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旅游公约

2024-06-0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文明旅游公约

文明旅游公约 篇1

营造文明、和谐的旅游环境,关系到每位游客的切身利益。做文明游客是我们大家的义务,请遵守以下公约:

1.维护环境卫生。不随地吐痰和口香糖,不乱扔废弃物,不在禁烟场所吸烟。

2.遵守公共秩序。不喧哗吵闹,排队遵守秩序,不并行挡道,不在公众场所高声交谈。

3.保护生态环境。不踩踏绿地,不摘折花木和果实,不追捉、投打、乱喂动物。

4.保护文物古迹。不在文物古迹上涂刻,不攀爬触摸文物,拍照摄像遵守规定。

5.爱惜公共设施。不污损客房用品,不损坏公用设施,不贪占小便宜,节约用水用电,用餐不浪费。

6、尊重别人权利。不强行和外宾合影,不长期占用公共设施,尊重服务人员的劳动,尊重各民族宗教习俗。

7.讲究以礼待人。衣着整洁得体,不在公共场所袒胸赤膊;礼让老幼病残,礼让女士;不讲粗话。

文明旅游公约 篇2

(一) 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 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相互关系所存在的自然状态。文明作为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综合表现形式, 集中体现了人类物质和精神文化发展的成果, 涵盖了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 体现着社会进步状态。生态文明取义于生态概念所描绘的生物之间及其与非生物之间所依存的关系状态, 强调人类社会的文明应该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在相互作用过程中遵循和谐发展、共生共荣这一客观规律, 最终才能实现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一种思想意识形态与精神成果。

生态文明是个动态概念, 也是个时代概念。人类社会文明从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发展到现代的生态文明, 对自然的态度经历了完全依赖———敬畏———改造———敬重, 发展到今天, 伴随科技发展而来的自然灾害频发、污染日益严重、能源危机等社会问题引发人们对人与环境之间发展关系的多方位、多层次反思, 提出人类社会必须承认自然的权利, 尊重爱护自然并与之形成利益共同体。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形式, 集中体现了当代人在不同层面和角度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处理与自然关系所付出的全部努力和取得的全部成果, 既从思想意识、国家制度和政策及法律法规等方面体现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安全的维护, 也从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实际行动等方面展示人类社会对生态平衡的维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探索。

(二) 生态旅游的内涵

“生态旅游”一词最早由美国学者赫克特于1965年提出, 1983年, 墨西哥人豪·谢贝洛斯·拉斯喀瑞在文章中首次使用。在旅游相关研究文献中, 关于生态旅游的不同定义有140余种, 研究呈现多视角, 不同的研究者基于不同学科背景对其概念、含义进行不同解读, 目前没有公认的统一的概念, 精确含义缺乏一致见解, 但共识认为生态旅游是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生态旅游的概念包含三个层面:一是科学的旅游发展观, 旅游资源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开发, 尊重生态环境, 合理利用, 关注旅游发展对资源和环境及生物多样性可能带来的冲击, 开展负责任的旅游活动, 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二是生态旅游是一种强调社区参与并对地方发展带来福音的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产品;尊重社区经济发展, 既提供给旅游者当地社区保存完好的特有社会人文、风俗人情保真实体验, 又尽可能避免外来文化对其造成的冲击, 同时强调社区参与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要求旅游发展能对社区做出贡献, 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三是生态旅游时刻体现对“人”的关怀, 关注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旅游企业经济持续发展, 强调社区参与促进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 引领旅游者获得满意旅游体验。

二、生态文明与生态旅游的关系

(一) 基于生态旅游产生原因视角

伴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人类却面临着生活环境质量下降的威胁, 许多旅游区也不同程度地遭受到污染和破坏。因此, 迫切需要寻求新的解决办法使旅游业的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生态旅游基于寻求解决传统大众旅游形式存在的弊病条件下, 在市场需求拉动的外部原因以及行业内部寻求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促使下, 人们不断的寻找一种更有生命力、更负责任的旅游发展替代模式, 来保证旅游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生态旅游业的发展与完善取决于社会文明发展状况。人类在面临生态危机的社会背景下反思传统发展观念提出了生态文明, 是人类社会理性的选择, 其本质特征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利益共同体, 实现可持续发展。践行生态文明并不是单纯的保护生态环境迟缓经济发展, 而是要通过有效途径合理高效利用自然资源为经济建设服务, 在保持生态平衡基础上优化和改善环境,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实现经济与生态、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的统一。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发展模式, 既可以通过控制开发强度、限制旅游容量、加强生态安全教育等多种渠道和方式实现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又可以借助于旅游景观资源和文化的完整性的保护平衡经济利益, 实现代际之间的文化传承和利益同享。

(二) 生态旅游的功能角度分析

根据目前相关研究发现:生态旅游主要具有观光游览, 环境保护, 促进社区经济发展和环境教育四大功能。生态旅游虽然强调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但作为一种旅游产品, 必须具备观光游览的市场特征, 同时突出生态特性设计, 使旅游者既能获得一定旅游体验又不对旅游资源与环境造成破坏或产生不可逆影响。同时, 保护一直是生态旅游发展和研究的关键要素, 只有充分发挥其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功能, 生态旅游才能真正符合生态文明之要求, 成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社区参与一方面使社区居民通过参与旅游发展获得经济收益, 改变资源利用方式, 避免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的因生存压力而对当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 社区良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对旅游者具有较强吸引力, 既丰富了旅游产品内涵又有利于传统文化和民族习俗的保护和传承, 促进社区的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生态旅游区别于传统旅游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其关注环境, 倡导在旅游过程中进行环境教育, 提高旅游者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责任感, 促进生态旅游快速发展, 谋求旅游产品在资源和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取得平衡。

