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优则成散文

2024-06-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学而优则成散文

学而优则成散文 篇1

人们都知道“学而优则仕”,此语出自《论语・子张》,是孔子的弟子子夏所说的。意思是说,学习学好了,就可以去做官,以便更好地推行仁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出仕是“时习之”的途径之一,也就是把所学的、所修的东西应用到从政的实践之中。

文革期间,批判“学而优则仕”是修正主义的教育路线是可以理解的,如今“学而优则仕”已经成为社会时尚和学子们梦寐以求的目标。那些考上清华、北大的学霸们前程似锦,众所周知。

虽然,学习好的未必都去做官从政,但是,我坚信,学而优则成。古人云:“多见者识广,博览者心宏。”一个人见的世面多,经历、阅历多,知识面就广阔,经验就丰富,就可以获得各方面的成果、成功和成就。

北宋欧阳修说:“强学博览,足以通古今。”博览群书的人,会学到古今中外各方面的知识,他的心胸就一定比其他人开阔得多。当然,学习不仅是书本上的.知识,还包括他人取得的各方面实践经验或教训,也包括自己观察社会获得的各方面借鉴等等。

实事求是的说,我从小就酷爱学习,而且成绩优秀。虽然赶上文革,跳级未成,17岁就上班工作了,但是如饥似渴的学习是我一生的愿望和实际行动,学而优则成更是我的真实写照。

上学的时候学而优则成,取得两个大专和一个本科毕业证书;上班的时候学而优则成,当工人不到二年就是机关干部,一直到退休;退休后学而优则成,科学健身,体质超常,长寿有望。

学而优则成,无论做什么,包括各项体育运动,都需要学而优则成。因为人生各个方面的成功都完全取决于学习的优劣,学习好的人,才会识时务,才能成为俊杰,否则,就会落伍。

学而优则成散文 篇2

高职秘书专业培养的是大专层次的, 职业技能、人品和开拓技能并重的企业需要的文秘人才。即培养以“办文”、“办事”、“办会”为核心能力的具有一定企业管理知识和扎实的文秘知识, 能熟练进行计算机操作、熟练运用现代办公设备, 能够拟写各种常用文书, 懂得文书档案管理, 能够运用标准普通话及外语进行交流, 具备相当的沟通、组织、协调能力, 一定的决策能力及解决问题能力, 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进取心, 有相当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企业所需的复合型秘书人才。经过三年的学校培养, 毕业出去的学生能否符合企业和社会的需求, 我们进行了跟踪调查。

一、企业对文秘毕业生需求情况分析

1、企业对文秘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情况

目前阶段, 我国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革, 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将会逐步成熟起来, 市场的开发、各种各样商务活动的频繁, 都非常需要用全新的知识、现代的技能和先进的思想武装起来的功底扎实、业务精湛、能力全面、道德高尚、综合素质优良、善于开拓创新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复合型的文秘人才。几乎在所有稍有规模的各类组织当中都设有秘书岗位, 都需要文秘人员。

根据人事部人才市场公共信息网公布的近几年全国部分人才市场供求情况数据进行分析, 可以看出:不管是招聘数量还是求职数量及其排名文秘职位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由此我们认为, 现代意义上的文秘人才是极受社会欢迎的, 他们的就业前景十分乐观。就目前而言, 同类学校办得较好的文秘专业的毕业生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一些用人单位在毕业生还未毕业之前或者已经就业之后还通过熟人到学校招聘文秘人才。

虽然一些中小民企, 并非仅以学历高低为条件, 比较注重实际, 一般认为只要受过文秘大专层次教育够用就行。但都有个共同特征, 他们急需的是复合型秘书, 看重的是文秘人才的专业素养、技能和事务能力、创新能力。因此, 操作性和技术性秘书的需求在减少, 而应用型和创新型秘书的需求在不断加大。从调查结果看, 由于新毕业的大学生比较稚嫩, 办事能力还不够强, 不少毕业生毕业之后没能顺利进入文秘职业岗位。

