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通用8篇)
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研究
以秦皇岛为例
魏玉亭
(燕山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音乐系 河北秦皇岛066004)
【摘要】科技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重视科技创新,充分运用高新科学技术去改造和提升传统文化产业的魅力,开发新兴文
化领域的各个项目,扩大文化产品的影响范围,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是当今世界信息化、数字化时代背景下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
地方文化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科技创新;文化产业;秦皇岛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文化的发展,高新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广泛应用.打造就
了许多新形态的文化,如:网络游戏、网络视听、手机文化、网络出版、数字节目、三维动画等。为文化艺术提供了新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渠道.
使文化的内容更加丰富,并且,其传播速度更加便捷迅速。科学技术使
得传播的载体更加宽泛,数字技术制作的文化节目,可以同时在网络、数字影院、电视台、手机、数字出版物上使用。以互联网为载体,学术文
献数据库、游戏出版、教育出版、音像出版、网络原创文学、电子图书出
版、网络博客出版等都发展迅猛,这都归功于科学技术的创新。以秦皇
岛市为例,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秦皇岛市地理位置优越,人口众多,各种文化需求十分丰富。它位
于河北省东北部,东北接辽宁省绥中县,西北临河北省承德市,西靠唐
山市的滦县、迁安,北依燕山,南临渤海,风景绮丽,气候宜人,是历史
文化名城,也是唯一一个以皇帝的名字命名的旅游城市。西南距石家
庄483公里,西距首都北京280公里,距天津220公里。秦皇岛有天下
第一雄关山海关,有国际知名的夏都北戴河。从地理位置上看,秦皇岛
毗邻京、津、唐,独特的两环区位优势,京津文化圈和环渤海经济文化
圈的强势文化和文化产业为秦皇岛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市场、信
息、经营、管理、产品等方面的机遇和样板。
秦皇岛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分布广,底蕴厚,文化遗存
多,艺术种类多。目前秦皇岛市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31项.昌黎
地秧歌、抚宁鼓吹乐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录,昌黎地秧歌、抚宁鼓吹乐、抚宁太平鼓、青龙猴打棒、孟姜女传说、伯夷叔齐历史传说、昌黎民歌、昌黎吹歌、抚宁皮影雕、抚宁剪纸、卢龙
县秧歌、青龙满族自治县满族秧歌、卢龙县民间诗词、赵家馆饺子制作
技艺等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优秀代表,先后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
化遗产保护名录。秦皇岛的文化产业具有一定的人文优势。
近几年,秦皇岛市适应旅游消费新需求,贴近市场,围绕着秦皇岛
旅游业,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不断创新文化产业,把创新文化产品与
活跃旅游市场紧密结合,不断的提高秦皇岛的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建
设的水平,旅游和文化产业互相促进,互相支撑,仅北戴河一个区文化
及文化创意产业一年创造的产值占到该区GDP的25% .近几年.通过
不断创新文化产品。秦皇岛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创造的增加值不断增 长,2008年达到11亿元。以市场之手.实现经济效益和市场效益合理 调配。秦皇岛的文化产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
秦皇岛的文化产业的各种活动,都和科技创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 系,把高科技的工业文化产品和旅游文化结合起来,运用高新技术去 改造和开发新兴文化内容;把高科技的文化创意和传统的文化产品结 合起来,把传统的文化产品和旅游市场结合起来,扩大文化产品覆盖 范围,提高其影响力,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在南戴河国际娱乐中心 景区剧院里上演的的大型室内乐舞情景剧《海誓·南戴河》中,LED背 景、雨幕、落沙等现代舞台手段的综合运用,当地独有的传统抚宁吹 歌、抚宁秧歌.以及抚宁太平鼓等民间艺术形式巧妙地融入到舞台; 2010年8月14,同一场地上演的“我们的节日·七夕”首届中华爱情节 演出中,五只、十只、千百只喜鹊由远及近,形成鹊桥,银河两侧的牛 郎、织女星渐渐靠拢,在会合的一刹那,观众席里无数个粉红色的“心” 形气球舞动成爱的海洋。在碧螺塔酒吧公园的高科技的灯光音响、北 戴河首届海滩音乐节中多元立体舞台、奥林匹克公园高清水幕投影、秦皇求仙人海处景区的舞台设计和灯光舞美的千变万化,为演出增色 颇多。这些都是大产业、高起点、高科技的产业化运作.这样大大推动 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
一个文化应当通过高科技手段用现代人喜欢接受的方式展现出
来,而不仅仅是通过文字去阅读。过去只有印刷复制,而现在录音录 像、电子出版、网络直播、数字化等技术在文化领域的广泛应用.使文 化艺术产品可以批量生产,文化艺术品的附加值增长。在过去,一场演 出,只有现场的观众能欣赏到,现在电视、电脑可以转播、直播,网络技 术可以录音录像、直播,用现代化的方式.使得文化艺术能成为产业。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数字技术不仅带来了新兴文化产业的兴起.也 被广泛应用于广播电视、舞台表演、新闻出版等传统文化产业.成为促 进传统文化产业升级的重要动力。秦皇岛南戴河国际娱乐中心的大型
情景剧《海誓·南戴河》,运用数字技术,极大丰富了舞台艺术的表现手 段和艺术魅力,歌舞为主的舞台表演中,民歌、渔歌号子、拉网小调、抚 宁吹歌、抚宁秧歌、抚宁太平鼓等民间艺术形式的巧妙地融人,武术、柔术、杂技绸吊等手段的穿插运用,剧目形式变幻多样和现代声光科 技与LED相结合的方式,将海洋元素引入剧场,其间万帆齐放、海市 蜃楼、海底世界、海潮汹涌等场面。展现给观众的是优美的视觉享受. 使观众仿佛置身于海洋之中,在室内体验碧海金沙南戴河的动人传说 和善良的秦皇岛人民的勤劳勇敢,实现了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近年来,秦 皇岛政府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不断加强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建设,吸引高科技企业及文化产业公司.加大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力 度,以人才优势推动河北文化产业科技升级。2010年5月17日,第七 届秦皇望海祈福文化旅游节新闻发布会设在北京梅地亚中心,邀请新
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青年报、北京晚报、百度网、新浪网、中新社等 5O多家新闻媒体出席,请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毕福剑主持,借助广
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借助文艺创作与表演,开始开展地方性文化
资源与旅游资源的整合运营。很多实际例子表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 快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而在我国的文 化产业领域,重视科技创新并取得巨大成功的例子也并不少见。秦皇岛借助高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在科技创新层面、文化创新层
面,进行了初步探索,并且卓有成效.对于在其他城市的推广也是有借 鉴意义。
.
