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思写作小作文流程图(通用9篇)
题目给出的是流程图,就是以图示的方法把一个过程或流程清楚地显示了出来,现在要求考生做的是把该流程图还原成说明文。由此可见,我们实际上要做的就是看图作文。而大家都知道,看图作文是我们在小学最初学写作文时的入门做法。照着图来写,省却了要自己想象和构思的过程,这自然比起写议论文的挑战度要低一些。所以,大家应该更有信心去对付流程图作文,毕竟实际上所做的是“看图作文”。
流程图写作基本原则
流程图作文是以对流程的描述为主的。全文的安排通常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引言段和主体部分。引言段是用来作简介的,介绍该流程图表示了一个什么什么的过程,常用的句型为主语+谓语+宾语模式。然后视情况可以多加一句说整个过程可以分为若干个阶段。引言段只需一段,通常就是这么一二句话。
主体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部分,主要是说明该流程,所以是说明文式的行文。主体部分可依照整个流程分成几个阶段而大体相应地分为几个自然段。主体部分的写作原则如下:
1. 把图看懂
这是首要前提,理解了流程图表示的是什么以及是怎样的一个过程,才谈得上用文字表达出来。能否看得懂图取决于几方面的因素:词汇量,知识面,生活经验和常识等。考生平时要有心地做一下这些方面的积累和准备。一般来说,流程图是不难看懂的。万一有些什么地方卡住了,也要大胆地合乎逻辑地去猜测,推想,判断,要灵活机敏。
2. 按图示的顺序写
流程图会表示一个过程的流向顺序。因此,不难按照图示的顺序来写。若是分成几个阶段的,就按顺序逐个阶段来描述,通常就相应地分成几个自然段落。
3. 将图所提供的词扩展(或串)成句子
流程图中会提供一些关键的说明性的词,比如步骤或环节的名称,怎样做,添加什么原料,去掉什么,输送到哪儿等等。我们就可以直接利用这些关键词写成句子,方法有两类,依照图的情况而分别采用之。如果流程图比较简短,用扩展的办法,就是以一个关键词为核心词,扩展成一个甚至两个句子,以达到字数的要求。反之,若图比较长而复杂,就采用串的办法,一句话把两个甚至三个步骤串起来,这样可以把较长的过程压缩得短一些来描述。无论用哪一种方法,都要利用流程图上所给出的词,这是图提供给我们的方便,要充分利用。在读懂图的基础上,再有这些关键词的帮助,这篇作文就不难写出来了。整篇文章字数要求是150字,图中给出的词往往就占了将近三分之一,考生要写的就只是余下的.三分之二左右了。
4. 主体部分的句子多用被动语态
流程图说明文的特点是多用被动语态,主要是指主体部分对过程说明性的句子采用被动语态,这样会显得比较客观和学术性一些。
5. 注意连接词和转折词的运用
流程图说明文是按照一个流程的顺序来写的,上句和下句之间往往存在着先后次序的逻辑关系,或者意思转折的关系。因而,两句之间经常需要用到有关的连接词或转折词。考生要注重这两类词或短语的使用,而且要用得自然,合理和圆润,这样才能使全文读起来清晰流畅,一气呵成。
6. 尽量避免用词重复,做到变化,多样化
这一点其实对于所有英文写作都一样的,流程图作文当然也不例外。写作英文时要带着这个观念,善于运用同义词语。不光是同义词之间的转换使用,还要扩展到同义的词和短语,短语与句子之间的变换。养成这个习惯对写作很有益处。
一、积累
我谈的积累可不是量的叠加, 如果那样, 积累的再多, 也不过是“两脚书橱”。我们不要做“两脚书橱”, 要变死板为灵活, 采用改动式积累和感官式积累。
(一) 改动式积累
书中畅游, 让我们撷取了精华, 为写作提供了良好的储备。可能你认为好的文章、段落、句子, 别人也会认为好, 你摘抄别人也摘抄, 很多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盯住了同一篇文章、同一段落、同一句子, 抄来抄去, 又可能雷同, 或出现千人一面、众口一调的陈词俗文。要想脱俗出新, 可以用改动式积累。
1. 从改换氛围入手。
如初中学过的高尔基的《海燕》中有暴风雨来临前的氛围描写, 在文中作者借乌云等极力渲染了暴风雨到来前的恐怖和那种排山倒海之势。我在教学中, 没让学生刻板地积累这段语言, 而是引导他们改换氛围另写一段, 也要借助乌云等景物。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写出了:“秋雨打着他们的脸, 一堆堆深灰色的乌云低低地压着大地, 让人感到窒息。已经是深秋了, 森林里那一望无际的树木都光秃秃的, 老树阴郁地站着, 褐色的青苔掩住了它身上的皱纹。”氛围由海上改为森林, 这种改动无痕无迹, 少了冰冷的抄袭, 多了些润泽的朝气。
2. 从改换季节和色彩入手。
如读本上的一篇文章《济南的冬天》把冬季的景物写得萧条肃杀, 弥漫着的是凄冷的寒意。我在教学中就有意识地让学生改换成写秋季这个季节和用充满喜悦的暖色调。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写出了:“秋天带着落叶的声音来了, 早晨像露珠一样新鲜。天空发出柔和的光辉, 清澈又缥缈, 云雀在那里欢快地歌唱, 远远望去像蔚蓝的大海上的白帆。夕阳是时间的翅膀, 当它飞遁时, 那一刹儿极其灿烂地展开, 把我感染了。”这种改动出现了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
