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源年度检测计划

2024-09-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污染源年度检测计划(精选4篇)

污染源年度检测计划 篇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目标,坚持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属地管理与区域协作相一致、总量减排与质量改善相同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着力解决以细颗粒物(PM2.5)为重点的.大气污染问题,社会监督、公众参与的大气污染新机制,着力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气污染防治大格局,为建设“美丽幸福新”提供坚实环境保障。

落实责任,齐抓共管。以巩固和提高空气质量为目标,强化部门监管、属地管理责任,健全考核评估体系,完善配套管理机制,形成政府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承担的大气污染防治格局原则。

二、具体内容

(一)现状与问题分析。

1、大气综合整治工作进展情况:我街道加强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力度,认真贯彻《区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周边大气环境综合整治方案》,与六个社区签订了《禁止露天焚烧垃圾工作包干责任书》,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对辖区内裸露地面、堆场扬尘、建筑工地、道路扬尘和露天烧烤摊点等进行集中整治,取得了初步的工作成效。

2、大气污染防治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辖区扬尘污染突出,建筑和拆违工地不文明施工现象、道路扬尘、裸露地面扬尘、堆场扬尘等问题明显存在;二是机动车排气污染治理成效不明显,机动车尾气排放增加,特别是一些冒黑烟机动车和黄标车尾气,对大气污染物排放贡献巨大;三是社会生活源排放不可忽视,露天烧烤、餐饮油烟、露天焚烧垃圾问题在局部地区特别凸显,尤其是甘蔗园社区海师监测站点1公里范围内的烧烤摊点反弹较为严重,对我街道空气质量影响较大。,我街道大气污染防治将以PM2.5防控为重点,抓好城区扬尘污染防治,全面深化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进一步提升环境空气质量。

三、年度工作任务

以严格环境准入为前提,以多污染物联合减排为主线,以机动车污染控制和扬尘专项整治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大气污染综合防治。

(1)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城区扬尘污染控制加强工地扬尘污染防治日常监督,建设工地实现文明施工

(2)配合有关部门督促辖区内所有工地必须设置围挡并达到规定的技术标准,严防建设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建筑垃圾、泥浆外溢。

(3)加强监管,加大巡查力度,严禁垃圾与废物的焚烧。

(4)整治露天烧烤,严格限制城区露天烧烤,配合有关部门重点取缔海师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点周边1公里范围内无组织排放烧烤点。

(5)围绕市“一江一港四网四区”绿色体系建设目标,配合有关部门着力抓好我街道的园林绿化工作。

四、工作要求

1、街道各社区各部门按照工作安排及各自职责,认真贯彻街道大气污染年度实施计划。

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适用性检测 篇2

滕恩江,杨凯

(中国环境监测 总站,北京 100012)

摘要:文章概述了国内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的安装现状、管理现状及检测依据;介绍了目前国内环境监测仪器的认证程序、基本要求及适用性检测的仪器类型。

关键词:在线监测;适用性检测;认证

我国的环境连续自动监测工作经历了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就,尤其是2001年苏州全国环境监测工作会议以来,环境连续自动监测工作更是有了长足的进步。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环境连续自动监测管理和技术体系,并已逐渐形成网络。但是,与新的形势要求相比,我国的污染源连续自动监测工作还存在较大差距,能力、水平和管理还不能满足新形势的需要。我国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现状

⑴安装现状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5年底,全国约安装COD在线自动监测系统3000套、烟气连续自动监测系统(CEMS)3000套。

已安装的COD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按测量原理可分为重铬酸钾氧化法和非重铬酸钾氧化法两大类。国外的在线监测系统多为非重铬酸钾氧化法,但其测量结果受水样性质等因素的影响较大,运行成本和故障率相对较低,响应时间一般低于10分钟。国产COD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基本上均采用重铬酸钾氧化法,仪器结构较复杂,故障率或更换零部件的频率较高,运行成本上升也较高,响应时间较长。

国内已安装的烟尘烟气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其原理基本为不透光度法和散射法,二氧化硫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分析原理有紫外荧光法、紫外吸收法、紫外差分吸收光谱法、非分散红外法和定电位电解法。目前,在用的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数据传输的承载方式主要有无线传输和有线传输两种,有线传输主要通过调制解调器拨号、数据采集仪等传输,不能实现实时传输,并且传输链线路不稳定、响应时间较长;无线传输又有无线扩频、无线微波、GSM/SMS和GPRS等方式,可以实现实时数据传输,但存在网络盲点。

为了规范统一信息数据的传输,国家已颁布了《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标准》(HJ/T 211-2005)。但目前,各地仍以各自独立的传输协议和方式在运行,没有实现规范统一,因而监测数据不能实现共享。

⑵管理现状

在2001年苏州全国环境监测工作会议之前,各地基本上没有形成固定的管理方式或模式。在此会议之后,部分省市(如河北省、江苏省、北京市、上海市、杭州、济南市、大连市、太原市等)相继出台了有关在线监测的管理办法或技术规定,对加强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管理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对确保连续自动监测系统数据的质量,目前有一些省市将连续自动监测系统的运营管理委托给第三方进行日常维护保养,还有一些省市则直接由环保局委托某一机构进行运营维护,这些运营方式都有别于传统的排污企业直接运营维护。

为加强管理,明确各有关部门的责任,规范污染源在线连续监测系统的安装、验收、比对校核、使用等,国家近几年陆续颁布了《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污染源废水在线自动监测技术规范》和《污染源废气连续在线监测技术规范》。《水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也已进入全国人大司法程序。检测依据及管理要求

⑴《水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第二十条明确规定:向水体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应当按照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排污口;设置入河排污口,还应当遵守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

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安装水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的监控设备联网。具体办法由国务院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规定。

⑵《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中第十条明确规定:排污者使用国家规定强制检定的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仪器对污染物排放进行监测的,其监测数据作为核定污染物排放种类、数量的依据。

排污者安装的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仪器,应当依法定期进行校验。

⑶《污染源监测管理办法》中第十八条明确规定: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市环境保护局重点控制的排放污染物单位应安装自动连续监测设备,所安装的监测设备必须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质量检测机构的考核认可。

