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视角农业科技论文

2024-08-2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户视角农业科技论文(精选8篇)

农户视角农业科技论文 篇1

[关键词]民间金融 农户 增收效应

一、引言

农户视角农业科技论文 篇2

2013年, 我国第一部专门性农业保险法规《农业保险条例》出台启用, 填补了我国在农业保险法律法规领域的空白, 标志着我国农业保险进入到有法可依的阶段, 国家以法律形式规范农业保险的发展, 对我国农业稳定和粮食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我国农业保险在曲折中前进, 究其原因, 我国对农业保险缺乏明确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定位是一个主要方面。我国先后对农业保险尝试了公营农业保险制度、私营 (商业性) 农业保险制度、公私合营农业保险制度等多种模式, 经过多年探索和试点经验的积累, 我国在第一部专门的农业保险法规《农业保险条例》中, 提出“国家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保险, 健全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农业保险实行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和协同推进的原则”。该法规对农业保险性质定位的政策导向性明显, 为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指明了性质道路, 保障农业保险在法律框架下的蓬勃发展。

对于农业保险性质的理论研究中, 早期使用福利经济学分析农业保险的代表Hazell (1981) 提出农业保险具有收益外溢特点并存在正外部性:农业保险使得产出增加并有利于生产者和消费者;当需求曲线缺乏弹性, 生产者的平均收入则会降低, 消费者将全部占有农业保险带来的收益。也有学者认为农业保险属于私人物品, Siamwalla和Valdes (1986) 使用图形表示农业保险通过影响作物曲线, 进而影响社会福利的过程, 计算出农业保险补贴所得到的社会福利增加小于补贴本身, 通过对比农业保险与农作物种子生产、农业科研活动的不同, 得出农业保险私人物品的属性, 不应该被补贴。印度学者Mishra (1996) 以印度农业保险的现实情况得出即使农业保险不是公共品, 但是也同样有收益溢出现象的结论。国内学者李军 (1996) 提出由于农业保险社会效益高而自身经济效益低, 公益性明显, 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排他性, 应当属于准公共产品。庹国柱和王国军 (2002) 提出农业保险存在利益外在性, 在经营过程中农户和保险公司需求双冷, 因而不能够相交的观点。冯文丽 (2003, 2004) 认为农业保险是一种具有正外部性的准公共产品, 通过农民购买农业保险、保险公司提供农业保险, 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使全体社会成员享受农业稳定发展带来的好处。张跃华和施红 (2007) 采用农业保险福利分析的方法探讨农业保险和农业产量增加之间的问题, 认为农业保险社会外部性的说法并不严密, 这是由于农产品交换在市场条件价格机制下进行, 农业保险对农业的作用仅仅取决于它相对于其他支农工具重要性的程度。

2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农民理性的行为选择

农业保险存在的经济意义是集体分散农业风险的成本小于农民自己分散风险的成本, 农业风险较一般风险而言, 造成的损失程度大, 系统风险严重, 定损及理赔过程更为复杂, 且易出现严重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问题, 因而农业保险纯保险费和附加保费都远远高于自然费率和其他险种, 是普通商业财产保险费率的十倍甚至几十倍以上。农民无力承受高额的农业保险费用, 致使保险需求不够旺盛, 商业农业保险难以开展。下面运用数学模型, 分析力求期望效用最大化的农民在存在农业风险情况下购买保险的行为决策, 从而进一步考察农民的投保行为。

假定p为农户遭受农业风险的概率, l为农业风险造成的损失。想要采用商业农业保险进行风险规避, 则必须事先向保险公司支付每单位保险价格为v的单位保费, 那么保险金额为q的保费则为qv, 风险发生后保险公司支付的赔偿金额也是q。假设拥有货币量为y的某农民希望获得最大期望效用, 他的理性选择应该为:Max p (y+q-qv-l) + (l-p) (y-qv) ≥0 其中 (y+q-qv-l) 为农民投保后遭受农业风险情况下所拥有的货币量, (y-qv) 为农民投保以后没有遭受农业风险情况下所拥有的货币量。对于商业保险公司而言, 存在v=p, 意为每单位保险的购买价格v等于农业风险发生的概率p, 意味着农业风险发生概率p越大, 保险公司厘算出的每单位保险的购买价格也就越高, 这就是为什么高风险的农业生产需要有高昂的保险费用。那么将v=p 代入上式, 可得:Max {y-pl}≥0 说明在农业风险发生概率p一定的情况下, 农民拥有的货币量y越小, 他能够投保的能力q则越低, 反之则越高, 农民是否投保与自己的收入及保险费用负担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

3 政策性农业保险产生的农民福利

政策性农业保险是适用于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及有利于农户利益的保障机制, 那么它如何为农民提供福利效用呢?对于我国目前政策性农业保险低保障、低保费情况下的福利探讨, 可以使用福利最大化分析方法探讨该问题。通过文献研究和我国农业实际情况得出, 当前我国农业保险对农业作物供给影响微乎其微, 可以不列入考虑因素, 下面研究的情形中, 假设农民购买农业保险不会对生产方式等造成影响, 农民只利用农业保险进行分散风险, 提高农民的效用水平, 进而提高农民的福利水平。

假设农民是风险规避的, 通过分散风险可以提高效用水平。根据诺依曼摩根斯坦关于确定性等值理论, 完全确定的收入量“CE”为确定性等值, 在该收入水平上所对应的效用水平等于不确定条件下期望的效用水平。风险升水为一个收入额度P, 是农户由于面临风险而付出的代价, 由于完全确定的收入E (g) 减去收入额度P后所产生的效用水平仍等于不确定条件下期望的效用水平, 完全确定的收入E (g) 会转化为两个不确定的收w1和w2。农民之所以购买农业保险能够提高效用水平, 是由于保险能够使原来并不确定的收入w1和w2可以转化为一个较为稳定的收入w (w1≤w≤w2) , 当保险费小于等于风险升水P时, 农民的效用水平一定高于原来不确定收入的确定性等值CE, 从而得到福利效用水平的提升。农民的效用水平则会在保险费率提高后不断地接近于确定性等值的效用水平, 当保险费高于风险升水P后, 农民将不会选择继续购买农业保险, 这是由于此时的农业保险即使分散了农户的风险, 也无法提高其效用水平。当农业保险获得国家财政补后, 农户自身支付的保险费用则会下降, 当降低到风险升水P后, 农户获得到的效用水平将高于确定性等值CE。这意味着农户在参加政策性农业保险后, 在遭受农业风险损失后可以获得农业保险给予的收入损失补偿, 将参保前收入水平因农业风险造成的不确定性转化为获得补偿后较为固定的收入, 尽量减少甚至消除农业收入水平的不确定性, 福利水平因而获得相应提高。