作者简介:魏玉.~(1982 lO一),女,硕士,河北秦皇岛人,燕山大学艺术学院 音乐系助教。
※基金:2010年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指导计划项目《科
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研究— — 以秦皇岛为例》阶段成果,项目 编号201001A439,课题主持人为魏玉亭。课题组成员有王文龙、张竹 岩、焉树芬、贺敏。
[责任编辑:汤静]
1 生猪生产发展现状
自去年以来, 生猪价格始终在低位徘徊, 预期的猪周期并没有来临;而生猪生产的饲料原料、人力成本等生产要素成本却在节节上升, 再加之科技保障能力薄弱, 导致生猪盈利能力下降, 许多养殖场户走到了十字路口。面对养猪发展困局, 中央一号文明确提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 根本出路在科技。”养猪产业已经到了一个依靠科技创新、推进生猪生产由粗放型经营向精细化管理转变、促进生猪稳定增长的历史新阶段。面对新的要求, 我们必须着眼于国家政治经济发展大局, 结合国家政策支持, 立足于当前养猪业已有的四个优势, 围绕一个中心课题, 采取六大措施, 大力推进生猪科技进步, 保障生猪有效供应, 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2 做好养猪产业科技创新, 应充分发挥养猪行业已有的技术推广优势
与种植业相比, 养猪业已经彻底走出家家点火户户冒烟的阶段, 正在向专业化经营、适度规模化转变, 这使得生猪产业科技推广模式有其自身的特点。
2.1 养殖从业者素质不断提升
养殖户具有一定的科技素质和知识积累, 养猪业成为其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这使他们既有能力、也有动力学习新鲜知识、使用实用技术;
2.2 养殖组织化水平不断提高
龙头企业、养猪协会、专业合作社、养殖小区等养猪产业化组织蓬勃发展, 培养储积了一大批科技人才, 加之信息化建设进村入户, 畜牧系统科技推广网络的改善, 把一个个养殖单元组合起来, 以线带点、以点促面, 使科技推广的组织化程度大大提高, 推广难度降低;
2.3 养猪技术集成程度提高, 科研与应用结合更加紧密
自2008年以来, 国家有关部门陆续设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农业科技支撑项目和行业公益性项目等, 以猪为中心, 集中一大批专家, 从事品种繁育、营养调控、疫病防控、环境控制等猪产业链技术研发;并以综合试验站为基点, 把实用技术辐射推广。这种新型的农业科技资源组合模式, 将为基层科技创新提供更直接、更有效、更全面的支持;
2.4 国家对科技创新工作的空前重视
在中央一号文件中, 不仅明确科技创新在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定位, 也首次肯定了科技推广的公益性、基础性, 而且规划了相应的鼓励政策, 这为加强农村科技推广事业提供了机遇。
3 做好养猪产业科技创新, 要把培养新型养殖户作为中心问题
生猪养殖是一项科技含量很高的产业, 是各项技术的综合运用。过去, 为了方便, 我们往往集中于单项技术的推广, 便于养殖户掌握。在行情好的情况下, 可以达到“一招鲜, 吃遍天”的效果。但在市场波动加剧、利润大幅压缩的情况下, 决定一个企业生存的是其短板, 是其最不足的那一项, 这就需要用“木桶理论”来看问题。当前, 养猪业的困境就在此。但是, 把各个单项技术综合而灵活的运用, 实现养猪由粗放型经营向精细化管理转变, 取决于广大从业人员的科技素质。由于广大养殖户直接脱胎于农民, 这方面恰恰是其先天不足之处。因此, 今后的科技创新工作, 要以培育新型科技人才为中心, 整合各方面的资源, 采取六大技术措施, 打造全新的继续教育模式, 健全的实用技术推广示范体系, 立体的技术保障网络, 做好养猪产业科技创新。
(1) 采取激励措施, 丰富形式, 创新途径, 全力推进养猪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 全面提升从业人员的科技素养和职业技能、经营能力;
(2) 继续推进生猪养殖标准化示范场活动, 加快猪舍标准化改造, 逐步提高生产设施;市县疾控中心、质量检验机构要积极参与养猪场的日常管理工作, 定期开展环境、动物健康程度检测和饲料营养检验, 为猪场精细化管理提供物质保障和技术支持;
(3) 加强体制机制创新, 加强基层科技推广载体建设。充分发挥畜牧系统技术推广体系的核心作用, 有效整合养猪产业化组织,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 打造全新、便捷、高效的技术推广网络;遴选专业技术人才, 组建专家组, 负责全市的继续教育、技术培训和咨询等工作;
(4) 对接国家肉猪产业体系和其他项目, 实现先进实用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无缝链接。选取一批企业作为体系的示范点, 承接技术的推广辐射;选派重点企业的技术人员进入综合试验站实习, 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依托体系的技术专家, 依靠本地优势企业, 开展技术示范和适于本地的技术研发、科技成果二次开发等工作。
(5) 认真落实一号文制定的有关措施,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彻底破除基层科技推广资金匮乏的顽疾。要扩大资金的覆盖面, 扶持民营技术服务企业的发展, 支持猪产业化组织提高科技水平。
[关键词]文化产业文化科技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G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853(2012) 04-0009-04
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的列奥纳多·达·芬奇曾经说过:“艺术借助科技的翅膀才能高飞。”应该说,不仅艺术如此,整个文化产业均需借助科技的翅膀才能翱翔。因此,有人称科技与文化是一对如影随形的孪生兄弟,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会给文化的表现形式、传播方式和发展模式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认识科技的潜力和边界,如何主动利用科技创新来推动文化产品、服务和业态的创新以及产业的升级,是文化产业面临的新一轮挑战和机遇。
1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意义
从时序视角看,一部人类文化发展史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部科技进步史[1]。出版业的初步形成无疑是造纸术和印刷术发明与应用的直接结果,而这两种技术的机械化发展则促成涵盖书报刊大工业化生产的现代意义上的新闻出版业的形成;20多年前,激光照排技术横空出世让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从而极大地提升了新闻出版业的生产力和生产效率。20世纪上半叶,广播电视业的诞生源于无线电和电子技术的进步。1990年代中期以来,互联网这个“第四媒体”及其相关产业的勃兴则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发展和普及的产物。
从区域视角看,科技发达国家或地区往往也是文化生产或文化市场兴盛之地。中国作为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源地,在近世以前,用中文记载的文献数量比任何别的文字的文献要多得多。1948年2月,最早担任牛津大学汉学教授的英国汉学家德和美的研究表明:“至少到1750年为止,中国书籍的数量超过世界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2]近代以后,由于科技发展滞后,我国文化行业也渐渐陷入落后的境地。当前,我国文化产业产值占GDP的比例仅为美国的十分之一。后者作为当今世界上掌握最先进文化科技的国家,文化产业产值约占国家GDP的五分之一,其中音像制品出口就超过航空航天业,成为第一大出口贸易产品,占据40%以上国际音像市场份额。因此,像加拿大这样的国家,其文化不得不适应美国的标准,并“沦落到要和美国竞争又要仿效美国的两难境地”[3]。
