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分析与对策

2024-11-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聋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分析与对策(共9篇)

聋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分析与对策 篇1

作者:沭阳县特殊教育学校 徐宏伟

【摘要】聋生的心理素质存在一系列不容忽视的问题。诱发聋生心理问题的一些主要因素是:聋生自身的生理缺陷;家长思想教育观念落后;校外聋哑团伙蛊惑诱骗;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问题重视不够。聋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聋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要针对教育对象,分析出诱发其心理问题的直接的、间接的原因,采取可行措施预防聋生不良心理问题的产生。能运用有效方法诊断并转变聋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以下对策仅供探讨:

一、以人为本,转变育人观念;

二、抓住教材,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三、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建立心理咨询档案;

四、开设“家长心理教育”指导课。教师要把与聋生的沟通障碍最小化,要善于抓住各种教育契机,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到实处。

【关键词】聋生

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分析

对策

社会在进步,教育在发展,教育的内涵在逐渐发生着变化。作为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关注教育的新思想,新需求。在此,我想和大家共同关注和探讨聋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健康的心理素质尤为重要。社会需要的是精明强干、心理素质好的建设人才;每一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身心能够健康、和谐地发展,能够坦然面对挫折,能够融入周围人群,真诚地与人沟通,将来走上社会能够处理好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心理世界和心外世界一样阳光灿烂。然而目前,很多中小学生尽管知识水平越来越高,但心理素质水平却不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在聋校表现也很突出,很多聋生的心理问题比较严重,表现为自卑、自闭、缺乏自信、依赖、厌学、易怒、攻击性强、烦躁不安、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爱他人等,令家长和老师担忧,笔者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分析了诱发聋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生理缺陷是心理问题的基源

由于生理缺陷,聋儿在成长过程中各种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听力损失影响语言的发展,语言发展影响抽象思维的发展,聋童心理活动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在条件上、时间上与听力正常儿童有差异;在致聋程度、康复训练、接受教育状况等方面,聋童之间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这是导致聋生诸多心理问题的生理因素。很多聋生因为知道自己身患耳聋残疾,不能与人正常交流沟通,因此,就避免甚至拒绝与周围人接触,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自闭、自卑、自弃的不健康心理。

二、家长思想教育观念落后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家庭环境及教育方式对儿童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长远和深刻的,不良家庭环境及不当的教育方式,容易造成家庭成员的心理行为异常。聋哑儿童大多数出生在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村,父母接受教育程度低,思想教育观念相对落后,有的聋生父母本身就是残疾人。在平时的生活中,聋生的父母很少顾及孩子的内心世界,而且有残疾孩子的家庭子女较多,相对于正常儿童,父母与聋儿的心灵交流微乎其微,甚至从未有过。吃饱、穿暖、能学点知识、掌握点职业技能、将来能自食其力,是聋童家长的普遍愿望。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情绪是否稳定,内心世界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父母则不洞察,不过问,而是任其发展。即使孩子的心理问题导致了行为异常,父母也只是采取简单甚至粗暴的教育方式,不从心理变化上寻找行为变化的源头,仅仅从行为遏制上进行简单的处理。长期下去,学生逐渐形成了自闭、偏执、逆反、以自我为中心的不健康心理。

三、校外聋哑团伙蛊惑诱骗

社会生活环境对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作用,其中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健康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严重地毒害着学生的心灵。由于聋生的生活范围相对狭小,接触的人群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而且年龄稍大些的高年级聋生接触的社会聋哑人较多,社会聋哑人带给学生的都是不健康的思想影响。在本地区,由于聋生家庭大多数都很贫困,生活空间又相对闭塞,聋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社会上聋哑犯罪团伙活动猖獗,诱骗的对象主要针对聋校在校生,苏北各聋校经常有在校生被诱走的案例发生。犯罪团伙以金钱和物质享受为诱饵,在校聋生面对别人“口中”的花花世界的诱惑,连最起码的安全意识都没有,过度地、一味地轻信别人,把生活的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一旦被诱骗走,就会立即被控制,失去人身自由,被教唆犯罪,实施偷盗、抢劫,最终落入法网,带给家庭无尽的悲痛,带给学校教育的反思,带给社会一定程度的危害。

四、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

学校要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很多聋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弊端,很多学校只放眼于学生的文化素质、能力素质等培养,忽略或轻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我们本地区来说,特教师资薄弱,教育理念陈旧,在教育教学上,重课内教学,轻课外教育;重知识教学,轻心理疏导,即使建立了心理咨询室,也形同虚设,没有真正利用起来。学校生活内容枯燥,生活方式单一,有些聋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对未来失去了目标,目光囿于眼前,逐渐产生了厌学心理。学校对学生没有了吸引力,学生想方设法逃脱校园生活。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有些教师缺乏心理学与教育方面的素养,没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不懂得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年龄特征来实施教育。有些教师虽然懂得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但并不以此来指导其教育行为,一些教师在教育学生时采用不当的方法,体罚、心罚学生,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学生产生孤独、自卑的心理。有些后进生,被教师所嫌弃,失去上进心而自暴自弃

以上列举的诱发学生心理问题的各种因素是相互制约的,对聋生的身心健康往往是综合起作用的。因此,我们在预防或诊断聋生心理失调、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时,不能从一个角度出发,必须同时关注以上几方面的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然后进行合理的、有效地预防和疏导,优化聋生的心理素质。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该如何处理好聋生的心理问题、对聋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与各位同仁共同探讨。

一、以生为本,转变育人观念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发展人,完善人,然而很多一线教育工作者对聋生的育人观念很狭隘,认为聋人的思维不同于常人的思维,对聋生进行“发展”和“完善”等于做“无用功”,更何谈心理健康教育?在有些普教工作者的眼里,我们特教教师就是“看看学生,不出事故,让学生识点字,看点书”而已!当然,这是对我们特教不了解的偏见罢了。新的教育形式要求教师不仅仅是立足于三尺讲台,把课本内容传授给学生,做知识的传授者,更要做一名道德品行的引导者,心理素质的塑造者。聋生的心理与我们常人一样,有喜怒哀乐,有自尊、自信,有自卑、孤独,有爱心,有善心。由于聋生生活在无声世界里,与常人缺少正常思维的沟通,他们是非辨别能力差。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需要教师走进他们的心灵,与他们进行真诚的心灵对话,而不能只把他们看成是肉体的人,漠视聋生的心理感受。长期的交流障碍,学生的心理会朝着不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特教老师一定要把聋生看做是完整的人、发展中的人,平时教育教学中,要多多关注聋生的内心世界,多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引导学生身心能够健康地成长。

二、抓住教材,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教材不仅具有知识性,同时具有教育性。现代教育教学观提出,教育应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健康的心理和正确的价值观为重要目标之一。在各科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利用教材中的教育契机,适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教材与学生心灵的潜移默化,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例如,在聋校语文教材《让座》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学课文,演情节,明事理,让聋生认识到让座是美德,聋生同样具备这样的美德,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实践美德。引导学生要向文中的小朋友那样,乘车回家时,不顾忌自身的缺陷,可以大大方方地给别人让座。这样可以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避免学生在公共场合怕别人耻笑自己是“哑巴”而“缄口不语”,失去与别人交流的机会。

数学课、理科、自然、社会等都蕴涵着方方面面的教育契机,关键在于教师的挖掘和引导。在各科教学中,思想品德课尤为重要,但是,很多老师把思品课换成了语文课、数学课,可以说是剥夺了学生受教育的权利。任课老师要生动活泼地上好每一节思想品德课,对聋生进行心理健康主题教育。另外,课堂教学要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消除学生紧张、焦虑的情绪,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学习。

三、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建立心理咨询档案

有的老师把心理咨询看成是一个神秘的名词,提到心理咨询,就摇头否定。认为由于语言交流的障碍,聋生的内心世界不容易了解,对聋生进行心理咨询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其实不然,心理咨询活动简单说就是与学生交流谈心。自卑的心理使聋生不愿敞开长期封闭的心扉,而在他们内心深处却有一种想强烈表达的愿望,他们渴望被别人理解,被别人接受。教师要消除学生拘束的心理,让学生把自己当成朋友,要积极主动、热情耐心、尽职尽责地与学生谈心。

