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课后反思

2024-10-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再别康桥》课后反思(共8篇)

《再别康桥》课后反思 篇1

A.河畔 揣靡 云彩 神采飞扬

B.斑谰 漪轮 诚恳 开肯土地

C.溶解 融化 悲愤 奋勇向前

D.家圆 山峦 犹郁 犹豫不决

2.下列音节划分不当的一项是( )

A.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B.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

C.它/歌唱在/一片/枯槁的/树顶上

D.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3.下列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方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 )

A.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

B.我歌唱在一片枯槁的树顶上

C.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D.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4.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qí)

B.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xiào)

C.向青草更青处漫溯(sù)

D.在星光斑斓里放歌(bān làn)

5.诗歌为了诗意浓郁,节奏和谐,常使用倒装句,请把没用倒装的一句找出来。

A.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B.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C.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D.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6.对《再别康桥》一诗中“但我不能放歌”的原因,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因为放歌破坏这宁静的美景

B.因为我不是歌唱家,我只是个诗人

C.因为沉默是最好的离别方式

D.因为我不愿回顾当年在这里的`追求与希望

7.下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一句运用比喻具体描绘出了死水发酵的过程。

B.“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一句通过比喻具体描绘出了死水发酵的结果。

C.“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运用比喻和拟人,形象地反映出珍珠般的水珠由小变大的过程。

D.“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运用比喻和拟人形象地反映出这沟死水已成为肮脏污浊的乐园,蚊子肆虐的天堂。

8.徐志摩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中写道:“桥的两端有斜倚的垂柳与 阴护住。水是澈底的清澄,深不足四尺,匀匀的长着长条的水草。”在《再别康桥》中,他把河畔的金柳比作“_________________”;以拟人的的手法写出了河中“长长的水草”“ 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他对康桥永久的恋情:“ _________________ !”

9.写出诗人徐志摩对康桥具体感受的意象:_________________。

10.“也许铜的要绿成翡翠/铁罐上绣出几瓣桃花/再让油腻织成一层罗绮/霉菌给他蒸出些云霞”在这节诗中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C 2.C 3.D 4.C

5.C 6.D 7.C

8.“夕阳中的新娘”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9.云彩 金柳 青荇

《再别康桥》解读 篇2

第一节诗解读:康桥母校,来而别,别而来,来又别,暗合诗题。“西天”可为实写,即诗人于船上所见;或为虚写,即康桥母校。“云彩”何等艳丽、美好,令人向往。

而叠音词“轻轻”的使用,极富音乐感,又有回环的美,营造出的淡淡的情绪弥满全诗。

第二节诗解读:用“那”领起回忆,极亲切直接,且音韵上响亮异常。谁人不知诗人在“那河畔”曾留身影?谁人不知诗人对“那河”的爱恋?“那河”并不孤单,有“金柳”。

柳树在诗人眼中为什么是“金”?此为实景。因为夕阳霞照,红彤彤,娇艳艳。柳本有情,自有倩影,何况在有情人眼中!

有情!情在神妙的比喻中。诗人竟将“金柳”喻成“新娘”!这是何等新奇的比喻,有人曾将什么东西喻成新娘吗?喻成未曾谋面渴盼见见的新娘吗?难怪倒映在波光里的树影是“艳影”!这“艳影”怎么能不在“心头荡漾”?

第三节诗解读:诗人的眼神并未停留,他还看到了“软泥”、“青荇”,你看它们在干什么?“油油地”、“招摇”。有情人眼中无物不情!诗人真真有情人!此情此景,诗人大受触动,说“我甘心做一条水草”!我也甘心!

第四节诗解读:诗人的眼神由俯视转而仰观远望,他看到了“那”“潭”!潭水在榆阴的遮蔽下表现出无限的美,变幻的美。诗人情感又起——不是清泉,是天上虹。虹,何等的美,所有的色彩,所有的美好,所有的人的念想,全在“虹”上,诗人将情感寄托在“虹”这个意象上,绚丽至极。

“揉碎在浮藻间”,实意是:潭水因浮藻动而有纹,纹碎而多之状,诗人竟说是一潭揉碎。揉碎了却更美,因为每一个碎片都“沉淀着彩虹似的梦”!作者的思绪由现实转而梦境。其实人在美景中不免做梦,做各种各样的梦,诗人之梦使诗如梦!

第五节诗解读:诗人,寻梦。

撑了一支长篙/向青草更深处/那平时不见的美/流连,忘返/有了星辉/和着星辉/在船里,放歌!

第六节诗解读:但我不能放歌!

“放歌”,又不能“放歌”,诗人情感在此有所纠结,是什么让诗人难以抉择?

原来有“悄悄”,有“沉默”。别离时的笙箫,怎会高歌,悄悄才是笙箫对诗人的体贴;夏虫也在体贴,康桥也在体贴!

此时诗人,怎能分清我是谁。我是谁?谁是我?我是康桥,我是金柳,我是青荇,我是水草,我是那潭,我还是……我与康桥,情浓得合一,情浓得不舍。

第七节诗解读:是的,再美不过康桥,但我要别离。

我要悄悄的来,更要悄悄的走。我还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总结:全诗弥满在静谧安康、幸福留连,情浓浓、波艳艳中,诗人在幸福中,我们也在幸福着。美好的诗歌总给我们美好的感念。

作者单位:山东省博兴县第二中学(256500)

《再别康桥》教学反思 篇3

作为现代抒情诗,其教学内容自然是领悟诗人所抒发的情感,这只是第一步,更为重要的是还要引导学生学习“诗人是如何抒情的”。这也成为本课的主问题。学生围绕这一问题走进文本,从字里行间去感知诗人的情感。同时,体察教学的起点非常重要。《再别康桥》不仅出现在初一年级的教材中,也出现在高一年级的教材中,二者的起点存在明显的区别。对初一学生而言,现代诗还是陌生事物,他们只能读出整体上的感悟,在深入文本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需要教师不断为学生搭建走进文本的台阶。所以,本课教学内容不仅是感悟诗歌的情感,而且还要介绍一些阅读现代抒情诗的方法。

其次,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

诗歌教学的主要方法是朗读,这一方法应该是贯穿始终的。所以,在学生品析诗句的过程中,我一直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理解通过朗读的方式呈现出来。为此,我还专门设计了一个自学活动,即小组自主学习第5—6节,在讨论其情感的基础上,以朗读的方式将这种情感呈现出来。可以说,朗读是诗歌教学的一把钥匙。但同时,仅仅依靠朗读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对初一的学生而言,他们还难以在字里行间体悟情感,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各种方法引导学生往诗歌的语言里走,所以,我分别采用了换词语进行比较的方法,对整节内容进行改写的方法,让学生领略到诗歌语言的魅力,同时引导学生不断地发挥想象,将简短的诗句转换为画面,这样,学生就在不知不觉中走进了诗歌的意境之中。

