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级班舞蹈教学计划

2024-12-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七级班舞蹈教学计划(精选4篇)

七级班舞蹈教学计划 篇1

新学期新的开始,本学期由我担任初级班舞蹈课的教学工作,通过以前的经验,我对中基本情况还是大致了解的。下面我根据年龄特点制定了本学期的舞蹈教学计划。

基础训练与表演性训练相结合的方法,更加适用于幼儿园舞蹈训练及各种演出需要,使训练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本年级的教学任务也很明确:1.认识身体的基本部位『头,颈,肩,背,腰,臂,手,膝,踝,趾』,并对这些部位进行松弛,伸展和灵活运用的初步联系。2.认识身体部位的左右。

3.认识音乐节拍,培养按节拍做动作。

4.培养带着愉悦的心态学习舞蹈,使他们在舞蹈中产生对舞蹈的热爱。

第一周:基础训练内容:

1、列队、坐姿,2、站姿、勾绷脚练习

3、正压腿

4、侧压腿

第二周:基础训练内容:

1、勾绷脚的基本练习、正压腿、侧压腿

2、开胯练习

3、基础训练内容:拉肩练习

4、舞蹈组合内容:《走步》 第三周:

1、基础训练内容:压腿、勾绷脚练习、拉肩练习

2、舞蹈组合内容:音乐反应一《大苹果》

第四周:

1、基础训练内容:压腿、勾绷脚练习、拉肩练习

2、舞蹈组合内容:音乐反应二《看星星》

第五周:

1、基础训练内容:跪下腰

2、舞蹈组合内容: 扩指《保护小羊》 第六周:

1、基础训练内容:跪下腰

2、舞蹈组合内容: 弯腰转腰《小钟》 第七周:

1、基础训练内容:跪下腰

2、舞蹈组合内容:前压腿组合 第八周:

1、基础训练内容:吸伸腿练习

2、舞蹈组合内容: 双吸腿组合

第九周:

1、基础训练内容:小八字步、大八字步

2、舞蹈组合内容: 脚位组合《擦玻璃》 第十周:

1、基础训练内容:头部练习

2、舞蹈组合内容: 头的动作组合

第十一周:

1、基础训练内容:跪地踢后腿

2、舞蹈组合内容: 舞蹈组合一的分解动作 第十二周:

1、基础训练内容:跪地踢后腿

2、舞蹈组合内容: 舞蹈组合一的分解动作 第十三周:

1、基础训练内容:跪地抬后腿

2、舞蹈组合内容: 舞蹈组合二的分解动作 第十四周:

1、基础训练内容:跪地抬后腿

语言表演中级班教学计划 篇2

语言表演中级班教学计划(上学期)

通过自我介绍让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相互认识,也让教师初步了解幼儿的性格,为更好的开展活动作基础。(要求:幼儿大胆介绍自己,培养幼儿自信)

第二周 语音训练 ou 狗和猴

桥东走来一条狗(伸右拇指)桥西走来一只猴(伸左拇指)行到桥心相碰头(两拇指相对而碰)彼此匆匆跑回头(两拇指快速分开掉头)猴跑几步望望狗(左拇指朝右拇指两下)狗跑几步望望猴(右拇指朝左拇指两下)

不知是猴怕狗还是狗怕猴(教师转头分别望望左右拇指)(要求幼儿能清晰的吐字咬字,说普通话)第三周 故事《大老虎找吃的》

夜,静悄悄。一只大老虎从洞里跑出来找吃的。赶赶咐咐,赶赶咐咐,树丛里有声音。咦,有团黑影。大老虎很高兴,哈,这下我有吃的啦!它悄悄跑过去,大吼一声:“啊――呜,我要吃了你!” “你吃吧,大老虎!”那黑影发出声音。

嘿,碰到一个傻瓜!大老虎扑过去,“啊呜”一大口。

“哎哟,哎哟,嘴巴痛死了!哎„„哎„„你是谁呀?”大老虎痛得叫起来。“哈,谁让你嘴馋,我是刺猬。”

