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司行政管理的几点看法(推荐9篇)
尊敬的邹总:
来公司也有一个多月,对公司也有一定的了解,公司能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是您和前期的团队历经艰苦卓越取得的非常大的成绩。但介于当前公司已经慢慢成长为一个不小的企业,以及这段时间以来在公司工作的经历,谈谈个人的看法:
好的就不多阐述,直接进入个人认为可能存在一定问题的方面。
一、公司的定位不够清晰。
首先,从总经理您这一块就没有进行准确的定位,您还认为我们公司在延续之前规模较小时候的模式,全公司以您为中心,完成遇到的各项工作或解决问题。但公司现在各类事情已经较之前有很大幅度的提升,以前的公司运行模式现在只能疲于应对,无法高效、简单、直接的运转。容易发生问题。其次,公司的管理层也没有意识到公司现阶段的规模。还是用原来的观念来管理人员或执行工作。员工来讲就更不用说。
二、公司的制度规范没有建立。
1、公司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没有建立。
2、员工的入职、离职等相关制度没有建立。
3、个人觉得部门不够完整,一个一定规模的公司,行政部是必须有的。等等
其实个人感觉,公司基本没有一个明晰的制度。
三、存在几个个人认为比较影响公司的弱项
1、总经理接管各部门的事项,有时工作对接直接到基本员工,架空中层管理干部;在中层管理干部和员工前强势的掠夺话语权,影响沟通的流畅和工作的开展;直接帮带指导到每项工作或基本员工,不利于中层干部的培养和公司的管理。
2、公司管理模式采取人文化比制度化管理比重要多的多,造成很多工作无法参照一定的规则去办理,员工或中层管理者都在依靠老板来定,工作效率偏低。
3、没有良好的员工关系,公司各级员工没有形成主人翁的意识,普遍认为公司是老板的,与自己关系不大,都认为在为老板工作,不是为自己工作,忠诚度不够,员工的流失较快,不利于公司的稳点。
4、当前公司的运行模式来看,各个部门还是单打单、一对一,各部门协调还是得由总经理您来组织,还是延续以前你带着一个部门,并协调其他部门配合,去做公司遇到的重要项目和问题,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四、我的下步工作打算
1、继续熟悉公司,重点是维保部的工作,制定出维保部的岗位职责和绩效考核。
2、协助总经理做好各项工作。
3、逐步撰写基本制度,为总经理提供参考。
文 坚
一、城投公司与土地相关的业务模式
城投公司的土地主要是来源于地方政府注入或通过招、拍、挂程序购得国有土地使用权。
根据城投公司取得土地的性质、权属不同,其与土地相关的业务模式及收益模式则有所不同,通常存在以下模式:
(一)政府将储备用地注入城投公司,并委托其进行储备用地的整理。如:土地规划设计、场地平整、地块周边绿化等工作,以使该地块符合国家土地出让条件。城投公司将整理后的土地交付政府,整理成本报土地主管部门核定后,由主管财政部门按成本加成原则将资金划付城投公司,城投公司获得土地整理收入。
(二)政府将储备用地注入城投公司,并与其签署储备用地整理、挂牌后土地出让金返还等一揽子协议。城投公司完成土地整理工作并将土地交付政府,于土地挂牌后获得土地出让金返还收入。
(三)政府将建设用地以划拨的方式注入城投公司,并委托其进行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运营(或不包括运营)、移交,或由政府回购。对应的业务模式可能存在多种形式,如:建造合同、BT、BOT、代理。
(四)城投公司将政府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获取转让收入。
(五)政府将商业用地以出让的方式注入城投公司,一般只为增加城投公司净资产。
(六)城投公司通过招、拍、挂程序并支付土地出让金购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当地政府将属于本级政府的土地出让金收益返还给城投公司。
二、针对土地资产的确认应实施的主要审计程序
针对土地资产的确认,应重点关注土地资产的存在性、完整性、权利和义务、计价和分摊、列报这五项认定,设计并实施审计程序,并应结合国家有关土地管理的法律法规要求,在审计过程中,关注土地流转程序的合法、合规性,土地流转交易的真实性。应实施的主要审计程序,包括但不限于:
(一)获取审计期间内各期土地资产增减变动明细表,总括了解各期土地的期初数量及余额、本期增减数量及金额、期末数量及余额,并注明各地块的权属类别、权属证书编号、权属期限、土地性质、用途等相关信息。
(二)查验各期取得或结存土地的权属证明原件、批复文件,保留并索引相关复印件或扫描件;对于土地权属证明存疑的,应到核发权属证明的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实施土地档案调档或向国土资源局发函,以获取土地真实性、合法性相关证据。
(三)对于政府注入的土地,应检查初始确认的价值依据,获取并复核评估报告,结合评估报告、土地的用途及业务模式,检查土地入账会计处理(会计科目及计量)的正确性;获取地块所在地同一地区土地市场同类土地市场价格信息,复核评估报告及会计处理是否高估土地资产价值;招拍挂取得的土地应检查土地出让合同,成交确认书以及土地出让金支付凭证。
(四)结合城投公司土地相关的业务模式及土地的用途,检查存货中与土地相关的成本归集与结转是否真实、完整。
(五)对于各期减少的土地,应检查相关交易合同、土地流转手续的办理情况、土地权属的注销情况、土地摊余价值是否足额结转至相关的成本、费用。
(六)对于期末结存的土地,应实施土地实地勘察程序,以获取土地存在性的证据,并同时关注土地的使用状态与其业务模式及收益模式是否匹配;应获取地块所在地同一地区土地市场同类土地市场价格信息。
(七)对于以出让方式取得且确认为无形资产的土地使用权,应复核各期持有期间是否足额摊销。
(八)应注重应用被审计单位土地资产所在地国土资源部门的官网信息,以及时获取相关土地登记、征地、收回、交易(如:招拍挂公告、招拍挂结果公告)、权属等各项信息,以有效印证被审计单位土地资产相关权属、交易等信息的真实性。
三、针对与土地相关收入确认应实施的审计程序
针对与土地相关收入确认,应实施的主要审计程序应重点围绕土地相关收入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截止、分类、列报和披露这六项认定,设计并实施审计程序,其中,应尤为关注其真实性、准确性、分类及列报。在审计过程中关注土地流转程序的合法、合规性,土地流转交易的真实性,关注相关交易是否具有合理的商业实质。应实施的主要审计程序,包括但不限于:
(一)获取审计期间各期土地相关收入明细表,复核是否与账面、报表相符。
(二)获取土地相关交易的合同、成交确认书、权属变更记录,检查交易的真实性及其土地流转程序的合法、合规性;如对土地相关交易的真实性存疑,应到土地所在地主管国土资源局调阅土地档案或进行函证,印证相关交易是否真实。
(三)结合土地相关交易,了解实施过程并获取适当的证据,如:对于储备用地整理,应关注企业是否真实实施了相应的储备用地整理工作,相关的成本、费用是否真实发生,入账是否完整,对于没有交易实施过程、仅有相关合同、批文的情形应保持应有的职业怀疑并获取进一步审计证据。
(四)检查与该项交易相关现金流的真实性,合法、合规性,印证相关交易的真实性:1.对于获得的储备用地整理收入、土地出让金返还收入,应获取资金拨付凭证,检查资金来源是否来源于当地财政部门,是否注明款项用途,注明的款项用途是否与储备用地整理收入相关;2.对于土地使用权转让收入,应获取资金进账单,检查资金来源是否来源于与转让协议或招拍挂结果公告一致的受让方;3.对于未取得现金流而应收挂账的收入,应获取相关协议并检查其挂账的合理性,并检查期后回款情况,对于以应付款冲抵应收款的,应获取相关协议并检查其抵账的合理性,同时应结合其业务模式分析其交易是否具有合理的商业实质,从而综合各项证据判断该项交易的真实性。
(五)获取土地交易时点的价值依据,如:取得并复核评估报告、查询同一地区、同类地块的市场价格,检查交易金额的合理性(真实性、准确性),对于明显高于同类地块市场价格的交易,应进一步查明原因,并综合判断各项相关证据的充分性、适当性。
(六)对重大交易实施函证,以获取相关交易真实性、准确性证据。
(七)结合土地的来源、土地的性质、土地的权属、土地的用途、土地的经营模式及其获取收益的模式等相关情况检查与土地相关收入的会计处理的正确性,尤其关注土地收入与相关土地权属性质是否匹配、交易相关各项证据是否能够相互印证,对于证据之间矛盾之处应保持应有的职业怀疑并获取进一步审计证据;检查收入的分类是否符合企业会计准则或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涉及BT业务、政府补助及土地收入相关会计处理的,应在遵循相关企业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具体业务模式进行判断。
关键词:班组建设 管理 看法
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是企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环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企业一切工作的立足点,只有每一个班组都充满生机和活力,企业才会有较好的经济效益,才会有旺盛的生命力,才能展翅腾飞,才能又好又快地发展,特别是在当前进一步深化改革,把企业推向市场这一形势下,探讨企业的班组建设和管理就显得十分必要。因此,建设高水平的班组,对企业的生存与长足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一、企业班组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意义
班组建设是企业综合性的基础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既涉及行政部门,又涉及党群组织。班组既是企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单位,只有把班组工作抓好,才能强化劳动纪律,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推进技术和管理现代化,企业才能稳步发展,只有班组充满生机,企业才会有活力和后劲,才能发掘出蕴藏在广大职工群众中的积极性、智慧和创造力。
二、如何加强班组建设与管理
当前,企业的班组建设和管理的发展很不平衡,不少企业单位对班组建设管理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看不到搞好班组建设给生产经营带来的效果。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的竞争形势非常严峻,加强班组建设和管理,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