从生态文明的结构层次上看, 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生态文化等构成生态文明的深层结构, 体现生态文明的本质生命力, 是一种文明形态区别于另一种文明形态的质的规定性。生态意识作为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是基于生态价值的角度根据社会与自然的具体可能性提出的解决二者关系中所有问题的观点、理论和情感总和, 是人类对其与自然关系变化反思和理性升华;道德作为一种对社会现象进行评价, 平衡人与人、人与社会各种关系及对自我进行教导和行动引导作用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引用至自然生态领域之后即为生态道德, 也就是人类社会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过程中应该形成一种信念, 维护自然的权益, 用道德规范约束和调整人类对自然所采取的行为。文化是人的发展和本质的具体体现, 植入生态价值观意味着新的文化产生, 也是人类从统治自然到和谐共存的新的存在方式的过渡。生态旅游的发展依赖于资源本身和人, 生态意识、生态道德、生态文化是生态旅游业发展过程处理人与环境问题的理性选择, 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层动力和智力资源在旅游业的具体实践。

三、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生态旅游关注环境和保护资源被作为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 但其在发展过程中尤其是具体实践上依然带一些环境问题, 根据目前我国相关理论研究发现, 生态旅游研究理论日趋成熟, 研究在不同领域均取得一定成果, 理论意义的生态旅游发展是旅游业顺应生态文明建设最佳发展方式, 但生态旅游具体实施中因各方利益关系及理论实践性问题依然存在一些环境问题:首先是污染问题, 旅游景区的大气、水体和垃圾污染依然普遍;其次是旅游景区环境容量在旅游旺季超载, 同时游客基本集中在部分知名景点也容易带来环境压力;以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因追逐经济效益和保护意识及相关监管、惩罚措施欠缺或力度不够, 部分景区生物多样性欠缺保护甚至遭到破坏;同时存在景观破坏和视觉污染、自然遗迹破坏、非生态景点的污染与破坏等问题。

四、生态文明促进生态旅游发展

(一) 生态文明教育促进生态旅游发展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思想观念体系指引现实社会中人的行为方式, 贯穿于整个社会行为过程,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物质和精神文化成果的体现, 其践行主体是人。目前, 我国旅游消费者, 社区居民, 旅游企业开发、经营及管理者生态意识和环境消费控制力较弱, 生态环保意愿较高但实际行动能力不强, 因此, 必须全社会动员和多部门行动, 通过公众化和常态化教育营造社会生态文化氛围、提高全民生态意识和树立生态道德观, 借助相关培训提高生态旅游具体参与与实践者的素质, 培育生态旅游者和培养生态旅游从业人员;发挥政府管理部门组织宣传和教育功能, 树立科学的生态发展观和“生态优先”的生态旅游发展价值取向。生态文明教育有利于提高国民的环境意识和普及生态知识, 有利于协助解决区域问题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保证生态旅游活动的正常开展。

(二) 科学规划, 注重平衡旅游地开发与保护

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生态文明的自然属性, 现代经济社会运行与发展必须切实转移到良性的生态循环和经济循环的轨道上来, 使人、社会与自然重新成为有机统一体, 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生态旅游发展依托于资源。在资源的利用过程中, 以生态文明的和谐与持续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 充分认识旅游资源和环境的未来状况, 寻求有利于旅游景区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平衡点, 生态旅游规划必须要走“保护———开发———发展———保护———发展”的生态与经济双向良性循环的路子, 同时对旅游景区各子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积极正确的分析, 放眼未来, 景区规划不仅要服务于满足当下生态旅游市场的需求, 还要兼顾旅游地环境的长远保护与永续利用, 对于任何形式的有损生态环境的开发行动给予坚决制止。

(三) 加强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保障体系与政策

生态文明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思路。生态物质文明、生态行为文明、生态制度文明等构成生态文明的表层结构, 是生态文明主体直接感受、认知、评价的表层性因素, 具有量的规定性。生态制度文明强调以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为中心, 是调整人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制度规范的总称。生态文明是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环境资源保护得以实施的制度保证, 是真正实现保护———开发利用———保护的积极成果。现阶段, 我国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以及经营过程比较混乱, 因此, 急需围绕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任何利益主体建立健全相关法律保障体系与政策。如建立和完善生态旅游资源的产权制度、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监管制度、环境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生态旅游开发中利益分配制度等, 以及政府鼓励发展生态旅游的相关政策。另外, 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旅游者行为做出规制。

五、结语

生态文明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生态文明是旅游业实现和谐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建设生态文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生态旅游发展完善必须处理好旅游资源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严格按照生态规律办事, 不仅实现“在保护中开发, 在开发中保护”获取一定的经济效益, 还要通过旅游开发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获取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形成旅游和谐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性互动。生态文明理论对生态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和社会引导作用。以生态文明的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理念作为生态旅游发展理念, 改变单纯经济利益的追逐, 以保护资源环境良性循环为基础, 着眼长期发展, 谋求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生态旅游应时代发展之需, 践行生态文明背景下旅游业发展方向。在辨析生态文明和生态旅游内涵基础上探讨二者的关系, 结合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分析生态文明对生态旅游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旅游

参考文献

[1]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05 (04) .

[2]张首先.生态文明:内涵、结构及基本特性[J].环境教育, 2010 (01) .

[3]段文霞, 肖猛, 李光跃, 陈放.生态旅游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及防治对策研究[J].四川环境, 2004 (01) .

[4]孙道玮, 俞穆清, 陈田, 田卫, 王宏.生态旅游环境承载力研究——以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2 (01) .

[5]刘思华.刘思华选集[M].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0.

小区住户文明公约 篇3

为营造清馨、幽雅、和谐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

创建花园式生活工作小区特制订本小区文明公约希大

家共同遵守共建美好家园。

1、爱护院内清洁卫生坚持院内道路、坪地每天一

小扫每周一大扫。各楼道由住户轮流经常打扫。

2、院内严禁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涂乱画、乱扔

乱倒各种车辆必须整齐有序停放严禁在门洞和楼道堆

放任何物品。

3、正常工作时间小区内严禁燃放鞭炮、大声播放

音响、高声喧哗。

4、严禁攀折践踏校内花草树木。

5、讲究社会公德严禁向窗外吐痰、抛丢烟头及其

他物品严禁将杂物扔进下水道。

6、校区内严禁放养家禽家畜及宠物违反者除责

令清除垃圾、脏物外由党校每次收取环境污染费10元。

7、邻里之间和睦相处。有困难相互帮助有意见或

矛盾互让互谅公共事务民主协商积极参与。

8、积极主动配合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防火

防盗防事故发现可疑人员进入院内要进行盘问并报告

公安机关。

9、校园内禁止赌博及其他非法活动。

10、自觉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11、每晚10点钟以后回来的人员进门后自觉及时