4 基于农户角度对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建议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面向主体是农户, 其能否顺利实施和良好发展直接依赖于农户对农业保险的要求和期望是否能够得到实现, 因而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模式选择必须得到农户的认可和支持。基于农户的角度, 政府是最值得信赖的, 只有政府的有力保障才能提高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的积极性, 因而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根本在于政府的政策扶持。

首先, 政府应在农业保险中担任制度供给者的角色。《农业保险条例》的实施, 使政府通过法律形式有力推动农业保险的规范发展, 在法律框架下积极寻求最优的道路模式。其次, 政府应确立明确的农业保险扶持机制, 为农业保险的开展提供全方位扶持。通过对农户和保险公司财政补贴及税收优惠, 增强农户参加农业保险的支付力、农业风险防范意识和对农业保险的认知程度, 提高商业保险公司承办农业保险的承受力和积极性, 实现其服务社会的功能, 并通过农业保险带动其他险种在农村中的发展, 开拓农村市场, 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实现。

5 结论

政策性农业保险实质上是一种市场化的农业救济或农业保护手段, 是提高农民福利、支农惠农、服务于国家社会的经济保障制度, 是支持和保护农业的长期政策工具。在现阶段, 我国要利用农业保险实现国家对农民这一弱势群体的利益保护, 提高其灾后迅速恢复农业生产的能力, 平滑农民年度间收入和支出, 稳定收入增进福利。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采用“低保费、低保障”的农业保险政策, 对于现实扩大农业保险覆盖范围, 提高农民的认知和接受程度, 尽快恢复受灾农户的生产能力等目标, 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因而从国际农业保险发展经验来看和我国当前实际来看, 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目标更多应该体现在“公平”方面, 补贴主要侧重于“公平”而非效率, 以“低保障、广覆盖”实现农业保险的普及, 受惠于农民大众, 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

摘要:2013年, 我国第一部专门的农业保险法规《农业保险条例》正式实施, 该法规标志着我国农业保险迈入法律体制规范发展道路, 在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该法规对于农业保险的定位表现出明显的政策性导向, 将指导我国农业保险未来的发展性质和道路走向。那么政策性农业保险是否适应当前我国国情, 是否能够成为农户的最佳选择, 又能够为农户带来怎样的福利呢?各方主体该如何定位自己的职能角色, 又该在实践操作中如何运行呢?在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于农业保险性质定位的分析之后, 从数理角度分析农户在商业性和政策性农业保险之间的理性行为决策, 采用福利最大化分析法研究政策性农业保险为农民产生的福利效应, 并从农户的角度提出适合我国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建议, 以期能够为推动我国农业保险的进一步发展建言献策。

关键词:农业保险,农民福利,政策性

参考文献

[1]Siamwalla, Valdes, Should crop insurance be subsidized?[J]P.Hazell, 1986, Crop Insurance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M].Chapter7, The Johns Hopskins University Press.

[2]Hazell, Peter B.R1981.Crop insurance——A time for reap-praisal[J].IFPRI

[3]Mishra, P, 1996.Agricultural Risk, Insurance and Income:A Study of the Impact and Design of India'S Comprehensive Crop Insurance Scheme.[M].Avebury Publishing, Aldershot, UK.

[4]庹国柱, 王国军.中国农业保险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研究[M].北京:首都经贸大学出版社, 2002.

[5]李军.农业保险的性质、立法原则及发展思路[J].中国农村经济, 1996 (1) .

[6]冯文丽, 林保清.我国农业保险短缺的经济分析[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 2003 (6) .

农户视角农业科技论文 篇3

【关键词】动物疫病防治;农户;优化策略

1 疫病防控对农户的重要性

1.1 有利于传染疾病的控制

传染疾病一旦在农户养殖环境中大量爆发,不仅会造成养殖户当年养殖品种出现大批量死亡,动物生命的流失;还会造成经济上的亏损。动物疾病的分布与环境有关,作为动物饲养农户,在饲养过程中极易由于自身养殖经验造成养殖中形成疫病适宜生存的小气候,在个人处理方面效果不佳。农业动物疫病防控管理能够从全方位、站在更高角度对疫病实施管理控制,避免了人为处理的局限性。且国家在实施疫病防控管理时,对农户的技术帮助与防疫药品的发放无意中帮助了疾病的控制,对于农户而言可一定程度减轻经济压力,提升养殖效率。

1.2 有利于农户意愿的达成

农业动物疫病防控管理实质上是一种公共管理基础上实施的社会活动,其运行的经济政治环境以及价值判断决定了其政策目标。国家政府部门在农业动物疫病防控管理中充当了公共物品提供者、发放者的角色,按照公共管理的结果以及目标是否达成来作为自身工作效果的标准。养殖户在政策下属于受益者,作为利益相关者,在农业动物养殖中受到政府部门疫病防控技术指导以及药物、设备配备,在养殖意愿方面得到一定程度的实现。

1.3 有利于防疫市场的控制

对于农业动物疫病防控需要用到的消毒药剂、设施设备等,同样属于交易市场上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政府提供的产品。对这些物品的管制与处理实际上就是对市场规范化的举措,政府部门加强农业动物疫病防控管理能够通过外部与内部结合方式优化农业动物疫苗市场管理体制,让农业动物疫病防控长期处于透明状态,将交易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产生几率降至最低。同时,对于农户而言由于政府部门会将疫病防治相关设备、药剂的价格公开,在信息公开下稳定交易主体预期值,从而达到控制交易成本,降低农户用在疫病防治方面的经济支出,有利于市场的优化。

