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党章学习心得体会

2024-08-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十八大党章学习心得体会(通用10篇)

十八大党章学习心得体会 篇1

党中央立足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新变化,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了党章修正案,这次修改不仅吸收了近年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成果,而且与党的十八大报告的重大理论概括和重要提法紧密衔接,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都很强。对党章作出重要修改,进一步增强了党章的权威性和时代性,对于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通过对党章修正案的学习,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将科学发展观写进党章,是历史必然,是时代所需,是民心所向,彰显了共产党人崇高的价值理想,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创新升华。

二、是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生态文明、保持党的纯洁性等重大战略思想写进党章,体现了我们党治国方略的发展完善,标志着我们党的治国方略取得了符合时代精神的历史性进步。

三、是将全党智慧结晶写进党章,体现了我们党发扬党内民主的生动实践。

四、是增写了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容,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丰富和完善。大家一致表示,要更好地学习和遵守党章,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加强党性修养,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继续推向前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十八大党章学习心得体会 篇2

党章是党的总章程, 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党的重要主张, 规定了党的重要制度和体制机制, 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行为规范。同时党章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现行党章是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修改制定的。后来党的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都对党章做出了不同程度的修改, 此次十八大根据党的理论的与时俱进和不断创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要求以及党的建设伟大工程不断有新的创造和新的经验等对党章进行了新的修改是完全必要的和非常及时的, 特别是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同时此次修正案中还完整表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总体布局、突出强调了坚持改革开放、充实完善党的建设总体要求及对党员和党的干部、党的基层组织等部分条文作了适当修改, 正如有的十八大代表评价的那样“从党章修正案中, 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十七大以来取得的重大成果, 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精神进一步发扬光大, 看到了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党章修正案的通过与实施必将在新时期推进党的事业和党的建设中更好发挥根本性规范和指导作用。

习总书记指出“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 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内容”。学习与遵守党的章程是每名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所必须做到的。结合档案工作实际, 我的主要体会是:

一是要在促进事业发展中始终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把科学发展观写在我们党的旗帜上, 这体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 有利于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同时充实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定位的内容。这有利于全党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 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上来。党的十七大已经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5年过去了, 科学发展观又经历了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 无数事实证明其理论内涵不断丰富, 实践成效不断显现。把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 是党的十八大作出的重大决策,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 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 作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符合时代发展要求, 顺应人民共同愿望, 也是这次党章修改的最大亮点和最突出的历史性贡献。

我省档案事业近年来所取得的成就表明, 始终不懈地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是促进档案事业发展和档案工作水平提高的根本之道和发展之源。在档案工作服务大局上我们坚持以人为本, 对外在延伸与扩展档案工作与服务领域的同时, 利用档案资政等为领导决策主动提供服务、利用民生档案数据库和政府政务公开信息面向百姓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很好效果, 得到了领导和社会公众的认可。对内我们强化队伍建设, 在提高素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了机构和人员结构, 不断增强适应新时期档案工作需要的能力。在坚持统筹兼顾, 促进档案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方针指导下, 我们抓住机遇, 在档案馆库建设、重大活动重大项目档案管理、档案法制建设、档案管理现代化、档案宣传出版、档案教育与科研以及各种保障措施等方面也取得新的成效, 促进了我省档案事业整体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都是全省各级档案部门和广大档案工作者扎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结果。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到, 学习与遵守党章就是要在实践中坚持贯彻科学发展观,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 促进我们所从事的档案事业实现又好又快地持续向前发展。

二是要充分发挥档案资源优势大力宣传社会主义制度和优越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一并写入党章是此次党章修改又一亮点之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 实现途径、行动指南和根本保障, 这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重要的核心。此次党章写入“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作为一个整体在党章进行完整表述, 对于深化全党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觉性和坚定性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符合我国国情, 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 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 需要去大力去宣传, 而档案部门及档案工作者要切实负起这个重任, 档案在对历史负责、为现实服务、替未来着想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要把宣传社会主义制度纳入到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服务中去, 深入挖掘档案信息资源, 通过举办档案展览、出版档案史料、在媒体上公布和发表研究成果, 开放利用档案及政务公开信息服务等向社会和公众广泛宣传我国及本地社会发展历史、新旧社会对比、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成就和人民的幸福生活等, 使人们从我们提供的档案和资料中看到祖国日新月异的成就及美好未来, 增强对社会主义制度及优越性的认识, 为提高全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做出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的应有贡献。

三是要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主动提供优质档案服务。党章修正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充实和完善, 主要体现在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提出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对立的, 人们富裕了, 就必然要求生活在一个更加美好的环境。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体现了我们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 也是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是我们党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再认识的重要成果, 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档案工作及档案服务也要适应这种要求, 要像以往重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档案管理那样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领域里的档案管理, 包括环保及治理、资源建设、林业生态、食品安全等等, 要及时介入, 坚持以往那些好的作法, 主动为这些领域档案的建档工作提供服务, 并加强指导和监督。要充分利用好现有馆藏中前人留下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档案资料, 加快编辑出版《辽宁资政》档案史料, 为建设美丽中国和美丽辽宁服好务。

四是要始终如一地坚持用改革开放来解决事业发展的难题。党章修正案总纲部分对阐述改革开放的自然段作了充实, “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写入党章,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 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依靠改革开放。党的十八大对深化改革开放作出新的部署, 提出新的目标任务。有利于全党更加充分、更加深刻地认识坚持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 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对于推进档案事业发展也至关重要。我省档案事业发展实践也有力证明, 坚持改革开放才能促进事业发展, 如档案行政管理向依法行政的转变, 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政府政务信息查阅场所建立等都是档案部门坚持改革开放的成果, 档案事业上许多发展目标都需要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才能得以实现。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 档案工作也遇到许多前所未有的难题, 如档案馆属性定位、非国有档案管理、电子文件档案的大量产生、社会档案中介组织的日益增多等, 有社会发展中新出现的, 也有我们体制上所固有的, 都是摆在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好这些就必须通过改革, 包括体制和工作方式方法的改革, 有些甚至是前人所未走过的道路和采用的作法。各级档案部门和人员要牢固树立改革开放意识, 坚定信念, 把握规律, 更好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档案事业向前发展。

五是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各级档案部门党的建设。党章修正案对总纲部分关于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作了适当修改。增写的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 整体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 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等新内容, 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 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应对党面临的考验和风险, 切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档案事业是党和国家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事业, 在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供档案服务的方面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 如我们派人参加了全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档案收集整理和归档等, 今后仍要强化主动为党的建设服务。同时档案部门及其人员担负着为党管档、为国守史的重任, 加强和改进档案部门自身党的建设也是长期性的任务, 要按照党章要求继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 坚持反腐倡廉, 进一步弘扬档案工作者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在档案工作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六是档案部门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要做学习党章、遵守党章的模范。党章修正案中对党员、党的干部和干部工作提出了一些新要求, 增写了干部选拔监督、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及在党的基层组织中增写了积极创先争优的内容。习总书记在文章中强调指出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 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 也是全党同志的应尽义务和庄严责任, 对强化全党党章意识, 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要以党的十八大党章修正案颁布为契机, 在全党兴起学习党章、遵守党章的热潮。同时号召要全面掌握党章基本内容、要严格遵守党章各项规定、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学习党章、遵守党章的模范。

