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体育游戏活动教案(精选16篇)
活动名称 夺球游戏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锻炼反应力及身体动作的敏捷性。
2、培养游戏中的规则意识。
环境创设 皮球同三分之二幼儿人数。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传球游戏:幼儿分成两队,分别从上和下传球。
二、基本部分
1、三分之二的幼儿拿取皮球,然后提出要求: 有球的孩子要保护好自己的球,没有皮球的孩子可以动脑筋把别人的球夺过来,每个人只能拿一个皮球。夺球的过程中,要多动脑筋,不能推拉别人或者硬抢。
2、教师和无球幼儿一起来进行夺球游戏,教师可以先夺球,然后转换角色保护自己的球。
3、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
三、放松部分:
两人一组拍皮球,整理,回教室。
多吃蔬菜好处多
一、活动目标:
1、在老师的引导下,有目的地观察菠菜、胡萝卜、大蒜、西红柿等蔬菜,知道名称,了解其丰富营养;
2、通过亲自“烹饪”,激发幼儿爱劳动的兴趣,同时教育幼儿懂得多吃蔬菜身体好,养成爱吃蔬菜的好习惯。
二、活动准备:
1、多种蔬菜(菠菜、胡萝卜、大蒜、西红柿等)
2、烹饪用具、音乐磁带、小篮子
3、丰富词汇:维生素
三、设计思路: 买菜、认识、了解常见蔬菜、烹饪、品尝、收拾、整理、针对中班幼儿,对其纠正挑食、偏食的心理与行为,进而爱吃各种食物,均有着重要的影响。
四、活动进程
1、进超市、《买菜》音乐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幼:××蔬菜超市!师:我们到超市里去买点喜欢吃的蔬菜吧。(音乐)
师:请把你买的菜放在桌子上,排好。
师:啊,你们可真能干!买了那么多,都有什么菜呀?
2、认识蔬菜,了解其丰富营养(分别出示)
师:这是菠菜,长得什么样子呀?(有绿色的叶子,红色的根),谁喜欢吃菠菜,你为什么喜欢吃菠菜?有什么营养?菠菜里含有Va,它能使我们的皮肤变光滑,小朋友经常口腔溃疡,那是因为身体里缺少了Va,所以请小朋友喜欢菠菜、多吃菠菜。你们知道还有那些蔬菜里含有Va吗?青椒、南瓜、油菜里也含有Va。还有一种蔬菜里面含有Va你知道是什么菜吗?请你们猜一猜它是桔红色的,动物中兔子和马非常愿吃。对!是胡萝卜。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菜?西红柿,你们吃过西红柿做的什么菜?西红柿里也有许多的营养,象Vc他能是我们的牙齿骨骼变的坚固,还能防止牙龈出血。
师:小朋友平时都是谁做菜给你们吃呀?咱们自己也来做一个菜尝尝好吧。
关注点一: 关注活动规范的落实还是关注幼儿的能力发展
规范固然重要与必要, 但教师由于过度强调动作规范导致过度讲示, 过度注意安全规范导致过度约束。使得幼儿失去很多迎接挑战和困难的锻炼机会, 从而滞后了幼儿运动能力的发展。从下面的表1中可见, 在14位教师中, 在教学活动中, 由于讲评以及动作的示范讲解, 而暂停幼儿练习超过6次以上的占了71%, 最多的两位教师甚至达到了12次, 平均不到2分钟就暂停一次, 基本是幼儿跳一次就停一下, 进行讲评。从表2中也可以看出, 一次教学活动中, 幼儿跳的次数低于20次的有10个活动, 练习密度整体较低。教学中出现了收得多放得少、讲得多练得少、停得多动得少的现象。教师大量时间用在管理、讲解、示范上, 造成了幼儿活动时间少, 活动专注度低的局面。
建议: 教师应从重关注教学规范走向重关注幼儿的运动能力。
从幼儿的视角出发, 教师在注重必要规范教学的基础上, 要将自己的目光逐步转向关注幼儿的基本运动能力是否得以发展。
1.关注幼儿基本活动能力的发展。
走、跑、跳等是人体活动的基本动作, 没有很高的规范性。这些基本动作只有在人体不断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发展与成熟。为此, 教师在教学中不必过于关注幼儿跳的动作如何, 更应关注的是如何搭建、创设幼儿跳的情境与跳的机会, 让幼儿在跳的活动中, 发展跳的基本能力。
2.关注幼儿身体活动方法的习得。
动作的掌握表示了幼儿“学会”, 而身体活动方法的习得表示了幼儿“会用”。因此, 教师不仅要让幼儿学会从高处向下跳、向前跳、向侧跳、向后跳、连续跳等跳的基本动作, 还要让幼儿学会一些跳的练习方法, 如跳房子、连续双脚跳比远、跳皮筋、跳过障碍等跳的游戏或方法。身体活动方法的习得可以引导幼儿的练习活动从课堂走向生活, 丰富幼儿的生活和活动方式。
3.关注幼儿体育活动习惯的养成。
幼儿的体育活动习惯, 需要在日常的体育教学活动中逐步学习和养成, 例如在纵跳的练习中, 幼儿对吊挂的标志物只能是触摸, 不可以拉扯, 要爱护器材;跑步时不能推拉同伴;在集体练习、分组练习、自主练习中要遵守相应的常规等等。就运动安全而言, 幼儿身体活动得越多, 动作就练习得越多, 动作的熟练度也就越高, 相应的能力发展也快, 从而避免幼儿因能力不足、动作不熟练而产生的意外伤害事故。
关注点二: 关注教学情景的设置还是幼儿的使用效度
情景教学策略在幼儿体育教学活动中是教师的首选, 几乎逢课从情景引入, 将情景贯穿到结束。然而, 那些有景无用、有趣无用、有景无法的教学情境设置, 不能真正推动幼儿的学习。
【场景1】Y教师, 场景主题:果园;教具准备:立体大树若干、不干胶贴成小水沟、3个筐、背景音乐、大量桔子、苹果、香蕉的自制图片;协助教学人员:4名。主要问题: (1) 场景犹如丰收的果园, 但直至活动结束, 许多“水果”未被幼儿使用。 (2) 采摘“水果”的高度设置过低, 幼儿只需要一抬手就可以碰到, 无练习跳的价值。并且, 悬吊水果图片的绳子是固定的, 教师无法当场调节“水果”的高度。
【场景2】X教师在导入环节组织幼儿模拟开各种各样的车, 围着场地跑了一圈又一圈, 约5分钟后, 教师指着前面一处空无一物的地方说:“果园到了, 我们开始摘桔子吧! ”
建议: 教师应从过度崇尚情景形式走向关注幼儿的运用实效。
从幼儿的视角出发, 教学情景应是有利于幼儿学习活动开展、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场景创设。因此, 教师在情景设置的时候, 需要逐渐转向多角度考虑、观察幼儿的实际需求与运用实效, 使教学情景的作用恰当、科学。
1.关注情景创设的有效性。
场景1的问题是有情景成摆设 (有景无用) , 大部分教具成为观看的道具, 而且还将原本需要原地纵跳的活动变成了抬手采摘果子, 活动失去挑战性。场景2则无情景, 教师带着幼儿来到的是假想的“果园”, 并围着操场跑了足足五分钟, 准备活动与后期纵跳触物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既不能激发起幼儿纵跳的兴趣, 也完全与活动的特点不相符合。情景创设不是仅仅为了烘托练习气氛, 激发学习的兴趣, 更重要的是根据学习活动的内涵, 设置便于幼儿学习与练习的场景。在纵跳触物的练习中, 需要关注的是如何利用场景让幼儿跳更得有味、更有趣、更有持久性。为此, 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认知特点及生活经验, 设置连续的向前跳、十字象限跳、纵跳头触物、纵跳按门铃等练习场景。这样的情境设置既简单又实用, 不仅丰富了活动的内容, 还强化了向上跳的动作, 发展了幼儿跳的能力, 激发并保持了幼儿学习的持久性, 真正发挥了情景的功效。
2.关注情景创设的高效性。
情景的运用要指向便于教学活动的开展。14个教学活动都需要教学辅助人员, 最少是2位, 多的4位。教辅人员中有的放置材料、有的放音乐、有的帮忙递道具, 没有一个执教教师是独自一个人开展教学活动的。14个活动中, 变换场景的多则10次, 少则5次, 都没有真正把情景的作用发挥出来。为了情景而情景, 说明了情景设计的无目标及情景运用的不熟练。情景与道具的运用是为了激发幼儿运动的兴趣, 并且为幼儿的运动提供支持与帮助。但任何辅助设施的运用必须有“度”, 过多过滥不但浪费人力物力, 而且还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 将简单的教学过程复杂化, 得不偿失。因此, 我们必须关注情景创设的高效性。
例如:S教师设置了青蛙捉蚊子的情景, 其中“荷叶”这一道具贯穿始终, 简单而高效地引领着整个教学活动:
关注三:关注教学的预设还是幼儿的临场变化
很多教师在体育教学活动前会大费脑筋地进行活动设计和准备, 他们认为只要设计好活动方案、准备好教具, 教学就不会有问题了, 只“备”自己不“备”幼儿。所以当活动过程中出现问题时, 教师的应对策略就出现了差错。
【场景3】W教师执教活动“小猴摘桃”中环节3的片段:教师拉了一根系满桃子图片的绳子, 要求孩子们从原地纵跳触物变为摘物。一个矮个子的女孩使出全身力气跳, 也只能用手指刚刚触到桃子, 于是她东瞅瞅西瞧瞧, 想找到一处可以摘到桃的地方。这时, 教师催促她:“跳起来摘呀。”女孩无奈地连续向上纵跳了3次, 还是摘不到桃子。这时教师看了看手表, 说:“摘桃子真辛苦, 快把桃子放在妈妈的篮子里, 我们去休息。”大部分幼儿兴奋地拿着“战果”冲向教师, 这个小女孩却空着手跟在了最后。
建议: 教师应从追求关注教学程序的演绎走向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
从幼儿的视角出发, 活动前做好方案固然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但我们要从关注预设教案的执行, 逐步转向关注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位幼儿的真实反应与表现, 为其提供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
1.关注幼儿的年龄特点。
