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环境污染之重金属污染的理论现状及防治措施

2024-09-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环境污染之重金属污染的理论现状及防治措施(精选15篇)

论环境污染之重金属污染的理论现状及防治措施 篇1

【内容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日益增多,受污染的土壤面积在逐步增加,据不完全统计,从1980年至1998年,受污染土壤面积已增加至约占耕地总面积的1/5。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乡镇工业的“三废”排放对土壤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在乡镇工业发达地区,局部土壤环境污染十分严重。据调查,我国土壤环境污染中危害比较严重的是重金属铜和汞的污染,有些地区居民已出现“骨痛症”的症状。此外,城市污水中污泥的农业利用,以及城市垃圾、废矿渣、有毒废弃物的堆存、处置,花化肥农药以及农用地膜的大量使用,公路两旁土壤的多环芳烃及铅污染等,对土壤环境产生极大的威胁。因此,深入研究各种环境污染物质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降解、残留等行为特征和变化规律,探寻经济合理、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加强立法与管理,保护土壤资源,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关键词】

土壤环境污染 重金属污染及其修复与防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的日益增多,受污染的土壤面积在逐步增加,据不完全统计,从1980年至1998年,全国受污染土壤面积逐年增加,到1998年,已达耕地总面积的约1/5。值得注意的是,我国乡镇工业的“三废”排放对土壤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在乡镇工业发达地区,局部土壤环境污染十分严重。据调查,我国土壤环境污染中危害比较严重的是重金属铜和汞的污染,有些地区居民已出现“骨痛症”的症状。此外,城市污水中污泥的农业利用,以及城市垃圾、废矿渣、有毒废弃物的堆存、处置,化肥农药以及农用地膜的大量使用,公路两旁土壤的多环芳烃及铅污染等,对土壤环境产生极大的威胁。因此,深入研究各种环境污染物质在土壤环境中的迁移、转化、降解、残留等行为特征和变化规律,探寻经济合理、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加强立法与管理,保护土壤资源,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

土壤环境是地球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特殊的空间地位,上界面与大气圈和生物圈相接,下界面与岩石圈和地下水相接。因此,土壤环境成为各种物理的、化学的以及生物过程、界面反应、物质与能力交换、迁移转换过程最为复杂和频繁的地带,也是环境变化信息较为敏感和丰富的子环境系统,在整个地表系统中起着重要的稳定与缓冲作用。正是由于土壤环境的复杂性,土壤污染不像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那么容易被人发现,有时直到土壤中的污染物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和人体,并且对人体或动物造成毒害时,土壤污染才被发现,而此时,土壤污染往往已经十分严重了。早在1877年日本枥木县就发生了足尾铜山公害事件,铜矿山排出的含铜污水污染了附近的农田,致使数千公顷土壤和作物受害,造成严重减产。这是早期土壤环境污染的典型案例。

土壤环境还起着重要的净化、稳定和缓冲作用。土壤环境具有较强的净化能力、较大的环境容量,人类很早就把它作为处理动物粪便、有机废物和垃圾的天然场所,现代发展起来的污水灌溉、污泥施田等各种土地处理系统,更是在有意识、有目的地利用土壤的环境功能和环境容量。然而土壤环境的净化、稳定与缓冲作用是有限度的,如果输入土壤环境的污染物质的数量和速度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和容纳能力,土壤环境将会遭到严重破坏;而一旦土壤环境受到污染,不但土壤本身的治理难度大、周期长,污染物质还会通过各种迁移途径向大气、水和生物环境中迁移,产生“次生污染”。

因为土壤环境中各种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不但包括各种营养元素的循环,也包括重金属和化学农药等污染物质的循环,所以,土壤环境元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整个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的影响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

土壤中重金属元素和化学农药的生物地球循环一直是土壤环境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作为地表环境系统中的重要缓冲带,土壤可以吸收和容纳大气圈和水圈中的污染物质,但如果进入土壤的污染物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长期积累后形成的污染将会十分严重。例如,重金属在土壤中一般不易随水淋滤,也不能被土壤微生物所分解,使得重金属常常先在土壤环境中积累,有的重金属元素在土壤中还能转化为毒性更强的存在形态,再通过食物链等途径进入动植物甚至人类体内。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积累的初期通常没有明显征兆,不易为人们察觉和警惕,而一旦污染达到一定危害程度而表现出来时则很难消除。日本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生的土壤重金属污染,至今仍没有有效的去处办法。土壤环境中的农药可以通过挥发、扩散和迁移进入大气而引起大气污染,或随水迁移、扩散(包括淋溶和水土流失)进入水体而引起水体污染,进而导致化学农药在全球范围内的扩散。人们甚至在北极圈的冰层中发现了早已被禁止使用的DDT农药的残留物,可见土壤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所传送的污染物质早已遍布全球各个角落。这些重金属和化学农药等有害物质极易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浓缩,对动植物和人类造成危害。由此可见,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土壤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对人类影响的两面性,利用其有利的一面,防止其不利的一面。利用土壤的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来缓解和治理当前面临的一些污染问题,同时也要看到土壤污染的潜在危害性。在环境污染防治中,只有对包括土壤环境在内的整个地表环境系统进行综合整治,才是解决各种环境问题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土壤环境污染物的确定和来源的分析是实施土壤污染治理的重要依据。通过土壤环境污染物分析和污染源分析可以确定土壤污染类型、污染程度、污染事件和主要污染物,是实现土壤污染的科学治理和控制的基础。

根据土壤环境污染物性质,土壤环境污染物可分为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放射性污染物和病原菌污染物等。

土壤环境中主要无机污染物有重金属污染物、酸碱污染物和化学肥料3大类。其中,重金属污染物是土壤中最难以治理的一种,主要通过农田污水灌溉、重金属冶炼厂废气的沉降等过程进入土壤。重金属形态稳定、不会分解、容易富集,对其的治理无论从成本投入还是从对土壤本身的损伤来说都是难以承受的。镉、汞、铅、铜等是几种常见的污染物。

土壤环境污染源主要由人类活动引起,根据污染源的性质将其划分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物污染源、交通污染源、放射性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

由于污染物复杂、污染源多样,土壤结构特殊,土壤污染机制复杂,发生类型多样,而且表现特征也很突出,因此,具有多种类型的土壤污染。

根据污染物划分,土壤环境污染可以划分为有机物污染、重金属污染、放射性元素污染以及病原微生物污染。重金属一般通过水体和大气的沉降进入土壤中,工业“三废”是重金属的重要来源,重金属主要有汞、镉、铜、锌、鉻、镍、钴等。重金属不能被微生物分解,而且可为生物富集,因此,土壤一旦被重金属污染则其自然净化过程和人工治理都非常困难。此外,重金属可以被生物富集,因而对人类有较大的潜在危害。重金属污染目前已经成为土壤污染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根据污染途径划分,土壤环境污染可以划分为水体污染型、大气污染型、农业污染型以及固体废弃物污染型。固体废弃物通常是指生产和生活中丢弃的固体和泥状物质,包括工业废渣、城市垃圾、从废水和废气中分离出来的固体颗粒物等。堆放在土壤表面大量固体废弃物中的污染物会随雨水淋滤进入土壤造成污染。固体废弃物中含有重金属、有毒化学物质 油类 细菌等,固体废弃物污染的特点是,以污染物堆放地或填埋地为中心放射性向周围扩散的点源污染。

土壤环境污染具有以下两点危害:

(一)土壤污染对农业的危害

土壤是农业最重要的生产资料,是人类的食物来源。农田污染直接影响植物生长和人类健康与生存质量,所以农田污染历来是人们比较关注的一种土壤污染。

污染物浓度达到一定水平时农作物就会遭受灾害,导致农作物大量减产甚至死亡。例如,铜等重金属被植物吸收后集中后在植物的根部,很少向植物地上部分转移,致使植物根部重金属浓度过高,植物还没有成熟就已经被毒害 枯萎甚至死亡。

如果污染物在农作物收获时仍然在植物可以忍受的限度之内,植物仍然可以成熟,但是植物的细胞 组织或某一器官已经遭到毒害。这样的农作物被食用后,会直接对人体产生毒害。

(二)土壤环境污染与人类健康

土壤环境污染一旦形成,对人类健康就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一方面,土壤中有机污染物分解时可能会产生使人感官极为不愉快的恶臭气体,而且有些有机物降解时会产生危害动植物和人类的有毒气体;另一方面,土壤中的重金属和某些有机物也可以在植物体内富集,通过食物链影响动物和人类健康。

