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年轻干部心得体会

2024-09-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培养年轻干部心得体会(精选9篇)

培养年轻干部心得体会 篇1

“温室里养不出万年松,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实践长才干,历练才能出干部。年轻干部欲有所为,必须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强体魄,在风雨中磨练成长,在烈火中淬火成钢。“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以磨难锤炼心性,这样才能“增益其所不能”。有的单位总想给年轻干部设好“台阶”,铺好“路子”,生怕他们“跌倒”,结果培养出来的全是吃不了苦、上不了“台面”、干不成大事的“骨质疏松”型干部。

磨难是成长之路的必经之点,磨难是使人成功的试金之石,磨难是催人上进的鞭策之绳。年轻干部培养要注重压“担子”,引导年轻干部化压力为动力,在吃劲岗位、重要岗位上去磨练,在理论学习上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发挥干部考核指挥棒作用,激励年轻干部勇于担当、善于作为。

压担子 —— 理论学习不松懈,厚实知识储备。理论武装越坚定自觉,理想信念之火就燃得越旺,对党忠诚之光就照得越亮。年轻干部培养要注重思想淬炼和政治历练。年轻干部应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和坚定立场,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自觉加强理论武装,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从习近平所著系列书籍中感悟内涵、汲取养分、优化作风,做到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努力把理论知识变成思想上的“筋骨”、灵魂中的“血肉”。切实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始终站稳政治立场,以过硬的政治素质、过

严的政治纪律、过高的政治能力、过强的政治自律立好“风向标”,当好“领头雁”。

压担子 —— 基层磨练不可少,涵养吃苦精神。“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基层是培养锻炼干部的“练兵场”“大熔炉”“大舞台”。年轻干部不能放在“温室”里培养,要注重在艰苦岗位、复杂的环境中锻炼。习近平指出:“越是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越要放到艰苦环境中去,越要派到改革和发展的第一线去,让他们在实践锻炼中增强党性、改进作风、磨练意志、陶冶情操、提升境界、增长才干。”“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只有在基层中磨练,才能涵养出年轻干部“身在苦中不知苦”精神,既能“苦中作乐”,又能“苦有所获”,查摆自身不足,锤炼一身功夫,涵养一身静气,真正融入到工作中、走到百姓心坎里。

压担子 ——。

干部考核不能离,激起昂扬斗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部考核要在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发挥重要作用;要改革和完善干部考核评价制度,用好考核结果,解决突出问题。年轻干部培养离不开考核机制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考核是加强干部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是督促干部履职尽责的关键环节。要不断健全干部考核机制,突出评价工作的导向性,实行分级分类考核,促使年轻干部主动干事、干成事,并能有所成效。要坚持考用结合、以用促考,让干部考核评价由“软指标”变成“硬杠杠”,要给干部考核注入正面激励的“催化剂”,激励年轻干部勇于担当作为、扛起时

培养年轻干部心得体会 篇2

一、培养优秀年轻干部正确的世界观

一是要正确认识自己。“人贵有知之明”。不论做人做事做官, 一个人只有正确对待自己, 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 辩证地看待自己的长与短、得与失、成与败, 真正做一个“明白人”, 才有可能做好人、做成事、做好官, 才能有可能取得政治上的进步和事业上的成功。客观上讲, 年轻干部都有共同的长处:有知识, 有朝气, 有理想, 有抱负, 富有改革、进取、创新精神, 这是共性, 也是优势。也正因为有这些长处和优势, 有些年轻干部往往容易产生一种自负、自傲、自满的不健康心理。自认为有年龄、文化优势, 不注意学习, 看不起老同志, 不善于从老同志身上学习优良传统和作风, 以及他们丰富的工作经验和领导艺术;有的工作刚取得一点成绩, 就沾沾自喜, 居功自傲, 觉得自己干什么都行, 目空一切, 总是感到周围的同志, 甚至包括组织对不起自己, 听不得一点不同意见, 总想听赞扬的话, 奉承的话, 不能够正确对待自己。这些都是年轻干部健康成长道路上的极大障碍, 必须认真加以克服。

要正确对待自己, 说到底是修养问题、素质问题。而较高的素养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学习。作为年轻干部, 学习是首要的、长期的乃至终生的任务, 是健康成长的前提和基础。值得注意的是, 目前有些年轻干部在学习上尤其是在理论学习方面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的认为随着职务的提升, 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有的认为自己是大专生、本科生甚至是研究生, 知识化、专业化已不成问题;有的感到自己现在工作很顺手, 当个科级干部、处级干部, 知识够用了, 甚至用不完, 学不学问题不大等等。这些认识和做法都是非常错误和有害的,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 当一名领导干部确实需要有真才实学。年轻干部必须明白, 一个人天生聪明不能代替后天的努力;职务的升迁不能带来智慧和水平的自然提高;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知识水平, 不能代替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准;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任的接班人, 决不仅仅是一个年龄上年轻化的概念, 更重要的是一个理论素养、政治素养、综合素质的概念。因此, 年轻干部一定要增强学习的自觉性, 把学习作为一种觉悟、修养、境界和责任, 珍惜大好时光, 减少应酬, 排除干扰, 挤时间多读书, 多思考问题, 多积累知识, 打牢坚实的政治理论基础。二是实践。实践出真知, “一语不能践, 万卷徒空虚”。离开实践, 再好的理论也是空洞的。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 凡在实践中不怕困难, 勇于实践, 勇于思考问题, 有胆量解决问题, 理论与实践结合得好的干部, 都成长得快, 担当重任的能力强, 提拔重用起来后, 打开工作局面也比较快, 工作成效就比较明显。

