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的学校》读后感(共11篇)
我看了《花的学校》这本书,感触很深。读了这本书后,我印象最深的是《爱因斯坦在桥上》和《鱼医生》这两篇文章。
先让我来介绍《爱因斯坦在桥上》这篇文章吧!一天,下着雨。一位爱因斯坦的朋友开着车去探望爱因斯坦。忽然,他看见爱因斯坦在桥上一边走一边自言自语,还在白纸上写着什么。那个朋友看了看,说:“您在干什么?”“一个学生约我在这儿见面,还没来哪!”“那不是浪费你时间吗?”“不,我在等他时解决了一个难题。”爱因斯坦多么善于利用时间啊!接下来我来介绍《鱼医生》这个故事。鱼也会生病,也会受伤。但鱼类也有“医生”。“圣尤里塔鱼”就是鱼医生,它用嘴巴清除鱼伤口上坏死的地方,使病鱼恢复健康。
鱼医生一个小时可治好五十条病鱼。我第一次听说鱼类也有医生。在这本书上,我还看了很多故事。比如说《松鼠》、《偷看大王》、《大元帅和小棋迷》……书是我们的朋友,我们要多看书。
每一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观, 并体现于其行为世界之中。世界首富巴菲特从来不开名车, 开的是一部又老又大的美国车。他并不是没有这个经济能力, 而是他的价值观使得他不愿意把钱花在一些没有实际需要的东西上面。相反的我们中国的不少大亨, 一旦有了财富, 都会住进豪宅, 购置各档名车, 不是他们钱多得花不完, 而是他们觉得自己的价值就体现在这种所谓的面子上了。
这中外富豪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 常会引起我们的种种思考:作为一名教师, 作为一名党员, 作为一名学校干部, 我们的价值观又是什么?我们的价值观又将以何种形式来体现?
面对经济的飞速发展, 物质暴涨, 房价飞涨, 而教师收入却不涨, 我们的思维开始混乱, 一些教师开始迷失于涌起的浊流之中。有的学校干部开始融入社会, 辟捷径收受“好处”费;有的教师不惜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 从事有偿家教, 提高收入;面对阔绰的家长学子, 有的教师开始放下自己的清高, 收下了家长的“意思”……那一刻, 什么价值, 什么师德, 统统离教师职业规范而去, 那微薄的几个工资, 那几张红抄证书都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似乎这才是真正的生活, 有钱、能富贵生活这才是“硬资本”。
然而, 面对几千年的传统文化, 面对孔老夫子, 我们扪心自问, 孔老夫子的“一箪食, 一瓢饮, 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的境界去哪儿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 作为一个人民教师, 我们的行为对吗?
的确, 作为一名教师, 作为一名党员, 作为一名学校干部, 我们应该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观, 重新定位我们的价值观。
一、服务履责显价值
邓小平同志曾说“领导就是服务”。这是领导干部价值观的核心。的确, 教育就是服务, 作为学校领导来说就应树立服务意识, 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服务, 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和发展服务。学校领导的主要任务不是要求师生围着自己转, 按个人的意志去管理学校, 而是要求自己围着师生转, 根据师生的需求营造优良环境, 提供优质服务。
学校领导服务于教师, 首先要给教师一份信任, 在工作中得处处以大局出发, 时时为教师着想, 常常带着思考深入到教师当中去, 倾听他们的呼声, 捕捉他们的意愿。工作有了教师的信任, 就会得到教师的支持。
服务于教师, 要给教师一个成长平台, 要为教师的主动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谁不想有所作为, 成就一番事业, 问题是有没有、给不给机会。”这是一位教师的心声。其实这也是每一位学校成员的心声。对于一些追求精神价值的人, 他们需要的是“锦上添花”, 事业的成功是他们最幸福的事。因此, 作为管理者更应做他们事业上的助推器、铺路石, 要善于给教师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鼓励教师不满足于做一个平庸的教书匠, 在教学中有所创新, 跳出自己的舞步。