此外, 还可以改动主人公, 可以改动人物身份, 也可以改动借助的动植物, 只要是海陆空所有, 都可以为我所用, 都可以入我的文章, 只有这样才会突破作文材料积累太狭隘的瓶颈。
(二) 通过感觉的延伸和想象来积累素材
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对外物有着最真切的感触。“素材来源于生活”, 再加上激情点燃的智慧火花, 养成有看必思、有思必写的习惯, 积累些鲜活的素材应该是轻而易举的。
看到黑色的天空上点缀着明亮的星星, 就可以想象成下列文字:星星燃烧着清冷的火焰, 眼前的一池湖水里好像铺满了星星。渐渐地星星们沉到了湖底, 它们好像在湖水中点燃了许多小小的燃烧着清冷火焰的小蜡烛。一阵微风吹过来, 吹皱了湖面, 烛焰也逐渐模糊起来, 原来它已与雨水融为一体了。
脚踏在枯黄的落叶上, 听到窸窸窣窣的声响, 下面的文字可浮现在脑海:眼前的槐花, 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天的点缀, 像花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 早晨起来, 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 声音也没有, 气味也没有, 只有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感觉。
你也可能听到了某种声音, 会产生相似或相反的联想;闻到某种味道, 会头脑中浮想联翩, 想到了家乡或亲人在一起的某个场景。总之, 触景生情, 触物伤怀, 思绪驰骋天外, 神游八极都可以成文。这种真情的自然流露, 天然自成文章。
二、应用
积累只是写作的前提, 真正的运用得靠实践。如果把积累的素材束之高阁, “十年磨一剑, 霜刃未曾试”, 那积累就无济于事了。有了积累的基础, 使用起来也要得法, 才能百考不怕。方法很多, 在这里我介绍以下几种。
(一) 把素材反过来用
例如, 人们耳熟能详的事件———妈妈下雨天给孩子送伞, 如果再用, 既没新意又要倒胃口, 得低分是肯定的。要使素材出新, 不妨把素材反过来使用, 写!!我给妈妈送伞, 再加上写妈妈的老态、自己先前的羞涩和不敢承认是妈妈的儿子, 直到后来才勇敢地走向妈妈的渲染来表达感恩的主题。也可以仿照此写一个我很鄙视的少年在雨天把伞送给突遇暴雨的我。通过欲扬先抑的手法, 写出自己接过那把印着淡紫色花纹的伞, 感受到从伞的那头传递过来的关爱。
(二) 把自己融进素材中
我们写花、草等植物或动物的文章, 如果纯客观地写长势、状况, 就无法产生共鸣, 最好把自己融进其中, 由共同点触发一种同病相怜之感, 让内容在一个相似或相反的点上进行对比或者转化, 然后提升主题, 表达奉献或坚强的主旨。
有个同学写一株被人遗弃在角落的干枯的花, 我就建议他写成这个样子:我起身向阳台走去, 本意是想清醒一下, 没想到, 不经意间, 角落花盆里的一株小植物引起了我的注意。在那株不知名的植物上, 两片枯干的叶子中间一抹微黄的嫩绿闯入眼际。在这里, 它没有得到任何恩惠, 也不曾有温暖, 可是它并没有放弃生命的希望, 努力生长, 追寻着春的梦想。这一抹淡淡的绿色让我明白, 只要永不放弃, 努力去做, 生活一定会给予你回报!如果没有, 那只能说明你还不够努力。所以, 我决不放弃, 我打开窗子, 风儿带着雪花涌进来, 但丝毫没有凉意, 因为我的胸中沸腾着动力。
(三) 把材料变换成合适的人称
第一人称增加文章的真实感, 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会拉近读者和作者之间的距离;第二人称便于叙述, 仿佛你要写的抽象名词就在你的对面, 是你的朋友, 你把它幻化成具体的有血有肉的形象;第三人称的表述仿佛自己是一个置身事外的叙述者, 可以发挥的空间很大。
看一些文章的题目就可以明白, 像《心中的另一个我》《老槐树的诉说》《做一片云, 真好》《我也高尚》就有真实感;像《坚强, 你好》《骄傲, 再见了》《月儿, 我想对你说》《致谨慎先生的一封信》很亲切;第三人称《让黑暗为人生着色》《那人, 那夜》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除上述几种方法外, 还可以用做梦的形式来完成未完成的事, 实现未实现的理想;可以采用名句名言入文;也可以用一定的结构技巧, 如欲扬先抑, 多次点题, 首尾呼应, 设置波澜等;也可以巧用修辞使材料更优美。
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下这道流程图写作题目和满分范文。
The diagram below shows the process by which bricks are manufactured for the building industry. Summarise the information by selecting and reporting the main features, and make comparisons where relevant. Write at least 150 words.