二是要正确对待同志。“同德则同心, 同心则同志”。在我们党内, 同志一词, 不仅仅是你我之间的一般称谓, 重要的是体现一种共同理想联系在一起的相互平等、相互信任、生死相依的革命关系。同志之间的关系是人际间最无私、最纯洁、最高尚的关系。党的每一个干部都生活在同志之中, 无论是什么职务、在什么岗位, 每天都在与上下左右的同志打交道。一些年轻干部由于缺乏过硬的党性锻炼, 受生活阅历、处事经验、性格特点等因素的制约, 往往容易在处理同志之间的关系上产生一些偏差, 甚至出现一些不正常的现象。比如, 有的对上级盲目服从、阿谀奉承, 对同志心存戒备, 相互提防, 对下级趾高气扬, 盛气凌人;有的心胸狭窄, 容不得别人超过自己, 嫉贤妒能, 看到别人提拔了, 就眼红, 甚至采取不正当手段想方设法搞垮人家, 而看到别人受到挫折, 犯了错误, 就幸灾乐祸;有的只能听好话, 听奉承话, 容不得批评等等。不能正确对待同志的问题, 虽然表面在少数年轻干部身上, 但危害很大, 不仅影响个人的进步与成长, 也干扰干部队伍整体的团结, 进而影响党的事业、党的形象, 削弱党的权威。

要正确对待同志, 还要有宽广的胸怀。中国古语有“雅量”这个词。“雅量”就是要求有宽广的胸怀, 就是倡导人们特别是从政为官的人, 要有容言容人容事的大气量。“宰相肚里能撑船”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共产党人是为人民服务的, 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应具有心胸宽广的“雅量”。一是要容言。重要是的能容难听之言, 能受难堪之辱。当一把手, 决定一个事情, 要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集中大家的智慧和力量才是做好工作的利器。当副职也应正确对待这些问题。凡是有利于改进工作、有利于党和人民利益的意见, 包括反对自己的意见, 都要诚心诚意的倾听。二是要容人。一方面, 要容人之长, 见贤思齐而不嫉贤妒能, 视同志的进步为自己的进步, 为别人的成功而高兴;同时, 更要容人之短, 以宽厚之心对待那些有明显缺点毛病的同志, 热心帮助他们改正缺点和不足。

三是要正确对待名利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 名利和地位对每个人来说产生着诱惑, 作为一名党的干部, 正确对待这个问题, 就要时刻牢记党的宗旨,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立志做大事, 不要立志做大官, 视党和人民的利益重如山, 视权利淡如水, 顶得住私欲诱惑。正确对待名利位, 即使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够流芳千古, 永远活在人民的心目中;不正确对待名利位, 即使是再大的人物, 也只能是遗臭万年。少数年轻干部名位思想严重, 见名就要, 见利就上, 见权就争, 这是要不得的。有的不提拔不干工作, 干工作全是为了升迁, 甚至为此不择手段, 跑官要官, 就是不在工作上下实力, 不在群众中找位置。这样的干部怎么能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有“位置”, 组织上又怎么能把党和人民事业交给他呢?这样的人即使当了“官”, 有了“位”, 也不可能扎扎实实地为群众谋利益, “名”和“位”也决不会长久。

“利不可以虚受, 名不可以苟得”。每一个领导干部都要加强党性修养, 不为名所累, 不为利所缚, 用在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上, 老老实实当好人民群众的公仆。只有这样, 才能活得洒脱, 活得充实, 活得有意义;才能得到人民的爱戴、尊重和组织的信任;才能真正健康成长, 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二、选拔任用优秀年轻干部应把握好两个问题

时代的发展要求我们在贯彻落实干部的选拔任用工作中, 应重点在以下两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增强政治意识, 坚决把好选拔任用优秀年轻干部的政治方向。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 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和政治敏锐性, 善于从政治上、全局上思考干部的选拔任用问题。在选什么干部的问题上, 要把德才兼备作为选拔一切干部的基本要求, 并正确处理好德与才的关系。“德”是方向, 决定着干部为谁干的问题, 而“才”则决定着干了干不了、干得怎么样的问题。在选拔任用干部时, 既要听其言, 更要观其行;既要看干部的一贯表现, 更要看关键时刻的实际行动, 切实把好政治立场关。对那些善于听信和传授政治谣言的人, 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不学不信的人, 关键时刻政治态度不坚定、在政治上“随风倒“的人, 坚决不能提拔任用, 更不能进领导班子委以重任。用什么人的问题, 是一个政治态度问题, 它影响政治方向和社会价值取向, 对党风和社会风气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

培养年轻干部心得体会 篇3

治理现代化;年轻干部;培养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D2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4)12-0051-03

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对干部的管理能力、领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年轻干部着手,对年轻干部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培养,是从根本上提高领导治理的总体水平,适应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环节。

一.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年轻干部培养的意义

(一)培养优秀年轻干部是国家现代化治理的要求。年轻干部是党的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坚实基础和重要保障。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历来是我们党的一项战略任务,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国家现代化的治理需要领导干部要具有现代化的高水平的管理能力,国家治理水平。提高的现化的治理水平与能力需要重点对年 轻干部进行科学合理的培养。

(二)培养优秀的年轻干部是现代化治理背景下优化领导班子结构的需要。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年轻干部的培养力度,一批政治素质过硬、能力水平较高、工作作风扎实的年轻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干部队伍结构也得到了一定的优化。但是,与党的事业相比,从干部培养发展的目标和实际情况来看,年轻干部在结构方面仍然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足。只有对年轻干部队伍进行合理的培养建设,才能对干部储备进行有效的补充,才能使干部队伍形成合理的年龄和专业知识结构,推进干部队伍建设的科学化。