服务于教师还要善于给教师一份人文关怀。人都是感性的, 学校管理中, 当管理者心中有教师, 以情管理;当教师眼中有学生, 以爱教育;当学校每一个成员感受到了平等和谐, 感受到了人文关怀, 这样的管理才能彰显其魅力, 这样的校园才能奏响和谐之歌。
二、勤政廉教提价值
学校干部肩负着引领学校发展、师生发展的重任, 因此, 学校干部会多于教师思考。但看看我们现在有不少的学校干部, 一旦到了一定职位不是更忙了, 反而是有空下来的时间了, 闲了就想搞搞其他活动, 如迷恋于牌类, 热衷于享受生活。试想, 一个整天热衷于牌桌上的学校干部, 他还会有时间去充充电, 想想如何管理学校, 如何提升学校品位, 如何搞好教育吗?不会。因此, 要当一个好的学校干部, 就应该有学者气、书生气、行家味, 这就需要利用时间加强学习, 不断地为自己的学识积累充电, 为自己的管理内涵充电, 为自己的为人之道充电。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学会信任人, 学会欣赏人, 学会表扬人, 学会尊重人, 学会关心人“;力求“低调做人, 诚恳待人, 高调做事, 稳妥处事”。以“领导权力是一时的, 领导魅力是一世”的格言自律。
三、淡泊宁静论价值
教育是付出也是收获。教育者的收获也是与众不同, 作为教师付出是没有止境的, 教师要教到老学到老, 要学到老教到老, 而教师的收入却是寥寥可数。作为学校领导是教师与领导的双重身份, 他的付出会比一般教师更多, 若论教师 (学校领导) 的付出和收入是否相当, 答案永远是否定的。但当每每处于生活空间里有一张张笑脸欣喜地叫到:“你是我老师!”当节日来临一张张贺卡从四面八方纷飞而至时;当一个个成功的弟子前来问候时;当学校的教育得到家长、社会的肯定时;当一项项学校荣誉汇集而至时……作为教师, 作为领导, 会发现自己的收获远不是多少金钱所能及的。因为, 教师收获着的是无穷尽的鲜花与芳香, 这也是其他任何职业者都无法比拟的。诸葛亮说:“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一语道出了教师立身安命的价值所在。
教师是世界上最为普通的职业, 同时也是世界上最为珍贵的职业。学校领导只是一个职位, 更是教师中普通的一员。我们在学校这片繁花似锦的大花园里, 默默无闻地工作着, 我们的付出将造就一位位撑起国家、民族希望的栋梁之材, 那时我们的心才是最美、最甜的。
摘要:作为一名教师, 作为一名党员, 作为一个学校干部, 我们的价值观如何来体现?学校领导首先应树立服务意识, 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服务, 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和发展服务。其次应有学者气、书生气、行家味, 不断地为自己的学识积累、管理内涵、为人之道充电。再次应有“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的价值认识。
《花的学校》是一首优美而富有童趣的诗歌,作者用拟人手法,展开了丰富的想象。以儿童的眼光描绘了花孩子们的美丽、活泼、调皮。这首诗共有四节,诗歌的语言和所描绘的情境很能调动学生相关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学习内容产生亲近感。对《花的学校》一文,我是非常喜爱的,我反复认真地读了这首诗,根据课后要求,我也背了这首诗,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感受,每背一遍都会想到孩子们在背诵时会遇到哪些困难,什么地方要给予帮助。
站在孩子的角度读,也站在老师的角度读,在这样的阅读中,我被作者感动着,也被自己感动着。我想,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只有自己走进文本,被文本感染感动,才能够感动学生,带动学生。所以课堂上,当我要求孩子们把自己想象成一朵美丽的花,听我认真地范读完后,孩子们好似刚从睡梦中醒来,一个个打着哈欠,伸着懒腰,那舒服劲,让人看着都羡慕。
在课堂上,作者与我,我与孩子们都成了花园中的一份子,孩子们仿佛走进了文本,随着作者的语言狂欢,嬉闹,生长。我想,这应该是我理想中的灵动的语文课堂,我们的语文课应该是踏踏实实地立足课内,放眼课外,展望未来,为孩子的生命奠基的。
第二天清晨,雨停了。只见一把把小雨伞从树下的枯叶中、从干枯的树干里撑着开来。
我自然能够猜出他们是为谁撑起小伞!你看,成群结队的小蚂蚁在蘑菇哥哥的臂膀下遮风挡雨!
