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充分就业村材料目录

2025-01-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创建充分就业村材料目录(精选5篇)

创建充分就业村材料目录 篇1

1.江苏省创建充分就业村申报表

2.2011年创建工作计划

3.2011年创建工作总结

4.创建评估打分表

5.农村劳务输出(输入)情况统计表4张(注:按季填报,表上计算出的转移率和申报表上的一致)

6.农村公共就业服务四项制度报表

二、机构设置、人员配备

1.所辖村级平台成立的批文(或聘用合同)

2.村级平台名单(包括行政村名称、站长、专职协理员、联系电话)

3.村专职协理员资格证书复印件

4.明确村级平台工作经费、人员工资的文件。

三、农村劳动力及转移就业

1.农村劳动力资源管理台账(注:人数与申报表上“农村劳动力人数”一致)

2.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台账(从农村劳动力资源管理台账中筛选出来)

3.农村劳动力异地输出台账(从农村劳动力资源管理台账中筛选出来)

注:

2、3两个台账的人数合计数与申报表上“农村劳动

力转移就业人数”一致。

4.新成长劳动力台账(注:人数与申报表上一致)

5.被征地农民台账

四、就业服务活动

1.就业服务活动记录表(包括:时间、地点、主题、内容)

2.开展招聘活动的要附招聘岗位登记表

3.图片资料

4.政策宣传、咨询、反馈记录

五、失业登记

1.失业登记人员台账

2.失业登记人员“131”就业服务登记表(附海门市农村失业人员认领登记表)

六、就业援助

1.农村困难家庭台账

2.农村困难家庭登记表

3.农村困难家庭就业帮扶登记表

七、就业培训

1.就业培训台账,可按培训类别分类(如:技能培训、提升培训、创业培训)

2.体现培训全过程的资料,如签到记录、课时安排、批改过的试卷等

八、扶持创业

1.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台账(返乡创业的需注明,可附营业执照复印件)

2.小额担保贷款台账(反映跟踪情况)

创建充分就业村材料目录 篇2

松柏朗村是东莞市大朗镇下辖的一个行政村, 占地总面积2.25km2, 是典型的丘陵地区。位于大朗镇中心区的西南部, 毗邻东莞市松山湖高新科技生态工业园, 处于东莞市几何中心和穗港经济走廊黄金腹地, 是东莞市政府规划建立的生态旅游开发区和高科技工业园区。该村下辖10个村民小组, 总户数967户, 居民9135人, 其中本地户籍人口4135人, 非本地户籍人口5000人。改革开放以前, 松柏朗村属于典型的一元化农业生产结构, 广大村民主要依靠种植水稻和荔枝等农产品维持生活, 每年人均收入不足2000元, 工业收入几乎为零。改革开放以后, 松柏朗村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全村现有企业543间, 外商投资企业多达23间, 内资企业12间, 个体户518个 (内资企业中, 没有集体企业, 有2间村民投资企业, 10多个本村个体户) 。据统计, 2009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11800万元, 村组两级集体资产总值16042万元, 集体总收入1303万元, 纯收入516万元。村民当年人均收入近35000元, 其中集体分配收入4146元, 个人务工收入14400元, 私人物业租赁收入15600元, 农业收入几乎为零。

2 松柏朗村劳动力就业平台建设情况

2.1 创建农民社区劳动力就业平台的主要背景

改革开放之后, 松柏朗村的外源性经济和民营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村里土地绝大部分被征用, 耕地日渐稀少, 广大农民陆续“洗脚上田”, 逐步脱离了传统的农业生产, 并转向二、三产业。同时, 村委会和村民分别投资兴建了一大批出租厂房、商铺和宿舍, 基本上形成了以出租物业为主导的社区经济结构模式。

伴随着“村改居”和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 松柏朗村农民彻底蜕变为新型的城市社区居民, 与传统的农业生产、农民身份告别, 依靠务工创业、出售土地和出租物业等经济活动获取收入。松柏朗村过上了富裕的市民生活, 却有许多主动失地农民由于缺乏必要的创业条件和就业技能, 不得不“被失业”在家, 游离于工厂企业大门之外, 不断地分享着村组集体经济福利, 养成了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要求集体分红只能增不能减的“搭便车”社会心理, 把农村集体当成“土围子”, 被人戏称为“新农民贵族”。而且村中两极分化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一些村民赌博的恶习也有所抬头。这种状况, 不仅浪费了社区人力资源, 增加了集体经济的负担, 也阻碍了社区文明进步和经济发展, 必将影响到东莞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为了让社区农民能够及时转化就业, 走向全面发达富裕道路, 松柏朗村根据2006年5月26日中共东莞市委东莞市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推动自主创业, 促进城乡居民充分就业的实施方案》通知精神, 于2006年正式建立了社区劳动力就业服务平台。

