, I asked each of my kids to give something they thought our “friend” there would appreciate. They got apples, a sandwich and a bottle of juice. Then my 17-year-old suggested giving him a gift card. I thought about it. We were low on cash ourselves, but ... well, sometimes giving from our need instead of our abundance is 50 what we need to do!

50. A. yet B. even

C. still D. just

解析 D。本段大意为“我让我的每个孩子给那里的朋友们一些他们会喜欢的礼物。有的提议给他们苹果、三明治和一瓶果汁,我17岁的儿子建议我们给他一张礼品卡。我们虽然自己都缺钱用,但有时候给别人我们自己也需要的,而不是我们富余的东西正是我们要做的事情。”此题考查just表示强调的用法,意为“刚好是,正好是”。

例2 (2014年高考全国大纲卷)He had no food or water and he was in terrible pain. He couldn’t walk, but he managed to get out of the crevasse and started to move towards their camp, nearly ten kilometers 51 .

51. A. around B. away

C. above D. along

解析 B。此句意为“虽然不能行走,但他设法成功地从裂缝中爬了出来,开始朝10公里之外的营地爬回去”。此处考查away表示“相距……”的意思。

例3 (2014年高考新课标Ⅰ卷)As a general rule, all forms of activity lead to boredom when they are performed on a routine basis ... Before people retire, they usually plan to do a lot of great things, which they never had time to do while working. But 58 after retirement, the golfing, the fishing, the reading and all of the other pastimes become as boring as the jobs they left.

58. A. only B. well

C. even D. soon

解析 D。一般而言,任何一种活动,做的次数多了都会令人厌倦。人们退休之前通常会计划在退休之后做很多很棒但目前无法做的事。但是退休之后,像高尔夫、钓鱼、看书等等其他的活动很快同他们放下的工作一样令人厌倦。第二、三句之间有对比关系,比较了退休之前与退休之后的情况。此题考查soon表示“……之后不久”的用法。

例4 (2011年高考全国Ⅱ卷)The worst time to fall asleep is when driving. Police reports are full of accidents that occur when people fall into sleep and go 36 the road.

36. A. up B. off

C. along D. down

解析 B。警方报告多起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司机睡着了,把车开出了马路。此处考查off表示“偏离……;离开……”的意思。

例5 (2010年高考全国Ⅱ卷)A few years ago my older brother and I were not getting 24 . We had been close as children but had grown apart.

24. A. through B. together

C. along D. away

解析 C. 几年前,我和哥哥的关系相处得不好。小时候我们之间很亲密,但后来关系疏远了。此题考查动词短语get along表示“相处得好”的用法。

例6 (2010年高考全国Ⅱ卷)Rereading the letter, I was driven by its humor (幽默) and clever expressions. These were all qualities for which I had 32 respected my older brother but thought he no longer had them. I had never known he could write so 34 . And with that one letter we became friends 35 .

32. A. never B. seldom

C. sometimes D. once

34. A. well B. often

C. much D. soon

nlc202309040248

35. A. later B. anyhow

C. too D. again

解析 32. D。重读这封信,我被信里的聪明、幽默表达所感动。曾几何时,这些品质恰好是我尊重哥哥的原因,我以为他已经不再具有这些品质了。考查时间副词once表示“曾经”。

34. A. 我从来都不知道他可以写的如此之好。考查well修饰动词,强调写得非常好。

35. D. 正因为这封信,我们又成为了好朋友。考查again表示“又一次;再一次”。

点拨 综上,我们可以得知完形填空对介词和副词的考查主要以以下三种形式出现:

1. 考查与动词的固定搭配;

2. 考查时间或地点副词的意义;

3. 考查其他对动词或形容词起修饰作用的副词。

准确理解上下文,把握四个选项之间的区别,是做对这类题目的关键。

考查关联词的使用

例7 (2015年高考新课标Ⅱ卷)Through the first two games, her team did not get one serious shot on goal. As a parent, I hated seeing my daughter playing her best, 50 still defeated.