Brick manufacturing
范文:
The process by which bricks are manufactured for the building industry can be outlined in seven consecutive steps. First the raw material, clay, which was just below the surface of soil in certain clay-rich areas has to be dug up by a digger.
Then the lumps of clay are placed on a metal grid in order to break up the big chunks of clay into much smaller areas, which fall through the metal grid onto a roller, whose motion further segregates the bits of clay. Sand and water are added to make a homogenous mixture, which is then either formed in moulds or cut into brick-shaped pieces by means of a wire cutter.
Those fresh bricks are then kept in a drying oven for at least 24 and a maximum of 48 hours, several dozens if not hundreds of bricks at a time. The dried bricks are then transferred to a so-called kiln, another type of high temperature oven. First they are kept at a moderate temperature of 200oc~1300oc. This process is followed by cooling down the finished bricks for 48 to 72 hours in a cooling chamber.
Once the bricks have cooled down and have become hard, they get packaged and delivered to their final destination, be it a building site or storage.
从上述范文中,考生可以得到很多关于写作时常用到的语法知识点的启示,下面笔者将从五个方面来阐述。
1时态的选择
由于流程图一般展示的都是时时刻刻在发生、有规律可循的事情,因此除非有特殊情况,考生一般都可选择一般现在时作为整篇作文的主要时态。正如本次分析的范文一样,由于砖块的制作并不是哪一个特定时刻发生的事情,而是一个公认的科学制作方法,是有规律可循的事情,因此作者选用了一般现在时作为作文的主要时态。
2篇章结构
在写流程图作文时,考生应该考虑到作文结构的完整性,好的作文一般都是“总—分—总”的结构。这篇范文以总起句“The process by which bricks are manufactured for the building industry can be outlined in seven consecutive steps”开头,起到了概括全文大意的作用,值得考生借鉴。该句所用句型“XXX can be outlined in XXX steps”(什么样的事件可以被大体分为几个步骤)很适合用在流程图作文的开头。此外,考生也可以用宾语从句来开篇,同样能完整地表达整幅图的框架内容。例如,上述题目的文章开头也可以这样写:“The diagram clearly shows us how bricks are produced for the building industry.”
3 被动语态的使用
本篇范文中多处使用被动语态进行描述,如are manufactured for、can be outlined、has to be dug up、are placed、are then kept、are then transferred等。与汉语不太一样,英语中的被动语态是书面语和科学类文章中常用到的一种语态,适合使用在说明文中,而流程图写作的作文题材正好是说明文,因此建议考生在写作时多使用被动语态。不过,笔者需要提醒的是,考生在使用被动语态时要注意结构的多样性。本篇范文在使用被动语态时,就通过使用情态动词can和词组have to等来表现结构的多样性。因此,考生以后在使用被动语态时,可以选择情态动词来搭配,如must、need to、can、could、may、might等。
4句式多样化
雅思考官对该满分范文的其中一条评价如下:“A wide range of vocabulary and structures are used with full flexibility and accuracy.”可见,流程图作文若想拿高分,大量使用不同的词汇与句型是很有必要的。从语法角度来看,考生应尽量写出多样的复杂句来为作文增添光彩。上文笔者介绍了宾语从句的使用,而另一种常用从句定语从句也在写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定语从句能够使考生表述的对象更加具体、形象。在范文的第一段里就出现了两个由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分别丰富了process和clay这两个名词的内容;而第二段的句子都是由定语从句构成的长难句,而且使用的不是普通的定语从句,而是非限制性定语从句。非限制性定语从句看似复杂难懂,其实原理简单,非常适合在写作中使用,建议考生在写作实践中多学习和利用。
5衔接与过渡
流程图中难免会出现多个阶段、过程,那么如果各阶段之间的衔接和过渡都用一样的表达结构,如first、then、next、finally是否妥当呢?答案当然是“否”。考生如果总是采用一种结构来进行过渡,那会使文中句型和词汇显得不够多样,而这必然让考官觉得你掌握的语言不够丰富,自然也就不会给你高分。其实,考生在表达时间或阶段时,至少有以下三种结构(句型或短语)可以采用:① It takes some time for sb. to do sth.;② This stage of doing sth. lasts for + 时间+ until …; ③ After a period of about + 时间。其中,第三个结构是一个状语短语,掌握起来最简单,考生可以直接拿来用。
满分范文给我们的语法启示真的不少。考生在备考流程图写作的过程中,与其在没有得到指导的前提下写出几十篇文章,不如考虑一下剖析几篇满分范文或者是考官自己写的范文,因为这样的范文最具有权威性,是考生模仿和学习的最佳材料。考生可以试着找到并分析这些范文中隐藏的语法知识点,这是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一种有效做法。
On the one hand, most big cities are suffering from large population and limited resources. If big companies and factories, together with their huge number of employees, move to the countryside, there will be fewer people living in the city, then with the housing pressure reduced, the housing prices will surely go down. Meanwhile, the urban traffic will also improve because the number of commuters to and from work every day is now smaller. On the other hand, businesses moving to rural area will stimulate the consumption and facilitate infrastructure in this area apart from offering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to the local people.