再次,关于教学过程中对学情的体察。

教学设计只是课前的一种理论上的设想,虽然教师也将学情纳入其中,但是在课堂教学中,学情是流动的,是变化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时刻关注学情的变化,并以此为依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在课堂教学中,我一直走在学生的中间,不仅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而且及时地对其进行分析,从而进行必要而有效的引导。例如学生通过诗人将金柳比作新娘,认为体现了诗人的赞美之情。这种回答是对的,但又是肤浅的,所以,我及时地将新娘一词换为“美女”。学生通过比较,很自然地感悟到诗人的爱恋之情。

最后,从整节课的操作过程来看,我至少有两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一是临场应变能力有待提升,例如还不能在现场及时地辨别学生看法的深层心理,以至于不能及时地进行引导;二是对朗读的指导不够细致。我在学生朗读的时候,提示学生要体会诗人的情感,要将这种情感表现出来,尤其提示要注意声音的高低、语速的快慢以及语调的抑扬顿挫,但是没能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指导,使得朗读指导的效果不好。

《再别康桥》教学案例反思 篇4

河津中学 杨红英

一、关于教材地位

《再别康桥》这首诗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中国现代诗三首》中的第二首。作为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开始,这个单元选编了一些中国现当代诗歌。这个单元是这一阶段文学鉴赏的开始。《再别康桥》作为中国现代诗歌中新诗鉴赏的开始,是鉴赏学习现代诗歌的典范例文,也是鉴赏其他现代新诗的基础。

二、关于教学难点

诗歌是一种非实用、非功利性的表现人类心灵世界的富已经在创造性的文学样式,是抵御物化世界的利器。在各种文学样式中,诗歌的思想感情是最难把握的。因为诗以抒情为本,情感的抒发往往比较含蓄、隐晦,所以,诗歌鉴赏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而教学中要防止僵化、片面解读,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鉴赏诗歌的多种途径、方法。如:知人论世的方法,注意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和诗人的思想状况,但背景与内容也不可、不必机械地一一对应;要抓住诗歌中的意象,尽可能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注意诗歌的表现形式和技巧等等。总之,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生活体验,启发学生的悟性和灵性。

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是高中阶段语文学习及文学鉴赏的初级阶段的开始,第一单元第二篇课文中的第二首诗《再别康桥》则是鉴赏中国现代新诗中的名篇佳作的开始,是鉴赏其他现代新诗作品的 阿基础,在教学过程中,更要防止僵化、片面的解读,而把重点放在让学生学会鉴赏诗歌的途径及方法,并能运用这些途径和方法去鉴赏其他诗歌作品。

因此,《再别康桥》一诗的教学难点是通过对这首诗的音乐、语言、意境等特点的把握,引导学生借助这节课所学到的鉴赏诗歌的途径及方法继续鉴赏徐志摩的另外两首新诗作品,进而了解徐志摩诗歌阿的艺术风格。

三、关于突破教学难点的创新教学设计

1、借助导语,创设情境,明确学习目标。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的关键在已经在学生的兴趣——求知、探索的兴趣,而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成为了评价课堂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标准。那么,兴趣是什么呢?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趋向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表现为一个人渴求深入认识某种事物,并力求接近该事物或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人一旦对某种活动产生了兴趣,就能提高完成这种活动的效率。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效率的一个重要心理因素。个体只要有了学习的兴趣,就会产生乐已经在刻苦钻研,勇已经在攻克难关的强大原动力。正因为如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就要充分而有效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只有这样,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得以发挥,课堂教学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的方式有多种,其中一种最常见的方式便是通过设计巧妙而恰当的导语,创设情境,引发学生 的好奇心,进而调动其学习兴趣。因此,我在教授《再别康桥》这首诗时,便设计了这样一段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毛泽东的两首词,初步接触了现代诗歌,也初步掌握了鉴赏现代诗歌的一些方法技巧。请同学们回忆一下,学习诗歌时,应从那些方面入手进行鉴赏呢?”这段导语,以提问的形式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听完这段话后就会立即思考这个问题,并在头脑中归纳出答案:“通过诵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体验诗中的感情。感知和分析诗歌语言,调动联想和想象,理解诗中鲜明生动的形象(意象)。品位诗歌意境,感受意境之美。”这样,这小小的一段导语,既引导学生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了复习,又引导学生领悟这节课依然是用这种途径和方法鉴赏诗歌,进一步明确了鉴赏诗歌的途径、方法,同时也明确了这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

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用下面的导语,进一步明确这节课的学习重点和难点——学习目标。“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和鉴赏现代诗歌《再别康桥》。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著名诗人徐志摩诗歌的代表作。学习时,同学们要注意把握这首诗的音乐、语言、意境等方面的特点,体会这首诗的风格特点。”把握了这首诗的风格,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点。这样,这节课的难点便十分明确了,而学生们也更加明确了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在学习过程中,有目标和无目标的学习效果会有很大的差别。尤其是在创新教育、创新学习中。学习者有目标,常常会根据目标主动地选择学习内容,并进而主动规划和安排自己的学习,即自主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充分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而创造性地学习。有人曾问:“学生是什么?”诗人罗伯特·弗罗斯对此做了这样的回答:“学生是已经有了某种知识程度而想更上一层楼的人。”他的话指出了两个重点:知识与欲望。有了一定的知识做基础,加之以相应的欲望——在学习上便称之为学习目标,学生就会有学习的动力,而有了这种积极进取的动力,便会鞭策学习者勇往直前、努力学习。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习目标的明确,往往会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并大大提高其课堂学习效率,从而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贯彻创新学习的理念、原则、方法,推动创新教育,提高学生素质。

以上便是通过恰当、巧妙的导语的设计,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

2、巧妙设疑,自主探究。

借助导语,将学生引入课堂学习氛围并明确学习目标之后,便一步步引导学生掌握与这首诗有关的内容:字词、作者简介、诗歌写作背景等,其目的是更好地学习把握这首诗。在初步了解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教师通过巧妙设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地探究课堂学习目标——重点难点。

著名文学家巴尔扎克指出:“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异议地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明家都应归功已经在此,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已经在逢事都问个为什么。”而我则要说,学习的智慧更在已经在遇事都问为什么。学习的过程,其实质是学习者不断地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疑” 是学生学习的关键。只有“疑”,学习者才能积极思考,去质疑、释疑,在不断质疑、释疑过程中,才有创新。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此,“疑问”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从而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并在这个过程中有所得和进行创新。如果在学习过程中,长期处已经在无“问题”状态,说明思考者思考不够,这样只会荒废学业。因此“问题”是学生提高学习能力的基础,进行创新的关键。但如果学生没有“问题”呢?