2、企业对文秘专业毕业生的素质需求情况

现代意义上的文秘人才, 不仅要能够胜任一般范畴内的文秘工作, 而且要能够胜任领导交给的诸多临时性的特殊工作;不仅应当成为单位领导处理文件资料的得力助手, 而且应当成为单位领导经营管理方面的得力参谋;不仅应当成为用人单位的好管家、“贤内助”, 而且应当成为单位领导的忠实部下和贴心朋友。

毕业生跟踪信息调查统计表从15个方面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企业对文秘人才的素质需求是多元的, 从高到低依次是思想和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我校毕业出去的学生在思想和道德素质 (92%) 、团队精神 (86%) 、心理素质 (95%) 和适应能力 (88%) 方面表现均达到较高水平。在竞争意识 (77%) 、计算机应用水平 (75%) 、组织管理能力 (72%) 、和表达能力 (80%) 上有待提高, 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相比较要欠缺一些。

3、企业对文秘专业毕业生的职业知识结构需求情况

现代意义上的文秘人员, 在领导的心目中, 在单位的运作中, 其地位都是非常特殊的, 其作用也是非同一般的。故此, 现代意义上的文秘人才, 需要具备广博的社会知识并具备较强的应变能力, 需要掌握丰富的生活知识并具有较强的生活能力, 需要具备较为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本功底, 需要具备运用不同手段进行写作的能力以及其他相关的文字处理能力, 需要具备独立搞好文秘工作尤其是运用办公自动化设备处理办公事务的能力以及其他相关的能力, 需要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人际应酬和组织协调的能力, 需要具备能够较好管理现代企业、党政团体和其他公共事业的能力, 需要具备对于社会信息和专业信息进行搜集整理、分析归纳、综合运用的能力, 需要具备参与决策、项目策划和具体实施的基本能力, 需要具备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和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 需要具备终身自学、持续发展和开拓创新的能力……以上各方面的知识要求、素质要求和能力要求, 就是现代文秘工作的职业背景对于文秘人才所提出的具体要求。

调查显示, 企业最看重的文秘专业毕业生前几项职业知识能力依次为人际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实践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认为文秘人员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 按重视程度, 依次为职业道德、敬业精神、专业素养、使用和维护现代办公设备的能力。

另据在调查的企业中当被问及是否重视获得秘书职业资格证书时, 不少企业表示不是十分在意, 关键是看是否真正具备秘书的职业技能。对获得计算机操作等级证书和英语等级证书反而更重视。

二、基于秘书课程教改的几点设想

据人才市场数据统计, 最近几年, 文秘人员一直排在就业热门行业的前十位, 秘书已经发展成了一种呈现专业化趋势社会职业, 就业人口多, 涉及范围广。但是, 传统的秘书学教学内容与方法等与市场需求、岗位要求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落差。课堂授课方式重理论讲授轻实践操作, 在课堂教学中, 采用照本宣科, 从概念到概念, 理论与实践脱节, 学校与社会脱节, 课堂与生活脱节。因此, 笔者提出了一些秘书课程教学改革的设想, 旨在针对高职院校秘书教学的实际, 构建起以真实的秘书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 使教学更好地符合秘书岗位管理与服务的要求, 使其成为具备秘书职业修养, 掌握办文、办会、办事等技能的应用型秘书人才。

本课程教改在主要设想是按照企业秘书定位, 根据学生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 从单项技能到综合能力, 从初级秘书到高级秘书的职业成长规律, 分析知识和技能的递进关系, 构建合理科学的秘书专业课程体系。研究过程中, 通过大量的实际调研, 了解秘书人才市场需求和就业岗位群, 掌握秘书职业对从业者素质和能力的具体要求。在此基础上, 根据秘书职业标准和企业调查, 分析秘书的典型工作任务, 并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 确定了行动领域。然后, 根据职业行动领域典型工作任务需要具备的知识和技能, 确定学习领域 (课程) 。通过工作过程分析, 按照职业成长的逻辑规律确定课程排序。根据学生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 从单项技能到综合能力, 从初级秘书到高级秘书的职业成长规律, 分析知识和技能的递进关系, 重新构建了秘书专业课程体系。