金属元素在自然界是广泛存在的,金属对生物和人类的生存尤为重要。例如,铁元素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必要元素,血液中铁的浓度过低会导致缺铁性贫血。锌元素能增强食欲,促进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增强创伤组织的再生能力,加速组织愈合等作用。人体缺锌,将引起锌酸活力减退而产生营养不良,嗅觉、味觉丧失,视力下降,贫血、肝脾肿大、生殖器官发育不全等症,还可以引起心血管疾病。

金属元素是人类祖先最早利用的元素之一,但是由于古代的冶金规模较小,很少造成大面积的重金属污染。随着人类采矿、冶炼技术、现代工业的发展,重金属污染已经成为很严重而且极难治理的污染之一。早在20世纪50年代前后出现的“八大公害”事件中,日本九州的水俣病、富山的骨痛病、四日的呼吸道疾病等都是由重金属污染所导致。在土壤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源主要来自矿业、工业、农业和交通等方面:

(一)矿业污染源:在重金属矿山开采过程中,尾矿未加处理或者处理不当都会使土壤环境遭受重金属污染,洗矿用水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也会造成土壤环境重金属污染,此外矿山开采的粉尘随大气沉降也会造成土壤重金属污染。矿业污染源的特点是,以矿山开采点为起点沿矿石运输方向、水流下游方向及下风向分布,污染面积较大。

(二)工业污染源:一般来说,工业中各个行业都会有重金属废料排放,其中冶炼业、电镀业、加工业、化学工业以及其他大量使用金属作为原材料或生产资料的行业都是重金属污染比较严重的行业。工业污染源的主要特点是,污染排放浓度较高、成分复杂、难于治理,大部分工业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都可以直接影响到周围居民,“三废”的处理不当均可以进入土壤环境造成污染事故。

(三)农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中的重金属污染主要来自农药和化肥以及污水灌溉。农药和化肥中会含有少量的重金属,随着农药和化肥的施用进入农田土壤环境;用含重金属的污水灌溉农田也会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污染物危害农作物生长,影响产量。富集重金属的农作物进入食物链则会影响人类健康。农业污染源的主要特点是,污染的主要土壤环境是农田,农田周边的土壤也会受到影响,对人类健康有着直接的影响。

(四)交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是指交通运输中,尤其是汽车运输中所排出的尾气中含有重金属,导致周边土壤环境受到重金属污染。汽车使用的汽油中一般含有重金属铅,随尾气的排放,会在公路两侧造成铅污染。交通污染的特点是:沿公路两侧分布,主要污染物是铅。在土壤环境中,重金属污染特点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土壤环境中重金属自身的特点;二是区别与水体和大气等介质中的特点:

(一)形态变化较为复杂;

(二)有机态比无机态的毒性大;

(三)毒性与价态和化合物的种类有关;

(四)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形式多样化;

(五)生物毒性效应的浓度较低;

(六)在生物体内积累和富集;

(七)在土壤环境中不易被察觉;

(八)在环境中不会降解和消除;

(九)在人体中呈现慢性毒性过程;

(十)土壤环境分布呈现区域性。常见的有害重金属元素污染有汞污染、镉污染、铅污染、鉻污染等。

重金属是对生态环境危害极大的一类污染物。重金属在土壤中的残留时间长,植物或微生物很难降解,且重金属在作物的可食部位过量积累后易于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或动物,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如何消除土壤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物已成为国际性难题。目前,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主要有物理、化学和生物治理方法,但这些方法绝大部分尚处于试验模拟阶段。适合重金属污染的物力修复方法主要有:改土法、清洗法、电动修复法、热处理法等。这些方法适用于治理面积小、污染较轻的土壤,而对于污染面积较大、污染严重的土壤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并且容易导致土壤结构破坏、土壤肥力下降和二次污染。

论环境污染之重金属污染的理论现状及防治措施 篇2

水体污染具有三级进程的特点, 分别是黑臭缺氧, 含有重金属, 含有毒化学品及过营养化。据不完全资料统计, 中国城市废水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排放到江流的比例高达65%, 三级进程污染现象严重。中国污染程度比世界平均污染程度高几十倍, 工业企业的废水、废气、废渣等三废超标排放是污染环境的主要因素。2012年各工业行业产值比重和废水排放量的比重见图1。

2 工业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废水中污染物种类较多。根据废水对环境污染所造成危害的不同, 大致可划分为固体污染物、需氧污染物、有机污染物、油类污染物、有毒污染物、生物污染物、酸碱污染物、营养性污染物、感官污染物和热污染等。

固体污染物以悬浮物、胶状物和溶解固形物三种形态存在于水中。固体悬浮物的危害:当水被悬浮物污染, 再大量排入自然界水体, 将造成水体混浊, 颜色改变。会自行沉降的悬浮物沉于水体底部, 会危害水底栖生物的繁殖, 影响渔业生产;沉积于灌溉的农田, 会堵塞土壤空隙, 不利于农作物生长;淤积严重, 还会堵塞水道。

废水中凡是能通过生物化学或化学作用而消耗水中溶解氧的物质, 统称为需氧污染物。绝大多数需氧污染物都是有机物质, 无机物仅有Fe、Fe2+、S2-、CN-等。因此, 一般情况下, 需氧污染物专指有机污染物。油类污染物主要是“石油类”和“动植物油类”有机化合物。废水中能对生物体引起毒性反应的化学物质都是有毒污染物。生物污染物主要是指废水中的致病性微生物, 包括致病细菌、病虫卵、病毒和有毒藻类。酸碱污染物主要废水中含酸性污染物和碱性污染物, 酸雨严重也会使废水中含有这类污染物。水质指标中以p H值来表征酸碱污染的存在。

营养性污染物, 废水中含氮、磷是植物和微生物的主要营养物质。如果这些营养性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江、海等水体, 氮、磷浓度分别超过0.2mg/L和0.02mg/L时, 就会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藻类和浮游生物迅速繁殖, 水体溶解氧下降, 导致鱼类和其他生物大量突然死亡。废水中能引起混浊、泡沫、恶臭、色变等现象的物质, 虽无严重危害, 但能引起人们感官上的不适, 统称为感官污染物。如果废水水温较高, 直接排入水体, 会造成水体的热污染。凡是因水温度过高对受纳水体造成的危害, 称为热污染。

3 工业废水特征分析

黑色金属冶炼、食品、纺织印染业化工、造纸及电力等行业是我国工业废水排放的主要行业, 据环境统计年报提供的数据, 化工行业排放量最大, 造纸行业其次, 电力行业次之。纺织、食品、医药、有色冶金等行业废水排放量稍高于工业总产值比重。

COD污染主要来源于造纸业及食品业, 比例高达2/3;金属排放量有一半来源于有色冶金行业排放量;悬浮物排放量行业按比例排名, 依次是造纸业行业、采掘行业、化工行业、食品行业及钢铁行业;钢铁行业、其他机械制造行业、化工行业及采掘行业占石油类排放量前四位;硫化物排放量较高的行业是化工行业及造纸行业;化工行业、钢铁行业、挖掘行业占据氰化物排放量排名前三位;挥发酚排放量主要来源为石油加工行业, 其次为化工行业、有色金属行业、造纸业。

除了排放量大的特点为, 排放物浓度高也是一些行业排放物普遍存在的问题。有色金属行业尤为严重, 氰化物及硫化物排放量居于首位, 是允许排放浓度的17倍, 其重金属的排放浓度也很高。化工行业除了重金属外其他各类污染物排放浓度高于国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二级标准;其中制革业的硫化物和挥发酚的排放浓度也高于二级标准;饮料行业、皮革行业、造纸行业、非金属行业、钢铁行业、化工行业的SS排放量高于平均排放量;金属制品行业的Cr6+排放浓度最高, 其次其氰化物浓度也比较高;制革行业、食品加工行业、饮料行业、化工行业、造纸行业、石油加工行业其COD排放浓度均较高, 高于各行业平均水平, 排放浓度其次的是食品制造行业、卫生行业、纺织行业、钢铁行业等, 低于二级排浓度的行业有采掘行业及机械行业。

4 工业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中国工业废水污染存在的问题有;经济结构不合理;工业用水率较低, 污染物排放系数较高;废水排放量和排放浓度较高;传统工业投资治理较少。

工业废水污染治理策略与途径包括:生产工艺减排, 废水循环利用和处理系统优化, 具体见图2。要从选择原材料入手控制生产工艺减排, 从源头控制工业废水的产生。尽量选择环保、污染小的原材料, 从环保的角度出发, 多于污染严重的材料要加强管理, 限制使用。废水循环利用环节和处理系统优化环节是紧密联系的, 不用的废水循环利用需要采用相应的处理系统来优化, 现在大部分工厂采用废水混合、集中处理的方式, 给实际处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建议使用不同种类的废水单独收集和单独处理可以降低工业污水处理的难度和管理难度, 实现了工业废水的循环利用。传统处理模式和新型处理模式对比图见图3。

