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

2024-06-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 篇1

摘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于1844年4月----8月在巴黎研究政治经济学时写的著作手稿(本文简称《手稿》)。《手稿》由三个未完成的手稿组成,这些手稿反映了当时马克思在经济学和哲学方面的研究成果。本文将根据笔者对《手稿》的理解,逐一对手稿部分章节的内容写出感想。由于笔者先前接触此类的书籍或是著作较少,加之在哲学方面的学术研究水平有限,文中难免有不足之处,虽然对某些方面写出了观点,但叙述时采用的角度或是讨论的深度可能不准确或是不够深入,还待进一步的努力。

关键词:《手稿》 ; 马克思 ; 读后感 ;

《手稿》是马克思政治思想进入决定性转折的巴黎时期的产物。

《手稿》是马克思第一次试用从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主场出发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经济学进行批判性考察,对自己的新的哲学、经济学观点和共产主义思想做综合的阐述。

本文阅读了《手稿》中的部分章节,其中包括“序言”,“第一手稿”中的“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第三手稿”的全部内容。那么在下文将对以上介绍的部分内容逐一写出阅读感想。

一、对“序言”的认识

马克思在“序言”中主要阐述了写作的主旨,方法和《手稿》的哲学基础。在写作过程中由原先打算着重批判黑格尔法哲学,后经过对国民经济学的系统研究和批判,改为把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当做主要批判对象以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剖析为主要内容,从中得出科学的结论。

同时着重揭露和批判了鲍威尔为首的黑格尔分子的唯心主义观点,指出他们的根本错误在于坚持“自我意识”哲学,把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变成主观唯心主义,反对费尔巴哈批判黑格尔哲学,并且指出剖析黑格尔哲学的必要性。

二、对“第一手稿”的认识

本文将对“第一手稿”的“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这一部分内容从两个方面写出感想和提出疑问。

2.1 揭露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局限性,提出经济学研究的任务

首先,马克思肯定了古典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意义,但又揭示了它的缺陷。他认为古典经济学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原因在于他们没有剖析资本主义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它不理解这些规律,就是说,它没有指明这些规律是怎样从私有财产的本质中产生出来的。”因此,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不能科学

地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给自己提出了揭示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的任务。“我们现在必须弄清楚私有制,贪欲和劳动、资本、地产三者的分离之间,交换和竞争之间,人的价值和人的贬值之间,垄断和竞争等等之间,这全部异化和货币制度之间的本质联系。”

以上段落的描述其实我不是很懂,但是我看到了其他的东西。那就是处理事务的态度的问题。或许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是我还是想说一下做事必须要有耐心而且要勤奋。正如:“天才是来自于1%的天赋加上99%的汗水”。很平凡朴实的话,但是告诉我们对待事务要认真,看问题尤其是研究学问更要有专研的精神,才能探究到问题的本质。

2.2 论述异化劳动理论

“异化劳动”这一概念是我第一次接触。从《手稿》中知道“异化劳动”是指劳动者生产出了产品,而由于产品不属于劳动者本身,因此,产品生产越多,劳动者的价值就相对越低。这里似乎是一个相对的关系,劳动者和产品两者之间的对立。马克思指出“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而劳动产品是人的劳动的结晶,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劳动产品本应属于劳动者。”

但是我想问的是“为什么产品要属于劳动者呢?仅仅是因为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而劳动产品是人的劳动的结晶吗?”

我认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条件下,生产资料是属于私人的,那么如果要是说产品是属于劳动者的,那么就是说劳动者从资本家的手里夺取了物质的占有权,则劳动者不就变成“资本家”了吗?同时,劳动者在劳动之后可以得到代替产品的货币。所以我认为:首先我是同意“异化劳动”这个观点的,但我觉得这个异化的程度是有待商榷的。就是支付劳动者的产品和劳动者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数量之间的比例,来确定劳动者贬值的程度。

三、对“第三手稿“的认识

“第三手稿”分为“私有财产和劳动”,“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私有财产和需要”,“分工”以及“货币”五个章节。本文对其中一些章节内容给出自己的想法。

3.1 私有财产和劳动

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作为自为地存在着的活动、作为主体、作为个人的私有财产,就是劳动。

3.2 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

在这个章节中,感受最深的就是对“共产主义”的理解。马克思在此提到了五种共产主义的理论,即:普鲁东小资产阶级的共产主义,以傅里叶为代表的空

想社会主义,以巴贝夫为代表的平均共产主义,议会的共产主义,无政府共产主义。

其中马克思重点批判了平均的共产主义。认为他不过是私有财产关系的“普遍化和完成”马克思认为它把私有财产的扬弃仅仅理解为以原始共同体的方式对私有财产的重新占有,甚至想用强制的方法来消除人的本能,想象力等。

同时,马克思还批判了议会的共产主义。他认为它只是理解了私有财产的概念,而没有理解私有财产的本质,即没有超出物质财富的范畴来把握私有财产作为人的本质的异化的特性。

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合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在读过这本书之前,我的“共产主义”观念就是“空想社会主义和平均共产主义”的结合版。记得以前不知谁说的,共产主义就是每个人想干嘛就干嘛,需要什么就去管理部门去拿,后来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但也没有系统认真的去研究过。现在想想我的这个社会要想成立,那么基础必须是人民的素质要绝对的高,而且不能存在一个瑕疵品,每个人都知道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而且都在完美地履行着。

但是又想想,如果真的这样了,好像活的又没什么意思了,就好像这段时间网上说的,吸毒其实也是一种文化,当你觉得已经被正常化的文化给麻木了,或是这些文化已不能再给你带来激情和顿悟,那么你只有寻找别的,或是变成另一个样子、身份去体验新的思想,探求新的刺激。

3.3 私有财产和需要

马克思指出:“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人的需要的丰富性,从而某种新的生产方式和某种新的生产对象,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人的本质力量的新的证明和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在私有制范围内,则具有相反的意义。每个人都指望是别人产生某种新的需要,以迫使他作出新的牺牲,以便使他处于一种新的依赖地位并且诱使他追求一种新的享受,从而陷入一种新的经济破产。”

这段话指出了在两种制度下,“需要”产生的不同原因和引起的不同结果,但他们同时都在强调着“新”。这让我想起以前看的一部电视剧《生活》“由胡军主演一名研究生毕业后分到卫生局从一个职员到局长的成长历程”。其中,电视

剧中胡军的老婆“小梅”她扮演一名护士在胡军事业最低潮的时候和胡军走在了一起,那时她是一个温柔贤惠,懂得心疼人的贤妻良母,随着胡军在单位位置的升迁,小梅的性格和她的人生追求,以及她的欲望需求都在慢慢的转变着,膨胀着。我想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反映了“新”。所以我认为人的需要是随着人的位置不同而随时改变的,就好像是人没钱的时候,不择手段的去赚钱,等到有了钱后,他就会想尽一切办法维持一个好的名声。

3.4 货币

这里讲的货币是人与生活,人与人联系的纽带。同时也是颠倒一切的手段。其实这些话语用现代的话说就是“货币是实现物质之间交换的媒介,也是万恶的”。引用马克思的话“因为货币作为现存的和起作用的价值概念把一切事物都混淆了、替换了,所以它是一切事物的普遍的混淆和替换,从而使颠倒的世界,是一切自然的品质和人的品质的混淆和替换。”