幼儿的特点就是活泼好动, 注意力持久性差, 不易长时间进行单一的动作练习。为此,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根据幼儿的特点与水平, 把基本活动能力的练习都渗透于游戏之中。这些游戏要成为结合幼儿已会的基本动作进行综合性练习的活动, 不仅要把动作与动作进行串联, 还要把基本动作与能力发展进行串联, 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2.尊重幼儿的先备条件。
先备条件是指幼儿或多或少已具有一些与新学内容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对体育活动而言, 幼儿在进行某一动作的练习时, 已经具备了进行这一动作练习所需要的身体素质, 但是个体差异也必定存在。如案例中的小女孩, 她具备了跳的能力, 但是还不具备触到桃子高度的纵跳能力。为此, 在教学前教师要正确评估幼儿的先备条件, 选择有效的策略;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现场的表现, 不断调整教学策略, 帮助具有不同先备条件的幼儿, 完成他们的学习活动。
3.注重幼儿的主体建构。
关键词:中班幼儿;合作性;体育游戏活动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7-132-01
当今社会,善于合作才能赢得更多发展机会。玩是儿童天性,儿童在游戏活动中学习和进步。在组织集体活动时,有时看见少数幼儿自娱自乐,独占玩具,个人争强好胜,故意打闹破坏游戏规,活动中出现争吵等。身为独生子女的幼儿多以自我中心,平时注重培养“学会共同生活”。中班开展集体性体育游戏活动,有效利用身边教育资源,对活动过程中适时生成的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创新,大胆设计体育游戏活动,促进幼儿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逐步培养中班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对处于社会化发展关键时期的中班幼儿显得尤为重要。以“体育游戏活动”为载体,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培养主合作,协商解决能力。
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巧妙选择和设计体育游戏内容,为幼儿创造交往、合作的平台。
在设计活动时,我充分挖掘体育游戏中的教育价值,可以设计一些以两三个人或小组合作为主的游戏贯穿于平时的活动中,为幼儿创设特定的游戏内容,让他们在玩耍中逐步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
如“网小鱼”游戏中,预设两人拉手做渔网进行捕鱼,接着又引导三人拉网捕鱼,四人捕鱼,五人捕鱼……看哪组幼儿完成得很成功。当失败时,我们及时提示孩子们讨论。孩子们通过摸索,悟出了方法:游戏时要团结协作,动作才能协调一致,游戏才能获得成功。同时课间环节中提供有关合作的小任务,整理桌椅,共同布置游戏区等都需要小帮手,在教师引导下,孩子们合作完成一些小任务,合作增强。
教师创造性地开展游戏项目,例两名幼儿“炒豆豆”活动,改编成多人进行的“炒豆豆”,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加强合作,共同商讨,形成规则,实现集体合作。经过多次探索,合作变得那么自然顺畅。
二、让幼儿知道体育游戏活动怎样去合作,学会正确的合作的方法
中班幼儿本身年龄较小,缺乏生活经验和合作的机会。不知如何合作,教师应引导幼儿同伴之间合作。
1、用有趣的语言引导幼儿激发想合作的愿望
趣味语言不仅使紧张活动变得轻松,还能引起幼儿积极合作的愿望。游戏“小猪运西瓜”为了促进幼儿的合作,用有趣的语言对幼儿说:“我们的小猪还太小,运不动那么多西瓜,我们一起来想办法帮小猪把西瓜运回家!”幼儿立刻围过来,高兴地参加游戏。
2、教会幼儿学会交流、沟通与合作
既然是合作,就需要双方或者多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但有时因为不同幼儿的兴趣和想法不一致,导致合作不能顺利进行。所以首先要帮助幼儿学会交流、沟通。
(1)学会使用礼貌用语,促进幼儿间的交流。如“请你和我们一起玩,好吗?”,“我们一起来商量吧!”,“你愿意参加我们的游戏吗?”等,孩子们渐渐掌握交流沟通的技巧,这是合作的第一步。
(2)引导幼儿学会简单的合作方式。怎么进行交流、分工、配合呢?中班幼儿由于年龄较小,语言交际能力比较弱。教师进行指导,亲自融入儿童中,作为其中的一名成员,蹲下来,边教边参与孩子们的游戏活动,教师由扶到放,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学会有效地交流、分工和配合。
3、运用榜样力量,创造合作氛围
儿童身边榜样力量更大。在活动中注意观察幼儿中间优良的合作行为,对有合作行为的幼儿进行积极的评价和表扬。如“某某小朋友一起互相帮助,相互配合,成功完成了任务,让我们一起为他们喝彩!他们被评为“合作之星”等!同伴榜样作用在教师的支持鼓励下,会对幼儿起到更好的教育示范作用,激发他们争相学习和模仿。
三、科学合理地运用体育游戏活动评价,优化幼儿的合作行为
1、集体评价
用积极态度鼓励幼儿体会合作的快乐,教师的积极鼓励会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如游戏:“卷白菜”的游戏,幼儿个人可能完成不了,其他幼兒可以共同完成。幼儿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如:“你们‘白菜’卷得真漂亮!”“你们合作得真好!”教师微小举动,如:微笑点头、赞许的目光、竖起大拇指等都会进一步让幼儿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受到鼓舞。活动后,教师及时启发幼儿讲述合作时的感受,对幼儿活动中的行为及感受进行合理评价,鼓励和赞扬幼儿间合作的行为,体验合作成功带来的喜悦。让幼儿觉得合作很快乐,期待着下一次的合作体验活动。
2、个别交流
对个别幼儿进行点评时,我采取的是积极鼓励和引导的方式。例如,当孩子的动作完成得很好时,我们会说“你真棒”、“老师相信你可以做得更好”等。请孩子示范时,我们说:“我们都为你感到骄傲”等。当孩子失败的时候,老师大声的说:“没事,再来一次。我们给你鼓掌加油。”有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使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集体活动。
体育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提升幼儿的合作品质,让幼儿习得的合作能力迁移到其他集体活动中,获得合作的体验,养成合作的习惯。在集体活动中,让幼儿受到游戏的熏陶,感受到游戏的快乐,享受游戏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游戏体验,有效地指导发展幼儿的合作能力。
参考文献
[1] 庞丽娟,秦旭芳.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幼儿教育
本活动以“送信”为线索引导幼儿学习听指令向指定方向走、跳、钻、爬的动作技能。为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活动中我们创设了“邮递员练本领”“邮递员去送信”等情景,引导幼儿在情境中巩固练习技能,并通过设计的四条不同的路线,引导幼儿听信号到制定的小动物家中送信,锻炼了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及协调性。
【活动目标】
1.学习听指令将信件送到指定的信箱,掌握听指令向指定方向走、跳、爬、钻的动作技能。
2.能听指令按照不同的路线送信,锻炼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及协调性。
3.喜欢参与体育游戏,体验送信的快乐。
【活动准备】
课前制作送给小动物的信,每人一封。
2.平衡木4根、跨栏4个、拱门4个、垫子四块。
3.动物信箱4个
4.游戏音乐
【活动过程】
一、幼儿在老师带领下随音乐做准备活动。
引导幼儿重点练习小邮递员能够听指令走、跑、跳、单脚站立等动作。
二、通过“邮递员练本领”引导幼儿学习听信号向指定方向走、爬、钻、跳的技能。
1.引导幼儿自由练习走平衡木、钻拱形门、跳过有宽度的绳子、爬过垫子,教师重点引导幼儿练习跳和钻的技能,发现问题及时的纠正。
2.请个别幼儿分享跳和钻的技能。
3.以送信情景引导幼儿听指令,通过每一个游戏区域,观察幼儿的反应能力。
三、玩游戏“邮递员去送信”,引导幼儿听指令按照不同的路线送信,体验送信的快乐。
1.介绍游戏玩法
(1)幼儿拿到要送给小动物的信,并看一看是送给谁的信。
(2)路线安排:送信给小兔:爬过山坡(垫子)、跳过小河(绳子)、钻过山洞
(拱形门)、走过独木桥(平衡木);
送信给小熊:钻过山洞(拱形门)、走过独木桥(平衡木)、爬过山坡(垫子)、跳过小河(绳子)。
送信给小猫:走过独木桥(平衡木)、钻过山洞(垫子)、爬过山坡(垫子)。送信给小猪:跳过小河(绳子)、爬过山坡(小椅子)、走过独木桥(平衡木)、
钻过山洞(垫子)
2.幼儿听老师指令,快速反应送信对象进行游戏。提醒幼儿严格按照各种动物不同的路线送信,走错的要返回原位重新开始。
3.根据幼儿的活动量和活动密度,引导幼儿交换送信对象继续游戏。在游戏过程中,根据幼儿游戏情况,教师及时纠正动作
四、创设“送信完回家”的情景,做放松动作。
【活动目标】
1、喜欢用大纸箱做游戏,感受角色扮演的乐趣。
2、尝试探索大纸箱的新玩法。享受较色扮演的乐趣。【活动准备】
大纸箱若干、背景音乐。【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进入活动场地,宝贝们看一看我们的活动室里有什么啊?——发现纸箱。
二、出示大纸箱说说它的用途。(激趣导入,自然过渡到游戏环节)
我们的纸箱有什么用啊?(装菜,装奶、装玩具等)今天我们用纸箱变个魔术,让它跟我们一起做游戏好不好?