50. A. if B. or

C. but D. as

解析 C。作为家长,我不愿意看到女儿虽然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打好比赛,却仍然被打败。两个分句之间存在转折关系,所以选择but。

例8 (2015年高考新课标Ⅰ卷)When I handed him the gift card, saying he could use it for 54, his family might need, he burst into tears.

54. A. whoever B. whatever

C. whichever D. whenever

解析 B。我给了他一张礼品卡,告诉他可以用它来购买他家人可能需要的任何东西。此题考查whatever引导宾语从句,表“任何事物”。

例9 (2012年高考全国Ⅱ卷)Around twenty years ago I was living in York. 21 I had a lot of experience and a Master’s degree, I could not find satisfying work.

21. A. As B. Though

C. If D. When

解析 B。第二句话前半句讲作者经验丰富,而且有一个硕士学位,后半句讲作者找不到令人满意的工作,两个分句之间是转转关系,所以选择Though。

例10 (2012年全国Ⅱ卷)As I pulled the bus over to drop off little girl, she handed me an earring saying I should keep it 30 somebody claimed (认领) it.

30. A. in case B. or else

C. as if D. now that

解析 A。小女孩递给我一个耳环,让我保管好,以防有人来认领。两个分句之间存在条件关系,所以选择引导条件状语从句的in case。

点拨 完形填空对关联词的考查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1. 考查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2. 考查各类型从句的引导词。

在做这种类型的题目时,首先要读懂空白处前后的内容,理清两个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确定准确的选项。不能确定的可以把每个选项代入原文,看能不能构成意义上合乎逻辑的整体。有些题目还需要借助相应的语法知识,通过语法分析确定适当的连接词。

考查代词的使用

例11 (2012年高考全国Ⅱ卷)That night there was a phone call for 36 from a lady who was a director at a larger hospital. She asked me if I would give a one-day lecture on stress (压力) management to 200 medical workers. I said yes.

36. A. her B. a passenger

C. me D. my friend

解析 C。从第二句中可知,她问我是否愿意给她们的医务人员做演讲,所以电话是打给我的。

例12 (2011年高考全国Ⅱ卷)There are times when people are so tired that they fall asleep almost anywhere. We can see there is a lot of sleeping on the bus or train on the way home from work in the evenings. A man will be reading the newspaper, and seconds later it appears as if he is trying to eat it. Or he will fall sleep on the shoulder of the stranger sitting next to him. 26 place where unplanned short sleep goes on is in the lecture hall where a student will start snoring (打鼾) so loudly that the professor has to ask another student to shake the sleeper awake.

期中考查卷 篇4

班级:姓名:流水号:总分:

一、单项选择(40分)

1、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特点是()。

A能改变环境B有心理活动C具有自觉的能动性D能反映外部事物

2、古代寓言“刻舟求剑”的故事从哲学上体现了()。

A一种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是辩证法B一种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是形而上学C一种用运动的观点看问题,是形而上学D一种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是辩证法

3、人们把“6”视为顺利,将“8”看作发财,这种联系是()。A已经被实践证明了的联系B主观臆造的联系C主观符合客观的联系D客观事物本身的联系

4、“拔苗助长”这个寓言告诉我们()。

A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十分巨大的B人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C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没有做不到的事D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5、“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含义是()。

A要用全面的观点看人B要用发展的观点看人C要用联系的观点看人D要用矛盾的观点看人

6、“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这句话包含的哲理是()。

A善与恶是对立统一的,不能只看一面B善与恶是可以变化的,不能一成不变地看待C善与恶是可以互相转化的D善与恶是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7、“退一步是为了进两步”、“为了更好地一跃而后退”这两句话包含的哲理是()。A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倒退的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C前进和倒退都是事物发展的趋势D前进性就是曲折性

8、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它描写人物,有失误,描写刘备忠厚过分却显得虚伪,写诸葛亮多智谋过分却象妖邪。”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

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B要把握事物的度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

9、“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表明了()。

A必须发挥能动性B物质的客观实在C人不能创造规律,不能消灭规律D人的能动作用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10、“守株待兔”中农夫的错误在于()。

A否认事物联系的多样性B否认联系的客观性 C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D把偶然当成必然

二、判断对错(10分)