四、总结

《手稿》是马克思的一部未完成的著作,虽然不是一部完整的著作,但其内容极为丰富,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立过程中一份独特的文献,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源地。作为处于马克思思想形成过程中的著作,它是马克思在前一阶段已经达到的成就的基础上前进,是对《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重要论点的进一步发挥,从而带来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变化。

当然,《手稿》是一部过渡性的著作。马克思在《手稿》时期,还没有完全摆脱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特别是大量使用了费尔巴哈哲学的术语。但是,在内容上,马克思又大大超越了费尔巴哈。这就是说,尽管马克思当时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自己同费尔巴哈的重大分歧,尽管《手稿》中充满了费尔巴哈式的概念、术语,具有人本主义的因素,出现了内容和形式的不一致,什么是矛盾,但是,《手稿》在内容上却力求向历史唯物主义接近,处处闪烁着新世界观思想的光辉。

最后,本文是笔者第一次真正阅读哲学类书籍后写的一些感想,由于笔者先前接触此类的书籍、著作较少,加之在哲学方面的学术研究水平有限,文中难免有不足之处,虽然对某些方面写出了观点,但叙述时采用的角度或是讨论的深度可能不准确或是不够深入,还待进一步的努力。文中有不正之处,希望老师能不吝赐教,让我在此方面的研究可以有更深的感悟。

参考文献: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 篇2

当前, 生态问题已成为困扰我们人类自身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个重大问题, 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生态哲学作为哲学的一个分支, 是建立在对生态问题的思虑之上的。借用余谋昌先生对生态哲学的定义, 生态哲学是“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现实事物和理解现实理论界的理论”。[1]要想对于生态哲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可以从自然人化和人化自然这两方面, 以及它们双向的运动中去达到自然、人、社会的统一乃至和谐。

马克思在其著作之中并未提及“生态哲学”这个词, 但是他对生态问题的思考还是很多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作为马克思的重要的代表作, 在说明经济学、美学、科学技术哲学、文化哲学及社会历史理论等众多的理论的同时, 还有大量对于生态哲学的深刻论述。虽然未成系统, 却是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不可忽视的大作。

一、生态哲学的对象:自然、人和社会

任何一门学问, 都不能是没有对象的胡乱阐述, 否则便难以称之为学问, 也难以让世人接受。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也同样如此, 马克思早在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

其次, 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当代价值, 对理解实践的意义也尤为重要。马克思哲学的产生宣告了那种超越实证科学的玄思哲学的终结。我们在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 实践一直是一个尤为重要的议题, 抽象的理论离开了现实就变得毫无意义可言。马克思认为哲学没有任何单独存在的权利, 它的材料分布在实证科学的各个不同部门之中, 因而哲学家试图绕过实证科学直接把握世界只能得到思辨哲学而得不到科学的哲学。然而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强调人的主体性, 并不能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相区分。黑格尔的绝对观念也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强调从实践出发, 但那是观念上的, 有些学者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切从物质出发, 理解从实践出发, 就会陷入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这样就不能真正理解马克思的实践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把传统的本体论哲学的知性概念思维转变为实践论的思维方式, 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的, 也就是说把实践上升为思维方式, 去解决一些抽象的问题, 使得这些神秘的东西可以在实践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最后, 马克思哲学变革的一个重点是将哲学的重心职业是的思考》中就开门见山地说道:“自然本身给动物规定了它应该遵循的活动范围, 动物也就安分地在这个范围内活动, 不试图越出这个范围, 甚至不考虑有其他什么范围的存在。”[2]虽然此时受到历史时代和自身的局限性, 他对于生态哲学对象的认识有极大的缺陷, 但是至少说明早在17岁时马克思便已经在思考自然这一问题了, 并将自然作为生态哲学的对象来进行研究。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由于自身阅历的丰富、知识的健全及世界观的逐渐转变, 马克思的生态哲学的研究对象不仅仅单纯局限于自然, 而是以自然、人、社会为研究对象。这三个研究对象向我们展现了四重关系: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 人与人, 以及自然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一, 从自然方面来说, 马克思并不是仅仅局限在对自然单纯的论述上, 而是通过对人和自然的相互关联来说明自然的。这就说明了三个问题:自然、人、人与自然。马克思首先认为:“没有自然界, 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 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它是工人的劳动得以实现、工人的劳动在其中活动、工人的劳动从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3]从这个角度, 我们可以说自然界是人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因为它给我们提供了双重的生活资料, 一方面是劳动加工的对象性资料, 另一方面又给予工人维持其肉体生存的资料。不仅如此, 马克思还进一步表明:“自然界, 就它不是人的身体而言, 是人的无机身体。人靠自然而活。这就是说, 自然界是人不致为了死由怎样解释世界转变成怎样改变世界。马克思认为:“以往的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引起了哲学界的思考。马克思《手稿》的全部思维旨向是揭示“劳动”的具体性, 他又在《提纲》中对实践进行了高度抽象, 随后又与恩格斯合著了《德意志意识形态》, 将劳动和实践进一步深化和理性具体化。中国哲学界兴起了大的思潮和改革, 为马克思主义哲学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起了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 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主要就是与马克思强调的实践、人的主体性、人的感性活动相符合, 这些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起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强调人的学说, 实质就是发挥人的能动性、人的创造性、人的主体性;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当代价值主要指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 这个意义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哲学比较的突破点来理解。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版, 第二卷, 第159-160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版, 第一卷, 第67-68页.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4]这便表明了自然和人的亲密不可离的关系, “人靠自然而活”就是对人对自然的依赖关系的绝佳说明。最后, 马克思将自然作为人类“无机身体”的延伸来看待, 因而“人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 [5]同时, “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 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6]这是对人和自然的依赖关系开门见山式的说明。总之, 人是一种自然的存在物。人生活在自然之中, 受到自然界的制约;反过来人的能动性的活动又会影响着自然。是故, 人和自然理应成为环境哲学研究的对象。

第二, 从社会的角度而言, 和自然一样, 也是和人联系起来说明的。不过不同的是马克思在论述人与社会的关系时, 还加入了社会和自然这一重关系。马克思认为:“只有在社会中, 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 才是他为别人的存在和人为他的存在。只有在社会中, 自然界才是人自己的人的存在的基础, 才是现实生活的要素。只有在社会中, 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自己人的存在, 并且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7]这表明人是一种社会的存在物, 自然和人在社会之中达到了统一, 自然、社会和人三者是一种具有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用马克思的话来说是“社会是人同自然界完成了本质统一”。[8]

环境, 浅显地理解应该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那么, 自然和社会理所当然地成为环境哲学的研究对象。而人作为联系自然和社会的中间环节, 也必然会卷入环境哲学的研究对象之中。

二、环境哲学的目标:自然、人和社会的和谐

马克思之所以被称为伟人, 不仅是因为他心系天下, 为人类的福祉作出自己的贡献, 更在于他的理论对实践具有非凡的指导意义和接受实践检验而不衰的能力。他在中学毕业论文里写道:“在选择职业时, 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9]表明他是有心怀全人类的雄心的。同时更说明马克思也不是那种“只为自己劳动”的“著名的学者、大哲人、卓越诗人”, 他是一个“完美无疵的伟大人物”。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有关自然、人和社会的论述, 其目标是希望通过自然的人化和人化的自然的双向运动之中达到自然、人和社会的和谐。而这种和谐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上的和不可实际操作的, 而是有其实现的可能的。依据《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相关论述, 这种可能性是存在于共产主义之中的, 即自然、人和社会三者在人化自然和自然人化的双向运动过程之中能够进入和谐状态, 而这一和谐状态最终是在共产主义中体现出来的。

