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期保值流程(精选7篇)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套期保值的申请与审批 第三章 套期保值交易
第四章 套期保值的监督与管理 第五章 附则
郑州商品交易所套期保值管理办法
(2003年2月27日第五届郑州商品交易所理事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2005年8月2日第五届郑州商品交易所理事会通讯会议修正 自2005年9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充分发挥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促进期货市场的规范发展,根据《郑州商品交易所交易规则》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会员、投资者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简称交易所)从事套期保值业务,必须遵守本办法。
第二章 套期保值的申请与审批
第三条 套期保值分为买入套期保值和卖出套期保值。第四条 需进行套期保值的投资者应向其开户的经纪会员申报,由经纪会员进行审核后,按本办法向交易所办理申报手续;非经纪会员直接向交易所办理申报手续。
第五条 申请套期保值的投资者和非经纪会员必须具备与套期保值交易品种相关的生产经营资格。
第六条 申请套期保值的会员或投资者,必须填写《郑州商品交易所套期保值申请(审批)表》(表格从交易所网站下载),并向交易所提交下列证明材料:
(一)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二)企业近2年在交易所的交易实绩;
(三)企业近2年的现货经营业绩;
(四)企业套期保值交易方案(主要内容包括风险来源分析、确定保值目标)。
第七条 卖出套期保值另须提交的证明材料,由会员对提供的材料进行文字说明并加盖公章:
(一)原材料生产企业保值商品的消耗定额、生产能力、当年的生产计划、原材料购销计划(合同)及上一总产量的证明材料;
(二)原材料加工企业、流通经营企业和其他企业保值商品的现货仓单或拥有实货的其他凭证(购销合同或发票等)。
第八条 买入套期保值另须提交的证明材料,由会员对提供的材料进行文字说明并加盖公章:
(一)原材料加工企业保值商品的消耗定额、加工能力、生产经营计划或生产商品的购销合同及上一总产量的证明材料;
(二)原材料生产企业、流通经营企业和其他企业保值商品的购销计划(合同)证明材料。
全年各合约月份套期保值额度累计不超过其当年生产能力、当年生产计划或上一该商品经营数量。
第九条 套期保值的申请必须在套期保值合约交割月前一个月的第1个交易日之前提出(不含该交易日),逾期交易所不再受理该交割月份合约的套期保值申请。
第十条 交易所对套期保值申请,根据按主体资格是否符合,套期保值品种、交易部位、买卖数量、套期保值时间与其生产经营规模、历史经营状况、资金、套期保值历史交易和交割等情况是否相当进行审核,确定其套期保值额度。套期保值额度不超过其所提供的套期保值证明材料中所申报的数量。
第十一条 交易所收到套期保值申请后5个交易日内进行审核,并按下列情况分别处理:
(一)对符合套期保值条件的,书面通知其准予办理;
(二)对不符合套期保值条件的,书面通知其不予办理;
(三)对相关证明材料不足的,告知申请人补充证明材料。第十二条 交易所审批套期保值由套期保值审核委员会进行。
套期保值审核委员会由交易所领导、交割部、交易部、结算部、稽查部、市场部等负责人组成。
第三章 套期保值交易
第十三条 获准套期保值交易的交易者,必须在交易所批准的建仓期限内按批准的交易部位和额度建仓或在3个交易日内对历史持仓进行确认。
交易所批准的套期保值建仓期限最迟至套期保值合约交割月前一个月份第10个交易日。在规定期限内未建仓或未确认的,视为自动放弃套期保值交易额度。
套期保值建仓或持仓确认后,由计算机自动对该持仓合约做特殊标记(TB)处理。
第十四条 套期保值额度自交割月前一月第11个交易日起(含该日)不得重复使用。
第十五条 对于会员或投资者既有投机持仓又有跨期套利持仓和套期保值持仓,平仓时,先平投机持仓,再平跨期套利持仓,再平套期保值持仓。
第四章 套期保值的监督与管理
第十六条 以套期保值名义建仓而接收的仓单于当月最后一个交易日自动注销。
第十七条 交易所对会员及投资者提供的有关材料进行审查时,会员及相关投资者应予协助和配合。
第十八条 套期保值交易的持仓量在正常情况下不受交易所规定的持仓限量的限制,但在市场发生风险时,为化解市场风险,按有关规定实施减仓时,按先投机后套期保值的顺序进行减仓。
第十九条 会员及投资者在进行套期保值交易时,有欺诈或违反交易所规定行为的,其已建仓的套期保值持仓按投机持仓处理或予以强行平仓,并按《郑州商品交易所违规处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五章 附则
作为期货市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套期保值通过提前锁定未来交易价格以控制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 为现货企业提供了一种连通“现期”和“远期”的对冲交易机制。套期保值交易的原理是在期货市场买进或卖出与现货市场交易品种和交易数量相同但交易方向相反的期货合同, 以期在未来某一时间通过卖出或买进此期货合同来补偿因现货市场价格变动带来的实际价格风险。
