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推荐教案

2024-08-0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整本书阅读推荐教案(精选9篇)

整本书阅读推荐教案 篇1

设计目标

1.激发学生自主阅读《懒猫伊万内奇》的兴趣。2.指导阅读整本书的常用方法。

3.初步感受《懒猫伊万内奇》中的生动的人物形象。4.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来体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教学重点

掌握阅读整本书的方法;初步感受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片段的艺术魅力。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自主阅读《懒猫伊万内奇》的兴趣。课前准备

1、师生共同准备好《懒猫伊万内奇》

整本书阅读推荐教案 篇2

2001年7月出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 在“教学建议”部分这样表述:“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提倡少做题, 多读书, 好读书, 读好书, 读整本的书。”可见, 读整本书的思想已经被重视。

下面结合叶圣陶的“读整本书”的阅读思想, 就小学阶段开展整本书阅读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整本书阅读的意义

叶老在1922年1月20日发表的《小学国文教授的诸问题》一文中多次谈到关注学生心灵:“须认定国文是发展儿童的心灵的学科。”“所以欲求成功的教师, 当从为儿童特设的境遇里, 发展儿童的心灵, 务使他们情绪丰富, 思想绵密。”“教授国文不以教授形式为目的, 这不过是附带的目的;宜为学童开发心灵, 使他们视学习语文如游泳于趣味之海里。”这篇文章中类似的呼吁还有很多, 可见叶老对儿童心灵的关注程度。后来, 叶老多呼吁习惯养成等, 应该是语文教学没有实效的现状使然。没有基本的语文学习能力, 怎么能空谈心灵发展?

整本书阅读对于学生还具有更深刻的意义。

1. 发展语言。

整本书阅读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大量的作品。丰富的语言材料, 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吸收。有一个有趣的现象, 遇到自己喜欢的语言形式, 学生会不自觉地模仿。在某一个阶段读某位作家的作品, 学生日记中就会有模仿的痕迹, 而这种模仿不是有意识的, 是潜意识的。

2. 锻炼思维。

通过不同作者类似作品之间的比较, 同一作者不同作品的比较, 不同作品中某类人物的比较, 如比较童话作品中的“王子”“公主”, 比较不同作品中的“智慧老人”等, 学生能够通过材料的“重整”, 对作品进行“伸展”、“评鉴”, 最后实现“创意”阅读。学生能通过对比, 做出新的思考和判断, 使思维更加深入。

3. 丰富体验。

整本书负载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在阅读的过程中, 学生自然会受到文化的熏染。学生品味的语言越多, 接受的文化越丰富, 受到的影响也就越大。学生发展了语言, 发展了思维, 开阔了视野, 能够在阅读中获取更多的情感体验。整本书阅读的过程, 必然包含智育和德育的因素, 并且始终伴随语言的学习过程。不管是语言所承载的内容, 还是语言本身, 都具有不可抗拒的美的因素。语言承载的美与语言本身的美被学生分享、接受的时候, 学生的审美水平也会不断提高。

二、整本书的选择

选择整本书应该本着中西合璧、古今结合的原则。可以根据书评人的推荐, 但是最主要的标准还是学生是否喜欢。所以, 教师在选择整本书以前, 一定要先读一读, 然后再推荐给学生。

选择整本书, 师生必然经历一个自我判断的过程。不同的出版社和书评人推荐的书目会有不同, 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这些书目中都出现的书, 可以先让学生阅读。书目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要随时关注变化。一般的选本, 作者不同, 形式有变化, 适宜刚刚开始进行整本书阅读的学生。有的选本在节选时列出了选文出自哪些著作, 所以, 在读选本时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读原著。如果学生阅读欣赏的能力提高了, 可以再根据学生的兴趣、教师的取向、作品的价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选择。

选择整本书, 还可以和教科书的内容结合起来。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的“课外书屋”栏目向学生推荐了与本单元有联系的整本书, 教师可以有选择地让学生阅读, 也可以联系课文内容进行延伸阅读。

三、整本书阅读的指导

1. 按照学生年龄特点指导。

低年级的学生适合于教师先读给他们听。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 能够借助拼音阅读的时候, 教师及时放手, 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可以像大人一样进行阅读了, 能够有成就感, 维持持久的阅读兴趣。阅读讨论的重点应该是情节、人物、阅读兴趣等。

中年级的学生完全能够自己阅读了。教师应该设计读书报告单, 帮助学生把握读物的主要内容。同时引导学生发现读物中的细节, 让学生能够关注到人物的心理变化等。讨论的重点在于细节和从中体会到的情感, 如聊故事里好笑的情节, 谈一些与众不同的人, 从不同的角度看书中的人物等。

至于高年级学生的阅读, 教师可以设计稍微复杂的读书报告单, 也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 教师引导学生对深层次的问题进行讨论。比如, 比较同一个作家的不同作品, 探讨一些与众不同的作品, 比较自己的童年和作者的童年, 谈饮食文化以及相关的词语, 谈老人与小孩的关系, 探讨奇幻小说和魔法小说的特色等。

2. 按照读物特点指导。

小学阶段读物的主要体裁有图画书、童话、童谣、儿童诗、散文、小说、科技作品等。图画书、童话、小说是整本书, 童谣、儿童诗、散文、科技作品往往是以“集”的形式出现的。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特点, 教师应该能够根据体裁的特点进行指导。

图画书可以分为有字书和无字书。无字图画书可以直接让学生阅读, 学生通过读图, 能够读懂故事, 受到感染。故事情节比较曲折的有字图画书, 如《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 教师可以边出示图, 边讲故事, 在故事的紧要处可以停下来, 让学生想象和思考。像《我的爸爸叫焦尼》这样情节性比较强的图画书, 如果停下来就会破坏故事的氛围, 教师可以从头至尾讲完, 然后设计活动让学生讨论。

《安徒生童话》《下次开船港》等童话集编选了同一作者不同的童话。教师可以有重点地选取经典的部分让学生进行讨论, 也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童话让学生进行讨论, 其他的由学生自己阅读。童话的阅读, 要引导学生进入童话的情境, 在阅读的过程中尽量不把学生拉回现实的场景。设计讨论话题, 也要让学生站在童话中人物的角度, 在讨论充分后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

小说是整本书阅读的主体。儿童小说可以分为成长小说、幽默小说、动物小说、科幻小说等,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类型进行指导。成长小说关注“心灵”, 幽默小说关注“语言”, 动物小说关注“情节”和“形象”, 科幻小说关注“想象”。因为小说有完整的情节、典型的人物, 因此设计讨论话题比较容易, 既可以讨论人物的性格, 又可以讨论语言特色。通过交流让学生觉得还有很多未曾发现、没有体验的细节, 有兴趣继续读下去。对现实问题进行追问和思考是交流的重点。

3. 按照阅读本身的规律指导。

六层次阅读能力系统理论认为, 阅读能力包括六个能力元素:复述、解释、重整、伸展、评鉴、创意。教师可以根据阅读层级采取不同的阅读策略。

初读一本书后, 可以让学生复述内容。教师出示一些句子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词语和表面句意, 针对对理解全书或章节起重要作用的词语提问, 对包含不易理解的词汇、结构复杂的句子设计问题, 这属于复述和解释的范畴。重整可以通过读书报告单等形式让学生分析内容关系, 抽取重要信息, 概括整本书的主要意义。从书的某处或多处摄取特定信息。如概括整本书的内容, 发现整本书的主要表达技巧。还可以向学生推荐同一作者的其他书, 或者和本书相同类型的书。伸展是在理解篇章表层意义的基础上, 找出隐含信息, 推断深层含义。评鉴是在理解意义的基础上, 评说人物与思想内容, 鉴赏语言表达。创意是在理解意思后, 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想法, 提出文章的新写法, 运用所读信息解决实际问题, 提出富有新意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见解, 为书选用新的题材, 提出新的表达技巧、改写文句, 灵活运用所读信息解决相关的问题等。

