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照常升起初三作文(精选12篇)
昨夜梦中,我变成一个誓死效忠的死士,还有一个英勇的搭档,我们有着不同的身份,却有着一样的梦想,只是希望自己的希望可以平安生长。
夜里总是呼唤一个名字,醒来就忘了,可笑。听你最喜欢的歌,在静静的.夜,那歌声悠扬,仿佛你还唱着。回想你,抽烟的表情,你眼神落寞,你寂寞不说。我之与你,只是过客,你是忘了,我如何笑呢!你之与我,重要那么多,每当我疲惫,总有你耳边说,好好生活。我看着手机,你名字闪烁,想要对你说,可手指颤抖。你总是说,生活不是混的,要努力,别错过。我一直微笑,即使难过,不想你知道,我的脆弱。就让你眼中还是那个我,我隐藏自己,不被发现,带着假面,跳舞旋转。听你喜欢的歌,在静静的夜,伴我入眠,迎接另一个明天!
天要亮的时候,看见了你,你还是那个样子,只是显得更加哀伤,可能是我想你了,醒了,好像又模糊了,搞笑!
1 小说背景分析和宗教色彩
1.1 小说中的宗教色彩
《太阳照常升起》是海明威1926年完成的作品。有两个题词, 一个是《圣经·传道书》里的一句话:“一代过去, 一代又来, 地却永远长存……”也就是说, 不管人间如何闹纠纷, 如何变化, 大自然照常按自己的规律运转, 即书名“太阳照常升起”的意思。另一句题词是引用斯泰因说过的一句话:“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战争摧毁了一切。传统的价值观随着一战的结束也遗失殆尽了。
和他同时代的年轻人一样, 海明威从战场上归来, 身心都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和伤害。精神萎靡, 逃避正常生活并且看不到未来。在内心满是讽刺和怜悯中, 他于1926年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小说“太阳照常升起”。在这本书中, 他讲述了他同龄人的经历—正如斯泰因对他们的称呼“迷惘的一代”。
1.2 书中人物性格形成背景
故事地点发生在欧洲, 更确切的说是在法国和西班牙, 和美国截然不同的两个国家。杰克·巴恩斯, 一个美国人, 在战场上服完兵役以后定居巴黎, 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他的朋友罗伯特·科恩, 一个美国犹太人, 也在巴黎生活, 内心充满着焦虑, 一心希望能在34岁之前过上自己理想的生活。他爱上了阿施利·勃莱特, 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女人。勃莱特和杰克却彼此相爱, 但是因为杰克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 在某一战役中生殖器被炸伤, 因此他虽有性爱的欲望却没有做爱的能力。对于战场上最残酷的一幕, 他说他“好像在做噩梦, 梦境反复出现。我已经熬过来, 现在又必须从头熬起”。勃莱特无法忍受没有性的爱情, 所以到处和男人寻欢作乐。其实她也是战争的受害者。大战期间她真心爱的人死于痢疾, 后来她嫁给自己不爱的人, 最后又闹离婚, 准备嫁给迈克·坎贝尔——另一个战争受害者。她觉得自己的一生已经被战争毁掉, 便对生活采取放荡的态度。她一时兴起, 可以同一个男人上床, 事后把它当成逢场作戏, 把那男人甩掉, 去同另一个男人恋爱。但是当她面对求婚时, 她坚决拒绝, 觉得“自己已经丧失了自尊”, “不可救药”, 她不愿意做“一个糟蹋年轻人的坏女人”。这说明她良知尚存, 骨子里并不是一个坏女人。巴黎的生活让他们觉得窒息, 所以他们决定去西班牙的一个小岛上去参加一次宗教狂欢, 主要活动之一就是斗牛。同行的还有比尔, 杰克的美国朋友;麦克, 勃莱特的未婚夫。他们陶醉于异国的美景, 并且在那遇到了一个年轻的斗牛士罗梅罗, 很快年轻又强壮的罗梅罗赢得了勃莱特的芳心。罗梅罗使勃莱特身边的男人们相形见绌, 对他的爱意促使勃莱特离开了她的朋友们, 在狂欢节过后她就和他们分道扬镳了。杰克形单影只的回到圣·赛巴斯提安海滩,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他收到了勃莱特的电报, 发现她独自一人在马德里的酒店里。
我们可以用讲述者杰克的话来总结整个情节。“就是这样。送一个女人跟一个男人出走。把她介绍给另一个男人, 让她陪他出走。现在又要去把她接回来。”无论这个作品看上去多么像一个爱情故事, 但是实际上绝对不是, 因为海明威绝不是这种风格和类型。他刻意在小说的概述中提到了斯泰因的表述“你们是迷惘的一代”, 来表明这不是一个爱情故事, 而是一部严肃的刻画整整一代人生活轨迹的作品。
2 太阳照常升起中圣经内容的体现
2.1 书名中的圣经隐喻
《太阳照常升起》这部书中很多都体现了圣经的隐喻。他的书名本身就出自传道书 (圣经旧约) 。书中的主要人物和叙述者杰克名字就取自雅各, 以撒的儿子、亚伯拉罕的孙子。但是有趣的是这个现代的雅各远没有他受到上帝庇佑的祖先走运。雅各曾与“上帝的使者摔跤, 从而抓住了上帝的祝福”上帝还承诺他让他的12个儿子成为以色列12个部落的先祖。至于杰克, 他当然不会有改变世界的力量, 他甚至无法过上自己的正常生活。由于在战争中受到的伤害, 他甚至不能享受性的快乐。对他所深爱的女人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去带她回来, 在电报上写上爱你的”。在某种程度上, 他无疑是个失败者。爱情对他而言就是一个奢侈品。
书中另一个显而易见的圣经隐喻是乐土。在小说的一开始, 罗伯特·科恩看见勃莱特时“活像他那位同胞看到上帝赐给他的土地时的神情。”但是讽刺的是, 在小说的结尾, 虽然科恩依旧爱她, 但是却对他的“乐土”无比失望, 称呼她为勃莱特女巫, 充满了贬斥。
当上述两个现象同时出现的时候我们不禁会发出疑问。为什么海明威在小说中描绘的现实和圣经中的隐喻相去甚远?这是不是意味着海明威对宗教完全丧失了信仰?