党和国家历来重视科技进步对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通过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是党和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涵。胡锦涛同志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明确指出,要“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定》将科技创新定义为“文化发展的重要引擎”,强调要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的作用,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等,对利用科技进步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相关政府部门则陆续启动一系列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科技工程。如文化部的“国家文化创新工程”,新闻出版总署牵头的国家“数字复合出版系统工程”“数字版权保护技术研发工程”“中华字库工程”“国家知识资源数据库工程”等。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科技进步必将对我国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对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式
科技与文化之间虽然是一种双向互动关系,但本文主要关注科技对文化的作用,要着重探讨被誉为文化发展重要引擎的科技进步如何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从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实践看,科技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式大致包括以下三种。
2.1催生文化新业态,拓展文化产业边界
科技是界定产业边界的关键要素之一。中外文化产业发展的历史表明,文化科技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将直接导致新型文化业态的产生以及文化产业边界的向外拓展。文化科技的进步,是通过改变传统文化生产、传播与消费方式,创造新的文化需求,培育新的文化消费群体,进而催生新的文化业态,拓展文化产业边界的。如果说以模拟技术为核心的文化科技业已造就了规模宏大的传统文化产业,那么,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文化科技的迅猛发展与广泛应用,必将为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带来更大的市场空间和产业发展契机。
1980年代以来,数字技术与文化的融合迅速改变传统的文化产业格局,催生出诸如动漫、网络游戏、数字娱乐业等新兴文化业态。这些不同于传统产业的文化新业态,正在逐步成为文化产业体系中最具活力的产业领域。正如中国人民大学金元浦教授所指出的:“以数字技术为载体的内容文化产业迅速崛起,在世界产业中的比重逐年增加,成为一个迅速增长的产业,并引领当代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这种内容产业以创意为动力,将各种文化资源与最新数字技术相结合,融合重铸,建立了新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产生了新的产业群落,培育出新的消费人群,创造出惊人的经济社会价值。”[4] 显然,胡锦涛同志所提出的“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的要求正是科技作用于文化产业发展这一重要规律的基本反映。
2.2促进文化产品或服务创新,提升文化吸引力
与一般的物质需求不同,文化需求具有更大的张力或弹性,而这种张力或弹性的释放程度又是与产品或服务的科技含量直接相关的。亦即是说,文化产品或服务中科技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文化需求,决定着文化的吸引力。因此,加强科技研发,提升文化产品或服务的科技含量正在成为世界各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共同追求。近年来,迅速发展的3D技术、MPR技术正在通过提升影视产品和出版产品的科技含量,促进文化产品或服务创新,增强文化产品的艺术感染力,提升文化的吸引力。
好莱坞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大片《阿凡达》正是凭借超高的科技含量吸引观众、赢得市场,成为全球第一部票房突破20亿美元的电影,并同时获得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9项提名,摘取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摄影、最佳视觉效果等多项大奖。正如一些媒体分析指出的,《阿凡达》吸引影迷的不仅仅是影片讲述的故事,更重要的是电影前所未有的3D视觉盛宴。可以说,这部真人演绎与特效制作完美结合的3D电影掀起了一场电影业的革命[5]。
nlc202309040113
如果说3D技术提升的是影视产品的科技含量,那么,MPR技术则给书报刊等传统纸质出版物带来了新的生机。基于MPR技术生产的出版物虽然具有与传统纸质出版物完全相同的外在形态及全部功能,但是,它植入了文字、声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借助点读器,读者可以读取这些多媒体信息,实现无障碍的全媒体阅读。
电影、图书等传统文化产品借助高新科技,通过提升技术含量获得新生的上述事实表明,即使面临新技术的挑战,具有一定先发优势和市场基础的传统文化产品或服务只要能够积极拥抱新技术,通过提升技术含量以优化性能、改善功能、提升感染力,不仅可以重新赢得消费者青睐,而且可以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
2.3拓展传播路径,增强文化辐射力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使“地球村”成为现实。文化产品的传播速度提高、传播路径更加多样、传播范围大为拓展,从而使得发达国家的强势文化及其产业的辐射力进一步增强。18世纪,一本杂志从美国纽约寄到波士顿(约208英里)需要一辆驿站马车走8—10天[6]。如今,美国亚马逊、谷歌和苹果应用商店的一本书、一首歌曲、一部电影,如果不考虑政治、法律和商业的限制,几乎可以在瞬间传给全世界每一个可以连入互联网的受众。人们也不必一定要通过书报刊、收音机、电视机,或者亲自到剧场、电影院、博物馆才能消费和享用文化产品与服务。手机等通讯设备,iPad等平板电脑,Kindle、汉王等专门的阅读器,这些终端设备连同影音流媒体、虚拟博物馆等先进的内容传播技术和系统使得人们随时随地可以欣赏自己喜爱的文化产品,享受便利的文化服务。
1990年代,克林顿任内的美国政府围绕国家信息基础设施采取的“网络新政”,目的之一就是“让美国文化弥漫整个网络”。为此,欧洲人曾经指出:“我们在世界上的竞争者已经充分地意识到内容产业的潜力以及时不我待的发展机会”,“欧洲拥有宝贵的文化、商业、学术、产业信息资源和悠久的出版传统”,“必须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立即行动,为全球市场提供新颖的多媒体产品和服务”[7]。但近20年过去了,欧洲国家的官员在不同的场合承认,欧洲包括网络娱乐业在内的数字内容产业仍然落后于美国[8]。显然,美国在信息技术领域的高度领先地位所带来的控制传播渠道的核心能力正是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
在全球许多国家,现有传播技术所提供的文化传播能力尚未被有效地开发利用,但是以IPv6为核心的下一代互联网已经呼之欲出。新一代互联网究竟将给文化产业带来哪些影响虽然仍在争论之中,但对其更为强大的文化传播能力以及即将围绕它产生的国际范围的激烈竞争却已有共识。我国文化企业只有未雨绸缪才能迎头赶上,甚至抓住超越国外同行的新机会。
3实现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保障