关锁好院门对不按要求锁好铁门的每次罚款200元

如果因此造成公共财物被盗的承担赔偿责任。

文明社区公约 篇4

一、自觉遵守市、区文明公约,大力倡导“讲文明、守公约、改陋习”的新风尚,积极参加和谐社区建设,人人争做文明公民;

二、邻里和睦,相互尊重,谦让团结,敬老爱幼;

三、爱护公共卫生,生活垃圾及时入箱,楼上居民不往楼下乱抛乱丢垃圾、杂物;

四、遵纪守法,礼貌待人,讲文明语言,行文明礼仪,养成文明习惯,爱护社区的花草树木及公共设施;

五、不在住宅周围乱建乱盖,楼道内不乱堆乱放,保持楼道干净整洁;

六、装修房屋不改变结构,不噪声扰民,建筑垃圾及时清运;

七、不养家禽家畜,宠物办证,不任其到处乱窜扰民;

八、节约用水、用电,不私自乱拉乱接电线;

九、防火防盗,群防群治,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文明旅游公约 篇5

在全球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旅游产业也获得了空前的大发展。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2014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2014年我国旅游产业总体收入3.25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0.2%,出境旅游总人次达1.17亿人次,旅游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然而,在高速发展的背后,旅游活动中的游客不文明行为问题渐渐浮出水面。2014年国庆期间,北京天安门广场收集各类垃圾近50t;高速公路堵车过后出现大量长短不一的“堵车垃圾带”;广东某地动物园游客向动物投食;安徽宣城出现攀爬历史名人雕塑等。景区景点刻字留言、随地吐痰、脏话连篇等行为更是常见。随着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负面影响逐渐扩大,无论是国家各级旅游行政管理机构还是旅游行业自身和舆论媒体都已注意到这一现象及背后暗藏的巨大危害。各路媒体开始积极呼吁,旅游业本身也在积极加强对游客的约束和管控,国家旅游局对较严重的不文明行为开出大“罚单”,并推出旅游者“黑名单”。

通过对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相关文献的梳理,发现我国学者对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研究始于20世纪末,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者行为不文明的表述、不文明行为的表现、不文明行为的危害、形成原因、矫治对策五个方面。旅游者不文明行为主要有“非道德行为”、“道德弱化行为”和“不文明行为”三种表述方式。田勇、邱剑英分别从“旅游非道德行为”角度对这一行为进行了概念界定;胡传东将旅游者行为不文明表述为“旅游者道德弱化行为”;李萌、何春萍最早使用了“旅游者不文明行为”这一表述。关于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表现,2006年之前的文献多讲述不文明行为的部分内容,在此之后的文献则多数引用国家旅游局发布的10大不文明行为或18种不文明行为。对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危害,学术界的争议较少,大部分文献都将其概括为影响中国礼仪之邦的文明古国形象、影响旅游相关的双边或多边国家的友好往来、损害目的地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对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古迹的破坏等几个方面。关于旅游者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学者们大多是从旅游者自身角度和旅游外部环境角度两个方面进行研究。从旅游者自身角度来讲,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旅游者自身的自律意识和意志较差。此外,客观存在的旅游外部环境也是旅游者不文明行为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这其中既有旅游管理组织以及能对旅游者施加影响力的机构管理缺位问题,也有我国社会长期存在的社会文化环境与国际社会接轨的问题。针对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矫治措施,学者们的观点众说纷纭,但基本上还是从“推力”和“拉力”两个方面来研究,“推力”方面主要是对旅游者不文明行为进行前期的宣传和教育;“拉力”方面主要有对不文明游客的处罚和加强监督监管。

综上所述,虽然学术界对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研究已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尚未对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关于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结构、特征和发生机制的研究还非常少见。因此,本文较系统地分析和探讨了旅游者不文明行为内涵、特征、发生机制以及矫治对策。

2 旅游者不文明行为内涵解读

2.1 旅游者不文明行为定义

关于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定义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表述。有学者使用“非道德行为”概念,也有使用“道德弱化行为”和“不文明行为”的表述。田勇认为,旅游非道德行为是指游客表现出来的与社会主义道德不相符合的行为;邱剑英同样使用这一概念将这种行为表述为不规范的言行举止,而且这些言行举止与社会主义所倡导的道德规范是相背的;胡传东认为,旅游者道德弱化行为是一种介于正常行为与违法行为之间的容易对当地居民及其他游客造成不好后果的失当行为;李萌、何春萍将旅游不文明行为定义为旅游者在游览活动中的一切危害旅游景区和旅游环境的可能行为;林育彬则将旅游不文明行为定义为旅游者在整个旅游环节过程中一切与旅游活动效率最大化和旅游者身心愉悦不相符的行为活动。

根据以上学者关于“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相关概念表述,并结合“行为”和“旅游行为”的定义,笔者认为旅游者不文明行为是指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表现出的不符合社会伦理规范的行为。该定义具有以下三层含义:(1)旅游者不文明行为是一种介于文明行为与违法行为之间的道德失范行为;(2)旅游者不文明行为是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产生的行为;(3)旅游者不文明行为对其他旅游者、旅游环境、旅游地居民等均有消极影响。该定义综合了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主体、环境、结果和生成过程,但没有考虑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行为手段,具有明显的结果导向。即无论旅游者采用的是什么工具或方法,是有意还是无意,只要具有了行为结果就生成了不文明行为。

2.2 旅游者不文明行为分类

依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旅游者不文明行为划分为相应的类别。按照旅游者内心思想意识可划分为有意行为和无意行为两类,前者是指旅游者在内心思想意识的支配下做出的不文明行为,这种行为危害更大、结果更严重、影响更深远;后者是指旅游者在不经意间做出的不文明行为,这种行为只有行为结果,没有行为动机和主观恶意。按照内外部表现来讲,可划分为内在心理活动与外在能动反应两类,前者是指旅游者心中存在或即时产生的不文明态度和观念,后者是指已产生的外在行为表现。根据行为发生的旅游环节不同,又将其划分为餐饮不文明行为、住宿不文明行为、交通不文明行为、游览不文明行为、购物不文明行为和娱乐不文明行为六大类。从社会文化与社会关系角度,可将旅游者不文明行为分为不讲卫生、不讲秩序、不讲尊爱、行为粗俗、不讲规则、法制意识淡薄六大类。