2.2 对宗教的迷茫
毫无疑问, 海明威对传统的信仰完全丧失了信心, 也不再信仰上帝, 因为他在太阳照常升起中刻画的年轻一代的形象几乎对一切都不感兴趣, 不再遵循基督教的道德准则, 性态度随便, 沉迷于酒精。然而, 海明威却饶有兴致的在文中多次提到了有宗教性质的地点。比如“修道院”、“天主教堂”、“大教堂”和“小礼拜堂”。他们出现于巴黎或者西班牙的很多重要场景。无论到哪, 杰克总是能首先注意到当地的教堂, 然后考虑他要不要去祈祷。
或者是因为教堂总是最引人注目的建筑, 但是海明威多次描写杰克去教堂还有他和朋友谈论天主教的经历, 这一现象值得读者思考。或者海明威试图从宗教中找到他生活中遇到所有问题的答案。在蒙托亚杰克想为每一个他能想到的人祈祷——他的朋友、斗牛士当然还有他自己。他虔诚的跪拜在地上, 忏悔他是一个堕落了的天主教徒, “对此我无能为力, 至少在这一阵, 或许永远, 不过, 怎么说天主教还是种伟大的宗教, 但愿我有虔敬之心, 或许下次来时我会有的”。在潘普罗那他也去了几次教堂, 有两次是和勃莱特一起去的。和杰克一样, 勃莱特认为教堂对她没有任何好处, 但是她也承认“或者这对别人有好处”。上帝应该会庇佑那些没有迷失的人, 但是无论杰克和勃莱去多少次教堂, 他们都不能找到他们所希望获得的内心的平静。战争使他们的梦想幻灭, 摧毁了他们对生活的虔诚和信仰。
2.3 斗牛的含义
海明威用充满讽刺又饱含同情的语气描述战后的世界已经完全不像圣经中所描述的样子, 他们再也不能和上帝签订个盟约, 成为亚当简单但是幸福快乐的后裔。他们是困于现代社会荒原的人们, 无法改变又无力抗争。这就是为什么和雅各相比。杰克就是个失败者, 勃莱特也不是什么科恩所期待的窈窕淑女。然而, 正如书名所暗示的那样, 即使上帝无法解决他们的痛苦, 他们仍然心存希望。他们的希望寄托于人性。对于人的问题还是要回归现实而不是从上帝身上求解。当与传统宗教渐行渐远时, 海明威在斗牛士身上发现了新的人生哲学。这是人与动物之间的殊死搏斗, 直面死亡, 拼尽全力展示自然所赋予他们的勇气和力量。
杰克真心钦佩真正的斗牛士。“只有斗牛士才算度过了真正的人生”。他们奉行“巨大压力之下的优雅从容”, 认为这才是值得过的人生。斗牛士成为海明威生活中新宗教的一部分, 正如在书中提到的是狂欢节庆典的一部分一样。这是一个有极高宗教地位的仪式, “这是上帝自我牺牲的原始仪式的象征, 上帝必须死去但是必然重生。”至少想知道上帝是谁、到底是什么样子却十分困难。可以肯定的是一定不是圣经中描绘的样子。他在海明威的作品中一再出现, 比如乞力马扎罗的雪和老人与海。在太阳照常升起这部作品中, 罗梅罗可以看做是上帝的象征。他是如此年轻又高贵仿佛凭借自己一人之力就能击败死神。杰克和勃莱特都喜欢他, 不仅仅是因为他年轻的魅力, 他在他们心中是不朽的象征, 力与美的化身。他是这场宗教仪式中的牧师, 他们是他虔诚的追随者。只有从他身上他们才能暂时摆脱迷茫的现状, 获得短暂的平静。
斯蒂芬·R·飞利浦评价说“如果斗牛的本质是一场宗教仪式, 那么斗牛士在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是司仪神父。在斗牛的牺牲中, 斗牛士就是牧师。请注意海明威是如何把斗牛士和这宗教人物联系起来的……即使到了1960年, 海明威在描写斗牛士时依然使用同样的语言‘他斗牛就犹如他在梦中做弥撒一般’, 海明威从这特殊的弥撒形式中获得勇气和希望, 就如同亚泰从他的大地女神盖亚那里汲取力量一样。他不断的把他信仰的上帝的信息传递给渴求不朽的读者们, 在他的斗牛与斗牛士的书中, 在乞力马扎罗的顶峰的美洲豹身上, 在马林和圣地亚哥身上—生命不息, 奋斗不止。”
3 结论
在海明威所处的时代, 大部分人“成长以后发现所有的神都死了, 所有的战争都结束了, 人类所有的信仰都摇摇欲坠”。他们整天无所事事, 酗酒寻欢, 鄙视一切传统中“严肃”而“伟大”的东西。正如比尔在书中评论的那样“你已经和土地失去了联系。你变得矫揉造作。冒牌的欧洲道德观念把你毁了。你嗜酒如命。你头脑里摆脱不了性的问题。你不务实事, 整天消磨在高谈阔论之中。你是一名流亡者, 明白吗?”正如很多文学评论书中所言, 海明威和他在太阳照常升起中塑造的角色一样, 确实对传统的金钱、成功和道德等价值观感到了迷茫。但是信仰本身并没有消失。至少在海明威写太阳照常升起这部书时并没有消失, 书中所暗含的一种的新的信仰, 宗教或者非宗教, 为海明威走完剩下的人生之路提供了支持和力量。
参考文献
[1]姚运标.美国公共教育中的宗教问题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6:296.
[2]雷雨田.上帝与美国人——基督教与美国社会[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322
[3]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M], 赵静男,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5:5.
[4]卡洛斯·贝克.厄内斯特.海明威传[M].陈安全, 等.译.香港:南粤出版社, 1985.
[5]梁工.精神分析视阈中的《挪亚诅咒迦南》[J].外国文学评论, 2010 (3) .
是会涌起些许莫名的忧伤… …”
我认真地发着感慨 ,
丈夫随手拿出两张电影票 :
“晚上10点半,我请你看电影,明天再忧伤吧!”
孩子睡了以后交给保姆照看,和丈夫溜出去看一场电影,顺便吃点宵夜,这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就是我和孩子她爹做出来。当然这需要我必须在规定的时间里将孩子哄睡。这并不难,一套四川少儿出版社的《睡前故事》是我的法宝,里面的故事按照年龄和时间排序,我和我家小鬼头从“10分钟3岁宝宝入睡篇”一直读到“15分钟6岁宝宝入睡篇”,于是晚上我很快就将小家伙“摆平”了,我顺利“脱逃”。
十分钟洗澡、化妆然后艳光四射的出门是我当妈妈以后练就的“绝活”,不过化妆可以马虎,保养就绝对不能掉以轻心。尤其女人到了30岁以后就更加要心疼自己了。这个月出差去香港的老公破天荒的给我带了一些化妆品,里面的雅诗兰黛精华液还真是好东西,才用了一个月,明显觉得脸上的皮肤好了很多,同系列的眼霜也很好,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圣罗兰的一款“小金笔”,大概300元一支吧,可以用很长时间,其实还算很便宜的。它专门对付黑眼圈,遮盖效果还真不错,关键是特别自然,涂上去似乎瞬间就年轻了好几岁。作为女人,也许一生都在和时间抗衡着不愿意老去,谁也难例外啊!
《太阳照常升起》这部影片描述的其实还是时间。用倒叙的方法将四个故事穿插在一起,没有什么煽情的内容,开始的情节荒诞滑稽,到最后却让人有点想哭。也许只是那些被镜头梦幻了的感情随着电影的节奏又真实地还原到了心里:青春、现实、命运、爱情… …这部影片之所以成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画面太美了。
看《太阳照常升起》,我有这样的一点体会:很有看点,但没看懂。于是,转过去看第二遍甚至第三遍,全神贯注的想要解开自己疑惑的东西。遗憾的是,仍没找到合理的答案。于是导演站出来说话了:“看不懂是因为想得太多了,我十岁的女儿和老母亲都能看懂,我相信中国观众的心里特别明白”。事实真的如此吗?其实原因很简单,这主要源于姜文的碎片化叙事特性。
《太阳照常升起》的叙事带有明显的碎片化特性,主要表现为:组合段叙事和开放式结局。
一 组合段叙事
组合段叙事就是将一部影片分为几个叙事段落,分述不同空间里的不同人物,最后或明或暗地以某种方式交织在一起。姜文也选择了这样的一种叙事,通过《太阳照常升起》来表达自己对那个独特年代的独特感受。
《太阳照常升起》讲述了1958—1976年那个疯狂年代的疯狂故事,由四个看似独立实则相辅相成的的故事构成,分别为“疯”,“恋”,“枪”,“梦”。
疯: 开篇是一双性感的女人的脚,走在一个云山雾罩的村子里,村里的房顶上长着草,动物色彩绚丽,路上铺着白色的沙„„周韵因为一双鞋子不见而疯掉,做出了抱羊上树,跟猫说话,刨树,挖坑等等的疯事,最后不知去向。
恋:从南洋归来的梁老师被劳动改造当起了厨子,喜欢弹吉他唱歌,同时也赢得了以林大夫为代表的不少女人的芳心,直至发生了“摸屁股”事件。“摸屁股”事件是梁老师命运的转折点,最终,被流言中伤的梁老师以自杀了结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枪:被老公忽视了的唐妻因为耐不住寂寞而和生产队里的小队长搞到了一起,当老唐发现了这一奸情以后,扣响了指向小队长的枪。
