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语感素材学习的教学方法

2024-07-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语感素材学习的教学方法(共10篇)

小学语文语感素材学习的教学方法 篇1

一、发掘教材中的美元素

语文教材中蕴含着丰富、广泛而深刻的美学内容,其隐含着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等多种形式。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大多是名家名作,涉及古今中外,涵括了天、地、人、物、事等,有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引人入胜的意境、优美生动的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和纯洁高尚的审美理想。所有这些,都是美育的极好内容和形式,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小学语文教材中关于描写自然景观的文章,给学生带来了众多的审美享受。高山流水、朝霞彩虹,花鸟草虫,可以从自然景物的形、色、音不同的角度去欣赏体验。

二、启发思维,体会意境美

作品的意境美在于事、景、情、理的和谐统一。那么,如何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意境美,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进行精心设计,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体会,不可强行灌输。如教《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可以让学生在了解课文内容之后,弄清作者为什么要把小女孩的死安排在大年夜。想一想:大年夜富人的小孩可能在干什么呢?学生通过想象,眼前仿佛出现了富家子弟此时此刻正在家长的带领下,烤着温暖的火炉,尝着喷香的烤鹅,在美丽的圣诞树下尽情地享乐的情景。这时学生的脑海中出现了两幅图景:一幅是富家子弟的享乐图,另一幅是小女孩被冻死的悲惨图。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感到社会实在是贫富不均,从而体会出作者对穷人深切的同情,以及对贫富不均的社会的哀怨,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

三、激发想象,挖掘内在美

想象与美育有着密切的联系。小学生思维活跃,正处在发展想象力的最佳时期,教师应该因势利导,经常选择教材所描绘的含有想象余地的部分,适时、准确、恰当地揭示出来,激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从中培养他们的审美观念。如在教学《赤壁之战》后,可问学生大战结束后,周瑜在庆功会上会怎样向将士总结取胜的原因?同样,曹操肯定也会总结这次失败的教训。请学生们想象一下,他们俩会怎样向部下作总结?通过学生的想象发言,可将双方成败的原因分析得一清二楚,既深挖了教材内容,又发展了学生的想象,使其对于美的感受不断加深。

四、师生互动探究美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在语文教学中,以小组的形式开展活动,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同伴之间的相互交往和相互影响。可以把智能层次不同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互相帮助、互相探讨、共同合作,逐步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竞争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与竞争中探究美的能力得到提高。比如教学《看月食》一文。课文最后说:“不是天狗吃了月亮,而是地球挡住了月亮。”教师可组织学生分别扮演妹妹和奶奶的角色,让学生分角色讨论、辩论,把月食这一自然现象以及月食的景色告诉奶奶。这样的方式因为学生有充分的心灵自由,所以兴趣倍增,跃跃欲试,进而学生既掌握了月食的知识,也在表演中感受到了月食天空的美景。

五、积极评价享受美

心理学家汤姆斯(S.Tomkins)认为,人类活动的内驱力的信号需要一种放大的媒介,才能激发人行动,而起这种放大作用的就是情感。“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句话很好地说明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情感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知识以及在课堂中感受美的情绪。比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中“描写漓江水很美”的一段时,笔者曾有意识地指名要求一位发言较少的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落,在他完成朗读之后,就这样对他进行了积极性的评价:“从你的朗读中,让我和一部分同学感受到了漓江‘静’的特点。如果你的声音再高一点,那你一定会把我们全班同学都带到漓江之上,让我们荡着小舟与你一起享受漓江的美景。”接着再让这位学生朗读该段,结果他的声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样既让学生感受了漓江的美,也让学生从心灵深处享受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得到教师积极评价的愉悦。

语文教学的审美化应包括语文教学内容的审美化和语文教学过程的审美化两个方面,而教学过程的审美化既包括外显的教学过程审美化,也包括内隐的教学过程审美化。其中外显的教学过程审美化体现在教师的教态美、板书美,师生的语言美、朗读美等方面,内隐的教学过程审美化则体现在教学中和谐的人际关系、自由轻松的心理环境、优美的课堂氛围、师生愉悦的情绪体验等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外显的东西是比较容易做到的,内隐的东西则较难把握,它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合理地调整、选择、安排已有的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比之外显的审美化,内隐的审美化对学生的影响是更为内在、深远的。在小语教学过程中重要的不是表面化的审美教育,也不是使学生简单地认识美丑、分辨美丑(美丑有时只被当作善恶的同义语,成了思想教育的延伸),而是要培养学生的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情感力、独特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审美的态度、情感和意识。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方法:

一要关注学生兴趣激活。

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告诉我们,课前激趣是很重要的,教师在学生学习每一篇课文前,都需要设计一点精美的导语来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求知欲望。同时,教师还需注意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始终保持激昂的情绪。

如教师需要不断锤炼自己的语言,力求语言亲切精炼幽默,并适当辅之形体语言;教师要多鼓励、多肯定学生,经常性地让学生品尝发现的快乐;教师要能灵活运用变式教学,教学方法和教学辅助手段(如多媒体)要灵活多变等。

二要关注学生情感体验。

首先是唤起学生生活体验,即在学生阅读课文时充分调动他们的生活积累和经验。其次是反复朗读,以“情”动“情”。在课堂中,教师可能是生活无助的凡卡,也可能是真诚的修鞋姑娘,还可能是见多识广、热衷探索的徐霞客……当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特定的情境,进入忘我的艺术境界,将作品的艺术情思、艺术形象再现给学生时,师生之间就会实现认知与情感的自然融合。

再次是尊重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在阅读课文时也会产生不同的认识,这时,即使是学生的认识有偏颇之处,教师也只能引导,不能轻易否认,不能用所谓的标准答案去评价。

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激情才不会被破坏,学生的阅读素养才会不断提高。学生在畅所欲言中得到了尊重、得到了认同、得到了提高。

三要关注学生基础积累。

古语说得好: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学习语文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没有必要的积累,谈深层次阅读就是一句空话。

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时一定要关注学生字词句的理解与积累,一定要关注精彩语段和名篇的背诵默写,也一定要关注文章、文学常识的积累。

四要关注学生整体感悟。

有人指出:教师的分析不是解剖刀,而是X光。意思是不要用琐碎的分析和贴标签式的教学将课文肢解,问题的设计应有利于整体印象的形成,分析部分不离整体,整体感知突出细节。

教师为了发挥学生自主性,常问学生:“你喜欢哪一段、哪一句或哪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这种问题一定要在学生对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联系文章整体和语境才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探寻文章的主旨,在阅读教学中特别重要,正如叶圣陶先生曾说:“读一篇文章,如果不明白它的主旨,而只知道一些零零碎碎的东西,那就等于白读。”

小学语文语感素材学习的教学方法 篇2

一、语言文字的准确把握, 产生语感

词语是语言的建筑材料, 语言是人们思想和情感的载体, 如果能很好地把握它们, 就得具备准确而快捷的理解能力。理解语言文字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对语言文字进行反复推敲、揣摩、品赏、挖掘词句隐含的意义, 从而诱惑学生的语感, 使其达到领悟文章的精义妙理。

为了帮助学生准确把握词义, 在阅读教学中我常常特别注意对词句的品析, 从而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知能力。如《曼谷的小象》中用“曼谷近郊, 绿油油的田野和翠玉般的草地, 一直延伸到海边”一句中用“翠玉般”来说明草地的绿, 我是这样分析的:它与“绿油油”意思相近, 但如果用绿油油, 那么用词会出现重复, 使读者会感到单调、乏味, 要是换成“绿绿”和“青青”又不够贴切。从而使学生领悟到作者用词之精确, 又如在讲到《林海》一文的“多少种绿颜色呀恐怕只有画家才能够写下这么多的绿颜色来呢?”一句中的“写”时, 说:这里的写似乎很违反常规, 但正因为如此, 它才把《林海》的绿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它是“画”的意思, 但它是写生画, 是照着林海的绿写下来的。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林海绿得令人心跳。这样引导学生领悟用词准确后, 再来朗读课文, 学生会体会到隐含在文章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并且品味出文章用词的精妙之处, 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感。