二.年轻干部培养存在的不足及成因分析

培养和选拔年轻干部,努力造就一大批能担当重任的优秀领导人才,是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就目前年轻干部培养情况来看,或多或少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与不足,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在治理现代化的背景下,对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的正确认识仍存在思想不能与时俱进,观念不够更新,认识不到位的现象。一是错误理解“年轻”的观念。有的用孤立的眼光来看年轻干部。一些人总认为年轻干部工作实践经验不够,阅历尚浅、经验不足、不成熟挑不起重担,“嫩”了顶不住,“冲”了稳不住,“浅”了镇不住。总觉得年轻干部少磨砺,少经验,不稳重、不全面,在培养选拔上顾虑重重,怕担风险。还有的认为年轻干部今后的路还很长,提拔的机会还很多,应优先考虑年龄大的、资历老的同志;“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等陈旧观念仍然是目前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主要思想障碍。

二是重使用,轻培养的观念。一方面,在年轻干部的使用上存在着实用主义思想,存在着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一些领导干部只要年轻干部用起来顺手,觉得部门、单位少不了他,就很少从培养和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成长是党和国家的战略大计的角度着眼。而较少考虑为年轻干部的尽快成长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致使一些本来比较优秀的年轻干部逐渐失去了优势。

三是“被动式培养”的观念。虽然“为党的事业培养接班人是每个领导干部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一观念,但在新的竞争观念、竞争机制下,仍存在着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如:“培养了新手,成为我的竞争对手,反过来把自己打倒”的观念。在调查问卷中,认为“培养不是我份内的工作,主观上并不情愿,上面分配了任务又不得不做”的人也不少。

(二)前瞻性和计划性不够。治理现代化背景下,在制定后备干部队伍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对后备干部的培养使用和配套制度建设的系统性方面还有待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还缺少前瞻性和规划性的设计。

在培养目标上。当前领导干部的结构要适应现代化经济转型,培养目标方向缺少长远规划和系统运作,甚至在培养年轻干部上要么昙花一现,要么矮子里面挑高个,得不到群众的完全信服。后备人才库在数量、结构和综合素质等方面缺乏长远的、前瞻性的规划。

(三)选拔机制存在障碍。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年轻干部培养中的主要障碍或瓶颈是干部培养选拔制度不完善,干部交流存在困难。在选拔机制上。一方面是较为封闭的“管状”干部选拔视野,影响了干部队伍来源的多样化。另一方面,干部选拔受学历、职称、年龄等限制,制约了一部分表现优秀的干部的更好使用。有些干部党性修养高、工作能力强、工作业绩突出,工作热情也很高,表现非常优秀,理应有机会担任更重要的领导职位,但因年龄、学历、职称等受到选任职位所限而未能提任,现有的干部选任职位条件不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和发挥更大作用。有些干部的选拔上不通过公开选拔、竞争上岗,而是内部设定选拔机制,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

(四)培养使用机制不足。在培养机制上。一方面,干部培训教育的内容针对性不强。目前对领导干部的培养,基本上是按照党政领导通才的模式进行的,没有针对各系统、单位的功能定位和各个领导班子的具体构成,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因岗育才,实施个性化的培养措施,特别是在丰富领导干部经历、完善领导干部能力结构、培养独特领导风格方面,需要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在基本理论学习上缺乏有效的重视机制,很多情况下把理论学习当作一种形式学习,一种应试教育。把理论学习当作考试的一种学科,考完也就结束了,对理论的基本实质培养比较少,理论学习基本上就变成了一种形式。

另一方面,干部培养的形式方法缺乏针对性。对干部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依然存在,干部锻炼轨迹与成长途径不一致,不能根据不同干部的特点、潜能尤其是干部使用的需要来定身设计合理的培养路线,多形式、多方法地加强对干部的针对性培养。年轻干部特别是机关干部缺乏基层锻炼经验培养,轮岗换岗也较少。

在使用机制上。干部教育、考核与使用上缺乏统一性,没有建立有效的制约机制。在一定层面上存在“备用脱节”、“备而不用”的现象。由于较多的单位领导干部还没有形成“能者上,平者下”的良性机制,部分素质一般、能力平平的领导干部长期占据着领导岗位。因为下不来,腾不出位子,导致部分比较优秀的后备干部不能适时进入领导班子,错过最佳使用时间,造成后备干部“备多用少”问题。既浪费了组织的培养,又对后备干部个人来说失去了机遇,一方面影响了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影响了后备干部本身的积极性。

三.完善治理现代化年轻干部培养的建议

(一)培养年轻干部要提高认识,更新观念。一是要增强责任意识。要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的各项事业中来。培养年轻干部,首先要确立选人、用人、育人是领导者一种责任的观念,把对年轻干部的培养、为党的事业培养接班人,作为是每个领导干部不可推卸的、义不容辞的责任,要严格摒弃“被动培养”、“拒绝培养”的错误观念。

二是要顾全大局,唯才是用。对年轻干部的选拔培养,要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站在更远的高度看问题,对那些工作能力强,表现突出、群众公认的年轻干部要敢于打破常规,破除按年龄大小、资历深浅排序的观念大胆使用。对有发展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要舍得放出去,勇于让其到更广阔的空间去发挥才干,不能只考虑本单位本部门的利益,埋没人才,浪费人才。要敢于使用比自己年轻的干部、比自己能干的干部,甚至是反对过自己的干部,只要是有利于事业发展的,就可以选拔使用。