传统的经典套期保值策略又被称为套期保值“幼稚的方法”, 原因是这一方面简单的将套期保值比率设定为1, 即用一单位期货合约来对一单位现货合约进行套期保值。但现实的套期保值交易过程中基差风险是一直存在的, 所以套期保值比率恒定为1的套期保值策略并不能达到最佳的套期保值效果。若在现货交割期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之间的差距意外地扩大 (即存在未预期到的基差扩大) , 那么经典套期保值策略的有效性将大打折扣。在最极端的情况下, 甚至有可能出现套期保值交易者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同时亏损的现象。因此, 确定一个最优套期保值比率对套期保值交易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基差水平处于动态变化之中, 所以在理性的套期保值策略中最优套期保值比率也应是不断调整的。故最佳的套期保值策略是根据动态套期保值比率来调整头寸规模, 以提高套期保值操作的有效性。在动态套期保值比率的确定过程中可运用OLS方法实时测算最优套期保值比率 (h) 。在这里, 这一最优比率应满足以下条件:h=Cov (ΔSt, ΔFt) /Var (ΔFt) =β。其中, ΔSt表示第t期现货价格的一阶差分, ΔFt表示第t期期货价格的一阶差分。通过运用OLS方法, 我们可以构造出回归方程:ΔSt=α+βΔFt+et。显然, 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上的价格水平是非常容易观测到的。也就是说, 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数据计算出的回归值, 进而估算出最优套期保值比率 (h) 。基于动态套期保值比率的套期保值策略, 实质上就是利用实时变化的市场价格信息及时计算出当前最优套期保值比率, 然后以动态变化的最优套期保值比率为标准适时适度地调整头寸规模, 最大限度的规避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
套期保值策略有效性的定性分析
为对比经典套期保值策略和基于动态套期保值比率的套期保值策略在套期保值有效性方面的差异, 本文以大连商品期货交易所豆粕主力合约 (m1209) 为例, 选取该合约交易对象在2012年2月1日至2012年5月10日之间的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作为样本数据, 考察不同套期保值策略的有效性。根据理论分析可知, 如果考虑基差风险, 经典套期保值策略在套期保值有效性方面必定难以与基于动态套期保值比率的套期保值策略相比拟。但是两种策略有效性的差异到底有多大, 则是本文着重探讨的问题。
由图1可见, 2012年2月至2012年5月10日期间, 豆粕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的走势虽存在相似之处, 但是豆粕现货价格的波动显然要比豆粕期货价格剧烈得多。特别是2012年4月以后豆粕期货交易的基差迅速扩大, 到2012年5月初基差已突破150元/吨。虽然2月至5月并不是豆粕收获季节, 但是这段时期内市场还是可以根据播种面积、天气状况和预期需求等多方面因素对收获期的豆粕产量作出合理的预期。若豆粕播种面积降低、自然灾害频发或预期市场需求上升, 则期货市场独有的价格发现功能将使豆粕期货价格上升到高于现货价格的水平;反之, 则豆粕期货价格低于现货价格。从图1来看, 期货市场对豆粕供求状况的预期较为乐观, 豆粕现货价格的高企则可以理解为是当期库存减少的结果。但是若套期保值投资者必须在5月上旬完成豆粕现货合约的交割, 那么从4月开始突然放大的基差风险必定会对投资者套期保值有效性产生不利影响。这就意味着如果继续采用经典套期保值策略, 投资者不根据基差风险的变化及时调整套期保值头寸规模, 那么套期保值的有效性必将大打折扣。在考虑基差风险动态变化的条件下, 采用基于动态套期保值比率的套期保值策略能显著的提高套期保值有效性。
为了更直观的反映两种套期保值策略在规避市场价格波动方面的作用, 可以计算不同操作策略下投资者所面对的实际价格。假定投资者有3种可以选择的策略:一是投资者不进行套期保值操作, 二是投资者采用经典套期保值策略进行操作, 三是投资者采用基于动态套期保值比率的套期保值策略进行操作 (即动态最优套期保值策略) 。显然, 当投资者不进行套期保值操作时, 则其在第t期所面对的实际价格就是豆粕现货价格 (St) 。若投资者采用经典套期保值策略进行操作, 那么第t期所面对的豆粕实际价格为:St-ΔF。若投资者采用动态最优套期保值策略进行操作, 那么对于投资者来说第t期豆粕实际价格为:St-ΔF·h。计算实际价格后可以发现 (见图2) , 相比不进行套期保值操作时的实际价格, 无论是采用经典套期保值策略, 还是采用动态最优套期保值策略, 均有效减小豆粕实际价格的波动程度。这就意味着只要采用了套期保值策略, 就能使投资者在很大程度上规避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当然从图2也可以看出, 相较于经典套期保值策略, 采用动态最优套期保值策略的投资者将面对波动幅度更窄的豆粕实际价格变化趋势。这一结果表明动态最优套期保值策略具备更好的套期保值有效性。此外, 由于动态最优套期保值策略有效性更好, 所以存在微量套期交易费用的情况下, 投资者仍将选择动态最优套期保值策略。这表明, 动态最优套期保值策略在降低投资者面临的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同时, 由于需要频繁地通过期货合约买卖来改变头寸规模, 也可以使期货公司获得更多的期货交易服务收益。