(一)摆正班组建设与管理的位置
不断深化班组在企业中重要地位,摆正班组建设与管理的位置,是增强班组建设自觉性的首要条件和重要环节。现在还存在一些对班组建设不重视的思想,针对这种现象要进行认真分析,经常召开班组建设和班组思想政治工作座谈会,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阐明班组建设和管理及班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从思想上重视班组建设与管理的地位和作用。为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应在班组之间开展互相学习、你追我赶的活动,对在班组建设中好的班组及时发通报进行表扬,给予物质奖励,对后进的班组及时提出整改意见或处以一定的经济处罚,从而充分调动班组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对班组强化管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完善班组各项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是做好班组工作的依据和保障,也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班组建设重在打基础,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班组运作行为,增强约束机制是必要的。进一步健全岗位责任制和岗位操作法,明确班组长负责制,形成以班组长为核心的班组集体领导管理体系。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制度,行为也不可能规范,要制定班组的各项管理制度,如质量管理、目标管理、考勤制度等,明确班组内的工作职责、任务、作业程序等,形成制度,颁布执行。每年定期开展民主评议活动,推进班组自主管理和民主管理,提高班组人员自我教育、自我控制、自我完善的责任意识。
(三)培养提高班组长素质
班组生产作业活动的质量和员工队伍的素质往往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质量的决定因素。因此,要加强班组建设,就必须把全面提高企业员工素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班组长队伍素质的高低是加强班组建设的关键环节。所以有必要采取各种方式对班组长进行培训,如:脱产学习、鼓励自学、网络教育、函授辅导等,使班组长较为完整地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理论、本企业体制改革的有关政策、现代管理理论和计算机知识等,并把培训同考核、任免、使用、评比、奖励、有机结合起来,为企业培育出高品质、强素质的班组长队伍,以利提高班组管理水平,推动班组建设向高标准发展。
(四)加强班组思想政治工作
班组是企业的基础,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通过班组落实到职工群众中去,职工的各种思想、观点、立场问题也会在班组中反映出来。加强班组思想政治工作,对调动职工积极性,增加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强调班组思想政治工作要以完成生产经营任务,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紧密结合班组实际来开展,使班组思想政治工作有明确的方向、丰富的内容。
(五)增强班组管理的科学性
班组作为企业最基层的管理单位,工作由党、政、工多渠道向他们布置,多层领导,多级管理容易造成混乱现象,因此,就要理顺各自关系,形成齐抓共管的科学体系,明确工作总目标,把各方面的力量都调动起来,协调起来,使大家各司其职,扩大工作面,把各项工作任务逐步分解,形成“千斤重担众人挑、人人头上有指标”的局面。抓好班组综合考核工作。大力推行现代化管理方法和安全系统工程,使班组安全管理由过去的事后分析、处理,发展到事前的预测控制,从而大大提高安全文明生产水平。
(六)重视班组的安全生产工作
在电力企业安全生产中,班组是最直接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班组安全工作开展的扎实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安全生产和设备的安全运行。加大对班组各项工作的考核力度,防止班组建设工作停滞不前,防止“达标班组”管理滑坡,防止未达标班组管理松懈及规范性差等情况出现。加强班组职工的岗位技能培训,建立配套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这样才能自加压力,使班组职工技术素质不断提高。此外还要加强对安全的投入。安全管理是需要有投入的,涉及到安全方面,如在检查中经发现隐患的或不符合安全运行规范的,要进行设入、整改,不能到“亡羊”时再“补牢”。
(七)注重班组文化建設
班组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管理的重要内容,其对于培养班组成员爱企情怀、培养班组成员优良品德、班组精神,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班组文化建设应该与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目标保持一致,服从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大力发扬体现行业特征的优秀班组精神,树立良好的班组形象。
综上所述,企业的班组建设与管理工作做好了,班组就会充满生机,企业活力和后劲就会增强,企业的质量体系就会得到执行,质量方针和目标就会实现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企业管理就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力就能得到充分发挥,才能不断提高班组建设水平。
参考文献:
[1]欧文·休斯的《公共管理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摘要】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消防部队工作任务日益繁重和复杂化。然而,消防部队由于自身职责的特点,高度分散,点多线长,执勤任务重,训练难度大、高、难、险项目多,车辆较多且出动频繁,在客观上增加了安全管理的难度,加之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观念不断更新,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着更多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动向。本文结合当前消防部队安全管理工作实际,就如何抓好部队安全管理做一些粗浅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 消防部队安全管理
新年伊始的一场大火,夺走了杭州支队3名战友宝贵的生命,英雄血给于我们的不仅是对于勇气的激励,更是声声刻骨的告诫。部队安全管理问题再一次成为刻不容缓的严峻问题,各级领导干部对此不可不慎。
反观近几年的安全事故问题,虽然广大官兵对此不可谓不重视,措施不可谓不到位,然而仍不可避免的发生一些不愉快的事故。安全工作是部队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安全工作中的一点偏差都会埋下隐患,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给国家带来重大经济损失,给部队建设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同时也给受灾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严重扰乱了消防部队正常的工作秩序。归根到底,就是部队官兵对于安全管理缺乏统筹宏观上的把握,往往在实际工作中东管一处,西抓一下,很难从整体上将整个安全工作落实到位。这无异于盲人摸象、管中窥豹,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生生割裂开来。
安全管理问题犹如一棵大树般根茎分明,脉络明晰,需要我们循道而查,把握结构。
一、在部队安全管理方面注意的几项问题
(一)主动出击,狠抓管理。有很多的事故案件的发生,与思想认识不到位,疏于部队全面建设有关。因此要提高部队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必须要有以下五种观念:一是不搞突击整顿。一些单位在抓部队管理工作预防上,习惯于阶段性、突击性的工作方式方法,出了事故,不管部队实际情况如何,总是上下共同搞整顿,一人有病大家吃药。因此,在一段时间内安全弦绷得很紧,但任务一重、工作一忙、时间一长,又渐渐松弛下来,再一次出现问题后又开始搞整顿,如此反复循环,势必影响安全工作的健康稳步发展。整顿是必要的,但部队管理工作更重要的是要在打基础、抓经常上下功夫、求实效。二是不要报喜不报忧。在发生事故后,一些单位为了保荣誉,不是以积极的态度查找原因,吸取教训,反思责任,而是捂着盖着,把精力放在应付或糊弄上级上,企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些现象,不但助长了弄虚作假的不良作风,败坏了部队的风气,而且由于没有痛定思痛,吸取教训不深刻,使得一些深层次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解决,导致同类事故再次发生。只有认真从事故中吸取教训,真正把功夫花在吸取教训改进工作上,才能增强部队管理的有效性。三是不要认为闲兵滋事。一些管理者片面地认为,要保证官兵不出事,就要使他们工作紧凑,不能让他们空闲下来,否则就会无事生非。于是随心所欲搞“疲兵”政策,每天满负荷地安排工作。“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既要扎实抓好教育,提高官兵的思想基础,强化官兵的安全意识和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又要结合实际,科学施管,科学施教,劳逸结合,严格