二、重视课内朗读指导, 提高语感

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朗读是基本训练之一, 是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文章的精义妙理, 作者的深思妙笔, 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才能体味得到, 而非分析讲理所能代替。成功的朗读训练, 可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课文, 激起情感共鸣, 从而强化语感。

1. 创设情境指导朗读, 培养语感。

这种手段往往是通过多媒体手段或语言的描述来创设, 使学生与教材之间形成情感共鸣。启发学生读时眼前要有景, 胸中要有形, 心中要有情。如教学《桂林山水》, 指导读写水的“静、清、绿”的排比句时, 我打出一张漓江的图片, 描述道:“你们想去观赏漓江的水吗?你看, 那儿有许多竹筏小舟正等着我们去呢, 让我们荡起浆儿荡漾漓江之上吧。”同时播放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浆》。就在这时, 我问:“同学们现在你们感觉怎样?”漓江的水真静啊!学生齐读时, 不由自主地把静字拖长了。趁机我又问:“往下看, 你们又看到了什么?”漓江的水真清啊!同样学生基本上会把清字强调出来。此时, 我又不失时机地问:“放眼望去, 你们还看到了什么?”学生便会响亮而饱满地答到:“漓江的水真绿啊!”这样, 再把三句话连起来读, 学生就能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表达出来设身处地的, 激昂处还他个激昂, 委婉处还他个委婉, 使学生在身临其境中训练了语感。

2. 通过对比朗读培养语感。

在阅读教学中语言的比较分析主要采取的是将课文中的语句变动一下, 再与原文相比的形式, 在日常教学中, 我首先采取减法。即把原文的句子去掉几个关键的词语, 再与原文作对比, 让学生通过比较, 可以体会到原句的具体及优美, 如《曼谷的小象》中的“啊, 多么乖巧的小象”一句是写作者赞叹小象的乖巧和主人的助人为乐精神的。为了让学生深刻地感受作者的用意, 我故意去掉“啊”让学生试读, 然后再读原文, 通过对比, 学生很快把握了“啊”字的精妙, 不由地把赞叹的语气读得更强烈了。其次, 我改变语句的表达方式让学生与原文对比朗读感悟, 如《养花》一文中的“不劳动, 连棵花也养不活, 这难道不是真理吗?”改成“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 这是真理。”让学生对比读, 从而让学生理解用反问句表达意思, 肯定的语气更强烈。再次, 有时我也会用代入法, 即用原文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语代替原文的词语, 这样通过反复推敲、揣摩、诱发学生的语感。

3. 一问一答式朗读, 加强了语感训练。

在引导中, 学生从教师的提示语里, 从读的句子中会感受到课文中那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 美好的向往, 这一切同时会像溪水一样流入学生的心田, 诱发学生情感的波澜。如《燕子过海》一文, 是通过写燕子怎样飞过大海, 来说明燕子不怕辛苦, 不怕困难的精神, 从而激发了水手们的崇敬之情, 这篇课文含义深刻, 读了回味无穷。于是我便设计一些问题, 能使学生感悟到其理。

师:燕子是怎样过冬的?

生:它们要从寒冷的北方飞到温暖的南方去, 在海上不分昼夜地飞呀飞。

师:他们疲倦吗?

生:他们一定是太疲倦了, 看见我们的船, 就像雨点一样落下来, 伏在甲板上休息。

师:它们该多休息一会儿。

生:他们只休息了一会儿, 有的燕子又展翅起飞了, 有的却在甲板上停止了呼吸。

通过这样一问一答, 学生就会情不自禁地对燕子产生敬佩之情。

三、重视课外美文欣赏, 强化语感培养

多年的教学经验, 使我明白了课内朗读训练固然重要, 但课外一些美文的欣赏对孩子们语感的培养也十分重要。例如:课外我让学生去读朱自清的《春》, 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 巴金的《繁星》, 老舍的《济南的冬天》读着读着, 孩子们的文章更美了, 情感更丰富了。

小学语文教学语感的培养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 语感 培养

引言

小学是学生语文素养初成雏形的重要阶段,对于学生日后相关知识的学习、个人风格的培养至关重要。然而,小学生的知识面有限,课本里的内容也并不完全,因此给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将知识生动而形象地展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违背了新课程模式下的教学宗旨。基于此,运用科学有效的方式加强对小学生语文教学语感的培养是目前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1、培养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的重要性

1.1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

语感是一种独特的学习能力,它通过培养对于语言直觉的感知,可以使学生仅仅透过文字表面意义直击文字背后深层的含义,同时展开丰富的联想,最终产生情感共鸣[1]。在说话方面,培养自己独特的个人风格;在写作方面,形成自己独有的门派和基调。语感也是一个不断累积词语的过程,并通过这一个过程增强自己对文字的灵敏度。

1.2结合学生的逻辑思维方式与形象思维方式

文字只是一种单一的表达方式,有着较好语感的学生能够根据文章中的文字描述在脑海中产生丰富的联想,将描述性的语言具象化,产生形象思维的方式。不仅如此,在经过对于信息的加工处理过后,对于语言进行筛选、概括和总结之后,就会产生理性的认识,也就是我们所谓的逻辑性思维方式。而语感正是由形象思维方式转变为逻辑思维方式的过程,是两者之间的结合,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和消化知识,提升对于语言的感知能力。

1.3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

小学于文中对于语感的培养目的在于形成学生健康的审美心理和崇高的审美观。语感的培养与周遭的环境密不可分,只有通过长期的实践沉淀和文化熏陶才能够形成良好的语感。而良好的语感可以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还能够达到提升学生精神境界的效果[2]。

1.4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语言是促进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一种工具,是人们生活当中最直接的交流途径。而在生活当中,能否清晰而准确地感知语言中的意图,跟语感的好坏分不开。因此,对学生语感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感水平,对未来在语言表达方面和人际交往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2、培养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的方式

2.1通过文章朗诵培养语感

反复的朗读是培养语感的基本方式,语感并不是与生俱来,而是依靠后期培养的,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外部语言的不断刺激以及内部知识的灌输两种方式相结合来培养。然而,朗读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读”,它讲究语言的发音和节奏,老师在学生的过程中应该予以及时的指导,旨在保证学生进行科学的朗读。与此同时,老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选择文字优美、符合学生特点的文章让学生进行朗读训练[3]。不仅仅局限于课本内容,在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的时候还应该注重课外的资源,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让学生在不断阅读的过程中不仅积累了知识,还提升了语感。

2.2通过感受课文情境培养语感

小学生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社会阅历也并不丰富。因此在课文的选择上,老师应该充分考虑到这一情况,选择对小学生而言实际的、能够在生活中感知到的课文,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仿佛身临其境,感同身受,同时还能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感知语言的魅力[4]。只有学生带有感情地朗读,才能够充分体会到情境当中的感情,深刻了解语言所表达的情感,从而增加对于语言的感知能力和敏锐度。

2.3通过文章背诵培养语感

相比朗读,背诵能够加强学生对于文章的记忆能力,将完整的文章嵌入脑海之中,这也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而累积到了一定程度之后,便在学生的头脑里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性的语言风格。在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小,是培养记忆力的最佳时期,通过背诵可以实现对一些语言表达模式,一些优美的词句的有效储备,有利于学生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学以致用。

2.4通过写作培养语感

寫作是将语感能力转化为实际行动的有效手段,也是能够验证语感好坏的标准之一。通过写作训练,可以看出学生对于语感掌握的水平,同时还能发现不足和缺陷,以便针对性地修正与锻炼[5]。小学阶段的写作最初是通过模仿来实现的,日积月累之后,再利用掌握课文结构、形式、写作方法的手段,加强写作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就是加强对于语感的培养。

2.5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语感

替代传统枯燥的教学方式,将知识融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玩乐的过程中吸收知识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气氛,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与游戏相结合,通过游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感知学习的乐趣和魅力所在,同时通过朗读、背诵、写作等一系列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感知能力。

3、结束语

语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系统的过程,小学是学生学习的起步阶段,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而良好的语文素养就是从培养语感开始的。教师通过朗读、背诵、写作等方式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鉴赏、分析能力;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提高学生对于文字的感知能力和敏锐度,旨在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学习,为日后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袁秀英. 试析小学语文教学语感的培养[J]. 课外语文,2015,08:56.

