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潭教案和反思(精选8篇)
教学要求:
1、使同学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平年、闰年等方面的知识;记住每个月以和平年、闰年各有多少天。
2、使同学知道24时计时法,会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
教学重点:时间单位年、月、日和24时计时法。教学难点:
计算一天以内经过的时间。
教学关键:
教学中注意联系实际。提高同学的学习的兴趣,使同学初步了解年、月、日、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以和相互关系。
1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6——49页上的内容。教学目的:
使同学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知道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记住各月和平年、闰年的天数,能初步判断某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协助同学建立较长的时间观念,促进思维的发展。
教学重点:
时间单位年、月、日计时法。
教学难点:
计算一年内有多少日。
教学关键:
教学中注意联系实际。提高同学的学习的兴趣,使同学初步了解年、月、日、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以和相互关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口答:2小时=()分 60秒=()分 60分=()小时 1星期=()天
3分=()秒 4星期=()天
二、新授:
1、课题:认识年、月、日。
提问引入:我们以前学过了一些时间单位,如小时、分、秒,谁知道还有哪些时间单位?
引入年、月、日,并板书课题。问:谁知道一年有几个月?
2、认识年历。
师生拿出预先准备好的年历。
教同学学会看年历,并且指导同学一边观察一边考虑,一边回答问题: 一年有几个月?
每个月的天数都一样吗?各有几天?
哪几个月是31天?哪几个月是30天? 二月有多少天?
分别找出:儿童节、元旦、国庆节、教师节、劳动节、妇女节的月、日,说出今年这些节日是星期几。
用铅笔在今年的年历上圈出自身生日是几月几日,说出那天是星期几。
3、认识平年和闰年。
问:二月有多少天?一定是28天吗?(出示几张不同年份的年历)使同学明确:二月有28天的那一年叫平年,有29天的那一年叫闰年。指导同学阅读课本第83页有关平年、闰年的那段文字,了解确定闰年的方法:
接着。教师讲解:经过科学家的测定,地球绕太阳转一周的时间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大约是355天6小时。
一年以365天计算比较简便,这样一年少算了大约6小时,四年就少算了大约24小时,即一天。因此,每四年就要增加一天,增加这一天的那一年便是闰年。又因为4年中大的少算的24小时实际上并不是24小时,假如常年累月也要造成误差,所以遇到整百年一般不闻,必需是400年的倍数才是闰年。用公历年份除以4,能整除的是闰年。如1984、1988、1992年都是闰年。
强调:通常每4年中有一个闰年。公历年份中是整百年的,必需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下列年份中,哪些是平年,哪些是闰年? 1605 1840 1902 1944 1955 2100 1976 1987 1994 2400
4、学会记大月与小月的方法。
引导同学回忆,一年中有几个月?一个月中最多的有几天?最少的有几天?还有的月份是多少天?
归纳:习惯上有31天的月份叫大月,有30天的月份叫小月。问:有什么好方法能较快地记住各月有多少天?
介绍用拳头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举起左手拳头,背向自身,数月份。凸的是大月,凹的是小月。注意八月份要
从数一月份的地方数起。
引导同学小结:大月(31天)有:1、3、5、7、8、10、12,小月(30天)有:4、6、9、11月,二月平年28天,闰年29天。
让同学朗读记大月的歌诀;“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5、学会计算全年天数。
先让同学自身试着计算平年、闰年全年各有多少天,然后提问是怎么算的,有没有比较简便的方法。简便的算法有:
(1)31×7=217(7个大月)30×4=120(4个小月)
平年217+120+28=365(天)闰年217+120+29=366(天)
(2)平年:30×12+7-2=365(天)闰年:30×12+7-1=366(天)小结:平年365天,闰年366天。
三、巩固:
完成教科书第83页的“做一做”题目。第2题做完后让同学看年历验证。(计算方法是:30÷7=4„„2,商是星期个数。)
四、小结:
师: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
请同学对照板书回答。懂得了一年有12个月,学会了看拳头记忆大月小月的方法,还知道判断闰年与平年。
五、作业:
做练习十八的第1-5题。第5题制作日历,提示同学注意了解明年一月一日是星期几,一要从那一天开始写。
教学反思:
使用实验教材这几年,在教学中我深刻地感受到素质教育的思想和鲜明的时代特点。新教材以儿童的生活现实为学习背景,以“创设情境,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为基本的叙述模式,把一个个生动活泼的数学世界呈现给儿童。“使学生学会从数学角度看待和处理日常生活、社会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强调“让学生在活动中,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
1.创设情境,孕育创新意识。
新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从一个生活情境中引发出来,从你知道今天是哪一年的几月几日提问入手,使学生感到由于实际需要而学习数学。
2.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充满着观察、试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的活动。教师要转变观念、转换角色,把自己放在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地位,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都能投入到自主探索的学习活动中。
3.利用多媒体演示太阳、月亮、地球三个天体的运行规律,把学生带入了一个奇妙的宇宙间,让学生感知年、月、日的来历,同时对年、月、日怎样产生、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等产生疑问。通过这一新奇的演示,激发了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提高了学生认知程度。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
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艰巨任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优化学生的学习氛围,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今后,我还要在教材的研究上深钻,下大功夫,在新课程改革的带动下,转变教育思想,改变教学模式,实施主体性的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努力成为一名新型的研究型教师。
篇一:《日月潭》教学反思
《日月潭》教学反思
反思一
一、教材简析
《日月潭》描绘了台湾风景区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作者首先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名称的由来,最后介绍日月潭清晨、中午、雨天的不同风光。本文文质兼美,五个短小的自然段生动和谐地展现了日月潭的迷人风姿。教学中我主要通过情境促读,读中悟情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景之美、文之美的品味,激起学生对日月潭及台湾宝岛的热爱之情。
二、设计思路及不足
在识字环节中我运用了多种形式的识字方法帮助学生识字,而且难度递进,环环相扣,让学生慢慢的由认读加拼音的字到去掉拼音后的认字,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游戏中就把文中的字认识了。