1、电脑“科学算命”是以前没有的事物,所以它是新事物。()

2、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所以解决矛盾没有意义。()

3、物质是客观实在,所以物质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4、人的知识大部分是从书本中学到的,所以书本是认识的来源。()

5、假象也是对事物本质的一种反映。()

三、辨析题

1、人生价值在于金钱的多少、权力的高低和知识的多少。(10分)

四、简答题

1、物质的概念(5分)

2、矛盾的概念(5分)

3、如何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10分)

五、论述题

许振超是青岛有限公司明港桥吊队队长,党支部书记。他凭着顽强拼搏的进去精神和刻苦钻研的韧劲,熟练掌握了桥吊驾驶技术和维修技术,练就了“一钩净”、“无声响操作”等“绝活”,带领他的团队创造了每小时单船接卸381自然箱的世界纪录。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获得“市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许振超同志的事迹在全国宣讲以来,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1)结合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说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好卷》期中达标检测卷 篇5

期中 达标检测卷

一、mò,√ zhēng,√ hào,√ fèn,√ zhǒng,√ wéi,√

二、海洋 楼房 名胜 电灯 展现

画笔 松柏 辛苦

三、1.示例:

2.园 圆 支 只 近 进 带 戴

四、1.Z zhà

2.Y yān 火 六

示例:香烟

五、花 柳 欲 层 烟 云 枝

名 古

1.花红柳绿

2.一枝独秀

六、滚 下 画 弹 荡 唱

七、1.③

2.②

3.①

八、示例:1.(1)小红 走路 唱歌

(2)天上的云 像狮子 像绵羊

2.(1)天边的彩虹 一座美丽的桥

(2)放学后 草地上做游戏 花丛中捉蝴蝶 树林中捉迷藏 玩得真开心呀

九、1.瀑布 奇石 日月潭 葡萄

2.百年树人

3.无水不文章

4.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十、略。

十一、1.刂 六 示例:刺刀

2.个 只 串

3.惊呼 立马

4.头上、脸上、手上、腿脚上糊满了黑乎乎的泥巴,头上的泥巴还插着几根草和两个小蘑菇,糊在腮帮子处的泥巴上居然有一个长尾巴的虫子,腿上长着草,脚上插着小树枝,真的是头上长角,身上长刺

天哪!大卫,不可以!

5.示例:不讲卫生、淘气

十二、思路点拨:由图可以看出,大卫洗澡时,很淘气,把浴缸当成了游乐场。

三年级数学期中试题卷 篇6

一、轻松填空。

1、填上适当的数。

3千米=( )米

2米=( )分米

5000米=( )千米

2小时=( )分

120秒=( )分

3000千克=( )吨

2、填上适当的单位。

我的水杯高( )厘米

从教室到食堂大约( )米

跳绳长约( )米

语文课本厚( )毫米

3、单位换算。

1吨-60千克=( )

2千米-500米=( )

1米-15厘米=( )

1时-24分=( )

4、( )5=9( )填上最大的余数和被除数。

5、从 甲地到乙地( )条路近

6、( )最大填几。

5( )<60

( )5<31

80>( )9

34>( )8

7、填上>、<或=。

1分16秒 ()116秒

60分()1小时

6000克()7千克

8、学校大门的伸缩门是利用平行四边形的`( )

9、1吨面粉,每50千克装一袋可以装( )袋。

10、早上7:30吃早餐,早读45分钟,请算一算,早读是( )时( )分开始。

11、48个桔子平均分给9个小朋友,如果每人6个桔子还差( )个桔子

12、有23只兔,4只小兔坐一条船,共要( )条船。

二、我会判断。

1、1吨铁比1吨棉花重。( )

2、60分比1小时长。( )

3、时针从12移到6说明经过6小时。( )

4、一个月最多只有4个星期天。( )

5、把长方形柜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它周长不变。( )

6、一上午大约时间是200分。( )

三、细心算一算。

1、直接写得数

65+45=

49-19=

1米-2分米=

1小时-30分=

100-25+75=

97-24=

100-43=

36+67=

2、竖式计算。

8000-579

8543+1349

759

638

1700-899

7366+1678

四、我会解决问题。

1、妈妈带有50元钱,可以买几支9元钱1支的铅笔,还剩多少钱?