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不一定非要在心理咨询室进行,要根据学生情况灵活安排时间与场所。当然,与学生交流谈心并不是漫无目的的,要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巧妙地进行引导。如,学生孤僻、自闭,教师可以和其共同做一件他(她)喜欢的事情,然后,在学生不经意中与其交谈,询问其和家里人相处情况,和同学相处情况,了解其内心想法等。笔者曾经和班里一名自闭心理较强的女生交流谈心,了解到她曾经在普校随班就读时,学生都嘲笑她耳聋不会说话,不和她一起做游戏,聚在旁边说她的坏话,甚至当面指指点点,对她的内心造成了很深的伤害,从此,她不与任何人交流,并且再不去那所学校读书,父母才把她送到聋校。针对这种情况,我背地里要求班里其他同学主动和她玩,主动关心她、帮助她。现在,她已经基本从封闭狭窄的自我世界中走了出来,融合到集体生活中,享受到了集体的温暖。

通过交流谈心,要把了解到的学生心理状况记录下来,拟订好心理辅导计划,并且要记下心理辅导效果,整理所有资料,建成心理健康教育档案,以备查阅,做好进一步心理教育工作。

四、开设“家长心理教育”指导课

现在,很多家长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懵懂、茫然状态,这在前面分析诱发聋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时已经提到了。要想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忽视家长的作用。针对大多数聋生家长思想教育观念落后的实际情况,聋校有必要定期开设“家长心理教育”课,以引起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度关注。

“家长心理教育”指导课主要从聋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因素、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等方面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改变家长不合理的教育方式,从而实现了家校联合教育机制,使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都能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防止学生心理的畸形发展,遏制不健康心理问题的肆意蔓延。

聋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不容忽视的,聋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聋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把与聋生的沟通障碍最小化。要善于抓住各种教育契机,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积极研究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或者诊断不良心理问题时,要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采取可行的措施,运用有效的方法,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到实处,这样才能改变聋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维护和促进聋生的健康心理水平,进而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残而不废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王志毅等主编: 《聋童教育学》 2000年6月第一版

蔡希美等主编:

《聋童心理学》 2000年4月第一版

郭亨杰等主编: 《心理学教程》

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聋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分析与对策 篇2

一、聋生存在心理问题的原因及分析

1. 生理缺陷是心理问题的根源。

由于生理缺陷, 聋生在成长过程中各种心理特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听力损失影响语言的发展, 语言发展影响抽象思维的发展, 聋童心理活动由简单到复杂, 由具体到抽象, 在条件上、时间上与听力正常儿童有差异;在致聋程度、康复训练、接受教育状况等方面, 聋童之间又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差异, 这是导致聋生诸多心理问题的生理因素。很多聋生因为知道自己身患耳聋残疾, 不能与人正常沟通, 因此, 就避免甚至拒绝与周围人接触, 久而久之, 就形成了自闭、自卑、自弃的不健康心理。

2. 家长思想教育观念落后。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 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及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直接的影响。家庭环境及教育方式对儿童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是长远和深刻的, 不良家庭环境及不当的教育方式容易造成家庭成员的心理行为异常。聋哑儿童大多数出生在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村, 父母受教育程度低, 思想教育观念相对落后, 有的聋生父母本身就是残疾人。在平时的生活中, 聋生的父母很少顾及孩子的内心世界, 而且有残疾孩子的家庭子女较多, 相对于正常儿童, 父母与聋儿的心灵交流微乎其微。吃饱穿暖, 能学点知识, 掌握点职业技能, 将来能自食其力, 是聋童家长的普遍愿望。孩子的心理是否健康, 内心世界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父母则很少过问。即使孩子由于心理问题出现了行为异常, 父母也只是采取简单甚至粗暴的教育方式, 不从心理变化上寻找行为变化的源头, 仅仅从行为遏制上进行简单的处理。长期下去, 学生逐渐形成了自闭、偏执、逆反、以自我为中心的不健康心理。

3. 校外聋哑团伙蛊惑诱骗。

社会生活环境对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起着决定作用, 其中社会生活中的种种不健康思想、情感和行为, 严重地毒害着学生的心灵。在本地区, 由于聋生家庭大多数都很贫困, 生活空间又相对闭塞, 聋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 社会上聋哑犯罪团伙活动猖獗, 诱骗的对象主要针对聋校在校生, 河南各聋校常有在校生被诱走的案例发生。犯罪团伙常以金钱和物质享受为诱饵, 而在校聋生面对别人“口中”的花花世界的诱惑, 连最起码的安全意识都没有, 过度地信任别人, 以致一旦被诱骗走, 就会立即被控制, 失去人身自由, 被教唆犯罪, 实施偷盗、抢劫, 最终落入法网, 带给家庭无尽的悲痛, 带给学校教育的反思, 带给社会一定程度的危害。

4. 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

学校要注重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由于种种原因, 目前很多聋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弊端, 很多学校只放眼于学生的文化素质、能力素质等培养, 忽略或轻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周口地区来说, 特教师资薄弱, 教育理念陈旧, 在教育教学上, 重课内教学, 轻课外教育;重知识教学, 轻心理疏导, 即使建立了心理咨询室, 大部分也形同虚设。在实际教育过程中, 有些教师缺乏心理学与教育学方面的素养, 没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不懂得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年龄特征来实施教育。有些教师虽然懂得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但并不以此来指导其教育行为, 一些教师在教育学生时采用不当的方法, 损伤学生的自尊心, 使不少学生产生孤独、自卑的心理。有些后进生, 被教师所嫌弃, 失去上进心而自暴自弃。

以上列举的诱发学生心理问题的各种因素是相互制约的, 对聋生的身心健康往往是综合起作用的。因此, 我们在预防或诊断聋生心理失调、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时, 不能从一个角度出发, 必须同时关注以上几方面的因素, 进行综合分析, 然后进行有效的预防和疏导, 优化聋生的心理素质。

二、解决聋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途径

1. 以人为本, 转变育人观念。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发展人、完善人, 然而很多一线教育工作者针对聋生的育人观念很狭隘, 认为聋人的思维不同于常人的思维, 对聋生进行“发展”和“完善”等于做“无用功”, 更何谈心理健康教育?在有些普教工作者的眼里, 特教教师就是“让学生看点书, 识点字, 不出事”而已。当然, 这是对我们特教不了解的偏见罢了。新的教育形式要求教师不仅立足于三尺讲台, 把课本内容传授给学生, 做知识的传授者, 更要做一名道德品行的引导者、心理素质的塑造者。聋生与我们常人一样, 有喜怒哀乐, 有自尊、自信, 有自卑、孤独, 有爱心和善心。聋生由于生活在无声世界里, 与常人缺少正常的沟通, 因此他们的是非辨别能力差。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 需要教师走进他们的心灵, 与他们进行真诚的心灵对话, 而不能只把他们看成是肉体的人, 漠视他们的心理感受。因此, 特教老师一定要把聋生看成是完整的人、发展中的人,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 要多多关注聋生的内心世界, 多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 引导学生身心能够健康地成长。

2. 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到各科教学中。

教材不仅具有知识性, 而且具有教育性。现代教育教学观指出, 教育应以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正确的价值观为重要目标之一。在各科教学中, 教师要积极利用教材中的教育契机, 适时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因为教材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例如, 在聋校语文教材《让座》一课教学时,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情况, 通过学课文, 演情节, 明事理, 让聋生认识到让座是美德,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积极实践美德。引导学生要像文中的小朋友那样, 乘车回家时, 不顾忌自身的缺陷, 可以大方地给别人让座。这样可以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 避免学生在公共场合怕别人耻笑自己是“哑巴”而“缄口不语”, 失去与别人交流的机会。数学、自然、社会等都蕴涵着方方面面的教育契机, 关键在于教师的挖掘和引导。在各科教学中, 思想品德课尤为重要。任课老师要生动活泼地上好每一节思想品德课, 对聋生进行心理健康主题教育。另外, 课堂教学要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氛围, 消除学生紧张、焦虑的情绪,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习。

3. 开展心理咨询, 建立心理咨询档案。

有的老师把心理咨询看成是一个神秘的名词, 提到心理咨询, 就摇头否定。认为由于语言交流的障碍, 对聋生进行心理咨询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其实不然, 心理咨询活动简单说就是与学生交流谈心。自卑的心理使聋生不愿敞开长期封闭的心扉, 而在他们内心深处却有一种强烈的表达的愿望, 他们渴望被别人理解与接受。教师要消除学生拘束的心理, 让学生把自己当成朋友, 要积极主动、热情耐心地与学生谈心。

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不一定非要在心理咨询室进行, 要根据学生情况灵活安排时间与场所。当然, 与学生交流谈心要针对学生的心理问题巧妙地进行引导。如, 学生孤僻、自闭, 教师可以和其共同做一件他 (她) 喜欢的事情, 然后, 在学生不经意中与其交谈, 询问其和家人及同学相处情况, 了解其内心想法等。我曾经和班里一名自闭心理较强的女生交流谈心, 了解到她曾在普校随班就读时, 学生都嘲笑她耳聋不会说话, 不和她一起做游戏, 对她的内心造成了很深的伤害, 从此, 她再不去那所学校读书, 父母才把她送到聋校。针对这种情况, 我背地里要求班里其他同学主动和她玩, 主动关心她、帮助她。现在, 她已经基本从封闭狭窄的自我世界中走了出来, 融合到集体生活中。

