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家庭贫困证明书
一、城乡贫困家庭基本现状
通过对黄石镇15个村135户农村贫困家庭、梅江镇8个社区62户城镇贫困家庭(共197户城乡贫困家庭)进行调查摸底,发现该县城乡贫困家庭存在以下特点:
1、家庭人口“两多两缺”。
患病(残疾)人口多、就学人员多,缺青壮年、缺劳力。贫困家庭普遍缺少青壮年劳动力,如在黄石镇135户贫困家庭中,主要劳动力缺失的家庭占89%;贫困家庭另一个明显特征是长期患重病的人较多,如在黄石镇135户贫困家庭中,因病(残)致贫的有130户(占96%),梅江镇62户贫困家庭中,因病(残)致贫的有42户(占68%)。同时,贫困家庭对下一代教育比较重视,就学人员比较多,一个贫困家庭2—3个在校生的情况比较普遍,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
2、生存状况“两多两少”。
依赖型多、自立型少,“蜗居”者多、“安居”者少。多数贫困家庭难以自力更生,多依赖于政府救济、社会救助。如梅江镇62户贫困家庭中靠自己打工维持生计的14户,占23%,靠亲属接济的10户,占16%,靠政府低保金或“三无”补助的38户,占61%;贫困户普遍住房条件差,如梅江镇贫困家庭住廉租房或福利院的有19户占30.5%,租房或者借住亲戚家的33户占53.5%,自有住房的仅占16%。黄石镇135户贫困家庭中,住土瓦房的75户占55%,住危房、无房户的13户占8.9%,住砖混房的44户只占33.2%。
3、家庭劳力“两低一少”。
占人口的比重低、文化程度低,参加就业技能培训少。贫困户劳动力占家庭人口的比重不足10%,如黄石镇135户贫困户有人口258人,其中劳力只有15人,所占总人口比例极低,文盲及小学文化程度的有95户,占70.3%;参加就业技能培训的寥寥无几,黄石镇有7户(占5.2%)、梅江镇有6户(占8.1%)贫困家庭参加过县乡举行的技能培训班。劳动力文化程度低,缺少职业技能培训,无一技之长,就业能力低是贫困家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4、家庭就业“两窄一低”。
获取信息渠道窄、从业门路窄,发展特色产业或外出就业者比例低。贫困户大多思想观念相对落后,获取就业信息渠道和能力较差。受访中,有154户(占78%)贫困家庭不清楚企业最新用工需求;从劳动力的就业情况来看,在本地从业的占90%以上,如黄石镇贫困户258人中仅有7人外出务工,在家就业的大部分主要从事水稻种植,发展特色主导产业的很少。
从家庭收入、经济来源、家庭人口、增收途径等综合因素分析,农村贫困户与城镇贫困户存在一些差别,如,农村贫困户普遍比县城贫困户生活更困难;农村贫困户一般都拥有农田等基本生产要素,而城镇贫困户则没有与生俱来的生产生活资料;农村贫困家庭突出表现在劳动力短缺严重,受教育程度低,而城镇贫困户劳动力更为充足,受教育程度更高,但缺技术、缺就业门路。
二、贫困家庭致贫原因分析
走访调查发现,因病(残)致贫、因灾致贫、因学致贫、因缺少劳动力致贫等因素是城乡贫困家庭致贫的普遍原因。
1、因病致贫。
当前,尽管实行了新农合和城镇居民医保制度,社会医疗保障程度有所提高,但仍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大病患者家庭的困难。一旦家庭成员患有大病、重病或残疾需要长期住院治疗或药物维持,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久而久之导致所在家庭生活贫困。一些贫困家庭成员患病甚至采取“以拖代治”的方式,小病拖、大病扛,造成“越穷越病、越病越穷”恶性循环。农民患有重病,虽然医保能报销部分,但余额部分贫困家庭难以承担。如黄石镇罗屋村的老支书温显煌,去年其妻突发脑出血,花费8万多元,至今未痊愈,后续治疗每月需要几百元药费,导致因病返贫。此外,家庭成员中有残疾人口,也是导致家庭贫困的根源。如梅江镇博生西路居委会的许亮,患鼻咽癌,和11岁的儿子租住55m2的廉租房,因为患病失去劳动能力,父子二人生活全靠亲属接济。
2、因灾致贫。
主要是指因各种自然灾害、车祸、丧偶等事故发生导致贫困。在黄石镇,有3户是因自然灾害致贫的,占被调查户2%。因灾致贫是导致绝对贫困最根本的原因,且这种类型的贫困,脱贫速度慢。如黄石镇山梓村的郭家福,去年家里发生一场大火,多年积蓄毁于一旦,目前只能借住在庵里;梅江镇江东居委会曾小红,其丈夫早年病故,上有70岁的母亲,下有20岁的儿子,母亲年老无劳动力,儿子尚在读书,一家三口全靠其每月售车票的800元工资维持生活。
3、因学致贫。
此类家庭大多虽有些微薄收入,但有一个或多个子女同时就学。目前,高中生每人每年学费和生活费大约需要七千元,大学生每年费用在一至两万元不等,如此一来,高昂的就学费用给这些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造成家庭经济困难。如,黄石镇罗屋村的温九保,之前靠种地为生勉强度日,但自从儿子温石林就读江西师范大学后,每年3万多元的花费着实让他犯愁;梅江镇城南居委会的易容仙,夫妻双目失明,大女儿智力障碍,小女儿正在读大学,家庭经济负担沉重。
4、因孤致贫。
部分贫困家庭属于孤儿或孤老(“三无”人员),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扶养人)。或者子女没有很好履行赡养义务,房子不让父母住、有钱不济父母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在被调查的梅江镇62户贫困家庭中,“三无”人员共15户,占贫困户的24%。梅江镇中山南路居委会98岁的卢生平,年老体弱,常年卧床,又无子女赡养,仅靠每月400元低保金维持生计;城南居委会何清生是个14岁的学生,父母双亡,寄居外公家,依靠每月700元的孤儿补助生活。黄石镇石子头村谢龙秀的儿子外出务工,10多年来下落不明,现自己年老,生活没有了依靠,导致贫困加剧。
5、因缺劳力致贫。
家庭中上有老下有小,人口多,但劳动力少,众多家庭成员仅靠1—2人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如黄石镇陂塘村郭运生,早年在龙岩从事挖煤作业,每年收入4万多元,但后来患尘肺病,长期吃药,无法劳动,家庭十分贫困。梅江镇社区也存在不少困难群众,因家庭成员年老体弱,全部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只能依靠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在家务农过日子,难以脱贫致富。
6、因缺技术致贫。
