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教质量分析

2024-10-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保教质量分析(精选8篇)

保教质量分析 篇1

(2014-2015学年)

一、班级管理工作 进步之处:

1、我们加强了对新教师的培养,由园长亲自带领,通过大教研组和小教研组这两个学习阵地,认真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指导纲要》、《幼儿园工作规程》,分析研究新教材,了解文件精神,将其作为教师开展班级工作的评价指标和导向,提升专业知识。

2经过一学年的培养与教师的自我努力,现在这些年轻的老师基本能胜任班主任工作,熟悉了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包括高结构的学习与游戏活动,低结构的自主游戏等。在运动方面,各班丰富了自制器械,并且孩子能跟着音乐做律动,基本上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到活动之中。

欠缺之处:由于是新老师,在班级管理上缺乏经验,因此常常会顾此失彼。比如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不能非常科学地解释幼儿的行为,以及幼儿园的运行情况。

二、计划记录撰写:

进步之处:经过各类培训,以及每月检查、退稿、重写,教师对幼儿园的一系列计划记录撰写逐渐规范,目标定位比较确切,重难点把握有所进步,活动反思(文本)有叙有议。

欠缺之处:各类计划分析的针对性不够,月目标中对学期目标的分解不够确切,课程的目标定位不够合理,目标由易到难的递进性不体现,课程的均衡性全面性等缺乏全方位的思考。逐日计划中尚有较多教师对重难点的把握和如何解决还不够清晰,重点部分不突出,解决方法缺乏多样性和创造性。

三、游戏活动组织:

进步之处:我园的教师非常好学,通过自己的不断摸索,游戏活动的开展呈现雏形。

1、自主游戏环境布局合理,内容丰富。

2、游戏材料呈现多样性、开放性。特别是小班的班级,在材料的投放上更动足了脑子。小超市里琳琅满目,娃娃家里应有尽有,理发店里生意兴隆,孩子们充分地与材料发生着互动,从游戏中获得快乐,无形中培养了社会性,语言及动手能力也得到很大的提高。

3、幼儿玩得自由玩得随意玩得开心。遵循自主游戏的特点,孩子们自由选择游戏内容,并在游戏区里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材料互动。孩子们开始和角色进行对话,并在各个游戏间串联,发展了幼儿的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欠缺之处:游戏活动的组织教师缺乏经验,往往呈现放任式管理,因此游戏结束后班级里一片狼藉。游戏时老师的角色定位不清晰,不知道该如何指导从何入手,只是单纯地让幼儿摆弄器材,对幼儿的发展价值体现不大。

四、集中教学活动:

进步之处:经过一学年的培养,教师基本能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知道小、中、大班幼儿的集体教学活动时间,懂得开展集体活动的基本步骤,并尝试通过游戏形式来完成教学目标。

欠缺之处:(1)活动环节的设计流于形式,活动中教师急于赶环节,无法解决重难点,活动组织中的目标意识不强。(2)活动没有总结,环节缺乏小结。一个环节后要让幼儿知晓什么,老师没有归纳与梳理,因此无法提升幼儿的知识、能力与情感的发展。(3)对幼儿在现场的表现教师不能进行有效回应,只是按部就班地按照备课流程进行,因此个体差异的体现不明显。(4)对整个教学活动的反思教师只能说出表面的实况情景,无法更深一层次挖掘内部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根治的方法,就事论事,即时的反思质量不高。

五、调整设想:

综上所述,由于本园活动室不足,幼儿人数太多,在编专任教师较少,非专业教师不足,因此在保教质量上存在诸多问题,为进一步提高园所质量,对以后保教工作设想如下:

1、旧园装修建成投入使用后,各年段再分别多设一个班级,控制班生数,尽快进行托幼机构食堂建设。争取每班配备足2名幼教专业教师、1名保育员。

保教质量分析 篇2

一、提升保教质量的刚性引领

(一) 机构引领。珞珈的园本教研是园长牵头, 四个副园长遵循“共性合一, 个性突出”原则在三个园区开展园本教研, 从人员组织、计划制订、方向把握、活动协调和方法调控等方面进行宏观上的刚性引领。同时, 每个园区设2 名大教研组组长和2 名课题组长, 分别从不同层面辅助业务园长落实园本教研, 让园本教研活动有人、有事、有向、有度、有效地开展, 保证了的3 个园区的共研提升。

(二) 制度引领。珞珈作为湖北省《园本教研制度建设》的项目园, 围绕项目开展了近8 年的研究, 特别是近几年, 连续获得项目研究的先进单位。制度是实现管理过程有序、有度、有效的保障机制, 也是一所幼儿园价值观念和风格特色的体现。珞珈的园本教研制度形成由来已久, 每年在动态的管理中, 会根据园本教研实际需求, 运用继承、改良、新创三法并举不断地加以检验和实践, 对可以继承的批判继承, 需要改良的精心改良, 一片空白的创新制定, 形成园本教研管理、学习、研究、评价、激励保障为一体的长效教研机制, 更好地发挥了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促进作用。

我们重点改良修订了《珞珈山幼儿园章程》, 特别在“幼儿园教育教学管理”的章节专门对“教育教学工作策略”作出规定, 通过《章程》的修订, 从规范管理的角度为园本教研的有效开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

在《备课制度》中增加了备课要求一栏, 详细阐述了教材选择和活动目标、准备、过程及反思中教师的关注重点;强调了备课方式, 使常态化备课成为教师教学实施的有效途径。

在《听评课制度》中增添了公开观摩活动要求:幼儿园在每月间周三设定为“教研日”, 将大规模、连轴转的考核课演变成每月一定数量的研讨课;结合《课例研究工作管理制度》, 由教研组长牵头, 业务园长参与, 先期拟定研讨主题, 完成以课例研究为载体的同课异构、一课多构;将公开课的作用超越课的本身, 延伸到参与者、听课者的课例研究教学实践中, 让执教者快速成长, 使常听者常有所得。

我们更改了《教科研评价考核制度》, 启动了新制度《教研主讲制度》等, 目的是推进园本教研制度的改革, 细化教研内容, 深化教研程度, 培养课例研究的中坚力量。

(三) 决策引领。决策引领是管理者进行人员组织、计划制订和方向把握的刚性引领。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不是一日之功可以解决的, 它是我们首要的任务, 必须依托自身的园本教研去推动。所以为打破三个园区园本教研相对独立的情况, 我们提出了以“分享合作, 均衡发展”的策略, 整合了园际间的优质教育资源, 在珞珈逐步形成一个合作、互动、分享的“教研共同体”, 让每个珞珈孩子享受优质学前教育。

教研共同体既是一种研修共同体, 也是一种实践共同体。我们细化了幼儿园教研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推行了制度保证下的“1+X”教研模式, 保证三个园区园本教研质量的共同提升, 所谓“1”即幼儿园层面的大教研:园部定于每月最后一周的周五下午组织全园大教研, 本着“人人参与, 共享交流”的原则, 引领全园教师理念与行为的共同提升。形式包括讲座、咖啡茶、园区教研组展示交流等等……“X”即各园区不同层面的小教研组, 形成了各园区2 个专题层面教研组 (以幼儿园现实专题为研讨内容, 重视教研的过程价值, 形成各园区的教育教学特色) , 组长是骨干教师, 带领上下午两组进行教研。如这学期, 各园区专题组都有一个语言领域研究专题, 另一个是延续之前的游戏专题。教研组长重在将所在年龄段教育实践和教师研究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解决日常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提高常规教学能力, 侧重于落实业务学习、开展领域一课三研活动;课题教研组则依托课题的研究, 为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建平台, 涉及省市区和个人课题的承担。

为了更好地开展大小教研的有效联动, 我们建立了《教研组长联席会议》制度, 通过每月一次的教研组长联席会议, 促进了园长、各园区业务园长、大教研组长、小教研组长的沟通, 同时以培代训, 提升各教研组长的教研水平与能力。

