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公共政策的论文(共8篇)
摘要:问题是时代的声音。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规定性就要求大家以哲学的思维方式来把握时代、把握时代问题。在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中,由于公共政策的失灵,使得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表现出了不同的问题,但究其原因就在于权力的异化导致了公共政策的失灵。
关键词:公共政策;社会利益;问题;研究
一、权力异化是根本原因
经济人理论认为,谋求自身利益是人类与身俱来的本能和意愿,而经济人实质就是指把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当作个人做事最基本出发点的人,他不惜牺牲任何别的东西,追求的是自身效用的最大化。经济人内涵在经过几个阶段的发展后得到成熟,在经济人适用范围上作出重大突破的是上世纪 70年代崛起的公共选择学派。传统经济学总是将政治过程与经济过程割裂开来,在分析私人活动与公共活动时使用着两套截然不同的假定:在私人经济领域里,驱使个人行为的动机是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在公共领域里,政府却是超越一切私利之上、专求社会福利的超然组织,政治家和政府官员都是大公无私的圣人,是以促进公共利益为唯一目的的“公共人”。[1]基于对政治和经济领域内人性的不同假设,当经济市场由于人的自利性导致失灵的时候,那么就需要大公无私的政府来介入,以矫正市场的缺陷。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干预就是这种假设的产物。凯恩斯主张政府通过公共政策对市场全面干预,结果却引发了上世纪 70 年代西方国家的滞胀现象。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反思:政府是否真是专求社会福利的超然组织?政治家与政府官员是否真是一心为公的圣人?正是在这种反思过程中,公共选择学派应运而生。公共选择学派把“经济人”假设应用于政治领域,认为个人在政治活动和集体选择过程中,同样追求的是利益和效用的最大化。布坎南指出:没有理由相信,同一个人,在私人领域或经济活动中,追求个人利益及其最大化,而到了公共领域,或政治活动中则追求公共利益及社会利益的最大化。[2]
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组织、群体、阶层乃至每一一个个人都会有自身的利益诉求,这些利益诉求完全不同,包括政府自身也不例外。恰如哈佛著名教授亨廷顿所言:“政府机构也有其自身的利益考量,这些利益考量不仅存在,而且还很实在。诸如:总统的利益是什么,参议院的利益是什么,众议院的利益是什么,最高法院的利益是什么?”[3]
在追逐自身利益的过程中,政府为了其效用的最大化,极有可能出现“权力自肥”和寻租的后果,这就导致了公共政策目标的偏离,从而引发一系列严重后果。作为政府机构中的行政管理人员,其具有双重属性:一面是“社会人”,一面是“经济人”。从“社会人”的属性出发,政府机构中的行政管理人员履行工作职责同样存在着基本的交换关系,他们用自身的劳动来获取个人的进步和自身价值的实现以及周围人群的认可和尊重;从“经济人”的属性来看,政府机构的行政管理人员履行工作职责则是同样是为了获得与自身劳动付出相匹配的经济报酬或者补偿,但是由于其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他们往往会想方设法得到远远超出自己付出劳动甚至根本就不是自己所得的那一部分利益。
二、公共政策失灵的原因
1.政策制定过程科学化不高
如上文所述,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每一个群体、阶层、个人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利益诉求,在他们这些利益诉求之间,既有追求共同利益的一般,也有谋求自身利益的特殊。17、18世纪的思想家,如霍布斯等人很早就告诉我们,如果任由人们依靠自身的强力或者暴力来实现对资源的分配,那么终将会出现会一个弱肉强食的丛林社会,毫无公平和正义可言。为了保证人类社会的有序和正常繁衍,人们必须公平、公正地将各种利益资源进行分配,现实生活中,各个不同的利益群体、阶层和个人,都有参与和影响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冲动,为了获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他们可能会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利用各种资源,来完成与其他利益不同体的博弈、合作和竞争,最终实现利益的相对均衡。
当今时代,全球化、信息化浪潮叠加,信息化已经成为全球发展的主流趋势。在现实生活中,由于一些历史的原因,现行的政策制定过程中,经常会偏离一些规范化的程序和形式,或多或少地出现凭借决策主体即领导说了算、一言堂的现象。
2.公民参与度不高
现代民主政治的根本和实质就在于公民的政治参与,它也是政治文明发展与否的重要标识,“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在这个价值调整过程中, 涉及到每位公民的利益, 所以政府政策的公共性体现为政府的政策为公共服务的程度或者说是政府符合公共利益的程度。[4]然而我国政府政策的`公共性往往不足,强势群体在政策制定过程中,往往能够通过自身的优势诸如经济实力、社会关系、社会舆论资源等因素来影响、左右公共政策。
3.制度的缺失或无效
公共权力能否正常行使决于决策的科学与否,而科学理性的决策的关键就在于数据信息的准确和实时以及决策程序的规范和科学。但是在实际的公共管理过程中,由于公共事务自身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有时对于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都无法进行判断,也就不可能有时间按照规范化的程序来进行可行性分析,而必须“摸着石头过河”,这也导致了决策主体往往会听从于自己的经验才猜测、预判事物的发展,从而做出一种有限的理性选择,最终就可能偏离政策目标。
三、公共政策失灵的防范
1.培育公民社会是基础
公民社会其实质就是促进每一个公民个体自身权利意识的觉醒,进而扩大公民政治参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社会关系的大变革、大调整,使得当下公民政治参与的意识逐渐被激发和扩大。各个不同的利益主体经常会通过政治体制来实现自身的利益的维护,从而自觉不自觉地通过各种形式进入现代政治的运行过程之中。这一进程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它使得建立在过去数千年农业文明、自然经济基础上的“臣民意识”(它以高度的权威和绝对依附为基本特征)转变发展成为了当下的“公民意识”(它强调独立、自主、自治能力),通过契约、法治不断地重塑国民的政治人格,进而培育出公民的政治责任感和公共精神。它强调通过规范程序让公民积极广泛地参与进国家的政治生活中,并维护其自身正当合理的政治诉求、经济诉求,最终希望通过对政治系统的影响来实现自身的利益在这样的政治参与过程中,公民由此而形成的平等、责任、自由、民主和权利等意识终将内化成为个体心理深层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从而培育出自由理性、民主参与和具有公共情怀的公民意识。公民社会中,人们对于公共权力将会采用一种理性的目光,相信公共权力来源于自身,而非天赐或者其他政治生活、公共权力的行使都将建立在大多数人同意和契约的基础之上,而非少数人的旨意。 2.制度创新是有效途径
在各个利益群体的政策博弈中,公共政策的最终制定都将由所有参与者的互动来决定。因此,一个好的制度将很好地保证结果的最大公平性。作为防范公共政策失败的有效途径,制度创新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制度是一切公共政策实行的最低保证,没有制度作为政策 ,尤其是同基本国情、时代特点相配合的整套制度,公共政策都缺乏有力的支撑;其次,制度使公共政策的土壤,不可能离不开制度的规范和约束;最后,公共政策的失灵为制度创新提供了前车之鉴,可以防止新一轮的政策失灵,从而最终建立公共政策走向成功的长效机制。
3.提高政府行政管理人员的道德责任是必要手段
政府行政管理人员的职业化是当前世界发展的主流,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群体,政府行政管理人员拥有公共权力并行使公共权力。而公共权力来源的社会性决定了他们可以操控着整个社会的每个方面。行政人员和公共权力之间的职业关系,使得行政人员这个群体具备了天生的特殊性,和其他职业的人员相比,也有着根本的不同。公共权力是行使支配性权力,这样的支配是其他任何职业所不具备的。因此,政府行政管理人员理所当然应该具备理性和道德的双重属性。因为其具有理性,因此,他们有追逐自利的动机,但是,因为理性和道德的约束,他们更应当追求最大化的公共利益。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保障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这才是政府最基本的职能和工作。
对于行政管理人员道德意识的培养,必须要紧急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分析新情况,总结新特点,有针对性建构一种新型的现代行政文化。文化对于人及其价值观、世界观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行政文化也不例外。由于一些历史的原因,官本位、人治文化至今仍充斥于当代中国的行政文化当中。所以要重构现在的行政文化,必须从根本上破除这些腐朽的文化。
参考文献:
[1]张红.政府的“经济人”特性研究[J].经济与管理, ( 11) : 52
[2]陈振明.公共管理学[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203, 208
[3] [美] 尼考劳斯.扎哈里亚迪斯. 比较政治学: 理论与方法[ M]. 欧阳景根, 译.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321.