这在农村表现更为明显,在黄石镇农村贫困户中,文化程度低是致贫的重要原因。文化程度不高导致观念落后,他们宁愿守着土地受穷,也不愿外出就业,把希望寄托于“老天爷”风调雨顺或政府支援救济。如,黄石镇陂塘村低保户郭水保,是个文盲,无法外出务工,遭致妻子嫌弃,如今单身一人,生活十分贫困,只靠政府救济度日。同时,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耕地不足,也是农民不能脱贫致富的一个原因。调查中发现,黄石镇人均耕地仅有0.6亩,加上文化素质不高,不能适时进行农业结构调整,从事单一水稻种植获得的收入自然很少。如黄石村山塘组王福洲,老婆是哑巴,自已无能力经商和外出,只得在家种地,但土地太少,很难脱贫。
三、促进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对策建议
针对全县贫困家庭情况,应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和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大背景下,加强分类指导,因地制宜,标本兼顾,促进城乡贫困户脱贫致富,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1、大力加强民生工程建设,强化贫困户基本生存保障。
大多数城乡贫困户发展底子薄、致富能力差,甚至基本的生产生活都难以维持和保障。因此,必须把保障贫困户基本生产生活作为基础,确保他们有饭吃、有衣穿、有钱治病、有基本的生产资料。一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落实对低收入家庭的补助办法,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物价增长形势,逐步提高城乡低保、医保报销等标准,确保贫困户的基本生活水平不因物价上涨而下降。将孤、寡、病、残等特殊原因造成的贫困家庭全部纳入低保范围,加强贫困家庭的养老保障。二要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对贫困家庭在看病、入学、住房等方面实行特别扶助政策,着力解决贫困家庭的就医、就学、住房难等问题。建立城乡贫困户医疗救助保障体系,完善大病救助政策,为贫困户建立个人档案,办理看病优惠卡,通过全免挂号费,减免住院治疗费等,减轻其负担;采取减免学费、提高贫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增加教育贷款的年限和数额,提供助学金等措施,扶助贫困户子女入学;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使无房的城镇贫困户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三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整合全社会的资源,形成政府部门、慈善机构、社会组织、商业保险公司等共同参与的扶贫帮困新格局,为困难群众解决生活上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和温暖。如子女履行赡养义务不力,要采取道德和普法教育先行、司法援助介入的方式,提高子女赡养父母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对拒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由法院强制执行。
2、大力开展就业技术培训,提高贫困户就业创业能力。
加大培训投入,推行贫困家庭免费培训制度,实行贫困户培训政府“买单”的模式,提高贫困人口就业创业能力。一是立足本县特色产业,开展农业产业知识培训。依托宁都县赖村镇奥帅脐橙省级创业孵化基地等24个创业孵化基地、森旺现代农业生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等,分批次组织贫困家庭人口开展三黄鸡养殖、脐橙种植、席草栽培等产业知识培训,提高贫困户发展农业产业能力。二是根据企业用工需求,开展务工实用技能培训。充分利用该县工业园区企业、田头镇农民创业园、县职业技术学校等资源,建立贫困家庭务工技能实训基地,定期开展机电、修理、家具、服装、餐饮等实用技能培训,争取使每个低收入家庭都有一个掌握一至两门实用技术和经营特长的劳动力。三是顺应市场经济要求,开展现代经营知识培训。利用县乡党校、送科技下乡、手机短信平台等,开展现代市场经济知识培训。用好“三送”工作结对帮扶网络,推动“三送”干部向所联系的贫困户传授经营知识,提高其竞争意识和适应市场的信心、能力。
3、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拓宽贫困户增收致富渠道。
本刊记者 王众
世界博览 W 舒华 S
W:我们已经了解,“分享阅读”的目的不是为了识字,那么它的价值如何体现?
S:分享阅读对孩子后期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从三四年级之后,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才越拉越大。这就跟他们的阅读兴趣、阅读能力以及口语能力有关。以前,人们认为要先识字才能阅读,所以把提到阅读能力的重点放在识字上。可是实际上,识字限制孩子阅读的时间只有那么两三年。之后,大家的识字水平就没什么差距了。但阅读兴趣、表达能力、理解能力、词汇量是差得非常远的,这些才是影响以后阅读最重要的因素;这些能力都是可以在学前培养;却往往被忽略了。分享阅读实际上就是在培养这些能力。
W:但幼儿园的阅读课程毕竟有限,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S: 在真正能够阅读之前,其实我们有若干种学习、若干种阅读的发展阶段。第一个是给孩子读故事,第二个是分享阅读,第三个是指导性阅读,最后是正规阅读。故事分两种,读给孩子的故事和孩子自己读的故事。分享阅读是孩子自己读的故事,所以内容简单、有趣,重复性强。
但是读给孩子听的故事不局限于此,可以更复杂一些;因为有家长的帮助,所以对一些难词、不认识的字都可以进行解释。现在中外家长都重视“睡前故事”,需要注意,这不是讲故事而是读故事。因为读故事不是随意松散的语言,也不是完全的书面语,而是口头词汇。口头词汇的丰富对今后的阅读帮助很大。所以睡前故事可以有效地训练孩子的口头词汇和理解能力。
W:既然您提到了口头词汇,这方面的摄取除了睡前故事,还可以通过平时的交流。是不是鼓励家长和孩子多对话?