二、锻造教师队伍的柔性引领

从一个新教师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教师乃至知名的教育家, 不是一蹴而就的, 就专业成熟的过程而言, 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 需要经历一系列的发展阶段。我们将教师职业生涯从个人发展的角度, 归纳为三阶段:初任期的新手教师 (1~4 年) 、探索期的骨干教师 (5~9 年) 、成熟期的优秀教师 (10~14 年) 。我们针对不同阶段的特性, 采取了不同发展策略。

(一) 调控引领。园本教研的主力是教师, 管理者应当根据教师发展的不同特点、阶段进行适宜的调控, 这是一种柔性的把控。近年来, 珞珈根据本园的实际以及市区拟定的研究重点开展每学年攻克一个领域, 以课例为载体的园本教研。也就是说每学年我们会对研究领域做相应的调控引领。比如本学年, 我园教研重点是根据市教科院工作重点《幼儿语言领域研究》开展园本教研。前期我们在三个园区教师中间进行了调研, 了解了教师自己在语言领域教育教学上所遇到的问题、矛盾和困惑, 以此来确定了我园本学期的教研重点是:加强语言教研建设, 挖掘优势共同成长。我们准备这样做:以幼儿园绘本教学为媒介, 落实《纲要》与《指南》精神, 反思、整理教学实践案例, 总结一些共性的经验, 尝试整理出一组适合小、中、大班幼儿的、富有情趣性、体现新观念、操作互动性、方法简便易行的绘本阅读案例;通过互动式教与学的现场观摩绘本教学活动, 帮助教师从具体的“绘本阅读活动”这一教学形式中提升语言教学能力, 为将教师培养成研究型教师而努力。我们将抓住集体备课的环节, 在教研组开展一课三研, 通过“实践、研讨、再实践、再研讨、再实践”的循环过程不断更新观念, 改善教学行为, 提高教学效果。我们以观摩、分享、竞赛等形式, 加大教师研究意识和反思能力的综合培养, 最终形成我园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推动三个园区语言领域研讨活动的开展。

(二) 层次引领。针对园所快速发展、新任青年教师大量涌入的状况, 我们树立了以“新教师求适应, 青年教师抓发展, 中年教师出特色”的目标, 加强了师资梯度式培养力度。如我园对新教师的专业化培养, 一是把握阶段特点, 积极引导和关怀。比如实习期的“三步走”策略, 让新手教师通过“了解体验周”“内化反思周“”实践演练周”逐步适应幼儿园的运作系统, 学会做日常的教学工作, 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 为其未来的专业发展奠定成长基石;二是细化教育技能要求, 不仅是弹唱跳画说做, 还包括创设教育环境、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家长工作技能、教育评价等等。比如每学年制定的《职初教师培养计划》, 要求每位教师制定3 年内个人专业发展规划, 通过对新手教师优、弱势的情况分析, 提出相适应的目标和措施;针对工作1 年, 2~3年等不同的阶段, 运用园本教研、师徒结对、新教师成长课展示、教学技能评比、专家指导、外出学习等活动搭建专业成长平台。正是这样关注细节的过程培养体系, 培养了新教师的责任心, 让他们找到了成长的目标, 从而激发了他们专业发展的主动性, 让“珞珈”文化代代相传。

(三) 形式引领。一是研讨方式多样。我园开展的教研活动形式多样:有学习研讨 (注重教师的理论学习积累、分析运用) 、观摩研讨 (围绕不同的专题进行公开观摩、分析研究) 、反思性教学研讨 (主要针对教育活动实施的适宜性和典型案例进行反思研讨) 、课例研讨 (以课和活动为基本对象进行研讨, 包括同课多轮、同课同构、同课异构等不同形式) 、教育叙事研究、问题诊断研讨等。多样化的研讨形式各有侧重, 互相补充, 并追随着教师教学实践和课题研究的具体问题, 以及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和对问题的扩展、研究的推进而不断深入。二是组织形式多样。围绕亲子健康课题, 通过亲子操节、亲子运动会、亲子游戏讲座、亲子体育器械手工展、家长助教等活动形式, 探索各种亲子体育游戏的方式, 丰富亲子体育游戏的内容, 积累亲子体育游戏的经验, 从而形成新的教育资源。比如我们开展“珍视游戏价值, 体验游戏快乐”的园本教研活动时, 进行了“角色反串”体验式教研, 即根据学期教研主题, 由三个园区的教师充当孩子, 参与到角色游戏、建构游戏和智力游戏的模拟展示中。在活动中教师们既获得了游戏的快乐, 又学习了他人的经验, 对三类游戏有了自己的体验与认识, 并在体验中理解与成长。

三、立足教研的收获与实效

作为省、市级示范性幼儿园不仅在自身园本教研中取得了好成绩, 也发挥了在全省的示范辐射作用。近5 年来, 我园成为国培“影子教师”培养基地园, 连续四年共接待“国培计划影子教师”30 多名, 完成了国培基地园的各项代培任务, 每年被评为湖北省国培“影子教师”先进培训基地光荣称号, 连续两年被评为湖北省园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先进单位、武汉市学前教育先进单位、武汉市园本研修先进单位。

优化一日活动 提高保教质量 篇3

一、研制过程与方法

第一步,结对教研。

采取划片调研的方法,将92所幼儿园分为7个教研辅导网,每个教研辅导网约有10余所各级各类幼儿园,每个教研辅导网均有1所省级一类园担任牵头单位。将幼儿园一日活动大致分成晨间活动、盥洗入厕喝水活动、户外活动、教学活动和室内游戏活动、餐点活动、午睡活动、离园活动七个方面,每个教研辅导网重点负责其中一个方面的实践研究。

2012年起,我们安排和指导7所幼儿园分别深入网片内各幼儿园,进行全面调研。重点调查了解幼儿一日活动的现状,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相关数据统计,指导幼儿园结合本园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幼儿一日作息时间,合理安排各类活动的时间比例。

第二步,展示交流。

2013年元月,组织了全区幼儿园“优化一日活动”专题展示交流活动。展示交流之前,集中7所幼儿园的园长、骨干教师,运用个案分析的方法,对区内幼儿园在一日活动各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仔细地分析、梳理,对7所幼儿园展示交流的内容进行了反复研讨、审稿,并对展示交流的体例进行了统一要求。

第三步,提炼总结。

展示交流之后,我们广泛听取区内各方专家和各级各类幼儿园的意见,并对幼儿园一日活动各个环节继续进行反复研讨、修改,提炼出每一个环节对幼儿的基本要求和保教人员的指导要点,还结合区内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对各环节中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提供了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几易其稿,最终形成了《蜀山区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要点》。

第四步,实践检验。

2013年2月,区教体局将《要点》以文件形式(蜀教体[2013]25号)正式下发到区内每一所幼儿园,要求各园高度重视幼儿一日活动开展,组织一线教师、保育员认真学习《要点》,开展全员培训,科学安排、组织幼儿一日生活。还要求各园结合园本教研开展观摩、研讨等活动,使每位教师、保育员都能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幼儿园一日活动各个环节的具体要求,熟悉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并要求各园把《要点》的学习与贯彻落实《指南》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把《指南》的精神渗透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提高一日活动的科学性、有效性、针对性。

我们的做法得到了省市教育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合肥市教育局、安徽省教育厅分别转发了此《要点》。因此,《要点》不仅在我区各级各类幼儿园接受了实践检验,还在全市乃至全省幼儿园接受了实践检验,涉及到全省城乡各级各类幼儿园,均取得较好效果。

二、主要内容

1.把《规程》、《纲要》、《指南》的“保教结合”、“全面发展”、“以幼儿为本”、“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等核心理念和价值,通过一日活动各个环节的规范要求,进行具体化,变为可把握、可操作的具体措施。

2.《要点》分为晨间活动,盥洗、入厕喝水活动,户外活动,教学活动和室内游戏活动,餐点活动,午睡活动,离园活动等七个主要方面,每个方面均提出了基本规范、要求,涵盖了从幼儿入园到离园的一日活动各个环节,对落实幼儿园教育目标,促进幼儿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3.《要点》在一日活动各个环节中,通过具体措施规定,对幼儿、保教人员、家长等各个主体提出了基本要求,体现了《指南》“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也体现了对教师组织和指导幼儿一日活动的专业能力的重视,以及对家园共育的重视。