科技进步虽然可以通过催生文化新业态,拓展文化产业边界,经由促进文化产品或服务创新提升文化吸引力,凭借拓展传播路径增强文化辐射力,但是,科技进步推动文化发展的这些功能并不能自动发挥效用。没有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没有有效的人才保障,科技进步将难以转化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
政府是国家文化产业战略的顶层设计者,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中扮演着文化产业政策制定者和政策执行监管者的角色。在加快文化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能够而且应该发挥重要作用。政府的首要任务是为文化科技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与政策环境,为文化创新主体提供有利的财政、税收与融资支持。其次,政府应积极采取措施,鼓励建立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尤其要充分意识到知识产权在发展文化产业中的核心地位,建立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再次,政府应该根据文化产业集群的特点,科学规划和组织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积极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的相关精神,依托国家高新技术园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建立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企业是文化科技落地,并真正将之转化为文化产业能力、提升文化产业能级的主体。纵观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产业利益归属可以发现:在音乐产业,它们转移至像苹果那样的公司;在图书业,它们转移至拥有电子阅读器Kindle的亚马逊之类的机构;在很多其他媒介领域,它们转移至谷歌——谷歌正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媒体公司[9]。这些世界级企业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拥有深厚的科技专业知识背景并成为文化产业的佼佼者。正如深圳华强文化科技集团副总裁李明描述的:“看起来全是文化产业,走到背后看全是科技。”因此,从市场主体建设的视角看,为了加快文化科技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企业一方面要真正成为研发投入的主体,进行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开发;另一方面,还要根据市场需求,研发为用户带来价值的创新应用设计、人性化设计和安全可靠的设计,实现科技的应用创新。惟其如此,文化企业才能最终实现科技进步与应用创新的创新双螺旋互动,提高科技创新力,或者在文化新业态培育上,或者在文化产品或服务创新上,或者在提升传播渠道控制力上获得独特的竞争优势。
事业发展人才优先。人才是文化科技创新的关键,文化产业的科技创新需要一支兼具创意、技术与经营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多学科背景是文化科技人才的重要优势。在文化产业发达国家及我国的香港、台湾地区,不少搞文学艺术的人都在学习生物学[10]。因为在以数字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为标志的现代社会,科技与人已经形成难解难分的关系,不懂科学,就不能深入理解人性和人的行为。但在我国大陆地区,我们很难看到这种氛围。欧美等发达国家或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获得成功的首要因素是其人才优势。然而,当前我国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科技素养还远远达不到要求。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10年发布的第8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显示,“十一五”期间中国公民的科学素养水平虽有明显提升,但2010年中国大陆(不含台港澳地区)具备基本科学素养公民的比例仅达3.27%,只相当于日本、加拿大、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的水平。这正是困扰我国文化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从人才视角看,有针对性地加强文化科技人才培养,提倡和鼓励终身学习,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人事管理制度、与文化领域创造性劳动相适应的人才使用制度以及与文化生产规律相适应的分配制度,应该成为当前或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一项优先工作。
注释
[1]汪波.发挥高科技对文化产业的引擎作用[N]. 光明日报,2011-07-03
[2]转引自:刘海峰. 简评《明代科举文献研究》[N]. 光明日报,2009-12-15
[3][美]丹尼尔·杰·切特罗姆著;黄静生等译. 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171
[4]金元浦. 从文化产业到数字内容产业[J].今日中国论坛,2005(12):32-35
[5]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1/10-27/3417127.shtml
[6]Sammeye Johnson, Patricia Prijatel. The Magazine from Cover to Cover: inside a Dynamic Industry[M]. New York: NTC Publishing Group,1999: 68
[7]Frans De Bruine. Pan-European Facilitation: the Role of the European Commission[M]. In: Brian, Margot Blunden. Electronic Publishing Strategies. Leatherhead, Surrey: Pira International, 1996: 337-354
[8]http://info.tele.hc360.com/2011/06/080919294835.shtml
[9]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521339
[10]阎平. 以科技进步促进文化创新[N]. 中国文化报,2004-12-06
———题记
我默默地伫立在风雨中,沐浴着大自然清新的味道儿。闭上眼睛,微微感觉幸福就在身边,幸福一直以来陪伴着我们,只是我们不察觉而已。静静地经历着时光的变迁,我们伴着幸福行走在梦想之路。天马行空般的思绪,在那无边无际的天空自由自在的翱翔。
曾经,在日记本里写道:如果你给“幸福”这个词语下个定义,幸福是怎样的呢?幸福就是希望自己能美美的睡上一觉;幸福就是当自己伤心的时候,朋友给予的安慰;幸福就是自己站在领奖台的时候,心里犹如蜜糖一样甜滋滋。只要我们以积乐观的心态去对待,其实幸福会变得很简单。
幸福,在我的心头荡起层层涟漪,引领着我绽放青春少女的美丽。幸福,不是用金钱玉帛来表现的,而是在平凡的岁月中,一件寻常的事铭记在我们心中。那天,突然下起着微微细雨,我们学校的“天使之家”爱心社团志愿者们来到了福利院,探望那些孤寡老人和住在那的一个小朋友。这次的志愿者活动,记得担任了组长,带领着同学们分发水果和陪老奶奶、老爷爷聊天。在这短暂的两个小时,给我最深刻地、永远难以忘怀的跟老奶奶聊天。现在,依然很清晰地记得老奶奶紧紧握着我的手说:“年轻人,要好好的学习啊,将来过上好的生活,嫁个好的老公。奶奶的年纪大了,走路不方便起来了,有时间常来这。”那一刻,我的泪如潮水般的涌上心头。言语之中,老奶奶对我们年轻一代的期望,透露出她对我们年轻一代的祝福。