南宋理学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一方面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在方法指导下,不断有“疑”,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另一方面,便是教师设“疑”,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因此,在这节课里,我便设置了以下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研究:根据“两名同学介绍的背景,结合这首诗的标题,大家想一想,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作者这种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是怎样表达出来的?”“能不能举例说明?”通过这几个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把握这首诗的思想情感,欣赏了本诗美的情感,离突破本文难点又前进了一步。在把握这首诗思想情感的基础上,继续设疑提问,引导学生进一步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这首诗‘美’的地方还不止这一点,还美在它的语言它的富已经在音乐性上。请同学们就这两点做简要分析。”这一问题的提出以及学生的回答,更突显出学生对这节课的难点——徐志摩诗歌风格:节奏整齐、押韵和谐;音节抑扬、结构反复;语言清新、流畅自然;比喻新鲜、准确生动——的掌握更进一步。教师的设疑犹如溪水中的踏脚石,但想要真正度过溪水,就必须依靠学习者自己的努力。这就是指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学生的自主探究意味着在激发兴趣的基础上,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地去学习;也意味着学生逐渐摆脱了对教师、教参的依赖,有自己的观点、看法,变得独立和有所创造,这正是创新教育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实施的具体表现和创新教育所取得的成效。如这节课,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这首诗中,诗人特意选择了一些独特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惜别之情。那么,这些独特的意象为全诗营造了怎样的氛围?创造了怎样的意境?请再次朗读,体会、讨论。”学生通过讨论,明确了问题的答案,也进一步掌握了这节课的重点、难点——徐志摩诗歌风格之一:独具特色的意象(意境美)。至此,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全部被学生掌握,而距离突破难点则只有一步之遥。

3、理论联系实际,举一反三。

课堂教学进行到这里,学生已经把握了《再别康桥》这首诗的风格特色。那么,作为徐志摩诗歌代表作品的《再别康桥》,其风格特色能否代表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点呢?其诗歌的风格是怎样的呢?

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当然也是创新学习的核心,惟有实践,才有创新,脱离实践,就会扼杀创新。所以,这节课突破难点——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点——的创新教学的设计便是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即运用这节课学到的 6 鉴赏诗歌的方法去鉴赏徐志摩的另外两首较有代表性的诗歌,从而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

这两首诗分别是《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沙扬那拉一首》。在老师引导下,师生共同鉴赏这两首诗,得出如下结论:这两首诗无论是从表达情感上,还是从诗歌的节奏、韵律、结构来看,其风格特点与《再别康桥》大致相同,由此可推断:“《再别康桥》的风格可以代表徐志摩诗歌的风格。”至此,本课难点彻底解决。

为了进一步强化这节课的知识重点、难点,真正理解掌握这节课的内容,还可采用课后作业的形式引导学生加强了解,因此我布置了这样的课后作业:“比较徐志摩诗与毛泽东词的风格有何不同,并能阐述其不同的原因。”这样,理论进一步和实践相结合,通过比较鉴赏,使学生触类旁通,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四、关于教学效果

这节课由已经在采用了这种创新教学设计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学生讨论、回答问题积极踊跃,极大地发挥了自身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课堂效果很好,学生学习效果也很好。

再别康桥 篇5

曙光中学 XXX

一、教学理念

情感自我体验,唤起爱学。

开放自主协作,培养会学。

联想探索实践,鼓励善学。

二、教材研究

1、学情分析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往往对那种纯粹的、原始的、本真的情感体会较为肤浅,《再别康桥》是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传世之作,有极高美学价值,它所抒发的离愁别绪是人类共同的情感经历,通过诵读容易将学生带人诗境,唤醒他们沉寂的真情,从而引起强烈的共鸣。

2、教材地位及作用

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审美创造力是语文学科的任务,高中语文

自主学习能力的缺失,鉴于此我把本课的重难点作了如下设定:

教学重点:领悟诗情,获得情感体验;品析“三美”, 感受艺术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通过意象体悟诗人情感的鉴赏能力及查询收集、整理归纳、协作探索的能力。

三、说教法

本课采用以诵读法为主其它教学法为辅的综合教学法。

诵读法:诗歌是情感的艺术,多诵读有助于学生很好地把握内容理解作者情思,从而获得自我的情感体验,诗歌的语言是独特的、精练的、优美的,诵读有助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诵读是诗歌教学不可或缺的方法。我遵循“怎样读――为什么这样处理”逐字逐句落实朗读,在分析中完成教学目标中的认知目标。

发现问题法: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考,当然教师要进行适当的目标控制,否则将流于为提问而提问的形式。

四、说学法:

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尤为重要。教是为了不教,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要比单纯的知识传授要重要得多。

1.诵读法 :这是阅读诗词的一般方法

2.联想鉴别、协作探究

徐志摩是现代诗坛独具魅力的诗人,单凭一首诗是很难“窥一斑而知全豹”为更好地培养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鉴别能力,我们引入联想比较法。学生可课外查寻有关抒写离愁别绪的诗词和课文进行比较,另外可以引导喜爱徐志摩的学生阅读诗人的其他诗并作进一步深人钻研。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结合本单元几首诗歌,由复习旧知导入。

2.课件展示完成作者及背景介绍

“知人论事”在文学作品类的教学中是必要的。因为每个诗人都是独特的,每首诗都有它产生的社会根源及个性特点。因而对诗人的生活背景、遭遇作适当 的介绍,可以帮助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深入理解诗歌的情感。

3.诵读体味(教学重点的解决)

先让学生自由朗诵。要求学生谈谈对全诗的整体感受教师稍加点拨,答案不需标准,只要整体把握正确即可。然后逐字逐句指导朗诵并结合作者独特的人生际遇分析本诗所体现的诗情和艺术上的“三美”,从而达到准确把握作品主旨的目的。这种引导是循序渐进的,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4.鉴赏品评(教学难点的解决)

物象——意象----意境:体会作者通过意象选择营造的意境。

5.知识巩固迁移

为了拓展学生的阅读,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我布置作业让学生利用课件进行复习,自学徐志摩的另一首离别诗《沙扬娜拉》,并进行比较赏析。

《再别康桥》备教手记 篇6

怎样体现“同课异构”的“异”?我决定进行一次大胆的尝试,将“体悟”作为《再别康桥》的基本教学策略,放手让学生去“寻觅”诗情。

何谓“体”?即入乎诗中,以诗人的诗句为媒介,与诗人晤见、对话、交流。何谓“悟”?即出乎诗外,感受诗人的思想情感并生成新的思想与新的情感。我认为,诗歌阅读教学是否有效,绝非单向浅表地积累语言、分析意象、掌握技巧,而应在体悟的基础上,理解诗人倾注在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实现读者与诗人心灵的对话、灵魂的拥抱、精神的交融和思想的同构。“体悟”最忌“庖丁解牛”式的分析,而应空出学生心智的杯子,留给学生自主赏析的空间,让他们自我揣摩、自我发现、自我讨论、自我评价。

读,是体悟的最佳方式。这节课,我放手让学生围绕“读”展开:初读,感知质疑;美读,达意通情;议读,明象入境;参读,知人论世;写读,会意表情。如果学生通过学习《再别康桥》能达到朱自清所说的“喜欢去读,读了之后还是喜欢”,“体悟”式诗歌教学就达到了预期效果。

初读:感知质疑

上课前第6天,我与授课班级语文老师通了电话,请他代我布置两道预习题,并委托语文科代表将同学们的预习情况汇总,通过电子邮箱发给我。预习题为:

1.朗读全诗2—3遍,简要概括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阅读这首诗歌后,你有哪些疑惑?

上课前第4天,我收到语文科代表的汇总材料。

关于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学们有以下几种看法:

1.抒发对康桥的依依不舍之情。2.表达刻骨铭心的离别之痛。3.表达离开康桥时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4.表达离别母校的哀愁。5.表达对母校的眷恋、热爱和不舍。

阅读这首诗歌后,同学们的疑惑很多,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关于标题的:

为什么是“再别”康桥?上一次告别是在什么时候?