4.《要点》通过一日活动常规的措施规定,对幼儿园提出了硬、软件要求。软件方面如:特别重视对幼儿园理念引领,要求幼儿园以《规程》、《纲要》、《指南》为指导,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实施科学保教。硬件方面如:对游戏和操作材料、环境创设、场地利用等作了具体规定。

5.《要点》针对了幼儿园在一日活动中存在的主要的、共性的问题,适用于各级各类幼儿园,而不是仅仅局限于某一类或某一所幼儿园。因此,《要点》下发后,受到幼儿园的热烈欢迎。2013年3月,《要点》还作为会议交流材料编入《安徽省关于学前教育相关文件汇编》,在全国学前教育工作会议上受到教育部领导的好评和肯定。

三、效果与反思

(一)主要效果

1.《要点》在全区幼儿园常态化实施。

我区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基本做到科学合理,一日活动组织基本规范,基本杜绝了“小学化”现象,全区学前教育保教质量明显提高。

一是幼儿园一日活动更加科学合理。全区幼儿园一日活动在时间、内容上都较前有较大改变,不仅时间安排合理,还能保障各类活动的落实,幼儿园规范办园、科学保教进一步得到了落实。其中区角游戏和体育游戏时间占幼儿在园时间的比例大幅度提高,改变了以往“重学习、轻游戏、重室内、轻室外”的现象。

二是保教人员组织和指导幼儿一日活动的能力得到提高。保教人员能够根据幼儿一日活动各环节的基本内容,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灵活采取多种教育方法和策略,提高保教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促进了幼儿健康发展。如:在洗手、进餐等活动中,教师能根据幼儿的年龄差异、个性差异和水平差异等,给予不同的指导,促进每个幼儿都能有富个性地健康发展。

三是促进了科研能力提高。我区教研员、园长、教师还撰写了有关论文、经验总结、案例分析、活动设计等若干篇。笔者撰写的《优化一日活动,提高保教质量》一文入选教育部《学前教育跨越式发展》一书,此书于2012年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2.《要点》在全市和全省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实施。

教育厅将《要点》下发至全省以来,各市及时下发执行,全省各地掀起了学习贯彻《要点》的高潮。全省10余市教育部门举行了学习贯彻《要点》的专题观摩、培训活动,全省许多幼儿园也开展了学习实践《要点》的园本教研活动,有的幼儿园还把《要点》作为新教师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可以说,《要点》对提高全省幼儿园保教质量也发挥了较大的促进作用。

(二)主要反思

尽管取得了可喜的成效,但我们仍然在反思,在学习贯彻《要点》、提高保教质量的同时,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点》的落实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持之以恒地给予重视。要加强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的检查和指导,要把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作为幼儿园评估、年检、专项检查的重要内容,建立长效监督机制。

第二,《要点》的落实需要变成各级各类幼儿园的自觉行为和常态行为。幼儿园要把幼儿园一日活动常规作为科学保教的重点工作,认真加以推进。要认真组织学习、讨论和实践,让教师、保育员理解和掌握幼儿园一日常规的内涵和要求,使幼儿园日常保教工作规范化、科学化。

第三,《要点》的落实必须与本地、本园情况相结合。一定要结合本地区、本园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创造性地贯彻《要点》,把《要点》做法用之于本地实践,把《要点》规定内化为本地、本园要求,切忌僵化理解,不分青红皂白地照搬硬套。

第四,《要点》的落实必须与《规程》、《纲要》、《指南》精神的落实相结合。《要点》与《规程》、《纲要》、《指南》精神高度一致,落实《要点》实际上是在落实《规程》、《纲要》、《指南》的核心理念和价值,只有学习、落实好《规程》、《纲要》、《指南》,才能真正使《要点》发挥作用。

第五,《要点》的落实必须与规范办园相结合。研制《要点》的目的就是纠正当前幼儿园普遍存在的“小学化”现象,提高保教质量。可以说,办园行为不规范的幼儿园是不可能落实《要点》的,幼儿园只有端正办园理念,规范办园行为,尊重学前教育规律,才能真正落实好《要点》。

一日活动保教质量调研(保健) 篇4

尊敬的幼儿园教师:

您好!

闵行区教育局组织这次幼儿园现状调查,为贯彻实施上海市保教工作会议精神,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发展,提升闵行区幼儿园保育工作水平,我们开展了此项研究。

每一题的答案没有对、错之分,请您根据每题的内容、要求如实回答。您的认真参与将会给我们很大的帮助,谢谢!

第一部分 幼儿园基本情况(填写内容为本幼儿园的基本情况)

1、您所在的幼儿园地理位置

2、您所在的幼儿园属于()

A、公办B、集体办C、中外合办D、民办

3、您所在的幼儿园等级()

A、未评级 B、市三级 C、市二级 D、市一级 E、市示范

第二部分 请选择您所属幼儿园

1、您所在幼儿园名称

2、您从事目前这项保健工作的时间是年

3、您的年龄周岁

4、您的在岗情况()

A、在编 B、退休聘用 C、编外用工 D、其他(请说明)

5、您的职称()

A、未评 B、初级 C、中级 D、高级

第三部分 调查问卷

1、您在上岗前参加过培训吗?()

A、没有 B、参加过市级培训 C、参加过区级培训 D、参加

过园级培训

2、“幼儿园保育工作天天都是一样的,没意义。”您同意这种说法吗?

A、很同意 B、同意 C、不同意 D、很不同意

3、“保育员做保育工作的事,教师做教育工作的事。”您同意这种说法吗?()

A、很同意 B、同意 C、不同意 D、很不同意

4、您园教师在制定教育工作计划、保育员在制定保育工作计划时,相互商量吗?

A、从不B、偶尔 C、有时 D、经常

5、您园幼儿一天食谱品种至少是多少种呢?

A、5种以下B、6-10种 C、10-20种 D、20种以上

6、对幼儿的带量食谱,是如何制定的?

A、凭经验

B、用秤称一下

C、到营养室用秤称米、菜数量

D、据幼儿数到营养室用秤称米、荤菜、蔬菜的数量

7、您园幼儿的菜谱是如何让家长知道的?

A、在幼儿园大门口张贴菜谱或实物展示

B、在班级教室门口张贴菜谱或实物展示

C、展示在幼儿园网页上

D、其它(请写明)

8、您最最重点关注哪类幼儿?

A、没有 B、肥胖儿 C、体弱儿 D、龋齿儿 E、其他(请说明)

9、您园幼儿身高达标率

10、您园幼儿体重达标率

11、您园幼儿的肥胖率

防小学化倾向 提高保教质量 篇5

刘集镇幼儿园

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园将小学办学理念、管理模式、课程资源、教育规范、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渗透或运用于幼儿教育实践中,使之常规化、教学化、状态化,进而普遍化、趋势化的教育现象。通过学习,众所周知,超前灌输幼儿无法理解的知识相当于拔苗助长,会让幼儿从小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养成不良的学习习惯。2011年12月国家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 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说明从中央到地方都对这一现象引起了重视,作为新成立的一所乡镇公办园,我们更应该端正办园思想,严格禁止小学化倾向,规范办园。

一、广泛宣传小学化倾向的危害,家园达成共识

我园地处乡镇,周边的民办幼儿园为了多收幼儿、多赚钱,也为了迎合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都不同程度地办了各种兴趣班,如认字、汉语拼音、数学、英语等,并以此作为“办园特色”向社会炫耀,招揽生源。家长们也被这种急功近利的现象所迷惑,认为孩子掌握的东西还真多。我们作为专业的教育机构,应带领家长走出教育的误区。首先,我园开学初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向家长理事宣传了幼儿园教学小学化倾向的危害,请他们向周边的朋友、邻居进行广泛宣传,扩大影响。第二,充分发挥家长学校的作用,通过一系列专业教育知识的学习,并辅之以一些实例,让家长看到急功近利的拔苗助长方式并不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同时,给予家长一些具体的科学育儿方法的指导,让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观点上做到与幼儿园一致。第三,举行家长开放日、亲子运动会、庆元旦等开放活动,吸引家长参与,让家长真切地感受到幼儿在情感、态度、能力等多方面的逐步提高,从而更主动地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工作。第四,通过幼儿园橱窗、家长园地、校讯通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让全社会充分认识幼儿教育的宗旨、意义、形式和目的,纠正“孩子上幼儿园主要就是学习知识”的错误认识,调整对幼儿园的评价标准。