按条令条例要求实施管理,疏堵结合,张弛有度。四是不要单纯指导检查。一些基层领导在指导工作时凭空想象,检查也只是走马观花,对本单位存在的问题分析不透、指导不到点子上,最终造成在指导工作上效率不高,针对性不强。在抓工作指导上要坚持高标准,对那些难度大,费力多、见效慢的工作,要舍得花大力,不惜多流汗,投入重点力量抓,做到取得初步成绩不满足,查找问题不手软。
(二)顾全大局,强化管理。抓管理工作贵在经常,难也在经常,但各级在抓管理工作时普遍存在一个通病,就是上级强调时抓一下,部队出了问-题时紧一阵,结果是顾此失彼,形成恶性循环。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注重在“恒”字上使长劲,在“常”字上见成效。一要全方位抓教育,争取人人受教。必须坚持把政治思想建设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切实使受教育者在思想上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自觉排除各种干扰。人的思想政治素质提高了,责任心就强了,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就高,事故隐患就会大大减少。要严格按条令条例把人员管住管严。既要管好八小时以内,又要管好八小时以外;既要管好营区内的兵,又要管好公差勤务及休假人员,力求使各类人员都在严格的控制之中,保证思想、行为、组织不失控。二要全过程抓执法,争取不留死角。部队执法执勤具有全时制,全过程的特点,决定了预防事故案件必须搞好渗透结合。如果单一防,孤立抓,必然是防不胜防,只有把安全工作渗透到各项工作之中,与教、训、管有机结合,贯穿于部队一切工作的一切全过程,坚持把计划、部署、检查、指导、总结、讲评等一环紧扣一环,工作步步到位,才能确保部队安全。三要全时空抓管理,争取不留空档。管理工作的渗透性决定了抓管理工作必须天天做,事事抓,决不可敷衍。从部队发生事故的时间上看,多数是
在节假日和八小时之外。要把眼睛盯在这些时段上,防止“挂空档”。要把管理工作视为“天天必办”的事进行检查指导,常抓不放。督促部队严格落实请销假制度,控制人员外出比例,对外出人员实行跟踪管理。只有上下都把管理工作做好了,落实了,并纳入经常化、制度化的轨道,才能保持部队长治久安。
(三)加强指导,抓好落实。从这几年来部队所发生的事故看,其中一条重要的教训,就是我们对部队中出现的倾向性问题抓得不紧,管控不力所造成的。因此,在安全工作指导上应加大力度,切实把管理工作做深、做细、做全。一要调查研究抓落实。要根据部队管理形势,经常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掌握部队的思想动态,对症下药,增强指导的针对性。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见微知著,并指导部队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力求把潜在的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二要揭露矛盾抓落实。从事故案件发生的过程看,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果平时对部队潜在的隐性问题若明若暗,就可能茫然失措,导致事故案件的发生。要提倡“发现一个死角就是一份成绩,堵塞一个漏洞就增添一份安全”的求实作风,做到盯着问题做工作,不解决问题不放手,才能保证部队管理工作真正得以落实。三是居安思危抓落实。领导一定要有如履薄冰的精神,居安思危,任何时候都不能松劲,不能满足,使管理工作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得到落实。要学会能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从平静中发现不安全的因素,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在克服薄弱环节上下功夫。即使在部队管理形势比较好的情况下,也要保持清醒头脑,做到成绩面前不忘忧,安全之中不骄傲,平稳之中不麻痹,真正掌握管理工作的主动权,促进部队建设的全面发展。
二、部队安全发展还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强化安全理念。只有克服和纠正思想认识上的偏差,才能从源头上把握安全工作的主动权。要引导官兵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基本规律,明白思想松懈、工作疏忽,就会酿成事故的基本道理。做到越是安全的时候越要保持高度的警惕;引导官兵从近几年来,全国消防部队发生的事故中汲取教训、从以往的工作失误中增长智慧,防止和克服侥幸和麻痹心理;引导官兵认真研究新情况新问题,认真分析大环境、大背景带来的考验与挑战,严格查找思维方式、方法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差距。做到思危于未行、防患于未然;引导官兵牢固树立大安全、大管理的观念,自觉站在部队建设全局上把握安全形势,从总体稳定中看到局部的不安全因素,从具体工作查找不安全的原因,始终绷紧安全稳定这根弦;引导官兵积极学习创新理论,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拒腐防变能力,从思想深处解决“为谁服务”的问题,打牢一心一意干事业、尽心尽力作奉献的思想根基。
(二)严格管理教育。加强官兵安全能力素质的教育,是从源头上筑牢部队安全根基的治本之策。要把安全教育纳入部队思想教育、军事训练体系,做到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深入开展学法规、用法规、守法规活动,努力提高官兵条令素质和法规观念。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开展安全常识教育,帮助官兵掌握排除各种隐患的本领。要抓好干部安全基础教育培训,开设安全科学、安全防范和安全管理等培训课程,打牢干部安全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要抓好部队安全训练,采取定期培训、专业训练和日常训练相结合的方法,重点加强干部骨干安全防范能力的培养,着力解决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应急处置能力。
(三)落实制度规定。制度落实,是确保部队安全稳定的根本,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依据,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首先,要严格领导负责制。坚持严下先严上,把领导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具体化,实行科学的层次管理,形成按级负责、按职尽责的责任管理体系,重点加强事故报告的执法监督,严肃查处迟报误报谎报的问题。其次,要加强督导访查。突出安全管理工作落实情况的检查,着重对落实安全法规制度情况进行查纠讲评,从根本上解决规章制度不落实,管理秩序不正规的问题,努力实现安全管理的制度化、科学化和法规化。
王 利
哈尔滨市的十五中学校
2004-10-18
在学校的德育管理当中,所有的工作可以分为这样几个大的部分:日常管理、活动管理、资料整理以及突发事件的处理。虽然这只是从实际情况出发而做的粗略划分,但是这也是学校德育工作四个主要的部分。
在日常管理当中,包括学生的养成教育、校园文化氛围建设、卫生纪律检查、学校德育管理规章的制定和执行等。而在这些所有的管理工作当中,学生的养成教育最为让人感到吃力。同时也最无法遵循固定的可操作程式。大多都是依靠学校的德育管理者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
从有关的资料和身边的各级各类学校的实际情况来分析,由于目前的在校学生独生子女几乎占百分之百。所以,学生出现的问题就相对的呈现很多新的趋势。
通过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可以归纳为这样几个十分明显影响学校德育工作的现象:
学生当中存在着帮派现象。
现在的学生当中的帮派现象多存在于同班级或者是同学年,更有甚者是存在于校际之间。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大致有这样几个因素:
由于共同的学习生活环境,促成了一部分学生的联系相对紧密。这种共同的学习生活环境包括共同的班级,共同的学年,共同的家庭居住地,或者是共同的家庭境况。
由于共同的兴趣爱好使一些学生交往紧密。这些共同的兴趣爱好包括:学习程度、共同嗜好(如吸烟、上网、体育活动、服饰着装等)。其中以由于不良嗜好而结合成的小群体给学校和家庭带来的不稳定因素最为危险。
由于相互的利益驱使,使部分同学结成一个个小的群体。在众多的利益当中,以彼此的所谓“安全”“威望”利益而结成的帮派,给学校的德育管理带来的工作困难最突出。往往使一些班主任、甚至是学校感到束手无策。并且一般的学校都会存在着几个甚至是多个十分难缠的“领袖人物”。
以上三个方面的因素,往往还相互交错。往往一个相对稳定的小群体的存在因素并不是单一的因素所促成的。这就给学校在教育和管理学生当中的不良行为和处理突发事件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家庭教育影响学生在校的表现,部分家长把学校的教育和培养功能仅仅理解为看护作用。
由于当前的社会处于观念和构成变革时期。最先冲击人们意识观念的就是子女未来的出路和前途问题。这个问题,当然在过去尤其是城市当中也同样存在。但是,目前的学生家长对自己子女未来的关注重心已经较从前发生了变化。从前的家长意识当中关于自己子女的就业出路大致是有个工作就行,多数不考虑工作是否稳定。而现在的家长在考虑子女就业出路的时候添加了很多因素。例如:工作的性质,工作的环境,工作的发展前景等等。同时,还有一部分家长,由于受当前社会就业所面临的压力的冲击,在子女的择业考虑上,就力求先下手为强,不惜发动自己所有社会关系和倾尽自己的财力所能,为自己的子女寻找就业门路,而忽略的子女的未来的生活前景。而学生自己,也被父母们的种种“设想”所诱惑,变得没有压力、在学校没有进取心的群体。很多的学生唯一等待的就是自己一朝离开学校奔向父母为自己谋求的“理想工作”。
与此同时,还有一种社会现象也促使了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不思进取。这种社会现象就是各种名目的办学实体的出现,各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凭借一定数额的学费而成就自己的未来升学而不是求学之梦。有的学校的招生标准中,分数已经不重要。给人的感觉学费才是唯一。并且还附有各种美妙的就业前景说明,这样就更加吸引了一批家长和学生,把在中学仅仅当成了一个获得初中毕业证书的手段。因为是义务教育,不可能有不毕业的学生。