对于达到自然、社会和人的和谐状态这一目标, 自然人化和人化自然的双向运动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和关键。我们需要有一种在“自然人化和人化自然的双向运动中去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10]双向运动乃是“一种自觉能动的活动”, “它不是静止而是动态的过程, 永不停息, 长时间的积淀”。[11]人化自然是指自然界由于人的相互作用而发生的一种属人关系, 是从人与自然对立到人与自然统一的辩证过程。作为这样的一个过程, 我们便不能够在较短的时间里去界定说自然、人和社会不能达到和谐的状态。我们应该有的态度是:在关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 放眼长远, 放眼这其中对立面的此消彼长, 进而把握住这个过程中积淀下来的和谐。

在“在马克思看来, 共产主义就是彻彻底底的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相统一的社会”。[12]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马克思对共产主义有精辟论述:“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 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 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 (即人的) 人的复归, 这种复归是完全的, 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这种共产主义, 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 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 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 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 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13]通过马克思的深刻论述, 我们不难发现, 共产主义是自然、人和社会三者的高度发展和极大成熟, 代表的是“完成了的自然主义”和“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的统一。同时, 人的完全的复归, 标志着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的解决, 而这些矛盾一旦得以真正解决, 加上三者达到最高的统一, 便是达到了和谐的状态。

三、环境哲学的实现:劳动、异化劳动和异化劳动的扬弃

马克思哲学不同于以前的哲学, 其关注的不是“解释世界”的问题, 而是“在于改变世界”[14]的问题。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马克思以人类的实践活动作为人与自然关系的中介, 提出了人与自然之间天然的对立与统一的新的认识理论。通过对“劳动-劳动的异化-异化劳动的扬弃”的运动过程的分析, 表明了他对于解决环境新陈代谢过程的思考。

(一) 劳动:人化自然和自然人化的自由自觉统一。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通过对于黑格尔的批判, 马克思得出了结论:那些所谓的“原动力”并不是“绝对精神”, 也非“自我意识”, 而是人本身, 是人的劳动。人类自由自觉的活动-劳动, 是“创造人本身”和“人猿相揖别”的标志。[15]

劳动一方面将人和自然界、动物区别开来。另一方面, 劳动是对于自然界的改造, 虽然改造过程之中的消极作用不可避免, 但还是瑕不掩瑜。由于主体的能动的实践活动, 才会“再生产整个自然界”, 从而也“自由地面对自己的产品”。在人的劳动的作用下, 自然已经不是那个天然的自然了, 而是深深打上了人的活动足迹的自然界。正是人类有意识地劳动, 才创造了克服了动物的片面的生产, 才能创造“对象世界”和改造现存的“无机界”。这是人对于动物的超越也是动物无法企及的。这个过程便表现为自然界的不断人化。

此外, 对于劳动的改造作用的理解不能片面地认为人的力量是无穷的, 劳动是对自然纯粹积极的改造。我们还应该看到人的劳动并不是随心所欲的, 人终究还是免不了要“靠自然而活”, 还是要受到自然规律的制约。在人类的劳动过程之中, 我们不仅要学会“处处都把内在尺度运用于对象”[16], 而且要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 从而构造出符合“美”的东西, 达到自然、人和社会的统一之美, 即和谐。这便是自然不断反作用于人本身, 使人不断自然化的过程。

总之, 人通过自由自觉的劳动, 在遵循自然规律的作用下能动地改造自然, 在自然的不断人化和人的不断自然化过程之中, 使自然、人和社会达成一种自由自觉的和谐。

(二) 异化劳动:人化自然和自然人化的自由自觉统一的变异。

对于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的原初的统一, 不会一直持续下去, 就像历史不会停留一样。社会的发展总会出现曲折, 这是避免不了的。在资本主义到来之后, 作为自由自觉的劳动发生了异化。

“异化劳动”夺去了工人的“生产对象, 也就从人那里夺去了他们的类生活”, 把“人对动物所具有的优点变成缺点”。资本家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活动, 赚取更大的利润是他的唯一目标。正是因为建立在这样的一种需求上面, 劳动已不是原来的劳动了, 而是变了味的异化了的劳动, 从而使劳动产品和劳动者, 劳动行为本身和劳动者, 人的类本质和人, 以及人与人相异化。异化劳动“主体活动的后果成了主体的异己力量并反过来危害或者支配主体本身”。[17]“异化既是对自身劳动的异化, 又是人类自身改造自然的积极作用的异化。他不仅是人同自己身体, 同他的之外的自然界, 同他的精神本质及他的人的本质, 同人相异化;还表现为一种社会的异化”。[18]在这种情况下, 人越是想通过自己的力量改变自然, 使自然为自己所用, 反而越受制于自然, 而不能达到目的。异化劳动使得原本的自然、人和社会三者能够达到统一的那种平衡界限被打破, 不仅使人和自然间的辩证统一的情况不复存在, 而且越来越表现为人与自然的对立。资本主义社会的大城市环境污染普遍, 对大城市里的工人而且空气、光、清洁不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他们被“文明污浊毒气污染”。[19]

虽然异化劳动的确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种种不幸, 但是我们又不能忽略其积极的一方面。首先, 它让我们明白虽然异化劳动不是实现自然、人和社会统一的条件, 但却是在实现自然、人和社会统一的道路上必经的阶段, 是达到自然、人和社会更高层次统一的前提。其次, 既然我们能够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 那么就应该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至少应该点出问题的实质所在。“资本主义的生产把人的一切的需要压缩为对物的贪求。对于物质财富的贪求, 不断地刺激资本主义扩大生产, 大肆消费, 大量废弃”。所以, “马克思的异化理论, 从根本上揭示了环境危机的实质”。[20]

(三) 异化劳动的扬弃:人化自然和自然人化自由自觉统一的复归。

在讨论了异化劳动的问题后, 马克思即着手探讨共产主义的问题。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是马克思所说的“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21]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马克思在探讨了一系列的问题之后, 又回到了他理论的落脚点———共产主义。

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扬弃了私有财产的积极表现”, “是从私有财产的普遍性来看私有财产关系, 因而是共产主义”。[22]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和“完成了的自然主义”是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 它是人向人合乎本性的复归, 是消除了异化的劳动, 是人的本质即与自然的本质相一致。在这样的社会中, 人们之间的不是为了追求利润而不择手段, 而是在人的发展和自然的发展中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是人化的自然和自然的人化的自由自觉统一的复归。人能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出符合“美”的东西, 这样人与自然的对立就得到了合理的控制和解决。“自然界不再是人的异化的媒介, 而是成了人道主义实现的纽带;人也不再是自然界异化的根源, 而成了自然主义实现的基础”。[23]这样的社会中, 人化的自然和自然的人化在双向的作用中体现了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中, 自然、人和社会应该是达到了最大限度的统一。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 篇3

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文本解读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序言中马克思主要说明了自己写作的宗旨和依据,即其写作的方法和采用的依据性理论。