关于诗歌内容的:

1.为何“轻轻地来”又“轻轻地走”?

2.一般离别诗离别的是人,这首诗离别的为什么却是“西天的云彩”?

3.为何将“河畔的金柳”比作“夕阳中的新娘”?

4.为何写青荇在水底“招摇”?作者又为何“甘心做一条水草”?

5.“彩虹似的梦”指什么?

6.作者为何要寻梦?寻什么梦?诗人想“放歌”,放什么歌?为什么连夏虫也为诗人沉默?

7.为什么“悄悄”会成为“别离的笙箫”?

8.作者十分留恋康桥,为何又“不带走一片云彩”?

关于诗歌形式的:

1.这首诗的首尾两段语意相似,节奏相同,开篇“轻轻的”与结尾“悄悄的”能否互换?

2.这首诗的单行与双行错开排列,为什么要这样排列?

接到科代表发给我的预习情况汇总材料,我心头暗喜:能提出这些问题,说明孩子们已经与诗人和作品展开了对话,而且这些问题很典型,有很高的思维“含金量”。

上课前第3天,我追加了三道预习题:

1.检索“徐志摩”的相关资料。如果在徐志摩前加三个限定词或短语,你准备加哪三个?为什么?

2.以“徐志摩与康桥”“1928年前后的徐志摩”为关键词,检索相关资料。

3.以“新月诗派”为关键词,检索相关资料。

美读:达意通情

“南粤名师大讲堂”活动如期在韶关市乳源高级中学举行,我上第二节课。

简单导入新课后,我让学生“美读”课文,以求“达意通情”之效。

第一步,自由朗读,整体感知。要求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读准字音,力求停顿、节奏、重音与诗歌的感情基调统一。

第二步,走近新月诗派,老师范读。

提问学生(解决学生课前有关诗歌形式方面疑惑):这首诗的单行与双行错开排列,为什么要这样排列?哪位同学能结合“新月诗派”的主张解答这个问题?

不少学生检索过“新月派”相关资料,解答得很圆满。

1.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两两错落有致,字数基本相同,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新月派“三美”主张之“建筑美”。

2.每节押2、4句韵(韵脚分别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诵读时给人一种旋律感,首尾呼应复沓,曲折回环,首尾圆合,气韵浑成。——新月派“三美”主张之“音乐美”。

3.每一小节都是一幅画,并且是一幅流动的画。如“挥手作别云彩”“青荇水底招摇”“撑篙漫溯寻梦”“笙箫夏虫沉默”等等。——新月派“三美”主张之“绘画美”。

为体现新月派“三美”主张之“音乐美”,我给学生范读时,尽量用舒缓、低沉的语调,轻柔、和谐的节奏,读出诗歌的韵脚形成的旋律感,读出诗人对康桥一草一木的爱恋和不舍。

第三步,细读美读,想景悟情。

朗读作品必须从全篇着眼,深入探究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找到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依据。因而,我组织学生交流初读的感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绝大多数的意见是:表达了离别时对康桥的眷恋、热爱和不舍。

指导学生细读美读,入乎其内,把自己想象成徐志摩,进入康桥这一特定情境之中,去品尝语言的滋味,“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叶圣陶先生语),以期读出对康桥的眷恋、热爱、不舍。细读美读开始后,课堂上书声琅琅。或品味佳句,或背诵全文;或摇头晃脑,或闭目沉吟:全班同学都陶醉在诗歌意境中。

议读:明象入境

诗歌教学,不能忽略意象及其隐喻,诗言情,往往不是直白地抒发情感,而是借助一些优美的意象,把情感寄托其中,对它精心描绘。但老师一味解读“意象”,又势必影响学生的“体悟”,于是,我让学生围绕“情感与意象”展开议读,以期达到“明象入境”之效。

先抛出问题。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反之,作者对康桥的眷恋、热爱和不舍之情也会借助一定的“意象”表达出来。请大家再读课文,想一想,哪些地方最能表达作者对康桥的“眷恋、热爱和不舍”之情?

通过再读课文,不少学生找到了作者情感的投射点。

同学们关注到以下典型意象:

“云彩”。有同学认为,指漂浮不定。诗人在实现人生理想的路途上几经风雨、坎坷,但理想终难实现,他的心灵也像浮动的云彩,找不到可以憩息之地。也有同学认为云彩,指心爱的女子和美好的感情。

“金柳”。“柳”“留”谐音,有惜别的含义。夕阳照射下的柳树,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色。金色的柳条随风摇摆,秀美婀娜,好像美艳的“新娘”,形象逼真地写出了金柳的美好姿态,又传达出诗人的无限欢喜和眷恋之情及浓烈的温柔之爱。“艳影”在诗人“心头”“荡漾”,物我合一,情景交融。谁舍得离开美丽的新娘呢?可见康桥在徐志摩心中的地位。

“青荇”。青荇是油油的,让你直觉到它的生命力的旺盛;在柔波里招摇的意象,是诗人对自己在康桥幸福生活的隐喻。并有向诗人打招呼,欢迎诗人之意。“甘心”两字,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永久恋情,愿意永远流在康河,“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很一般的景物为什么会在诗人的眼里变得如此美好?因为这些景物上寄予着作者对康桥的无限留恋。柳草本无情,有情的是诗人。

“榆阴下的一潭”。榆荫下的那一潭清泉叫拜伦潭,杰出的浪漫主义大诗人拜伦就在这里绽放理想。年轻的徐志摩也是在这里成为拜伦思想的追随者和崇拜者。他那对“爱、自由和美”的追求正像天上的虹霓一般美丽,沉淀在潭水中,幻化成彩虹似的梦。这清泉是诗人的青春,是诗人的梦想与追求,他如何能不如痴如醉地爱着它呢?

“笙箫”。笙箫渲染凄寂的氛围。在本诗中,诗人也想以吹奏笙箫的方式来倾吐内心别离的忧伤,可是他不忍打破寂静的氛围,不忍搅扰了心中圣地的安宁,所以只能将“悄悄”作为“别离的笙箫”。虽然未闻笙箫之音,但诗人内心的惆怅之情、与康桥别离的万般不舍、依恋之意以及独自离开的凄凉之感已尽显无遗。

意象是诗人情感的载体,才子隐秘的情思是深深隐藏在意象中的。徐志摩正是以古典意境,写剑桥物事,用熟悉置换陌生,完成了对“康桥”的艺术再创造。解读这些意象,学生才能走进徐志摩的内心世界。

参读:知人论世

以诗人的诗句为媒介,与诗人晤见、对话、交流,这属于“体”的层面,要进入“悟”的层面,还得“出乎诗外”。我们知道,任何作品的形成都是有“根”的。这些“根”一般是触动作者灵魂且久久萦绕心际的事件,这些构成了创作的源动力,它们一旦遇到外界的触发,就会以文字的形式像“枝叶”一样勃发出来。如何寻觅到“根”的影子呢?结合课前安排的检索资料的预习,我让学生进入“参读”(借助参考资料开展深入阅读)环节,以期“知人论世”。