人生是一条长长的路,一些事,一些人,在你,在我,也许这一切都是无意的,却带来了无尽的思念与难以言说的话语。一些事、一些人为何总萦绕在脑海里,人很奇怪,越想忘记却就越难忘记。
夜静静地,城市的霓虹灯依旧绽放出迷人的光彩。其实,幸福很简单。喜欢一个人透过窗台呆呆地看着缤纷多彩的灯光,傻傻地抬头看着分布零散的几颗星星亮着,这都让人感觉到阵阵的温馨与惬意,感受着这属于一个人思念。
**企业具有地域偏远、点多线长面广、人员分散、职工整体素质较低、职工生活相对艰苦等特点,做好**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对于保持**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途径、方法,使思想政治工作更贴近**实际
一是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注重
灵活多样。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使企业改革符合发展的客观要求,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易于为广大干部职工所接受。通过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融为一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把企业精神融到了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领域和全方位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之中。
二是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精细管理有机结合起来,随着**公司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想在市场上求存图强,就必须从细节入手,加强精细管理。精细管理就是将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和作风贯彻到企业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强调将管理工作做细、做精,以全面提高管理水平。重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导向作用,通过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促进精细管理的各项具体工作的有效贯彻落实,在企业内部形成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细管理工作的良好互动,极大强化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三是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职工实际困难有机结合起来。在企业改革不断深化的情况下,职工的思想问题往往和实际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实践来看,思想政治工作若不从关心解决职工冷暖和实际需要出发,不认真解决职工的实际困难,必然被群众所唾弃。
创新工作载体,努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效性
首先要精心设计、组织有影响力和辐射力的主旋律活动。按照“围绕生产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要求,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激发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干好本职工作的热情,有力促进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努力把思想层面的精神实质贯通于活动中,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其次是潜移默化、以典型宣传促进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深入。适应形势不断发展的需要,变“说教式”、“号召式”、“命令式”为“讨论式”、“鼓励式”和“引导式”,充分发挥舆论导向和渗透作用,推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总结各个领域、各条战线上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用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人、身边事来影响广大干部职工,使职工学有典型,比有榜样,赶有先进,超有信心。
同时注重抓好思想政治工作硬件建设。通过硬件的投入与建设,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力、影响力和感染力,使职工在积极参与中受到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不断提高思想境界的目的。
创新激励机制,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
思想政治工作涉及企业发展的全局,可通过创新激励机制,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卓有成效的开展。召开思想政治工作研讨会、总结表彰会、政工例会、书记汇报会、宣传报道例会等;建立精神文明专项资金,对精神文明取得成效的单位进行表彰,对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优秀宣传工作者、优秀报道员进行物质奖励,使其政治上有荣誉,岗位上有地位,物质上有利益,从而在全矿上下形成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舆论氛围,营造良好的激励导向作用;建立健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做到年有大纲、季有安排、月有考核落实,推行党委工作目标责任制,行政干部“一岗两责制”、思想政治工作例会制、思想政治工作考评制、党员责任区等制度,有效地解决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虚化、软化、弱化问题。
创新政工队伍建设,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保证
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政工干部队伍。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把思想政治工作任务分解落实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建立一支思想品质较高、业务素质较强的政工干部队伍。同时还注重加强对企业政工干部的教育培养工作,帮助政工干部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本领,把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引导到企业的生产与发展中去。(张海生)
2012年1月,比亚迪总裁王传福将所得的首届南粤功勋奖中个人所得奖金全部捐献给社会。这只是比亚迪热心公益事业,真情回报社会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比亚迪在致力于自主创新,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同时,积极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之中,将社会责任作为义不容辞的企业使命。
西藏光明行
2010年7月26日,装载50套家庭能源系统前往西藏的车队出发后,安装人员也于8月5日从深圳出发前往西藏。8日,工作组到达乡镇,受到乡政府的热烈招待,有乡人大主席、副乡长等。
当家庭能源系统抵达后,工作人员也开始了安装工作,并且也培训了2名当地技术人员。在一个偏远的小土坡上有一户受援家庭,下午4、5点钟的时候,屋里就一片昏暗。因为藏民的房子一般只有很小的一些格子窗,采光条件差,即使外面阳光明媚,屋内也难看到光明。当安装人员走进屋子里,只有炉子里烧着的一些牛粪发出点点光亮。