梦:这应该算作整个故事的开头。戈壁滩上有两个女人骑着骆驼同行。老唐的老婆在讲述自己在南洋的时候她和老唐的爱情故事,另一个女人则戴着一块黑纱,一路沉默的听,她就是还没生产的小队长的妈。但同途孰归,一个走向了尽头,一个走向了非尽头。走向非尽头的人开始了遥远的梦。
影片采用了倒叙,插叙,顺序等方式将故事分成四段。我们也由此看到了三个不同人物的不同命运:周韵疯了,梁老师自杀了,唐老师开枪杀死了小队长。事实上,姜文就是运用这样的一种组合叙事,通过时空交错的方式,立体地展现了这样一种现实——尽头,是每个人的宿命,因为那是一个独特的时代。
二 开放式结局
就结局而言,封闭式结局一向在叙事艺术作品中占据主流位置,电影也不例外。传统的闭合式结局在影片结束时,基本上会解答故事提出的所有问题,满足观众被激发的所有情感,观众带着一种完美的体验离开。而与此相对的则是开放使结局。在电影中合理使用开放式结局,不仅可以使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俗套,而且可以给观众带来更多、更含蓄的思索与感悟空间,提升了电影的艺术魅力。开放式结局可以简单地分为单结局式开放和多结局式开放。《太阳照常升起》无疑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因为很多观众在看完这部影片之后一头雾水,心中的很多疑问没有得到解答,从而也给观众自己提供了可以发挥想象的艺术空间。在这样自由的氛围下,不同的读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了不同的解读。
1926年,还藉藉无名的海明威推出了首部长篇《太阳照常升起》,个人以为是他最好的长篇之一,虽然在当时算不上石破天惊。之前,他也有过一系列短篇投石问路,纵然水波不兴,也成为长篇准备中的练笔,使长篇处女作丝毫没有生涩的痕迹。当然这也有巴黎的良好催化作用在其中——饥饿与贫穷的磨练,良师斯坦因小姐的指点,与第一任妻子哈德莉恩恩爱爱、相濡以沫……可惜的是,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在其成名后就一一分解。窃以为,吃得太饱,钞票与老婆太多,往往与才华的枯竭程度成正比。这是后话。
起初并不明白科恩在《太阳照常升起》中所起的作用。他显然不是一个应该被忽略的人物,开首就是一篇科恩小传,将其人交代清楚:就读于老牌名校——普林斯顿大学,曾是大学拳击冠军——身强体壮,出身富有的犹太家庭——身家清白,为人厚道,对女人尤其心软——要么被女人抛弃,要么被女人捏在手心。看起来并无不妥,中产阶级的普通一员,却无值得大书特书之处。看到后来发现苗头不对,他与书中正派的主人公及其寓公朋友总是格格不入,就象牛栏里那头想与公牛处好却被孤立的犍牛。后来我恍然大悟,科恩是作为一个未曾受过创伤的参照物而存在。所谓受过创伤,就是吃过战争的苦头,象巴恩斯被战争阉了就是一个直接的象征。
科恩压根不明白这里面的游戏规则,他跟那帮人处不来,极少喝醉,又特别较真,将逢场作戏的阿施利夫人当作女神,随时准备为心上人作出奋力一击,而他确实这么做了,又傻乎乎地直言斗牛可能会令人感到乏味。总之,他所做的一切都不入那帮身怀战争创伤、经常烂醉如泥、到处寻欢作乐的寓公们(哪怕是破产者)的法眼。而他只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个大好青年,战争象一条河,泾渭分明地将他拦在另一边。
受伤的区别于未受伤的,最本质的一点是,什么都没所谓了,日常生活乏味难耐,沉醉于酒精、斗牛等一切刺激之物方是正途。就享乐主义的角度而言,本书可以成为上世纪二十年代巴黎咖啡吧指南和潘普洛纳斗牛的专业解说。有文化的中产阶级仿佛是特别脆弱易溃的群体,在战争创伤这个合理的理由下,他们以往遵循的一切土崩瓦解,又自行形成了一套易于接受且互相认同的准则。就象家庭有重大变故,孩子就不能够做一个正常的好孩子。实际情况是,破碎家庭亦有健全的孩子,神经大条的未必是文盲,而解甲归田、如常生活者比比皆是。而巴恩斯最终发现,即便他没有受伤,如美少年斗牛士罗梅罗那样生猛,与阿施利夫人也撑不了多久,这才是致命打击。
那些忧伤,那些故事,那些记忆,都将装入一座城堡里。我们会在离开时恋恋不舍,甚至偶尔回头张望,但,那城堡终不是我们最后所停留的地方,如同某位作家所说:“许多人在你生命中微笑而来微笑而去,却不具备任何意思。”不知道这句话用在这里合不合适,只是很想把它表达出来。
---------题记
漂亮的建筑,不管是快乐还是悲伤的时候,只要能抽出时间,都喜欢把自己塞在里面,整排整排书架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喜欢文字的人,搜寻的身影,偶尔微小的低语声,座位上认真阅读的姿态,亮亮的灯光陪伴,时不时有图书管理员推着清理图书的推车从身边经过。喜欢图书馆这样的气氛,仿佛置身于一个与世无争的世界中,足以让人宁心安神。
找到一些自己喜欢的,有足够吸引人的标题,让自己融入在别人的故事里,悲伤也好,煽情也罢,看着故事的发展,跟随它喜怒哀乐,忘掉前一秒还在生活中继续的忧伤,所有发生的一切都在这座建筑之外,都与现在无关。
然,时间到了还是要离开。白天出来的时候还是阳光普照,现在飘起了细细的雨丝,一向耀眼的灯光也显得朦胧。手上拿着雨伞,虽然到了秋季,夏天的气息却仍然没有半点要消退的意思,雨丝细无声的,索性不去撑开它.任雨水掉在脸上,有些凉爽,真希望能够再大一点,那样会让人感觉更舒适。脚小步小步的往前移,软棉棉的身体使得它也不听使唤了。终于来到站牌边,等车的间隙,看向刚经过的天桥,孤形的彩灯在雨丝中雀跃,在它对面也有一座同样的彩灯天桥与之相呼应。风雨过后的彩虹也是这个样子的么?
回到家中,一切熟悉自在的环境使人更直观的面对自己的感受。脑袋充斥着一种疼痛以外的东西——大片大片的茫然,满满的像是要溢出来一样;心也跟着不知所措,整个人如同被抽离一般。
其实早知道会有这么一天的,并且早已做好准备,分开了的.两个人总是要继续各自的生活的,纵使曾经美仑美唤,甜蜜无限。婚姻和爱情不矛盾的吧,然而,为何在知道后还是这般无助,像只脱群的小鸟,孤零零的停在一颗正在飘落黄叶的树的枝头上。不知要如何面对这困境,脑袋一片空白。
和往常一样,开门便会打开电脑,但是在人沉闷的时候,电脑只会让这种情绪更加严重。意识到这点已是一个多小时以后,随之按下了关机键。用清水浇灌着无精打采的身体,如果水能将那些使人忧伤的感觉、让人忧伤的事都浇掉该有多好。
安静的躺下来,闭上双眼,却不能将思绪也闭上。于是随意翻阅白天的战利品,希望那些存在于虚幻里的故事能适时的给予调整。真的不喜欢这样的自己,总是容易被情绪左右,明明可以好好的,明明可以当作与自己无关。 想着想着,突然,放在旁边的手机开始轻轻的发出来短信的声音:
“还在哭么?”
“有什么好哭的,又不是水做的。”
“你给他发短信了?”
“不是你说要给他祝福么?我很听话的,要像我学习。”
“呵呵,你抱什么心态发的不用我说明吧,要开心哦。”
“什么心态?”
“我明白你的,早点睡吧。”
“心好痛,555555…… 这样开心了吧?我现在正无聊呢,你要是困了就别理我了,要不然我
发起短信来会没完没了的了。”
“不是哦,是怕你不开心,想刺激下你的坚强细胞,没事就最好了。”
不知道是自己容易转变还是所谓的虚伪,拒绝QQ上一些人发过来的消息,想要安静,却还是愿意用短信同他调侃。就算在他面前故作坚强也好,至少这样的问候轻松又不失温暖。
欧纳斯特·密勒·海明威生于一八九九年七月二十一日, 是在六个孩子中排老二, 他的家庭对他今后的创作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他的母亲对他艺术上产生了影响, 然而他最后的成功更与他身为医生的父亲密不可分。他的父亲善于射击和钓鱼, 进而也成为他的爱好, 这些事件在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太阳照常升起》就是很好的例证, 在这一文本中, 第一主人公“我”—杰克和他的朋友比尔去西班牙钓鱼这一幕, 一方面反映了主人公及其战后那一代人的追求的迷茫性, 他们深刻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 对现实的生活失去了信心, 进一步对资本主义社会感到了失望和不满, 只有从这些活动中而得到满足;另一方面, 钓鱼也反映出杰克他们对于战争及现实生活不满的某种发泄, 鱼在他们看来也可以象征着战争, 死亡, 资本主义残酷的生活, 他们在享受生活的表象下面蕴含着他们对于愤怒的宣泄。