我分三个话题让学生进行交流。

其一,如果在徐志摩前加三个限定词或短语,你准备加哪三个?为什么?下面是对学生交流情况的整理:

富家子弟徐志摩——徐家的长孙独子,其父为海宁商会会长。

聪明绝顶的浪漫才子徐志摩——少小聪慧,常年第一。北大才子,两年半拿到学士、硕士学位。

因康桥而改变人生轨迹的徐志摩——放弃博士学位;放弃做中国的“汉密尔顿”而走入诗人的行列;放弃原配,追求“灵魂伴侣”;主张离却堕落的文明,回归自然的单纯……

多情的徐志摩——与大家闺秀张幼仪(1922年离异)、“人艳如花,气质如兰”林徽因、一代才女陆小曼之间的情缘。

诗人徐志摩——创办“新月派”(新格律派),主张“三美”。

英年早逝的徐志摩——1931.11济南党家庄因飞机失事而英年早逝。

大学教授徐志摩——上海光华大学、北京大学教授。

其二,徐志摩有怎样的康桥情结。学生搜集到的资料也不少。如:

1.徐志摩对康桥“情有独衷”。1921年至1922年间,在剑桥大学研究院学习。1922年回国后,他写了《康桥再会罢》。1925年4月重游康桥,归国后写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1928年8月重返康桥,回国途中写下了《再别康桥》。

2.徐志摩写过很多赞美康桥的文字,康桥早就成为其生命的一个重要因子。

康桥!汝用为我精神依恋之乡!此去身虽万里,梦魂必常绕汝左右。——《康桥再会吧》(1922年离开康桥时作)

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河。——《我所知道的康桥》(1925年7月再次访问康桥后,1926年1月写此文。)

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徐志摩《吸烟与文化》

3.康桥:徐志摩、林徽因相识、相恋的地方。在康桥,他结识了影响他一生的林徽因女士,随之解除了和张幼仪的婚姻。1923年1月《致梁启超的信》中说得明明白白:“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惟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2009年,《南方人物周刊》选出“60年来中国最美12位女性”。 中国第一名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分林徽因被列为60年最美女性之首,颁奖词为“美与智慧的绝唱”。

4.胡适《追悼志摩》中写道:“他(徐志摩)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在徐志摩看来,康桥的两年,他才真实地找到了爱、自由、美。

其三,1928年前后的徐志摩。有关1928年前后徐志摩的资料学生搜集得较少,老师做了部分补充。大致包括三方面内容。

1.社会政治理想破灭。

(中国)“道德、政治、社会、宗教、文艺一切都破产了。”——徐志摩《落叶》

1928年,徐志摩在“五三惨案”当日的日记中对时事发表意见:“中央政府是昏庸老朽收容所,没有一件我们受人侮辱的事不可以追源到我们自己的昏庸。——徐志摩5月3日日记

1928年7月,徐志摩谈国内形势:“虽然国民党是胜利了,但中国经历的灾难极为深重。”——邵华强:《徐志摩文学系年》

1928年12月23日:“我每当感情冲动时,每每自觉惭愧,总有一天,我也到苦难的人生中间去尝一份甘苦。”

——徐志摩致陆小曼的信

2.甜蜜的爱情梦破灭。

1926年农历七月初七,中国的“情人节”,徐志摩与陆小曼在北京北海公园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婚礼上,梁启超霍然站起,宣讲了有史以来“最坦诚”、“最直率”、“最另类”的证婚词:“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以至于学无所成,做学问不成,做人更是失败,你离婚再娶就是用情不专的证明!陆小曼,你和徐志摩都是过来人,我希望从今以后你能恪遵妇道,检讨自己的个性和行为,离婚再婚都是你们性格的过失所造成的,希望你们不要一错再错自误误人……我希望这是你们两个人这一辈子最后一次结婚!”可自己以极大的勇气和热情艰难争取来的爱情(徐陆恋)并不如意,且由于陆小曼开销太大,为生计在北京、上海两地奔波,这一时期的徐志摩心身俱疲。

徐志摩《〈猛虎集〉序》中提及1928年前后的生活状态:“且不说诗化生活一类的理想那是谈何容易实现,就说平常在实际生活的压迫中偶尔挣出八行十二行的诗句都是够艰难。——最近这几年生活不仅是极平凡,简直是到了枯窘的深处。”

1928年3月21日,灵魂伴侣林徽因与梁思成结婚。

3.1928年徐志摩重返康桥是为了重寻旧梦,排遣心中的苦闷。

1928年给英国友人恩济之的一封信中说:“我这一次故地重游,是带着再寻旧欢的痴想的。”

交流完这些有关诗人及其创作背景资料的交流,我又展示了同学们预习时提及的几个问题:

为什么是“再别”康桥?上一次告别是在什么时候?为何“轻轻地来”又“轻轻地走”?“彩虹似的梦”指什么?为何要寻梦,寻什么梦?诗人想“放歌”,放什么歌,为什么连夏虫也为诗人沉默?作者十分留恋康桥,为何又“不带走一片云彩”?

同学们热情高涨,很快谈出了自己的理解。我又进一步提问:诗人艾青说:“一首诗必须具有一种造型美;一首诗是一个心灵的活的雕塑。”结合我们交流的背景材料,大家探究一下,徐志摩仅仅是在与母校告别吗?

“诗歌是凝练的艺术”。如果孤立地让学生去阅读作品,不一定能深入把握诗歌内涵。我们要想真正读懂一首诗,还要学会知人论世。因学生对诗人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其人其事有了较多把握,他们得出的多元化的结论也令人欣喜。有人说,诗人告别的是在母校学习期间美好的时光。有人说,诗人告别的是甜美的爱情。有人说,诗人告别的是集爱、美、自由于一体的人生理想。有人说,诗人告别的是集平等、博爱、自由于一体的社会理想。有人说,诗人告别的是 “精神依恋之乡”有人说,诗人告别的是美:美丽的人生境界。有人说,诗人告别的是“真我”。这些思考,不仅涉及生活、社会、文学、层面,甚至涉及美学、哲学层面,学生达到了“体悟”中“生成新的思想与新的情感”的境界,令我和全场听课老师都惊叹不已。

写读:会意表情

初读,美读,议读,参读,只是停留在思想意识层面上,不一定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深刻的记忆,因此,我安排了课外“写读”环节,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潜力,以期达到“会意表情”之效。

我给学生提供了几种“写读”的参考样式。

1.以诗解诗。化用古代诗人的诗句,解读《再别康桥》。

如第1节,可用周邦彦《拜星月慢》中的“画图中、旧识春风面”以及李商隐《无题》中的“相见时难别亦难”来解读。

第2-6节,可用黄庭坚《喝火令》中的“烟水数年魂梦,何处可追寻?”或将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诗句化用为“人面不知何处去,金柳依旧夕照中”进行解读。

第7节,可将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诗句化用为“再别康桥去,凄凄满离情”进行解读。