S: 对,其实孩子从一出生就开始接受的信息,其中很多信息都来自父母。我们现在的很多父母都不太注意这个,把教育的责任都推给老师和幼儿园。其实母亲才是第一老师。母亲给孩子大量的、丰富的语言输入,对孩子整个成长非常重要。现在国外有研究,说话多的父母和说话少的父母,他们的孩子接收的词汇量相差好几倍。说话多的父母一天能说3万个词,而少的大概只有七八千。说话多的父母教育出的1~3岁孩子,不仅比说话少的父母教育出的孩子口语词汇量要多,而且以后的发展也更好。所以就是说大量的说话对孩子其实是有帮助的。
W:那么对于对话内容的选择上呢?您刚才提到的研究中的词汇量,好像是父母一天说话的所有语汇,并不单指针对孩子的。
S: 简单来说,你就相信小孩都是能够学习的,说什么都行。
确实有研究证明,小孩一直都在学习,而且意识能力和学习能力都非常强。通常,孩子学说话是12个月以后,但在这之前他们对于语言的传输都是有意思的。比如给播放一个人在讲故事的视频,研究4个月、8个月、12个月的孩子都在看什么。可以发现:4个月的婴儿主要是看眼睛;从6个月开始看眼睛的比例就减少了,6~10个月的婴儿其实是在看嘴,因为他在学习,学习发音;到12个月以后,对嘴的注意力又减少了,再次转移到眼睛上。事实上,成年人对话时就是在看眼睛。你看,4~ 12个月的孩子其实都不会说话,但都已经在学习了。所以孩子的学习其实是非常非常早的。
现在早教的误区在哪呢?家长更愿意花钱把孩子放到早教机构,而不愿意花时间去教育孩子。目前,我们发现母亲受教育程度高的,更有意识跟孩子去交流。至于内容其实并不重要,我们这儿的老师甚至在讲无可讲的时候,跟婴儿聊自己的研究课题(笑)。孩子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可以多伴随手势和姿势,这对于孩子日后多样化的表达方式也很有益。
W:现在大家对于外语的学习越来越重视,有些家庭会给孩子们营造双语氛围,希望他们能有“两个母语”,这是否值得鼓励?
S:学习语言最重要的就是环境,如果家长确实有比较强的外语能力,持之以恒一定是有利的。但是如果家长本身语言能力有限,发音也不标准,那么不如留给以后的老师。但是,可以让小孩子观看一些原版的动画片,用标准的东西营造语言氛围。
你们好! 我是机电学院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一班的杨松,我来自于云南省 曲靖市陆良县马街镇的一户农民家庭,家里有六口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姐姐和我。爸爸妈妈都没有工作,只能靠着家里的两亩 来地勉强的维持生活,收入十分的微薄,为了我和姐姐能够好好的学习,家里一年省吃俭用的钱都供给我和姐姐上学读书用了。 但父亲为了让下一代有文化,有出息,改写家中历史,十几年来 一直默默地劳苦耕作,给我们创造上学的条件和机会……
从幼小的 心灵开始,我感受到父亲和母亲的伟大-虽然他们是地道本分的农 民。小学,初中,高中,我刻苦学习,努力奋斗,20_年8月的一 天,我接到了 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我双手捧到了父母面前,我们喜 极而泣。我终于圆了大学梦!但是,相比初中,高中,大学每年的学 费成了天文数字。它远远超出了我们全家的总收入,这让我们全家高 兴之余,也随之多了一份忧虑。几经周折,父母终于向亲戚朋友借来 了我的学费,但我们却债台已筑。
最近几年,云南接连遭遇了旱灾。大多数人都应该知道云南省是 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贫困省。庄稼人是靠天吃饭的,天灾横祸导致 粮食减产,这无疑不给这个家庭雪上加霜。由于姐姐补习了一年,现 在我和姐姐一同在读大三,学费是家里的一个极大的难题。希望能够 申请到助学金来解燃眉之急,谢谢学校领导的关怀与帮助,让我的大学路走的不那么崎岖。
现如今,党和国家的政策是大力发展教育事业,这让我这样的学 生看到了生活的希望。我满怀热血感谢党和国家对贫困学生的关心, 当然,我也知道还有不少同学的家境更困难些,无论我是否申请到了 这笔助学金,我都要感谢各位领导老师的培养,也衷心的祝愿各位领 导、老师身体健康,工作顺利!但我相信如果我能申请到这笔贫困生助学金,我将作出一定的成绩以无愧于这贫困助学金。 此致 敬礼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uexila
学生家庭贫困证明
家庭贫困证明
_________:
兹有贵校学生________,性别男□女□,系我村村民。现居住在__________________,属城乡结合部。该学生家庭基本情况如下:
一、全家总人口______人,家庭年收入微薄,生活贫困简朴;
二、主要收入来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除此以外,无其他收入来源。
三、目前家庭主要困难:□收入来源单一 □劳动力较少
□医疗支出较大 □其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述情况,确属事实,特此证明。
村委会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
盖章单位联系电话:
证 明
兹证明我村村民________________,性别男□女□,身份证号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家庭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事项填写如下)
—————————————————
—————————————————————————————
上述情况,确属事实,特此证明。
村委会(盖章)
年 月 日
社会支持的概念是指良好的社会心态有助于社会的发展。在进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如果社会出现其消极方面的问题, 那么, 通过社会支持就对相应的社会负面情绪进行控制, 并通过这种控制完成对于社会个体的保护, 通过保护社会的个体对社会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 进而在社会的积极方面则会产生相应的积极保护和维持作用。
(一) 社会支持的定义
在笼统的含义上, 我们可以把社会支持表述为各种社会形态对社会脆弱群体即社会生活有困难者所提供的无偿救助和服务。从社会心理刺激与个体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角度来看, 社会支持应该被界定为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广义而言, 社会支持既涉及家庭内外的供养与维系, 也涉及各种正式与非正式的支持与帮助。社会支持不仅仅是一种单向的关怀或帮助, 它在多数情形下是一种社会交换。总体而言, 社会支持是一个能够为多种社会形态下的社会消极人群进行相应的社会供给和社会保障的一种方式。这种社会供给可以是心理上的支持和疏导, 也可以是生活上的支持与供给。
(二) 社会支持的特点
社会支持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 社会支持主要具有无偿性、持续性、客观性等特性。社会支持的无偿性指在进行社会支持的过程中, 通过国家或者政府对于现有的社会弱势群体进行一些无偿的补助和相应的支持, 从而使社会弱势群体的负面情绪及负面效应相对减少;社会支持的持续性是指在进行社会支持的过程当中, 不能够根据在短时期集中对于现有的社会的负面问题进行相应的支持, 而是把这种支持看做是一种长期的、延续性的方式, 运用这种方式能够保持社会的负面情绪降到最低;社会支持的客观性, 是说明社会支持在进行相关的支持和补助的过程中不是根据现有的社会支持来完成的, 社会支持是通过一些客观的数据的调查, 和相应的社会的实际情况的对比来说明该区域的社会支持需要情况, 所以社会支持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三) 社会支持的形式
韦尔曼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将社会支持区分为感情支持、小宗服务、大宗服务、经济支持、陪伴支持5项;库恩等人区分为归属性支持、满足自尊的支持、物质性支持和赞成性支持4种;考伯区分为情感性支持、网络支持、满足自尊的支持、物质性支持、工具性支持和抚育性支持;卡特纳和罗素区分为情感性支持、社会整合或网络支持、满足自尊的支持物质性支持、信息支持。而Arrera和Ainlay则将社会支持分为6类, 具体包括:物质的帮助、行为的援助、亲密的交往行为、指导、反馈、积极的行为。从这种社会支持的相关形式来看, 社会支持主要以支持社会上的弱势群体的生活为主要的方式, 在进行弱势群体的支持过程中, 通过以上几种重要的方式能够使社会支持的形式更加清晰地反映在社会层面上, 并通过社会支持改善社会消极层面问题。