我真的觉得那些蘑菇是在地下的小学上学。
平时他们关上门安静的做功课,遇到下雨天,老师就让他们出去帮助山林里的小动物们。他们飞快地冲进雨中,短短的时间就打开臂膀,为小动物们遮风挡雨。
花的学校 教学反思
《花的学校》选自《新月集》,《新月集》是泰戈尔一部著名的儿童散文诗集,也是他众多散文诗的第一本。诗集出版的1886年,正是他春风得意时。又值他的第一个女儿出生。新的生命和不断取得成功的事业带给年青的诗人阳光般的心情,这本诗集也为泰戈尔赢得了“儿童诗人”的称誉。《花的学校》以孩子天真的口吻向妈妈描述自己童心感受的自然和学校。读着诗,似乎看见在十八世纪末,一位年青的父亲,在雨后的绿地上,听着孩子欢快的声音,一脸慈祥。整首诗洋溢着向往自然的热烈,折射着美妙童心的幻想和憧憬,同时也流露出浓浓的母爱亲情。诗句在灵动童心的引领下,把我们带进神秘恍惚的仙境,让人浮想联翩。
1、会写本课生字,正确认读“罚”“裳”等生字,会写“荒、舞、够、臂”等字,理解“润湿”“碰触”“狂欢”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的意境。
3、会用拟人的手法描写身边的事物。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的内容。
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过“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鸟儿已经飞过”这句诗吗?你知道这句诗的作者是谁吗?他就是泰戈尔,印度著名的诗人。(课文后面有资料袋,生可自主积累)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他的另一首优美的诗歌--《花的学校》。
二、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的情况,师出示生字卡片
1、读准下列字音。
荒、笛、罚、假、裳
2、交流、识记生字。
师出示田字格,引生认真观察并牢记生字的结构和笔画。
A、加偏旁记忆的字:由--笛青--猜
B、换偏旁记忆的字:汤--扬汪--狂劈--臂
C、注意这些字的结构:
“落”是上下结构,草字头要写宽点;
“舞、猜、臂”字横画较多,要注意书写均匀。
3、读读写写下列词语。
润湿、荒野、口笛、狂欢、簌簌地、衣裳、双臂、急急忙忙
4、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润湿:潮湿润泽。
荒野:宽广平坦的地方
簌簌:文中是指风吹物体等的声音
狂欢:纵情的欢乐。
急急忙忙:心里着急,行动加快。
三、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
1、学生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请四名同学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其他同学思考本诗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想象了哪些事物,它们是什么样的表现?教师相机指导。
3、说说每一部分诗的内容。
第一部分(1-2段):想象阵雨降落时,花儿在绿草地上跳舞、狂欢。
第二部分(3-5段):想象雨来时,关了门在做功课的花朵们放假了。
第三部分(6段):想象花孩子们在雨中穿着各色的衣裳,冲了出来。
第四部分(7-9段):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他们对着妈妈扬起了双臂。四、朗读课文,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
四、朗读课文,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
1、听教师朗读。
2、教师领读,生齐读课文。
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自己最欣赏的句子。
4、同桌交流,说一说这些句子美在哪里?
5、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佳句。
6、让同学们说出自己的感受,大家共同欣赏。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开火车读课文。
2、指名学生用简洁的话复述本诗的主要内容。
二、读中感悟,探究解疑
1、学习第一节。
A、老师范读。
B、交流汇报这一节中优美的词句,并说明喜欢它的原因。
C、反复吟诵,细细揣摩,品位语言的精妙。
(a)句:润湿的东风走过原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理解体会:哪一个词语概括了东风的特点?(润湿)
从“走过”、“吹着口笛”这两个词语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读了这句话,你会想到怎样一幅画面?
(b)句: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理解体会:为什么是“一群一群的花”,而不是“一朵一朵的花”呢?
你认为花会从什么地方跑出来呢?教师引导,启发想象。
你从“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这句话中感悟到了什么?
“狂欢”是什么意思?你能想象出花儿在绿草地上跳舞的情景吗?
D、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学习第三至第五段。
A、学生齐声朗读。
B、读中感悟,合作探究。
a、为什么“我”觉得“那群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它们关了门在做功课”?
b、你是怎么理解“雨一来,它们便放假了”?你喜欢这样的表达吗?
请你照样子写一写,如“清风一吹,他们……”“蝴蝶一来,他们……”
清风一吹,他们
蝴蝶一来,他们
3、指导学习第六段。
A、教师范读。
B、小组内交流下列问题。
a、“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一句说明了什么?
b、你是怎么理解“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一句的?
c、“雷云拍着大手”是什么意思?