档案部门要积极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 认真学习贯彻遵守党的章程, 广大党员同志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更应走在前头, 做学习党章、遵守党章的模范。要像习总书记提出的那样“凡是党章规定党员必须做到的, 领导干部要首先做到;凡是党章规定党员不能做的, 领导干部要带头不做。要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六项基本条件, 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 经常检查和弥补自身不足。特别是要在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实事求是、推动科学发展、密切联系群众、加强道德修养、严守党的纪律等方面为广大党员作出表率”。我作为党组书记、局 (馆) 长更应带头学习党章, 带头执行党的政治纪律, 带头严格执行党章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各项规定, 也有决心带领全省档案系统和省档案局 (馆) 完成好党和人民交给的重任。

尹明善 学习十八大相信十八大 篇3

十八大的精神实在太多太多,跟我们民营经济相关的,第一是关于形势的三个没有变,是说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没有变。第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社会主要矛盾也没有变。第三,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定位没有变。

我们必须把改革的力度和发展的程度统一起来,很遗憾,我们头脑又在发热,所以把中国搞到不堪的情况,实际上他们是好心办坏事儿。无论是改革开放之前,还是之后,我们国家所犯的大错误都是急于求成,追求高速,超越规律。我们多数民营企业倒闭,并不是因为他们亏本了,而是因为他们扩张过快、过猛。所以,上帝要让你灭亡,就先让你疯狂。欲速则不达,你应该牢牢记住初级阶段这个大形势,一定要稳健地经营。任何社会都有许多矛盾,要抓住什么是主要矛盾,从而确定它的大政方针。

我们共产党的发展史其实就是一部社会主要矛盾的演变史,1956年,中国共产党就定下了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就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如果说把它构成的社会矛盾没有改,中国早就超过美国了。很遗憾,1957年,毛泽东提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从此以后,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1969年,党开十大的时候,当时就提出,应该把社会矛盾定位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矛盾,也就是要把落后的生产提上来,搞中国的现代化,这时候就被毛泽东否定了。改革开放以后又回到了1956年八大的内容,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人说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是公众日益增长的公共品需求同公共品供应短缺之间的矛盾,显然这个不准确,当然中国也没有一致。重庆把社会主要矛盾都定为贫富差距过大,缩差共富成为了大政方针。十八大重申了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那就是需要发展生产力,改变生活关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就是硬道理,这都是十八大关于经济建设的论述。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使我们民企安下心来,大力提高落后的生产,满足人民的需要。

第二,关于改革开放,在十八大报告当中讲,改革一共出现86次。还有十八大报告里有这样的论述,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李克强最近又讲,改革是最大的红利,要以最大的勇气和智慧推动下一步的改革,要深入民众,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我们是民营经济,我们是改革开放的产物,如果说中央的文件不提改革开放,民营经济就可以边缘化。而在十八大报告里面大提改革,那就是说要继续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第三,十八大关于民营经济。首先,十八大里面有三句话,我认为我们所有的民企老板都应该背出来,就是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这三句话,平等、公平还有同等,是关键词,是我们最需要的。当前的生产要素是不是平等使用?当然不是,我们地价更高,相比国企,相比外企,银行的利润更高,期限更短。当然没有停电停气,可是过去我们老是停电停气。政府采购无份,到现在为止,政府采购4辆轿车,政府采购大多数是被外企拿走了,所以我们说政府采购无份,民营企业哪能谈什么无份?法律保护,国企犯错误就是犯错误,民营企业犯错误,那就说是犯罪。民企有多少老板,其实都是犯了错误,而不是犯罪,就说他们是犯罪,而且各个要没收全部的财产。所以,前面说的平等、公平、同等,说起来还有很大的差距。

为什么平等、公平这样难?比如说国有企业的领导班子发展道路政府可以控制,民营企业的领导班子发展道路政府不能控制,但是你却不听话,走弯路,所以这就是在他们政府心目当中难以平等,难以公平的根源,我们必须承认这个问题。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国家有三个自信,就是理论、道路、制度自信,既然党员们有三个自信,对民营经济,你们就应该有两个自信,第一个你们要有施恩的自信,坚信没谁给民企的恩惠大过共产党。另外,施威也要有自信,共产党的执政能力举世无双,民企会尊重服从。同时,我们要做到平等、公平,地方政府跟共产党的恩惠,我们应该要致富思源,永远铭记党的深恩厚德。这些都是普通的人,普通的工人,普通的农民,甚至什么都是普通的,转眼之间,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十八大新党章学习心得体会 篇4

许文强

党的十八大新党章发表,我认真地学习了新《党章》,作为一名基层党支部的一员,感到亲切而有责任自觉履行党章规程。

新《党章》总纲部分,开篇就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行党员的义务和权利。学习新党章的体会是:

一、加深理解党的性质、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里深刻地表述了新时期党的性质,非常切合我们党的历史发展和现实状况,符合时代的要求,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完成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两个先锋队”的提出,一是由我们党的先进性和代表人民利益的广泛性决定的;二是由我们党的党员既有来自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阶级中的先进分子、又有来自非劳动者阶层的先进分子的情况决定的。因此,“两个先锋队”的提出,有利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团结和凝聚广大人民群众,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我们的理想而共同奋斗。

新《党章》第一次将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是我们党作出的又一次历史性的决策和贡献。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各个领域得到全面贯彻,发挥了强有力的指导作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科学发展观得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广泛认同和拥护,列入党的指导思想的时机和条件已经成熟。及时将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有利于更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向前进。

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我们现在的努力以及将来多少代人的持续努力,都是朝着这个最高纲领前进的。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共产主义理想都是共产党人的力量源泉、精神支柱和立身之体。因此,每一位共产党人都应该牢固树立、始终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

二、加深理解党员的义务和权利

新《党章》重申了党员的义务和权利,是我们党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必须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实现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党章》第三条第一项第一句修改为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是新党章对党员义务的重要规定,有利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领会这项新规定的时代精神,对于我们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履行党员义务,承担党员职责,具有重要的作用。我认为,对于党员的八项义务,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切实履行,要做到全面、严格、自觉执行,不能有半点的马虎与迁就,在履行义务时,应时时刻刻按照党章规定的要求去做。