简短的问候之后,安装人员便开始工作了。由于家庭能源系统的太阳能板安装一般要求地面比较平坦,泥土不能太松,并且还要采光好的地方,但藏民的院子基本上都是坑坑洼洼,石子也很多,并且不容易固定,安装人员就先和藏民一起先休整地面,或锄或铲,然后从隔壁圈子里敲下土砖,再一起调整采光角度,最大限度地采用当地充足的太阳光。
当技术人员安装完家庭能源系统后,在LED照明灯打开的一刹那,整个屋子一下就亮起来了!
电视机接通了。几个小朋友团团转坐在电视机前,看着鲜活的画面,听着悦耳的声音,一动不动。那是他们无法接触也是之前没有触到的世界,新奇又丰富。
“小孩子再也不用点着蜡烛写作业了,家里也可以看电视,看新闻!”这是藏民最直接的反映,而对于安装人员来说,看到藏民脸上温暖的笑容才是他们最开心的。
2011年8月,1000套家庭能源系统全部捐赠西藏地区。
温暖贫困学子
2010年初,比亚迪基金会开展资助贫困高中生项目。2011年底已资助78名特别贫困的学生,同时召开比亚迪慈善基金会开展志愿者培训交流会,为78名学生寻找有爱心、有恒心、有责任心的志愿者。
2011年比亚迪慈善基金会进行定向捐赠江西省万载县高山村兴建比亚迪歧源小学,总计150万元。3月“爱心捐建工程”项目动工兴建,校园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794平方米,其中教学综合楼960平方米,师生宿舍楼704平方米,厨房、餐厅、浴室、厕所等生活用房130平方米,运动场、篮球场、直线跑道均配套到位,是万载县目前第一所“比亚迪歧源小学”.抗震救灾
2008年汶川大地震,比亚迪在第一时间紧急捐助了1000万元现金,并从新车上拆下1000只千斤顶。随后包括公司总裁王传福个人150万捐款在内,共为灾区募集1586万元现金。
2010,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公司立即启动应急行动。4月15日凌晨,公司在了解灾区情况后的第一时间,决定向灾区捐赠2000万元人民币。并迅速在西安就地采购1000套棉被以及1000件棉衣,连夜通过相关部门送往灾区,用于灾区的抗震救灾工作。
比亚迪慈善基金会由深圳市比亚迪汽车有限公司捐资设立,于2010年7月在国家民政部登记注册(基证字第1075号),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坪山新区,是一家由民政部主管的全国性非公募慈善机构。
比亚迪慈善基金会坚持“科技创新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理念,基于比亚迪在新能源产业的成果,开发出“绿色家庭能源系统”,解决偏远无电地区用电需求,用科技创新给无电地区送去光明。
以“科技帮困、关爱弱小、携手助学,用心关怀,支持与推动企业慈善和社会公益事业的进步与发展”为宗旨,比亚迪慈善基金会积极投身慈善事业,用科技点亮生活,用关爱温暖心灵,用责任创建和谐,将慈善落到实处;打造科技慈善平台,塑造全新慈善理念。
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 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提升太原市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推动全市科学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 更是推进太原市率先实现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根本要求。当前, 在全市上下抢抓机遇促转型, 齐心协力谋跨越的关键时期, 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人民政府把建设创新型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主战略, 以创新推动转型, 以创新支撑跨越, 紧紧抓住了太原市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必将对太原市在“十二五”期间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完成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战略目标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
贯彻落实好创新型城市建设各项战略部署, 需要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 财政部门责任重大, 使命光荣。为此, 我们将解放思想, 转变观念, 把支持创新型城市建设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 扎扎实实、一丝不苟地落实好部署好, 充分发挥财政政策支持、资金保障等各项职能, 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 大力支持科学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发展环境创新, 不断完善财政支持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思路和政策, 以奋发有为、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全面完成好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人民政府交给我们的各项工作任务。具体做到:一是全面落实各项支持自主创新的财政税收政策将国家鼓励高新技术发展、节能减排等有关税收政策, 不折不扣地落到实处, 有效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自我发展的能力。二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多渠道筹集资金, 按照国家有关法律和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实施意见的要求, 确保科技投入的稳定增长, 切实保障项目实施、人才引进、优化环境等方面的资金投入。三是集中资金保重点, 努力实现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的突破。要集中有限的财政资金, 紧紧围绕中共太原市委、太原市人民政府确定的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符合太原市产业政策的重点产业, 以及对太原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整体拉动作用, 对太原市技术升级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项目, 加大投入力度, 保证重点突破。四是强化财政资金绩效监督。不断完善财政资金的绩效管理和考核办法, 健全财政资金使用中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最大限度地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五是进一步支持科技园区建设。认真贯彻实施《太原市绿色转型促进条例》, 继续落实对园区的财政倾斜政策, 壮大园区财政实力, 加强对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等支持力度, 为科技园区的更好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六是进一步建立健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加大对政策性信用担保企业的支持力度, 完善政策措施, 积极引导信用担保机构加强对创新型企业、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强化对小额贷款公司等民间金融机构的支持和监管, 改善企业金融服务环境, 疏通创新型企业融资瓶颈, 鼓励和畅通风险投资、贷款担保等多种投融资渠道, 加快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 以企业投资为主体, 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共同投资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七是努力创优财税发展环境。坚持“阳光、高效、专业、清廉”的财政服务标准, 努力提升工作效能, 倾力打造太原财政服务新形象, 为全市创新发展环境再做新贡献。