注:F表示豆粕期货价格, S表示豆粕现货价格。
注:S为豆粕现货价格, S1为经典套期保值操作下的豆粕实际价格, S2为动态最优套期保值操作下的豆粕实际价格。
套期保值策略有效性的定量分析
显然, 仅对套期保值策略有效性进行定性分析是远远不够的。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更准确的了解:基于动态套期保值比率的套期保值策略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对比风险。为此, 假定投资者在2012年2月初卖出1手套期保值合约。在忽略套期保值费用的简化假设下, 可以计算出采用两种不同套期保值策略 (经典套期保值策略和基于动态套期保值比率的套期保值策略) 时套期保值有效性的动态变化。我们引入套期保值有效性指标来衡量不同套期保值策略的绩效, 其中套期有效性指标 (H) 的计算公式为:
为了更好的反映不同套期保值策略有效性的动态变化, 本文在样本数据空间中截取了7个子样本数据空间, 并分别计算了7个子样本数据空间中的套期保值有效性指标的数值 (见表1) 。
由表1显示的计算结果,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方面结论:
一方面, 相对于经典套期保值策略, 基于动态套期保值比率的套期保值策略确实具有更好的有效性, 可以更大程度的规避市场风险。通过考察7个选中的时间跨度, 发现动态最优套期保值策略几乎在任何时候都能获得比经典套期保值策略更高的有效性。从表1可见, 在2-5月份期间, 若采用经典套期保值策略, 套期保值有效性指标 (H) 为0.8613, 即采用经典套期策略可以规避86.13%的市场价格波动风险;若采用动态最优套期保值策略, 则套期保值有效性指标 (H) 为0.8977, 即采用动态最优套期保值策略可以规避89.77%的市场价格波动风险。对于交易金额常以亿元为单位的大宗商品交易来说, 多规避接近3%的价格波动风险则意味着可以避免高额的经济损失。从这个角度来看, 采用基于动态套期保值比率的套期保值策略对于降低企业经营风险、提高企业预期利润是很有必要的。
另一方面, 基差风险若突然上升, 套期保值有效性必然受到影响。但是相对于经典套期保值策略, 动态最优套期保值策略有效性受基差风险波动的影响较小。从表1可见, 当4月份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相关系数突然下降时, 即基差风险突然上升时, 无论采用哪种套期保值策略均不能完全避免套期保值有效性的下降。但是当经典套期保值策略下套期保值有效性指标 (H) 下降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0.01时, 动态最优套期保值策略下套期保值有效性指标 (H) 仍可达0.21。这主要是因为动态最优套期保值策略可以通过随时调整套期保值比率有效的应对基差风险的波动。事实上, 未预期到的基差风险波动是造成投资者套期保值交易目的无法达成的最主要因素。任何一个期望实现风险最小化的套期保值投资者都有很将会有很强烈的动机去选用基于动态套期保值比率的套期保值策略。
结论
通过尝试寻找最优套期保值比率, 我们发现将套期保值比率固定为1的经典套期保值策略比不能最大程度的达到套期保值规避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目的, 而采用基于动态套期保值比率的套期保值策略可以更好的帮助投资者达到这一目的。通过以豆粕期货的套期保值为案例进行实证分析, 很好的验证了本文的观点。在未来的市场交易过程中, 应当鼓励投资者更多的采用基于动态套期保值比率的套期保值策略, 从而更好的规避市场价格波动的风险。
摘要:套期保值为现货企业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规避价格波动风险的交易机制。但固定套期保值比率的经典套期保值策略在规避价格波动风险方面存在有效性不足的问题。根据市场风险变化状况及时确定最优套期保值比率, 是决定能否有效对冲价格波动风险的关键。本文认为通过引入基于动态套期保值比率的套期保值策略可以提高套期保值交易的有效性。为此, 本文以豆粕期货的套期保值交易为案例, 验证了本文提出的观点。
关键词:套期保值,动态套期保值比率,价格波动风险,基差风险
参考文献
[1].齐明亮:套期保值比率与套期保值的绩效[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4, (2) .
[2].马巨福, 曹奇, 任达, 汤杰:最优套期比率理论及估计方法的比较[J].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05, (5) .
[3].吴晓:最优动态汇率风险套期保值模型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6, (6) .