你是怎么理解“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这句话的?
你认为花孩子们冲了出来,要到哪里去?为什么?
C、教师指导朗读。
D、学生自由朗读。
4、学习第七至九段。
A、学生齐声朗读。
B、指导学生理解、感悟、朗读。
小作者认为花孩子们的家在哪里?“那儿”是指哪儿?
你能想象出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的情景吗?
在作者看来,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是为了什么?
C、学生自由朗读、感悟、想象。
5、小结。
三、拓展延伸
说说你想象中花的学校是什么样的。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先在组内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
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2花的学校
花孩子
在绿草地上跳着狂欢的舞蹈
在地下学校关了门做功课
急忙回家对妈妈扬起双臂
瞧!牵牛花穿着紫色的裙子,
跳着孔雀舞;菊花穿着金黄金黄的礼服,与优雅的玫瑰花一起跳着双人舞;太阳花和向日葵两个好朋友一起,打着拍子,跳起了海草舞。“海草、海草、海草,浪花里舞蹈……”欢乐的舞蹈格外吸引人!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丰富细腻的想象,培养学生的质疑、表达、想象能力。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培养学生养成主动质疑的学习习惯。
3.发挥想像,仿写句子。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
2.想象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的情景,体会拟人句的写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字词,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花的图片,指名读花上的词语。
2.过渡:读了上面的词语,同学们一定会想起我们上节课学的一首儿童散文诗——《花的学校》,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首散文诗。(板书课题)
3.让我们大声地、美美地齐读课题。(生读课题)
[设计意图:从复习词语导入,意在巩固上节课的学习,同时自然引入新课。]
二、品味语言,想象画面
(一)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1.教师范读第1自然段,引导学生一边听一边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听到了什么声音?
(1)引导学生抓住“雷云在天上轰响”来想象画面。
(2)播放雷电交作的图片和声音,直观感受“雷云在天上轰响”。
(3)“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读到这一句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怎样的体会呢?
(4)小结:在第1自然段中,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赋予东风以人的特点。东风可以“走过荒野”,可以“吹着口笛”。这种写法多么形象生动啊!
2.小结:刚才我们学习第1自然段时,运用了“抓重点词语,边读文边想象”的读书方法。我们抓住这些重点词语来想象,就能和作者心意相通,仿佛看到了作者眼中的栩栩如生的画面。
(二)小组合作学习第2、6自然段。
1.过渡:下面我们运用这种读书方法来学习第2、6自然段的内容。请同学们放声读这两个自然段,边读边在脑海里想象画面,可以用笔画一画能让你看到画面或听到声音的重点词语。
2.学生汇报第2自然段的学习成果。
(1)课件出示: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2)学生汇报,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一群一群”想象花很多,抓住“跳舞”“狂欢”来想象花随风摆动、特别开心的情景。
(3)指名朗读第2自然段。
3.学生汇报第6自然段的学习成果。
(1)课件出示: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2)指名汇报。
预设1:“簌簌地响”仿佛让我们听到了树叶扇动的美妙声音,似乎是一曲美妙的音乐。
预设2:“互相碰触”让我们想象到树枝在林中互相碰撞着,似乎在欢呼、在摇摆;“拍着大手”仿佛让我们看到黑云在翻滚,仿佛听到了那隆隆的雷声,像是雷云在为花们鼓掌。
预设3:通过“冲”这个字,我仿佛看到了花很快地出来,像孩子一样着急出来。
(3)过渡:同学们,你们看到的花好看吗?(引导学生抓住“紫的”“黄的”“白的”这几个词,看到花的五颜六色,非常鲜艳。)
(4)指导朗读。
三、激发想象,体会童真
1.小组合作学习第3~9自然段,找一找文中的孩子都产生了哪些想象,哪些想象比较有趣。
2.学生汇报自己感兴趣的想象内容。
预设:
(1)文中的孩子想象了地下有花的学校,那些跑出来的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的学生。
(2)他们也要做功课;他们要是放学以前出来玩,是要被老师罚站墙角的;他们也会放假,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3)想象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3.同学们,为什么说他们的.家在天上呢,说说你的理由。
4.小结:多么奇妙的想象啊!想象时要大胆独特,想象时要联系生活。插上想象的翅膀,一定会让我们体会到更有趣的事情。
5.指导朗读,感受想象的奇妙。
[设计意图:此环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想象的奇妙。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学生丰富细腻的想象将加深对文本的理解感悟,使训练语言与想象力相融合。在朗读中,读出孩子的天真、烂漫,读出童真童趣,以达到课标中“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内容”的要求。]
四、想象练笔,拓展阅读
1.下面让我们展开想象,想象花们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想一想,先说什么,再说什么,然后用几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2.小练笔:“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你喜欢这样的表达吗?请你照样子写一写。
例如: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清风一吹,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蝴蝶一来,他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一读自己所写的内容。
五、总结
今天,我读了一篇好文章,名叫:《花的勇气》
文章主要说:四月,维也纳就要开花了,可作者见不到明媚的小花,只是绿色连着绿色,便抱怨说:“维也纳可真乏味!见不到花儿,下次再来非躲开四月不可”这时,驾车同行小鲁将车子停住,下车后,他把小草扒开后,满满一层小花出现在作者面前。过了几天之后,作者就要离开维也纳去意大利了。在去意大利的路上,在毛毛雨的“洗浴”下,维也纳开花了!在阳光下它们为什么不开花呢?突然间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
是啊!生命中最重要的是敢面对风风雨雨,无论你多么弱小,无论你受到什么挫折,只要你有勇气就会有希望!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只叫费迪南的公牛,它与其他公牛不一样,在一次的意外中,费迪南来到了斗牛场。却没有去参加这次斗争,只静静地坐在那闻着花香,最后被送回家的故事。
在看这本书时,有一些事出乎了我的意料。就比如:当费迪南在静静地闻着花香时,我十分纳闷,觉得这是作者在胡扯,而且怎么会有爱花的牛呢?但渐渐地我领悟到牛和人其实是一样的,它们和我们一样都是有情感的动物。
在看到了最后一页的时候,我原先的想法改变了。原来我总是觉得它是一头坏牛,不仅让斗牛士难堪,又打破了自然规律。可当我看到了它只不过是想要过一个平静的生活罢了。
在这一次的阅读中:我从费迪南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到了下课,同学们都疯了似的往外冲。珍惜这段宝贵的十分钟去玩。可我,总是一个人默默地看书,默默地望向远方。谁也没有注意到我。每天,我都趴在窗台上,希望有人能从背后怕我一下说:“朱维奕,咱俩一起玩吧!”可始终没有,我也从那一刻起变成了外表大大咧咧,内心却十分孤独的女孩。看到费迪南,我看到了自己,鼻尖那酸酸的感觉我永远都不会忘记。
文章主要叙述了作者在即将离开维也纳时意外发现了在四月的冷风冷雨中,大片大片的小花在草丛中生长开放,让作者感受到了花的勇气。
作者说得对,生命需要许多种美好的品质。像诚实,善良,礼貌……而勇气,则是其中缺一不可的因素。
就像前苏联的孩子“小夜莺”。“小夜莺”利用鸟叫声向游击队员传递敌军的消息。若不是他勇敢的面对凶残的德国兵,那场战争能取得胜利吗?
还有小英雄雨来。雨来拼死保护李大叔,而且面对小日本时没有退缩,而且宁死不屈。当时若不是雨来勇敢的保护李大叔,李大叔还活着吗?
还有我。三个月前,医生诊断我是右桡骨青枝远端骨折。我当时没有气馁,而是勇敢的面对及接受这一事实。因为,我相信,凭借着医生高明的医术,一定能帮我治好。在骨折复位时,虽然很痛,但我没有哭。我告诉妈 妈 :“妈,我不怕。骨头断了,自然会长。但如果任由它歪着长,那样的痛 ,是会痛一生的。所以,长痛不如短痛,我一定要接受治疗。再说了,如果我不接受治疗,对我有什么好处?而且,人生如果不刮些风下些雨,那还是人生吗?
【《花的学校》读后感】推荐阅读:
花的学校语文教案设计01-29
《花的勇气》读后感作文600字06-04
花的祝福语 花的寄语唯美句子01-01
花的精神作文12-21
写花的成语01-02
《花的勇气》导学案05-28
描述花的诗句05-29
花的哲理句子唯美06-12
花的作文500字09-18
养花的乐趣范文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