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不相容岗位设置

2024-12-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内控不相容岗位设置(精选7篇)

内控不相容岗位设置 篇1

1.出纳员负责登记明细账 ;会计负责登记总账

2.出纳员负责现金支付;校长负责稽核,会计负责档案保管,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

3.出纳员负责支票保管 ;会计负责印章保管

4.会计负责票据保管 ;校长负责票据贴现审批出纳员负责请购 ;校长负责审批

内控不相容岗位设置 篇2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不相容岗位设置

一、内部控制理论的框架

内部控制是一个全员参与、合理保证实现控制目标、系统化的过程。1992年COSO的《内部控制——整合框架》指出, 内部控制目标为实现经营的效果和效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及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提供合理保证;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五个基本要素包含:控制环境, 风险评估, 控制活动, 信息与沟通, 内部监督。2004年COSO在《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又指出, 企业风险管理框架力求实现四种类型的目标:战略目标——与使命相关联并支撑其使命, 经营目标——有效和高效率地利用其资源, 报告目标——报告的可靠性, 合规目标——符合适用的法律和法规;企业风险管理的八个相互关联构成要素包括——内部环境, 目标设定, 事项识别, 风险评估, 风险应对, 控制活动, 信息与沟通, 监控。

2008年, 我国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第四条规定, “企业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 应当遵循下列原则:全面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制衡性原则、适应性原则、成本效益原则。”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现状

2008年5月12日, 中国证监会发布了 (财会[2008]7号) “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通知”, 要求“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 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执行本规范的上市公司, 应当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 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 并可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目前, 我国很多大型企业, 尤其是上市公司, 在国家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 (2010年) 的制度指导下, 已逐步建立并完善了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

但是, 我国大多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管理, 目前仍处于在较低水平, 其在内部控制的五个基本要素上主要表现为:

1. 控制环境薄弱

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或缺失;公司治理层或管理层对内部控制重视程度不足;公司内控管理制度不健全;未能培养和形成全员参与内控管理的企业文化等。

2. 风险评估缺失

由于公司治理层或管理层缺乏风险评估和预防意识, 从未系统的对经营活动中的内部控制的风险, 尤其是重点、重大内控风险领域, 进行全面而客观的评估 (或风险评估流于形式) , 未对所识别出的风险实施相应的因对策略。

3. 控制活动不足

企业内部控制设计环节存在部分不相容职务未分离, 工作处理流程不规范等情形;控制活动执行中存在未严格执行既定授权批准规定、财产保护制度、预算控制制度、绩效考评管理等既定制度及流程, 从而未能在公司既定风险偏好基础上, 将企业风险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

4. 信息与沟通不畅

公司内部未建立适合公司发展的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和沟通渠道, 导致企业内部控制相关重要信息在企业内部各层级、环节之间沟通传达不畅, 不能及时传递给经理层、董事会、监事会;企业与外部投资者和监管部门等有关方面不能进行有效地沟通和反馈。

5. 监督不力

公司内部要么未设有专门部门或岗位, 对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情况进行动态跟踪及监督检查, 从而未能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及, 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未能给予客观评价;要么已设部门或岗位在具体监督工作过程中形同虚设。

三、成本效益原则下不相容岗位职责的设置探究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管理水平较低, 除受制于企业治理层及管理层的管理水平、风险意识等诸多因素外, 最大的制约因素就是企业内控管理的运营成本——企业在组织实施内部控制活动及实施监督过程中的隐性管理成本, 以及在配置内控职责对应所需部门及岗位的显性管理成本。由于部门和岗位的配置成本更加显性、更加易于酌量, 因此, 很多中小企业就在逐利驱使下, 主动放弃了内控管理基础的部门及岗位设置。本文将在大多中小企业组织结构、部门及岗位的一般设置基础上, 在遵循内控设置的成本效益原则下, 就企业日常的、基本的、重要的经营活动中内控管理设计常见不相容岗位职责的设置及岗位兼任进行探究 (相应流程中的审批岗位职责不做分析) 。

1. 资金业务的管理

资金业务中常见不相容岗位职责包括: (1) 资金支付的审批与执行; (2) 资金的保管与清查盘点; (3) 资金的会计记录与审核监督; (4) 出纳人员不得兼任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 (5) 不得由一人负责货币资金业务的全过程 (网上汇款的操作与审核、空白银行票据与银行预留印鉴的保管) 等。