在这样的家庭引导之下,学生在校不关心自己的学习成绩,不关心自己的在校表现,失去学习的动力和信心。把在正常上学期间的来来去去当成了炫耀自己轻松悠闲的机会。
另一个方面,由于当前的社会变革对家庭带来的冲击,单亲家庭增多。有些家庭的监护人对子女的教育培养,只能保留在提供衣食住行层面上。有些家庭或者是因为生存压力问题、或者是因为工作性质问题、或者是因为个人由于家庭问题而带来了人生观的变化,而使应该进行的家庭教育、家庭引导和家庭关怀无从谈起。这样,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环节,很可惜地残缺了。这样,学生身上逐渐积累起来的问题,就全部要学校来面对。也使学校的教育变得单薄无力,因为它缺少的是良好家庭教育的有力支持。
根据实际工作中接触的具体实例,多数有不良习惯的学生来自于单亲家庭和祖父母代管的家庭相对较多。
社会环境影响在校学生的表现和学习状态。
当前的社会,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较以前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在伴随着社会整体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文明的副产品。一些对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不利的现象、观念也在影响着在校的学生。
这里,典型的就是不加限制和有序规范管理的网吧业的兴起。应该说,互联网不是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罪魁祸首。而这里承担责任的应该是社会管理的职能部门和相对滞后的学校硬件建设和办学观念的更新。学生的健康发展,需要接触新鲜的事物。但是我们缺少提供这种良性接触的必要准备。
同时,宣扬色情、凶杀、金钱观念、名利观念等内容的影视媒体作品,也在对在校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产生着影响,有的时候甚至是巨大的影响。不容回避的是,一些不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生活观念,已经渗透入校园。中学生甚至是小学生当中,早恋现象已经司空见惯。以及由此而引发的其他相关问题,已经是屡见不鲜。
同时,由于社会对过去传统教育的改革,对教师这一职业也提出了更加具体和明确的要求。这无疑是积极的,进步的。但是,现在有这样一种社会舆论风气:教师是一个人人都可以批评的职业,是一个任由舆论宰割的群体。老师只要是工作上有失误或者是错误,就十恶不赦。甚至是有一种置之死地而后快的意味。其不知,学校仅仅是一个最最基层的事业单位,它的职责仅仅就是按照上级的要求来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而已。这样,就使得某些教师产生了畏缩不前、不敢探索、求安稳、少创新的心理。因为,在现实的教师的个体劳动当中,没有可以提供承担尝试风险的后盾。所以,自然就扼杀了冒险的勇气。殊不知,很多的成功经验都是来自于冒险的探索。
教师的这种心态,自然也就影响到在校学生的精神状态和价值取向。
以上陈述和简要分析了当前作为普通中学德育管理上最常见的几种现象。下面就自身的实际工作经验谈几点针对“问题学生”的工作体会。
首先,要做好“问题学生”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改正不良在校习惯,重要的是摆正教育者和德育管理者的心态。
学校有教育引导学生健康发展的义务,这勿庸置疑。而作为学校德育的管理者,就要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这些发生在“问题学生”身上的事件。可以说,在这个问题上,德育管理者,无可回避,也没有搪塞敷衍、得过且过的余地。因为这是责任和义务,是一份良知和热忱。同时,教育者和管理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者缺一不可,相互补充相互配合,各尽职责。
其次,在对待“问题学生”上,要因人制宜,灵活机动。千万不可以百事一个面孔,人人一个腔调。务必要走出:训斥——惩罚——请家长——放任不管的怪圈。
这里介绍几个本人认为比较有效的办法,同时也是教育者在对学生实施教育引导的时候应该注意的问题。•
平等对待这些有问题的学生。如果教师高高在上,学生就会产生抵触情绪。遮掩的结果就是治标不治本,造成问题学生的问题反复常发。作为教育者如果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来帮助出现问题的学生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源。分析清楚是偶然事件还是长久性问题。
教师如果以朋友的身份或者是更亲近的角色来与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交流,会很容易消除学生抵触情绪,很容易深入到问题的内部。•
淡化问题,追求态度。
当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无论是偶然事件还是积习,最好不要直接询问学生对问题的对错表态。这样容易使学生产生敷衍或者抵抗到底的情绪。
最好是跟学生说清楚,他身上出现的问题,是正常的,是合理的。学生的行为出现偏差是自然规律。然后在适当的交谈机会指出,不良的行为习惯与在校的学生身份不适应。接着与学生一起探求出现这样问题的多种因素:家庭的因素、环境的因素、教育者自身的因素、个人自制力方面的因素等等。本人认为,重要不在于出现问题的学生是否认错,而在于学生是否向你说了实话。强调学生对待问题的诚实态度,这才是突破学生心理抵触情绪的关键。•
积极寻找教育同盟,从学生群体内部征得支持帮助的声音。
利用表现较好的、容易起到带头作用的同一类型或者与出现问题的学生容易接近的学生来辅助你的教育和引导。这样,多了一种帮助教育的声音,也弱化了在教育学生当中很容易产生的“敌我”对立冲突。
由于学生几乎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内心深处都渴望拥有一个属于自己、并且能接纳自己的群体或者是人际关系。他们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的一种心理:十分相信和依赖他们认为的“朋友”,而忽略师长的教育引导。利用他们讨厌孤独、害怕失去朋友的心理,在他们的周围寻找帮助教育的有力资源。这样,就扩大了作为教育者的阵线,也使原本空洞的说教,更加让学生有切身的体会。•
给与宽容,给出现问题的学生以思考和对比的余地。
学校的德育教育,如果要想做到把学生身上的所有不良行为和习惯都扼杀在萌芽状态,这是一种梦想,更是教育者的一种幻想。无论是学生的自身发育阶段特点还是学校教育的现实状况,这都是无法实现的。我们作为教育者只能从:发现——教育——引导——巩固这个环节上有所作为。
原谅出现问题学生的错误或者不当行为,这不是退缩和忍让。而是我们在工作中留给学生必要的思考和对比的余地和空间。如果属于偶然事件,通过教育学生应该会知道自己的错误所在。而如果是习惯性问题,那么仅仅凭借学生一时的、甚至是被逼无奈情况之下而作出的悔过认识,根本也达不到教育和帮助的目的。而且,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项长期反复的工作。这也就决定了教育学生和学生不良习惯的改变也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教育者要勇于面对学生做自我批评。
作为自然人的教育者,必然也会在自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上,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和偏差。如果,教育者把自身定位为十全十美的真理化身,这显然是不合适的。同时,作为教育者或多或少地都存在这样一种自我维护的心理。其实不然,如果让学生感受到你是一位敢于承认自身失误或者不足的师长,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情。试想:如果在学生心目中你存在的缺点或者不足你自己都不敢于承认,那么,你如何有理由让一个未成年人来向你坦白他的不足和缺点呢?恰恰相反,如果你所承认的自身不足或者是缺点,与学生内心当中对你的评价正好吻合,学生会做如何感想?我想,“老师也有错误和不足,老师已经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和缺点了!”——这样的认识在学生的心里产生是很自然的事情了。这样也消除了这样的一个错误定式:教师永远是正确的,学生永远是错误的!其实,不用仔细分析,这是一个很荒谬的定式。而当前的事实是:我国的国情并不是民族中最最优秀的人来从事教师这样一份职业!充其量只能算作是一个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劳动者而已。
教师要对出现问题的学生敢于许下从承诺,用自己的承诺来促使问题学生的承诺行为。
作为实施德育教育的教育者和学校德育的管理者,要善于在心理年龄还处于不是十分成熟的学生身上,运用好诚信的力量。实际的工作中,任何一名学生,即使他在老师的心目中是无可就要的坏孩子,他仍然有渴望他人相信的愿望,也有为了诺言而努力实践的决心。只是他们还缺少坚持到底和抵制诱惑的能力。
同时,这也是缩短教师与学生心理差距的有效手段。如果,你在处理学生的问题上兑现了你的承诺,那么,就在今后与该同学的接触中占据了情感优势。同时也彻底打破“学生害怕老师”这个十分荒唐的认识。让学生在亲近你的过程中,对你产生信服和尊敬,在信服和尊敬的过程中,来约束自己的同样错误出现的几率。这样,由一个强制的过程到了一个自然的过程,自然有很好的实效作用。•
不要忘记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给他们提供在其他同学、老师面前为同学或者学校服务的机会。
在同身上存在问题的学生接触的时候,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优点。往往会有这样的现实:身上存在问题的学生,自己感觉到自己一无是处。首先是学习不会太好,品行又不为老师所欣赏,而且经常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是警察与小偷。甚至连这些学生自己都会认为:坏事再多一件又如何?老师也会这样认为:坏事不是他又是谁?这样就会在学生的心理产生这样的怪念头:我除了捣乱之外,还是捣乱;经常自己也有这样的疑惑:我除了坏事还能做什么?