通过交流谈心, 要把了解到的学生心理状况记录下来, 拟订好心理辅导计划, 并且要记下心理辅导效果, 整理所有资料, 建成心理健康教育档案, 以备查阅, 做好进一步心理教育工作。

4. 开设“家长心理教育”指导课。

现在, 很多家长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还处于懵懂、茫然状态, 这在前面分析诱发聋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时已经提到了。要想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就不能忽视家长的作用。针对大多数聋生家长思想教育观念落后的实际情况, 聋校有必要定期开设“家长心理教育”课, 以引起家长对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高度关注。

“家长心理教育”指导课主要从聋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因素、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等方面提高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 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改变家长不合理的教育方式, 从而实现家校联合教育机制, 使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都能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总结及展望

聋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不容忽视的, 聋生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聋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把与聋生的沟通障碍最小化。要善于抓住各种教育契机, 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积极研究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教材。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或者诊断不良心理问题时, 要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 采取可行的措施, 运用有效的方法, 要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导之以行, 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到实处, 这样才能改变聋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维护和促进聋生的健康心理水平, 进而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残而不废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志毅等主编.聋童教育学.2000.6, 第一版.

[2]郭亨杰等主编.心理学教程.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聋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分析与对策 篇3

【关键词】健康教育 校园文化 师资培训 心理情操

一、根据学生年龄差异,确定各阶段的教学内容

聋生在各年级段的心理特征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我们在重视个体差异的同时,还要尊重年级差异,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合理安排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低年级阶段通常以学校生活和学习适应能力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为主要内容;中年级阶段以人际关系调适、情绪调控、自信心培养、学习能力提高、人格塑造为主要内容;高年级阶段则以人格培养、人生观教育为主要内容。并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训练内容,采用不同的训练方式,有序地开展聋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设心理健康教育氛围

要培养聋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为他们创设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学习、生活环境是非常重要的。环境的隐性教育和间接教育作用,一旦和动情、晓理、立志、践行这些显性教育、直接教育的内容结合起来,就可以起到相得益彰、两全其美的作用。有序的学校管理,优美的校园环境,良好的校风、班风,和谐的人际关系,浓厚的学习氛围,共同的理想目标,都会使聋生在心理上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为此,我们应该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学生的一切”原则,积极创建团结协作、互助友爱、乐观向上的班级环境和丰富多彩、轻松活泼的课外环境以及优美文明的校园环境。面对社会上一些不良影响和学生的现状,我们应把堵与导结合起来,搞活动、抓评价、促规范,通过净化、美化、绿化校园,陶冶学生;通过特长展评、“红旗班级、宿舍”评比等激励学生。以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挖掘校园文化内涵,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集体规范的认同效应、校容校貌的陶冶效应、人际关系的凝聚效应和良好校风的导向效应。

三、开展有益活动,陶冶学生的心理情操

聋生充满对未来的憧憬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渴望人生的绚丽多彩。在聋生中积极开展他们喜闻乐见而又富有教育意义的文化娱乐活动,如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开展双休日兴趣活动、开展“手拉手”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劳动和社会调查等活动,并以此为载体,可以起到放松神经、调节情绪,愉悦身心、丰富生活,陶冶情操、益智育德的作用。在这种健康有益的活动中,聋生可以开阔自己的视野,增长才干;可以施展自己的才华,增强自信;可以学会与人交往,和睦相处。在活动中,个性得到了发展,心灵得到了净化,感情得到了升华,思想得到了锤炼。让聋生走出孤独,增强生活的自信,体验人间真情,改善自我,提高其心理品质。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平台

在学校,教师成为学生最亲近的人,他们渴望得到教师的关爱、理解与尊重。每當教师向他们投去信任、赞许的目光时,心理会感到无比的快乐和自信,教师的真诚能让他们感到一种人格的尊重,能加强他们对教师的信赖,会使他们主动向教师敞开心扉,诉说自己心中的秘密。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心态,及时排除心理上的障碍。如果教师只是盲目的批评指责学生,带给学生的会是更多的苦闷,更多的心理压力,使学生愈感压抑,心理更加闭锁,将严重影响他们的健康发展。因此,学校教师应该对学生多一些关爱,多一些微笑,以此满足学生在心理上对爱的需要;对学生多一份理解和信任,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相互信赖的心灵之桥,缩短彼此之间的距离。此外,教师在解决学生心理问题时要尊重学生的心理特征、主导地位,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

五、密切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联系,拓宽心理健康教育渠道

聋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分析与对策 篇4

2002级教育硕士李伟灵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近几年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由于理论准备不足、操作策略欠缺等原因,学校心理教育还远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

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素质和师安培训存在不足

我国在现代经济和现代文化方面是一个比较落后而又发展不平衡的人口大国,特别是心理学基础非常薄弱,虽然发展很快并取得了许多成果,但在发展心理病理学、儿童青少年心理与行为评价、儿童青少年心理辅导等应用性学科建设方面则明显滞后。目前除高校的心理咨询人员具备较深厚的心理学理论功底之外,在中小学从事心理咨询的大多数人员缺乏专业知识,人员的构成千差万别——有一些是教育专业毕业生(学过一些心理学知识)、政治课教师、思想品德课教师、大队辅导员、生理卫生课教师、生物课教师等等,甚至个别学校竟让一些由于工作水平、态度、能力差而无法胜任本职工作的“三无人员”来补此空缺。即使有一定的心理学基础知识,也未必能够有效地对学生开展心理咨询。因为心理咨询的原则、方式方法、技能技巧,不是仅仅具备专业知识就能够灵活运用、游刃有余的。它对人员的一些非专业素质要求也很高——包括师德水平、语言技巧,甚至一些难以言传的先天的敏感度和领会能力;它需要对这项工作的热爱和深入研究,还需要经过一定实践而逐渐具备的咨询能力,等等。因此,我国需要实行教师心理咨询资格认证制度,否则教师不负责任的行为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二、在辅导形式上,偏重学校,忽视家庭和社区的配合我国当前的教育存在着“关起门”来搞教育的现象,心理教育也是如此。虽然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已在一些大中城市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大多数只是每周上几节心理教育课,学校里设有心理咨询室,由为数不多的几个教师进行。许多学校聘请心理学教师只是为了提高自己学校的名声和地位,心理健康教育只不过是一个装饰罢了,学生的分数才是最重要的。而且即使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校也只是在学校里开展一些活动而已,很少与家庭和社区联系和配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不明显。

三、在心理测量工具上,引用国外修订的量表多,适合国内学生实际的量少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心理测量工具,但心理科学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心理咨询理论不成熟、心理咨询实践才开始起步,缺乏一定的经验。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测量工具的使用上,引用了许多国外修订的量表,如目前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智力测查量表(比奈智力测查量表、韦克斯勒智力测查量表、瑞文推理测查量表);常用的个性与性格测查量表(卡奈特16人格因素测验(16pf),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爱德华个人爱好量表(Epps));常用的心理健

康测查量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症状自评量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等;还有一些综合性的测验,如内田克莱佩林心理测验(UK测验)等。我们知道心理健康及其标准与文化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虽引用了很多的国外修订量表,但适合我国学生实际情况的量表却很少。

四、在辅导形式上,有效、实用、针对性强的集体辅导活动不多

心理教育大体有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的教育尽管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在集体教育方面,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等深入研究不够,还缺乏可操作性,有的甚至流于形式;在个别教育方面的问题更为严重,辅导对象多是面向单一的问题儿童,忽视了绝大多数正常学生的发展。对心理疾患者或问题儿童的个别心理咨询和矫治,虽收到一些成效,但也是事倍功半。人们只是等待问题的发生,然后去补救,而不是主动地预防问题的发生,更不是有目标、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品质进行全面的培养和提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

第一,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组织领导机构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落实,需要一定的制度、组织领导机构和专兼职人员作保障。1999年8月13日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计划,研究和落实心理健康教育的办法和途径,积极稳妥地推进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学校要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并明确工作职责,校长全面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教导处在分管教学校长的领导下,政教处在分管德育校长的领导下,总务处在分管行政后勤校长的领导下,共同协助辅导室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辅导室在校长的直接领导下,是具体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的专门机构,由主任、专职辅导人员、兼职辅导人员和资料员等组成。家长(社区)委员会设协助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外围机构。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定期对中小学心理健康工作进行评估。