马克思说:“对于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以及整个实证的批判,全靠费尔巴哈的发现给它打下真正的基础。”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为其写作奠定了理论性科学依据。其说:“费尔巴哈著作是继黑格尔的《现象学》和《逻辑学》之后包含着真正理论革命的惟一著作。”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其对费尔巴哈思想体系的肯定以及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思想对马克思思想理论的影响和重要性促动,也说明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研究基础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是以辩证唯物的思想来进行研究的。充分说明了费尔巴哈理论的部分肯定性,即费尔巴哈认为:“有物质才是真实的。”其没有从辩证和实践的高度分析事物,但其唯物的思想体系也是值得肯定的,也为后来的马克思理论奠定了基础。

一、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解读

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这部分马克思主要说明了人作为自己的本我性的存在,在作为工人而进行生产性活动时却失去了自我的本来存在,而作为异我的工具存在于社会生产中,即人的整体性异化——在劳动过程中对于劳动产品以及类存在等的绝对的否定和异本质性。马克思还进一步说明研究异化理论的意义,即从私有财产对真正人和社会的财产的关系来规定私有财产的普遍本质。

“我们是从国民经济学的各个前提出发的。我们采用了它的语言和它的规律。”马克思在阐述异化劳动和和私有财产时首先指明自己论证思想的全面性和辩证性,即其对于异化理论的研究是以各个前提出发的。其后马克思指出异化的情况和其结果,即工人成为商品,工人是以人的面貌来进行社会活动的,但其失去了内在的本我,其不是自己,只是商品和进行机器活动的物体,因为工人创造的价值越多,用以反对并否定自己的东西越多。

工人为资本家创造更多的产品,资本家和工人的差距越大,资本在少数人手里积累起来,社会分化为两个阶级 ——有产阶级和没有财产的工人阶级。这是工人的异化,即其生产的产品否定了其本身,使其失去了自我,工人只是一台机器,没有灵和身心的感受性活动,其变为资本家手中的机器和商品性东西。工人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没有愉悦性满足,而是迫于无奈的机器性生产,其产品与其本身的类化性,其本我失去的客观性,都让异化彻底存在。

马克思说:“劳动生产了智慧,但是给工人生产了愚钝和痴呆。”由于国民经济学掩盖了工人劳动本质的异化,劳动者以异我的形式去进行基本的生存,最后失去了最基本的社会价值。资本垄断后,无论在物质还是精神上,工人越来越贫乏,而资本两极分化,最后工人的劳动创造了非我和异化性的人的本质。

劳动的外化是指工人在整个劳动中失去了自我,工人不是自己,而是强迫劳动下的产品,工人在整个劳动过程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

马克思说:“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征”,说明人是一种有存在感和自由性的能动体,如果失去这种自由的能动性,人将变成失去了自己的本来的人的类存在,人就不再是人,而是一种为了完成一种行为方式的机器或者没有自由性的物品,自由的有意识的存在不是为了基本的生存而进行工具性的活动,也不是为了得到劳动后的资本而进行的不断否定的自己行为方式。

马克思说:“在工资中,劳动并不表现为目的的本意,而表现为工资的奴仆。”即工资对工人来说也是一种奴役性的外在表现,劳动只是工资的奴仆,如果不是为了仅有的劳动所得,工人也不会进行这种失去本我的异化性劳动,工资只是一个目的,一个失去自我否定自我的存在体产生的劳动价值的少部分给予。为了基本的存在而进行的非我的行为方式 ——这种存在与其存在体所得一样,都是一种异化的外在表现,而这种非我的行为方式,也是一种不断失去自我的过程。工资和作为劳动本身的异化性和非我性,工资的背后是非工人为了得到更多的剩余价值而对工人进行的两极分化性的活动,其外在表现是工人作为人本身的缺失性过程。

二、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的文本解读

在这一部分,马克思批判了粗陋的共产主义,并对共产主义的真正含意做了解释,即对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是真正的共产主义,它不是粗陋的一种对较富裕的私有财产的一种扬弃的欲望或從想象的最低限度出发的一种平均主义,而是真正的消除阶级性的异化,把存在和本质,个体和类之间斗争的问题真正解决。

马克思说:“任何私有财产,就它本身而言,至少对较富裕的私有财产怀有忌妒心和平均主义欲望,这种妒忌心和平均主义欲望甚至构成竞争的本质。粗陋的共产主义不过是这种忌妒心和这种从想象的最低限度出发的平均主义的完成。”说明了真正的共产主义不是一种平均主义的欲望或者低级的扬弃,而是对异化性质的非我真正扬弃,是一种社会存在和本质的真正回归,是对私有财产的最后扬弃,是人实现自己类本质的真正归一,也是人作为真正的自由体的一种解放和回归。它的回归是一种具有彻底变革的结局性的东西,也是人和社会真正达到统一,人作为类存在无论在主体还是在客体上都得以达到真正的归一的完结。

马克思说:“共产主义是作为否定的否定的肯定,因此,它是人的解放和复原的一个现实的、对下一段历史发展来说是必然的环节。”即共产主义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社会发展的终结性的回归,也是人和社会真正实现统一的必须,实现共产主义是社会发展的最后归一,也是异化得以否定并真正扬弃的社会存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思全集:第4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3]陈刚.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及其现代意义[J] .东岳论丛,2005.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 篇4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于1844年初步探索政治经济学时写下的一部手稿。19世纪40年代,当时马克思(26岁)流亡在巴黎,写下这批手稿,所以又称“巴黎手稿”,在马克思从未发表。直到1927年,马克思逝世44年后,才由原苏联马列主义研究院梁赞诺夫院长主持将其中的部分译文以《〈神圣家族〉的预备著作》为题发表于《马克思恩格斯文库》第3 卷,当时没有引起广泛注意。1929年2月,在巴黎出版的《马克思主义评论》杂志第1期上,编者以《关于共产主义和私有制的札记》、《关于需要、生产和分配的札记》为题发表了另一些片断。1932年,苏联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研究院院长弗•阿多拉茨基等人,在其编辑出版的德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EGA)第3卷中,以《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国民经济学批判》为题全文发表了这部手稿。几乎在同一天,两位德国社会民主党作家(齐•朗兹胡特和J•P•迈尔)在他们编辑出版的《历史唯物主义:卡尔•马克思早期著作集》(1932年阿尔弗勒德•克勒讷出版社莱比锡版)中发表了手稿的另一个德文版本。这两个德文版手稿全文刊出以后,很快受到了各界人士的普遍重视。法文本和意大利文本先后于1932年和1937年出版。中文有两个《全集》版本,即《全集》第1版第42卷的版本和《全集》第2版第3卷的版本。单行本共有三个,即1979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刘丕坤译本,1985年人民出版社根据《全集》第1版第42卷译文排印的版本,以及2000年人民出版社根据《全集》第2版第3卷译文排印的版本。

手稿自问世以来近80年,经历了许多神奇遭遇,也担当过不少重大历史角色。时至今日,它还是马克思文献中被引用最多,同时又最难懂的文本之

一。这部著作术语新旧参差,内容庞杂,可以看作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一次巨大的综合和艰难的创造。在这部《手稿》中,马克思的各种必要的思想元素开始汇集、融合,日益成长为一些新的思想,并得到了尽管还不完备、但却是较为系统的创造性发挥。因此它有很大的思想含量和解释空间。在西方现代哲学、西方马克思主义、前苏联东欧思想界、当代中国思想理论界,引起一次又一次重大的释义活动,显示出它的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它的学术价值通过国内外研究状态看得更清楚。

目录:

第一手稿

工资

资本的利润

资本

资本的利润

资本对劳动的统治和资本家的动机

资本的累积和资本家之间的竞争

地租

异化劳动

第二手稿(此手稿大部分已亡佚)