这样,势必会使这部分学生破罐子破摔,行为和心理恶性循环。但是,如果老师在教育和帮助的同时,有目的地给这些学生提供一些机会,让他们在同学和老师的面前展示出他们不但愿意为同学们提供服务,而且还会很出色。这样,就会大大地改变他们日常行为的内容,同时也会改变他们留给其他人和自己的印象,增强他们做有用人、做有益事的信心。•
善于在交谈中发现问题学生的痛处,由痛处着手,容易软化已经冰冷的心灵。
在接触有问题的学生的时候,往往你会不经意间发现:当你无意中提及的某个问题,会使该同学沉默不语甚至是流泪。这时,就应当善于利用这样的机会,为学生着想,明确地表明你的观点立场,说上几句为学生着想的话。
一般,容易出现问题的学生,在家庭或者社会接触的氛围中,总是会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令学生感到无法启齿或者特别伤感的事情或者人。一般这样的问题经常会出现在家庭中。例如:父母离异、父母关系不和睦、父母行为不检点、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父母只为忙于生计疏于情感关怀、身边某个人给予的最伤害学生的打击等等。这些方面老师一旦遇到,就应该明确自己的立场,为学生说上几句公道的话,给予学生应该得到的关怀和宽慰。同时,给予正确的认识和鼓励,弱化这些不利的影响。
类似“改变不了环境,就努力早就自己”、“无法改变的事实,就暂时不要让它成为幼小心灵的阴影”等等,这些方面的话语和交谈内容,往往会给予学生一种被理解的感动。
实事求是,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词了,经常在生活中出现。可是,我们是否真正理解其中的内涵呢,是否真正做到了实事求是呢,简单抽象的词汇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学习了这门课程后,我对这个词有几点看法。
实事求是,在书中是以这样的字眼出现的——是思想路线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思想路线,亦称认识路线,指的是人们的认识所遵循的方向、途径、原则和方法。一个政党的思想路线,是指这个政党确定自己的指导思想并支配自己行动的认识路线。毛泽东同志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首先使用“思想路线”,并初步界定了其基本含义,即是从实际出发。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借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命题,来指明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 结合的科学态度。在一次报告中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而后,在新中国成立后,以及各位领导人的接替过程中,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具体再此不再复述。由此,可以看出我党是如何一步步地将实事求是作为我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和实质这一过程的。
党章中明确规定:“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阐述了思想路线的科学内涵。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在实践中检验真理,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验证条件和目的。实事求是对于政党和国家之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新中国成立前后均有一些典型事例可以证明,如革命期间从实际出发采取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战略政策,也有因为未能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而对国家造成了巨大损失,如“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事实上,对于个人而言,实事求是也是极为重要的处世原则,它包括尊重客观事实,不捏造事实,不讲谎言,不欺人不自欺,正视个人的缺点并积极改正等。这是我所理解的实事求是对个人的要求。那么,可以在现实生活中,多多反思,尽量做到实事求是的要求,如此,相信会收益匪浅。
在上学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课程中,学习了马克思的思想,并深深感到惊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剩余价值等学说理论不像自然科学那样规律清晰可循,然而却是实实在在遵循一定客观规律的,是科学的,具有说服力的。一个社会,并不仅仅由人简单组成,还包括各种生产关系,社会的发展亦是有其客观规律的。明白了其中小部分原理,便由此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深深敬佩。在这学期里,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并包含了对其的发展和丰富,是具体本国的发展思想理论体系。了解了理论后,对国家和社会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于中国共产党也有之前不曾有的认识。我认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更加关注社会时事,在课堂上学好相关理论和知识,这样眼界更加开阔,看待问题也能更加深刻,有理论的支撑。
当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一些管理建议。
一、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现状
1. 固定资产购置问题。
随着降低医院药品加成率的政策出台, 医院在药品上的盈利逐渐减少。为弥补收入的不足, 医院就通过仪器检查收入来弥补支出的缺口, 因此各医院竞相购买新设备、进口设备。出于医疗和科研的目的购置设备本无可厚非, 但有些单位对重大项目的投资和大型设备的购进缺乏可行性论证及效益分析, 只凭着主观要求盲目决策, 各部门科室也各自为政, 只顾局部利益, 从自己使用方便出发, 要求增加投资用以购置仪器设备, 造成了固定资产重复购置。从全院角度来看, 同类固定资产的使用率低, 资产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设备投资回收率低, 甚至购买来以后闲置不用, 造成资金和资源的极大浪费, 给医院带来了投资风险。
2. 固定资产管理和使用问题。
医院固定资产在管理和使用上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多方参与, 财务科负责总额控制, 设备科管理医疗设备, 总务科管理房屋及家具, 设备日常使用以专业科室为主。设备科和总务科各设有明细账, 由于设备管理部门、专业科室和财务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由于资产管理部门与使用部门相互脱节、沟通不够、缺乏制约, 造成固定资产的真实使用状况不明, 总账、明细账不符, 账实不符, 出现问题时各部门互相推诿责任, 职责权限无法划分, 这样导致固定资产信息失真, 管理决策的依据也就缺乏有效、可靠的基础。固定资产使用过程中也存在问题, 一些医院没有订立必要的保管维护规章制度, 科室领用设备后缺乏必要的维护保养体系, 特别是在使用公用医疗设备上, 各科室都是只管使用不管维护, 出现问题直接推到设备管理科, 使机器损耗率过大, 维护成本增高, 无形中大大提高了固定资产的维护支出成本。
3. 固定资产报废问题。
多数医院没有统一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 固定资产的报废也是分散管理。财务科负责总账核算, 专用固定资产由设备科管理, 其余的由总务科管理, 原则是哪个职能科室购置的就由哪个职能科室负责管理, 由于各职能部门之间, 职能部门与使用科室之间内部沟通、衔接效率低, 造成报废的固定资产反映不真实、已报废的残值不入账和资产的盘盈盘亏处理不恰当等问题, 长此下去, 极易造成医院固定资产的流失, 从而影响医院决策的质量和政府对医院的监管。
二、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建议
1. 加强固定资产购置的论证工作, 严把设备购入质量关。
固定资产采购必须实行申购制度。需求部门提出申请、编写申请报告及可行性论证报告, 医院管理层应在设备购置的可行性、有效性等方面进行充分调研。采购部门要召开由固定资产使用部门、设备维护部门、财务部门等相关科室组成的讨论组进行专项讨论论证, 并提出本部门的建议, 进行购置前的事前控制, 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并报医院管理层共同研究处理。固定资产采购必须采用招投标方式, 通过招标、询问、比较、议价确定供货商。严把设备购入的质量关。采购部门是资产管理的重要部门, 除根据规定实行公开招标外, 采购部门要和使用部门、管理部门一起从实际出发, 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及国内外先进技术, 购入设备时严把质量关和价格关, 保证设备的先进性和安全性。