摘 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资本市场的日益繁荣,控制套期保值会计风险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在实施套期保值会计准则的程中会产生:套期保值会计固有风险、套期保值会计制度风险以及套期保值会计职业道德风险等三方面风险。在当前研究套期保值会计风险的相关内容十分重要,本文就这一议题展开讨论和分析,提出从完善套期保值会计准则方面,强化培训方面以及加强监管方面三个措施来控制套期保值会计风险。
关键词 套期保值 风险 措施
众所周知,套期保值是很多企业为了规避财务风险,利用会计手段将一项或者数项套期工具,将套期的公允价值或者现金流量变动全部或部分抵消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或现金流量变动。在2006年,我国首次颁布并实施了《套期保值》相关法律法规,科学参考了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并结合我国实际,构建起相关架构,对套期保值行为中的确认环节、计量环节、适用条件以及披露环节等问题进行相应的规范。然而,套期保值业务具有本身的不可回避的复杂性,再加上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还处于发展阶段,市场秩序和规则仍不规范,具体企业在根据这个准则,进行套期保值业务时,仍然会面临很大的会计风险。本文中,作者结合工作实际就套期保值会计风险及控制这一重要议题展开讨论,重点分析套期保值会计中的风险,并提出相应降低风险的措施,得出相关结论。
套期保值的基本做法就是买进或卖出与现货市场交易数量相当,但交易地位相反的商品期货合约,以期在未来某一时间通过卖出或买进相同的期货合约,结清期货交易带来的盈利或亏损,以此来补偿或抵消现货市场价格变动所带来的实际价格风险或利益,使交易者的经济收益稳定在一定的水平。 期货交易过程中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尽管变动幅度不会完全一致。当特定商品的现货价格趋于上涨时,其期货价格也趋于上涨。这是因为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虽然是两个各自分开的不同市场,但对于特定的商品来说,其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主要的影响因素是相同的。这样,引起现货市场价格的涨跌,就同样会影响到期货市场价格同向的涨跌。套期保值者就可以通过在期货市场上做与现货市场相反的交易来达到保值的功能,使价格稳定在一个目标水平上。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不仅变动的趋势相同,而且,到合约期满时,两者将大致相等或合二为一。
一、套期保值会计中存在的风险
众所周知,财务业务行为中存在诸多风险,构成这些风险的因素很多,有内在因素,也有外在因素。具体来说,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在特定环境中、某一时间段内有可能产生的不同结果的不稳定程度,是有财务行为的本身决定的,是财务行为的属性,财务行为的不确定性在一定条件下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在一定条件下也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另外一方面,会计信息系统在很大程度上为财务信息系统提供参考,为企业的财务行为和经济行为提供参考,帮助企业决策层做出相关决策。在内外因素以及主客观因素的综合影响下,会计工作人员和会计信息系统在工作过程中会面临很多风险,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会计风险。结合多年工作经验,笔者窃以为,在进行套期保值业务过程中,会计行为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会面临如下红风险
第一,固有风险方面。所谓固有风险就是指因为会计理论自身不够完善,而存在的无法回避的局限性和劣根性,从而导致的会计信息系统在工作过程中输出信息不够详实,导致会计工作人员以及会计信息使用者和决策者蒙受经济损失的风险。2oo6年,我国颁布的《套期保值》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企业在进行套期时,企业方面对套期关系有相关正式的、指定的并预先确定好的套期关系文件、风险管理目标文件以及套期策略文件。这些文件必要能够充分描述进行套期保值操作的套期工具,被套期的项目、被套期的风险性质,并且充分明确套期有效性评价的方法以及其他相关内容。此外,套期行为必须和具体可辨认的并且被指定的风险有充分的关联度,对最终能够影响企业在经营方面的损益。反过来看,由于相关准则中的套期条件内容并不能充分规定好套期业务相关的时间方面的界限,这一情况致使企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可能用套期保值进行相关业务的盈余管理。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企业高层管理层为了充分规避套期工具方面的相关损失,根据实际情况制造了一系列符合套期情形的相关条件,然而这一切很可能是利用虚拟的预期交易访方法,并且运用套期会计在进行相关的盈余管理。所以,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准则制定者即使充分规定了时间的界限,也仍然会产生很多相关问题,这是由于被套期的项目在实际发生过程中很难有一个具体而统一的时间期限。