在课文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将文本语言还原为生动可感的图片,让学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对日月潭的风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储备,有效渲染了气氛。然后以读代讲,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悟、理解,让学生感受日月潭的旖旎风光。
在教学日月潭名字的由来时,我运用了日月潭的平面图让学生更象形的知道了为什么这个湖会叫日月潭,并让学生运用关联词“因为??所以??”说一说日月潭名字的由来,这样较好的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中第三、四自然段是朗读的重点,通过朗读,表达出不同时间,不同天气景色的变化。为此,我设计了指名读,自由放声读,男女生赛读、找伙伴读,同桌互读,小组合作读等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并在老师适时的点拨下,体会和感悟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整堂课的教学重点我放在了第三段,指导学生在读熟、读美的基础上,练习了背诵。
最后,带领学生欣赏了我制作的日月潭风光,在学生观察图片及教师的叙述中,让学生感受到了日月潭的美,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而且我把苏轼赞美西湖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作为了拓展,帮助学生更多的积累古诗。
可是,上完了这堂课,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课中还存在许多不足,首先是在课堂的驾驭能力还不强,没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其次是在课堂评价的实施和运用中,我不能适时地为学生作出最适当的评价,评价语言不够丰富、较为单一,评价缺乏实效。在本堂课中,我重复性的语言较多,今后我要多注意自己在课堂的语言表达,做到语言精练,让学生易懂。这些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反思二
《日月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类文章,作者以清晨和中午以及下雨天,三个特写镜头展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文章结构清晰,景美情浓,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美文美读,丰富内心体验,逐步提升人文素养。
一、以读为本,自主感悟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要达到上述目标,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自己读书,读出声,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如临其境。在读中整体感知,理解文意;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和情感的熏陶;在读中积累语言,学习表情达意的技巧。在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将文本语言还原为生动可感的形象,让学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对日月潭的风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储备,有效渲染了气氛。然后以读代讲,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悟、理解,让学生感受日月潭的旖旎风光。其中第三、四自然段是朗读的重点,通过朗读,表达出不同时间,不同天气景色的变化。为此,我设计了指名读,自由放声读,男女生赛读、找伙伴读,小组读,师生合作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在老师适时的点拨和示范下,体会和感悟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二、互相合作,学会交流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让学生树立表达的自信心,引导他们积极参加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逐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如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请学生在自己读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以后问:“你喜欢什么时候的日月潭?为什么?”各学习小组热烈讨论后,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有的说:“太阳高照的时候景色很美丽,因为这样爸爸妈妈就可以带我们出去玩。”有的说:“下雨的时候,日月潭周围一片朦胧,像仙境,很美。”在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同时,也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
反思三
一、课件媒体创设情境
1、导入:让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找到台湾,再引出其风景名胜──日月潭,带领学生去游览日月潭的美丽风光。在这个环节中,我利用中国地图让学生们感知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接着唤起孩子们想要去日月潭看看的感情,回忆“潭”字和齐读课题。
2、复习生字,四字词语的巩固,指导书写。
【在导入和复习的环节上,我做了比较周全的准备,上的时候也比较轻松自如,孩子们当时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
二、运用抓重点词品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美进行课文讲解:
1、结合图片、日月潭俯瞰地图和神话故事理解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2、多媒体课件播放日月潭清晨和中午的景色:湖面上飘荡着薄薄的雾是什么样子?看到“蒙蒙细雨中的日月潭”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
我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倘若语文教学舍弃了情感,那么就失去了语文教学的灵魂,没有灵魂的教学,必然走进繁琐、机械、无效的死胡同。这句话给我极大触动。在这节课中,我努力以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同时努力让学生自己感受课文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日月潭之美的赞赏之情。要体会这种赞赏之情,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日月潭之美。于是,我试着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让他们从文中找出自己觉得最美的地方。只要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美,那么这种“情”就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同时我采用了“品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品。但由于让学生的品读的句子较多,显得有点蜻蜓点水,不够深入,有些学生只能浅显地感觉到句子的美,可是究竟是哪里美?却说不出所以然。是啊!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在内心深处留下这美的烙印。我想课文美的地方较多,如果重点抓住一两处美景深入体会,更能让学生形象的感悟美景,体会语言文字的精美,从而得到一定的语言积累。
(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文本语言还原为生动可感的意想,让学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对日月潭的风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储备,有效渲染了气氛。)
三、教学中的不足和问题:
1、在时间准备中不够充足,也没有提前试讲,当真正上课的时候,感觉有点紧张,特别是当课件乱了的时候,变得慌乱起来,心理素质不过关,这点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加强,因为作为一个老师紧张是要不得的。
2、课堂气氛不活跃,不严谨,课堂常规还有待加强。在课堂的驾驭能力还不强,没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
3、教学目标没有完全落实,尤其是有感情朗读、背诵这两个目标上引导得很少。对于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语文课需要花大部分时间在朗读上。在整堂课的学习上,我让孩子们进行朗读的环节比较少,目标中的有感情读,似乎在整堂课中都有所忽视,没有真正落实目标。
4、在课堂评价的实施和运用中,我不能适时地为学生作出最适当的评价,评价语言不够丰富、较为单一,评价缺乏实效;
5、在自主感悟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引导过多”等问题,在让孩子主动认知方面还没有真正放开。教学时,我只是注重自己对本课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感悟,没有关注学生在学习方法的提高,大胆“放手”,而是把自己的感悟强加给学生,没有引导学生对这些词语进行理解后而获得自己独特的感悟和见解。这样一来,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不强,学习能力没有提高,只是“学会”而没有“会学”。
6、没找到着重点进行训练,没有注意到运用抓关键词的方法还不是低年段教学的主要方法。在理解重点词语上,我更多的是灌输给孩子们“这词语什么意思”上,我觉得老师应该引导孩子们去理解,并相信他们的能力,把课堂还给孩子们。
7、在学生的朗读能力、说话能力和积累能力方面,做得不够,应当要让孩子多读多说,主动让孩子探究,创设情境、熏染、范读,各个方面去引导孩子的表达能力、读文捕捉信息的能力,体现出“读、说、背”的培养;
8、强化本课四字词语方面,也应该要让孩子在朗读中、说话中去不断地巩固积累,这是知识的获得,力求一课一得。
9、低年级孩子写字与识字都很重要,我重点讲了“环绕”和“茂盛”这两个个词语,并分别让孩子们提醒会与哪些字混淆,孩子们的反应比较积极。写字中我作为老师感到惭愧的是粉笔字写的不是很美观,应该多去练练字。
10、过渡语和体态语言的运用得加强。俗话说:上好一节课容易,但要上好每一节课很难。我们应关注细节,在平时的教学中多备,多思,多学。
总之,教学技能非一日之功,得靠平时的修炼,一如既往的去做,才会日渐提升。因此在以后教学中,我应多学习相关教育教学的文章,虚心求教,多听听别人怎么上课,多反思自己的每一次教学行为。篇二:日月潭教学反思
《日月潭》教学反思
主讲教师:
《日月潭》描述了日月潭的位置,形状、名称的由来,向大家描述了日月
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本文在写作特色上,语言
优美,描写如诗如画,读来使人入情入境以,在写作顺序上是按时间的推移安排的内容。本
人在教学思路上,让学生查找日月潭的相关资料。本课是本组课文的总领,引领学生了解我
们的祖国历史悠久,山河壮美,幅员辽阔,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本课上了两课时,学生能在老师的目标引领下完成锁定的目标,认识9个生字,会写12 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背诵3——4自然段。(因为在本课3、4自然段是重点,也是难点)。但也有不足,如“展”学生写成“衣字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人作了教
学中的一些浅显的反思。本来该课能运用多媒体展示图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意思,向学生展
示日月潭的不同时段的美。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使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拓展。在走进文 本之前,抓住“题眼”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好的题目,可以概括全文内容,也能体现写
作思路,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而本文就注意了题文照应,正文从不同方面介绍了日月潭的
瑰丽风景,依次介绍了日月潭的环境,形状以及清晨,中午雨天的景色。课文的语言非常优
美,指导学生反复的诵读,通过这个过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情绪产生“视象”体会
画中之情,画外之意。这个环节就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发展了学生的朗读能力。朗读形式,本人是根据训练的需要设计的。通过读句,读段,对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发展语言水平,是
很有好处的,在这点上,本人在本课的教学中,注重了练习的落实。根据低年级学生认知的
特点,加强了词句的训练。在这环节中,本人强调了在语言环境中学词识字。联系课文的内
容,联系具体的形象,联系相近的词语,尽力做到深入浅出地理解词的意思,提高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如、反复朗读自己
喜欢的部分,知道这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每种事物有什么特点。然后,了解句与句之间内
容上的联系,最后抓住词语进行背诵。充分信任学生鼓励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重点引导在“品”中
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在朗读课文时,感情基调要随时发生变化,读出景物的美,对日月
潭由衷的赞美,注意语速的变化及语调的抑扬。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学生在探究与感悟中,是否能得到情感升华很重要。以朗读为主,在读中悟,在读中赏是本课的教学主流,其读文
章也是读自己,是生成智慧的重要途径。
但我在具体课堂中,仍然是犯了老毛病,总是想让学生按着自己的思路走,像牵牛一样,生怕他们走丢了不能把他们找回来,所以死死地拽着绳子,时时地拿着鞭子,把他们赶到自
己的轨道上来。生怕学生游离于自己的预设之外而不知道怎么收回来。过于牵制学生,讲得
多而让学生读得少,太死扣文本而发散的少。其实学生的表现还算是不错的,体会也很多,但我就是没有很好的抓住他们点滴的感受引领他们继续深层次地感悟。当他们说到跟我预定
的目标不同时,我甚至很紧张,只想着怎么赶快把他们拉回来。其实我忘了,语文是应该珍
视学生的独特感受的,语文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语文课堂也是不应该有太多预设的。老师是
引导着,不是讲解员。应该放开手脚让学生去感悟,去体会,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地学到东西。
道理我不是不懂,只是怎样去真正领悟,还去学习,需要去揣摩,需要去尝试。以后的教学生涯还很长很长,我要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学习他们的课堂教学经验和从容,也要向年轻教师请教,学习他们的教学理念和创新精神,使自己不在做误人之师,早日修成
正果。篇二:日月潭教学反思《日月潭》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写景的短文,描绘了我国宝岛台湾著名的风景区——日月潭。日月潭是台湾省
最大的一个湖。那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作者从不同方面介绍了日
月潭的瑰丽风景,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宝岛台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为了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我以一则招聘启事引入,让学生当小导游,活跃了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我把读贯穿全文,采用了“品读”的方法,并引导学生在品读中层层深入。除了引导学生品
读之外,在讲述完日月潭清晨、中午和雨中的美景后,我又进行了如下设计,教师边导语“日
月潭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在不同的时候变化着自己的新装??”,边出示微风吹拂下、夕
阳西下、月光映照下的日月潭,孩子们看着这些美丽的画面心中又荡起了圈圈涟漪,对美丽
的日月潭又产生了无限的遐想,进一步感受到了日月潭的美。此时,我发现孩子们已经被这