[2]傅建丽,韩银秋.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与强化[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06:102-103.

[3]孙万仙.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对语感的培养[J]. 现代交际,2013,07:170.

[4]张俊英.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能力的培养[J]. 现代农村科技,2015,05:57.

[5]欧焕莲.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J]. 新课程学习(上),2011,05:119-120.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篇4

【内容摘要】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不单只是在语文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还在于语文素养的提高。而提高现阶段语文教学的效率应该从培养学生的语感开始。语感的重要性随着《语文课程标准》的推出而日渐深入人心。“形成良好的语感”不仅写入了课程总目标,而且在课程标准中多处被提及。所谓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是由语言活动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知活动的过程,是人们直接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语感一方面涉及语言的直接的外在方面--语音、字形;另一方面也涉及语言所表示的抽象意义,是两者的有机统一,有理性积淀融解其中。它包括语音感受、语义感受、语意色彩感受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从读中感悟,训练语感;品词析句,增强感悟;积累语言,深化感悟,进而促进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语感;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不单只是在语文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还在于语文素养的提高。而提高现阶段语文教学的效率应该从培养学生的语感开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①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强调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②语言学家吕叔湘也表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一个学生的语感强了,他在理解方面和表达方面都会不断前进。”当今语文教育的著名学者王尚文先生明确提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语感,要千方百计提高学生语感素质。”③可见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所谓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是由语言活动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知活动的过程,是人们直接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语感一方面涉及语言的直接的外在方面--语音、字形;另一方面也涉及语言所表示的抽象意义,是两者的有机统一,有理性积淀融解其中。它包括语音感受、语义感受、语意色彩感受等。总之,语感能力,是人的语文能力的重要标志,是语文素质的核心。培养小学生语感能力,是小学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关键。

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上是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新课程目标指出:语言内化要多读书,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感呢?

一、读中感悟 ,训练语感

新课程标准强调:小学各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强调读书对训练语感的有效性。所以,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进行教学,在课堂中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多读书,充分利用机会让学生通过朗读、默读、复读、赛读、整体读、部分读、引读、分角色朗读、读等多种形式,从读中得到感悟,训练语感。

(1)加强朗读训练,感悟语句的连贯性

切实加强朗读训练,特别要在读得正确。要求学生不但能读准生字词,合理进行词语组合,读出句读,形成语流,把文字符号 “复制”转换为现实言语。要尽量克服一字一顿、一词一顿的“唱读”现象,逐步做到“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如《桂林山水》一文,文中有许多优美的语句:“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引导学生反复感情朗读,感悟漓江的水“静、清、绿”的特点。

(2)加强朗读训练,感悟课文内容梗概

以读为本,要注意语义疏通,有意识培养学生的注意分配能力。要求学生读书时能合理调动多感官参与,目视、口诵、耳闻、心惟、一边读、一边快速检索贮存在记忆中的“心理词典”,联系上下文,对课文进行语义的疏通与整合,引导学生敏锐地觉察课文的主要话题,发现中心句、中心段,从而从整体上感悟课文的主要内容。如《夜莺的歌声》一文,篇幅较长,如果让学生概况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边读边用概况小标题的方法来概况主要内容,那就容易多了。(3)加强示范,把握语感的技法

语感是讲究技法的,学生是在一篇篇文章的研读中获得感知语言的技法。而“模仿是儿童的天性”,教师富有技法的声情并茂的范读是对学生语感有效的训练。它能激起学生读的兴趣,让他们在听中获得语感的熏陶,协调,把握重音、停顿、语调、节奏、语气等语感的技法,促进对语言的感受力。另外,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加强语感技能的示范,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收到较好的效果。如学习《桂林山水》一文时,在配乐声中,教师感情范读,把学生带到了风景如画的漓江上,仿佛随着作者一起乘着木船荡漾在漓江上,来观赏桂林的山水。

二、品词析句,体悟语感

咬文嚼字,体味语言是语感训练的关键环节。朱熹对此有过精辟的解释:“大凡读书,须是熟读,读熟了自精读,精熟后理自见得。如吃果子一般,劈头方咬开,未见滋味便吃;须是细嚼教烂,则滋味自出,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是苦、是辛,始为知味。”(见《朱子语类》)。叶圣陶先生讲到语感训练时也曾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可见语感训练的关键是“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并通过文字这座桥梁与作者会面,使情契合,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作品、编者和教师之间的平等对话。”

(1)比较中训练,感悟用词的准确性

有比较才有鉴别,比较是培养语感精确性的有效手段。在阅读教学中,往往发现课文中有些词语虽然并不深奥,表层意思也不难理解,但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可通过减一减、换一换、调一调、加一加等形式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推敲、揣摩语言运用的准确精妙,挖掘其蕴含意义,从而有所感悟。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三“我的发现”三组句子: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那样的伤害。令人难以相信的是,它们之中有的能够朝夕与共,和睦相处。令人难以相信的是,它们之中有的居然能够朝夕与共,和睦相处。为激发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课堂上以合作学习的方式研究、讨论。第一组:终于”说明了科学家揭开蝙蝠探路的秘密是很不容易的,是反复试验的结果。第二组:“那样的”强调了“如果不是我们”自作聪明,这些海龟是完全不会受到伤害的。第三组:“居然”进一步强调了这的确是“令人难以相信”。这三组句子,每组里的两个句子基本意思是相同的,但每组里的第二个句子表达的语文更重些,我们平时阅读文章与说话时,要注意这些词语在表情达意的作用。学生从抓关键词句比较、咀嚼就能品出语气神韵,领悟作者遣词造句的独具匠心,领悟语言运用的规范意义。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课堂上,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比较、辨析、品味,使学生在比较中辨析出优劣来,在比较过程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2)想象中训练,感悟语句的意境

语感和想象是紧密相联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利用形象思维,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出课文中所描写的艺术形象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感情上与作者发生共鸣。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中描写小女孩在大年夜卖火柴五次擦燃火柴产生了美丽的幻象,最后冻死在街头的故事。教学时,引导学生说说小女孩每次擦燃火柴都看到了什么,从中你体会了什么。启发学生在脑子里“过电影”,想象小女孩所看到的幻象: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爱的奶奶、和奶奶一起飞到那没有寒冷,没有饥饿、也没有痛苦的地方去了。感悟课文描写的意境,从中培养语感。

(3)评中训练,体验语句的情感 A、品词品句促感悟

训练学生的语感,要把语言的品析与情感体味联系起来,使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感受作者起伏的情感。