2 农业动物疫病防控管理下农户状态

对于农户而言,农业动物疫病防控管理下属于第一受益人,在享受相关权利的同时也应履行必要义务。政府部门应该重视对农户在此方面的培训工作,尽可能让其了解到疫病防治的重要性以及必要举措,并且对自己饲养的农业动物有一定程度了解,例如在哪个季节容易出现哪些疫病等,让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展开疫病防治。哲学上认为,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能动作用,能够推动或阻碍事物发展。农户只要形成了自主防控疾病意识,政府部门在开展相关工作时也会更为顺畅,在农业动物疫病防控管理方面作用效力将更强。

在农业动物疫病防控管理下,多数农户已经认识到了动物疫病防治的重要性,并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进行宣传,购买其推荐的疫病防治产品。统计发现,在农业动物养殖方面出现的疫病数量以及比例也不断下滑,相信在这种趋势下疫病产生几率将逐渐减小,达到零疫病出现程度。

3 农业动物疫病防控管理优化策略

3.1 进一步优化市场环境

鉴于我国在动物疫病方面的控制情况,农业动物养殖应不断加大资金方面的投入,引进高效疫病防治产品,尽可能从养殖这第一道关卡将疫病控制住。作为农户,更希望看到的是政府部门的支持,通过市场调节降低疫病防治药物售价,让资金不再成为疫病防治的阻碍。

同时,政府部门可通过实际疫病药物的发放加大防控力度,将我国动物防控体系建设的更为全面,积极推进兽医体制管理改革工作。具体而言,除了相关制度上的完善之外,政府部门可以为农户提供品种优良的畜种,让牲畜一开始便处于基因优良状态,提升对疫病的抵制能力。

3.2 加大技术指导

农户在希望市场更为规划的同时,更希望相关部门派遣更多专业人才前来指导,包含疫病防治药物的具体使用方式、使用剂量以及频率等,并有针对性的对自身养殖动物提出饲养上的注意要点,让政府部门与养殖户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同时,专业指导人员最好能够实施一体化指导工作,传统指导时专业人员只是在养殖开始之前或是药物投放时进行为期短短几天的讲解,并没有长期驻扎实施全程养殖帮助,农户无法切实从专业讲解方面得到高效经验。政府部门需要在此方面提升对人力与财力资源的投入,帮助农业动物养殖者全方位了解养殖重点,从而提升对疫病的防治能力,降低疫病产生几率。

3.3 管理透明度需提升

虽然我国目前在农业动物疫病防控管理方面已经具有一定透明度,但透明度却更倾向于建立在农户信任基础之上。在现代化社会中,贪污、腐败等词汇并不罕见,农户难免会认为政府部门给自己的拨款资金已经被层层手续剥削,到自己手上已经所剩无几。鉴于此,政府部门理应将疫病防治资金投入尽可能公开化,包括技术人员指导费用、农户购买政府推荐产品的市场费用等,让养殖户了解到政府在疫病防治方面的良苦用心以及资金投入程度,建立起与政府之间相互信任的关系。

在这一背景下,政府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建立起一个便于与农户之间交流的平台,在平台上可实现对疫病防治药物的宣传、现行保险政策的介绍、补偿基金的发放要求通知、养殖规模化标准化的举措发布等,让农户进一步了解政府部门办事意图。另外,若管辖范围内出现了动物疫病的大面积爆发,政府应组织各种应急物资到位帮助农户渡过难关;同时考虑养殖户行为改善防控政策,以有利于政府对动物疫病防控目标的实现。

4 结束语

农户对动物疫病防控管理政策、制度有重要的能动作用,从农户需求出发,保障农户利益,增强农户抵抗市场和疫病风险的能力才是实现动物疫病防控管理目标的根本。动物疫病防控管理目标的实现以及防疫体系建设的完善可从增强农户风险抵抗力方面着手,切实提升管理效力。

参考文献:

[1]闫振宇.基于农户视角的我国农业动物疫病防控管理研究[D].華中农业大学,2009.

[2]栾月萍.从农户角度讨论农业动物疫病防控管理[J].华章,2013(25):340.

[3]贾天宇.动物疫病风险损害及规避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

农户视角农业科技论文 篇4

借款人

住 址

借款金额

人民币

(大写)

借款用途

借款种类

利率(月息)‰

借款期限

从一九九 年 月 日起至一九九 年 月 日止

还 款 记 录

借款人签章

(预留印签)

还本金额

还息金额

经办员

经借贷双方充分协商,愿根据《借款合同条例》和中国农业银行的有关规定签订本合同,共同遵守。

1.贷款利率按现行银行贷款利率计算,如国家调整利率,按调整后的新利率和计息方法计算。

2.上列借款,借款方保证按指定用途使用,如转移用途,贷款方有权进行加收利息、提前收回贷款等信贷制裁。

3.上列借款,借款方保证按期归还。未经批准延期或未办理延期手续,从逾期之日起,由贷款方按规定加收利息。

4.上列借款,借款方如无力偿还时,贷款方依照法律程序和有关贷款办法,有权处理借款方的资产,以此收回贷款本息。

5.本合同经双方签章之日起生效。本合同一式__________份,借贷双方各持正本一份。

6.本合同经各方签章之日起生效。本合同一式__________联,借款、保证人各持一联,贷款方持联。

农户视角农业科技论文 篇5

农银吉规章〔2011〕22号

关于印发《中国农业银行吉林省分行

农户贷款多户联保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

各市州分行、省分行营业部:

为加强“三农”信贷业务担保管理,防范和控制信贷风险,促进“三农”信贷业务有效发展,根据《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 部信贷业务担保管理办法(试行)》(农银规章〔2010〕179号)的有关要求,省分行制定了《中国农业银行吉林省分行农户贷款 多户联保实施细则(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遵照 执行。执行中遇到情况和问题,请及时向省分行(三农信贷管理 部)报告。

特此通知。

二○一一年三月一日

中国农业银行吉林省分行农户贷款多户联保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三农”信贷业务担保管理,防范和控制信 贷风险,促进“三农”信贷业务有效发展,依据《中国农业银行 信贷业务担保管理办法》和《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部信贷业务 担保管理办法(试行)》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全行办理农户贷款业务的担保管