纸箱能变成什么跟我们一起游戏呢?只要你能想得到老师就能给你变出来。变变变,变变变(汽车、毛毛虫、火车、电脑、电视、呼啦圈、凳子、鼓等及表演)纸箱变汽车,做小司机开汽车的游戏。大纸箱变变变,小朋友们仔细看!大纸箱放放好,小手要把箱扶牢,小腿轻轻抬,慢慢走进来,小心蹲下身,快快藏起来!(在游戏的同时了解简单的交通秩序)
三、认识小鸡美美
原来我们的纸箱能跟我们做这么多的游戏,刚刚都是宝贝们想的游戏,老师这还有一个跟纸箱玩耍的游戏呢,你们想不想玩?
游戏:“小鸡出壳”
1、大纸箱放放好,小手要把箱扶牢,小腿轻轻抬慢慢走进来,小心蹲下身快快藏起来!小鸡小鸡多大了,伸伸脑袋出来了;小鸡小鸡多大了,拍拍翅膀出来了;小鸡小鸡多大了,两条小腿出来了;小鸡小鸡多大了,高高兴兴蹦出来了。
2、小鸡是怎么从蛋壳里出来的?先伸伸脑袋出来了;然后呢,拍拍翅膀出来了;再然后呢,两条小腿出来了,最后小鸡才高高兴兴的蹦出来。
3、请幼儿提问“小鸡小鸡多大了”,回答边玩“小鸡出壳”的游戏
4、分别请几个幼儿玩游戏,教师和其他幼儿一起念儿歌。
五、结束、今天,纸箱跟我们玩了这么多游戏我们带它们出去放松一下吧!
河南教师资格网:http://he.zgjsks.com/
新浪微博:@河南中公事业部
微信号:hesydw
河南教师资格网:http://he.zgjsks.com/
新浪微博:@河南中公事业部
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原地运球的动作,发展身体协调性,炼上肢力量。
2.练习拍球的方法和技能,感受物体的弹性。
3.能在活动中听从指挥,反应敏捷,与同伴合作进行玩球。
4.通过体验游戏,培养参与球类游戏的兴趣。
5.喜欢与同伴合作,体验运动的挑战与快乐。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
教师带领幼儿转体、踢腿、绕踝关节、跳跃等动作。
二、探索体验
1.出示材料,鼓励幼儿探索材料的多种玩法。
(1)教师出示小篮球,请幼儿动脑想想小篮球的玩法
(2)幼儿自由玩要小篮球。如:抛、拍等。
(3)请个别幼儿示范,教师给予肯定与指导。
2.动作指导原地运球。
(1)幼儿分为两组,站成两横排,教师介绍活动内容。
(2)个别幼儿示范原地拍球动作,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拍球的。
(3)教师示范并总结动作要领。
动作要领:两腿弯曲,上体稍前倾,抬头,眼看前方或侧方:五指自然分开开,手心空出,用手指和指跟部位控制球肘关节自然弯曲,以腕关节为轴,上下摆动。
(4)幼儿站立成4横排,集体练习原地运球3-4次。
提示:腕关节为轴,上下摆动时,力量不能过大。
三、集体游戏。
(一)头顶传球
要求:幼儿排成两队,紧接着双手上举,球从第一名幼儿开始头顶传球到队尾,先完成的小组为胜。
提示软球若在传接途中落地,须捡起并从落地处重新开始。!.快思.教案网出处!
(二)排球接力
规则:幼儿分成四组站成横排,每组一个皮球,第一个幼儿原地拍球5个后,将球传递给第二个幼儿,以此类推,知道最后一个幼儿完成5个原地拍球后,最先完成的获得胜利。
教师进行评价与小结,使幼儿获得成就感。
四、放松整理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做放松活动,稍做休息后,教师带领或指导幼儿将材料归放好,收纳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幼儿的安全。
教学反思:
运球给幼儿带来了快乐,锻炼了幼儿的身体机能,幼儿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游戏中去,在配合中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身体,养成了守规则好习惯,更进一步感受了集体的合作意识的重要性。
1.学习走、跑、跳, 发展动作的敏捷性和协调性。
2.通过花样玩法, 培养发散性思维。
3.体验游戏的愉快和帮助他人的快乐心情。
活动准备
1.稻草16把、草墩18个、草绳18条、草球20个、稻谷10袋 (有大有小) 。
2.麻雀头饰2个、老鼠头饰2个、望远镜1个。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1) 听音乐踏步入场。
(2) 做稻草操:上肢运动、下肢运动 (两个幼儿拿稻草一起做) 、屈伸运动、抬腿运动、腹背运动 (两个幼儿拿稻草一起做) 、两个幼儿一起做绕手运动。
2.基本部分
(1) 花样玩稻草制品。请小朋友想一想, 稻草制品可以怎么玩, 有多少种玩法? (可用单、双脚跳;跨跳、侧跳、走小路、扔草球、绕过草把) 鼓励幼儿想出不同的玩法。
(2) 请玩得好的幼儿演示。
(3) 请幼儿说出自己想用来玩游戏的方法。
(4) 游戏:丰收乐。
A.老师交代去郊游的要求:请小朋友跨跳过泥地踩在草墩上, 走过小路去看看农民伯伯的田野丰收了没有。幼儿听音乐一个跟一个做跨跳和走的动作 (如图一) , 要求幼儿从一个草墩跨跳到另一个草墩上, 走小路 (草绳) 时不能出界, 若出界要重新走。
B.增添要求, 提高幼儿跳的兴趣。师:这一块稻田丰收了, 我们到其他的稻田看看。幼儿听音乐一个跟一个双脚跳过小沟 (草绳) , 再跳到草墩上。要求幼儿双脚跳时不能踩到草绳, 双脚跳到草墩上不能掉下来。 (如图二)
C.提高幼儿奔跑的速度。师:小朋友听有什么声音? (请幼儿用望远镜观望) 不好了, 是麻雀和老鼠在偷吃粮食。那怎么办好呢? (请幼儿自由说出对付麻雀和老鼠的办法) 幼儿听音乐跳过草墩和草绳, 拿起草球扔麻雀, 拿起草绳找老鼠, 找到老鼠后追打。 (如图三)
D.小朋友送稻草和稻谷回家。师:小朋友真能干, 帮助农民伯伯赶走了麻雀和老鼠。现在我们帮农民伯伯把稻谷和稻草送回家。小朋友抬着稻谷或挑着稻草走过小路、跨过草墩 (草墩的高度增加至三个) , 高高兴兴回家。
3.放松活动
(1) 把挑回来的稻草堆成一间草房子, 里面放稻谷。
一、创设有趣的游戏环境,构建幼儿主动交往的桥梁
游戏中的幼儿往往是最乐于说话交往的。同时幼儿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及游戏内容的丰富,不再满足于独自玩耍,他们会渴望和同龄孩子交往。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应该积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交往环境,构建幼儿主动交往的桥梁。我们充分利用走廊和活动室区角,为幼儿创设了漂亮的游戏环境,有创造性游戏(如“娃娃家”、“银行”、“医院”等)和区角游戏(如“美工区”、“建构区”、“益智区”等)以及我们幼儿园的民间特色游戏等等。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游戏氛围里积极主动与小伙伴交往,各种游戏的开展成为幼儿积极交往合作的载体。
二、参与游戏引导合作方法,制定规则诱发合作行为
(一)组织参与合作活动,引导学习合作方法。
由于能力经验的受限,幼儿在一些需要合作的情景中可能不会自觉地表现出合作的意愿及行为,他们也许不知道该怎么样合作,需要老师指导幼儿懂得怎样合作。
1、引导学习合作语言。
合作性的语言可以为幼儿的合作行为做好铺垫。但有些幼儿在游戏中往往缺少友好交流和商量的语言,这样就给交往合作带来了困难。因此,教师应该经常直接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渗透一些合作性的语言,如“你好!我想和你一起做,可以吗?” “我来帮你好不好?”幼儿是最善模仿的,慢慢就掌握了一些合作性语言,这样孩子间的合作行为就会增多了。同时让孩子们学会一些交往的态度、表情、动作等,也是让他们掌握交往方法的一些必要内容。
2、教会学习协商合作。
具体的合作情景有助于幼儿获得合作方法,让幼儿在不断的练习中懂得协商永远是解决困难和问题的好方法。如游戏中玩具或游戏材料不够用时,鼓励相互谦让、轮流或合作使用;再如活动中鼓励幼儿要主动去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同时自己遇到困难无法解决时,也应该主动找小朋友协助等等。这些交往让幼儿在不断练习中形成协商合作的习惯。
3、开展有趣合作主题。
有趣的合作主题活动能让幼儿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与快乐。如在体育游戏活动中,我们设计了“两人三足”、“站报纸”、“运水果”等合作游戏,有趣的游戏让孩子们体验到合作的重要和快乐,被动型的合作行为也逐渐转为主动型;再如打击乐游戏中,让幼儿充分体验独自打击与合作打击的不同感受,逐渐让幼儿意识到与同伴合作才能演奏出美妙好听的声音。
(二)充分利用游戏规则,诱发幼儿合作行为。
合适、明确的游戏规则能让幼儿的活动顺利开展,同时也是对幼儿行为的一种暗示,是有效约束幼儿自觉遵守、友好交往的工具。
1、制订游戏规则。
游戏初期阶段除了引导幼儿懂得游戏方法外,让幼儿协商、讨论出每个游戏区的一些交往规则非常有必要,我们让幼儿集体或分组讨论协商并制作出别人能看懂的规则示意图,并贴到相应的游戏区里。如“建构区”里,幼儿用自己设计制作的规则标志来提醒自己和别人遵守爱护材料不争抢、合作建构等规则,使相互间的合作行为变得更自觉、更主动规范。
2、执行游戏规则。
教师在游戏中应以提醒、暗示等不同的方法手段促进幼儿的合作行为。如在阅读区里,发现两个幼儿争抢图书,教师可以邀请两个抢图书的幼儿讲一讲贴在区域中的标志图,暗示他们爱护图书、合作阅读。各游戏的规则遵守也可以邀请幼儿扮演小小检查员等,巡回观察各区合作行为和不良行为。
三、合理运用游戏评价,提高幼儿合作能力
教师可以利用游戏后的时间评价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强化幼儿的合作行为,为下一次游戏打下良好的基础。如结束时开展“说说开心的事”,说说“今天你和谁一起玩建构区了?你们怎么完成大型建筑物的?”“你和谁合作玩了科学区的打电话游戏?”“你和谁一起玩的?开心吗?”等等,通过谈话评价让幼儿分享活动中的合作行为和合作后产生的愉快的心理。教师则及时肯定这些好的做法,这样就让幼儿的合作行为得以进一步巩固。反之对于幼儿在活动中的一些不合作行为,教师应及时地组织幼儿讨论来强化合作意识。
四、问题思考
我们深深体会到宽松、平等、愉快的游戏能营造和谐的气氛,是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合作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孩子的合作能力的发展不是立竿见影的,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同时培养幼儿合作行为的方法还有很多,需要教师不断探索、正确引导,也需要家长的共同配合才能使幼儿的合作行为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并让合作能力得以不断提高。我们还将不断努力,继续致力于引导幼儿提高合作交往能力的探索,引导幼儿逐步成为顺应时代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让孩子信心百倍地迎接明天!