海明威在中学毕业前二个月没有选择上大学而是去参战。海明威在这场战争中被炮弹击中, 身负重伤, 身上中了两百多处的弹片。摧残海明威身体的那次炸裂也渗透到他脑子里去了, 而且影响更长, 更深远。一个直接的后果是失眠, 整夜睡不着觉。而这一文本中的杰克就是他的这一形象的再现, 在战争中失去了性爱能力, 而且经常晚上睡不着。“我一直睡不着, 思绪总是跳来跳去, ……突然间我开始哭泣, 一会我好了一点, 我就听着过往的车声, 渐渐地睡着了”。
海明威一生中去过很多国家, 他写《太阳照常升起》的时候才二十七岁, 那年他正在巴黎, 所以文中的人物都是生活在巴黎的美国人, 他们正是海明威的代言人。他们所看到的法国的建筑特征和生活方式正是海明威所看到的, 因此此小说的描写和叙述栩栩如生, 之后西班牙的斗牛以及钓鱼也不是凭空虚造声势, 这是因为海明威也去过西班牙的缘故。
作者的这一巨著中的人物性格各异, 处事不同, 而他们中的主要人物正是弗洛伊德理论的最好诠释。
二、弗洛伊德的智慧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奥地利伟大的精神病学家, 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弗洛伊德主义的缔造者。
弗洛伊德在一九二三年《自我与本我》一书中提出了“人格三部结构”理论。他指出, 人格由本我 (id) , 自我 (ego) , 超我 (super-ego) 三个部分组成。
而文本中的四个重要人物柯恩, 布莱特, 杰克与皮得罗·罗米洛是这三个不同的心理意识的印证:前两者代表着本我, 后两者分别象征着自我与超我。
本我是指最原始的, 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结构部分。它象征这人天生的欲望, 遵循的是快乐原则, 力求得到满足, 而不顾后果与影响;自我, 指的是人格中的意识部分, 来自于本我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直觉系统。它代表理智和常识, 处于本我与超我之间, 按照现实原则, 充当仲裁者, 监督自我, 适当满足。它的大部分精力主要消耗在对本我的非理性冲动的控制和压抑上。弗洛伊德曾经做了一个比喻, 本我是一匹马, 自我则是起手。动力是马, 骑手能给马指明方向。自我驾驭本我, 但马也许不服管制, 说明本我的潜力是很大的。自我有防御职能和中介职能。自我是外界世界, 超我和本我的仆人。自我是外部东西与内部东西的过滤器;超我, 是人格中最文明和最道德的部分。它代表良心, 自我理想, 处于人格的最高层。按照至善原则, 指导自我, 限制自我, 达到自我典范。在弗洛伊德看来, 三者保持平衡, 就会实现人格的正常发展, 如果三者失调乃至破坏, 就会导致神经质。
三、不同人物分析
3.1本我的代表人物
文本中的柯恩与布莱特代表着本我, 因为他们都无一例外地追求着自己本能的欲望而不对社会和周围的人着想。本我是思维中的潜意识成分, 它们一般不会成为意识的部分, 因为它们受到了某些限制, 即自我的限制。而在文中, 他们把自己潜意识的思想释放了出来, 伪装而进入了意识。
根据弗洛伊德的思想, 人的本能欲望共分为两种:爱的本能和死亡的本能。
爱欲要求统一和联合, 只会创造和生产, 并要求机体自我的防御功能, 爱欲让人们去爱, 去发展, 是人们前进的力量来源。而爱欲更多地是被理解为“力比多”, 即性欲。当过度地追求“力比多”时, 就形成了本我, 受不到了社会和自我的控制。
柯恩, 是文中“我”, 即杰克的朋友, 是一位蹩脚的作家, 他一直追求着爱欲, 而不顾别人的感受和社会的道德影响。先是和自己的妻子离了婚, 而后结识了专制的女友
弗兰西斯, 然而他不久又对她厌倦了, 原因是他又喜欢上了另一个另她心仪的女孩布莱特, 于是他对这位情人弗莱西斯已失去了兴趣。文中描述了弗莱西斯的自白, 本来他是要娶我的, 我已经告诉了大部分朋友, 而他却借口不与弗莱西斯结婚, 这对于弗莱西斯是及其残酷的, 同时, 弗莱西斯回家探望的资金也被取消了, 这些都是柯恩不断对爱欲的追求, 持续更换女友的结果。他无法用道德, 社会的力量“自我”来约束自己, 导致他的爱欲进一步泛滥, 追求已经有了男友的布莱特。瞒着自己的朋友, 追逐布莱特到她度假的地方, 他竟然放弃了自己的尊严, 屡次追求布莱特表达自己的爱慕, 就在他被布莱特的男友斥责之后, 还是不改自己的态度, 更糟糕的是, 在布莱特选择了自己的另一个所爱斗牛士皮得罗·罗米洛时, 他竟然闯入他们的处所, 打伤了皮得罗。这一行为受到了皮得罗的威胁, 不得不启程独自离开那里。
无独有偶, 布莱特也是因为爱欲而迷失了方向, 她深爱着杰克, 而杰克因为战争而失去了性功能, 使她被迫与杰克保持着距离, 而她的爱欲过于强烈, 使她而后在柯恩的追求下, 与他在度假区同居了一段时间。而后她的男友回来后, 又对柯恩置之不理。在他们在西班牙看斗牛士时, 她心中的过于强烈的欲望使她不惜抛弃了男友麦克, 与斗牛士皮得罗在一起。而后终因与皮得罗的生活差异而分开, 这些都是爱欲强烈无法驾驭而迷失方向的表现。
3.2自我的代表人物
文中的“我”杰克参加了战争, 并从中受到了严重的伤害, 失去了性能力。他心中也有对布莱特强烈的爱欲本能, 在文章一开始, 他和布莱特在一起时, 他也难以隐瞒自己的感情。然而, 他深知自己无法与她在一起, 还是允许她自己去度假, 这一行为象征着他们之间的感情继续的可能性已消失。他知道她的男友麦克, 并且能接受此事实, 以真心相待, 这是他的自我在起作用。他得以成功地控制了本我的欲望。他把对布莱特的爱转化为博爱, 对身边的朋友非常忠贞, 友善。
在本我中, 两种机能中的另一种即死亡机能。弗洛伊德认为死的本能主要表现为求杀的欲望。当它向外表现的时候, 它是仇恨的动机, 成为侵略, 破坏, 征服的动力。
3.3超我的代表人物
斗牛士皮得罗·罗米洛是文中的超我, 负有男子汉气息。他在斗牛的“战场上”勇敢作战, 面对着凶狠异常的“敌人”牛, 毫无任何的胆怯。特别是在牛已经杀害了他的作战兄弟之后, 他坚持作战, 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赢得了所有观众的羡慕之情与钦佩之情。斗牛是西班牙的传统项目, 一方面体现了西班牙人的勇敢, 展示了国威, 另一方面, 即更重要的是牛在西班牙人看来是敌人, 象征一切反对西班牙的势力, 这就体现出这位斗牛士的爱国精神, 他正是海明威作品中惯用的“硬汉子”形象, 他语言不多, 但是用行动来表示自己的思想。他体现了海明威的“冰山下的优雅”, 越是遇到困难和挫折, 越是勇往之前, 负压在重压之下而毫不退缩, 一副勇士形象被勾勒的淋漓尽致, 为运动员法则提供了道德分量。他对布莱特是深爱的, 但是他是“硬汉子”, 真正的男子汉, 无法容忍布莱特的“假小子”形象, 这一形象实际象征着布莱特的乱交特征, 生活上不检点, 经常穿梭于酒吧, 并沉沦于此, 而皮得罗?罗米洛确是容忍不了这些的, 最后决定忍痛和布莱特分开。而文中接近末尾时, 描述了他给他们的旅馆结账, 这就体现着他的真男子汉气息, 对他和爱人敢于承担责任, 更一步体现出他的中古骑士形象, 不难看出, 他有着很分明的道德准则, 按这种准则行事, 这些都是他的超我的体现。文中对斗牛士皮得罗?罗米洛的描写不是太多, 而全文的重点确是这位西班牙眼中的英雄人物, 这也正是海明威笔下的“冰山理论”。
四、结论
本文从弗洛伊德的现代心理学“人格三部结构”理论, 即人格由本我 (id) , 自我 (ego) , 超我 (super-ego) 三个部分组成, 联系意识, 潜意识与之的关系, 以及两个本能学说来研究了?太阳照常升起?中的人物特征, 使我们能够更清晰地理解其性格, 进一步分析当时的社会和时代背景下, 他们的整个“迷惘一代”在战争影响下的精神特征。
摘要:《太阳照常升起》是海明威第一部长篇小说, 于一九二六年十月正式出版, 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其中的人物和战争有着紧密的关系, 描写了战后的人们复杂的心里, 本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 从现代心里学角度解析人物的心里特征, 也体现了作者的反战情绪以及战“迷惘的一代”的彷徨无措。
关键词:《太阳照常升起》,弗洛伊德,现代心理学
参考文献
[1]《二十世纪西方文论》朱刚, 编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年, 8月
[2]《弗洛伊德主义原著选辑》, 车文博主编,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8