私有财产的关系

第三手稿

国民经济学中反映的私有财产的本质

共产主义

需要,生产和分工

货币

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第一次试图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性考察,并初步阐述自己的新的经济学、哲学观点和共产主义思想的一部早期文稿。它主要是由三个笔记本组成:

笔记本I 是马克思在研读了让•巴•萨伊的《论政治经济学》和亚•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两部著作并写了摘要之后,用比较短的时间写出的。斯密把资产阶级社会中工人阶级、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的收入形式即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视为他的价值理论的核心因素,称它们是收入、交换价值的原因和自然价格的组成部分。马克思把斯密学说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这三个经济范畴加以比较分析,揭示了斯密学说的矛盾。他把笔记本I分作三栏,各栏分别加上标题《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马克思在阐述和分析时按标题分三栏或两栏书写,后来甚至不分标题分栏书写。

在笔记本I的第XXII页,马克思揭露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虽然认识到劳动是价值的源泉,却不考察工人同生产的直接关系,掩盖了异化劳动。他详细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异化劳动。对马克思的这一长篇论述,编者冠以标题《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

在写笔记本II以前,马克思对约•拉•麦克库洛赫《论政治经济学的起源、发展特殊对象和重要性》(法译本)及该书译者吉•普雷沃写的《译者对李嘉图体系的思考》作了摘要。马克思还写了《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一文摘要》(《马恩全集》中文第1版第42卷第3-4页)。

笔记本II只保存下来第XL页至XLII页。第XL页开头只保存了半句话。编者对这几页笔记加上标题:《私有财产的关系》。马克思在这里把“现代

国民经济”即“李嘉图、穆勒等人”的观点同斯密、萨伊的观点相对照,看到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内部的差别。

笔记本III的内容不是一篇完整的、合乎逻辑构思的论文,而是马克思把自己的思考立即记述下来的笔记。它分成几个不同的部分。写在笔记本III第XXXIX页和XL页上的一篇《序言》草稿,标题是马克思加的,现作为独立的部分编 在《手稿》的开头。《序言》最早是从1844年8月12日起写的。笔记本III的其他部分,作者未加标题,现在的标题都是编者按内容分别加上的。

笔记本III开头部分是对笔记本II未保存下来的第XXXVI页的补充:《私有财产和劳动》。接着,是对笔记本II未保存下来的第XXXIX页的若干补充。补充一《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先就有产和无产的对立向资本和劳动的对立发展作了简短补充,然后以比较长篇幅论述通过扬弃私有财产来抛弃人的自然异化。马克思试图对取代资本主义制度的新社会的本质特征,即对共产主义进行理论论证。论述共分七点。其中第六点和第七点,编者按其内容编入补充之二和补充之三。

补充之二是《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开关部分是马克思在论述共产主义这一题目中所写的第六点;;接下来是对第六点的一个增补,即对黑格尔辩证法的分析;从这种分析入手,马克思转而批判分析了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这又是对关于扬弃人的自我异化的进一步补充;由此出发,马克思批判了黑格尔体系。但是,马克思并没有从内容和逻辑上把批判分析进行下去,最后以黑格《哲学全书》的两段引文结束。

补充之三是马克思在论述共产主义这一题目中所写的第七点编者按其内容编入《私有财产和需要》这一标题下。

继上述补充之后,马克思在笔记本III中写了有关从资产阶级经济学中提出的不同题目的若干增补。这些增补在内容和逻辑上没有直接联系,马克思在书写时用横线将这些概述分隔开。

笔记本III还包括两个片断:《分工》和《货币》。从内容上说,它们是相对完整的论述。

马克思在中断了笔记本III的写作后,就同恩格斯投入撰写《神圣家族》的工作。正是在这时,他开始对大•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詹•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这两著作的法译本作了摘要。这两个摘要的特点是,马克思对作者的理论观点作了更多的评价、解释和批判,从而形成他自己的长篇论述。这些论述涉及《经济学哲学手稿》三个笔记本中只是部分地谈到或根本未谈到的问题。因为此,可以把这两个摘要看作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补充,是对笔记本III的研究和直接继续。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 篇5

8.“人怎样成为生产基金的所有者?他怎样成为用这些生产基金生产出来的产品的所有者?根据实在法。”(第21页)

评述:实在法保护私有产权的原因,在于如此行事有利于商品使用价值的充分实现。尽管这也可以描述为是法制保护的“作用”,即历史的非理性的结果,但我认为历史在这里展现的是一种“共相”,也即规律性的存在。科斯定理所指,即在交易成本假设为零的情形,产权赋予任何一方,都会导致同样的、使商品边际效用达致最优状态的结果。而产权界定不明,则使均衡游离于自然水平以外,即租值耗散。因此给产权明确的界定是促进经济效益的基础。科斯定理也提出,由于现实世界不存在交易费用为零的情况,故实际上产权给予某些人使交易费用暨社会成本更低,另一些则代价高昂。实在法将所有权与劳动分离开来,当然会有正义的问题,因为所有权附着其上的客体是劳动累积产生的。即使援引科斯定理为此辩护,也不足以说明问题。因为实在法的这种处置,使得劳资矛盾剧烈起来,最终只能以罢工和饥饿为代价获得商业效益。根据交易费用的观点,科斯定理反对这种徒增壁垒的做法。当然,即使这种状态也比产权不明好的多,会有人期望交易产生的效益可以弥补初始的不正义。关于这个问题,也许可以继续探讨,但罗尔斯的正义已然不能适用此处了。

9.“因此,资本是对劳动及其产品的支配权力。资本家拥有这种权力并不是由于他的个人的或人的特性,而只是由于他是资本的所有者,他的权力就是他的资本的那种不可抗拒的购买的权利。”(第21页)

评述:不宜认为购买的权力是资本危害性的本质。实际上,如果资本不能用来支付,它化身为货币或不动产就是没意义的。而如果它继续保持商品的状态,则一定会不断折旧而损耗殆尽。资本的本质威胁,在于通过某些“利润”机制挣脱人的束缚,反而统治人的思想和生活。这是它的天性之一。

10.“资本是积蓄的劳动。基金,资金,是土地产品和工业劳动产品的任何积累。资金只有当它给自己的所有者带来收入或利润的时候,才叫作资本。”(第22页)

评述:从历史抑或逻辑的视角看待资本,会得到关于其本质的不同结论。资本的历史生存形态无疑是“积累”,而其逻辑本质是对利润的垄断,尤其相对劳动而言。这很正常,但二者意义是不同的。历史可以用来“描述”有关资本的命运,只有逻辑对于利润概念的提炼,才为资本命题实证话的发展有益。

11.“资本家是双重获利:第一,通过分工;第二一般的通过对自然产品加工时人的劳动的增加。人加进商品的份额越大,死资本的利润就越大。不言而喻,资本利润还由于流通手段的简便或低廉而增长。”(第24页)

评述:“人加进商品的份额”,也即人创造的价值,主要来源于人的劳动,并且以发现自然资源的使用价值为形式。在这里,系指劳动的积累,而不是工人作为主体的相加。一些机器的作用也包含于此,一方面因为机器与异化的人都被当成提供商品价值的工具,更本质的原因在于,机器是人的劳动的积累和体现。

12.“土地所有者的权利来源于掠夺。土地所有者也像所有其他人一样,喜欢在他们未曾播种的地方有所收获,甚至对土地的自然成果也索取地租。”(第35页)