浅谈小学阶段整本书阅读教学 篇3

【关键词】整本书 课程标准 整本书阅读

【分类号】G623.23

一、我国“整本书”阅读思想渊源与发展

1.萌芽形式

早在中国古代,就已经出现了以“整本书”为教学内容的形式。孔子是中国最早开办私学的人,他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及代表人物, 像《论语》、《诗经》等先秦儒家经典,是他教学的主要教材。到了科举考试时代,四书、五经以及一些专门为教学而编制的蒙学教材,都在一定形式上表现出了“整本书”教学的模式。“在中国长期的封建教育中,四书、五经作为主要的经典教材,也是古文教育期进行书面语言读写训练的主要教本,其影响时间之长,发挥作用之大,教育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虽然我国的“整本书”教学的形式很早就出现了,但没有达到理论自觉的程度。这背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点。

中国在二十世纪初,才出现了专门论述“整本书”阅读的理论,是由中国近代语文学科教育的领路人叶圣陶先生提出的。但叶老也只是在他的语文教育思想中提到一些想法,仍然没有对这一理论进行专门的著书立说,没有具体的实践指导可以供我们借鉴。并且他明确指出,中学阶段应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教学内容 。至于小学阶段,他没有进行说明。尽管叶老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思想离我们年代久远了,但是仍然会给我们当代教育工作者很多的思考和探索,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历久弥新,还在散发着智慧的光芒。

2.叶圣陶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思想

首先,“中学阶段应以整本书为课本的主体,以短篇为辅助。”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进行了几年的短篇的阅读学习,这主要锻炼学生精读文章的能力。而精读能力的养成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有效率阅读所有材料的素质。到了中学阶段,学生主要完成从精读到略读的提升,略读要求学生能自主、准确、有速度地完成长篇巨著的阅读,并且能完成个性化地欣赏文学作品。所以,在中学阶段,语文的课本应该就是精选的长篇巨著,并辅以短篇文章的学习。

其次,从文体知识等方面来讲,整本的长篇巨著具备了短篇文章的各种文学体裁、修辞知识、篇章构局等语文学科知识,并且将它们融在一起,有贯通一气的特点。不至于零散而不利于学习。

最后,从学生主体性层面分析,阅读“整本书”,“可以使学生心志专一、讨究彻底;经常读整本的书,遇见其它的书也就不至于望而却步。”根据学生学习的心理,整本书的阅读有利于学习养成从全局思考问题的能力,养成整体把握文学作品的欣赏视角,针对一部文学作品,能专心地思考、研究。随着年级的逐渐升高,对长篇巨著的阅读要求也越来越多,越来越高。如果学生有了一定的“整本书”阅读能力,日后对于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不会畏惧心理,并且能进行个性化的学习,个性化的完成文学作品的解读。

迄今为止,国内关于“整本书”的阅读教学研究发展较慢,专著罕见。一些期刊及论文的研究也基本停留在技术层面,多以策略指导为主,其理论支撑、原理研究几乎为零。但尽管现实情况不尽乐观,但已引起了上至国家课程层面,下至一线教师的重视,许多教师发表了关于“整本书”阅读的经验心得,并且国家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也明确提出了相关的要求:“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

“整本书”阅读的理论研究为我们留有较大的开发空间,值得我们认真研究、挖掘。

二、“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原则

1、按照学生年龄特点指导

低年级的学生适合于教师先读给他们听。当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够借助拼音阅读的时候,教师要及时放手,让学生感觉到自己可以像大人一样进行阅读了,能够有成就感,维持持久的阅读兴趣。阅读讨论的重点应该是情节、人物、阅读兴趣等。结合作品联系生活话题:“从书里找生活的影子”“从书里找自己或别人的喜好”“找出书中人物特别的地方”“聊一聊送礼物的想法”;进行语文学习延伸话题:“把故事加长”“从阅读中学习了哪些新字词”“找出书的特点”“好书介绍”等。

中年级的学生完全能够自己阅读了。教师可以设计读书报告单,帮助学生把握读物的主要内容。同时引导学生发现读物中的细节,让学生能够关注到人物的心理变化等。讨论的重点在于细节和从中体会到的情感,如,聊故事里的情节,谈一些与众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看书中的人物等。可以谈论语文学习,比如,从两个不同的角度看一本书,了解自己的阅读策略和阅读困难,谈描写声音和色彩的语词和比喻,谈两种不同的拟人方法,谈论描写老人或特别人的方法,讨论描写做事过程的方法,谈作者特别的语气等。让讨论变得角度多样,使阅读活动丰富多彩。

高年级的阅读,教师可以设计稍微复杂的读书报告单,也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教师引导学生对深层次的问题进行讨论,比如,比较同一个作家的不同作品,探讨一些与众不同的作品,比较自己童年和作者的童年,谈饮食文化以及相关的语词,谈老人与小孩的关系,探讨奇幻小说和魔法小说的特色等。

2.按照读物特点指导

小学阶段读物的主要体裁有图画书、童话、童谣、儿童诗、散文、小说、科技作品等。图画书、小说是整本书,童谣、儿童诗、散文、科技作品往往是以“集”的形式出现的。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特点,教师应该把握体裁的特点进行指导。

图画书并非只有低年级学生才可以读,整个小学阶段的学生甚至成人都可以从图画书中获得启发。图画书可以分为有字书和无字书。无字图画书可以直接让学生阅读,学生通过读图,能够读懂故事,受到感染。故事情节比较曲折的有字图画书,教师可以边出示图,边讲故事,在故事的紧要处可以停下来,让学生想象和思考。情感性比较强的图画书,如果停下来就会破坏故事的氛围,教师可以从头至尾讲完,然后设计活动让学生讨论。

小说是整本书阅读的主体。儿童小说可分为成长小说、幽默小说、动物小说、科幻小说等。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类型进行指导。成长小说关注“心灵”,幽默小说关注“语言”,动物小说关注“情节”和“形象”,科幻小說关注“想象”。因为小说有完整的情节、典型的人物,因此设计讨论话题比较容易,既可以讨论人物的性格,又可以讨论语言特色。通过交流让学生觉得还有很多未曾发现、没有体验的细节,便有兴趣继续读下去。对现实问题进行追问和思考是交流的重点。

科技作品一般是说明文体裁,像《昆虫记》。教师指导时一是让学生读懂内容,再就是把握说明文本身的特点。一般有如下的重点:把握事物特征,领悟思想内容;理清说明顺序,掌握结构特色;研究说明方法,学习习作技巧;体会语言特点,增强表达能力。

3.按照阅读自身规律指导

六层次阅读能力系统理论认为,阅读能力包括六个能力元素:复述、解释、重整、伸展、评鉴、创意。复述、解释、重整是“客观性理解,对原有的篇章进行分析、概括等,紧扣原篇章,准确理解,还原作者的思想过程。”伸展、评鉴、创意是“主观性理解,通过推论、想象、推测、批判性思维、创意,有依据地引申、拓展篇章内容,以及评鉴篇章内容与表达,提出独到的见解,又引篇章进一步加工。基于原篇章又超离原篇章”。教师可以根据阅读层级采取不同的阅读策略。

参考文献:

1. 王松泉,王伯勋.中国语文教育史简编[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P6-7,P36-37.