在资金支付处理过程中, 主要涉及财务部出纳及会计岗位。出纳一般不得兼任账务处理工作, 在出纳会计专业能力及工作量允许的前提下, 出纳可兼任银行收款的记账工作 (银行支付、现金收支的记账均由会计岗位处理) , 会计岗位进行审核, 且月底银行余额核对及银行余额调节表编制则必须有会计岗位处理;在部分商贸类等企业的财务管理中, 出纳可兼任库存商品管理流程中的财务管理岗;在使用含有供应链模块财务软件中的, 出纳亦可兼任供应链模块某些环节的工作。

2. 销售与收款业务的管理

销售与收款业务中常见不相容岗位职责包括: (1) 客户信用调查&评估与销售合同的审批、签订; (2) 销售合同的审批、签订与销售办理发货; (3) 销售货款的确认、催收与相关会计记录; (4) 销售退回货品的验收、处置与相关会计记录; (5) 销售业务经办与发票开具、管理; (6) 坏账准备的计提与审批、坏账的核销与审批。

在销售与收款业务流程中, 主要涉及销售内勤、销售人员、财务人员、仓库管理员等岗位。企业设有销售内勤岗位的, 销售内勤可以兼任销售合同签订 (由既定人员审批后) 、销售货款的确认、销售发货的办理、发票开具申请、销售台账管理、客户回款对账工作;销售人员可兼任客户信用管理、销售货款催收、客户回款对账工作;出纳 (或会计) 可兼任销售货款确认、发票开具、客户回款对账管理工作;库管员可兼任销售发货、退货商品验收工作。

3.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管理

采购与付款业务循环中常见不相容岗位职责包括: (1) 商品的请购与审批; (2) 商品询价与供应商的确定; (3) 采购合同的拟订、审核与审批; (4) 商品的采购、验收与相关会计记录; (5) 采购付款的申请、审批与执行。

采购与付款业务循环中, 主要涉及采购内勤、采购人员、财务人员、仓库管理员等岗位。企业设有采购内勤岗位的, 采购内勤可兼任商品请购、商品询价、采购合同拟定、采购台账管理、采购付款申请、供应商付款对账工作;采购人员可兼任供应商选择、采购合同审核、采购台账管理、供应商付款对账工作;出纳兼任采购付款的执行、供应商付款对账工作;库管员可兼任商品采购申请、商品验收工作。

4. 存货业务的管理

存货业务中常见不相容岗位职责包括: (1) 存货的请购与审批, 审批与执行; (2) 存货的采购与验收、付款; (3) 存货的保管与相关会计记录; (4) 存货发出的申请与审批, 申请与会计记录; (5) 存货处置的申请、审批, 申请与会计记录。

在存货业务相关流程中, 主要涉及仓库管理员、销售人员/内勤、采购人员/内勤、生产人员及财务人员等岗位。库管员可兼任存货的请购、验收、保管、发出、存货处置的申请工作;采购人员 (或采购内勤) 可兼任存货的请购、采购执行、采购付款工作;生产人员 (或销售内勤/人员) 可兼任存货发出申请工作。

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 需要其五个因素全面、系统的提升, 仅凭不相容岗位职责的合理分离控制是远远不够的。但是, 在中小企业现有的部门、岗位设置基础上, 将不相容职务由不同岗位人员合理兼任, 同时设置必要的审核及审批流程, 可以在有限管理成本投入的约束下, 为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提供了一个合理的、充分的内控设计基础。

参考文献

[1]方红星, 王宏 (译) .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M].美国COSO制定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5.

[2]王晓玲.基于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建设[M].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0.

高校会计不相容岗位的研究 篇3

关键词:高校;会计岗位;收费岗位;不相容性;管理

高校收费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加强高校收费管理重要的措施之一,就是建立和完善收费管理内部控制制度,用制度来规范和约束高校收费行为,使收费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操作。内部控制制度中不相容岗位设置是在组织结构的源头上加以控制;细化岗位分工、职责分离、互相牵制和监督;避免设置由一个人担任,既可以弄虚作假,又能够自己加以掩盖,导致差错和舞弊行为的职务或岗位。

一、高校收费岗位现状

1.法规现状

《会计法》第二十一条规定,会计机构内部应当建立稽核制度。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十二条也同样强调了以上规定,但对目前高校收费管理岗位和会计其他岗位之间,以及内部各岗位之间的不相容性没有提出具体的约定。这导致高校收费管理岗位的设置无法可依、无据可循。

