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复习课教学心得(精选9篇)
新课标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培养目标。强调让学生终身学习发展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学习科学探究方法,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发展好奇心与求知欲,培养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一 强调基础知识的复习,注重物理学核心概念的理解及应用。在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中对物理的核心内容作了要求,如机械运动中对运动的相对性和力与运动的理解;光的反射直线传播和折射现象的识别及应用;对力的产生和力的作用效果及压力压强的应用;电和磁的相互转化及应用;能量的相互转化及能源利用的情感和价值观的建立。在教学中,让学生放低身段,高效务实的完成概念的检查与落实,要放慢速度,注重效果。
二 知识结构的侧重点不同,重现象分析,实验处理,轻计算。以《运动学》为例,在内容上更注重对学生设计实验、动手操作、数据处理、图象分析的培养,而对学生计算能力要求相应降低。最大的改变就是匀速直线运动S—T图,V—T图的引入;在考察欧姆定律及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更注重试验方法和实验细节的考察,方法的选择,数据的记录及处理,结论的得出都包含着对科学精神,方法,态度的训练和培养。
物理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重要渠道。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物理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学习物理,应该学习物理敏锐的洞察力,深刻的思维能力,慎密的推理判断能力以及丰富的想象力;学习物理从现象到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宏观到微观是思维方法。同时还应该学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如控制变量法、理想化模型法,虚拟假定法等。并自觉地运用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另外还要引导学生尽可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与众不同新观念,新思维,然后归纳总结,从中筛选出最好的解决办法。只有让学生体会到物理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才能逐步培养学生乐于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 体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考察与培养,关注科学·技术·社会观念渗透。在《标准》的内容标准中有“通过能量守恒以及能量转化和转移的方向性,认识提高效率的重要性。了解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知道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等条目,这些内容条目旨在要求学生了解能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关系,认识能源危机,关注新能量的开发对人类带来的福利与问题等。不仅知道科学技术造福人类,而且也应了解科技的发展带来了一些社会问题,这是课程时代性的拓展。教师首先应站在更高的层面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在教学中应该渗透这样的观念,让学生养成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并让学生身体力行,从每一件小事做起。
一、要形成良好的课堂教学状态
1. 教师确立正确的复习指导思想:
首先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复习中的主体作用, 在复习过程中始终使学生保持主动权, 主动观察、主动实验、主动思维、主动发问、主动探索, 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第二, 面向全体学生, 使全班不同层次的学生按其实际水平都“跳起来, 摘果子”, 得到自己最好的提高。
2. 有效的教学方法。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 教学条件。学生实际和个人的教学风格, 选择灵活的教学方法。切忌复习就是“串教材的单一做法”。
二、实施分层复习, 分类推进, 全面提高复习质量
1. 平时复习
平时复习包括由教师引导的课前复习, 课后当堂复习及学生的课后复习。
课前复习。新课教学开始, 教师要采用提问等方式引导学生复习与新课有关的已学过的知识, 因新旧知识之间往往有密切的联系, 旧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 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拓展, 这种复习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已学过的知识, 更能帮助学生把前后所学的知识融合贯通。
课后当堂复习。根据遗忘的“先慢后快”的特点, 知识的巩固应在脑里建立新的联系后立即进行。所以对当堂讲的内容进行当堂复习是十分必要的。教师讲完课后先进行简单的总结性复习, 然后布置适量的课堂练习, 最后由教师进行抽查, 对学生不掌握的内容进行重复讲解, 从而使学生达到当堂内容当堂掌握的目的。
课后复习。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个别差异, 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的程度不一样, 因此在课后还必须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进行复习。课后复习一般要求学生先弄清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然后通过完成作业的方式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2. 阶段性复习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 只有平时复习是不够的, 还必须在学完一个章节、一个单元及在期中、期末这个时间段内进行总结性的复习。总结复习时主要是要帮助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总结, 把所积累的零碎的知识系统化、整体化。通过阶段性的总结复习, 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程度上能够实现从零碎到系统、从局部到整体、从表面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变。
3. 总复习
总复习一般指中考前的复习。总复习的目的就是使学生的物理知识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提高。因此, 总复习重点, 一是要求学生系统全面地复习掌握力、光、热、电的基础知识, 再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复习主要是以练习为主线。
三、让学生掌握好的复习方法
俗话说“一个先生一个法”, 初中物理的复习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本人认为采用下列复习方法效果是比较好的。
1. 系统性复习法
此复习法在阶段性复习时比较适用, 主要以复习课的方式进行。复习时教师要打破课本内容的编排程序, 根据复习内容整理出一个复习提纲, 在这个提纲中要确定出若干个复习点。复习时由教师先提出一个或多个复习点, 然后要求学生利用联系的思维方式对它进行扩展, 找出相近或相连的概念、规律、定义和公式, 弄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比如热学部分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复习。以热量为一个点可联想:热能、温度、热现象等, 弄清它们的定义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接着再以热量、热能、温度、热现象为次辐射点联想与之相关的内容, 比如:以热量联想燃烧、物体温度变化、物态变化等;以热能联想到热能的改变方法、热能的大小及热机等。以此方法, 可将一些相关联的内容结构成一个直观的“树型结构”, 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2. 通过练习进行复习