新《党章》对党员的权利虽然全部沿用了十五大党章的全部内容,但我们应从十六大党章所体现的时代精神的角度来领会党员权利的新内涵。党员权利不是个人特权和私人利益,而是党员服务于党的当前任务和最终目标的所必需的民主政治权利。始终做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为全体党员在新世纪新阶段指明了行动方向。党员只有积极行使权利,主动发挥作用,才能担负起党的使命,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此,我们每一位党员都要增强权利意识,积极正确行使党内批评的权利,勇于同各种不良现象作斗争。

我认为,党员的义务与权利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应该把二者统一到实际行动中去。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无论是逃避党员义务,还是消极行使权利,对党的事业都是百害而无一利,必须坚决克服和纠正。只要我们大家遵照《党章》的要求,自觉履行义务,正确行使权利,全身心地投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去,就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光辉业绩。

十八大党章修正案学习心得体会 篇5

2012年11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 这次修改党章工作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充分发扬党内民主,集中全党智慧。党章修正案对党的建设总体要求充实的新内容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是党和国家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根本保证。对此我们学习了党章修正案。

党章修正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充实和完善,主要体现在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大会认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再认识的重要成果,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党章中作这样的修改,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更好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党章修正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充实和完善还体现在,根据党的十七大以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实践新认识,对总纲中相关部分进行了充实和调整,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4个自然段充实了内容,并增写了生态文明建设自然段。

党章修正案总纲充实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适应世界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统筹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党章修正案总纲增写了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内容。充实这方面的内容,有利于全党更加全面地认识新形势下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点任务,更好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党章修正案总纲调整和充实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容。人民民主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我们党坚定不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完善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充分地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总结这些年的经验,党章修正案总纲增写了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容。作这样的充实,有利于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党章修正案总纲充实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推进我国文化改革发展作出全面部署,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强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党的十八大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部署。党章修正案总纲增写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内容。作这样的充实,有利于全党牢牢把握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党章修正案总纲充实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落实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不断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促进社会和谐,就必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党章修正案总纲增写了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内容,并将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修改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作这样的充实和修改,有利于更好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激发广大人民群众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推动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党章修正案总纲增写了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自然段,表述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等等,作这样的增写,既阐明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要求和指导原则,又阐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着力点,有利于全党同志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学习十八大新党章 篇6

• 学习目录

一、党章概述(重点)…… …… …… …… …… …… 1 •

二、历届党章回顾

…… …… …… …… …… …… 2-4 •

三、解读新党章(难点)…… …… …… …… ……

5-11 •

四、学习党章的方法 …… …… …… …… …… …… 12-13

城建系系学工三支部 2012年12月18日

0

一、党章概述(重点)

党章是什么?

章程是书面写定的组织规程或办事条例。

(一)党章的基本概念

党章是党的章程的简称,它是政党内部最基本和最高的政治行为规范,是一个政党的政治态度和组织形态的集中体现,是完备的政党组织所不可缺少的。

世界上5000多个政党,一般都有自己的党章。党章是立党治党管党的总章程

《中国共产党章程》(以下简称党章),是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党的纲领所制定的根本法规,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严格遵守的基本准则和规定。

(二)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的党纲

——《共产主义者同盟章程》

马克思、恩格斯起草,1847年共产主义者同盟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1848年2月正式发表。)

(三)党章的地位

怎样理解党章是党的“根本大法”?

党章是党的“宪法”

• “国要有国法,党要有党规党法。党章是最根本的党规党法。”——邓小平1.党章是党的整体意志的体现,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讨论并通过

2.党章是党内的普遍行为规范,所有党组织和党员,都必须执行和遵守。不允许有特殊党员存在。

3.党章是具有最高权威和最大约束力的党内法规,党章与其它党内法规是“母法”与“子法”的关系。

(四)党章的作用

简单来讲,党章的作用是保证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作风上、行动上的一致,从而实现党的政治路线、现阶段目标和为党的最终目标共产主义而奋斗。是党存在、发展和夺取胜利的一个基本条件。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党章是:把握党的正确政治方向的根本准则,是党员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是坚持从严治党方针的根本依据。

二、历届党章回顾

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诞生至十七大,先后制定、修正过十七次党章。(包含一大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和十三大的《中国共产党章程部分条文修正案》)

(一)党的建设的良好开端——党的一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3位代表,全国50多名党员),大会讨论和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这是党的历史上关于党的建设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文献,标志着党的正式创立。

(二)党的建设的逐步发展(党的二大到六大通过的党章)

1.党的二大(1922年7月)通过第一部正式党章——《中国共产党章程》 第一次把“纪律”单独列为一章 2.党的三大通过的党章

•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修正章程》  入党介绍人从原来的一人增加为 2 人  第一次规定了党员候补期 3.党的四大通过的党章

•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修正章程》 规定“凡有党员3人以上均得成立一支部” 首次把中央最高领导人的称谓改为总书记

4.党的五大通过的党章——中央政治局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

唯一的不是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 共12章85条,是我们党历史上条目最多的党章 提出了很多个第一

(1)第一次明确规定党员年龄必须在18岁以上;(2)第一次明确提出党的组织原则为民主集中制;

(3)第一次明确党的组织系统按照全国、省、市或县、区、生产单位五个层次划分,并规定了各级党组织的职责任务;(4)第一次明确“支部是党的基本组织”。

(5)第一次规定设立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常务委员会;

(6)第一次规定选举产生中央及省监察委员会这一党的纪律检查机关;(7)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党团(即党组)的设置及其职责;

(8)第一次把党与青年团的关系单独列为一章,等等。这部党章对于革命危机时刻巩 固党的组织起了一定作用。5.党的六大通过的党章

• ——《中国共产党党章》

规定了坚持民主集中制的三条原则,对于健全完善党的民主集中制具有重要意义。

(1928年6月18日至7月11日在苏联莫斯科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是我们党唯一一次在外国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

(四)执政党建设规律的初步探索——党的八大(1956)通过的党章 • 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以后制定的第一部党章。• 提出了全面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任务; • 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基本路线; • 指出了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体现了执政党工作重心的转变。

(五)党的建设遭到严重破坏——党的九大、十大通过的党章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是党的建设遭受空前破坏的时期,也是党的建设理论出现严重混乱和迷误的时期。九大、十大通过的党章是“文化大革命”这个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在错误的“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的指导下产生的。

(六)党的建设在徘徊中前进——党的十一大通过的党章

粉碎“四人帮”以后,1977年8月18日中共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是十年内乱以后的第一部党章。

但是,十一大党章没能清除“左”倾错误的影响,继续沿用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政策和口号。

(七)执政党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党的十二大(1982)通过的党章 •

全面总结党的建设历史经验。

在总纲中体现了新形势新任务对执政党建设的新要求;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第一次增加了禁止个人崇拜的内容;增加了“党的干部”一章,提出了干部队伍“四化”方针;首次写进入党誓词。