2.2 劳动力就业平台建设情况

松柏朗村社区失地农民就业服务平台 (以下简称本社区劳动力就业平台) 建成之后, 村委会指派干部专门负责劳动力就业服务平台管理工作, 履行本社区劳动力就业服务职能, 并为社区劳动力就业服务平台配备了2名专职工作人员, 提供了150多㎡的办公场所, 划拨专项资金10万余元装修了社区劳动力就业服务平台办公室, 配置了空调、电脑、电话、传真机、打印机、办公桌椅等必要的办公设备和办公用品, 定期与不定期召开村民座谈会或上门访问和电话回访等活动, 向村民们宣传就业政策、接受失业登记、求职登记、招聘登记、培训申请等活动, 提供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一站式”便民服务。

同时, 本社区劳动力就业平台建立了与市、镇就业管理网络联网的社区局域网站, 健全了就业管理“市-镇—村”三级网络系统, 向广大村民和社区居民定期和不定期地滚动发布就业政策信息、职业培训信息和劳务市场信息等。专门为40~49岁之间的妇女和50~59岁年龄段的男性开展了“岗位信息进家入户, 重点帮扶的‘4050’”项目计划, 在积极组织他们职业技能培训的同时, 帮助他们联系工作单位和协助申领工资差额补助等。并与镇人力资源分局沟通和辖区内企业的合作, 在本社区内定期和不定期地集中举办企业招聘会, 创建“村民车间”、“巾帼工厂”和“青年见习基地”等, 为本村失业者、尤其是失业妇女、待业青年和大中专毕业生提供专门的就业岗位和职业训练场所。

针对本社区公益性服务系统的要求设置优抚岗位, 优先招录本社区村民上岗工作, 如做村保洁员、治安员和市场收费员等。配合镇人力资源局在社区内举办“村民职业技术培训班”和“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学习班”, 聘请相关专业的技师为村民传授实用职业技术, 聘请职业培训师为本村户籍大中专毕业作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培训, 扶持村民上项目搞创业, 组织村民申领无息创业贷款, 支持失业青年兴办工厂商店, 帮助本社区村民自主创业。把每月的10日定为“就业服务咨询日”, 由村组干部及就业服务平台工作人员集中作专场劳动就业政策宣传与就业问题咨询服务活动, 同时利用节假日, 如国庆、春节、“三八”妇女节和“五一”劳动节等作专场就业服务宣传和咨询服务活动。

3 劳动力就业平台的主要工作成果

3.1 转变了村民就业观念

本社区劳动力就业平台在建立初期, 开展就业服务工作十分困难, 经过几年的宣传教育之后, 村民逐渐由过去被动接受就业指导和职业培训, 变为主动接受就业指导和职业培训, 村民日均咨询访问量也有当初的几个人发展到2010年几十人, 广大村民的劳动就业观念已经发生明显转变, 逐步扭转了依靠村组集体分红的思想, 越来越多的人参加了工作, 依靠自己双手劳动、勇敢投资和智慧创业为家庭创造收入。

3.2 提高了村民职业能力

根据市劳动局和镇劳动局的要求, 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 对本社区的失业劳动力和大中专毕业生, 开展了免费的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 先后开设了电工、焊工、美容、美发、电脑、家电维修、制冷空调、点心制作、粤菜烹饪、保健按摩和创业知识等多个职业技能培训班, 累计培训劳动力和大中专门毕业生达500多人次。仅2009年培训的文员、清洁工、包装工、装配工、保安员等就达300人次。培训合格率均在95%以上。

3.3 解决了村民工作问题

几年来, 通过向村民传递招工信息、举办社区劳务集市、提供公益性服务岗位、向辖区内企业推介村民就业、与厂商合作建立“村民车间”、“巾帼工厂”和“青年见习基地”等途径, 直接或间接地为村民解决了就业问题。截至2010年5月, 在本劳动力就业平台办理失业登记152人, 推荐和安排就业累计500多人, 其中妇女和“4050”村民均占九成以上。先后解决了102位因政府“禁摩”而失业的摩托车司机的工作问题, 指导和辅助30位本村大中专毕业生上岗就业。目前, 全村户籍劳动力2605人, 已经上岗的有2403人, 就业率已达92.3%, 提前实现社区“充分就业”的目标。