评述:是对8的一个说明。可以认为历史的倾向就是抹去初始的正义之幕,但相关联的更有趣的问题,则是为什么产权学派总试图用效率的好处弥补自己在正义上的缺陷?正义属于每一个人。

13.“对原产品的较大需求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原产品价值的提高,可能部分地是人口及其需要增长的结果。但是,每一项新的发明,工业对于过去从未利用或很少利用的原料的每一次新的采用,都提高地租。例如,随着铁路、轮船等等的出现,煤矿的地租大大提高了……但是,斯密从土地所有者榨取社会的一切利益这一事实得出结论说,土地所有者的利益始终同社会的利益一致,这就荒谬了。”(第40页)

评析:土地是资本的活化石,一般的,土地价格可以反映一个社会的资本积累水平。当然租金是决定土地价格的最优形式,但资本积累水平决定租金。土地价格一味上涨,只会导致其自身价值与其记载的价值相背离,那就是被理解为泡沫的东西。

14.从而,中世纪的俗语“没有无领主的土地”被现代俗语“金钱没有主人”所代替后一俗语清楚的表明了死的物质对人的完全统治。(第46页)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 篇6

浅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本主义思想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渊源关系的分析,阐明了马克思在<184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体现出来的人本主义思想与传统哲学的人本主义思想存在着根本的区别.这种区别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具有创造性、批判性和实践性的.哲学.而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成为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原因所在.

作 者:厉孝忠 作者单位:宁波高等专科学校,浙江,宁波,315016刊 名:宁波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NINGBO COLLEGE年,卷(期):15(3)分类号:B0-0关键词:马克思哲学 手稿 人本主义 费尔巴哈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 篇7

关键词: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的类本质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简称《手稿》, 如无特殊说明, 下文凡是引自该书, 均为人民出版社2000版, 只标注页码)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秘密和诞生地。在这部《手稿》中, 马克思以批判异化劳动为切入点, 对资本主义私有制展开了深刻的批判, 提出人类社会必然会扬弃资本主义进入到共产主义的伟大构想。而人的类本质, 既是马克思批判异化劳动的准绳与基础, 又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动力与旨归。本文的目的就是解读《手稿》中人的类本质思想。

一.人与动物的比较

马克思将人与动物置于自然的维度中, 通过比较二者的异同, 揭示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劳动。

首先, 马克思分析了人和动物的相同之处。他认为, “人 (和动物一样) 靠无机界生活” (56) 。任何生命, 不管是动物还是人, 要想存在, 就必然离不开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阳光、空气、水等无机物。人虽然是一种高级的生命形式, 但首先是物质性的存在。就是说, 不管是人, 还是动物, 只有在满足了衣食住行性等基本的生理欲求后, 才可能存在, 才可能从事其他活动。这就意味着, 对于任何生物而言, 要想生存, 就必须先要占有欲望的对象。然而, 欲望的对象又是“作为不依赖于他的对象而存在于他之外的” (105) , 必然向外在于自身的自然索求。所以, 动物也好, 人也好, 在自然面前都是不自由的。比如“饥饿”, 马克思举例说, “饥饿是我的身体对某一对象的公认的需要, 这个对象存在于我的身体之外, 是使我的身体得以充实并使本质得以表现所不可缺少的。”在这个意义上, 人只是一种动物性的存在, 人就是动物。所以, 马克思说:“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存在物, 同动植物一样, 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 (105) 。

人虽然与动物一样时刻依赖着无机自然界, 但是, 马克思又强调, 人根本不同于动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 对于动物来说, 自然只满足了它们生存性的物质欲求, 但对于人而言, 自然不仅是维持人物质性存在的基础, 也是人精神性存在的基础, 是人的意识来源与对象。马克思指出:“从理论领域说来, 植物、动物、石头、空气、光等等, 一方面作为自然科学的对象, 一方面作为艺术的对象, 都是人的意识的一部分, 是人的精神的无机界, 是人必须事先进行加工以便享用和消化的精神食粮。” (56) 人在与自然的交往实践中, 形成了唯独人才具有的意识。在这种意识中, 人不仅将自然作为认识的对象, 而且将人自身包括人的行为纳入到认识的范围中, 从而做出反思, 并指导人的行为, 实现一定的目的, 这就是意识的能动性。

第二, 正因为有了意识的指导, 人的劳动才不同于动物的劳动。马克思承认动物也有劳动, 他说“诚然, 动物也生产。它也为自己营造巢穴或住所, 如蜜蜂、海狸、蚂蚁等, 但是, 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 “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 “动物的产品直接属于它的肉体” (57-58) 。就是说, 动物的劳动只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生物需求, 纯粹出于生存本能, 并没有能动的意识作为指导。“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这种生命活动。” (57)

相反, 人的劳动则全然不同。在意识的指导下, 人能“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意识的生命活动。” (57) “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 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 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 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 (58) 所谓“内在的尺度”, 就是主体自身的目的与需要;所谓“任何一个种的尺度”, 就是指各种自然规律。人不仅可以根据自己的目的与需要进行劳动, 而且能认识规律, 并在规律的指导下有意识地劳动, 实现自己的目的和需要。人的目的与需要, 不仅仅是生物性的物质欲求, 更是精神性的需要。马克思说:“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 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时才进行真正的生产。” (58) 因此, 与动物相比, 人的劳动是主动的而非被动的, 是有意识的而非本能的, 是自由的而非仅仅为了生存。

二.对象性活动与人的类本质

如上所述, 作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 劳动把“人同动物”“直接区别开来”。在此基础上, 马克思揭示出构成人的本质属性的劳动, 是一种对象性活动, 从根本上体现并决定了人的对象性存在这一类本质。完整的劳动, 包括劳动主体、劳动客体即劳动对象、劳动结果和劳动过程本身等几个环节。马克思从这几个方面分别作了阐述。

第一, 劳动对象———自然, 是对象性存在。马克思说“非对象性的存在物, 是一种非现实的、非感性的、只是思想上的即只是想象出来的存在物, 是抽象的东西” (107) , 所以, “非对象性的存在物是非存在物。” (106) 如果真的存在“一种存在物本身既不是对象, 又没有对象”, 那么, “这样的存在物首先将是一个惟一的存在物, 在它之外没有任何存在物存在, 它孤零零地独自存在着。” (106) 显然, 这样的现实存在物是不存在的。于是, 马克思通过反证法证明了任何现实的存在物都是对象性的存在。所以, 自然作为现实存在物, 必然也是对象性的存在。马克思继续指出, “说一个东西是感性的即现实的”, 那就意味着, “它是感觉的对象, 是感性的对象, 从而在自身之外有感性的对象, 有自己的感性的对象” (107) 。就是说, 自然作为现实的对象性存在, 是人的感觉的对象, 是人的感性对象, 是人的劳动的对象。

第二, 劳动结果———产品, 是对象性存在。承前所述, 在意识的指导下, 人能有目的地、合乎规律地改造自然, 获得各种满足人的欲求的物质, 从而使自然成为适合人类居住的环境, 成为人化自然, 这就是劳动结果, 马克思称之为产品。他说:“劳动的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的、物化的劳动, 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 (52) 就是说, 人化自然作为人类劳动改造的结果, 已经根本不同于自在自然, 它是人类劳动的对象化结果。