“哎哟,哎哟,我找错人了。”大老虎歪着嘴走了。她知道刺猬身上有尖尖的硬刺。

大老虎一步一步往前走。赶赶咐咐,赶赶咐咐,草丛里有声音。咦,又有团黑影。它悄悄跑过去,大吼一声:“你是刺猬吗?” “不是。” “啊――呜,我要吃了你!” “你吃吧,大老虎!”那黑影发出声音。嘿,又碰到一个傻瓜!大老虎扑过去,“啊呜”一大口。“哎哟,哎哟,嘴巴痛死了!哎„„哎„„你是谁呀?” “哈,谁让你嘴馋,你只知道刺猬,还不知道有针鼹吧!” “哎哟,哎哟,我又找错人了。”大老虎咧着嘴巴走了。她知道针鼹身上布满了刺,可不好惹。大老虎一步一步往前走。赶赶咐咐,赶赶咐咐,山坡下有声音。咦,又出现一团黑影。大老虎悄悄跑过去,大吼一声:“你是刺猬吗?” “不是。” “你是针鼹吗?” “不是。” “好,啊――呜,我要吃了你!” “你吃吧,大老虎!”那黑影发出声音。嘿,这又是一个傻瓜!大老虎扑过去,“啊――呜”一大口。“哎哟,哎哟,你是谁呀?”大老虎痛得大叫起来。“哈哈,你只知道针鼹、刺猬,怎么不想想豪猪也有刺呀!”那黑影大笑着说。“唉,唉,搞了半天儿,我自己才是一个大傻瓜,怎么把豪猪也忘了。”这时,天快亮了,大老虎只好饿着肚子,咧着嘴巴回到洞里睡觉去了。(带领幼儿学习故事,引导幼儿自己复述故事)

第四周 故事表演《大老虎找吃的》(要求幼儿大胆地讲述故事,并给予肯定)第五周 童谣《属相歌》

一个人有一个,每家都有好几个,数起来十二个,小朋友猜猜是什么? 小老鼠排第一,个子不大真神气,老牛第二虎第三,兔子第四跑得欢, 龙第五蛇第六,马是老七不落后,羊第八猴第九,十是公鸡跟着走, 狗排十一汪汪叫,老猪最后来报到,猜一猜,想一想,十二属相不一样。

到底你属哪一种,爸爸妈妈对你讲。(带领幼儿学习童谣,知道里面有哪些动物)第六周 故事《拔萝卜》

老公公种了个萝卜,他对萝卜说:“长吧,长吧,萝卜啊,长得甜呐!长吧,长吧,萝卜啊,长得大啊!”萝卜越长越大,大得不得了。

老公公就去拔萝卜。他拉住萝卜的叶子,“嗨哟,嗨哟”拔呀拔,拔不动。老公公喊:“老婆婆,老婆婆,快来帮忙拔萝卜!”“唉!来了,来了。” 老婆婆拉着老公公,老公公拉着萝卜叶子,一起拔萝卜。“嗨哟,嗨哟”拔呀拔,还是拔不动。老婆婆喊:“小姑娘,小姑娘,快来帮忙拔萝卜!”“唉!来了,来了。”

小姑娘拉着老婆婆,老婆婆拉着老公公,老公公拉着萝卜叶子,一起拔萝卜。“嗨哟,嗨哟”拔呀拔,还是拔不动。小姑娘喊。“小狗儿,小狗儿,快来帮忙拔萝卜!”“汪汪汪!来了,来了。”

小狗儿拉着小姑娘,小姑娘拉老婆婆,老婆婆拉着老公公,老公公拉着萝卜叶子,一起拔萝卜。“嗨哟,嗨哟”拔呀拔,还是拔不动。小狗儿喊:“小花猫,小花猫,快来帮忙拔萝卜!”“喵喵喵!来了,来了。”

小花猫拉着小狗儿,小狗儿拉着小姑娘,小姑娘拉着老婆婆,老婆婆拉着老公公,老公公拉着萝卜叶子,一起拔萝卜。“嗨哟,嗨哟”拔呀拔,还是拔不动。小花猫喊:“小耗子,小耗子,快来帮忙拔萝卜!” “吱吱吱!来了,来了。” 小耗子拉着小花猫,小花猫拉着小狗儿,小狗儿拉着小姑娘,小姑娘拉着老婆婆,老婆婆拉着老公公,老公公拉着萝卜叶子,一起拔萝卜。“嗨哟,嗨哟”拔呀拔,大萝卜有点动了,再用力地拔呀拔,大萝卜拔出来啦!他们高高兴兴地把大萝卜抬回家去了。(带领幼儿学习故事,引导幼儿自己复述故事)

第七周故事表演

《拔萝卜》(要求幼儿大胆地讲述、表演故事,并给予肯定)

第八周 古诗朗诵《游子吟》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带领幼儿理解古诗内容,体会古诗意境,学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要求幼儿大胆地上台展示自己)

第九周 帮助幼儿复习童谣《属相歌》、古诗《游子吟》要求幼儿与小朋友共同表演,增强幼儿自信心以及协调能力

第十一周 儿歌表演 《数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要求幼儿学习儿歌,理解儿歌,鼓励幼儿大胆地上台朗读儿歌)