⑷“关于加强自动环境监测仪器管理及认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规定:为了确保环境管理工作科学公正,有效提高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度和可靠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将加强对环境监测仪器的管理。为环境执法管理服务和向社会提供环境监测数据的自动环境监测仪器,必须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的环境监测规范和环境监测仪器技术要求,经检测合格、通过认定并列入合格产品准入名录后,方可使用。

⑸《淮河和太湖流域排放重点水污染物许可证管理办法〈试行〉》中明确规定:排污单位必须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和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设置规范的排污口,按照下列规定安装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认定的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测设备或者仪器,并使其按规范要求正常运转。

被市(地)级以上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列为重点污染源的排污单位或者处于环境敏感地区的重点排污单位,应当安装TOC、COD、PH等主要污染物在线自动监测仪、污水流量计、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记录仪。

⑹“关于印发《环境监测技术路线》的通知”要求:废水排放量≥5000t/d的污染源,安装水质自动在线监测仪,连续自动监测,随时监控。电厂锅炉必须安装连续烟气测试装置,随时监控。监测项目为: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黑度。

⑺《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本办法适用于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监督管理。重点污染源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和噪声排放自动监控系统的建设、管理和运营维护,必须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自动监控系统,由自动监控设备和监控中心组成。自动监控设备是指在污染源现场安装的用于监控、监测污染物排放的仪器、流量(速)计、污染治理设施运行记录仪和数据采集传输仪等仪器、仪表,是污染防治设施的组成部分。监控中心是指环境保护部门通过通信传输线路与自动监控设备连接用于对重点污染源实施自动监控的计算机软件和设备等。

自动监控设备中的相关仪器应当选用经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指定的环境监测仪器检测机构适用性检测合格和产品。

自动监控系统经环境保护部门检查合格并正常运行的,其数据作为环境保护部门进行排污申报核定、排污许可证发放、总量控制、环境统计、排污费征收和现场环境执法等环境监督管理的依据,并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规划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干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十一五”期间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减少10%,并明确规定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

为实现“十一五”规划纲要的污染物减排目标,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提出了加快污染物减排、监督和考核体系的建设,在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环境监察执法、基层环境统计等方面提高能力,并得到了财政部和发改委的大力支持。

国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是指:在占全国主要污染物工业排放负荷65%以上的企业心脏城市污水处理厂均要实现在线自动监测和数据实时上传。属于上述范围的总共约有7000家企业,计划在2008年年底前完成。职责与分工

《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了各部门的分工与责任: ⑴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负责指导全国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工作,制定有关工作制度和技术规范。

⑵地方环境保护局

地方环境保护部门根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的要求按照统筹规划、保证重点、兼顾一般、量力而行的原则,确定需要自动监控的重点污染源并制定工作计划。

⑶环境监察机构

参与制定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核实自动监控设备的选用、安装、使用是否符合要求;对自动监控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维护等进行监督检查;本行政区域内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联网监督管理;核定自动监控数据,并向同级环境保护部门和上级环境监察机构等连网报送;对不按照规定建立或者擅自拆除、闲置、关闭及不正常使用自动监控系统的排污单位提出依法处罚意见。

⑷环境监测机构

指导自动监控设备的选用、安装和使用;对自动监控设备进行定期比对监测,提出自动监控数据有效性的意见。

⑸环境信息机构

指导自动监控系统的软件开发;指导自动监控系统的联网,核实自动监控系统的联网是否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定的技术规范;协助环境监察机构对自动监控系统的联网运行进行维护管理。认证检测

5.1 认证检测程序和基本要求

⑴申请产品认证的企业向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中环协(北京)认证中心(以下简称认证中心)提出认证申请。认证中心在受理认证申请后,根据相关标准对企业进行工厂(现场)检查、产品抽样、签发产品委托检验单等工作。

⑵申请环境监测仪器产品认证的企业向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监测仪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提出适用性检测申请。

监测仪器认证检测申请和检测程序:

1)申请环境监测仪器认证的生产(代理)厂商可通过电话、传真、电邮或面谈等方式向质检中心提出仪器检测申请,由质检中心登记在案。

2)申请环境监测仪器认证检测的先决条件

境外生产和环境监测仪器,必须取得我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颁发的型式认证证书,方可申报认证检测。

国内企业生产的环境监测仪器,必须取得我国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颁发的讲师器具生产许可证,方可申报认证检测。

3)环境监测仪器伪证检测的要求

申报认证检测的环境监测仪器,其技术条件应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的相关标准要求。

仪器生产(代理)厂商送至质检中心检测的仪器由认证中心抽样封存,并开具抽样证明;其仪器的型号、方法原理、系统配置及功能应相同。

4)送检厂商经认证中心抽样后送检,并瘵仪器抽样证明、主要零部件登记表、产品说明书、企业标准、计量器具生产许可证(复印件)及计量监督部门的型式检验报告(复印件)等相关资料提交质检中心。

5)质检中心审查相关资料后,电话或传真通知仪器生产(代理)厂商开始检测的时间,并填写委托检测单,签定检测合同。

6)检测开始之前,送检厂商必须依据技术服务合同将测试费用如数拨至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7)仪器生产(代理)厂商将被抽检仪器运送到质检中心检测室,并派专人调试仪器,协商检测时间及检测方案;烟尘烟气在线自动监测系统(CEMS)在实际使用现场实施检测,在正式检测之前需专门对安装点位进行现场勘察,待满足相关标准要求后,方可开始认证检测。8)质检中心依据国家环境保护相关行业标准要求测试后出具检测报告。

5.2适用性检测的仪器类型

依据《环保产品检测机构管理办法》,中国一半保护产业协会公布了“国家环保总局环境监测仪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等28家检测机构通过了可开展环保产品检测的资格审查。

质检中心已获资源共享质的检测项目共有21项,其中:水和废水在线监测仪器11项、气和废气监测仪器7项、其它仪器设备3项。

⑴水和废水在线监测仪器

化学需氧量(COD)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PH水质自动监测仪;电导率水质自动监测仪;浊度水质自动监测仪;溶解氧(DO)水质自动监测仪;高锰酸盐指数水质自动监测仪;氨氮水质自动监测仪;总氮水质自动监测仪;总磷水质自动监测仪;总有机碳(TOC)水质在线自动监测仪;紫外吸收水质在线监测仪。