2.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年版.

3.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论中学国文课程的改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5. 王泉根 主编. 《儿童文学教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爱丽丝整本书阅读 篇4

石家庄市支农路小学白珊 黄丽娜 王晓 王丽荣 导读:130多年前的一个下午,在遥远的英国,风景优美的泰晤士河上,年轻的卡罗尔带着邻居利德尔教长的三个女儿在河里泛舟,三姐妹缠着要他讲故事。于是,卡罗尔编一段,讲一段,女孩们听得津津有味,旅游结束时,故事正好讲完。10岁的爱丽丝是三姐妹中的老二,卡罗尔最喜爱她,所以就用她的名字作为故事的主人公。

旅游回来后,爱丽丝要求卡罗尔把他白天讲过的故事写下来。卡罗尔满足了小女孩的要求,回到家里,就开始写这个故事。在那一年的圣诞节前夕,他给爱丽丝寄去了手抄稿。这个手抄稿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被英国著名的小说家金斯莱发现了,他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故事,于是积极地促成了这本书的出版——1865年7月4日,在卡罗尔和爱丽丝三姐妹旅行三周年纪念日这一天,《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正式出版,并迅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英国一下子就流行起来。后来,卡罗尔又写了《爱丽丝镜中奇遇记》。1898年他去世的时候,这两本书已成了英国最畅销的儿童读物,印行了近30万册。

故事写一个名叫爱丽丝的女孩在打瞌睡时,突然看见一只穿衣服的白兔跑过去。爱丽丝跟着兔子跌进了一个黑洞,跌了好久才跌到了一堆枯树叶上。她走进一个大厅,四周有许多扇门。大厅中央玻璃桌上放着一串金钥匙。她用其中一把打开了一扇最小的门,里面是一座美丽的花园。门太小,她钻不进,后来喝了桌上一瓶饮料,就变成了一个只有10英寸高的小人。她吃了桌下一块糕,一下长到9英尺,门又进不了。她急得大哭起来,泪水流成河。白兔出现了,丢下一把扇子,她用来一扇,又缩成个小人。她失足落入自己的泪水池中,好容易才游到岸边。爱丽丝来到白兔家,看见柜子上有饮料,她才喝了半瓶,身体就变大,头顶天花板,胳膊伸出窗外,无法动弹。兔子捡石头砸她,石子落地全变成糕饼。她一吃,马上又缩小了,于是她夺门逃跑,逃到林子里,吃了点蘑菇才恢复了原来的形状。

爱丽丝走进一个公爵夫人家的花园,在这里她认识了扑克红心国王K和皇后Q。皇后脾气暴躁,动不动就砍掉人家的头。切舍猫惹皇后生气,被判砍头。但猫的身子消失了,刽子手不知怎样去砍没有身子的头,最后皇后又下令砍掉不肯对荒唐事作证的爱丽丝的头,爱丽丝在自卫中惊醒。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是英国魔幻文学的代表作,是世界十大著名哲理童话之一。这部童话被认为是19世纪英国荒诞文学的一个高峰。作者以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用纯正、简朴、清新、自然的语言,将爱丽丝梦幻故事中的各个角色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出来。一百多年来,该书传遍了世界各地,无数次被改编成戏剧、电影、电视剧、哑剧、动画片等艺术形式,是世界上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儿童小说之一。

《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导读推进题

第一章《钻进兔子洞》,回答下面问题:

1、爱丽丝是被谁吸引,掉进兔子洞,开始了漫长而惊险的旅行?

2、你会和爱丽丝一起开始你们的探险之旅吗?

3、爱丽丝掉进兔子洞后,首先来到了什么地方?

4、爱丽丝是怎样进入小花园的?

5、爱丽丝吃了玻璃匣子里的小糕了吗?又有什么有趣的事情发生了?

阅读第二章《眼泪池》,回答下面问题:

1、为什么会有眼泪池?

2、爱丽丝是怎么变小的?

3你是一个爱幻想的孩子吗?你做过什么奇妙的梦?

阅读第三章《合家欢赛跑和委屈的历史》,回答下面问题:

1、什么是合家欢赛跑?谁获胜?

2、老鼠有什么委屈历史?

3、动物们为什么会离开爱丽丝?爱丽丝的做法对吗?

4、、如果你是一个小法师,你想改变故事的哪几个情节?

第四章 《兔子的毕二爷》

1、兔子为什么让爱丽丝去拿东西?

2、爱丽丝是怎样在兔子的房子里变大的?

3、爱丽丝又是如何变小的?

4、爱丽丝到森林里后又遇到了什么奇怪的动物和植物?

第五章 《请教毛毛虫》

1、爱丽丝为什么会不知道自己是谁?

2、爱丽丝为什么会惹毛毛虫生气?

3、吃了蘑菇后的爱丽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4、她又是怎样恢复正常的?

第六章 《胡椒厨房和猪孩子》

1、蛤蟆跟班和鱼跟班分别是代表谁传话,内容是什么?

2、爱丽丝是怎样进到公爵夫人房子里的?

3、公爵夫人有一只怎样奇怪的猫?

4、县儿猫都指给爱丽丝哪几条路?

5、爱丽丝最后选择了那条路?

第七章 《疯茶会》

1、帽匠、三月兔、惰儿鼠中你喜欢谁?说说你的理由。

2、爱丽丝和三月兔为什么争吵起来?你觉得他们争吵的有意思吗?

3、为什么桌子上摆了那么多茶具?

4、帽匠为什么得罪了“时间”?如果你能够和“时间”说上话,你会怎样操纵它?

5、惰儿鼠为爱丽丝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第八章 《皇后的槌球场 》

1、二牌、五牌、七牌为什么把白玫瑰涂成红色?

2、随皇后而来的都有些什么人物,他们长得怎么样?

3、皇后是个什么样的人?她最爱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4、皇后的棒球场是什么样的?

5、那些士兵杀死猫了吗?

6、爱丽丝是怎样打球的?她赢了吗?

第九章 《素甲鱼的苦衷》

1、公爵夫人的口头禅是什么?

2、素甲鱼上学时都学会了什么科目?你觉得哪个科目最有意思?

3、素甲鱼一天上多少节课?

4、谁带领爱丽丝去见的素甲鱼?你喜欢它吗?

5、素甲鱼的老师是谁?

第十章《龙虾的跳舞》

1、你喜欢这里面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2、为什么素甲鱼总是那么悲伤?

3、它们的家园被污水弄脏了,为什么不群体再组织一个家园而是分散了?

4、素甲鱼平时很伤心,为什么一提到龙虾四对舞就会很高兴?

5、它们跳的是龙虾四对舞,但是唱的歌却是鲱鱼古怪的歌呢?

第十一章 《饼是谁偷的》

1、为什么豚鼠一喝彩,就被野蛮的制止?

2、如果你是爱丽丝,被传讯你会说些什么?

3、皇后没有任何证据,为什么要说是红心武士偷的?

4、如果你是国王会怎样跟爱丽丝谈判?

5、你认为皇后是一位怎样的人,为什么?

第十二章《爱丽丝大闹公堂》

1、假如你是爱丽丝,当陪审员叫到你时你会怎样做?

2、为什么爱丽丝在梦中见到小鸟、小兽,在现实中出现了?

3、兔子找到一封信,皇帝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一定说是红心武士写的呢?

4、爱丽丝为许多作证,最后为什么被砍头?