2.3 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结构

旅游者不文明行为具有对象性和方向性,有明确的主体与客体。主体是不文明行为的实施者,即旅游者;客体是不文明行为的影响者,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旅游设施、旅游环境或旅游氛围。分别讨论如下:(1)旅游者不文明行为主体。主体是具有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并且具有意志、情感等心理活动的人,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主体自然是旅游者,是不文明旅游行为的发起者和传播者。一个不文明行为的产生首先要有旅游者实施,然后将这种不好的旅游行为通过各种传播渠道有意或无意地传播给其他旅游者或准旅游者。主体在整个不文明行为的生成和传播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2)旅游者不文明行为客体。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客体多种多样,可以说只要是受到旅游主体实施的不文明行为影响的一切对象都是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客体。这些对象包括以其他潜在或现实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服务提供者甚至是旅游主体本身为代表的人,也包括旅游设施、旅游环境、旅游氛围等在内的物,如景区内的公共服务设施、动物园里的动物、旅游地的好客旅游氛围等。(3)旅游者不文明行为主客体关系。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主体与客体之间存在着作用与反作用关系。作为行为主体的旅游者是不文明行为的发起者,作为行为客体的人或物是不文明行为的承受者。主体通过实施不文明行为作用于客体,客体通过对不文明行为抗诉反作用于行为主体。具体来说,主体通过实施不文明行为破坏旅游环境和旅游氛围,影响旅游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使其他旅游者感到压抑、反感、身心疲惫;然后,客体通过对旅游者不文明行为表达不满,向旅游管理机构控诉,进而采取实际行动矫治不文明行为来反作用于主体,迫使其减少或停止实施不文明行为(图1)。

3 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特征分析

3.1 随机性

由于旅游空间的开放性和异地性,因此不文明旅游行为可发生在任何旅游开放空间和时间,针对任何旅游客体,具有显著的随机性特征。随机性也给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治理带来了很大困难,为了遏制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发生,管理部门或组织要随时随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治理成本大幅增加。

3.2 从众性

人的活动总会吸引其影响范围内的其他人,使受影响的人表现出一种明显的参与倾向:要么参与其中,要么具有明显的参与意向,这便是人的“从众心理”。旅游者行为也具有明显的从众性特点,无论是旅游者文明行为还是不文明行为,会吸引大量其他旅游者效仿。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从众性会带来“多米诺骨牌”效应,使好的行为更好或坏的行为更坏。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矫治过程中要认识到这一点,通过以点带面,发挥某一类群体的示范作用,扭转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

3.3 多样性

旅游者随时随地可能实施多种多样的不文明行为,这些行为涉及到旅游活动中的每一个环节。从旅游餐饮中的自助餐随意浪费到旅游住宿中的客房随意污染,从旅游交通中的乱扔垃圾到旅游游览中的恶语相向,从旅游购物中的只“尝”不买到旅游娱乐中的黄赌毒泛滥,任何一个旅游环节都是旅游者不文明行为可能发生的地方。每一个环节也可能出现多种多样的不文明行为,以游览环节为例,乱扔垃圾、随地吐痰、高声喧哗、不守秩序、插队逃票等都是这一环节可能出现的不文明旅游行为。

3.4 类聚性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旅游不文明行为产生过程中也是如此。由于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差异,某一类旅游者往往表现出某种共同的不文明行为,呈现出类聚性。如年轻人在旅游活动中经常出现攀折花木、恶语相向的行为,而老年人则很少出现这类行为,这主要是由于两类人群的身体生理机能和生活阅历不同。此外,由于生活空间和生活条件的差异,来自农村和来自城市的旅游者在传统文化风俗和环境卫生等方面也表现出一定的类聚性。

4 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发生机制

一般来说,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发生是以一定刺激作为基础的,这种刺激可能来源于旅游内部环境,也可能来源于旅游外部环境。在这些刺激因素中,旅游者的客观需求往往是最重要的一点。在旅游者有了客观需求之后,就会采取措施来满足这一需求,这时如果需求通过正当途径不能及时或不能有效满足,旅游者就会观察周围环境,看是否能通过其他“便捷”途径来及时满足,如果周边环境许可,旅游者就会采取此“便捷”途径,导致不文明旅游行为的产生。

旅游者不文明行为产生后会发生传导,传导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传导到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客体上,对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物化客体造成破坏性影响;另一个传导路径是直接作为“周边环境”传导到其他旅游者上,导致不文明旅游行为的再次发生。当旅游者不文明行为传导到其客体上后,会对旅游环境和其他旅游者产生负面影响,在这种负面影响累积到一定程度时,受害旅游者会对旅游管理组织申诉,使其采取措施对不文明行为进行矫治(图2)。

从图2可见,整个示意图中形成了两个封闭的环线,这两个环线的焦点在“旅游者不文明行为”上,图左半部分形成的封闭环线构成了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生成的恶性循环;右半部分形成的封闭环线构成了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矫治良性循环,即通过一轮又一轮的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矫治,不断降低旅游者不文明行为发生的频次和程度,直至旅游者不文明行为消失。

5 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矫治对策

5.1 矫治原则

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矫治是一项长期复杂的任务,遵循一些基本的矫治原则是实现旅游者不文明行为扭转的前提,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标本兼治防止复发。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矫治不能简单停留在表面上,需要采取持续性的有力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认真详细研究造成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深层次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釜底抽薪。同时,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反复性也要求矫治措施贯彻到底。(2)多种手段综合使用。旅游活动的综合性决定了旅游者不文明行为必然是多种多样的,采取单一的措施、使用单一的手段是不可能根治这一顽疾的,必须使用多种方法、多种措施、多种手段,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去研究、分析和矫治。这些手段既包括旅游主管部门的制度设计、宣传教育,也包括景区、景点、宾馆饭店、娱乐场所的监督和管理。(3)惩罚与鼓励相结合。根治旅游者不文明行为,既要有强有力的“推力”措施,也不能缺少“拉力”措施,需要在前后两个方向同时用力。“推力”措施是实现行为改变的惩罚性措施,可减少或遏制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发生频率;“拉力”措施则是实现行为改变的鼓励性措施,更加柔和人性。(4)对症下药措施得当。旅游者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行为外显样式繁多,因此在对某一个或某一类旅游者不文明行为进行矫治时,一定要先弄清行为的“来龙去脉”,找出行为背后隐藏的深层次原因,对症下药。试想如果一个缺少垃圾桶的景区,在解决乱扔垃圾问题时,不是去想方设法增加垃圾桶的数量,优化垃圾桶的布局,而是一味采取说服教育,甚至物质处罚,会有什么效果?