根据我国工业废水存在的问题及国内外的治理经验, 我国工业应该走经济循环路线, 转变以往的发展模式, 调整战略;发展新科技, 对重点污染行业进行技术升级;建立科学的环境激励和监管系统。

在全国范围内对工业污染行业进行专项调查, 对重点地区、企业、行业工业污染行为进行清理整顿, 关停、淘汰严重污染企业, 进行综合整治工作。

建立全方位的污染防控体系。加强工业污染源统计方法, 建立工业污染源调查和抽查机制。强化工业企业污染减排监管, 执行工业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控制制度。推进污染集中治理、集中控制。加强环境管理, 依法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严格环境准入, 建立污染防治效机制领导负责制, 健全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要地区环境保护的投入, 建立的环境保护机制。加快技术革新, 开展工业废水防治技术试点, 探索工业废水治污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研究制订工业废水防治规划。

对传统工业污水行业应加大治理力度, 对于那些投资比例高, 回收率较低的行业, 比如造纸行业、制革行业, 要从根本上来解决问题, 积极引进先进生产技术, 和加工工艺, 提高回收率。加强化工和石化行业的技术改造和废水治理工作, 减轻其造成的环境污染,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发展自身潜力, 积极发展生产工艺, 对于经济效益很差的企业要坚决关闭, 重视基础科研工作, 应当优先考虑可能性大的技术问题。

重金属行业的氰化物和重金属的排放量和排放浓度非常严重, 要加强治理。指定实施严格的排放标准, 加大治理力度, 提高资料的利用率。

中小型乡镇普遍存在COD排放量超高, 应对区域进行集中处理, 建立集中式废水收集和处理设备, 各政府部门要协调合作, 推动工业园发展模式, 利用当地的技术、资源优势, 集中处理工业污水排放问题。针对小型企业进行产业重组, 调整战略性经济结构比例, 从政策和技术上获得支持。

加强企业, 群众的环保法制宣传, 树立科学发展观, 坚持可持续发展, 既要金山银山, 也要绿水青山, 正对对待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要协调发展。明确责任制, 控制污染, 宣传环保知识, 提高群众的环保意思, 监督企业。

参考文献

[1]98中国环境统计.专题组//国家统计局.中国环境统计.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9, 8.

[2]国家环保总局.1996-2005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1997-2006.

[3]谢红彬, 刘兆德, 陈雯.工业废水排放的影响因素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 13 (4) :394-398.

论土壤污染的危害及防治 篇3

土壤作为人类生存的`环境因子之一,如果人类利用不当就会被某些物质污染.虽然土壤具有缓冲毒害物质的作用,但当进入土壤的物质达到毒害水平时,就会使土壤和其他生态系统的自然平衡遭到破坏,最终危害人体健康.

作 者:邱燕  作者单位:菏泽市牡丹区农业局,丹阳路,1011号,274000 刊 名: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NONGCUN SHIYONG KE-JI XINXI 年,卷(期): “”(10) 分类号:X5 关键词: 

论环境污染之重金属污染的理论现状及防治措施 篇4

靖江市污染源普查现状分析及污染控制措施

摘要:江苏省靖江市作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组成部分,在综合实力快速攀升的同时,造成的环境污染也不可小觑.利用污染源普查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对本区域内的`污染物产生、排放特点及污染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在工业污染得到重视的同时,生活污染和农业污染也不可忽视.它们共同作用,造成环境质量水、气、土壤(底质)中多项指标超标.并针对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和农业污染的不同排放特征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作 者:仲冬梅 李金才 Zhong Dongmei Li Jincai 作者单位:江苏省靖江市环境监测站,江苏,靖江,214500期 刊: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Journal:CHINA RESOURCES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年,卷(期):,28(3)分类号:X820.2关键词:污染源普查 社会经济统计 环境质量 工业污染 生活污染 农业污染

烟区白色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篇5

烟区白色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

分析了烟叶产区烟田农用地膜覆盖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现状,提出烟草行业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研究开发可降解农用地膜,积极推广应用烟田秸秆覆盖等替代地膜覆盖的新技术,为彻底治理烟区白色污染、实现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作出努力.

作 者:程功  作者单位:河南省许昌市烟草公司,河南许昌,461000 刊 名:现代农业科技 英文刊名:XIANDAI NONGYE KEJI 年,卷(期): “”(12) 分类号:X53 关键词:烟草   地膜覆盖   白色污染  

论环境污染之重金属污染的理论现状及防治措施 篇6

1 我国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1.1 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

目前, 我国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总体特征是污染的程度逐步加剧, 污染的面积逐年扩大, 污染源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截至2011年底, 我国受Cd、As、Cr、Pb等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近2 000万hm2, 约占耕地总面积1/5。每年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逾1 200万t。重金属污染物在农业土壤中移动性差, 滞留时间长, 不易被土壤的微生物降解, 农业土壤是人类活动影响最强烈的一类土壤, 其环境状况直接与人们健康息息相关, 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和治理刻不容缓。

1.2 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

从重金属污染的传播途径来看, 我国农业土壤污染的来源主要有3个渠道, 分别是大气沉降、污水灌溉、固体废弃物。大气沉降主要是指在人类活动中产生的各种重金属粉尘进入大气之后, 经过自然沉降或雨水进入土壤中, 突出表现在煤矿、道路附近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高于内地, 城市郊区的土壤重金属污染明显高于农村。近年来,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许多工矿企业的污水未经分流处理便和生活污水一道排放, 造成农业土壤被大量污染。

1.3 4种常见的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物

(1) 汞 (Hg) 。汞一旦进入农业土壤后, 很容易生成汞化合物, 汞以及汞的化合物便会破坏土壤中的微生物活力, 阻碍农作物根系生长, 降低土壤肥力。在人类活动中产生的汞污染, 以塑料、电子、电池、氯碱等工业排放的废水中含量较大。人体摄入汞的方式主要是从环境中食用粮食、蔬菜、鱼肉和饮水[2]。人体含汞量为13 mg, 如果人体汞的含量达到130~150 mg时便会造成死亡。

(2) 镉 (Cd) 。镉是一种毒性很强的重金属, 土壤受到镉金属污染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繁殖和酶的活性, 达到一定量时便会使土壤生化过程减速。使植物矮化、褪绿, 造成减产甚至死亡。长期食用镉污染食品, 会损坏人的肾小管功能, 容易患软骨症和自发性骨折。造成农业土壤镉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有冶炼、燃料、电镀等工业废水, 使用含镉量较高的农药、化肥。

(3) 铬 (Cr) 。电镀板、制革以及纺织厂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的铬, 如果未经处理随意排放很容易对土壤产生铬污染, 而且极易被植物吸收蓄积, 不易降解。三价铬和六价铬对人体损害很大, 其中三价铬有致畸致残作用, 六价铬比三价铬毒性强百倍, 对物质有很强的致突变作用, 对人有诱发鼻咽癌和肺癌的危险。我国每年新排放铬渣约60万t, 历年累计堆存铬渣近600万t[3]。

(4) 铅 (Pb) 。一些铜矿厂、油漆厂附近以及公路两旁的农业土壤中铅的含量较高, 铅对人体骨髓造血系统、神经系统危害较大, 而且在人体内积累到一定量后便会造成人的肾脏疾病, 损害智力。长期食用被铅污染的农产品还会有很强的致畸、致癌、致突变的危险。据统计, 我国约有1.3万hm2的耕地受到铅等重金属污染, 致使粮食减产量达1 000万t[4]。

2 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对策

2.1 生态防治

近年来, 农业生态防治重金属污染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 其原理是通过控制土壤的氧化还原条件, 控制农业土壤中的水分状况及氧化还原电位, 通过打造相对较稳定的水淹期, 以大大减少重金属进入植物体内的含量, 进而预防和减少重金属被农作物吸收。此外, 在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地区, 可改变作物品种, 如种植一些经济林木或观赏花卉等。

2.2 化学防治

大力推广使用高效低残留农药, 通过添加抑制剂、硅酸盐等办法作为处理重金属污染的常用改良剂, 以此降低重金属污染物在土壤和农作物之间的迁移能力。在日常生产生活中, 利用一些对人体没有危害或有益的金属元素的拮抗作用, 能减少土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态。因此, 在轻污染土壤中, 可以施用少量有重金属拮抗性的金属元素, 对防止土壤重金属污染可起到很好的防治功能。在硝态氮蓄积过多的土壤中, 可以配施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消解亚硝酸盐。

2.3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农业土壤重金属污染具有成本低、见效快等特点, 通常有换土、排土、翻土、去表土等措施。对污染严重的土壤, 可采用换客土、去表土等方法。而对污染较轻的土壤, 一般多采用翻土方法, 其动土比少, 又可使表土中的重金属含量降低。物理防治土壤污染改良较为彻底, 但适合面积较小的地块, 对于大面积污染的土壤改良使用成本较高。

2.4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原理是利用植物所具有的吸收功能, 来降低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物的含量。例如通过对土壤定期喷洒清洗剂, 使土壤表面附着的重金属解吸入土壤溶液中, 再随清洗液流入预定的水体中与微生物作用, 从而达到降低或去除土壤中重金属的效果。生物防治土壤重金属的办法具有效果好、投资少、费用低、易于管理操作等优点, 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

摘要:近年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 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 我国农业土壤污染形势更加严峻。对我国农业土壤污染现状进行分析, 并提出合理的防治对策, 以供参考。

关键词:土壤污染,重金属,监测,现状,防治对策

参考文献

[1]孙彬, 管建涛, 等.黑土地变毒土土壤污染致粮食年产减100亿公斤[N].经济参考报, 2012-6-11.