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

1. 交流阅读感受,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 采用“班级读书会”的形式,促使个性化阅读与合作阅读的融合。

3. 感受作品的魅力,帮助学生掌握魔幻哲理小说的初步阅读技巧。

二、活动准备

1. 学生阅读《爱丽丝奇景漫游记》,完成读书笔记。

2.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讨论的话题,再由老师综合。

3. 每个小组完成一个故事情节。

4. 座位安排:撤去课桌,围坐一堂。

三、预计时间:1 课时

四、活动过程:

◆导入

师:同学们,这一段时间,我们一起阅读了《爱丽丝漫游奇镜记》,它是英国魔幻文学的代表作,是世界十大著名哲理童话之一。我们读这本时常常笑的东到西歪,也常常紧张的透不过气。今天让我们再一次打开书本,跟随爱丽丝做一次奇幻之旅吧!

◆以小组为单位,全班交流精彩的情节。

师:谁能给大家讲一个你最喜欢的故事。

(学生)第一小组第三章《合家欢赛跑和委屈的历史》

师:你讲的真棒!(然后向全班提问)什么是合家欢赛跑?谁获胜?

生:合家欢赛跑就是爱丽丝和鸵鸟他们为了取暖一起进行的赛跑。是在赛跑是可以随便站,随便谁爱几时停就几时停的赛跑。他们个个都赢了。

师:如果爱丽丝和小动物他们不想办法把自己弄干,你们想一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生:一定会得重伤风。

师:对,所以你们每个人都要做一个爱动脑筋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和别人带来麻烦。动

物们为什么会离开爱丽丝?爱丽丝的做法对吗?

生:因为爱丽丝讲她的猫是捉老鼠,逮鸟的高手。爱丽丝的做法太不正确了。(说到这里,孩

子们都笑了起来)

生:这样爱丽丝会失去许多好朋友。

师:孩子们,你们想想看没有这些小动物的帮助,爱丽丝会把自己弄干,不得重伤风吗? 生:不会。

师:所以,平常说话时要注意顾及别人的感受才会有朋友。我们的朋友不一定是这些可爱的动物,但是,我们真的很需要他们,我也希望你们有很多很多的朋友。

第二小组:第八章《皇后的棒球场》

1、指导精读《皇后的棒球场》精彩片段。

A、皇后的棒球场

(学生交流)

重点指导:高高低低的场地、用刺猬做球、用红鹭鸶做球棒、士兵做球门

(一个奇特的球场,让学生展开想象,在这个球场上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

B、爱丽丝打球场面

(学生交流)

重点指导:怎样收拾“球棒”红鹭鸶?怎样应付球“刺猬”?

认为这是一个很难的游戏。

(看到爱丽丝手忙脚乱的在那儿打球的场面,让人不禁笑了起来。多么荒诞、有趣的游戏呀!

你想和爱丽丝一样加入这个游戏吗?想想你在这个场地中又会发生什么事情?)

C、皇后的武器——“砍掉他的头!”

(学生交流)

重点指导:混乱的场面让皇后不停的喊——砍掉他的头。

(随着球赛的进行,场地上发生了许多不可思议的场面,脾气暴躁的皇后不停的在喊“砍

掉他的头”,所有的人都吓的心惊肉跳,你能想像这位皇后的表情、动作吗?能不能给这位皇后画一张肖像画?)

2、指导朗读,体会情节描写精彩的特点。

3、讨论:皇后、皇帝、爱丽丝等各有特点,你欣赏谁的什么特点?为什么?

展开想象:如果你和小伙伴展开一次有趣的球赛,你会拿什么当球、球门、球棒?第三小组:第十二章《爱丽丝大闹公堂》

1、简单地叙述这节的主要内容

(学生交流)

2、全班交流 精彩片断

●爱丽丝为许多人作证(学生交流)

师引导:你觉得她是个怎样的孩子?

生——她充满了正义感

指导引出相关句子读。

●假如你是爱丽丝当陪审员叫到你时会怎样做呢?

生1:爱丽丝非常勇敢,我很佩服她的勇气。

生2:如果是我的话,我就老实的坐着不敢吭声。

生3:„„

● 皇后唯一的武器武器——“砍掉他的头!”

(学生交流)

(皇后:“先判决,后审判。”爱丽丝:“愚蠢的废话,竟然先判决!”皇后:“住嘴!”“我偏不”

爱丽丝毫不示弱的说。脾气暴躁的皇后不停的在喊“砍掉她的头”,所有的人都吓的心惊肉跳。但是没一个人动一动。)

3、指导朗读,体会情节描写精彩的特点。

总:这时她已经恢复到本来的身材,她既惊又怒,正当她把这些纸牌扬去,却发现自己躺在河岸边,头还枕在姐姐的腿上。多么神奇有趣的漫游之旅呀!

第四小组 第四章《兔子的毕二爷》

师:谁能给大家讲一个你最喜欢的片段。

师:你讲的真棒!(然后向全班提问)谁是兔子的毕二爷?爱丽丝与毕二爷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生:兔子的毕二爷是一只小壁虎。爱丽丝在帮兔子那手套的时候因为喝了一杯水而变大,兔子回来取东西的时候进不去自己的房间就请来毕二爷帮忙,结果被爱丽丝的大身体从烟囱里弹了出去,受了伤。

师:爱丽丝为什么会将毕二爷弹出去?他想到过后果吗?

生:爱丽丝身体太庞大了,占满了整个房间,而且听到兔子说要烧掉房子,他害怕了,所以才会故意把毕二爷弄出去的。

师:对,所以你们每个人都要做一个爱动脑筋的人,不然就可能给自己和别人带来麻烦。好,下一个问题,爱丽丝最后受到伤害了么?为什么?

生:没有。因为他们用来袭击爱丽丝的小石子在进到屋子里之后都变成了可以让爱丽丝变小的小糕,爱丽丝吃过之后变小了并逃出了兔子的房子。

生:因为爱丽丝变得太小了,所以在她一出门就看到了等待他的小动物们的时候没有跟他们解释,就逃进了森林。

师:孩子们,你们觉得爱丽丝对自己的做法感到后悔吗?

生:我觉得会,因为她太想变大了,她已经厌倦了自己现在这么小的样子,他没有想到会带给大家这么多的麻烦。他本来是好心帮助兔子拿东西的。

师:所以,我们做事情要注意顾及别人的感受想想后果之后再去做。不然会给别人带来很大的麻烦。

师小节:多么有趣的漫游之旅呀!插上想象的翅膀,和爱丽丝一起继续畅游吧!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展开想象 拓展延伸

如果你是一个小魔法师,你想对哪个故事情节做怎样的修改。

五、作业

整本书阅读培训心得体会 篇5

11月17 日,有幸参加了武安市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种子教师培训活动,听了吴教授的讲座,真是受益匪浅。

一、什么才是真正的教师整本书阅读?

在学习课程的时候,当听到吴教授总结整本书阅读课程实施情况,提到了五类不同的阅读状况时,我还特别庆幸,觉得自己似乎已经到了第五层次”师生共同读完一本书,组织阅读交流会”,可是仔细一想,我将自己读过一两次的书带给学生,上一次导读课,然后上一次读后交流课,我就是一个真正的阅读者吗?是一名合格的阅读者吗?我的学生在我的引导下,是不是变得更爱读书了,更会读书了,我想,我现在所做到的应该只是让学生更爱读书,而在更会读书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一本书,如果做教师的也只是匆匆的读一次,就在班上上整本书的课程,这样的做法未免太过于心急,这样上出来的课也只能是流于形式,止步于尝试,并不能称之为专业。想到这里,我就觉得甚是幸运,因为在我迷茫的时候,遇到了亲近母语这么好的课程。读起来,学起来,我希望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阅读者。

二、如何恰当地选择整本书读后交流的主题?