第三, 劳动过程本身是对象性存在。马克思说:“产品不过是活动、生产的总结。” (54) 因此, 如果劳动产品是劳动的外化和对象化, 那么, “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 (52) 。就是说, “生产本身就必然是能动的外化, 或活动的外化, 外化的活动” (54) 。劳动过程本身就是对象性活动。在意识的能动作用下, 人通过劳动, 合乎目的地、合乎规律地改造自然, 使自在自然变成人化自然。所以, “通过这种生产, 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他的现实” (58) 。这时, 作为“作品”的人化自然, 就成为劳动的对象化结果, 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 深深烙上了人类的印记。通过人化自然这部“作品”, 便能反观并确证它的“创造者”———人类的劳动及其本质力量的伟大。

第四, 劳动主体———人, 是对象性存在。马克思说:“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 (57) 所以, 对于动物而言, 劳动“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种手段”, 是本能的活动, 与它的生命本身是同一的;但对于人而言, 劳动更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 在劳动中, 人能“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 (57) , 换言之, 人通过人化自然这部感性的“作品”, 在劳动中直接确证自我本质力量。所以, 人也成为对象性存在, “他自己的生活对他来说是对象” (57) 。

综上所述, 在马克思看来, 人作为对象性的存在, 虽然和动物一样是“受动的存在物” (107) ;但是, 劳动这种“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 (57) , 也“正是由于这一点, 人才是类存在物。” (57) 人可以“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 改造无机界”, 来“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 并把“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视为人的类本质 (57) 。

最后, 我们愿意引用《手稿》中的一段话作为结尾:“当现实的、肉体的、站在坚实的呈圆形的地球上呼出和吸入一切自然力的人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设定为自己的对象时, 设定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 因此这些本质力量的活动也必须是对象性的活动。对象性的存在物进行对象性活动, 如果它的本质规定中不包含对象性的东西, 它就不进行对象性活动。它所以只创造或设定对象, 因为它是被对象设定的, 因为它本来就是自然界。因此, 并不是它在设定这一行动中从自己的‘纯粹的活动’转而创造对象, 而是它的对象性的产物仅仅证实了它的对象性活动, 证实了它的活动是对象性的自然存在物的活动。” (105)

参考文献

[1]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2]彭富春, 《哲学美学导论》,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3]孙伯鍨, 《探索者道路的探索》,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5。

[4]韩学本,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论析》, 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 1988。

[5]吴晓明,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秘密和诞生地》, 载于《复旦大学学报》, 1996 (4) 。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 篇8

虽然马克思在他的著作中并没有公开提出技术的概念,更没有明确阐述技术哲学,但他的哲学思想中却包含着丰富的技术思想。

一、马克思技术观的形成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哲学的真正诞生地,自此技术问题开始真正进入马克思的哲学视野。

1.马克思眼中的技术

随着启蒙运动对宗教力量的消解,技术进步开始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所生活的十九世纪,以技术为基础的“工业以至于整个经济界和政治界的关系是现代的主要问题之一。” 马克思深深地感到了对技术以及工业进行研究的必要。在他看来,技术并不仅仅作为社会组织的一种静态组成部分,技术的作用和意义首先在于满足社会生产的要求和人类社会的需要。因此,在马克思眼中的技术从来都不是一个死物,而是自始至终同对人的现实生活世界、人的整体生存发展的关注结合起来。由此,马克思对技术问题的思考开始进入哲学视野,进而彰显其特有的价值魅力。

2.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技术观形成的起点

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然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人一方面作为肉体的存在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他必须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以维持其生命。在这个意义上,“人直接地就是自然存在物。” “在实践上,人的普遍性正表现在把整个自然界——首先作为人的直接的生活资料,其次作为人的生命活动的材料、对象和工具——变成人的无机的身体。自然界,就它本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人又具有自己内在的尺度,即通过主体的自我意识把自身从自在世界中提升出来。在此意义上,“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就是说,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他必须既在自己的存在中也在自己的知识中确证并表现自身。”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人的这种类的生活即是“创造生命的生活,”正是在这种创造过程中,人把自己从动物界中提升出来。这种创造首先就表现为生产实践,即技术。在马克思看来,技术是连接人与自然的桥梁,人的本质只有在技术活动中才能得以展现。

3.马克思对技术本质的阐述

在《手稿》中,马克思对技术的本质作了明确论述。马克思认为,劳动是理解人类历史的一把钥匙,正是劳动打开了人类历史的大门。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而技术就寓于劳动之中,是迄今为止全部人的活动。人类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利用了技术,并以此为基础在天然自然中创造了人工自然。他指出“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对这种心理学人们至今还没有从它同人的本质的联系,而总是仅仅从外在的有用性這种关系来理解。” 工业是人的本质的最现实、最有内容的成果,是最容易感知的和最容易理解的部分,尽管它“以异化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但却是人类最基本的感性活动形式。马克思指出,如果人们仅仅从有用性、从满足人的物质需要这种外在关系上来理解,而没有从技术同人的本质的联系上加以把握,技术就失去了其所独特的人文内涵。因此,必须研究人的感性劳动及其创造物,必须研究生产和工业,才能真正理解人的本质和力量,使关于人的理论成为“内容确实丰富的和真正的科学。”马克思强调,要认识人的问题,就必须从工业(技术)这一最基本的形式入手,其他的诸如宗教、政治、文学和艺术等形式都是以此为基础的,甚至包括自然科学这一形式,也只有通过工业这一中介环节,才能发挥其历史作用。

二、马克思技术批判的焦点:技术异化论

马克思在《手稿》中对异化劳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1.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相异化。

这是一种物的异化。马克思指出,劳动产品是工人对象化劳动的结果,它作为工人劳动的结晶,本应属于劳动者自己所有。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 也就是说,工人同其劳动产品是一种完全敌对的、异己的关系。

2.劳动者同劳动本身相异化。

这是人的自我异化。按马克思的观点,劳动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一种活动。在这种活动中,人的智慧和体力都获得了发展,同时劳动者还在劳动实践中感到一种创造的幸福和愉悦。然而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却使劳动变成外在于人的东西。“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 劳动由从出于劳动者自身的一种自愿活动,变成一种外在于劳动者的,不受劳动者支配的被迫的活动。以至于“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会像逃避瘟疫那样逃避劳动。”

3.人与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

在马克思看来,人是一种类存在物,人的本质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就是人不断超越有限性达到无限性。这种自由自觉性构成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动物只能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来创造东西,人却可以突破自身物种的局限,站在万物尺度上去劳动。人是有意识的,动物是本能的;人是全面的,动物是片面的;人是自由的,动物是被动的。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变成仅仅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于是造成人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的类本质变成人的异己本质,人变成丧失类本质的人。

三、小结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手稿》中蕴涵着马克思丰富的技术哲学思想,虽然还不是成熟的马克思主义之作,仍具有一定的理想主义色彩,但其中对技术问题的思考具有较为深刻的见解,对技术问题的解决也提供了相对中肯的方案,为马克思技术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人民出版社,2000年

[3]张成岗,《现代技术问题研究——技术、现代性与人类未来》[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

[4]安德鲁.芬伯格(著),韩连庆、曹观法(译)[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5]乔瑞金,《马克思技术批判思想的精神实质简析》[J].哲学研究,2001,(10)

[6]王滑冰,赵后刚,《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看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思想》[J].消费导刊,2008,(11)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 篇9

从异化到对象化--《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劳动概念的文本解读

国内关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劳动概念的讨论,大致是因循着以下两种研究思路而分别展开的:一是把劳动认作一个哲学概念,以“异化劳动”为中心,集中探讨马克思劳动概念的社会批判含义;一是把劳动认作一个实证的政治经济学概念,以“雇佣劳动”为中心,集中探讨马克思劳动概念的.社会认识论含义.实际上,马克思这一时期的劳动概念只是他用人本主义哲学术语和思想来描述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综合性概念,其中既有价值批判的因素,也有社会认识论的成份.