美丽的日月潭所陶醉所吸引,就势让孩子们用自己积累的好词佳句夸夸日月潭,孩子们纷纷
举起小手跃跃欲试,有的说“日月潭你什么时候都美啊!”有的说“日月潭景色宜人!”还有
的说“日月潭风光秀丽!”孩子们的情感得以释放。
在朗读、理解之后,我让学生说说你还了解台湾的什么,学生通过课前查找的资料说了
一些,这时我也补充了台湾特有的阿里山、蝴蝶、水果等图片资料,使学生对台湾产生了美
好的向往。这时,老师导语“在台湾也住着和你们一样的小朋友呢!让我们隔海相望,和他们说说心里话吧!”孩子们敞开心扉、畅所欲言,他们的情感再次得以释放。新的课程标
准要求课堂上要体现民主、开放、平等。学生是真正的主人、学习的主体,老师只是学生的
学习伙伴。在《日月潭》的教学过程中,我还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的
灵气、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篇三:日月潭教学反思
《日月潭》教学反思
《日月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组的第一篇课文。本组教材的专题是:爱
祖国、爱家乡。
《日月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类文章,指导学生美美地读是教学本文的一个重点。
作者以清晨和中午两个特写镜头展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和祖国大
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文章结构清晰,景美情浓,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仔细品味文中佳句,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
本文的教学难点是:读中感悟,感受日月潭不同的秀丽风光。《日月潭》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依次介绍了日月潭的位置、形状、以及清晨、中午、晴天、雨天的景色。第一自然段有三句话,概括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环境。.第二 自然段描写了日月潭的形状,通过两个形象的比喻句:“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
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写明了日月潭名字的由来。第三自然段写清晨,日月潭被晨雾包围
着,朦朦胧胧的,景色宜人。第四自然段描写了日月潭中午、雨天的景色。“太阳高照”、“清
晰”写出了晴天日月潭美得明朗;“蒙蒙细雨”、“轻纱”、“朦胧”几个词语点明了雨天日月潭
美得宛如仙境。在这样的对比中,感受到日月潭不同时间、不同天气给人们带来的不同美感。
最后一个自然段概括了全文,赞美日月潭风光秀丽、是旅游胜地。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先是利用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中国地图上
找到台湾,再引出其风景名胜——日月潭,带领学生去游览日月潭的美丽风光。借助网络搜
索了有关日月潭清晨、中午、晴天、雨天的风景图片,再利用课件展示大量的图片来让学生
更清晰的来了解日明月潭。通过图文结合,将文本语言还原为生动可感的意想,让学生陶醉
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对日月潭的风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储备,有效渲染了气氛。引导学生在
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学文,把识字与认识事物联系起来,把识字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
让学生学习课文、理解课文与朗读感悟、观察图画有机结合,以读感悟、以读促悟、图画助悟、抓关键词领悟等学文形式,落实学习目标,改变了以往只有老师
的讲解和课本的图片的泛味,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做学习的真正主人。从而加
强对知识的记忆。
可是,上完了这节课,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课中还存在许多不足,首先是在课堂的驾
驭能力还不强,学生字词的掌握,朗读的指导,及课堂中的评价等还不是很到位,其次是本
节课的教学时间上的安排有点不合理,出现前松后紧的现象。篇四:日月潭教学反思《日月潭》的教学反思马停停
《日月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描写景物的文章。作者以清晨、中午和雨中这三个特写镜
头,展示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和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文章结
构清晰,景美情浓,如诗如画的自然景观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课件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朗读课文,使他们不仅感受到日月潭的美丽,还大大激发了他们热爱祖
国宝岛台湾的情感。
一、搜集资料,自主学习。对于孩子们来说,没有人去过台湾和日月潭,但有可能在课外书或电视上对那里有所了
解。课前我布置学生查找相关资料,使文本的学习得以拓展,并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
能力。另外,我课前还布置了预习任务:
1、把课文读三遍,标出课文的自然段,并把生字圈
出来,2、把课文中的生字词读熟练。通过这样有目的的预习,锻炼了学生的预习能力,同时
课上用极少的时间就能扫除生字障碍,节省了时间。
二、教学中渗透合作探究。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有利于师生、生生间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能促进学生思
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主动地获取新知。如学习课文第三、四自
然段时,各学习小组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组讨论。通过合作学习,变传授为自学、变讲为导,调动了学生课堂主体参与率,形成民主、和谐的探究氛围。但是如果我能请孩子们从学习小
组中选出一名汇报员汇报学习成果,其他同学加以补充,我只作适当的点拨启导,课堂气氛
会更加好,教学重点就有了层次,也不会在汇报上浪费太多时间。可是,上完了这节课,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课中还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说在课堂评价
的实施和运用中,我不能适时地为学生作出最适当的评价。当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
么叫日月潭时,有一个学生站起来说出了日月潭的形成,由于不是我想要的答案,我就没有
及时鼓励他,而是又去叫其他学生了。通过课后反思,我认识到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从鼓
励的角度出发,表扬他在课前查找了大量关于日月潭的资料。这样不仅可以保护这个学生的
表现欲望,而且会使其他学生的信心倍增,积极性提高,从而使课堂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
篇五:日月潭教案和反思 日月潭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台湾省的日月潭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宝岛——台湾。同时渗透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意思。
3.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教学重难点:理解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想象、体会那里的美丽。
教学方法:新授
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等。
一、揭题导入,出示中国地图
(一)师:我们的国家有许多风景优美的地方,神奇的九寨沟,四季如春的西双版纳,令人向往的丽江,芳草凄凄,野花芬芳,遍地牛羊的大草原,美丽如画的西湖?你去过哪些地
方?今天我们一起去领略的是一个特别而又美丽的湖,它的名字叫“日月潭”(板书课题)让
我们一块儿去欣赏那儿的美景吧!