如《小英雄雨来》中有一句:“那双手像鹰的爪子,扭着雨来的两只耳朵,向两边拉。”“像鹰的爪子”,这里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写,用“鹰的爪子”比喻“那双手”。但如何引导学生品味出它的感情色彩呢?可组织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思考:“像鹰的爪子”,使人想到了什么?表达什么感情?学生议论纷纷:“像鹰的爪子”,使人想到了鹰的爪子的锋利,从而想到鬼子的凶残,表达了作者对鬼子的憎恨。学生从“像鹰的爪子”,品味出了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B、评价促感悟

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会有很多多元的感受和独特经验,这些都是我们教师应该珍视的。但是,尊重学生独特的体验,和多元的理解,并不是说有错不敢改,有偏不能纠。人们常说:“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小学生阅历浅,对事物的看法不全面、不成熟,难免出现是非不分,以偏概全的现象。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除了要珍视学生多元感悟和独特体验外,还要注意教材内容的价值取向,要巧妙引导,委婉纠正,让课堂成为学生高尚的精神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同桌互评,师生评价等方式,开展阅读反思与评判,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过程,使语感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

三、积累语言,深化感悟

(1)大量积累语言材料

学习的过程是逐渐积累的过程。语言学习更需要积累。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到他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广泛阅读,熟读成诵,是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A、熟读成诵

小学生记忆力旺盛。小语教材中许多课文出自名家之笔,文质兼美,让学生把课文中的精彩片断背下来,绝不会是过重的负担。通过背诵,学生积累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篇章,不断充实语言库存,并从背诵中进一步领悟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精妙,悟出表达方法的精巧,这将使学生受益终身。中国传统的语文教学精华已证明这一点。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课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80首,如此,有利于学生贮存语言,积淀语感,从而扎扎实实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B、广泛阅读

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规定课外阅读总量:小学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做到一篇带多篇。教育家们研究减轻学生负担,使学习变得轻松的解决办法之一是使学生大量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曾试过用许多手段来减轻学生的脑力劳动,结果得出一条结论:最有意义的手段就是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实践也表明:大凡爱看书的学生语感强,表现为想象力丰富,语言表达能力强,对语言文字的把握非常准确。因此,阅读教学中,可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以弥补现行教材的阅读量的不足。如学习《鲁滨孙漂流记》后,引导学生找《鲁滨孙漂流记》的原文来读;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就介绍学生读《安徒生童话选》等。同时引导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记录好词、佳句、精彩片断等。也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广泛阅读自己喜爱的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强的读物,以开拓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使学生在反复、大量感受语言材料的过程中,丰富语言,增强语感。低年级的学生喜欢鲜明的形象、活泼的内容,可推荐他们看童话、寓言等有趣的读物;中年级学生喜欢情节生动的故事,可让学生看历史故事、民间故事、科幻小说等引人入胜的读物;高年级学生喜欢文质兼美的内容,可推荐读名篇佳作,历史名著等。

(2)加强语言实践

学生在阅读中习得的语感,只有在更多的语言实践中运用,才能使语感不断强化。A、说中强化。阅读教学中,努力创设实际情境,让学生无拘无束进行口语交际。如学习完《凡卡》一文,让学生说说课文最后省略号的作用,想想凡卡的最后的命运是怎样的?爷爷能收到凡卡的信吗?为什么?通过引导学生参加朗读、说话、演讲,或指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复述,转述等,深化感悟。B、练中强化。在学生读懂、感悟的基础上,让学生练习扩写、缩写、仿写、改写、写读后感等,读写结合,升华感悟。C、拓展阅读教学的空间。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五彩缤纷的生活是语言的源头活水,又是运用语言的广阔沃土。

因此,要扩大学生语言活动范围,注重课内外相结合,把生活当作语言的大教材,立足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把学办事、学交往、学合作、学做人与运用语言,提高听、说、读、写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开辟一片内化语言积累的崭新天地,就能使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跃上一个新台阶。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第2页。②、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年第418页 ③、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3页。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语感 篇5

新课程标准强调:义务教育阶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是培养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道出了学习语文的真谛。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训练,是培养语感的基本手段。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意指在反复吟诵中,对语音、文字、词语、句子等仔细地品味与琢磨,从读中感悟领会其中含意,收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文质兼优的课文,教师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范读,可以把文字上无法表达出来的内在情感,通过轻重缓急或抑扬顿挫的朗读形象地表达出来,把学生吸引到优美的语境中,使学生对语言有所顿悟,给学生以整体的感知,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体会语感。如朗读《观潮》( S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文时,先引导学生领悟潮来前的情景,用平缓、柔和的语调朗读环境描写的语句,再结合画面,启发学生想象,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钱塘江边上……之后又辅之以声情并茂的范读,激发学生通过“白浪翻滚”联想到“白色城墙”的雄伟图景;由“浪潮越来越近”联想到“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时那浩浩荡荡的飞奔场面;由“声音”联想到“山崩地裂”的惊人气势。把波涛汹涌的钱塘江潮展现在学生的脑海中,使学生置身其中领略钱塘江大潮的雄浑壮美,从而领会这的确是“天下奇观”,由此达到训练语感的目的。

语感的培养需要感受,没有感受就没有语感。文本的语感寄寓于所描绘的形象中,只有引导学生去认识形象,感悟形象,在感悟形象中动情,在动情中抓住课文重点句子进行朗读,学生的情感才能与作者相通,学生才能体会到真正的语感。如朗读《我的战友邱少云》(S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时,着重引导学生抓住“我”的内心活动和邱少云在烈火中壮烈牺牲这两段话,要求学生围绕“我”“焦虑、担心、祈求、难受”的复杂感情,用略带颤抖、低沉的声音去读。

二、推敲品析,增强感悟

叶圣陶先生讲到语感训练时曾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有比较才有鉴别。在教学中,往往发现课文中有些词语虽然并不深奥,表层意思也不难理解,但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可通过减一减、换一换、比一比、加一加等形式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推敲、揣摩语言运用的准确精妙,挖掘其蕴含意义。

《麻雀》( S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一文,“一只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这句话中的“像一块石头似的”修饰成分删掉,让学生体会这样删掉行不行。经过讨论得出删掉修饰成分不行,不能形象地表现出老麻雀飞落时用力之猛,动作之快和老麻雀的着急,紧张的心情和它的勇敢;《我的战友邱少云》这课,“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

“看看时间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多分钟。”通过比较同学感觉到虽然是同一个“才”字,在不同的语境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第一个“才”用在句中,表现了作者觉得半个小时太长了,第二个“才”字用在句中,表现作者觉得二十分钟太短了。可见,学生只有在不同词语、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揣摩比较当中,才能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品评语言的意韵和情味,从而培养、促进语感的发展。

三、积累语言,深化感悟

巴金先生曾说:“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到他们的好处,也就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可见,博览群书,熟读成诵,是储备语言材料,培养语感,发展语言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应多从课外精选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推荐给学生阅读,用规范的、经典的语言,文学名著等,以弥补教材阅读量的不足。再者,现代社会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电脑、电视、广播、社会交际、课外活动……,这都是有效的阅读渠道。教师要多加引导,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观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积累语言、感悟语言、欣赏语言。

小学语文语感培养的策略研究

一、品词析句,体悟语感

引导学生对文章的重点部分进行各种形式的朗读。把握文章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揣摩作者蕴涵的情趣和意旨。运用增、删、换等方法充分感知课文正确的用词。生动的造句,巧妙的布局,感人的情趣等,使课文内容立体化,形象化,进而对文章的内容产生真切的感受,自然而然的浸润到学生的内心深处,从而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语言的感受能力,培养语感。如:①抓重点词。如在教学中,教者抓住对威尼斯小艇的描写语段,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进行反复地朗读,对课文形象生动的语言作细细品味,体悟动静结合。②比较句子。在教学时,把“仿佛田沟里的水蛇”中“仿佛”一词,分析句式,替换成“好像”一词,通过对比朗读,就可感受到作者在用词方面的讲究。在教学中让学生经常性地对语言进行比比、读读、想想、议议,使学生体会到谴词造句的准确生动。从而感受祖国语言文字富有变化的无穷魅力。