⑵气和废气监测仪器

颗粒物、烟气(SO2、NOX)和烟气参数连续在线监测系统;总悬浮颗粒物采样器;24小时恒温、自动连续大气采样器;定电位电解法二氧化硫测定仪;烟气采样器;烟尘采样器;PM10采样器。

⑶其它仪器设备

污染源年度检测计划 篇3

室内环境检测就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以间断或连续的形式定量地测定环境因子及其他有害于人体健康的室内环境污染物的浓度变化,观察并分析其环境影响过程与程度的科学活动。室内环境检测治理研究表明:中国是人口大国,通过对各地方性人口健康调查发现室内环境检测指数较好的环境人口普遍寿龄高于居住在环境较差的地方的寿龄。这是室内环境检测中不可否认的结果。

空气检测是根据装修污染,指装饰材料、家具等含有的对人体有害的物质,释放到家居、办公环境中造成的污染来检测空气质量。国家今年颁布实施的《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列出五种主要污染物:甲醛、苯、氨气、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放射性氡等。

一、室内环境检测的目的和要求

室内环境检测的目的:

室内环境检测的目的是为了及时、准确、全面地反映室内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并为室内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室内环境规划、室内环境评价提供科学依据。具体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室内环境质量标准,评价室内环境质量;

(2)根据污染物的浓度分布、发展趋势和速度,追踪污染源,为实施室内环境监测和控制污染提供科学依据;

(3)根据检测资料,为研究室内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预测预报室内环境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4)为制定、修订室内环境标准、室内环境法律和法规提供科学依据;

(5)为室内环境科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室内环境检测的要求

室内环境检测的要求可大致概括为五个方面。

(1)代表性:采样时间、采样地点及采样方法等必须符合有关规定,使采集的样品能够反映整体的真实情况。

(2)完整性:主要强调检测计划的实施应当完整,即必须按计划保证采样数量和测定数据的完整性、系统性和连续性。

(3)可比性:要求实验室之间或同一实验室对同一样品的测定结果相互可比。

(4)准确性:测定值与真实值的符合程度。

(5)精密性:测定值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二、室内环境检测依据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国家质检总局、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于2002年11月19日联合发布了GB/T 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公共场所的室内环境卫生标准公共场所卫生标准涉及到《旅店业卫生标准》(GB 9663-1996),《文化娱乐场所卫生标准》(GB 9664-1996),《理发店、美容店卫生标准》(GB 9666-1996),《体育馆卫生标准》(GB 9668-1996),《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卫生标准》(GB 9669-1996),《商场(店)、书店卫生标准》(GB 9670-1996),《医院候诊室卫生标准》(GB 9671-1996),《公共交通等候室卫生标准》(GB 9672-1996),《公共交通工具卫生标准》(GB 9673-1996)等诸多场所的卫生标准,涉及室内环境的各个方面。

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中有害物质限量标准

2001年12月10日国家质检总局颁布了GB 18580~18588-2001及GB 6566-2001等10项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中有害物质限量标准

2001年12月10日国家质检总局颁布了GB 18580~18588-2001及GB 6566-2001等10项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中有害物质限量标准,GB 18580~18588-2001自2002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些标准或规范的颁布对控制室内空气污染,保护人体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室内空气检测主要标准和区别

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与《GB50325-2001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物控制规范》区别:

1、标准性质不一样

GB50325是建设部发布的强制性标准,主要适用于住宅、办公楼、车站等公共设施、民用设施的竣工验收监测。要求是在项目竣工后1个月以后监测。GB/T 18883是国家环保总局和卫生部发布的国标推荐性标准,是一种指导性标准。

2、两种标准测定方法时间不一样。

GB50325的指标测定时间是关闭门窗后1小时后测定,GB/T 18883是关闭门窗12小时以后测定。关闭门窗后室内空气与室外空气无法对流,稀释,时间越长、温度越高,积聚的污染物浓度越高;所以经常是GB50325测出来不超标;GB/T 18883超标。

3、标准监测项目不一样

GB50325是5项检测项目;而GB/T18883是20几项监测项目。

GB50325标准宽一些,为了照顾开发商、建设单位,为了好让他们过关。

GB/T18883实际更接近人们日常生活习惯,因为人们在居室室内总的时间一般为8小时以上。其测定的结果实际更准确一些,是保障人们身体健康为目的。

GB50325是针对工程验收的标准;同时GB/T18883更对针对的是家庭和精装修的房子,并不用于工程验收具体的区别内容

1、GB50325中分一类与二类工程,GB/T18883中不分。

2、相同项目的标准值不同。

3、GB50325中要扣除室外空白,GB/T18883中不扣除室外影响。

4、采样方法不同。GB50325中采样为0.5mL/min采20分钟。GB/T18883中分筛选法和累积法采样,筛选法至少采样45分钟,累积法按年平均、日平均、8h平均采样。

5、GB50325中没有样品作废的要求,GB/T18883中只要空白检验超过控制范围样品即为作废。另外GB50325中甲醛可以用现场检测的方法,GB/T 18883中不可以用现场检测的方法 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有两种采样情景:一是筛选法采样,即采样前关闭门窗12小时,采样时关闭门窗,至少采样45分钟;二是累积法采样,即当采用筛选法采样检测后达不到标准要求时,必须采用累积法(按年平均、日平均、8小时平均值)的要求采样,累积法采样是用户在一种在室内正常活动状态下对室内空气质量的测量,它不要求对房间进行刻意的封闭,只是要求采样时间应涵盖房间通风最差的时间段。

当然,如果经过筛选法采样检测,其检验结果符合标准值要求的,为符合标准,不必再进行累积法采样检测。但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采样方法规定中存在一定缺陷,规定模糊,不便操作。以至于一些检测机构仍采用国家卫生部2001年下发的《室内空气质量卫生规范》中规定的方法采样检测,这种采样方法实际上是筛选法采样。