早在1900年, 美国学者古德诺就提出了政治与行政两分法。他认为不论政策是什么结构, 政府的功能可以分为两大类, (政治) 意愿的表达和政治意愿的执行, 政治意愿的表达构成了公共政策的主要内容, 而政治意愿的执行形成了对公共政策活动进行规制的管理过程。顺理成章的命题是公共政策的基本作用在于对公共政策管理过程进行制度性界定。但是在国内外公共学教材与研究文献中还没有对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活动与公共管理三个容易混淆却又相互区别的概念进行明确的阐述, 对于公共政策的价值也是众说纷纭, 因此有必要对公共政策的特点与构成要素进行系统分析, 对公共政策的价值进行客观的判断。
二、公共政策的特点分析与要素界定
西方学者对于公共政策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 对于公共政策内涵与外延的揭示是一个渐进演变的过程。哈罗德·拉斯威尔和阿拉伯罕·卡普勒认为公共政策是规范价值和实践的程序, 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这种定义突出了公共政策的计划职能和对公共政策管理活动的指导作用。威廉·詹金斯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主体或团体主体在特定的情境中制定的一组相关联的决策, 包括目标选择、实现目标的手段, 这些政策原则上都是力所可及的。这一定义在界定制定公共政策的主体、认可主体行为范围以及公共政策的计划职能的基础上, 进一步指出了实施公共政策的约束条件, 从而揭示了制定公共政策需要遵循的客观性以及对环境的依赖性。弗雷德·福洛霍克指出, 公共政策在一般意义上是指调和冲突或合作的行为模式。这一定义来源于行为科学, 突出了公共政策指导公共管理活动的一般意义是调和冲突与合作, 这样赋予了公共政策对于公共管理活动的动态指导意义。台湾学者武启元则认为公共政策是由具有立法权制定、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这一定义强调了公共政策执行的制度基础。
公共政策具有丰富的内涵与外延, 正如公共政策创始人拉斯韦尔所言:公共政策是关于民主的学问, 它涉及个人的选择, 必须以民主体制为前提;公共政策的哲学基础是实证主义, 必须使用数学公式和实证数据建立起可检验的经验理论;公共政策是对时间和空间都敏感的科学, 即它选择的政策分析模型必须在时间和空间上加以明确地记录;公共政策具有跨学科的特点, 它要依靠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来确立自己崭新的学术体系;公共政策是一门需要学者和政府官员共同研究的学问, 后者的实践经验对于政策科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政策科学必须有“发展构建”的概念, 它以社会的变化为研究对象, 所以必须建立起动态的模型。政策科学具有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三个特点:跨学科的观察视角和情景设定;明确的问题导向;清晰的价值规范表述。
依据各个时期不同学者对于公共政策的内涵与外延的界定, 理解公共政策的要素可以归纳总结为: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活动与公共政策管理是三个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范畴, 政府部门是从事公共政策活动的主体, 公共政策目标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取向存在价值导向, 公共政策体现委托代理关系, 实现公共政策的目标所采用的手段需要体现科学性与合理性, 公共政策过程包括公共政策的制定、公共政策的执行与公共政策的评估三方面的内容。
三、公共政策的要素分析
1、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活动与公共政策管理辨析
公共政策是对公共政策活动所做的制度性界定, 属于制度的一种, 其中包含制定、执行、评估公共政策的程序与方法、公共政策的目标与手段等内容。公共政策活动是指制定、执行和评估公共政策的过程以及在这些过程中与公共政策活动过程与结果具有利益关系的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公共政策管理则是依据公共政策的制度性界定对于公共政策活动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协调与控制的过程。公共政策产生于公共政策活动中之中, 并对公共政策的执行和评估过程起计划和约束作用, 公共政策管理是公共政策主体依据公共政策给出的制度性界定对实现公共目标过程中的各种公共政策活动进行的过程控制与领导的行政职能。公共政策的本质作用在于指导公共政策管理约束公共政策活动。
2、公共政策活动的主体与客体
公共政策活动的主体可以分为三大类:制定公共政策的主体、执行公共政策的主体和评估公共政策的主体。公共政策的客体是依据主体意愿, 为了有效实现利益相关者的公共目标而进行的对象选择, 是指为了提高公共政策的社会价值和公共管理活动的有效性对影响产生公共政策和从事公共管理活动的诸要素进行制度性界定的对象, 其中包括制定公共政策的决策机制与法定程序、公共政策的目标、实现目标的手段、执行公共政策的约束条件与制度基础、制定公共政策的主体与环境之间的联系等。
3、公共政策过程及其影响要素
公共政策过程可以分为制定公共政策、执行公共政策和评估公共政策三大阶段。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是公共政策主体决定解决或不解决某一特定问题或事情的整个过程。是公共政策主体意愿和实现方式的表达过程。理想的公共政策的形成过程是与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与结果存在利益关系的各利益相关者相互博弈而形成均衡的结果。影响这一过程的主要因素有公共政策制定主体、利益相关者进行博弈的制度基础、决策信息质量、决策方法、公共政策得以发挥作用的环境假设。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是公共政策主体的意愿或公共政策目标得以实现的过程, 是在公共政策的指导下进行的公共管理活动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延续。影响这一过程的主要因素有:业已产生的公共政策的质量、从事公共管理活动的管理人员的价值与风险偏好以及从事公共管理活动的素质、公共政策的利益相关者与公共管理者之间委托代理制度。公共政策的评估是指从事公共政策管理活动的机构组织相关人员依据公共政策中界定的目标与手段等内容对公共政策活动产生的结果和价值进行评价并为调整公共政策内容与执行过程提供反馈信息的活动。公共政策的评估过程是公共政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是验证公共政策的正确性并测评公共政策活动的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四、公共政策的价值与实现路径探讨