理。

第三条 农户贷款多户联保是指多个农户遵循“自愿组合、诚实守信、风险共担”的原则组成联保小组,对小组成员向我行 申请农户贷款共同承担连带责任保证担保的担保方式。

第二章 保证人条件和担保额度管理

第四条 农户贷款采用多户联保保证担保方式的,保证人应 符合《中国农业银行信贷业务担保管理办法》规定的保证人基本 条件,且提供担保总额度应控制在保证人根据《中国农业银行信 贷业务担保管理办法》测算的保证额度内。农户应符合农村个人 生产经营贷款或农户小额贷款基本条件及相关规定。

第五条 农户贷款采用多户联保担保方式发放农户贷款必须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一)联保小组成员不低于3户;

(二)联保小组成员间不存在直系亲属关系,或虽为直系亲属但成员间已单独建立家庭且家庭财产能够有效区分;

(三)联保小组成员的居所应相对集中。

第六条 农户贷款确需采用多户联保担保方式的,应优先适 用于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借款人:

(一)客户的信用等级评定结果为良好级或AA级(含)以 上;

(二)农行确定的信用村内农户;

(三)建立了风险基金等增信机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内社员;

(四)借款人以家庭财产、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向联保小组内 其他成员提供反担保的。

第七条 综合考虑保证人的发展前景、经营期内可用于代偿 债务的现金流量、或有负债的风险状况等因素,合理核定保证人 的担保额度,但最高不超过下列规定:

保证担保额度=3*(年正常税后收入-年债务性支出-年 生活保障支出)-已为他人提供的各类担保余额;

或者保证担保额度=1*净资产-已为他人提供的各类担保 余额。

采用多户联保方式的,应根据联保各成员保证能力合理核定 联保贷款总额及期限,到期后根据履约情况重新核定。

联保成员贷款总额不得超过联保成员单户保证担保额度之和。联保成员单户贷款额度不得超过联保小组其他成员单户保证 担保额度之和。

第八条 除总行特殊规定外,采用多户联保方式的,每个借款人只能参加一个联保小组;在贷款全部清偿前,借款人不得退出联保小组;联保小组成员出现不良贷款的,在不良贷款清偿前停止对联保小组所有成员新增信用。

第三章 附 则

第九条 采用多户联保方式的保证担保的设定及设定后管理 执行《中国农业银行信贷业务担保管理办法》、《中国农业银行三 农金融部信贷业务担保管理办法(试行)》相关规定。

第十条 本实施细则未尽事宜,按《中国农业银行信贷业务 担保管理办法》、《中国农业银行三农金融部信贷业务担保管理办 法(试行)》执行。

第十一条 本实施细则由中国农业银行吉林省分行三农信贷 管理部负责制定、解释和修订。

农户视角农业科技论文 篇6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发展现代农业对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现代农业及与土地制度的关系

1.现代农业的内涵

现代农业是继原始农业、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现代农业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人们对现代农业的认识因时而变,因各地具

体情况的不同也有差异。对于什么是现代农业,目前国内外尚无定论,综合各种观点我们可以把现代 农业的内涵理解为: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

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

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

展理念引领农业和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为基

础。以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

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

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为途径。“3以保障农产晶

供给和国家粮食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持续

增收、农村和谐繁荣为目标的农业综合产业体系。

2.土地制度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

土地是农业发展的根本,土地制度是农业问题的核心。从土地制度的功能角度分析我国土地制度的缺陷,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对于探讨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土地制度具有

激励功能、资源配置功能、约束功能、保障功能、利益分配功能。现代农业的建设主要是通过适度集中 土地、增加资本投入、应用现代机械装备和设施、采

用现代科技、应用企业化的组织管理,来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我国目前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 的小农经济显然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现行土地制度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土地所有权虚置,权利主体不明确。权利划分不明晰。按照我国现行土地制度.土地所有权

归集体所有。但现实中,“农村集体”或“农民集体”却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没有法律 人格意义的集合群体,而且范围也相当模糊。[2’我国

农村集体有;乡(镇)农民集体、村农民集体、村民,但所有权在这三级之间界定不清楚,经常处于 重复和相互纠结的状态。造成了我国土地所有权虚置,权利主体不明确,权利划分不明晰。所产生的 严重问题是国家或地方政府和集体管理者处于强势地位,弱化了土地制度的约束功能,造成了宝贵土 地资源被侵占,耕地面积减少。损害了农民利益。

(2)从土地制度对农业经营主体的激励效应来

讲,理论与历史经验证明适宜的土地制度对农业经济主体有一定激励作用。制度的激励作用有两个层 面,对主体努力方向的激励和努力供给量的激励。如

果一项土地制度安排使主体付出的努力与他应得的报酬相一致,其努力供给量就大,反之则努力供给 置就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初期极大的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是在1984年之后.粮食生产连续 四年停滞不前。制度变迁对生产的激励效应明显减

弱。我国现行土地制度土地承包权的频繁调整和土

地收益的不确定性导致生产者经营行为的短期化,在资金、技术、劳力等方面的长期投入缺乏稳定的预期。同时,生产者追求承包期内利益最大化往往

以牺牲资源的长期利益为代价.从而导致农业生态

环境的恶化。’而现代农业是高投入、可持续的农

业,现行制度已不能对现代农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激励作用,不能激发劳动者对现代农业投入和建设的积极性。

(3)不同的土地制度,会导致不同的土地资源

配置方式,进而影响农业的其它资源配置造成不同的生产绩效。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阻碍了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主要表现在:一方面我国现行的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形成了“一家一户”的小型土地经

营模式及细碎、分散的土地分割局面。无法形成规

模经济,难以利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机械装备。

另一方面,农户小规模经营资金积累能力弱.元力

对土地作大量和长期的投资。从而导致农业生产条

件难以改善,科技含量低。农业生产力无法提高。这

与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背道而驰。此外,我国现行土地制度不利于劳动力转移,抑制了土地流