二、规范办园,设施齐备,教育教学活动丰富

我园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园长岗位职责、教师岗位职责、教科研制度、卫生保健制度、幼儿日常行为规范等,并张贴上墙,要求各岗位的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幼儿园不举办任何形式的兴趣班、特

长班;不使用小学教材和其他不规范的书进行教学活动;不准教汉语拼音、汉字书写、笔算等小学教学内容;不准给幼儿布置家族作业。我园给幼儿配备了丰富的教玩具,现代化教学设备也一应俱全,每个班有电视、电脑、电话、实物投影仪、钢琴等。班级也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区域游戏,有娃娃家、小医院、美工区、结构区、图书区等,幼儿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区域游戏。幼儿园的走廊、楼道布置也富有童趣,能充分利用废旧物品,师幼共同参与布置,具有地方特色。幼儿园还设有创意美工室、科学发现室、感统训练室、图书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室,各活动室设置合理、材料丰富,我园制定了班级活动时间表,各班教师根据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安排活动内容并及时评价。每天还要求根据幼儿的一日作息时间科学安排幼儿的户外活动,户外场地铺设了2000平方米的塑胶软地,有大型户外玩具、体能锻炼设备、玩沙池、玩水池、种植区、养殖区等,幼儿可尽情玩耍。另外,我园绿化面积有1680平方米,环境优美,树种丰富,有四十几植物,能极大地丰富幼儿植物方面的知识。

三、加强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防止小学化倾向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根源,归根到底还是教育思想不端正。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直接实施者,端正幼儿教师的教育思想,对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显得尤为重要。我园大部分老师都是当地招聘的幼儿园教师,以前都是在民办园工作,也意识到小学化倾向的教育对于孩子的不良影响,但思想上认识还不彻底,认为教学要顺应家长的需求,因此,我们召开了全体教师会议,认真学习《纲要》,深入开展了教育思想大讨论,努力将全体教师的教育思想彻底扭转过来。在平时的学习会议上,我们也经常带领教师学习党和国家的一些教育文件,宣传小学化倾向的教学对幼儿身心的危害,让我们的教师不一味盲目地迎合家长的需求。还通过各种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让她们能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体差异,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结合,寓教于乐,为幼儿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的六大途径 篇6

多年来,我们人民南路幼儿园围绕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这一中心,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全面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幼儿园管理条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强化内部保教管理精细化,有效地提高了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将我园打造成为了一所在市区有较大影响力的精品特色园。

一、加强学习提升业务素质

1、业务学习常抓不懈。我们利用每周四、五下午坐班时间分组对教师进行业务学习。重点加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解读,使新纲要、新课程精神和“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扎根于每位教师的脑海中。不断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现代儿童观、教育观,促进了幼儿个性健康和谐的发展。同时结合幼儿园科研课题,对教师进行职业形象的塑造,帮助教师们在谈吐上、仪表上、行为上都散发出省级名园幼儿教师特有的职业魅力。

2、鼓励教师自主学习。积极创设学习氛围,鼓励教师向书本学、向有经验的老师学、吸取网络精华。为教师订阅《幼儿教育》《学前教育》《教育科学论坛》《师资建设》等专业杂志,鼓励教师自主学习,在教师中开展读书活动、撰写读书心得,积累丰富的理论素养。

3、新教材培训,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为了帮助教师更好、更快地理解并使用《多元整合幼儿活动课程》,我们多次组织教师参加区教培中心组织教材培训,同时在幼儿园内组织教师研读新教材,认真完成了教材培训的各种作业,多途径、多角度了解多元整合课程理念,熟悉教材编排体系、编排特点。教师们还在教学实践中做到一课多磨、一课多研、一课多上,进行比较性研讨,使教学更富实效。

4、加强反思型学习,促教师专业成长。组织教师开展反思型学习,让教师在备课中反思教学活动,每月撰写教学反思、教学随笔,及时提出教学困惑与质疑,在教研组内进行探讨。教师们每学期要撰写教学随笔、反思、教育小故事100余篇,我们将优秀案例、随笔在校园网站交流、展示,相互学习。教师们以自己身边最真实、最有感触的事例生动地描述并进行深入地分析,审视、反思、分析并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把日常教学工作与教学研究融为一体,真实反映了教师们在教育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对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5、大力实施“青蓝工程”。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开展“传、帮、带”活动,让青年教师尽快熟悉我园的教育理念、教师的岗位职责、对幼儿的熟悉了解、基本的常规和班级管理等,促使青年教师快速成长起来。对新上岗教师实施跟踪听课,做好教学常规工作的指导,使其尽快站稳讲台。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6、积极送培教师参观学习。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培训学习,提高她们的学术水平。如参加了 “区校园长培训”“第六届江阳教育论坛” “骨干教师培训”“上海市幼教专家交流会”等省、市、区不同级别的教育培训,带回了大量的有价值的东西,教师们的观念也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二、园本教研 力求行之有效

我们逐步改革了传统的教研活动模式,注重发挥各教研组、研习组的作用。开展了“集中培训、自学反思、专业引领、课题研究、实践活动、相约论坛”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教研活动。

1、期初根据幼儿园总体工作安排制定切实有效的教研培计划、合理地安排好了每一次园本教研培活动。认真落实教研制度,做到“三定”:即定主题、定时间、定人员,让每一次教研活动都得以有条不紊地开展。每一次教研活动都做到了有计划、有记载、有专题、有总结、有相关的信息报道。

2、组织教师开展“聚焦课堂、走进新教材”、“艺术特色之我说”等现场研讨活动,教师们通过解读教材、设计教学活动、上示范课、观摩学习、说课评课等环节,加深对多元整合课程的理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真正促进了幼儿的发展。

3、组织开展班级环境创设的观摩、评比活动。活动中各班老师从幼儿身心特点出发,围绕班级特色文化、主题教育内容、季节特征等创设了相应的主题墙、活动区、家园栏、植物角等富有特色的班级环境,并在观摩、评比活动中向老师们做了详细介绍,充分体现了环境的功能性、美观性、实用性,使教育教学与环境成为一个有效的整体。在此次过程中教师们通过看、听、议、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升了教师在主题课程实施中运用环境的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4、开展各层次教师的新课程教学研讨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教师,有的放矢地开展了多元整合课程的教学研讨活动。如新教师见面课、中青年教师教学观摩交流课、骨干教师展示课、高级教师示范课等,促进教师相互学习,形成你最我赶、互研互学的研讨氛围,激发老师教育热情,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

5、各研习组活动缤彩纷层。充分发挥各研习组的功能,通过相约论坛、组内研讨、踏青、茶话会等研习活动,使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难题及时得到解决,共享教学资源,分享教学成果与喜悦,促进了教师的共同成长。

6、开展了大校本教研培活动。邀请我区教育讲师团的成员来我园作专题讲座,让教师们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如何做好家长工作、培养孩子们的良好行为习惯起到了很大的指导作用。

三、常规管理 做到常抓不懈

1、继续加强教学“六认真”管理,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幼儿一日活动作息制度。督促教师做好常规工作,每月对幼儿开展真实而有效的观察记录。深入教学第一线听课和教学指导,加强教学六认真的检查力度,及时发现教师们在制订计划、备课、上课、环境创设、幼儿评价等方面的问题,做好详细的记录,采取有效的形式,督促教师们及时整改,提高工作实效。

2、从细节入手狠抓过程管理。对幼儿园晨间活动、早操、集体教学、区域游戏、户外体育活动和日常活动等一日活动的各环节的要求、流程与实施具体指导,细化幼儿园常规管理与评价。开展幼儿园课程指导教学,注重教育活动的整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牢固树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观,以幼儿积极体验为中心,促进幼儿各项能力的协调发展。课程内容为全面的、启蒙的,课程结构以整合、开放的“主题教学”的形式出现,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集体活动、小组活动,让幼儿在观察、探索、发现中获得情感、态度和知识技能的体验。