2.将诗歌内容转换为对联。

第1节“寂寂”对“轻轻”,第2节“波光艳影心头照”对“柳色残阳河畔依”,第3节“青荇摇底蕴”对“康河漾柔波”,第4节“一潭清泉榆荫下”对“半梦彩虹浮藻间”,第5节“一船好梦美”对“半夜欢歌稀”,第6节“往昔欢娱随日月”对“今宵沉默恨笙箫”,第7节“一天云彩”对“两袖风情”。

3.将新诗改写成律诗或词。

如,《七律﹒再别康桥》:“轻挥衣袖别西云,河畔柳柔波映人。泥上荇花游梦境,舟旁榆荫荡春心。长篙慢溯星歌放,短笛悠然月曲沉。回首今宵虫默语,离诗昨夜剑桥吟。”

《水调歌头.再别康桥》:“又到康桥处,金柳夕阳照。温柔云彩招唤,泥软草轻摇。寻觅当年踪影,心底丝丝流动,迷醉伊人笑。水静羞颜里,愿化草青苗。徘徊踱,情留驻,路飘遥。池潭碧绿,揉碎虹梦万千条。只想放歌一曲,眉敛沉吟难语,回首望天霄。默默更凝重,离去笛音消……”

4.选择喜欢的一两个诗段用散文化的语言再现志摩“心中美丽的康桥”。

如:黄昏中的夕阳真多情啊!为河边的柳树镀上了一层妩媚的金色。金色的柳条随风摇摆,姿态婀娜,影子映在清澈的水中,就像美艳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康河的水波中荡漾,也在我的心头荡漾,如此美景我怎能离去!

5.以告别母校为主题,或者选取一个最感动你的生活瞬间或细节,写一首小诗。

这节课,得到与会专家、同行、学生的一致好评,不少学生课后通过电子邮件与我交流,继续探讨《再别康桥》相关问题,有不少同学因学了这首诗后喜爱上徐志摩,喜欢上诗,甚至有同学找来《人间四月天》来看,这也许就是朱自清所说的“喜欢去读,读了之后还是喜欢”的境界吧。

再别康桥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感受康桥柔美秀丽的风光,体味作者对康桥深深依恋之情。感受《再别康桥》的情感美、意象美、韵律美。

2、指导学生鉴赏诗歌的方法,提高审美情趣。

3、体会徐志摩感情方式与个人体验在其诗歌中的融合,培养人文情怀。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课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上网搜索康桥图片、徐志摩头像、《再别康桥》诗题、配乐朗读录音等与课文相关材料,培养学生搜索信息的能力。、学生课堂展示自己收集的资料,并配以画外音。如:

“这座桥,风景秀丽,闻名遐迩;这个人,风流倜傥,才华横溢;这首诗,清新空灵,载誉中华。你想欣赏这座桥,走进这个人,感受这首诗吗?”

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学生自读课文,完成自读思考题。

(1)学生自己介绍徐志摩的生平与创作概况。

(徐志摩是一个生来就为追寻感动的诗人,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颗耀眼的彗星。康桥是他的知己,是他的“精神依恋之乡”。诗人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诗人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芽的。”)

(2)这首诗,让人感到很美,大致说说你觉得美在哪里?

(这首诗美在情感,美在意象,美在韵律。)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4)作者再来康桥,再别康桥,来去都有什么特点?(轻轻地、悄悄地)为什么要这样?(对它爱得情深意挚,深情款款,如“慈母之于睡儿,缓抱软吻”,深怕惊醒了它。)重回康桥,哪些美景深深吸引了他?

(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榆荫下的一潭清泉,是天上虹;是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星辉斑斓,夏虫鸣叫。)

常言“花红柳绿”,在作者笔下,河畔的柳树为何是“金”色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因在夕阳中。把柳树比做新娘,用暗喻把柳树比做新娘,既写出夕阳下泛着金光的柳树的美丽美好,也表达了对康桥自然之美的喜爱之情。)

文中还用暗喻的是哪一句?

(那柳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清泉一般是碧绿的,作者为何将它比做“天上的彩虹”?

(河身妩媚不仅有榆树清水,还有岸边的绿树红花和在此洗涤的腮红颈白的少女。是-屏绣康河。)

怎么理解“悄悄是别离的笙萧”一语?

(“笙萧”是中国传统的用以抒发感情的乐器之一,此时他生怕打扰惊醒了他心爱的康桥,只能悄悄欣赏,默默作别。)

诗中哪一句最能表达诗人对康桥的感情?

(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条水草!)

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怎样理解?

(对康桥依依不舍,希望永远与之相依相偎相生相伴永不分离的感情。)、课堂讨论,交流自学所得。、教师小结。

(以上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从诵读中感知课文内容,既让学生了解诗歌的内容和蕴涵,又提高了学生整体把握诗歌意蕴的能力。)

三、品味鉴赏,体景悟情、体验情感美

(1)这首诗感情真挚,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播放配乐朗读录音,学生自由朗读。初步领会: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2)诗歌第一节和最后一节在语言上同中有异,请仔细揣摩其中的意味,说说这样写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第一节三个“轻轻”一再叠用,给全诗定下了抒情的基调,抒发了诗人对母校的虔诚恭敬,剑桥大学在诗人心目中崇高而伟大,诗人用自己的形象烘托了剑桥大学。最后一节用“悄悄”与“轻轻”遥相呼应,形成回环复沓之美,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难舍难分。作者只身轻轻来到康桥,又独自悄悄离开,与康桥宁谧的意境相符;他不愿惊动心爱的康桥,与他对康桥喜爱眷恋之情相吻合;叠音词“轻轻”与“悄悄”,回环复沓,有轻微跳跃的音乐美。)2、感悟意象美

(1)诗中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意 象感 情

云 彩难舍难分

金 柳欢喜、眷恋

青 荇对康河永久的眷恋

潭 水将留恋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长篙、星辉感情达到高潮

(这些意象都是柔美而抒情的事物,浸透了作者对康桥永久的恋情。作者甚至想永久留在这里,“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全诗通过这些意象构筑了梦幻般的氛围,如一首小夜曲,让人如痴如醉。)

(2)听老师诵读,想象夏夜星光下,诗人独自泛舟康桥,默然寻梦的画面,感悟诗歌的意象美。、品味韵律美

于诵读中感悟

诗节匀称,诗句整齐

用韵细蜜精巧

音乐和谐,节奏感强

回环复沓

(全诗共7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压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像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7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这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总体感知诗歌的情感、意象和韵律美。

(1)学生分组朗读诗歌。

(2)教师与学生配合朗读诗歌。

(走进《再别康桥》,我们能感受到旖旎迷人的风光,清新如画的别离,淡淡如烟的哀愁,兴奋热烈的眷恋,梦幻般的惆怅;走出《再别康桥》,我们依然觉得唇齿留香,含蓄隽永。)(3)背诵诗歌。

(徐志摩的新诗以情感美、意象美、韵律美铸就了其诗歌清新空灵的独特风格。以上教学环节,着力引导学生从这三方面感悟美、体验美、品味美,从而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

四、比较鉴赏,拓展延伸、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等)

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相比较,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再别康桥》教案 篇8