1、公共政策的价值分析
马克思指出:“价值这个普遍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事物的关系中产生的”, 是“人们对人的需求的关系的物的属性”。公共政策虽然不同于马克思分析的价值载体:商品, 但是作为一种公共品, 公共政策同样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种属性。公共政策的产生是公共政策的制定主体收集、整理、分析决策信息并在一定的制度框架下依照利益相关者的意愿进行动态博弈的结果并能指导公共政策管理职能约束公共政策活动, 因此公共政策本身具有经济价值。当管理者依据公共政策对社会系统实施有效治理时, 公共政策的价值表现为一些从事公共管理的基本功能。公共管理的基本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配置经济资源的导引功能、平衡社会系统的调控功能、体现公平原则的分配功能。在转型社会中和应急状况下公共政策活动的还包括一些特殊功能:稳定社会、促进变革、应对突发事件等。公共政策的价值是与公共管理的基本功能紧密联系的, 当公共政策可以为公共管理提供有效制度支持时, 我们说公共政策具有较高的价值与使用价值, 否则具有较低的价值与使用价值。
2、实现公共政策社会与经济价值的路径探讨
如何提高公共政策价值实现过程的效能与效率, 经济学家或政治经济学家从公平和效率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并认为分配问题是核心, 正如德博拉·斯通所言“分配问题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 无论分配涉及的是货物还是服务、是财富还是收入、是健康还是疾病、是机会还是失利”。这一观点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对于复杂的社会系统而言, 公平与效率是一对很难权衡的矛盾, 仅仅通过分配实现复杂社会系统中公平与效率的平衡是不够的。
公平与效率是公共政策制定主体在制定公共政策过程中所必须遵循而又总是难以协调的一对矛盾, 公平与效率原则必须贯穿于公共政策制定、执行与评估的全过程。分配问题是在公共政策主体经过公共政策制定、执行和评估过程之后对社会系统在公共政策的作用下所产生的社会财富的配置, 对于分配问题的研究只有对公共政策的全过程进行系统的考察, 并通过公共管理职能对公共政策活动进行有效的规制, 分配问题的公平与效率问题才得以有效的体现。因此, 公共政策的经济与社会价值的实现路径必须从公共政策的使用价值分析入手, 而从公共政策的产生、执行与评估过程中考察公共政策诸要素, 指导公共政策管理职能规制公共政策活动是公共政策的使用价值, 转化视角进行分析, 提高公共政策质量使之能通过有效指导公共政策管理活动提高公共政策活动的效益与效率是实现公共政策经济与社会价值的有效路径。
五、结论
公共政策是一个边缘性概念, 涉及哲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等多个学科, 具有广泛的内涵与外延, 其理论和实践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 鉴于理论的复杂性与实践的具体性, 充分理解、把握和运用公共政策需要抓住公共政策的相关要素进行系统的分析。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活动与公共政策管理活动具有细微的差别, 公共政策过程包括公共政策的制定、执行与评估三个连续的过程, 公共政策主体对客体的选择以及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主体的价值导向以及决策与管理能力还有客体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决定或影响着公共政策的实施效果。当对于影响公共政策的要素进行具体分析之后, 公共政策的价值与使用价值便顺理成章地被揭示出来:公共政策本身具有经济价值, 其中消耗了相当的人力资源和信息资源以及其他的实物资源, 公共政策的价值由公共政策赖以产生和发挥作用的社会环境中的供给和需求关系决定, 好的公共政策具有稀缺性;公共政策同时具有使用价值, 它指导公共政策管理活动规制公共政策活动, 提高公共政策的有效性。鉴于公共政策价值与使用价值的基本特征, 实现公共政策价值的有效路径只能是与公共政策使用价值相关的公共政策管理活动, 由于公共政策管理活动是一个系统的动态的过程, 因此除了需要重视分配问题的公平与效率外, 对于影响公共政策实施效果与价值的任何要素均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否则公共与效率的平衡与实现就会呈现出顾此失彼的状态。
参考文献
[1]蓝志勇孙春霞主编:实践中的美国公共政策[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2]H.D.lasswell、A.Kaplan:power and society[M].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0.
[3]严强:公共政策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4]武启元:公共政策[M].商务印书馆, 1989.
[5]托马斯·戴伊, 孙彩红译:理解公共政策[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6]杰伊·沙夫里茨, 彭云望译:公共政策经典[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人民出版社, 1975.