3、注重教师考核工作。根据本园实际情况修订了教师月目标考核评价标准,重新完善了教师、班主任、中层干部的月目标考核评价细则。针对教师们的业务考核细则经修改后更具体了,操作性也更强了。细则的确定和执行,从制度层面上规范了教师的一日工作,规范了师表、言行及教学的要求,也规范了详细的奖惩细则,大家个个心中有标准,奋斗有目标。

4、加强教研资料的收集管理。组织骨干教师收集、翻印活动过程资料,有效完成了教研培资料的编辑、整理、归册工作。每位教师制作精美的个人成长档案,记录她们专业化成长的过程。

四、教育科研 推进教学实践

坚持以科研为先导,解决教学实践问题,引领教师专业化成长。

进一步强化教师们的科研意识,注重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在呈现“人人有课题,个个在研究”的良好态势下,开展市、区级课题及微型课题的实践研究,并取的了丰硕的教学成果。课题研究成为了教师们专业化成长的有效途径,教师100%参与教育科研,整个幼儿园营造了一种学习、合作、研究的文化氛围,教育科研蔚然成风。

五、家园共育 形成联手机制

1、教育理念的沟通。每期分班召开两、三次家长会,向家长宣传家教知识,了解幼儿园课程进度与孩子的发展,做到家园同步。

2、办好家教专栏。聘请专家开展家教讲座,每班根据主题活动及时更换家长园地内容,提高家园栏的质量,做到内容丰富,有创意,有较强的指导价值。

3、做好家访工作。要求教师每期对每个幼儿至少1次家访(或电访),并及时把家访的事由、教师和家长的意见或建议及达成的共识,做好详细记录。

4、利用网站宣传。充分利用幼儿园网站,向家长传授先进的教育理念,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在园情况,并参与幼儿园网站建设。

5、半日开放活动。定期、不定期的半日开放活动,如亲子游园、“五一”小手真能干、幼儿现场绘画、艺术特色汇报等,展示幼儿学习、生活,密切了家园联系

六、关注幼儿,促其健康成长

1、加强幼儿德育教育。良好的道德规范和文明行为的养成是幼儿德育的主要任务。通过“国旗下的讲话”、节日主题教育、健康教育、环保教育等将养成教育落到实处,培养幼儿终身受益的良好行为习惯。如在新中国建国60周年之际,各班组织小朋友们开展了“红歌颂祖国”活动,小朋友们在欢快的乐曲中,在朗朗上口的儿歌声中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教师们还把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一日活动中,使每位幼儿都能成为有爱心、讲文明、讲礼貌、知礼仪的好孩子。

2、创设互动式环境。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们努力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充满快乐、自由的“开放式”环境。主题墙面的创设与幼儿园课程的实施和进程相结合,不仅给幼儿提供展示作品的机会,同时也成为了实施本班课程计划的手段之一,使幼儿在主题实施的过程中与环境发生积极的互动,获得丰富而有益的体验,幼儿的个性也得到了充分的凸显和张扬。

保教质量分析 篇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 明确提出:“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 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加强学前教育管理, 规范办园行为。”民办幼儿教育得到了蓬勃发展, 民办园占据着中国学前教育的半壁江山, 那民办园的收费、保教质量是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 目前的现状如何呢?

国内曾有专家学者对民办园教师流动原因的研究[1]、有对政府责任和成本分担机制的研究[2]、有对政府财政扶持民办学前教育的研究[3]、有对家长择园应对策略研究[4], 相对来说这些研究都在某一个点上有比较深入地探讨, 从中国东、中、西部家长层面比较大范围地对民办园收费、保教质量等进行比较全面和深入的研究比较少, 而家长是幼儿教育很重要的服务群体之一, 因此有必要从家长层面了解目前我国东、中、西部民办园收费、保教质量等现状, 然后分别从东、中、西部围绕政府部门、民办园及家长角度, 提出不同地区分层次、有针对性的促进民办园健康发展的政策建议, 使政府更有针对性地提供“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以保证《教育规划纲要》目标的实现。

二、调查对象、内容及方法

被调查的对象确定为已经取得办学许可证的民办园, 将参加调查的中国东部 (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浙江省、广东省、福建省) 、中部 (河北省、河南省) 、西部 (重庆市、四川省、广西、贵州省、甘肃省、新疆) 22个区/县所有民办园按收费从高到低进行排序, 按顺序分成三层,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 各层根据省/市一类园、二类园、三类园的比率, 随机抽取相应比率民办园, 各区/县共抽取30所民办园, 共计660所民办园。

在抽取的660所民办园中, 小、中、大班各随机抽取1个班, 各班随机抽取2位幼儿家长, 每园共6位家长, 由于有的民办园没有某一年龄班, 因此共抽取3798位家长。采用问卷访谈法, 每两人组成一个调查组, 共同到被调查的民办园, 对抽取家长分别进行访谈, 其中一人提问、一人记录, 做到当场访谈、当场记录。调查实际有效问卷3752份, 有效率达98.8%。

调查内容除了被调查家长和幼儿基本情况外, 重点在民办园收费 (包括:保教费、伙食费等) 、民办园保教质量 (包括:孩子所在班级教师和保育员的稳定性、家长选择民办园及原因) 等。

数据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 对类别资料, 进行百分数统计和东、中、西部不同地区间X2检验;对于数量化资料, 进行平均数统计和东、中、西部不同地区间t检验。

三、调查结果

(一) 民办园收费情况

1.幼儿家庭人均月收入两级分化, 但幼儿入民办园每月交费不低

(1) 中、西部家庭人均月收入不高, 东部略高些

由表1结果可见:

家庭人均月收入1000元及以下 (包括“不知道”) 的比率东部占12.3%, 在中、西部分别占31.5%、32.0%, 经X2 检验, 东部和中、西部间均有极显著性差异 (p<0.01, 下同) ;“1000~2000元”比率由西向东在下降, 经X2检验, 西部和东部间有极显著性差异;“2000~3000元”比率中部高于东部高于西部, 经X2 检验, 中部和东、西部间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5, 下同) ;“3000元及以上”的比率东部高于中、西部, 经X2检验, 东部和中、西部间均有极显著性差异。说明家庭人均月收入东部高于中、西部。

(2) 幼儿入民办园每月交费平均数不低, 东部是中、西部的近2倍, 部分家长感觉有压力

幼儿入民办园每月平均交费东部1122.89元, 中部 (511.39元) 和西部 (501.10元) 比较接近, 约是东部的二分之一。经t检验, 东部和中、西部间均有极显著性差异 (p<0.01) 。对人均月收入1000元及以下的家庭而言, 这交费的负担还是比较重的, 所以部分家长感觉有压力, 认为“很难承受”的比率东部 (13.6%) 、西部 (15.6%) 高于中部 (8.4%) , 经X2 检验, 东、西部和中部间均有极显著性差异。

2.民办园伙食费缺少监管, 导致民办园收费乱象很多

民办园伙食费, 按理每月是没有结余的, 但目前有结余的民办园东部占51.8%、中部占42.8%、西部占53.5%。民办园伙食费结余, 按理应退回给家长, 但目前退回家长的比率都比较低, 东部为15.4%、中部为9.7%、西部为15.3%, 导致结余伙食费讲不清楚如何使用, 也有可能有的民办园为了有伙食费结余, 给幼儿的伙食很差, 因为幼儿回家后根本讲不清楚今天吃了什么, 加上“没有”公布食谱的比率东部占5.3%、中部占2.8%、西部高达19.0%, 家长根本不知道孩子每天在民办园吃些什么;每月伙食费使用账目“没有公布”的比率东部为43.4%、中部为54.1%、西部高达65.7%, 因此家长交了孩子的伙食费, 也根本不知道使用情况如何, 里面的漏洞很大, 家长的知情权、监督权根本无从谈起。伙食费的结余及伙食费使用账目的不公布, 都为伙食费的流向的不确定与幼儿营养摄入的不保证留下很多问题, 这是需要严格加以监管的。孩子不去园, 伙食费退回的东部为71.8%、中部为79.7%、西部为74.0%, 都不到80%。按照《幼儿园管理条例》, “克扣、挪用幼儿园经费的”, “教育行政部门应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警告、罚款的行政处罚”。一方面反映了民办园无视国家的法规文件,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费管理上的漏洞, 需加强对民办园经费的监管。