由此可见,相关准则存在的自身问题会对企业在进行套期保值会计的处理过程中,对企业的财务报表等进行一定的伪装,从而操纵巨额利润,很大程度上左右到财务报表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第二,制度风险方面。众所周知,制度风险是由于相关人员使用规范会计信息系统在运行方面的制度和规则从而导致的会计信息高度失真,致使会计工作人员工作失误,企业遭受巨额经济损失的风险。我国《套期保值》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套期行为始终是有效的,可执行的,不能在套期保值过程中出现无效或失效的情况。也就是说,企业在运用套期会计的条件时,也就是企业对套期关系方面进行明确的指定、并规定套期的高度有效、并且可以使用可靠计量而且在某个时间段内连续对套期行为作出十分有效的评价,进而确保套期关系在相关确定的财务报表期间内,保持对套期行为的高度有效性、预期现金流量套期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发生并且对其现金流量进行相应的控制,进而最终左右相关企业的在财务方面的损益。
我们从上述对套期会计的条件分析来看,企业的套期关系的认定最终是被当作管理当局的选择和判断问题。所以,相关企业管理当局必须对套期关系进行相应的识别,并准确判断套期行为的策略,经营状况不同的企业需要对相关风险进行评价,从而保证具有不同的、可以是完全相反的不同看法和观点,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不同的企业也可以从完全相反的角度来充分管理好这些风险。此外,我们可以这么认为,一个企业将一项特定的经济活动看作是套期保值行为,而另外一家企业则可能将它看作是投机。所以在同一个企业内,有的决策人可能将相应的行为认定为套期保值行为,有的决策者则认定为投机行为。但是,由于相关准则本身在制度上存在的固有缺陷又致使企业在使用套期保值会计的同时,能够很大程度上控制形管因素,拥有很大的自主性,这也就大大降低了会计信息方面的可靠性,也从一方面大大增加了会计行为的制度风险。
第三,职业道德风险方面。准确的来说,职业道德风险就是指会计工作人员对自身利益以及福利的高度追求,在相关行为上违背自身的职业道德和原则,进行了相关不合理的会计处理行为、提供不真实的会计信息,最终导致企业遭受损失的风险行为。我们从前面对风险的分析中可以知道,当前通行的相关套期会计准则让企业在套期会计方法方面具有极高的自主性。也就是说,
使用套期会计方法的条件之一就是企业在套期行为开始时对相关套期关系有明确的指定。而且这些指定被设计为充分的主观认定,也就是由企业的意见来左右和决定相关事宜。为了充分保证企业的经济利益,很多企业会在符合条件下的现金流量套期内进行各种不同的套期会计行为和方法,保证企业的片面效益,进而大大增加了企业的会计风险,此外由于没有使用明确的界限进行相关的界定行为和监管行为。很多企业高层会计人员为了一己私利,跨越了套期保值行为和投机行为的界限,使用套期保值的名义进行投机行为,给企业造成巨大损失,酿成苦果。
二、对降低套期保值会计风险的建议
套期保值会计具有很多风险,如何降低这些风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笔者针对以上三种不同的风险分析,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努力,充分降低相关风险:
第一,积极推进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融合研究工作。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全面到来,全球范围内金融市场充分繁荣,越来越多的个人和企业使用多种套期保值衍生金融工具进行相关业务,这必然导致企业生存环境的多样化、不稳定化,经营环节的复杂化,这也直接要求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必须充分融合。会计理论指导会计实务,会计实务证明会计理论并推动会计理论的发展。相关研究人员要根据企业现实环境的变化,灵活应用会计理论,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探求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的融合方法,并且在实际氛围中不断加强金融行为与会计行为融合的研究,深入开展并研究好套期保值相关会计风险的深层形成原因,能够做到有章可循,对症下药。此外,我们要充分重视对会计基础理论的探索和研究,要建立会计金融学这一边缘学科,并对之进行充分的研究,不断探索,最终寻求减少套期保值会计风险的方法,进而保证企业的利益和资本市场的稳定。
第二,建立起完善的套期保值会计准则。相关部门要出台相关规定和规则,充分明确处理方法。相关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套期保值会计准则内容中关于会计政策方面变更和处理环节中缺乏充分指导性的问题和因素,充分明确好套期的关系以及相关变更的具体细则,一定要杜绝任何企业利用套期保值会计进行财务报表的欺诈行为,进而操纵企业的利润。
第三,加强相关部门监管力度。套期保值行为是企业财务上的特有行为,相关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从行政的高度充分规范好企业的相关行为。要对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加强套期保值方面的业务培训,让他们能够准确界定套期保值行为和投机行为,一旦发现相关企业利用套期保值进行投机要严肃处理,并追究个人以及公司的行政责任甚至是刑事责任。