第二,重视教师素质的提高,严格挑选或聘任心理咨询教师

教师作为教育实施的主体,其自身的素质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很难想像,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低、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学认识的教师,可以培养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所以,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真正深入、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保障。应对教师广泛开展心理学知识的培训,指导教师运用科学知识调整自己的心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科学的管理、良好的职业道德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将心理教育与日常生活教育结合起来。为此在制定中小学教师培训计划时,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师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比重,课程要更加贴近中小学实际,增加实践操作的内容,对专职心理教师则要进行较全面、系统的专业训练,除让他们学习心理与教育科学有关理论之外,还应让他们充分认识儿童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掌握心理辅导与行为矫正的相关技术、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途径、方法等。在挑选或聘任咨询教师时,要考虑到以下几方面:(1)系统学习过学生心理发展方面的理论知识,熟悉研究中学生心理的方法,对中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有清楚的认识;(2)在心理咨询理论与实践方面受过专门面系统的训练,对中小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和行为问题有较全面的了解,并具备一定的心理咨询和中小学教育实践经验。(3)在心理测量方面受过专门而系统的训练,熟悉心理测量并能熟练运用常用的心理测查工具,能对测查

结果作恰当的解释。(4)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个性品质。

第三,学校应积极与家庭和社区取得联系,共同配合搞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工作

心理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来进行。学校心理辅导的对象主要是学生,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家庭是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极为重要的生活空间和文化环境,学生们的心理与言行无不与家庭的氛围息息相关。实际上,任何一个问题学生的偏异心理状态和行为,都可能从家庭的教养方式和家庭人际关系中找到某些直接或间接的根由,甚至是家庭问题的表现和延续。因此,无论是了解学生心理与行为偏异的原因,还是辅导、矫治计划的制定和实施,都需要取得家长的积极支持和紧密配合。只有这样,才可能收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学校心理辅导的开展,要兼顾对学生家长的宣传,要通过办家长学校和建立家校联系本,使家长掌握心理教育的基本知识,规范教子行为,在家庭生活、家庭教育中创建健康的家庭环境,使学生在民主、平等、和睦的家庭教育环境中陶冶出健康的心理品质。这一点,对于现今文化发展落后、教育和心理知识极不普及的中国尤为重要。此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还要主动争取社区的支持,依靠社区有关部门和机构加强舆论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心理氛围,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必要的社会资源。总之,三方面要共同努力来促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朝着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

第四,在学习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形成我们自己的心理咨询体系

西方心理学发展较早,形成了各种理论派别,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我们当然要向他们学习。但是由于各国实际情况不同,我们在学习时不能不重视文化背景、价值取向在其中的作用,要本着适用性原则合理地借鉴和吸取与我国人民实际相符合的思想、方法等。学校心理辅导是影响人、启迪人、协助人成长的事业,是学校教育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在引进、使用国外研究工具时一定要慎重。首先应当时其进行修订,并特别注意检验其在我国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更重要的是努力建立和发展适合我国文化背景的评价工具,进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咨询体系,使我们的辅导理论与技术,包容国外一切先进的、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同时又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吸收丰富的养料,并使两者在辅导实践中结合起来,统一起来,并有所创造,更有效地为我国年轻一代的身心健康成长和个性全面发展服务。

第五,心理健康教育在关注个别问题学生的同时,更要采取有效形式面向全体学生

同一群体的学生,他们的心理与行为虽有某些共性,但是,每一个人又由于遗传素质、家庭环境、个人生活经历等等的不同,而在智慧、能力、兴趣、主导需要、性格、自我观念以及健康状态等方面有许多独特性,心理辅导要尊重和接纳这些独特性。对那些已出现情绪困扰、心理障碍和行为偏异的少数学生,要切实采取补救、矫治性措施,使他们能转换角度去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成长的危机,增强适应能力。但学校心理辅导不同于咨询和治疗,而是一种“服务”,是帮助所有学生健康地成长和发展,因此,辅导对象不仅要面向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且也需要对全体学生进行生活辅导、学习辅导和职业辅导,其中生活辅导是对学生整个人生、整个人格的辅导。所有学生不分性别、年龄或年级,不分问题类型,均在服务之列,而且应该越早越好。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要求,每6000——7500名中小学生应配备一名专职学校心理学工作者。如果照此比例推算,我国目前至少应有2万名专职学校心理学工作者从事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工作,面我国的实际情况则相距遥远。我国目前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员,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处于较低水平,而要在短期内形成一支具有一定规模的高质量的队伍困难重重。

开展集体心理教育具有较大的可行性,其主要原因在于从事集体心理教育的教师容易培养,培训时间短、见效快,且需要的数量大大少于个别教育的教师数量。社会发展造成的激烈竞争,日益加深人们之间的疏离,由此而产生的各种心理疾病往往通过团体的支持和温暖可得到较好的消除。因此我国学校的心理教育工作要迅速发展,重点应放在加强对集体心理教育形式的研究上。开展有效的集体铺导活动要妥善安排辅导目的和内容,要从学生的原有心理水平出发,考虑他们的可接受性。辅导的内容必须是多数人感兴趣和关心的,或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如学习成绩不佳、与同辈或长辈沟通有困难、升学就业的选择、消极情绪的消除等,都是很好的主题。在辅导时采取情境体验、角色扮演、主题讨论、个性潜能释放等方法引导学生,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了良好的心理素质。

惩罚教育的心理分析与对策 篇5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以及“尊重学生,善待学生,赏识学生”已成为共识。于是赏识教育、无批评教育式教育越来越热,社会舆论也大声疾呼:教育要“以人为本、敬畏生命、善待学生”,并反对教育中的一切惩戒性教育行为,似乎一批评就伤害了学生,一切惩罚就违背了教育规律;“惩罚”二字成了教育中不可触及的“高压线”,以至于教师在工作中左右为难,如履薄冰。我们认为,教育中适时适当的惩罚是非常必要的,正如一些专家、学者所说的那样: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是一种脆弱的不负责任的教育。

一、惩罚教育的必要

斯纳金的行为学习理论认为:行为随着其后的及时的结果而变化,愉快的结果加强行为,不愉快的结果减弱行为,愉快的结果被称为强化物,不愉快的结果被称为惩罚物。由此可见,赏识、表扬与惩罚、批评就是利用这一原理针对不同的教育情境而采取的不同的教育方式。其中,惩罚就是通过对学生施以“惩罚物”,以减弱其不良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使错误行为得以遏制。一般来说,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关心、等待、诱导、鼓励、感化等激励教育,是一种柔性教育,而惩罚、禁令、训诫、喝止、叱斥等则是一种硬性教育。柔性教育与硬性教育相辅相成的,相得益彰,它们因人而异,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教育效能,两者缺一不可,这正如医生用药,要对症下药,视患者病情选择温性缓和药和烈性速效药。

从一个人成长历程来看,没有批评、惩罚和磨练的教育是绝对不行的。著名教育专家玛莉琳·古特曼说过:“那些小孩子过多的受到师长表扬的孩子,在他们步入生活后很可能会遭到更多的失望。”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犯错误的孩子予以适当的惩罚,能够培养他们敢于担当、勇于负责的品质,而这正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品质。如果一个人在年幼时一帆风顺,从未受过批评和挫折,那么将来很难独自应对人生道路上的风浪、坎坷。有了错就应该勇敢地去面对,包括接受必要的惩罚和批评,这样才能在灵魂深处思索自己的是与非、对与错,才能收到“吃一堑,长一智”的教育效果,真正做到“前车之鉴”,这对于人成长来说,是一笔宝贵财富,是学不来的,只能自己积累。适当的惩罚能使学生增强责任感,磨练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铸就学生完善的人格,增强耐挫力。

教育中的赏识、激励、惩罚,就如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什么味都不可缺少,但出发点必须是爱,必须是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如果对孩子进行惩罚教育仅为了家长、老师解恨和撒气的话,惩罚教育便蜕变成体罚。

二、惩罚教育的原则 惩罚教育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它会起到激励性的作用,可以变性一个人的一生,终生受益;用得不好,则会伤及一个人的自尊心,令人消沉,一蹶不振,产生“破罐子破摔”的心态,以致贻误人生。如何使学生在惩罚中获得进步和提高,不致因惩罚而积聚自卑愤情绪,教师在使用时必须谨慎行事,掌握以下几个重要原则。

