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规划工程师岗位职责

2024-08-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土地规划工程师岗位职责(推荐8篇)

土地规划工程师岗位职责 篇1

矿区土地复垦规划是对土地复垦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体安排[1]。它需要根据矿山企业发展规划与矿产资源开采计划、地方的自然、经济与社会条件对复垦项目、复垦进度、复垦项目的工程措施及复垦后土地的用途甚至生态类型等作出决策[2]。矿区土地复垦工程设计则是在规划的基础上,对复垦工程量、平面布置、复垦工程的技术参数等作具体安排和计算[3]。土地复垦规划与工程设计对矿区土地复垦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工程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工程量测算的准确性等都直接影响土地复垦的效果与质量[4]。

1 研究区概况

高村尾矿库位于河北省武安市上团城乡高村,地理坐标:东经103°45'05″~103°45'13″,北纬24°48'04″~24°48'11″之间。矿山矿石类型属于页岩矿,开采方式为露天开采,开采规模为3万t/年,矿区范围0.023 8 km2。项目用地区域及面积分别为:页岩采矿场用地2.385 0 hm2、矸石砖生产区用地0.790 4 hm2、表土堆存场区用地0.122 7 hm2。项目总用地面积3.298 1 hm2,其中包括旱地0.721 3 hm2、林地0.900 6 hm2、灌木林地1.611 3 hm2、农村道路0.064 9 hm2。其中,高村尾矿库项目复垦区土地面积31.958 7 hm2。已损毁土地利用类型为采矿用地31.932 5 hm2、交通运输用地0.026 2 hm2,已损毁土地全部为高村集体土地。

2 土地复垦工程设计及工程量计算

2.1 工程设计

工程尾矿库、项目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中和环境影响评价方案中对本方案所确定的复垦责任区安排了一定的保护措施和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这些工程措施,在发挥水土保持和地灾防治功能的同时,也对损毁的土地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对不能满足土地复垦标准的相关工程措施,本方案进行了重新规划,工程量计入本复垦方案。

2.1.1 土地平整设计

1)土地平整工程设计基本原则与总体思路。土地平整设计基本原则:a.平整后田面坡度满足灌水要求;b.平整后设计田块适宜小型农业机械耕作要求;c.平整工程量最小。

2)土地平整总体思路。根据项目区地形地貌条件及各规划田块布局特征,将本项目土方计算过程分为以下两部分:a.梯田及田坎修筑;b.对平整后的田面进行表土回填覆盖。

3)场地平整及覆土设计。a.平整及覆土标准。根据项目具体情况结合土地整理项目相关设计标准及土地复垦相关要求,本方案设计项目复垦为耕地的区域,平整后地面坡度不超过5°;复垦为林地和草地的区域,平整后地面坡度不超过35°。根据土地复垦技术标准,本方案设计复垦为旱地覆土厚度50 cm,林地覆土30 cm。b.平整及覆土工程量计算。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按照复垦标准,本方案设计复垦单元1复垦时复垦旱地区域覆土厚度50 cm、复垦林地区域覆土厚度30 cm,计算复垦单元1共需要覆土量10 541.3 m3,土源来自于表土堆存区堆存的表土。复垦单元1复垦覆土前对场地进行平整,平整面积2.507 7 hm2,计算平均平整厚度为0.3 m,土地平整工程量为7 523.1 m3。c.生物措施设计。复垦单元1开采边坡0.998 6 hm2复垦为林地。采用乔、草套种混播。树木种植技术株行距2 m×2 m,按“品”字形配置;块状整地,穴(坑)规格40 cm×40 cm×40 cm。撒播草籽,撒播密度60 kg/hm2。计算复垦单元1共需要种植树木2 497株,撒播草籽0.998 6 hm2。d.复垦工程量统计。根据上述测算,复垦单元1土地复垦工程量如表1所示。

2.1.2 复垦单元2复垦设计

复垦单元2为生产区。复垦单元2复垦方向为旱地,复垦面积0.790 4 hm2。主要复垦措施包括场地临时建筑物拆除、硬化场地拆除、平整、覆土。

1)临时建筑及硬化场地拆除。复垦单元2需要拆除的临时建筑约为200 m3,同时产生200 m3废弃土石方需要清运;需拆除硬化场地面积600 m2,计算平均拆除厚度0.5 m,计算拆除硬化场地300 m3,清运废弃土石方300 m3。复垦单元2共需要拆除临时建筑200 m3、拆除硬化场地300 m3,清运废弃土石方500 m3。

2)场地平整及覆土。复垦单元2土地翻耕设计采用机械翻耕,设计翻耕深度平均为0.3 m,翻耕面积0.790 4 hm2。另外,复垦单元2复垦覆土前需要对其进行场地平整,设计复垦覆土前对场地进行平整,采用机械平整方式进行平整,计算平均平整厚度30 cm,平整面积0.790 4 hm2,土地平整工程量为2 371.2 m3。

根据复垦标准,复垦单元2复垦方向为旱地,需要覆土厚度0.5 m,计算复垦单元2需要覆土3 952 m3,覆土土料来源于表土堆存场堆存的表土。

3)复垦工程量统计。复垦单元2复垦面积为0.790 4 hm2,复垦方案为旱地,复垦工程量统计见表2。

2.1.3 监测设计

为了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减少土地损毁,根据项目生产情况、开采情况考虑到需要进行地质灾害点变形监测,对可能会造成滑坡、泥石流和地基沉陷的区域进行监测。

1)监测内容:地质灾害点变形监测,对可能会造成滑坡、泥石流和地基沉陷的区域进行监测;废石场弃渣平台、边坡进行沉陷监测;水土流失、农作物产量监测;土地复垦效果监测;收集、整理监测内容。2)监测时间:用地使用结束后至复垦后1年。3)监测工具:借助日常监测工具。

2.1.4 植被管护设计

管护是针对林草地种植后的一项重要工程,为使林草地更好的存活和生长,管护工作必不可少。复垦工程实施后应设置绿化专职管理机构,配备相关管理干部及绿化工人,对复垦责任范围内的林带进行管护。

1)管护对象:本方案项目区复垦后大多数为耕地,但是仍需对项目区周围及道路两侧的林带进行管护。2)管护内容:灌溉、平茬、整形修剪。3)管护时长:1年。

2.2 工程量测算

本复垦项目工程量按复垦单元分别测算,按照土地复垦项目划分方法,对各单元测算的工程量进行汇总统计。

项目土地复垦工程量统计见表3。

3 结语

本文以高村尾矿库为例,对研究区的复垦工程量、平面布置、复垦工程的技术参数等进行了具体安排和计算。具有重要的意义:1)避免了复垦工程的盲目性;2)保证了土地利用结构与矿区生态系统的结构更趋合理;3)保障了土地部门对土地复垦工作的宏观调控;4)保证了土地复垦项目时空分布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谭锋,陈运春,张川,等.矿山土地复垦工程项目估算标准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5):381-384.

[2]刘晓刚,丁瑞.浅析矿山土地复垦项目的投资估算[J].农业与技术,2012(6):23-24,27.

[3]虞红兵.浅析江苏省采石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J].江苏科技信息,2016(12):27,55-57.