二、潜心涵咏,培养语感的深刻性

潜心涵咏,是一种在熟读基础上潜心专注的研读策略,面对语言文字,揣摩、推敲、咀嚼,“字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语言是有温度、深度、广度的,在语感分析训练中,让品读从“支离破碎”回归语境。如在词语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句子中还原、比较词语的实际意义,在句子学习中,要提示学生在段落中思考句子的深层内涵,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在重点段的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解段与段的关系,实现了对文本表达方式的领悟。

三、运用表达,发展语感

在读中习得语感方法,要迁移到有针对性的习作实践中去,才能形成学生独特的言语能力。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本人以随文练笔的方式,引导督促学生在不同文本中领悟其语言表达功能有所不同,通过灵活的迁移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语感的发展。

不同的文本,体裁不同,其写作特点也不同。教学时适时地渗透一些文体知识表达技巧,并及时迁移运用,促进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发展学生的语感。如《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是人教版教材小学四年级上册的课文。文中有三处写了绿绿的爬山虎。王国维先生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文章借爬山虎的绿,既抒情又喻人,语言含蓄而富有象征意义,表达方式富有特色。教学重点是安排小练笔,让学生模仿文中三处描写爬山虎的语言,初步掌握借物抒情,借景喻人的表达方法,并迁移到自己的习作中。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文体,结合随文练笔的方式,有效地促进学生在表达中积累一些文体语感,在创作过程中,能自觉或不自觉地规范写作言语的“内在尺度”,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语感发展。

四、联系生活,敏锐感知

敏锐的语感是和对生活的敏锐感受密切联系在一起的。阅读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中人物的境遇,就会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逐渐鲜明,逐渐具体,进而入情入境。如《第一场雪》一课中写“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这两句优美的文字,运用了“毛茸茸”、“亮晶晶”、“蓬松松”、“沉甸甸”几个叠词,贴切地描绘了雪落枝头的美景。

小学语文积累素材的方法 篇6

我们知道语文词汇积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实施自己的语言素材积累计划:

1.语文积累每周摘抄五条成语,成语的条目不规定,但要求做到了解成语的意思并能造句;每天一句名言警句或谚语俗语或广告语收集。

2.每天读一遍美文并作精美语段的摘抄。

3.手头上必备一本课外书,只要内容健康即可。可以和班上的同学轮流借读,做读书笔记,把自己比较欣赏的语言摘录下来积累,如好词好句,好文段,乃至好的整文,在早自习时记诵,以便于需时使用;也可写读后感,对自己的思想火花进行记录。

4.语文积累在摘录词语、成语、美文的同时,有意地对知识系统地、分块归类积累。主要从诗词、名著、仿句、口语交际等几大块进行系统整理。诗词涉及前几册语文书上所学的,从诗人、诗题、诗意、诗情、名句及名句赏析(赏析角度可从内容、炼字、修辞、情感或哲理等选取)等方面整理。

整理过程须认真翻书、查阅资料、请教,力求准确完善。名著着重于四大名著和书本上有的,从书名、作者、内容、人物、人物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方面制成卡片,对主要的、熟知的人物都应制成卡片。

方法2、语言经验方面的积累

在语文教学中,我经常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学生回答问题时或无言以对或语无伦次,可我一旦将答案公布,他就会迫不及待地说:“我想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可我说不清楚。”这种现象,是学生的思维“短路”或混乱造成的。如果一味听之任之,这种“说也说不清楚”的现象会更普遍、更严重,长此以往,则会影响我们的语文水平。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办呢?吕叔湘先生曾提出过这样一个观点:“语文课上可以利用一部分时间练习说话,叙述一件事情,或说明一个道理,教师加以指导。”

根据吕叔湘先生这以思想的指导,语文积累我们可以通过这样的方法增加言语经验方面的积累:在每堂课前三分钟进行演讲训练,即可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能促进他们不断增加阅读量,有力地提高写作水平,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篇7

一、通过强化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语感

语感的训练非常重要,小学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明确一点那就是什么样的训练是提高语感最有效的方法。阅读对于学生口语和驾驭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那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阅读,能够有效提升语感水平。小学阶段,如果学生文字积累的机会少对于文章的阅读就很难独立完成,缺少必要的阅读,语感能力很难有所提高。还有一部分小学语文课堂上,原本可以进行阅读训练,教师却选择了进行文章教学,削弱了对学生语感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利用阅读,并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点播,进而实现学生的独立阅读、独立思考,最终实现语感能力的提升。

比如:在进行《小池》一课讲解的时候,充分利用这首诗首先教师范读,同时播放荷花池水、绿茵、蜻蜓等动态多媒体课件,然后传授课文中的生字读法和意思,这样学生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实现独立阅读。教师要采取自由阅读的方式,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进行阅读, 必然对诗中所描绘景物的理解和含义理解得更加深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语感就会得到有效的训练。

二、通过强化背诵培养学生语感

对于小学阶段的语感培养,背诵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方法由于小学生在写作能力上具有一定的制约, 因此教师往往会采用背诵的方式,帮助学生积累一些优美的词句,通过知识的迁移,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这种方式同样适用于学生语感的培养, 背诵能够帮助学生对各种语句和段落的认识更加深刻,能够了解整篇文章的框架结构,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解必然会建立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 从而能够更快速和顺利地实现词汇的积累,实际上这个过程,就是学生语感不断提高的过程。优美、富有深刻道理和内涵的词句可以帮助学生实现词语贮备量的积累,学生的文学修养会有所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借助背诵这个方式,促进学生语文修养的全面发展另外,教师还需要进行适当的拓展教学,充分课外资料,合理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章,引领学生进行阅读背诵,帮助学生增强语感。

比如:课内文章《夏夜多美》中“蜻蜓飞呀飞,飞过青青的假山,飞过绿绿的草坪,飞到一座花坛前,小蚂蚁到家了。星星看见了,高兴地眨着眼。啊,多美的夏夜啊! ”的句子,非常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宁静的夏天夜晚,那种美丽与祥和,同时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比如排比、拟人等,最后则用感叹句式收尾,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于夏夜的喜爱之情。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还有很多这样优美的文章,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和利用,让学生背诵和朗读,从而实现语感能力的提高。

三、通过加强写作训练强化学生语感

通过以上两方面的训练,学生的词汇量会大大增加,这样教师只需要合理进行实践活动,强化学生的语感能力,最好的实践方式就是写作训练,通过写作考查学生语感。学生在经历了背诵、阅读之后,需要对各种语言素材进行分析加工,进而应用于文章中。在不断的应用过程中,学生的语感会进一步提高。基于这个原因,教师必须要积极进行阅读训练,通过合理的写作训练,巩固之前为提高学生语感所进行的努力。写作首先可以从仿写开始。

比如:例如《写给远方的朋友》是一种书信的范文,教师在讲解过程中让学生明确书信的写作方法和格式, 然后让学生自己写一封信,向自己远方的朋友介绍自己的家乡、事迹等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掌握信件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同时培养对文章的语感。

小学语文语感素材学习的教学方法 篇8

一、揣摩字词,语感训练的基础工作

人物形象的塑造、作品意境的深邃、景物描写的形象,都源自文本表达的贴切、形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对重要的字义、文句、修辞方法进行比较、归纳。“学生只有对语言知识、语言形象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语言知识的获得才会更加牢固,语文能力的形成才会更加迅速而有效。”叶圣陶先生讲到语感训练时,也曾说过:要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揣摩品味。

如《夹竹桃》的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读一读第五自然段,你能读出什么?