吴老师在课程的理论部分详细地介绍了一本书确定交流主题的过程,任何一本书,最后我们归纳出的主题有很多种,有的主题是甚至非常宏大,这些主题如何落实到课堂中,如何和儿童链接起来,如何用有效的形式去进行讨论,我觉得整本书阅读中这是最难的一步。以我本学期在自己班级尝试阅读《夏洛的网》为例,因为这本书我自己看过好几次,非常喜欢,所以把它定为了我们上学期的共读书,在读后交流课上,我选择了三个主题:

1、威尔伯为什么获救?

2、在夏洛眼中,友谊是什么,生命是什么?

3、你认为友谊是什么?生命是什么?讨论第一个问题的时候,孩子们兴趣浓厚,畅所欲言,甚至讨论出了威尔伯之所以获救,也是因为他自己在拯救自己,然后到了第二、三个问题时,学生明显就积极性不高了,后来课后我自己进行了反思,才发现,确实“友谊”“生命”这些话题都太过于宏大,三年级的孩子其实不太乐于讨论这样抽象的问题。所以,真正的问题还是出在我制定的交流讨论的话题上,没有链接学生的实际生活,没有画抽象为具体。

三、不断尝试,才会柳暗花明

整本书阅读致家长一封信 篇6

您好!为贯彻落实20xx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教育部印发的关于《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的文件精神,丰富学生阅读内容,拓展阅读活动,规范课外读物进校园专项管理,防止问题读物进入校园,充分发挥课外读物育人功能,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实现“让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健康发展”的办学理念,特向您致信一封,希望您明晰要求、家校携手、综合实施,全面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1、多带孩子去正规书店、图书馆,以学校推荐书目为重点,购买适合孩子、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和启智增慧的、正规出版方出版的课外阅读书籍。

2、鼓励孩子认真阅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做一个热爱读书的孩子。

3、从孩子喜爱看的书入手,培养从小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4、每天挤出一定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分享读书成果,感受读书的乐趣,营造家庭读书氛围,为孩子终身爱读书打下基础。

5、可以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记录孩子读书过程中的点点滴滴。

6、教育孩子爱护图书,不随意损坏图书。

7、严禁给孩子购买低俗、媚俗、庸俗等不良倾向,格调低下、思想不健康、宣扬超自然力、神秘主义和鬼神、迷信、淫秽、色情、暴力、邪教、赌博、毒品、引诱自杀、教唆犯罪等价值取向有问题的课外读物。

8、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各项读书活动。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让我们共同携手,家校协作,共同助力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写信人:

浅谈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 篇7

那么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的指导呢? 整本书阅读教学可分为三种课型:导读课、阅读推进课和成果交流课。 下面我具体谈谈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做法。

一、导读课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基础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学生爱上阅读。 因此, 教师在班内开展整本书阅读的前提是选对书, 教师所推荐的书籍本身一定要适合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 书选好后, 在导读课上, 我们要做的, 一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他们对本次阅读充满期待, 二是指导学生制订读书计划, 让激情在计划的约束下得以持续, 三是教给学生一些适合这本书的读书方法, 消除学生的阅读障碍。 做到了以上三点, 我们就上好了导读课。

二、阅读推进课

推进课要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展开, 我们虽然把它叫做“阅读推进课”, 其实它可以是一节课, 也可以是短短的几分钟, 还可以是几节课, 甚至更多时间。 无论时间长短, 只要以推进学生的阅读为目的的课, 就可以叫做阅读推进课。

阅读推进课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如:每天布置一章的阅读作业, 让学生带着阅读小问题自读, 第二天利用午自习等闲散时间进行推进课, 交流阅读情况。 也可以在每节语文课上课之前, 利用三两分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知识问答, 在争先恐后的抢答中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理清阅读中没搞懂的问题。 还可以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 搜集整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把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摆到桌面上, 大家共同协商解决。 总之, 阅读推进课的最终目的是推动学生的阅读走得更深、更远, 保证学生的阅读激情不减, 为学生下一阶段的阅读铺好路。

三、成果交流课

成果交流课是整本书阅读的后期阶段, 是学生读完整本书后的成果展示与分享。

1.整本书阅读成果交流应注意的问题

(1) 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体验

成果交流课以促进学生阅读分享为目的。 教师要为孩子们营造聊天般的氛围, 让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独特思考与感悟。 学生的观点无所谓对错, “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林黛玉”, 切勿评判学生的观点是否正确。 以《红楼梦》这本书为例, 近百年来, 对《红楼梦》的研读众说纷纭, 甚至因此出现“红学”这一学派, 连很多红学家都不敢肯定的东西, 老师有什么资格给学生下结论呢? 我们灌输给学生的一定是对的吗? 那只不过是我们自己眼中的“林黛玉”罢了。 我们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 孩子眼中有自己的“林黛玉”, 有自己的是非观。 随着年龄的增长, 阅读次数的增加, 他眼中的“林黛玉”可能会不断变化, 这种变化的过程就是学生成长的过程、收获的过程。 我们不要剥夺孩子成长的权利。 教师自以为是的“更正”很可能让学生不敢张嘴。 更有可能, 多年以后我们发现, 自己当初对文本的理解是存在偏差和错误的。

(2) 选择孩子感兴趣的交流话题

既然是“聊天”, 我们就要有聊天的话题。 那么如何了解学生的阅读需要以便生成话题呢? 可以让学生把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以小纸条的形式提交上,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 生成若干个聊天话题。 话题来自于学生, 学生自然有话可说, 这样的“天”才“聊”得下去。

(3) 教师要给自己定好位

在聊天过程中, 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 自始至终教师和学生的关系都是平等的。 笔者提倡:对聊天的节奏教师不掌控, 对聊天的进程教师不推进。 很多人喜欢把教师定义为“主导者”、“推进者”, 笔者认为大可不必。 阅读交流课不是语文课堂, 需要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 阅读交流课是学生自己组织的一次文学沙龙, 教师要把话语权还给学生。 在这个沙龙中, 我们要做安安静静的聆听者, 要明白:自己只是学生邀请来的一个大朋友。 没有人邀请你发言的时候, 请你闭嘴, 不要总想着把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别人。

学生邀请教师发言的时候, 教师要掌控好发言的尺度, 切勿做滔滔不绝的“麦霸”, 切勿让自己“权威式”的发言吓跑学生的灵感, 也尽量避免和学生辩论, 把文学沙龙变成师生辩论会 (但是, 孩子们之间是可以有思想的碰撞的) 。 要时刻谨记:做一个安静的倾听者。

2.学生阅读成果的呈现形式

除了用语言表达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外, 学生阅读成果的呈现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如可以鼓励孩子制作读书卡、书签、手抄报, 还可以组织孩子排演课本剧、评选读书之星等, 也可以进行写作跟进, 如在读完《童年》, 可以让孩子写一写《我和阿廖沙有个约会 》、《我的童年 》… …

总之, 如果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能考虑到学情的需要、文本的需要、教学的需要, 让学生得法于课内, 得益于课外, 就一定能搞好整本书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整本书阅读策略——如何提好问题 篇8

【关键词】 整本书阅读 阅读策略 提问

【中图分类号】 G63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6)05-047-01

0

叶圣陶先生提出“读整本的书,不仅可以练习精读、速读,有利于养成好的读书习惯;还可以进行各种文学知识与文体阅读的训练;学生阅读的心理会更加专一,阅读效果也会更好。它可以收‘一石多鸟之效。”