3.4 村民创业带动了就业

在东莞市委市政府青年创业项目支持政策指引下, 本社区服务平台主动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和商业银行, 先后为吴汉平、刘健华、张敏玲等11位有创业能力但缺乏投资条件的村民, 办理了由市政府提供的无息“创业贷款”, 累计放了贷款达88万元, 指导和帮助村民上项目搞创业, 新办加工厂8间, 商店3间。创业带动劳动力就业达68人, 其中本社区村民23人, 外来工45人。

3.5 提高了村民生活质量

村民通过再就业成了“上班族”之后, 生活方式改变了。他们白天在工厂劳动, 晚上跟同事一起喝茶跳舞, 社会接触面扩大了, 谈话内容改变了, 接收信息量增多了, 眼界大大开阔了, 思想认识水平也提高了, 过上了健康向上的文明生活, 生活质量也大大提高了。

3.6 落实了政府就业政策

本社区劳动就业服务平台积极协助政府相关部门, 每年至少办理了150多位村民的中专毕业生企业岗位津贴、就业困难人员工资差额补助和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补助, 有效地落实了东莞市政府就业促进政策和“创业东莞”发展规划。

3.7 缓解了企业招工难题

辖区内的企业招聘使用本村劳动力, 一个重要优势是村民上班距离近, 工作稳定性强, 职业流失率低。因为村民就近上班工作, 可以在自己家里食住, 企业会节约许多经济成本, 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目前的“民工荒”所造成的招工难问题, 尤其是国际金融海啸期间, 广大在职村民为所在企业做出了非常大的劳动贡献, 真正实现了劳资双方的互利双赢。这也是一件非常出人意料的利好事情。

4 劳动力就业平台面临的工作困境

4.1 不劳而获的思想仍然存在

部分村民, 尤其是一些年轻人, 贪图闲暇与追求安逸, 不愿意劳动的思想根深蒂固, 长期不学习、不工作、不投资和不创业, 彻底扭转这种社会心理, 工作难度大, 任重而道远。加上农村流行重男轻女思想, 男人在家庭中经常被骄贯, 只在外面做事, 不做家务劳动, 妇女需要承担全部或绝大部分的家务劳动。这种情况, 既影响了男人的健康发展, 也影响了妇女快速进步, 阻碍了妇女平等地参加学习培训和上岗就业, 对开展社区劳动力转化就业工作十分不利。

4.2 工作期望值过高

部分村民就业观念严重滞后, 他们缺乏市场竞争意识, 一直抱有“等、靠、要”的思想, 总是期待社区政府通过行政权力安排再就业。尤其是部分刚毕业大中专毕业生, 只愿做公务员不想进企业, 只愿做“白领”职员不想当“蓝领”技工, 没有丰厚薪水待遇宁愿在家待业“啃老”的思想非常顽固, 使社区就业平台的工作处于非常艰难的境地。而且, 一些村民自身技能素质虽然比较低下, 但是对就业岗位的预期要求却很高, 不愿意接受艰苦脏累的工作岗位, 上班经常借故请假, 喜欢挑剔和“跳槽”, 不加班不谦虚不学习, 造成本村劳动力使用费用偏高效益偏低, 许多企业曾拒绝招请聘用本地劳动力, 要做通厂商的思想工作也非常艰难。

4.3 就业技能与合作性都较差

部分村民自傲为“老莞人”阶层, 对外来工有歧视心理, 不愿意与外来工合作劳动, 常与外来工或厂方发生矛盾, 影响其在辖区企业中广泛上岗就业。许多“4050”村民年龄偏大, 文化素质偏低, 家庭负担偏重, 缺乏新兴行业的职业经验, 转行转业跨度高难度大, 成为市场就业竞争的弱势群体。对他们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生涯调整过程, 需要投入的时间比较长, 人力物力比较大, 教育转化工作异常复杂, 且很难取得理想的职业训练效果。

4.4 缺乏制度保障

本社区劳动力就业平台没有明确的法律制度规范, 缺乏系统的政策规划指导, 更没有专业性的就业培训指导人才, 使得现实劳动力转化、就业服务与管理工作比较混乱, 缺少规范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常常是摸着石头过河, 依靠经验做事, 主观性、盲目性和风险性时常出现, 故无法保证工作目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5 搞好劳动力就业工作的主要对策