(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科学统筹的培养规划是加强战略布局、推动干部培养工作深入发展的有力抓手和依据。年轻干部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既要立足当前,更要注重谋划长远。科技系统各单位要有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的意识,对年轻干部培养进行战略性、前瞻性谋划。

一是要总揽全局,着眼未来。中央曾出台关于人才发展、领导班子建设、后备干部队伍、培养选拔青年干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一系列中长期规划或实施意见。按照中央要求,各单位要树立全局意识,结合本单位实际,针对年轻干部特点,从长远发展出发,对培养年轻干部做出规划部署,提出具体意见,切实增强干部队伍培养规划的前瞻性和系统性。力求从战略的高度,对年轻干部有意识、有计划、有组织、全方位地进行选拔和培养。

二是要科学预测,合理建库。对领导干部队伍认真分析,调查预测,科学确定后备干部数量规模,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以确保后备干部的合理优化,及时补充,保证质量,动态循环,使后备干部队伍始终保持数量足、结构好、活力强,良性发展的局面。

(三)完善选拔任用机制。年轻干部科学的选拔与任用管理,完善的机制是必要的前提。选拔年轻干部亟需重视管理,建立有利于干部队伍健康推进、良性发展的机制。

一是要完善选拔机制。选拔年轻干部一定要完善“竞争性”选拔制度,打破“论资排辈”式的选拔。强化“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意识,真正使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作风过硬、群众评价高的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同时,认真研究优秀年轻干部成长规律,探索建立破格提拔制度。进一步拓宽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渠道,加大从基层一线选拔的力度。尽可能杜绝“以人选人”的不足,在选拔年轻干部的过程中坚持“制度选人”的原则,不断创新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二是要要建立“养”、“ 用”结合的机制。使用是最好的培养。坚持备用结合,真正把年轻干部的培养与领导干部的使用有机结合起来。要着眼于优化和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尊重人才成长的一般规律,积极创造条件、机会,优先选派后备干部参加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使他们尽快成熟起来,以适合领导班子建设需要,杜绝只培养不使用的现象。超过最长备用年限得不到提拔使用,应调整出后备干部队伍,对备用时间较长的干部进行重点研究分析,为这些后备干部的使用创造条件。

三是要妥善处理干部“退”与“进”使用机制。干部进、出口渠道不畅,能上不能下,能进不能出的问题,是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重要障碍。没有干部“能下”的刚性要求,年轻干部就难以真正到岗到位。要完善干部考核的办法和制度,对表现差、不胜任现职的进行果断调整,真正使能上能下形成制度,实行能者上、平庸者下,相形见绌者也要让。对年龄偏大的干部,要及时退居二线,为年轻干部腾出位子,确保年轻干部有上岗锻炼机会,同时也真正促进领导干部队伍的年轻化。

(四)加强科学培养与培训。一是要强化年轻干部培养的计划性和针对性。后备干部一经确定,就要以其今后上岗所必须达到的政治素质、知识结构、管理能力、专业水平为目标,制定分阶段,分层次培养的计划,并把培养计划真正落到实处。要根据后备干部不同的类型、层次,不同的成长经历,有针对性地采取各具特色的培养措施。

二是要强化政治理论培训。在对年轻干部业务能力培养的同时,更要加强政策理论培养。不断提高后备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知识水平。要以党校为主阵地,利用中青班等多种形式,分层次对后备干部进行轮训。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学历层次高、专业技能强、发展潜力大的后备干部进行专门的政治理论培训。加强年轻干部的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把理想信念与国情、党情教育结合起来,帮助年轻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三是要强化实际锻炼的培养。促进年轻干部尽快成长,对没有基层经验的年轻干部,要有计划地安排到基层进行实践工作锻炼,提高实际工作能力,增强群众观念,积累基层经验,提高服务意识;对发展潜力大、有专业特长的年轻干部,可以选调参加难度较大、突击性较强的工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一线领导经验。

四是要强化岗位交流的力度。要有计划地对年轻干部进行交流和轮岗,注意做好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科技人员三支队伍之间的交流。使年轻干部在多岗位锻炼,提高多种岗位和复杂环境的应对经验,丰富阅历,增长见识,加快成长。对中长期可使用的后备干部,应采取补课式锻炼为主,包括上挂、下派和轮岗交流等,促进其全面提高。

(五)强化监督考核管理。一是要充分发扬民主加强监督管理。通过多种渠道,把年轻干部向基层、向群众、向社会公开,并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听取基层干群意见,实施广泛的民主监督。广泛使用民主推荐、民意测验的方法,开展民主评议活动,让群众来衡量,考评年轻干部的综合表现。把民主的评价结果作为对年轻干部上岗任职考核的一项重要依据。

二是要建立多角度、全方位考察机制。注重多视角、全方位地考察年轻干部。如:推行跟踪评议和信息分析制度,加强年轻干部日常考察。采取日常观察、专项测评、定期访谈、年终考评等多种手段,及时掌握后备干部的思想工作动态,帮助他们及时克服不足,不断改进提高。建立年轻干部信息分析制度,组织部门要与年轻干部所在单位党组织加强协调与沟通,单位党组织要定期报告本单位年轻干部的任免、奖惩、学习培训、思想动态等情况,对掌握的情况,要定期分析研究。组织部门在考察现任领导班子时,应结合考察年轻后备干部一道进行。

作者单位:上海科技管理干部学院

年轻干部培养 篇4

把年轻干部培养好、选拔好、作用好,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各级领导班子抓干部队伍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年轻干部是我们党的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各条战线的生力军和主力军。当前,我们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干部队伍建设工作实践,高度重视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和使用,推动我们的干部队伍 “可持续发展”,为党的事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一、树立科学的选人用人观念。首先,应破除论资排辈思想,树立不拘一格的选人用人观念。其次,破除求全责备思想,树立注重本质的用人观念。