一、面向理论
(一)为何要面向理论
以1951年拉斯韦尔(Harold D. Lasswell)与勒纳(D. Lerner)共同主编的《政策科学》一书的面世为标志,公共政策作为一门学科诞生以来,在6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围绕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和政策变迁等政策过程的一系列环节,已积累起了大量的理论研究成果。任何理论都是几个特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的逻辑体系,公共政策理论也不例外,力图在界定出关键变量的基础上明确这些变量间的逻辑关系与内在联系,从而构建出分析框架与理论模型,用于对现象的分析和解释。
人的理性是有限的,认识现实需要凭借一定的工具。而政策理论就是人们认识现实的一种工具,它能够为人们提供观察现实的视角与分析问题的框架,有助于人们形成系统、理性而深入的思考。其实,理论的一个重要功用就表现为在紊乱中建立秩序,在繁复中寻求条理。
(二)如何面向理论
面向理论的公共政策教学,一是帮助学员比较准确地掌握公共政策理论,使之对当前主流的公共政策理论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和认识;二是帮助学员掌握构建理论的方法,使之能够结合生动的现实情景形成自己的理论思考与分析框架。与第一个目的比较起来,第二个目的显得更加重要,因为任何一种理论都是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产生的,其所描述与解释的现象都是特定的,随着时空的变换,理论的适用性就会打上一个折扣。比如,倡导联盟理论是一种在国际上居于主流地位的政策变迁理论,但这种产生于国外的公共政策理论并非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其适用性受到特定政治体制的制约,直接用于解释中国的政策变迁现象就很可能显得力不从心,暴露出其局限性。因此,学习与借鉴现有理论是重要的,但结合现实进行理论上的构建和发展则更为重要。事实上,在我国的公共政策学科经过了引进、吸收这样一个发展阶段之后,学者们已深刻认识到公共政策理论本土化的必要性,期待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构建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政策理论,以更好解释中国的政策实践并服务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二、面向政策
(一)为何要面向政策
公共政策这门课程直接以“政策”二字命名,面向政策是公共政策教学的应有之义。现实中的公共政策类型多样,涉及到各个领域,诸如教育政策、住房政策、医疗政策、财税政策、环保政策、外交政策、国防政策等。
公共政策理论是抽象的,只有具体到特定的政策领域,人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在公共政策的教学中,脱离具体的政策领域去单纯地讲解政策理论与政策模型是不值得提倡的,拿从国外译介过来的具有代表性的公共政策教材来看,如戴伊的《理解公共政策》以及莱斯特等人的《公共政策导论》,作者都是善于结合具体的政策领域来阐释政策理论的,这样的方法不仅能够更好展现政策理论的解释能力,而且有助于加深学员对政策理论的印象与理解。更为重要的是,政策理论的构建与传播本身并不是目的,政策理论应能够服务于政策的优化,通过政策文本和政策过程的优化,最终促进政策现实状态的改善,使现实状态逐步向理想状态过渡。
(二)如何面向政策
基于政策这一面向,公共政策教学一要引导学员关注和了解相关领域的政策,不仅要了解当前政策的具体内容,而且要通过历史的视角去了解政策的演进历程。比如对于我国的住房政策,一方面,明确当前我国实施着怎样的住房政策是重要的;另一方面,厘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住房政策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演变历程同样是重要的。不论是缺少对政策现状的了解还是缺少对政策历史的了解,都不能构成对政策的完整了解。只有对一个具体领域的政策有了完整的认知,才能为理论上的分析提供一个比较好的基础,否则,理论上的分析很容易变得空洞无物。二要促使学员结合具体的政策领域来进行理论学习,比如结合医疗卫生政策来学习有关的政策制定理论,结合财税政策来学习有关的政策执行理论,结合教育政策来学习有关的政策评估理论,这样就将理论与政策联系了起来,从而有助于显著改善理论学习的效果。当然,理论联系政策并不是仅仅要求理论联系单一领域的政策,更进一步的要求是采取比较的视角,将理论与不同领域的政策联系起来,通过对比分析,更好地明确理论的有效性与解释能力。实际上,学术界也常常强调将同一理论放在不同政策领域去加以检验。三要帮助学员养成善于运用理论进行政策分析的习惯与意识,仅仅了解政策是不够的,还应学会对政策进行多层面、多方位的解读与分析。比如,对于一项正在实施的政策,应当能够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对政策形成的背景和逻辑得出理性的认识,对政策执行的积极效果与负面效应作出客观的评价,并在此基础上尽可能为政策的进一步优化提供有效的建议。
三、面向实践
(一)为何要面向实践
现实中的政策实践活动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自己亲身经历而获取了直接经验的,有的则是自己有所见闻而获取了间接经验的;有的是自己有意识从事的,有的则是自己不自觉而实际上却在从事着的。客观而言,每个人都不可能脱离政策实践活动,总是以这样那样的方式介入到政策实践活动中来,要么是作为政策主体而对政策产生影响,要么是作为政策客体而受到政策的影响。
公共政策教学之所以要面向实践,一是由于理论与政策从根本上都来源于人们的实践活动,不论是理论学习还是政策分析,都离不开实践经验作为支撑,要在公共政策这门课程的学习上取得良好效果,学员具备一定的实践经验是十分必要的。二是由于任何人的实践经验都是局部的、有限的,面向实践的公共政策教学则有助于弥补人们自身实践经验的不足,这也是公共政策教学一向强调实地调查与案例分析的一个重要原因。三是由于理论与政策最终都是为实践服务的,相对于理论与政策,实践才是目的,脱离实践的理论学习与政策分析很容易使人迷失方向,把握不住理论学习与政策分析的意义所在,从而对公共政策这门课程本身的价值产生质疑。
(二)如何面向实践
基于实践这一面向,公共政策教学一要引导学员注重积累相关的政策实践经验,增强对国情、省情、民情等的把握与了解。其中途径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获取直接经验的途径,比如自身积极参与到政策实践活动中来;另一类是获取间接经验的途径,比如通过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去了解发生在不同地点、不同领域的政策实践活动。二要引导学员善于发现实践中的困惑、矛盾与问题。不论是对于学术研究还是对于政策实践,问题意识都是重要的,发现问题是解决问题的起点和基础,而现实状态的改善又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此外,只有发现了问题,才能将思考进一步引向深入,才能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理论对实践中的问题进行分析,这种分析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具体表现。三要帮助学员树立实践第一的观点与理念。理论与经验归根结底来源于实践,不论是政策理论还是政策本身,都承担着指导实践的功能,力求通过提高人们政策实践活动的有效性来达到不断改善现实状态的目的。因此,实践是处于第一位的,学员通过公共政策这门课程的学习,应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政策实践活动当中,并努力为现实状态的改善作贡献。
总之,理论、政策与实践是公共政策教学的三个重要面向,从实践到政策再到理论,抽象度越来越高,从理论到政策再到实践,目的性越来越强。政策理论服务于政策的优化,而两者又共同服务于政策实践与政策现实状态的改善。在公共政策教学中,应把握好理论、政策与实践三者间的关系,既善于理论联系政策,又善于理论联系实践,努力提高学员的政策理论水平、政策分析能力以及学员参与政策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论公共行政伦理与公共道德的关系
道德的产生与社会秩序、利益协调以及人们对幸福的`体验等愿望相关,因此,道德本身包含了精神性要素和物质性要素、个体性取向与社会性取向双重内容.
作 者:李萍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北京,100086刊 名: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38(3)分类号:B82-05关键词:和谐社会 伦理道德 公共行政伦理 德性伦理
如果不符合政策性搬迁条件,仅是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市场收购转让土地使用权或处置相关资产的行为,则属于非政策性搬迁即商业性的搬迁。
可见政策性搬迁与非政策性搬迁的区别之一因政府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性原因,之二按规定标准从政府取得拆迁补偿收入。那么政策性搬迁与非政策搬迁即商业性搬迁税收政策是怎么的呢?