二、甘肃省贫困家庭现状
甘肃省贫困家庭从数量上来看依然不在少数。以天祝县的贫困家庭的发展现状来看, 目前贫困家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贫困家庭中的劳动力数量少, 留守老人和儿童地区照顾能力有限, 贫困家庭主要的经济来源和收入水平无法维持其生活基本的需求性。
(一) 贫困家庭中劳动力较少
以甘肃省天祝县贫困家庭目前的情况来看, 2012年的统计数据显示, 扶贫的困难程度非常大, 贫困面很大, 而且贫困程度非常深。按照该地区的2300元的国家扶贫保准来看, 全县的贫困人口数量就有7.5万之多, 占全县的总人口数量的35%。该地区的贫困主要是因为其自然条件非常严酷, 自身发展经济存在着极大困难, 导致了大量的劳动力流失, 直接造成一种恶性的循环, 农民的收入水平就会存在极大的困难。该地区的贫困现状同全国的小康社会发展要求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到2015年上半年的数据统计来看, 为了提升该地区的劳动力质量, 在社会保障和就业支持上该地区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和努力, 但是这些政策支持的实现还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和不稳定的因素, 所以在短时期内很难解决实际的问题。
(二) 贫困家庭中以老人和儿童居多
甘肃省天祝县贫困家庭中现居住的主要人口是老年人和儿童, 留守问题需要受到极大的重视。该地区的劳动力存在着不足, 从而对于留守人口和农村低保人口的财政支持供应无法做到有效的跟踪和保障, 政策的落实存在着一定的困难。按照2014年的城市低保水平来看, 月人均收入水平从270元上升到310元, 农村的一类低保的标准从160元上升到205元, 二类低保对象月保障标准由106元提高到160元, 三类低保对象月保障标准由70元提高到84元;农村分散供养五保对象年补助标准由2600元提高到3110元。对于贫困家庭的留守人口进行重点的保障, 将因灾、因病返贫或家庭生活困难的450户1765人纳入了保障范围。这在实践上做出了重大的探索, 但是社会效果的反馈上却缺乏具体的数据统计。
(三) 贫困家庭中农业生产收入较低
甘肃省天祝县的贫家家庭在收入来源上主要是依靠农业种植维持基本的生活保障, 但是在农业生产上受到甘肃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因素的影响, 发展农业存在着很大的困难, 而且在技术水平方面, 农民本身就存在着知识上的欠缺, 完全是依靠经验进行农业生产, 经营的实际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农民的收入水平存在着不稳定的现象。从该地区农民的收入水平上来看, 尽管总体上是提升的, 但是提升的幅度不是很大, 收入水平持续走低。在2012年,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4399元, 占年计划任务4841元的90.87%, 欠计划任务442元;同比增长14.5%, 增速欠计划任务11.5个百分点。到2014年底,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50元, 同比增长了14.8%。从整体上来看呈现了增长的态势, 但是在家庭收入水平上来看, 还是和城市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由此可见, 农业生产在家庭收入支撑中没有发挥最大的作用, 贫困的现象还是存在的。
三、甘肃省贫困家庭社会支持的对策方向
甘肃省政府对于现有的甘肃贫困家庭的社会支持是在正式支持和非正式支持两种情况下形成的。一方面, 政府的正式支持是指对于现有的政府活动进行相应的国家政策调整、政府补助帮助, 以及社会上的正式团体对于甘肃贫困家庭的补助;而另一方面, 甘肃省对于贫困家庭的补助也能够从非正式的群体中体现。从非正式的群体上来看, 非正式的群体包括邻里乡亲、社会自发公益性组织以及其他公益性社会团体对于现有的甘肃贫困家庭的社会支持。
(一) 国家政策对贫困家庭扶持
中国政府在进行国家政策的制定上, 都能够按照现有的社会情况对社会的弱势群体进行相应的政策倾斜。国家整体的政策倾斜为其各省的政府制定相应的扶贫的社会支持的制定进行了一个导向性的指导。例如《创新扶贫, 开发社会参与机制实施方案》的出现, 就对现有的国家扶贫进行了相应的政策指导。通过政策的发出和政策的说明, 给现有的地方政府做出表率, 说明地方政府在进行国家社会支持的过程中, 应当如何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来帮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进行社会支持。
(二) 政府补助对于贫困家庭支持
甘肃省政府对于现有的甘肃省的贫困家庭在进行相应的社会支持的情况下, 在以下方面对于贫困家庭进行社会支持:提高贫困家庭的就业率;加强贫困家庭的“三农”信贷;落实惠农补贴;提高社会保障幅度, 提高贫困家庭的收入;促进县域经济整体上的发展, 并由整体发展带动局部的进步, 进而帮助贫困家庭尽早脱离贫困。甘肃省政府在对于贫困家庭的脱困问题上做出了巨大的努力。甘肃政府天祝县政府都通过一系列的形式来帮助贫困家庭进行社会支持。
(三) 社会团体对于贫困家庭的帮助
社会团体对于贫困县的支持则多数在于对贫困家庭的具体生活实际给予一定的帮助。例如, 每逢年节期间, 一些社会团体就会自发为贫困家庭捐助米面粮油, 维持贫困家庭的现有生活水准, 保证贫困家庭能够与普通家庭过上同样的节日。在这样的过程中, 大多是一些该区域的居民自发、无偿地完成他们对于甘肃贫困家庭的社会支持。
(四) 邻里乡亲对于贫困家庭的帮扶
邻里乡亲对于贫困家庭的支持是对于现有家庭进行社会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社会支持是一种结合生活与精神的双重社会支持。在进行邻里乡亲的社会支持的过程中, 受助的贫困家庭能够从邻里朋友那里获得一定的安慰, 能够寻求精神依靠, 同样的, 邻里在看到贫困家庭的困难之后, 也能够第一时间对贫困家庭进行一定的社会支持, 保证贫困家庭的生活状态。
四、结论
综上所述, 甘肃省贫困家庭的社会支持上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通过正式支持和非正式支持两个方面做出探索, 在基本生活保障、生活生产实践、贫困家庭的精神支撑等多个方面改善了该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贫困地区的发展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国家社会建设所重点关注的领域, 这是一项社会性的长期问题, 而且受到很多主观和客观的环境因素影响。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 对于贫困地区的社会支持应该进一步体现丰富的特点, 从各地区的实际现状入手, 解决贫困存在的根源性问题, 保持社会支持的实际效果的充分发挥。
摘要:社会支持对于一个地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社会支持的形式和内容随着社会建设改革实践发展方向的不断迈进, 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的以甘肃省贫困家庭社会支持为研究对象, 通过数据的调查和整理把握目前甘肃省天祝县贫困家庭的现状, 并通过社会学中社会支持理论的指导, 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 以期从政策上和实际行动上改变甘肃省贫困家庭发展的问题, 为人们的生活改善提供重要的保障。
关键词:甘肃省天祝县,贫困家庭,社会支持
参考文献
[1]陈成文, 潘泽泉.论社会支持的社会学意义[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6 (06) .