二、竞争择优干部机制。构建竞争择优干部机制。以制度管人、以制度律人、以制度用人是促进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坚持从建立完善选人用人制度入手,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建和完善选拔任用干部的科学机制。比如,健全竞争机制、考察机制、退出机制等。

三、长远进行战略布局。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领导班子建设需要和干部特点来制定近、中、远期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规划,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门类齐全、专业配套、素质优良的后备干部队伍。

年轻干部有朝气、有拼劲、有潜力,年轻干部的数量,代表了一个单位的发展后劲和未来。必须从各个层面,从上到下加大力度,大力选拔一批优秀的青年干部。根据新时期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他们进

培养年轻干部意义重大 篇5

海口市委把基层作为锻炼培养干部的主阵地,将从市区机关和事业单位中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分批下派到镇(街)担任“一把手”,逐渐建立起在基层一线培养锻炼干部、在基层一线识别发现干部、从基层一线选拔使用干部的培养选拔机制,树立“注重基层、崇尚实干”的鲜明用人导向。目前该市已从30名优秀年轻干部中选拔7名下派到镇(街)担任主要领导。(来源:海南日报)

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保证党的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要求。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历来是保证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根本大计,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高度重视并常抓不懈的一项工作。历史证明,只有不断推动干部队伍新老交替,才能为党的事业发展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现实需要。跨越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实现这一目标,从长远来说,关键是要培养造就一大批能够担当重任的年轻干部。实践表明,年轻干部作为后继力量,如果培养选拔工作跟不上,干部队伍就会青黄不接,发展难免会受到影响,显然,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不仅仅是一项具体工作,而是关系大局、影响长远发展的战略性工作。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换届中配备好领导班子的紧迫任务。从实际情况看,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和薄弱环节。年轻干部队伍的数量和素质还不能满足领导班子建设的需

要,特别是能担任党政正职的优秀年轻干部数量偏少;年轻干部培养选拔的统筹性、计划性、针对性不够强;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渠道还不畅通,还没有形成有利于优秀年轻干部健康成长的工作机制。从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的现实需要出发,大力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进一步增强各级班子的生机与活力。

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 篇6

多岗位“锻炼”,提升素质能力。为促使年轻干部更好地了解、熟悉和服务基层,丰富工作经验,提高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开展多岗位锻炼。一是一线轮培。根据专业特长、岗位性质、发展潜力,把年轻干部分别下派磨炼、一线锻炼,对无基层工作经验的区直优秀年轻干部安排挂职村居副书记或主任助理,对镇(街)年轻干部安排到区直相关部门帮助工作。同时,安排一部分年轻干部到重点工程、重点项目、信访维稳、经济发展一线历练,学习处理急难险重任务的方式方法,提高解决复杂问题能力。

一是思想上“管”。重点开展党性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教育,到临沂、徐州等红色教育基地,学习参观,不断增强党性锻炼,提升党性修养;引导年轻干部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拉近与基层和群众的感情,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在访贫问苦的现实体验中提升境界。二是工作上“管”。突出“说、写、干”全面发展,在开展基本理论和工作方式方法等培训的基础上,要求年轻干部坚持记《工作日志》,坚持周汇报和周计划制度,每季一小结,半年一总结,一岗一述职,定期举办演讲比赛、辩论赛和学习交流。每人每年学习笔记不少于15000字、心得体会不少于2篇、调研文章和理论文章不少于1篇,不定期在“雏鹰论坛”上交流。三是作风上“管”。重点掌握年轻干部的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定期开展“德”的正反测评,尤其是通过多渠道了解其“朋友圈”、“生活圈”等,掌握“八小时外”情况,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谈话教育,做到早发现早纠正。

一是强化学习培训。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将制定年轻干部教育培训计划,把其纳入全区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之中,同安排,同培训,同检查。区委组织部联合区委党校等部门,每年举办2期优秀年轻干部专题培训班,时间不少于10天,重点加强政治理论、市场经济、法律法规、行政管理等方面理论和知识的培训。各部门单位也要制定年轻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抓好所管理年轻干部的集中学习和培训,有计划地分期分批组织年轻干部走出去,到高等院校进修深造,到发达地区开阔眼界,到艰苦地区接受教育,到工作有特色的地方学习取经。同时,要鼓励自学,对不同层次的年轻干部有针对性地规定学习内容,列出必读书目,提出明确要求。要通过各种学习形式,努力提高年轻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知识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二是实行领导帮带。选择政治素质高、工作经验丰富、事业心和责任感强的领导同志,对年轻干部实行“一对一”结对培养和帮带,做到既当好领导,又当好“老师”,帮助他们丰富经验、提高能力。具体工作中,要做到“三定”,即定人,各部门单位要落实每名班子成员与1-2名年轻干部结对帮带(年轻科级干部由主要负责人帮带);定时,帮带时间为一年,期满后重新落实结对人员,力求年轻干部接受多位领导干部的培养;定内容,针对年轻干部的专业、工作经历、性格特点等情况确定发展方向和帮带内容。帮带领导要及时把握年轻干部的学习、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积极帮助其掌握工作方式方法,提高业务水平和协调能力。三是强化实践锻炼。区委将继续开展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重点工作一线挂职锻炼活动,使年轻干部在农村基层、项目建设、旧村改造、信访调处、计划生育、招商引资等一线锻炼成长,让年轻干部在锻炼中磨练意志、丰富经验、熟悉程序、提高能力。各部门单位要通过压担子、交任务、挑大梁等方法,放手、放权、放心让年轻干部开展工作;在抓好传帮带、保证工作连续性的基础上,对在同一科室、同一岗位工作3年以上的年轻同志,要有步骤、有重点地进行轮岗交流,让他们接受多岗位锻炼,丰富阅历,拓宽视野,积累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完善制度抓管理。各部门单位要落实年轻干部的具体岗位和职责,完善各项制度,加强对他们的日常监督管理,保证其健康顺利成长。一是完善学习培训制度。要建立学时学分登记制度。各部门单位要认真组织和督促年轻干部参加理论、业务等知识的学习培训,并建立学习档案,对年轻干部参加集中培训的班次、主题、学时、学分等做全面记录,由主办单位及相关部门予以鉴定,作为年轻干部年终考核和提拔使用的参考依据。要实行理论学习考试考核制度。各级各部门集中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均要在结业时针对学习内容组织笔试和答辩,凡不及格者,要进行补考补训。要建立学习情况通报制度。各部门单