(二)情境体验,整体感知1 请各位小旅客们系好身边的安全带,我们的飞机就要起飞了。今天我们前往的目的地
是台湾省的日月潭,请大家观看大屏幕,听导游为我们介绍日月潭的美丽风光。(多媒体画面
及音乐)2 同学们,刚才听了导游的介绍,有什么感受吗!你们想亲眼去看看吗?请小朋友自由
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感受日月潭的美。注意把字音读准。3 生字词反馈。(多媒体出示生字词)
二、品读课文
1.台湾是我们祖国一衣带水不可分割的领土,日月潭的风光是我国珍贵的旅游资源。你
喜欢哪部分内容,能有感情地读给大家听吗?
1)指名读
2)集体评议
3)教师指导后再指名读(在学生读文过程中,适机出现“群山环绕”“隐隐约约”“清晰”“朦胧”等词,让学生
多读读这些词所在的句子理解词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运用词语说话。)
a.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b.晨星和灯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c.周围的建筑清晰地展现在眼前。d.景物一片朦胧,就像童话中的仙境。
3.朗读全文。(每个自然段请喜欢读的小朋友站起来读。)
例1.下雨时的景色(当以说喜欢的这一部分学生)(1)这时候,日月潭真像童话中的仙境,仙境指什么?(2)这时候,日月到景色的最大特点是什么?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朦胧)(3)蒙蒙细雨是指什么样的雨呢?(小毛毛雨)既然是小雨,那我们在读这四个字的时候要读.得慢、轻一点。(多媒体课件出示这一句话, 并标上指导朗读的记号)老师指导朗读这一句话。.(4)朗读这一段,还要注意些什么呢?(朦胧、仙境等词)(5)师配乐朗读一一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
例2.清晨时的景色。(同样,也由喜欢这一部分的学生引出。)(1)请默读这一段,完成这道题。(课件出示要求:默读,在点明景色特点的词语下划--)(2)回答并板书(隐隐约约)(3)我们应该怎样读?(课件出示:反复练读,在应该强调的词语下划·小圆点)(4)男女生指名赛读一稍作评议后再齐读。例3.中午时的景色。
过渡:我们在学习描写早晨景色时借助了两个题目,现在,我们按照这种方法自学。.(1)(课件)学生自学,划记,朗读。
(2)与同桌交换意见,完成这两题。.(3)指名读一一评议一一指名配乐读一一配音乐齐读。.2.交流讨论:你在文中读到了什么?了解了些什么?请用读课文的方法告诉大家。三,小导游介绍。
如果你是导游,你会先介绍什么给游客呢?(对日月潭的总体介绍)你能来试一试吗?
1.日月潭是我国——省最大的——。那里——,——,周围有——。(板书:湖大,水深)
2.多媒体课件出示填空 日月潭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_______。这个岛把湖水____北
边像______的______叫_______,南边像_______,叫_______,所以_________)用“因为??所以??”来说一说名字得来的原因。你们说的真具体,如果我们把“圆圆的”,“弯弯的”这些词去掉,改成“北边像太阳”,“南边像月亮”好不好?为什么?
3.如此神奇的日月潭,风光一定很不错。课文里写了日月潭不同时间的景色。你最喜欢
什么时候的日月潭?请你读一读。①清晨。(看课件,该怎么读?轻一点。你觉得哪几个词语用得好?薄薄,隐隐约约。隐
隐约约是什么意思?看得见又好像看不见。口头填空:清晨,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天边的
晨星和山上的点点星光,隐隐约约地倒映在湖水中。好像——。)
(板书:清晨
薄薄的雾
点点灯光
隐隐约约)
②中午。(看课件,该怎么读?重一点,心情开朗。整个日月潭的美景你想象一下,会有
哪些?清清的湖水,绿油油的树木,还会有白色的亭子、红色的房子,湛蓝的天空等等。美
不美?)
(板书:中午
清晰
展现)③下小雨。(看课件,读出轻柔的感觉。在这样的仙境中,你想做些什么?说些什么?)
(板书:蒙蒙细雨
轻纱
朦胧
仙境)
4.说说你认为日月潭最美的是什么?(请每位同学在学习小组里,把自己最感兴趣的内
容介绍给组员听)
5.你最欣赏哪位导游?能说说理由吗?
6.请学生再次观看有关日月潭的视频,几位优秀导游为大家作介绍。(集体评议,教师鼓
励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
7.向好友介绍日月潭。(此内容也可在课后进行)
8.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自己喜欢的部分可背诵。
五、升华
师:台湾是我们祖国的一部分,但是现在却还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你想对台湾小朋友
说些什么呢?
