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后记范文

2024-08-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数学教学后记范文(共8篇)

小学数学教学后记范文 篇1

1.创设良好的环境,诱发思维的积极性。突出特点

利用多媒体进行视频的播放,创设了情景,让形象的画面理解自然过渡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用学生的语言创造性思维得出的结论作小结,这种教学活动自始至终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使学生的情绪始终处于亢奋状态,思维的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2.运用信息技术认知事物的工具性,让学生的知识得到扩展。学生通过上网到(海洋资源的相关网站)查找书本上所描写的海底动物的资料,这样不但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还拓展了课外阅读学习,使课内知识得到延伸、扩展。有助于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学生的自主性,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空间。

3.发挥网络功能,实现师生、生生互动。网络教室为每个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学习空间,通过各种监控互动手段,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多向的信息反馈,有利于教师快捷准确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也有利于学生之间相互传递学习信息,取长补短,提高学习效率。

4.创设情境,说演结合,培养学生多项能力。单纯的语言文字训练比较枯燥乏味,因此,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就采用学生分小组扮演动物作“自我介绍”,主要目的是练“说”,这种学习方式寓教于乐,不但引发学生说的欲望,培养说话能力。而且,它巧妙地寓复述训练于其中,培养了口语交际能力。学生上台表演是激发学生读、说兴趣的引子,又是对学生练读、练说效果的检验。

5.强化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

阅读教学突出朗读,能使课堂充满活力。在教学中采用品读、评读、诵读、角色读、表演读、竞赛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碰撞、相互触发、争先表现,能营造浓烈的阅读氛围,促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同时,强化朗读能吸引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境,感受语言的神奇、海底的丰富多彩、内蕴的意味绵长,与作 者心灵相通,感悟美、体验美,得到感情的熏陶。从而促进学生阅读意识,能力与品质充分发展。

6.利用网络查阅资料,培养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习的能力。

7.通过人机交互培养学生的自主协作学习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加强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

8.挖掘教材内在因素,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9.找、读、说、演相结合,培养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10.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本节课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出和谐的多媒体网络环境,为思维训练提供良好的氛围。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性,发挥计算机的优势,不断促进学生认识事物本质。多媒体网络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动画、影象、音乐、图片等多媒体素材。它直观形象,为学生增加表象积累,为发展学生的观察、联想、想象能力提供了素材和着眼点。这样学生的形象思维,就会得到了合理开发与训练。本节课中让学生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协作学习”,学生利用计算机生成的学习软件和信息资源库,通过人机交互把学习者和认知材料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同时学生通过多媒体信息的演示、讲解、练习、检测和反馈评价的过程,主动地获取了知识。学生在学习中通过“学习——总结——叙述——输入”这一过程,在分析,推理过程中认识事物的本质,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训练。同时,学生利用丰富的资源,自主探索,自主发现,发散性思维、求异思维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这一过程中,学生经过仔细分析,可逐步了解事物的多面性,复杂性和事物之间的辨正关系。这样学生的辨证思维,也得到了发展。多媒体网络环境中“自主、协作式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思维,有很大促进作用。

11.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的提高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面对校园网、互联网提供的大量教学信息,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有机的筛选,这一过程中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就会不断的提高。12.自学能力的加强

本节课中让学生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充分发动学生的内在动力,让学生主动探索、合作商讨、自我评价。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挖掘其潜能,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13.写作能力,语言口头表达能力的迅速提高本节课中学生借助多媒体网络提供大量的表象材料,进行写作说话训练,让学生做到有的放矢,有据可依。总之这一节课学生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中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学得轻松而愉快,收到了很好的效果。14.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培养:

(1)实践能力得到提高。教师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演示、手脑并用等方式,给他们提供动手实验机会,提高动手实验能力。(2)心理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要动机就是成就动机,当学生认为自己在数学方面有所突破,心情就很愉快。教学中,教师有目的地为学生创设一些愉快的、能充分展示学生潜在能力的情趣活动,让每个人都有成功的机会,都成功的体会,学生就对数学领域的知识越来越有兴趣。

(3)思维能力得到提高。《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去多角度思考、多层次推断、操作,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教学中,教师灵活地通过运用各种教法,巧妙地设置氛围,动用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会逐步得到提高。

(4)合作能力得到提高。当今社会的重大工程,都需要几个人来完成,而自小培养起来的合作能力,将会对未来的工作带来积极影响。整堂课学生都得到了充足的合作交流机会,让他们在互相讨论、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中去探求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解决实际问题。15.在课堂教学中,拓展性延伸必须根据对课文的深刻领悟。我在重新设计案例时,就缩减了教学环节,保证了品读课文的时间,加强了对课文朗读的指导,从而让学生能更从容的在课文中深刻领悟到浓浓的亲情。然后再引申到课外,联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自己生活细节中感受到的亲情和爱,从而培养他们珍惜亲情的意识和情感,并促使他们为建设亲情付诸行动。16.教学后记(现在就本周两天来的教学内容进行一个课堂反思,以便引导自己把握好新课改背景下自己音乐课堂的方向。这堂课是主要反思的一个课题。因为这堂课的教学途中,做了较大的改变。主要改变是在学习过程中,由本来的节奏说唱——初听歌曲——学唱,改变成为节奏说唱——创编合适的律动——师结合学生律动——生律动——感受情感,再次律动——说说为什么要分为两个套式来律动?——了解歌曲结构和律动的关系——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模唱。

17、在这学期的音乐课堂上的语言组织、课堂设问过于随意。语言组织一是说的快,二是逻辑性不强,前后不搭嘎!这是要在备课中呈现了。可能现在事情比较忙,不能像以前一样,上课之前的10分钟看看教案,现在有的时候都来不及拿教案,所以在这之前就要对教案很熟悉。所以只能在备课的时候细致一些。更不要认为现在是扩大班子成员,很忙,可以向其他老师一样不带备课本上课。时刻要提醒自己,必须回归“本质”,不断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这是最重要的!18.导入环节的作用一是激发学生继续学习下去的重要性;二是阻断学生与外界的思想联系,从而专心于音乐课堂。

最近越来越喜欢用标题音乐或歌曲直接来导入——简洁明了,并又时刻围绕着“音乐性”,但有一个敝处——并不能很好的阻断学生与外界的思想联系。只要选择的音乐没能调动学生好奇心理、设问过于笼统简单、课堂掌控稍稍一松懈,学生很快就会陷入教学的“初步失控”状态。

小学数学教学后记范文 篇2

不同于翻转课堂一般意义上的微课,考虑到当前教学实践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我们将本次评比的微课定义为:以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一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灵活、合理地运用教育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突破难点、传授技能、培养兴趣、启迪智慧等教育教学目的的数字化资源集合。还特别要求:制作成型的微课须可嵌入教学活动中,可用于课堂教学、网上学习或两者融合的混合式学习中。

整个评比活动共选出80余个微课参评,选择的内容丰富多样:拼音、识字、写字、朗读、阅读、习作;知识、技能;课内、课外等均有。形式上有解说型,也有互动型。特别是优胜作品,体现出选点精巧、设计新颖、重点突出、兼顾情趣等特点。

当然,因为是雏莺试啼,问题必然存在。后续研制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凸显价值。要考虑微课的必要性,如果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常规手段,如PPT、实物展示等方式完全可以达成目标的,就不一定有必要制作成微课(用于补课或课后复习等的除外)。