一、营业税
(一)政策性搬迁
由于政策性搬迁是政收回府企业或个人土地使用权(包括地上建筑物等不动产)的行为,《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营业税税目注释(试行稿)〉的通知》(国税发[1993]149号)就规定“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归还给土地所有者的行为,不征收营业税。近年来国家税务总局先后出台了文件对由于政府行为单位或个人归还土地使用权取得的补偿费不征收营业税予以了进一步明确。
1、《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单位和个人土地被国家征用取得土地及地上附着物补偿费有关营业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7]969号)规定,“对国家因公共利益或城市规划需要而收回单位和个人所拥有的土地使用权,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标准支付给单位和个人的土地及地上附着物(包括不动产)的补偿费,不征收营业税”。
2、为了实际征管中准确界定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归还给土地所有者行为,国家税务总局又出台《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归还给土地所有者行为营业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277号)规定,“纳税人将土地使用权归还给土地所有者时,只要出具县级(含)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权的正式文件,无论支付征地补偿费的资金来源是否为政府财政资金,该行为均属于土地使用者将土地使用权归还给土地所有者的行为,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营业税税目注释(试行稿)〉的通知》(国税发[1993]149号)规定,不征收营业税。”
3、《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权及纳税人代垫拆迁补偿费有关营业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520号)进一步明确了国税函〔2008〕277号中关于“县级以上(含)地方人民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权的正式文件”,包括县级以上(含)地方人民政府出具的收回土地使用权文件,以及土地管理部门报经县级以上(含)地方人民政府同意后由该土地管理部门出具的收回土地使用权文件。
(二)非政策性搬迁。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征用土地过程中征地单位支付给土地承包人员的补偿费如何征税问题的批复》(国税函[1997]87号)文件规定:对于土地承包人取得的土地上的建筑物、构筑物、青苗等土地辅助物的补偿收入,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的“销售不动产——其他土地附着物”税目征收营业税。
可见如果没有政府部门收回土地使用权的正式文件,对于具有该土地使用权的单位和个人通过市场行为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及土地的建筑物等取得的收入应该按照“转让土地使用权”或“销售不动产”税目缴纳营业税。由于没有政府搬迁文件或不属于旧城改造范围,不属于土地使用权归还土地所有者的行为,因此得到的此类补偿不属于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权而应得的补偿费。它属于一种财产转让的经营行为,被搬迁企业或个人接受的补偿费,实际上是财产转让收入。接受补偿的单位或个人在取得收入应到税务机关开具发票给付款单位,申报交纳营业税。
二、企业所得税
(一)政策性搬迁。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政策性搬迁或处置收入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118)明确了企业所得税的处理方式。
1、企业根据搬迁规划,异地重建后恢复原有或转换新的生产经营业务,用企业搬迁或处置收入购置或建造与搬迁前相同或类似性质、用途或者新的固定资产和土地使用权(以下简称重置固定资产),或对其他固定资产进行改良,或进行技术改造,或安置职工的,准予其搬迁或处置收入扣除固定资产重置或改良支出、技术改造支出和职工安置支出后的余额,计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
2、企业没有重置或改良固定资产、技术改造或购置其他固定资产的计划或立项报告,应将搬迁收入加上各类拆迁固定资产的变卖收入、减除各类拆迁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和处置费用后的余额计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3、企业利用政策性搬迁或处置收入购置或改良的固定资产,可以按照现行税收规定计算折旧或摊销,并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4、企业从规划搬迁次年起的五年内,其取得的搬迁收入或处置收入暂不计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在五年期内完成搬迁的,企业搬迁收入按上述规定处理。
这里提醒注意的第一点:企业的搬迁业务除必须有政府的搬迁文件或公告外,还应有搬迁协议、搬迁计划以及企业技术改造、重置或改良固定资产的计划或立项,并从规划搬迁次年起的5年内完成技术改造、重置或改良固定资产或购置其他固定资产等任务。
第二点:对企业由于政策性搬迁过程产生的原有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产损失要按照《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政策的通知》(财税[2009]57号)、《企业资产损失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国税发[2009]88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政策性搬迁或处置收入有关企业所得税处理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118号)的规定,报经税务机关审批后作为资产损失税前扣除。
(二)非政策性搬迁
1、被搬迁单位应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先通过“固定资产清理”科目核算清理后的余额,收益转入“营业外收入”并入应纳税所得额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其取得补偿款也没有政策性搬迁那样取得的搬迁收入或处置收入暂不计入企业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之类的优惠政策。
2、由于非政策原因搬迁,被搬迁企业取得补偿费(转让收入)后,如果重置、重建、改良发生的支出,属于固定资产性质类的,只能通过折旧或摊销形式在企业所得税前抵扣,而不能像政策性搬迁那样将重置、重建、改良支出全部抵扣;如果属于费用性质的,则可计入当期损益扣除。
3、同样发生的资产损失也需要按照财税[2009]57号、国税发[2009]88号规定报税务机关审批后作为资产损失税前扣除。
三、个人所得税
(一)政策性搬迁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城镇房屋拆迁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5]45号)对被拆迁人按照国家有关城镇房屋拆迁管理办法规定的标准取得的拆迁补偿款,免征个人所得税。因此,如果个人取得的拆迁补偿款超过标准部分,应属于个人所得纳税范畴,按“财产转让所得”税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二)非政策性搬迁
补偿费(转让收入)根据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应按“财产转让所得”项目,按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适用20%的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四、土地增值税
(一)政策性搬迁
根据《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八条规定,因国家建设需要依法征用、收回的房地产免征土地增值税;根据《土地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十一条规定,因国家建设需要依法征用、收回的房地产,是指因城市实施规划、国家建设的需要而被政府批准征用的房产或收回的土地使用权。因城市实施规划、国家建设的需要而搬迁,由纳税人自行转让原房地产的,比照本规定免征土地增值税。符合上述免税规定的单位和个人,须向房地产所在地税务机关提出免税申请,经税务机关审核后,免予征收土地增值税。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土地增值税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6]21号)文件对实施细则“因城市规划、国家建设需要而搬迁”进行了明确。因“城市实施规划”而搬迁,是指旧城改造或因企业污染、扰民(指产生过量废气、废水、废渣和噪音,使城市居民生活受到一定危害),而由政府或政府有关主管部门根据已审批通过的城市规划确定进行搬迁的情况;因“国家建设的需要”而搬迁,是指实施国务院、省级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委批准的建设项目而进行搬迁的情况。
因此,被搬迁企业符合上述政策性原因拆迁房产或收回土地使用权得到的拆迁补偿费,免征土地增值税。
(二)非政策性搬迁
对不符合政策性搬迁条件的,被搬迁企业或个人取得补偿费(转让收入)后,需要交纳土地增值税,其增值额由补偿费(转让收入)减去扣除额后确定。扣除额则根据以下文件处理:
1、《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土地增值税一些具体问题规定的通知》(财税字(1995)48号)第十条,转让旧房的,应按房屋及建筑物的评估价格、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地价款和按国家统一规定交纳的有关费用以及在转让环节缴纳的税金作为扣除项目金额计征土地增值税。对取得土地使用权时未支付地价款或不能提供已支付的地价款凭据的,不允许扣除取得土地使用权所支付的金额。
2、财税(2006)21号第二条,纳税人转让旧房及建筑物,凡不能取得评估价格,但能提供购房发票的,经过当地税务部门确认,按增值税条例第六条第(一)、第(三)项规定的扣除项目的金额,可按发票所载金额并从购买起至转让止每年加计5%计算。对纳税人购房时缴纳的契税,凡能提供契税完税凭证的,准予作为“与转让房地产有关的税金”予以扣除,但不作为加计5%的基数。对于转让旧房及建筑物,既没有评估价格,又不能提供购房发票的,地方税务机关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第35条的规定,实行核定征收。
五、契税
根据《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办法》第九条,土地、房屋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征用(占用)后,重新承受土地、房屋权属,其成交价格没有超出土地、房屋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的,免征;超过土地、房屋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的的部分,纳税确有困难的,给予减征或免征。
同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城镇房屋拆迁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5]45号)规定,对拆迁居民因拆迁重新购置住房的,对购房成交价格中相当于拆迁补偿款的部分免征契税,成交价格超过拆迁补偿款的,对超过部分征收契税。
如果不属于政策性搬迁则没有上述优惠政策,应该按照契税的规定申报缴纳契税。
公共政策与政策分析
作
者 王昕炜
考试批次 东财2012年三月课程考试 学籍批次 1103
学习中心 安徽省直奥鹏学习中心 层
次 专升本 专
业 行政管理 完成时间 2012年2月12 日
题目2:如何理解“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一现象?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是存在于当今社会特别是各级政府工作中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他们口头上喊的是政策执行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口号,实际上是政策被“变通” 的表面一致,但却阳奉阴违执行。或者象征性、“走过场”式的执行。出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贯彻执行中的“折扣”现象,上面“风声大”,下面“雨点小”。一些政策被歪曲和修改,结果与决策者的初衷南辕北辙。“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本位思想和执行力,不仅使上级政策遭受“棚架”,也严重损害了基层群众的根本利益。这实质是蔑视上级政策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导致政策无法得到真正地贯彻落实,甚至收到与初衷相悖的绩效。所以要坚决加以制止。揭开浮华面纱,探究背后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三方面所致:
一是政策缺陷滋生成长土壤。我国目前处于特殊的历史发展阶段,一切都处在探索尝试阶段,这就难免造成一些政策的制订,缺乏科学性、完整性和连续性,出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现象,既给政策的执行带来一定的困难,也使一些执行者有机可乘,钻政策空子,玩“擦边球”。
二是理念缺失成为罪魁祸首。一些政策执行者“官本位”思想严重,或“地方主义大于天”,或经不起发展中的各种诱惑,世界观、人生观发生变形,个人“私欲”膨胀,这种“为民”理念的缺失,必然会导致人情、金钱大于政策,个人关系高于组织原则等不正常现象,使一些“为民”、“惠民”政策遭受歪曲和滥用。
三是监督缺位造就执行暗箱。权力的正确运用离不开有效的监督体系。我国的监督体系还很不完善、不健全,监督形式单一,部分监督机制形同虚设,一些刚性监督手段“被搁置”,难以形成对政策执行者的有效约束。久而久之权力不断膨胀,监督逐渐弱化,最终权力如“脱缰之马”,难以控制。
要解决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就必须树立实事求是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坚持调查研究、坚持实事求是,使自己制订的政策符合客观实际。
其次,思想认识到位、积极付诸行动,领导以身作则是政府执行力的内在要求。提高政府执行力关键在领导,各级政府领导如果能以身示范,率先多做少说,对各项工作真抓实干,政府执行力的提高就不是一件难事。
第三、建立公开透明、富有实效的监督监管新机制,让政策的执行在阳光下进行,实现上下一体、团结一心的政策执行体系,真正让政策惠及基层广大民众。
第四、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提高执行效益。立法健全,执法严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才是良好的法制社会环境。良好的法制环境可以制止政策执行中的滋生的腐败等一些犯罪的发生,还可以影响社会成员对政府的理解和配合,进而影响政府本身的执行力。
总之,政府执行力涉及方方面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集合各方面的力量,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真正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题目3:请结合实例说明公共政策执行的经济手段
什么是公共政策执行的经济手段
㈠公共政策执行手段分类
公共政策执行手段是指政策执行机关及其执行者为完成一定政策任务,达到一定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执行手段主要分为以下四类: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思想诱导手段和经济手段。
㈠什么是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是指根据客观经济规律和物质利益原则,利用价格、工资、利润、利息、税收等各种经济杠杆,调节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各种不同经济利益之间的关系,以促进政策顺利实施的方法。各种经济手段的功能不同,需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经济手段。
经济手段是采用价格反映全部成本的原理,从影响成本和效益入手,引导经济当事人进行行为选择,以便实现公共政策的目标。当某些情况下不适用市场机制时,就要求有政府干预,结合政府法规共同实现目标。经济手段一般的形式有:收费、补贴、押金—退款制度、市场创建及执行鼓励金等类型。经济手段在治理环境污染中的应用
㈠应用经济手段治理环境污染的特点
环境污染在经济学中被称为外部负效应,即某一产品的社会成本大于生产者私人成本的现象。采用经济手段治理环境污染,事实上是将环境污染这种外部负效应予以成本化。允许污染者自行决定采用何种方式达到环境保护规定的标准,从而节约社会成本。同时也刺激排污企业进行工艺创新与技术开发,降低污染排放。在治理环境污染中采用经济手段,比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更加灵活,也更易实施。
㈡国外相关实例
欧盟国家在处理油漆桶、硫酸瓶、电池等有毒垃圾时,往往采用押金-退款制。即生产商先向管理机构付部分押金;生产商将油漆出售给销售商时,要收取部分押金;等销售商将用过的油漆桶送到回收站时,可以将押金取回;回收站再到管理机构处将押金取回。这一方法可以回收有毒垃圾,减少土地污染。
㈡国内相关实例
排污收费和排污权交易是目前国内外采用的最具有代表性的经济手段。为追求自身利润的最大,企业将趋于过少的污染控制。而排污收费和排污许可又要求企业把污染排放控制到规定以内,使企业可以在交排污费和控制污染之间自由选择。
在制定排污收费政策方面,我国先后于1982年、1988年公布实施了《征收排污费暂行办法》和《污染源治理专项基金有偿使用暂行办法》,并于2003年7月1日开始实施《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
在制定污染物排放许可证政策方面,我国在1988年6月,确定在上海、北京、天津、沈阳等18个城市进行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的试点工作;到1996年,全国地级以上城市普遍实行了排放水污染物许可证制度。在满足大气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通过排污许可证的买卖,运用经济手段,控制企业排污。题目4:请你分析中国公共政策执行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的主要问题是:
1、政策敷衍
指公共政策执行者在实施政策的过程中只做表面文章,将政策束之高阁, 阳奉阴违, 敷衍塞责, 从而使政策变成了一纸空文, 根本谈不上解决具体问题,实现具体目标。
2、政策选择执行
一些政策执行主体往往对政策“断章取义、为我所用”, 只执行符合自己利益的部分, 不符合自己利益的部分就不执行,这种选择性执行使完整的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变得残缺不全, 政策的整体功能难以发挥, 政策目标的实现也必然大打折扣。
3、政策附加