目标预设:
1.认识并了解秋天的季节特点,知道秋天有哪些农作物丰收,感受秋天的美好。
2.发展幼儿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培养合作意识,不怕困难的情感,体验合作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蚂蚁头饰每人一个。泡沫小垫子人手一个、拱形钻圈三个,小椅子若干。花生、山芋、芋头等粮食实物若干。
经验储备:
幼儿已经了解蚂蚁到了秋天要搬粮食过冬的常识,并学会向小解放军一样敬礼、报告。
设计理念:
《纲要》和《指南》中指出,教师应及时捕捉幼儿生成点,引导幼儿乐意亲近大自然,有认识和探索的兴趣,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认知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随着秋天主题活动的深入开展,我班幼儿对周边的环境变化有了明显的感知。在一次收集落叶的活动中,偶然发现很多蚂蚁正在搬运东西,幼儿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活动结束后幼儿积极主动地询问了很多有关蚂蚁的常识。于是针对幼儿这一生成点,我搜集了大量关于蚂蚁的资料展示给幼儿,并做了课件让幼儿知道蚂蚁在秋天储食过冬的自然现象。结合我园镇江市级课题《民间童谣在幼儿园的开发和利用的研究》的深入研讨,为幼儿创设一个蚂蚁搬运粮食的自然场景,重在使幼儿进入角色、融入活动。于是《蚂蚁小兵》的活动由此产生,旨在使幼儿通过互相配合练习多人齐步走,协作完成游戏;以及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互相合作的快乐,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秋天到了,田野里好多粮食丰收了,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滴滴——开着我的小汽车,我们出发喽!。
幼儿听音乐《去郊游》,做热身运动。看看路上有什么?(小花 蝴蝶 小鸟 小鱼)
二、观察:(事先布置好场景)1.师:你发现了哪些粮食?幼儿说一说。(水稻、玉米、花生、山芋等)这么多丰收的粮食引来了谁呢?(请一位老师扮演小蚂蚁:我是小蚂蚁中的侦察兵,我来看看有没有粮食?哎呀,好多好多粮食呀!我要赶紧回去,告诉大家这个好消息!喂,快来搬粮食啊!)哪位小朋友也想做小蚂蚁侦察兵?幼儿个别表演,给他戴上头饰。集体戴头饰,集体表演。(指导幼儿怎样观察)2.师:蚂蚁小兵们,粮食丰收了,我们去把它们搬回家好吗?(好!)现在我就是你们蚂蚁兵团的团长!(戴头饰)我们像小解放军一样排着整整齐齐的队伍向田野出发!
三、游戏:蚂蚁运粮1.走到一片草地,师:蚂蚁小兵们,我们来到哪里了?(草地)。对,今天我们要像老师这样,用单臂爬行,胳膊用力撑,左腿使劲蹬,(教师做示范)就像解放军过草地。(全体幼儿在垫子上练习爬行)。
2.师:蚂蚁小兵们真厉害!我们继续往前走吧!(来到山洞),教师示范过障碍方法,并引导幼儿练习,掌握动作要领。如:钻山洞(拱形门)要弯腰、低头、不要碰到幼儿的头。
3.来到小河边,蚂蚁小兵们,过桥的时候可要小心了,眼睛看好自己的脚下,保持身体的平衡,慢慢地走,千万别掉到河里去!
4.哦!终于到田野喽!蚂蚁小兵们,快去找找都有哪些粮食?来向我报告!
幼儿学着小解放军的样子报告:报告团长,我发现了田野里有稻子……老师给前来报告的小侦察兵奖励一个小勋章。
5.怎么把这些粮食搬回家呢?先让小朋友自己通过爬、推、背、靠、抬自己想办法,然后集体交流讨论,可以怎样搬粮食。(师提供一些工具供孩子选择,如篮子、方便袋、箱子)幼儿尝试一个人搬,搬不动的情况下,想办法和同伴一起搬。鼓励幼儿团结协作,战胜困难。(如:一只小蚂蚁搬运太吃力,引导幼儿想办法,双人合作运粮,自己背粮,用安全的办法通过障碍,安全返回原点。引导幼儿将粮食袋放进对应的仓库。指导幼儿按原路返回。一次搬不完,可以进行第二次、第三次。)
四、分享劳动成果。
师:蚂蚁小兵们,你们真勇敢!真能干!遇到困难会互相帮助。现在让我们带着我们的胜利果实去教室里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 儿歌《小蚂蚁真有趣》
小蚂蚁,真有趣,见面碰碰小须须。
你碰我,我碰你,报告一个好消息!
尝试在游戏情境中进行有目的的构建,探索发现积木因不同的连接方法而呈现的奇妙变化。
【活动准备】
积木若干、毛毛虫图片、绒布毛毛虫玩具等。
【活动过程】
一、自由搭建。
1、回忆与交流:你用积木搭过什么?
2、幼儿尝试用7块积木自由搭建。
3、欣赏作品。
教师分析
从自由搭建和作品展示引入,引导幼儿关注积木不同的连接方法所产生的不同效果,以此感受积木的多变性。
二、搭毛毛虫
(一)游戏一:搭一条毛毛虫
1、(教师出示毛毛虫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其特征,并提出搭建要求)也用7块积木搭一条毛毛虫。
2、(幼儿交流)你是怎样搭毛毛虫的?怎样把毛毛虫的身体连接起来?
(二)游戏二:毛毛虫变长了
1、(教师引导幼儿相互比较,看看谁的毛毛虫最长)
2、(教师提出搭建要求)让你的毛毛虫变得更长。
3、(幼儿“修改作品”后,再次比较并交流)你的毛毛虫是怎样变长的?
小结:积木连接的孔越少,毛毛虫就越长。
(三)游戏三:会扭动的毛毛虫
1、(教师出示绒布毛毛虫玩具)请大家观察一下,积木搭出来的毛毛虫和绒布毛毛虫在形状上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积木搭出来的毛毛虫是直的,绒布毛毛虫是可以扭动的。
2、(教师引导并提出搭建要求)让你搭建的毛毛虫扭动起来。
3、(幼儿再次“修改作品”后交流搭建体会)你是怎样让毛毛虫扭动起来的?
小结:两块积木只要各连接一个孔,毛毛虫就可以扭动了。
教师分析
先让幼儿尝试用7块积木搭建一条能连接在一起的毛毛虫,目的在于引发幼儿搭积木的兴趣;然后再用幼儿自己搭建的作品,通过比较来发现积木不同的连接方法可以使毛毛虫变得更长的秘密;最后用柔软的绒布毛毛虫来启发幼儿思考硬硬的积木能否搭出一条也能扭动的毛毛虫。三个环节步步推进,始终在引发幼儿产生认知冲突,从而激励幼儿大胆探索,在体会积木的多变性的同时体验游戏的快乐。
2009—2010学年度的市级片区教研活动在永春进行。我园是刚通过“省示范幼儿园”的评估验收工作,各方面成绩斐然,尤其是教研工作。于是,县里决定这次的市级片区教研活动在我园开展,由我担任开课任务。接到任务后,业务园长就组织人员对活动内容的选择进行研讨,最后大家认为顺着本土资源去挖掘,开展具有本土特色的活动内容。
在农村,竹资源丰富,竹制品琳琅满目,竹梯就是其中的一种。生活中,大家把它作为爬高用具。这种家户喻晓的生活用具,其实蕴涵着很多的教育价值,它不仅可以作为一种竹制品来认识。在体育方面,它还有很多种玩法,如可以当作小桥来走;可以当作山坡来爬;可以当作山洞来钻等。这么好玩的竹梯不正是我们很好的教育素材吗?于是,体育活动《竹梯真好玩》就被确定为我开课的内容。从竹梯的玩法切入,探索不同玩法,体验玩竹梯的乐趣,锻炼幼儿走、跳、爬、平衡等基本动作。采用一课三研的形式展开研讨活动,以达到顺利完成这次的教研任务。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1.师导入语:小朋友!我是谁呀?(兔妈妈)妈妈今天要带你们到很远的地方拔萝卜,拔之前我们先练习各种动作。
2.师生随音乐《问候歌》做表演动作。
二、探索竹梯的多种玩法
1.出示竹梯,师生一起说说竹梯的名称和主要用途。
师导入语:今天老师带来了什么?竹梯在生活中有什么用途?(人们主要把它当作爬高工具)
2.组织幼儿讨论:竹梯除了可以爬高?想一想还可以怎么玩?