集中解决难点问题有些章节的内容, 学生对基本概念和规律并不难了解, 但应用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通过练习的方式来复习。复习时教师根据学生平时学习情况, 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练习, 学生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发现难点、疑点, 教师再根据学生存在的这些问题及作业中出现的毛病重点集中讲解。采用这种方式复习时, 要防止搞题海战术, 酿成兵将皆倦的状况。
3. 用实验进行复习
根据初中物理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 用实验的方式进行复习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用实验方法复习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提高学生的复习兴趣, 增强复习效果。用于复习的实验可以是学生实验, 也可以是教师演示实验。复习时教师先提出问题, 让学生通过操作和观察实验来思考和回答问题。比如“电学”部分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复习。通过这种形象记忆, 可使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深刻领会, 并且也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以上是初中物理复习教学方法的浅薄认识, 望大家批评指正。
摘要:好的复习方法对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对初中物理复习的种类和方法的简单阐述以达到向读者介绍如何通过复习教学来提高学生的成绩和创造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物理,复习,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宪魁等:物理学习方法[M]。北京:知识出版社, 1995。
一、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在复习中有两种现象是不可取的。第一种做法是特别强调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是知识复习的主体。例如:在复习基础知识时好多老师的作法是将每一块知识或以条文或以图表的形式归纳总结,然后罗列给学生,让学生去背去写。这种做法,往往表现为老师,滔滔不绝,对自己总结的成果很有成就感,而学生却感到枯燥乏味,漫不经心,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当然并不是对知识归纳本身没有意义。主要是这种形式是不可取的。复习课不同于新授课,大部分的知识学生已经理解,对知识框架和知识网络的总结可以交给学生去做。通过对知识的梳理,建立自己的知识网络,这样使学生有了成就感,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印象更深刻,掌握得更牢固。第二种做法是教师将复习课全部交给学生,失去了教师在复习课中的指导作用。我遇到过这样的复习课,上课后老师只说了几个字“你们自己复习吧”,然后整个一节课就一言不发。对于初中的学生而言如果没有老师指导将感到复习无从下手,白白浪费时间。因此在上课前教师应认真准备,我们常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应有一桶水。上课前老师必须有一个清晰复习计划,要让学生知道我这节课应该干什么。最好是能提出一些适合学生思考的问题,这样就使学生有了复习的方向,同时也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兴趣。这样才能真正提高物理复习课的质量。达到预期效果。
二、复习课不是简单的重复。必须有提高
尤其是第一轮复习我们总强调回归课本、夯实基础。这并不意味着这一轮复习就是新授课的一次重复,复习时应让学生自己寻找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找出规律和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之间不断互动生成新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不断丰富。例如对于一些相似的知识要注意比较它们的异同。例如蒸发与沸腾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柴油机和汽油机有哪些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等等。另外对于同一类型的题目注意总结相同的解题方法,例如:解电学题的基本步骤、求机械效率的几种方法等等。如果说新授课更注重对物理知识的理解,那么复习课应更注重理解基础上的记忆,要纠正一些同学存在的错误认识。认为物理课是不需要记忆的,在复习中应让学生发现自己在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上还存在哪些漏洞,需要记的一些概念、公式、定律、方法必须要能够记下来,不留死角。就好像乘法口诀背不下来就不会做乘法和除法一样,记不住物理公式也很难学会解物理题,这也是有些同学平时做作业时能做上的一些题目。一考试就不会的原因。
三、把握命题脉搏。做到有的放矢
要想使复习课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必须认真研究《物理课程标准》和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把握命题方向和动态,了解命题的指导思想,只有这样才能使复习有更强的针对性。纵观近几年中考,体现这样的命题特点:1注重基础,避免偏难题目和纯记忆性题目。2注重体现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不再是单纯的物理计算。3注重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不仅仅是考查结果而且体现过程与方法的考查。4注重实验探究题和开放性试题的考查。5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的考查。6关注社会热点等。针对这些命题特点,在复习时要注重在这些方面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和训练。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考试中做到游刃有余,才能适应中考的要求。
四、要处理好课本和教辅书的关系
适当选择教辅书,作为课本的辅助,应该说对搞好复习还是有帮助的。一方面可以开阔视野。增加知识量,另一方面可以在解题中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并及时弥补。但绝对不能以教辅书为主,甚至以教辅书来取代课本。在中考中一些插图和小资料都来源于课本,好多试题都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是原题的变形,抛开了课本绝对是舍本取末,舍近求远。另外对于教辅书上的习题应该有选择地去做而不应搞题海战术以多取胜。盲目地做题只能浪费更多的时间,事倍而功半。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性的东西,解决解题时存在的问题。学生存在的问题能自己解决的最好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处理。对于已经掌握的内容不必过多地重复,做无用功。
五、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处理好不同层次学生的复习