(二) 民办园保教队伍稳定性情况

1.孩子所在班级教师的稳定性不够, 中、西部教师的流动性更大

教师任教“1~3个月”离开的比率, 中部最高为35.8%、西部为30.0%、东部为21.2%。经X2 检验, 东部和中、西部间均有极显著性差异, 所以相对而言东部稳定些, 中、西部教师的流动性更大。

2.孩子所在班级保育员的稳定性不够, 中、西部保育员的流动性更大

保育员担任保育工作“1~3个月”离开的比率中部最高为35.3%、西部为30.0%、东部为13.1%。经X2检验, 东部和中、西部间均有极显著性差异, 说明中、西部保育员的流动性更大, 相对而言东部稳定些。

中部和西部保育员1~3个月离开的比率与教师1~3个月离开的比率比较接近, 但东部保育员1~3个月流动的比率低于教师, 所以东部保育员相对而言稳定些, 这可能与东部地区大多有最低工资线, 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的加入有关。

(三) 家长择园及原因

1.幼儿上的民办园都比离家最近的幼儿园距离远, 几乎100%的家长择园

由表2结果可见:东、中、西部离幼儿家最近的民办园距离大概在1公里左右范围内, 但实际上幼儿上的这所民办园距离都是离家最近幼儿园距离约2倍。说明有很多家长宁愿不上离自己家最近的幼儿园, 而要选择自己认为是“好”的民办园让孩子上, 而且由西部往东部, 家长择园越来越突出。

2.家长择园的原因西部主要是“离家近”;东、中部除“离家近”外, 东部重教师的素质, 中部更重“能学到东西”

由表3结果可见:东、中、西部幼儿家长择园原因比率最高的都是“离家近”, 东、西部其次是“教师素质高, 对孩子态度好”, 中部其次是“能学到东西”, 第三是“教师素质高, 对孩子态度好”。经X2检验, 西部和东、中部在“离家近”上均有极显著性差异, 越是

西部, 与家的距离远近越是考虑多;“教师素质高, 对孩子态度好”东部和中、西部间均有极显著性差异, 东部较中、西部更重教师素质;“能学到东西”中部和东、西部间均有极显著性差异, 中部更重“能学到东西”。

3.民办园需重视教育、保育、卫生工作, 特别是中部

东、中、西部家长中途有一段时间停止送孩子入园或转园的比率比较接近, 分别为9.9%、9.4%、11.7%。主要原因是因为“不满意幼儿园的教育、对教师不满意”、“不满意幼儿园的保育、卫生”, 特别是在中部, 比率分别高达16.7%、10.0%, 经X2检验, 在“不满意幼儿园的保育、卫生”上, 中部和东部 (2.7%) 间有显著性差异, 中部和西部 (1.1%) 间有极显著性差异。说明中部民办园的教育、保育、卫生工作应该引起园长、教师的高度重视。

四、建议

《教育规划纲要》实施部分提出了“各地要围绕《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体制改革、重大措施和项目等, 提出本地区实施的具体方案和措施, 分阶段、分步骤组织实施。”因此, 在了解现状的基础上首先提出共同性的建议, 再根据各地区突出的问题, 提出不同地区分层次、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一) 对政府部门的政策建议

1.共同性的建议

(1) 构建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举办公益性、普惠性、有质量的幼儿园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地区发展差异大, 有相当比例的家庭经济收入低下, 但是在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下, 少子化的现实与家长对育儿的关注, 使家长普遍重视早期教育。因此, 政府应构建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加大学前教育经费的投入, 提高学前教育的公益性、普惠性, 办好每一所幼儿园, 满足不同层次家长的需求。

(2) 加强对民办园的规范管理

民办园的办学资格、办学质量、经费投入与使用等都应列为各级政府管理和督导的内容。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各级民办园的保教质量、服务意识等担负起切实的管理、引导和评估责任, 加强对民办园管理的进一步规范, 帮助民办园做到依法办园。

2.个性化的建议

(1) 东部地区政府要通过制度创新, 制定合理的人口导入政策, 采取“积分制”等机制, 逐步解决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 体现教育的公平。

(2) 中部地区政府除满足家长送孩子入公益性、普惠性民办园的需求外, 还应在办好民办园上多下功夫, 加强对民办园办学质量的监管。

(3) 西部地区政府应多举办一些公益性幼儿园, 加大对贫困家庭幼儿的资助力度。政府相关部门应规范民办园的基础管理, 加强监督检查。

(二) 对民办园的政策建议

1.共同性的建议

(1) 强化依法办园的意识

民办园的主办者、园长要确立依法办园的意识, 要依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文件的精神举办幼儿园。

(2)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以质量强园

稳定和提高师资队伍, 是办好民办园的基础。民办园在用人的同时也要培养人, 要提供教师培训、学习的机会, 让教师感到在园能使自己在专业上有所提高和收获, 能发挥自己的才能;要提供符合其社会地位与付出相应的待遇。

(3) 让家长与社区参与民办园管理

合理运用家长、社区的教育资源, 并让家长与社区积极参与对民办园保育教育、经费使用、园务等管理, 让家长与社区拥有办园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2.个性化的建议

(1) 中、西部要提高教师工资待遇, 保证教师队伍稳定

根据专任教师在园工作年限、职称、学历以及实绩建立民办园教师工资增长机制。教师月平均工资应该不低于中国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 按规定为教师缴纳社会保险。

(2) 中、西部要稳定保育员队伍

对保育员队伍的待遇, 也要建立类似像教师一样的工资增长机制, 让保育员做得安心, 也就留得住人心, 更好地做好幼儿园保育工作。

(3) 中部要加强对民办园保教质量的研究与实践

民办园要开展对《民办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学习与实践, 注重幼儿年龄特点与教育规律, 重视幼儿学习兴趣、能力的培养, 减少知识的灌输。

(三) 对家长的建议

1.就地取材, 带领孩子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学习。家庭是教养孩子的主阵地, 父母是教育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生活就是课堂, 大自然与社会中有很多孩子学习的东西, 家长只要做个有心人, 一定能使孩子学到更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2.确立正确的早期教育理念, 促进孩子可持续地发展。家长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育观, 通过亲子互动, 在游戏与生活中重视孩子的行为习惯、兴趣爱好、体质健康等方面的培养, 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做好基础启蒙教育。

摘要:对我国东、中、西部22个区县660所民办园的3752位家长就民办园收费、保教质量等的问卷访谈, 发现东、中、西部民办园存在一定的差异:幼儿入园每月交费东部是中、西部的近2倍;教师、保育员稳定性不够, 中、西部的流动性更大;100%家长择园原因西部主要是“离家近”, 东部还重教师的素质, 中部还重“能学到东西”。基于分析结果, 从政府部门、民办园和家长角度, 提出不同地区分层次、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民办幼儿园,收费,保教,调查

参考文献

[1]梁春娟.社会学视野下民办园教师流动研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10-07-09.

[2]徐雨虹.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的我国学前教育投资制度研究.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2007-03.

[3]陈俊瑾.财政扶持民办学前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 2014, (05) .