作 者:杨建平YANG Jian-ping 作者单位:江苏人民出版社,南京,210009刊 名: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PKU CSSCI英文刊名:THE JOURNAL OF JIANGSU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年,卷(期):“”(1)分类号:B03关键词:抽象劳动 雇佣劳动 异化劳动 具体劳动 生产劳动 对象化劳动

1844经济学哲学手稿读后感 篇10

学院:政治经济学院班级:思政101学号:1009011029姓名:周佳妮

摘要: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分析阐述集中反映在他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理论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重要思想,在马克思思想发展历程中占有特殊地位,是马克思思想走向成熟途中的一级重要阶梯。因此,对于异化劳动理论的探究具有永恒不变的重要意义,本文将对异化劳动理论进行分析,从而探索异化劳动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异化异化劳动

通过批判的研究政治经济学和剖析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马克思的世界观发生了关键性的转变,这一转变首先集中反映在形成了异化劳动观。马克思在研究了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以后,写下了异化劳动这一片段,在这一片段中他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异化劳动这一概念,而异化劳动这一概念的提出无疑成为了《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核心概念。这一概念从根本上将马克思关于异化问题的提法与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相区分开来,同时揭示了私有财产的本质和根源。

一.异化劳动观的理论意义

(1)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异化思想,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质的飞跃

黑格尔深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使得他把人类理性客观唯心主义化当作世界的本体。黑格尔的这种客观唯心主义本质决定了他的异化理论的根本性质,简要的说它是精神异化论。在他看来,发展或发生异化的本体,是以这种非人的,超人的客观精神,而不是现实的自然界

【】和人,甚至也不是人的思维因而它的整个哲学和辩证法神秘化了。1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在《现象学》中出现的异化的各种不同形式,不过是意识和自我意识的不同形式。”在黑格尔那里,“人的本质的一切异化都不过是自我意识的异化。自我意识的异化没有被看作人的本

【】质的现实异化的表现。”2黑格尔的异化思想涉及到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精神的各个领

域,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的异化理论达到高峰,异化成了说明自然、社会、历史等辩证发展的核心概念,成为在“自我意识”所体现的人类意识和社会发展整体中始终起重要作用的中介。虽然黑格尔的异化理论是唯心的,但他把能动的原则发展成为深刻的否定性辩证法,在黑格尔那里,异化理论是同否定性辩证法同一的。

费尔巴哈从唯物主义立场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也批判了他的自我意识的异化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他自身的异化理论。在他的异化理论中最明显地的表现出人本主义精神,简而言之,费尔巴哈的异化理论是人性异化论或人的本质异化论。费尔巴哈用人的自我异化来说明宗教的人学根源,“宗教是人的本质的自我异化”是他的著名论断。虽然他从感性的人出发来谈异化这一点是正确的,但是在实际上他对人的本质的了解是极其贫乏抽象的,他所理解的人只是自然属性的人,缺乏劳动和社会实践的深刻内容。马克思曾今指出“费尔巴哈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人纯粹自然地联

【】系起来的同性。”3所以费尔巴哈找不到消除异化的实现道路,而仅仅局限于对自然界和人

进行直观的过程中,即通过推行爱的宗教来扬弃人的本质的异化,而不是在物质生活实践中探讨异化的扬弃。

综上所述,黑格尔、费尔巴哈都是在思想范围内谈异化和异化的扬弃。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异化思想中的积极因素, 明确指出异化的产生和演变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并且有其进步的历史意义,并对其进行了超越,从而构建了自己科学的唯物的异化理论。

他的异化理论同以往的不同,是“劳动异化论”。这种人的劳动的异化理论是对一切以往异化理论的根本性的革命变革。

(2)突破并克服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局限性

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概念的提出,为批判资产阶级经济学,建立科学的资产阶级经济学提供了钥匙。资产阶级经济学既然是建立在私有财产的前提之上的,那它的所有范畴和体系都是在这一框架之内的,因此马克思认为在把握异化劳动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解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的联系,就能够克服资产阶级经济学的局限性。所以马克思说“正如我们通过分析从异化的,外化的劳动的概念得出私有财产的概念一样,我们也可以借助这两个因素来阐明国民经济学的一切范畴,而且我们将发现其中每一个范畴,例如商业,竞争,资本,货币,【】不过是这两个基本因素的特定的,展开了的表现而已。”4随着马克思理论研究的深入,他

从自己的异化劳动与私有制度关系的理论出发,对一些社会主义者进行了批评,这些社会主义者反对资本这种私有财产,提出要取得平等的工资,但在实际上,这也是没办法解决问题的。马克思指出,这些社会主义者看到的劳动和私有财产的矛盾只是表面上的矛盾,因为二

【】者实际上是同一的。资本不过是异化劳动的表现,工资也不过是异化劳动的必然结果。5

所以即使是工资提高了,也“无非是给奴隶以较多报酬,而且既不会使工人也不会使劳动获

【】得人的身份和尊严。”6因此如若不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异化的问题,劳动者是没有办法真正

为自己正确到权利的。而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是彻底的消灭异化劳动和私有制。

二.异化劳动观的实践意义

如果我们要从异化的观点来考察当代生活的话,不难发现,我们生活在一个异化的世界,我们生活在一个被异化所包围的世界。异化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经济上的异化,政治上的异化,文化上的异化,甚至是人自身的异化,今日之异化现象,实则已不再是哪一个领域的问题,而是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思想诸领域。然而中国目前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由于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结构的变动、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再加上国外资本主义制度的存在,异化现象在我国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激化着人们内部矛盾,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协调发展。马克思从历史之思的高度所指明的克服现代性异化、走出现代性困境的道路,对于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重要启示。异化劳动理论对建设和谐社会的导向作用。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主张实现人的自由和平等,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这一目标与我们建设和谐社会是一致的。为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我们国家目前仍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不可能立即实现摆脱异化现象的情况。同时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到我们不能够把一定范围内存在的异化现象视为替遍化,否定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而是应该必须反思“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限度。必须寻找导致这些异化的各种根源。尤其要注意导致这些异化的因素之间的关联性。如果不积极化解这种种异化,其结果只能是进一步的异化,异化,再异化。最后,异化就真的成为了人的真实存在!然而,这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也是我们都不愿意想见的事实!因此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关于异化理论中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观点的思想来作为我们构建和谐社会的导向,将把它运用到我们的实际社会中。在发展中以异化理论为指导,努力做到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和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的稳步前进。

异化劳动观是马克思的杰出成就,我们都必须承认异化理论是人类史上的一大进步,是人们发展史中的宝贵财富。而且无论是马克思异化劳动观的理论意义还是实践意义都极具永恒的价值。

[1]《经济学—哲学手稿》述评,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2]《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概要,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第63页

[4]创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开端——《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解释与探究,求实出版社,第64页

[5] 《经济学—哲学手稿》述评,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上一篇:以时尚为话题的议论文作文下一篇:我阅读,我快乐的叙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