位要定期检查年轻干部的学习情况,及时通报学习出勤情况、学习笔记记录情况和参加各类培训班的考试成绩。二是推行座谈交流制度。各部门单位原则上每季度组织召开一次年轻干部座谈交流会,通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学习传达区委、区政府的重大安排部署,总结工作情况,交流工作经验,提出工作要求,帮助年轻干部查找问题和不足,明确整改目标和努力方向。三是推行工作评议制度。各部门单位每半年召开一次年轻干部工作评议会,由全体与会人员根据年轻干部工作述职和平时了解掌握的情况对他们进行民主评议,评议结果报组织人事部门备案,增强年轻干部干事创业的压力和动力。四是推行跟踪考察制度。区委组织部组织有关人员,原则上每半年对区里掌握的优秀年轻干部进行一次考察,并不定期进行督导,各部门单位也要通过日常观察、定期访谈、谈心交流、定期考评等方法,掌握年轻干部的思想倾向、能力素质、工作表现等情况,并把考察范围向生活圈和社交圈延伸,随时了解其各方面表现情况。五是推行动态管理制度。各部门单位在年轻干部管理上要建立健全进出畅通的优胜劣汰机制,日常工作中,要和区委组织部加强沟通联系,区委组织部将把基本素质好、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年轻干部及时纳入管理范围,将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廉洁自律方面有问题或工作实绩不突出、发展潜力不大、群众意见较大的及时调整出去。各部门单位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中层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实行动态调整,始终保持年轻干部队伍的活力。

多途径培养,提升年轻干部素质。通过集中培训、岗位轮换、一线挂职锻炼等形式,加大年轻干部培养力度。先后举办年轻干部培训班、党外干部培训班和女干部培训班,培训140多人次;选派38名年轻干部到发达地区挂职学习,42名年轻干部到乡镇挂职锻炼,60多名年轻干部到中科院及省、市、县机关跟班学习。

关于干部年轻化的思考 篇7

干部年轻化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时具有其历史渊源和现实意义, 本是大力提倡之举, 却尽生非议, 笔者认为, 虽不能全部认可网友批判, 但这也反映了当下干部年轻化的确存在问题。

首先, 政府部门对干部年轻化的理解偏颇。不论以上镇长、副县长是否具有真才实学, 只是年龄问题已初见端倪。很多地方政府也存在这类问题—将干部年轻化等同于干部年龄青年化。这种错误认知, 极易导致一些中年有为的干部无法大展宏图, 一些经验不足的青年却硬皮上台, 这对于党和国家的事业是极大的人才损失。

其次, 干部选拔不透明。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 邓小平同志对于优秀干部的衡量标准定性化, 所以, 至今干部年轻化仍然是一个相对较为抽象的范畴, 无法量化的衡量, 极易导致干部选拔过程受疑, 这种筛选引起网友“后台化”“拼爹”的吐槽不无道理。

再者, 年轻领导缺乏经验。行政领导负责制中, 行政首脑在民主集中下发挥着四两拨千斤的决策作用, 行政长官的领导经验, 举足轻重。近年来年轻毕业生就任领导职务的现象层出不穷, 经验缺乏, 不利于决策的科学化和顺利实施。

最后, 破格选拔的程序与法不合。在近期的最年轻女镇长事件中, 该镇长用了三年的时间从科员升职为正科级干部。按照我国的《公务员升职条例》, 晋升乡科级正职领导职务的, 应当担任副乡科级职务两年以上, 晋升乡科级副职领导职务的, 应当担任科员级职务三年以上, 这样算来, 该女镇长足足节省了两年时间, 虽然我国公务员的职位晋升也有破格选拔的方式, 但是, 目前而言, 很多年轻“女局长”“副县长”无论在思想还是具体业绩上都没有达标, “群众公认”也只是一个“等额选举”的形式。网友非议“干部年轻化”, 不满政府部门的执行结果, 也是情理之中。

所以, 为了更好地推行干部年轻化, 笔者认为, 正确理解干部年轻化的内涵尤为重要。

首先, 干部年轻化在思想上绝对不能等同于干部年龄青年化。干部年轻化应针对的是整个领导干部的年龄结构, 是总体结构年轻化, 年龄分布合理化, 而不是领导个个年龄青年化, 这种认识误区, 会导致行政执行过程中干部选拔的行政成本的增加, 造成优秀人才的损失。