[2]陈习琼.国内独具老人社会支持研究现状[J].科教导刊, 2014 (12) .
[3]张明.信任视角下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行为选择[J].江汉论坛, 2014 (12) .
[4]贾锋.农村失独老人社会救助权的国家保障[J].理论探索, 2014 (03) .
[5]宁满秀, 荆彩龙.农村劳动迁移、老人照顾需求与社会支持介入方式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 2014 (04) .
[6]唐美静.社会支持网络理论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探究[J].社会工作, 2014 (02) .
[7]王秋波.我国构建“失独家庭”社会支持体系研究[J].理论学刊, 2015.
[8]金虹霞.西北乡村贫困女性社会支持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 2006.
在长安村围龙屋修缮现场,笑声朗朗。笔者看到,广州市天河区纪委驻村干部正奋战施工一线,监督工人铺贴地板砖和整理休闲广场。驻村干部告诉笔者:“两个月前,这里还是两座破烂不堪的危房,如今建起了篮球场、亭台、花池,还将兴建一个文化广场,摆两个乒乓球台,建一个露天电影投影场,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将得到很大改善。”一位姓丘的村民笑呵呵地说:“以前我们的围龙屋会漏雨,如今重修,我们感到很开心,很舒服。”在整个长安村,到处都充满着幸福的笑声。
走出长安村围龙屋修缮现场,笔者遇见了正忙着搞绿化的驻村干部陈主任。陈主任说起了长安村这些年的变化。在2009年前,长安村是平远县一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全村343户1342口人,住的几乎全是祖先留下的破屋旧房。村里山多地少,土地瘠薄,天年好能挣口饭吃,天年不好,老本也要赔进去。这几年通过搞幸福安居工程,发展种植“油茶、水稻、名木、金银花”四大产业,村民家家生活殷实,个个笑逐颜开。
据悉,广州市天河区纪委与长安村确立帮扶关系以来,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全心全力投入到扶贫开发“双到”工作当中。其中,通过产业帮扶,使34户贫困户当年实现了脱贫。为改善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天河区纪委争取支持,决定在该村投入700多万元建设“长安·天河新村幸福安居工程”。同时,为改善村里整体环境,天河区纪委投入100多万元对村里具有保护价值的老屋旧房及周边的池塘、道路进行大面积修缮和整治,打造绿色景观带。并利用旧村址,建设一幢文化活动中心,改善长安村生产生活条件。此外,为帮扶贫困户脱贫,建立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天河区纪委结合长安村的实际,认真组织,科学谋划,通过打造“油茶、水稻、名木、金银花”四个基地,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000多万元,使长安村村容村貌实现了华丽转身,并实现了34户贫困农户稳定脱贫。
经济困难证明的纸张必须为村委会(街道居委会)专用公文纸 盖章必须包括两个(村委会的+乡镇以上民政局的)
格式可以有所不同,红字部分请注意
贫困证明的一般格式为:
贫 困 证 明 格 式
XXXX(学校):
贵校学生 XXX 其家长属本地居民,家庭基本情况如下:
一、家庭人口 X 人,家庭成员组成:
家庭年收入约 000 元
二、主要收入来源: XXXXXXXXXXX(填写)
三、目前家庭主要困难:
(比如家庭成员是否有重病医疗开支是否较大,是否有残疾,收入来源是否单一,劳动力是否较少)
确属贫困家庭。特此证明。
村委会(街道居委会)乡、镇(含)或 县区政府民政部门
盖章 盖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我家住在偏僻的农村,气候恶劣,土地贫瘠。父亲在外打工,这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母亲身体不好,不能从事体力劳动。让我们来看看这篇农村家庭贫困证明的具体内容吧~
需要写明家庭成员情况及家庭收入、困难的原因和程度等情况,需要你所在的街道或居委会出具。以下四种情况属于生活困难:
1、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扶养人的居民;
2、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或领取失业保险金期满仍未能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3、在职人员和下岗人员在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基本生活费以后以及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后,其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4、其他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以上所说的“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所在省统计局当年四月二三十日公布的上省平均统计数为准。
以上四种情况的证明,有工作单位的由工作单位证明,无工作单位的城市人口由社区居委会证明,上报街道办事处核准;农村人口则由村委会证明,报乡政府核准。
兹有我镇(县)___________(具体地址)村民(居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子(女)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大学录龋该生家庭___________(家庭成员状况),主要从事___________(主要收入来源),家中经济收入___________(家庭收入状况),经济状况___________(是否困难),家庭经济能力无法负担该生的学习和生活费用。请有关银行和学校给予该生助学资助,扶助该生完成学业。特此证明!___________乡(镇)人民政府(或县民政局)单位公章: ____年____月____日
家庭经济困难证明(例文)
大连民族学院:
________(学生本人姓名)系 省(市、自治区)市(县)______(村民委员会或居民委员会)人,2008年考入贵校,其家庭(以下填写申请人家庭经济情况介绍)生活困难,父母在家务农,以种田养蚕为业,每月收入约300元左右,其哥哥在广州某电脑学校工作,每月收入600元左右。2008年秋季与其弟弟同时考上大学,家庭经济收入少,无力支持其完成学业,拟申请助学贷款,望贵校予以资助。
特此证明。
经办人:________签字)