整本书阅读教学活动组织的一种基本形态可称之为“读书会”,一般是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在选择书籍后,每个成员先独立阅读,再分享交流个人对文本的反应,然后确定探究的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交流。在“班级读书会”的实践过程中,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和互动,我发现懂得“提好问题”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和课堂讨论有很大帮助。因此,在本文中探讨整本书阅读策略——如何提好问题。

一、提问的重要性

为什么要学会提问?当面对新情况或者缺乏知识时,如果不会提问,学生会陷入不知道要问什么,或者该怎样提问的困境。这种困境导致学生的阅读缺乏针对性、目的性,因此要教学生学会提问。一方面提问可以建立意义,使阅读的指向性、目的性更明确;另一方面提问有助于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整本书的阅读内容丰富,对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技巧的要求较高。在学生阅读之初,教师通过设置几个能够把整本书的内容进行归纳的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能够降低整本书阅读的难度,学生在阅读时也能更有侧重点,提高阅读效率。在“班级读书会”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在课堂中对整本书的阅读所得进行交流、探讨,同样需要借助问题的设置,学生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讨论,才能使阅读讨论有序、有效的进行,达到既关注学生的个性体验,又能深化学生对书籍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持续的阅读兴趣。

二、如何提“好问题”

学生在阅读中提出的问题都是根据现有的经验和能力提出来的困惑,提问的方式会影响学生的认知和判断,因此需要学会区别“问题”和“好问题”。“问题”——只要是不知道、不清楚或者不会的就可以问;“好问题”——好问题是个人真正疑惑的,需要经过一连串的深层次的思考活动,针对思考结果做出选择与判断后才能回答的问题。例如:发生了什么事?以什么样的方式发生?为了什么目的发生?发生后有什么短期和长期的影响?这类问题都是需要从书中寻找线索、加以归纳才能获取答案的,属于“好问题”。

学生学会提“好问题”,还需要认识“问题”的类型。了解问题的类型,能帮助学生知道怎样提问题,且能使学生更注意提问的技巧和技能。

1)区分“文本问题”和“非文本问题”。“文本问题”是指只要通过阅读书本,在文章中就能找到答案的问题。如果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对书本内容进行推理、推论,就是较好的问题。而“非文本问题”则是指需要读者运用思考、推论的技能,或者是将情境迁移到其他情境的。“非文本问题”更侧重于学生的个人思考和体验,能给学生提供高层次的思考机会,但是“非文本问题“也要注意不能偏离文本太远。

2)区分“封闭问题”和“开放问题”。“封闭问题”多属于知识或理解的层次,要求学生给予正确的讯息或者答案。这些讯息和答案是有固定唯一的答案。“开放问题”则需要通过较多、较复杂的思考,需要运用分析、综合、评鉴等较高层次的思考能力,而且没有标准的、固定的答案。

除了这两种问题分类外,还可以分为“清楚的问题/模糊的问题”或“事实性问题/判断性问题”等分类。

三、实践运用流程

在课堂操作中可以以老师示范,同学协助为起点,进而发展到个人。在练习中,通过同学间的不断讨论、辩论,不断重复各种提问方式,来理清学生对提问的概念。操作流程如下:

1.合作提问:学生小组合作提问,把提问内容进行整理;

2.全班共同讨论:这是不是“好问题”?

3.全班共同讨论:试着将问题分类。

4.个人提问:学生再次提问,并讨论自己的分类方式。

整本书阅读推荐教案 篇9

余党绪

“整本书阅读”中的“书”,当然不是指产品形态上的印刷品,也非指泛意上的文化产品,诸如《20世纪杂文选》这样的“书”,只是一些“文”的组合,虽也有内涵上的关联,但不具备精神产品的主体独立性与生命独特性。真正的精神产品往往与个体独特的精神生活和创造性劳动联系在一起。本文在这个意义上谈论“整本书阅读”。限于篇幅,本文所说的“整本书”,仅限于文学经典。

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和目标不像单篇课文那样集中和明确,既费时力,又耗心血,且须课内与课外结合,适切的教学策略很重要。否则,学生收获的,不是一地鸡毛,便是一堆概念。多年实践下来,我将自己的策略总结为“思辨读写”:一是充分的原生态阅读,二是强调对主旨与内容的批判性理解,三是开展包括转化性写作在内的表达训练。

无论读什么,“读”始终是头等大事。原生态阅读,就是直接面对文本,在反复的阅读中,依据自己的经验和体验来理顺作品的人物关系、情节线索、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并在此基础上推断和求证作品的意旨。阅读教学离不开教师的干预,但不当的干预反而会妨害甚至阻断学生对文本的直接感知。今天,各种观念、资源、信息和技术对阅读的干扰,已经到了需要警惕的地步。詹丹老师批评《合欢树》的主题理解问题,认为“母爱是这类文章的母题而非主题”。确实如此,《合欢树》的内蕴显然不只是母爱,还表达了生命的偶然、孤独与无助,隐隐还有几分对生命的隔绝与隔膜的感慨。但为什么我们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母爱”呢?除了能力的掣肘,“单元导语”的影响亦不可小觑:“母爱更是无私、博大,子女永远无法全然报答。”显然,这个导语将理解直接指向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伤与无奈。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单元导语”是横亘在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一道鸿沟,看起来高屋建瓴,恰恰窒息了原生态阅读的那种生机勃勃的会心与灵性。“整本书阅读”难度显然高过一般课文,教师要格外警惕,不要让自己的干预成为横亘在学生与文本之间的障碍。

在全文阅读与反复阅读中,梳理情节,把握人物、关注环境与细节是原生态阅读的任务。这种阅读状态,更近于温儒敏先生所说的玩赏性的“连滚带爬”。这个阶段的教学设计,重在引导、督促和管理学生的阅读活动。在《鲁滨孙漂流记》的教学中,我布置了两个书面表达作业,一是以鲁滨孙的名义,根据自己28年的孤岛生存经验,写一份“孤岛求生指南”;二是以晚年鲁滨孙的口吻,回顾自己传奇的一生。这样的表达作业,目的首先在于促进学生深读作品,精读作品,真正沉浸到作品中去。

即便像《俄狄浦斯王》这样高难度的经典,我也主张原生态阅读。我给学生推荐的是罗念生的译本,总共2万多字,剧情悬疑丛生,环环相扣,人物性格复杂,心理活动张力极大,理性的求索与生命的追问流淌在诗一般的台词中,加以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差异以及古希腊神话背景,读起来比较费力。在初期,我组织学生反复阅读《俄狄浦斯王》而不做延伸性和导向性的讲解,只关注其戏剧冲突和情节发展,关注人物的言行及其命运。一部伟大的经典,即便什么也不为,仅仅只是走近它,接触它,凝视它,就已经是一种修行。在这个意义上,“读书”本身就是“整本书阅读”的第一要务。

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我借鉴了戏剧表演的一些做法,比如替俄狄浦斯写一份自传,或者为俄狄浦斯写一则简要的评传,为王后伊俄卡斯忒写内心独白;或站在不同的角度讲故事,比如,模拟剧院观众同步讲述正在上演的戏剧,这就是一部悬疑剧;或以俄狄浦斯的视角、王后的视角、先知的视角甚至牧羊人的视角来讲述这个离奇的故事。每一种视角,故事呈现的面貌都不一样;在学生的讲述与交流中,不同视角的叙述互相补充、回应、解释,学生对戏剧就有了一个立体的相对通透的把握。