(八)党的建设在改革中探索——党的十三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部分条文修正案》

是第一次也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次,用部分条文修正的形式对党章进行修改。修正案共10条,总共有13处增删改动,着重体现在党的领导体制和党内选举制度的改革方面。

(九)党的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四大(1992)通过的党章

第一次郑重提出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的概念,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在这个理论指导下制定的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及一系列方针载入党章。

(十)党的建设面向二十一世纪——党的十五大(1997)通过的党章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邓小平理论”的科学概念,并把它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

党章总纲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十一)党的建设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十六大(2002)通过的党章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增写了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可以申请入党、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十六字原则等内容;

新增了党徽党旗一章。

(十二)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 ——党的十七大(2007)通过的党章

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新增入党章。

三、解读新党章

十八大对党章进行了六个方面的修改: 一是对科学发展观作出新的定位和阐述。

首先,把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把科学发展观写在我们党的旗帜上,是这次党章修改的最大亮点和最突出的历史贡献。这体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有利于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

同时,充实了党的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定位的内容。这有利于全党正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科学发展上来。

二是充实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成就的内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各地区各部门一致建议,在党章中对这个根本成就作完整表述。党章修正案采纳了这个意见。

“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这次修改新增写的内容。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作为一个整体在党章进行完整表述,对于深化全党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觉性和坚定性,有重要意义。三是充实了坚持改革开放的内容。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在征求意见过程中,一些地区和部门建议,在党章中进一步强化改革开放内容的分量。党章修正案采纳了这个意见,增写了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内容。充实这方面的内容,对坚定推进改革开放有重要意义。四是充实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内容。

这方面的一个重大修改,是把生态文明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适应这一修改,党章修正案专门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阐述,包括总体要求、指导原则和工作着力点。这样修改,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更加明确,有利于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同时,党章修正案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内容也进行了充实。五是充实完善关于党的建设总体要求的内容。

根据近些年来党的建设积累的经验和形势任务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党章修正 案对总纲部分关于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作了适当修改。增写的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整体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等新内容,体现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应对党面临的考验和风险,切实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六是对部分条文作了适当修改。

总结吸收近年来党的建设成功经验,并与总纲部分的修改相衔接,党章修正案对条文部分关于党员、党的基层组织、党的干部这三条作了一些修改

1、党章修正案对党员和党的干部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总结和体现党的十七大以来党的建设的新经验,并与总纲部分的修改相衔接,党章修正案对党员、党的干部和干部工作提出了一些新要求。第三条第一项第一句修改为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这样修改,有利于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第三十三条增写了干部选拔监督的内容,第一款强调选拔干部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第二款增写了党重视监督干部的内容。充实这方面的内容,有利于更好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坚持公道正派的用人作风、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强化干部监督,促进干部健康成长,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第三十四条第五项增写了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的内容,强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原则,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充实这方面的内容,有利于促进全党特别是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坚持党性原则、加强道德修养、更好发挥表率作用。

2、党章修正案对党的基层组织提出了哪些新要求?

一是第三十一条第一项增写了积极创先争优的内容。近年来,根据中央部署,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活动,取得明显成效。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已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的有力抓手。

增写这个内容,有利于推动创先争优常态化长效化,引导党的基层组织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激发广大党员增强光荣感和责任感、保持先进性内在动力,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二是第三十一条第二项第一句修改为组织党员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这样的修改,有利于落实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成果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发挥基层组织在推动科学发展观落到基层、落到实处方面的重要作用。【深入解读】

1、在党章中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行动指南,这将意味着什么?

科学发展观,应当说是十八大召开以前,人民都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对十八大的召开,人们普遍有两个比较大的关注的热点,一是十八大报告怎么讲,在十八大报告里头,对科学发展观又怎么讲,这是人们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

因为在十七大报告的时候,科学发展观尽管写到党章,但是科学发展观它不是作为跟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平起平坐的指导思想来写的,是把它作为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深入落实的一个方针,也就是说一个重要的战略思想来认识的,而不是作为行动指南来看待的。

科学发展观,现在把它作为跟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共是五个指导思想,之所以提高到这么高的位置原因:

第一,科学发展观,它在理论上,对马列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都有很重大的发展。因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它是总结了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所积累起来的成功的经验和吸收我们过去遭受挫折的教训来提出科学发展观。这就是从国际视野来看待科学发展观。这些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很快,一些发达国家在发展方面有很多好的经验,值得我们需要吸取的。所以,它既是一方面总结了我们的经验教训,同时又吸取了这样一个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的一些成功的好的经验。

在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就正式提出了,但是在十七大就已经写入党章,前面说了,就是把它作为那么一个地位来认定的。它对在新的历史时期,在新的形势下,怎么样来发展,在一些重大的问题作科学的回答,解决了我们国家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来又好又快发展的这么一些重大的问题。所以,这个在理论上是一个很大的创新。

第二,科学发展观从2003年提出,经过十年的检验,普遍要求,结果党章修改的决定所说明的,当然一致拥护,把它提升为党的指向思想,写入党章,这是实至名归,水到渠成。科学发展观在十八大把它作为跟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来认识,是时候了。

2、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体系一并写入党章,该如何解读?将会对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产生什么影响?

这也是十八大的一个亮点,十七大呢,这要回顾历史了,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它作为一个很明确的梳理,这是十七大一个很重要的贡献。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得比较早,在十三大,也就是1987年就已经讲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讲的时间很长。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管什么东西,长期以来没有做梳理和归纳。所以,十七大那时候有很大的功劳,就是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给明确了。

讲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也是十七大作的一个很重要的理论概括。因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践创新很突出,相应的,理论总结也日新月异,一个一个的先进理论,都不断地提出来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都是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理论提出来的。

3、我们往往在这些年,从指导工作层面来说,主要是讲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但是实践还在发展,理论也还会创新的。所以,指导思想还会不断地增加。那怎么办呢?

所以,在十七大就提出来一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把改革开放以来已经提出的创新理论都把它框进去了。而且还说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因此这就意味着以后还要提出的创新都可以把它框进去。关于党章决定里头,也指出这次党章的一个重要修改,也就是在十七大党章的基础上,进一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问题要写进去,而且把三者的作用都写得更加明确。所以,这样强调,就是因为他们对于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最根本的东西。

这一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表述,对十七大来说,就变了。十七大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战略思想。这次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这样一个理论体系。

也就是说,它把由过去讲的战略思想变成了一个行动指南,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这个框框里头,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具有同等指导 作用的一个地位。从我们党整个指导思想来说,这五个都是同等重要的,具有同等地位的指导思想。这是一个与时俱进的新的表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十七大没有讲。去年庆祝90周年,胡锦涛同志的讲话,第一次提出来的。总结我们党90年的经验,经过积累、创造,我们所取得的一些成就,都归结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然后建立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

只要我们不断坚持和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只要我们不断坚持和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只要我们不断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那么中国社会主义的理论特色、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就更加充分体现出来。所以,这个内容,在修改党章当中,把它写得很充实,我想对于我们今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非常重要的。

4、为什么“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发展社会主义”写入党章?