2.岗位现状

由于法规的欠缺,使得收费岗位设置和职能权限分工不尽合理。部分高校只设置一名工作人员负责全校的收费管理工作,担当着收费管理的全部角色,从系统管理到实施具体收费操作无所不能。另外,还存在着票、款未分离,未设置收费复核和稽核岗位的现象。所有的这些现象都是岗位设置没有满足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相制约的原则而造成的结果。

3.运行现状

由于岗位设置存在的缺失和漏洞,导致在实际工作中运行出现了不少问题。高校普遍存在应收款管理不到位,财务收入核算与收费管理脱节。极易造成漏收、少收学生费用,甚至出现会计人员在收费工作中的舞弊现象,存在着较大的管理漏洞。业务流程设计不合理,未能实现有效控制,导致乱收费、不规范收费现象的发生。票据管理制度缺失,票据使用无任何领用及核销手续、票据缺失。收费系统资料及档案的管理不规范等。

二、不相容性分析

1.岗位内容的分解

收费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使得该工程能够运转则要求有工程运转的基本条件。其中:人员和组织结构、实施工作硬件条件和软件是基础。

(1)织者、实施者:任何一个组织和系统在角色上都有组织者和实施者的区分;有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分工。收费管理这个系统同样也存在着领导收费的管理者和具体执行的操作人员的划分。两者不能合二为一,否则就乱了主次、不成体统。在实施者中还存在着基础实施和带有一定监督性质的高级实施,“工人”和“监工”或者是“生成制造”和“质量监督”就成了区分他们的代名词。同样该两者不能合二为一,否则就乱规矩、不成方圆,产品质量也就无法保证。

(2)工具、手段:要执行这个系统工程,就必须有实施工具和操作手段。在信息化和现代化要求不断提高的今天,实施收费系统工程不能停留在过去“手工作坊”的时代。提高工作效率、加强信息化管理、深入软件控制已经是当今收费管理系统实行的基本要求。所以,运用计算机操作,规范化软件管理,采取银行托收的管理手段已经成为现实。另外,合法、合规的票据使用管理也成为收费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2.收费管理流程的梳理

(1)收费许可证制度流程:在收费前必须完成收费审批、报备案手续,在收费过程中必须进行收费公示和亮证收费的举措。收费许可证年度检查和定期、不定期的抽查和普查则是物价主管部门的事后监督过程。所以,必须按照物价主管部门的要求认真落实许可证制度的要求,对事后监督过程中自查、报告、接受审查等监督流程同样重视,对披露的问题或整改方案切实执行,确保收费的合法性。以上,收费前、收费中、收费后的许可证制度是保证收费的合法性的必要条件,其中包括程序的合法性和收费内容(项目、标准、对象)的合法性。

(2)应收款信息流程:应收款信息包括了学生信息、标准信息、其他信息等。从学生招生信息的获取,到学生收费信息的加工,到转入收费系统的核对,再到收费主管的批准,最后操作员的收费实施,这是应收款信息主要流。在这过程中包括了对住宿标准、学籍(学分)标准、代办费用标准等综合后形成收费标准信息流。以上信息的来源和变动调整(包括减免、退还等)均依据物价部门、学工和教务部门、宿舍管理部门等提供的通知、申请资料。财务部门必须依据这些原始凭证进行增减、调整、变动。同时,这一系列的过程不能全部落实在一个人的职责之内,还必须按照操作、稽核、复核的内部流程进行处理。

(3)资金流管理流程:约定收费期间和时限及时将预算资金收入到位。对恶意欠费学生收取资金占用费用或滞纳金等。对收费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按照财政对国库资金管理的要求按时、足额上缴,财政也能及时拨付下达预算资金。严格执行预算法律、法规,提高资金的效率性和规范性。

(4)档案、资料流程:在收费管理过程中,信息记载和传递形成的档案和资料除了电子的还有纸质的。从来源上看有外部获取的,有财务内部制作的。从制作到使用,再到保管,作者认为最重要的是其真实性和历史性。

3.不相容性的界定

根据授权审批与业务经办、业务经办与会计记录、业务经办与稽核检查、授权批准与监督检查互相分离的要求,将收费管理内部控制岗位做到合理设置,职责权限的合理划分,确保不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互相牵制。

首先,将收费主管与其他所有岗位区分,收费主管兼有行政管理的职能和业务管理职能,“管”和“做”分离。其次,将收费员与其他管理员按照“票、款分离原则”、“执行和监督分离原则”分离开来。再次,将系统管理员和审核员、按照“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原则”分离开来。最后,档案管理员则自然独立于收费其他岗位,充当者“史官”的角色。