However, some problems may arise if companies move to the countryside. One problem is that the rural area is generally backward in transpor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which may cause great inconveniences for companies. Besides, once many manufacturing factories rush to the rural areas, the peace and quiet in the areas will be immediately disrupted, hence a lot of environmental and social issues.
Although there may be transportation, communication and environment problems if businesses move to the country area, I believe it is worth trying because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both solve the traffic and housing problems in major cities and improve the rural economy.(273 words)
雅思写作大作文词汇
Boom 繁荣
Urbanisation 城市化
Impose...on... 把......强加给......
Urban 城市的
Resource 资源
Go down 下降
Commuter 通勤人员(按时上下班的人)
Stimulate 刺激
Consumption 消费(n.)
Facilitate 加快;促进
Infrastructure 基础设施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就业机会
Arise 出现
Backward 落后的
Disrupt 打破;干扰
Peace and quiet 和平宁静
Be worth doing... 值得做......
5月5日雅思写作大小作文范文汇总
雅思写作范文解析:
大作文思路解析:A搬去农村 B员工不用到市中心上班 C 解决了交通问题
A搬去农村 B员工在市郊购买房子C 解决了住房问题
A搬去农村 B 农村没有相应的设施 C 很多人还是选择住在城市,问题没有解决
这个题目确定A和C。A是将公司工厂和员工移到农村,而C是大城市的交通和住房问题。如果反对的话,你可以说这个政策解决不了交通和住房的问题。也可以说其他方法才可以解决(虽然这样写不够直接,其他方法可以解决,不代表这个方法不行。)任何观点关于“将公司工厂和员工移到农村”的好坏处不和住房交通有关,都是跑题。譬如说环境、公司成本等等。
小作文思路解析:该线性题目描述了4个发达国家在过去2间人均身高的变化。很明显总体趋势都是上升,并且在第一个世纪除了持续波动,身高变化不大。在之后一百年,都是显著上升趋势。既然总体趋势相似,重点应放在国家之间的对比。范文共计9句话。
雅思大作文范文1:小站版
范文节选:However, depopulation is not the ultimate solution to overcrowding in urban areas; new problems may arise. Firstly, the need for public-sector dwellings is not eliminated. With the number of migrants to cities constantly increasing, the vacated places are quickly inhabited by newcomers, so that the government has to develop more land to build houses. Moreover, evicting people does not cut the demand for quality resources such as education, medical care, and infrastructure, which are clustered in city centres. If rural areas are incapable of satisfying those needs, some people may still choose to travel back to their urban homes, thereby creating more traffic flow on the limited road space. Furthermore, simply shifting buildings to regional areas does not weaken vehicle dependency, as long as accessible public transit and industry cluster are not developed. Since companies are further from their clients, providers and other contractors, greater traffic volumes are still likely to be induced by transporting raw materials, delivering goods and services, and travelling on business.
雅思大作文范文2:雅思哥版
范文节选:There is no doubt that the dense population and limited land resources are responsible for housing shortage in major cities, while the rural area is sparsely populated with sufficient land supply. If some companies, factories and their employees moved out of town, there would be more vacant buildings to meet the demand of city dwellers. Besides, with fewer people travelling to and from work inside the city, traffic is expected to be reduced and pressure on the public transportation system eased.
雅思大作文范文3:唐老雅版