2. 明确各部门的管理职责, 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
医院应该完善现有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 改变多头管理的局面。医院可以建立一个统一的固定资产管理中心, 由院长、分管后勤设备的副院长、采购、设备和财务部门负责人组成, 负责全院的固定资产管理, 召开采购设备的论证大会, 组织设备清查盘点的领导工作、讨论审查设备报废等工作。固定管理中心下设一个固定资产管理科, 负责制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培训固定资产管理人员以及全院房屋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的日常管理和设备安装验收及固定资产明细账的入库、变更登记。这个科室是固定资产管理的关键环节, 是管理中心和固定资产使用科室联系中承上启下的环节, 要经常和固定资产使用科室负责人沟通, 及时了解各科室的需求, 并形成汇总意见上报管理中心。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 建立固定资产管理卡片, 并分科室、分部门设立数量金额式明细账, 详细记录固定资产的入库、领用、维修、报废等情况, 定期与财务部门金额对账, 并到领用科室与实物核对检查固定资产的现状, 达到账账相符、账卡相符、账实相符。固定资产领用使用部门是固定资产管理的基础部门, 应设专人登记固定资产卡片, 资产的领用、维修、流转等事项由专人签字负责, 订立专项制度定期盘点固定资产并和固定资产管理科定期对账, 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
3. 完善和实施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提高固定资产效益。
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实施是医院固定资产效益提高的关键, 固定资产管理科要从本医院实际出发, 建立从固定资产的入库到使用再到报废一整套的管理制度, 并积极实施。固定资产入库的验收包括设备、物资的质量和价格。要准确地登记资产购置的总成本, 从而保证固定资产统计的准确性, 这是保证账实相符的关键。设备一旦购入就要及时验收入库, 核对好设备的各项技术指标和参数, 调试安装完毕后就要办理各种相关的手续, 及时入账和建立固定资产实物卡。在调试中发现问题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和生产厂家反映, 做好固定资产购置中的事中管理控制工作。在固定资产使用中建立“三账一卡”制度, 所谓“三账一卡”, 即总账、一级明细分类账、二级明细分类账、固定资产管理卡片。由医院财务部门负责建立并登记固定资产总账和一级明细分类账;由固定资产管理科建立二级明细分类账, 并按资产使用科室进行归类管理;各使用科室建立固定资产登记卡, 卡片一式两份, 一份存放在财务科或固定资产管理部门, 另一份给使用部门存查。固定资产管理科应对固定资产使用、保值增值情况进行检查, 将其使用效率和完好程度作为使用部门负责人业绩的一个重要指标, 为保证固定资产的合理配置和科学使用, 创造应有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推行医院全成本核算, 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益。医院积极推行院科两级全成本核算, 将固定资产折旧纳入科室成本范围, 实行固定资产有偿占用, 通过成本核算促进科室重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和利用, 树立起投资要有回报, 占用资产要交费的成本意识, 用经济杠杆调节医院资金的投向, 优化卫生资源的配置, 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益。医院处置资产包括调拨、转让、报废、报损等, 资产处置要严格按照“先报批后处置”的程序办理, 由固定资产使用部门对需处置的固定资产的使用状况、损耗程度、处置原因等方面作书面说明报固定资产管理中心, 由中心领导汇同使用部门、固定资产管理科、财务部门对资产评估做出处置意见并签署书面意见后, 向主管部门、财政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报告, 并按有关规定履行审批手续, 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处置国有资产, 否则应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4. 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队伍的建设。
制度再好也要有人来执行, 能否建立一支高效的固定资产管理队伍是制度能否得到执行、能否执行得好的关键。固定资产管理中心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召开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 及时了解固定资产管理的前沿知识;设备科要加强和厂家的联系, 培训设备使用和维修人员, 缩短设备维护时间, 提高设备完好率, 为医院增加经济效益;固定资产使用科室要设立经济核算员岗位, 负责资产卡片、执行物资管理核算制度。
5. 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化管理固定资产。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医院提高固定资产的管理水平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医院在固定资产管理中, 可以引入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 高效清晰地管理全院固定资产。通过建立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 把固定资产管理各相关部门的终端链接起来, 各终端安装客户端管理程序, 实现资源共享, 信息互通, 并在固定资产管理中心设立专用管理计算机, 使医院的管理者对全院的固定资产的分布、使用情况一目了然, 从而为医院的管理、发展规划、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还可以在固定资产的“三账一卡”设备上贴上条码, 便于随时随地查询固定资产的使用情况。
总之, 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 提高资产利用率是保持医院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摘要:固定资产是医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 能够提高固定资产利用率, 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传统的固定资产管理模式存在着很多问题, 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条件下的固定资产管理, 因此医院管理者要创新管理模式、完善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部门的责任、加强各级管理部门的沟通,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规范化。
关键词: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现状,管理建议
参考文献
[1]吴慧琴.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探索[J].山西财税务, 2003, (2) :15.
[2]刘春玲, 王兴玲, 史敬华.浅谈医院固定资产的报废管理[J].中国卫生经济, 2004, (2) :32-33.
[3]张秋霞.国有资产管理“报废”环节应引起重视[J].军队财务, 2004, (6) :26-27.
[4]李州.谈新制度下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J].中国卫生经济, 2006, (2) .
[5]吕喜龙.清理固定资产的做法[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1997, (12) .
[6]刘颖, 史桂环.浅谈医院固定资产管理[J].卫生经济研究, 2004, (6) .
[7]王海滢.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和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 2010, (1) .