三、管理建议

1.岗位设置和分工

建立合理、严密的收费系统的组织结构,完善岗位责任控制,合理分工、明确职责、确保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各岗位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制约,权责分明,将风险降到最小程度。岗位设置建议如下:

(1)核心岗位:收费主管岗、审核岗、收费岗;

(2)协助岗位:系统管理岗、票据管理岗、档案管理岗。

“协助”和“核心”的区别不是字面上意义的重要或大小的分别;从收费管理的角度看,而是从属与非从属的关系。从整个财务管理的角度看,协助岗位可同时从事着除收费以外的系统管理、票据管理和档案管理工作。但,就收费管理而言,协助岗位是必不可少的。它和核心收费岗位之间的关系是:服务于收费、监督于收费。

各岗位分工明确、责任明晰。收费主管,组织和协调收费管理

工作,包括财务以外的业务部门和收费管理其他岗位人员之间的关系。具体负责收费许可、物价检查等工作。向上级领导汇报收费工作,监督、考核所领导各收费岗位人员执行政策制度情况。复核由审核员提请的各类申请、报告、报表等。收费员,主要负责收取学生学杂费,并开具收费正式票据;根据审核和复核过的资料、手续处理各种原因的退费和减免等学生信息变动,登记学杂费缓交资料。制作日报表、统计表。审核员,主要审核收费员提请的学生信息、应收款变动信息、其他信息是否与学工、教务等部门提供的原始信息的真实性、一致性。审核日报表、统计表与收费系统的一致性、及时性。系统管理员,负责对收费系统进行维护,保障系统的正常安全运行;

及时对收费公开查询系统的数据进行更新;每天对系统数据进行备份并妥善保管,保证收费数据的安全与完整。票据管理员,主要负责收费票据的购买、发放、收缴和保管工作。在收费管理系统中进行票据登记。档案管理员,保管电子和纸质的收费凭证、资料、报表等。装订成册、定期归档。在归档、查阅、移交、销毁等重要环节关严格按照档案管理制度执行。

2.制度建设

(1)建立稽核审批制度

从岗位上看,收费主管对收费审核员和收费员、审核员对收费员存在着全面的稽核和被稽核的关系。系统管理员、票据管理员、档案管理员对收费主管也存在着定向稽核关系,主要针对其主管使用的收费系统、收费票据、收费档案。

从内容上看,对应收款的增减进行稽核,对学生信息的变动进行稽核。由收费员根据接收到的申请提出,审核员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审核,审核后再报收费主管复核。

从形式上看,建立报表制度,有日报、月报、年报等。通过表与表、表与系统数据、明细表和统计表核对来实现稽核与控制的目的。

(2)备查登记制度

备查登记制度就是对进入收费流程的电子信息和纸质信息建立收费档案登记造册,以便备查。不管是从外部获取的还是财务制作的,凡是涉及到收费信息的均严格按照档案管理要求进行管理。包括审批单、通知单、调整资料、各类报表等分类管理。对电子信息,系统管理员还要负责定期备份数据,复制数据,双硬盘双重备份,分开存放,注意防火防潮,以免同时毁坏、无法恢复。

(3)票据核销制度

建立票据的入库、领用、校验、核销制度。使用票据管理核销系统,对采购来的每一张票据的即时状态做到完全明确。对开具的票据做到和账务核对100%,对每一本票据核销后产生核销单。核销单能确定票据所在的记账凭证号和票据用途、金额等要素。对核销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确保收费票据使用的合法、合规性和保管的完整、安全性。

四、讨论

本文从工作实践出发,归纳总结了目前我国高校在收费管理岗位设置上存在的问题。通过梳理和分析,对收费管理岗位内不同岗位之间的不相容性进行了剖析,对岗位设置、制度建设的管理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但本文在理论上还有提升的空间。作者期望广大同行携手一起在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上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作者更期望教育管理部门或财政管理部门尽早出台相关管理规定,将其规范管理制度化。保障学校岗位设置规范合理、运行有序;加强内部控制管理,保证收费管理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闫世刚,张华: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在高校收费管理中的应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8:12(29),106-107

[2]黄智杰:当前高校收费管理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消费导刊。2009,87-97

[3]李玲:高等学校收费管理的内部控制初探[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2)96-97

内控不相容岗位设置 篇4

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结合、不相容及发展

基于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比较,二者既可以结合又存在不相容.由此讨论它们的某些可能的发展方向.特别探讨了3个方面:测不准原理和光速恒定等的矛盾;量子的`非局域性显示出纠缠态应该是一种新的作用距离和强度中等的相互作用;由Dirac负能态推导出的负物质可能是一种暗物质.