________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盖章)201x年 8月__日
附:2
个人家庭经济困难说明(例文)
尊敬的老师:
我是大连民族学院外国语言文化学院2008级____系____班学生,因家庭生活困难,欲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现将家庭经济情况说明如下,请审核:
我家住在偏僻的农村,气候恶劣,土地贫瘠。父亲在外打工,这是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母亲身体不好,不能从事体力劳动。另外,弟弟现在正在读高中。家里没有能力供我完成学业,特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学生:________(签名)
201x年8月__日
手掌探测贫血状况
缺铁性贫血会降低免疫力,让你觉得疲劳、腰酸背疼、视物模糊。而这种疾病的线索就是你的手掌。
家庭体检:摊开手掌,看看掌纹是否发白。如果掌纹发白,最好去医院做血常规检查。
踏步反映心脏状态
平稳而有规律的心脏搏动是生命存在的基石。
家庭体检:将你的手指放在手腕或颈部的动脉处,探测自己的脉搏,双脚跟随脉搏的频率踏步一分钟。如果心跳不规律,你会发现你很难跟上步伐。如果测试结果不理想,可以休息片刻,待呼吸心跳平稳后再做,如果步伐仍难跟上心跳节奏,最好及时去医院检查。
呼吸预测哮喘风险
哮喘这种呼吸系统疾病的可怕之处在于,它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日常锻炼甚至可能给这些人带来致命风险。
家庭体检:1.你有觉得呼吸困难的时候吗?2.你在锻炼或用力时有过胸闷气短的经历吗?“如果你对其中一个或两个问题的答案为“是”,就要留意哮喘风险了。”
一分钟抑郁问答
研究分析得出,50%的抑郁症被误诊漏诊。
家庭体检:只需要两个简单的问题,就可以确诊97%的抑郁症患者。1.在过去一个月内,你是否经常因不开心、沮丧或没有希望而烦恼?2.在过去一个月里,你是否因没什么兴趣或不愿意做事而烦恼?如果你对其中一个或两个问题的答案为“是”,就应该及时和心理医生交流了。
两分钟糖尿病问答
糖尿病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增加患心脏病的风险,使寿命缩短10-15年。你只需花两分钟回答6个问题,就可以得知自己和糖尿病有多近。
家庭体检:
1.你的年龄?(40岁以下:0分;40-49岁:1分;50-59岁:2分;60岁以上:3分)
2.你的性别?(男:1分;女:0分)
3.你的家庭成员(父母或兄弟姐妹)中有糖尿病患者吗?(否:0分;是:1分)
4.你有高血压或正在进行高血压药物治疗吗?(否:0分;是:1分)
5.你的体重情况?(正常:0分;超重:1分;肥胖:2分;极度肥胖:3分)
6.你进行体育锻炼吗?(否:0分;是:-1分)
如果你的总分达到4分,就要警惕糖尿病风险了;如果你的得分是5分或更高,最好去医院做个血糖测试。
伸展运动检测动脉硬化程度
做一个小动作,就可以知道自己的动脉是像丝袜一样柔软,还是像旧轮胎一样没有弹性。
家庭体检:坐在地板上,向前伸直腿,脚趾朝向天花板与小腿成90度夹角。腰部向前弯曲,手臂向脚伸展,努力触及脚趾。如果够不到脚趾,动脉硬化的风险就有可能增加。如果过去一年你没有量过血压,现在就得量一量。
腰围预示早逝风险
“腰带越长、寿命越短”绝对不是儿戏,即使你并不超重,过大的腰围也会增加你早逝的风险。
广西上林县城关中学资助办公室成立于2003 年, 是高中学校专职于学生资助的行政办公机构。目前我校在校高中生共3400人, 申请建立贫困资助档案的学生共2575人, 占全校学生的近76%。其中属于上述“特殊家庭”的建档贫困生共474 人, 占全部建档生的18.4%, 孤儿学生9人, 单亲学生254人, 离异家庭学生118人, 父母分居家庭93人, 分别占特殊家庭建档贫困生的1.9%、53.6%、24.9%、19.6%。
近几年来, 国家加大了在校高中贫困生资助的工作力度, 成立了独立的资助办公室。资助项目有中央彩票公益金、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上林县为民办实事项目、中国教育基金大学新生补助、自治区大学新生路费生活补助、南宁市政府大学新生路费生活补助、上林县政府大学新生路费生活补助、共青团上林县委大学生圆梦计划 (经团委) 等项目。近三年发放的资助总金额分别为:2012年203.2万元、2013年225.5万元、2014年243.6万元。其中我们对特殊家庭中的孤儿、单亲贫困生实行全覆盖且最高档次的资助, 对其他特殊家庭的建档贫困生实行100%资助。
在资助工作中, 我们针对以上四种特殊家庭情况贫困生的年级特征和心理特点, 依托学校心理咨询室的专业平台, 借助政教处的班主任工作优势, 联合成立了专门的资助小组, 并开展研究工作。下面, 我们就高中特殊家庭贫困生的心理状况及资助策略作初步总结。
一、高中特殊家庭贫困生的心理状况
(一) 心理咨询室的专业测试
为了有效地了解特殊家庭贫困生的心理特征, 有的放矢地开展贫困资助和教育教学活动, 我们课题组充分利用学校心理咨询室专业心理测试的技术力量, 结合调查问卷、谈话法等了解特殊家庭贫困生的心理状况。
1.测试对象
我们在高中三个年级中随机抽取100 名非贫困学生作为对比组, 发放调查问卷, 回收有效问卷98 份, 男43人, 女55人, 男女比例与学校学生男女比例相当。特殊家庭贫困学生随机抽取50名, 男19名, 女31名, 女生比例略大。测试以不记名方式答题, 以保证结果的真实有效。
2.研究方法
我们采用心理量表和问卷调查及个别谈话相结合的方法。心理量表用症状自评量表 (SC-90量表) 作为主要的测试工具。症状自评量表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心理健康测试量表之一, 是当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精神障碍和心理疾病门诊检查量表, 协助学生从十个方面来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程度。它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多个角度, 评定一个人是否有某种心理症状及其严重程度, 对有心理症状 (即有可能处于心理障碍或心理障碍边缘) 的人有良好的区分作用。
3.测试结果
我们严格按照科学要求进行心理测试。SC-90测试数据如下。
本测试中, 特殊家庭贫困生总分的平均分为169分, 超过全国常模160分, 非贫困学生总分的平均分为158分, 略低于全国常模。由表中结果可知, 特殊家庭贫困学生在SC-90量表中的各项因子均值及标准差均高于非贫困学生。在测试中我们还发现, 个别特殊家庭贫困生的阳性项目数或某些因子分远超过全国常模。可见, 特殊家庭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非贫困学生存在较大差距, 即前者更有可能存在心理障碍。
(二) 班主任的工作观察