土地规划工程师岗位职责 篇2

关键词:土地整理; 土地综合整治;景观生

2009年以来,土地综合整治作为保护和补充耕地、满足城乡建设用地供需平衡的一种有效手段正在各地普遍推广实施。然而多数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仍以增加和补充耕地面积、追求经济效益为主,而忽略了项目区自然环境保护和景观生态建设,进而引发了耕作层破坏、水土流失、农村景观格局破碎等一系列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土地综合整治”缘于“土地整理”,但相比土地整理来说,土地综合整治具有更为全面的内涵和目标要求。

1 土地整理与土地综合整治

土地整理是指采用工程、生物等措施,对田、水、路、林、村进行综合整治,增加有效耕地面积,提高土地质量和利用效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活动。土地整理最早源于欧洲,1886 年德国设立专门机构实施土地整理。我国的土地整理工作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起步。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提出要“积极推进土地整理,搞好土地建设”。1999年实施的新《土地管理法》,进一步明确和巩固了土地整理的法律地位。2000 年国土资源部制定了《土地开发整理行业标准》,对土地整理开发规划的编制、土地整理开发设计、土地整理开发项目验收提出了具体的要求。2002 年先后颁发了《关于认真做好土地整理开发规划工作的通知》和《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管理若干意见》,加强和规范了土地整理开发规划,对农村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具体开展提供了科学指导。

土地综合整治由土地整理演变而来,是针对土地整理存在的问题并由土地整理升华的,这是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选择和迫切需要。随着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深入实施,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继续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大规模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已成为农村土地管理的重大任务。2011年在《中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战略》一文中,首次系统、全面地提出了要推进实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战略”。新一轮《全国土地整治规划》中土地整治已上升为国家层面的战略部署,对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节约优先战略,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起到重要的支撑。国家已把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实施“万村土地整治”等示范工程作为推进各地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以力图破解土地管理中的一系列难题和障碍。

土地综合整治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和用途,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推动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人口集中居住、产业聚集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系统工程。而土地综合整治的概念要比土地整理更为广泛,其包括了土地整理在内的土地开发与土地复垦;目标不仅仅是补充耕地、提高土地效率、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还包括提髙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整合农村各类产业的发展;土地综合整治的施展空间与开展平台也更大,其与新农村建设、城乡协调发展紧密结合,成为了推动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与以往传统的土地整理相比较,土地综合整治具有“五多”的特征。①多规划协调。就土地综合整治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作用来看,其规划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规划、新农村建设和发展规划、村镇体系规划、村镇建设规划以及产业集聚区规划等相衔接、相协调。②多目标设计。土地综合整治成果一方面应有利于完成地方耕地保护目标,弥补各类建设用地指标缺口,另一方面则能解决新农村建设资金的不足,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实现政府和群众期望的多个目标。③多资金整合。土地综合整治既要聚合土地各类专项资金,同时又要引导其他涉农资金的投入,还可以利用有关指标转让所得的收益,充分发挥各类资金的“叠加效应”。④多部门联动。国土、财政、农业、交通、水利、建设、林业等部门要遵照分工,各司其责,相互配合,共同推进。⑤多项成果。主要是增加耕地、实现“占补平衡”,富余土地可通过增减挂钩有偿调剂到城镇使用等,破解了地方当前土地管理工作的多个难题。

2土地整理规划与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异同

一般来讲,土地整理规划与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的相同之处,主要体现在它们的基本思路相同,主要包括:①分析区域的背景与规划开展的条件;②确立规划的目标与基本任务;③选择合理的土地整治模式與路径;④测算区域土地整治潜力;⑤划分土地整治区域和重点整治区域,统筹安排土地整治重点工程与项目;⑥分析土地整治成本和综合效益;⑦针对规划进行环境影响分析,制订实施保障措施与对策。

与土地整理规划相比较,土地综合整治规划更强调综合性和效益性,两者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

(1)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目标更多。土地整理规划主要围绕如何增加耕地面积这一主要目标进行编制。土地综合整治不仅仅是简单地将农业经营规模扩大,把田块合并、沟渠修好、道路修通,而是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前提下,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达到土地利用效益的最大化;土地综合整治也不是简单地增加和补充耕地,而是要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各个地块要素的作用,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土地综合整治不是一般情况下的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而是更加注重与地方实际、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与农村特色产业发展相衔接,容易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此,土地综合整治规划必须体现这些目标,所以其比土地整理规划需要更先进的规划理念、更多的基础资料、更丰富的内容、更先进的方法。

(2)土地综合整治规划需要与更多的规划相协调。通常情况下,土地整理规划需要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村镇建设规划相协调,而土地综合整治规划除此之外,还需要与新农村建设规划、村镇体系规划、产业规划等相关规划相结合,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要全方位、多角度融合和衔接各种规划。

3传统型规划与景观生态型规划的比较

土地整理是人类对土地生态系统的干扰,整理过程会对区域内的水资源、土壤、植被、生物等环境要素和生态过程产生影响,规划方案要采取各种措施尽量避免对区域的生态环境产生破坏。但是我国当前开展的土地整理规划(以下称为“传统型规划”)仍以增加和补充耕地为主要目标和基本动力,并将新增耕地率作为刚性指标指导规划设计工作,缺乏对项目区自然景观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考虑,致使大量生态问题出现。因此,景观生态型规划取代传统型规划势在必行。景观生态型规划是在传承传统型规划的优点之上提出的,主要从景观生态系统生物生产功能、生态服务功能和文化服务功能等多个功能的实现为基本出发点,运用景观指数等方法对项目区景观生态格局进行定量描述和综合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规划实施措施。它与传统型规划在规划理念、规划目标、规划方法及规划效果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区别。

3.1规划理念

就自然生态角度来看,土地整治是对土地资源及其利用方式的再组织、再调整和再优化的过程,即通过一系列生物和工程措施改变了项目区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和功能。如果土地整治缺乏对生态因素的考虑和重视,势必将对区域内土壤、水、植被、大气和生物多样性产生一些直接或间接的负面影响。因此,土地整治对生态环境应立足于改善而不是改变。而从社会经济角度来看,土地整治是经济社会发展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为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对自然环境的恢复与调整, 也是一个由自然、经济和技术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工程。而作为人类社会走向文明和进步征途上的工程手段,按理不应随意改变其自然生态,更不应该凭借现代机械之力,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破坏生态系统和谐。因此,我们理应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现代生态文明理念,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贯穿在土地整治工作的始终。

传统型规划缺乏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在规划时只简单地考虑增加耕地,而忽视土地生态系统各生态因子的改变对整个系统的不利影响,结果使得项目区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得简单,生态系统单一和脆弱,影响系统中物种的迁移、物质和能量的流动以及生态的稳定和平衡,是不可持续利用和发展。而新型的景观生态型规划则以景观生态学理论、系统理论和可持续理论为指导,针对不同区域特定的问题,引入新的景观元素完善景观结构、功能,在具体的工程上进行生态设计,在以生态系统为基质的景觀中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系统斑块、廊道的高稳定性、自我调节能力,使经济生产与生态环境相适应,降低人为干扰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3.2 规划目标

在理论上,土地整治规划的具体目标应该包括:一是通过土地整治,改善区域土地利用结构,增加耕地数量,实现耕地数量动态平衡,保障地区耕地的可持续利用;二是通过对“田、水、路、林、村”实施综合整治,来提高耕地质量,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粮食产能,保障粮食安全;三是通过实施废弃地整治、零散地归并、节水工程建设等系列工程,促进区域资源节约利用,实现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目标;四是通过土地生态工程建设,改善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现“环境友好”社会的建设目标;五是通过实施土地整治,加强农业生产设施建设,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六是通过实施土地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发展乡村地区经济,维护乡村特色景观和文化以及土地利用的伦理和道德规范。

在上述六个目标中,传统型规划更加侧重于第一、第二个,尤其是第一个。我国土地整治起初的目的也主要是为了弥补因建设所导致的耕地减少,将其作为获得耕地增量的主要措施。现实中许多地方开展的土地整治,主要是为了实现耕地的“占补平衡”,通过土地整治补充耕地来获取一定的建设用地指标,因此,在编制土地整治规划时也主要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增加耕地、获取建设用地指标,而很少考虑土地整治的其他目标。而景观生态型规划则更加突出第四、六个目标,注重保护和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提高景观的价值。新型景观生态型规划追求的是实现系统的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3.3 规划方法