[2]周宗灿.环境医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1.

[3]杨忠辉, 王兵, 黄顺红, 等.铬渣堆场污染土壤中重金属铬的存在形态[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2008, 18 (1) :373-376.

建筑噪声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浅析 篇7

摘要:随现代城市的发展进程愈加迅速,建筑施工所形成的噪声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建筑噪声逐渐成为主要的污染源并强烈的影响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因此必须对噪声污染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加以治理,而本文就从建筑噪声污染现状以及治理措施来进行研究分析,希望为后续的研究学习增添新的活力。关键词:建筑噪声污染;噪声污染;治理措施

噪声污染是指在一定环境内声音分贝达到一定等级后对人的生理及心理造成影响的一种污染,它是一种特殊的环境污染形式。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多种噪声污染相继产生,其中建筑噪声、工厂生产噪声是主要的污染源。建筑噪声主要来源于建筑机械发出的噪声。1.建筑噪声污染现状

噪声污染的特点是强度较大,多发生在人口密集地区,因此会严重影响居民的休息与生活。现代城市的发展进程愈加迅速,工程建设项目也日益增多,因此建筑施工所形成的噪声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将从建筑噪声污染现状以及治理措施来进行研究分析,希望为后续的研究学习增添新的活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以及城市化的全面覆盖,各地都相继出现大规模的房屋、基础设施等多种多样的工程项目建设,但是项目建设多毗邻居民居住环境,因此,项目建设造成的噪声污染正在严重的影响居民的生活和生产方式。当今建筑噪声污染的现状是在城市中建设公用设施等,以及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施工现场,都在大量使用各种不同性能的发动机械,由于这些机械的运作,使原来比较安静的环境成为噪声污染严重的场所。

特别是近年来城市建设中的商品房、城市建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拆迁地址的新建设等等,都是造成了建筑噪声的源头。资料显示,建筑施工现场噪声一般在90—130分贝之间,而人听觉最高可以接受的是30分贝的音量,当室内的持续噪音污染超过30分贝时,人的正常睡眠就会受到干扰,而持续生活在70分贝以上的噪音环境中,人的听力及身体健康将会受到影响。而建筑施工现场的噪声更是严重超出人听觉最高接受的音量,由此可见,建筑噪声污染的现状十分不容乐观,营造安静健康的居民生活环境是刻不容缓也是亟需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2.建筑噪声污染治理措施

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一份调查报告中说,在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城市,噪音污染问题相当严重,有些地区全天24小时的噪音达到75-80分贝。由此可见我国的噪音污染问题已经相当严重,因此必须对建筑噪声污染进行有效而强力的治理。

首先是降低施工机器噪音的强度等级只有从根源上寻找答案才能解决问题,例如建筑施工方可以引用高科技技术等等降低机器的噪音分贝数或者选用一些低噪音的施工机器等等都可以有助于噪声污染的治理。

其次是,对建筑作业时间进行严格的控制。要对建筑作业进行时间的严格控制,将群众的健康安全始终放在第一位上,如在居民稠密区等进行建筑作业的时间一定要避开居民的休息时间,如有特殊情况需要连续作业,应当同居民进行协商,一定将居民的安全健康放在首位,始终以人为本。

第三,是施工附近设置隔音围挡。从声源进行噪声污染,也要从声音的传播途径中阻碍噪声污染的传播,在施工作业的附近设置隔音围挡可有效防止噪声污染,尽量保护居民生活和休息的正常情况。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噪声污染了,很多城市尤其是二三线城市面临不断扩建的问题,一直都会伴随这样一种噪声污染,那么就不得不想办法去处理。

第四,是合理进行城市规划。建筑噪声污染与城市规划和建设布局等因素息息相关,因此在制定城市规划时,一定要适度,采取一次规划分片施工的政策,适度开发与作业,避免建筑施工噪声打扰居民生活的现象,减少或者降低施工噪声污染等。这是我们相关城市建设管理部门需要去积极处理与应对的事,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了,就会避免不必要的拆迁与重建工作,以免城市再成为“工地”之城,就能够很好的降低噪声污染了。

第五,是环保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建筑噪声污染的治理工作过程中,首先施工单位必须加以重视,其次环保部门要加强管理监督。我们相信,随着我国法律的逐步完善,科学飞速的进步,建筑噪声污染将会得到更好的控制。

总体上来说,对于噪声污染的治理还是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的,不同方式的噪声污染所采用的方式有所不同,但是人们都应该加强保护与责任意识,声音的传播是一种被动性的传播,人们无法拒绝声音,而我们生存在同样的一个大环境里,声音的传播是相互的,只有大家都提高了保护与责任意识,才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噪声传播所带来的对于健康的危害。3.结语

随着现代发展城市化的延伸,工程建设项目以及建筑施工作业所造成的噪声污染十分严重并影响居民的生活和生产,因此提出以上五个方面治理措施,希望为后续的研究学习提供新的方法。

参考文献

开封市大气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 篇8

概述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城市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已影响到开封市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开封市位于河南省中东部,面积6444平方公里。市区位于黄河冲积平原中部,地势平坦,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开封市属暖时代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清爽凉爽,冬季干旱少雪。开封市的大气污染主要集中在冬春两季,春季风大降雨少,空气干燥,扬尘多。而冬季采暖期长,且我市居民多数以燃煤取暖,由于冬季气候稳定,逆温出现的频率搞,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因此大气污染一直是突出问题。开封市的大气环境以总悬浮颗粒和降尘为主要污染物,其他还有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属于典型的煤烟型污染,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燃煤和扬尘等。

开封市大气污染的症结在于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不合理,工业多以污染严重且难于治理的中小化工为主,以煤为主要能源结构,加上环保投入不足,体制不顺,管理薄弱。使本来就处理效率不高的治污设施,更加难以良好运行。造成开封市大气环境面临严峻形势。严重的大气污染不仅损害居民健康,而且有损城市形象和声誉。因此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重现古都的碧水蓝天,正式我们当前的迫切任务。

改善开封的大气环境有以下几个主要措施:

1、调整产业布局和结构,加速发展无污染的高新技术产业,对污染严重的企业严格把关和监督。

2、完善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功能区分布。

3、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投入适当资金扶持节能行业,倡导节能减排。

4、大力推广使用绿色能源或轻污染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用天然气代替煤。

5、加大机动车监管力度,减少机动车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把控机动车尾气排放,加速发展清洁环保公共交通

6、完善法制,建立长效机制,提高公民保护大气环境的意识,加大法律的处罚力度。

7、政府部门要加强宣传力度,加强领导机制。

8、加强城市周边绿化建设,提高空气净化能力。

此外,制定地方排放标准、合理的能源价格和分配政策,深化燃煤锅炉拆并工作,推进集中供暖、热电联供,加大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力度,定期抽样检查大气环境,做到时时监督,即时调控等也是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重视的几个治理因素。

不断改善空气环境质量,是现在乃至未来开封市大气污染治理重要目标之

一。当然,能源结构优化和调整更是需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援助,建立一整套既节能环保又能满足人们能源需求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相信在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及广大市民积极参与下,开封市的大气环境问题会得到逐步的解决,市区的环境会在不久的未来变得清新美好。