心理测试只是从一个方面去反映学生的心理状况, 而班主任的“临床”观察则更为直观和具体。通过向班主任发放问卷和谈话交流, 我们发现特殊家庭贫困生有以下的一些心理表现。
1.敏感而坚强
家庭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安全的港湾。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在心理学中叫 “重要他人” (significant others) 。特殊家庭中, 由于重要家庭角色的缺失或不完整, 而无法给予孩子更多的照顾、关爱, 满足不了孩子成长中的心理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 人有着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特殊家庭的孩子, 其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得不到充分满足, 从而容易感到不安、敏感和自卑。在正常的活动中, 凡涉及家庭的话题, 都会引起孤儿、单亲学生心理的敏感反应和行为抵触, 产生回避和退缩的消极心理和行为。不健全的父母之爱, 对离异家庭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观念都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由对遗弃他 (她) 的一方父母的憎恨, 到对批评轻视他的教师、同学的反感, 进而引起世界观的明显变化。这些孩子在性情上往往表现出一定的闭锁、压抑、敏感而缺少安全感的特征, 这与心理测试的结论是相一致的。
但是我们也发现, 穷苦的孩子早当家。这些学生大多数都能自强不息, 刻苦向上, 在学习和生活上表现出很大的坚忍性, 有较强的心理承受力和意志品质。他们往往能默默无闻地投入学习, 能耐得艰苦, 独立性强, 有要求改变贫困落后面貌或展示自身价值的愿望, 学习态度较端正, 思想认识水平因受社会的同情而显得较高, 行为习惯也较好。这在孤儿和单亲家庭的学生身上表现比较突出, 他们是让班主任教师比较“省心”的一类学生。
2.逆反而自主
学生的自我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增强, 他们一方面有争取自主独立的行动倾向, 另一方面家庭结构的缺失、家庭成员的不完整, 使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无法找到成长的榜样和依靠的力量。既是“大人”又是“小孩”的他们, 往往表现出一种“长大”的无助、茫然与委屈。内心的情感不能向父母倾诉, 又不愿向教师和同学诉说, 久而久之, 形成孤独而封闭的心理。在离异和父母不和的家庭中, 孩子往往把这种负面情绪归结于家庭的变故, 从而使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产生了偏差。因而心中变得敏感, 甚至压抑、焦虑, 对周围产生了怀疑, 导致行为上的逆反。生活的无奈如加上成绩的落差, 心中的失落感、自卑、委屈、怨恨交织在一起, 就有可能通过对他人、对社会的报复来宣泄不满, 以求得内心的平衡。逐渐发展为思想品德上的不良者。
但是我们也观察到, 特殊家庭的学生除了少部分不思进取、自暴自弃外, 大多数都表现出了较强的自我意识和自主能力。他们在默默承受家庭不完整的同时, 也产生了强烈的成长需求和独立意识。他们在人际交往和为人处世上默默地寻找成长的模范, 自觉地维护集体的一致性和整体性。在班级活动中, 他们往往能比较敏锐地体验到别人的感受, 并感同身受。他们朋友不多, 但往往会有一些很知心的伙伴。在离异家庭学生的身上, 我们有时会看到很强烈的叛逆色彩, 但这些学生只要感受到他人的真心帮助, 很快会被环境感化。在以往的研究文章中, 很多学者往往会强调特殊家庭学生心理上的自卑、抑郁、孤僻、冷漠、执拗、焦虑等负面因素。但我们认为, 这并不全面, 至少在我们的工作实践中, 在我们的资助对象中, 这并不是主流。班主任给我们反映的情况更多是这些特殊家庭的贫困学生在生活上适应能力强, 在纪律上循规蹈矩, 在学习上默默努力, 在为人处世上思考更加全面, 在个性成长上更加成熟, 在人格修养上更加独立。
二、高中特殊家庭贫困生的资助策略
高中特殊家庭贫困生既具有一般高中生的普遍心理特点, 又具有其他学生没有的独特个性。于此, 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些工作。
(一) 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资助体系, 保障贫困生基本的物质需要
人的需要首先是对于物质的需要和生存的需要。只有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资助体系, 保障贫困生基本的物质需要, 才能让学生安心地投入学习。这些年来, 我们学校在国家各级政府部门的关心支持下, 因地制宜, 积极拓展贫困生资助渠道, 建立国家、省、市、县、校多级贫困生资助网络, 不断地完善贫困生尤其是特殊家庭贫困生的资助体系, 有效消除贫困生后顾之忧, 夯实贫困生救助的物质基础。
1.政府、团体资助体系
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 这些年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在校贫困生的资助力度, 逐步完善在校高中贫困生的救助体系。确实落实国家的这些惠民政策, 让特殊家庭贫困生感受到国家和集体的关怀, 成为我们资助办工作的主要内容。政府的大力投入, 大大改善了贫困生尤其是特殊家庭贫困生的生活状况。现以2014年度为例, 把我校资助办落实的资助项目统计如下。
以上各项政府、团体资助总金额243.6 万元, 受助学生1839人次, 受助面占全校学生数的近55%, 其中特殊家庭建档贫困生共474 人, 全部以最高档次给予资助, 资助金额超过40万元。
2.校企合作、校校合作
建立由企业赞助的助学基金, 如南宁市美佳装饰公司在我校设立的高三资助项目, 2015 年资助贫困师生10000元, 苏州大学设立的惠寒助学基金每年资助困难学生8000元等。在这些项目中, 我们把特殊家庭贫困生的求助放于首位, 优先资助其中品学兼优的学生。
3.献爱心活动
2014年度, 我校共发动师生捐款资助特殊家庭贫困生4名, 资助金额共2.8万元。献爱心资助活动已成为我校的一项常规教育活动。
我校这种多层次全方位的贫困生经济援助体系, 形成了贫困生资助资金增长的长效机制, 基本解决了长期以来特殊家庭贫困生资助资金不足的问题, 为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 重视人文关怀, 满足特殊家庭贫困生的精神需要