主要做法是:

1、根据秘书职业岗位任职要求、秘书职业标准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目标, 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选取和补充。

在适用性上突出实用, 保持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 同时, 还要考虑为学生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针对性上, 主要面对企业秘书岗位的任职要求;在重点上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过程性知识为主, 陈述性知识为辅;在层次上, 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 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

2、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以工作任务驱动为主要形式,

根据职业岗位真实的工作任务进行整合, 由易至难, 设计课程的学习情境。在每个学习情境中, 按照认知规律和职业能力培养规律, 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任务的计划制定与任务分工, 根据计划进行任务的实施, 任务完成后, 进行成果展示, 同时对成果检查与评价, 通过学生自评, 小组互评, 老师评价对学生任务完成效果与实施过程进行综合评价。任务实施实现理论与实践交融并进, 作到使学生能够边看边学, 边做边学, 在做中学, 在学中做。

精心设计符合新时期秘书特点的秘书阶段性训练和综合训练项目, 突出职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 为学生将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乃是本课程改革的难点。在研究过程中, 基于岗位人才需求, 本课题研究将构建小项目实践——大项目综合——小项目巩固的实训体系, 以应用性和实践性为基本特点, 实现课堂实验、第二课堂和专业实训相结合, 实现通用职业能力培养与专业能力培养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构架。

具体做法是:

1、移植案例, 创设情景。案例教学是以具体的案例 (问题) 为载体, 让学生亲身体验分析解决, 它以学生为主体, 让学生主动参与, 分析与解决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在分析解决中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共事的能力及创新意识, 这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有效教学方法和手段。创设课堂教学的实践情境是教学方法改革中的重要内容。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还不断积累, 编写了蕴含着问题的文秘工作案例集, 作为教师的辅助材料和学生的自学材料。通过创设实践性强的情境, 开展模拟会议、模拟洽谈、模拟自动化办公、模拟接待、演讲会、辩论会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 营造专业氛围, 熏陶专业意识, 提高专业技能, 使学生学得愉快轻松, 学得趣味盎然。

2、注重专业实践。课程教学采用了校企合作、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学生在校以专业学习为主、辅之以校内实训和在校外企业生产实践交替进行, 通过学校教学——专业实习、综合实训——再回校学习——定岗实习, 循环往复, 螺旋型上升, 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呈递进式增长。学习和工作交叉进行, 学生交替参与, 在学习中进行职业训练, 在职业训练中学习, 强化技能, 增强了学生动手能力, 提升了职业素质, 提高了就业竞争能力。

3、创建专业文化。

加强专业文化建设, 是专业学习情境的强化, 有利于刺激学生对专业技能的学习。“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浓厚的专业文化氛围还可以陶冶学生的职业情操, 熏陶学生的职业理想, 端正学生的职业观念, 培养学生的职业习惯。我们通过文秘专业一些形式丰富的系列活动, 依托专业社团开展定期专业技能大比武、每年的秘书节系列活动和毕业汇报演出, 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文体活动与技能竞赛的有机结合, 利用校报、校刊、班级黑板报、宣传窗等多种形式进行大力宣传, 来营造文秘专业文化氛围, 描绘专业发展的亮点, 使学生以就读该专业为荣, 从而推动专业的发展。

文秘专业虽是一个传统专业, 但依然有着青春的活力, 在商务活动日益频繁的今天, 其发展势头也日趋看好。其服务领域之广、层次之多, 是任何职业所无法比拟的。面对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和知识经济的挑战, 我们必须紧跟时代步伐, 不断对课程进行调整。只有精心组织, 狠抓落实, 才能体现高职教育理念, 使学生真正掌握秘书工作的精髓, 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的人文知识与综合职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旎:《五步案例教学法的解析及其运用》, 《中国科技信息》, 2009年第10期。

[2]王育:《专业重教笃实学生秀外慧中─—秘书专业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探究》, 《海淀走读大学学报》, 2000年04期。