面对新的发展形势, 财政部门把握机遇, 迎接挑战, 勤奋务实, 努力工作, 圆满完成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 为实现太原市的转型跨越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全球积极应对金融危机、探索推动经济增长新机制的大背景下,共同探讨在新形势下推动创新和创业活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创新合作与发展的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我就依靠科技创新推动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谈几点看法:
科技创新在我国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发挥了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去年下半年以来,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给国际金融体系和许多国家的实体经济带来巨大冲击。我国经济发展也面临了一场严峻的考验,金融危机深刻的影响了国际社会的各个领域和阶层,各国政府也都采取了一系列应对危机的措施,如何有效应对危机成为国际社会共同面对的重大课题。
目前,各国在应对金融危机中都认识到,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注重发挥科技在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中的重要作用。许多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增加科技研发投入,通过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来保持和提高国家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位置,比如美国把发展新能源作为摆脱经济衰退、创造就业机会、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重要产业;欧盟的经济复苏计划提出要实现实施绿色汽车伙伴行动、能效建筑伙伴行动和未来工厂伙伴行动等等;日本、韩国等也都加大了对新能源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
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在应对危机中的作用。胡锦涛主席指出,要把科技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温家宝总理强调,知识和科技是克服经济困难的根本力量。中国政府把科技创新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措施的重要对策之一,国务院专门出台了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等较快发展的意见,部署了依靠科技应对金融危机的六项重大任务:
一是,抓紧实施重大科技专项。
二是,依靠科技进步支撑重点产业设施。
三是,启动技术创新工程,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四是,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五是,动员科技力量服务基层、服务企业。
六是,加强科技人力资源建设。
与此同时,国家还在加大产业振兴力度、加大自主创新产品推广应用、加大金融支持和激励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等四个方面制定了具体的保障政策措施。去年我们就都在探讨金融危机的问题,特别是如何通过科技创新来引领产业发展的措施。一年过去了,经过努力,中国经济整体政策企稳向好,特别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为特色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由于坚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不仅在十年前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中作用显著,在应对今天的全球金融危机中也显示出了较强的活力和抗风险能力。
2008年,国家创新技术生产总值已达到2.1万亿,工业增加值1.25万亿,出口创汇2015亿美元,这三项指标占全国总份额的比重分别达到了7%、9.7%和14.1%,生产总值较上一年增长19.7%,工业增加值和出口创汇都增长了17%以上。今年上半年,在经济形势较为严峻的情况下,绝大多数高新区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总体上继续高于全国平均增长水平,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6%,占同期全国工业增加值的10.2%,有近一半的国家高新区工业增加值的增数在15%以上,且二季度明显好于一季度。由此可以看出,科技创新对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支撑作用已经开始显现出来了,这也充分说明了我国政府采取的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是对的、有效的。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依靠科技创新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战略举措
要从根本上化解金融危机的挑战,我们认为必须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更好地发挥科技对产业发展的作用,打造具有支撑作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一点已越来越成为关于后危机时期思考的共识之一。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既是度过难关的必然选择,也是抢占经济增长制高点的重要途径,不仅可以立足当前,更是能够着眼长远,有利于发展具有广阔市场前景和资源消耗低、带动能力大、就业机会多、经济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型产业,在最有影响、最有条件的领域率先实现突破。
胡锦涛主席指出,要精心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战略性产业。可以说发展战略性产业是应对国际复杂经济环境变化、依靠科技推动经济结构调整的一项具有根本性和战略性的举措。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科技和经济体系以及潜在的优势,遵循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规律,促进产学研结合,促进经济、科技结合,促进创新驱动与产业发展的相结合,依托战略性新型产业,来支撑和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科技支撑措施中,科技部联合相关部委及时开展工作,把国家多年来科技进步的成果进一步推向规模产业化的前沿。如节能新能源汽车的示范推广行动,采取对公共交通使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给予财政补贴的政策,在上海世博会、北京奥运会和13个城市开展了试点示范工作,计划三年内面向30个城市的公共交通领域推广使用6万辆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照明的公共照明试点推广行动,首批启动了21个城市开展试点,预计到2010年可实现超过20万的半导体照明的应用,节电超过1亿度;太阳能光伏发电试点也已经纳入国家财政补贴的范围,三网融合等相关领域的产品推广应用和大规模示范也正在抓紧进行。这些行动都将有力地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壮大。