生:夜晚的夹竹桃很美。

生:我觉得是夹竹桃的花影非常美,给人以美的享受。

……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说一说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美?

学生列举出许多词语,如“模糊”、“毫不含糊”、“浓浓烈烈”、“叶影参差”、“花影迷离”等。

师:再读一读有关语句,想像一下“花影迷离”是什么样子的?

幻灯出示:①“它把影子投到墙上,叶影参差,花影迷离,可以引起我许多幻想。”②“我幻想它是地图,它居然就是地图了……我幻想它是一幅墨竹,我就真看到一幅画。微风乍起,叶影吹动,这幅画竟变成活画了。”

师生交流。

明确词意:“参差”指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迷离”指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夹竹桃的影子各处都不一样,各处都模模糊糊,为引发人的幻想提供了绝好的素材。

师:这些词句写出了夹竹桃哪些方面的美?

配乐朗读:请你把理解的读出来,也给我们带来美的享受,和无穷的想像吧。

片段解读:这一段文章的文字十分优美,段落的构设独运匠心,而最为有效的教学就是细致地品味语言文字。简约而并不简单,踏实亦不平淡,从而使语文课堂真正成为孩子练读、练想、练说的天地,这是小学语文语感训练的基础工作。

二、品味句段,形成语感的核心环节

“作者总是通过一定的语言文字去表达心中的某一情境的,反之,一旦学生看到了作者所描写的那个情境,也会豁然领悟用以表达这一情境的语言文字。”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通过多样化的朗读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从而使其真正走进文本,走进心灵。

请看特级教师窦桂梅《秋天的怀念》的教学片段:

生:母亲让儿子去看花——“听说北海的菊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吧。”

师:你怎么理解母亲让儿子去看花呢?

生1:她想让她的儿子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让心情开朗一点。

师:继续谈,我可不评价。

生2:母亲想让儿子看花,让心情变得愉快一些。

生3:母亲也是一个爱花的人,所以母亲让儿子去看看花儿。

生4:母亲希望孩子去看花,是希望让他不要再想那些伤心的事。

生5:母亲是个爱花的人,就是说母亲热爱生活,也要让儿子热爱生活。

师:母亲是多么用心啊!

生1:对于“跑”和“踩”那有脚的字眼,母亲比自己还要敏感……

生2:因为母亲一说“跑”和“踩”,就会想到儿子的脚瘫痪了,不能走了,不能跑和踩了。所以,母亲又悄悄地出去了。“悄悄地”就是说母亲很敏感。

……

片段解读:语言和思维、朗读和感悟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文字的里面抠出情感来读、来领悟,这就是有效的语感训练。汉语的意蕴深刻,有时真可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繁琐的分析很难帮助学生达到此种境界,而读却是帮助学生感知语言的金钥匙。“读是思的凭借,是悟的前提,是说的准备,是写的基础。要内化语言,首先要加强读的训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言语实践,提升语感的鲜活品质

“语感是个体的人与言语世界的直接联系,它表现为对作用于他的言语作品的内在反应能力,即听和看(读)的能力,也表现为因个人情意的需要或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而在感觉层面直接生成言语作品的能力,即说和写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努力创设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各种言语实践,加深理解,深化感悟。

就如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的“说写训练课”精彩片断:

师:趁热打铁,我们现在就把这件事写下来,送一份给朱校长。好不?

生:(齐声)好!

生:我觉得不写也行,我们派一个人到校长室告诉朱校长。(众笑)

师:你不想写,是吗?

生:不是不想写,我觉得不需要写。

师:你说得很有道理。我看这样,咱们现在练习说,看谁能把周老师送陈大娘看病这件事讲得有头有尾,就请他到朱校长那儿去说。

(学生喜形于色,认真地投入到写作练习中去。)

小学语文语感素材学习的教学方法 篇9

几年前在豆瓣上有好友推荐这本书,说简直就是一份“教学策略菜单”,你能想到的教学策略这里都能找到,你想不到的策略这里更多。而现在终于读到这本书了。嘿,我真应该早一点读到它。

书中提到教师讲授所达到的教学效果只有5%,而学生讨论、实践、教别人能达到的效果分别高达50%、70%和95%,所以要想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那么采用恰当的、不同形式策略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使学习者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就变得十分关键。于是M.希尔伯曼在书中为我们介绍了101种教学策略,它们解决了教学中的三大问题:“如何已开始就让学生变得积极”、“如何帮助学生积极地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怎样让学生把所学牢记心间”。

这些教学策略十分细致具体、易于操作。比如角色扮演,作者细致到分了“主动观察和反馈”、“无威胁角色扮演”、“三人角色扮演”、“我是 ”、“曲线球”等多种角色扮演策略。且每项策略都给出了4到7条具体的实施步骤。

还比如“大声朗读”作者给出了4个步骤,在朗读的字数、课文介绍、邀请志愿者、停顿、讨论等方面进行指导。还提供了活学活用的策略:教师朗读、学生配对互相朗读并适时讨论。依据这个策略可以设计一个环节,让学生体会《童趣》中“物外之趣”。1.提供《来吧》、《我的王国》。这两首诗都短而浅显,学生会感兴趣。2.请志愿者朗读。

3.讨论,讨论诗歌中能体现《童趣》中所说的“物外之趣”的地方在哪里。4.请志愿者谈谈自己的发现,并大声朗读相关部分。5.全班朗读,体会“物外之趣”。

通过“大声朗读”的策略让学生体会《童趣》中的难点:物外之趣。这应该比直接解释何为“物外之趣”更易于让学生理解。

这本书提供的教学策略还有很多,只有这十天的阅读还远远不够,它像是开了一扇门,门外面的广阔空间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慢慢实践、改进,活学活用形成自己的东西。

附《来吧!》《我的王国》 来吧!

[德国]约。雷丁 到我的国土 来吧!我可以 送你十二幢 房屋 和一座 金山 和三座 宫殿 外加 绸子 床和 彩色电视机 和一块 美极了的 香草布丁; 这一切都是用 最好的 沙做的!

------------选自《献给孩子们:外国名作家为孩子们写的作品》

我的王国

[英国]斯蒂文森

在一股清亮的泉水旁边,我找到一个小小的山谷,谷顶高不过我的头颅。

山谷周围是荆豆和石楠,在夏天,全开出了花儿一丛丛,有的黄来有的红。

我把小池塘叫做海洋;

我看小山披是大大的山岗;

因为我是个小小的人儿。

我造了一条船,我盖了一座城,我上上下下寻找石洞门,我给每个石洞起了个名儿。

这儿一切都是我的,我说,我头上飞的小小的麻雀,还有那小小的鲤鱼。在这世界上,我就是国王; 蜜蜂飞来了,为我歌唱,燕子也来了,为我飞舞。我玩的山谷,比海洋还深,我玩的草地,比原野还宽广,这儿除了我,没别的国王 我终于听见,在黄昏时分,我妈从屋里一声呼唤,叫我回家去吃茶点。

语文教学中的语感培养 篇10

[摘要]:语感是一种主体对言语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生成能力和判断能力。笔者通过分析语感的含义,探索语文实施语感教学的方法,着眼于学生对语文的实践感悟和个体经验的感悟创造,笔者提出应从挖掘生活体验、加强言语实践和积淀语文知识三个方面进行突破,在语文教学中进行语感的培养。