范文节选: On the one hand, most big cities are suffering from large population and limited resources. If big companies and factories, together with their huge number of employees, move to the countryside, there will be fewer people living in the city, then with the housing pressure reduced, the housing prices will surely go down. Meanwhile, the urban traffic will also improve because the number of commuters to and from work every day is now smaller. On the other hand, businesses moving to rural area will stimulate the consumption and facilitate infrastructure in this area apart from offering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to the local people.
1.There was/were + 具体数据 + 主语(加定语从句)+时间 , which +排名
(This is followed by …+紧跟其后的,with +具体数据)翻译:a.2002年通过考试的男生有1,874人,是五年中最多的。
b.1987年去博物馆的人数有471人,是最多的。
2.The number/ percentage/ proportion of + 主语(定语从句)is/was the biggest/highest +时间, with +具体数据 翻译:a.2005年地区A的人口是最多的,有24.9million。
b.2002年通过考试的男生人数是最多的,占了41%。(take up, amount to, account for)
3.讲变化---主语+动词+副词+具体数据+时间 翻译:a.2006年,每天吸10根烟的人数从878人稍微上升到1,066人。
b.2004年能按时完成论文的学生比例从69%人急剧下降为32%。
4.讲对比-----具体数据 + 主语 + 动词 + 时间,while 具体数据 + 主语 + 动词
(compared with +具体数据 +主语)
翻译:a.1975年去英国旅游的人有14.7million, 然而去澳大利亚的旅游者却有25.9million.b.2000年家里有洗衣机的中国家庭有86%,而拥有烤箱的家庭只有18%。
5.The greatest(gender)increase is in。。,where + 具体数据 + more/fewer +主语 +动词
翻译:a.最大的下降是在哲学,少了2900个学生学这们专业。
b.最大的区别是在看报纸的人数,周一看报纸的人比周六看报纸的人多43%。
6.The percentage /proportion/number for +第一物体(具体数据)is/was + 副词 + higher/lower/more than that
for +第二物体(具体数据)
翻译:a.周末在家看电视的人数(20.3thousand)比郊游的人数(13.4thousand)多了很多。
b.晚上出交通事故的女性比重(6.1%)比男性(8.9%)要少很多。
7.第一物体(定语从句)is/are two/three times as +形容词much/many/big....+as + 第二物体
=There is/are two/three times as much/many +第一物体(定语从句)+ as + 第二物体翻译:a.花在住宿上的钱是花在娱乐上的钱的三倍。
b.看卡通片的孩子是看科幻片孩子的五倍还多。
一些有用的表达:
1.It can be clearly seen from the chart that ….+句子
We can see clearly from the chart that …
It is obvious in the chart that …
从饼状图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绝大部分人每天的睡眠时间为6.5—8个小时。
2.Overall, / Generally speaking, / In general,。。+对图形的总论述
总的来说,每周去两次健身房的全职人员是兼职人员的两倍。
3.一个事实。+ By contrast(However), ….+与之相反的对比事实
96%的孩子9点钟左右上床睡觉。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只有28%的成年人在那个时候睡觉。
4.一个事实。+ Similarly, …+ 与之相似的事实
75%的英国人周一不能专心工作。相似的是,高达80%的巴西人也抱怨周一的工作效率很低。
5.Interestingly, /Surprisingly, ….+ 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代表性数据
有趣的是,在2008年喜欢自行车运动的女性比男性高7.6%。
6.Both +主语 +动词 + in …,达到。。%
Neither 第一物体nor 第二物体 + 动词单数 + in …
兼职人员和退休人员都在空余时间去做运动放松,达到74%。
雅思高分小作文写作步骤指导
雅思写作部分的小作文即图表题从其在两篇作文中的“含金量”及字数要求150字来看,地位都不如大作文,所以对于有较好的书面英语表达能力,但总受制于时间不足的考生,可以在小作文处投入相对较少的精力,为了防范大作文来不及写,建议大部分考生可以在实战考试中先写大作文,后写小作文。此外,小作文分配时间决不超出20分钟。
那么怎样才能在20分钟不到的时间里,写出一篇不低于6分的考试作文呢?
可根据官方评分标准描述,有的放矢地选择重点任务突破。从雅思写作的官方评分描述看,每篇作文都将从“Task Achievement” “Coherence and Cohesion” “Lexical Resource” 和“Grammatical Range Accuracy”四方面给出评分,然后再算平均分。这四个方面,后两项完全是一个考生语言综合能力的体现,很难在短期内取得质的突破,当然也决不会因为怯场而语言能力明显下降一个级别。但前两项就和考生的备考及临场发挥有很大联系了,尤其是第一项的“Task Achievement”(任务完成情况)。而在官方评分描述中,5分和6分也有着本质的差别。
6分:
Addres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ask
(Academic)presents an overview with information appropriately selected
Presents and adequately highlights key features/ bullet points but details may be irrelevant, inappropriate or inaccurate
5分:
Generally addresses the task;the format may be inappropriate in places
(Academic)recounts detail mechanically with no clear overview;there may be no data to support the description
Presents, but inadequately covers, key features/bullet points;there may be a tendency to focus on details