政策附加的主要特点是执行者在原政策的基础上自行设置“土政策”, 打着结合地方实际的旗号另搞一套, 自行其是, 谋取私利, 从而导致政策执行变形。
4、政策歪曲
公共政策执行者在传达和执行中对政策精神实质或部分内容有意曲解, 从而导致政策失真, 甚至被替换为与原政策完全不同的“新”政策。
5、政策抵制
公共政策执行者对现有的政策不认同、不接受, 从而产生抵制情绪, 使公共政策不能够执行到位, 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6、野蛮执行公共政策 我国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滥用行政手段的现象,有的公共政策执行人员对执行对象动辄命令、强制, 使执行对象从心理上和行为上难以接受。行政手段在执行中扭曲变形, 演变成野蛮执行, 导致干群关系紧张, 极大地影响了执行效果。
出现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
1、政策本身的原因
政策本身的质量问题是影响政策执行效果的首要因素。一项政策能否得到有效的执行, 往往取决于政策本身是否科学合理。政策执行偏误产生的一个前提条件, 就是政策本身存在着缺陷, 有漏洞可钻。政策是否存在缺陷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一是策是否合理;二是政策本身是否明晰;三是政策是否“前后左右”协调一致;四是政策是否多变。
2、政策执行主体的原因
任何一项政策最终要靠执行主体来实施, 现实中政策执行偏误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策执行主体的原因造成的, 这表现在:
1)政策执行主体的素质不高
由于历史种种原因, 一些政策执行者文化水平低导致行政决策水平低;职业道德差导致行政道德滑坡;行政责任观念淡薄导致争荣誉而避责任;理论水平低导致官本位思想严重。少数领导干部没有系统接受现代政策、科学知识的训练, 很难形成科学行政必备的系统观念、战略远见、迎接挑战的心理素质以及自觉接受监督的民主意识。这些弱点难免对政策执行产生不良影响。
2)执行主体法制观念淡薄 从行政的角度看, 中国政府机构的规范化、法制化程度不高, 变化的随意性很大, 人治色彩浓厚。政策执行中随处可见官僚的“任性专断”, 不依法行政是造成公共政策执行效率递减的重要原因。
3、政策沟通和宣传的渠道不畅通
我们很多政策原本是惠民政策,是为大多数人的利益制定的政策,但是由于宣传和沟通的不到位,一些人不了解政策而产生抵触政策倾向。特别是,有些政策触及少数人的利益,这部分人蛊惑那些不知实情的人抵触政策的实施,使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困难重重,进而导致政策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
公共政策制定是政策主体就某个政策问题 (而非社会问题) 提出相应的政策目标, 并给出若干备选方案, 经过严密的论证后, 确定最后方案的过程。公共政策的制定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1 动态性
公共政策制定是一个动态过程, 如果将整个政策系统视为一个开放的闭合回路, 政策制定的主要环节之间的联系就是双向的而非简单的单向联结, 即每一个环节都与相邻的环节之间形成输出与反馈关系。
1.2 指向性
公共政策制定的首要环节是政策问题的认定, 即整个政策制定过程是围绕一个确定的目标而展开的, 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指向性和针对性。
1.3 系统性
在制定针对某一特定问题的政策时, 必须统筹兼顾, 系统地考察相关影响因素, 在社会系统的背景下, 寻求合适的解决方案。
1.4 前瞻性
一方面, 政策制定的结果都是在未来所要显现出来的政策执行结果;另一方面, 政策制定所面对的各种政策问题常常处于变动之中, 在某一时间内制定的政策可能会因为政策问题本身发生了变化而导致最终的政策失灵。所以在政策制定过程中, 必须具有前瞻性, 在现实的基础上适当的超越, 把握政策问题的发展态势, 这样才能保证政策制定不落后于政策问题的变化。[1]
2 公共政策制定的问题分析
从公布标准到宣布暂缓实施只有半个月的时间, 用了四年时间反复论证的政策在这十几天中说变就变了, 由此, 也可看出我国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一些弊端。
2.1 政策与现实的冲突
可行原则是政策制定者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它是指政策制定者对某项要制定的政策方案在社会中是否切实可行和是否行之有效所作的各种分析论证, 以确认政策方案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具备实施的现实可行性, 这种现实可行性是多方面的, 包括政治、经济、技术、法律与伦理的可行性。[2]《电摩标准》推向社会之后, 其可行性遭到了多方的质疑。首先, 根据国家相关部门2008年的统计, 拥有电动自行车生产许可证2394家企业中只有100多家原来是生产摩托车的企业, 标准实施后, 只有这100多家摩托车企业可以“晋级”, 其余的2000多家企业都将面临破产或转产, 与此紧密相连的5000多家生产电动车零配件的企业也会受到影响, 这必然导致大部分企业员工的失业, 给整个社会造成极大的不安定。其次, 《电摩标准》规定执行新标准后, 要想电动自行车正常上路, 首先需要先去考驾照, 然后去交管部门进行牌照申请, 过程繁琐复杂。最后, 从执法部门来看, 要在道路上直接用肉眼辨别40公斤和20公里这两个参数十分困难, 同时, 让电动车与时速达60公里以上、自重在1.5吨左右的汽车同道行驶, 无疑会将电动车驾驶者置于极其危险的境地。
2.2 先实施、后论证
论证是决策的前提, 只有经过充分的论证, 让决策的过程充分公开、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 做尽可能完备的考虑, 才能使决策更具科学性, 实施起来更顺畅。在我国目前的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还存在着先自己设定一个标准, 然后再征求意见的情况, 这样的话, 无论决策者征求再多的意见, 也只是在为先前设定好的标准来寻找理由, 而不是在真正论证一个决策的科学性。《电摩标准》从公布标准到宣布暂缓实施只有半个月的时间, 说明标准的科学性和规则的严肃性都成问题。
2.3 公众参与的缺失
公众参与是公共行政的公共性与公民民主权利相契合, 确保公共政策对民意的有效回应性、科学性, 实现社会资源公平分配的最直接、最重要的途径。南京2003年新拆迁办法的出台取得成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数百万市民的献策献力, 积极参与。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民的物质水平的提高, 我国的公民参与的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我们还应看到, 目前的公众参与政策制定过程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首先, 公共政策执行过程日益复杂化和专业化, 一部分人可能因为缺乏相关知识、技能和信息而无法参与或者选择不参与。[3]其次, 我国公民参与渠道的制度不够完善, 有些规定过于抽象, 公共政策执行体制也相对封闭, 公民制度化参与渠道相对较少且不够畅通, 无法满足越来越强烈的公民参与要求。[4]第三, 现实中, 公民与公共政策制定者处于信息不对称的位置, 公共政策及其信息的公开还不尽人意。第四, 我国政府在政策制定过程中, 更多的重视专家、学者等专业性技术人才的看法, 对广大群众的意见不够重视。
3 政策建议
以上问题的出现归根结底还是政府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没有广泛论证, 没有充分的公民参与, 由此, 可以由以下几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3.1 明确政策制定的目标
一个好的公共政策是多数人意愿和利益的产物, 而不是少数人意志和利益的合成。我国公共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就是为人民服务, 《电摩标准》的出发点虽然是为了公众的生命安全, 但其在实施过程中却因反对而暂缓, 这正是说明了人民才是检验公共政策是否可行的唯一标准。
3.2 加大信息透明度
行政信息对公众开放的程度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公众参与的程度, 为了在制定公共政策时更好的体现公共利益, 增强公共政策制定活动的透明度至关重要。首先, 扩大政务公开的范围, 将人民关心的、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问题的政策制定公诸于众, 让公民全面清楚地了解相关政策中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其次, 实现行政程序公开, 使公民得以了解政策的形成过程.并对政策制定进行全面的监督;第三, 确保政务公开内容的真实性;第四, 保证政务公开在程序上的可操作性, 将政务公开的内容和程序简单化、通俗化, 与人民群众的整体文化水平和素质相适应。[5]
3.3 健全和拓展公民参与的渠道和方式
首先应完善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等公民制度化参与渠道, 落实党和政府开设的来信来访、领导接待日、各种小定期的座谈会等, 充分发挥其公民参与的作用, 使其不流于形式。其次, 健全听证制度、政府决策咨询制度、人大旁听制度等新的公民参与渠道和方式, 并使这些新的参与渠道和方式制度化。此外, 政府部门应主动提供网络参与等等多元的公民参与渠道与方式, 以方便公民对政策执行及其他政府行为提出建议和意见, 有效地影响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政府部门还可以多采用一些公民参与的方法, 如个别接触、舆论扩散、集体推动、游说工作等政策参与方法, 进一步扩大公民参与, 确保公共政策执行民主化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冯静.公共政策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8) :154-155.