初三总复习时学生中间存在的知识差异已经比较明显,我们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类推进,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合适的目标,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应注重对细节的要求和知识能力的拔高,使他们精益求精,尤其应强调的是对差生的态度,不能因为他们的基础较差而放弃对他们的指导,而应更多地去关心他们,给他们的习题和作业要经过选择,要适合。辅导过程中多关注他们,尽可能使他们不要落伍太多。
1、在涉及“基本知识”的复习课中,老师们往往都是通过归纳成条文或画图表概括的手段来罗列知识,梳理知识方法,这种做法,往往表现为老师津津乐道,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漫不又经心,没精打彩,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但一当老师提出一些创设性的问题,则学生精神振奋,精力集中地思考问题,这就是明显反映了学生需要通过问题来复习“基础知识”的迫切要求。问题是物理的心脏,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道理就在这里,因而也就理所应当地顺应学生的心理需要发挥主导作用。
2、在涉及“物理技能、物理思想方法”的复习课中,以往教学往往是阐述一种“方法”后,立即出示一个或几个相应的例题或练习,学生只管按老师传授的“方法”套用即可,这样,学生就省略了“方法”的思考和被揭示的过程,即选择判断的过程,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思维,长此以住,也就形成了“学生上课听得懂,课后或考试不会思考、不会做题”的现象。在解答问题上,学生就会束手无策,无从下手,这就是当前物理复习课效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二、解决途径:
那么,怎样才能提物理复习课的质量,使师生辛勤劳作,换得丰富的硕果?我认为,要想让学生听懂学会,就必须为学生创造和安排练习的机会。
例如在复习电路分析题时,可以根据解答电路分析题的几种方法,设计一组可将有关“方法”溶于其中的小题目,让学生做,这样就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学生应用自己的知识和思维方法掌握物理、运用物理的知识,解决物理问题,使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索过程中,回顾所学的“方法”并作出相应的选择判断,从而轻松愉快地实现知识复习与能力提高,最后老师可以再进行归纳解答相关几种解法。
为此,我认为用这种方法进行物理复习教学,是解决当前物理复习教学效率低,质量不高的有效方法。
三、方案设计:
课前针对复习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出几组题目,将有关物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与物理思想溶于其中,换言之,即以题目为骨架编拟课时教案,在具体教学中,以题目开路(先出现题目,再出现其它),然后引导学生对题目进行分析、讨论、研究和解答。教师借题发挥,画龙点睛,使学生在积极主动地探索研究中,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发现规律性的东西,并使学生智力与能力得到训练与提高,变“讲练讲”为“练讲练”,变“一法一题”为“见题想法”。
四、方案实施:
1、选题时,各题组要紧紧围绕课时复习目标,使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思想、解题规律,重复出现,螺旋式递进,这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助于学生掌握问题的来龙去脉,加速从模仿到灵活运用的过程,能深深印入到学生的脑海中。
2、题目的选编以考纲为纲,以教本为本,具有基础性、针对性、量力性、典型性和层次性。我们教师应该如何选择习题呢?初中物理是打基础的时期。所以,首先习题应具有基础性,避免开始就是偏题、怪题和难题,这对巩固基础知识是非常不利的;其次,习题应该具有针对性,一节课上下来,一个章节复习过后,重点在哪我们的习题就要针对到哪,起到巩固知识点的目的,不要让一些无用的“野鸡”题目冲淡了重点;再次习题应该具有量力性,难度适中,太容易则不易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把握深度,太难则成为学生“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达不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让学生望而生畏,抹杀学生的自信心。要把握一个“度”,让学生“跳一跳,够的着”,题量也要适中,并不是做的越多效果越好。还有,习题应该典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起到有“一题”涉及到“一类问题”的效果,而不是就题论题,所以应该有选择性布置作业,而不是象某些老师的“从第一题到第十题全做”或是“从13面到14面全部完成”;最后,还有一个习题的层次性问题,知识的掌握是循序渐进的,习题也应该把握一个由易到难的逐步上升的台阶,要避免讲授完新知识后,立马把大量的初三的复习题,针对对该知识点的中考题搬过来一阵狂轰滥炸,好像难不住学生就显示不出老师的水平似的。
3、作业要布置了必收交、收交了必批改改、批改了必讲评、讲评了必订正,做到反馈全面,校正及时。有些教师,借口说自己没时间实际是在偷懒,或者是教师高估了学生的自觉性(其实有时也不是学生不自觉),对自己布置的作业不收。实践证明不交的作业学生完成的积极性很低,有的甚至就是抄抄答案或是一片空白。所以老师对学生作业要做到上面四个“必”字,布置的作业一定要收,作业要认真批改,但我发现实际中,绝大多数老师对作业是只“批”不“改”,这里我当然主要指的是问答题和计算题。对作业的批改是“为结果论”,只要结果是对的,立马一个红红的长长的“√”就上去了,至于学生用的什么方法,用了那些方法全然不知;只要看结果是错的,旋即一个大大的“×”就划上去了,至于学生错在哪里从来不看,为什么错了从不帮学生找原因。从而在课堂订正作业时,对学生采用的一些好的方法没有“发扬光大”,对学生常出现的思维误区没有足够的澄清,学生整体解题思路狭隘。而老师的讲解的仍然是埋在自己肚中的那壶“陈年老酒”,自己的知识也得不到更新。对做错的题要严格要求学生订正,做到作业要能全面的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校正及时。
4、一组题目解完后,带领学生回过来反思,本题复习了哪里基础知识?利用了哪些基本技能和重演了哪些物理方法?体现了哪些基本技能,重温了哪些物理方法?体现了哪些物理思想?哪道题可以推广,引申变式?哪些题还有哪些解法(一题多解)?把后两个疑问交给学生,使他们不断地反思,在反思中巩固、深化、提高,使他们的知识由点到面,由面到体,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
复习课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一环。但因它既无现成的教材,也无固定的模式,因此与新课相比更显难教。
怎样上好复习课?这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根据人们的认识规律,对未经复习所获得的知识往往会逐渐遗忘,而通过复习来再现已经获得的知识,能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同时在讲授新课时,往往不可能一次就把某些概念或规律揭露的十分深刻和全面。通过概括而系统地复习,把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则可进一步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而既能达到温顾而知新,又能进一步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现仅以这堂课的教学设计来谈点初中物理复习课的教学体会,以期与同行们共商。
课题:复习初中物理第二册第四章欧姆定律
一、本章特点:一是内容多,二是地位重。
二、构思过程:对于这么重要的一章.怎样安排复习好呢?我曾设想过几种方案。
1.常规复习法:按课本的先后次序,先着重将本章的基本概念重复提一提,然后在此基础上再做一些有关的练习题。这样做的好处是:有课本可依,备课、讲解均较方便。但此法较呆板,学生以为“炒现饭”兴趣平淡。
2.练题复习法:认真选择练习题,以分析讲解练习题为主,将概念穿插在其中进行。这样做,显得活泼、多变,学生兴趣易激发。不过,复习课不应与习题课等同。以题谈基,谈不完整,遗漏难免。
3.归纳综合法:不拘于课本顺序,按知识的性质归类,将整章的知识用一条知识链贯穿起来,再举例阐明。
究竟选用何种方法更好呢?