其次, 干部年轻化也是指思想年轻化、心理年轻化。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利益的代表, 是先进性的体现, 在如今日新月异的科技和社会环境影响下, 年轻化更应该体现在思想和心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再次, 邓小平同志曾提出“我们选干部, 要注意德才兼备, 在德的前提下, 干部队伍要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德, 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所以, 年轻化不是独立存在的, 而是应与专业化、知识化、革命化四位一体相辅相成。

最后, 干部年轻化必须具有一定原则。干部应该是来之于民, 服务于民, 邓小平同志在其讲话中一再强调干部要深入基层, 深入群众, 接受考验, 所以在选干部的问题上, 必须是得到了群众公认业绩斐然德才素质高发展潜力大的佼佼者。

一项政策只有在行政执行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完善和发展, 就目前干部年轻化所存在的问题, 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建立完整的干部年轻化机制。干部年轻化应该是一个涉及干部的选拔、任用、培训、考核、升职等各个方面的综合政策, 建立相关机制是要从制度上保障干部年轻化的顺利实施, 这个机制应该是统一的, 从整体出发的完整机制, 既包括干部选拔使用的制度化、公开化, 也包括后备干部的基层培训, 经验培养以及实习考验。

优秀干部标准明晰化定量化。邓小平同志在谈及干部年轻化时提到了将优秀干部破格提拔的“跨台阶”思想, 而对于优秀干部的定义也只是“深入群众, 基层经验丰富”的定性方法, 我国目前的对优秀干部的破格提拔要求也同样从一些定性的角度例如发展潜力大而言, 除了硬性要求相关奖项之外, 优秀干部的标准仍不明晰。一项政策不应该模棱两可, 模糊的定性往往会给予腐败温床。因此,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明晰优秀干部的刚性标准迫在眉睫。

公开选拔, 程序透明。权力在阳光下才不易腐化, 接受人民的监督, 政府才能更好地为民服务, 所以, 干部的选拔、程序结果都应该公布于众。

参与竞争化与综合素质科学化。干部作为党的血液, 在人事行政、行政决策、行政执行中都占据重要地位, 其素质应得到高度重视, 专业化和知识化的同时也要实现参与者的竞争化和干部综合素质的科学化。保证干部在身体、心理、思想、情商各方面综合发展。提高干部年轻化的质量。

无论网友是如何吐槽年轻镇长, 我们应该认识到一点, 干部年轻化应该是针对全社会的的政策, 无论是干部的子女还是非干部子女都应该公平地享有竞争上岗的机会, 所以, 25岁女镇长不是不可以当, 而是要有能力当, 公开透明的当。干部年轻化不是不可以年龄青年化, 但不等同于绝对的年龄青年化, 只有这样干部年轻化才算是得到了正确的执行。

为年轻干部成长引航 篇8

集团党委加大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力度,努力营造有利于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工作氛围,在集团确保首都供水安全的工作中见到了成效。近年来,培养选拔的年轻干部在集团供水能力建设、供水调度运行、供水管网管理、供水水质安全、供水营销服务等中心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集团竣工投产了郭公庄等新水厂,供水能力大幅提升;成功应对了市区不断刷新的高日水量,保障了首都供水安全;提高管网精细化管理水平,降低了管网漏损和运行成本;加强水质工艺全过程管理,确保水质安全放心;深化金牌服务标准体系建设,提高了水费回收率和客户服务水平。集团供水主业竞争力的增强,综合实力的提升得益于一批年轻干部在工作中快速成长起来,在供水战线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做好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营造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工作氛围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高度重视。思想上重视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关键。集团党委历来高度重视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把培养选拔年轻干部作为集团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集团后备领导人员管理办法中明确提出,相当于科级领导人员后备人选应以年龄在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为主体。特别是近年来,集团先后多次在工作会上提出进一步加大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和选拔力度,在领导班子建设“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了力争每一个班子都配备上35岁左右年轻干部的发展目标,并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在领导班子配备和领导人员调整工作中,加大对优秀年轻干部的选拔力度,一批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在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得到广大职工群众的认可,他们陆续走上中层领导岗位。

基层锻炼。相对而言,年轻干部是富有生机和充满活力的群体,但是相对缺乏工作阅历和实践经验,需要在实践工作中、基层岗位上加以培养和锻炼,不断丰富年轻干部的工作阅历,帮助年轻干部积累实践经验。集团各级党组织注重选拔年轻干部承担重大工程项目和重要工作任务,把年轻干部放到有利于其成长和发挥作用的重要岗位上进行培养锻炼,有意识地让年轻干部在工作岗位上多承担急难险重任务,通过早选苗子、早压担子,帮助年轻干部在工作岗位上和实践锻炼中加快成长。近年来,集团先后在郭公庄等新水厂建设、接纳南水水源、管网漏损控制、阶梯水价调整、自备井置换改造、重大会议和活动供水服务保障等重点工作中培养锻炼了一批年轻干部,为集团储备了各方面的专业人才。

教育培训。集团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年轻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加强政治理论培训,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加强道德修养培训,加强廉洁自律教育,不断提高年轻干部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全面提升年轻干部的综合素质和职业素养。集团党委定期举办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系统安排政治理论、思想教育、专业知识、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培训内容,帮助年轻干部提高政治素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业务能力、提升管理素养。集团鼓励年轻干部结合岗位需要坚持自学,并与北京工业大学联合举办在职硕士进修班,积极为年轻干部学习深造创造条件。集团各级党组织在日常工作中注重教育和引导年轻干部,努力钻研业务,扎实工作,不断进取,在工作实践中磨炼自己,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要求,为推进集团供水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大胆使用。集团党委坚持培养与使用相结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选人用人标准和“群众公认、注重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群众基础好、工作表现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按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程序予以任用,对年轻干部既严格要求,又不求全责备,为年轻干部成长和发展搭建平台、提供舞台,集团近年来培养的一批年轻干部快速成长起来,陆续走上集团中层领导岗位,承担起重要的工作职责。其中部分表现突出的年轻干部,35岁左右开始担任集团中层正职领导职务,主持本单位或本部门的全面工作。工作实践证明,年轻干部要坚持培养与使用相结合,积极为年轻干部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对表现优秀的年轻干部要不唯资历,不唯年龄,大胆使用,让年轻干部在重要岗位上成长,在工作历练中提高,才能保持干部队伍的生机和活力,为干部队伍建设提供数量充足的人才储备。