2、养鸡场用1005个鸡蛋孵小鸡,上午孵出了366只小鸡,比下午多107只,这一天共孵出了多少只小鸡?还有多少个鸡蛋?

3、语文、数学老师带44个学生去坐游船,规定每船坐7人,要租几条船?最后一条船上坐了几个人?

4、把两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有几种拼法?算出周长。

5、一张茶桌有6个座位,来了32个客人,用6张桌子够吗?

6、下面是百汇学校的作息时间表,看表回答问题。

第一节:8:15-8:55

第二节:9:05-9:45

课间操:9:45-10:10

第三节:10:20-11:00

第四节:11:10-11:50

①每节课用了多少时间?

②10:15分学生们在干什么?

四年级英语期中模拟卷 篇7

Ⅰ.Read and choose(选出与所给单词划线部分发音相同的单词编号) 8%

() 1. kneeA. readB. bread

() 2. thief A. think B. there

() 3. cheeseA. schoolB. beach

() 4. tired A. find B. fire

() 5. raisin A. they B. says

() 6. orangeA. whatB. mother

() 7. who A. where B. whose

() 8. sugarA. putB. but

Ⅱ.Write the proper words(根据要求,写出正确的单词) 12%

1. 单数:watches _____;nurses _____;families _____ 2.物主代词:we _______

3. 复数:child _______;foot_______;potato _____ 4.宾格:he ________

5. 反义词:hungry _______;smooth ________6. 否定形式:have _______

7. (改一个字母变另一个单词) tall ________

Ⅲ.Choices (选择) 8%

() 1. ____ her father run fast?Yes, he’s a runner. But her mom ____.

A. Do, don’tB. Is, isn’tC. Can, can’t

() 2. Don’t drink too _____ hot chocolate. It isn’t ______for your teeth.

A. much, bad B. many, goodC. much, good

() 3.________names are Liz and lily.

A. WeB. Their C. They

() 4.The chicken wings are too ______. I don’t like______.

A. salty, themB. sweet, itC. sour, they

() 5.It’s 9 p.m. It’s your_____ time.

A. lunch B. school C. bed

() 6. What _____ your friends _____?Shop assistants.

A. does, do B. do, doC. are, do

() 7.___________________?She’s Mark’s classmate.

A. What’s sheB. Who’s she C. How’s she

( ) 8.___________any policewomen in front of the house.

A. Are thereB. There isn’t C. There aren’t

Ⅳ. Fill in the blanks(填空, 每格一词) 18%

*根据括号内所给的词的正确形式进行填空10%

1. May and Ken are ______(we) cousins. May is in Grade 3. _____(she) is smart. ______(she) English

is great. Ken is _______(May) elder brother._______(he) hobby is going fishing. ______(they) are

my good friends. I often play with _______(they).

2. Peter _________(not like) to eat grapes. But this morning he ate too_______(much) grapes. He________(feel) bad now.

*根据括号内的中文进行填空8%

1. N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饮料在巴士上).

2. I like chilli fish. He _______________(喜欢)chilli fish, too.

3. Do you ___________________(做水果色拉) for tomorrow’s party?

4. Where i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丹尼的生日礼物)?

Ⅴ.Sentences transformation(按要求改写句子) 12%

1. There aren’t any ambulance men at the gate. (单数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This child likes curry chicken rice. (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What are your uncles? Our uncles are doctors. (用另一种方法改写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Is there any jam in the bottle?(肯定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Those are Terry’s exercise books.(划线提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The teachers like to have cups of tea after work.(一般疑问句并肯定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Part Two: Reading and Writing

Ⅰ.Read and choose(阅读短文,做选择并回答问题) 16%

( ) 1. What is Mrs. Hudson?

A. A waitress. B. A doctor. C. A teacher.

( ) 2. What subject does she teach?

A. Maths.B. Music.C. English.

( ) 3. Who is Janet?

A.Mrs. Hudson’s good friend.

B.Mrs. Hudson’s daughter.

C.Mrs. Hudson’s student.