2.指向明晰。内容选择、目标定位等一定要符合学生特点,兼顾适用时机。适用年级要清晰,目标定位避免偏高或过低;内容应精要,避免课前预热、课中学习、课后拓展糅杂不清。

3.形式新颖。要更多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适当增强情趣性、互动性,避免单一解说形式(但不提倡过于花哨)。

4.时长简短。微课播放总体上控制在5分钟左右为宜,特别是适用于课中学习的微课,从一节课40分钟考虑,微课更要短小精悍。如低年级写字指导微课最多不能超过3分钟,因为必须保证学生有充分的动笔练习时间。

5.细节精致。微课光线、声音、图像质量等都要尽可能精致,避免出现其他干扰因素。个人专长有限,则可以邀请其他人员友情配音、示范、作图等。

9小学语文五(上)教学后记 篇3

黄翰标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一曲,篇幅虽短,却为极多人所知晓,短短二十八字,刻划出一幅非常真实生动的秋郊夕照图。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以景托景,景中生情,在苍凉的背景上勾勒出行旅之人飘泊不定而又忧愁的情怀。这里,作者创造性地将孤立的自然物精巧地组合在一起,使整个画面富有流动感、生命感。同时,有意识地突出画面的昏暗阴冷,以便充分表现“断肠人”浪迹天涯的浓烈的羁旅愁怀。

在作者的家乡,既有小桥,又有流水,更有和睦相处的人家。与这首元曲中的“小桥流水人家”如出一辙,作者采撷诗句作题,不仅体现出作者丰厚的文化底蕴,还使文章更富有诗情画意。因此,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首先从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入手,用课件出示这首著名的元曲,范读教读后,带领学生入情入境地感受这首曲中的意境,与学生声情并茂地反复吟诵,当学生头脑中有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画面之后,再出示课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看看文中为我们描绘了作者家乡的哪些美景和他有关家乡的哪些童年记忆,从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因为本文是略读课文,重在让学生自读自悟,所以在教学时我大胆放手,确实给出足够的时间,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真正从容地读上几遍课文,运用所学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在全班交流环节,我注意营造宽松愉悦的交流氛围,激励学生乐于畅谈自己的读书所得,自己则认真倾听,及时捕捉“鲜活信息”,或点拨指导、或引发讨论、或归纳学法,甚至即时进行教学“二度设计”。当交流到尾声“那段日子,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时,我让学生结合前文畅所欲言,学生对其含义的体会也就水到渠成了。写得很美的文章,不仅要美读,带着与作者同样的感情去读,从字词句段中间充分感受作者对故乡绵绵不绝的眷恋和思念,更应该学习作者表达情感的方式。在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全面的把握,对课文的情感基调有了深入的感悟之后,我又让学生通读全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将这种感情出来的。由于有了前面反复美读铺垫,学生在浏览全文之后,迅速理清了本文中作者的表达方式:通过景、事间接表达;直接表达。不仅如此,学生对本文的表达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表示自己在今后的习作中也要学习运用间接表达和直接表达这几种表达方式呢!

小学数学教学后记范文 篇4

源莲 山..m stle=ARGIN: 0m 0m 0pt;TEXT-ALIGN: left align=left>《大海睡了》教后记

吴红芸

为学生敢于说真话而鼓掌 〈〈大海睡了〉〉一文教后记

《大海睡了》一文快教完时,我让学生边欣赏画面边美美的诵读一遍文。忽然一位学生举起了小手,我示意他站起来说—— 生:我觉得文上的图画错了。

(教室里顿时一片喧闹:咦,书上怎么会错呢?)师:(愕然地):你认为哪里错了?

生:(小心地)文上说大海睡了,风儿不闹了,浪儿不笑了,大海要睡觉了,那为什么还有海鸥在大海上飞来飞去。海鸥在大海上飞会吵醒大海的。

师:(佩服地)这位小朋友认为海鸥画上去不好,还说出了道理。那到底要不要把海鸥放上去呢? 于是学生们激烈地讨论起来了。

生:对,大海睡了,海鸥在大海上飞会影响大海睡觉的。生:大海会睡不着的。

生:老师,我也认为书上的画画错了,应该让海鸥也去睡觉。……

师:对呀,叔叔阿姨们太粗心了,没想到这一点,这位小朋友真细心,观察的真仔细。那小朋友愿不愿意帮文重新配一副图上去呢? 于是,学生纷纷动笔画了起来。不一会儿,一幅幅大海甜甜入睡的画面呈现在我面前。有的干脆把海鸥不放入画面中;有的则让海鸥睡在了沙滩上;有的还把明月、星星倒影在大海中…… 这个教学片段的设计,我认为:

一、引导学生说真话、做真人。

一年级学生的思维总容易受别人牵制,别人怎么说自己就怎么说,有时自己就算有什么想法,也不敢大声说出来。上我庆幸没有一棍子打死,而耐心地听他讲完了原因。这位小朋友能大胆的挑战书本,说出自己的真话,这是需要很大勇气的。如果我们能经常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我们会听到他们许多真话,那么他们以后就会做一个真人。

二、顺应学生愿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学生通过对文的学习、讨论、脑中已有了对大海睡了这幅画面的清晰表象,他们认为书上的画不对,自然而然萌发想要帮文配一幅画的愿望。我顺应学生的这一愿望,让他们作画。学生通过作画,提升了想象、发展了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内化语言、深化认识。

学生在上激烈讨论到底要不要把海鸥放入图中,在讨论中学生不自觉的运用了文上的语言,这样的练习,促进学生及时运用所学字词句,把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为学生以后运用规范语言交流奠定基础。同时在争论中提升了对文意境的把握,更深化了对文的认识。

(搜索题关键的一两个字可以查找更多资料。本站()地址..m)来

放生后记-小学生作文 篇5

阳春三月,我们一家趁着和煦的阳光去番禺的宝墨园游玩。

来到宝墨园,也许因为今天是礼拜天,游人特别多。好不容易买好票,进了门,就跟着爸爸挤进了宝墨园最精华的地方——藏宝阁。只见里面陈列着的众多雕塑,刷着金粉,令人眼花缭乱。最引人注意的是二楼摆放着许多铜鼎、瓷器等古物,据说有的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呢,保存得这样完整,真令我赞叹不已......

从藏宝阁下来,妈妈拉着我,非要带我去看乌龟不可。乌龟有什么好看的,我真不明白,但妈妈不由分便拽着我来到积善池。

积善池里果然有许多乌龟,有的在浅浅的水池慢慢地划动着,有的爬到水边的沙地上一动不动,好像在仔细听着游人的嬉戏打闹......

怎样,可爱吗?妈妈说。

还行。我回答。

挑几只吧。爸爸望着我。

干什么?我很奇怪,从这里买乌龟回去,在家养吗?我可不想圈着它们。

是啊,所以买回去放生,当然不是困着它们。妈妈解释。

什么叫放生?