【关键词】 感性认识;功能美;形式美;职责
真、善、美这三个字经常被放在一起,那么,它们到底有多深的渊源呢?一般情况下,真的、善的事物都被认为是美的。设计也是如此,一件真实的设计、对人们产生良好作用的设计也可以说是一个美的设计。那是否所有真善的事物都能带来美的享受呢?我看这是未必的。人在饥饿的环境中看到精美的糕饼、漂亮的水果不一定会产生美的享受,而是首先要满足自己的饱足感。这就给设计一个提示,设计之前要充分了解设计的对象,知晓他们的需要和境况。真善的事物会给人们带来愉快的感受,但是美都是愉快的吗?我看也是未必的。有的壮美或者凄美给人们带来的可能是忧伤甚至悲痛。从设计的广泛领域来说,如果强调的是受众的心理感受,那么设计不必都局限在愉悦的美上,它可以给大众以多滋味的体会,只要是可以调动观众的情绪,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都可以算是好的设计。但是从某些设计领域来讲,它如果强调设计的功能性和实用性,恐怕设计则要建立在愉悦的美的基础上了,因为愉悦美的前提是这个设计要做的真实,做的善,也就是符合大众的使用需要。
“设计所产生的产品,都是从自然界获取资源,并进行人工创造的产物。”所以,大多设计的对象就可以用“人造物”来概括。“人造物”首先要是有用的,也就是要具有功能性,当这种功能性转化为美的时候,我们可以叫它功能美。功能美与大自然的美性质是相近的。大自然的美不是刻意的,而是自然流露出来的,“人造物”的功能首要体现的也不是它的美,而是一种实用性,功能美是无目的的表现出来的。因为功能是以实用前提的,所以与功能美关系最密切的应当是受众感官上的愉悦性,就像前面所讲的那样,功能美要符合大众的使用需要。良好的“人造物”是功能与形式完美统一的结果,功能和形式就像是手心和手背的关系一样,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人造物”的功能可能会具有针对性和单一性,但是其形式却是可以多样的。因此,形式美要比功能美更加的接近美的本质,更加能够反映事物美的属性。
在世界不断的发展变化中,美也逐渐经历了一个从传统美到现代美的过程。美学家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提出美的“积淀说”,他还说,美是“人类历史的伟大成果”。传统美的内在意蕴和外在形式都可以在设计中得到体现。比如中国的明式家具以及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设计,就是中国历史文化内在意蕴与外在形式良好结合与体现的典范。现代美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了,我们生活的周围到处都有现代美的踪迹。我们常挂在嘴边的“时尚”可以称为现代美的代名词。与传统美相比较而言,现代美也是颇具非议性的。现在的世界是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现代美的存在也是五花八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年龄的人群对于现代美的理解也是大相径庭的。因此,现代的设计也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形式。人们选择的余地变大了,对于设计的要求高了,对于设计之美也相应的更加挑剔了。
在设计发展日趋成熟的今天,做设计的人也就是设计师们又应当具有怎样的美学职责呢?我认为,首先,设计师应当具有相当的自信心。这种自信是建立在其自身的良好的设计修养的积淀之上的,甚至在有些时候,设计师表现出一种傲气对大众也是具有一定的说服力的。
其次,设计师在设计作品时可以充分发挥隐喻的表现形式。正如法国著名符号学家皮埃尔•杰罗斯说:“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并不是购买具体的物品,而是在寻找潮流、青春和成功的象征。”尤其是在物质发展已经几近完善的今天,人们对精神层面上的设计之美的需求更上了一个层次。以前听一位老师讲过关于一个日本的服装设计师的设计成长过程,这个日本的服装设计师在五年之内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裁缝变成一位享誉国际的服装设计大师,他的服装设计的最大的特点就是本国的文化特色相当浓郁,但是又不是直截了当的表现出来的。在他设计的服装上找不到一点日本国旗、日本文字、日本和服、或者其他具有日本标志性象征的东西。那么,这种日本文化又是怎样体现出来的呢?就是通过服装的材料、颜色,服装的样式组合体现出来的。由此可见,设计隐喻的表现形式更能反映出设计的内涵,从另一个高度体现设计之美。
再次,设计师具有将设计之美传播和普及的职责和作用。设计之美不是仅仅针对设计师而言的,而是要深入广大群众的思想中,让大众也欣赏美、理解美、懂得创造美和运用美。现在在很多的项目中不难发现这样一个弊端,就是设计团队与项目进展过程中的其他团队有脱节现象,尤其是施工团队。很多项目在设计完投入建设的时候很多地方就会变形或者走样,与预期的效果相差甚远,这样将会直接影响项目的原本初衷。如果把设计之美的感染力和影响力扩大到各个团队中,那么,团队的协调性将会更加的优秀,项目的最终成果也会更加的完美。
最后,设计师应当要具有自己的设计个性,才能达到一定的设计境界。现在很多的设计师为了生存都是按照客户的想法而活着,所做出的东西都是为了迎合客户的要求,很少有设计师是因为喜爱而做设计的。这样的话,设计师做出的东西就很难引起对象的共鸣,产生良好的感染力。但是,如果设计师是为了个人的爱好而做设计,或者说不是“做”设计,而是在“玩”设计,玩的过程和结果与别人无关,而仅仅是自己内心的表露的话,相信设计出的作品更具有审美价值。歌德说过:“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去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是的,优秀的设计作品不是任何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去评价或者否定的。
设计之路还很长远,设计之美需要设计师不断的体味和延续,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努力!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9
2 曹耀明.设计美学概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1
3 李泽厚.美的历程.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4
4 诸葛铠.设计艺术学十讲.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9
日期:10-11-03
(本文作者:安徽芜湖市分公司 杨德红)
国际金融危机使得保险业发展方式粗放问题更加凸显,以价格战为主的竞争方式的不适应、以产品同质化严重为特征的业务结构的不适应、以就保险论保险的服务理念的不适应,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保险业面临的发展环境将更加复杂,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决定保险业未来发展成败的关键抉择。作为保险公司最基础的单元,是保险公司业务收入和利润的直接来源,直接反映保险公司的社会形象和发展水平。因此,加强基层保险公司的管理,提高基层公司业务发展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对于夯实保险公司发展的基础、实现良好的经营业绩至关重要。据此,作为长期在市场一线工作的笔者,以来自基层的视角,对基层公司转变发展方式之路谈几点看法,以期对基层保险市场可持续发展有所裨益。
一、基层公司业务发展现状
(一)业务质量低,风险意识差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基层公司在承保过程中经常出现如下一些情况:一是不验标承保。即在签单前没有进行标的检验,只要投保人提出申请,保险人就予以承保。甚至有的业务人员明知是必然风险,却主动提出予以承保,把不该保的保了进来。二是保费至上。各级公司为了促进业务发展,制定了相应的业务考核指标,保费收入就是其中一项。这一指标在部分基层公司层层加码,而且保险费收入指标直接与业务人员的工资挂钩。因此,有的业务人员为了完成任务不择手段,不惜牺牲保险的整体利益,造成保险业务质量急剧下降。三是承保与理赔脱节。由于业务管理不衔接,展业人员只注重收保费,理赔人员处理赔案各行其是。收回保费顶任务,而赔款多少与展业人员无关,致使出现前面收保费,后面支付赔款,收一赔百的现象,大收大赔的问题时有发生。有的基层公司年年超额完成任务,而又年年出现亏损。在承保期间,对可以防止的灾害和可以减少损失的灾害不能有效控制。四是部分基层保险公司为了抢占市场,不计成本地采取高返还、高手续费、高佣金、降低费率等违规手段招揽业务,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二)合规经营观念淡薄,理赔制度管控不严
基层公司由于合规经营观念淡薄,受人情风、地方保护主义的狭隘利益的驱使,做假证明,合伙骗赔的案件屡见不鲜。例如:车辆保险,当被保车辆在外地出险,由于保险公司不能直接及时赴往现场,这就需靠外地交警的现场勘查报告,或委托当地保险公司协助查明事件的全部情况。但在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下,其材料的准确性会大打折扣,不该赔的赔了,该少赔的多赔了。有时当遇到车辆出事,一车有保险而另一车无保险时,还会出现他们协商把责任全部推在投保车上,把损失全部转嫁给保险公司的情况。保险公司作为经营企业而不是执法部门,在调查事件时往往也很难查到事件真相,或者对方干脆拒不配合的情况并不少见。另外,理赔制度执行不严格。随着业务发展,各级公司为便于工作,设立了相应的理赔授权制度。有的单位不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核实损失,计算赔款,而是根据自己的理赔权限确定案件赔款数额。通过业务质量大检查和赔案核查发现,接近基层公司理赔权限最高限额边缘的赔案数量不少。最后,不执行双人查勘现场、领导集体研究赔案制度,而是个别人说了算。有的基层公司一个人出现场,一个人定损,然后通知内勤人员做赔案,理赔工作失去了约束和监督。此外,一些业务人员在处理赔案时通过增大赔付金额讨好保户,极个别保险业务人员与保户私下串通,编造假赔案,进行违法交易。更有甚者,先出险后办投保手续,骗取保险赔款。总之,把不该赔的都赔了出去,严重影响了公司的盈利,最终会影响到公司的偿付能力。