( ) 4. Where do you most likely(最有可能) see these words?

A. On a newspaper.B. On a birthday card.C. On a menu.

5. How old is Mrs. Hudson toda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How are Mrs. Hudson’s English class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Do her students like her classe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How do you think of (认为)your English teacher?__________________

Ⅱ. Read and choose the best answer(选择) 8%

Hello, my name is Sam. I am a ______. I work in a ________ in my town. Everyday _______ people come here and have lunch. Most of them ______ in the offices nearby(附近的). Tom is _____ good friend. He _____ the noodles here. After lunch, he often drinks some ______and read a newspaper _____ the window.

1. ( ) A. waitress B. waiterC. doctor

2. ( ) A. hospital B. restaurantC. school

3. ( ) A. much B. many C. some

4. ( ) A. worksB. workC. go

5. ( ) A. IB. my C. me

6. ( ) A. loves B. love C. can

7. ( ) A. ice-creamB. cakeC. coffee

8. ( ) A. between B. over C. by

Ⅲ. Fill in the gaps and complete the paragraph(填入所缺的词或词组) 18%

Jerry’s New Friend

Jerry is happy. He makes a new_______ in his new school. His name is _______. He is ______ and _______. He has a super_______. Jerry likes this skateboard because its colour is cool. Tom is good at sports. He can ______,______and dive. After school they often ______, do homework and ______ together. Jerry has good time with his new friend.

Key:

Part One

I. 1. A2.A3.B4.B5.A6.A 7.B8. A

II. 1.watch, nurse, family2.our3.children, feet, potatoes

4.him5.full, rough6.haven’t7.talk / tell

III. 1. C 2.C 3.B 4.A 5.C 6.B 7.B 8.A

IV. A. 1.our, She, Her, May’s, His, They, them

2.doesn’t like, many, is feeling

B. 1.drinks on the bus2. likes

3.make fruit salad4.Danny’s birthday present

V. 1. There is an ambulance man at the gate.

2.This child doesn’t like curry chicken rice.

3.What do your uncles do?

4.Yes, there is.

5.Whose exercise books are those?

6.Do the teachers like to have cups of tea after work?Yes, they do.PartTwo

I. 1.C 2.C 3.C 4.B 5.She is forty-five.

6.They are interesting.7. Yes, they do. 8. Pretty good...

II. 1.B2.B3.B 4.B 5.B6.A 7.C 8.C

III.friend, Tom, big, strong, skateboard, play football, skate, talk, play

2013九年级思品期中卷 篇8

命题人:朱亿全

一、选择题(1-8题为单选题,每题2分,9-14题为多选择题,每题3分,共34分)1长江大学10多名大学生手拉手扑进江中营救2名落水少年,少年获救,而3名大学生却英勇献身。从这些大学生身上,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一种()

A.高度的社会责任感B.勤俭自强的传统美德

C.强烈的自我表现意识D.遵纪守法的良好品行我国体育界有一句名言:“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无名也有名;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有名也无名。”这表明()

A.尊重和保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就是无条件服从个人利益

B.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相互取代、不可分割

C.必须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D.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是并列的,不能片面强调一方而忽视另一方

3.在我国 “志愿者”已越来越被公众所熟知和认可。据有关机构实施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97.6%的青年表示“有空的时候,愿意去做公益活动志愿者。”志愿者的行为()

A.是属于公民的法定义务B.是亲近社会、服务社会的表现

C.是青年人成才的关键D.是只强调国家、社会责任的行为 4.国富民强,是中华民族追求百年的梦想,如今正一步步变为现实。三峡大坝巍然起,青藏铁路飞速行;国人百年奥运梦圆,上海世博全球盛赞……这些重大历史性成就的取得,归根结底在于我们紧紧抓住了这个中心是()

A.基本国情B.社会主义C.经济建设D.党的领导

5.2010年5月19日,为期3天的新疆工作座谈会在京结束。会议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口援疆工作,切实提高新疆各族群众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这说明()

A.我国正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共同发展,结成了平等、团结、互助的关系

C.搞好民族团结是每个人的责任

D.新疆经济要与全国其他省份经济同步发展

6.2010年2月至11月,中国面向全球开展首届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其主题为“创新改变世界,创业成就梦想”。这说()