就是买回去再放进河里,还乌龟自由!爸爸洋洋自得,这积善池的`来意就是叫我们放生以积善。

哦!我恍然大悟,顿时高兴起来,赶忙催妈妈快买几只乌龟,赶去放生,我觉得自己做了一件大好事,而且还挺有意义的。

匆匆从宝墨园出来,来到小河边,我弯下腰,小心翼翼地从小桶中捉出乌龟,放入水中,只见乌龟似乎迟疑了一下,然后缓缓地划动小腿,向河中心游去......

看着乌龟越来越小的身子,我突然觉得自己特别愚蠢:今天我把它们放走,明天它们可能又被别人抓回池中,再来几次所谓的放生。自以为是万物主宰的我们,为了表达自己对动物的一点怜悯,为了表达自己对自然的一点爱护,竟然不惜以无辜的乌龟作为标榜自己是尊重自然的使者,还大言不惭地宣称:放生、积善?那饭桌上摆放着的香喷喷的野生动物的肉香、商店里陈列着的价格不菲的珍稀动物的皮具等等,为何没有人放生,没有人积善?

教学后记 篇6

关键词:经验总结 成长 反思 记录 改进

中图分类号:G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4)02-079-01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们除了要具备虚心好学的谦虚态度,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还需要孜孜以求的好学态度。

向谁学?首先肯定是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学习他们用时光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让我们可以少走许多弯路。其次,我认为,还要向自己学,向学生学。如何向自己学呢?自己是经验不足,技巧欠缺的“新人”啊!如何向学生学呢?学生懂的还没有自己多呢?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的“成长=经验+反思”的公式就非常能说明问题。

青年教师要成长,需要经验。我们可以向老教师学经验;青年教师要成长还需要反思,反思就是自我学习与积累经验教训了。

而这个反思,我认为就是所谓的“教学后记”。

正如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说的“为了尽快和出色地掌握教育的艺术,每一节课后,都应当认真思考一下,自己的成绩与不足,同时要找到成功与失败的原因,弄清原因是在备课时造成的,还是在上课时直接造成的”。长期坚持写教学后记,可以使我们不断总结授课经验,对于我们的教学水平是一种促进。

那么究竟该如何写教学后记呢?到底要记些什么呢?

作为历史教师,我们一般要承担7到8个班的教学,也就是说一节课我们要讲7至8遍,如果说每上完一遍都去寫后记,可能不太现实,很容易记成流水帐,所以要想发挥教学后记的最大价值,我认为上完第一遍以及最后一遍一定要有记录,因为第一遍是对自己课堂设计的第一次检验,很容易发现设计是否合理,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因此,第一遍一定要有所体现,而最后的一遍往往是我们根据前面几遍上课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与改变之后的比较完善、可行性最强,也是对以后再讲这课时发挥最大借鉴作用的记录,因此,也要完整地记录下来。其余的中间几遍,不一定要每次都记,但应该在有重大发现或新问题出现时去记录。这样才会对以后的教学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教学后记究竟该记些什么呢?

我认为,首先记一节课里最精彩的部分。

一般情况下,我们都是在进行了精心的备课之后才去上课的,在备课时,我们都会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个或几个自认为非常精彩的环节,要么是讨论,要么是活动。那么我们的设计是否真的精彩,是否真的如己所料?正式上课就能检验出来了。很可能我们设计的环节非常受学生的欢迎,一切情境完全如我们所料,甚至比我们想象的更热烈,更有效果,那么这个经验肯定是值得推广的。退一步说,即使我们专程设计的环节不够精彩,但我还是相信在一节课里,总是会有至少一个闪光点存在的。我们把这些闪光点记录下来,确定是切实可行的,那么在以后的几节课里,就可以继续进行下去了。同时,把这些精彩的成功之处写在教学后记的第一位,对我们青年教师自身也是一个鼓励与激进啊!

其次,记一节课里出现最大问题的地方。

继续接着上面的话题讲,一方面可能我们的设计非常有效,非常精彩,但还有可能我们设计的问题完全是凭空想象,没有考虑实际情况,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成为最大的败笔。比如,我们设计了一个需要学生热烈讨论的问题,但实际上学生对问题本身缺乏兴趣或了解,导致讨论不起来,甚至冷场,这就是我们始料不及的。教学本身就没有标准答案,一定存在着我们未知的缺憾。出现了这样的问题,说明我们在备课时的设计有问题,那么就该在后来的授课过程中进行调整与改进,所以为了能为以后的授课提供经验教训,我们把最失败的地方也记录下来。虽然看起来有些扫兴,但至少告诉我们这条路走不通,我们得另辟蹊径。这样利于我们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再次,记课堂中学生的表现。

教学过程中,老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我们之所以细心备课,精心设计问题,都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所以在课堂上我们要留意学生的表现。虽然许多学生由于认知水平有限,对于课堂上老师讲的一切问题都是聆听的状态,但现在的学生却是极富个性的,他们都有很强的独立意识,对于老师所说的问题往往也有自己的看法。而由于我们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只从事物的正面去思考,去设计,所以对许多其他方面的问题是没有想到的,这时,学生的发问就能丰富我们的内容,也启发我们以后从多角度考虑问题。或许他们的问题很幼稚,有的甚至引发大家哄堂大笑,但至少说明他们思考了,说明他们有自己的思考问题的角度,我们都应当尊重,给予肯定,并诚心地接纳,为自己以后的教学做更充分的准备。

第四,记课后学生的反馈信息。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除了在课堂上接受老师所讲授的内容外,还要学会在课后运用所学的知识,这就是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反馈。我们洋洋洒洒地讲完了一堂课,看到学生各个都做聆听状,都在颔首微笑,但是,到底学生吸取了多少知识呢?我们其实并不知道,这就要看学生课后对知识的运用了。不过,历史学科本身不如语文数学那些科目那么具有可检测性,所以,这种反思并不需要天天做的,只要在出现这样的情况时,我们能及时地记录下来,作为一个经验的积累,对于我们以后的教学工作改进是很有必要的。

第五,记对以后教学的思考与想法。

每上完一节课,我们都有上述那么多可以记录的东西,或许我们的思绪会被搅得混乱,甚至被这些不停地改变弄到自己原来的设计完全面目全非了,犹如面对一堂新课一样,这时我们需要静心沉思,整理思路,对照上过的每一节课,思考:教法上与原来相比有哪些创新?课堂上有什么新的发现?学生参与程度如何?对学生的启发与训练是否充分得当?等等。及时记下这些得失,并有选择地取舍,争取在下一次授课时可以做到扬长避短,精益求精。

虽然看上去要写一个教学心得会比较烦琐,但是,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尽快成长为一名合格甚至优秀的教师,我们必须这样做。

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的“善于分析自己劳动的教师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有经验的教师”。

教学后记(推荐) 篇7

《花钟》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四组课文中的第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本课按照“归纳现象—揭示原因—实际运用”的思路,说明了一天之内不同的花会在不同的时间开放,并例举了牵牛花等九种花不同的开花时间来说明这个发现。接着分析回答了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不同的两个原因,最后扩展讲植物学家根据这一原理修建了“花钟”。它和后面的《蜜蜂》《玩出了名堂》等课文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突出本单元“细心观察”这个专题,旨在激发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这篇课文用语言优美,思路清晰,所以在教学中,我以“读”为本,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进行朗读,如自由读、同桌互读、小组读、指名读、默读、齐读、配乐读等等,使全体学生主动、有效地参与到教学的整个过程,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发现,读中体会,让学生感受到花朵的美丽,花钟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当然,我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不足,因为这节课的内容比较多,我担心教学任务没法按时完成,所以给学生们思考的时间比较少,学生只是围着我的思路在转,回答问题单一缺乏主见,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注意纠正这点。