作 者:张一方 Chang Yi-fang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物理系,云南,昆明,650091刊 名: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YUNN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 EDITION)年,卷(期):30(1)分类号:O41关键词:量子论 相对论 测不准原理 非局域性 负物质 暗物质

内控管理部岗位职责 篇5

一、部门职责 部门概述: 从内控组织保障、内控意识、内控目标、流程控制、稽核改进等方面建立内控体系,强化企业管理健全自我约束机制,促进公司规范运作和健康发展,有效落实公司各部门专业系统风险管理和流程控制,保障公司经营管理的安全性和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在公司的日常经营运作中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对员工渎职和贪污受贿行为进行调查和审议,保护公司合法权益,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保障公司经营战略目标的实现。

部门职责:

1、建立健全企业内控制度,强化企业内部业务和费用预算等的事前审核(预 防)、事中控制、事后审计工作,把企业风险降低最低程度;

2、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公司内部控制体系职责分工和监督机制;

3、负责内部稽核管理制度的制定及风险控制;

4、组织对公司各部门开展内部控制的审计和评估工作,审核公司内控制度 及其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及其实施;

5、持续完善内部控制机制,积极推进《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

6、明确公司内部控制的审计和评估流程;、对公司及其所有子公司、分公司特殊案件的调查及审议。

二、岗位职责 岗位名称:内控部总经理 所在部门:内控管理部 直接上司:总经办 直接下级: 法务主管、稽查主管、审计主管 岗位定员: 1名 岗位概述: 组织和领导内控部的部门整体工作,协调内控部与公司各部门、子公司及分公司的工作关系,确保公司各项制度的顺利实施,促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和完善。岗位职责

1、基于公司内控框架,依据公司业务流程需要并结合行业发展设计内控管理框架、政策,建立和完善流程、方法和工具,构建内控体系;

2、整体营造公司良好的内控环境,及时、正确地传递内控的高层基调,提供公司内控的知识共享与咨询培训,提升公司整体内控管理能力;

3、负责各部门、子公司及分公司的内控管理,与业务部门沟通,跟进内控问题改进建议的落实;收敛内外风险,为企业级风险的识别和管理提供方案;

4、负责监督、报告各部门内控工作执行情况,向公司审计委员会和董事会报告公司整体内控状况。任职资格:

1、本科及以上学历,法律、财会、审计、经济管理等相关专业; 2、3-5年内控、审计、或法务工作经验,有上市公司或事务所经验优先;

3、熟悉内审准则、内控体系及相关业务流程;

4、具备独立开展相关工作能力;

5、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敬业、诚信、务实,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良好的组织、沟通、协调与文字表达能力。岗位名称:法务

所在部门:内控管理部 直接上司:内控部总经理 直接下级: 法务专员 岗位定员:主管1名,法务专员2名

岗位概述: 依照法律和公司章程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监督公司各部门业务运作合法合规,预防和防范企业各类法律风险。

岗位职责:

1、参与公司层面如规章制度建设、内控开展等事务性工作,确保公司各项工作的合法、合规、有效与可执行;

2、参与公司重大经营决策法律论证与重大合同合约文件的起草,参与企业的投资、融资、租赁、并购、上市等涉及企业权益的重要经济活动与重大经营决策的制定,并提供法律意见撰写法律文书;

3、向公司管理层提供法律方面的合理化建议,规避公司内部运营方面的法律风险;

4、编制和修改公司标准化及规范化合同样本;

5、负责对公司业务法律事务提供法律支持,审核相关部门提交的合同、协议等文件的法律合规,并提出建议;

6、负责合同的起草、审核、修改、履行、归档全部流程的跟进;

7、参与处理公司各类纠纷、仲裁、诉讼等案件;

8、公司内部法律知识普及法律合规方面工作的咨询;

9、负责与外部顾问律师事务所及相关机构的沟通与对接。

任职资格:

1、法律专业本科以上学历,通过国家司法考试; 2、3年以上律所或公司法务工作经验;

3、精通《公司法》、《合同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专业功底扎实;