由卫生部、国家环保总局及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颁布的《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实质上是一个健康人居环境的基本标准,目前对建筑开发商、装修商、家具商并没有强制约束力。

由建设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颁布的《GB50325-2001民用建筑室内环境污染物控制规范》则是在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方面,对建筑商和装修商具有强制性的工程验收标准。

GB50325的检测条件比GB18883的检测条件严重宽松,尽管前者的污染物浓度限值略小于后者,但检测前关闭门窗的条件只有1小时,而后者是12小时。因此,提示广大房屋的最终使用者,按GB50325标准竣工验收的民用建筑工程和室内装修工程的房屋,不等于达到人居健康的充分条件,如果在房屋中引入了家具,无论新居还是旧屋,室内空气质量很可能进一步下降,为生命健康着想,依据GB18883进行的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才是衡量房屋是否符合健康人居环境标准的根本依据。

三、室内空气检测流程

1.免费午餐不可信。

需要强调的是,不少装修公司都在宣传“装修完毕后,送空气质量检测”,为保证空气检测确实可信,保证新房符合环保标准,建议大家还是请专业的室内空气检测机构对新家进行测试。

2.检测点分布越平均,数据越准确。

用来检测的大气采样器,一般就在客厅中,室内空气检测主要是对甲醛、苯和TVOC三个指数进行测试。

工作人员将机器安装好,放上相关测试的试管等,在特定的气温和气压下,便开始测试。一般采样时间每项检测项目均为20分钟,18883的采样方式为平行双样,50325为单样。在检测的时候,工作人员会对业主进行一些必要的讲解,并将现场测得一些数据信息记录下来,以便后期的分析。这时候你最好也记录一份,一般甲醛、苯和TVOC的测试时间均为20分钟。

工作人员会根据室内的情况,适当的调整进入仪器的空气流量,以便后期能获得更加精确的数据。

在甲醛、苯测试结束后,工作人员会更换试管,用其他测试管对空气中的TVOC进行测试,时间也为20分钟。

3.学会看检测结果。

在新项目开始测试时,要调节各项相关指数,以符合测试要求。测试结束后,业主对整个测试过程认可的话,需要在客户联系单上签字并留下相关委托证明(采样单)检测完毕后,工作人员会小心取下试管,使用专用软塞密封,并贴上当天的日期标记。

一般来说,正规、完整的检测报告要3~5个工作日后才能得到,因为采样结果需要实验室严格的仪器分析及化学分析过程,一般承诺24小时出具检测报告均不可信。

正规检测报告样式封面的左上角会盖CMA计量认证章,内容包括采用实验方法及依据标准、检测使用仪器名称及型号,采样时间分析时间,采样时的大气压力及温湿度,检测点名称、国家标准值、检测值及结论。

检测标准的选择

①《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2006版)是国家的强制性标准,必须强制执行;《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

是国家的推荐性标准,是非强制的法律法规,只有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中约定要求达到标准时才具有强制性作用。

②消费者在装修完工后,应该按《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2006版)进行检测;家具到位后或入住一段时间后,应该以《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进行室内空气质量检测。

检测的时间

应在装修工程完工至少七天以后、工程使用前进行。

②对个人装修家庭建议最好装修工程完工后一个月以后、全部家具完全到位一星期以后进行检测,这期间应保证充足的通风,以利于有害物质的散发,使检测结果更接近于实际使用时的状况。

封闭时间的掌控

①《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2006版)规定:对采用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采样应在对外门窗关闭1小时后进行;▲当发生争议时,对外门窗关闭时间以1h(小时)为准。

②对准备入住或已经入住的装修家庭,按《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规定的检测采样时门窗关闭时间:12小时(即:人们正常晚上睡觉时的关窗时间在12小时以上,亦不会超过20小时),故进行空气采样时门窗关闭12~20小时的检测结果会更接近真实。

③由于每天路上交通需要时间等,一般我们会在约好的检测日上午9左右到达您需要的检测地点,因此当您与我们约好检测时间后,您应在约好的检测日的前一天晚上17:00~22:30将你要检测的空间的门窗全部关好或根据约定好的检测时间进行推算封闭房间,直到我们上门采样完成后方可开门、开窗。

采样点的确定

①《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01(2006版)规定:房间使用面积<50平方时,检测点数:1个;房间使用面积≥50平方且<100平方时,检测点数:2个;房间使用面积≥100平方且<500平方时,检测点数:不少于3个。

②根据实际情况,一般个人住宅的房间面积<50平方,故1个房间仅需设1个检测点;客厅面积<50平方时,亦仅需设1个检测点;如客厅面积>50平方时,应视实际情况而定。③●具体到1套住房,一般厨房、卫生间不设检测点●一般两室一厅的住房设3个检测点,即两个房间和客厅各设1个检测点;●三室一厅的住房设4个检测点,即三个房间和客厅各设1个检测点;三室两厅、楼中楼等其他套型的住房应视实际情况而定。

空气检测须知

1.环保标准的选择:

①《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50325-2001(2006版)是国家的强制性标准,必须强制执行;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18883-2002是国家的推荐性标准,是非强制的法律法规,只有合同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中约定要求达到标准时才具有强制性作用。②消费者在装修完工后,应该按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50325-2001(2006版)进行检测;家具到位后或入住一段时间后,应该以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18883-2002进行室内空气质量检测。

■ 2.检测最宜时间:

①《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50325-2001(2006版)规定:民用建筑工程应在装修工程完工至少七天以后、工程使用前进行。

②对个人装修家庭建议最好装修工程完工后一个月以后、全部家具完全到位一星期以后进行检测,这期间应保证充足的通风,以利于有害物质的散发,使检测结果更接近于实际使用时的状况。

■ 3.封闭最宜时间:

自然通风的民用建筑工程,检测采样应在对外门窗关闭 1小时后进行;▲当发生争议时,对外门窗关闭时间以 1h(小时)为准。

②对准备入住或已经入住的装修家庭,按《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规定的检测采样时门窗关闭时间:12小时(即:人们正常晚上睡觉时的关窗时间在12小时以上,亦不会超过20小时),故进行空气采样时门窗关闭12~20小时的检测结果会更接近真实。