传统型规划编制所采用的方法一般是沿用定性研究的方法,即以经验判断为基础,然后进行各种数据的预测。

目前有关景观生态型规划方法主要有:McHarg的方法、E.P.Odum的分析模型、德国的分析土地利用系统模型、城乡融合系统设计模型、集中与分散相结合规划模型、捷克的LANDEP模型、荷兰的通用生态学模型、美国的大城市景观规划模型、澳大利亚的南海岸研究模型等等。

从具体的技术路线看,景观生态型规划与传统型规划一样,都包括项目区的现状分析、具体规划布局和单项工程的设计三个主要环节。而存在不同的是:

(1)景观生态型土地整治规划的现状分析,除了项目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常规的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外,还应包括景观资源的现状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重点对项目区典型的地貌遗产、乡土植被群落、稀缺物种栖息地和独特水文关系等自然特征,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物、风水林、自然村落布局以及典型土地利用功能组合模式等人文元素、结构进行识别和评估,同时对乡村空间景色具有支配作用的特殊场所予以关注,如独特的建筑物或构筑物、别致的农田地块结构、孤植的老树等,用以指导工程规划布局和工程设计。

(2)景观生态型土地整治在进行土地平整工程、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和其他工程布局等四大工程规划布局之前,还应先进行项目区景观整体意象规划、景观分区和关键地段识别等工作,并将其作为土地整理工程规划布局的指导依据,使项目区土地整治规划总体布局上更具备景观整体性与和谐性。

(3)景观生态型土地整治中的单项工程设计需综合考虑工程的整体性、实用性和生态性,将各类工程设施的景观生态功能作为规划设计的主要目标之一,使土地整治与项目区乡村景观风貌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协调统一。

3.4 规划效果

由于传统型规划片面地追求增加和补充耕地,过分强调提高土地资源承载力,虽然其实施可以增加部分耕地面积、改善部分耕地质量,但是也造成:

一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在传统型规划指导下,往往缺乏对项目区景观、物种、生态方面的综合考虑,而广泛采用高品位、高规格的工程建设措施,不但难以获取预期的生态效益,反而破坏了项目区生物生境,影响系统内物种的迁移、物质和能量的流动以及系统的稳定和平衡,而难以实现长远的综合效益。如在实施土地整理工程时,大面积平整农地、硬化的农田水利设施以及挖低丘、筑坑塘等以提高土地垦殖率,这些都会导致项目区原生、次生自然植被以及人工植被的减少和退化,而不利于项目区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二是农村景观千篇一律。传统型规划往往专注于项目区农地的生产功能,而忽略了其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在土地整治过程中,由于缺乏生态景观理论和技术指导,再加上管理和建设人员业务水平有限,致使原有村庄的乡土气息消失殆尽,出现严重的“景观污染”或“千村一面”现象,导致孕育不同地域文化的生产、生态和生活的乡土景观严重受损,生物多样性降低。部分农民安置点俨然城市小区,高层、多层兵营式分布,文化、体量和色彩嚴重不协调。

景观生态型规划正是为了解决传统型规划损害生态环境与景观这一问题而产生的,其以可持续发展、景观生态学等理论为指导,重视项目区景观特征的研究,注重提高生态景观服务功能,通过对项目区景观生态格局的规划合理调整、景观单元的生态设计,实现整个系统经济、社会、生态等效益的最大化。这不仅能够提高耕地质量和土地综合生产能力,从而为项目区居民带来持续稳定的经济收入;而且能够实现其气候调节、气体调节、水文调节、水土保持等生态效益和作为旅游观光资源美学效益的提高,符合人与自然的长远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 郧文聚,宇振荣.中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战略[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4):11-16.

[2] 张勇,汪应宏,陈发奎.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的基础理论和生态工程[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3,34(6):65-69.

[3] 李志明.抓好土地综合整治平台 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J].资源导刊,2009 (08):13-15.

[4] 陈勇,曾向阳.土地整理项目的景观生态途径——以房县军店镇土地整理项目规划为例[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04):56-60.

[5] 吴次芳,费罗成,叶艳妹.土地整治发展的理论视野、理性范式和战略路径[J].经济地理,2011,31(10):136-140.

[6] 王军.土地整治:推进生态文明 建设美丽中国的平台——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心得体会[J].中国土地,2012 (12):10-11.

土地规划工程师岗位职责 篇3

一、造价工程师岗位职责:

主要负责公司承接的市政绿化工程招投标工作以及工程进度款项申请、工程预结算等工作。配合施工现场管理,控制市政工程施工成本。

1.规范综合办对公司经营管理制度、流程的执行。2.监控各项目成本计划的执行,加强成本全过程管理。

3.参与市政绿化工程的图纸审图工程量计算和招投标文件编制投标相关工作,并负责对招投标文件审查、成本测算和招投标后续可能的询标等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

4.按公司规定,组织或参加分包分供招标,参与分包合同谈判、签订工作。5.在项目进场之初,组织项目部根据毛利率指标,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分析各项成本数据,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降低成本的办法和措施,并协同项目经理督促实施、检查落实并调整改进。

6.负责综合办各个项目的预算、分包合同、进度、成本支付、结算(分包结算)、施工过程中洽商认价等的审核及跟踪管理工作,并配合其他相关部门工作上的沟通与协调。

7.协管综合办各项目对业主方的进度报审、洽商、认价的跟踪管理,参与项目重点、难点洽商认价的谈判与结算工作。

8.负责综合办各项目实施过程中相关补充协议的报价、洽谈及协议签订工作。

9.参与市政绿化工程的各项验收,审核并协助完成综合办各竣工验收项目的成本总结。

10.根据结算进展情况,敦促各项目完成经营总结,并组织召开由公司领导及相关部门参加的经营总结汇报会。总结经验,分析不足,为进一步完善公司管理制度及流程献计献策。

11.规范综合办招投标、经营资料的归档及管理。

二、职业规划

本人从事景观绿化工程招投标工作已十七年,作为一名资深的园林工程相关的造价人员多年来一直默默埋头投入招投标预结算的工作,并未仔细思考自己的职业规划生涯。今年有幸加入浦沅建设公司,并在加入浦沅建设前对市政绿化行业现状、问题进行了分析梳理,调整了自己以前认识的误区,对专业知识和所应该具备的能力进行分析,在自己新的认识下,调整详细计划。

目前,国内整个一二线城市受房地产限购政策影响,住宅类项目绿化工程日益趋少,但是城市基础建设包括市政道路绿化景观提升改造项目日趋热化,可谓冰火两重天,对施工单位来说有危机,也有机遇和挑战。我认为市政道路绿化这一块是公司未来业绩努力的方向以及可能的增长爆发点之一。房产开发行业在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之后已经逐渐稳步发展,城市更新存量房改造正在以新的姿态加入到城市建设之中,整个城市的市政项目也会随之更新提升,城市更新改造无形中也创造了很多的机会和挑战。我很高兴加入浦沅建设,并愿意未来几年和不断成长中的浦沅建设共同挑战共同进步,实现自己更大的人生价值。

三、对公司的几点建设性建议

“人是最宝贵的资源,团队就是力量,有心有德就有一切”是浦沅建设的企业价值,这一点我个人非常地认同。

人是第一创造力,但是有时候个人能力的欠缺对企业产生的是负面的破坏力。没有一个企业的团队建设敢说没有缺陷,每个企业团队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处理得好就会推动团队建设的发展,处理不好则会瓦解团队建设。所以我们要谨慎处理团队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以下是我对企业团队建设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1)个人对团队建设的重要性

如果企业是一棵成长中的大树,个人就是一小树枝,折断对树的生命当然不会有影响,但由于一点点的折断想让树成型还得需要时间去修复。打照一个优秀的团队需要团队每一个人的努力。