十八大报告的精神是贯穿了改革开放的精神,它对现实问题的分析,对中国未来的发展,都是坚持这个精神。没有这个精神,这个报告不可能充满着三个自信。所以,从深化改革开放来说,这是十八大报告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因此,在修改党章的时候,把这方面的内容充实到新党章里头去。并且,我们今后怎么发展,怎样健康的发展、和谐的发展,靠什么?最重要的,还是靠深化改革开放。因为我们现在取得这么大的成就,这次报告也说了,十七大也说了,深化改革开放,是30多年以来,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个鲜明的特点。所以,我们今后取得的成就,没有别的,还是要深化改革开放。丢下改革开放,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很难能够健康的、和谐的发展下去。

5、将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党章并加论述,这说明党对于发展的认识有了怎样的转变?对于未来可持续发展有何意义?

生态文明建设这个思想,十六大最早提出来的,是把它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要求提出来的。但是当时没有展开讲。到十七大报告的时候,把它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讲了一段话。大概一百字,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但是,没有展开。全面建设小康,而生态文明,当时讲了一句话,当时作为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尽管没有展开,但是意义非常的深远。生态文明,要求是我们生活在一个更加美好的环境。所以,我们生产、工作都有一个跟我们人的发展相适应。要体现以人为本。所以,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也是紧紧地跟我们提出以人为本的很重要的方法。人的生活环境、生活工作环境很坏,怎样以人为本呢?健康长寿是实现不了的。所以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体现了我们发展观以人为本的要求。而且,它对整个世界有很重要的影响。

这次十八大,生态文明的论述确实由一百字变为一千多字,翻了很多番,增加了十倍,这是十八大的一个亮点。为什么这样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呢?这就是我们党的一个世界眼光。十八大一句话讲得很好,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大家都生活在地球上,都说是一个地球村。

这次十八大报告,我们宣布了,要到2020,还有十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生态文明是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一个重要的方法。因此,就必须要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只有突出重要性,加大它的建设力度,才能确保十年之后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三、一、学习《党章》的基本方法

怎样学习新党章?

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学习党章。

(一)要读原文,全面系统地理解党章的内涵

(二)要把握学习的重点章节、内容

(三)要理论联系实际

二、《党章》学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方面

(一)要学习最新党章,切忌网上随意摘抄

(二)要注意把握中国共产党是两个“先锋队”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三)要注意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

(四)要注意把握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五)要注意把握我国的四项基本原则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六)要注意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七)要注意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

•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八)要注意把握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 • 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组织原则。

(九)要把握申请入党的基本条件

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缴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十)要注意把握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在义务、权利上的区别

预备党员的义务同正式党员一样。预备党员的权利,除了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以外,也同正式党员一样。

(十一)要注意把握党员的义务、权利

党员义务、权利的具体内容见《党章》。

(十二)要注意把握预备党员的预备期和党员的党龄的计算方法

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从支部大会通过他为预备党员之日算起。党员的党龄,从预备期满转为正式党员之日算起。

(十三)要注意把握中国共产党的党徽、党旗

中国共产党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中国共产党党旗为旗面缀有金黄色党徽图案的红旗。

(十四)牢记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党的纲领(最高纲领、最低纲领)、党的基本路线、党员条件、党员的权利义务、入党誓词;

正确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总纲中阐述的大政方针,以及党的组织制度、党的纪律、党徽、党旗等知识;

十八大党章学习心得体会 篇7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十八大报告,道路自信,基础

道路关乎党的命脉, 关乎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一个政党带领人民走什么样的路, 绝不能随心所欲, 否则, 国家民族必定遭折腾, 人民必定受祸害。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着振兴国家民族的伟大历史使命, 践行着带领人民走向美好生活的庄严承诺, 历尽艰辛、吃尽了苦头, 才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条道路是沉重的历史代价换来的、是人民对党的不离不弃换来的、是党对人民的高度负责换来的,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就是坚定对中国共产党人自己的人民的自信、对自己的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自信、对自己的执政能力的自信。所以, 道路自信之所以能坚定, 基础是牢固的。

一、广泛的人民群众基础是道路自信的最深厚根基

党的十八大报告总结十年来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的经验之一, 就是依靠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一个政党不管选择什么道路, 如果人民不支持、不跟着走, 就是没路可走, 这个政党也就该下台了。

广泛、深厚的人民群众基础对坚定道路自信有着两个显著的优势:一是我们有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把一切有志于振兴中华的社会力量, 包括有党派人士与无党派人士、有神论者与无神论者、先富者与后富者等, 都团结和凝聚在现阶段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理想的伟大旗帜下, 进一步动员和组织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力量。二是民族团结、政治安定、国内大局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广大人民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并积极投身于这一伟大的事业中, 这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的根本保证, 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奋斗中, 与人民结下了血肉联系、鱼水之情。中国共产党人选择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通向繁荣富强、幸福安康的光明之路, 这条道路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历程中, 把国家一步步引向繁荣富强, 把人民一步步引向小康社会, 人民享受到了极大的实惠, 打下了广泛、深厚的人民群众基础。要开拓未来, 我们首先面对改革和发展必须攻坚克难的问题, 需要紧紧依靠人民, 尊重广大人民的意愿, 今后的改革, 到底要改什么、怎么改、改到什么程度, 都要听一听群众的呼声, 看一看群众的诉求, 有了人民的支持, 我们的改革和发展才会真正树立自信心。

二、对国情的正确判断是道路自信的基本依据

任何国家的发展都要以本国的基本国情为根据, 基本国情是国家发展的依据和出发点, 是否从基本国情出发, 决定着大政方针的正确与否。基本国情包括有利和不利因素, 对其需要加以辩证的分析和准确把握, 最大限度增大有利因素和减少不利因素, 扬长辟短, 道路自信才会坚定。

选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 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已取得了巨大成就, 胜利地实现了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 生产力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但我国仍然处于“三个没有变”的阶段:即我国基本国情没有变;现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在当今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大好机遇和严峻挑战的条件下, 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 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牢牢把握我国发展前进的正确方向。

经过这些年的探索, 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已经比较清楚了, 目前, 我们党对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问题的认识找到了规律。从自己的实际出发,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 既吸收借鉴别国有益的做法为我所用, 又不照搬照抄别国的方法, 不盲从别国的路子, 始终坚持以我为主, 这就是我国目前和今后的道路。这是一条康庄大道, 只要坚定不移地按照科学发展的思路和方法走下去, 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民的幸福富裕生活等目标都一定会顺利达到, 道路自信的信念就会不断坚定。