转和有效利用.难以形成适度规模经营和集约化发 展。

(4)土地制度对交易费用的影响。根据新制度 经济学的理论,交易是体现在物品之中的人与人的 权利交换,交易的成本就是交易费用。在土地产权 制度缺乏保障的情况下,土地的产权交易很难达成,即使达成,交易的费用也会十分高昂。现行土地制 度,由于农民和村集体、乡政府间的权利界定不清 带来了交易费用的增加和生产效率的降低,不利于 农业规模化发展。同时,由于单门独户的小规模经 营,也增加了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交易费用,不 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

可见,土地产权制度的缺陷主要表现在:所有 权不明晰,增加了农业发展的交易费用I土地承包 权不稳定,抑制了农民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土 地的流转受到限制,难以形成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现 行土地制度制约了现代农业的发展,必须进行改革。

二、土地制度创新

由于土地制度对于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乃至经济 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土地制度创新始终是我国理 论界探讨的热点问题。关于当前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的观点,目前主要有3种,即土地国有化、土地私 有化、坚持和完善集体所有制。

1.土地国有化

土地国有化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有利于 国家对农村经济的宏观调节}有利于国家对土地的 统一规划和管理;有利于建立国家与农民之间的等 价交换契约关系,保护农民权益,有利于促进土地 适度规模经营等。但土地国家所有制也有比较明显 的弊端:

农户视角农业科技论文 篇7

一、农户生态财产权与农户生态补偿的内涵特征

生态资源的市场化配置,关键是明晰生态资源产权,并通过合理定价反映生态资源的真实成本,实现资源的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在我国,农户财产权以土地为核心,由土地的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构成。其中,土地承包经营权是相对于所有权的一种独立财产权。农户传统生态资源主要包括自然生态空间的耕地、林地、草地、水资源等。农户生态财产权基本上由以上自然生态资源的占有、使用、收益、抵押、担保等权能构成。由于自然资源外部效益的提供依附土地而存在,与土地使用权密不可分,生态财产权也就建立在以土地为核心的财产权之上,农户在拥有土地使用权 (即农户的承包经营权的同时也就拥有了产生于土地使用权之上的生态财产权,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同样应归属于农民,并与其它财产权一样,应该具有明确性、专有性、可转让性和可操作性,即农民可以依法占有、使用、获得收益并可以自主处置这些权利。明确这一产权关系是构建农户生态补偿机制的前提。

生态补偿是对生态价值的补偿,生态产权价值决定补偿价值。产权不清、权利义务失衡、产权交易困难等是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健全的极大障碍。对农户的生态补偿就是对农户的土地使用权与产生于土地使用权的生态财产权产生价值的补偿。重点生态功能区农户对当地的生态资源形成了事实上的占有关系,享有资源的使用权、受益权和环境遭到破坏的补偿请求权。因此,生态财产权与土地使用权两种产权应当赋予同一个主体,以保证土地使用权的完整性和效率。也即赋予土地使用权人对土地外部生态效益的财产权,使农户既是重点生态功能区内自然空间的重要产权主体,又是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受益主体,通过生态补偿机制,调整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各方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生态资源外部效益内部化,解决“公地悲剧”和生态产品消费中的“搭便车”现象,建立保护生态环境的经济激励机制,实现生态资本保值增值和资源环境持续利用。

因此,包括自然生态恢复补偿、生态保护性投入补偿和为保护生态环境失去发展机会的补偿等的政府足额补偿,以及市场机制的充分发挥作用等,都应建立在承认农户生态财产权并根据其生态产权价值决定补偿金额的基础上。通过明晰生态财产权实现对生态产品的合理定价,并通过定价由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正确认识农户生态财产权与农户生态补偿的本质和内涵,是政策创新、健全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农户生态补偿机制的基础。建立基于农户生态财产权基础上的生态补偿制度,将土地产生的生态外部效益财产权赋予农户,使农户对其经营的土地行使完整物权,就是要对农户在生态环境保护中所支付的额外成本和所丧失的发展机会进行足额和持续补偿,从而激励农户作为生态投资经营者在市场机制作用下追求土地利用的利润最大化,建立国家作为补偿主体的、市场机制激励与农户等利益相关体积极参与的生态补偿机制。

二、重点生态功能区农户生态补偿原则

1.生态效益政策能有效率地执行的公平原则

国家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实施限制性开发,是国家基于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的社会效益,迫使农户让渡土地使用权和发展权、使农户不能自主地基于自身利益进行生产决策,实质是农户为供给生态环境外部效益支出的成本。另一方面,农户在创造外部效益的同时自身的发展受到限制,而具有经济价值的外部效益又因缺乏生态财产权保护难以量化并反映到生态产品价格上,致使农户在提供生态产品的同时,无法获得由此带来的收益甚至不能收回成本。

实现社会利益最大化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外部效益内部化,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国家公平补偿农户土地使用权受限的不公平。政府按照公平原则,通过产权制度的激励机制调整相关主体的利益分配关系,将土地产生的生态外部效益财产权赋予农户,使公共产品的生产能够得到合理经济回报,建立起对农户在生态环境保护中所支付的额外成本和所丧失的发展机会予以足额和持续性补偿的、激励生态保护行为的机制,促使重点生态功能区农户的生产决策能充分考虑外部生态效益,消除和减少生态环境的“公地悲剧”和“搭便车”现象,使生态效益政策能有效率地执行。〔1〕

2.清晰产权基础上的足额补偿原则

产权是对经济行为主体的地位、责任与行为的规范,是生态补偿的依据和基础。产权交换应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产权价值决定生态补偿金额。但由于我国现有的生态补偿制度建立在不承认农户生态财产权的制度背景下,没有清晰的产权界定,农户没有明确的生态财产权。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的补偿本应为国家对农户土地使用权的一种购买,却变成了政府不以均衡损益为目的的对农户生态贡献的“补助”,远不足以支持实现生态外部效益的内部化,实际上是把农户凭借土地使用权提供的外部效益产权,以生态环境的无偿使用赋予给了社会大众,从而是对农民土地使用权的限制和收益权的侵犯。〔2〕