规范办园行为提升保教质量 篇8

《幼儿园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是我国第一部规范幼儿园内部管理的规章,1989年颁布试行稿,1996年正式颁布施行。在过去的20多年中,《规程》不仅在加强和规范各级各类幼儿园管理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也成为深化幼儿园教育改革、提升保教质量的重要指导性文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前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幼儿园教育的内外环境和条件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新的形势下《规程》需要调整,以进一步规范幼儿园内部管理和办园行为,促进幼儿园保教质量的不断提升。新修订的《规程》于2016年3月1日起施行,它对幼儿园教育的性质与任务、幼儿园的安全与卫生保健、幼儿园的教育与保教人员要求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修订。

一、《规程》修订的主要特点

(一)注重与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相互衔接

新《规程》修改了相关表述,使文件间的概念与内涵保持一致。如,将原《规程》中“幼儿园工作人员”改为“幼儿园教职工”,“医务人员”改为“卫生保健人员”,“体格检查”改为“健康检查”等,与《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暂行)》《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保持一致。又如,有关幼儿园的任务和教育原则统一表述为“德、智、体、美”(见第三条、第二十五条)。

新《规程》增加了相关规定,使内容与要求更全面完整。在1996年《规程》颁布以后,一系列重要的部门政策文件和国家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为使《规程》与各相关文件相互呼应与衔接,新《规程》增加了相关的内容与要求。如,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等重要文件对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工作提出了一些新的具体要求,新《规程》将这些方面的要求进行了原则性规定。又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和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法规,新《规程》增加了幼儿安全与保护的相关规定。

(二)修改了一些笼统、模糊的表述

新《规程》将原来笼统、模糊的表述进行了修改,使之更明确、具体。如,有关幼儿园规模的表述原来是“不宜过大”,但以多大为宜并不明确,新《规程》则明确规定“一般不超过360人”,即幼儿园以不超过12个班级为宜。又如,在“幼儿园的卫生保健”部分,首先是将原有的“两餐间隔时间不得少于3小时半”改为“正餐间隔时间为3.5~4小时”,不仅明确了“两餐”是指正餐而非茶点加餐,而且时间间隔也更科学。在前期调研中发现,有些幼儿园因对原有的“两餐”理解不一而出现以茶点代替正餐的情况,也有的幼儿园因原有规定两餐间隔不少于3小时半,使幼儿两次正餐间隔过长而影响幼儿的身体发育。其次是将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加上了括号注释“包括户外体育活动时间”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见第十八条),这样幼儿园在具体实施中就更明确了幼儿每天户外活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结合第二十三条的内容可以明确得知这2小时户外活动中体育活动不得少于1小时。再如,在“幼儿园教育应贯彻的原则和要求”部分,将原来“合理地综合组织各方面的教育内容”明确修改为“综合组织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各领域的教育内容”,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相一致。

(三)细化和完善了相关制度

新《规程》中细化和完善的制度主要包括:晨检、午检制度,传染病预防和管理制度,幼儿用药安全和食品安全制度,信息管理与公开制度,教研制度等。

前期调查发现,全国已经有68.1%的幼儿园建立和实施了晨检、午检制度,新《规程》除了要求幼儿园建立卫生消毒、晨检、午检制度外,还根据近年来传染病多发的具体情况,增加了要求幼儿园建立传染病预防和管理制度,制定突发传染病应急预案,认真做好疾病防控工作等条款。另外,增加的关于幼儿用药安全方面的制度包括:建立患病幼儿用药委托交接制度,未经监护人委托或者同意,幼儿园不得给幼儿用药;幼儿园应当妥善管理药品,保证幼儿用药安全。关于幼儿食品安全的新要求包括:幼儿园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食品药品安全的法律法规,保障饮食饮水卫生安全(见第十四条)。与之相呼应,在“幼儿园的卫生保健”部分也有相关条款,如“为幼儿提供安全卫生的食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食品留样”“为幼儿提供安全卫生的饮用水”等。

新《规程》还特别增加了有关信息管理与公开制度,接受广大家长和社会的监督等内容,主要包括:幼儿园实行收费公示制度,收费项目和标准向家长公示,接受社会监督,不得以任何名义收取与新生入园相挂钩的赞助费;幼儿园应当依法建立资产配置、使用、处置、产权登记、信息管理等管理制度等。此外,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新《规程》还要求“幼儿园应当建立教研制度,研究解决保教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引导教师在不断研究中改进工作,提高保教能力。

(四)调整了部分重要要求

新《规程》调整了容易导致误解和偏差的要求。针对幼儿园教育活动在实施中被窄化,被等同于集体教学和以往的上课等问题和偏差,新《规程》将原《规程》第二十四条“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应是有目的、有计划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多种形式的教育过程”修改为“幼儿园应当为幼儿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活动”,扩展了教育活动的概念,突出了教育活动的丰富性、灵活性和多样性。再如,原《规程》第二十三条“幼儿园日常生活组织,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必要的合理的常规,坚持一贯性、一致性和灵活性的原则,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和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中的“一致性”原则导致了实际工作中教师对幼儿生活环节和生活活动的一致性要求和幼儿的统一行动,如出现了集体排队如厕、喝水等一些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常规要求。新《规程》删除了“一致性”的提法,并通过相关条目的具体规定,如及时为幼儿提供安全卫生的饮用水……不得限制幼儿便溺的次数、时间等(见第二十二条),强调了因人而异,适应和满足个体需要的基本价值取向。

nlc202309090614

新《规程》修改了因职能变化已不再适宜的要求。如,将原有的“做好计划免疫和疾病防治工作”修改为“配合卫生部门做好计划免疫工作”。因为根据新形势下卫生部门的新要求,当今幼儿园及其卫生保健人员不具有实施预防接种和疾病治疗的资格与条件,为了保证幼儿的健康和安全,幼儿园必须作出相应的调整,从工作主体变为辅助配合。再如,幼儿园已与原有的企事业单位和部门脱离,已不具备保障本单位家长的工作以及依托单位改善幼儿园工作人员生活条件的职能,所以将原《规程》第五十八条在寒暑假期间“以不影响家长工作为原则,工作人员可轮流休假”修改为“幼儿园教师依法享受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而且要求“幼儿园应当创造条件”安排工作人员轮流休假(见第六十三条)。

二、《规程》修订的重点内容

(一)重新表述了幼儿园的定位与任务

把幼儿园教育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原《规程》将幼儿园的定位表述为“幼儿园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新《规程》则表述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说,这样的调整是对幼儿园阶段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的进一步提升。有机是指事物构成的各个部分互相连接协调,而具有不可分的统一性,就像一个生物体那样。而修改后的表述强调幼儿园教育不仅是与小学和中学教育相互连接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而且在其中发挥着扎根蓄势的重要作用。如果把基础教育比喻成一棵大树,那幼儿园教育就是大树的根基。

把促进幼儿良好发展作为核心任务。建国以来,幼儿园教育一直承担着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和解放劳动力的双重任务。原《规程》中幼儿园的双重任务正是基于当时幼儿园主要由教育部门、企事业单位、部队、机关、街道和农村集体举办的现实而确定的,办园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本单位的家长的工作和学习提供方便。但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的推进,这些公办性质的幼儿园已与原有单位剥离或撤销、转制,其功能任务、招收对象均已改变。此外,在调研中发现,幼儿家庭教养模式也发生了重要变化,即使幼儿进入了幼儿园,大多数幼儿也都有稳定的家庭照料者,幼儿园担负的解放劳动力的任务已不再具有普遍性。因此,为家长提供科学育儿指导,共同促进幼儿良好发展已成为当今幼儿园教育的核心任务。

(二)强化了幼儿园安全管理的意识与责任

建立全面的安全防护体系。近年来,随着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变化,幼儿园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恶劣气候、异常天气造成自然灾害增多,幼儿自救能力弱,所以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特别重要。另外,复杂的社会原因引发的暴力袭击增多,一些不法分子往往把没有自卫能力的幼儿作为其发泄不满的对象,对幼儿园师生造成极大危害,所以必须提高广大师生的警惕性和避险应对的能力。此外,幼儿的接送、用药、食品等安全问题也时有发生,特别是民办园数量激增,有些幼儿园安全意识淡薄,防范措施不力,安全隐患较多。根据幼儿园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新《规程》专设“幼儿园的安全”一章,在原《规程》第十六条基础上扩展和完善了相关制度建设和职责要求,明确要求幼儿园要建立健全门卫、房屋、设备、消防、交通、食品、药物、幼儿接送交接、活动组织和幼儿就寝值守等安全防护和检查制度,建立安全责任制和应急预案。可以说制度涉及方方面面,不仅如此,《规程》还试图通过例举将要求具体化。如新《规程》规定幼儿园的园舍、设备设施、装修装饰、用品用具和玩具教具材料等要符合国家和地方的建设标准、安全和卫生要求;食品药品安全等要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保障幼儿饮食饮水卫生安全。在明确、理解和执行本章相关规定要求时,还需要与“幼儿园的卫生保健”一章中的相关内容要求,如患病幼儿的用药委托、药品管理、食品和饮用水的安全与监督要求等相互呼应。综合考虑这两章的相关内容和要求,幼儿园才能建立和执行完善的安全制度,为幼儿提供全方位、重细节的保护。