资料来源:教育优选 http:///
最权威的国际教育服务平台
Introduction:
题目改写(引出topic)对象分类(表明写作思路)Body:
组别一:共同点(topic sentence)特点一:(描述+数据)特点二:(描述+数据)
……
组别二:共同点(topic sentence)特点一:(描述+数据)特点二:(描述+数据)
……
Conclusion:
重申主要特征
或指出某个未提及的特点
备注:Conclusion部分可省略。所以如把小作文放在大作文之后写,时间不够可放弃该部分写作,对分值不会有大的影响。
步骤四:检查(1分钟)
此时,不宜做大的修改,把笔误的部分改掉即可。
一般语言水平在大学四级左右的考生,根据本文的步骤,重点关注第一第二步,必能在考试中取得至少6分的佳绩。
人民网消息:台湾作家李敖新书《你笨蛋, 你笨蛋》发布会日前在台北举行, 发布会上, 李敖不谈新书内容, 却要给现场的“小朋友”传授写作的窍门。从去年9月到今年9月一年的时间里, 李敖已经出版了4本新书, 160万字。对此, 李敖说, 到现在, 他总共写下了2000万字。当然不是说谁写得多就是写得好, 不过至少写得多说明这个人很勤勉。这一年的160万字, 李敖写的也并不轻松。李敖坦言, 他现在的身体状况其实并不是很适合写作了, 因为坐久了会背痛, 所以很多文字是躺着写出来的。发布会上, 主持人请李敖谈谈为什么一年可以写出4本书。李敖忽然变得很感性。他说:“或许是因为我们这个年纪的人, 好像随时都会离开吧。做每件事情、见每个人都保持是最后一次的态度, 所以也就会更宽容, 更认真。”李敖还有一个更大的文字梦。李敖全集现在有40集, 他说, 到80岁的时候, 他要出80集。《你笨蛋, 你笨蛋》是他最新短文的结集, 书中有他的人生阅历、家书, 还有他对文学的观感等。李敖从书名开始讲写作的窍门。“其实书名是最后一篇文章的最后一句话。不过, ‘你笨蛋, 你笨蛋’连续重复, 本身也有学问, 会让人有压迫感, 重复的意义绝不是文字的简单叠加。”李敖认为, 汉语的最大特点就是语法简单, 所以古人讲究炼字, “春风又绿江南岸”,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一个“绿”字成就千古佳句。活用文字、重新组合文字, 语言就能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和张力。“这都是小窍门”。
作为一名高三语文教师,多年来参与全国及上海市高考作文的阅卷工作,加之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作文竞赛,读学生的作品多了,自然发现的问题也就多了。他们中有的同学的作文不是我手写我心,抒我情,而是把自己完全变成了套用技巧的“搬运工”。面对如此情景的作文,我不止一次问自己,学生作文中的“我”究竟哪里去了?文中我眼中的“物”和“序”都哪里去了?为了扭转这种不正常的文风,让学生真正写出发自内心的、能体现出自我情感的“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好文章,笔者摸索出了这样一套行之有效的写作指导方法:积累——阅读——借鉴——创新。
下面就结合自己多年来作文教学的实践,通过具体的案例,谈谈作文教学中循序渐进的四个写作流程的实施过程。
我认为学生作文中缺少自我,究其原因是学生作文与自己的生活经验严重脱轨造成的。陶行知老先生很早就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毫无疑问,“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作文也是死作文”。“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说的也正是这个道理。因此,我认为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就是要广泛地积累。
这里所说的积累,主要是指积累鲜活的生活实践。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由此可见,必须让鲜活的生活走进学生的习作中去才是正道。我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给学生布置一个作文题目“胜利的那一刻”,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寻找任何一个自己认为是“胜利”的那一刻的场景,不必急于完稿。重在观察、寻找生活中的素材这样一个过程。经过一段时间的生活体验、观察、积累,学生作文上来后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一段段充满了生活气息的场面描写,一个个富有个性特点的人物形象扑面而来。从一个青壮年的男子在公交车上抢到一个座位,脸上露出了“胜利”的笑容的肖像描写,到身边的同学接到了复旦大学自主招生考试的录取通知后的心理、行动的刻画……这些描写无不感人至深,这些生动的画面都源于生活,是从生活中撷取的素材,所以才会如此具有感染力。其中有这样一篇文章,主要情节描写的是夫妻两个都争着陪女儿去北京参加作文比赛。主办方只给一个名额,无奈,夫妻两人就通过烧菜来决定胜负,女儿喜欢吃谁烧的菜,谁就可以陪女儿前往北京,文章小作者描写的就是家庭中上演的这样一幕真实的喜剧。下面是文章中的一个片段:……老蔡终于在进入不惑的第四个礼拜,凭借他的“睿智”和“魄力”,打败了实力强劲的对手——老蔡夫人。在胜利的那一刻,老蔡像是喝了酒,脸有点红,眼睛闪闪发亮:他摩擦着双手,像孩子般嘿嘿、嘿嘿地笑;又猛的往嘴里连塞两块排骨肉,美滋滋地嚼……这就是女儿在生活中所捕捉到的细节。一个“智慧的”、“憨厚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正是:心中有“竹”,才能画好竹。“水有源,树有根”。让学生了解生活,写好身边的一人、一事、一物,发现身边人、事、物的闪光点。必须从最基础的观察生活、了解生活开始。如何去找“题材”,需培养学生通过积累去沉淀。可见“文学即人学,语文即生活”这一理念千真万确。
写好作文,单单只是积累鲜活的生活经验还远远不够,还要积累丰富的精神生活。
这里所说的“精神生活”就是指狭义的、间接的阅读书本上的知识。
沙翁把书籍比作全世界的营养品。他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了翅膀。”可见,间接积累书本上的知识,也是写好文章不可或缺的元素,是作文教学离不开的一块肥沃的土壤。因为毕竟写作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读是途径,写是目的,鼓励学生在书海中邀游。通过积累书本上的知识,加强对生活的感悟。这样以后才能写出至真、至诚、至情的作品。“劳于读书,逸于作文”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都是古人的经验之谈,今天在作文教学方面依然可用。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我是这样引导学生阅读的:首先,引导学生读好教材中的文章,如史铁生的《合欢树》、毕淑敏的《我很重要》,因为人的感情是相通的,通过读这样的文章,既加深了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又加浓了对生活中友情、亲情的感悟。