5.1 制定符合本社区劳动力就业平台需要的法律法规

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 为基层劳动力就业服务与管理工作提供系统明确的法律规范, 给予基层劳动力就业服务与管理工作及时正确的指导和支持。不定期地邀请各级政府领导为村民做报告, 及时沟通和传达相关的就业政策和信息, 并聘请专家学者对村民做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和职业技能培训, 以提高村民的劳动技能和职业素质, 且经常组织在职村民和失业村民的座谈会, 相互交流经验, 彼此取长补短。

5.2 加快对本社区劳动力就业平台的资金投入

各级政府和社区组织, 应加大对社区劳动力就业平台的资金投入和人才投入, 尤其是要加快引进和培养专业性的就业培训指导人才, 强化和提高当前社区劳动力就业平台的工作力量, 尽快建立和健全社区劳动力就业平台服务网络体系, 劳动力失业登记系统、劳动力职业教育培训跟踪服务系统和劳动力转化就业跟踪服务系统, 做好劳动力就业平台的规划计划和监督管理工作。

5.3 增强思想意识形态领域的教育

各级政府、社区和大众媒体, 大力开展对市民的宣传教育工作,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就业观和人生价值观, 提倡劳动创业致富, 提倡男女地位平等, 提倡公平合理竞争, 提供尊重知识爱惜人才, 提倡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提倡按劳取酬和按要素贡献分配等, 关心所辖区域的弱势群体, 积极帮助有特殊困难的村民和外来工解决实际问题。

5.4 出台一系列可行的奖罚制度

建立健全劳动力就业服务约束与激励机制, 严厉打击和处罚违法违规违纪行为, 积极鼓励和表彰为劳动力就业做出巨大贡献的厂商、企业家、培训教师和社区工作者, 大力宣传和扶植自觉接受职业培训和自谋职业的先进劳动者, 以及通过自主创业吸纳失业村民的带头人和投资者等。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 利益、环境和国家政策的驱动, 促进了东莞市的大量农用土地改为工业用地, 许多村完成了村改居、村民就地变市民的过程。为了村改居后失地农民就业和再教育问题, 东莞市大朗镇松柏朗村村委会针对区域内主动失地农民的特点, 积极创建劳动力就业平台, 让这些主动失地农民顺利实现就业, 接受自我认同的身份转变, 以社区为单位教育主动失地农民丢弃依赖村组集体经济福利、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搭便车”心理, 真正成为自食其力的新型城市社区居民。

创建充分就业村目标和措施 篇3

为了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切实帮扶本村就业困难人员特别是农村低保户劳动力实现就业再就业,努力实现全社会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的目标,创建充分就业社区,特制定以下工作目标和措施。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积极做好我村充分就业村维护工作。

二、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一)成立领导小组。为切实加强对全乡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领导,经研究决定成立“石岗乡创建充分就业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协调相关工作。具体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村主任)

组员:(村妇女主任兼文书)

(大学生村官)

(二)落实目标责任制,开展创建“零失业”村挂牌工作。把落实就业扶持政策、帮助困难人员就业、控制失业率、实现充分就业等纳入各村具体工作目标,作为量化考核评比的重要指标。乡政府每年对各村、各职能部门的就业工作落实情况进行专项考核通报,形成制度。

(三)落实资金保障。村财政建立促进就业专项资金,指导和落

实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实施推荐就业服务补贴、培训补贴、社保补贴、岗位补贴等政策,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监督管理。

三、加强宣传,做好思想引导

(一)积极宣传政策。要村内群众、用人单位派发就业宣传资料,设立就业宣传专栏,宣传和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失业人员进企业工作。要多参加就业政策宣传咨询活动,各有关成员须根据职责做好相关就业政策宣传,大力宣传促进就业各项优惠扶持政策,使各项就业政策深入人心、家喻户晓,营造良好的创业就业氛围。

(二)引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每年至少两次组织村民开展职业指导会(讲座),介绍及宣传各项就业政策的同时,开展择业就业指导教育,特别是对失业人员开展一对

一、面对面的就业择业指导,使村民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四、多管齐下,全面落实就业扶持政策

(一)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平台。总结和推广已成立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的村开展就业服务的经验,并加强对本村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工作人员业务培训,提高服务水平,健全我村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为促进就业提供优质服务。