A举办创新创业大赛是创造财富的唯一源泉

B我国在农业科技领域的各方面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C成就任何梦想都必须依靠农业科学技术

D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发展农业的重要作用7、2009年8月15日,中国与东盟10国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自贸区《投资协定》。未来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寻求发展,以更加开放的胸怀拥抱世界。下面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交往更加频繁。

B谋求东盟合作,这是我国发展自身经济的重要手段

C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D对外开放的形式就是建立自贸区

8.2009年10月1日,世界的目光聚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在这里,气势恢宏的阅兵仪式凝聚成伟大的阅兵精神,让我们感受到了受阅官兵的艰辛付出,他们不畏酷暑、不惧秋寒,挥汗如雨、无怨无悔。这种阅兵精神()

A.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相违背B.是以自强不息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C.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物质保障D.是伟大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生动体现温馨提示:以下各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

9.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新目标,并强调要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上牢固树立。”建设生态文明需要()

A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B贯彻科学发展观

C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D先污染.后治理

10、中国国家馆形如“东方之冠”,做到了照明用电全部自给,雨水循环利用;英国馆的“种子圣殿”展示了英国在全球自然资源保护上所处的领先地位;墨西哥馆的“风筝广场”代表着墨西哥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城市绿地的偏爱… …上海世博会上这些场馆的设计启示我们()A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B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工作C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D科技创新是解决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的唯一途径

11.举世瞩目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l0月31日在上海市举行。右下图是20l0年上海世博会的会徽。三人合臂相拥的图案形似汉字“世”,并与阿拉伯数字 2010”以及英文书写的“EXPO”、“SHANGHAI CHINA"巧妙组合。“世”字所演变出的三个人“你、我、他”表示全人类。该会微的创意表达了()A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愿望B我国坚持对外开放放,以积极的姿态走 向世界的态度C我国坚持学习、借鉴和吸收一切外来文化的思想

D我国人民热爱本民族文化并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情感

12.2010年3月1日,湖北省授予“信义兄弟”道德模范特别奖。2月10日,孙水林为兑现发放工钱 给农民工过年的承诺,冒雪从天津驾车赶回武汉黄破.途中遇车祸不辛身亡,其弟孙东林强忍悲痛千方百计借钱完成了哥哥的遗愿。我们可以这样看待“信义兄弟”的感人事迹()

A.“信义兄弟”的事迹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B.“信义兄弟”忠实地履行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

C.“信义兄弟’在危难时刻见义勇为、匡扶正义

D.“信义兄弟”以生命的代价换取荣誉,得不偿失

13.在 2010 年 3 月 14 日的记者招待会上,温家宝总理在回答台湾联合报记者提问时说:“在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 《 富春山居图 》。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但现在我知道,能合成一幅画。.一半放在台湾故宫博物院,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馆,画是如此人何以堪?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温总理讲这个故事,其寓意是()

A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B 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主权和领土不容分割

C 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

D 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

14.安徽省凤阳小岗村党支部书记沈浩带领干部群众走向致富路。2009年11月6日,沈浩因积劳成疾倒在工作岗位上,胡锦涛总书记就学习宣传沈浩先进事迹作出批示。向沈浩同志学习,我们应该()

A发扬艰苦创业精神B不言代价与回报地履行责任

C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D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和学习

二、综合题(共36分)

15、2009年10月1日上午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国庆60周年庆祝活动,新中国的60年,上演了这个星球上波澜壮阔的一幕,经过60年艰苦奋斗,中国从一个满目疮痍的落后国家,成长为举足轻重的大国。“中国道路”、“中国奇迹”、“中国经验”……中国,从未像现在这样赢得世界的瞩目。(1)为什么说“中国,从未像现在这样赢得世界瞩目”?(3分)

(2)这条“中国道路”指的是什么?(2分)

(3)请说出“中国经验”有哪些?(3分)