2)工作分配要合理

团队合作首先需要明确项目上每个人的岗位职能和任务,有明确的分工才有愉快地默契协作。大家努力做好个人需要完成的工作。如公司多个项目连轴滚的时候,工作量的加剧与工作时间上的安排产生矛盾有问题的时候,员工要主动提出,公司管理层根据工作量合理分配人员。

3)注重团队内部培训和专业技能提高

注意团队专业上的提高需要平时公司对个人进修培训的重视,每个员工如果停留在当前并满足于现状,那对公司的发展也是不利的。项目团队管理除了关注项目利润,还应该要关心项目上团队成员的专业技能方面的提升和对市场新技术的了解。

4)项目要统一意见

我们在制定操作计划,与项目执行计划的时候,最好是团队核心成员都要参与,大家共同商讨来统一意见。齐心协力才能让项目的成功率更高,当然有效的沟通也会提高工作效率。

汝强生

土地储备规划 篇4

近年来,我县建设工作围绕城市经营发展战略,建设投入逐年加大,县城基础设施更加完善。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实现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实现全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完善城市经营体制机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步伐,提高对城市土地资源的利用,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运营实际,编制土地储备中期规划(2012—2015年)和长期规划(2016—2020年)

规划是实行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的文件,是落实土地宏观调控和规划城乡建设和各项建设的重要依据。凡在全县辖区内进行各类项目建设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规划。

规划以2012年为基期,2012—2015年为土地储备中期规划,2010——2020年为长期规划。2020年为规划目标年。

规划范围为xx县行政管辖范围内按规定应纳入土地储备所有土地,土地总面积xx公顷。

一、xx县基本概况

xx县位于xxx州东部,地理座标介于东经xx°46′—xx°02′,北纬xx°10′—xx°10′之间,东接xx县、xx县,北靠xx县、xx县、xx县,南邻xx县和xx省xx县,西通xx市、xx县,中部与xx县环接。是一个以xx族为主体,汉、土、回、苗、蒙等少数民族聚居县,辖xx镇xx乡,xx个行政村,土地总面积xxx平方公里。2011年全县总人口xx万人,其中城镇人口xx万人,城镇化水平15.13%,2009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5.89亿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102元。全县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为19500万元,16400万元,18700万元,三次产业结构为36:30:34。

依据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数据:2009年全县土地总面积为5138.80平方公里,其中:农用地面积为490753.89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95.50%;建设用地面积为4259.26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0.83%。其他土地面积为18866.43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3.67%。

二、土地储备中的主要问题

1、土地利用水平不高

我县自然条件较差,土地开发利用效率低,土地前期开发投入少,基础条件改善缓慢,群众对土地基本农田保护积极性不高,土地利用水平不高。

2.重利用轻保护

在对土地资源的利用中,重用轻养现象普遍存在,资源破坏比较严重。加之土地储备工作是一门全新的工作,政府及有关部门对该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部分应纳入政府储备的土地未按规定未列入储备范围。

3、土地储备资金筹集困难

由于我县是国列贫困县,县财政十分困难,土地储备资金东借西凑,对土地储备工作带来严重影响。

4.可储备土地资源后备资源开发潜力有限

全县因县城区位限制,县城面积狭小,加之近几年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建设用地供应很紧缺,易开发的优质后备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土地储备难度不断加大。同时,由于全县经济发展滞后,土地专项整治资金欠缺的刚性约束依然严峻,规划期可挖掘潜力小。

三、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向西延伸、零星收集”的总体思路,充分发挥基础资源运营优势和效益,规范城镇规划区土地储备经营体制,实现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高度垄断,建立“公平、公开、公正、规范”的土地经营市场,加大储备土地挖潜力度,有效控制新增用地规模不断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进一步盘活国有土地资产,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建

设管理水平,走出一条“以城养城、以城建城、以城兴城”的城市经营发展道路。

四、工作目标

规范城镇规划区土地储备经营体制,建立“一个口子进、一个池子蓄、一个口子出”的城镇规划区土地储备、开发、经营新体制。县城规划区内建设用地,一律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土地利用计划和法定程序,通过对土地的征用、收购、置换、转制和到期回收等方式,将分散在不同使用者手中的土地集中起来,进行前期开发后,有计划地将其投入市场公开出让,最大限度地创造城市土地的经济价值,并利用城市土地升值所带来的效益,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从根本上改善城市的硬件条件和人居环境。

五、主要内容

土地收购储备经营是经营城市的核心,是指在政府主导下,土地储备机构按照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土地利用计划,对城市规划区建设用地进行统一收购,统一储备,统一进行以基础设施为主的前期开发,依据土地法规,按市场化方式向社会供应土地,取得土地收益的行为。城镇土地储备管理经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土地收购储备

土地储备机构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和土地利用

计划,会同建设局、发改局、财政局等部门共同拟定土地储备计划和土地储备计划,明确拟储备土地的数量和范围,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土地收购储备的范围: 为社会公共利益需要由政府依法收回的土地;土地出让等有偿使用合同约定的使用期限届满,土地使用者在规定的时间内未申请续期或者申请续期未获批准被依法收回的土地;依法收回的荒芜、闲置土地;因实施城市规划需要由政府指令收购的土地;因单位搬迁、解散、撤销、破产、产业结构调整等原因停止使用的原划拨国有土地;为政府征收征用的土地;被依法没收的土地;公路、工矿企业、学校等经核准报废的原划拨国有土地;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处置的土地;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后无力继续开发又不具备转让条件的土地;土地使用权人申请收购的土地;土地使用权人需要置换的土地;改变原批准用途用于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各类经营性项目的土地。、土地收购储备程序: 申请收购储备,权属核查,征询意见,现场踏勘,费用测算,方案报批,签订收购合同,支付土地安置补偿款,权属变更,纳入政府储备土地。

五、运行方式

(一)国土局拟定城镇规划区土地储备计划,并报县政府批准。

(二)(县土地储备中心)拟定单宗土地收购方案,报国土局同意后收购入库。

(三)国土局对入库土地按照城镇规划进行先期整理开发,完成道路、供排水、供热、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提升土地价值。

(四)县国土局负责办理土地出让具体业务。包括发布出让公告、签订土地成交确认书、出让合同、办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证和建设用地批准书。

(五)土地出让金使用。对于由县政府储备的土地,其土地在依法公开出让后,首先由国土局及时将土地出让金全部上缴财政;关于土地出让金的使用方式,由国土局提出意见,财政局审核后,共同提交县政府有关会议研究审定,之后根据会议审定情况,分阶段、适量或用于城市土地储备和基础设施建设。

六、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一).建立部门领导实施规划目标责任制

按照规划确定的目标和任务,建立部门领导实施规划的目标责任制。把规划实施工作列为部门工作的重要内容,确保总体规划得到贯彻落实。

(二)建立项目用地前期审查制度

加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对项目建设用地规模,进行规划实施评估和审查论证,建立和完善建设项目审批部门间的协调联动

机制与信息共享机制,项目建设用地单位申报批准或核准建设项目时,必须附具建设项目用地审查意见,(三)加强土地执法力度

建立健全土地执法部门联动制度、建设垂直型监察体制、落实巡查制度、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加大监管力度。通过舆论、行政和司法手段监督土地规划的实施。对于违法用地,坚决依法查处,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四)加大土地储备金的筹措力度

进一步加大资金筹措力度,通过财政,银行贷款等多渠道筹集土地储备的资金,确保每宗土地储备资金及时到位。

(五)建立规划实施的动态监测平台

建立全县统一的土地储备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对城镇土地储备的规划用地信息进行及时准确的更新,实现全县规划管理一张图,有效地对规划实施进行动态监测。

七、附表

(一)xx县土地储备中期规划(2012年—2015年)