5.2 矫治措施

保障性措施:(1)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旅游者实施不文明行为的一个重要动因就是旅游服务不到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不文明行为就是旅游服务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报复性行为。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矫治根本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关键在于高压整治不法商贩,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文明旅游氛围;提升旅游服务提供者的服务意识、服务水平和行业地位[7];运用法律、行政等各种手段惩恶扬善,让高质量旅游服务提供者得到好处、得到利益。(2)完善旅游配套设施。旅游服务配套设施设备不完善也是不文明行为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旅游景区景点和其他旅游服务提供商要完善并优化旅游设施设备配套,为旅游文明行为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和载体。如针对内急时找不到卫生间造成随地大小便,走累了找不到休息座椅席地而坐等不文明行为,应通过配置足够的旅游厕所、休息座椅来解决。(3)提高旅游管理水平。旅游管理机构和旅游企业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创新游客管理模式,使用更加人性、更加高效的管理方法。(4)优化旅游制度设计。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矫治和管理一定要强化顶层制度的设计和优化,从根本上提高旅游管理水平。这里讲的制度设计既包括旅游主管部门等政府管理机构的顶层设计,也包括微观设计上的旅游规章、旅游合同、旅游公约等,如景区景点的游客管理章程和旅行社旅游合同的规定等。

鼓励性措施:(1)积极进行宣传教育。积极加强旅游伦理宣传教育、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和公共道德的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修养水平和自觉遵守各类旅游规章制度的意识[4]。宣传教育的途径和方式有学校宣传、媒体呼吁、景区环境教育。(2)塑造培养模范人物。旅游者有一个共同的从众心理,无论是在旅游活动或是其他活动时都是如此。因此,可积极塑造旅游文明模范人物,通过模范人物的文明故事和亲身实践,影响旅游者行为,激发旅游者的文明意识,进而减少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产生。(3)强化旅游礼貌礼仪。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文明之国”,在部分人文明意识、社会公德缺失的今天,有必要仔细梳理并颂扬传统文化中积极的伦理价值,倡导中华礼仪和文明风尚,积极宣传那些强调人敬畏自然、尊重他人的伦理规范,并在旅游交往过程中贯彻传统文化中的“入乡随俗”、“宾至如归”等强调主宾互动的人际交往礼仪和价值观念。(4)努力融入地方文化。旅游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空间转移,这种空间上的变化也带来了文化上的变化。地方文化的了解和体验也是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者要积极努力融入地方文化,与目的地居民在文化交流上进行积极互动。旅游服务提供者要通过积极营造旅游参与氛围满足旅游者的这种文化互动需求,以增强旅游者对当地文化的了解、理解乃至认同。在活跃旅游气氛的同时塑造文明的旅游者。

惩罚性措施:(1)持续强化监管监督。旅游不文明行为具有很强的反复性,需要通过持续高强度的监管监督,迫使旅游者改变不文明行为,最终形成良好的习惯行为。这里的监管监督不是单方面的景区景点行为,而是一个由政府、社会和企业交织在一起形成的监督网。(2)及时批露不当行为。“没人知道,不丢人”是游客行为不文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可通过各类传播媒介进行及时批露旅游活动中的不文明行为,尤其是可建立旅游者不文明行为数据库,使旅游中的不文明行为能接受整个社会的监督。(3)限制不当行为祸首。文明旅游行为,大家会争相模仿;不文明的旅游行为,大家一样也会效仿。如果对这些不文明行为的始作俑者过度宽容,就极有可能造成恶性循环,导致不文明行为的蔓延。因此,对不文明行为的祸首一定要严加限制,消除大众对不文明行为的模仿现象。

摘要:在对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相关背景分析和文献述评的基础上,界定了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内涵,并对其分类和结构进行了解读,厘清了旅游者不文明行为的行为特征和发生机制。按照标本兼治防止复发、多种手段综合使用、惩罚与鼓励相结合、对症下药措施得当的矫治原则,从保障性措施、鼓励性措施和惩罚性措施三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矫治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者不文明行为,内涵,机制,矫治

参考文献

[1]李萌,何春萍.游客不文明旅游行为初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1)∶26-28.

[2]田勇.旅游非道德行为与旅游道德的塑造[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2)∶15-16,28.

[3]邱剑英.旅游非道德行为与新世纪的道德建设[J].长春大学学报,2001,(2)∶83-86.

[4]王婷婷.矫正公民旅游失范行为对策探究[J].才智,2008,(7)∶252-253.

[5]胡传东.旅游者道德弱化行为的推拉因素与形成机制[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96-100.

[6]林育彬.昆明旅游景区游客社会公德不文明行为管理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7]丁志鹏.乡村旅游不文明行为研究——以湘乡市为例[D].长沙:中南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13.

[8]Gorsuch.Attributions of Responsibility to God:An Interaction of Religious Beliefs and Outcomes[J].Journal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Religion,1983,22(4)∶340.