(1)幼儿自由想象、交流。
(2)个别提问。
3. 幼儿自由探索竹梯的不同玩法,教师给以帮助和指导。
(1)师导入语:老师将竹梯布置成小河、小桥、山洞、攀登架、山坡等,请你们大胆去玩一玩、想一想竹梯有哪些不同的玩法?
(2)幼儿自由玩过河、走小桥、钻山洞、过草地等游戏,利用竹梯练习左、钻、攀登、匍匐爬、往高处爬、行进跳、开合跳等动作。
(3)集中幼儿,鼓励他们说说竹梯的不同玩法,并请个别幼儿示范玩法。
4.组织幼儿重点练习匍匐爬、往高处爬、开合跳等动作。
(1)师导入语:小朋友都很棒,利用竹梯练习了很多的动作。这些动作中有几个动作比较难,现在我们再来学一学。
(2)师生重点练习匍匐爬、往高处爬、开合跳等动作。
三、玩游戏:《拔萝卜》
1.师导入语:宝宝们已经练习了很多动作,现在妈妈准备带你们去拔萝卜,先听一听到萝卜园的路该要怎么走?
2.教师介绍游戏玩法:
去“萝卜园”有两条路,幼儿分成两组来走。先爬过山坡,再走过小桥,钻过山洞,就到萝卜园了,然后就可以拔萝卜。
3.请2个幼儿示范玩法,教师和其他幼儿对他们的爬坡、过桥、钻洞的动作给以评价。
4.教师提出游戏规则:
(1)一次只能拔一个萝卜。
(2)一个跟着一个走,不能推挤。
3.幼儿玩《拔萝卜》游戏,教师参与游戏中,一边指导幼儿的动作一边提醒他们要遵守游戏规则。
四、游戏:《大带小》
1.教师导入语:竹梯这么好玩,我们也请小班弟弟、妹妹来玩一玩。你们除了要教他们怎么玩,还要保护好弟弟、,妹妹,不要让他们摔倒。
2.中班幼儿带着小班幼儿玩竹梯。
3.教师评价:
(1)提问小班幼儿玩竹梯的感受。
(2)表扬中班幼儿有责任心、有爱心、爱帮助别人。
五、放松活动:
1.师导入语:竹梯这么好玩,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乐趣。以后我们还要带其他班级的小朋友来玩一玩。今天我们也拔了很多萝卜,有的累了,现在跟着老师做一做放松的动作。
2.师生随音乐《爱的人间》做放松动作。
活动延伸:
1.继续邀请其他班级的幼儿来玩竹梯。
2.将竹梯布置成其他不同的场景,如:医院里的担架、体育场里单双杠等。利用户外体育活动或体育活动的时间,继续鼓励幼儿探索竹梯的不同玩法。
活动后反思:
这次活动的开展取得了成功,得到本县和异县听课老师的赞赏,他们纷纷从以下几方面给以充分肯定。
1.充分挖掘本地资源,教材选择富有农村特色。从幼儿生活中入手,选材体现本土化、生活化,符合新《纲要》的选材要求。竹梯这个教材内容,是幼儿生活教材园本化的内容体现,它蕴涵着课改的新理念和新的教育活动价值取向,是一个值得推广和利用的优质资源。
2.教师积极创设富有情趣的场景吸引幼儿,提供不同长度和宽度的竹梯,利用不同的竹梯创设更多不一样的场景,如:布置“红军过草地”的情景,把竹梯设置成障碍物,让幼儿练习匍匐爬等动作,这样就可以为为孩子探索多种玩法提供更多的条件。这样的情景创设,能够将枯燥、乏味的动作练习寓于丰富、有趣的游戏之中。
3.教师能够循循善诱,运用启发性和鼓励性语言进行指导。在活动中鼓励幼儿积极探索,实施以幼儿为主体的教学策略,注重启发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力,以及求异思维,符合新《纲要》精神。在老师的启发下,幼儿对竹梯一物想出很多的玩法。如把竹梯当作小桥练习走;把竹梯当作山坡来爬;把竹梯当作草地来匍匐爬;把竹梯当作攀登架来攀登等,从幼儿想出来的各种玩法来看,真的体现了“一物多玩”。
4.在活动中贯穿社会性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性行为。让孩子练习爬坡、攀登等动作,培养他们勇敢、谦让的品质。借助大带小活动,培养幼儿关心他人、懂得分享、有责任心、互助等良好社会性行为。
5.“大带小”游戏的设计体现教学的新理念,富有时代感。“大带小”的活动环节的设计不但克服了传统教学的呆板性,还凸显出新的教育理念,符合时代教育新精神的要求。从今天大带小这个环节的实施效果来看,不但愉悦活动的氛围,促进幼儿间的情谊,还培养他们良好的社会行为,效果真的很好。
6.能根据孩子的身体特点和体育课运动量变化的要求,合理安排活动环节,环节安排遵循运动量由小—到大再到小、动作练习由简单到难的原则。如幼儿第一次探索竹梯玩法后,第二次教师就引导他们重点学习几个较难的动作。
7.“拔萝卜”游戏是中班幼儿既熟悉又很喜欢的一种游戏,以它来贯穿着整个活动,能大大激起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
1.练习和同伴动作协调一致地快速行进, 探索游戏玩法。
2.能遵守游戏规则, 通过上下肢互相配合, 能够协作完成任务。
3.感受游戏的愉悦, 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红、黄、蓝、绿彩管, 小摸箱, 报纸团作货物, 8个大篓子。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以毛毛虫妈妈带孩子运货的情景导入游戏, 介绍游戏内容。
2.提问:毛毛虫长得什么样子?怎样才能变成毛毛虫?
二、幼儿尝试分组、协作
1.幼儿自愿组合, 尝试三个一组配合行进。
2.毛毛虫长大了。用抽卡片的方式把幼儿分成六个一组, 尝试六个人一组配合行进。
3.提问:毛毛虫应该把货放在哪里才好运?
4.毛毛虫自由练习运送货物。注意互相配合, 不摔跤, 不踩到别人。
三、制定游戏规则, 进行比赛
1.运货比赛:设置一定的距离, 请毛毛虫将起点的货物运送到终点的篓子里, 再返回, 看谁运得快。
2.讨论:为什么有的毛毛虫会输?原因在哪里?为什么有的毛毛虫总是会断开?怎么样才能够不断?赢了的毛毛虫有哪些好方法?
3.一起练习最有效、最科学的方法。
4.按照幼儿提出的方法再次进行分组、比赛。
四、小结, 为下次游戏做铺垫
1.讨论:毛毛虫怎么样可以很快地将货物运完?如果毛毛虫一次可以运很多货物, 货物该放在哪儿?
2.毛毛虫和妈妈一起将货物运到家里。
活动延伸
1.尝试一次运送多件货物。
一、主题名称中班主题:热闹的夏天
二、动作发展指向能在不连续放置的平衡台上走或者是跳,锻炼幼儿腿部肌肉力量,刺激幼儿的前庭平衡器官,培养幼儿的平衡能力。
三、活动名称:中班体育活动《走小桥》
四、活动设计意图
《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此活动设计,我考虑到首先要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直观形象为主,环境的创设上及教具的设计上都要重视其直观性,于是我把整个操场设计成一个宽宽的河,让幼儿完全置身于情境之中。
“走小桥”是以平衡台为主要教具的体育活动。我首先在活动的设计上下功夫,由于平衡台的摇摆的特性,我就先想象为小桥,把小桥放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合适,我想到的河。原先设计幼儿在河两岸来回走,但平时幼儿走平衡台已经比较熟悉了,对他们来说几乎没有难度,也没有挑战性。《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要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于是我想到不提供现成的桥,要过河让他们自己造,只提供几块用平衡台做成的“石头”,让幼儿充分发挥其想象和智慧。在此基础上,我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设计了“搬家”和“狼来了”等一系列情境游戏,使幼儿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
五、活动目标
1.能在不连续放置的平衡台上走或者是跳,锻炼幼儿腿部肌肉力量,刺激幼儿的前庭平衡器官,发展幼儿的平衡能力;
2.活动中运用视听运动觉等多种感官的刺激,努力控制自己保持平衡;
3.通过一起造桥、搬家等,感受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六、活动准备
1.器械准备:4~6块“大石头”(平衡台);两根长条纸做成河岸线(适当距离);8块红色平衡台(小猪的家);8块蓝色平衡台(小羊的家);8个小猪和小羊的胸饰;一个狼和狼家的标记;若干个礼物及装礼物的小篮子若干;
2.音乐准备:大灰狼的音乐(狮王进行曲)和欢快的背景音乐。
七、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1)队列练习:大圆走——小圆走——开花走——小圆走——大圆走教
师:请你站在能看到老师同时又不挡住别人的地方。
2.基本部分
(1)造桥①师:今天的天终于放晴了,小猪小羊我们一起玩玩去吧。(来到河边)呀,不好,河上的桥被大水冲走了,那我们怎么过去呀?