[2]吴立明.公共政策分析[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6, (8) :109.
[3]张光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公众参与的主要障碍及对策分析[J].管理观察.2009, (23) .
[4]李桂玲.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众参与研究[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6, (5) .
关键词:公共政策;制定;执行;公平价值维度
公共政策作为政府实现其管理职能的基本手段,它存在一个政策主体同政策目标的关系问题,而这两者的关系更重要的是一种价值关系。政策目标对政策主体具有一定的意义和效用,政策目标的实现可以满足政策主体的某种需要,或者说可以满足政策主体所代表的利益。由此可见,公共政策的本质是“政府对社会公共利益所作的权威性分配”,价值与公共政策在本质上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公共政策无法回避价值问题,价值问题将始终贯穿于公共政策的全过程。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我国公共政策的价值维度分析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整体性,社会是一个整体,社会的和谐是整体与部分辩证统一的和谐,不能割裂;2、协调性,社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其系统内部相互协调是其存在与发展的基本前提,仅当社会各要素达成整体优化、和谐统一、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时,社会才能和谐;3、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与保障,其核心是要实现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这种发展既能够保障以生态、经济、社会为要素的复合系统的全面协调发展,又能为未来社会多要素、多结构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基本的条件,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4、人本性,人的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的根本特征之一,没有人的和谐发展,就谈不上促进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让个人拥有充分自由的发展空间对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尽管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然而我国社会发展却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这种社会发展滞后在公共政策领域则表现为社会发展空间、时间的失衡,以及公共利益与特殊利益的失调。首先是城乡及区域发展的不均衡[1]。其次是长期利益与短期利益特别是代际利益的不均衡。就公共政策本身而言,其目标是要实现社会公共利益,而这种利益不仅应包括当前利益,还应包括长远利益,不仅应包括当代人的利益,还应包括后代人的利益。当前我国公共政策的利益诉求过多地体现在经济发展上,而忽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再次,群体、阶层间利益的失调。作为公共政策,应该不为个别利益群体左右而谋求大多数人的利益、整个社会的利益。正如阿伦特所言:事物的世界处于共同拥有这个世界的人之间,就如同一张桌子的周围坐着许多人一样,世界像每一个中间事物一样,都同时将人联系起来和分离开来。
二、公平是当代中国公共政策的價值取向
(一)公平是民主政治的内在体现
现代化有着诸多的内涵,而政治民主化则是其重要内涵之一。经济增长和政治民主作为现代化的两大支柱,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互作用,缺一不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把民主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三大目标之一,如何推进我国的民主化进程,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伴随着全球化浪潮的高涨,政治领域的“第三波”民主化浪潮席卷了广大发展中国家,人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等民主价值的呼吁越来越强烈。大多数学者认为,只有公共政策充分体现社会公平,才能为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社会条件,即最大限度地保障社会稳定。所以,公平也就成为民主政治的一项实质性内容和基本目标。
(二)公平是市场经济发展的根本诉求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为基础的经济运行方式,它以提高效率为出发点和最高目标。但是,就市场经济本身而言,不是就只有效率没有公平,因为市场经济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公平竞争,可以说公平本身就是市场经济充满活力、发挥效率的前提条件,市场經济的运行,逻辑地要求公平。商品天然就是平等派,市场经济遵循的基本规律是价值规律,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等价交换,离开了公平原则,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就无从谈起。更进一步说,公平原则是市场经济竞争的基本原则,是人们的市场行为和经济行为的逻辑提升。竞争要有效率,必须要求各经济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平等的地位,并由统一的规则来调节。
(三)公平是公共政策的内在要求
自从有了国家,就有政府的公共政策活动。作为一门正式的科学研究,公共政策只是到了现代才刚刚兴起,它反映了政府功能的扩张及公共政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要求。同时,公共政策伴随着民主化的演进而得以不断发展,特别是民主宪政体制的确立,为公共政策提供了合法保障。可以说,真正意义上的公共政策应属民主社会所特有,相应公共政策的理论发展,必然离不开民主之平等与自由理念。可见,以公平作为我国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理论上是公共政策科学存在和发展的要求,是民主化浪潮在全球范围的推进所致。
三、结语
现代公共行政越来越强调将公平作为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目标,我国公共政策的根本价值取向理应是公平,而非效率;公共政策必须给公平予以优先考虑,在其实施的整个过程中体现“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原则,进而将公平原则纳入我国现代化的目标体系中,促进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杨红良.公共政策的公共性及其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2013.
【与公共政策的论文】推荐阅读:
低碳经济的公共政策探论文10-10
形势与政策的论文参考07-20
形势与政策标准的论文范文11-18
公共管理的方法与技术论文11-20
中国梦与个人梦的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09-22
形势与政策论文要求06-21
形势与政策分析论文06-10
关于我国价格听证制度的公共政策分析06-06
形势与政策论文—中国周边形势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