第十二周 故事表演《小猪发脾气》

小猪胖胖在外婆家认识了很多朋友,有小兔、小羊和小鸭。他们玩得可高兴了。分别的时候,小猪胖胖请朋友们明天到他家去玩。他们高兴地答应一定去。

第二天,小兔、小羊和小鸭互相约好,一起来到小猪胖胖的家。刚要敲门,忽然听到胖胖正在大吵大闹:“妈妈,你赔我蛋糕!” “好乖乖,昨天你表弟把蛋糕吃了,明天我再给你买。” “不行!不行!你凭什么给他吃!” “妈妈并没错,你不该发脾气。” “就发,就发脾气,你不赔蛋糕,我就闹!哇——哇——”小猪胖胖大哭大闹。笃!笃!笃!小鸭在敲门。小猪见了朋友,忙擦干眼泪说:“你们真准时,咱们在一起玩吧。” “猪妈妈,您好!”朋友们先有礼貌地向猪妈妈打过招呼,然后一齐对小猪胖胖说:“我们是来和你告别的。不尊敬妈妈的孩子,也不会尊重朋友的。你还是自己玩吧。”说完,他们扭过头,手拉手一蹦一跳地走了。小猪胖胖看着朋友们远去的背影,低着头对妈妈说:“妈妈,我错了。”(带领幼儿学习故事,知道其中的道理,引导幼儿自己复述故事)

第十三周 儿歌表演《问答歌》

谁在水里穿裙子?谁在天上推剪子?谁在草丛扯锯子?谁在屋角织网子? 金鱼水里穿裙子。燕子天上推剪子。螳螂草丛扯锯子。蜘蛛屋角织网子。(带领幼儿学习儿歌,并尝试着让幼儿去创编类似的问答儿歌)第十四周 主持训练

1.训练幼儿吐字及语气方式

2.鼓励幼儿上台表演,增强幼儿自信心

3..内容:我又大一岁啦!

作业:每位小朋友回家准备一个节目(朗诵、诗歌、讲故事等),请各位家长给予辅导。第十五周 公开课

备注:以上是本学期语言表演中级班的学习内容,请各位家长在课后给予辅导并妥善保管。如果有疑问和建议欢迎与我当面交流,谢谢各位家长的支持!

羽毛球初级班教学总结 篇3

本学期我担任羽毛球兴趣班的老师,由于是初级班,年级跨度大(有二年级和四年级学生),这样水平相差也比较大,所以本学年的重点是以培养小学生对羽毛球的兴趣为主。羽毛球运动是体育运动中的一种比较有趣味性的运动。而兴趣就成了他们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做的就是尊重学生的兴趣,并在学生的兴趣点上挖掘学生的潜力,使学生获得经验,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学生就对这个项目更积极参于了。在这种情况下,我采取了如下手段进行辅助练习。

首先,对于刚参加的学生主要是教会他们简单的基础技术,比如握拍、垫球、发球、接中场球等。由于二年级学生比较多,假如纯练习这种简单的技术会比较闷,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我利用游戏,竞赛等方法,使学生在娱乐中学会技术。

其次,对于四年级的学生,主要是利用竞赛的方式进行组织练习,比如在规定时间内看谁垫球多,一对一进行比赛,输的同学要换人等,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就比较高,进步也较快。整个学期下来,学生能基本掌握所学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在步法、颠球、发球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

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培养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于羽毛球运动中,办成学校的一种的特色。同时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表现自己个性特点,丰富学生的业余爱好。

蔡璐

七级班舞蹈教学计划 篇4

《世说新语》两则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文章以家庭、亲情为主题。其中,《咏雪》一文展现了家庭和美温馨的一面,勾画了古人家庭教育家庭文化的画面,展现了一个典型的书香家庭。《陈太丘与友期》告诉了人们一个道理——人必须明礼诚信。

初中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优秀品格。本文是学生接触的第一篇古文,如何教学,促进学生学好本文,培养学生懂礼守信的好品质,是老师思考的重点。

1.积累重点实词的解释。2.通过注释,读懂浅显的文言文。

3.学习古代少年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4.理解言简意赅的文章里,蕴含着的丰富的人文内涵,高尚的道德情操。

反复诵读,通过想象、比较,品味“未若柳絮因风起”的优美意境。

通过朗读、讨论等说出元芳所具有的品质。

两课时

1、创设情境法:

体现这一教法的有两处:一是引导学生举出几个关于聪颖机智少年儿童的故事,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通过反复朗读特别是名家朗诵来创设情境,使学生耳濡目染,受到熏陶。