六、小结
时间太短了,我们匆匆忙忙地欣赏了日月潭的美丽风光,其实,它还有许多美丽的地
方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欣赏。(欣赏图片。随机)
七、写一写
1.出示生字。岛、茂、建等,先让学生说出难点,再指导特别是岛的字形,茂的一点,建的笔顺。说说这几个生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些什么?(“绕”注意不要多加一点)教师范写。
2.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学生的书写姿势)
八、课后作业
1.向爸爸妈妈或你的好朋友介绍日月潭。
2.完成课后练习。
3.把你会写的词语都抄下来,记载在好词佳句本中。4,到图书馆或上网找一找有关日月潭的资料,了解更多日月潭的知识。板书:
日潭月潭
位置: 台中附近的高山上特点:最大、深、水绿、清晨:(薄雾、晨星、灯光)倒映水中 中午:清晰、朦胧、像仙境风光秀丽
反思:
这节课准备充足,课程安排合理,在教态及教师语言上有进步,教学设计也体现了一定的智慧,但是没有达到我想要的效果。本文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文,学生学完后应该会对日月
篇三:日月潭教学反思
《日月潭》教学反思:
《日月潭》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九课的内容,课文描绘了台湾著名风景区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读懂写景的文章比较困难,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大量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日月潭的秀美风光,在教学方法上,我主要采取以读为主的情境渲染法,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指导朗读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如:在教学日月潭雨中的景色时,让学生抓住“轻纱”“一片朦胧”“仙境”这三个词语,指导要读得轻一些,学生在读的时候再借助图片就能感受雨中日月潭的美。在教学中,我还不段创设情境,如:让学生配乐朗诵,想象画面,很多学生学习兴趣高涨,一节课下来,朗读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一、教学目标:
蒋老师揭示学习目标,表达简明、具体,学生一目了然:了解日月潭的位置、名称来历,日月潭的美丽风光。既有知识目标,又有情感态度目标;目标符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水平,不偏不高不低,符合课程标准及课本要求。
二、教材处理
蒋老师的课知识体系把握准确教学重点突出,教学难点突破,内容定量妥当,蒋老师将感悟日月潭的美景作为了一个重点,在学习这一部分内容的同时贯穿着词语的理解,朗读的指导,全面规划了教学任务,培养了学生的思维,朗读能力,加强了方法,应用,探究等方面的内容。
三、教学过程:
1、揭示目标,导入自然,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蒋老师都是从出示日月潭,日月潭的特点入手。
2、蒋老师教学环节安排合理,教学的组织形式科学,结构严谨,节奏适中,蒋老师注重了利用课本插图向学生展示了日月潭清晨,中午和蒙蒙细雨时的不同景象。全班学生都积极参与整个课堂教学。在指导生字认读时,蒋老师利用了情景教学法,让学生观察屋内白茫茫的玻璃,理解什么是“朦胧”,并让学生回忆晴天时,透明的玻璃,对比理解文中的另一个重点词语“清晰”,调动学生感观,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激发学习兴趣。
3、蒋老师注重了学法指导,学习习惯的培养。
如蒋老师的学法指导:
日月潭在哪里?用“”画出,用“”画出你认为美的词语或句子,目标明确,有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习惯的培养。
整节课中,全体学生积极参与主动学习,态度端正,能快速明确学习目标,紧张地读书、练习、讨论。蒋老师的班级学生常规训练得很好,师生配合默契,学生学习认真,秩序井然。
四、教学效果
蒋老师的课教学效果好,当堂训练的内容学生都能较准确地完成,每个学生的知识,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真正做到了有效教学。
如要说缺点的.话就是学生动手练习的时间有些短,能让学生动手写一写,更有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二年级学生很少有人去过台湾和日月潭,但有可能在课外书或电视上对那里有所了解。课前,我布置学生查找相关资料,是文本的学习得以拓展,并有利于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上课伊始,我首先播放课件,出示带生字、词语的水果,创设情境:热情的台湾小朋友拿出水果邀请我们去做客呢?瞧!宝岛台湾这么多水果,谁想摘下水果尝一尝呢?同学们一听,都来了兴趣,争先恐后的来摘水果,达到了复习生字、词语的目标。
之后,我又提出问题:想一想日月潭名称的来历?要求学生默读课文并且在书上画出答案。其实,学生们并不难找出答案,但我想学生们都没有去过日月潭,单纯靠朗读,并不能知道日潭和月谭的位置。因此,我利用课件,通过一副日月潭的图片,给学生指出光华岛和由光华岛分成的日谭和月谭。这样,学生不仅知道了日月潭名称的来历,而且就算是没去过日月潭,也知道了日谭和月谭的位置。
在讲第三、四自然段时,这两段都是讲日月潭优美的景色,应注重朗读的指导,读出日月潭的美来。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遵照课标的精神,在整体感知环节,我让学生默读全文,找出自己感受到美德语句,和小伙伴读一读,并且交流一下“日月潭都为我们呈现出了哪些美?”能力强一些的同学他们能概括出“清晨、中午和雨中的美景”。这一环节的设计,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又能使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初步感知日月潭的美景。而后,我又以一个问题贯穿了整个阅读教学:“在这些不同的景色中,你最喜欢什么时候的景色呢?”指名回答,学生先提出哪儿,就先讲哪儿。这部分主要采用了“品读”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如教学“清晨的日月潭”这一部分时,学生起初只能通过“薄薄的”“隐隐约约”等词语的表面感觉美,这也正是他们年龄较小,以形象思维为主。我想到只有直观形象的情境教学才能使学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障碍,获得感性知识,激发学习兴趣,所以我借助课件出示“湖面上飘着薄薄的雾的图片”,让学生展开想象,所说看到了什么?让学生体会这种朦胧的美,学生在这优美的意境当中,欣赏着美丽的图画,学习兴趣提高了,这时再指导朗读就使“品”得以深化。
一、整体感知,发现美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遵照课标的精神,在整体感知环节,我让学生默读全文,找出自己感受到美的语句,和小伙伴读一读并且互相交流。每个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知是不同的,寻找到他们心中认为美的地方也是不同的。我从尊重学生的个性体验角度考虑,采取上述做法,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又能使学生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初进一步感知日月潭的美景。