最后性原则:一般学生犯错误,我们都是尽可能地使用说服引导,进 行柔性教育,但对极少数学生,在多次进行柔性教育后仍然没有悔改的表现,反而有加剧的趋势,在这时就必须启用惩罚。惩罚是对学生进行多次反复柔性教育无效时再启用的。

及时性原则: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犯错时,其内心就会自然产生一种准备接受惩罚的心态;我不对,我甘愿受罚。这种心态,往往是实施惩罚教育的绝好时机,此时明白的道理往往会刻骨铭心,终生难忘。所以,对学生实施惩罚,一定要及时,在第一时间作出。延时惩罚,秋后算账,会让学生认为老师心胸狭窄,斤斤计较,易产生逆反心理,同时,延时惩罚,学生也不能更深刻地认识到产生问题的严重性。惩罚不是终结,惩罚完后,要及时教育,从正面帮助教育,使其消去悲观情绪,认识到为什么要惩罚,设法帮助他们逐步挽回影响,真正让学生体会到“打是疼”的感受。

适度性原则:对学生的惩罚,要因人而异,因问题而确定,不可太轻,也不可太重。太轻,学生觉得无所谓,无动于衷,起不到震慑作用;太重,易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产生自卑心理,且易出现破罐子破摔现象,产生负面影响,无法挽回。惩罚的范围一定要小,不可带有普遍性,否则就起不到惩一儆百的作用。

可接受性原则:我们惩罚的对象是一群孩子,他们很脆弱,只是一时误入歧途。因此,惩罚应以他们可接受为准,敲到痛处即可,切不可伤及身体,适得其反,更不能带有感情色彩,公报私仇。

尊重性原则:惩罚是一种教育,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避免讽刺、嘲笑,这样会伤害其自尊心,轻者产生逆反情绪,反抗老师,自暴自弃;重者,对其终生都是一个难以弥补的伤害。因此在惩罚的语言行为上,要慎之又慎,点到为止,切不可失态。正如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确定整个惩罚制度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他。

三、惩罚教育的追求

学校教育中,老师.对学生的惩罚,绝不同于对犯人的惩罚。惩罚的目的是使犯有严重过失的学生震惊猛醒、悔过自新:高明的惩罚,不是罚站、罚抄、罚打扫卫生、罚跑操场等等,更不是简单粗暴的无视学生自尊人格的“出洋相”、“整人”。高明的惩罚者总是针对不同的时间、场合、错误程度以及违纪者个性特点等,机智灵活地选择不同的惩罚方式,并努力将惩罚教育的副作用降到最低限度。高明的惩罚,有时可能表现为风刀霜剑,有时它又会是极富人情味的。

美国某学校,有麦克穆林和伊丽莎白两女生。一次考试麦抄袭了伊递来的答案,被老师发现,认错后,老师拿起一个板子要对她们进行惩罚。老师叫她们各自趴在中间隔着一张大办公桌的两把椅子上,不许互相看。“啪”的一声,麦觉得是伊在替自己挨揍,紧接着,“啪”、“啪”两声,似乎每一板都打在伊的背上,麦再三哀求无济于事。‘但伊听来,板子却是打在麦的身上。过了一会儿,她们几乎同时抬起头来,看到老师在加了垫子的木椅上重重堵“啪”了一下,这才恍然大悟。这位老师惩罚教育就体现了艺术性与人文性。

教育家魏书生在“惩罚教育”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现介绍几例以供借鉴:

(一)惩罚唱一支歌。在愉快的氛围中,这样做并没有削弱惩罚教育的效果。(二)惩罚犯错误的同学为班集体做一件好事。这更能激起学生向善、向美、向上的追求。

(三)罚写说明书。这比一般写检讨书效果好,写检讨书往往千篇一律:“我犯了一个大错误„„,给别人和集体造成了不好的影响„„,我大错特错”„„,请老师原谅„„,今后一定下决心改正,决心做到以下几点”等等,这样的检讨敷衍潦草,不能触及内心深处,不能找到纠正错误的有效方法。写说明书基本使用心理描述的方法+.艚绘出心理活动的3张照片,每张照片都有两种‘思想在争论。第二张照片+犯错误前,两种思想怎么争论;第二张.照片,犯错误时。两种思想怎么交战;第三种照片,犯错误之后,两种思想作何感想。

(四)罚写心理病历。有的错误有较深的思想根源,病情较重,反复较多,比较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写好心理病历。心理病历包括五个部分内容:疾病名称、发病时间、发病原因、治疗方法、几个疗程。学生犯错误写心理病历,有利于他跳出自我保护的小圈子,站在客观、公正的角度,冷静地选择改正错误的方法。

(五)罚其喊口号。这样更能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

此外,诺贝尔奖获得者麦克劳得曾因偷杀校长爱犬被罚绘制狗的血液循环图和骨骼图;里根曾因蹋碎邻居玻璃而被父亲罚做零工赔偿;;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必副主任孙云晓为惩罚爱睡懒觉的女儿,早上故意不叫她起床让她品尝不按时起床造成的恶果„„这些高明的惩罚产生的精神力量不得不让人叹服。

聋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分析与对策 篇6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20多年的成长过程中,发展与问题始终相伴存在:一方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由于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从2001年开始,逐渐完成了从民间推动前进向政府主导的转化,其理论研究与工作开展也都进入到快速发展期,在国际上可以堪比起步较早、理论和方法都较为成熟的欧美等国;另一方面,许多潜隐在认知、研究和操作三大领域中的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暴露出来,经常导致许多预设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无法实现。因此,为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能够沿着健康与高效的轨道发展,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科学、审慎的态度,对现存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客观分析。认知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1.1 部分高校轻视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忽视自身的主体性作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在家庭、学校、社会、政府及大学生自身等各方面的通力协作和密切配合下,才能顺利进行。在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政府部门与立法机构应该既是各类教育法规的制定者,又是贯彻执行法规的监督者,然而,由于立法机构至今仍没有出台任何敦促高校必须无条件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法律,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许多文件常常不能被高校及时、有效地贯彻执行,出现“高校不急,主管部门急”的反常现象。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执行主体的高校,理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积极推行者和实施者,但部分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态度却是“说起来重要,忙起来次要,做起来不要”。在这些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不是为了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发展需要,而是“成为一种时髦的口号、实施素质教育的粉饰品和应付上级检查及汇报工作的美妙装饰物”[1],甚至一些追求短期内出政绩的高校领导主观上不愿意把学校有限的资金投向看不出“名堂”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去[2]。

1.2 部分高校及其上级行政主管部门混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概念 有研究表明,高校内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工作对象、终极目标等方面存在着统一性的同时,两者在各自所遵循的理论、方法和运行机制等方面却有着本质的区别[3]。因此,它们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具有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辩证关系。许多学者普遍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说法,认为两者同属于德育的范畴,具有平等的地位[4],但是习惯于主抓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和部分高校,仍坚持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和原则来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有人甚至主张把心理健康教育直接地、完全地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体系中,使其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心理咨询教师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管理体制中来[5]。如下的事实依据也使得心理健康教育隶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观点得到肯定:首先,心理健康教育在国家及省(市)级行政机构中没有直接对应的行政部门,而是由国家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及省(市)教育厅的思想政治教育处负责;其次,在高校校级领导的分工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一般由负责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分管;再次,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课题也是由思想政治工作主管部门拟定。鉴于上述事实,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能够走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的范围,没有能够获得与思想政治教育同等的地位并产生与其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

1.3 高校内的部分教职工缺乏主动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 随着我国心理健康教育所涉领域的不断扩大,心理健康教育已不单单表示一种教育方法或一种教育技术,更多的时候已经代表了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但是仍然有人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心理辅导员的日常工作而已,与其他部门和人员并无密切关联。事实上,高校除了与外界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外,校园内部也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各种关系,如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等。生活在高校内的大学生,其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必然受到校园的空间环境和人际环境的影响,而营造校园心理和谐氛围的主体应该是学校内的全体教职员工。因此,作为高校的一员,无论在什么岗位,只要从事与学生有关的工作,都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并确保自己在日常工作中心态正常[6]。研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

2.1 研究文章唯数据 心理学是一门实证性学科,实验数据的采集与处理使其摆脱了伪科学的嫌疑。但是,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中,不管获得的测量数据有多么高的信、效度,始终应该为科学和高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采用,为大学生的心理成长与发展的目标服务。如果某些数据经过处理后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没有足够的参考价值,那么为获取这些数据所付出的各种人力和财力都可视为浪费。目前,许多学术期刊特别是一些有影响的心理卫生类核心期刊,过分追求心理测量的数据,对一些观点创新但尚没有统计数据支持的临床研究不屑一顾而不予录用,导致唯数据论的思想在心理学界特别是应用心理学界占据统治地位,也导致该领域的一些学者甚至权威为了自己的学术位置,不得不制造或修改实验数据或者把小样本获得的数据肆意扩大为大样本数据。