姓名:杨鹏宇

城市噪声污染的现状及防治建议 篇9

1 城市噪声污染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 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稳步提升, 城市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 加之很多城市在进行城区布局规划中因为历史原因而让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混杂分布, 导致城市噪声源处于分散的状态下, 从而让城市噪声问题日益严重。相关科学调查显示, 噪声污染对于人体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人们的一生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处于睡眠中, 睡眠能够帮我们消除疲劳、缓解工作压力、恢复体能, 如果人们处于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下, 睡眠质量必然会有所下降, 长期以来就会导致人们出现失眠、记忆力下降等问题。另外噪声还会对我们的听觉产生危害, 如果一个人长时间处在高分贝的环境下, 会引起心绪不宁、心跳加速、血压上升的问题, 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头痛、神经衰弱等身体机能出现问题。总之噪声污染的危害是无形而巨大的, 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城市噪声的防治。

近年来, 虽然我国已经针对城市噪声污染问题增强了防治力度, 对于城市中的施工建设、工业噪声、生活噪声都提升了管控力度。比如说对于机动车实施的限制出行规定、市区内禁止车辆鸣笛、对噪声污染严重地区采取降噪措施等, 另外还对城市中声音环境相对较好的区域展开了进一步的强化管理, 从而让我国城市噪声防治工作质量提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说, 我国很多城市中依旧存在着十分严重的噪声污染问题, 噪声污染的危害程度依旧处于持续上升的状态, 它严重影响着城市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 对于我们的身心健康时刻进行着摧残。因此我们必须要认识到, 城市噪声污染的防治工作局面依旧严峻, 这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 我们必须相信有信心、有能力打赢噪声污染防治这场“恶仗”, 还人们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

2 城市噪声污染的防治建议

2.1 生活噪声的治理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 居民的物质生活质量得到了不断的提升, 人们逐渐开始重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各种社交活动、娱乐活动已经成为了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要认识到生活噪声实际上是不可能完全的清除的。我们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来防治生活噪声, 对于会影响到他人的娱乐活动我们应该对当事人友善的提醒;在进行房屋装修的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的避开公共休息时间;对于商场开展的促销活动等产生的噪声, 应该通过有关部门进行环境教育或者采取处罚措施。

2.2 交通噪声的治理

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加大对隔音屏障建设的投资力度, 或者可以给靠近道路的房屋安装上隔音效果较好的玻璃窗, 从而尽可能的降低交通噪声对人们生活产生的影响。另外要增强执法力度, 不断完善落实城市车辆消声检测制度, 定期对车辆进行抽检。由于机动车是形成城市交通噪声的主要来源, 因此我们必须要科学的限制城市内机动车的数量, 同时宣传健康出行方式, 不断促进公交事业的发展, 这些都是防治交通噪声的有效方法。比如说车辆行驶于多孔隙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上要比行驶在普通路面上所产生的噪声小得多, 因此我们在规划道路时应尽可能修建多孔隙沥青混凝土路面;另外要大力推动城市地下交通建设, 引导市民尽可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2.3 施工噪声的治理

城市建筑施工噪声一般来自建筑施工过程中各种机械设备所产生的声音, 因此我们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时要尽可能的选择一些噪声较小的机械设备, 采取先进的施工方法, 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 同时必须要加强管理。例如说城市市区中的施工可以选择钻孔桩、静压预制桩等机械, 通常来说施工时间应该尽可能的控制在夜间22点之前, 如果有特殊情况必须要提前到相关部门备案, 同时要做好通知告示工作。

2.4 工业噪声的治理

对于工业噪声的防治主要是依靠科学的城市规划, 把生活区、商业区与城市工业区分离开, 把生活区中的工业生产企业搬迁出去;企业要将那些陈旧落后的、产生噪声大的生产设备主动的淘汰升级。有关部门应该对那些噪声排放超标的、多次不改的企业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另外, 还有很多绿色植物拥有吸收和反射声波的功能, 所以我们可以在城市工业区种植一些灌木、乔木植物, 不仅能够起到绿化作用, 还能够净化空气, 降低噪声。

3 结语

总之, 对于城市噪声污染的防治一定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我们不仅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对噪声进行治理, 同时还必须要对城市建设进行科学规划, 大力加强城市噪声污染的防治宣传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够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 才能够对城市噪声进行有效的控制, 从而最大化的降低其危害, 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砚华, 张朋, 高小晋.我国城市噪声污染现状与特征[J].中国环境监测.2009 (04) :30.

论环境污染之重金属污染的理论现状及防治措施 篇10

作者:杨芙蓉等

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4年第28期

摘要近年来,黔江区畜禽养殖规模化发展迅速,随着规模化养殖场数量的不断增加,养殖污染问题呈堆积化态势,制约了生态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进一步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成为黔江区畜禽养殖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亟需解决的问题。阐述了黔江区养殖现状,分析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进一步推进黔江区畜禽污染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黔江区;畜禽养殖;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S815.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0517-6611(2014)28-09788-02 作者简介杨芙蓉(1981-),女,重庆人,助理工程师,从事环境保护研究。

收稿日期20140826 重庆市五大功能区划分将黔江区确定为生态保护发展区,既要在生态保护中推动发展,又要在发展中搞好生态保护。黔江区地处渝东南中心腹地,主要以山地为主,辖区内有30个街道、乡镇,养殖业是黔江区农业的主要产业之一。畜牧业迅猛发展,畜禽养殖量不断增加,同时也致使畜禽排放粪污量激增,各种废弃物相应增加。如果这些粪污处理不当,势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引发各类突出的环境问题,甚至成为灾难。如何治理好养殖污染,使粪污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促进养殖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友好,是建设生态区、实现美丽新黔江面临的一大课题。

1畜禽养殖基本情况

黔江区养殖业以生猪养殖为主。据2013年统计数据可知,黔江区较大规模养殖场有407家,年存栏量165万头生猪当量,占全市养殖总量的5%左右。年存栏生猪100头以上养猪场154家(500头规模以上养猪场51家、1 000头以上养猪场20家、3 000头以上的养猪场7家),其中规模化养猪场(常年存栏量300头以上)53家,区内养猪场平均存栏量2 863头。规模化养牛场(常年存栏量100头以上)7家,年存栏肉牛50头以上的养牛场7家,年存栏量1 964只;规模化养羊场1家,年存栏量810只;规模化养鸡场(10 000只)7家,年存栏量5 000只的养鸡场6家,年存栏量20.35万只;兔场3家,年存栏量8.535万只[1]。

规模化养殖场主要集中在沙坝、石会、五里、马喇、中塘、鹅池、金洞、邻鄂等乡镇。畜禽养殖产生大量的粪污是畜禽污染的主要源头。据统计,全区规模场年产生湿粪15.45万t,龙源期刊网 http:// 污水56.15万t;畜禽养殖主要污染物COD和NH3N排放量分别占全区COD、NH3N排放总量的60%和51%,是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2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污染物治理的基础设施不配套,污染物处理利用率低

目前,黔江区中小规模养殖场(以下称规模养殖场均为存栏生猪当量100头及以上规模)中还有65家养殖场未进行清污分离,占规模化养殖场总数的61.3%;57家养殖场未实行粪污干湿分离,占规模化养殖场总数的53.8%;71家养殖场未建成沼气池,占规模化养殖场总数的50%,直接排污至区内主要河道的养殖场有7家,加大河流的环境污染程度,形势不容乐观。已建成规模养殖场的污染物大多数都是经简单处理后直接排放;另外,现有的粪污处理设施都比较简陋,污染物排放量大于污染物治理设施的处理能力,部分规模养殖场的储粪池、沼气池、沉淀池等治理设施都未进行防渗处理,成为地下水的潜在污染源[2]。

畜禽粪污管网还田配套面积不够。目前,黔江区规模养殖场中只有24家养殖场进行了粪污管网还田处理,还田总面积仅有281.4 hm2,大部分干粪露天堆放,对周围环境污染较重。畜禽粪便中有害微生物、致病菌及寄生虫卵增加来自粪便中病原体可能引起的疾病传播风险。畜禽养殖污染引起的投诉日益增多,纠纷不断发生,已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之一。2.2养殖场区划及污染控制实施力度不够

长期以来,各级环保部门对畜禽废弃物污染环境问题的重视和管理不够。加上规模化畜禽养殖是近10年来发展起来的,由于法律法规的滞后和政策导向等原因,畜禽养殖场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等制度滞后,因此各级环保部门尚未对畜禽废弃物的环境污染实施有效的环境管理。

畜禽养殖、污染物治理管理部门间的职责模糊不清,各部门协调配合不畅,对规模化养殖场畜禽废弃物的治理监管力度不大,使污染物治理设施建设工作的技术指导和监督管理工作不能很好执行,造成设施建设不够规范,畜禽养殖废弃物不能做到达标排放[2]。从黔江区实际情况来看,畜禽养殖业环境影响评价环节中未批先建居多,不符合养殖区划的现象严重。目前,全区规模化养殖场在禁养区的有18家,占规模养殖场总数11.8%;在限养区的有46家,占规模养殖场总数的30.06%。