第四,要加强对财务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办事能力和综合素质。加强对财务工作人员的培训主要有两方面内容。一方面,要加强对他们的业务培训,加强他们的办事能力和业务水平,让他们能够界定好套期保值行为以及相应的投机行为,从而保证他们在进行财务共做中,不犯低级错误;另外一方面,要充分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保证他们有充分高的思想认识高度和职业道德,促使他们以相关法律法规为思想准绳,保持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准,保证他们不会因为一己私利进行相应的投机行为,维护好企业的相关利益,保证金融资本市场的稳定。
笔者认为,做好套期保值会计风险的控制工作任重道远,难度很高,但是做好以上四点内容,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控制有关风险,是当前控制套期保值会计风险的有效手段。
三、结语
传统套期保值是指投资者在期货交易中建立一个与现货交易方向相反、数量相等的交易部位。由于在某一特定的社会经济系统内,商品的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受大体相同的因素影响,两种价格的走势基本一致,在期货合约到期时由于套利行为将使商品的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趋于一致,这样就可以用一个市场的利润来弥补另外一个市场的损失。凯恩斯、希克斯最早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传统的套期保值理论进行了阐述,认为套期保值者参与期货交易的目的不在于从期货交易中获取高额利润,而是要用期货交易中的获利来补偿在现货市场上可能发生的损失。
二、基差逐利型套期保值理论
在完美的市场条件下,即如果期货市场价格和现货市场的价格波动完全一致,不存在交易费用和税收,则可实现完全型的套期保值,即可用一个市场的利润来完全弥补另外一个市场的损失。但在现实的期货交易中,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的变动不完全一致,存在基差风险(Basis risk),从而期货市场的获利不一定能完全弥补现货市场上的损失。为克服基差风险,Working(1960)提出了用基差逐利型套期保值来回避基差风险,所谓基差逐利型套期保值是指买卖双方通过协商,由套期保值者确定协议基差的幅度和确定选择期货价格的期限,由现货市场的交易者在这个时期内选择某日的商品期货价格为计价基础,在所确定的计价基础上加上协议基差得到双方交易现货商品的协议价格,双方以协议价格交割现货,而不考虑现货市场上该商品在交割时的实际价格。基差交易的实质,是套期保值者通过基差交易,将套期保值者面临的基差风险通过协议基差的方式转移给现货交易中的对手,套期保值者通过基差交易可以达到完全的或盈利的保值目的。
Working认为,套期保值的核心不在于能否消除价格风险,而在于能否通过寻找基差方面的变化或预期基差的变化来谋取利润,或者说通过发现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之间的价格变动来寻找套期保值的机会。在这种意义上,套期保值是一种套期图利(Spreading)行为。套期保值者只有在他认为有获利机会时,才会去进行套期保值,因此,套期保值是投机的.一种,但它不是投机于价格,而是投机于基差。
三、现代套期保值理念
Johnson(1960),Ederington(1979)等较早提出用Markowitz的组合投资理论来解释套期保值,组合投资理论认为,交易者进行套期保值实际上是对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资产进行组合投资,套期保值者根据组合投资的预期收益和预期收益的方差,确定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的交易头寸,以使收益风险最小化或者效用函数最大化。组合投资理论认为,套期保值者在期货市场上保值的比例是可以选择的,最佳套期保值的比例取决于套期保值的交易目的以及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价格的相关性,而在传统套期保值交易中,套期保值的比例恒等于一。
自引入组合投资理论研究期货市场套期保值问题后,最佳套期保值比例以及套期保值有效性问题成为期货市场研究的热门话题,由于风险度量方法和效用函数选择的不一样,研究者提出了许多模型并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对期货市场最佳套期保值比例的研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从组合收益风险最小化的角度,研究最小风险套期保值比例(risk-minimizing hedge ratios),另一类是统筹考虑组合收益和组合收益的方差,从效用最大化的角度研究均值―风险套期保值比例(meanrisk hedge ratios)。
(一)从组合收益风险最小化的角度研究期货市场最佳套期比
从组合收益风险最小化的角度,研究期货市场套期保值问题,是将在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所做交易当作一个投资组合,在组合收益风险最小化的条件下,确定最佳套期保值比例。我们考虑一个套期保值组合,这个组合中包括一个单位的现货部位和h个单位的期货部位,用S[,t]、F[,t]分别表示t时刻的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则该组合的收益为R[,t]=△S[,t]+h△F[,t],其中△S[,t]=S[,t]-S[,t-1],△F[,t]=F[,t]-F[,t-1],R[,t]为组合投资的收益。