■ 4.采样检测点数的确定:

①《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50325-2001(2006版)规定:房间使用面积< 50平方时,检测点数: 1个;房间使用面积≥ 50平方且< 100平方时,检测点数: 2个;房间使用面积≥ 100平方且< 500平方时,检测点数:不少于 3个。

②根据江苏的实际情况,一般个人住宅的房间面积< 50平方,故 1个房间仅需设 1个检测点; 客厅面积< 50平方时,亦仅需设 1个检测点; 如客厅面积> 50平方时,应视实际情况而定。

③●具体到 1套住房,一般厨房、卫生间不设检测点,仅建议检测时将厨房门和卫生间门打开,将它们的面积计入与之相连的房间或客厅面积; ●一般两室一厅的住房设 3个检测点,即两个房间和客厅各设 1个检测点; ●三室一厅的住房设 4个检测点,即三个房间和客厅各设 1个检测点; 三室两厅、楼中楼等其他套型的住房应视实际情况而定。■ 5.检测项目:

①根据《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50325-2001(2006版),再结合江苏地区实际情况,建议个人住宅仅检验三项: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 TVOC。

②根据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18883-2002标准,结合江苏地区实际情况,建议个人住宅仅检验六项:甲醛、苯、总挥发性有机物 TVOC、甲苯、二甲苯、氨为妥。■ 6.总挥发性有机物 TVOC包括:苯、甲苯、对二甲苯、间二甲苯、邻二甲苯、苯乙烯、乙苯、乙酸丁酯、十一烷,共计九种物质; CMA检测报告中总挥发性有机物 TVOC的浓度为以上九种物质浓度之和。

■ 7.封闭过程及检测过程中不准开空调和换气扇(中央空调和客户特别要求除外,但必须记录在案)。

■ 8.封闭过程和检测过程中不要进行影响测试结果的活动,如吸烟和用燃气灶等。■ 9.检测现场需清理干净,不能堆放残余的涂料、油漆、板材等。

■ 10.封闭过程和检测过程中不要使用化工产品,如空气清新剂,香水等等。■ 11.检测过程中每个房间的门尽量相互关闭,不要保持通风。

■ 12.人员进行室内环境检测前,您应要求检测人员出示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并核实该证书上的照片是否为其本人,否则您可以拒绝该检测人员进行检测。

■ 13.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和其他人员共计人数最好不得超过 3人,尽量减少人员活动对检测的影响。

■ 14.上门进行空气采样耗时:每个检测点采样耗时约 25分钟,3个检测点采样耗时约 75分钟,4个检测点耗时约 100分钟。

■ 15.出具报告时间:自取样之日始,第 5个工作日左右提供 CMA报告,如客户确有需要,可提前约一天电话告知检测结果。

■ 16.由于现在市场上喷洒化学药剂的治理办法没有任何国际标准或行业标准,对治理用的药剂是什么成分无法知道,对药剂本身是否有污染无法确定,对治理后是否产生新的污染物(该新的污染物可能现在我们还没有发现,或该污染物现人们知道但不知道是哪种)也无法知晓,故现在我们不推荐进行使用化学药剂的任何治理方法。

污染源年度检测计划 篇4

【发布文号】闽政办[2005]67号 【发布日期】2005-04-18 【生效日期】2005-04-1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福建省

福建省2005年度全省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方案

(闽政办[2005]67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2005年省委、省政府继续将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经省政府同意,现将省建设“食品放心工程”联席会议制定的《2005年度全省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方案》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五年四月十八日

2005年度全省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方案

省建设“食品放心工程”联席会议

根据《中共福建省委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2005年开展为民办实事工作的通知》(闽委〔2005〕10号)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五年计划的通知》(闽政〔2005〕28号)的要求,结合国家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工作部署,制定2005年全省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方案如下:

一、治理畜牧业产品污染

由省经贸委承办,省农业厅、卫生厅、质监局、工商局、公安厅协办。治理目标:实行定点屠宰区域的猪、牛、羊定点屠宰率均达到85%以上;上市猪、牛、羊肉卫生指标合格率均达到90%以上;在全省范围内逐步推行冷却肉上市;生产和流通环节生猪“瘦肉精”检出率、上市禽类抗生素、磺胺类药物残留和鲜牛奶抗生素超标检出率均控制在1%以内。主要措施:

(一)由省经贸委负责,省农业厅、公安厅、工商局配合,加强生猪、牛、羊定点屠宰管理,加快推行牛、羊定点屠宰,提出全省加强私宰肉、病死猪肉监管的措施与办法,构建杜绝私宰肉、病死猪肉上市的有效管理机制,依法打击和查处生猪私屠滥宰行为。

(二)由省经贸委负责抓好牲畜定点屠宰厂(场)清理整顿和管理工作,加快划分农村屠工区域,推行农村屠工制,制定各市、县屠宰厂(场)设置方案,建立和完善准入退出机制。在全省选择1-2个有条件的市、县作为禽类集中屠宰的试点,总结经验后逐步推开。

(三)由省联席办牵头,会同省经贸委、农业厅、公安厅、卫生厅、工商局制定《福建省查处病死猪案件工作意见》,明确查处、报送及处理工作的程序和要求,指导全省基层执法单位案件的查处工作。

(四)由省农业厅负责加快制定出台《福建省无害化处理染疫、病死畜禽管理办法》,加大养殖场治理力度,从源头上解决染疫、病死畜禽流入市场的问题。

(五)由省农业厅负责起草生猪莱克多巴胺尿样检测方法省地方标准,报省质监局批准发布,省农业厅负责在全省开展生猪莱克多巴胺尿样检测。

(六)由省农业厅负责加强省际边境动物防疫监督检查工作,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加强疫情预警,严格执行重大动物疫情监测、报告处置制度。

(七)由省农业厅负责加强对规模饲养场使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物的监督检查,重点开展对福州、漳州、南平、三明市辖区内大中型奶牛生产企业鲜牛奶抗生素残留的检测。