中学校园文明公约 篇6

讲公德重诚信,不破坏公物,不乱涂乱画,不说谎欺人,不抄袭作弊。

讲文明懂礼貌,不恶语伤人,不随地吐痰,不追逐喧哗,不顶撞师长。

讲仪表树形象,不穿奇装异服,不留长发色发,不佩戴饰物,不趾高气扬。

讲环保爱整洁,不乱扔杂物,不践踏草坪,不攀折花木,不带零食饮料。

讲团结求合作,不损人利己,不揭短嘲讽,不拉帮结伙,不挑拨是非。

讲爱心比奉献,不自私自利,不妒忌他人,不混天度日,不见难不帮。

文明就餐公约 篇7

●就餐人员应遵守公共秩序,讲文明、讲礼貌、守公德,言语文明、举止得体。

●分批就餐,取餐时按次序排队,不插队,礼让三分。●维护就餐秩序,不在餐厅大声喧哗、酗酒、聚众起哄和其他不健康活动。

●维护环境卫生,用完餐后将剩余饭菜、果皮、纸屑以及其它废弃物倒入指定垃圾筒。

●爱护公共设施,不随意搬动、拆卸、损坏就餐桌椅。●节约水电,不得自行开关、调试空调、灯光等电器(照明)设备和水、电、消防设施。

●勤俭节约,爱惜粮食,不得随意丢撒剩菜剩饭,保持食堂卫生。

●尊重食堂工作人员,有问题和建议及时通过正常渠道反映,避免发生争执。

文明旅游公约 篇8

关键词:生态文明,可持续旅游,生态旅游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的不断进步, 人们越来越注意到与生态坏境和谐并存、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这标志着当代工业文明正在向生态文明过渡。长久以来, 人类不断的创新一方面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另一方面导致了世界范围内资源日益匮乏, 因此, 生态系统的和谐转向失衡。同时, 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直到20世纪80年代, 一股以“保护环境、崇尚自然”为宗旨的绿色浪潮快速从全球范围内掀起。

一、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人类关于社会发展及其对环境的影响问题的探讨最早可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1972年, 罗马俱乐部出版《增长的极限》一书。1987年出版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一书, 首次指出了以可持续发展原则来迎接人类面临的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挑战。它首次赋予可持续发展完整的含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可持续发展依靠着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实现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保证续代的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不同于与传统的农业和工业文明, 它追求了一种全新的文明:生态文明。生态文明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二、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是指满足当代人旅游需求的同时, 不损害人类后代为满足其旅游需求而进行的旅游开发。传统旅游业的生存和发展既依赖于环境, 同时也在破坏着环境;而现代的可持续发展旅游既保证了满足旅游者旅游需求, 同时还保护景点的旅游资源, 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强调保护是基于‘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 ‘保护’, 是作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战略措施, 保护的对象是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即生态旅游资源、生态旅游环境和当地社区的利益不受损害”。这就满足了以上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所提出的要求, 同时也符合生态文明的内涵。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态旅游”。

三、生态旅游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 (IUCN) 特别顾问、墨西哥旅游学家谢贝洛斯·拉斯喀瑞 (H.Ceballos Lascurain) 1983年首次定义了“生态旅游”的概念, 把生态文明的概念应用到旅游业中。从他的定义中给出了生态旅游的两个基本特点:旅游对象是自然生态环境, 同时旅游方式不对自然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我国在生态旅游概念被正式推广之后不久, 就很快的引入这一全新的旅游形式, 并在全国依托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和后来出现的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来开发。截止2007年底, 我国共有各类自然保护区2531个, 总面积15188万公顷。其中,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03个, 世界文化自然遗产35处,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87个, 国家森林公园660个, 国家地质公园138个, 为在我国进一步更好的开展生态旅游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四、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按照指标体系建构的原则,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GB/T 18972—2003) 》提出针对目标评价地区的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 包括环境、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指标。

通过专家咨询, 问卷设计统计结果分析对建立的指标体系进行筛选, 在该指标体系的基础上, 运用层次分析法 (AHP) 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对结果进行汇总, 然后计算相对权重值。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建立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估模型:

其中, Ai为第i个单项指标的分值;Bi为第i个单项指标的权重;Cj为第j个指标层内指标的权重;Dh为第h个准则层内指标的权重;n为要素层内的指标个数, m为指标层内的指标个数, p为准则层内的指标个数。

五、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程度评价标准

根据上述评估模型, 可以计算出被评估区域的评估得分, 科学的使用评估得分为在景点所在地区开发生态旅游项目决策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若每个单项指标的满分分值都以百分计算, 下表中则给出了所得分值结果与当前关注的景点所处在的可持续发展阶段之间的对应关系。

我国有大量的生态旅游资源, 尤其是在西部欠发达地区。而目前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模式, 其在增强景点所在地经济实力、提高旅游者生态意识的方面的作用都得到了国际上的公认。因此, 应推广在科学分析、合理布局的基础上进行生态旅游建设, 以生态旅游为契机, 大力在旅游者甚至是全国公民中开展环保、生态教育, 提高国民素质。

生态旅游是截止目前为止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富成效的一种发展模式, 生态旅游的开展才能有力的、良性的刺激当地经济的发展, 反过来进一步更好的建设和保护景点自身。国家旅游局已确定2009年为“生态旅游年”, 在我国已建立的生态旅游景点将面临一次大规模的检阅。而在今后的生态旅游景点规划中, 希望我们所提出的评价体系指标能对相关部门的决策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郭来喜:中国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石[J].地理科学进展, 1997年16期p1~10

[2]王家骏:关于“生态旅游”概念的探讨[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2002第1期p105~106

宿舍文明公约 篇9

本公约。

一、同学间互相关心,互相体贴,不闹纠纷,团结友爱。

二、宿舍成员都要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按时起床、出操、就寝,熄灯后不准讲话,不点蜡烛,不打手电。

三、在宿舍内不大声喧哗,按时就寝,不影响他人休息。

四、自觉搞好个人及宿舍卫生,坚持卫生值日制度,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果壳纸屑,不向窗外泼水、抛杂物。室内物品按指定地点放置整齐,地面、桌面、床铺、墙壁、门窗保持干净。被褥叠放整齐,争创文明宿舍。

五、爱护公用设施。节约水电,随手关水龙头,妥善使用保管好清洁卫生工具。

六、做好防火、防盗等安全保卫工作。不留客住宿,不外宿,不随便调铺或调换宿舍。

七、不参与打架斗殴。

八、敢于同不良倾向、行为作斗争。

凡有下列行为者,报请学校记大过并退宿处分:

(1)对生活老师态度恶劣或不服管理。

高中班级文明公约 篇10

高一(1)班

(A)不早退,有事须向班主任请假并将假条交至班长处。

(B)在第一节课前将前一天作业交至各小组负责同学处,不得拖拉,不得抄袭其他同学的作业。组长负责将组员的作业收齐交给课代表。如同学有不按时完成作业的情况,任课老师酌情处罚,情况严重者,根据校规处分。如有抄袭作业的情况,抄袭的同学和给予抄袭的同学这份作业抄2遍。

(C)所有同学应当按时参加早锻炼(早操或晨跑)。如有特殊情况向班主任请假,并将假条交至班长处。留在教室的同学有义务负责教室安全。无故不参加早锻炼的同学,中午或放学后由体育委员负责,补锻炼。

(D)所有同学每天自觉按规定穿好校服,注意形象文明,不穿拖鞋背心等进教室。除体育课外,不得穿自己衣服,如有违犯,经提醒不改正或屡次违反者,写500字检讨交班主任处,并接受教育。所有同学应当佩戴校徽。团员佩戴团徽。

(E)所有同学每天应符合学生的着装打扮。不穿奇装异服。不得留奇异发型,不得染发,烫发。不得佩戴任何首饰(包括项链,手镯,手链,耳环等)。如经发现提醒不予改正的,首饰代为保存至放假。

(F)上课不迟到,早退,不无故缺席.确有急事,必须本人书面向老师请假,经同意后方可生效。认真听讲,不违反课堂纪律。尊敬老师和同学的讲话与发言,不得嘲笑起哄。虚心接受老师教育,及时改正错误,若与老师意见不一致,应礼貌的与老师交换意见,不得顶撞老师。如有破坏课堂纪律影响其他同学者,主动向任课老师检讨,并在全班同学面前道歉。

(G)课间不得大声喧哗,未经允许不得出校门或回寝室,不许将教室当运动场。可以在阳台上进行适当的休息锻炼。不得利用教室播放音乐与视频片断。严禁打游戏。如有违犯,酌情取消其使用教室电脑的权利。

(H)自习课不允许说话。有任何问题留到下课,或书面交流。不得看电视。违反者,经劝告不听的,作为影响同学上课,在全班面前道歉。未经班干部允许,不得随意离开座位或进出教室。不允许去操场打球。违反者,按旷课论处。

(I)任何时间严禁玩电脑游戏,如有发现,取消其两个月使用教室电脑的权利。不得使用掌上游戏机,如有发现立即没收,保管到学期结束。不得在教学楼内使用手机,违反者按

校规处罚。不得在教室里打牌。

(J)午餐时间不得大声喧哗,保持教室秩序,不得影响其他同学吃饭。注意用餐卫生与安全。

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可是适当收看电视新闻,但不得影响他人。午间休息不得影响他人,不得用教室电脑播放音乐及影碟。违反者,酌情取消其使用权。回家吃饭的同学按时返回学校。

(K)午间不得随意出入校门,如有急事者向班主任申请离校,批准后方可离开。注意安全,按时返回。

(L)爱护公物,不得破坏教室中的布置与摆设。节约用电,照明和空调使用满足即可,做到

人走电断,无论何时,最后离开教室的同学负责关门关窗。如有失职者,承担相应责任。安全员工作当认真到位。

(M)严禁去营业性网吧,歌舞厅等场所,不准赌博,吸烟。喝酒等,一经发现并查实,按校

纪校规处理。

(N)严格遵守考试纪律,端正考试态度。违反考试纪律者,按校规处理。

(O)放学后按时回家,不在外游荡。注意交通安全,自觉遵守法规,维护建平中学形象。(P)值日生每天按时认真参加劳动。遵守劳动纪律,严格遵照劳动委员安排。违反者,劳动

委员酌情处罚。

(Q)住宿的同学遵守住宿生规章制度。自觉安排好作息。晚自习不迟到,不早退。自习期间

不说话,不影响其他同学。宿舍内文明相处,不得打牌。违反者,取消其在校自习的权利。

(R)住宿的同学要遵照室长安排,保持宿舍整洁。注意用电安全,节约用水。不使用明火。

卫生评比要争取满分,屡次分数较低的寝室,追究相应负责同学的责任,进行罚扫等。情况严重者,经老师和班委讨论,停宿。

(S)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不给他人起侮辱性绰号,严禁说脏话、打架等不文明行为,积极

参加班级和学校的活动。努力营造和谐向上的学习氛围。班委认真工作。

(T)使用规范语言文字,共创文明学习氛围。

(U)维护集体荣誉,自觉遵守以上条款内容。

文明旅游公约 篇11

旅游是一个资源整合型产业,人文环境、生态环境都是当前旅游业实现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实现旅游行业自身的持续发展就要确保在未来一定时间内,尽可能在满足旅游消费者与旅游地居民两者的各种需要的同时,协调自然同旅游之间、人类同文化之间的各种关系,促进经济持续发展,实现环境持续性以及社会持续性的统一发展。

1 生态文明的涵义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崭新的文明形态,它倡导克服工业文明时代那种人类与自然对抗的生存状态。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

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是当前旅游行业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

2 江西省旅游业发展的生态环境基础

2.1 自然生态环境

从地理位置上看,江西省处于我国东南地区,位于长江中下游,地貌类型有山地、丘陵、岗地、平原和湖泊水系等,“三面环山,一面靠水”是它真实的写照。这里的“三面环山”主要是指位于东南方向的武夷山脉、位于西隅的罗霄山脉、位于西南方向的南岭山脉,这三个山系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对其形成了环抱之势。周围群山环绕,内部丘陵分布广泛,整个地势的大致走向可以形容成周围高中间低,并由南向北、从外到内的向位于北部方向的潘阳湖处倾斜。

此外,省内分布的赣、抚、信、饶、修五大江河分别顺地势向北、向中汇入鄱阳湖,构成完整的鄱阳湖水系。“山是源、江是流、湖是库”,三者彼此依托、息息相关,构成我省极其完整的大流域生态经济系统。江西省生态系统较齐全,生物资源丰富,全省分布5000余种高等植物,其种类占全国种数的16.35%。