我想:吃菜者讲究色、香、味,学生听课喜爱“新、趣、明”。这第三种方案较好地体现了新颖、有趣、明确这几点,故决定采用此法。
三、施教过程:
(一)引言:(略)
(二)启发大家归纳本章的知识链
本章内容虽多,但通过归纳,可以整理为(1)掌握一条定律;(2)熟悉两种电路特点;(3)会用三种仪器;(4)理解四个概念。
(三)具体复习1-2-3-4各点。基本要求:教师作导演,学生是主演,不需要动笔,口答就可以。
1、本章要掌握一条什么定律?
甲、定律的内容:
乙、定律表达式:
丙、使用时注意:①I、U、R三者所指的同一性。②R是物体固有属性并不随I、U变。
丁、举例说明:已知电路如图 1,试求:U1和U2 的值。有某同学解法如下。试指出正误?
解:I=U/R=220V/440Ω=0.5A
U1= I1×R1=0.5A×440Ω=220V
U2=U-U1=220V-220V=0V
2、熟悉两种电路特点,甲、启发归纳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并简要回答电阻关系的推导要领。
乙、举例说明特点的应用:
有电路如图2所示,当K1、K2都闭合时,求:R总=----,I1=----,U2=----。当K1、K2都断开时R总=----,I1=----,U2=----。
3.会用三种仪器。即:电流表,电压表和变阻器。这应包括两方面:①懂使用规则,②会读数,知变化。这里可设计一道口答题。
如图3所示,①是_____表,用字母____来表示。使用时必须使电流从“____”接线柱流进,还要注意它绝对不允许____,它在本图中所测的是____路中的____。②和③是____表,用字母____表示,在本图中,它们的左 端应接“____” 接线柱,右端应接“____”接线柱,使用时同样要注意____,但它可以直接测____②所测的是____或____的____,而③所测的是____的____。4是代表____,它是靠改变____来改变____的,图中箭头代表____,刚接入时应放置在电阻____端,当它向图中左端移动时,连入电路的值变____,此时①的读数变____;②的读数变____。
4、理解四个概念:
本章有四个概念,即:电荷量、电流、电压和电阻。我也设计了一道练习题。
电荷量是指____,其主单位是____,电流的大小是指____,其主单位是____,代号是____。电流的方向规定为____,1mA= ____A。电压是____,其主单位是____,代号是____,1μV=____V。电阻是____,它是导体____性,其值可用____法来测量,但与外加的____和流过的____无关。决定其值大小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和____,并与它的____有关。它的主单位是____,代号是____。
(四)小结本次复习课(略)
(五)作业:布置一道课外练习题:
如图4所示电路,并联着两只相同的灯泡(L1,L2)已知A、B两端的电压保持6V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至上端点时,电流表读数为1安,当滑片P滑至下端点时,电流表读数为0.1安,试求灯泡的电阻值和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四、教学体会:
1、复习课要上好,教师多动脑,认真钻研原教材,教法设计最重要;
2、重点要抓牢,复盖面不能小,最好归为知识链,概念既清又全面;
3、教法“新、趣、明”,例题要精编,配合概念来设题、既要简练又多变。
4、名为复习课,“双基”已学过,要用启发式,效果才明显。
以上所谈,仅是我通过实践所得的一点肤浅见解,定有不妥之处,欢迎指正。不过我想;只要大家关心复习课的教学,出谋献策,提供实践证明效果好的教案给大家参考、复习课的教学定能更上一层楼。
怎样上好复习课,这是每一位教师在复习过程中都需要思考的问题。大部分教师往往按
章节内容作系统的复习,概括,再附以适当的例题。教师讲,学生听或做练习似已成为一种
固定的模式。这种复习方法虽有“知新”的作用,单重在温故。它在复习过程中能起到提纲挈
领的作用,但在启迪思维,发展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方面却有所缺陷,尤其是一些尖
子生,往往对这种课提不起兴趣。
到底怎样上好复习课呢?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复习发现,在复习过程中如果出示一些典型 题目,让学生通过讨论题目的做法而潜移默化的达到复习的目的。这种方法既能调动学生的
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效果还是不错的。下面以“整式的乘除”复习为例,谈一下
这种方法的应用。课堂上教师直接出示讨论题:若已知am=2,an=3,求a4m+3n的值?教师要求学生相互讨论找出此题的方法,并能指出这种方法所依据的公式解题的关键点及注意事项等。可以先给学生5--10分钟的准备
时间,再让学生站起来讲解,其它同学评价与纠正。学生可能这样来解: a4m+3n=a4m.a3n=(am)4.(an)3=(2)4×(3)3=16×27=432依据的公式是:同底数幂的乘法公
山东省郯城第一中学 李兴 2011年7月17日 12:04
1、绪论:
当前,大力推进实施的素质教育,已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并在教改实践中取得进展。但是,我们也不得不看到,就整个高中物理教学过程而言,素质教育在不同环节的落实情况是有很大差异的,其中,高考前的总复习阶段,仍是素质教育少有涉足的一片“净土”,有话说:“平时素质教育,复习应试教育”指的就是这种状况。高三物理复习课约占了高中物理所有课程的三分之一.所以在复习阶段切实落实素质教育,就有不同寻常的重要意义:第一、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一贯性;第二、突破了应试教育的顽固性;第三、实现了减轻负担的彻底性;第四、突出了发展学力的实在性。物理复习教学设计理念
教学设计就是根据学生和教学内容, 确定合适的复习目标和评价标准,将教学的各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
2.1教学设计原则
为保证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遵循教学的规律与特点.第一, 教学设计要遵循系统性原则, 它是由教学目标、学生情况分析、教学内容、方法的选择、教学评价等子系统所组成的系统工程。进行教学设计,应遵循科学的系统观,将各子系统和谐地统一于整体之中才能算是科学成功的设计。第二,教学设计要遵循程序性原则,教学设计中应体现出其程序的规定性和联系性,确保教学设计的科学性。第三,教学设计要遵循可行性原则,可行性条件包括符合主客观条件(学生特点、师资水平、教学设备等)和操作条件,只有当这两个条件具备,教学设计方案的实施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2.2教学设计观