必修一教学后记 篇8

导入新课:从同学们所在村的姓氏宗祠导入新课。

一、夏商:

同学们初中学过夏禹,讲到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从大禹杀掉迟到的部落首领的故事以说明公共权力的产生。

商:以图示法画出商与各方国的关系是并立和臣服并存的关系,因此商是一个方国联盟,并指出由于商崇尚祖先神,所以特别有号召力,战斗力强。

二、分封制

从《封神榜》引入,如此强大的周王朝,如果你是周王,如何统治,如何分封?分给哪些人?学生自学并讨论共约十二三分钟,之后是同学表述自己的看法,都能认识到分封的主体是同姓分封,能从《封神榜》的人物中找出哪些是功臣(如姜太公),哪些是自然神(如雷震子),能在地图中找到姜太公的封地,他们很兴奋。还有一个同学提出,象商朝时的了方、姜方、鬼方,西周是如何处置他们的,这一个问题很有见地。

三、宗法制

从做一回包青天引入新课,让同学判定一个遗产继承的案子,由此引出嫡长子继承制,辩明了什么叫“嫡”和“庶”;从看书中的那棵大宗小宗的“树”,说明了什么叫大宗小宗,并从礼乐制度说明了宗法制的等级性。

最后做了四个选题。

暂时上了11、12、8三个班,后面三个班有新的感想再继续写。

今天在7班上了一堂比较精彩的课:

引导学生们看书讨论“如果我是周王,该如何统治辽阔的国土?”,首先推选出第一讨论小组的小汪同学起来说:“进行分封,分封的目的是要巩固统治,不要让周王一个人管理那么大的国家,管不了的。”(看来有一点眉目了。)

接着第二组推举一个同学(站起来之前,四个人还商量了一番,最后他的同桌出主意:不要说得太全,只要说出自己的特色就好——真是高参啊!)生1:“如果我是周王,我首先要把兵力布置在我住的都城周围,有人进攻我的时候可以保卫我。我比较亲的亲属就封他在都城做大官,其他人就分到各地去做官” 师:其他人是哪些人?你还打算分给哪些人呢?

生1:就是不太亲的亲戚之类的,还有那些有功劳的人。

师:哦,你是打算分给亲戚和功臣,而且你是首先想到自己的安全,土地可以分下去,兵力要集中。但是,如果分下去的人分到边远的地方,不太听话,想叛乱怎么办? 生1:我就派兵去打他。

到这儿,马上就有人反驳了。

生2:你不是把兵力放到都城了吗?在边远叛乱,你怎么来的及? 生1辩:我可以快马加鞭啊!我可以飞鸽传书啊!(不知飞鸽如何平叛•#¥%„„—*)生3补充:可以要叛乱国周围的其他国先顶住几天。(大笑)生2:你不是没有兵力分给他们吗?

生4:可以先让周边国临时组织一些农民上阵啊。生2:这样有战斗力吗?

师:哦,要养兵千日才行,看来兵力不分下去还不行。

师:嗯,大家讨论出一些眉目了,要分给亲戚和功臣,要分土地,兵力也要分下去,也就是人口也要分下去。还有,原来商的遗民如何处理?商统治下的了方、土方、鬼方如何处理? 生:商的遗民在一起要作乱的,打他们分散开来。„„

(接下来老师进行了归纳)。第2课 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课后记:

上完三个班以后,觉得效果不太好,主要是设问没有吸引力,现在很多老师都认识到课堂提问是上好课的关键。基于课本又不能照搬课本,太高和太低都不行,对于学生回答问题中的引导也是非常讲究艺术的。于是把这一课自学思考的题改了一下,设如下问题: v1)皇帝制度的特征有哪些?

v2)秦始皇设三公九卿的目的是什么?

v3)统一之后是实行郡县制还是分封制有不同的意见,主张分封制的代表哪些人的利益?主张郡县制的代表哪些人的利益?(参看 “解析与探究”)

v4)秦实行中央集权制有哪些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v5)秦统一15后即灭亡了,请结合秦始皇在位时的各种措施,说说秦灭亡的原因?

这一节课上起来基本没有引起大的争鸣,一方面可能是内容比较简单明了,书中给的材料也比较有定论,我也没有举出有争议性的例子,由此看来授课选材上还要下功夫,另一方面可能是学生在初中对于秦朝的内容学得比较透彻。这一课感觉到与现实联系不紧密,有就史论史的味道,以后要改一改。在这一课内,我讲得比较多的是学法,说了说如何阅读——快速、有效,如何讨论等。最后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业——评价秦始皇。

第3课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斗争教学后记

本课重点讲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内容并不难。但教师若按传统的教学理念讲授,就会详细地叙述事件的过程,这样既不符合课标的要求,也不容易把握时间,容易造成拖堂,甚至完不成教学任务。本课中的刘邦巩固政权的措施,只须简要说明他分封同姓王的严重后果即可;“七国之乱”“安史之乱”不需要讲过程,可以一笔带过;汉武帝加强皇权的措施和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则是本课的重点,需要讲清要点和意义影响。因本课的内容不难,所以探究的问题设计的不多,前面可讲快一些,留出时间可用来进行课后的合作探究题。

第4课 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

第1课时课后记:

今天上午一口气上了四个班,首先从《三国演义》的开头语讲到车臣分裂势力的人质事件,说明从秦以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存在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的反复斗争,由此而出现了分分合合的历史局面,在这一历史局面中,王朝的统一是人心所向,是大趋势,从现实指出分裂势力对社会进步的阻碍,以说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古代中国是一种进步的政治趋势,而维护统一也是民族正义之所在。指导学生看书,请同学们根据课本列出汉、唐、宋、元、明、清几朝在加强中央集权和强化皇权上面分别采取了措施,并承诺下节课给他们讲卫青如何从奴隶到将军、为什么公孙贺当了宰相还要大哭跪在地上不肯起来、杨家将当中的杨继业为什么老受潘仁美的控制、《水浒》里面林冲和高逑的职位以及《雍正王朝》里军机处是如何工作的。

一节课下来,只要认真看书的同学都能把任务完成,但有的同学分不清哪些措施是加强中央集权的,哪些措施是加强皇权的,把“三省”等同于今天的省份,列在地方政治制度一栏;对于宋代的“二府三司”不会归纳,只看了个“中书门下”,明清的加强皇权一段容易明了,比较复杂的集中在宋代。最近的学习中,有的同学就一些历史词语的理解提了问,如“局限性”“沿袭”“承袭”等,看来这语文功底还要加强,课后的古文似懂非懂的,也还能将就对付,但具体的不太会。这几天我要就这些内容好好恶补一下了。

第2课时课后记 这一课时基本以讲授为主,由于量太大,个别班级没有讲完。依据上节课自学的线索从汉到清地方政治制度与中央官制的变化串讲了一遍,中间举了相当多的人物例子,基本达到了我预期的目的——这样一堂官职学习课,不能太枯燥,要不学起来就没有劲了。在授课中可以看出,学生们知道古代的人物基本以流行的电影、电视主角为多,如和坤、纪晓岚、施朗,还有以前课本里的魏征,四大古典小说很少有同学能看完,但主要人物略知一二。以朝代为线索串讲完之后,我分别归纳了地方机构的变化,说明宋到以后地方无力再威胁中央的原因;归纳了中央官职的变化,说明中央机构的不断完善,以及皇权的加强,理解宰相作为“大管家”被解职的原因和后果。在讲课过程有几个地方自己觉得处理得还不错,例如在讲魏征时,从初中的认识即唐太宗是一个善于纳言的明君,进一步认识到宰相当时的地位很高,皇帝不得不听取他们的意见,在讲清军机大臣和坤时,在描绘和坤阿谀奉承的嘴脸时,也说明了,清的军机大臣地位不如宰相,只能听命不能决策,这一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和坤的表现。

在引导学生思考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时,尤其是积极影响的总结学生的思维流畅,有如下对话:

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尤其是古代中国社会有何影响? 生1:有利于统一

师:从统一又想到了什么? 生2:和平

师:好,从和平还能进一步想到什么?