4、擅长法律文书文档的撰写,具有起草、修改各类法律文书经验;

5、有较强的法律逻辑思维能力、判断与决策能力、商务谈判能力、人际沟通及语言表达能力;

6、良好的沟通、组织和协调能力,成熟稳重,思维敏捷,工作踏实,能全面管理公司法律相关工作。

稽查部岗位职责

岗位名称:稽查 所在部门:内控管理部 直接上司:内控部总经理 直接下级: 稽查专员

岗位定员:主管1名 稽查专员1名 岗位概述:

通过稽核,有效监督公司公司各部门和所有员工的行为规范,对重点事项进行稽查,促进公司严肃、清廉、正直风气的形成和保持,为公司员工提供健康良好的工作环境。岗位职责:

1、对各部门费用使用、工作流程和制度执行进行常规稽查。

2、对部门、员工及客户的重大投诉进行调查,组织相关部门妥善解决;

3、对公司员工的贪污受贿行为进行调查;

4、召集被稽核部门和员工参与调查座谈会;

5、对公司及其所有子公司、分公司重大事项以及特殊案件的调查及审议;

任职资格:

1、法律、审计、侦查等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2、2、2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3、思维敏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判断与决策能力、人际沟通及语言表达能力;

4、良好的沟通、组织和协调能力,成熟稳重,工作踏实。

审计部岗位职责

岗位名称:审计

所在部门:内控管理部

直接上司:内控部总经理

直接下级: 审计专员

岗位定员:主管1名 审计专员2名 岗位概述:

执行审计制度,健全审计管理,保证公司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高效、有序的审计工作,为公司业务正常开展提供服务。岗位职责:

1、规划审计部的自身发展,全面负责部门内部的日常事务管理,并协调部门内各岗位人员的分工合作。;

2、负责组织编制审计工作计划,并对实际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总结;

3、负责组织制定、修改和更新公司的审计规范和管理制度,并监督有关规章制度实施;

4、负责开展常规审计(包含但不限于:销售与收款、采购与付款、存货管理、工程项目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资金管理、投资与融资管理等方面的审计)以及各类专项审计(离任审计、舞弊审计及其他特别事项审计);

5、负责协助外部审计开展工作;

6、负责协调审计部与各子公司、分公司的关系。任职资格:

1、财务、会计、审计等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熟悉审计相关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审计业务;

2、掌握国家有关财经法律、法规、政策以及有关规章制度;

3、熟悉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经过专门的审计业务培训,具备胜任业务的能力;

4、熟悉财务会计、税务会计等相关财会专业知识;

5、具有较强的分析与判断能力,有一定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6、从事财务工作5年或审计工作2年以上,具有中级以上会计职称。

内控不相容岗位设置 篇6

关键词: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相容职务,制约

事业单位作为我国各方面建设发展的一环,涉及教育、医疗、科技、卫生、公共道德建设等各个方面,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在事业单位的其他改革都在如火如荼进行的时候,内部会计控制的工作却在一直出现问题,这对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所以,有必要对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进行必要的分析,从而提高我国事业单位的发展水平。

1 不相容职务出现的背景

不相容职务是单位内部会计控制中一个比较基本的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是单位内部对会计控制的基本方法。具有会计知识的人都应该明白,所谓的“不相容职务”,主要是指在单位中,如果某个职务只由一个人来担任的话,那么很有可能出现一些决策失误的行为以及一些徇私舞弊的情况,但是这样的职务有又极容易掩盖错误行为以及弊端。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应该保证每一项有关经济的业务都应该有两个或者是两个以上的不同部门或者是不同人员来进行处理,当一方作出决定的时候,必须要征得另一方的签字同意,这样就会使得这一业务能够受到不同部门或者人员的监督和制约,促进业务的顺利进行。简单来讲,不相容职务的每一项业务不能够让一个人来担任和经办,对于钱、物以及账要分开进行管理,而且整个的制度保证一定要健全。

不相容职务流行的背景首先是一些单位内部出现贪污腐败的现象,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这给单位资金造成巨大的损失。其次,在有些单位中,有的人权力过于集中,任人唯亲。有些单位的管理者利用自己的权力,让自己的亲戚朋友等通过各种的关系和“走后门”进入到企业中,而且还把他们安排到重要的职位,有的人思想不端正,容易产生串通徇私舞弊的现象。

2 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的弊端

虽然不相容职务在运行的开始,可能会因为其对于不相容职务的控制和牵制作用而表现出自身的功能。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的弊端就会显现。笔者就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简要剖析