(以“开门见山式”直接进入主题,恰好前几天刚下雨,利用此环境背景,顺利引到下面的活动“造桥”。)
②幼儿相互讨论,并尝试找材料造桥。
幼1:找棵树来当船驶幼2:打电话(引发幼儿富有创造力的想象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运用已有经验来想办法。)
③利用环境资源—河岸边的“大石头”让幼儿自己来造桥。
(在幼儿充分想象后,我让幼儿自己来造桥,并在周围找找有没有自己讲到的这些东西,结果他们只找到了“大石头”,很快幼儿纷纷动手搬起“石头”来。在此过程中,我始终做一个支持者,鼓励幼儿的各种创造性行为,个别能力强的幼儿主动指挥其他幼儿把“石头”搬成一竖排。此时幼儿已经进入情境中,松松冲上去站在第一块“石头”上把前面的一块石头往前挪,站不稳就跪在石头上挪,后面的幼儿跟着一起激动地喊:松松,当心啊!期间,幼儿间互相关心的气氛荡漾在整个操场上。幼儿一个个的传石头,挪石头,还有的紧紧拽前面一个人的衣服,不让他摔下“河”。)④过桥,桥终于造好了。
(第一个松松过去了,孩子们激动得欢呼起来!接着过了桥的幼儿还站到最后一块石头上,去搀扶后面的幼儿过桥。不需言语,好多幼儿纷纷在此时伸手去帮助后面的同伴。互相关爱在此又得以浓浓的体现。)
(2)搬家①师:有了桥,我们就可以在河岸两边建两个村子,猪猪村和咩咩村,红色的是小猪的家,蓝色的是小羊的家,好,我们行动吧!
(在过桥的基础上,拿东西过桥,符合幼儿现有水平,又增加了难度。幼儿又一次发挥主观能动性,操场上到处是幼儿忙碌的身影。他们先把家建得很挤,此时我成了引导者,提醒说“房子建在一块儿,都不通风了”他们纷纷同意,各自把房子在分开一些,留个过道。)②幼儿商量河两边村子的位置,一起搬家,并竖好村口标示牌。
③自由建村,搬家
(3)找礼物送礼物①师:村子建好了,我们找些礼物送到对面的朋友家去吧。
(在此过程中,幼儿自由找礼物,互送礼物,非常专注。)②幼儿互相找礼物送礼物
(4)大灰狼来了背景:在幼儿互相送礼物的时候,音乐响起,大灰狼出现。
①师:不好,大灰狼来了,小动物快躲到家里去。
②幼儿团结合作想办法躲进家
③大灰狼抓小动物(此时,大灰狼跑过来了都没有看见,个别的听见音乐声大声喊起来“大灰狼”,幼儿感到很吃惊,四处乱跑。我赶紧用语言提醒,再做一个引导者,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理解规则:只要到了家大灰狼就抓不住了。在此过程中,由于平衡台的摇摆性,平时站在上面不觉得难,现在在气氛紧张的影响下,上平衡台能站稳就有难度了。平时玩过两人一平衡台的游戏,在此紧张的环境下两人站又增加了难度。所以被大灰狼抓住的小动物有好几个,接下来,幼儿在送礼物的过程中很小心的四周观察,注意力高度集中,后来没有幼儿被抓住,即使没有站好的旁边的幼儿也都伸出手去搀扶他们,再次体现出同伴间的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5)解救小动物①大灰狼:今天可要饱餐一顿啦,哎呀家里的柴火不够了,我得去找点柴火去。
②师:大灰狼不在家,我们去救小动物吧③解救成功(大灰狼连续几次都没抓住。乘大灰狼取柴火的机会,我引导幼儿以最快的速度去解救了被抓住的小动物。他们见同伴回来了,兴奋得欢呼起来!气氛达到了高潮!)
3.结束部分
①师:我们胜利啦,一个伙伴都没有被大灰狼吃掉,好,带上各自的礼物回家吧~
②唱歌结束活动.八、教学反思
我觉得活动过程应是一个让幼儿全身心投入的过程,设计的最终目标是幼儿在活动中,自主创造,体验感受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在能与幼儿已有的经验建立一定的联系,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此次活动是以“平衡台”为主要教具的活动,我利用平衡台的摇摆性把它设计成“石头”,整个活动全都围绕平衡台来进行,用平衡台做成的“大石头”及“小动物的家”。由于这次活动是户外体育活动,在考虑活动安全性的同时考虑活动的难度,引发幼儿与环境材料间的相互作用!平衡台器械贯穿于活动的始终,在平衡台上走不难,所以我在活动的设计中注意给幼儿留有充分创造想象的空间,让他们想办法造桥,让他们想办法搬家,让他们想办法不被大灰狼的抓住……在此过程中,平时我讲的同伴间要团结互助,在活动的进行中得以充分的体现,他们很主动地去抓住要掉下“河”的同伴的手,两个,三个……大灰狼来了的时候,看到同伴没有注意到大灰狼时,激动得喊起了同伴的名字,叫他赶紧回家。还没有站到平衡台上的幼儿被旁边的手拉到平衡台上,甚至抱住他们站到平衡台上的也有。紧张激动的气氛充满了整个操场~~我的活动目标是利用感觉统合器材来培养幼儿的注意力,从活动的效果来看,幼儿始终沉浸在角色里,沉浸在活动中,对游戏有浓厚的兴趣,以至他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所以在活动结束时,他们还问我什么时候还玩此游戏,太刺激了。在“大灰狼来了”的游戏中,要求幼儿运用视听行动等多种感官来协调幼儿注意的分配性,刺激感觉的统合。有的幼儿是先听到“大灰狼的”音乐,然后再逃跑的;而有些幼儿是观察大灰狼的动静再行动,充分调动了多种感觉器官。
纲要中指出,师生要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在本次活动中,幼儿始终是活动的主人,我把自己的角色定位为他们的同伴朋友,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在游戏的过程中,完全放手鼓励他们的一切行动,并和他们一起干。在他们没有意识到问题存在时,引导他们,但答案却需要他们自己动脑筋得来的。幼儿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由他们自己努力得来的结果孩子是最开心的。比如他们造好桥能过河后,都情不自禁的欢呼起来!
活动中还有几个些可以改进的地方:如河的宽度要适当,以能自如的走过为好,在此次活动中,河的宽度若再窄一些,幼儿就能更自如的跨过去了。由于前几天刚下雨,地上潮湿,作为河岸的皱纹纸一粘到地就湿了,所以若换另一种纸可能效果会更好些。
中班体育游戏活动教案《走小桥》含反思这篇文章共10351字。
相关文章
《中班体育活动教案《放风筝》》:中班体育活动教案《放风筝》适用于中班的体育活动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学会按一定的规则放风筝,教会幼儿放风筝的正确方法,体会其中的乐趣,练习快速跑,培养幼儿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学习协调与他人的距离,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体育活动《放风筝》教案吧。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建构游戏,能够按自己的意愿进行建构。
2、初步感知物体的大小、颜色、形状、长短、数量等。
3、学习正确的收放游戏材料。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5、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可插装枪的插塑、有关各种玩具枪及若干枪的建构活动成果。
知识经验准备:让幼儿观察枪的外形特征及结构。
指导要点:
1、讲述有关战斗英雄的故事,激发幼儿建构枪的兴趣。
2、出示范例,启发幼儿观察枪的结构。
3、向幼儿介绍拼插枪的材料,教师演示拼插的方法。
幼儿按意愿选择材料进行拼插,教师侧重指导幼儿合理使用材料及在作品中突出枪的主要特征,同时注意指导能力弱的幼儿大胆进行拼插。
4、组织幼儿用拼插好的枪进行游戏。
幼儿自选花
教学反思
可分享经验能够拼搭出枪的外形明显特征,特别是男孩子对枪的兴趣特别高,拼搭出来的枪也形状各异。
音乐游戏是在歌曲或乐曲伴奏下进行的游戏, 游戏中的动作要符合音乐的内容、性质、节拍、曲调, 并有一定的规则, 对幼儿动作的发展、音乐的感受力及活泼乐观情绪的培养都有积极的作用。音乐游戏灵活多变且富于想象, 自由度高、情绪性强、符合学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 学前儿童乐于玩音乐游戏, 并易于在音乐游戏中接受教育。
一幼儿音乐游戏的类型
音乐游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因研究者侧重的角度不同, 音乐游戏的分类也有所不同。在这里我们从游戏者活动内容的角度, 将幼儿音乐游戏分为四类:
1. 音乐听觉游戏
音乐听觉能力指通过辨别、感知、领会、想象、思考音乐艺术形象及其内涵的能力。发展音乐听觉的游戏, 就是让幼儿用耳朵充分欣赏自然产生的和人创造的各种音响效果, 从音响的旋律、音乐、节奏等方面“触摸”音乐语言, 感受音响之美。比如, 让幼儿聆听一首较为熟悉的曲子, 判断是从哪里发出的声音并让他们回忆是哪首歌曲 (《春天来》) 。
2. 节奏游戏
节奏感必须通过肌肉反应来感知, 依靠身体高度协调的动作来感觉。节奏能力的培养可结合各种音乐形式进行, 包括说、唱、律动、舞蹈、器乐等。这种游戏可以结合听觉游戏来实践。比如, 教师敲击这样的节奏:55 55┃55 5┃5555┃55 5┃55 5┃55 5┃55 55┃55 5┃┃这时, 幼儿会注意倾听, 利用内心听觉在他们的音乐记忆中进行搜寻、筛选, 找出与其节奏相配的歌谣:
叽里咕噜是个啥?他在炉子后面爬, 不是蟹, 不是虾, 叽里咕噜是个啥?