(三)服务技术含量较低,服务流程不顺畅
一是基层公司在展业过程中,主要依靠业务人员的“关系网”拉业务,或者是通过大量招聘营销员的“人海战术”开拓市场,保险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误导消费,坑害被保险人利益等行为时有发生,部分业务人员忽视消费者心理状态而采取死缠滥打的推销方式。在实际工作中经常听到有些保户反映业务人员对保险条款及相关法规解释不清,甚至误导保户——夸大保障范围和投资功能,以致在理赔服务是,含糊其词,定责定损无法自圆其说。这样的服务怎能令客户满意呢?因此员工素质直接关系着客户对保险产品的信任程度,一个优秀的员工可以把产品的有效信息完整地、适时地传达给客户,帮助客户认识风险、分析风险,再通过销售保险产品来转移风险。二是客户服务体系未能支持保险服务各流程顺畅运行。目前,保险服务中普遍存在“理赔人员到达现场慢,保户索赔等待期长”的问题,虽然国内众多保险公司纷纷采取24小时电话服务、现场查勘等方式吸引客户、改善服务,但是,从具体实施的结果来看,不尽理想。其原因还是保险服务流程存在问题。以理赔服务为例,从保户出险报案到领取赔款需经过报案登记,现场查勘,定现定损,理算组卷,案卷审批,赔款支付等环节。如果这个流程是顺畅的,保户可以在索赔资料提供齐全的前提下,及时得到赔款。如果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影响理赔服务的速度和质量。在有些基层公司内部,工作流程中仍存在空白点和盲区,导致保户成为直接的受害者,而保险公司却要为此最终买单。
二、基层公司转变发展方式的几点思考
(一)合规经营,把好违规风险关
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保险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始终把风险防范摆在突出位置,始终绷紧风险防范这根弦,强化全体从业人员的合规意识和法制观念,要从合规守规上把好违规风险关。基层公司应继续以保监会70号文件和公司有关禁令为标尺,时时对照检查自己的经营和工作,确保在关键环节的运行上不越界、不离轨;要通过进一步加强合规建设,增强员工诚信守规意识,坚决遏制违法违规行为,有效降低违规风险带来的违规成本支出。尤其是基层公司的管理者要以身作则,不折不扣执行上级公司的各项规定,切实做到有令则行,有禁则止,不搞小动作,不打擦边球,努力成为合规守规的带头人。
(二)转变观念,明确有效益的发展
有效益的发展是实现公司持续发展、永续经营的根本保证,无效益的发展将会成为包袱。基层公司应担当有效益发展的重任,长抓不懈,夯实经营基础。
1、从承保源头上把好效益入口关。基层公司应通过认真分析自己的客户群体,分析每个群体的赔付率水平,不断增强风险识别能力。承保前对保险标的要切实做好风险评估,对风险有详实的了解,从而为制定承保方案、确立承保条件提供依据。确保有效益的保费增长是一条硬杠杠,来不得丝毫怀疑和含糊。同时根据不同行业和风险的不同特点,承保时可针对性附加部分特别约定和附加条款,以提高承保的门槛,有效规避部分风险。要始终坚持以“效益”为考量标尺,积极调整产品销售取向,务求掂量每张保单风险,在优化自身保费构成质量上把好关口,在提高自身业务利润率上下足苦功,对高风险、高赔付业务敢于坚决说不,对效益型续保业务善于逐单挖潜。通过把好承保的第一道关口,切实提升经营效益。
2、从查勘理赔上把好效益出口关。赔款是保险公司最大的成本支出,理赔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和影响着经营效益的好坏。为此,基层公司应当切实加强理赔管控,管好把好理赔每一道环节。一是要切实加大现场查勘力度,确保辖内出险的案件第一现场查勘率达到100%。二是要严格报价定损管理,实行查勘定损剥离制度,规范操作流程,实行配件价格本地化。三是加强人伤案件管控。全面理顺内外环境,聘请专职医生,完善制度流程,强化事前介入,细化事中跟踪,谨慎事后处理,科学审核费用,有效剔除非伤治疗费用,增强赔款支出的合理性。四是坚决打击虚假赔案,挤干理赔水分。要教育引导广大员工充分认识虚假赔案吞噬公司效益的严重性和危害性,勇于揭露和举报损公肥私、中饱私囊的不法行为。既要通过诚信道德教育,倡导忠于职守、诚实守信、廉洁奉公的良好风气,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防范理赔道德风险,更要加大理赔的管控力度,严肃理赔纪律,严格制度约束,杜绝虚假赔案产生的土壤,切断虚假赔案产生的根源,群防群治理赔中的“跑、冒、漏、滴”。
3、引导员工正确处理好发展和效益的关系。一是要切实加快发展步伐。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最大限度满足人们群众的保险需求,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保险产品,同时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现状制定相应的计划任务,确保保险市场有多大,保险业务就做多大。二是要注重业务质量。要坚持效益为先的指导思想,在确保业务质量的前提下快速发展。三是要优化业务结构。车险和非车险要统筹协调发展。车险占业务比重大,要注重车险结构性盈利的业务发展,限制车险结构中亏损性业务的发展。非车险要大力发展优质企财险、货运险、家财险、农村小额贷款保险、三类以下人员人身意外险、风险可控的责任保险业务;严格管控规范工程险,亏损性企财险,高风险责任险、意外险业务的发展。鼓励推广多险种经营,把鸡蛋放进不同的筐中,有效分散风险。
(三)改进服务,为客户提供人性化服务
保险公司作为经营风险的特殊行业,其经营的产品是出售给客户的一份保障,一份承诺,一份服务,这种服务较一般商品服务属性更强,因为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主要关系,就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服务质量、服务水平的高低优劣,直接影响和决定了公司的生存和发展。据调查显示,投保客户从一个公司的转向另一个公司的原因,70%是服务质量问题,怠慢一位顾客,会影响40位潜在客户,而一个满意客户则会带来8笔潜在生意,其中,至少会有一笔成交。可见,对于基层公司来说,有了客户认可的品牌,扩大经营规模也就水到渠成了。因此从以往的“价格战”转变到“品牌服务战”是势在必行。
1、关注客户心理,提供与之相适应的服务。客户在发生保险事故时一般有两种心理:一方面最希望保险公司能提供及时协助的心理;二是在索赔过程中最担心遭受保险公司“刁难”的心理。针对这两种心理,要采取措施,切实提高事故现场到达率、及时率,并采取诸如提供紧急援救服务等措施,帮助客户摆脱困境;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如提供“一站式”服务,“首问负责制”,理赔流程向导等,对单方事故、不涉及人伤的小额赔案实施快速理赔服务,为客户提供耐心细致的解释和帮助,提高理赔效率;在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服务的同时尽可能降低客户的索赔成本。
2、关注客户需求,扩展保险服务的范围。在基础服务保证的前提下,根据客户不同层次需求,搭建并不断优化客户服务平台,推出一系列的增值服务。一方面要努力提高保险咨询、风险评估、防灾防损等保险服务薄弱环节的服务能力;另一方面要努力扩展服务外延,为客户提供诸如免费体检、洗车、代步车等有价值的延伸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举措,使客户在每个环节都能感受到来自于保险公司的体贴与关心,从而与客户建立长期的互利互惠关系。
3、关注客户风险,细化服务层次。根据帕累托二八定理:为企业创造80%价值的往往是20%的客户。客户是上帝,但并非所有上帝都值得倾情拥抱。保险客户的风险差别较大并呈现一定的规律性,赢利贡献相差很大,竞争重点要集中在价值客户。通过差异化费用率为手段优化公司资源配置,对优质客户核定费用补贴,调动调整业务结构动力,使“好钢”真正用在“刀刃上”。只有这样,保险经营企业才能在广大客户心中生根开花,也只有这样,保险经营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状态下,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四)强化人才理念,提升员工队伍素质
人才是保险公司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和财富的源泉,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保险业竞争归根到底是知识、技术和资本的竞争,其本质是人才的竞争。保险人才积聚的制高点,必然是未来保险经营思想创新、组织创新、险种创新、营销创新、服务和技术创新的制高点。因此,提高公司竞争力,首先实施的是人才战略,塑造人才优势。
1、引进人才,优化人才结构。基层公司在本地区要塑造人才优势,首先必须树立人才竞争的意识,广纳贤才、知人善任。既重视有所成就的人才,也关注具有潜能的人才;既积极吸引外部人才,也重视挖掘内部人才的潜力。其次强化激励,利益导向决定了人才的流向、能力发挥的程度和作用发挥的大小,这是不变的事实。基层公司要吸引和留住优秀保险人才,要每个员工最大限度地发挥潜力才能,要整个企业充满活力生机,就需要重视激励的作用,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例如:基层公司可以实行“月通报、季考核、年总评”的考核思路,实行分段奖励,过程投入资源配置方法,鼓励加快发展,重奖超常规发展,充分调动员工的能动性。
【关于公司行政管理的几点看法】推荐阅读:
关于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看法09-06
关于安全管理的几点建议10-24
关于课堂教学管理的几点思考论文06-02
关于中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09-19
关于班风建设的几点想法06-15
集团公司与子公司财务平衡控制的几点思考10-15
关于演讲的几点建议与思考06-06
关于乡镇职能转变的几点思考09-30
关于中国城市垃圾问题的几点思考06-03
关于加快小集镇建设的几点思考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