按照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观点, 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 (1) 生理需要, 即生存; (2) 安全需要; (3) 归属和爱的需要; (4) 尊重的需要; (5) 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五个层次的需要中, 以生存为目的生理需要被置于首要的位置, 归为第一层次——— 物质需求;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之后的其他需求, 可以归为第二层次———精神需求。我们在资助工作中发现, 虽然我们有足够的资金保障贫困生的基本生活, 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精神面貌和生活质量。尤其是特殊家庭贫困生。父母角色的缺失, 家庭结构的不完整, 从小缺少双亲的呵护, 安全感的不足, 很容易造成学生人格的缺陷。很多研究认为, 特殊家庭环境下的学生容易出现孤独、冷漠、逆反、抑郁、憎恨、易怒、自卑、多疑、嫉妒等心理障碍, 是有一定道理的。满足学生物质需要的同时, 满足学生自尊的需要, 这才是更完整的资助活动。
1.构建和谐、温馨的校园资助文化
校园是贫困生健康成长的外部环境, 也是特殊家庭贫困生的精神家园, 应在班级、学校大力宏扬互爱互助的育人氛围, 大力倡导“一方有难, 八方支援”的助人精神。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活动, 给特殊家庭贫困生提供和谐的交流平台和施展才华的舞台, 让他们在交流中感受到集体大家庭的温暖和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 也能使他们展示个人的爱好、兴趣和特长, 体现他们具有的吃苦耐劳、默默奉献的优良品质, 在活动中促进他们个性的发展。通过学校的各社团活动, 让他们在互助互爱中得到关怀和温暖, 使他们在公益服务中能够增强感恩和回报意识, 促进其人格的健康发展。在这里我们要强调的是, 构建和谐温馨的校园资助文化, 必须用“普通”的眼光来看待这些特殊的学生, 让他们以一个普通学生的身份参与活动中, 以满足他们对自尊的渴望和对平等身份的需求。
2.创新资助工作方式, 让每一个资助环节都体现人文关怀
学生需要物质的资助, 也需要自尊的满足。在资助工作中, 我们要处处维护、时时呵护这类困难学生敏感的自尊和易受创伤的心灵。改进我们资助的方式和关注的方法, 勿让善意的帮助成了学生沉重的心理包袱。多一点人文的关怀、情感体谅、人格尊重来丰富资助工作的内涵。我们积极探索贫困生资助工作艺术, 创建温馨和谐的资助模式, 从贫困生资格界定及资助基金的募集到补助金的发放都以尊重贫困生的权利、人格和尊严为前提, 以满足其需要和促进其发展为目的, 以人文关怀为价值归宿。我们充分照顾学生的心理特点, 在有关文件规定的范围之内, 尽可能有效地保护受助学生的隐私, 维护其自尊。贫困生资格界定改变以往逐级推荐、层层审批、张榜公示等形式为班主任查阅档案、个别座谈、平时观察和个别家访等形式, 使贫困生资格界定客观公正的同时更加充满人文关怀。发放方式则把以往资助资金公开发放改为直接将资助资金打入学生资助专用银行卡中, 避免了发放现金签字时的尴尬。这样, 在贫困生资助过程中, 既真正做到了客观公正, 又彰显了爱和人性的关怀, 渗透了对学生生命及尊严的真切关心、尊重和爱护。这些, 对这类特殊家庭的贫困生来说, 尤为重要。
(三) 引导学生自强自立, 培养健全人格
相对于一般贫困生而言, 特殊家庭贫困生除了需要物质的资助以外, 更需要精神层面的资助。自尊自强的心理满足、健康和谐的环境实现等, 恰恰是这类贫困生非常关注的焦点。过去学校在解决贫困生资助工作时, 对此缺乏足够的重视。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对贫困生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对贫困生而言, 要健康成长, 起决定作用的首先是自己对待贫困的态度。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讲, 物质上的贫困并不可怕, 真正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贫困。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坚韧不拔的意志、乐于助人的精神、开拓创新的能力、诚实守信的美德、自强自立的信念才是一个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工作中, 我们要引导贫困生正确地认识自我, 积极地悦纳自我,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主动与人交往, 大胆地展示自己的才能, 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价值, 产生成就感, 建立自信心。
要以自强教育为主线, 加强心理引导, 注重典型示范, 让学生实现思想脱贫。自强是贫困生克服经济困难、顺利完成学业的精神支柱, 而自强教育是防止贫困生思想“滑坡”的有效保障。自强意识对贫困生而言有其特殊的意义。因此, 要解决好贫困生问题, 必须激发贫困生自强的内驱力, 营造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 才能塑造特殊家庭贫困生的健全人格。
摘要:特殊家庭贫困生由于家庭结构的缺陷, 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敏感而坚强、逆反而自主同在的心理特征。在贫困资助工作中, 我们既要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资助体系, 保障贫困生基本的物质需要, 又要照顾学生的心理特点, 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满足特殊家庭贫困生的精神需要, 引导学生自强自立, 培养其健全人格。
关键词:特殊家庭,贫困生,心理,资助
参考文献
[1]马斯洛等.人的潜能和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
[2]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资助网.基于人文关怀的高校贫困学生资助策略思考[DB/OL].http://www.tgc.edu.cn/zzw/ShowArticle.asp?ArticleID=8366, 2015 (8) .
【简单的家庭贫困证明书】推荐阅读:
家庭经济贫困证明模板10-10
贫困家庭情况范文10-14
探访贫困家庭策划书06-28
农村贫困家庭低保申请书01-08
为贫困家庭捐款倡议书01-10
家庭贫困生资助工作认定办法05-25
几何证明八年级简单09-07
家庭经济证明范文11-04
家庭成员无收入证明12-20
贷款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情况说明及证明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