2.3农畜脱节致使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难

传统的一家一户养殖模式中产生的粪污作为有机肥能够就地消纳。随着养殖规模的日益扩大,粪污量急剧增长,众多规模养殖场需要大量粪污还田土地[3]。但是由于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分散种植面积急剧缩小,黔江区85%的土地是山地,集中规模化种植难以形成,且多数养殖场未发展种植业,造成畜禽养殖的粪污不能得到就地充分消纳,农畜结合脱节,致使大量畜禽养殖粪污直接排放。畜禽养殖粪污处理途径单一。目前,养殖场粪污处理主要以修建沼气

龙源期刊网 http:// 池、就近浇灌农田为主,处理途径相对单一;配套有机肥加工企业、农业季节性有机肥加工少;生态循环养种基地配套发展甚少。3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对策与建议

3.1完善养殖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对养殖污染治理的资金投入

针对目前养殖场的沼气池、粪污处理设施建设不配套等问题,建议各级政府在重视工业污染治理的同时,要加大对养殖污染治理的资金投入[2]。严格按照环保部发布的《农村小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项目建设与投资指南》中的畜禽养殖治污设施建设要求,大力推广雨污、粪尿、净污“三分离”技术,采用干清粪工艺,实现粪尿干湿分离,建设沼气池、沼液储存池、人工湿地、氧化塘等污染处理设施,完成畜禽粪便废渣储存设施和场所的配套建设改造工程,实现粪尿的无害化处理。建立养殖生态治理与政策补助挂钩机制,对符合养殖条件的养殖场、合作社纳入扶持对象,政府给予适当的资金补助,同时支持引导养殖场的配套产业发展。

积极引导养殖场增加污染治理投入,修建养殖污染治理设施和开展养殖污染综合治理,改善养殖场内外环境。对于生猪存栏100头以上的畜禽养殖场,必须严格按照《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72009),实现干湿分离,干法清粪,粪便、沼渣堆肥发酵,沼液还田,还田面积不足的采用工业污水治理模式或“沼气池+氧化塘”方式,污水经过“厌氧+好氧”深度处理后达标排放,实现粪便污水的无害化处理。畜禽养殖场必须保证污染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行,提高设施运行效率,实现生态经济型无公害化生产,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畜牧业。

3.2加强畜禽养殖发展规划制度和落实力度

严格执行国务院《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国家环保总局《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重庆市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畜禽养殖区域划分管理规定和重庆畜禽养殖区域划分及养殖污染控制实施方案的通知》(渝府发〔2007〕103号)以及黔江区政府办《关于印发黔江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区域划分及养殖场污染控制实施方案的通知》(黔江府办发〔2013〕85号文件),层层落实畜禽生产发展规划和畜禽粪便及污水的治理规划,按照进退有序的原则,逐步取缔在“禁养区”范围内的养殖场,逐步削减“限养区”的饲养总量。各级政府在加强生态治理的同时,将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生态示范区建设的重点工作来抓,加大各级政府部门的监督管理力度,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要充分考虑消纳土地、配套产业,合理布局“适养区”内的养殖场。合理确定养殖规模,避免盲目追求建大场,同时规模养殖场之间保持相对距离,防止大量粪污无法治理消纳和养殖场之间相互污染的问题。

3.3推进畜禽养殖与土地消纳配套,提高治污能力

龙源期刊网 http:// 采取建池蓄粪的养殖户(场),应与自有或周边的耕地及所种植作物相匹配。沼气发酵模式,其沼液常年产生,应与周边农业种植(如蔬菜、花木、林果等)业主做好对接,签订消纳协议,避免成为另一种污染源。就某一养殖场而言,养殖规模应与生产水平、防疫条件、粪污处理能力相适应,切勿盲目求大,污染周边环境[4]。畜禽粪便污染治理工程是一种能源与环境的综合性工程,要加强对畜禽粪便处理技术和综合利用技术的不断摸索,大力推广畜禽污染防治无害化处理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努力降低治理成本,提高科技含量。总结现有成功的各类治理技术和治理模式,大力推广综合治理工艺,推广“能源生态型”、“能源环保型”的处理模式以及发酵床养殖(也称畜禽粪便原位降解健康养殖,多应用于养猪,以木屑作为发酵床主要原料,接种优势菌种,降解畜禽粪便)的环保生态养殖技术,促进种养业协调发展,缓解畜牧用地和环境污染给畜牧业带来的制约,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实现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向资源循环型社会发展,形成生产与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畜牧产业,实现畜禽污染物生态利用和零排放的目标。3.4积极推进农村畜禽养殖发展生态模式

充分发挥政府协调和服务职能,结合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在大型养殖场和养殖密集地区开展沼渣沼液输送和施用、沼气发电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建成有机肥加工厂,生产商品有机肥,农田推广使用有机肥,从根本上解决了地区性过剩和季节性用肥矛盾的问题,实现就近区域的生态循环养殖模式[3]。结合 “生态保护发展区”的功能定位和农村城镇化建设要求,制定农村畜禽养殖业实现循环生态经济相关配套政策。由各级政府政府规划、指导养殖场选址,根据辖区实际规划建设一批与土地肥料消纳面积相适应的生态养殖小区。以促进农民增收为契机,大力推广“猪-沼-藕”、“猪-沼-鱼”、“猪-沼-果”、“果园养鸡”、“鱼鸭联养” 等种养结合模式[5]。①从政策上鼓励在荒地、草地、林地面积大的地方建设养殖场,从选址的第一步上充分考虑生态平衡,同时实现种养结合,建立以镇、乡为单位的养殖专业合作社,为养殖的销售铺好路;②选取符合条件的养殖区,打造养殖与农田(水田、旱地)、茶(果、桑)园、花卉基地、养殖水面和民俗生态旅游统一的生态养殖示范区,既可以实现旅游、观光,也可为科研提供实习基地,有利于探索更先进的畜牧理念。4小结

综上所述,推进黔江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需要黔江区生态建设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结合。一方面,政府应增加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补助和投入,同时加强宣传引导,提高养殖业主环境保护意识;另一方面,应结合黔江区“生态保护发展区”的功能定位和农村城镇化建设要求,政府规划选址,发展种植-养殖-环境一体化生态无公害化畜禽养殖模式,打造养殖和民俗生态旅游统一的生态养殖示范区,解决畜禽粪尿污染问题,提高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1]

论环境污染之重金属污染的理论现状及防治措施 篇11

摘要:界定机动车维修、报废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废水、土壤污染为机动车二次污染,并通过实地调查、监测分析广州市12家定点报废汽车回收公司,开展机动车二次污染现状研究.研究表明,报废机动车回收过程中对资源化金属的回收利用成效较好,但对用途不大的部件随意渠道转移,对危险废物和严控废物未能较好处理;大多没有完善废水处理设施,废水直接排放;土壤多项特征污染物超标严重.针对广州市机动车二次污染现状,提出了加强法规建设、环境监控、行业管理、清洁生产等防治措施.作 者:岑慧贤 余斌 李云虹 作者单位:岑慧贤,余斌(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广州,510030)

李云虹(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广州,510700)

农村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 篇12

1 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

目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不容乐观,乡镇企业污染严重,生活垃圾随意堆弃,农药、化肥过度使用,废弃物随处可见,土壤污染严重,人畜饮水安全无保障,雾霾出现。

1.1 农村乡镇企业对农村生态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给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活力,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为农民致富提供了途径。乡镇企业的共同特点是规模小、资金少、技术含量低、能耗高、污染大。水泥、小化工、小铸造、小建材、小印染等企业,虽然这些年经政府有关部门的治理,有的实现了关停,有的实现了关停并转,但由于利益驱使及地方部门保护,企业生产过程中污水、废气、废弃物随意排放的现象屡禁不止。有些企业为了逃避执法部门的打击,白天生产启动污水、废气设备,晚上则直接排放。而那些排污不达标、不许生产的企业则组织深夜生产。虽然治理污染的力度越来越大,但企业生产造成的污染却日趋严重[2,3]。