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认识是道路自信的合理合法性基础

凡是合理的都应该是符合规律、符合必然性的;凡是合法的都应该是符合国情、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这是我们科学评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定位是否合理合法的重要标准, 如果证明认识定位是合理合法的, 那么, 这同时也就证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合理合法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走共同富裕之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符合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突出表现, 这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这就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高度的合理性。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别于以往其他一切社会的最具优越性的本质特征, 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最终目的, 是对广大人民追求社会和谐、公平公正的愿望和要求的反映, 这就表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高度的合法性。

十八大报告强调的两条道路不能走, 即“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原因就在于“封闭僵化的老路”没有开放眼光, 固步自封, 有悖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其合理性依据不足;而“改旗易帜的邪路”所代表的是少数人的利益而不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是两极分化、少数人富裕而不是共同富裕的道路, 不符合中国国情民情, 其合法性依据也不足。邓小平认为: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 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如果搞资本主义, 可能有少数人富裕起来, 但大量的人会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中国就会发生闹革命的问题。如果搞两极分化, 情况就不同了, 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 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 就可能出乱子。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认识, 要求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 必须妥善解决好分配问题, 防止和避免两极分化, 真正让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就为我们树立道路自信打下了牢固的合理合法性基础。

四、系统、科学、与时俱进的理论是道路自信的精神支撑

道路无科学理论指引则盲。凡是实践的盲目性、方向性错误, 无一例外都是理论出了问题所导致。党的十八大报告总结十年来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的经验之一, 就是依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的正确指引。这里把基本理论摆在突出位置。从党的奋斗历程看, 事业成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 而马克思主义经过中国的实践, 又不断得到创新发展、更加具有中国特色、更加适合中国国情、更加显示出勃勃生机。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再到科学发展观, 我们党的理论发展创新延续不断, 科学而成熟的理论, 为实践方向的正确和未来事业的成功提供了重要精神支撑。

这次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了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的重要地位, 对于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有着非凡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个国家和民族要保持永续的发展, 就不能离开科学理论的指导。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任务, 都相应地需要适合这个时代的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 之所以能顺利承接并开启新征程, 是因为都适合自己的时代。科学发展观的新定位说明了党的创新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适应新的实践要求而得到深化和提高, 也体现了我们党对长远发展所作出的理论定位, 说明我们党对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备了科学、成熟的理论准备。

五、历史铸就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地位是道路自信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坚强有力的统一领导,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地位不是自封的, 而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人民的必然选择。自1840年以来, 无数仁人志士救亡图存, 追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就从未停止。自从1921年以后有了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又成功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真理, 中国革命形势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在历史的进程中, 中国共产党肩负起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 开创社会主义新中国, 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之路, 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和自强的领导核心。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 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 国家综合国力日益强大, 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 民族复兴之路越走越宽广, 展示了中华民族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

学习十八大报告全面提升信息化 篇8

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报告提出:总布局是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近期目标是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除要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外,报告进一步提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

在报告这样的阐述下,可以看出,大幅提升信息化水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社会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一般而言,信息技术是科技进步和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领域,因此,IT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义中的重要性也不言自明。

关于经济建设,报告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决择。在这一战略决择之下,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报告“促进四化,两化深度融合”的表述,再一次明确在经济建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决择下,信息化是主战场之一,两化深度融合是主攻方向。其次,这一表述体现了自十七大以来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体现了信息化任务的长期性。再者,报告首次提出“促进四化同步发展”,深刻揭示了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等其余三化之间具有配套、协调、配合等高度相关的关系。

关于政治建设,就完善基层民主制度,报告提出,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关于文化建设,就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规范有序运行。

关于社会建设,就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报告提出,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

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就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与信息化建设密切相关的部分,报告提出,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提高气象、地质、地震灾害防御能力。

十八大党章学习心得体会 篇9

学习十八大精神思想汇报 八大解读与党章学习小结7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次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作为一名预备党员,需要时刻的关注党的发展和动态,于是我去参加了宝山校区的十八大直播报告会,认真的聆听了胡主席的重要讲话。在这次讲话中,我印象比较深刻的一点是将目标定位为不断沿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断奋斗,以前的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这次十八大的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不断提高,说明在这几年来,中国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经济不断繁荣,民主法治建设不断健全,军队国防建设迈上了新的台阶,外交政治上也开辟了新的局面,但是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道路上,还有很多难题和障碍需要解决,例如,城乡消费水平和收入分配的差距依然很大,制约科学发展水平的机制很多,反腐败斗争的形式依旧严峻,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等等,但是我相信中国共产党完全有能力运用自己的力量解决这些难题。十八大第一次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重点,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总局,有利于保护生态平衡,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特点,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这对我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出新的要求,我们必须努力做好!此外,十八大还提出了许多新观点和新观念,例如“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建设海洋强国”、“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公共外交和人文交流”等,这些新观念体现了顺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为民着想,纵观全局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也彰显党对人民对社会对世界负责的理念。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党章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共产党员要永远以大局为重,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先,吃苦在前,享乐在后,要在困难的时刻敢于挺身而出,发挥党员的积极模范作用。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做好各项工作,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畏艰难,奋力拼搏,勇于开拓,要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和肩负的历史责任,自觉在艰苦奋斗的实践中加强党性锻炼。保持和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牢固坚持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要认识到党员也是普通人民群众中的一员,不要因为是党员就有了丝毫的优越感,共产党员要永远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永远与劳动人民打成一片,永远把自己置身于广大的群众之中,同劳动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多数党员都能够做到不以权谋私,索取特权,坚持党性修养,但是还是有小部分党员经受不住诱惑,产生了贪图享受的观念,对于这种情况,一方面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完善监督体制,一方面要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

十八大党章学习心得体会 篇10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健全全民医保体系。这是在全民医保制度框架初步形成以后, 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 对中国特色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提出的新的战略任务, 标志着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医疗保障制度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所谓“健全”, 就是对一项制度弥补其缺陷, 完善其体系, 使之更成熟、更定型。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就是在巩固和扩大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 经过精心“加工锻造”, 不断查漏补缺、兴利除弊, 使初步形成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安排更合理, 体制机制更科学, 政策举措更配套, 运行更有序, 服务更便捷, 绩效更优良。“健全”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 也就是不断深化改革、优化体制机制、创新提升管理服务的过程。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论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 提出让人民得到“更可靠的社会保障”, 格外引人注目。因为, 更可靠的社会保障 (医疗保障不仅位列其中, 而且首当其冲) , 是人民的期盼, 也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和义不容辞的责任。健全医保体系的目的, 正是在于提升医保质量和效率, 增强医保制度的公平性、可及性和可持续性, 让人民获得更可靠的医疗保障。