2、导读法: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大胆表达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晚唐昭宗年间有位宰相叫郑綮,很善写诗。一次有人问他:“相国近有新诗否?”他回答说:“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此处何以得之?”是啊,似乎风雪与诗向来有缘,与诗家的灵感灵气有缘。有人冒雪吟诗,有人踏雪寻诗,而东晋名士谢安和晚辈们在家里也能咏雪联诗。今天,让我们穿越到1600多年前谢安家中的联诗现场,欣赏他们的诗句,感受他们的雅趣。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设计意图:通过自由诵读,初步感受文章】

1.全班同学自由诵读课文两遍(力求读准字音,不回读)。

2.请一个学生朗读没有标点的文章,第一步要求加上句读,第二步要求读出句中停顿。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请一个学生朗读有句读的课文,其他同学从字音、流畅、情感、语速、轻重音等角度评价。4.请该生在听取同学的点评意见后,再读。

5.全班同学齐读课文,在流利、有感情的朗读中初步感知文章内容。

三、合作探究,掌握文意

【设计意图:结合注释及提示,能够初步翻译文章】

1.自读课文,同桌互助,结合注释,掌握重点文言词语(教师PPT投影展示重要文言词语,以提问形式补充落实)。

内集:家庭聚会;儿女:子侄辈;俄而:不久,不一会儿;欣然:高兴的样子;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未若:不如;因:凭借;即:就是;何所似:倒装句,即似何,像什么。

2.根据屏幕上的注释和书本注释,主要以自我翻译为主,可以同桌互助,翻译全文。请一学生翻译全文,全班同学和老师修正、补充。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不一会儿,雪下得很大,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大笑了起来,很高兴。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注意:(1)大雪纷纷何所似:倒装句,“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

(2)未若柳絮因风起:改变下顺序,使之更符合现代人的说话用语习惯,“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3.全班学生再齐读课文

四、逐步深入,品味语言

【设计意图:品味语言,理解“乐”“大笑乐”的意义及深刻含义】 1.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谢家子弟在下雪日家庭聚会,比赛咏雪。

2.谢家子弟的咏雪比赛是在谁的主持下进行的?他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谢太傅(谢安)。

3.谢太傅对比赛的结果有何表示?(用原文字词回答)大笑乐。

4.谢太傅为何会“大笑乐”?

谢太傅对两个人的两个答案都满意,故“笑乐”。(追问拓展:两句话各好在何处?)“撒盐空中”好在:

A、“撒盐空中”在晋代可能是一种常见的风俗,以敬神、驱邪,这一比喻来自于生活,有现实根据可依,说明胡儿善于体会、感悟生活。

B、历史上也不乏以盐喻雪的名句:李贺“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白居易“盈尺白盐寒,满炉红玉热”、苏轼“但觉衾裯如泼水,不知后庭已堆盐”。皆可见以盐喻雪恰当。

C、雪的颜色和下落的姿态都跟盐比较接近,因此将雪比作盐,十分形似。“柳絮因风起”好在:

A、“柳絮”凭借风力满天飞舞,富有生命力。

B、柳絮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未若柳絮因风起”有深刻的意蕴。

5.谢太傅笑前喻,乐后喻。(即:对胡儿的比喻有略含贬义的笑,对兄女的赞许之乐。)(追问拓展:为何笑前喻乐后喻)

“柳絮因风起”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正如英国大诗人雪莱所说,“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未若柳絮因风起”有深刻的意蕴。况且“柳絮”凭借风力满天飞舞,富有生命力,而盐是被动的“死”的意象。

“撒盐空中”过于追求形似,却忽略了神似,忽略了诗句应当具有意蕴美的要求,追求形似忽略神似,没有意蕴美的诗句自然比不上形神皆备、意蕴深刻的诗句,自然“撒盐空中”也是比不上“柳絮因风起”的。

6.本文中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家庭,这个家庭具有怎样的家庭氛围?你是从文章中的哪些句子或词语看出来的?

氛围:融洽、和睦、欢快、轻松、文化氛围浓厚

从“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欣然”、“未若”(说话直率,可见氛围轻松)等句子、词语看出。

注:可能会有学生认为谢太傅是对“撒盐空中”的认可(“撒盐空中”更好),因为雪的颜色和下落的姿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随风往上飞扬,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用盐更加形似。碰到这个答案,教师应用“好的诗句应该不仅形似,更重要的是神似,是有意蕴美”来进行讲解。

7.作者有无对这两句比喻有个谁优谁劣的评价?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最后一句可以明显看出:“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一句特意交代谢道韫的身份(不刻意去写胡儿谢朗),暗示谢道韫既有天资才气,又有后天的艺术熏陶等。表明了作者对谢道韫的才气是赞赏的。

五、拓展积淀

【设计意图:积累字词,积累咏雪名句,培养学生对文学的热爱】

1.文中的家庭氛围融洽、和睦、欢快、轻松,充满着浓浓的文化气氛,让我们也参加进去,看看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比喻来形容雪?