Johnson(1960)在收益R[,t]方差最小化的条件下,最早提出了商品期货最佳套期保值比例的概念,并给出了最佳套期保值比例h的计算公式,即,简称为MV套
[1] [2] [3] [4]
★ 套圈的作文
★ 套圈游戏作文
★ 外贸英语高频开头套用语
★ 中考作文可以套范文吗
★ 套圈作文600字
★ 套圈活动策划
★ 第九套广播体操教案
★ 加强财务监督确保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
★ 小学生编锁套作文
1、趋势行情中 耐心持有优于频繁差价换手、趋势行情中,耐心持有优于频繁差价换手 我们对倍特期货公司法人客户的保值帐户 07 年操作情况进行总结分析,金属和植物油上 三个典型的保值帐户都实现了较好的盈利,但保值效果的差异还是很明显的。一个基本结论 是:单边趋势行情越明显的品种,保值操作的效果越好;交易单量大、换手频繁的帐户,合计的 保值效果相对于低单量、低换手的帐户反倒变差。这三个保值操作帐户尽管有期货和现货结合的优势,信息上也比普通的投机客户强,但同 样映证了期货交易的基本经验:要尽量选择顺势参与趋势明朗的行情,趋势行情中耐心持有策 略优于频繁做差价的换手操作策略。保值客户的操作经验同样值得投机客户借鉴。
2、升贴水结构关系到保值效果的成败、德国金属精炼和营销公司(MGRM)主营油品贸易,在 1993 年其与终端用户签订了大量 的远期供货合同:在未来 5 年以固定价格向需求方供应油品,这个固定价格比合约协商时的现 货价格高 3-5 美元/桶。MGRM 在签订了 1.6 亿桶远期供货合同后,为了规避油价上涨的风险, 决定才用期货和互换进行避险,在近月月份的合约上买入持有多头头寸,并不断的转期换月移 仓。这种滚动换月移仓的操作要面临转期移仓的成本或者收益,近高远低的现货升水结构下 会会产生额外的收益,而在近低远高的现货贴水结构下则将面临移仓亏损。从历史统计的情 况看,原油期货市场现货升水与现货贴水的状况都有,更多的情况下是现货升水结构,按照概 率平均的角度,公司的套保操作有合理的盈利预期支持。实际发生的情况是,1993 年年末,原油期货价格从 19 美元/桶跌到 15 美元/桶,而市场结构 也进入现货贴水
的状态。这样 MGRM 公司持有的多头头寸出现大量亏损,需要大量追加保证 金,而且,现货贴水的正向市场结构又使得移仓换月时出现额外的亏损。尽管有远期供货合同 的大量盈利,但是需要在交割时才会体现出来,期货上大量的亏损和资金压力导致控股股东德 国金属公司的干预,MGRM 将期货合约平仓,最终损失高达 13 亿美元。其后,1994 年开始,原 油期货价格又从 13.90 美元上涨到 19.40 美元,原油期货也回归到现货升水的市场结构。公司 不合理的清盘计划导致放弃远期供货合同并支付大笔违约金,而实际上其初始锁定的盈利目 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一) 套期保值分类问题
根据新会计准则, 套期保值业务分为三类:公允价值套期、现金流量套期、境外经营净投资套期。从会计处理的特点来看, 公允价值套期和现金流量套期是两种基本的套期关系, 如果归属前者, 则套期浮动盈亏计入当期损益, 影响当期利润;如果归为后者, 则套期浮动盈亏计入资本公积, 影响所有者权益。新会计准则指出, 公允价值套期, 是指对已确认资产或负债、尚未确认的确定承诺, 或该资产或负债、尚未确认的确定承诺中可辨认部分的公允价值变动风险进行的套期, 该类价值变动源于某类特定风险, 且将影响企业损益;现金流量套期, 是指对现金流量变动风险进行的套期, 该类现金流量变动源于与已确认资产或负债、很可能发生的预期交易有关的某类特定风险, 且将影响企业损益。新会计准则对二者的分类边界不清且存在交集, 如何分类取决于企业对风险管理的策略, 可能导致企业滥用公允价值套期。
(二) 套期会计方法问题
按照新会计准则, 套期会计方法是指在相同会计期间将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公允价值变动的抵销结果计入当期损益的方法。具体核算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将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反向并几乎等额确认为资产或负债, 同时等额反向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公允价值套期) 或“资本公积” (现金流量套期) 。即在确认套期工具的同时也确认被套期项目的价值, 并在持仓期间的资产负债表日同时确认二者公允价值的变动, 这种核算方式有可能会掩盖风险, 结果是无论对当期损益还是对所有者权益影响都不大。
采用套期会计, 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的利得与损失在同一期间确认, 企业盈利波动性会降低。但新会计准则对套期保值会计运用规定了具体的条件, 如在套期开始时, 企业应对套期关系有正式指定, 并准备关于套期关系、风险管理目标和套期策略的正式书面文件。该文件至少载明了套期工具、被套期项目、被套期风险的性质以及套期有效性评价方法等内容;企业应当持续地对套期有效性进行评价, 并确保该套期在套期关系被指定的会计期间内高度有效。这些规定对企业来说, 执行成本较高。从多家公司报表的前后期比较看, 它们多数采用了直接法, 即只确认套期工具及其公允价值变动而未确认被套期项目及其公允价值的变动, 由于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波动较大, 导致其套期保值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变动幅度较大。因此, 将其公允价值在表内反映, 往往不仅无法反映衍生金融工具的真实风险和收益, 反而影响报表使用者对企业真实财务状况和现金流量的判断。