[关键词]∶语感 生活体验 言语实践

语文知识

随着突出“人文性”为语文课程基本特征的语文教改第三浪潮的掀起,我国语文教育家日益认识到了语文的人文价值并对此作了不少探究与研究,随之“语感中心说”也就逐渐替代“知识中心说”而成为二十一世纪语文教育的主导思想。“知识中心说”认为学生语文能力是由语文知识转化而来,因而语文教学必须致力于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并通过训练促成能力的转化。而语感中心说则认为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而语文的核心是语感。

一、为什么培养语感

(一)语感的定义

叶圣陶先生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王尚文先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语感要千方百计提高学生语感素质。在语文教学中,语感教学是纲,其他是目,纲举目张,否则纲不举则目也难张。那么我们在培养学生的语感之前,必须先弄清语感为何物? 就阅读所及,归纳人们对语感的理解,大致有以下几种:

“语感就是对作品内容的感知,它意味着用自己的身体去接触、感受、领会、认知、验证、考察、切近物象,从而深入具体地把握作品的本质。”[1]

“语感是在阅读时,读者凭着积累的语言经验而又自觉或不自觉地综合运用语言基础知识感受语言的过程。”[2]

“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一种悟性,是一种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3]

“语感是人与语言这一对象相适应的感觉,是人们直接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这一对象的一种能力、一种方式、一种结构。”[4]

“言语主体的心理因素和精神操作实际上就是对言语对象的感觉、领悟和直觉把握,就是语感。”[5]

(二)培养语感的意义

1、语感的培养有助于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的。

培养语感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对语文的实践感悟和个体经验感悟的创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语言实践训练而获得经验意义上的启迪,从而创造性地获得了适合自己个性和学科特点的学习方法,进而能主动地学习探究。语感教学注重在语言训练中学得语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语言实践和语言分析活动,积累了语言材料,从而形成了自己的认读经验和认知结构。在以后的阅读中,学

生就可以用这些已有的认读经验和认知结构去感知理解。在感知理解时,可选择和自己已有认知结构相似的语言块,归纳到自己的语言信息库中去,这是“同化”;对于与自己语言经验不相适应的语句,也能通过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而适应这种新的语言现象,这是“顺应”。在这样反复的过程中,学生的认知结构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从而更趋于完善。这样,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立性会逐渐增强,最终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2、语感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文知识。

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而语言能力是一个多层面多侧面的复杂的系统,而语感就是这个系统中的核心。因为语言文字并不是只带有机械的语义知识,而往往带有作者很强的感情色彩,同一个词同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中也会表达出不同的意思。因而语文教学绝不能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必须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形式来感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感情。而同时语文知识要通过大量言语对象反复作用于学生的感觉,从而附着于学生的心理结构,这样的语文知识才能转化为一定的语言能力。因此,语文教学的核心不是传授语义知识,而是培养学生的语感,传授知识只是语文教学的一个中间环节。

3、语感的培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也是思维的工具。一方面任何思维活动要建立在语言材料的基础上,人类的思维成果也必须依靠语言才能得到表达、巩固和发展。另一方面,语言的发展也离不开思维。语言要通过思维才能表示与客观事物的联系,才能成为交际的工具。而语感是语言能力的核心,创造性思维是思维发展的最高境界。语感的训练与培养有利于学生知识、情感和能力的积累和激发,能有效地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语感强的人能敏锐地感觉到语言材料的重点、情感,可以让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可以不加思索地表情达意,正如古人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语感的培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美育。

培养学生的语感不是一个理性的认识过程,而必须要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丰富情感等因素的参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直觉形象进行了感受,审美情趣得以激发,这其实就是一个审美教学的过程。美的形象性和语感的直觉特征是统一的。审美教育要通过培养良好的语感来完成。语感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审美能力的高低。

二、怎么样培养语感

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语感培养有三个基本途径——挖掘生活体验、加强言语实践、积淀语文知识。根据语感培养的途径,我们共同来探讨语感培养的方法:

(一)、挖掘生活体验

生活有多么宽广,语文就有多么宽广。语文作为一门得天独厚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贴近生活的最大可能。基于语文与生活有着这样密切的联系,我们认为语感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生活体验,每个人必须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获得某种对生活的体验,才能去掌握言语所标示的东西及其背后潜藏的思想与情感。

叶圣陶是这样表述生活体验对语感生成的重要性的。他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词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6] 苏霍姆林斯基也认为“学生用词混乱,是因为这些词没有跟他自己所做、做见、所观察和所想的东西联系起来。”[7] 是的,过往的体验才是对语言文字最好的注释。例如《山寨》一课中写道“看着飘起的炊烟,好像离山寨不远。哪知道上山下山,一走就是半天!„„”“到处林遮树掩,青藤垂挂屋檐„„多亏小狗几声汪汪,才把课人寰到门前!”如果学生不知道什么是“炊烟”,不曾亲眼见过“青藤垂挂屋檐、林遮树掩的情景”,而老师又未能采取其它方式来弥补这一体验的空缺,学生在读到这段文字时,脑海中就不能产生“山路曲折蜿蜒绵长”的表象,也无法感受到言语的意趣和情境的美妙,更无法达到“入境始与亲”的境地。

所以脱离了生活体验的“语感培养”是苍白的。语感的丰富、深刻、敏锐、美妙,必须建立在开启个人体验的基石之上。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善于在学生对言语的感悟中,进行多方引导、点拨。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调入前台。这样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感悟就会更加深刻。

激发生活体验的方法有很多很多,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潜心摸索,一定会有所发现。

如:在联想与想象中培养语感。言语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或语表意义,而且还有言外之音或语外之意。在进行语言表达时,常常要运用由联想或想象作为基础的修辞手法,以使语言鲜明生动。如《美丽的武夷山》有这样一句话:“三十六峰造型奇特,有的像玉柱,有的像火把,有的像鲜花,有的像竹笋。”如果仅从文字的表层意义呆板地理解“造型奇特、玉柱、火把、鲜花、竹笋”等词语,就无法感受到“武夷山山峰奇特美丽”的场面,要想让学生披文入情,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只有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展开联想:“武夷山的小游客们,你们现在来到了武夷山脚下,看!造型奇特的山峰从我们眼前滑过,它们

都想什么?”教师借助多媒体课件出现武夷山真实的山峰,并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尽情的诉说着山峰奇特的造型——“我觉得山峰像„„”。教师并及时引导把“三十六峰造型奇特,有的像玉柱,有的像火把,有的像鲜花,有的像竹笋。”句后的“。”改换成“„„”。学生在看图想象中仿佛自己已经到了武夷山,正在感受着武夷山山峰奇特的造型所带来的独特体验呢?联想、想象往往是不受逻辑思维约束的思维形态,具有极大的跳跃性与自由性,可以极为迅速地使不同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因此,想象、联想是直觉思维的翅膀。教师要积极启发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与奇特的想象,让学生在能动自主的学习探究中创造性地获得语感。

(二)、加强言语实践

加强言语实践是培养语感的一个重要手段。因为语感是在反复的言语实践中,在对言语对象的直接感受中积淀而成的。正如马克思所言:感觉是在自己的实践中成为理论家的。培养语感一定要在课堂中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真正去动嘴、动手、动脑、动情。