再如读教材中的剧本《曹操与杨修》一文,学生从中深刻体会到了双方主人公不得已而为之的苦衷,学习到了最精彩的人物对话。其次,引导学生由书本知识向课外知识进行拓展阅读。分别采用“顺向延展、逆向延展、创造延展”等多种延展方法进行阅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本好的名著恰如一场及时的春雨,浇灌着学生的心灵,让他们走向成熟。通过延展性阅读,最让学生获得阅读成就感的是。他们的写作能力大大地提高了。这里有一篇文章《檀木香》就是最好的印证。此文获中国中学生作文竞赛一等奖。事后记者采访作者蔡磊同学,这位同学的一席话,不得不让我们更加信服:阅读是写作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她说:这篇习作之所以成功,现实生活功不可没,但是也不能不归功于阅读,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又是写作材料的源泉。小作者读过朱自清的《背影》。读过日本作家井伏鳟二的《母亲》,读过《生命的节日》等一系列反映“母爱”和“父爱”的文章。她说:大量的阅读使我丰富了认识,积累了词汇,增强了语感,感悟了方法,这种大量的阅读虽然很艰苦,但是回报也是丰厚的,因为我知道,语言的感悟力一旦形成将受用一生。所以,我喜欢读,也愿意读。
小作者的一番话道出了写作的真谛——直接的生活积累和间接的阅读积累同等重要。
爱因斯坦说过:“在所有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我想,爱因斯坦所说的这“深处的东西”就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吧,难怪中外教育家都提倡阅读后的借鉴。
写作这块园地,呈现出的是“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繁荣景象,有许多值得借鉴的东西。叶圣陶也说过:“教材无非就是例子。”是例子就可以借鉴,于是我们在写作训练时就借鉴了教材中的例子,一些好的表现手法。如:让学生借鉴苏轼的《石钟山记》的环境描写,通过训练,学生描写的片段——校园风景,真正给人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让学生借鉴课文中的细节描写,有一名女同学完成的《母亲的话语》一文这样写道:碰杯时她嘱咐我,饮料不要喝的太多,待会饭菜吃不下。刚下肚三口,母亲满眼关切地说“不能再喝了”,我笑母亲较真儿。……谁知过了一会儿,母亲将杯子又推到我面前,说,“还是喝掉它吧”,……随即又想到了什么,很慌张地将杯子抢过。“怎么喝光了,不能再喝了,……随即又往杯子里倒了小半杯饮料,轻轻说“还是再喝一点”,……那一瞬间,我的眼泪都要掉下来,什么是母爱?想让你喝,又不让你喝……这个同学将母爱的细枝末节,全都深藏在无数个不起
眼的言语中、对话中!这就是借鉴了教材中有关细节描写的例子的结果。我们还在作文训练中,鼓励学生借鉴美国著名短篇小说作家欧·亨利式的文章结尾。通过借鉴,提高了同学们写作水平的同时,又在文化传承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有所得。既拓宽了同学们的写作视野,开掘了同学们的写作源泉,激发了同学们的语言表现的欲望,同时还反过来促进了同学们阅读内容的深化。这果真是一件两全其美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但有一点切记,借鉴不等于模仿,更不等于抄袭,借鉴是苏轼所说的“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写作需要借鉴,它是创新的前奏。所谓“高者仿其气”,“仿气”就是“独创”。仿句、仿意、仿气……仿而思,思而创,创而乐。的确如此,卢梭就说过“读书要多加思考,这样的读书才能使人获益不少”。“创”也好,“思”也罢,就是我这里所说的“创新”。
作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创新。所谓创新就是对已积累、借鉴的知识和经验进行科学的加工和创造,产生新概念、新知识、新思想的能力。这个“新”就写作角度而言就是:立意要新,选材要新,语言风格要新。那么如何做到这“三新”,我的做法是:
第一,从训练学生的敏锐力人手。作文是对大千世界感受的文字表达,大千世界纷繁多变,有声有色。所谓思维敏锐力,就是迅速捕捉到这多姿多彩的信息,抒他人未抒之情,发他人未发之感。独树一帜。自出新意。
第二,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情趣人手。有人说,写作是很艰难的事情。又说,要生来就有创作的天才。我看不然,我以为只要自己有兴趣,找到一条正路,又肯用功夫,自然就会在写作方面获得成功。
第三,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人手。没有想象,学生作文思路就会闭塞,立意不够新,不够高远。所以,学生的写作欲望是靠想象来燃烧的,立意新颖是靠想象来创造的。思路是靠想象来拓展的。加之创新精神是一种开拓性行为,所以要打破定向思维,奇思妙想,拓展思路,从不同的角度产生灵感,得到超物的天趣,然后去创作。这样才可以有独特的思路,即使是从小景人手,也能有大的寄托。当然,想象决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任你天马行空。它一定要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奠定足够的物质基础,才可以在心智上、能力上去发展想象,有所发现,有所感悟。
第四,从开展第二课堂活动人手。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续和补充,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阵地。我们在这一阵地上主要开展了“辩论赛”、“演讲比赛”、“诗歌朗诵比赛”、“排练课本剧”等传统的课外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都是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参与的兴趣。
今天这篇文章详细介绍了雅思小作文写作细节问题,只有当你真正的关注到这些小细节时,才有可能更好的拿到雅思小作文高分
1、字数请控制在170-190 words
啥叫Inforgraphic? Inforgraphic = information + graphic 把信息+图表转述成文字表达出来,就是task 1 的要求。官方要求是150字,如果你真的无法控制在150字左右,那么请至少控制在170-190字。
2、不要写个人意见
IELTS 是英语考试,不是智力测试,并不需要给出你的意见,分析,预测,意义等等。。。。即使你是相关方面的大牛,考官也不需要你的个人意见
3、不要用 I, Me, We...等第一人称
这是图表的信息,而不是你看到的“图表信息”。直接用it 或者用chart来表达就好,千万不要说 我怎样怎样。
4、小作文要写的简单粗暴
任你妙笔生花,不如简单陈述。。。这个不是写记叙文,没必要绕着弯的写,文章只需要你的用词够精准,句式够精炼。所有的report不外如是。
5、Introduction只用两句话搞定
只需要1-2句话,改写题目,1句话告诉别人这篇文章实在干啥。
所以说做一个标题党是很有必要的。静静的做一个标题党吧!