生3:经济繁荣,社会发展

师:好,同学们已经把积极意义总结出来了,再想想看有何消极意义? 生4:分等级,下面的人没有权力

师:嗯,没有权力就没有责任感,就不容易出成绩,不容易出人才。所以龚自珍有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呼喊„„„

之后对比了近代东西方发展的比较,说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在古代是比较进步的制度,但到了近代,强调人的发展、人的创造性的时代,这种制度落后了,阻碍了中国的进步。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课后记:

从开学到现在,觉得第5课上得最艰难,不是材料不够丰富,也不是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古代希腊的神话传说,考古挖掘对学生来说都是非常神秘而传奇的。

难度在于如何落实课标中“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岳麓版在编写教材时,这一部分是一个引子,岳麓版的编者反对过度强调地缘对政治的影响,指出西方民主政治的产生是多方面的结果,不能单从地理环境来作结论,这样我们在授课的时候就难以把握这一知识的深度了,我们甚至还会质疑“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民主制度的形成到底有多大的影响?”。第二个难度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地理环境对政治制度形成的影响,我原来的设计是从第5课的知识链接跳到第8课,因为这两个部分是有联系的,但实际解决起来,大部分同学在地理环境一部分就已经卡住,只能理解支离破碎的地理环境不利于形成统一国家,海运方便的希腊吸纳了东西方文化,没有办法进一步深入到人多地少的希腊很难形成地缘中心,自然环境对农业的限制缺乏庞大组织的天然条件。在仔细阅读第8课后,我发现对古代政治制度异同的东西方比较难度更大,要让学生从有限的文字中感受到东西方神话传说的不同、从原始社会过渡到阶级社会的差异实在太难了。

本课重点讲古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在处理这一重点时既不能过于强调地理环境对希腊政治的影响,以免使学生形成“地理环境决定论”,但又不能忽视这一点,所以怎样把握好这个深度,难度较大。学生对城邦的概念理解较困难,老师在此处要多花些时间和气力讲解,并通过练习使学生加深对这一概念的理解。运用材料使学生理解古希腊城邦各种政体的特征,能较好地突破这一重点。效果较好。本节课在处理上要注意时间的把握,要突出重点,所以有关爱琴文明一目就不要占用太多时间。

第6课 雅典城邦的民主政治课后记

一、关于阅读课本:自从实行新课标以来,我总是坚持一个原则——新课本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一定要让学生充分地阅读课本。我每堂课里都会有十到二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阅读教材,新教材所提供的资料很丰富,让他们有目标地读,在阅读中品味历史学习的趣味性、哲理性,实践也证明高中学生丰富知识、提高思辩能力的愿望非常强烈,每次让他们看书,他们都非常认真。在阅读过程中我指导阅读的方法,一是快速阅读,二是有效阅读。

一、逐步让学生主宰课堂

上第6课时,首先让学生看书,有的班分段看,有的班整体看,自学“从君主制到民主制”“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看书自己解决思考题,然后提问明朗主题内容。这一课线索清楚,这一步难度不大。然后我让科代表上台按照课件给大家讲“雅典农民帕帕迪的政治生活”,并提问,我在旁边做“旁白”,这样的方式最后都达到一个目的——学生兴趣盎然,但是各班课堂气氛大不相同。在11班和10班两个班,科代表把故事读得有声有色,尤其是其中的对话,到有问题的时候就让同学们回答,有举手的,也有点名的,亦有吱吱一遍的,当讲到审判苏格拉底时,我让科代表下去了,继续给学生讲苏格拉底之死。中间有如下对话:

科代表:„„这一次终于如愿地抽中了黄豆而不再是黑豆,„„

生1:真的是用豆子抽签?黄豆代表抽中了,要是有人作弊怎么办?自己带上黄豆? 生2:要是我一次抓上一把豆子怎么办? 生1:要是我抽了签再给别人,这算不算作弊?

师:看来大家对这些豆子很感兴趣。这些个作弊的办法也是挺容易做到的,那大家想想如何避免? 生3:要在豆子上作上特别的记号

生4:开一个很小的口,每个人拿了以后要当场检查,谁要作弊就永远取消资格。

生5:要象古代雅典开运动会一样,全是裸体,没办法作弊,反正没有女人在场(全班哗然,大笑。)生6:可能当时雅典根据就不产豆子,这些黑豆黄豆是从外国进口来的,非常珍贵,普通人根本弄不到„„看来,高中生感兴趣的还是一些细节的东西,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到了其他班如此讲法就效果不一了,有的班科代表没有威信,拖拖拉拉,问题没解决已经下课了,或者点名叫同学起来回答问题,要么答不出,要么曰太简单了。课后我都找了科代表谈话,表扬了他(她)的大胆、沉重和调控能力,说明以后要继续这样让同学们走上讲台。下课前,我向同学们宣布以后要努力实现“轮番而治”(同学大笑),推举下一位同学来讲罗马史,我准备资料,有的班报名踊跃,有的班则冷冷清清,最后交给科代表处理了。

对于学生走上讲台,结合这一次的经验有以下几点体会:

1、设计的内容一定要有兴趣,这一次帕帕迪的故事还是很成功的。

2、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性,深浅适宜,这一次设计的题目还是太浅了,争鸣度不大。

3、如何把老师的备课与讲课学生的准备活动结合起来,让他有一定的主动性,课前准备的时间又不能太多,既能讲好,又是一种挑战,对其他同学又是一种示范,下次还继续有人愿意来讲。

第7课 古罗马的政制与法律课后记:

这一课上得很轻松,从“光荣属于希腊,伟大属于罗马”开始引出罗马,请一位同学根据老师提供的内容来讲罗马史并组织同学讨论,最后由教师来讲罗马法。

最精彩和引人注目的当然是学生来讲罗马史,由于各班选出的代表素质不同,有的是科代表,有的是自告奋勇上来讲的,效果也不一样,教师都提前一天把资料给了授课者,让他们作好准备。

这一课有如下体会:

1、由于各班授课学生素质不一,效果也大不相同,有的班因为授课者胆小,没有领导才能,课堂气氛沉闷,没有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效果很不好,看来,以后类似的尝试还要更加慎重。