(二)

“可靠”是社会保障的基本属性。有无可靠的社会保障是现代文明国家的重要标志。人类社会的发展逻辑就是从“靠”家庭保障走向“靠”社会保障。民间的说法是, “从养儿防老到依靠社保”, “儿女再好不如参加医保”。讲的都是人们的保障应该“靠谁”和“谁更可靠”的问题。经过将近廿年的努力, 包括医疗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初步解决了有社保制度可“靠”的问题, 圆了国人的“社保梦”。但也毋庸讳言, 这个保障制度还只是初步的、框架性的, 还不完善, 不成熟, 还没有定型, 保障的范围还比较窄, 保障的水平还比较低, 还存在一些体制机制方面的缺陷, 制度运行的效率和质量还不高, 可持续发展还存在隐忧, 等等。摆在我们面前的历史使命和艰巨任务, 就是要通过“健全”, 使之变得更完善、更稳健, 让人民获得的保障“更可靠”。

怎样才能让人民能获得更可靠的医疗保障呢?撮其大端, 笔者以为应通过健全医保体系做到八个“要”:一是保障范围要广泛。即从广覆盖到全覆盖, 实现应保尽保。二是制度安排要统一、公平。增强医保制度的公平性, 首先就要实现制度的统一, 制度统一才能确保公平, 这是健全医保体系的核心要义。三是机制要合理。要坚持社会保险的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基本原则, 合理确定医保的筹资、费用等责任分担机制。四是保障要适度。要坚持“保基本”的原则, 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才能实现制度的长久稳健运行。五是基本医保与多层次保障要边界清晰而又有机结合。六是管理要规范精细。七是监督要严格有效。要有科学严格可行的监管机制。既要加强医保自身的监督, 确保基金安全, 提升保障绩效, 又要加强对医疗机构医疗行为和参保人员就医行为的监控。八是运行要稳健且可持续。这是至关重要的, 归根到底, “稳健”的才是“可靠”的;“可持续”的才是“更可靠”的。

(三)

通过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以下简称“健全”) 使民众得到更可靠的医疗保障, 这是一个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都非常强的社会系统工程, 涉及诸多领域和环节的配套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 因而需要审慎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

一是, “健全”与巩固扩大医保成果的关系。经过近20年的努力, 我国医保制度改革发展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其最显著的标志就是全民医保制度初步形成, 制度从无到有, 覆盖范围从小到大, 保障水平从低到高。实践和时间都证明中国医保制度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 改革的方式、路径是对头的, 基本制度框架是可行的, 广大民众是拥护的。故此, “健全”是在巩固扩大已有成果基础上的健全, 是业已形成的全民医保制度的进一步补充完善和提升, 而不是要“另辟蹊径”, 更不是推倒重来。那种假健全之名、行否定改革之实的做法, 那种诬称医保制度改革“顶层设计就有问题”的言论, 只能说明论者的无知与狂妄。如果类似之论占据要津, 并“指导健全”, 则又要造成混乱和折腾, 医保制度建设又要遭殃。

二是, “健全”与坚持基本方针的关系。一个可靠的社会保障制度有赖于一个正确可靠的基本方针。“广覆盖, 保基本, 多层次, 可持续”就是从医保改革的长期实践中总结提炼出的基本方针。这个方针就是医保建设之道, 也是医保制度成长壮大之魂。这个方针的核心要义是“保基本”, 第一命题是“可持续” (只有“保基本”, 才能“可持续”) 。在一定意义上说, 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就是坚持不懈地贯彻实施好基本方针。只有坚持基本方针, “健全”才有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只有坚持基本方针, 人民才能获得更可靠的医疗保障。相反, 如果背离了这个方针, 无论冠以多么诱人的名头, 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全”, 而只能是瞎折腾, 把“健全”引向歧途, 使人民的保障权益受损。

三是, “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无论是医保制度的初创还是健全, 不仅要有正确的方向, 而且要有正确的方法论。“摸着石头过河”就是中国改革的方法论, 也是中国医保制度改革发展的方法论, 也是最基本、最宝贵的经验。“摸着石头过河”, 这一形象生动的表述, 恰恰是“用大白话讲明了大道理”, 也就是中国改革强调的实践性, 在实践中探寻路径, 在实践中检验理论, 在实践中凝聚共识。“摸石头”的过程就是不断认识事物的过程, 就是使主观世界不断符合客观世界的过程, 就是逐步认识、把握客观规律的过程。我们恰恰是在“摸石头”的过程中“摸出了”一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和制度, 同样, 也“摸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保险理论、路径和制度。党的十八大号召我们要有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 所以倍感亲切、备受鼓舞。“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本来是相辅相成, 辩证统一的。但是, 一段时间以来, 一些人不适当地夸大“顶层设计”, 声言“摸着石头过河”已经过时了, 甚至给“摸论”加上许多莫须有的罪名。此论泛滥, 使许多从事改革实践的人感到迷茫, 使医疗保障体系的健全完善徒生困惑与干扰。辩证唯物主义认为, 实践是第一性的, “顶层”与“基层”, “设计”与“实践”是辩证的统一。没有基层实践, 顶层设计只能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只能是“闭门造车”, “纸上谈兵”。尤其是在体制转轨、经济转型时期, 很容易陷入先验论的泥沼, 或者又沿用传统体制的思维进行所谓的“顶层设计”, 然后逼新体制、新制度、新事物“就范”。语云:“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健全完善医保体系同样要坚持实践第一, 把“摸石头”与搞好“顶层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 千万不可“顾此失彼”, 千万不可鄙夷“摸石头”而盲目崇拜“顶层设计”。

四是, “健全”与“三改并举”的关系。医保制度与医疗制度、医药制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甚至可以说是“打断骨头还连着筋”的密不可分的关系。这就决定了医保制度改革的特殊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同时决定了“三医”改革必须坚持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的统一。对这个问题, 应该说中央早有认识, 早有决断。但也毋庸讳言, 十几年过去了, 这“三性”落实得并不如愿。正因如此, 尽管医保建设神速推进, 覆盖人数几近全民, 财政投入数倍增加, 报销水平不断提高, 然而“看病贵, 看病难”、百姓自付费用高等痼疾并未根本扭转, 保障绩效并不理想, 有效性、可靠性严重不足。究其原因, 固然很多, 但是“三医”改革不同步、不协调、不配套, 也就是改革整体性、系统性、协调性差, 恐怕是最主要的。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务必要在这“三性”上动真格、出实招, 不然“健全”又会事倍功半, 甚至南辕北辙。