二、层层深入,感悟美
乌龙中心学校 蒋成连
《日月潭的传说》讲述的是关于我国台湾省最大的湖泊——日月潭的一个动人的传说。年轻的渔民大尖哥和水社姐为了拯救日月,挺身而出,历尽艰险,降服恶龙,最后又化作青山守卫在日月潭两边的故事。
本课课上完了,回顾自己的教学设计、对照自己的教学课堂,我审视着自己的教学过程。有以下获得:
1.创设情景,图片引入,让学生神经兴奋起来。
我在教学时首先以一组优美的日月潭风光图,把学生们带进了一个如诗如画的美好情境中,激发了学生对日月潭的无限喜爱与向往之情,并巧妙地将导入与课文第一自然段的讲读结合起来,省时、省力,而且教学进程自然流畅。
2.设身处地,体会感受,让学生充分地读起来。
语文味,首先体现在让学生充分地读起来。我们首先需要思考的是读哪些。是不是每篇课文都要进行全文性的朗读训练?是不是每篇课文的每个段落都要值得花大力气进行朗读训练?我认为不是的,教师的主导地位就在于准确把握和挖掘值得进行朗读训练的段落,引导学生深度感悟、朗读,培养其语感。《日月潭的传说》真正值得去品读的段落是课文的三、四自然段。这样,避免了平均用力,删繁就简,训练能得到有效保证和落实。
3.体会用词魅力,让学生充分地用起来。
语文课的语文味,还体现在让学生积极地运用语言、内化语言。教学《日月潭的传说》,完全可以让学生实践语言,将这个美丽动人的传说讲给别人听。为了能把故事讲好,讲得生动、吸引人,课堂上进行了两次模拟讲故事。
4.步步追问,让学生的想象飞起来。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进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课文中几个地方只用轻轻几笔带过了的许多情节,学生读了以后往往会有文虽尽而意未穷的感觉,这就给学生充分联想、想象、思维的余地。我结合阅读教学,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想象训练。这样既有利于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更主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第三自然段:在学习“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从阿里山的山洞里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这一句,引导学生想象,他们在行进的路上,是如何翻山越岭,披荆斩棘的?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么克服的?通过想象情境,更能感受大尖哥和水社姐不畏艰险、为民除害的精神我接着我出示句子:引导学生想象一路上他们历经了千辛万苦,饿了就__________;渴了就________;累了就________。通过这个句型练习,充分引导学生的想象,体会主人公的不畏艰难、舍生忘死的精神。既加强训练学生的语文组织和表达能力,让学生理解和体会语言文字的感染力,又结合道德品质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当然,不足之处还存在着,比如:首先,板书没做到工整美观,以后要朝这个方向不断努力。其次,在自主感悟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引导过多”等问题,在让孩子主动认知方面还没有真正放开。教学时,我只是注重自己对本课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感悟,没有关注学生在学习方法的提高,大胆“放手”,而是把自己的感悟强加给学生,没有引导学生对这些词语进行理解后而获得自己独特的感悟和见解。这样一来,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不强,学习能力没有提高,只是“学会”而没有“会学”。
这篇美丽动人的传说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日月潭的秀丽风景、两位英雄的义举,还有那一处处留白带给学生的思考,拓展学生思维想象的空间。
为 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大尖哥和水社姐取得金斧头和金剪刀的来之不易,我也是采用了清风雅韵一样的说话训练内容,学生通过想象说话,把原来抽象的“翻山越 岭”、“披荆斩棘”、“千辛万苦”变成了一幅幅具体生动的画面,学生在理解时也更立体一些。着实感受到两位英雄得到金剪刀和金斧头的艰难,对两位英雄更是 充满了敬佩之情。
文中的训练点还可以挖掘,比如英雄在海底与恶龙决战三天三夜的情况,我想一定是充满了惊险和刺激;英雄变成两座青山后,乡亲们的感激场面;游客来到日月潭,听了这个故事后的想法……课文中的留白成为课堂上的亮点。
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需要很强的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语文《日月潭》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语文《日月潭》教学反思1在识字环节中我运用了多种形式的识字方法帮助学生识字,而且难度递进,环环相扣,让学生慢慢的由认读加拼音的字到去掉拼音后的认字,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游戏中就把文中的字认识了。
在课文教学中,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将文本语言还原为生动可感的图片,让学生陶醉在令人神往的境界中,对日月潭的风光有了更多的表象储备,有效渲染了气氛。然后以读代讲,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感悟、理解,让学生感受日月潭的旖旎风光。
在教学日月潭名字的由来时,我运用了日月潭的平面图让学生更象形的知道了为什么这个湖会叫日月潭,并让学生运用关联词“因为……所以……”说一说日月潭名字的由来,这样较好的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其中第三、四自然段是朗读的重点,通过朗读,表达出不同时间,不同天气景色的变化。为此,我设计了指名读,自由放声读,男女生赛读、找伙伴读,同桌互读,小组合作读等多种朗读方式,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并在老师适时的点拨下,体会和感悟了日月潭的秀丽风光。整堂课的教学重点我放在了第三段,指导学生在读熟、读美的基础上,练习了背诵。
最后,带领学生欣赏了我制作的日月潭风光,在学生观察图片及教师的叙述中,让学生感受到了日月潭的美,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而且我把苏轼赞美西湖的《饮湖上初晴后雨》作为了拓展,帮助学生更多的积累古诗。