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土地使用权与由土地派生的外部生态效益财产权两种产权的分割,导致土地使用权与生态财产权发生冲突,是生态区农户得到的补偿大大低于所付出的生态环境价值、无法弥补生态补偿成本和发展成本的根源。德姆塞茨指出:“产权的一个主要功能是引导人们实现将外部性较大的内在化的激励”。〔3〕健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必须赋予土地使用权主体对土地外部生态效益的财产权,积极寻求综合解决自然资源产权与生态补偿之间的协调机制,以保证土地使用权的完整性和效率,使农户基于土地使用权之上的生态财产权得到保护和申张,避免农户因单纯追求土地的农用效益而影响生态目标的实现。为此,对农户的足额补偿,包括对农户土地使用权经营约束 的补偿、对附着于土地上的自然资源生态效益价值的补偿,还有对农户让渡土地经营权、或农户依 法继承、出租、入股、抵押经营权和收益权的补偿等,使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产品提供者获得与其创造的生态外部效益基本相等的个人收益,是提高生态效益的重要经济激励手段。

3.损益均衡与可持续发展原则

经济学收益成本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的首要理性原则和行为的基本出发点是收益大于成本的预期。生态保护和建设属于经济活动范畴,生态产权交易应遵循等价交换原则,且生态产权价值的变化决定生态补偿多少的变化。

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农户以提供生态产品为第一要务,生产资料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更加重要,具备准公共产品特性。当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发生冲突时,经济效益应让位于生态效益。同时,农户既是环境保护的实施主体,也是生态投资的经营者,追求土地利用的利润最大化,必然要比较生态保护的成本与收益。〔4〕因此,健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应充分考虑生态效益、社会经济效益及补偿行为本身的效率,对产权主体因以生态效益为主减少的直接经济价值,应通过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长效机制,由政府和市场机制给予合理的补偿,促使重点生态功能区农户在追求生态环境资源配置最优化同时,根据收益成本的效率原则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保证激励机制的高效率和长效性,实现损益均衡。

4.相关利益方充分参与原则

农户是生态保护的重要参与主体,充分尊重其利益所在是保证生态补偿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前提。我国将生态环境作为公共产品供给,实施的相关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定均以政府为主体。由于政策制定者对生态效益的外部性和农户的生态财产权认识不足,在缺乏利益相关者充分参与的情况下,补偿方案对农户的均衡损益和地区差异问题考虑不足,补偿标准过低、补偿对象有偏差、补偿期限太短。

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由于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发展水平低,对生态环境依存度高,导致贫穷与生态恶化恶性循环。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实质是一项涉及众多利益主体及利益关系的改革。农户作为拥有生态财产权的利益主体,是直接利益相关者,也是参与生态补偿制度安排的重要主体。政府要立足于农户的生态财产权,尊重农户意愿并均衡多方利益,在制定和实施生态补偿政策过程中要以产权价值为基础,与农户一同协商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成本测算和生态价值计量方法,再根据各地的社会、经济、环境条件和财政能力、公共服务水平,决定区域补偿强度,把生态保护与农民的长远生计及农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确定补偿标准、年限和方式,使对农户的生态补偿更具科学性和合理性。

三、构建重点生态功能区农户生态补偿机制的路径选择

1.建立明确稳定的产权关系和清晰健康的产权制度

(1)以土地使用权界定生态财产权生态补偿机制的实质是调节生态保护相关者的经济利益关系。财产制度是完善生态补偿制度的基础。健全生态补偿制度的前提是要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明白生态效益的提供者和受益者,明晰生态资源产权价值及产权权利主体,并明确生态财产权收益归产权所有者所有,只能实行等价交换。重点生态功能区农户对自然生态资源形成了事实上的占有关系,享有资源的使用权、受益权和受补偿权。在对农户土地使用权确权认定基础上,应对土地外部生态效益的财产权予以明晰界定,将土地使用权与生态财产权赋予同一个主体,明确农户对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和生态资源具有占有、使用、转让、收益等权益,以土地使用权界定生态财产权,建构一套实现生态财产权补偿的激励机制。

(2)建立生态资源和生态产品价格制度生态资源和生态产品价格制度是开展生态市场交易、实现生态资源和生态产品使用权让渡、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提供补偿并促使生态补偿长期良性发展的关键。目前,作为“生态资本”的大多数生态资源和生态产品或因其外部性和公共产品的特性而没有价格,或因价格偏低或价格不能实现而普遍被无偿使用,生态价值及其包含的机会成本和外部成本等不能通过价格得以体现,导致生态补偿没有基础、市场机制失灵。以农户生态财产权为基础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在明确界定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财产权并建立了产权制度后,有明确产权主体的生态资源在市场上等价交换,生态资源资产化就有了前提和基础。在我国,林权是农户生态财产权的核心。因此,应以林地资源为突破口,对生态资源和生态产品进行定价,建立生态资源和生态产品的价格机制和市场激励机制,进而建立完善市场交易制度,在最优配置生态资源的同时实现对生态保护者的补偿。

(3)创新生态资源土地产权流转制度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限制性开发并具有特殊功能,应该成为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的先行区。重点生态功能区在不改变农村土地所有权归属和农业用地性质的情况下,在承包权中将土地使用权 (经营权)分离出来 并转移给 农户,核发产权证、明确土地产权,通过价格机制和市场化运作建立土地经营权流转市场及外部生态资源的市场交易制度,使农户根据成本效益核算明确收益预期,改善经营行为,优化生态结构。同时,农民还可以通过土地经营权置换进入城镇就业和生活,政府以国家城镇建设资金和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给予足额的经济补偿,并允许农户自带退宅还耕指标等生态财产权到城镇购房、就业。通过土地等 生态资产的流转,也从根本上解决了生态移民及人口城镇化的生态资本问题,实现人地关系重组和生态资源的有效配置。进一步措施是实现城乡土地的 “同权、同地、同价”和统一产权结构,在妥善安置生态移民的同时使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

2.实行 “国家-市场- 自力”的多元化补偿模式

目前,生态补偿的资金短缺问题极大地制约着我国的生态环境维护与建设。破解难题的根本手段是将国家购买的一元补偿模式,转变为“国家-市场-自力”的多元化补偿模式,即国家作为生态效益主要购买者的同时,使市场机制在生态补偿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使生态建设成为农户的自主行为。