教学设计观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指导下, 支配物理复习教学设计的思想和观点.可见, 教学设计观直接制约着教学设计的过程.在教改的研究中, 我国学者提出的教学设计观主要有: “结构—定向”设计观, “知识分类定向”设计观, “目标定向”设计观.当今的新课程改革反映了当代教学思想明显受到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对知识的认识是个体建构的;教学活动的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 更重要是帮助学生重组改造信息, 生成新的意义;学生的角色不是知识接受者, 而是科学探索者和知识的组织者;教师角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 更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它主张通过相互矛盾的事物引起学生认知的不平衡, 引导学生开放式的探究, 掌握研究方法, 完成解决问题的活动, 监测他们发现后的反思.也就是说, 在教学设计中, 教师要从以前的单主体、双主体甚至主导主体的讨论中跳出来,提高自己在教学设计中是学生发展促进者的角色意识。
笔者认为,物理教师的复习教学设计观必须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着力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复习教学设计要彻底打破教师讲题学生做题的传统教学模式, 充分体现主动、探究、合作的复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地感受物理环境、认识物理现象,去体验取得成功的过程。复习教学设计与一般教学设计一样,仍然要把物理问题与生活、生产、科技紧密联系,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仍然要充分实验教学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仍然要将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整合,切实落实素质教育的崭新理念。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情况分析是复习课教学设计的基本前提。必须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初始技能、背景知识分析透彻,才能有针对的进行复习教学设计。
3.1学习态度分析
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说:“学习的每一种形式就发展一种有实质性的态度系列,这种副产品常常比正式教给学生的初步技能更有调节意义。”可见学生的学习态度如何是能否达到教学目标的重要条件。
学生学习态度由三种主要成分组成,即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倾向成分。认知成分就是学生对学习物理价值和意义的认识程度;情感成分指学生对物理内容揭示的观点的相信程度。如学生对此认识还不够,我们教师就要从学习物理学的价值和意义方面阐述其道理,选一些学生未见过的小实验(如乒乓球悬空、孔明灯、一纸托千斤等)进行演示,加深其对物理学的认识。学习态度的行为倾向成分指学生对我们教师的上课方式、教学方法等的认可程度。我们可以设计问卷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想法,及时在教学设计上调整思路和改善方法。
3.2初始技能分析
加涅的关于学习条件的思想表明,学生的初始技能决定教学的起点。因此学生的初始技能(如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沟通能力等)也是我们进行物理复习教学设计必须要分析了解清楚的。比如,要复习近平抛运动,我们就应了解学生对平抛运动的观察方法是否清楚,对曲线运动的分解思想是否明确,对平抛运动的实验设计是否了解等等。
3.3背景知识分析
我们每一个人在学习时,都会与自己的背景知识发生联系,都会自觉不自觉地用已有知识来理解新知识,重构新知识。在复习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通常会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来帮助新知识的获得,但对于那些妨碍新知识获得的旧知识往往缺乏分析与重视。这种不利的知识通常来源于以下两种途径。一是从非正规途径获得的错误知识。比如在分析在斜面上加速下滑物体的受力情况时,学生常常会根据自己的感性认识,错误分析出物体受到一个沿斜面向下的“下滑力”,这种错误,我们在教学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提示学生从找施力物的角度,进行受力分析,并指出这个所谓的“下滑力”只是重力的一个效果(分力)。二是从正规途径获得的不清晰或遗忘的知识。比如在复习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时,学生对此的掌握不清楚,分不清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的使用范围条件等,从而混淆两者,在物理学中这种情况较多,再比如位移和路程、线速度和角速度、电阻率和电导率、振动图象与波动图象、纯电阻与非纯电阻电路规律,机械能守恒与能量守恒规律等等。
鉴于以上情况,我们在复习教学设计中不仅要分析学生已具备对教学有用的旧知识;更要重视那些妨碍新知识获得的旧知识。要充分了解学生获得旧知识对新知识可能产生的错误理解和推论,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复习、比较、对比,以防止可能的不恰当信息干扰新知识的意义建构。4 复习课的教学目标设计
复习课的教学目标设计与一般新课的教学设计一样,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在对学生情况分析的基础上,复习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就会更脚踏实地,更贴近学生。