(八)由省经贸委负责,省农业厅、卫生厅、工商局、交通厅配合开展福州、厦门、南平、三明等城市品牌肉专题调研,制定推进全省品牌肉销售工作意见,引导和加快推动品牌肉在全省流通。

(九)由省质监局负责加强对县以上城镇乳品生产企业购进生乳原料检查验收、鲜奶成品卫生质量自检的监督检查,重点加强对学生奶定点生产企业卫生质量管理的监督检查。

(十)由省卫生厅负责加强对宾馆餐饮部、酒楼、饮食店、学校、企事业单位、建筑工地食堂畜禽产品购进的卫生质量管理,监督企业建立健全进货索证索票和台帐登记制度。

二、治理种植业产品污染

由省农业厅承办,省经贸委、卫生厅、供销社、粮食局协办。治理目标:上市蔬菜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率、上市主要水果农残超标率、主产区茶叶农残超标率均控制在5%以内;稻谷农药残留超标率控制在3%以内;大米卫生指标市场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主要措施:

(十一)由省农业厅负责开展对全省蔬菜、水果、茶叶和稻谷等主产区环境污染状况的普查工作,开展农药残留产地监测,建立和完善全省产地定点监测网和主产县区监测点,并开展农药残留和蔬菜重金属残留检测。

(十二)由省农业厅负责加强对禁用限用农药生产、销售、使用的查处,加大源头治理力度,加强对果蔬用药和农药店经营剧毒农药的管理,开展专项执法检查。省供销社负责做好系统内农药经营企业的管理工作,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试点,提出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

(十三)由省卫生厅负责开展对上市蔬菜、水果、茶叶、大米重金属、农药残留的抽检。

三、治理水产品污染

由省海洋与渔业局承办,省农业厅、卫生厅、工商局协办。治理目标:上市水产品药物残留超标检出率控制在5%以内;水产品及水发产品甲醛检出率控制在1%以内;上市贝类净化量3万吨。主要措施:

(十四)由省海洋与渔业局负责抓好渔药的监督管理工作,开展对重点出口地区、重点养殖单位、重点养殖产品的专项整治。

(十五)由省海洋与渔业局负责推进福州、泉州、厦门等市贝类净化场的配套建设和营销工作,扩大净化贝类省内市场销售和出口量。

(十六)由省海洋与渔业局负责开展省级水产品药残及贝类有毒有害物质检测工作,增加藻类有毒有害物残留检测,继续开展织纹螺安全食用预警预报和织纹螺毒素研究工作。

(十七)由省海洋与渔业局负责推进无公害水产品基地建设,促进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争取年内认定无公害水产品产地3万亩,认证产品30个。

(十八)由省卫生厅负责,省工商局、海洋与渔业局配合,开展对县以上城镇水产品批发、零售市场水产品及水发产品甲醛、织纹螺中麻痹性贝类毒素的监督抽查,严厉打击违法经营行为。

四、治理饮用水污染

由省建设厅、卫生厅承办,水利厅协办。治理目标:县以上城市城区供水管网末梢水质合格率达到95%以上,二次供水4项常规指标合格率达到95%以上;矿泉水、纯净水生产企业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市场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农村供水覆盖率乡镇所在地达到100%、村级达到70%。主要措施:

(十九)由省建设厅、卫生厅负责开展对全省各市县自来水水质、二次供水及其设施的监督检查,重点抽查设区市大型市政供水单位设施及水质卫生状况,督促街道居委会、社区、物业管理等开展辖区内二次供水设施的清洗工作,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二十)由省建设厅负责会同财政、物价等部门制定加快现有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的工作方案,提出长效性的解决措施;继续加强对二次供水清洗队伍及其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督促清洗、消毒和水质送检;继续开展各市县城区供水水质检测工作的质量考核,确保市政供水水质达到国家标准。

(二十一)由省卫生厅负责对全省瓶(桶)装水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发放的规范管理,开展对全省瓶装饮用水市场的抽检。由省质监局负责瓶装饮用水生产企业的抽检。

(二十二)由省水利厅负责继续协调有关部门实施《福建省村村通水工程建设规划》,推进“千万农民饮水工程”建设,建成村级供水工程1500个。

五、治理加工食品污染

由省质监局承办,食品药品监管局、卫生厅、工商局、粮食局协办。治理目标:全省酱油、食醋、鱼露市场抽检卫生指标合格率、粮食复制品(挂面、线面、粉干)市场抽检卫生指标合格率、豆腐等豆制品市场抽检卫生指标合格率均达到95%以上;食用油黄曲毒素B1市场抽检超标率控制在1%以内;食用油过氧化值、酸值市场抽检超标率分别控制在3%以内;小麦粉增白剂市场抽检合格率、肉蛋乳再制品市场抽检卫生指标合格率均达到98%以上;罐头、糕点、饮料、酒类市场抽检卫生指标合格率达到90%以上;米、面、油、酱油、醋、白酒、婴幼儿配方乳粉无证生产销售行为得到遏制;糖果制品等13类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得到全面实施;福州、厦门市保健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面粉、熟肉制品、调味品、食品添加剂、饮料生产企业的卫生许可状况检查覆盖率达到95%以上;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全部达到GMP要求;对保健食品和婴幼儿配方食品企业违法行为的处理率达到95%以上。主要措施:

(二十三)由省质监局负责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加大对大米、小麦粉、食用油、酱油、食醋“老五类”食品无生产许可证的查处力度,全面完成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冷冻饮品、方便面、饼干、罐头、速冻米面食品、膨化食品等“新十类”食品的市场准入工作,按照国家统一部署,从7月1日起全面开展无证查处工作;全面启动挂面、茶叶、啤酒、黄酒、葡萄酒、酱腌菜、果脯蜜饯、淀粉及淀粉制品、糖果(巧克力)等13类食品市场准入工作。

(二十四)由省质监局负责对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实施分类监管,按照国家质检总局《关于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的若干意见》,结合我省实际制定实施办法。