土地规划方法探析 篇5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国家集中统一管理土地的重要体现, 是加强土地宏观管理的关键措施, 是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的基本依据。土地利用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工作的基本任务, 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土地条件, 统筹安排各业用地, 规定土地用途, 依据法律和规划维护和监督城乡建设、土地开发等各项土地利用活动的合理有序进行, 实现土地的科学开发和合理利用, 以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规划工作包括规划编制、审批和实施管理等方面, 是一项长期、连续的任务, 规划实施管理是规划工作的重点和核心, 是实现规划各项目标和任务、发挥规划宏观调控作用的基本措施。各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规划在土地管理工作中的基础地位和“龙头”作用, 充分认识做好规划实施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切实加强规划实施管理, 保障土地利用和管理目标的实现。

各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批准后, 要及时组织规划实施, 绝不能放松规划工作。要把规划实施管理放到土地管理工作的重要位置, 纳入领导目标责任体系, 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各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规划工作, 加强配合, 自觉遵守和积极维护经依法批准的规划。

2 树立新的规划理念

在规划理念上要建立理性发展理念。上一轮土地利用规划在规划理念上过分强调对农用地, 特别是耕地的保护, 以“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 控制建设用地问题”、“确保耕地总量不减少”为目标, 对保障国民经济发展必须的建设用地强调不够, 对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和需求研究不多, 对社会的变化和需求考虑的不多, 没有将土地利用规划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 协调社会关系, 贯彻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手续。

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 在确定规划指导思想、原则、规划目标、建设用地指标分配时, 妥善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保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等方面的关系, 在规划修编的操作过程中树立全局观念、弹性观念和动态观念。在确定规划的目标时, 紧紧围绕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发展这一中心议题, 由经济发展的单目标模式向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多目标模式转变, 保证土地资源永续利用, 真正实现经济发展目标、社会进步目标和生态环境改善目标的高度协调统一。

3 寻找切实可行的土地规划方法

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过程中, 为便规划更具科学性, 除了要用新的规划理念外, 应当按照规划修编的要求, 尝试采用一些新的规划方法。

3.1 评价方法

规划实施评价:按照国土资源部的要求, 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 各地必须对上轮规划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做出是否进行规划修编的结论性的意见。保证重点项目建设用地, 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发挥了显著作用。但面临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新变化和新的目标任务, 现行规划已显得不相适应:一是规划定位已不适应经济建设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二是规划确定的用地指标已不能满足城乡建设快速发展对用地的实际需求;三是指标布局安排不尽合理, 用地位置与规划之间出现了一些矛盾;四是在规划实施期间, 乡镇体制改革, 行政区划变化, 城镇和村镇用地急需调整;五是相关部门的规划均已作了调整, 对土地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 需要通过土地利用规划进行协调和总量控制;六是国土资源部规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原则上五年修编一次, 而现行规划已执行五年有余, 需要在总结成功经验、找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 逐步加以修改完善。

环境影响评价:按照我国2002年10月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要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也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3.2 系统工程方法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着眼于调控宏观经济运行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高层次、综合性的规划。土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物质载体, 是国家最主要、可调控的资源, 这一特点决定了土地利用规划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发挥作用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过程是多目标的统筹协调过程。因此, 在规划过程中采用以数学模型为主要手段的系统优化方法就成为必然。运用不同的规划方法来解决, 如线性规划、灰色线性规划、模糊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参数规划和多目标规划等。按这样的思路, 规划的适用性会大大提高, 规划对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一定会有很好的保障作用和促进作用。该方法强调在规划编制中, 要全面考虑规划所要解决的问题、达到的目标, 并由此形成各种战略方案, 通过分析比较选出最佳方案。

3.3 应用地理信息 (3S) 技术

按照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试点工作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2]189号) 、《县 (市) 级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标准 (试行) 》的要求, 本轮规划修编要在地籍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 作为修订规划成果的主要载体, 以提高规划管理水平。这是本轮规划修编最突出、最严格的技术要求, 对提升整体规划的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3.4 公众参与

规划编制前要广泛征求公众的意见, 完善规划的公示制度。首先为公众参与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充分的法律保障, 将规划付诸实施之前举行公众意见听证会, 不仅要听取普通民众的意见, 还要听取有关利益团体的意见, 并根据当地的生态效果予以考虑, 然后在充分考虑公众意见的基础上对规划进行修正并进行表决。这样, 规划以法律形式获得通过后, 就具有广泛的民众基础, 在实施中也得到民众的广泛支持和监督。在规划实施过程中, 如果需对规划进行较大的变更或修改, 仍需举行公众意见听证会, 以确保规划始终如一地得到民众的支持。

在完成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初稿后, 要会同有关部门进行讨论磋商, 并做好协调工作。协调的过程, 实质上是一个谈判过程。即由参与决策的各个主体通过磋商或“讨价还价”, 最后在共识的基础上达成一致的过程。在这个协调的过程中, 成功的关键在于寻找全局利益与部门利益、地区利益之间的结合点, 任何一个部门都不应独自断然做出决策, 以免重复过去那种部门分管、多头决策、各自为政、矛盾百出, 对土地资源造成严重浪费破坏的错误。如果在协调过程中还有重大工程项目或用地规模问题存在意见分歧而暂时无法统一, 则提交同级人民政府进行研究和决策。

3.5 其它方法

在城镇人口预测等方面, 参考城市规划已经成熟的方法:历史趋势法、经济水平相关法、剩余劳动力法三种方法, 丰富和完善土地规划的预测方法。另外, 还可以将联合国粮农组织倡导和提倡的分权规划法用于乡镇规划的编制等等。

摘要:土地是生态系统存在的基础, 是经济活动最重要的生产要素。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关系着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 关系着人类基本需求的供给保障, 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而编制和实施土地利用规划, 则是政府进行土地利用管理的重要依据和手段。土地利用规划是否科学合理, 关系到政府的土地利用管理是否科学合理。土地利用规划是否具有前瞻性, 关系到政府以后的土地利用管理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浅谈城乡规划与土地规划统筹发展 篇6

一、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差异。这两者在规划目标、指导思想及规划部门、规划时间等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土地利用规划是以土地资源供给为出发点,依照上级所下达的对建设用地的控制指标为限制,按计划进行的土地规划编制,其指导思想是制约供给和引导需求,重点在于对土地利用的控制上。城乡规划是对社会发展、经济状况、产业政策及人文因素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并依据市场经济下城镇的客观发展规律与社会需求进行编制的规划,其指导思想是以满足需求和方便生活为出发点,重在发展。土地利用规划是以规划期的耕地和其他主要农用地的保有量、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数量及控制规模、土地的开发,整理及复垦规模、总体布局要求及土地利用率与产出率的提高等方面为主要目标。城镇规划则主要目标则是在城镇的性质、规模及发展方向确立的条件下,对城镇的规划区范围及拟定分期建设技术经济指标等方面进行确定。

二、 统筹两种规划的整体思路。

城乡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深化,而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又是区域规划必不可少的两个方面。在时间上,两个规划要统筹编制,城乡规划的编制要兼顾土地规划,因为土地规划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城市总体发展,土地规划是城乡规划的重要内容;土地规划也要兼顾城乡规划,城乡的土地规划是否有效要看是否符合城市发展的总体标准。在空间上,两个规划要互补互利,在城市区域的发展中,必须要坚持城市规划指导与土地规划,必须要坚持土地规划服务于城市规划,即前者的发展是为后者的发展做铺垫,后者的发展是为了前者的更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做到弹性规划。无论是城乡规划,或土地规划都要具有可量化性,要留有一定的空间。而弹性规划能够有效适应变化的市场环境,根据不同地点、不同时期做出适时调整,避免规划失灵以及出现重复规划。第二,做到协调规划。在整个城市区域规划中,不能片面强调城乡规划,也不能一贯重视城乡规划。第三,做到多元规划。在两个规划的具体编制中,对规划的目标要明确,实现社会的全面发展。第四,做到效益规划。没有价值的规划是没有意义的规划,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中,效益高低决定市场成败,为此,在两个规划的编制中,一定要注重规划的效益性,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大一统。第五,做到整体规划。在两个规划的实施中必须从国民经济发展大局出发,从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大局出发,做好整体布局,既要搞好物质方面的规划,也要搞好非物质方面的规划,既要做好整体规划,又要做好局部规划。第六,做到实用规划。任何规划都是用来指导发展实践的,所以在两个规划的编制过程中,要注重规划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使得制定的规划能够落实到城市经济发展中去,为城市的发展搞好理论铺垫。