3. 歌唱游戏
歌唱游戏旨在通过游戏让幼儿享受唱歌的乐趣, 培养音乐感受力, 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这种形式的音乐游戏较为普遍, 一般以唱歌为主, 伴随角色游戏、律动等形式出现。比如, 演唱歌曲“Monkey Jump”, 幼儿学会后可以创编其他歌词再演唱。
4. 舞蹈游戏
幼儿舞蹈游戏主要是发掘幼儿喜形于色、笑逐颜开、手舞足蹈的本领, 提高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性, 发展想象力和动作表现力, 为幼儿今后形成良好的艺术气质打下基础。比如, 播放《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儿童歌曲, 让孩子们自由表演, 随着节奏和旋律的变化, 孩子们会自醉于其中。这时, 他们都成了舞蹈家。
二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组织现状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在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的组织过程中, 在教师组织和指导方面主要有以下三个问题存在:
1. 无效和负效介入占一定的比例
从已有的研究来看, 目前教师对幼儿游戏存在较强的介入意识, 表现为主动的、高频率的介入行为。但是由于教师介入的目的和介入时机的选择不同, 有效性相对较低, 无效和负效介入占一定的比例。以唐山市为例, 调查结果表明, 66.6%的教师认为介入幼儿音乐游戏的目的是使幼儿的游戏更具有教育价值, 59.3%的教师认为介入游戏是为了调节幼儿的情绪, 55.5%的教师选择了帮助幼儿解决困难, 51.9%的教师选择了对幼儿的游戏状况进行了解, 37%的教师选择了对幼儿的不规范行为进行纠正, 29.6%的教师选择了增加成人与幼儿互动的机会。而在最重要的一项选择中, 有51.9%的教师选择了让幼儿的游戏更具有教育价值。
2. 教师设计、组织音乐游戏的能力较差
教师的能力不同, 这也是影响音乐游戏水平和质量的一个关键因素。以唐山市为例, 调查显示有48.2%的教师认为需要在游戏的设计能力方面予以加强, 25.9%的教师认为需要在组织游戏方面加强, 22.2%的教师认为需要在音乐素养方面予以加强。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在于教师自身不断地学习和钻研, 同时也需要幼儿园及教育主管部门多给老师提供进修的机会。调查发现, 约37%的教师的音乐游戏的知识和经验来源于自己摸索和同行观摩, 约30%的教师的知识和经验来自于专家指导, 另有22%的教师是通过自学获得知识和经验的。
3. 音乐游戏实施频率较低, 形式单一
以唐山市为例, 调查发现, 59.3%的教师所在幼儿园一周内组织音乐游戏的次数在2~3次, 18.5%的教师所在幼儿园一周内组织次数为4~5次, 只有14.8%的教师所在幼儿园一周内组织次数为5次以上, 还有7.4%的教师选择了0~1次。可以看出, 音乐游戏在幼儿园组织开展的频率并不高。从形式上来看, 也仅限于律动、唱歌等形式, 表现形式较为单一。
三对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组织策略方面的建议
本部分根据上述分析得出的结果, 结合现有的研究成果, 着重从幼儿园和教师两方面提出建议。
1. 幼儿园方面
第一, 全面准确地理解音乐游戏, 提高对中班音乐游戏的重视程度。音乐游戏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 是促进幼儿身心、智能、道德品质、情感、创造性以及个性成长的重要手段。对于幼儿来说, 音乐游戏是娱乐, 是一种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因此幼儿园必须提高对音乐游戏的重视程度, 促进音乐游戏的进一步发展。具体来说, 首先就是要在中班课程的安排上保证音乐游戏的次数和时间。
第二, 多给教师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音乐游戏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需要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良好的专业态度的教师进行专业化的教学。幼儿园应该尽可能地多给教师提供学习机会, 如开展音乐游戏优质课评比活动、教学观摩活动、举行专家讲座等, 以促进教师能力的提高。尤其是优质课评比和教学观摩活动, 便于开展且有利于教师交流心得与经验, 发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能有针对性地改进, 使教师共同提高。
第三, 给中班开展音乐游戏提供物质材料上的支持。在调查中发现多数幼儿园音乐游戏的环境布置和游戏材料并不丰富, 这也制约了音乐游戏的开展。如在中班音乐游戏《馋嘴的狐狸》中, 有些幼儿仅仅通过挂图和教师的语言描述并不能对游戏中的狐狸这一形象有形象直观的认识, 因此在游戏中有一定的困难, 也不利于幼儿开展想象和调动对游戏的积极性。如果幼儿园有狐狸的玩具或多媒体视频, 教师先引导幼儿全面认识狐狸, 那么游戏开展起来就会顺利得多。
2. 教师方面
第一, 注意观察幼儿, 了解本班幼儿的特点。幼儿是游戏的主体, 只有了解本班幼儿的特点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也使得教育更有针对性。中班幼儿活泼好动, 且活动起来能坚持较长时间, 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 有意性开始发展。在活动中可以根据幼儿的这些心理特点设计组织音乐游戏, 但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很大, 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因材施教。有个老师告诉我他们班上有一位叫诚诚的小朋友动作协调性较差, 每次音乐游戏时, 他总是默默地站在一边看别人玩。老师问他为什么不参加游戏, 他害羞地说:“小朋友都笑我像小猪。”于是第二天老师组织了一个游戏叫《小小猪》, 小朋友都说诚诚扮演小猪最合适。他的表演受到了老师的表扬, 小朋友们也纷纷为他鼓掌, 他开心地笑了。从此以后, 他对音乐游戏产生了兴趣, 对自己有了信心, 每次游戏时都会挤到教师跟前问:“老师你看我做得好吗?”现在成了游戏的积极分子。由此可见, 只要了解幼儿特点, 采取相应的方法, 就一定能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
第二, 本着对幼儿负责的态度, 把理论知识用于实践, 保证音乐游戏的质量。有些教师已对音乐游戏有了较全面准确的理解, 但由于嫌麻烦、时间不允许等原因并没有付诸于行动, 导致思想认识和实施行为的不一致。对此, 教师要本着对幼儿负责的态度, 克服一定的困难, 保证音乐游戏的水平和质量, 以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例如, 同样是音乐游戏《猫捉老鼠》有的老师只是按照已有的设计组织幼儿听音乐、做动作, 有的老师就不怕麻烦在组织幼儿听音乐、做动作的基础上还进行了音乐故事表演, 讲述一个故事后, 弹出相关的描写性音乐让幼儿自由表演。明显后一种教学更利于幼儿音乐游戏能力的提高。
第三, 通过各种途径学习专业知识, 提升自己的能力。除了要积极参加园所组织的学习、培训活动, 在日常生活、工作过程中, 要注意搜集相关知识信息、积累经验, 提升专业知识技能。尤其是要注意音乐游戏的研发和设计能力, 为幼儿提供类型多样、符合其身心发展特点的音乐游戏, 以促进幼儿更好的发展。
四幼儿园中班音乐游戏的具体组织方法
1. 利用奥尔夫乐器
利用奥尔夫乐器组织幼儿游戏较为有效。这些乐器大多为幼儿园常见的各种打击乐器。这种形式更多表现为节奏游戏。
2. 利用柯尔文手势 (柯达伊教学法) 找准声音的高度
年幼的孩子对两个差距较大的音表现不太准确, 我们可以用柯尔文手势来帮助。柯尔文手势是柯达伊教学法中常用的一套演示从中音Do到高音Do的手势, 即从人体腰间开始逐渐上升的手势。比如, Do到So可以用从腰间到眼睛的高度变化帮助孩子表现声音高低的变化。
3. 感受固定节拍
学中出现的有规律的律动, 可以刺激幼儿体验固定拍, 为以后学习节奏打下基础, 可通过游戏的活动使儿童加强有规律运动的感觉。例如:
大拇指
大拇指呀向上翘, 我的大拇指呀, 它要往上翘。
歌唱时, 儿童的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 边唱边持续。而有规律地向上交互移动两手, 使儿童通过身体, 感受到持续、稳定的律动。
4. 训练节奏感
从语言节奏、动作节奏培养节奏感, 在此基础上识别节奏谱。仔细留心生活中一句或半句稍带感情色彩的话, 都蕴含着复杂丰富的节奏类型。例如:老师叫小朋友的名字或模仿孩子撒娇时的语气等。
5. 感受乐句
教师边唱边以一个乐句为单位, 用右手自左向右划弧线 (或者做其他动作) , 速度要慢。然后要求幼儿跟着一起做, 培养幼儿的乐句感觉。
6. 识别力度和音色
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通过听辨声音强弱做游戏。例如:小朋友围成圆圈坐下, 请一幼儿做猜者, 把玩具藏在另一幼儿手里, 游戏开始。集体边拍边唱, 猜者离玩具越近, 拍手声和歌唱声越强。反之, 声音则越弱, 一直到猜中为止, 如果两次找不到玩具, 猜玩具的小朋友表演节目。还可以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区别不同人声和打击乐器的音色特点。通过这样的活动, 使幼儿感受到在音乐中不同音色的采用对于塑造不同艺术形象的意义。
7. 培养内心听觉
可以让孩子唱完一个乐句后从心里接着唱下一句, 第三句再唱出声音来。
8. 学习休止拍
在休止拍的学习中, 加入单纯让幼儿空一拍或半拍, 对于小中班的幼儿来说很难把握准确。如果在休止拍处由幼儿自己设计各种动作或特别的声音, 表示与有声处形成对比, 这种抽象复杂的音乐概念一下子变为具体形象的知识, 儿童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理解和掌握了。
9. 多声部听觉和多声部协调配合能力培养