在今后的工作中,集团党委将继续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全国组织部长会议关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和培养选拔年轻干部的工作精神和要求,进一步完善年轻干部培养选拔任用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并完善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选拔任用方式,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任用工作,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年轻干部人才队伍,为集团实现“供水保障可靠、水质优良安全、管网运行平稳、社会服务文明、供水技术先进、管理基础扎实、运营效率高效、企业职工和谐”,具有“首都标准、国际水平”的现代化供水企业的发展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关于年轻干部培养的思考 篇9

中共常宁市委常委、组织统战部长周晓侣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发表了的重要讲话,总书记的讲话思想深邃、内涵丰富、震耳发聩。在讲话中,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年轻干部,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继往开来、薪火相传的根本大计”。年轻干部是党执政兴国的后备力量和希望所在,抓紧培养年轻干部是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大计。笔者认为,培养年轻干部应从三个方面着手。

一、提高年轻干部素养,戒其浮躁之气

古人云:“成大事者必有大境界”。大凡成功者都是因为长期默默无闻地全心投入自己的事业,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历练自身能力,厚积薄发,最终才达到人生的颠峰时刻,功成名就。但是,现在有的年轻干部在生活和工作中,却存在急功近利、好高骛远的浮躁心理,致使其人生观、价值观脱离正轨,责任心、上进心变得扭曲。要使年轻干部健康成长,就要提升年轻干部自我素养,克服浮躁心理,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尤为重要,要始终保持“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受宠不惊,受冷不冰”的良好心态。一是加强教育培训。加强年轻干部教育培训,是帮助年轻干部尽快成长成才的有效途径。首先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年轻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价值观,打牢理想信念的根基。其

次要加强作风养成教育,引导年轻干部从身边小事做起,积“小德”养“大德”,成为思想纯洁、品行端正、作风优良的示范者。对年轻干部思想作风出现的问题,抓好警示教育,利用查处的典型案件,深刻剖析、吸取教训,切实做到引以为戒、防微杜渐。二是增强党性修养。党性修养是年轻干部个人素养的基础和根本。要定期对年轻干部的党性修养和作风状况把脉问诊,帮助年轻干部树立正确的地位观和利益观,做到不正之风不染,不义之财不取,不法之事不干。要通过严格的党内组织生活,认真开展党性分析,深入查找年轻干部在党性观念、思想作风、遵章守纪、道德品行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帮助整改。三是注重联系帮带。年轻干部朝气蓬勃,可塑性强。要建立领导干部结对帮带责任制,或选派年轻干部担任主要领导干部助理,或让经验丰富的老干部与年轻干部结对帮扶,通过思想上帮、工作中带、业务上传,帮助年轻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克服浮躁情绪,提高思想境界。同时,年轻干部更应该谦虚谨慎、虚怀若谷,保持好“空杯”心态,虚心求教,二、提升年轻干部能力,除其浮漂之风

“能力不足的危险”是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中的“四个危险”之一,新形势下,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年轻干部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各种新的问题和新的挑战。一是基层锻炼提提升本领。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广大年轻干部要自觉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关键岗位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年轻干部去基层“接地气”必不可少,经过基层历练屹立不倒、脱颖而出的年轻干部才能对未来的工作底气十足,才能抵御各类不良作风的腐蚀,才能肩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让年轻干部在深入实践中了解基层、熟悉基层,增强协调关系、化解矛盾、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的本领。要有选择地把那些有发展潜质、但缺乏实践经验的年轻干部放到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和条件艰苦的环境中去,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的过程中,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百折不挠的精神,提高克难攻坚、服务科学发展的能力。二是健全实绩评价机制。荀子曾说:“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行善,身行恶,国妖也”。衡量一个年轻干部作风的优劣,不能仅听其言,还要察其行,更要观其果。要树立以科学发展观、德才素质观为核心的系统考评理念,防止“带病提拔”、“带病上岗”。既要看年轻干部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更要看政治素质、品德修养和群众口碑,引导年轻干部把更多的心思放在“真干事”上,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到“干成事”上,把更多的才能用在“干好事”上。三是树立良好使用导向。“用人之道,当自其壮年心力精强时用之”。要拓宽视野,突破单一的遴选方式,破除“台阶之格”,讲台阶而不抠台阶,对于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要敢于跳级使用;

破除“论资排辈”,不必局限于任职年限,重视从基层和生产一线选拔优秀年轻干部,促使他们早在其位,早谋其政;破除“身份之格”,从企、事业单位中选拔一些优秀人才到机关任职。以立足全局的战略眼光和甘为人梯的宽广胸怀,爱护年轻干部,举荐优秀人才,确保党性高、作风正、干劲足、有实绩的年轻干部能够第一时间得到重用,激励更多年轻干部扑下身子、埋头苦干。

三、锤炼年轻干部品行,治其浮华之疾

上一篇:环艺专业求职自荐信下一篇:酒店开业各项推广、促销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