三、 统筹两个规划,做到制度创新。

我国到现在都还没有为土地规划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这就导致在规划的实施进程中城乡规划比土地规划更加严肃、更加科学、更有可操作性。而从管理角度看,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分别由两个行政级别对等的管理部门加以编制,这必然导致两个部门各行其是,缺乏有效的沟通,行政指令措施无法进行统一,效率低下、浪费资源。我国已经是市场经济国家,规划的行政属性 还相当浓厚,在规划的编制和实施中 常常忽略市场经济规律,不考虑客观的供求状况,主观行事,造成规划与经济规律不服,与市场经济脱轨的严重后果。基于以上的种种制度诟病,要统筹两个规划必须进行制度创新。一、要创新法律制度,完善相关法律制度,特别是要尽快制定《土地规划法》来为土地的实际规划保驾护航,使得两个规划都有相关法律制度的庇护,为统筹战略提供法律保障。二、要创新管理制度,将两个制定规划的部门合二为一,统一政令,增强规划的执行力度和社会经济效应,为统筹战略提供管理保障。三、要创新环境制度,要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行政主导,市场为次的管理方法,坚持市场运行为基础行政干预为辅助的管理,尊重客观经济规律,尊重市场规律,为统籌战略提供环境保障。

四、走集约型的城乡建设道路

城乡建设规划应从过去的粗放式建设方式转变为充分发挥城乡可利用空间的集约型建设方式。城乡规划要树立建设用地紧张的观念,对土地进行更加科学、精密、详尽的安排规划,对城乡空间充分利用,适当提高建筑的密度、高度及容积率。当前许多城乡建筑的密度与容积率都比较低,有着很大的开发改造潜力。同时也可通过加强旧城改造,提高旧城用地在布局、结构及功能方面的紧促性与合理性来提高旧城土地的利用效率。另外还可以土地置换的方式,压缩农村的居民点及村镇企业用地,以达到节约用地的目标。

综上所述,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虽然在概念上各不相同,但是,站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大局上,而这却是可以统筹的,它们是相互弥补、相互促进的,城乡规划离不开土地规划,后者是前者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规划也离不开城乡规划,前者需要以后者为坐标,为其前进明确方向。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为了更好地统筹两个规划,不论是在发展思路上,还是在发展途径、制度创新上,都要进行行之有效的改革,将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共同纳入城市经济的发展中,城乡规划兼顾土地规划,土地规划参照城乡规划。统筹两种规划才能提高经济效益,才能提高社会效益,才能提高环境效益。

参考文献:

[1]王万茂.士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0.

[2]萧昌东.“两规”关系探讨[J].城市规划会刊,1998,(1):29-33.

规划局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自查报告 篇7

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核查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8号)《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51号)等文件要求,我局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成果进行了认真自查,重点对规划基数、上级规划指标落实、规划图数一致及规划数据库等进行自查,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规划基数,辖区土地总面积329661公顷,其中农用地270180公顷,建设用地36084公顷,未利用地23397公顷。农用地中耕地213958公顷,园地860公顷,林地35530公顷,牧草地59公顷,其他农用地19773公顷;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29627公顷,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6457公顷。土地总面积及各类用地面积与市核定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一致。

二、上级规划指标落实情况

(一)耕地保护指标至2020年,全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87170公顷。规划安排补充耕地5984公顷,超过或等于市级规划下达的补充耕地任务5984公顷;规划控制耕地减少面积3209公顷;低于或等于市级规划下达的耕地减少控制规模3209公顷。文本中安排的土地开发增加耕地3804公顷,复垦增加耕地94公顷,整理增加耕地2086公顷,耕地增加之和与规划确定的补充耕地指标一致;文本中安排新增建设占用耕地1304公顷,农业结构调整允许减少耕地1769公顷,灾毁减少耕地控制在136公顷,耕地减少之和小于或等于上级下达的耕地减少量,与规划确定的增加耕地指标一致。规划中确定全市基本农田保护面积174450公顷,超过或等于市级规划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和机动指标之和。

(二)建设用地调控指标到2020年,全市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38741公顷以内,其中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1377公顷以内,城镇工矿用地规模控制在6697公顷以内,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7364公顷以内;规划期间,安排新增建设用地3100公顷,其中新增建设占用农用地2656公顷,新增建设占用耕地1304公顷,其中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共计2188公顷,新增交通水利及其他建设用地共计912公顷。至2020年,人均城镇工矿面积控制在162平方米以内。批注[w1]:1758.97《规划》中上述用地安排严格落实了市级规划确定的各项建设用地指标。

农村土地整理监理规划 篇8

土地整理项目

编制:白宜军

审核:重庆建永监理公司技术部 2013

年4月1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3

二、监理范围、内容.............................................1

三、监理依据、机构、岗位职责及程序..............................3

1、监理依据................................................................................................................................................3

2、监理机构................................................................................................................................................3

3、各级监理人员岗位职责........................................................................................................................3

4、质量监理程序........................................................................................................................................4

四、工程质量要求...............................................5

1、土地平整工程........................................................................................................................................5

2、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

4、其它工程............................................................................................................................................7。

五、施工安全...................................................7

六、监理工作制度..............................................10

1、工地会议制度......................................................................................................................................10

2、监理记录及档案管理办法..................................................................................................................12

1.工程概况:

1.1建设单位:内江市土地统征和开发整理中心 1.2工程名称:内江市东兴区郭北镇四个村土地整理项目

1.3工程地点:内江市东兴区郭北镇境内,涉及天宫村、石庙村、中河村、树田村四个行政村。

1.4整理面积:坡改梯1615.03亩,格田整理828.05亩,旱地整理5409.41亩,水田整理2198.09亩。新建囤水田98口长度6954米,整治山平塘9座,排水沟13条,3.5米宽水泥道路1672米0.6宽钢筋生产路8147米。1.5工程内容: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工程、其他工程 1.6工程投资:约1381.36万元

1.7施工单位:四川邛崃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1.8监理单位:重庆建永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1.9开工日期:2013年4月10日 1.10计划竣工日期:2013年10月30日

二、监理范围、内容

根据本工程项目委托监理合同及有关法规,本公司主要进行本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质量、进度、投资控制及信息管理,内容如下:

1、质量管理

1.1 制定质量监理程序。

1.2 确定本工程项目的质量标准和要求。

1.3 审核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组织设计及施工技术安全措施。1.4 审核施工单位的资质及质量保证体系。1.5 审核材料、成品、半成品及设备的质量。

1.6 检查施工质量,参加重要部位及工序的隐检,检查分部工程质量,并进行工程的签证及竣工预检。

1.7 主持、审核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

2、投资管理

2.1 制定投资控制监理程序 2.2 审核工程概预算

2.3 发现投资不合理时,提出合理化建议,以节约项目投资。2.4 验收工程数量、质量、签署工程付款凭证。

3、进度管理

3.1 制定进度控制监理程序 3.2 协助业主审核承建方开工报告 3.3 进度控制

3.3.1 审核批准承建单位提交的施工进度计划及年、季、月的实施计划,提出修改意见。

3.3.2 严格控制关键线路上的关键工序,关键分部工程控制工期的实施。

3.3.3 督促、检查承建单位严格执行工程承包合同。

3.3.4 定期检查承建单位的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是否相符,提出施工进度计划修改意见,以保证按期完工。