(1)国家投入为主的补偿。生态资源的外部性和公共产品特性,是国家补偿的根据。国家补偿主要有政府对生态建设的初始投入、收购生态产品等形式的政府直接购买、利用制度和政策资源的间接购买和财政转移支付等形式。目前,财政转移支付是重点生态功能区最主要的资金来源。在财政转移支付上,国家通过征收资源税、环境保护税等生态补偿税费,通过用于公共服务的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和用于生态环境建设的专项转移支付,实现对生态区农户的补偿。作为财政体系的重要内容,加大政府投资,构建环境保护财政预算支出保障机制,将重点生态功能区的经常性生态环境建设资金纳入中央和地方预算科目,在国家加大对生态保护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的同时,相关地方政府应落实生态保护补偿资金,并确保其用于生态补偿,是建立重点生态功能区农户生态补偿机制的关键因素。应基于农户生态财产权的足额补偿和地方政府实际减收增支情况、发展机会成本,确定功能区转移支付基数,以国家生态保障建设专项资金形式明确资金的用途。同时,在整合多项相关财力性转移支付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健全政府间横向财政转移支付机制,并探索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特殊的财政支持政策,实现政府的间接购买,如适度调高财政留存比例、投资基础设施、实行差别化税收政策、在环境保护税中增设水电、矿产、生态旅游开发等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相关税目,以及信贷优惠等项目融资支持、政府调节性采购政策、建立土地流转市场、对农户的智力、技术投入等,引导和支持对农户生态建设投入的补偿。

(2)市场补偿发挥重要作用。国家作为生态效益主要购买者的同时,快速有效地使生态保护者得到经济补偿需要市场发挥重要作用。在宏观上创造生态产权清晰、流转方便的制度环境,在微观上建立约束和激励机制,是市场化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和有效运转的关键。因此,通过制度创新,将市场机制引入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建设,吸引社会各种资本进入,并开发森林碳汇,建立健全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探索生态旅游、土地租赁、信用额度交易等多种形式的市场补偿机制;遵循“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 复,谁受益、谁补 偿,谁污染、谁付费”的基本原则,使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者承担环境外部成本,履行生态环境恢复责任,赔偿相关损失,支付占用环境容量的费用;享受了资源环境外溢收益的地区、企业和民众,通过交纳环境资源税、直接经济补偿、援建等多种形式开展生态合作,以区际间和流域间横向转移支付,建立生态保护共建共享机制等等,都是通过市场补偿促进生态资源有效配置的重要方面。

(3)农户自力做补充。重点生态功能区多为生态脆弱区、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叠加区,因此,一是实施生态锁定与生态补偿相结合机制;二是完善生态资源开发的利益分配机制;三是增强农户自身“造血”功能。

摘要:重点生态功能区农户生态财产权缺位,缺乏激励农户生态保护行为的机制,是造成功能区生态保护和建设低效率的重要根源。本文基于生态财产权角度,立足农户生态补偿的本质内涵,明确提出,对农户的生态补偿是对农户的土地使用权与产生于土地使用权的生态财产权价值的补偿,应遵循公平、足额、效率和尊重利益主体意愿的原则,建立明确稳定的产权关系和清晰健康的产权制度,按照国家、市场和农户自力的多元模式,建立生态资源持续开发的配套制度,构建重点生态功能区农户生态补偿长效机制。

农户视角农业科技论文 篇8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承包农户;社会实践;创新;思考

大学生“科技承包农户”是河南科技学院创新的社会实践活动。这项活动紧紧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历经百泉农专、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河南科技学院等不同历史时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改进和完善,充分体现了学校办学特色,并对同类院校有着较好的借鉴意义。

一、大学生“科技承包农户”是河南科技学院创新的社会实践途径

1.大学生“科技承包农户”的萌芽期

百泉农专时期,学校植物保护专业学生成立了“农技通信咨询小组”,面向全国各地开展农业科技通信咨询活动。经《河南日报》《河南农村报》报道后,一年时间收到全国60多个县市200多封来信,解答了近1000个农业生产技术问题,受到了社会的好评。

2.大学生“科技承包农户”的发展期

1987年,百泉农专升格为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农学、植物保护、畜牧等农科专业在“农技通信咨询小组”的基础上,率先开展了大学生“科技承包农户”活动。

3.大学生“科技承包农户”的成熟期

2002年,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更名为河南科技学院后,相关院(系)和专业以各自的基础、专业课为重点和突破口,组建了大田作物、蔬菜、食用菌、园艺、植物保护、蔬菜、果品加工、畜牧兽医、农机维修等服务小组。各服务小组届届有负责人,采取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交叉组合进行传、帮、带,保证了届届有骨干组员、级级有学生参与。

多年来,围绕大学生“科技承包农户”所进行的教学研究获得了数项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改革教学结构,开设专业实践课》于1989年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大学生“科技承包农户”活动》于1992年获河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职技高师农艺专业技能规范及实践教学体系研究》于1997年获河南省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在1992年召开的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省教委决定把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大学生“科技承包农户”作为大学生实践教育的一个创举在全省高校推广。结合应用型师范教育的特点,学校形成了更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取得了一大批省级以上优秀教学成果,其中《实施“四双工程”,培养“双师型”职教师资的研究与实践》于2005年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得到同行专家的一致肯定。

4.大学生“科技承包农户”的具体实践

大学生结合农口专业基础雄厚、职业技术专业多的优势,走出校园,就近、就便与学校周围乡村建立固定联系,3至5人一组承包一家农户,参加农忙时节的生产劳动,深入调查农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总结群众的生产经验,为所承包的农户建立发展致富档案,详细记载生产发展情况及规划、目标和措施,并随着农时季节变化及时提供生产技术和信息,帮助农民生产致富。长期以来,参加“科技承包农户”活动的大学生对学院附近的辉县市、新乡县、卫辉市、延津县、长垣县等县市的农家进行科技服务,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河南日报》和河南电视台等40余家新闻媒体先后报道了这一活动。

5.大学生“科技承包农户”的作用

(1)创新了社会实践的途径

大学生“科技承包农户”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组织方式活,社会影响大。活动中,学生与当地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受到了教育,增长了才干,有机地把自身的专业知识与实践动手能力、技术操作能力、师范教育能力等紧密地结合起来,开辟了实践教育的新途径,成为新形势下河南科技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提高了大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团结合作能力以及自我调节的能力。