(二)完善就业基础管理。掌握村内劳动力的有关状况,包括失业状况、技术特长、培训需求、择业意向、家庭收入、就业结果等,并建立劳动力资源台帐。要做好企业缺工调查,整理建立再就业岗位预存档案,要求企业定期上报岗位空缺情况,运用计算机实现信息化的动态管理。实现乡劳动力信息资源与就业扶持服务相互衔接的管理

体制。为求职者、用人单位双方搭建完善的交流平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对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户籍城乡劳动力,提供公共就业服务。以服务对象登记为起点,以成功就业创业为终点,包括基本服务、职业介绍、职业素质测评、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扶持、个人特向职业指导、各项政策性援助等,实现“一次登记,全程服务”。

(三)推荐就业服务。多渠道收集用工信息,向村(居)民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服务。对有就业要求的辖区内失业人员,经登记,当月即通过提供岗位信息、开展就业服务,做到及时推荐上岗。每季度举办一场现场招聘会,使现场招聘会逐步深入到村(社区),让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失业人员(摩的司机)享受到推荐就业和就业帮扶服务。

(四)提升就业技能培训服务。以“培训促进就业”为目标,全面实施就业技能培训服务。为每一位有培训要求的村内失业人员提供贴近市场需求的就业技能培训信息,积极动员并组织失业人员参加技能培训,落实资助性培训政策,通过组织失业人员开展定向项目培训、推广就业见习训练、鼓励自主参训等培训方式,提高劳动力的就业技能,确保每人掌握一门就业技能。建立技能人才奖励机制,建立以政府奖励为导向,通过实行岗位成才奖励制度、优秀技能人才奖励制度,形成学习技术、钻研技能和岗位成才的良好氛围。劳动部门要规划开办烹调、计算机、汽车维修、塑胶模具、美容美发、电工、焊工、人力资源等培训班。对已经参加培训并经技能鉴定考核合格的农村劳动力,村内要积极为其做好推荐就业服务。

(五)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援助服务。为就业困难人员提供

针对性的就业服务和岗位援助,落实专人帮扶,实行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通过积极、主动地提供援助服务,帮助落实工作岗位,并指导和协助申请工资差额补助、灵活就业补助等帮扶政策。

(六)促进新成长劳动力高质量实现就业。一是增强新成长劳动力技能素质和市场就业能力,提高就业质量。对未实现就业的新成长劳动力,提供以初、中、高级技能和企业管理岗位为目标的资助性培训。二是鼓励高等院校及中职学校户籍在校生在校期间积极提升个人就业技能。三是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企业就业,并不断地提高技能和管理素质。

(七)鼓励企业吸纳户籍劳动力。

五、扶持创业,拓宽就业渠道

(一)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

(二)促进企业支持就业工作。

(三)不断拓宽就业领域。

(四)大力扶持本村村民创业。

六、工作要求

回龙村创建充分就业村工作总结 篇4

为了实现“人人有职业,人人有保障”的工作目标,在百胜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村支两委的大力支持下,面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在逐渐增多的形势下,借用辖区八方资源,切实有效地展开“充分就业”工作。现将2011年创充就业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建立健全“充分就业”的组织和制度

1、建立了村社会保障服务站,由村委会主任黄娟分管,落实了一名社保员是村文书罗兴奎。做到了“五到位”(机构、人员、场地、制度、工作)、工作制度、办事指南、工作流程都上墙,统一规范地建立起了相关手工台帐和电子台帐。

2、积极开发辖区企业岗位需求,我们现已与辖区企业建立联系,与辖区单位建立了长期用工供求关系,创办了稳定的安置基地,做到村里的富余劳动力100%登记。

3、对低保户、“4050”人员开展了定期与不定期的政策咨询和就业再就业援助,让有劳动能力和有就业愿望的富余劳动力及下岗、失业人员100%的就业。同时做好上门走访,上门服务,并对他们进行了职业指导、技能培训等工作。

二、立足服务,推动“就业再就业”工程健康运行

1、村支两委始终坚持把实施“就业再就业”作为开展村委会工作的重要举措,紧紧围绕解决村上富余劳动力及下岗、失业人员“就业难”“生活难”等重要问题;充分发挥了镇政府、村委会、村辖所在单位组织的作用,努力创造条件促进“就业再就业”工程的扎实有序发展,真正架起了与群众的连心桥。

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积极宣传就业再就业工程的现实意义,号召全社会都来关心农村富余劳动力及下岗、失业人员这一特殊群体;同时还开展了“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等活动。真正把温暖送到每位农村富余劳动力及下岗、失业人员的家中。