3.3.5 协调各承建单位之间的施工安排,尽可能减少相互干扰,以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3.3.6 控制材料、物资按计划供应,以保证施工计划的实施。3.3.7 定期向业主提交工程进度报告,组织召开进度协调会议,解决进度控制中的重大问题,签发会议纪要。

4、信息管理

4.1 负责本工程项目各类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保存。4.2 建立工地会议制度,整理各类会议资料。

4.3 督促施工、材料及设备供应单位及时整理并提供工程技术、经济资料。

三、监理依据、机构、岗位职责及程序

1、监理依据

1.1 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签定的工程监理合同及建设单位向施工单位提交的监理委托书。

1.2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签定的工程施工承包合同。

1.3 工程设计文件(图纸、技术说明、会审纪要、变更设计等)。1.4 与本工程有关的国家和地方现行的工程技术标准及施工验收规范。

1.5 上级政府颁发的有关政策和规定。

2、监理机构

根据本工程规模、特点,我公司拟派2名工程监理人员组成项目监理部,监理机构采用直线职能式组织,由总监全面负责本工程的监理工作,现场配备监理工程师1名,具体负责现场农田水利、电力、道路、土地平整等监理工作。

3、各级监理人员岗位职责 3.1 总监理工程师岗位职责 3.1.1 全面负责本工程的监理工作。3.1.2 组建监理机构,任免监理人员。

3.1.3 编写本工程监理规划、监理程序、监理制度,指导现场监理

工作。

3.1.4 审核现场监理工程师的报告、文件。3.1.5 发布有关监理指令。

3.1.6 不定期与业主联系,汇报监理工作情况。3.2 现场监理人员岗位职责 3.2.1 负责现场的旁站监理工作。

3.2.2 审查承建单位主要管理人员、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施工工艺、重要施工方案等。

3.2.3 核实工程所需材料的采购情况,检查进场材料是否符合要求,审查成品、半成品及设备的质量。

3.2.4 检查承建单位的施工机械、设备、检查其质量保证体系。3.2.5 检查承建单位分部工程施工,对施工质量、工程量进行确认或拒绝。

3.2.6 对施工中发现的质量缺陷下达现场指示。

3.2.7 搞好信息管理,包括监理日记、现场记录、档案资料管理。

4、质量监理程序

为全面保证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避免和减少返工浪费,特制定本监理程序。

4.1 按程序进行监理,是提高和保证工程质量的根本措施,要求各级监理人员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并严格按照监理程序进行工程监理。

4.2 所有各项工程的施工监理程序均按“准备—施工—自检—监理检查—合格签证”顺序进行。

4.3 上道工序完成并由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填写工程报验单并附质量检验自评表,报监理工程师复验并签字认可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4 不合格的工序,未经补救或返工合格前,绝不允许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并拒绝认证其施工工程质量。

4.5 监理接到施工单位检验工程通知后,尽快会同施工单位质检人员到现场检验,检验时间最晚不迟于24小时。

四、工程质量要求

1、土地平整工程

监理主要控制:高程点、平整度及工程量计量。

1.1.按照《土地开发整理标准》以及项目规划设计书、招标文件技术条款所确定的建设标准进行施工。

1.2项目技术负责人、质检员参加,按设计图示、结合地形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由测量人员划线栽桩,同时预估和统计施工土方量和田坎工程量,经监理认可后方可施工。若田块施工实际确定的边界与图示不符,须由项目技术负责人提出设计变更申请书,交由监理审批并签署意见后投入施工。竣工后的田坎经监理检查验收后机械方可撤离。

1.3田块边界确定后,利用建设单位提供的地形现状图或测量基准点,采用经纬仪确定施工平面标高。确定的田块标高必须依据地势和有利于排水原则,沿排水方向田块依次降低。在施工过程中,采用水准仪监控田块坡度、平整度,保证田块坡度、平整度满足项目规划设计要求。

1.4田块施工顺序按照从高标高田块到低标高田块顺序进行,这样有利于土方方量的合理调配使用。用推土机、铲运机、拖拉机将保存在一边的耕作土均匀覆盖田面,并再次整平。如果部分田块存放的耕作土不能满足规划设计要求时(耕作土覆盖厚度≥50cm),还需从其余田块施工现场搬耕作土,并再次平整,以满足规划设计要求。

1.5修建田坎要求美观大方,以有利于水土保持为原则。

1.6田块竣工后,采用水准仪检查各田块坡度、平整度和标高,按比例绘制各工作面平面图,并按比例绘制到地形图或现状图上。

1.7施工工艺流程

检查施工设备→划分工作面→划界栽桩→确定田块边界、标高、坡度→检查验收→挖填土方→推平压实→覆盖耕作土→推平→修整田坎→检查验收。

2、农田水利及田间道路

严格按招标文件及《土地开发整理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021-1989)规定的建设标准进行施工。

监理控制要点:道路压实度及平整度、渠道平顺、树木成活率及外观。2.1渠道边界确定后,利用建设单位提供的地形现状图或测量基点,采用经纬仪确定施工平面标高。确定的渠道标高必须依据地势的有利于排水原则,沿送水方向依次降低。在施工过程中,利用水准仪监控排水沟,保证渠道送水顺畅,满足项目规划设计要求。

2.2 生态林树坑沿田间道、生产路两侧,一侧一行布设,株距为设计值;树坑规格为600mm×600mm×600mm。

2.3田间道路的开挖宽度和深度达到招标文件和设计图纸的规定,然后整修碾压。铺设均匀,碾压。平整度不大于1cm,纵横断面厚度误差±2cm。铺设厚度达到设计要求,洒水后待表面稍干时,才可碾压,严格控制碾压速度。平整度±5cm,厚度±10%。纵断±2cm,横断±0.5cm。

2.4采用挖掘机配合人工开挖排水沟及路基,轧路机轧实路基;生产路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平整路基,人工夯实路面和修整边坡;田间路采用自卸车配合人工回填素土垫层,整平轧实;自卸汽车配合人工铺设三合土路面,压路机碾实,人工修整边坡,预留林带位置。

3、建筑材料的审查

3.1钢材:购买钢材时必须执行《钢筋混凝土热轧带肋钢筋》GB/1499-1998标准,圆钢执行《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1997标准,进场材料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材质报告使用前要对钢筋性能进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2水泥:执行《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标准,进场水泥每200T或三个月取样试验,并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及各项性能试验分析报告。水泥进场后要按照防潮要求保管,超期、受潮硬化、不合格水泥严禁用于本工程,使用时必须有试验室出具的复试报告方可使用。

3.3砂执行《普通混凝土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CJ52-92标准,进场砂必须经试验合格并过筛后方可使用。

3.4碎石执行CJ53-92标准,进场粗骨料必须按照规定批量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3.5其它各种成品材料变压器、线杆、电线、井管、管道、树木等要有出厂合格证并按要求送有关部门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于本工程。

四、施工安全

1、安全监理的原则

1、建设工程安全监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2、实施建设工程安全监理应遵循“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3、以国家现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范、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及承

包合同为依据,监督承包单位全面实施项目合同约定的安全目标。

4、建设工程安全监理属于管理工作范畴,在实施安全监理时,根据《安全条例》要求,须遵守“该审的审、该查的查、该管的管、该报的报”的工作原则。

5、对工程项目施工阶段的人、机、料、环、法等因素进行全面的安全监理,监督施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和安全责任制落实到位。

6、安全生产贯穿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安全监理应实行过程监管,采用“事前预控,事中监督,事后总结”的工作方法。

7、“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监理人员发现现场存在不安全因素或安全事故隐患时,应要求施工单位立即整改,不整改的不准继续施工。

2、监理人员安全守则

1、进入施工现场工作的监理人员必须经过安全教育,树立安全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