朗读是直觉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琅琅成韵的诵读,是眼、手、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与阅览相比,更是直觉体悟语言的一个基本方式。吟咏诵读可以感悟文章真谛,在不经意之间对语言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进入这样一个美妙的境界。培养语感,有的要从声音上去吟味。在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反复朗读吟诵,不同的语调、节奏朗读中思考,吟诵中品味,会其义自先,入情明理的。例如:《金色的鱼钩》中老班长看到三个小战士不喝鱼汤时,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咱们就走不出这草地。同志们,为了革命,你们必须吃下去。小梁,你不要太脆弱!”第一句着急地发问,第二句爱怜地说理,第三句果断地命令,第四句严厉地暗示。结合上下文,了解当时说话的语境,让学生反复诵读,抑扬的语调,变化的速度,语音的轻重,使学生体会到了句子的深刻含义,老班长关心同志,忠于革命的精神也输入学生的心田。另外,吟咏诵读可以使学生领悟作文之道。古代私塾中的传统语文教育,主要是通过吟哦朗咏、诵读背诵,让学生直觉体悟言语规律从而达到语言运用的阶段。语言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语言运用的能力,因此,要重视学生对语言直觉感受的丰富性与多元性,设计出科学合理、能发展学生思维个性的练习,使其成为在教师正确启发引导之下以直觉思维活动为媒介、以培养语感为目的的语言训练。

“读”是在语感习得过程中一个最有效的言语实践方式。古人早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之说,不少教育学者也强调,人在反复的诵读中,脑海中会贮存丰富的书面语言模式。促进言语主体对言语对象的内化。读有多种,如朗读、精读、速读、泛读等等,类型不同对语感培养的侧重也就不同。

朗读可使语感细腻。它是一种心、眼、口、耳并用的学习方法。学生在朗读时,能从言语的声音、语气、句式等更多个角度体察作品的内蕴,“使其言皆出于我之口”、“使其意若出于吾之心”。[8] 美读使语感美妙。它要求学生在读文时把作者的情感传达出来,要读得抑扬顿挫,感情充沛,“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陶醉于作品美好的内容与形式之中”,[9]与作者同悲共喜,实现心灵的交融。美读应尊重学生对作品的个性化理解,对读法不宜作统一的要求。如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美美地读《小小的船》一课时,开始学生读得很平淡,老师微笑着说:“我怎么觉得这个月亮不够弯,不够小呢?”学生们一下子领悟了,在第二次读的时候,有的歪着头轻轻地读,有的将“弯弯的”“小小的”两处拉长声读,每一种都读出了小诗的韵美。学生对作品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情感体验,这位教师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并没有生硬地讲哪里该轻读,哪里要重读,仅仅是稍加点拨而已。

精读使语感深刻。朱熹说过:“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精读就是要边读书边思考。读者沉浸在作品中,对关键词语深入品味,对语气变化细细推敲,从而领会出作者潜词造句的妙处,发掘出作品背后深藏的意蕴和情感。精读是语感由感性直觉步入理性直觉的关键。夏丏尊先生曾说过:“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 [10]这样敏锐、深刻的语感就是在反复的品读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在精读时,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教会他们一些好的读书方法,如好词好句可用“OO”来表示,重点句可用“==”来表示,疑点可用“?”来表示,还可在文旁写下所思所感,即做批注。速读使语感敏锐。在抓好精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速读广览,这是训练直觉思维的有效途径。速读即浏览,是说一个人能在短暂的时间内,从言语作品中提取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捕捉到文章的要旨。是一种对言语迅速的反应和敏锐的直觉能力。如今社会已步入信息化时代,只有那些对众多的信息能快速把握,做出准确判断的人,才可适应社会竞争的需要。在这种情形之下,对学生进行速读训练,提高语感的敏感性,就显得极其重要了。一目十行的速读,得鱼忘筌,主体所感知的不是孤立零碎的单个文字符号,而是由字、词、句、段(甚至包括标点符号)所构成的篇章整体及其意义整体。主体在进行速读时,有时不必逐个破译每个文字符合代码,而利用与直觉思维密切相关的预见、猜测、期待等手段简化阅览过程,从而迅速敏锐地把握作品实质。

泛读使语感丰富。语文能力的提高只局限于课堂四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只有在进行了大量的阅读之后,头脑中才能形成更牢固、更多样的语感模式。6

所以教师应将学生的目光引向更加宽广的书的世界,让他们在其中自由呼吸,快乐徜徉,为不同的风格而喝彩,因迥异的情节而感动。教师要随时注意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欲望,让读书成为他们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例如可以将自己精心挑选过的文章拿到课堂上读给同学们听,可以在课间与大家交流读书的感想,还可以做每周一次的“好书导读” 等。笔者的作法是在每周一早自习时,为学生读一两篇从《读者文摘》或《青年文摘》中选取的精美文章,并把文中隽永、深刻的句子抄在黑板上供他们抄诵。每当我深情诵读时,教室里总是很静很静。所有的孩子都在屏息倾听,语言的魅力让人心动。“这世界上没有哪一艘船,也没有哪一匹马可以像书那样把人带向那么遥远。”(狄金森)我们的学生在博览群书中势必会语感变得丰富,心灵变得丰富。值得注意的,是言语实践特别是课外的言语实践一定要从学生的兴趣入手。要以能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有所收获为原则,切不可以加大学业负担为代价。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在进行语感培养的探究中开展了课前三分钟口语训练,作文接龙游戏,小小编辑部、辩论会等一系列的言语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在培养学生语感生成能力的同时,亦点燃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

(三)、积淀语文知识

高品质语感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理性在感性中长期沉淀的过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一切语言从实践中学习比用规则学习来得容易,但是规则可以帮助并且强化从实践中得来的知识。” [11]所以强调语感训练,决不能排斥或轻视理性的语文知识渗透。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广泛阅读是积累语言经验、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范围内,语文知识应该是指一些浅显的阅读、写作和口头表达的技能技巧。如“理清课文的条理”“分清课文的主次”“按一定顺序写”等。此外教师如果能作到深入浅出,“蜻蜓点水”般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修辞手法也未尝不可。修辞,特别其中的对偶、粘连、顶针是中国汉语言文化的精华,体现着中国语言的华美,适度的渗入可以提高学生对言语的鉴赏水平和审美能力。

理性的语文知识不能孤立的讲解,只有在学生对语言作品的感悟过程中点点渗透,才能更好地为语感的深化服务。否则就会变得抽象、空洞令人难以理解。下面是一位教师在教学中渗透表达技巧的实例,值得借鉴:

师:同学们,“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诗描述的是一种什么情形?能说给大家听吗?

生1:是讲主人家园中的一枝红杏伸出墙外来了。师:伸出墙。来还有更形象的说法吗?

生1:是高高地窜出墙来。

生2:因为怕主人发现,所以它是悄悄地跑出墙来。生3:是跃出墙来。急着留住诗人,想安慰他扫兴的心情。„„

师:大家讲的多好啊!同学们,加上了想象你的语言会变得比诗还美呢!这位教师的可贵之处,在于他不露痕迹地将“想象会使语言生动”这一表达技巧,融进了学生对诗情诗境的感悟中,深化了他们对诗的理解。《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到“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和修辞知识,但不必进行系统、集中的语法知识教学。”[12]

结束语:

总之,“语感教学”是语文学科人文性质的最好体现。它的提出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我们从事语文教学的广大教师只要在“语感培养”的领域里潜心思考,不断探求,就一定会为语文教学开辟出新天地。

[参考文献]:

[1]吕俊华:《谈体会》,《百科知识》总625期。

[2]李珊林:《语感训练的思考与做法》,《语文学习》1990年第9期。[3]杨炳辉:《谈谈语感的本质》,《中学语文教学》1991年第12期。[4]王尚文:《语文教学的错位现象》,《教育研究》1991年第10期。[5]毛光伟:《语感——语文教学的支点》,《语文学习》1993年第5期。[6]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1980年版,第267页。[7]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第二版,第44、45页

[8]朱熹,《朱子语录》。

[9]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125页。

[10]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第267页。

上一篇:街道工业经济总结工作下一篇:生育保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