1.2 农村生活垃圾对生态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在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垃圾越来越多。一些农户环保意识低,将厨房垃圾、废旧塑料制品、废旧电池、破旧衣物等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在村边、田边、道边、池塘边。多数农村由于缺乏对生活垃圾的清运和处理措施,长期以来越积越多,垃圾围村的现象已很普遍,严重影响了农村生态环境,其危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污染土壤,降低土壤肥力。垃圾长期堆放产生有毒气体污染空气,产生的渗出液破坏了土壤的生态平衡,降低土壤肥力。据调查,全国受工业“三废”和生活垃圾、农药化肥污染的耕地约占耕地面积的1/5。二是污染水源和空气。废水直接排放,垃圾直接倾倒和垃圾的腐烂物渗入地下后,导致水源污染,直接影响农民的饮水安全。灌溉用水的污染又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最终影响到食品安全。另外,露天垃圾长期得不到处理,在夏季蚊蝇滋生,高温促使有机物发酵,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污染了大气环境,严重危害了村民的身心健康。据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孙燕院士介绍,近50年来我国癌症的发病率一直处于上升趋势,特别是近20年,我国的癌症死亡率上升了29%,这些与我们的生活环境、食品安全有着直接关系[4]。

1.3 农用塑料薄膜和生活用食品袋、包装袋污染严重

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塑料大棚使蔬菜、瓜果生产等不再受季节的限制。调查表明,我国农业地膜覆盖面积一直呈持续增长态势。1981年农作物地膜覆盖面积为15万hm2,到1991年达到490.9万hm2,2001上升到1 096万hm2,2005年更是达到1 350 hm2。农膜的使用量从1991年的31.9万t增加到2005年的95.9万t,近几年随着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农膜用量持续增加。另外,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在饮食、购物时使用大量的塑料袋,这些塑料袋最终作为垃圾被丢弃。在自然环境中这些农用残膜和废弃塑料袋很难被降解,长期存在于土壤中,破坏了土壤结构,影响土壤的透气性、透水性。据模拟试验表明,土壤中残膜量达到37~45 kg/hm2时,小麦和蔬菜分别减产7%和10%左右。

1.4 农药、化肥的过量使用,致使土壤污染加剧

农药、化肥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料,对保障农业增产增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年来,许多农民不讲究科学施肥、合理用药,过度使用农药、化肥,严重影响农产品安全。到1999年底,我国农药总施用量为131.2万t,农药平均用量为13.97 kg/hm2,单位面积总施用量比国外发达国家约高1倍,而农药的利用率比发达国家低13%~20%,农药对农作物病虫害真正的有效防冶仅占施药量的10%~20%。过量施用的农药除部分进入大气外,40%~70%残留于土壤。现在明令禁止使用的高剧毒农药,如六六六、滴滴涕等对土壤形成的污染依然存在。20世纪90年代,全世界施用氮肥量为8 000万t,其中我国用量达1 726万t,占世界用量的21.6%,我国耕地平均施氮肥224.8 kg/hm2,农业生产中氮肥的平均利用率为30%~41%,过量施肥造成土壤板结,团粒结构遭到破坏,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污染了空气和水源[5]。

2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确保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面对当前日益恶化的农村环境,为了保护环境,确保食品安全,在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代化的建设过程中,要科学论证、超前规划、科学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2.1 加大对乡镇企业生产过程造成污染的管控力度

农村生态环境日益恶化,以牺牲环境换取企业发展的模式必须停止。对小矿山、小水泥、小化工、小钢铁等高耗能污染的行业,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大治理力度,搞好关停转并工作,促进企业设备改造和技术升级。一是加大环境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要广泛宣传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增强民众环境保护的意识,提高人们对环境污染所造成危害的认识。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工作,检举揭发污染环境的行为,加强社会监督。二是转变经营思想,发展低耗、高效环保经济。企业法人要转变传统经营理念,树立绿色环保的观念,结合当地资源和企业实际,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更新设备,采用新工艺,逐步实现清洁生产。三是搞好规划,减少污染。政府部门要搞好规划,建立工业园区,建立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对冶金、化工、建材等企业污染排放物集中处理,鼓励企业在园区内建厂生产。四是加大执法力度。环保部门要加大对企业的检查力度,依法、依规对违法企业实行相应的处罚措施。

2.2 治理农村生活垃圾

一是提高村民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我国大多数农村经济欠发达,村民的生活还不十分富裕,有些地区刚刚解决了温饱问题,还有少数地区的农民连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村民柴草随地堆放,垃圾随手丢,污水随意排放,环境保护意识差。因此,必须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提高村民保护环境的意识,使村民认识到农村环境污染将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许多危害。二是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近年来,农村垃圾越积越多,村民随意丢弃生活垃圾,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农村没有垃圾收集点,或所建垃圾收集点分布不合理,或长期无人负责清运垃圾。随着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开展,国家优惠政策逐渐向农村倾斜。政府部门要根据农村的不同情况,合理规划,投资兴建方便村民就近投放的生活垃圾收集设施,安排专人及时清理,定期清运处理,鼓励村民进行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加大资金帮扶力度,降低减少污染源[6]。2012年河北省在全省开展了农村基层建设年活动,其中一项惠民工程是政府投资3万元对帮扶村进行环境整治,按每40户建设1个垃圾池,每80~100户配备1名保洁人员,配备垃圾清运车,对垃圾定期清运,效果很好,受到了村民的好评。三是及时做好对生活垃圾的处理工作。生活垃圾处理不当,会引起二次污染。目前,农村垃圾处理的方式主要有埋填、堆肥、焚烧、生产沼气等方式,无害化焚烧处理投资成本高,堆肥技术并不十分成熟,有条件的地方用来生产沼气,大多数采用填埋处理。在以后的垃圾处理过程中,要逐渐采用更高效环保的处理方式。

2.3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引导农民合理用药,科学施肥

为避免盲目施肥,将土壤取样,送到农业部门进行土壤元素化验,根据化验结果,对农作物对应施肥,实施土壤测土配方施肥,该方法能达到适量、高效、丰收的效果。在农作物的生长期间,搞好病虫草害的预测,选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科学防治,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生物防治。

2.4 从源头上控制白色污染

农用残膜和日常生活的废旧塑料袋包装,称为“白色污染”,是农村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农业生产离不开农膜,对农用残膜国家应出台回收政策,建立回收网点,将残膜尽可能地收集起来,由有关部门进行集中处理。对于人们日常使用的塑料袋、塑料包装袋,目前生产技术不能使其很快降解的情况下,政府出台规定提倡使用多次循环使用的购物袋,虽然会给生产企业带来经济损失,并给消费者带来不便,但可以从源头上杜绝白色污染,保护环境。

2.5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生产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过程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农民对机械作业越来越依赖,原先分散的小地块,阻碍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政府部门要出台优惠政策,引导农民将分散的土地以入股、转包、租赁等行式流转给种植大户、合作社组织、种田能手等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形成农业生产的规模经营。这样便于对农业生产进行科学种植、合理施肥、科学防控、统一管理等措施,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提高农产品的品质。

摘要:介绍农村生态环境的现状,提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生态环境,现状,治理措施

参考文献

[1]农业部.农业部关于印发《“十一五”时期全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EB/OL].(2006-11-28)[2013-3-18].http://www.chinaacc.com/new/63/73/142/2006/12/wa806521971212160024368-0.htm.

[2]李廷友,林振山,谢标.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治理对策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6):2705-2707.

[3]余进祥,刘娅菲.农业面源污染理论研究及展望[J].江西农业学报,2009,21(1):137-142.

[4]李珮.农业污染:食品和生态安全的隐蔽杀手[J].生态经济,2005(2):12-19.

[5]张维理,武淑霞,冀宏杰,等.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形势估计及控制对策I.21世纪初期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形势估计[J].中国农业科学,2004,37(7):1008-1017.

论环境污染之重金属污染的理论现状及防治措施 篇13

面源污染是威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对宁夏饮用水水源地面源污染控制进行了探讨.