[3]《弗洛伊德的智慧》[奥地利]弗洛伊德原著, 刘烨编译,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5
[4]《海明威研究》董衡巽编选,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影片《太阳照常升起》对1976年以前的中国有一种莫名的依恋。或是说,一种十分个人化的美丽回忆。在影片中,导演用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呈现了一种也许清醒也许混沌的往日迷情,他让周韵抽打房祖名耳光教训他:你可以不懂,但是你不能说没看见。从叙述手法上说,这类台词不是叙事性的,而明显是在对观众喊话,是导演在直接讲述道理。
当然,这不仅是一个人的爱好,而是当下的时尚思潮之一种:许多人或清醒地想回到过去,或糊涂地梦幻着那当年激进乌托邦的旧日豪情;他们把所有好的品质都在想像中拉进那个时代,或者把过去那个时代的污浊和邪恶都用语言过滤掉,然后再拿出来怀念。
许多观众都说看不懂这部片子,那是因为这部影片具有强烈的以作者为中心的特征。在影片公映前后,导演说“看不懂再看一遍”,可以看出姜文导演具有豪迈的伟人心态,他对那个逝去年代的怀念与沉迷于那个年代的话语方式是完全相辅相成的。
影片没有完整的故事,使用了宣告式、论断式的形式系统,导演的姿态很显然:他有满肚子的思想要向观众宣传、讲述。影片中出现了大量的脱离出叙事内容之外的奇观画面。
就艺术方法而言,导演吸食的是杂耍蒙太奇的烟气。前苏联的爱森斯坦提出的杂耍蒙太奇强调电影必须服务于宣传鼓动,他特别强调:要把观众当成敌人,要给观众冲击,为了表达作者的意念可以随便打破叙事来营造视觉冲击力以便表达主题。这种打破叙事、硬灌道理的方法是前苏联和中国的文革电影的最大特色。
这类影片在美学上怀旧的另一种表现就是反叙事规则。不用通俗语言,用自己创立一套话语来讲话,从这部影片的投资规模、使用明星、宣传路线、票房追求等等来看,制片方是要拍摄一部在商业模式中交流的故事片。但导演却不讲故事,不在叙事中解释人物行动的动机,不给观众提供一个可以拼接起来的叙事线索。
这是形式的自娱自乐和理念的自言自语,是导演本人的“顾影自怜”;不是对话而是高声高调的宣告。这种高音喇叭的心态很暴力,跟文革时的高音喇叭宣告是一个调调。
文革那个封建极权年代的思维和话语方式,在我们思想里留下了话语碎片,它的暴力性在于:不按照我们习惯的话语方式讲话,它靠打破人之常情、靠粉碎文明社会的一般伦理来凸显自己的力量。它的内在逻辑是:我宣布了,你理解的要理解,不理解的反复看也要去理解。这种话语不讲逻辑,不对话,只是宣称自己的理念,所以这部影片要用一种视觉上非常漂亮的意象和非常富有生理感染力的音乐来对我们的感官进行轰炸。
在今天,这种怀旧和话语暴力有时是病灶,有时是传染源,有时受伤后的失常症候和病态的施暴动作会同时在一个人身上看到。
很多时候,作者以为是自由发挥,其实是缅怀昨日美梦的呓语,以为是极度创新,其实是旧病灶的复发,当我们用浪漫的眼光顾盼过去时,我们应该意识到,这种怀想往日是与许多价值观的沉迷相伴随的。
更为让我们为难的认识在于,我们在诅咒一个过去时代,我们在拒斥一个摧残我们生活的强力形象时,我们往往不能意识到我们会不自觉地使用与之同样的思维模式和同样的话语体系来对其进行反叛和诅咒,这时,我们就会被我们要逃避的话语场所吞没。
是的,今天还有很多人还在吸食过去年代飘散过来的精神鸦片,还在遍地寻找话语风流。把现有的世界和我们的试图建立的公民社会都当作一张白纸,自己在上面画一套规则,还说这叫最新最美的图画。但我们对这种激进的反语言冲动要多少有些警惕。
时代变了,现在我们不那么讲话了,现在的观众不再喝别人硬性灌输给我们的十全大补汤了。现在的商业电影要讲究故事,要探究人之常情。在商业社会中,我们喜欢讲故事、听故事,其实这也是在弘扬的一种对话中的理性和理性中的对话。姜文导演有才气,有个性力量冲动,可是他不知道时代变了,自己还在极度自恋中声嘶力竭地高唱旧日的颂歌。
看《太阳照常升起》,让我再次琢磨中国的当下社会,琢磨自己。我们认清过去、反思昨日世界的任务还没有完成,甚至没有开始。而认清昨日对于我们认识当下、思考当下是十分重要的。我们最好能在艺术活动中笑着向过去告别,切切不可在混沌怀旧中或盲目糊涂或目标明确地去复活那昨日的腐朽价值观和粗暴灌输的艺术趣味。
在这部小说中,主人公巴恩斯在大战中受伤,此伤让他不能与他所爱的女人过正常的生活,而且更要命的是,他爱的这个勃莱特又天性活泼、热爱生活。勃莱特和巴恩斯很早就认识并且相爱,但就因为上述原因没有结婚。小说开始的时候,勃莱特已经经过两次不幸福的婚姻,正准备结第三次婚,小说的故事也就在这个时间段里依次展开。
首先从这个小说框架里,我们就可以想像巴恩斯心里应该具有的复杂滋味,内疚、隐痛、妒疾、失意、孤独、无奈,还有空虚、屈辱等等。而这种种复杂滋味也就是海明威要隐匿下的那“八分之七”。读这小说如果没有先认同一下巴恩斯的感受,那么你去读这小说中巴恩斯与其它人的所有的酒桌前的闲言碎语都会觉得平谈无味。而这小说中有八分之一又是由这样的“闲言碎语”所构成。
当然,听到这里你可能会认为,我是想说只要学会“听话听音”就能看懂那些“闲言碎语”,从而也就能读懂这本小说了,不过你可能会问,读懂是一回事,喜欢又是另一回事。下面就说一下,海明威的小说真正让读者热爱的到底是什么东西?
海明威小说的魅力首先是在他对人心的洞察力上,这表现在他的角色塑造上,他的角色正象是人们都知道的就是一个“打不垮的人”,这个“打不垮的人”的本质不是拒绝向命运低头,而是拒绝自己的命运被别人操纵。与上帝认同,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这无损勇敢和坚强。但是任由别人插手自己的命运,这就不可忍受。这些人总把手插在你的钱袋里,把脚踩在你的肩膀上,把路上修在你的土地上,或者总是要求你为他们的事业献身,然后赏给你一个你再也无法享用的东西。只有在这种人面前,这个“打不垮”的形象才真正的金光闪闪,具有真正的价值。
在这篇小说里,围绕着这个“打不垮”的形象塑造的其实是三个人,一个是巴恩斯,一个人科恩,一个是勃莱利的最后一个男朋友罗梅罗(他是一个斗牛士)。在巴恩斯身上,我们首先看到一个安于命运的人,这是个被天意命运“打败了”的人,但他是“败而不垮”。他的形象只有投射到那个追求勃莱利的犹太人科恩身上,就会显现“打不垮”的真谛。
科恩这个人,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一个生活得意的人,但是他最后不仅垮掉了,而且垮掉的丑陋无比。他虽然把巴恩斯揍晕了,把罗梅罗打得爬不起来,但是在勃莱利、巴恩斯和罗梅罗他们眼里,他却一败涂地。他最后只好灰溜溜的走了。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爱情奴隶,他不是被命运击败的,而是被勃莱利这个人击败的,而勃莱利之所以能击败他,是因为他本身就是个可以轻易被什么人都可以击败的、一个可怜的家伙而已。
正是从他身上才反衬出巴恩斯对生活的认识,对打不垮的精神的认识。而罗梅罗这个人,海明威用他与科恩(前拳击冠军)的决斗把那种“打不垮”的精神展现的更确实。决斗那一段写得简直太精采了。一个是斗牛士,一个是拳击手,斗牛士用斗牛的那种不屈精神面对拳击手的凶悍。最后的结局是:拳击手比公牛难斗和斗牛士比拳击手顽强,也就是说“打不垮”的本质不是凶悍而是顽强(海明威最喜欢的两个主题“拳击”和“斗牛”在这本小说里发生了撞击,只不过这个拳击手有点菜)。从这里看,海明威对人性的洞察力就很让人着迷。
另外海明威讲故事的技巧也是非凡的。科恩这个人的心理在这个小说中被他从头抓到尾,仅仅这一点,就非常不简单,小说中对科恩和勃莱利之间发生的事没有一点正面的描述,但是他们之间所发生的事却让读者感到非常清晰,就仿佛海明威在小说里全都讲过。而这只是因为他在描述科恩那些怪异的行为时描述的非常真实。
最后把海明威关于“冰山理论”的一句话作为本文的结尾:“如果一个散文作家充分了解他所写的东西,那他就可以省略他和读者都了解的东西;如果这个作家写得极为真实,那他会强烈地感觉到那些东西,就仿佛作家已经讲述了它们。”(摘于《午后之死》)上面这句话里最重要的一个词是“极为真实”。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太阳升起的时候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在繁华都市中,无数的美好等待我们探索。无数的磨难等待我们经历。直面人生,笑对磨难,升起心中的太阳,让生命绽放奇葩!