16、材料一:2010年4月30日,上海世博会开幕,星期天,上海某中学学生赵新与父母搭上市政府提供的“零排放”世博专用电动车赶往世博园游览。进入园区他们乘上了专门的新型燃料电池观光车,来到游客最多的中国馆。中国馆外墙材料为无放射、无污染的绿色产品,能够反射热量,降低能耗;地区馆平台上厚达1.5米的覆土层,可为展馆节省10%以上的能耗;馆顶的观景台引进了最先进的太阳能薄膜,储藏阳光并转化为电能;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经过净化可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这些都使赵新一家大开眼界。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在倡导什么发展理念和生活方式?(3分)

(2)谈谈你将如何实践材料一中所体现的发展理念和生活方式?(4分)

.材料二:在世博园里,赵新和父母感受到了世博志愿者带给他们的温馨服务。他们看到来自上海各大高校和社区及全国各地的成千上万的志愿者,用真诚和微笑从事翻译、引导、协助等服务,受到游人的称赞甚为感动。当赵新和父母发现有些人在园区内乱扔空水瓶、纸屑、餐盒等杂物,甚至有人不顾他人占用整张长凳睡觉,引起众多游人不满时,心中有说不出的难受。

(3)运用所学知识说明赵新一家“甚为感动”和“说不出的难受”说明了什么?(4分)

17某社区倡导人人都是志愿者,人人参与公益活动,用每一个人的热情去激活社会的正能量,实现“微志愿----微文明----大文明”的转变。

如果你是该社区的一员,在参与公益活动、传递正能量中,可以扮演什么角色,相应承担哪些责任?(写出两种)6分

18.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4月30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宴会,欢迎前来出席上海世博会开幕式的贵宾。他在致辞中说,上海世博会是“中国的机遇,也是世界的机遇”,并强调“上海世博会将向世界展示一个拥有5000多年文明历史,正在改革开放中快速发展变化的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说一说改革开放中我国快速发展变化的表现。(2分)

(2)请你总结我国快速发展变化的原因(至少三个方面)。(3分)

19.(6 分)2010 年 4 月 14 日清晨,青海省玉树地区天崩地裂,房屋倒塌,人员伤亡。巨大的灾难使玉树这个主要居民为藏族同胞的偏远高原地区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赶赴灾区,感问灾民,指挥救灾。全国各族人民心牵玉树,他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拐款、捐物、救灾 … … 全国上下形成了一股抗震救灾的强大合力。

(l)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哪些民族精神?(2 分)

(2)如果你所在的班级接收了玉树灾区的藏族同学,你该如何处理与他(他们)之间的关系?(4分)

九年级期中考试答案提示:

一、选择题:1—5 ACBCB 6—8 DDD 9:ABC 10 AC11ABD 12ABC13ABD14 ABCD 16—18:BAA

二、15、(1)为什么说“中国,从未像现在这样赢得世界瞩目”?A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百姓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我国人民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B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C;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2)这条“中国道路”指的是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3)请说出“中国经验”有哪些?A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B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C实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D弘扬民族精神;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答出三个方面即可得分)

16、(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在倡导什么发展理念和生活方式? A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低碳生活方式。

(2)谈谈你将如何实践材料一中所体现的发展理念和生活方式?答:A积极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B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做到绿色出行、厉行节约、使用节能产品等)的习惯,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3)运用所学知识说明赵新一家“甚为感动”和“说不出的难受”说明了什么?答案: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服务社会,为人民服务就会得到人们的赞扬;礼貌待人,与人为善,关爱他人会让人感动;不文明行为,伤害他人的行为,损害国家和国人形象的行为,就会让人不舒服。我们应积极投身到为人民服务的队伍中去,不做对社会、对他人有损害的事情。17略

18(1)说一说改革开放中我国快速发展变化的表现。答;A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百姓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我国人民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B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C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请你总结我国快速发展变化的原因(至少三个方面)。

A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B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实施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战略C;实施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弘扬民族精神;E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只要考生答出三个方面即可得全分)(3分)(l)上述材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哪些民族精神? 团结统一,自强不息。(或“团结互助,万众一心,顽强拼搏”等亦可得分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中医馆建设可行性报告下一篇:宇宙最后一本书读后感300字

付费复制
文书易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