2.2 研究内容单一化 在中国,处于快速发展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许多复杂的问题需要去研究解决,如外国的理论与实践的本土化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体制构建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化培训与督导问题、心理危机干预的工作体系和工作流程问题、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教学体系建设问题、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调节手段问题、针对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治疗和干预措施等,都亟需研究。而目前的许多研究仅仅局限于对大学生某一群体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2.3 研究样本范围狭窄 首先,部分学术期刊上发表的研究论文研究对象的取样仅是某地区的某几个高校(跨校)、或某校的几个院系(跨系)、或某院系的几个专业(跨专业)的在校大学生,但其标题与样本相比却显得很大、很宽,出现“帽子大,脑袋小”的现象。其次,由于少数异常心理学生所制造的影响力和破坏力足以使整个学校的运转处于瘫痪状态,所以许多研究总是集中于某些特殊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问题的某些方面,缺乏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普遍规律的综合研究[7]。但对于高校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必须同时兼顾少数心理异常的学生和多数心理正常的学生。对于大多数心理处于正常状态的学生,需要研究如何发展、提高他们的心理功能;而对于少数处于异常心理状态的学生,则要研究如何矫治他们的心理障碍。再次,高校内的教职员工很少作为样本成为被研究的对象,而他们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着他们所接触到的所有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2.4 研究重点偏离现实 大学生的许多心理问题是由交友、恋爱、性以及接触网络等活动造成的,而这些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当代大学生们普遍缺乏信仰,没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目前的许多研究一味追求学术性含量,没有抓住当前高校内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由于不能触及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实质,其研究成果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缺乏推广应用价值。操作领域存在的问题。

3.1 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 师资队伍的数量与质量可以决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否有效地开展。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结构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专职心理咨询师不能专心从事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人员组成应该包括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2种,管理人员负责中心的日常事务管理、各类活动的组织协调等,为中心的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硬件与软件的支撑,而技术人员则应竭尽全力对学生进行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等工作,但由于管理人员的缺乏,使得许多专业心理咨询人员既要进行面对求助者的心理辅导工作,又要承担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及心理咨询室的各种管理工作,出现“校长兼教工,上课带打钟”的现象。第二,心理咨询室从业人员的组成结构不合理。鉴于学生复杂的心理状况和心身问题,咨询室的工作人员除了要有教育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知识背景的心理咨询师,也需要配备具有医学知识的心理治疗师或精神科医生,以便及时识别和转介精神病性障碍患者,但由于未能吸纳复合型特别是具有医学知识背景的工作人员,有些心理咨询师竟然把求助者已经表现出来的精神疾病症状作为讨论的话题,严重地延误了这类求助者接受药物治疗的最佳时机[8]。第三,专职心理辅导员与在校学生的师生比例较低。美国有关行会的专业标准是每1 000~1 200名学生配1名专业人员[9],香港为1∶2 000[10],而我国高校的师生比一般在1∶3 000~1∶5000,如湖南省优秀等级的心理咨询室建设标准中规定专职人员与在校学生的比例为1∶3 000。杂志《柳叶刀》一项对中国4省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发现,中国成年人群30 d患病率高达17.5%。大学生属于成年人,按此推算,每3 000名大学生中,可能存在精神障碍的人数会高达525名。

假设1名专职人员在30 d内只对他们每人干预或辅导1次(每次为1 h),则需要525 h。即使该专职人员每天工作按8 h计算,30 d也只能完成160 h,与525 h的要求相距甚远。事实上,许多求助者需要每周辅导1~2次,而不是每月1次,长时间、高负荷的心理辅导工作使许多专职人员的身心得不到充分休息和及时修复,极易形成职业倦怠。

3.2 缺乏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可以从2个维度来构建,即时间维度和知识维度。在时间维度上,按照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循序渐进地实施心理教育,如对新生进行入学心理健康水平的普查时,可同时进行适应性的团体心理辅导,并立即建立心理档案,对测查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给予及时的咨询与帮助[2];对大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则应放在人际关系、网络依赖及性心理方面;对大三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可转向打工、爱情、友谊等方面;而对大四学生则重点谈考研、创业与就业指导。在内容维度上,围绕大学生生活与学习的空间环境系统和人际环境系统,应选择开设心理健康知识辅导课和心理健康实践课[6],如《心理诊断学》、《变态心理学》、《积极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交际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心理卫生学》等理论课程以及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训练、减压放松技巧训练、心理危机干预等实践课程。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应重在实践而非理论,无需大学生掌握太多心理学学科的专业术语,但却要求他们能够学会解决心理困扰、保持良好心态以及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和技巧,掌握促进自身心理健康的能力。

而事实上,许多高校都没有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甚至误把心理学当成心理健康学,将心理学教师当成心理咨询师,将与心理健康相关的课程套用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教授。

3.3 心理健康评估的工具选用不当和测评结果使用不当 心理健康评估工具选用不当的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第一,使用引进国外的量表较多[11],而本土化的测评软件却使用较少,如2005年编制出的《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就很少被使用,且由于这些引进量表的常模没有随着时间变化和社会发展而做出相应的修订或更新,导致以陈旧常模比对产生的许多结果有悖于客观现实。第二,许多现有的心理健康评估多为消极性的测评,缺乏从积极心理学角度来判定大学生心理健康程度的适宜量表。

心理测评结果使用不当则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第一,新生入学后必须参加高校组织的体检,但由于体检项目中缺乏心理健康水平评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体检复查中没有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许多大学新生在大学阶段表现出的心理问题其实是中学阶段心理问题的延迟表现[12]。由于高考体检缺乏心理健康检验的环节,导致部分中学时代患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进入高校,而入校后的新生心理健康水平评估结果只能作为学校了解学生心理状况的材料,不能成为拒绝心理障碍患者入学的依据,给高校日后的心理辅导和心理矫治带来巨大压力。第二,部分高校大学生心理档案仅仅是建立在对大一新生进行一二次心理测试的结果之上,并把这一二次的测评结果看成是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而长期使用。然而,心理健康状态并非是一个凝固不变的结果,而是一个持续变化的动态过程,因此,大学生的各类数据都应该适时采集,不断更新。第三,完全地、单纯地依赖和迷信获得的测评数据,缺乏进一步的临床观察与诊断,导致临床上的误诊或漏诊。

3.4 危机干预系统不健全 危机干预系统一般应包括预警系统、监控系统、干预系统、转介系统、危机善后系统。许多高校的危机干预系统不健全,主要表现为4个方面:一是缺乏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危机排查的机制,当危机事件发生时,学校管理人员要么惊慌失措,要么无动于衷;二是没有对有严重心理危机的学生高度关注并进行日常监控,导致惨案时有发生;三是缺乏畅通、快速、有效的转介渠道,不能使精神障碍患者及时转介到精神卫生专业医疗机构;四是缺乏对危机当事人及其周围同学进行有效的支持性心理辅导及跟踪性随访。

3.5 缺乏网络咨询的实践与研究 截止2009年6月,全国1 983所高校全部建成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机构,但是其中部分高校却把心理咨询室当成了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使心理健康教育简化为心理咨询的单一活动。2009年11月,江苏省教育厅公布了江苏省首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示范中心,为全省各类院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与研究提供了模板与范式。然而,本课题组于2010年4月8日通过网络登录这16所示范中心、调研它们的网络咨询功能时却发现,示范中心大多数缺乏网络咨询的实践与研究,其

聋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分析与对策 篇7

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人群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有效的社区健康教育既可以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也可以通过引导社区居民采取正确的健康消费观念,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并与社区居民建立密切联系,提高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知晓率和满意度。

经过下村调研得知社区健康教育得不到社区居民响应和认同,社区医生对健康教育都比较害怕,敷衍了事,特别是去社区的健康讲座,有的社区医生一年里从来就没有去做过。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1)健康教育的内容针对性不强,不是社区居民所期望了解的。2)健康教育的内容科普化程度不够,使用了过多的术语,居民看不懂或听不懂。3)健康教育的方法和形式不恰当。4)宣传和动员不充分,居民参与太少,没有使居民真正体会到参与健康教育活动的益处。5)全科医生没有在健康教育方面接受过专门的训练。6)没有统一制定和实施健康教育计划。7)村里没有固定的宣传场所。

健康教育目的: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知名度。转变社区居民健康观念。普及自我保健知识。改变居民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丰富社区居民的生活。根据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和目的很有必要对社区健康教育进行策划。