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首先要确定好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政策,力求选出那些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具有战略增长空间的产业。以需求为导向,构建战略性新型研发和产业化,实现技术创新向产品的聚焦;以市场实现为目标,推动创新政策向扩大市场需求定位,培育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
从科技引领发展的要求来看,要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发展,创新发展可再生能源技术、节能减排技术、清洁煤技术及核能技术,大力推进节能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加快构建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交通体系;要着力突破传感网、互联网等关键技术,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要加快微电子和光电子材料、纳米技术和材料等领域的技术创新,尽快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材料和绿色制造体系;要积极发展转基因育种技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要通过创新药物和基本医疗体系的核心技术,形成以创新药物研发和先进医疗设备制造为龙头的医药研发产业链;要加强空间、海洋和地球生物研究开发,充分的发掘和利用好各种战略资源;要从技术创新开始,到最终产品,再到末端的消费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产业体系和相关的产业政策体系;要做到以企业为主体,坚持政府支持和市场机制相结合,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的技术,尽快形成中国特色的技术突破和机制。
总之,依靠科技创新推进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就是要着力发展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先导产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品牌产品,打造一批跨国经验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形成一批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基础。
中国的高新区将是推动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高新区经过上个世纪80年代的探索实验,到90年代大规模布局和初创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正在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为主要目标进行二次创业。回顾高新区20年的发展,不仅是我国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更是为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国家高新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性地位日益显现。2008年,北京、南京、武汉、成都、西安等19个国家高新区,工业增加值占到所在城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均达到了30%以上,苏州、合肥、吉林、苏州、珠海、宝鸡等12个国家高新区生产总值占当地城市GDP的比例达到了20%以上,高新区推动了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2008年,国家高新区实现人均GDP25.9万元。国家高新区的土地利用效率、投资度和投资效益都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高新区还催生了新型产业和有影响力的产业基础。国家高新区建立了从技术研发、技术转移、企业孵化到产业聚集群的一整套企业创新和产业培育体系,探索形成了培育成长型企业和产业集群的有效模式,成为我国高新产业持续涌现的发源地。
一是,企业的创新资源不断。目前国家高新区积聚了7000家研发开发机构,700多个国家中层技术研发中心和开放实验室,300多家产业技术检验检测的平台,科技资源的共享和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二是,一批有实力的科技型企业发展壮大。2008年,国家高新区拥有5.3万家企业,其中规模过亿元的企业近6000家,上百亿的99家,上市企业927家,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如华为、联想、中兴、百度、金东方、尚德等开始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
三是,国家高新区产生了多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创新成果,为战略性新型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研究。如千万亿次高性能计算机、人用禽流感疫苗、抗肿瘤蛋白质药物、第三代通信移动技术、中文搜索软件、下一代互联网、最新导航、燃料电池等等。
四是,高新区的科技人员和研发投入高度密集。目前,国家高新区拥有国际科技人员135万家,占全国的30%。2008年,高新区企业的RMG投入1658亿元,占区内生产总值的7.9%,这个数字接近甚至超过了许多发达国家平均水平。
此外,高新区有良好的制度、政策和服务环境,这些都是高新区发展战略性新型产业的重要的有利条件。我们相信国家高新区一定能够成为支撑经济增长、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重要的力量,国家高新区已经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应对危机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一定能够在新一轮经济发展中成为战略性新型产业发展的中国载体。
“山重水覆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我国南宋大诗人著名的诗句,虽然我们现在还将共同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但我相信,依靠科技和创新的力量,必将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必将能够有力地促进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将能够帮助后危机时期的世界经济创造一个新的战略增长空间。
【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推荐阅读:
激励机制,推动企业科技创新11-18
谈如何推动控申工作创新发展07-08
以创新精神推动超常规发展06-07
李克强以改革创新推动中国经济升级发展11-08
科技创新经济发展12-11
龙泉市科技局以科技创新助推农业产业发展09-12
创新与科技发展教案09-28
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07-09
固始局科技创新助推企业发展07-02
浅谈科技期刊的创新与发展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