2.1 对会计的控制有限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对于当前的单位内部会计的控制来讲,最有效的办法为不相容职务的相互分离。但是,这样的制度也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的。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主要是依赖于对人的信任,但是,这样的制度存在明显的弊端。人都是有一定的弱点的,对不相容的职务实行相互分离,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员相互制约。但是,我们无法保证同一职务上的人员不会相互勾结,共同犯罪,所以,这样的制度还是对于解决单位内部的财务问题有一定的局限性。

2.2 进行决策的时间无法保证

因为一个职务是由多个人来共同承担,一项任务或者是业务的实施需要两个人的同意。但是,如果一方不同意另一方的意见,在项目上不签字,那么这一业务就无法顺利的进行下去,这样无形中也就增加了审批的时间,有时可能会浪费宝贵时机。所以,不相容职务的相互分离极容易出现不同的人员相互之间的扯皮推诿,降低工作的效率。这样对于单位的良性发展会产生一定的阻碍。

2.3 增加成本投入

不相容职务的相互分离会使得单位在组织机构以及职位的设置方面额外的增加成本。这样一来,单位就违背了自身应该遵循的节约成本和开支的原则。所以,有的单位为了节约成本,对于不相容职务的相互分离无法做到真正的落实,对于单位的一些徇私舞弊的问题也无法解决。

参考文献

[1]冯丹.农业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完备性评价体系及应用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3.

内控不相容岗位设置 篇7

一、概念转变学习在理论与实践的困境

概念是思维最基本的形式, 也是构成知识的最基本成分。许多研究者认为科学学习是科学概念的发展或转变, 而不是一些孤立信息的增加。由此, 研究者提出了诸多概念教学模型, 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波斯纳等人从认识论角度提出的概念转变模型, 还有奥斯本等人基于认知心理学视角提出的概念教学模型。

波斯纳等人从认识论角度提出概念转变模型。该理论首先将科学学习过程看作学生原有概念的发展、修正或转变的过程, 并试图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 原有的概念及其结构的什么特征控制了对新概念的选择? (2) 学习者头脑中的概念是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被另外一种概念取代?并在此研究基础上提出了“概念转变”的四个条件: (1) 人们除非感受到自己的概念不具有功能性, 否则不会改变所思考的概念, 即学习者必须对原有概念感到不满意。 (2) 学习者必须能理解新的概念。新概念通常不是反直觉, 就是不可理解, 所以难以形成概念转变, 因此新概念必须是可理解的才能进行概念转变。 (3) 新概念必须是合理的, 学生能相信新概念的真实性。 (4) 新概念必须有效, 是解决某些问题的更好途径。根据波斯纳的观点, 如果满足以上四个条件, 学生就会发生概念转变。

奥斯本等人提出, 促使学生发生概念转变的教学分四个阶段组成: (1) 准备阶段:教师要理解科学家、学生以及自己对新概念的观点, 其中对学生前概念的了解是重点; (2) 关键阶段:创设真实的生活情景, 促使学生理解新概念; (3) 质疑阶段:鼓励学生阐明自己的观点, 让学生相互质疑、辩论、交流、研讨; (4) 应用阶段:提供各种情景让学生应用新概念。可见, 这一模型旨在促进学生对概念的信息加工。

这两个模型吸收了皮亚杰基于儿童行为观察和言语访谈而提出的意义建构学习观, 注重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积极参与。但模型各环节似乎更多地从学习目的和学习结果的角度, 而不是依据学习发生的内在机制去构建, 因此难以真正促使学生发生概念转变。在科学教学实践中, 人们发现要改变学生的某些科学前概念是非常困难的, 原因是儿童的前概念可能是个人的、顽固的、强韧的、稳定的, 这些性质会阻碍学生在科学学习过程中概念的转变。这些都导致了概念转变学习在理论和实践中的双重困境。

二、概念不相容原理的主要观点

chi (1992) 等人改变了概念理论研究的视角, 以本体论的观点分析概念结构, 将概念分为物质、过程和关系状态三类, 每一种基本类型有若干的子类别。所谓“物质本体类别”指的是具有特定属性的范畴, 如金属、生物等;所谓“过程本体类别”指随时间改变而发生的一种变化范畴, 如声音的传播、溶解、心肺循环等过程;所谓“关系本体类别”指的是依赖于相互作用而产生的范畴, 如力学理论、守恒、食物链等等。依照概念转变跨越的情形, 可以分为本体类别内的概念转变与跨越本体类别间的概念转变。