由此可见,江西省可以算是一个旅游资源相对丰富的省份。境内山清水秀、峰峦绵延、危崖飞瀑、江河齐聚,俨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势。

2.2 人文生态环境

人文生态环境是指体现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的生态环境,主要包括风景名胜区、历史遗迹地、历史文化保护区等人为划定的环境区域。目前,江西省依托现有的社会、人文环境初步形成“四大摇篮”(中国革命摇篮井冈山、人民军队摇篮南昌、共和国摇篮瑞金、中国工人运动摇篮安源)、“四个千年”(千年瓷都景德镇、千年名楼滕王阁、千年书院白鹿洞、千年古刹东林寺)和“一湖”(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一村”(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一海”(西海)、“一峰”(龟峰)、“一道”(小平小道)、“一城”(共青城)等为主体,形象鲜明、各具特色的旅游目的地体系。

3 江西省旅游业发展面临的生态影响

江西省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对省内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1 自然生态环境受到威胁

相对来讲,江西省境内的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63.1%,其结构却不大合理,有些地方破坏形势比较严峻,水土流失现象比较严重,生态环境逐渐退化,导致自然灾害比较严重。

同时,在旅游开发建设过程中,一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促使地形结构改变和植被破环,影响了兽类、鸟类、爬行类和昆虫类等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空间,从而导致它们转移甚至死亡,生态平衡被打破,生物多样性被破坏。

3.2 人文生态环境受到冲击

旅游活动会对省内的社会文化造成影响,甚至会对文物古迹造成无法挽救的破坏。有些风景名胜区或者历史名城人口迅速增长,各种生产经营活动日趋活跃,原有的村庄迅速扩大,人口膨胀,环境污染严重,风景名胜区风貌黯然失色。

同时,外来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的价值观、社会观、道德观的交流与融合也改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方式,使得当地居民与外来游客趋同化。如,现在的世界遗产庐山牯岭镇,完全就是一座现代化小镇,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4 生态文明视角下江西省旅游发展策略

4.1 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强化“绿色旅游”、“低碳旅游”

江西省依据自身生态环境,突出生态环境优势,注意旅游开发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对不得已而为之的自然环境的破坏,应尽快修复环境或帮助动植物迁移,维护好这片绿水青山。

绿色生态环境良好一直都是江西省的主要对外宣传形象,“绿色家园”是江西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真。为突出江西的生态、绿色旅游理念,在旅游开发建设过程中应落实到每一步工作中。例如,建设旅游景区时要规划设计一批高档次、高规格、高品位的低碳交通、低碳饭店、低碳厕所,同时增设一些低碳旅游项目,如徒步旅游、野外观鸟、野外宿营、野外攀岩、野外森林浴等。

在构建生态旅游区的过程中,将绿色景区以及绿色饭店和绿色产品等一些新型的生态旅游、低碳旅游的理念积极地引入其中。在增强资源有效节约意识的同时,积极地鼓励和促进旅游型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遵循绿色环保理念,进行节能减排。在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生态环境同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争取构建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4.2 依托人文生态环境,发展“生态乡村游”、“红色旅游”

俗语说“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江西省各地风土人情和生活空间各具特色,人文生态环境丰富。江西省的旅游开发可结合各地旅游资源的特点,积极探索不同的以人文生态环境为依托的旅游发展模式。例如,可将其融入到现代型农业发展,实现农村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促进城镇化中来,加大农村原生态旅游的建设力度,打造一个绿色原生态、和谐平安的旅游形象。

同时,江西省作为我国近代革命的发源地,拥有着众多红色旅游资源。其可依据自身的特色,加大对红色旅游的建设力度,加快旅游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可结合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以建设原生态旅游目的地为重点,从整体出发,着手打造“红色旅游家园,红色摇篮”品牌,并合理有效地加快现阶段“六大旅游圈”的实际建设步伐,以红色旅游为重点,引领和促进绿色以及古色型旅游的全面发展。

4.3 整合生态旅游资源,发展“多色旅游”

江西境内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为有效地避免各旅游地为了促进本地旅游业发展而开展的恶性竞争,可适当整合有限的旅游资源,实现旅游地竞合。

以江西省境内的婺源以及瑶里两个旅游地为例,它们不仅历史比较久远,还在地域、经济和文化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密切交往。虽然在古代,它们不隶属于同一个地方政府管辖,但从整体来讲,它们同属于徽州文化,所以这就使得两者之间,不管是在文化意识上,还是物质生活方式上,都有很大的共同性。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在发展两地的旅游业时,应遵循生态旅游竞合的基本原则,以交通为联系纽带,以各地的特色文化为发展线索,形成一个“三横外加一纵、三大节点相结合”的旅游资源有效利用的竞合布局模式。这里所指的“一纵”主要是指“瑶里古镇—灵岩洞—大鄣山—清华镇—婺源”这个主要的连接线。此外,在开展和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当前的生态为基本点,并主要围绕两个地方的名村、名镇和名窑等一些特色生态旅游资源来实现两地之间生态旅游产品的有效错位发展。而在各自的产品发展战略上,婺源可以进一步深入原生态主题,将当前古村文化同自然生态所体现出来的“天人合一”的思想观念不断地呈现和彰显出来,同时也将其他一些文化合理有效地引入到生态旅游当中。

5 结束语

旅游产业是江西省的支柱产业和朝阳产业,是江西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希望产业。生态文明可作为一种全新的追求,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应保护优良的生态环境,培养较高的环境意识,采取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生产消费模式。在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生态文明所倡导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三赢”的形势下,保护性地开发旅游资源,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

参考文献

[1]李宇军.发达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经验[J].人民论坛,2010,(01).

[2]李智,文波.乡村旅游生态环境保护刍议——以成都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0,(22):149-150.

[3]田军,倪岗.生态文明概念的解释与分析[J].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02):14-16.

[4]罗玉明.对人文生态环境的思考[J].科技资讯,2008,(22):91-92.

上一篇:折扣教学设计及反思下一篇:小学四年级品德教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