2、学生在引导下对大多数课本知识都能有所领悟和认识,例如他们能认识到《十二铜表法》对贵族和平民而言各有所得,能通过讨论认识到平民与贵族的斗争中,因为平民团结和正义要求、对外战争和镇压奴隶的需要,贵族让步而平民胜利。但他们的课外知识贫乏,平时对国内外政治大事不太关心,尤其对世界史的知识更是只来自于影视皮毛,所以授课拓展比较困难,例如罗马政体与美国政体的比较,关于前三头同盟和后三头同盟等。

第8课 英国——渐进的制度创新课后记

在分析了教材之后,我觉得课本在没有介绍英国政治制度的前提下就讲君主立宪制是如何确立的,不符合人的认知心理,于是,我把本课的授课思路确定为:是什么(人物、地点、时间)——为什么(原因,形成过程)——怎么样(意义、作用及做法),首先给学生介绍英国政治制度及机构的运作,如首相是如何选举产生的,一个重大议题需要经过哪些环节的批准,这中间就涉及了代议制、责任内阁制、两党制等名词了。弄清楚“是什么”后,从练习中英国女王没有实权引出新问题:“英王是不是一开始就没有实权?”,引入课本,讲述君主立宪制政体形成的过程。自认为本课的成功之处:

1、重新处理课本后,学生对英国政体有了清晰的认识。

2、与时政相结合,引用了大量的时事材料,如温家宝访英、英议会通过对伊战争、贝利买得爵位等,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做到教学为现实服务。

3、授课过程中比较恰当地插入了情感教育的成份,在讲到英国民主政治发展将近八百年历史,引导学生不要妄自菲薄,新中国才成立五十五周年,我们要正确看待自己国家与他国的差异,并努力去改善;在分析君主立宪制政体的进步性时,与君主专制进行比较,指出这是人类历史的一大进步,授课中也发现学生的课外知识非常贫乏,大部分学生认识英女王,但也不知道她称谓,很多学生不认识布莱尔,这一点学校教育也是有责任的,全寄宿制的学校没有日报看,没有新闻看。学生在学习知识“是什么”时比较有兴趣,但对主动探索“为什么”,即君主立宪制如何形成——的兴趣不大,这说明认知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高中生还停留在单一的线性思维是远远不够的。

不足之处:在于对西方政体中的君主立宪制与民主共和制、内阁制与总统制、单一制和复合制、两党制和多党制介绍得不够清楚,其实这几种分法是交叉的,按不同标准来划分,课本中第9课与第10课都有涉及,夹杂不清,在下节课应该开宗明义再明确一下。代议制的具体概念交待不清,这也是个重要失误。

第9课 美国——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课后记:

这一堂课基本是满堂灌了,让我难受了6节课,但学生的兴趣反应还好。

这一课就三个节点:总统制民主共和制、联邦制、两党制,第一个是国家政体,即政府权力组成形式,第二个是国家的结构形式,第三个是政党制度,三者相结合才成为有美国特色的政治制度。不足之处:

1、对于英美政体形成的历史背景强调不够,学生对于二者的不同选择仍然有些机械地记忆,而不是理解。一个国家政体的选择与其历史背景密不可分,英国国王自古以来就不是绝对的专制,实行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和王权妥协的产物,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得到了王权的保护,是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美国没有历史渊源,十三个州的联合体组成邦联,各州权力较大,于是权力制衡容易实施。这个问题到法国的时候更明显,一定要注意结合历史背景。

2、对于各别专用名词学生理解不清,例如“多数党”一词在英国一课没有说解,到了英美比较时就更不明白了。

3、由于课本对两国政体的实施仍是不够具体,所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的时候困难大,权衡利弊时难有思想火花产生。在授课过程中还是感觉到先让学生认识“是什么”这一环节比较重要,有了这个基础才能进步历史的溯源和比较探究。

俺决定第11课让学生自己学,自己议,满堂灌太累了:)

第10课 走向共和的艰难历程 课后记:

这一课上得是十分艰难的,又一次觉得面对新教材诚惶诚恐。没有讲清楚法国大革命的来龙去脉,怎能理解法国共和制建立的艰难历程?不说清楚拿破仑上台的背景及大致情况,怎样评价拿破仑及其法典?拿一个枯燥的、与现行法国制度又不太吻合的1875年宪法,去与英国对比,而不结合英法两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又何来比较孰优孰劣?各个班上得大不相同,各种讲法都尝试了,结果是没有一个满意的设计。

第11课民族国家的统一之路 课后记:

上到讲台,首先问学生:大家对德国这个国家知道哪些东西?接下来的回答各班都差不太多——希特勒、法西斯、二次大战、宝马汽车„„基本上没有学生提到马克思、爱因斯坦、黑格尔或歌德的。看来这堂课要从希特勒开始讲了,这也符合课本的思路,且看我们的教材,从德意志的统一讲到希特勒上台。下面继续提问:大家还想知道德国哪些事情?这下就吱吱喳喳一大片了:“为什么希特勒要屠杀犹太人?”“为什么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德国发动的?”“为什么德国的坦克那么厉害?”“德国的政治制度与英法美这些国家有何不同?”这些问题一摆出来实际上就直指本课的教学内容,德国的统一、德国的政体、德国的专制主义与军国主义传统等,于是一堂针对学生需求的课就开始了。学生的学习依据还是课本,首先让他们看书,依据课本的思路提了几个问题:“德国为什么要统一?”“统一后的德国是怎样的政体?与法国有何不同?”“书本中有哪些内容可以解决你们刚才提出的问题?” 最得意之处在于这节课设计了两个习题,一个是课本后面的,另一个是自己设计的,分别给几个班的同学做了,效果非常好,学生自己查资料,拓展了知识面,自己表达思想,有理有据。学生作业:解析与探究

德意志民族曾经号称“思想家和诗人的民族”,也涌现出了一流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不仅有马克思、恩格斯,还有黑格尔、歌德、贝多芬、西门子等,他们的名字将永远留在人类文明的史册中,但是这个伟大的民族又曾在一个狂人的操纵下进行过最骇人听闻的大屠杀。高度文明伴着极端凶残,构成了德意志对人类历史的双重影响。

探究产生这种现象的历史根源。

第14课 太平天国运动课后记:

提问让学生讨论:

1、拜上帝教是否科学?

2、假如洪秀全领导到太平天国胜利了,他会建立一个怎样的国家?他会用哪一个文件来治理国家?(这个问题最激烈,也最精彩,在争论中学生各种成熟不成熟的想法全暴露出来了,勿须老师多言,在讨论中他们自己得出了结论,这应该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提问。)

3、太平天国是打击还是加强了清王朝的军事力量?(这个问题很有诱惑力,他们很想知道,但又找不出证据,感觉到论证无力,这样的讨论无法深入下去,正好促使他们课后加强课外学习。)

4、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

5、列强为什么不帮助太平天国灭亡清王朝?

6、中国人民的救国救民道路应该如何走下去?