一、组织机制:成立组织机制,促进健康教育全面开展,建议成立镇村社区卫生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组成社区居委会主任,社区医生,村保健联络员等。这样可以引起大家对健康教育的重视,把宣传健康教育当成一种责任,并且有利于社区医生开展工作。关于组织机制问题一定要取得新区政府的支持。

二、健康教育小屋:各村因地制宜成立“健康教育小屋”场所,使社区医生有固定的宣传健康教育的工作点。健康教育小屋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的延伸,良好的社区卫生服务的平台,有很大的好处,有了这个平台可以规范健康教育,方便约定社区居民定期定点学习健康知识,提高社区医师的知晓率,并可以方便服务中心监督社区医生的出村情况。健康教育小屋场所问题需要和各村委会协调解决,并需要新区政府支持。

三、社区卫生服务团队:

健康教育不能由社区医生单打独斗,组成一个社区卫生服务团队,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年度健康教育计划,全院统一制定开设社区健康教育讲座,统一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统一上门健康教育资料,定期开展公众健康咨询活动。由社区卫生服务团队按照中心划定区域分片包干办法分工安排,实施健康教育计划。城西新区初步划定四个片区六个社区卫生服务团队。

四、制定和实施健康教育计划

(一)社区健康教育内容:

(1)以疾病或问题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如针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癌症、精神问题等开展的社区健康教育。

(2)以人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如针对青少年、青春期、更年期、老年人、育龄妇女等特殊人群开展的社区健康教育。

(3)以社区卫生问题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如针对环境卫生、食品卫生、饮用水安全、职业卫生、家庭健康等社区卫生问题开展的社区健康教育。

(4)以健康促进为目的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如针对合理营养、控制体重、加强锻炼、应付紧张、改善睡眠、戒烟、限盐、限酒、控制药物依赖、预防意外伤害、精神卫生等开展的社区健康教育。

(二)社区健康教育方式:

根据2009年的国家健康教育服务规范要求,1)每年提供不少于12种内容的健康教育印刷资料2)每季度至少刊登一次健康教育宣传栏内容。3)举办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服务中心每月举办一次健康教育知识讲座,社区卫生服务站每2月举办一次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三)健康教育计划实施方案

1、明确目标:确定健康教育要达到的效果、确定健康教育的场所、针对的对象、采用的方法;确定健康教育主题、确定主要活动和时间进度。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科负责目标制定,社区卫生服务团队执行。

2、做好宣传和动员:要让社区居民充分认识到,健康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每个人都应该掌握自我保健的知识和方法,应该为自己的健康负责,应该为自己的健康进行合理投资,接受健康教育是维护和促进健康的最基本途径。要取得村委会支持,积极参与,充分合作。要发挥村保健联络员作用,社区医生和村保健联络员一定要搞好关

系。社区医生可以利用适时的家访进行宣传和动员。约定具体时间进行健康教育讲座。

3、研究健康教育的内容 : 首先通过社区调查了解社区疾病谱、死因谱和主要健康问题排序,并分析导致各种问题的主要原因以及通过健康教育进行干预的可能性和有效性,了解社区居民对健康教育的主观需求,要分析每一种问题与以上因素的相关性,找出每一种问题的教育和干预重点,并根据各因素的特点分析健康教育的策略和方法、确定健康教育主题。健康教育的内容不能使用过多的术语,要易懂、简单、实用。这个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关系到健康教育取得的目标效果,要发动全院职工的智慧,群策群力,征集健康教育的内容,争取把健康教育做好做精,搞出我们的特色。

4、人群教育与个别辅导相结合。虽然社区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特殊人群的,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因此,在开展社区健康教育时,一定要分别了解每个对象的具体情况,最好对每个人进行一次全面的健康评价,根据建立的个人健康档案,在进行人群健康教育之后再进行现场个别辅导,其效果将更加突出。

5、整理活动记录和效果评估:健康教育一定要有完整的活动记录和资料,并做好存档备查,并对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总结评价。首先要评估健康教育目标是否达到或达成的程度怎样。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问题及教育对策 篇8

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形成期的大一新生,其心理并未达到真正成熟的水平。因而,面对着新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新的人际关系,新生感到种种困惑,表现出各种各样的不适应现象,甚至出现了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对大一新生的生活和学习影响严重。本文分析了大学新生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提出了若干有效的解决方法。以期为大学新生的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以及高校学生工作人员的工作提供有效的启发。

一、大学新生的主要心理问题(一)难以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产生了焦虑、自责心理。根据调查表明,高达57%?的新生对大学校园生活和学习环境有着强烈的不适应心理。从高中迈入大学的门槛,意味着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中是基础教育,通过教师细致的讲解来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而大学则是高等教育,偏重于培养发散思维和综合能力,教师只是引导学生去思考问题、研究问题,很多知识需要自己课下学习与研究,很多新生难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目前大一新生绝大多数是“90后”,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竟争中取胜,几乎是全身心投人学习,他们中的大部分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更没有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单独生活过,心理上还没有完全断奶。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生活经历的缺乏使这些学生心理脆弱、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力,进人大学后,感到难以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因而产生了焦虑、自责等症状。(二)自负与自卑心理并存。新生在自我评价失衡,出现自卑、自负的心理。自我评价过高的从而产生自负心理。有些新生目空一切,因为考取了大学,老师表扬,同学羡慕,亲友夸奖,父母庆贺,自我感觉过于良好,认为自己在各个方面都比别人强。部分学生在这种自我陶醉中渐渐松懈了斗志,终日悠哉游哉,不屑于参加学院或班级组织的集体活动,在学习方面认为自己是中学的尖子,大学里成绩也不会差,从而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盲目自满,不求甚解。造成了他们的自负心理。总认为自己比其他同学高一等,希望别人以他为中心,都能围着他转,个人主义过于强烈。自我评价过低的而产生自卑心理。有些大学生由于家庭贫困而产生自卑,少数人甚至将贫困视为一种耻辱,经济贫困又会造成心理贫困。但是,他们往往又有着十分强烈的自尊要求,内心十分敏感。所以,对于涉及自身之事很容易引起十分强烈的情感波动。同时,与重点高校的新生相比,普通高校的新生的更容易产生自

聋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分析与对策 篇9

四川长宁王 志 勇

指导教师冯维教授

摘要

本文就当前农村中学教师普遍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角色适应方面的冲突,情绪障碍,工作认知偏差及职业倦怠等现象形成的原因以及解决措作一浅析,希望有助于提高农村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

关键词:教师心理问题对策

教师担负着传递人类知识经验的主要责任,“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角色的真实写照。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师必须从单一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习的促进者,对教师的要求将更进一步,再加上时代激烈的竞争,教师作为一个社会的人,也必然存在一些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冲突。关注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也就成为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对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报道常见诸报端。但专门针对农村中学教师心理健康的报道却并不多见,其实作为农村中学的教师,其心理健康问题又有其独特的一面,并且不易被社会所关注。农村中学在中国的教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他们的心理对学生的影响范围之大是不可估量的!所以,很有必要关注农村中学教师的的心理健康。下面就农村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作一浅析。

首先是农村中学教师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当前农村中学教师中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职业角色的适应问题:由于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要扮演多种角色,这些角色同事时给教师的期望可能是不一致的,甚至是相反的要求,容易造成教师的角色冲突,导致心理矛盾,使教师不容易在对立中找到统一,处理起来难度很大。例如,教师既要树立角色权威,维护课堂纪律,严格管理学生,又要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不得损伤学生的自尊心;既要落实国家素质教育的方针和政策,又不得不考虑来自学校、社会和家长的升学压力。这些使许多教师感到苦恼,不知如何才能更好地协调和解决这些问题。还有些教师虽然已经在从事教师工作,但却并不喜欢自己的工作,更有甚者看不起自己的工作,缺乏职业自豪 1

感。由此必然导致他们在工作中缺乏热情,没有积极地投入工作,工作效率差,有些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体会不到师生情感相通的乐趣,有些教师工作中缺乏进取心和责任感,没有明确的发展目标,混日子心理严重,得过且过。

2、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差:经常表现为情绪急躁,反应过敏,容易大动肝火,对不符合自己心意的学生随意惩罚。这种放纵自己消极情绪的做法只能导致一种恶性循环,使自己一遇到不如意的情况就采取某种冲动的方式。同时,这些做法根本就于事无补,它只能使学生感到教师的可怕或无能,进而影响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

3、人格缺陷与人际关系紧张:有些教师与领导、同事、学生经常发生矛盾冲突,对领导不能理解支持,对同事不能和睦相处、协作共事,对学生不能关心爱护、尊重和理解。凡此种种,往往是与教师的不良性格和缺陷性人格有关,诸如偏狭嫉妒、多疑、神经质,等等,这些都容易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