作 者:丁燕 辛亮 丁涛 作者单位:丁燕(青铜峡市环境保护局,宁夏,青铜峡,757600)

辛亮,丁涛(宁夏环境保护局)

农药污染现状与环境保护措施 篇14

农药污染现状与环境保护措施

摘要:使用农药是人类防治病虫草害的主要手段之一,同时也导致了人类生存环境的污染.介绍了使用农药对环境的`影响及污染现状,提出了减少农药污染环境的举措.作 者:刘世友 作者单位:丰县乡镇工业技术研究所,江苏,丰县,221700期 刊:河北化工 Journal:HEBEI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INDUSTRY年,卷(期):,(1)分类号:X592关键词:农药 污染 环境保护 措施

论环境污染之重金属污染的理论现状及防治措施 篇15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清洁生产,防治,对策

重金属通常是指密度在4.5g/cm3以上的金属。在工业上常见的重金属有10种:铜、铅、锌、锡、镍、钴、锑、汞、镉和铋。重金属广泛分布在大气圈, 岩石圈, 水圈和生物圈。在正常情况下, 在自然背景水平的重金属的浓度较低, 因此无法达到有害的程度。但是, 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和废水排放, 以及杀虫剂的广泛应用, 有毒重金属, 如铅, 镉, 汞, 砷, 铬, 锑, 进入空气, 水和土壤中, 引起重金属对环境的污染。重金属污染通过食物链形成食源性污染。在生产和生活中, 如果重金属及其化合物处置不当很容易引起环境污染, 因重金属污染在环境中难以被微生物降解, 常常被周围的动植物吸收而存在体内, 再通过食物链的富集浓度最终会大幅度增加, 进入人体后会给人的健康带来较大危害。

1 辽宁省重金属污染现状

1.1 重金属污染行业分布及超标情况

全省排放重金属的五大行业清洁生产总体水平不均匀。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重金属产生量强度最大, 但排放量强度较小, 生产工艺水平较高, 清洁生产水平亦较高;皮革及其制品和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的重金属污染物产生量强度不大, 但这些行业的生产规模较小, 排放量强度大, 生产工艺水平较低, 清洁生产水平亦较低。五大行业中, 金属制品行业的六价铬排放超标;皮革等及其制品业接近排放标准。而其它各个行业重金属排放平均浓度不超标。

1.2 全省废水中重金属污染物产生及排放现状

根据污染源普查结果, 全省废水中汞、铬、铅、镉、砷等5种重金属的产生量约为461228千克, 其中产生汞271千克、镉108211千克、总铬9339千克、六价铬47246千克、铅99039千克、砷197122千克。葫芦岛市废水重金属污染物产生量占全省的比例高达47.8%, 是辽宁省废水重金属污染物产生量最大的地区。辽宁省废水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为6437千克。其中, 朝阳市占24.33%、丹东市占23.00%、葫芦岛市占12.56%, 是全省排放量最大的三个地区, 占全省的59.89%。

1.3 全省废气中重金属污染物产生及排放现状

全省废气重金属污染物产生6126724千克, 主要来自于铅锌冶炼、铜冶炼、电池制造等行业, 而铅锌冶炼行业重金属污染物产生量为6092653千克, 占全省的99.4%;全省废气重金属污染物排放量110286千克, 铅锌冶炼行业排放量为78417千克, 占全省的71.1%, 铅锌冶炼行业是我省废气控制的重点行业。葫芦岛市废气重金属污染物产生量1798856千克, 锦州市1587679千克、丹东市1543669千克、鞍山市1193924千克, 四个城市产生量占全省的99.96%, 是废气重金属污染物产生最大的地区。

1.4 重金属环境质量现状

1.4.1 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

全省重金属超标断面共有7个 (见表2) , 分布在葫芦岛市兴城河、营口市沙河和大旱河以及抚顺市苏子河和社河, 主要污染因子为镉、铅和六价铬, 均为轻微超标。其中六价铬浓度超标相对较多, 最大超0.8倍数, 其次是铅浓度最大超标0.6倍, 镉浓度最大超标0.12倍。水源地超标断面2个, 分布在葫芦岛兴城河郎家窝棚和新地号两个断面, 超标项目为铅, 两个断面铅的超标倍数分别为0.6和0.3倍。

1.4.2 土壤环境质量状况

根据2007年全国土壤普查结果, 全省土壤重金属污染环境质量总体良好, 但个别区域重金属污染较严重, 污灌区耕地存在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在沈阳、丹东、营口、阜新、锦州、本溪、大连、葫芦岛、鞍山等地区均有土壤重金属超标地块分布。全省土壤重金属污染元素主要为镉、铬、砷、锌、铅、汞、铜、镍、钴、锰。全省镉污染类型主要为污灌区、重污染企业及周边地区、工业企业遗留或遗弃场地、垃圾排放场, 铬、砷、锌、铅、汞含量超标主要存在历史遗留污灌溉区以及沈阳、丹东、阜新等地重污染企业及周边地区、采矿区及周边地区、重金属危险废物堆存区及周边地区。

1.4.3 海洋环境质量状况

根据2008年辽宁省海洋环境质量报告, 由大辽河、小凌河、大凌河、双台子河携带入海的各类重金属共126吨。2008年, 辽宁省近岸海域水质略有好转, 局部地区有重金属污染存在。铅污染出现在整个辽东湾海域及鸭绿江口海域;镉污染出现在整个辽东湾海域, 但污染程度较轻。沿海各市近岸海域海水环境质量:丹东、营口、盘锦、锦州存在铅污染, 葫芦岛存在铅和镉的污染。

2 辽宁省重金属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

2.1 资源分布不均、产业布局不合理

我省有色金属、贵金属及稀散元素矿产地148处, 是全国有色金属重要产地之一。但是, 我省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具有小矿多, 大矿少;贫矿多, 富矿少;共生矿多, 单一矿少;难选冶矿多, 易选冶矿少等特点, 造成开采中含重金属的“三废”产生和排放总量均较大。全省涉及重金属行业相对集中, 行业分布特点与区域矿产资源紧密相关。全省铅锌冶炼集中在葫芦岛市和丹东市;金冶炼主要在丹东市;金矿采选集中在丹东市、朝阳市;毛皮鞣制加工集中在中辽阳市、阜新市;全省钨钼矿采选、冶炼集中在葫芦岛;而全省金属表面处理及热处理加工主要分布在大连、沈阳、锦州和丹东。全省涉重企业众多, 规模大小相差悬殊, 大部分采选行业集中在葫芦岛市、丹东市、朝阳等地, 造成以上区域重金属环境污染风险突出。

2.2 部分涉重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偏低, 治理水平低

全省排放重金属的五大行业清洁生产总体水平不均匀。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重金属产生量强度最大, 但排放量强度较小, 生产工艺水平较高, 清洁生产水平亦较高;皮革及其制品和有色金属矿采选业的重金属污染物产生量强度不大, 但这些行业的生产规模较小, 排放量强度大, 生产工艺水平较低, 清洁生产水平亦较低。五大行业中, 金属制品行业的六价铬排放超标;皮革等及其制品业接近排放标准。而其它各个行业重金属排放平均浓度不超标。

3 辽宁省重金属污染防治管理对策

3.1 转变发展方式, 加大重金属综合治理力度

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相关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坚决取缔关停重污染企业, 分解落实、按期完成。以涉重金属企业的高污染高排放的生产能力为主要对象, 逐步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或符合产业政策但污染排放经治理后仍不稳定达标的企业, 关停落后产能和污染高排放的小企业, 制止违规建设和违法排污。全省2015年底之前将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共131家。

3.2 采用综合手段, 实施严格的重金属污染源监管

全面实施重金属排放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 加强对企业污染的防治、监督和检查。建立重金属排放企业监督性检测和检查制度, 各市每两个月对重金属排放企业车间 (或车间处理设施排出口) 企业排污口水质及厂界无组织排放情况开展一次监督性监测, 重点检查物料的管理、重金属污染物处置和应急处置设施情况。

3.3 积极推进清洁生产, 实施污染源综合防治

积极推动产业技术进步坚持控新治旧, 强化源头防控重金属污染, 大力推进高效、能耗物耗低、环保达标、资源综合利用效果好的先进生产工艺。依法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积极推行清洁生产,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工艺改造, 减少含重金属原材料的应用, 减少生产工艺过程中的含重金属副产物或污染物产生, 从源头降低重金属污染环境风险。所有重金属企业每三年开展一次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并严格实施。组织清洁生产审核评估验收, 并公布结果。国家和地方污染治理资金应优先支持重金属企业发展循环经济, 推进资源综合利用。

3.4 搞好重金属环境修复试点, 逐步解决历史遗留污染问题

围绕重点区域、重点企业和重要历史遗留污染问题, 结合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全国土壤现状调查等, 自2011年开始, 根据国家重金属规划要求, 开展全省重金属污染场地环境调查与评估, 在“十二五”内完成基础调查工作, 建立我省重金属污染场地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 并实施动态管理。开展污染场地风险评估, 根据污染等级和危害程度, 确定“优先修复名单”, 制定中长期修复计划。

参考文献

[1]刘刚, 李清彪.重金属生物吸附的基础和过程研究[J].水处理技术.2002 (01) .

[2]郑兆芳.水体中重金属污染的危害及其防治[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1995 (Z2) .

[3]刘勇, 夏之宁, 袁佩.水体中重金属形态的毒性研究方法[J].理化检验 (化学分册) .2001 (06) .

[4]徐林通.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治方法综述[J]知识经济, 2011 (21) :86.

[5]黄勇, 郭庆荣.城市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综述[J]热带地理, 2005, 25 (1) :14-18.

上一篇:植物的味道作文800字下一篇:廉政个人剖析整改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