4.1教学目标类别
按照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方法,联系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我们可以将复习的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能力目标、过程方法目标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知目标又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等几个层次。每一个教学内容并非都要达到以上几个层次,比如复习高中物理光学中相对折射率时,一般不要求进行分析综合和评价。
能力目标包括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理解、推理、抽象等)、沟通合作能力等的培养。过程方法目标包括主动探究体验物理过程和物理学的观察方法、实验方法、理想化方法、数学方法以及等效、类比、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猜想与假设等方法目标。这些方法并不是要学生专门学习, 而是通过复习教学的活动体现这些方法的运用, 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动机、兴趣、情感、态度和爱国主义思想、唯物主义思想、辨证思维方法以及科学家勤奋、献身以及创造精神等目标。
4.2目标设计原则 为保证教学目标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教学目标设计应遵循可接受性原则、明确性原则、全面性原则以及系统性原则。可接受性指制定的目标切合需要,符合学生实际,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切忌设立的目标太高,超过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比如在复习单摆的周期时,要求学生分析并掌握右图中的单摆装置在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做匀变速运动时的周期。这种就明显不符合大多数学生实际。明确性指目标本身要叙述明确、具体,绝不能笼统、含糊。全面性指在制定目标时,要力求其范围和层次更为全面,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等方面要整体考虑。系统性指在制定目标时,不仅要考虑目标本身,同时还要考虑与同级(或上下)目标的联系。比如,在复习高一共点力内容时,不仅要将重力、弹力、摩擦力的知识综合分析,还可以将电场力、磁场力(安培力和洛伦兹力)结合起来分析(2003年全国高考理综第15题就是此类)。教学内容设计
教学内容的设计是教学设计的重头戏。教学内容的选择要具有科学性、基础性、发展性、可接受性、时代性、多功能性。
在组织教学内容时,一是要注重知识性和认知性相结合。既是要注重物理概念和规律之间的逻辑性、系统性和关联性。要从已知到未知、从感知到理解、从巩固到应用、从具体到抽象等。二是要注重网络化和框架化,既是要注重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和相互沟通。从纵的方面看,知识脉络要清晰,上下位联系应环环相扣,重难点内容要前后有铺垫,后有延伸;从横的方面看,要注重物理与化学和生物等学科的联系、贯通与渗透,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在复习牛顿运动定律时,要注重牛顿三个定律的本身之间的联系和广泛应用,还要注重对此三个定律的认知规律和在整个经典物理中的重要地位。教学策略的运用
6.1让科技与生活走入课堂
让物理现象进入课堂,首先需要将生产、生活中的实际现象转化为物理问题。在转化过程中,一是要尽可能选择身边的事例,为绝大多数学生所熟悉,以期引起学生的共鸣;二是不能过难或过易,过难会使学生望而却步,过易则缺乏探索性,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三是所需的知识与能力应与目前的中学物理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相适应。
现代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很多高科技问题与中学物理有一定的相关性。如2003年全国高考“理科综合”卷中求中子星密度问题,其实就是万有引力作用下的天体运动的一个模型。我们教师在进行复习课教学设计时,要创造性地把高科技问题转化为物理问题。在素材选择上,一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及时反映科学的前沿和最新科技成果;二是不要贪大求全,超过中学物理的知识范围,导致学生无法解决;三要有开阔的视野,敏感的洞察力,从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媒体上,及时捕捉反映科学前沿与动态的最新信息。从而使高科技与学生所学物理知识拉近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物理的信心。
6.2渗透研究方法,提高建模能力
物理学的科学研究方法是无数科学家的智慧,是物理学的精髓所在。学会科学方法,学生会终身受用这些科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上应重点剖析一些综合性和探索性较强、能充分体现方法的新情景问题,实现方法的迁移,给学生以示范和启发,使学生体会并领悟怎样应用方法,从而感受到科学方法的无穷魅力,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科学方法的熏陶和教育。