升起心中的太阳,需要感悟可敬的生命。文天祥告诉我,当你跌落人生低谷时,没关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苏轼告诉我,当你内心充满阴霾时,无所谓,“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李白告诉我,当你满心惆怅时,笑一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漫漫人生路上,总有一束曙光照耀着你,如风如雨,让你升起心中的太阳,感悟自己可敬的生命。
升起心中的`太阳,需要带着微笑扬帆起航。汨罗江边,屈原仰天长笑曰:“世人皆浊而我独清,举世皆醉而我独醒”后沉入江底,带走了尘世的哀怨,将自己心中的太阳留在了人间。延安脚下,毛泽东浩然长叹曰:“独立寒秋,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毛泽东心中的太阳是亿万人民。当新中国成立时,他笑了,因为自己心中的太阳升起来了。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升起自己心中的太阳,带着微笑出发,成功的曙光将会环绕在你身边。
升起心中的太阳,我们会发现每个人心中的太阳都是不同的。小至一个鼓励、一次表扬、一个握手、一个微笑,大到一次成功、一次获奖,抑或是终生的幸福。所以,找寻适合自己的那轮太阳,让充满生机的阳光播种在心间。
涓涓细流因为心存阳光,才得以汇成江海;寥寥树丛因为心存感激阳光,才得以棵棵成林;点点基石因为心存阳光,才得以座座成山。
外公舒展了蹙起的眉头,脸上多出一抹浅笑。
“都是……的事儿了。”他低声呢喃,笑意不减。那一瞬间天空是温和的。这样轻描淡写的几个字,搅起我心底的一片涟漪。我静伫在原地,久久地,说不出话来。外公微眯起双眼像是在回忆一些什么。暮蔼沉沉,却感不到一丝凉意。“人老了,难免会想起一些过去的事情来。”又是一阵低语。
一阵微风飘来,我没有听到任何被诉说的哀怨,相反,这风是那样温柔。有谁能想象出,在这平静的土地下,会有不平静的睡眠。我忽然明了,时间会把一切伤痕抹平。
“都是过去的事了。”是啊,若让我去恨,我也不会再恨。这是一个老兵对往昔岁月,最大的宽容。曾见过无数幸存者出现在镜头前,或情至深处掩面痛哭,或捶胸顿足叹息命运弄人。但最令我动容的是那些在讲述动乱的前半生时,神态平和的老人。仿佛提及的只是几件无关紧要的小事。
这不是一种妥协,而是面对曾经苦难最好的姿态,是一种释然,让生命得以前进,得以有更丰富的展现。“生与死,苦难与苍老,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融于水。”那些逝去的,无论苦痛与否,已然成为珍贵的昨天。
看见的,看不见的。七十年,是多数人一生的长度。时光把七十年前英勇的年轻战士变成功勋卓著白发苍苍的老者,变成愿意宽恕的讲述者。他们是战争的遗物。可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里不曾出现过苦难,我们不曾经历过战争的浩劫。等老人们也化作黄土一抔的时候,我们将拿什么怀念?还能再让屈辱重演吗?
忘记的,不能忘记的。国家记忆里将永远铸刻那一段烽烟四起,然而峥嵘的岁月。
消逝的,从未消逝的。历史的车轮所到之处,年月不同,印痕都独一无二。我们在踉跄中向前,每每回首,每每以崭新的姿态奔赴新的征途。不曾忘却,百万英魂逝去的初衷,在于期盼更好的河山。
携起外公的手,踏上归家的路,耳边响起沉重的敲击声。是警钟吗?
我望向远方。黄昏蹒跚在苍茫的原野上,黑夜即将来临。
但我知道,太阳终会照常升起。
到2015年上半年为止,姜文共导演了五部电影。《太阳照常升起》是姜文继《阳光灿烂的日子》和《鬼子来了》后导演的第三部作品。《太阳照常升起》被姜文看成是上帝送他的礼物,可见姜文本人对这部影片的厚爱。《让子弹飞》取得将近7亿票房后,“在回顾自己的彪炳战绩, 历数家珍之时,姜文不止一次声称自己对《太阳照常升起》情有独钟,称‘这部影片是很久以前就萦绕在脑海中的一个世界,我一直觉得这不是我拍的电影,因为这个东西原本就存在,我只是把上面的土掸掸而已。’”1
《太阳照常升起》作为继《鬼子来了》后姜文蛰伏七年的作品,它的出现,在我国电影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影片改编自叶弥短篇小说《天鹅绒》。对剧情, 100个观众有100种理解。最简单的理解:一对母子、一对朋友以及一对夫妇间的故事。最复杂的理解:一个男人抛弃了一个怀有他儿子的女人,和另一女人结婚。若干年后他儿子和他老婆有染,男人用枪打死儿子,彼此却不知道甚至永不知道他们竟为父子。从这点看,这是一出悲剧。影片自2007年9月上映后引发巨大争议: 喜欢它的人说这是中国电影史上最伟大的“天才作品”, 不喜欢它的人则认为这简直是一部莫名其妙、不堪忍受的影像“垃圾”。
其实,“普罗大众只是要求看一个明明白白的故事, 而《太阳照常升起》……生生把一个完整的故事摔成了无数个和荒谬、死亡、禁欲、背叛、欺骗、怀疑、记忆有关的碎片,他希望观众一起和他重新组合碎片,这是对观众智商的挑衅,而这种过于自信的精英姿态总会给人带来傲慢的错觉。”2显然,姜文的电影是“精英文化”的表现,普通观众看《太阳照常升起》,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争议焦点在于对剧情的不同理解。本片开放的叙述方式给予观众充分的想象空间,当抛开争议最大的故事本身来品味这部作品时,可以看出:这是一部具有浓重“现代派”色彩的新“作者电影”,在我国当下电影创作中意义独特。
二、新“作者电影”
“作者电影”一词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西方, 以法国新浪潮主将特吕弗、戈达尔以及意大利著名导演安东尼奥尼和瑞典电影大师伯格曼等人的作品为代表。电影作者们通常自编自导,将个人体验融入作品创作之中,体现出一贯主题和风格。如伯格曼始终探讨着人与上帝、孤独与隔绝、两性与家庭;安东尼奥尼以深邃的目光观察生活,强调人的异化和无法沟通;而塔尔可夫斯基一直关注着信仰、爱、责任、忠诚及个性和艺术诚实的主题。同样,姜文导演的作品中渗透的独特个性和一贯风格让他在当下中国电影中竖立起了“作者电影”的旗帜。
(一)与传统“作者电影”类似之处
1. 片名直接体现导演个人人生观。《太阳照常升起》 (The Sun Also Rise)和与之相隔14年的导演处女作《阳光灿烂的日子》(In the Heat of the Sun)相比,再次体现了导演的“太阳”情结。“太阳”一词不起叙事作用, 但有写意目的。《太阳照常升起》片名来自《圣经》:“一代人来,一代人又走,大地永存。日头升起,又落回到它升起的地方。”
姜文曾说:“人会夸张自我的感情没有错,因为我们是人,但问题是,这感情是不是就能让天地为你而感动, 为你而改变?显然不是。而是——太阳照常升起。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你是不是就忘了人类自己的感受,其实恰恰更没有忘记,反而是更深入、更内在地感受到,不是由于我糟心,太阳就不升起来,由于我开心,太阳就更明亮。”3个人不管经历多少情感挣扎,但在苍茫天地间, 只不过是过眼烟云。小舟难掀狂澜,人的意志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客观规律,似乎是“蚍蜉撼大树”——不自量力。姜文说这部片子就是他自己20多年来对梦幻、激情、恐惧、死亡、新生的感知。他想表达的东西,用嘴皮子无法说清,否则就没有必要拍摄影片。正是因为影片蕴含有太多令人思考的东西,所以显得不那么单一,与商业影片集中讲述一个精彩故事方式拉开了长长的距离。
影片将小队长的“降生”,这一美好事物安排在最后, 一方面照顾了观众情绪,使他们不至陷入小队长死亡的伤感之中;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则是体现影片主题:人从出生到死亡,本身就是一个轮回。“一代人来,一代人又走。”今天某个个体死亡了,明天新的个体又降生了, 宇宙间的生命就是处于这样的循环之中。人类是宇宙生命的一种,终究无法逃脱这样的宿命,但人们还是要一代又一代地存活下去。