3、积极创造条件,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及下岗失业、失业人员的就业机率,一方面,组织辖区的内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使他们熟悉劳动就业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就业再就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积极开发商贸、餐饮等便民、利民就业岗位,并鼓励他们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并积极为他们推荐“小额贷款”和一些相关的优惠政策解释。

三、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本村常住人口 1986 人,劳动力资源 1162 人,有劳动能力和转移就业愿望的 801 人,实现就业 783 人。其中:就近就地转移500 人;区外劳务输出 283 人。“双

有”劳动者转移就业率达到95%以上。

2、及时为有培训愿望的农村青壮劳动力提供技能培训率达90%以上。

3、“零就业”家庭有劳动能力和有就业愿望的劳动者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

4、及时落实好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险政策及再就业政策。

5、给外出创业和返乡创业人员提供相应的政策扶持,并为缺少资金的返乡创业人员提供小额贷款。

虽然成效显著,还须更上一层楼,让“人人有职业教育,人人有保障”的目标得以实现,我们会更加努力地缩短距离,村里就业情况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今天有职业,不等于明天也有职业,故此,我们不能松懈,还得打起十二分的精神,时刻注意就业新情况,加倍努力工作。相信随着时代的进步,就业形式的逆转,我们相信一定能够实现“人人有职业,人人有保障”的!

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先进材料 篇5

**,男,*岁,2003年8月参加工作,本科学历,**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科科长。

今年以来,**同志按照全局的统一工作部署,在市局相关处室的关怀指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省市的就业再就业政策,围绕促进就业这主题积极行动,扎实工作,在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中做出了显著成绩,其主要事迹是:

一、加强督促检查,落实工作任务。

为了完成上级的各项就业工作任务,**同志定期召集各相关单位和就业促进科的同志到各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和各社区督促检查工作,特别是就业工作任务的落实情况,推动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对各社区、各单位在就业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帮助解决;对就业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及时向领导汇报,及时解决。在检查工作后,我们对社区的就业工作摸清了底子,吃透了情况,从而促进了工作。今年我县城新增就业5200人,完成计划5000人的104%。

―1― 第二、积极开展就业援助行动,切实安置就业困难对象。今年以来,**同志根据市局和县局的安排部署,充分利用“再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活动,带领全科同志积极行动,努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千方百计安置就业困难人员,使他们“就业有岗位,生活有着落”。

1.搞好招聘,营造就业工作良好氛围。

今年一季度,围绕“再就业援助月”和“春风行动”两项大的活动,根据县局安排,**同志和全科同志精心组织,周密部署,以县人力资源市场为主会场,**镇街道、**镇街道以及**镇街道为分会场,成功地举办了四次招聘会。活动中共发出“春风行动”和政策资料5000多份,接待政策咨询600多人次。为**乳业、**铝业有限公司、**置业有限公司等三十余家企业受理求职登记270余人,发放《招工简章》1500份,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2.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对象。

在今年金融危机影响下,为帮助更多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同志和全科同志一道,深入各机关事业单位、各社区详细调查了解各单位公益性岗位的供需情况,并开发了一批适合大中专毕业生就业的公益性岗位,涉及学校后勤、图书管理员等岗位。

根据我县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要求,加强维稳工作力量,―2― 构建“平安**”,于2月23日至3月2日,在县人才资源市场成功为县公安局公开招聘公益性岗位巡防队员100名,为社区部分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工作提供了帮助,又为我县的社会治安工作作出了贡献。

第三、夯实基础工作,提高服务质量。

就业工作关乎广大下岗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对象的切身生活问题。因此,**同志和科室同志除了开展好日常的就业工作外,尤其注重基础管理和服务质量工作。

在基础管理工作中,**同志积极推行就业工作报表制,实现了就业工作报表的网络化程序,在城镇就业工作的统计延伸到了社区,并实现了季报、年报,确保统计工作的真实可靠。

在服务质量方面,**同志经常用换位思考的办法,不断改善服务态度,努力提高办事效率。在小额担保贷款中,为了使部分创业资金困难对象及时享受国家的小额担保贷款,**同志积极和县就业局,有关镇劳动保障事务所联系,简化他们SYB创业培训程序及办理贷款的程序,为他们提供便捷服务,使这部分人及时得到资金支持。

**同志在今年的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中做出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同志应巩固成绩,弥补

―3― 不足,克服困难,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全面完成劳动保障工作各项目标任务。

**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六日

上一篇: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下一篇: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评估总结和应急预案管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