1. 类别内的概念转变

所谓类别内的概念转变, 是指概念转变的发生是在同一本体类别内的概念的转变, 而不是跨越不同的本体内别。换言之, 这种转变知识在同一类别内的概念归属转变, 可视为信念上的修正, 属于“轻微的概念转变”。这种类别内的概念转变情形, 是一种常见的转变, 并不需要改变本体类别, 概念的本身并未改变原来的意义, 许多学习的情形, 基本上都是信念上的修正, 它们只需将学习者现有知识里的属性, 改变成其他正确的属性就可以完成。

2. 类别间的概念转变

类别间的概念转变是科学概念从一本体类别迁移到另一本体类别, 这种类别间的转移才能称为根本的概念转变。在概念的转变过程中, 有三项是必须经历的步骤: (1) 经由获得的过程, 学习到本体分类方式; (2) 经由获得的过程, 学习到个别概念的意义; (3) 重新指派概念到新的分类方式上。它可能通过三种范式:主动放弃原本对某一个概念的定义, 并以新的意义取代;使新、旧概念并存, 而新、旧概念视情境而定;通过教学等方式加强新的意义, 放弃旧的概念。

造成学生在学习科学时发生困难的最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在表征一个概念的类别时, 与它在科学上真正所属的类别, 两者之间存在错误的组合, 或是不相容的情形;而当这种情况发生时, 学生会将新的信息同化到旧有的或是错误的类别中, 因此学生很难对这个概念产生彻底的理解。举例来说, 在科学概念中, 电流的概念, 应该属于过程的类别;但学生由于把电流和水流类别, 常将它放置到物质类别里, 认为它具有物质的特性, 那么对于电流这个概念, 可能就会产生“占有空间”“具有体积质量”等属性。因此, 我们常可见到, 学生对于电流的概念里, 就有“它可以储存在电池里”“电流会用完”等错误概念。

三、概念不相容原理对儿童科学概念转变的启示

根据概念不相容的观点, 概念转变的难易与概念的本体属性有很高的相关性。可见, 学生对某些科学概念的学习存在着很大的困难, 并不是因为这些科学概念本身是复杂、抽象或是动态的, 而是因为学生的前概念和科学概念属于不同的本体类别。这一观点给科学概念转变教学带来了新的启示。

1.小学科学教师要积极学习有关概念转变教学理论并付诸实践。当前, 努力帮助学生实现必要的概念转变应被看成一项主要任务, 这也就如Mintzes等在《促进理解之科学教学》一书中所指出的:“教师面对的挑战是:如何寻找不同的经验来设计问题、实验以及示范, 以要求学生重新思考他们的想法, 但又不至于去强调他们现有的想法是‘错误的’。教师必须发展或引出更具创意性的策略, 针对学生学习的需求。这种教学需要高度的专门学科知识, 需要用来设计概念挑战的技能与经验。”科学教师必须关注概念转变的研究, 积极学习有关概念转变教学理论并将概念转变教学策略运用于科学教学之中。2.

在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诊断出学生的前概念, 而且要对前概念和学生预期学习的科学概念作出具体分析, 以确定哪些概念属于物质本体类别, 哪些属于过程或关系本体类别;并分析学生的前概念和预期学习的科学概念之间是不是属于同一本体类别, 这是进行有效概念转变教学的前提。概念不相容原理表明, 学生要进行“跨本体类别”的概念学习是比较困难的, 这个学习过程如果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去发现, 那就如同现实中的科学发现过程一样, 而科学发现过程往往是“科学共同体”社会建构的过程, 其发现的机制与学生的探究发现是不同的, 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所以, 在科学教学中, “自主探究”的教学主题最好限定在“本体类别内”的概念学习, 否则将很难实现学生的概念转变。

3.概念不相容原理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供了可操作的依据。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一直是科学教学所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但传统科学教学中, 学生创造力的培养往往因为没有可操作性的理论依据而流于形式。根据概念不相容的观点, 创造力是指学生对一个概念可以从不同取向去表征和理解, 这里的不同取向可以视为概念在不同本体类别上的差异。在科学史上, 许多具有创造性的发现正是成功地跨越了本体类别的边界。在科学教学中, 通过一定的教学策略, 引导学生实现“跨本体类别”的概念转变, 能够很好地体现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上一篇:伸出关怀的手作文下一篇:文综历史试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