2. 导演集编、导、演、制片人等多重身份于一身, 对作品进行全面控制。与一般作者电影相同,导演姜文也是自编自导甚至自己当制片人,但姜文一般还会在自己的电影中充当男主角,这是其它作者电影无法比拟的。以编剧为例,本片虽取材于《天鹅绒》,但看过原著的人都知道,姜文和述平等人只取了原著的某些元素,填充进去的则是大量导演的个人生活体验。本片采用了“疯”、“恋”、“枪”、“梦”四个段落组成的“圆形结构”剧作模式,形式并不新鲜,昆汀·塔伦蒂诺的《低俗小说》和冈萨雷斯的《通天塔》早就如此。姜文和其他两个编剧在倒叙中采用交叉方式叙述,人为地对现实时空进行了剥离,重构出一个崭新的银幕时空。第一段落“疯”讲述1976年夏发生在南部“疯妈”和儿子“小队长”之间的母子之情;第二段落“恋”发生在同一时间的东部,讲述归国华侨小梁和学校同事老唐以及校医林大夫等人之间的复杂恋情;第三段落“枪”讲述下放至南部农村的老唐夫妇与“小队长”之间的故事;而最后一段落则是倒叙在“小队长”出生前,“疯妈”寻找恋人途中与老唐未婚妻相遇的故事。简单的故事被颠来倒去地分成四个段落讲述,有作者为体现“轮回”的用意。
3. 作品融入个人生活体验。片中小梁老师没学生可教,只能用吉他和歌曲打发时光,这是源于姜文小时候在中国南方的经历。小梁老师演唱的歌曲《美丽的梭罗河》,也是姜文曾从一个新疆朋友那里听来并长期盘旋于脑际的旋律。“姜文在接受《可凡倾听》的采访中曾经提到,陈冲这个大夫形象出于他童年的记忆:‘我见到医生总是特别紧张,不知道他们要对我干什么。但每次在这样一个恐惧心情的时候,总有几个护士走来走去, 湿漉漉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他们洗澡条件比较好, 或者做完手术后必须要洗一下还是怎样,总是那么湿漉漉的,是一种诱惑与恐惧揉捏在一起的感觉。’”4
孩童时期的生活往往是作者电影常常表现的内容。如塔尔科夫斯基在首部长片《伊万的童年》中,就将自己的童年生活融入了影片创作之中。片中伊万的一场梦境中有一车的苹果和马匹,就来自于塔尔科夫斯基自己的童年生活。“我记得曾经见过一片濡湿的草原,载满苹果的无栏卡车、马匹,被雨淋湿,在阳光中散放着蒸汽。所有这些素材都直接来源于生活,进入影片。”5正如塔尔科夫斯基一样,越是伟大的电影作者,越是会将他们个人的生命体验融入到作品创作中,电影作者用他们的生命去“雕刻时光”,也在时光中雕刻他们自己的生命。这也是与模式化、程序化的商业片制作最大的不同之处。
4. 细节延续一贯创作风格。特吕弗在《爱情狂奔》中,剪出了自己其他影片中安托万这个人物从少年、青年到成年的生活轨迹,具有鲜明的个人作品特色。正如特吕弗一样,姜文对自己以往作品也有挥之不去的情愫。疯妈扔算盘和唐妻扔水盆与《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马小军扔书包如出一辙;小梁老师所在的学校放映的影片《红色娘子军》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出现过,且都采用了摄影机从片中银幕的正面顺摇,经由银幕侧面到银幕背面的场面调度。
姜文导演的作品中没有凌乱的布景和脏乱的自然环境,本片中的小径和《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街道一样, 被打扫得一尘不染。这固执己见的风格,导致的结果就是让观众觉得影片缺少生活感。虽然影片字幕打出了故事发生的时间,但人物服装和造型没有典型的时代感, 这样的故事放在任何时代、任何背景中都可以发生。强烈的个人主观意愿,使观众难以调动大脑中已存的相关背景信息,对剧情费解也就不足为奇。
5. 演员差异性表演消失在导演个性中。姜文在本片中虽为导演,但他求学于中戏,表演是他的第一职业。作为演员的姜文在塑造人物形象时,表演夸张,动作爆发力强,从《红高粱》中的“我爷爷”,到《寻枪》中的马三,角色突出男性阳刚之气。而在本片中,他这种表演风得到了延续,不仅是他自己饰演的老唐,就是房祖名饰演的小队长,甚至连周韵饰演的“疯妈”,在导演姜文的控制下,都延续了这种表演风格。如疯妈常常带羊上树,刨坑挖石,对猫讲话,整个人处于不停的运动状态。而在《太阳照常升起》之后的《让子弹飞》中, 姜文更是将这种表演风格发挥到了极致,片中的演员表演都带有明显的姜文风格。
(二)超越传统“作者电影”的视听语言
无可否认,《太阳照常升起》是一部完全意义上的“作者电影”,但与西方作者电影相比,此片又有明显不同。西方作者电影的早期作品喜好实景拍摄,采用自然光和非职业演员,即使选择在人工布景下,依旧采用长镜头和景深镜头,以保持事物原有面貌,维持生活原状,给观众以真实感。而姜文的电影虽然外形酷似作者电影, 但在视听语言上,却与之大相径庭,成为“作者电影”在中国的新突破。
1. 运动镜头形成的蒙太奇组接。在姜文看来,没有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之分,只有“带劲”的电影和“不带劲”的电影之分。为达到“带劲”效果,片中大量使用运动镜头,人物运动和摄影机的运动结合,短镜头的快速衔接在形式上加快了影片节奏,给予观众视觉上的强烈冲击。然而,正是由于过分强调运动镜头和快节奏, 却忽视了镜头内部的蒙太奇和镜头内部张力,使得构图相对简单,信息量小。
本片强调的是镜头与镜头组接后产生的叙事效果, 即把一个完整的事件分成不同的景别从不同角度进行拍摄,然后将这些镜头进行有机组接,形成完整的叙事过程。镜头分解只是为强调细节,而不是强调镜头与镜头并列所产生的冲突作用。观众在观赏过程中处于被动享受状态,自己选择的余地缩小,这是本片区别于西方作者电影的最明显之处。
2. 绚丽饱满的色彩反衬灰暗年代的淡淡悲伤。从志愿军和“最可爱的人”,影片《红色娘子军》和学校吴主任的上纲上线的发言及小队长所在村里女孩会唱李铁梅等细节看,本片的时代背景是曾让一代人陷于其中的灰暗年代。但本片创作者呈现给观众的色彩却是饱满的, 充满生机的,红、绿鲜明的明亮色彩。
中国电影习惯于使用“情景交融”,用自然环境来衬托人物内心变化,比如明媚的天气反映人物的好心情, 阴雨连绵的气候反映忧郁悲伤的心情,狂风暴雨反映灾难的到来等。然而姜文却不这样,他在这部影片中用绚烂的外部景物反衬出了灰暗年代的悲凉人生。他认为不管个人内心怎样变化,世界原本就是那样,自然界不会因你的内心阴暗就去狂风暴雨,它照旧阳光明媚,万物绚烂。自然界原来是怎样就是怎样,个体无法改变。你越是悲凉,它反而笑得越灿烂,绚烂色彩下藏匿的是个体的悲情人生。尤其是影片最后,婴孩出生在开满鲜花的轨道上,颜色如此绚烂多彩,仿佛太阳光一般炫目灼人。然而观众知道,这个生命在电影中其实已经消失了, 但这消失的生命并不妨碍它在出生时苍茫大地曾赋予它的绚烂。
3. 高反差光线造型体现“梦幻”效果。疯妈与儿子对话、面对曾经恋人遗物,两段都采用光线从人物头顶直射,去掉了补光和背景光,在人物四周形成强烈阴影和黑暗空间,一方面在视觉上体现“梦幻”色彩——生活犹如做梦般荒谬,暗示与伯格曼多数作品创作源于梦境一样,本片其实也是起源于姜文的一个梦,在作品中去表现“梦境的现实”,梦如人生,人生如梦。另一方面, 这种光线的使用借用了德国20年代表现主义电影、美国30年代恐怖电影和40、50年代黑色电影的布光,体现了人物内心的孤独和苦闷、个人与现实世界的难以协调。
4. 艺术假定性处理的仪式化镜头,表现作者浪漫的理想主义情怀。疯妈失踪后,她曾穿过的上衣、裤子和那双鱼鞋形成人字形漂浮在水中,随河水静静向前流淌; 小梁上吊两手插裤兜的姿势依然很潇洒,摄影机从陈放的尸体脚跟慢慢摇起,顺着盖着白布的身体渐渐前推, 压着白布的辣椒、萝卜等食堂常用的蔬果,看似滑稽的影像,却体现了作者在创作时深深的浪漫情怀;婴儿出生在开满鲜花的轨道上,如果此时还去追问是怎么剪断脐带这样的问题的话就显得观众和作者的思路远不在一条线上。种种对于艺术的假定性处理,归结到一点,就是这些现实中不存在的行为从反面印证了作者的浪漫主义情怀,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崇拜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三、现代派色彩
有人说,《太阳照常升起》是一部后现代作品,因为他采用了后现代的拼贴方式。“这部电影无疑显示出一种强烈的实验性和前卫立场,是一部无中心的、无根据的、多元主义的带有后现代主义色彩的影片。”6其实, 与其说这部电影具有后现代色彩,不如说具有浓重的现代派色彩。当然,“电影中的‘后现代’概念和‘现代’概念的界限难以确定,因为电影艺术自身就是现代艺术和后现代艺术。”7