7、把希特勒与洪秀全相比,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及行动有何异同?(这是一个学生提出来的问题,我提出来在全班讨论,有的同学认为二者不具可比性,总之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状态。)

第15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课后记:

这一课中,对具体细节没有详讲,而是兴致勃勃地给学生讲了中日关系,提倡形成正确的 中日关系的态度,这一内容自然受到学生的追捧。阐述了以下观点:

1、民族仇恨是非常可怕的心理。举例车臣对俄罗斯人的仇恨,以巴关系等,中日关系最可怕的方向是象以巴关系那样。

2、要知道历史上三次日本侵华战争,以及最近以来的各种中日磨擦,不要忘记我们身边有一个“恶邻”,时刻提醒我们要奋发图强。

3、日本人比我们中国人要勤奋,要团结,我们要看到他们的优点,举例说明大和民族的优势,我们的对手是非常强大的,要增强自己对集体,对国家的责任感。

平时很难有机会能够讲这样一些课内课外的话题,我总在想新课标下,我一定要过把瘾,把平时想干而没办法干的事来试一下,至于成绩,哪位带高三再去挣了。(补记,后来有时间给几个班看了历史纪录短片《走近日本》,并请同学写了《我看中日关系》的小论文。)

第16课 辛亥革命教学后记

比较成功的方面:

1.讨论给学生比较大的思考和交流空间,能基本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特点和要求,并且收到了较好效果。比如,关于“在1912年,处在孙中山的位置,如果是你,你会把革命党人苦心斗争得来的政权给袁世凯吗?为什么?”,引导学生思考袁世凯夺取权力的原因问题的讨论,成效突出。体现在:1)学生参与热情积极性高,发言人数多,思路基本得到拓展。2)基本完成关于原因的探究。在讨论过程中,师生交流比较流畅,注意到引导学生通过史论结合的方法,多角度地思考历史问题。

2.多媒体手段的使用比较得当,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育整合过程中,能遵循有效性和简约的原则,围绕教学目标,使用恰当的录相和图片文字资料,多途径刺激学生思维,同时也不会造成视觉和听觉疲劳。3.关注到情感教育,比较充分地运用了资料认识革命党人的斗争精神及毅力和孙中山先生的高贵品质;关注到与乡土历史资源的结合,促使学生爱家乡情感的发展。在课后反馈过程中,学生普遍认为这样上课更有吸引力,也基本掌握基本知识点。

存在问题:

1.教学时间超时。在本节课,由于设置了三个思考和讨论的问题,学生回答比较积极,思路比较广,但需要不断给予评价,所以,时间超过正常课时几分钟。这使我思考,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有效的讨论,实现教学目标。我认为解决途径:1)在问题设置的时候,注意到学生和课程要求的实际,不过分追求课堂上学生一定得最多时间的讨论,而是选择合适的数量和真正能激发学生思维的问题进行讨论,向讨论要质量。不但学生能凭借所了解的知识积极参与,拓展思路,还应在讨论总结中注意方法的指导,深化情感。比如本节课可以去掉第一个问题的讨论,以相对传统的方式进行知识的归纳。2)提高问题设置和掌控讨论过程的教学能力,不断进行总结和反思,比如,现在讨论以鼓励为主,没有对重复的观点进行冷处理。以后,我认为应让学生学会判断自己的观点与已发言的同学是否重复,回答中主要是阐述不同的看法,以节省讨论时间,提高讨论的效率。3)提高对整个模块教学的驾御能力,争取能够高瞻远瞩,将能力方法过程目标分解在不同的单元和章节,采用讨论等各种教学方法,以整体提高上课的效率,尽力避免重复劳动,或目标任务过多,课堂压力过大情况的出现。

2.落实基础知识存在一定的欠缺。因为本节课结构处理与课本不同,所以怎样在这样大段时间的讨论后更好地落实基础知识,成为听课老师和我自己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我认为,自己可以努力的是,在讨论后,注意对基础知识的总结和归纳,落实双基要求。通过提醒学生在课本上标注等方法在课本和课堂讨论问题间架起一个桥梁,尽力使学生认识到基础知识有所依托,在以后的回顾复习中能够自己解决基础知识问题。有必要和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来总结编写知识结构进行交流。

第17课 五四爱国运动教学后记

20世纪初的中国,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枷锁下民族、阶级矛盾异常尖锐。当巴黎和会中国人争取国家主权的斗争失败后,终于以青年人为先锋的中国人开始觉醒了,他们喊出了“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嘹亮口号,并取得了初步的胜利,五四运动的爆发不仅是中国人争取主权的表现,更是中国人从沉睡中觉醒的表现,这是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更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和宣传进步思想的运动,由此揭开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崭新一页,而五四的精神也影响着一代代的中国人。

讲完全课内容后,采取谈话法,师生共同梳理五四运动的主要知识点;对比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民主革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小结: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它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民的觉悟,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在五四运动中,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强大力量。五四运动后,他们深入到工人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始把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

第18课 探索中国近代政体变化的艰难历程 教学后记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课前准备、课中讲授和课后评价,都是由授课者控制的,授课者成了教学活动主体的中心;而运用网络教学,充分发挥其集成性、层次性、在现回复功能等特点,使情境创设、学习交流、反馈练习融为一体,可以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发挥自主性、探究性,更好的体现综合探究课研究、综合、探究的特点。它不仅强调学习的结果,而且更注重了学生学习的过程,有机地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综合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展示,真正使学生体验到运用网络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极大地增加了教学密度和容量。

教师帮助学生整合知识结构,揭示知识内在联系,发现和总结历史规律的重要环节。在教师引导下,学生把通过感知、理解教材而获得的新知识、学科的基本概念,经过联系、归类、整理、综合、概括等,形成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加以巩固,学生在探究中学会了学习,巩固了知识,升华了思维。

高一学生刚刚处于初高中的过渡阶段,长期以接受式学习为主的学生很难一下子适应开放的学习方式,主要体现在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够、搜寻处理资料的能力不够。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潜能。要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有利于学生将来发展的原则,去开发新课程,上好新课程,锻造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此,网络环境下进行综合探究课教学设计很有必要性,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又可以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另外,经过一阶段的学习,学生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总体特征有所明了,对中国近代政治体制变革的背景已有所体会,这对于自主探究本课内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此,网络环境下进行综合探究课教学设计很有针对性,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教师应尽量提供给学生适宜他们自我建构知识的探究材料(课本或课外资料),给学生营造探索机会,让学生“疑”由心生,产生对学习、探索的浓厚兴趣,思想与情感得到升华。

第19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方案一:引入历史→体验历史→探究历史→感悟历史,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引导学生步步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这个理论性较强的问题,竭力将趣味性、通俗性、知识性、教育性融为一体,为学生提供一种唯有通过历史这个学科的学习才能获得的体验和启迪,引导学生学会用心灵去读懂历史,提升独特的学科智慧的发现与欣赏能力;(适合于水平参差不齐的学生集体)

方案二:教师用有感染力的语言简扼介绍一些背景性材料,然后请学生自己阅读课本,进行思考,提出问题,最后师生共同探讨、解决问题,得出结论,收获启示,既让学生有静思默想“沉浸浓郁,含英咀华”的过程,又充分利用了教学过程中随机生成的教学资源开展时效性教学;(适合于学习自觉,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集体。)