[3]闵建国:《对秘书专业教改工作的思考》, 《秘书》, 2000年第03期。

盖峰:学而优则仕 技而优则管 篇3

其实,早就听说过北京旋极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众多清华高材生中有一位“嵌入式技术知识非常丰富”的牛人盖峰。

在清华大学研读硕士期间,盖峰主修计算机组织与系统结构专业,师从国内计算机网络领域著名学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尧学先生。毕业后,由于“现实太残酷”,盖峰改了行,转而成了嵌入式系统精英。

在清华的最后2年硕士生涯以及来到旋极工作的这15年中,盖峰曾参与过多项具有开拓意义的国内嵌入式系统重大项目,研制了SED-08路由器、SED-08B路由器、WT8288 IP Phone(产批销售给华为、中兴等)、VT1200 SoC 芯片设计及验证、旋极税控盘/传输盘(国家税务局指定产品)、DPR——可重构数字压力存储仪(已经用于某型号武器的多次现场测量试验)、AFDX总线测试卡、MARS——多用途航电中继系统和旋极汉荣智能移动终端系列产品(其中HR-638是国内惟一通过工信部入网认证和住建部移动消费终端认的停车手持智能终端)。

仅2011年,旋极申请的专利中就有20项发明人中包括盖峰,其中10项盖峰均为第一发明人。

看看这些信息,它们简直就是盖峰的“话语权指数”。与此同时,这位身上原本没有一丝副总经理痕迹的人物立刻散发出魅力来。

福地中关村:成长与期望

如果追溯盖峰的发迹史,中关村其实算是他的一块福地。盖峰几乎是与中关村共同成长的。他求学于此,工作于此,也生活于此。

1990年第一次来到中关村,那一年,他刚刚高中毕业,拿着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和几个同学摸索着寻找清华,途中正好路过中关村。

“那时候的中关村还很冷清,道路两边都是特别粗大的树。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当时的中关村几乎就是四通等公司的代名词。”盖峰回忆,“后来,中关村又出现了一批公司,随后有了海龙和太平洋,但还是觉得太小家子气了。再后来,国务院批复要求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这时中关村才开始向大中关村的概念转变,逐渐形成了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基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村’。”

盖峰几乎亲历了中关村腾飞的整个过程,“原来的中关村几乎只想着挣钱”,“后来,随着政府的指导和企业的发展,中关村有了战略的目光,中国的IT产业才真正上了一个台阶。”“但即便如此,中关村仍然存在行业短视和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

“在中关村当前的环境下出不了乔布斯这样的创新型人才。”这不只是盖峰一个人的观点。

的确,乔布斯不可复制。“他改变了我们的生活,重新定义了整个行业,并获得了人类史上最罕见的成就之一——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看世界的方式。”这样一位重新塑造了PC、音乐和手机行业,改变人们工作、娱乐和通信方式的人在世界上很难再有第二个。但是,这样一个天才诞生于硅谷。因为硅谷有产生乔布斯式人物的制度背景、人文文化和人生哲学的基础。

“我曾经思考,在创新方面中关村和硅谷之间的差距在哪里?”盖峰说,“乔布斯代表了很多硅谷文化的元素,他是硅谷文化所倡导的创新的引领者,更重要的是,他坎坷的身世和一次次失败的经历,更是代表了美国硅谷文化——勇于创新、宽容失败的精髓和灵魂。”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曾经指出:硅谷的优美之处是它那能够产生相互激励的文化结构。它包括对创新者的鼓励、对失败者的宽容。只有在这样的背景下,才会出现不断创新、迎接挑战的庞大群体。而这正是中关村所缺失的精神。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在“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指引下,中关村以及中关村的企业和企业家们已经向这一方向努力,“至少在旋极,你能看到这样一种宽容的气氛。”

从盖峰走进旋极那一天起,深深吸引他的就是旋极公司宽容的气氛和以人为本的文化。在对不同错误的处理方式上,旋极的领导有不一样的态度——创新型错误要鼓励,能力型错误要培训,态度型错误要惩罚。旋极也正因如此才聚集了一批行业精英,并使旋极成为中国嵌入式系统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