(二十五)由省质监局牵头,食品药品监管局、工商局、卫生厅、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参加,开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打击无卫生许可证、无营业执照、无生产许可证的生产经营行为,严厉打击滥用添加剂、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等行为,特别是强化对传统食品小作坊的管理和引导,严厉打击生产假冒伪劣食品和质量不合格食品的违法行为,扶持一批名优企业,关闭一批不具备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必备条件的生产加工企业,惩处一批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的违法企业和犯罪分子。

(二十六)由省卫生厅负责开展全省食品卫生许可证专项整治,以规范保健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面粉、熟肉制品、调味品、食品添加剂和饮料生产企业的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和监督为重点,查处无证和不符合卫生许可条件的企业。积极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开展对流通环节和消费环节皮蛋、酱油、月饼、蜜饯等的卫生质量抽检。由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核发并加强保健品生产企业许可证的管理,督促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实施质量管理规范。

(二十七)由省卫生厅负责,省工商局配合,在全省开展《散装食品卫生管理规范》实施工作,监督散装食品零售单位严格按规范组织经营。

(二十八)由省粮食局负责加强对系统内大米、小麦粉、粮食复制品、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包括省级定点骨干粮食加工企业)和粮油销售点(含骨干粮店)、军粮供应点的管理,完善企业质量保证体系,引导企业提升质量安全保证能力。

(二十九)由省粮食局负责加强对地方储备粮油的品质监测,严格执行《陈化粮处理若干规定》,配合工商行政管理局做好陈化粮流向跟踪监督工作,防止陈化粮流入口粮市场。

(三十)由省工商局负责,开展儿童食品及农村食品市场的专项整治,加大对社区、城乡结合部和村镇各类食品交易市场、经营企业和个体户的监管力度,严厉查处经营假冒伪劣食品和质量不合格食品的违法行为。

(三十一)由省工商局负责加强包装食品安全专项执法检查,重点检查饮料、酒、奶制品、儿童食品、保健食品、豆制品、腌熏制品、调味品、罐头、食用油等10个品种,以“六查六看”为主要监管内容,集中力量查处一批影响恶劣的食品假标识、假包装、假商标案件,加大对包装食品的质量监测力度,完善包装食品经营企业的经济户口档案。

(三十二)由省卫生厅、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工商局配合,开展保健食品专项整治,严格审批和标准备案的工作,严厉打击未经审批生产销售保健食品行为和非法添加药物成分以及超范围、虚假宣传保健功能行为。

六、治理餐饮业食品污染

由省卫生厅承办,经贸委、教育厅、工商局、环保局、南昌铁路局福州办事处协办。治理目标:全省学校、企事业单位食堂、酒店、宾馆、旅社、饮食摊点各项卫生指标基本达到国家和省地方标准,各类熟食摊点食品基本符合国家或省有关食品卫生标准。主要措施:

(三十三)由省卫生厅负责加强对餐饮业的卫生监督管理,全面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并向社会公示进展情况,监督落实原辅料采购检查验收、索证索票、台帐登记、食品留样、不合格原辅料退市销毁等制度。

(三十四)由省卫生厅、省教育厅负责加强学校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加强学校食堂的监督管理,全面推行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重点加强对各大专院校、中小学校、幼儿园食堂学生用餐和课间餐学生营养奶的监督检查,建立学校食物中毒责任追究制度,落实校长为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第一责任人制度,并开展联合监督检查,有效控制学校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患的发生,确保学校食品卫生安全。

(三十五)由南昌铁路局福州办事处负责,加强对铁路餐车食品安全卫生管理,落实原辅料采购检查验收、索证索票、台帐登记、食品留样、不合格原辅料退市销毁等制度。

七、开展食品安全关键技术应用的综合示范项目建设

由省经贸委、科技厅承办,财政厅、农业厅、卫生厅、质监局、工商局、环保局、供销社、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及有关市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单位协办。工作目标:建立蔬菜、茶叶食品安全检测和监控技术平台,建立蔬菜、茶叶、猪肉、水产品加工食品安全综合示范基地并进行示范推广,构建和初步运行食品安全监控体系和管理体系,总结形成在全省推广的应用模式。主要措施:

(三十六)由省科技厅、省农科院、福州大学负责,省经贸委、农业厅、福建农林大学和福州、厦门、漳州、泉州、莆田、南平、龙岩、宁德市政府配合,开展蔬菜、茶叶食品安全生产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

(三十七)由省科技厅、经贸委、福州大学负责,农业厅、质监局、供销社、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厦门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福州、厦门、漳州、泉州、莆田、南平、龙岩、宁德市政府配合,开展蔬菜、茶叶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

(三十八)由省农业厅、科技厅、海洋与渔业局、农科院负责,省经贸委、福建农林大学、省水产研究所、福州、厦门、漳州、泉州、莆田、南平、龙岩、宁德市政府及有关企业配合,重点在福州、厦门、漳州、泉州、莆田市建设7个食品安全关键技术应用无公害蔬菜综合示范基地;重点在福州、漳州、泉州、南平、龙岩、宁德市建设8个无公害茶叶食品安全示范基地;重点在厦门建设1个猪肉食品安全示范基地;重点在漳州建设1个水产品加工食品安全示范基地。

(三十九)由省卫生厅、福州大学负责,经贸委、农业厅、供销社、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福州、厦门、漳州、泉州、莆田、南平、宁德市政府配合,开展闽南、闽中蔬菜基地、闽南、闽东、闽北茶叶基地产品及市场销售产品安全质量监测,建立蔬菜、茶叶基地生产、运输、贮藏及销售档案管理制度,构建蔬菜、茶叶产品安全管理体系,完善蔬菜、茶叶安全信息网络和安全预警预报系统。

(四十)由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农业厅、卫生厅、质监局、供销社、农科院、福建农林大学和福州、厦门、漳州、泉州、莆田、南平、龙岩、宁德市政府配合,建立蔬菜、茶叶加工过程食品安全控制模式。