【学习目标】

1、感知《再别康桥》的诗意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2、学会新诗的鉴赏方法。

A.通过教师的指导朗读学会欣赏诗歌的音乐美。

B.通过教师的分析赏析,学会从诗歌的意象及形式等方面入手赏析诗歌。

【学习重点】

1、诗人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

2、《再别康桥》的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欣赏法。【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预习

1、志摩其人

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富商家庭。笔名云中鹤、南湖、诗哲。中学与郁达夫同班。1916年考入北京大学,并于同年应父命与年仅16岁的张幼仪成婚,1918年赴美留学,1920年赴英国,就读于剑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其间徐志摩于婚外爱恋林徽音,并于1922年3月与元配夫人张幼仪离异。同年8月辞别剑桥启程回国。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经常发表诗作,1923年与胡适等成立新月社,为主要成员,1924年,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任翻译,后随泰漫游欧洲。同年认识有夫之妇陆小曼并相恋,1926年10月,与陆小曼结婚,1927年在上海光华大学任教授,1929年兼任中华书局编辑。1930年秋,应胡适之邀,到北京大学任教授。在此期间,徐志摩为了生计,往返于北平与上海之间疲于奔命,然而仍旧难以满足早已移情别恋的陆小曼,只是碍于旧情与面子,不好再次离异。他已陷于深深的痛苦中。1931年11月19日,从南京乘飞机去北平,途中飞机失事,不幸遇难,死于泰山脚下,时年35岁。

他的不少诗作,神秘、膘胧、感伤、颓废的倾向明显,但也不乏语言清新、比喻贴切,具有轻柔明丽风格的佳作。选自《猛虎集》的《再别康桥》就以音节和谐、意境优美,备受读者们的青睐。1931年11月19日,他搭“济南号”飞机从南京到北京,在距济南50里的党家庄,忽遇大雾,飞机触山着火,不幸遇难。“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再别康桥》中的诗句竟成了他的语言,他真的化作一片“云彩”,时年仅36岁。

2、写作背景

《再别康桥》这首诗,较为典型地表现了徐志摩诗歌的风格。此诗作于徐志摩第三次欧游的归国途中。时间是1928年11月6日,地点是中国海。但他这次重游康桥的时间,却是在7月底的一个夏天。他是在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家里逗留了一夜之后,事先谁也没通知,就在一个晴朗的下午,一个人怀着砰砰直跳的激动心情,悄悄地到康桥来找他的英国朋友的。所谓“康桥”,即“剑桥’,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因徐志摩年轻时曾在此读书、生活过,结识过许多英国朋友,故对此常怀有一股特殊的感情。遗憾的是,因他事先没有联系好,他所熟悉的英国朋友一个也不在,只有他所熟悉的康桥,在那里静静地等待着他。于是,他一个人就在他七八年前曾经生活过的每一块地方、每一个角落,静静地散起步来,那过去的一幕幕生活图景,又重新在他的眼前展现…由于他当时比较忙,又赶着到达廷顿庄去会见另一位英国朋友,故未把这次感情的活动记录下来,直到他乘船离开马赛的归国途中,面对汹涌的大海和辽阔的天空,才展纸执笔,记下了这次重运康轿的切身感受,表现了一种含着淡淡忧愁的离情别绪。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3、新诗特点:中国新诗是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文学进入了光辉的现代时期而形成的。把“五四”以后的诗歌视为中国诗歌的一个独立阶段和特殊部分,称之为新诗,不仅因为它在时间上属于现代,更因为它反映了中国诗歌现代化的进程,是现代意义上的诗歌,这也就是新诗之所以新的所在。就其主流而言,新诗的特征主要为:

(一)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锋和一个纵队,在科学与民主的文化启蒙下,它是以现代的民主主义、社会主义思潮为思想基础的,集中表现了对于人的命运和人民命运、民族命运的关注,并在创作主体的个性、自我意识和描写对象社会化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加强。

(二)以改变诗歌语言为突破口,以白话为武器,经历了真正的“诗界革命”,而与旧传统决裂,有意识地摆脱古典诗词的严整格律,终于实现了“诗体的大解放”,“从很接近旧诗的诗变到很自由的新诗” 从而形成了完全独立于传统的诗词之外的崭新诗歌形式,并建立起现代诗歌的新传统。

(三)新诗既以旧诗为革命对象,则自必以引进外来形式为诗体模式,我们的新诗在‘五四’时代基本上是从外国诗(主要是英国诗)借来音律形式的”(朱光潜《新诗从旧诗学习得些什么》,因而它乃是‘累积了几百年世界进步文学传统的一个新拓的支流”,在中国诗歌流变史上,是“截然异质的突起的飞跃”。这样就决定了中国新诗不断接受外来影响并溶化自己民族风格中,以致在语言铸造和诗艺运营上,愈来愈与外国诗歌趋同,逐渐增加了它的世界性色彩。

(四)新诗诚然完成了旧传统的打破和新传统的建立;但打破或者叫决裂,并不意味着割断,而只能是扬弃与吸收、批判与继承,也就是推陈出新。不推陈便不能出新,而没有可推之陈也便没有可出之新。每一时代的新诗歌,总是在民歌和前代诗歌基础上,吸取其他民族的新因素而生发创造出来,但它的根须却必然深深扎在社会现实生活的土壤中。

人所共知,胡适是新诗最早的开拓者,从1915—1916年就着手白话诗的试验,一开始就朝着打破旧诗词最顽固的语言形式移桔的方向冲击:“若想有一种新内容和新精神,不能不先打破那些束缚精神的枷锁镣铐”。他主张:诗要“合乎语言的自然”,“话怎么说,诗就怎么写”,他曾说:“诗歌革命自何始,要须作诗如作文”,他把这种“诗探索”叫作诗的“尝试”,并概括为“诗体的大解水’(《谈新诗))。

4、意象:既是诗歌形象化的基本要素,那它就广泛存在于诗歌作品之中,因此理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就意象的分类而言,大体可分为六类

1、实体意象(简称物象或实象)。即由现实中客观存在的事物的具象在诗人胸中、笔下的艺术反映。

2、虚幻意象(简称虚象)。系由诗人大脑对客观现实作哈哈镜式的变态反映、从而幻化虚构出的非现实中存在的幻象,诸如梦境或神仙鬼蚊世界中的种种意象,还包含一着神仙大显神通与鬼蜮兴妖作怪的虚构事象。

3、事态意象(简称事象)。在诗人脑中和笔下反映出的种种事态的各自进程及其前因后果,诸如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成因等。

4、自然力意象。即自然现象中那些可见可闻可感可触的现象在诗人脑中和笔下的反映,如朝晖夕阴、寒来暑往、雷鸣电闪、雨雪阴晴、风云变幻对诗人情绪的具体影响等等。

5、时间意象。乃是反映在诗人头脑中和行于笔下的晨昏昼夜、春夏秋冬、古往今来的诸多意象。

6、空间意象。反映在诗人脑中、笔下的意象的空间位置与距离之类,诸如上下四方、远近高低、长短宽窄、大小粗细等等。须注意的是:后面这两种时空意象,在具体的诗歌作品中往往不是孤立存在,而总是与前面四种意象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因而更富有表现力。