原生态阅读,似乎只是一个不断熟悉文本的过程,但在反复的阅读、多角度的讲述以及人物情节的梳理中,很多思索也在自然展开,思辨的种子在萌发。我强调“原生态阅读”,是基于“两个信任”:信任经典,信任学生——一部伟大的经典,其文本所能提供的心理空间足够大,每一个人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坐标,安放自己的精神;每一个学生,只要能沉浸在文本之中,必能唤醒和激发思想的动能乃至本能,思辨必能就此展开。读《鲁滨孙漂流记》,就有学生问:小说反复描写鲁滨孙放弃安逸和优裕的中产阶级生活,偏要违拗父母的意愿,离家出走,闯海冒险,作者究竟要传达什么样的人生观?这种游走在“求生”与“找死”之间的人生方式,是否值得我们推崇?这样的问题其实已经触及作品的内核。为此,我找来布鲁斯南主演的同名电影,让学生对照——电影中的鲁滨孙,其冒险不是出于天性,而是意外杀人之后不得不亡命天涯的选择。那么,这样的改编合乎原著的用意吗?

再如替俄狄浦斯写“自传”,“我”的叙述中必然伴随有自我的辩护、反思和质疑;而为俄狄浦斯写评传,则要在理解与同情的基础上,力求作出客观的评价。不同视角的转换,不仅涉及全知、半知等叙述视角与技巧的变化,也涉及叙述口吻、详略处理、情感变化、褒贬转换等,讲述的过程既是对阅读的梳理、反刍与回味,也是一个认知、判断、对比、思辨和选择的过程。阅读刺激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提出了一些有趣味、更有意味的质疑:俄狄浦斯担任忒拜国王十余年,关于前国王拉伊俄斯(其生父)的情况,他的死、他的长相、他的品性等,难道他真的一无所知?是刻意隐瞒,还是故意回避?伊俄卡斯忒与俄狄浦斯以夫妻的名义朝夕相处,难道就没注意到他脚踵上的伤疤?

学生提出这些疑问,依靠的是自己的而非他人的生活常识,凭借的是文本的而非外在的逻辑关联,但这些自己的、自然的发现,已经不自觉地触及了戏剧的内核。有学者认为,正是内心的欲望和害怕失去的恐惧,蔽塞了俄狄浦斯与王后的心智,蒙蔽了他们的双眼。这正是人的宿命般的局限。人的局限不仅来自外界,也来自自我,来自生命的深处,这恰恰是《俄狄浦斯王》贡献给人类的一个伟大的真理。

有意思的是,伏尔泰对《俄狄浦斯王》的研究与阐释也是从发现类似矛盾开始的。他写道:“你可以看到,在批评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时,我只是试图指出那些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地方都会被看作是缺陷的东西:自相矛盾、荒谬不可信、无意义的雄辩„„”?从文本解读来看,说这是破绽、缺陷也好,说这是艺术家天才的安排也罢,这样的发现都是极其可贵的。约翰·厄普代克,这个以《哈姆莱特》为素材创作了著名小说《乔特鲁德与克劳狄斯》的美国小说家,说《哈姆莱特》是所有莎剧中最受欢迎、上演最多的一出戏剧;但同时,他又说《哈姆莱特》是最草率的一出戏剧,剧中有太多任意而为和违背逻辑的地方。恰恰是这些他认为的不周之处,给了他写作的灵感和切近莎士比亚的崭新的路径。

学生的发现,哪怕是粗浅的发现,也可能孕育着思想与学术的种子。经过反复的阅读与梳理,“整本书阅读”进入第二个阶段:批判性理解。教学内容主要有五项:

1.理解:对作品的问题、主旨、观点的认知与判断。

2.分析:对“理解”作出合理的分解与辨析。在作品解读中,不能过分强调整体感知与混沌把握。没有分析的理解不可靠,这是批判性思维的一个基本观点。“分析论证”的欠缺,也是我们民族思维的一个缺陷,我们习惯于大而化之,笼而统之。理解,必须依托于对作品要素与结构的分析。

3.论证:为自己“理解”寻找相应的事实证据与因果逻辑。本着文本事实、情理与逻辑的一致性原则,作出自己的综合判断。

4.评估:对自己的理解、分析与论证进行必要的反思,比如,文本事实有无出入,人物理解是否反人性,推断是否合乎逻辑,等等。

5.解释:在理解、分析、论证和评估的基础上,给自己的“理解”作出完整而清晰的传达。批判性理解不是为了颠覆,而是为了说服自己进而说服他人,是为了更可靠的确证与确信。我们的理解并不见得能够超越他人,也未见得有什么新奇之处,但有了这样一个分析论证的过程,经典才能“嵌”在我们的生命之中,成为“我”的经典。

我认为,批判性理解不仅不是为了颠覆,我更看重在学生中达成一些关于作品的基本共识。不是为了那“一千个哈姆莱特”,而是为了那“一个哈姆莱特”。作品虽然是一个开放结构,但它一旦完成,其内容要素、结构形态与意义倾向就大体固定了,这正是经典能够不断传播并在传播中不断积淀和增值的根基。片面强调文本理解的多元主义与相对主义,既取消了经典的独立意义,也破坏了人类沟通的深层根基——人性与文化的相通性。的确,每个人对经典的理解是有差异的,但不得不承认,总体上又是趋同的。经典阅读不能一蹴而就,基础教育的任务,就是让学生理解和接纳这些基本的、普适的共识。钱理群先生说语文教育要为学生打下“精神的底子”,我认为,在批判性理解中,认同和接纳这些基本共识,就是在“打底子”。

批判性理解的关键,在于找到具有“生发性”与“整合性”的“问题”,以“问题”切入作品,以“问题解决”来引导和推动整本书的理解和思辨。所谓“整合性”,就是作品的主旨、内容、结构与表达能够通过这个问题得到合理的解释;所谓“生发性”,这个问题应该具有生长与勾连的空间,由此问题展开,可以发散和触及作品的许多因素。有了“整合性”,理解才不至于沦为一地鸡毛;有了“生发性”,理解才不至于沦为一堆概念。

在“问题”的选择和设计上,我主要考虑三个因素: 一是“整本书阅读”的功能定位。文学具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与审美功能。在我看来,认识功能是基本的,只有理解和认识了,教育功能与审美功能才能真正达成。为此,我将文学作品的阅读定位于“人生的思考与生命的感悟”上,强调文学作品对社会、人生和生命的认知作用。每一部经典都是一种独特的人生,每一个形象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我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借助作品展开对人生图像和生命形式的思考。我坚持认为,只有这样的讨论,学生才能在作品中找到“代入感”。那种专注于作品的知识讲解,或者聚焦于作品的美学分析,或者热衷于得鱼忘筌式的价值灌输,只会加重学生与经典的隔膜。像《西游记》,其主题众说纷纭,我毫不犹豫选择了“成长说”,将《西游记》看作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将唐僧师徒四人的取经历险理解为一个成长的过程。我对作品的理解,首选人生与生命视角。

二是作品的“母题”定位。比如《红与黑》,可以有不同的解读,但其内核则是一个平民青年的野心与尊严之间的冲突。换一种思考方式,如果你要找一部关于野心与尊严的作品,你会选择哪一部?恐怕很多读者都会想到《红与黑》。经典在传播中,被不同时代的人理解,被不同国度的人阐释,在经年日久的积累中,层积出一个话题范围的大体界定。笔者在《经典名著的人生智慧》一书里,将九部名著的“母题范畴”作了这样的概括:

1.流浪与穿越:《鲁滨孙漂流记》 2.成长与成功:《西游记》 3.功名与道义:《三国演义》

4.野心与尊严:《红与黑》

5.反叛与规驯:《水浒传》

6.使命与命运:《哈姆莱特》

7.苦难与罪恶:《悲惨世界》

8.堕落与拯救:《复活》

9.命运与担当:《俄狄浦斯王》

三是对作品独特性的定位。冒险、历险和探险的同一类型作品很多,诸如《西游记》《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海底两万里》《金银岛》等。那么,《鲁滨孙漂流记》的独特性在哪里?比较分析,不难发现两个与众不同之处。一是鲁滨孙痴迷于冒险,并无特定的目的或使命,他不像唐僧有着自觉而坚定的使命,也不是为了常见的探宝、复仇和逃亡。虽然冒险也给鲁滨孙带来了财富,但他痴迷的是冒险本身。鲁滨孙对流浪的痴狂世所罕有,对远方的热望简直无法阻挡。无论是家庭的阻挠、生死的考验,还是优裕生活的诱惑,都不能改变他对流浪的执着。有时候,“找死”的欲望几乎胜过了求生的本能。从这个意义看,鲁滨孙是一个文学的“典型”形象,象征了人类渴望探索、超越、创新的精神气质,鲁滨孙的魅力恰在于此。1906年,宋教仁读了此书后,认为鲁滨孙的“冒险性及忍耐性均可为顽懦者之药石”;林纾在此书译序中说,鲁滨孙“唯不为中人之中,庸人之庸,故单舸猝出,海狎风涛,濒绝地而处,独行独坐,兼羲、轩、巢、燧诸氏所为而为之”。中国人对此书的初期反应,也印证了鲁滨孙超越文化与时空的精神内核。这样的理解,保证了学生不将这样一部伟大的著作看作一部单纯的冒险游戏之作。

《鲁滨孙漂流记》的另一个鲜明特点就在于鲁滨孙几乎无所不能,他完全自力更生,靠自己的双手和头脑解决了28年的生存问题,这在世界文学人物长廊中几乎是独一无二的。他的理性、知识和智慧,显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自信与热情。

综合考虑这三个因素,在《鲁滨孙漂流记》的阅读教学中,我设计了两个“问题”,以此启动和推动学生的理解与思辨。

1.鲁滨孙冒险、历险的动机是什么?

2.一个人,一座孤岛,28年的生存,何以可能?

以问题2为例,看看学生在分析、论证与评估中的思辨活动。在讨论中,大部分学生都能分析并列举出几个显而易见的原因,能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论据支撑,从逻辑上加以说明:

1.鲁滨孙有着顽强的求生意志与回归社会的强烈愿望; 2.有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心理创伤的自我修复能力;

3.有着超强的动手能力,几乎能解决生存与生活中面临的一切问题。在进一步的启发与讨论之后,少数学生提出第四个原因:

4.多亏了那艘船。在轮船搁浅之后,鲁滨孙冒着生命危险,用了13天时间,将船上一切能够搬运的东西都运上了孤岛。这些物资既包括了解决眼前温饱问题的面包、饼干、酒、干羊肉等,也包括了再生产所必需的麦子(可做种子)、小斧、大钳子、大剪子、十几把刀子等工具;不仅有保障安全的枪械、弹药和刀剑,用来对付可能的危险和隐患,甚至还有《圣经》、一条狗和两只猫。

对于学生来说,这是个可贵的发现。是什么让鲁滨孙创造了28年的生存奇迹?从马斯洛的人类需求层次看,这些物资不仅解决了鲁滨孙基本的温饱问题与安全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保障了他的精神需求。马克思说:“孤零零的一个人在社会之外进行生产——这是罕见的事,偶然落到荒野中的,已经内在具有社会力量的文明人或许能做到——就像许多人不在一起生活和彼此交往竟有语言发展一样,是不可思议的。”鲁滨孙其实并没有完全离开社会的物质支持。借助马斯洛的人本主义理论,将鲁滨孙搬运的物资进行分类与归纳,可看出这些物资在鲁滨孙的生存斗争中的作用;借助马克思的论述,可从理论上论证,鲁滨孙这样的“孤零零的一个人在社会之外进行生产”是需要条件的,那就是文明的支撑。

理解到这一步,有学生顺理成章地补充说,鲁滨孙不仅在物质上依仗人类文明的成果,而且——

5.鲁滨孙就是“已经内在具有社会力量的文明人”,他的知识、思维方式和行动力,凝结了人类积累的智慧与能力。

这个发现已经难能可贵了。其实,小说中有很多这样的细节,但大都被学生忽略了。这个发现让学生重新检视自己的阅读,在重读中发现了这样的一些细节:

(鲁滨孙)„„用刀子在一个大柱子上刻上这几字: “我于一六五九年九月三十日在此上岸”,把它做成一个大十字架,立在我第一次上岸的地方,我每天在这个方柱的两边用刀子刻一个斫痕,每七天刻一个大一倍的斫痕,每一个月刻一个再大一倍的斫痕,这样我便有了计算年月日的日历。

鲁滨孙像古人结绳记事一样刻字记事,记录自己的荒岛生活。人类总是借助时间、方位、度量衡等范畴将自己的生活与生产安排得井井有条,这就是知识、理性与智慧的力量。设想一下,鲁滨孙在荒岛上失去了时间感和空间感,他如何能在28年的生存中保持健全和明澈的心智?

总结出这五个原因并非易事。但若仅停留于此,那还停留在一般的“概括”与“归纳”层面,未能充分发挥这个“问题”的教学价值。为了激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辨,我追问道:按照在鲁滨孙的生存活动中的重要性,给这五个因素排序,你会怎样排列?

显然,答案并不是唯一的,重要的是在比较与选择中的思辨。其实,这五个因素彼此相关,很难说哪一个一定是最重要的。若没有丰厚的物资储备和枪支弹药,鲁滨孙的信心与乐观从哪里来?如果没有高超的动手能力,即便有这些物资,鲁滨孙也未必能像国王一样将孤岛治理得井井有条。对于绝境中的人,究竟是物质支持重要,是胆识与智慧重要,还是人的能力更重要,其实也很难分出轻重主次。这个讨论,不过是希望借助《鲁滨孙漂流记》这个资源,引导学生充分理解人类生存活动的内涵与意义,理解冒险与生存的复杂关系;同时,也希望在辨析与辩论中,学生对自己的分析、断言和论证作出尽可能客观的反思、评估与调整。

到这里,学生基本完成了从理解、分析、论证到评估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写一篇文章,完整地解释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在“问题”的推动下,学生经过了一轮“思辨读写”的学习过程。

《鲁滨孙漂流记》是经典中比较平易的,像《俄狄浦斯王》这样的作品,内涵复杂,理解多元,在问题的设置和思辨教学中,需要更为周全的考虑。

在“整本书阅读”活动中,我还非常重视“转化性写作”,训练学生借助经典这个文化资源和思想资源,来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观点的意识与能力。有人一听到“活学活用”就反感,其实撇开这个词包含的投机与市侩因素,教学是需要“活学活用”的,运用是对经典阅读最直接的反馈。这样的案例已经很多了,兹不赘述。

原生态阅读、批判性理解与转化性写作,这是我的“整本书阅读”的基本策略。“读写结合”是基本手段,“问题设计”是关键,思辨是灵魂,我谓之“思辨读写”。

参考文献:

上一篇:英语的健康名言下一篇:教师资格证笔记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