我国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由于电影直接服务于意识形态宣传,与世界电影史发展并不同步。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法、意等欧洲国家的现代派电影普遍存在,而当时我国电影界处于封闭状态,导致现代派电影在我国的产生滞后于世界电影史的发展。如果说昆汀·塔伦蒂诺和科恩兄弟等人的作品是当下后现代作品代表的话,那么我们就有理由将《太阳照常升起》看成是一部现代派作品。因为本片所谓的“拼贴”不过是四段故事的分割和重组,属于叙述结构的范畴,这与后现代强调的反常情节结构、漫画式叙事基调、混杂拼贴方式、电视广告式的美学语言等毫无关系。而与之相对应,本片体现的浪漫主义倾向、创作者对事物直接原始的感受及隐晦的需要欣赏者自己去体会的创作方式正是现代派电影的一个重要特色。
(一)人物行动的无目的性
现代派电影特点之一就是人物行动摆脱了理性束缚及事件的无逻辑组合。电影史上的经典范例有戈达尔的《筋疲力尽》:米歇尔为什么要杀警察?为什么要偷车? 又为什么在女朋友出卖他后却不选择逃跑?同样在本片中:疯妈为什么“疯”?为什么要跳河或消失?小梁为什么会上吊?老唐又为什么会下放到小队长所在的村子?对于各种疑问,观众只能通过猜测对剧情作出合理解释。也许,包括作者在内的旁观者都无从所知,只有当事者自己知道,甚至当事人有时自己也不明白行动的目的。作者让观众知道事情结果,却不告诉原因,这也是这部影片上映后遭受疯狂讨论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反映人的内心孤独,相互无法交流,对客观 世界的不适应
疯妈与外界的对立。她的行为在外人甚至自己儿子看来,确实是“疯”。她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抱羊上树, 刨坑盖房,对猫说话,动不动就甩给儿子一记响亮的耳光, 或是莫名的大道理……种种“不正常”行为体现了她的内心与外在世界的对立。等好不容易清醒后,她似乎正常了,这恰恰是她与外界不协调的极点,最终她以失踪方式远离了这个与自己极度不适应的周遭世界。
小梁老师与周围环境的不适应。他什么也没干,却被别人指认为“摸屁股”的嫌疑人,追逐中被打伤,住院期间林大夫喘不过气来的表白让他无所适从,也无以应答,甚至连个插话机会都没有。林大夫只顾诉说自己的感觉,却没有想到小梁需要不需要,或者想不想听。在小梁看来,林大夫三十六或是四十六的高龄说出来的话却像十六岁的人。这样的描绘同样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困难,个体与现实世界的难以融合。
小队长和现实世界的脱节。他出生在铺满鲜花的铁轨上,这种在现实情况下不可能存在的假定性处理,从一开始就暗示了他的人生跟常人不一样。当他在老唐枪口下即将死亡之时,他不是急着逃命,而是去关注在常人看来并不重要的问题:天鹅绒到底是什么。他的这种表现也反映了他与外部世界的不适应。
(三)最终归宿——对“死亡”表达的迷恋
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曾说:“死亡的那一刻,也正是个别时间消失的时刻:人类的生命变成一种存活的人所无法感受的东西时,对周遭的人而言就是死亡。”8 如果从这个意义上看,本片中至少有四个人死亡了。
疯妈是被“恨”死的。疯妈其实不疯,她不相信自己的爱人死了,她活在自己的幻想中,她把全部的爱倾注在儿子身上。她恨爱人留给她一堆遗物后以死亡名义向她告别,所以当她某天在村口那棵高高的树上发现自己的爱人并没有死,反而与别人结婚时,她清醒了,绝望之后的清醒,使她选择在老唐夫妇到来时那条必经的小河中消失,留下李不空的那套军装漂在河中间——显然剧情可以这么理解。人走了,留下这些空空的衣服, 是对李不空曾经背弃她最辛辣的讽刺和报复。
小梁老师是被“爱”死的。作为一个没有学生可以教的老师,他的身份本身就很尴尬,原本对这个世界不抱任何希望,但没想到自己住院期间,却意外地发现身边的人都对他那么殷勤。好不容易沉冤昭雪,但他最终选择了用枪带上吊结束自己滑稽的生命。
小队长是自己找死的。他从出生以来,唯一可以依靠的就只有母亲,母亲虽然疯了,但他还有一个可以交流的对象。疯妈消失后,从来不知父亲是谁的小队长也彻底绝望了。当唯一可以依靠的母亲离他而去后,他对于别人来说活着的意义也就不存在了。如同《海上钢琴师》中的主人公1900,他从出生之时就不知道自己亲生父母是谁,当收养他的老船工意外去世后,他的存在已经无法被他人感知,其实他也早就“死”了。所以《太阳照常升起》中,当老唐用枪指着小队长李东方时,李东方只关心天鹅绒。老唐终于有了不杀他的理由,但小队长并不罢休。两人第二次会面时,老唐犹豫三次,显然是想放小队长一条生路。但小队长最终以自己找到并已经知道天鹅绒是什么样子的言语彻底激怒老唐而放出那一枪。由此可见,小队长其实是真的不怕死,因为在这之前, 他的心已经死去了,躯体的死亡只不过是一种仪式而已。正是老唐成全了他死亡的愿望。
老唐杀人必将偿命。他开枪后终于验证了他自己说的话“你这样是要出人命的”。小队长的死在客观上是对老唐“不忠”于疯妈的惩罚。男人对女人背叛,儿子用“死亡”来进行复仇,最终大家同归于尽。而直到故事结束他们也不知道双方互为父子——影片给予了观众这样的想象空间。这是一出多么惨烈的悲剧!一个又一个个体消失了,但对轮回万世的人类世界来说,类似的或相异的故事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在上演,一出又一出悲剧如同太阳般“照常升起”!
这部影片虽然悲情,但并不悲观,而是看穿万物后的一种坦然。姜文自己曾将这部影片和《阳光灿烂的日子》所表达的东西作过比较:“《太阳照常升起》对我来说, 是更积极的,似乎说这话的人已经明白了太阳升起落下的规律;而《阳光灿烂的日子》定是在享受阳光最灿烂的时候,青春会有一些极端和慌张、迷惘。而《太阳照常升起》更有底气,更积极,因为太阳跑不了,还会升起。”9
四、结语
影片与原小说《天鹅绒》相比,多了些对生命轮回和对客观规律的探讨,少了剧情详述和铺垫交代,模糊的叙述和充分的想象空间使观众回味无穷。但毕竟这部电影走入了与商业影片的市场竞争中,只有不到3000万的票房让人神伤。本片披着“作者电影”外衣,视听语言却超越传统“作者电影”,文化内涵上带有明显现代派色彩,其独特意义在中国电影界激起狂澜。姜文的初衷是既要赚钱又要赢口碑,结果是个人情绪宣泄超越了谋取利润的动机。
《太阳照常升起》票房不到3000万,但2010年《让子弹飞》近7亿的票房证实姜文其实可以把电影拍得很有票房。而2014年末姜文导演的《一步之遥》又回到了他坚守的位置。他不想刻意迎合观众,但又想取得高的票房,这也一直是他纠结之处。
艺术和商业兼容,这个话题业界一直在提,但一直都没有好的效果:一些商业上取得成功的电影在艺术上让人难以恭维,艺术上有成就的电影又难有高票房。而姜文的电影在艺术和商业兼容的道路上走得更为成功一些。姜文电影的意义就在于:在当下中国电影市场上, 尤其是在院线排片占有率上,除了《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分手大师》、《匆匆那年》外,还有像《一步之遥》、《太阳照常升起》这样的电影。
摘要:姜文导演的作品色彩绚丽,风格飘逸,手法自成一体,在中国当下电影文化发展中意义特殊。《太阳照常升起》强项不在叙事,它没有激烈的情节冲突,却以开放的叙述方式给予观众充分的想象空间。商业性和艺术性融合一直是业界讨论的重点,而姜文的电影在艺术和商业兼容道路上走得虽艰难但较为成功。影片《太阳照常升起》达到我国当下电影创作的艺术高峰,是一部具有浓重“现代派”色彩的新“作者电影”。
【太阳照常升起初三作文】推荐阅读:
当太阳不再升起作文07-24
升起心中的太阳作文12-14
升起心中的太阳七年级作文09-22
初中优秀作文:升起心中的太阳600字07-03
5《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09-21
升起心中的太阳范文600字07-12
红太阳升起的地方宣传11-14
《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的教学反思10-30
关于太阳作文:冬天的太阳09-10
太阳花作文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