在具体诗作的选题、构思、立意、表达的创作过程中,诗人们总是根据自己特定的创作意图,在自己头脑的“万花筒”里对一连串的意象进行定向筛选、拼接与组合,从而创造出千姿百态的诗的形象、诗的意境来,并隐含或包孕着诗人的情思意趣。由于对诸意象的筛选、拼接、组合的方式各各不同,也就形成了各不相同的表现手法,便具有各自不同的妙趣。就意象之间联系方式而言,大体就有:意象叠加、意象脱节、意象组合、意象并列、意象切割、意象密聚。意象示现、意象隐现和全意象等;乃至意象造型等也非与此不无关系。

课堂教学

一、情景导入(3min)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一首带有淡淡哀愁的离别诗牵动了多少文人学者的心。徐志摩,他就这样悄悄地来,又这样悄悄地走了。诗人志摩是怎样一个人呢?让我们和志摩一起《再别康桥》,走进诗人内心。(检查背诵)

二、沉浸思考(8min)

1、本文在意象的选择上独具特色,请同学们找出本文的意象分别是哪些?

2、讨论这些意象的选择有什么作用? ------串讲诗句

3、《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哪三美?

三、激情展示(8min)

1、明确: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景物。

2、A、全诗以离别康桥时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第1节,连用三个“轻轻的”,实写只身悄悄来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同时透露了难分难舍的离情,并且以轻微跳跃的节奏,衬托了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给全诗定下抒情的基调。

第2节,写岸边柳树倒影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

第3节,写康河的水草,道出了诗人对康桥永久的恋情。第4节,写榆树下的青潭。诗人融情人景,将留恋全都融入康桥的风光中。

第5节,诗人感情达到了高潮。他幻想着撑一杆长篙,泛舟到青草更青处寻他“彩虹似的梦”,“向星辉斑斓里”放声高歌。

第6节,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悄悄吹奏别离的签萧,在沉默中体味别离的惆怅。诗境依旧复归和沉浸于寂然。

第7节,跟开头呼应。“云彩”本来是不能带走的,然而诗人却说“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夸张手法,表露出诗人不愿惊动他心爱的康桥的一片情意。这里,节奏相同,但以词句的变换融入更多的不得不离去的哀愁。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得化不开”的感情,于“沉默”、“轻轻”、“悄悄”中表现了出来。B、第一节:借代 第二节:暗喻 第三节:拟人 第四节:移就、夸张

第五节:照应开头 第六节:暗喻、拟人、移情 第八节:重叠复唱

C、寄托情感寻求解脱的诗歌有个共同的抒情特点,其抒情结构大体表现为:“物我相对”→“物我相融”→“物我相对”。读者在诗的开头往往能看到一个清晰的抒情主体,因某种现实原因而面对着一个或物象或情境的客体。然后,因出神于这些物象或情境,使抒情主体融于客体中,或神与物游,或物我皆忘。当神游或忘我到达极致后,不能继续维持这种物我和谐时,抒情主体会幡然回到与客体的相对之中。这种抒情结构常常被诗人用来表达失意之后的虚幻寄托、抑郁萦怀的短暂解脱。

D、诗人告别康桥时,避开送行的人,周围的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等平常物象,而选取云彩等自然景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如把河畔的金柳喻成夕阳中的新娘,这样就把无生命的景物化作有生命的活动,温润可人。柳树倒映在康河里的情景,浸透了诗人无限欢喜和眷恋的感情。夕阳照射下的柳枝,渡上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那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像美丽的新娘。这波光里的艳影,在水中荡漾,也在诗人的心头荡漾。景中见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在一起。其他意象的选择也如此。绿油油的水草在柔波里招摇,仿佛在向诗人招手示意。而到晚上泛舟归来,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诗人的快乐通过恰当的意象选择达到了顶点。这正是本诗意象选择的独具特色之处。

3、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A、形式:四行一节 错落排列 字数相近回环呼应——建筑美

明确:首句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象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阙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槃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首尾回环呼应、结构严谨,给人以整体之美。

B、语言:节奏感 旋律美 弹跳性——音乐美 明确:这首诗像一首肖邦的小夜曲。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6、7字(间有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此外,“轻轻”“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诗的第一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如诗歌的第一节,便三次用了“轻轻的”,这个形容词,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

C、意境:金柳 新娘 招摇 彩虹似的梦——绘画美 明确:八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给人视觉上美的享受。画面表现之一是,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创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意境,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忘,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第5、6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跌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啊!诗人仿佛在悉心呵护一个情人的睡梦,生怕这个梦境有丝毫的残损,轻柔的叹息般的旋律与依依别情离绪完美地统一在一起。画面美表现之二是,诗人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四、精讲点评(5min)

五、课后巩固练 1.给加粗字注音。(4分)颓圮()彷徨()()寂寥()彳亍()()2.对诗句品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整首诗凄清,婉转,而又含意绵绵。B.整首诗意境深远,让人肝肠寸断。

C.诗人以“雨巷”为题,揭示内心的苦闷、惆怅以及对理想的渴望。

D.诗人大量运用反复、排比等修辞手法,给人回味。3.比较诗歌的首尾两节,说说它们有何异同点?(5分)4.请从诗中选取一处,简析戴望舒诗歌的意境美。(7分)

5、《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名篇之一,多年来被人们所欣赏,试从中举例简析诗歌融情于景的特点。(8分)

参考答案:

1.pǐ páng huáng liáo chì chù

2.B 点拨:本诗并没有让人达到肝肠寸断的程度。3.首尾运用反复的手法,内容大致相同;不同处是,开首表明希望逢着,后面则是希望飘过。

4.如诗的第二节,诗人拿丁香来比喻姑娘,丁香一样的颜色、芬芳、忧愁,充满了意境美,在这里,丁香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丁香姣好,但易凋谢,丁香一样的姑娘,是做着脆弱的梦的姑娘,她的愁怨自然少不了,因此,作者又把她置于雨中去哀怨、彷徨,更突出姑娘的凄清、迷茫、叹息,增强诗歌的惆怅、清丽的意境。

点拨:要认真体会诗歌的内容、诗人的感情,才能领略诗歌的意境。

5、如“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既是写景,又是写意,融情于景,情景交融,迷离恍惚,色彩斑斓。清泉潭底的浮藻间荡漾着染有晚霞的榆树的倒影,美丽得如同幻觉,使诗人遥想当年的欢乐。这些美丽的、斑驳的颜色和水草,仿佛是当年欢乐和理想的沉淀,像梦一样遥远,可它又在眼前。诗歌景中有情、音调柔美,被人称道。

点拨:解答此题,要把景物描绘的内容写出来,同时把寄寓的情道出来。

六、课后思考

1、自古写离别诗之作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大家比较熟悉的还记得有哪些诗词?

2、如果我们把这些诗歌和徐志摩的这首诗一下,在送别的对象上有什么不一样呢?

明确1:骆宾王的《于易水送人一绝》:“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李白的《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上一篇:汽车学院汽车制造工艺课程设计指导书夹具设计下一篇:学校保安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