可是,上完了这堂课,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的课中还存在许多不足,首先是在课堂的驾驭能力还不强,没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其次是在课堂评价的实施和运用中,我不能适时地为学生作出最适当的评价,评价语言不够丰富、较为单一,评价缺乏实效。在本堂课中,我重复性的语言较多,今后我要多注意自己在课堂的`语言表达,做到语言精练,让学生易懂。这些也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二年级语文《日月潭》教学反思2《日月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它是一篇写景的美文,文中首先介绍来日月潭的地理位置,接着介绍了它名字的由来,最后介绍了日月潭清晨、中午、雨天的不同风光。日月潭很美,描写日月潭的词句也很美。这些优美的词句值得品读和积累。在教学第一课时的时候,我主要是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引导学生识记生字,并写会生字;根据插图和练习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四字词语的含义;优美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能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识字。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有9个。教学时,我采用由句到词再到字的顺序呈现生字,变换语境再现生字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识记生字。二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课堂上老师帮助学生梳理和归纳了多种识字方法。例如:学生用编字谜的方法记住了生字“胧”、形近字比较法记住了“绕”、换偏旁记住了“环”等。
读文时引导学生结合图片,联系上下文,甚至是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来理解词语的意思。例如理解词语“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名胜古迹”这些词语。
课前的预设是好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总有这样或是那样的问题出现,总有许多的遗憾:
1、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教学时,不仅引导学生识记生字,更重要的是学会积累并运用。这一点我做得还不够。其实,课堂上,学生在识记生字了教师可以顺势让学生口头组词或是用词说一句话。这样生字的巩固识记效果会好一些。
2、指导写字可以引导学生先按结构归类,再重点指导容易写错的生字。写字的时间可以再充足一些,就可以在书写完毕之后进行展示评价,使学生书写更加美观。
3、课堂上的评价还是应该以激励性语言为主,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年级语文《日月潭》教学反思31、合作学习法。
教师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讨论,有利于师生、生生间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主动地获取新知。如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时,各学习小组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分组讨论。通过合作学习,变传授为自学、变讲为导,调动了学生课堂主体参与率,形成民主、和谐的探究氛围。但是如果我能请孩子们从学习小组中选出一名汇报员汇报学习成果,其他同学加以补充,我只作适当的点拨启导,课堂气氛会更加好,教学重点就有了层次,也不会在汇报上浪费太多时间。
2、学会交流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让学生树立表达的自信心,引导他们积极参加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逐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如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我多媒体出示日月潭在雾中、雨中、早晨、中午、傍晚等不同情况下迷人景色,让学生欣赏后问:你喜欢什么时候的日月潭?为什么?各学习小组热烈讨论后,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有的说:太阳高照的时候景色很美丽,因为这样爸爸妈妈就可以带我们出去玩。有的说:下雨的时候,日月潭周围一片朦胧,像仙境,很美。在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同时,也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
3、《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着重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发展学生思维。教学时,我只是注重自己对本课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感悟,没有关注学生在学习方法的提高,大胆放手,而是把自己的感悟强加给学生,没有引导学生对这些词语进行理解后而获得自己独特的感悟和见解。这样一来,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不强,学习能力没有提高,只是学会而没有会学。
二年级语文《日月潭》教学反思4《日月潭的传说》一课,故事情节非常吸引人,描述了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为了解救被恶龙吞吃的太阳和月亮,用金斧头和金剪刀为民除害,最后化做了两座青山,永远地守侯在潭的两边。
故事凄美动人,情节并不复杂,在上这节课时,我便把学习的主动权放给学生,引导学生以小标题的形式来自主学习课文的各段内容,并且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去梳理课文脉络。于是,学生们四人小组就忙活开了,待到汇报时,各组争相发言,百花齐放。
有的标题是:想法擒恶龙—恶龙躲潭底—挺身杀恶龙—恶龙被降伏。
我的点评:孩子们颇有创意,会以小小标题的形式,根据课文故事的发展顺序去编写文章结构,真不错!
有的标题是:起因—恶龙吞日月经过—英雄降恶龙结果—恶龙被制服
我的点评:故事的前因、经过、结果一目了然,佩服孩子们的清晰思路。
孩子们的发言还有很多很多,有的是以抓住任务的动作来编写,有的是以人物的行为并结合品质来批注,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我被他们的热情所感染着,于是灵机一动,把自己按部就班的板书改动一下,结合孩子们的意见,于是就变成了:
恶龙吞日月,天地黑一片。聚众想办法,英雄挺身做贡献。恶龙被降伏,英雄变青山,长留日月潭。披荆斩棘过难关,精神驻心间。美名代代传!
孩子们看着我写的朗朗上口的板书,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有个学生挺认真地站起来说:“麦老师,我觉得‘英雄变青山’的‘变’没有‘化’字用得好,‘化’字非常恰当地体现出英雄的高大形象。”哇!真不可小看这些聪明可爱的孩子们,于是我立即虚心接受意见,把“变”改成“化”字。这也可谓是“推敲推敲”吧!看着这样的板书,孩子们大声自豪地朗读起来。最后,他们还不忘夸我一句:“老师,读了这个新颖的板书,我很快记住了课文的内容。真好!”
【日月潭教案和反思】推荐阅读:
日月潭说课稿及反思11-24
山东教师教案:《日月潭》教案10-12
《日月潭》的课堂教案设计01-25
《日月水火》教案11-02
二年级语文上册《日月潭》第二课时教案设计12-13
一年级语文上册 日月水火 2教案 北京版09-17
日月潭阅读理解答案05-25
《日月潭》标准教学设计07-08
课文日月潭教学设计07-26
部编人教版日月潭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