(三) 套期工具种类界定问题
新会计准则没有对套期工具种类做出界定 (仅在应用指南中指出衍生工具包括的种类) , 而且未对套期工具披露的准确性作出规定, 如要求必须按套期工具类别名称披露等, 由此而来的问题是:公司披露的套保工具类型与其持有的合同实质属性不一致。例如, 持有的本是远期合同, 却披露为期货或期权;或者只披露持有衍生工具, 而不披露持有哪种工具。远期、期货、期权合同, 具有不同的风险程度, 若披露不准确, 将危害报表使用者的利益。
(四) 套期保值列报问题
根据新会计准则, 一般企业套期业务被“内含”于交易性金融资产 (或负债) 项目中, 在资产负债表上列报, 并在报表附注“报表重要项目的说明”项下列出“交易性金融资产”表格, 在“衍生金融资产”栏目中反映。如果报告主体不对报表附注进行说明, 则“内含”其中的套期业务便无从披露;即便披露套期保值而未说明套期工具名称, 报表使用者仍无从知晓报告公司所做套期是否能保值。
(五) 套期关系的指定与撤销
运用套期会计方法的前提是企业对套期关系的正式指定, 对于一项套期, 企业可以选择是否应用套期会计, 也可以指定为现金流量套期或者指定为公允价值套期。如对已确定交易事项的汇率套期, 由于外汇风险既影响被套期项目的现金流, 也影响被套期项目的公允价值, 应该作为公允价值套期还是作为现金流量套期, 准则没有明确规定。然而这两种类型的会计处理并不相同, 直接影响套期期间的损益确定。同时企业还需要持续对套期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企业可以根据市场情况撤销或者继续认定对套期关系的指定, 从而中止或继续采用套期会计。无疑, 这些为企业操纵报表提供了空间。
二、完善我国套期保值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
(一) 建立健全衍生工具外部风险控制机制
尽管我国已颁布了各项套期保值制度来预防和监管企业套期保值风险, 但由于企业套期保值在规避价格风险的同时又必须面对期货交易过程中的金融风险, 因此, 必须从制度规范角度考虑, 高度重视企业套期保值过程中的风险控制, 从套期保值开户管理、套期保值培训辅导、套期保值头寸审批制度等方面严格约束企业的套期保值行为。
(二) 建立健全衍生工具内部风险控制体系
这要求公司在组织结构上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 董事会和经理层、交易执行部、风险管理部及监督部门等明确责任, 分工协作, 制定有效的政策, 建立严格的人事制度以及市场风险管理机制;建立套期保值效果评估机制, 指定专门的部门与人员负责市场风险评估与管理工作, 评估金融资产的风险, 明晰套期与投机的界限, 对套期保值的有效性实施经常性的评价, 从而实行全面有效的监管;提高会计人员和风险管理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要有能力查明业务实质, 分析套期保值项目是否能有效对冲风险。
(三) 完善套期保值业务的信息披露制度
用套期保值防范进口风险
劳动密集型、附加值低是我国现阶段大部分出口产品的特征,这决定了出口企业的利润率很低,扩大出口数量是他们赚取更多利润的唯一手段。如果一家出口企业的利润率只有3%,并且销售货款每个月结算一次,那么当月外汇市场1%的波动很可能吞噬这家企业1/3的利润,而3%的波动则可能将这家企业从市场淘汰。因此通过套期保值操作防范风险越来越受到进出口企业的普遍关注。外汇套期保值之所以能够规避汇率风险,是因为它能够优先弥补交货与付款的时间差所带来的汇率波动风险,套期保值的主要目的是锁定企业的财务成本,从而规避由于汇率波动而对企业利润造成的影响。
对于出口企业,签订出口合同以后,该企业在未来某一时点将得到一笔外币并需要换成本币。为了规避风险,该企业应在签订出口合同的同时在外汇市场上卖出数量相等的外币或买进数量相等本币的期货合约(卖出外币还是买进本币取决于付款人付款的币种,如支付的是非人民币货币则卖出外币,支付的是人民币时则买进本币)。这一过程就是套期保值交易,此后企业的利润将大致得到锁定,不受汇率波动影响,如果外币贬值而本币升值,则期货市场上盈利,以补偿现货市场的损失;如果外币升值而本币贬值,则现货市场赢利,以抵消期货市场损失。
套期保值亦也适用于进口
对于进口企业,通常面临先与国内客户签订销售合同,然后再从国外进口产品的局面,签订合同与进口产品之间存在的时间差产生汇率风险,对此,进口企业同样可以通过外汇市场套期保值以规避汇率风险。与出口企业不同的是,进口企业预期在未来某一时间以本币换取一定数量外币用于购买国外产品,因此,进口企业的操作与出口企业相反,在签订国内销售合同的同时在外汇市场上买进数量相等的外币或卖出数量相等本币的期货合约。此后如果外币升值而本币贬值,则期货市场赢利,以抵消现货市场损失;如果外币贬值而本币升值,则现货市场上赢利,以补偿期货市场的损失。
在国外,跨国贸易公司通常利用外汇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交易,以规避汇率风险。大型的跨国公司一般都会成立单独的部门,专门研究如何规避包括汇率在内的金融风险。今后,谁先树立规避汇率风险的理念,并掌握规避汇率风险的方法,谁将最终在市场竞争中胜出。
(本文作者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副教授、中国农业大学期货与证券投资实战高级研修班6期班学员。)
本文编辑:王沛。如对本文有任何意见或其他精彩观点,请联系邮箱:tradetree-wangpei@163.com。
【套期保值流程】推荐阅读:
股指期货套期保值例题06-09
资本保值07-12
无形资产保值性分析09-23
税费、贷款流程、过户流程07-12
户口办理流程05-23
圣诞舞会流程05-24
冷餐会流程05-26
讲评课流程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