2、认真学习国家、地方和行业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掌握安全监理工作要点,严格履行安全监理责任。

3、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挂胸卡、戴安全帽,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保护用品。

4、严禁赤脚、穿拖鞋、高跟鞋、背心进入施工现场,不准穿硬底或带顶易滑的鞋等高。

5、禁止攀爬脚手架,上下脚手架,应注意跳板是否牢固、安全、防滑,并注意头顶、脚下,防止碰头、滑倒或坠落。

6、凡遇高处作业不得停留或穿行。

7、现场巡视、跟踪检查过程中,进入暗处工作或夜间工作须带手电筒或照明工具。

8、攀高作业或在高处旁站监理应由防护措施和个人保护用品。

9、重视现场安全防火,不在禁烟区内吸烟,不乱扔烟头或明火,不在办公室内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10、严禁办公室内使用电炉,外出或下班时应切断所有用电设备的电源。

11、凡患有恐高症、眩晕、严重贫血症、高血压、心胀病等人员不宜从事施工现场监理工作。发生疾病,及时就医,不应勉强进入施工现场工作。

3、安全员的岗位职责

1、审核施工单位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资格证,以及电工、焊工、架子工、及指挥人员等特种作业人员资格证。

2、督促施工承包单位做好逐级安全技术交底工作,监理应参与技术交底并记录交底情况。

3、督促检查施工承包单位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活动、培训工作和安全生产费用计划落实情况。

4、制定安全监理工作文件,建立岗位责任制,进行安全监理工作交底。

5、检查施工承包单位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的运作及专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到刚和工作情况。

6、监督施工承包单位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经审查同意的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制止违规作业。

7、检查施工承包单位施工机械、安全设施的合格证、检测、验收、准用手续,对手续不完备的不准投入使用。

8、督促施工承包单位定期进行安全生产自查工作(班组检查、项目部检查、公司检查)。

9、在定期召开的监理会议上,将安全生产列入会议主要内容之一,评述现场安全生产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制定预防措施,使安全生产工作落到实处。

10、对高危作业,易发生安全事故源和薄弱环节等作为安全监理工作重点,宜采取旁站监理、跟踪检查和平行检验等手段,加大监督力度。

优化人机环境,实现安全生产管理。

五、监理工作制度

1、工地会议制度 1.1 工地会议的目的

工地会议是监理工程师对合同工程进行全面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检查、督促承建单位执行工程承包合同的情况,协调各方之间的关系,促进各方认真履行工程承包合同规定的职责、权利和义务。

1.2 工地会议分类和参加人员

工地会议分第一次工地会议和施工过程中的例行工地会议两种(后者称为工地例会),两种工地会议均要求监理单位的监理人员,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参加,还可邀请其它有关人员参加。

工地会议由总监或总监代表主持,也可由甲方召开,并于会前将会议时间、地点通知有关人员。

1.3 第一次工地会议内容

1.3.1 甲、监、乙三方参加会议,监、承双方介绍各自组织机构,主要人员及其职责。

1.3.2 监理单位介绍监理工作程序,监理工作方法及对承建单位的要求等有关问题。

介绍监理机构设置和监理人员名单、职务、岗位及其职责。介绍监理工作程序

介绍各种监理表格样本,主要有工程报验单,监理工程师通知,自检评定表等。

1.3.3 由承建单位详细介绍施工组织设计,工程总进度计划和质量保证体系,并提交如下资料:

—承建单位机构设置和主要人员名单、职务及职责 —施工组织设计

—工程进度计划及年度计划

—全面质量保证体系及检验使用仪器设备情况 —施工准备情况 —施工设备及设施情况

1.3.4 协商确定工程中有关例行工地会议及其他事宜。1.4 工地例会

1.4.1 原则上每周召开一次,时间由各方商定。1.4.2 检查前次工地会议决定的落实情况。

1.4.3 承建单位报告本周进度,工程质量和合同规定有关要求的情况。

1.4.4 分析研究有关管理、变更、技术方面问题,通报投资完成情况。

1.4.5 承建单位提交下周工程实施计划,包括上周未完成计划或质量要求的调整计划和措施。

1.4.6 如需召开例行工地会议以外的会议,由监理单位将会议的时间、地点、内容通知有关人员。

1.5 其它

1.5.1 每次工地会议均要求进行记录或录音,重要事情要形成工地会议纪要,与会各方代表签字后即产生合同效力,并连同会议记录一并存档。

2、监理记录及档案管理办法

监理记录及档案管理是对合同实行有效监督的重要措施,同时也是对工作进行正确评价,处理各种合同纠纷和索赔的依据,对监理记录应妥善整理、编册和存档。

2.1 会议纪要要求:会议纪要应包括以下内容: 2.1.1 会议地点及时间 2.1.2 出席者姓名、职务及单位

2.1.3 会议中发言的姓名及其发言主要内容

2.1.4 问题讲述的主要内容,分歧点以及问题解决的程度(情况)。2.1.5 最终形成的决议 2.1.6 上次会议决议的执行情况 2.1.7 未解决的问题及其原因 2.2 工地现场记录

现场监理人员必须每天以日志的形式记录工地上所发生的情况,以供查阅,现场监理人员在现场遇到工程施工中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而对承建单位所发出书面指令监理工程师通知,应尽快报上一级领导,以征得其确

认或修改指令。

2.2.1 现场监理人员对所辖工程范围内的机械、劳力的配备和使用应做详细记录;承建单位现场人员和设备的配备是否同计划所列的一样;工程进度和质量是否因某级职员或某种设备不足而受到影响,其程序如何;是否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和专用施工设备,承建单位有无替代方案。

2.2.2 记录承建单位每天的工作范围、完成的工程量、工作时间及出现的技术问题,采取了怎样的措施进行处理,效果如何?能否达到技术规范的要求等。

2.2.3 对工程施工中每道工序完成后的情况作简单描述,此工序是否已被认可,对缺陷的补救或变更情况作详细记录,特别注意对隐蔽工程的检查和验收。

2.2.4 记录现场材料供应和储备情况,每一批材料的到达时间、来源、数量、质量、储存方式和材料的抽样检查情况。

2.2.5 参与必须在现场的试验,应有现场监理人员记录,并分类保存,定期汇总存档。

2.2.6 气象水文记录 2.3 试验记录

对各项复试结果有完整的原始记录和必要的数据分析。

六、保修期监理

1、工程保修期的起算、终止和延长的依据和程序

1.1、监理机构应按有关规定和施工合同约定,在工程移交证书中注明保修期的起算日期。

1.2、若保修期满后仍存在施工期的施工质量缺陷未修复或有施工合同

约定的其他事项时,监理机构应在征得发包人同意后,做出相关工程项目保修期延长的决定。

1.3、保修期或保修延长期满,承包人提出保修期终止申请后,监理机构在检查承包人已经按照施工合同约定完成全部其应完成的工作,且经检验合格后,应及时办理工程项目保修期终止事宜。

2、保修期监理的主要工作内容

2.1、监理机构应督促承包人按计划完成尾工项目,协助发包人验收尾工项目,并为此办理付款签证。

2.2、督促承包人对已完工程项目中所存在的施工质量缺陷进行修复。在承包人未能执行监理机构的指示或未能在合理时间内完成修复工作时,监理机构可建议发包人雇佣他人完成质量缺陷修复工作,并协助发包人处理由此所发生的费用。

若质量缺陷是由发包人或运行管理单位的使用或管理不周造成,监理机构应受理承包人因修复该质量缺陷而提出的追加费用付款申请。

2.3、协助业主检查验收尾工项目,督促承包人按施工合同约定的时间和内容向发包人移交整编好的工程资料。

2.4、签发工程项目保修责任终止证书。2.5、签发完工/最终付款证书。

上一篇:换届名单下一篇:电子电工实训心得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