方案三:课前学生以研究小组为单位预习课本,产生疑问,自查资料,得出结论,然后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发现及学史心得,相互交流学习体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营造一种探究与合作的课程文化;(适合于思维活跃,以城镇学生为主的学生集体)方案四:教师依据《历史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搜寻资料,如数据、图片、录像、音乐等,然后引出思维→出示材料→提出问题→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通过让学生阅读生动、翔实的材料,接触不同观点的资料,拓展学生的视野,给学生提供探索契机,让学生学会多角度看待问题、思考问题,提高历史辨析能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适合于学习上较被动,但长于思考的学生集体)

第20课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教学后记

通过小组合作活动,使教学形式新颖、活泼、多样,激发出学生自主探究历史问题的兴趣,增强互动、合作探究的能力。围绕着俄国十月革命这一中心内容,通过师生的互动教学,使学生基本上达到了三维目标的要求,课堂气氛活跃。

从苏联的解体联系到苏联的成立,开始讲述俄国十月革命。这一课重点讲述的概念是资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澄清这一重大历史概念对于今后的学习都是有好处的。

学生对诺大苏联一下子就解体了感到不可思议,很有兴趣了解,但由于受课堂限制也不可能一下子讲清楚,这堂课留下了遗憾。

第21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教学后记

这一课分三个课时来学。第一课时让学生自学,列大事年表,并尝试着划分历史阶段(新教材没有历史阶段之分)。第二课时的讲授主要是讲清新旧民主革命的概念、历史阶段的划分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理论的初步学习。第三课时给学生介绍了陈独秀、蒋介石、汪精卫、周恩来、张学良这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人物,鼓励学生在高中阶段看一本名人传记,指出对于中学生来说,历史的精彩之处在于细微——在于人物和事件的细节。最后指导他们做了习题,尤其是2001年上海高考题中的经典题,指出历史就是过去的政治,把历史学习与时事结合起来。学生兴趣很高,基本接受我的观点,纷纷表示要看人物传记。

这一课的难点在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虽然教师用书中着重指出这一点,但是满眼看书本,没有任何结论可与这一命题相吻合的,所以授课起来也只能是无水之源,只好与俄国比较一下,指出中国的国情决定我们自己的道路必需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也就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过程。

本课设计的初衷在于打破传统教学中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系列大事的细致入微的分析,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从宏观上进行把握,突破生硬的“革命”名字,在问题分析中让学生感受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的必然,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及地位确立的必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及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必然。同时在教学的宏观和微观处理中,探索“历史的精彩之外到底在于细节还是宏大的理论?”介绍了一系列近代历史人物,让学生自己体会历史人物的思想与时代的关系,从他们传奇般的经历中感受到历史的波澜壮阔与曲折见幽。

教学的实践证明,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对历史细节的兴趣远大于那些已经“过时”的理论,可见历史教学没有细节作支撑将是无水之源。但在细节基础上,对学生理性认识的升华更是历史教学不可推卸而又任重道远的责任。

第22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课堂设计为三个环节:一是在大屏幕上打出导学提纲,学生根据提纲自学;二是学生掌握教材基础知识;三是当堂测试。

本校是重点中学,学生整体素质较高,文科基础扎实。本堂课的知识在初中的历史、政治课中都曾接触过,经过半个学期的高中历史学习,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风格及教学模式已比较熟悉,因而适当增加课堂容量,拓宽历史视野,激活历史思维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第22课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

这一课提出了几个问题: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地位和作用前后有何变化?(这一问题是针对课本和习题而出,课本中几处谈到这个问题却又没有讲明白。)

2、什么是国体?什么是政体?(很多同学查字典知道了这一概念,看来学习的途径是多样的。)

3、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分别是什么?(查完字典后,这一个问题迎刃而解)

4、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哪些权力?(这一问题主要是考查他们的归纳能力,书中列出了全国人大职权十四条,让学生分类归纳为四种权力,并为后面的比较做准备。)

5、比较中国和美国的国家权力分配,说说人民代表大会制与民主共和制有何不同?(学生能看到表面,如中国集权,美国三权分立,但由于没有具体材料作分析,所以分不出本质区别,需老师作一定的引导和讲解,这个问题备课准备得也不太充分,材料提供得不够,留下了遗憾。)

第23课

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教材避免了与初中内容的重复,但学生对“文革”往往只留有“**”的整体印象。为了方便学生下一步对“文革”教训的探究,在本课的课件设计中应把音像、图片以及其它资料进行分类展示,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学生为探究思维铺好路。

为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课前准备一些研究性题目,让学生自己行动去挖掘一些素材,诸如制作问卷、走出去访谈、请进来座谈等,历史事件直观化会更有利于引起兴趣、激发思维。同时,也充实了老师的课件内容。

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历程,在曲折中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文明建设不断取得进步,同时经济、科技、文化、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实践证明:民主法制的政治文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了有力保证。

第24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学生通过独立阅读思考、分组讨论、合作探究、体验交流等方式自主参与学习过程;注重师生互动,共同享受学习成果;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高中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理性思维能力有所提高,喜欢究根问底。但历史知识的储备并不充分,历史思维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对历史的领悟力还比较欠缺,还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具体到本课,学生们对“一国两制”,香港、澳门的回归和祖国大陆与台湾的分离状态都有所了解,但对于象“为什么香港、澳门能顺利回归?”、“台湾问题到底是怎么来的?未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到底会是个什么样子?”等问题比较感兴趣,并急于得到答案。

第25课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教学后记

教学后记

1、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课堂成败的关键,而联系生活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法宝。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是低效率的课堂。

2、教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但是我对学生的认识和了解还不够,因此,因材施教还并未落到实处。

3、由于平时只顾历史兴趣的培养,所以对历史发展规律性的认识和探索方面还显得不太够。可能是对学生迁就太多所致。

总结学生对课本重点和难点的掌握程度;学生在归纳“冷战”背景的两大因素中可能会出现偏差;两组学生能否很好地把他们所找到的资料进行全面整理和归纳;设计课后思考问题,试图让学生能把所学的知识与现实中的热点事件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和探讨,拓展学习空间。

第26课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学后记

本课内容多而复杂,课堂极力避免老师唱独角戏。学生对新中国外交的整体脉络可能不甚清晰,对不同阶段的外交特点、方针、政策,都有可能理解不到位,把握不了。及时注意了学生情况的反馈,采取补救办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了解他们学习的难点,以明确教学的改进方向。

本课需要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一、二、三目内容,第二课时完成四、五目内容和进行课堂总结。课程内容离现实生活较近,学生较感兴趣,同时资料比较容易收集。在历史教学中合理利用了网上资源,最大限度地了拓展学生的视野,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极大地丰富历史教学的手段,增强了历史教学的效果,提高了历史教学的水平。

能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课堂成败的关键,而联系现实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法宝。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是低效率的课堂。小结(巩固与深化)将本课主题和现实问题相联系的设计,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学生注意力集中,萌发了一股探究的热情。

学生对新中国外交的整体脉络可能不甚清晰,对不同阶段的外交特点、方针、政策,都有可能理解不到位,把握不了。老师应及时注意学生情况反馈,采取补救办法。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了解他们学习的难点,以明确教学的改进方向。

比较满意的地方是有比较多的地方让同学参与发表自己的想法与意见,体现了教师教学的主导地位与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比如如何理解“一边倒”与独立自主的关系,两种外交观点的争鸣,都体现了这一点。

不足:内容设计上略显偏多,课堂教学显得比较紧。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上一篇:对园林绿化的认识下一篇:创业投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