(2)弥补了暑期集中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不足

经过长期实践,河南科技学院充分发挥专业特色和学生个人特长,按照组织组团、自愿组团和个人实践相结合的社会实践组织形式,组建了各种专业化的实践团队,使学生利用返乡实习的机会自发、自愿,就近、就地、就便地开展活动,深入了解社会,有目的地进行调研、访谈。在完成暑期集中性的实践活动后,返乡学生还可以紧密结合家乡所在地及其邻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结合自身成长成才的实际需要,采用参观访问、实地考察、单位实习、问卷调查、个案访谈等多种形式,继续开展灵活多样的实践活动。尤其是家在农村的返乡学生,带着致富信息和良种技术,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活动。

(3)成为教育实践环节的必要补充

大学生“科技承包农户”主要在教学计划外的课余时间进行,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课堂教学囿于教学时间、内容、手段等方面的限制,在学生喜爱、接受程度和知识运用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大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断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发现理论知识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差距,形成新的认识与思考,对原有的专业知识进行消化和升华,夯实了宽广的知识平台。

(4)成为教育活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科技承包农户”使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丰富了对国情的感性认识,加深了对社会、农村、农民、农业的了解,从而增强了拥护和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同时,学生通过接触生产实际,巩固和深化课堂知识,锻炼和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在活动中受到了教育、增长了知识和才干。

二、大学生“科技承包农户”是体现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之一

2007年,河南科技学院在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时,就学校的办学特色进行了认真总结:在长期的办学中,学校长期形成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铸就了学校“亲农、爱农、为农”的精神内核,融入教学工作中就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第一线,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具有农业情怀和魂魄的职教师资和农业应用型人才,情系“三农”、服务社会、敬业奉献、精心育人。

这一特色得到了教育部评估专家组的肯定。有关这一特色的支撑材料如下:早在20世纪50年代,学校就形成了教学、生产、科研三结合的传统,经常组织教师和学生开展科技活动,建立农村工作站,开展农村生产调查,总结生产经验,推广农业技术,进行作物育种、栽培、病虫害防治等实验研究和技术推广,为推动当地的农业生产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百泉农专时期,学校找准专科教育的层次和类型定位,面向基层,强化实践,突出特色,一直承担着全国农林专科教育协作组的组长职责,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处于龙头地位。另外,受教育部委托,学校制订了农科专业教学计划并印发全国农林高等专科学校参照执行;组织编写了全国统编教材,为我国的农林专科教育作出了积极的贡献。1987年升格为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后,学校秉承重视实践教学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积极研究和探索高等职业技术师范教育规律,坚持“职业性、技术性、师范性、学术性”的有机统一,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改革力度,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实行了实践教学导师制,开设了大学生专业实践课,开展了大学生“科技承包农户”活动,制定了完善的技能培养考核标准,实施了职教师资培养的“四双工程”等。由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准确,实践教学措施得力,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专业理论扎实、实践技能过硬,而且作风淳朴、工作踏实,用人单位满意,他们称赞学校的毕业生“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

对照和比较有关办学特色的内涵,笔者认为河南科技学院大学生“科技承包农户”活动不失为体现学校办学特色的重要载体,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发扬。

三、与时俱进,进一步开展好大学生“科技承包农户”活动

1.加强领导和投入,构建保障机制

大学生“科技承包农户”活动的开展可以说是与改革开放同步,已经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河南科技学院实践育人的一种十分有效的途径,也成为展示学院社会形象的一个很好的载体。当前,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推动此项活动迈上新台阶。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应加强这方面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深化,特别是结合新中国成立60周年,结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精神,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学生村官选拔、科普推广工程等,找准问题,分析不足,统筹谋划,加强领导和投入,为进一步开展好大学生“科技承包农户”活动构建良好的保障机制。

2.加强总结和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在总结大学生“科技承包农户”经验和揭示其所体现精神的基础上,应大力倡导这种实践活动。要充分利用校报、校广播电台、校园网、宣传橱窗、黑板报、条幅等载体,发扬精神,传承文化,使之成为学校软实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要通过团队报告会、经验交流会、网络风采展示、评优表彰大会等形式进行大学生“科技承包农户”成果的宣传与推广,扩大实践成果的覆盖面,营造良好氛围,引导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如鼓励优秀的实践调研组参加“挑战杯”竞赛、申请相关学术基金等,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科技承包农户”活动与专业学习、学术科研之间的紧密衔接。

3.完善学生参与机制,使活动内容落到实处

要完善各级学生参与机制。大一新生走出校园,了解国情,增长才干,要接触实践;大二学生结合理论,体验生活,感悟社会,要理解实践;大三以上学生以及研究生结合自身专业,确立目标,学以致用,进行目标实践。这样,就形成了递进式、系统化的工作机制,使不同层次的实践更符合不同年级、专业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切实参与到活动中来,各取所需、各有收获。

4.充实育人内涵,拓展活动范围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育人工作的根本目标,也是深入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的主要内容。“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要不断强化和充实“科技承包农户”的科学内涵、思政教育内涵、素质教育内涵等。要结合“双岗实习、置换培训”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一体化实习模式,拓展活动范围,在“科技承包农户”的基础上,深入农林牧副渔有关企业,使青年大学生广泛而近距离地接触社会现实,更全面地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归宿感,用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牢牢构筑强大的精神支柱,成为立场鲜明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

5.完善过程指导,师生教学相长

教师要加强对大学生“科技承包农户”的全程指导。如指导学生如何确立服务主题、如何科学组建团队、如何制订科学的计划、如何进行团队管理、如何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等,做到在“校园——实践地——校园”这一空间转移过程中进行不同侧重点的指导。同时,通过教学互动,教师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引入教学中,让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既增加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实用性和趣味性,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为学生毕业后迅速适应岗位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曦.大学生社会实践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李立国.关于高校办学特色的几点认识[J].中国大学教学,2006,(10).

上一篇:《伯牙鼓琴》教学反思下一篇:入党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