一、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把学生带入一个区别于新授课的全新的探究性的物理环境,可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动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设计灵活多样的课堂引入,可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如利用与科学家有关的精彩故事,引经据典进入物理学史的复习;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耳目一新,感受物理学习的美妙。例如在复习功与能量关系时,笔者把弓、箭、锤子、钢锯、木头搬入课堂,学生在一阵叮叮当当声中体会功能关系,感受摩擦生热。在复习《交流电》时,笔者这样设计的:利用手机在充电过程中发生爆炸的生活事例,提出问题:“手机为什么会爆炸?”设置一定的悬念,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在理解和会计算运用交流电四个值后,再返回问题,解释现象,爆炸主要原因在充电器。然后进一步设置问题:“如何解读电器上的铭牌?如何鉴别充电器的优劣?如何辨别其他常用电器的真伪?”问题步步深入,涉及的知识范围越来越广,最终达到以点带面把有关知识进行衔接、归纳、分类提升的目的。学生拿着教师分发的各种各样的充电器仔细观察,阅读着每一个符号,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无法用语言描述的感性认识,并提高了自己适应社会处理实际问题的生活能力。同时学生自然而然地把物理题型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物理真切地存在于自己的身边,有血有肉,生动活泼,物理不再是干巴巴的公式、枯燥无味的概念、抽象难以理解的理论。
二、改变课堂管理方式, 张扬学生的个性
课堂管理方式可分为控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三种。高三的物理复习课,涉及题目综合型较强,解题方法巧妙而又多样。高三的学生也具备一定的解题能力,掌握了某些解题技巧。在这种基础上,教师应改变常用的控制型课堂管理方式,进行民主型管理,给学生创造一个敢说、敢想、敢做的开放氛围,把课堂的主动权和提问权还给学生,把每一张课桌变成讲台,让学生各抒己见,自己分析、归纳、讨论、探索、建构知识。在这样的课堂上,探究的是物理的美妙,培养的是一种自信,历练的是一种激情。在失措失误、或熟练流利的提问回答中,或暴露自己知识的盲点,或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气氛中张扬学生的个性,在比较中反思、感悟、完善学习行为,提升自我学习的能力。如在一次模拟考试后,针对出错率高的问题,学生先小组讨论探究,然后展示讨论结果。其中向大家展示时,问题多样,形式不限,可以是解题方法,可以是自己的疑问、对他人的质疑,也可以是此类题的归属问题,还可以是此问题的拓展应用。教师要创设一定的环境氛围,在恰当的时机给予恰当的鼓励,让每一个同学都有机会和勇气展示自己。只有在课堂上不断收获自信、不断体验成功喜悦的学生,才能激发出学习的无限热情和潜力,创新精神才能得到充分发挥。
三、丰富课堂教学手段,体验感悟物理奥妙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丰富多彩,对学生有较强的吸引力。但是教材注重理论体系的完整性,过于抽象,感性材料不足,题目注重思维严密和深刻性——这些特点都会使一部分学生因不适应而降低学习兴趣。因此采用各种各样的教学手段,密切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为高三物理复习课注入生机。如采用多媒体技术,用动画的形式模拟浩瀚太空中的天体运动和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轨迹和临界状态,在增强感性认识的同时,把遥远的或无形的运动过程生动具体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在复习电路问题时,直接把学生带入实验室,同时开放实验室,让学生自己操作各种实验,在具体的电路面前领悟电学现象、弥补知识缺陷和完成能力的提高;在复习某一种运动或某一个定理公式时,把学生分成三组,对相关习题进行大比拼:一组代表“一题多解”,一组代表“多题一解”,还有一组负责“一题多变”。学生一次次地分析、对比、肯定、质疑、然后再分析、对比、肯定。事实证明学生很喜欢习题大比拼,个个都积极主动。教师和学生不在乎第一次的回答是否正确,重要的是经历这个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分析判断和逻辑推理等各种能力的提升。
一、要明确高考考查的知识范围和对考生能力的要求
考试说明是根据现行高中物理教学大纲制订的,是高考命题的依据。考试说明中对考查的知识范围、能力立意、试卷题型和难易程度的控制等均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学习考试说明很容易了解考查的知识范围,凡是考试说明中未列入的知识点和实验,不会出现在考试题中,这一点要坚信。但是对每种知识考查的深浅程度,学生们却不易把握,由于受各种参考资料的影响,一些学生用了许多时间去解偏题难题,复习效果并不好。因此大家在阅读考试说明时,一定要仔细领会其中含义,准确把握重点知识的深浅度。
二、第一轮复习往往是梳理为主,夯实基础,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不多钻难题、偏题和怪题
从近两年,特别是去年理综试卷分析来看,物理难度偏高。为达到三科难度适中,今年物理难度将会有所降低。考试说明的调整也说明了这一点,删除内容多为计算繁复的知识。对此,我们更应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不要将大量宝贵时间和精力浪费在做难题、偏题和怪题上,应按章节次序,突出基础部分,围绕高考热点进行拉网式归纳总结,将高中物理知识进行提炼与浓缩,让学生心中有数,知道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是基础主干知识、哪些知识常易混淆、哪些知识在复习相关知识点时可以综合等。教师总能提纲挈领地给予板书提示。所以,建议学生在上复习课时以视听为主,关键之处再做些记录,让自己的思维与教师同步。教师讲题时要做到两个“三讲”:讲规律、讲方法、讲思路;讲易错点、讲易混点、讲易忘点。做到两个“三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现在不会但经过思考探究能弄懂的不讲、与高考内容无关的内容不讲;讲也讲不会的不讲、讲也听不明白的不讲、讲不透的不讲。给学生留足时间,引导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并从物理学角度阐述问题;对问题进行猜想假设,通过分析论证得出结论。以此来培养学生形成独立思考、刻苦钻研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在教师的引导和导引下,使学生沿着正确的合作探究方向进行高效率的学习。
三、指导学生学会做题