析:羽毛、棉花、蒲公英、梨花„„

2.古人咏雪的诗句也有很多,你能记起哪些?(PPT展示,学生回答后齐读一遍)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李白《北风行》)初疑天女下散花,复恐麻姑行掷米。(陆游《夜大雪歌》)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六、课堂小结

在这堂课中,老师和大家一起认识了有“咏絮才”美誉的谢道韫,也感受到了东晋士人家庭和睦欢快的气氛与雅趣;更让老师高兴地看到了你们的智慧在眼中闪现。现在我想把冰心的一首小诗送给你们,希望你们都做一名出色的聪慧、睿智的少年!万千的天使,要起来歌颂小孩子那细小的身躯里,含着伟大的灵魂,有着无穷的机智——冰心

七、布置作业 1.翻译句子。

2.发挥你的想象,运用人物描写的方法(如:加入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将原文扩写成一篇不少于200字的记叙文。

板书设计 咏雪

交代背景——谢太傅寒雪日內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叙述事件 一问—白雪纷纷何所似

两答——兄子——撒盐空中

赞誉谢道韫才气 兄女——柳絮因风起

第二课时

一、导入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激发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唤醒学生已有的情感积累,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

孔融让梨的故事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是非常熟悉的。这个故事中的孔融留给我们最深的印象就是很懂事,四岁的他就已经知道人与人交往要学会谦让,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他的家乡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一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是谁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和他交个朋友。

二、朗读课文,初步感知

【设计意图:读课文是理解文章的基础,借助注释和作简单翻译是学生必须要养成的读书习惯。】

1.范读:注意字词的读音和语句的停顿。

2.请学生自己找出本文应注意的字词:舍(she)不(fou)3.学生自由朗读 4.齐读

5.自由朗读课文,并借助注释扫清字词障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并作简单翻译。

三、再读课文,疏通文意

【设计意图:读课文是理解文章的基础,借助注释和作简单翻译是学生必须要养成的读书习惯。对于刚进入中学学习的学生,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引导他们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1.刚才同学们在老师范读的基础上进行了朗读,但是对于有的语句的停顿,可能同学们还有疑问,为什么在这里要断句呢?这就需要对文意有比较深入的理解,下面,我给大家几分钟时间,小组内的同学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明确:

期日中:约定;

太丘舍去:离开(区分古今异义);

过中不至:到;

去后乃至:才;

相委而去:丢下、舍弃;

下车引之:拉;

君、家君、尊君

2.文言文语言的特点之一就是比较简洁,正因为如此,有的内容因为与上文重复,作者就会将其省略,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文言文初学者,像我们各位同学,带来一些阅读困难,所以我们要学会在翻译之前将省略的部分补充出来。我们试着将下面这个句子补充完整: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友)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太丘)去后(友)乃至。

3.用几分钟时间,小组内的同学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小组内四人讨论合作解决。小组内解决不了的记下来。

4.质疑(关于字词句)

学会在翻译之前将省略的部分补充出来。我们试着将下面这个句子补充完整: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友)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太丘)去后(友)乃至。

四、讨论探究: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对于刚进入中学学习的学生,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引导他们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

1.在人物刻画、语言处理、主题思想、材料安排上有什么新的疑问呢?有没有什么问题要提出来和同学们一起探讨的呢?

2.通过这段描写,你认为友人和元方各是什么样的人(你的看法)? 友人:“无信”“无礼”

元方:明事理、懂礼仪;孝顺;伸张正义;落落大方; 3.主题归纳(多角度思考)

通过文章对这两个人的描写,以及对这两人之间发生的事情的记叙,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 4.同学考虑文章一共提到几个人?(3个)主要人物有几个?(2个)陈太丘既然不是主要人物,那么文章第一句能否省略?(不能,是起因)

5.对文章的两个主要人物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来描写的?(语言、神态)课堂小结

希望同学们通过本课的学习,能够努力的学做一个讲诚信的人,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培养自己的诚信观念。布置作业 1.翻译句子。

2.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板书设计 陈太丘与友期 元方:明事理、懂礼仪; 不守信用、不懂礼貌

友人 知错能改

上一篇:增设党支部支委的请示下一篇:三严三实存在问题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