教职工要具有责任意识和防护能力。新《规程》明确了在紧急情况下优先保护幼儿的人身安全是每一位幼儿园教职工的责任。教职工不仅要具有高度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还必须掌握防险救护的基本方法。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和国际经验,进行安全演练是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能力的有效方式,因此,新《规程》要求幼儿园把安全教育融入一日生活,并定期进行多形式的演练,其中也包括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的反家庭暴力教育,以提高幼儿的防范意识。

保护幼儿的安全与健康是幼儿园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没有安全,教育则无从谈起。广大园长和教师在学习和领会《规程》精神时,应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等相关法律条款,为幼儿构筑全面有效的安全防护体系。

(三)凸显了幼儿的主体地位

强调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在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中,新《规程》增加了“促进心理健康”的要求,扩展了以往健康仅指向身体健康的狭义健康概念,把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作为幼儿园健康领域教育的新目标、新要求。对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工作,新《规程》也增加了有关内容:幼儿园应当关注幼儿心理健康,注重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保持幼儿积极的情绪状态,让幼儿感受到尊重和接纳(见第十九条)。新《规程》第三十条有关幼儿园环境创设中还特别增加了幼儿园应当创设良好的精神环境的新要求:幼儿园应当营造尊重、接纳和关爱的氛围,建立良好的同伴和师生关系。

尊重幼儿的学习方式与特点。新《规程》将原来的“根据幼儿园特点,绿化、美化园地”修改为“根据幼儿活动的需要绿化、美化园地”(见第三十五条),将原有的“有条件的幼儿园可单独设音乐室、游戏室、体育活动室和家长接待室等”修改为“有条件的幼儿园应当优先扩大幼儿游戏和活动空间”(见第三十四条),充分体现了对幼儿主体地位的尊重。新《规程》还将原来的“注重幼儿的实践活动”明确改为“注重幼儿的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见第二十六条),新增“幼儿园不得提前教授小学教育内容,不得开展任何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活动”(见第三十三条)等内容,克服和禁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

nlc202309090614

尊重幼儿游戏权利,保证幼儿的游戏条件。为保证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使游戏成为幼儿的主要活动,新《规程》第二十九条提出“鼓励和支持幼儿根据自身兴趣、需要和经验水平,自主选择游戏内容、游戏材料和伙伴,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积极的情绪情感”,凸显了对幼儿游戏需要、游戏自主性和愉快游戏体验的高度重视。在保障幼儿游戏条件方面,新《规程》第三十条关于环境创设的条款中增加了具体的要求:创设开放的、多样的区域活动空间,提供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丰富的玩具、操作材料和幼儿读物,支持幼儿自主选择和主动学习,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与探究的愿望。

尊重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保育和教育。新《规程》强调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尊重幼儿的年龄特点和独特的学习方式。如,将原有“注意根据幼儿个体差异……”的提法改为“充分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还增加了“幼儿园应当为在园残疾儿童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指导”(见第三十二条)。又如,新《规程》强调教育活动应当“为每个幼儿提供充分参与的机会,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教育活动的过程应注重支持幼儿的主动探索、操作实践、合作交流和表达表现,不应片面追求活动结果。强调教育活动不仅要关注幼儿是否参加了活动,更要关注每个幼儿是否真正和深入地参与其中,每个幼儿是否都有主动探索、操作实践、合作交流和表达表现的机会,即每个幼儿是否都能主动学习。

(四)提高了人员任职资格和职责要求

提高了对教职工品德和心理健康的要求。在原有相关要求的基础上,新《规程》对幼儿园教职工新增了要以德为先、“具有良好品德”(见第三十九条)的要求,将原有的“身体健康”改为“身心健康”,明确规定教职工患传染病期间暂停在幼儿园的工作,有犯罪、吸毒记录和精神病史者不得在幼儿园工作。幼儿园教职工的品德和心理健康状况直接或间接地关系到幼儿的安全和良好发展。

提高了教职工的任职资格要求。如,园长的学历从原来要求幼师毕业(中专)提高到大专以上;其工作经验从笼统的“一定的教育工作经验”具体到“三年以上幼儿园工作经历”,提高了园长岗位的专业要求。幼儿园保育员的学历从“初中毕业”提高到“高中毕业”以上。对幼儿园卫生保健人员也明确提出职业资格:医师应当取得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医师执业证书》;护士应当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保健员应当具有高中毕业及以上学历,并经过当地妇幼保健机构组织的卫生保健专业知识培训。

对教职工的工作职责提出了新要求。对园长工作职责的新要求包括:规范自身行为,“按照有关规定”用人,负责开展幼儿园的“教育研究”,关心教职工身心健康等。对教师工作职责的新要求包括:(1)了解幼儿。了解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并将其作为制定教育计划和实施教育活动的依据;(2)保教结合。“合理安排幼儿一日生活”;(3)创设环境和开展游戏。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合理组织教育内容,提供丰富的玩具和游戏材料,开展适宜的教育活动;(4)反思与自我提高。参加保育教育研究、定期总结评估保教工作实效等。在保育员的工作职责中增加了科学照料幼儿生活的要求。在卫生保健人员的工作职责中增加了两项要求:负责晨检、午检和健康观察,做好幼儿健康档案管理;向幼儿园教职工和家长进行卫生保健宣传和指导。

总之,新《规程》普遍提高了幼儿园保教人员的任职资格和工作职责要求,旨在提高幼儿园师资的专业水平,进而提高幼儿园的办园行为规范和保育教育质量。

三、深入理解和贯彻《规程》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必须全面理解和掌握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精神

在学习理解和贯彻新《规程》时必须全面理解、统筹考虑国家层面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管理办法》《幼儿园教职工配备标准》《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等相关文件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新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法规对学校(幼儿园)相关办学行为所作的明确规定,新《规程》不再重复提出要求,但以上这些都是广大幼教工作者必须遵守的基本法律法规。

近年来,随着学前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地方层面也出台了一些有关幼儿园的建设标准、玩具和教具配备标准、卫生与安全管理办法,教职工管理、经费、资产、信息管理制度与要求等,幼儿园在理解和贯彻新《规程》时也要同时了解和把握地方层面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因此,找全和收齐国家和地方所有相关的文件,将新《规程》置于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之中,统筹把握、系统学习、全面理解和贯彻实施相关要求至关重要。

(二)必须将各级各类幼儿园纳入落实《规程》要求的范围

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进程中,教育部门办园总体上比较规范,保育教育质量较高,受到幼儿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可。随着第一期和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推进,国有企事业单位、部队和街道办园质量也有大幅度提升。但近年来民办园增长迅速,办园行为规范和保教质量良莠不齐,问题较多,特别是一些重大恶性事故多出现在办园条件差、管理不规范的民办幼儿园。因此,各地应根据具体情况将引导各级各类幼儿园特别是民办幼儿园的发展纳入《规程》的统一要求和规范管理体系之中。

(三)必须建立严格的常态化管理和监督机制

落实《规程》的重心在幼儿园层面,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强化管理。幼儿园的举办者和管理者、教职工都应按照《规程》的各项要求进行认真严谨的自查自纠,列出需要整改的问题清单,创造条件落实各项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特别是各区县教育行政部门应按照《规程》的各项要求,组织相关人员定期对各级各类幼儿园进行督导检查,对问题较多的幼儿园限期整改、跟踪督导,引导和促进各级各类幼儿园不断提升办园行为规范和保育教育质量。

总之,新《规程》以及其他相关文件已经构筑起规范办园行为的密网,愿每个幼教工作者都积极行动起来,认真学习,深入领会,付诸实践,为幼儿的良好发展保驾护航。

上一篇:经管站自查自评报告下一篇:日志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