在理解概念、规律的基础上,只有通过不断的解题实践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灵活运用知识解题。因此,做一定数量、较多类型的题目是非常必要的。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们在做题时,要选典型的、有代表性的题目去做。什么样的题具有代表性呢?首选还是历年的高考题,高考题概念性强,考查深入,角度灵活,非常值得去深入钻研。其次,可以选那些考查重要知识点,或者在方法技巧上有代表性的题目。体会它们应用了什么知识,解了什么方程,解题的关键在哪里……对这些题目的反复思考解决了“质”的问题,通过一题多变、一题多思、一题多解、一题多比等方法,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灵活多变的思维品质和习惯。而浏览较多的习题则在“量”上保证了题型的多样性,训练的有效性。学生在做题的时候应注意联系知识,总结解题规律,摸索出各个知识点应用的范围,提高解题能力。同时,不要轻易放过解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要分析出错的原因,弄清楚自己是知识点不懂,还是粗心导致错误。如果是前者,可借出错的机会填补知识漏洞,得到根本性提高;如果是后者,就要注意以后不要犯类似错误。要想通过练习达到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规范地解题是应该遵循的一个原则。具体地说,要做到两点:一是要规范地使用物理规律;二是要将习题做完整。许多物理题,粗一看解题方向似乎很明显,仔细一解才发现里边隐含着重要的变化及关键点。
四、培养习惯,强化训练
高考对于考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物理学科的重点是力、电,每一部分都有一些基本的解题思路、典型方法,考生应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一定的练习训练,归纳总结出这些思路和方法。要熟练掌握基本方法,提高准确率,提高速度。学物理必须多做题,但并不是越多越好。相反,做题太多,容易造成思维定势,高考会出现失误。考生要认真分析题意,挖掘隐含条件,弄清物理过程,严格遵循解题规范化要求,加强表述能力及论证能力的训练。同时考生要养成解题后反思的好习惯。
物理复习课的教学目标是为了巩固和加深所学知识,使知识系统化,并且使学生掌握复习内容的知识结构,同时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习惯。教学中能否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能否体现新课程的“以人(学生)为本”思想理念、实施探究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实现教学三维目标及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是影响教学质量提高和高考成败的关键。改变旧的教学观念,提高复习课堂的教学效率,成为当务之急,势在必行。
时间:2014年3月10日-11日(星期
一、星期二)地点:佛山市惠景中学 主办方:省中语会
会议在广东省语文教研员主持下开始,冯老师一开场就给与会者十六字赠言:“尊重常识,遵守常规,以读为本,回归文本”。并强调,会议不会谈到任何备考信息,只能说如何提高复习效率。
所听四节课从不同板块选择,分别有散文阅读、说明文阅读、作文升格、名著阅读。对于今年中考的新题型没有涉及,有点遗憾。
对所听的四节课,本人认为有以下几点值得学习:
一、重视学情分析。
复习课不同新授课,学生对所复习知识有所掌握,只是掌握程度不同而已。教师可以通过平时测试或课前练习,对学生每小题得分进行统计,了解学生的具体得分情况;还可以对学生的具体答题情况分析,发现学生的得分点与失分点,并对失分点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学生存在的主要几类问题,以此为依据来确定复习目标、复习重点与难点。
一切授课的开始都是在学生练习或测试后才进行,而非靠经验来决定教学目标,确定重点与难点。
二、复习目标设置要恰当。
复习目标设置应以中等生能达到为最佳。不能以满分作为目标,因为除了每班五六位优生外真正达到考点要求的学生不多。例如有些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常讲“立意的深刻”,其实真正达到这个要求的学生不多。作文教学应该以写作达到“具体、明确、文从字顺”为主要训练目标。
复习目标的设置最好是适度,学生跳跳就能摘到苹果为宜。
三、语文学习以读为本,教给学生阅读的基本方法。
要让学生阅读取得高分,复习课也是课,同新授课一样有着必要的要求:要有清晰的复习目标;要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不能单一的试卷练习代替;要有明确的活动任务;确保学生每节课的学习成功率。
二、要深入研究考纲,明确方向。
2014年考纲与2013年考纲相比,发生了一些变化,要进行对比,了解变化的具体内容,以便准确地备考。
2014年考纲与2013年考纲相比,主要有以下变化: 删去了:
[基础]分析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并能进行清楚、连贯的阐述。[实用类文本阅读]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含义。体会和分析实用类文本的语言特点。
[名著]根据要求简述关键事件。调换的有:
删去了《名人传》,换上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三、要培养学生规范答题习惯,将口头语、罗嗦话变为概括性的语言。
四、平时模拟测试命题要以考纲为依据,不要随意提高难度。
如果模拟测试题难度高过中考考题难度,学生得分低,这样容易剥夺学生阅读的快感,况且难的题目并不能让学生提高解题的能力,只能让学生产生对阅读的畏惧感。
五、要研究试题,发现规律。
对于往年的广东中考试题和省外各地试题要注意收集、分类,了解出题规律和规范答题的方法。
六、命题原则介绍。
【物理复习课教学心得】推荐阅读:
高三物理复习课研究07-06
物理复习教学反思07-27
物理教学论复习提纲07-28
初三物理复习教学计划09-22
高三物理总复习教学计划06-28
中考物理复习:物理公式10-26
中学物理教学公开课心得体会07-04
中考物理复习选择09-12
高考物理复习公式12-02
初三物理综合复习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