五是, 增加财政投入与深化改革的关系。健全医疗保障体系, 实现更可靠的医疗保障, 无疑要增加财政的投入。这不仅是国际上的通行做法, 也是公共财政的应有之义。“十一五”时期以来, 从中央到地方各级财政对包括医保在内的社会保障的投入成倍增加, 力度是空前的, 否则我们的医疗保险不会有今天的局面。但是应该看到, 我们的财力毕竟有限, 国家需要花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了, 像前几年那样大幅度增加财政投入也不大可能了。医保基金将呈现收入增长缓慢, 支出增长提速的长期态势。再者, 只在增加投入上做文章, 不在深化改革上下工夫, 不改革体制, 不创新机制, 即使增加了投入也提升不了保障绩效, 很可能让增加的投入“打了水漂”——这既不是主观臆想, 也不是杞人之忧——在许多地方和环节已经显露端倪。因此, “健全”一定要有正确的理念, 即改革的理念, 要从一味注重增加财政投入转向深化医药卫生和医疗保险体制机制改革上来, 向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要红利。深化改革, 不能只是零敲碎打, 必须全面整体推进;不能只改“器”不改“制”, 不能只在技术层面挠痒痒, 必须对旧体制“刮骨疗伤”。这才是“健全”的正确路径, 这才是实现更可靠保障的正确路径。

六是, 重特大疾病保障与“保基本”的关系。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 “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可见, 重特大疾病保障是“健全”的重要内容, 应该高度重视, 认真落实。要把重特大疾病保障问题解决好, 必须处理好与“保基本”的关系。基本医疗保险就是保障民众的基本医疗需求, 无论是概念、还是功能本来是很清晰的, 基本方针也是这么确定的。何谓“保基本”?最经典的表述就是“有多少钱, 办多少事”。也就是根据医保基金“以收定支, 收支平衡, 略有结余”的原则, 确定相应的保障范围和保障水平。鉴于基金筹集有限性与医疗需求无限性的矛盾, 只能将有限的基金集中用于费用风险高的“大病”上, 高风险的“大病”保住了, “基本”也就保住了。所以, “保基本”本质上就是“保大病”。基金筹集是动态的, 医学科技进步是动态的, 人民的医疗需求是动态的, “保基本”的范围和水平当然也应该是动态的。总体上讲, 保障的范围要逐步扩大, 保障的水平要逐步提高。但是, 普遍的提高, 也会有特殊的人群的重特大疾病得不到可靠的保障, 产生“灾难性医疗支出”, 从而导致贫困的发生。这就需要通过健全医保体系, 建立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机制, 把普遍性与特殊性结合起来, 在“普惠”的同时再给予“特惠”。但这种特惠, 仍属保基本的制度范畴, 只不过这是一种保障性的救助机制, 而这种机制必须与家庭收入挂钩, 并与家计调查评估相结合, 而不是搞所谓不分家庭收入多少, 一律进行“二次补助”。如若是, 就是新形式的“平均主义”, 既浪费了社会资源, 而真正需要保障救助的人群反而得不到保障救助。

七是, 商业健康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的关系。我们国家所实行的是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商业健康保险等为补充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所谓商保与社保, 是补充与主体的关系。它们在各自的功能定位中各展其长, 优势互补, 同向着力, 以解决不同人群不同层次的医疗保障需求。我们讲, 社保与商保相结合, 指的是保障功能的结合, 而并非职能、制度的结合与融合, 更不是二者混合。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要让社保、商保在各自的职能范围内各展其长, 而不是让商保进入社保, 甚至在某些方面取代社保, 包括重特大疾病保障在内。如果那样, 不但混淆了“两保”边界, 伤害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 而且也会使商业保险丧失应有的发展机遇和发展空间, 而陷入被动尴尬的境地, 这是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

八是, “以药养医”与“医保养医”的关系。这两年, 医疗卫生改革的“亮点”之一是取消“药品加成”政策, 减少“药占比”, 其出发点是“解决以药养医”的问题。但同时规定, 医疗机构的收入不减少, 患者的负担不增加 (而且要减轻) 。怎么办?于是提高诊疗服务等“技术性”价格, 演变成“以医补医”, 其结果是又变“以医养医”为“医保养医”。这就是这些年医保基金使用效率低、质量差的原因所在。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如果这样“健全”下去, 某些单位、机构“旱涝保收”, 患者获得医疗服务的性价比不会得到实质性的提高, 而医保基金的“崩盘”则是早晚的事。

九是, 筹资机制与保障水平的关系。筹资规模的大小决定保障水平的高低, 这本来是尽人皆知的常识。但这几年受不正确的政绩观和急功近利的影响, 一些地方在改善民生的旗号下, 不切实际地许诺, 不仅罔顾筹资规模的窄逼, 不适当地提高保障水平, 而且随意开口子, 扩大基金支付范围, 把预防保障、疾病筛查, 老年护理和康复服务等都纳入基本医疗的保障范围, 并美其名曰要让“基本医保从传统的‘保疾病’向‘保健康’转变”。这种超现实、超历史阶段, 硬要把明天的事放到今天来做的想法, 美则美矣, 肯定会因脱离实际而流产。每一个负责任的医保工作者务必警惕这种“美丽的杀手”。

十是, 出台政策与提高管理能力的关系。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完善政策体系, 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问题是这些年在一些地方和干部中形成了一种热衷于“要政策”、“频繁出台政策”的偏好。不管什么事情, 不管有无必要, 也不管政策效应如何, 首先想到的就是出台政策, 许多政策看似在“不断完善”、“形成体系”, 而实际是在“叠床架屋”、“作茧自缚”、“朝令夕改”, 搞得下面晕头转向, 不知所措, 无所适从。事实上, 医疗保险是“三分政策, 七分管理”。无论是制度建设还是完善体系, 基本政策就那么几条。大政方针定了, 具体办法还是由地方去制定较为有利、较为可靠。即使政策再细致、再完备, 如果管理能力跟不上, 管理水平不适应, 也是白搭。因此, 健全医保体系, 应当把醉心政策制定转到管理能力的提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上来, 至为重要。

(四)

健全全民医保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深化改革的过程。因此, “健全”如同其他改革一样, 也须有一个正确的思维理念和方法论。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唯物辩证法, 尤其要有“底线思维”, 即辩证思维, 要有全局观和战略观。“健全”要从整体、全局、战略上进行谋划, 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 想起什么就抓什么。“不谋全局不足以谋一域”。有些举措在局部、在一时看来是可行的, 在全局、在长远就不一定可行。如果贸然推行, 也无异于饮鸩止渴。底线思维还特别关注矛盾的转化。任何一项政策措施, 不仅要关注其正面效果, 而且要考量可能发生的负面效应, 因而要有防范体系, 要从坏处准备, 向好处努力, 有了这样的底线思维, “健全”才不会发生偏颇, 才能够健康发展, 达到让人民获得更可靠的医疗保障的目的。

提高基本医保管理服务水平

上一篇:浅析银行风险监管的重要性下一篇:世界经典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