三个或者三个以上声部配合, 可以是无伴奏形式的。通过这种联系不但提高了幼儿的听觉能力、丰富了歌谣的表现手段和表现力, 同时为幼儿演唱多声部歌曲、演奏多声部乐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0. 激发即兴创作
让幼儿有机会即兴唱、即兴跳、即兴演奏、即兴作曲等, 培养孩子们的创作欲望。
幼儿音乐游戏不仅可以在其他活动中的某个环节中安排, 以调节活动节律, 活跃教学气氛, 而且可以作为音乐活动的主体来完整呈现, 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因此应该引起幼儿园、教师和家长的重视, 特别是幼儿教师要不断总结经验、丰富和发展幼儿园音乐游戏。
参考文献
[1]倪春妹.刍议中小学生钢琴教学中若干理论问题[J].今日财富, 2009
[2]印小青.音乐游戏与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J].山东教育, 1999 (27)
[3]辛颖、刘纪秋.论幼儿音乐游戏[J].文化月刊, 2010 (Z1)
【关键词】中班幼儿;游戏;合作意识
合作行为是研究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鉴于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合作行为的培养对学前儿童今后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就在游戏中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合作行为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综述。游戏是幼儿最喜欢、最爱玩的,幼儿通过游戏在游戏中获得知识获得经验,在某些游戏中需要幼儿互相合作才能完成游戏。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对于合作意识都有不同的表现。因此,在游戏活动中,引导幼儿进行合作游戏是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
通过创设多种多样不同的情境,让幼儿在多种多样的情境游戏中获得和发展。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环境这一资源,组织和引导幼儿开展各种各样的游戏,充分发挥环境的作用,避免资源浪费。新《纲要》中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发展。通过创设各种的情境,观察幼儿在游戏中是否有合作的意识。例如:在建构游戏(儿童乐园)中,需要一组幼儿(6名)合作搭滑滑梯。在搭滑滑梯游戏中,需要幼儿分工合作,谁搭底座,谁搭滑梯,谁搭扶手等。为了让幼儿更加明白自己的工作,在游戏时教师给每桌幼儿提供一张记录表,记录谁搭底座,谁搭滑梯,谁搭扶手等;一张小小的记录表让幼儿自己商量分工合作。这样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幼儿的合作意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二、创设多种合作型的游戏,鼓励幼儿自主自愿进行合作
教师如何合理的创设各种需要合作的游戏对幼儿是否愿意主动与其他小朋友合作玩游戏,游戏的种类有很多,可以分为:建构游戏、角色游戏、体育游戏、生活游戏等。每种游戏都有它的玩法,游戏必须要小朋友们合作才能完成游戏。幼儿的合作意识是主动还是被动在某些的游戏当中就可以体现出来。例如:在建构游戏中,幼儿需要搭建一种游乐设施,这个游乐设施既可以一个人完成,也可以多人合作搭建。虽然教师在交代规则时说过小组共同搭建,但是在分工搭建的时候会产生分歧,有的小朋友都想搭底座或是都想搭同一部位的零件。这个时候,是幼儿自己主动商量好还是需要教师进修调节需要看情况。有的小组的小朋友不需要老师帮忙就可以自己解决而有的小组的小朋友则是需要老师的帮忙才愿意分工合作;甚至有的小朋友有了老师的帮忙还是不愿意与其他的小朋友们合作。像这样的情况在游戏中也是经常可以见到的。
三、开放性的游戏,引导幼儿自主自愿进行合作
(1)游戏是快乐的:它满足儿童强烈的身体活动的需要,幼儿游戏的目的存在于主体内部的需要,它是非强制的,只要让儿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和可能,由儿童决定游戏的进程和节奏,才能保证游戏的本质。正如埃里克森所说:“自由在何处止步或被限定,游戏在哪里终结。”
(2)游戏是充满幻想的,游戏被儿童“假装的”、“不是真的”诠释着,他们在游戏中充当真实生活中还不可能扮演的角色,在幻想中体验角色的语言、行为和情感。对现实生活中各样角色的期望,让他们在各种游戏中体验着他们想要扮演的角色。
(3)玩具是儿童游戏的物质基础,是儿童的教科书,玩具的形象具体、色彩斑斓、幽默滑稽,丰富着幼儿的感知和情感。玩具的多变和可操作,激发着儿童的探究和运动,玩具源于生活和自然,传递着社会和自然的法则。玩具的自由操弄,满足着幼儿的心灵渴求,玩具的这些特性决定其使命是帮助儿童最快、最好的发展。例如:有一次,在一次区域游戏中,老师将一个新的玩具拿出来,班上所有的小朋友们都很兴奋看到有新的玩具。在介绍玩法的时候小朋友们都争着抢着看着;希望老师会请他们来玩。到邀请小朋友们玩的时候老师只有请2个小朋友们来玩,说其他要玩的小朋友要经过他们的同意每次不能超过5个人。在玩的过程中,小朋友都很遵守规则,与其他的小朋友都能很好的进行合作。
(4)以游戏参与者的身份参与游戏的知道,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合作意识的研究教师以游戏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到游戏当中,以一个游戏参与者的身份融入到幼儿当中与幼儿进行互动。在互动中观察幼儿的各种行为、语言等等。观察幼儿的合作意识除了一个游戏参与者的身份参与到游戏当中去以外,教师还可以以一个指导者的身份在一旁指导。游戏的指导方式有直接指导和间接指导两种。在不同情况下,进行不同的游戏所使用的指导方式也不相同。在一次角色游戏中,我们让幼儿玩小吃店和理发店。游戏开始了,小吃店的客人很多,可是理发店里洗头工的生意不怎么好,于是我就上前去说:“你好,我要洗头请问你可以帮我洗头吗?”就是这个样子让这个洗头工有事情可以做,又可以观察他们的各种行为真可谓是一举两得。作为教师,应该在适当的时候融入到幼儿当中成为他们当中的一员;又可以在他们有困难的时候给予他们帮助、适当的指导。从而让幼儿们更好的继续游戏下去,又可以更好的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四、培养中班的合作意识
合作是指为了共同目的的两人或多人,两个集体或多个集体共同完成某一工作或某一任务的行为。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是为了在与逐渐克服幼儿以自我为中心关心他人,养成一种协商合作的习惯,亲近集体和社会。在幼儿之间营造一种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群体氛围,增强幼儿的社会适应性。在游戏中,幼儿的不合作现象很多,大多数的幼儿都是自己玩自己的。有的小朋友就在班级里人缘很好,许多的小朋友都愿意跟他玩;而有的小朋友就很喜欢抢其他小朋友的玩具;不肯把玩具与其他小朋友分享。如何在游戏中激发幼儿的合作意识,是教师的本事。教师可以创设多种需要合作的游戏,增加幼儿之间的合作意识。例如:表玩游戏《金色的房子》这个游戏就需要小朋友们共同合作才能完成这个游戏,除了要求小朋友们要熟悉故事内容以外,每个小朋友们之间的配合好是非常重要的。在表演结束时,我们会请当观众的小朋友说说刚才表演的小朋友们表演的好不好?为什么?在表演的时候你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你会怎么解决它?等等。通过小朋友们之间的交流让他们发现到问题,让他们明白只有互相合作,这个表演游戏《金色的房子》只有互相合作才能把它演好。通过多种的游戏来培养小朋友们的合作意识,是可行的。
游戏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最受小朋友们的喜爱。让小朋友们在游戏当中建立起合作的意识,能有主动合作的行动;在这样的环境中,小朋友们就慢慢的建立起了合作的意识让小朋友们养成一种协商合作的习惯,亲近集体和社会;增强幼儿的社会适应性。创设一个好的合作氛围是非常重要的,有助于培养小朋友的协商合作能力。在游戏中有意识的对幼儿施加一定的教育影响,来增强他们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是一个非常有效的一个途径。
五、榜样的作用教师要注意自身的行为,为幼儿树立一个正面的榜样
教师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幼儿,主班老师于配班老师之间是否协商合作。教师与保育员之间是否能分工合作、互相配合,这都会给幼儿产生一定的影响。身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就要为小朋友们树立起一个榜样,小朋友们时时刻刻都在注意着我们老师;我们必须为幼儿树立一个正确的榜样。
总之,通过游戏,用小朋友们最喜欢的方式来培养小朋友的合作意识,引导他们亲近集体、亲近社会。让小朋友们赢在起跑线上,为他们在今后的道路上打下基础。保持一颗纯真童趣的心,是我们身为一个幼儿教师的共同努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印发《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基[2001]20号.
[2]庞丽娟,秦旭芳.《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J],1999(9),P67.
[3]孙云晓,郑新蓉《21世纪教师与父母必读》[M]北京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幼儿园中班体育游戏活动教案】推荐阅读:
上学期幼儿园中班体育活动教案11-23
幼儿园中班游戏优秀教案《“六一”亲子游戏活动方案》11-03
幼儿园中班游戏活动教案《种萝卜》含反思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