4、工作中的认知偏差和态度偏差:有些教师基于某些教师片面的认识而形成了一些认知偏差和态度偏差。诸如学习好的学生品德也好,学习差的学生什么都差;对学生不要心慈手软,不严管不成器等等。这些偏差产生的根源在于教师不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是一种完美主义倾、向以偏概全倾向的反映。

5、职业倦怠症:这是一种在工作的重压之下身心疲惫的状态,是身心能量被工作耗竭的状态,是现代人的一种“流行病”。有的表现为生理耗竭,如产生身体能量耗竭感,持续的精力不济,极度疲乏、虚弱,身体对疾病的抵抗力下降,有失眠、头痛、背痛、肠胃不适等症状,饮食习惯或体重突然改变,严重的还会出现精神疾患;有的表现为才智枯竭,如空虚感明显,觉得自己的知识好似被掏空了一样,无法满足工作需要,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效率降低,不能适应知识的更新,如有一位30多岁的男教师因为答不出学生的提问而自杀身亡,这是典型的才智枯竭的例子;有的表现为情绪衰竭,如对工作热情完全丧失、情绪烦躁、易怒、责备、迁怒于他人,悲观沮丧、抑郁、无助与无望,冷漠麻木、无情,情感资源就像干涸了一样,无法关心他人;有的表现为价值衰落,如个人成就感降低,自我效能感下降,自我评价下降,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的评价下降,工作变得机械化且效率低下,怀疑自己,时常感觉到无法胜任工作,感到无能和失败、退缩,从而减少心理上的投入,不再付出努力,消极怠工、缺勤,离职倾向加剧甚

至转行;还有的在行为方面表现为对他人的攻击性行为加剧,人际摩擦增多,极端情况下会打骂无辜的人,出现自残行为。

其次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是来自家庭的压力,包括抚养教育孩子的压力,和配偶分担家务以及处理家庭杂事的压力,与亲戚人情走动的压力。

2、工作的压力,这是最主要的压力。教师的工作压力有来自教学工作方面的压力。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改革,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更新,对教师的知识储备和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教学评估制度的建立,班级人数的增加,考试竞争,名次竞争,升学竞争的日益加剧,教师的教学强度和难度不断增加;许多农村中学教师每周上20-30节课,还要批改大量的作业;同时学校还要要求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教师要组织甚至必需参加,使本来不堪重负的教师产生心理疲劳甚至使倦怠感。育人工作方面的心理压力。社会的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冲击影响以及当代青少年变化的心理特点使教育工作难有成效,教师长时间的苦心教育时常受到校外不良社会风气所冲击,使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挫折感。中学生厌学、吸烟、酗酒、网络成瘾、看黄色影象制品、打架斗殴现象时有发生,更有中学生违法犯罪令教师头疼不以,尤其是班主任承受的心理压力更为沉重。对于新教师由于经验不足,或由于教育方法不当,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造成师生关系紧张,给教师带来心理困扰。进修、科研和职称评定方面的压力。中学都是学历提高成为一种趋势,大部分教师除了要参加各种岗位培训,还要参加大专或本科的自学考试,甚至研究生进修班和教育硕士班,否则学历不达标或没达到规定的继续教育学习时数,不但影响职称职务评聘,还有下岗的可能。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熟悉投影仪和多媒体电脑的使用,有时还需要自己动手制作课件。学习压力考试压力交错成沉重的心理压力。大部分学校还要求教师每年必须写出甚至发表一定数量论文,如果是骨干教师,还要承担各种教育科研课题的任务,加上评职称必须发表论文等,这又无形增大了老师的心理压力。经济方面的压力,近几年来,知识经济在我国已经初见倪端,有一部分人凭借自己的知识跃上了高收入阶层,然而中学教师依然是比较清贫的职业,如果没有相当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对教育事

业的热爱就很容易造成心理失衡或跳槽,尤其是男性青年教师受到的经济压力更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在经济方面的压力尤其严重。据报道安徽省截止到1999年底,累计拖欠中小学教师工资达16.7亿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乱收费等,使一部分迫于经济的压力而离开学校,此种现象决非少见,可见教师经济压力之大。人际关系方面的心理压力。人际适应一向是心理健康中最重要的问题,在一份调查中中学教师的人际压力约占心理压力变异的64%以上,特别是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处理不当,会引发很大的问题,其中对中学生早恋问题的处理尤其要慎重。这涉及到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的问题。这一问题因处理不当而引发的血案也时常见诸报端。工作压力已经很大的农村中学教师,学校的管理又缺乏一定的民主和和谐的群体气氛,领导管理方式不当,做工作简单化、形式化,对教师中的非正式群体缺乏正确的引导,访问演出等使领导和教师、教师和教师、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冲突时有发生。还有就是环境污染方面的压力。环保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居住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农村中学教师生活条件已够艰苦,更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对环境中的噪声更敏感,更容易在这方面感到压力。事实上农村中学的环境虽没有城市的喧嚣,但一些社会不法分子时常到学校扰乱,使原本清静的学校变得热闹非凡!凡此种种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教师的心理健康。

第三、简单谈一谈加强教师心理保健的对策。

当前,全面改善教师心理状况,已是教师使用、培养和提高的迫切问题。因为这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改善和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师自身整体素质的需要。

教师心理保健必须讲究针对性,即弄清楚教师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是什么。不少研究结果表明:不被重视、不胜任工作、工作不满意、人际关系不良是四项重要的职业心理问题的源,而这个四个源头又常常表现为综合因素互动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因此,对于教师心理保健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首先,要重视教师的心理问题,创造良好的环境。当前,学生的心理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不少学校建立了学生的心理咨询机构,配备了专门的心理教师,而老师的心理问题还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因此社会各个方面特别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自身应重视与研究教师的心理问题,开展展教师心理咨询活动,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增强其心理承受力和耐挫力,及时做好具有普遍性的教师消极心理的辅导,如创设一个安静舒适的工作环境等。要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工作,不应过分强调用学生考试成绩作为教师晋级,评聘的依据,以使教师心理松绑和减压,解决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源头。让教师对工作保持永久的热情和持久的胜任工凭借的愉悦心理,让教师能带着良好的情绪投入工作,进入课堂。

其次,适时调节,给自己留下一定的活动空间发展一些兴趣爱好。教师的职业性质决定了我们的工作时间是不会随下班而结束的,我们必须在下班后再备课,进修,学习,家访等等。在这样的工作重压下,我们要掌握一些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我们应该合理的安排调控好工作,学习和生活之间的关系,尽量在制定工作计划和目标时适当留出余地。无论工作多么繁忙,每天留出一定休息喘气的时间,让精神上绷紧的弦有松弛的机会。我们可以适当发展一些兴趣爱好,琴棋书画,写作旅游都能有效地调节改善人脑相关中枢的兴奋与抑制过程,进而缓解压力,消除疲劳,调节情绪。让我们的心灵走出紧张乏味的小圈子,进入一个生趣盎然的世界。

另外,适当参加运动,把烦恼与汗水一起排泄出去。烦躁琐碎的工作会给我们带来很多忧愁烦恼,长期积郁在胸,虽然表面上看不到有什么表现,但内心受到消极感情的控制,使得工作没有激情,上课语调平平,影响工作效果。所以我们要采取对策,把烦恼排泄出来。如主动找人倾诉,每天晚上罗列下自己在这一天的闪光点,给自己一些积极的暗示等等,这些都能让自己有一个愉快的心情。体育运动是健心的良药,能有效排解不良情绪,有效消除心理疲劳。只要你做一个有以,学校内这样的机会是很多的。在活动课上与学生打打球,既健身心又增进师生间的感情。与同事工同参加体育动也能排解烦恼增进同事间的友情。运动中心理得到调节,思虑得以澄清,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疏泻了心中的忧恼与不快。

早在1996年,联合国专家就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与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因此,我们每个农村中学的教师都应及时克服消极心理的影响,满怀热情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能做到像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的那样:每一名话都对他们饱含热情,每一次眼神都对他寄托希望,每一个手势都对他们亲近,每一个动作都对他以鼓励。

参考书刊:(1)《现代教育心理学》冯维主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心理世界》杂志社,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出版,2005-3-41。

(3)《心理世界》杂志社,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出版,2005-9-61。

(4)《心理世界》杂志社,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出版,2005-10-8。

(5)《心理世界》杂志社,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出版,2005-11-57。

(6)《中学教育心理学》,许其端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1997年版。

上一篇:中国建筑设计公司下一篇:发电厂百日安全生产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