(四十一)由省科技厅、福建农林大学、福州大学负责,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供销社、省农科院和福州、厦门、漳州、泉州、莆田、南平、龙岩、宁德市政府配合,开展蔬菜、茶叶储藏、加工过程中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四十二)由省卫生厅负责,经贸委、工商局、供销社和福州、厦门、漳州、泉州、莆田、南平、龙岩、宁德市政府配合,继续对安溪县茶叶批发市场和福州市亚峰蔬菜批发市场进行流通过程的试点管理,制订蔬菜、茶叶流通过程卫生规范并在全省推广应用。

(四十三)由省科技厅、经贸委、福州大学负责,农业厅、卫生厅、质监局、环保局、供销社、农科院、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厦门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和福州、厦门、漳州、泉州、莆田、南平、龙岩、宁德市政府配合,开展蔬菜、茶叶食品安全关键技术综合应用体系建设和食品安全学科与人才培训基地的建设工作。

八、其他有关分工

(四十四)由省财政厅负责落实安排省级年度财政预算治理工作经费,并督促各市县安排落实相应资金。

(四十五)由省农业厅负责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饲料生产基地的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扩大无公害生猪、禽蛋、蔬菜、水果、茶叶和稻谷生产基地和无公害品牌产品;继续抓好10个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和4个全国无公害出口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县建设,加强对获证企业的管理,推进监管工作正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推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探索农产品产地编码和标签管理的模式。

(四十六)由省发展改革委、农业厅负责,加快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建设,2005年底前基本建成以省部级农业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为龙头,以区域性农业质检中心为补充,以市县级农业质检中心为骨干,以生产基地、农贸市场、龙头企业检测室(站、点)为基础的,省、市、县、农产品主产区(基地)、市场多层次的农业质量检测网络。

(四十七)由省农业厅负责,省海洋与渔业局、工商局、质监局配合,开展农药、兽药、饲料、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专项整治,严厉查处违规生产、销售、使用农业投入品的行为,确保农产品安全。农药标签抽查合格率要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

(四十八)由省经贸委负责继续推动全省县以上城区开展农贸市场超市化改造即“农改超”工作,提高生鲜食品在便民超市等营销方式中的销售比重。

(四十九)由省经贸委负责,有关部门配合继续在全省县以上城区开展创建“食品放心示范店(市场)”活动,有计划地培植一批能让群众放心消费的场所。

(五十)由省经贸委牵头会同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工商局、供销社制定农村食品安全“三网”建设方案,其中:由省经贸委、供销社制定“农村现代流通网”方案,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制定“监管责任网”方案,省工商局制定“群众监督网”方案,经省联席会议讨论通过后实施。

(五十一)由省工商局负责建立和完善食品经营主体准入和实施经济户口管理,加强巡查、回访、年审、监督抽查和强制检验等日常监督。要求12315申诉举报网络受理的食品案件办结率达到95%以上;设立12315站(点)的各类大中型综合市场、专业市场、批发企业、商场、超市达到75%以上。

(五十二)由省卫生厅负责,制定出台《福建省食品污染物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规划》,加强各设区市食品污染物监测网点建设,加强各有关部门协作和监测信息交流,进一步完善全省食品污染物监测和预警系统,增加监测品种、扩大监测范围,加强从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的监测,选定几个高风险食品品种开展食品安全状况调查试点,逐步建立有害物质暴露危险性评估技术,健全全省食品安全重大事件的预警和处置预案,做好重大突发食品安全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

(五十三)由省卫生厅负责,省经贸委、法制办配合起草《福建省食品超市卫生管理办法》,上报省政府批转执行。

(五十四)《福建省食品质量卫生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发展规划》经省政府批准后,由省质监局负责,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及省联席会议其它有关成员单位配合组织实施。

(五十五)由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负责进一步完善进出口动植物源性食品检验检疫监管体系建设,加强信息沟通与宣传,及时向省政府及其有关部门通报我省进出口食品安全卫生状况,加强食品安全卫生总体状况的动态评估,适时预警。

(五十六)由省委宣传部协调指导各新闻媒体和省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进一步加强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的舆论宣传工作。

(五十七)由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组织起草制定《关于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厦门市人民政府负责抓好国家和省在厦门市的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福州市重点抓好建立流通领域食品安全企业信用档案试点工作,并在制度和机制上有所创新。

(五十八)由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负责构建食品安全信息平台,组织起草《福建省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办法》,规范和统一食品安全信息的汇集和发布。开展奶制品和蔬菜两个品种规范信息发布试点工作。

(五十九)由省新闻出版局负责,省工商局、公安厅、质监局配合,开展食品商标、标识、包装物印刷业的专项整治,严厉查处非法印刷食品假包装、假标识、假商标的单位和个人。

(六十)由省联席办会同省编办、省政府法制办负责制定食品安全综合执法试点方案,并由试点市(县)政府报省政府批准后试行。

(六十一)由省政府法制办负责督促落实2005年须制定出台的省政府规章下达工作。

(六十二)由省联席办组织开展对省直及各市、县治理工作的专项督查和统计评价,福州市、厦门市列入全国实施“食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城市,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综合评价。

(六十三)由省联席办负责组织编写全省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十一五”计划,上报省政府批转执行。

(六十四)由省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指导加强农产品、食品产销各环节的行业协会建设,其中:农产品产销各行业协会由省农业厅、海洋与渔业局、林业厅、经贸委、供销社负责,加工食品生产各行业协会由省经贸委、质监局负责,食品流通各行业协会由省经贸委、工商局负责,餐饮业各行业协会由省经贸委、卫生厅负责,供水行业协会由省建设厅、水利厅负责,食品检验检测行业协会由省质监局负责。通过行业协会平台的建设,加强对企业、农户的食品安全指导和行业自律、市场监管,发挥行业协会自律作用和试点企业的示范带头作用。

(六十五)各市、县人民政府负责本辖区治理“餐桌污染”工作,根据省政府治理“餐桌污染”“十五”计划和本方案要求及当地实际,统一部署、督促、指导所辖各区的治理“餐桌污染”工作,制定具体工作实施方案报省联席办备案,组织各职能部门逐项落实,建立健全治理工作协调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建立部门和地方工作责任制及责任追究制,分解工作任务,落实监管责任,杜绝出现重大事故。

上一篇:小学语文说课稿模板三下一篇:在2011级新生入学军训总结会上的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