技而优则管

盖峰是在旋极成立不久就在研发岗位任职,与其说是旋极元老,不如说是旋极技术发展和创新之路的带头人和见证者。

问到盖峰的技术水准,曾有一位同事这样评价:“盖峰是我见过少数的知识面很宽的技术人员。嵌入式领域的范围很宽,一个人能掌握一两门就不错了,而盖峰所掌握的嵌入式知识之全面令人佩服。”

中国自古就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古训发展到今天,尤其是在现代企业里,就演变成了“技而优则管”的一种现状。

原本以为这位少言的副总经理只热衷于他的技术,没想到,这位工科人才在谈起企业管理时却滔滔不绝。

许多人都注意到,中国现代企业管理中存在一种西化现象,很多的管理者都是效仿西方发达国家的管理制度。殊不知我们在极力学习西方模式的时候,外国的专家学者们已经开始研究我们的传统文化,并从中汲取了许多优秀的管理思想。盖峰认为:“在中国的土地上,做中国企业的管理者,一定要将传统文化和现代企业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

宋朝名相赵普曾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盖峰也曾认真研读过《大学》、《论语》等经典,并从经典中汲取精华,与企业管理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管理方法论。

盖峰认为一个好的管理者最重要的是“正己而后正人”,故“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是他始终遵循的管理原则。

对于企业管理制度的建设,盖峰也吸收了儒家的经典文化内涵。《论语》中有“礼之用,和为贵”的说法,又有“礼后乎”一问。“礼”对国家与社会而言,就是各种法律、法规和道德准则;对于企业而言,就是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而“和”是“礼”的功用,只有根据行业特点和企业资深的发展现状制定出适合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才能达到“和”的效益。

盖峰结合旋极当前进行的IPD(集成产品开发,是一套产品开发的模式、理念与方法)建设来分析:只有制定了清晰的产品开发流程,各个职能部门及每个人在项目中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明确了职责和权利,才能够各司其职,让工作顺畅地进行,避免导致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提高产品开发效率;而职能部门的建设重点在于能力的建设,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说,人才团队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诚然,企业可以用高价钱“买”来人才,但是这仅仅解决了人才“选”的问题,要想使人才“用”得其所,并且在企业中不断培“育”成长,最终“留”下来与企业共同发展,还需要各方面制度的配合,这也包含在IPD的各个支撑流程的建设目标之中。

深厚的企业文化,完善的管理制度,优秀的人才队伍,高效的产品开发,一脉相承下来,就能够实现有竞争力的产品,从而必将确立企业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的核心竞争力。

“学而优则游”是歧视学生 篇4

其实,对于秋游这场活动,学生们甚至并不在乎去哪儿,而是是否被平等地对待。特别是以学习成绩的高低作为标准,就更激发了学生的不满。这样“学而优则游”的事例,并不是孤例。有的学校请学习优秀的学生去吃饭、唱歌的,有的学校给学习差的学生戴绿领巾的,有的学校让学习好的学生坐在前排的,有的学校勒令学习较差的毕业班学生转读高技班来防范拉低所在班级升学率的,总之,有诸多的不平等,这对于学习好的学生而言,就是锦上添花,对于学习一般、甚至较差的学生而言,就是雪上加霜。在学生中间形成泾渭分明的对立,而这就是分数来划清界线。这种情况,在素质教育口号震天响的当下,是多么的令人如鲠在喉啊。

虽然“学而优则游”在多数学生和部分教师的反对下被迫取消,但此动议已伤害到学生心灵。而真正深埋在部分教师心中的那根应试教育的劣根,依然没有彻底被清除,它会以这种那种形式,在未来的某一时刻会再次出现,依然会伤害到学生们的心灵,也会制约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动,这样的劣根才是最应该警惕,最应该得到扭转的问题。要消除这样的劣根,除了制度等大环境的加力改革之外,尤其需要教师们转变思想、主动践行才有希望。

上一篇:文秘职业规划书下一篇:2024年上半年某邮政分公司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