6、要注意找不同,差异点才是key point
无论是哪种图表,一定要注意横纵坐标轴单位以及范围,指出最高点&最低点, 如果是表格的话,标题是什么一定要说清楚。
比如说这样子的跌到谷底。。。
描写图表的时候不要以为每个点都说才是细节,挑重点才是王道,从小老师就教育我们不要写流水账,task1 也是一样,写成流水账是没人看的。
另外,如果是比较特殊的流程图,那么开始和结束是关键,其中的转折点或者关键步骤也是重点
7、要趋势,不要流水账
文章字数限制,说以要精简,要学会归类,找出趋势,用同一模式概括多个信息,不需要把不重要的信息逐一描述。
考官不需要复读机。。。。如果把相似的描述重新说一遍,除了有凑字数的嫌疑以外,考官会觉得你没有语言概括能力。
8、Conclusion结尾可要可不要
小作文的结尾段其实是可要可不要的部分,因为因为文章主体就是高度总结性质的文章,所以task 1没有结尾段也是不会被扣分的。
在最后给出一些写作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会经常在task 1中用到,什么?你说你没用到? 同学你的task 1 写作真的有问题了!
peak/ highs =最高点
valley/ lows =最低点
axes =轴
columes =列
rows =行
headings =标题
ranges =范围
patterns = 模式
trends = 趋势
anomalies =异常
exceptions =例外
stability = 稳定性
在学习了雅思小作文写作细节之后, 我们来一起看一下雅思小作文写作注意事项吧!
1、趋势描写就是increase和decrease以及level off
同学们在描写趋势的上升或下降的时候常常只用到了一个increase&decrease+副词的模式。殊不知对上升下降的描写我们可以采取至少三种的描写方式动词+副词,形容词+名词以及把上升下降的词换做形容词来使用。这也就正好避免了评分标准四Grammatical Range and Accuracy(语法范围与精确)中的陷阱。
2、有多少种属性分多少段,有多少图分多少段
关于information的organizing和paragraphing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得分参照点。剑4TEST3中是一张技工,本科,学士,研究生,硕士以及博士的男女数量分布图。很多同学在中间描述段的时候将其按照学位的排列顺序分成了六段来写,这又让你的内容变得复杂和臃肿了!为何不按照性别来分段呢?只需要两段就可以将图表内容梳理清楚。所以建议大家在动笔之前首先在自己的头脑中有一个最为清晰和直观明了的分段。
3、总结段可有可无,不可加主观观点
在最后的结尾段,建议考生为求文章结构板块的完整性,起到首尾呼应的作用,用1-2句话重申图表突出特征,总结图表反映的现象,揭示其规律和本质。切忌添加主观观点!图表没有反映的信息,绝对不写,也不要随意乱猜!
4、分析图表背后的原因
这是中国学生的习惯性毛病,写作文时候总喜欢写上为什么。雅思小作文是客观性写作,只要求通过图表描述和总结,不能写上为什么,不需要解释。参照剑5TEST1中曲线图,日本在2030年左右65岁人口数量预计要陡增,但我们只要求写出事实,不要求写出陡增的原因!
5、连接词我用了,句子之间的连接也有了,文章完成没问题了
在评分标准第二点中明确提到了Coherence and Cohesion (连贯与衔接),可见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得分参考点。而很多中国学生的作文中充满了then, after, before等这样单调的低级连接词,最后的得分自然不会上去。合理的使用一些从句,关联词会使你的句子看起来更加精炼和有创意。
雅思写作提纲分享:计算机与老师
电脑(互联网)是否会取代老师(学校),在哪些方面老师重要,哪些方面电脑重要
1. 先承认电脑教学的好处
(1)study in any convenient time and location at a personal speed and intensity
(2)提供的信息量大
2. 不可能替换,因为其缺点1:little social contact, lack of interactivity, 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得不到老师的指导
3. 不可替换2:学生不成熟,控制不了自己
电脑的好处:CAI(Computer Aided Introduction) multimedia technology
可以用于自动化考试系统online test system
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受制于学习软件,好的学习软件需要老师的参与开发
教学生怎样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在智力教育方面,计算机可能部分的替代或者辅助老师,但是道德教育,价值观的培养离不开老师和学校。
雅思写作提纲分享:因材施教
是否应该根据不同的智力对孩子分别教育
1. 有人认为gifted children think different from common children ,他们应该分别进行教育.If all children are grouped together regardless of intellectual ability, teacher will be caught in dilemma that 将会出现,聪明学生觉得too slow not satisfy ,feel boring to the course, 而有一些学生can not catch up with the progress, 也会感到frustrated.
2. 但是我认为,是非常不合理的:
(1)无法确定哪个孩子智力高,用IQ test 以及考试成绩来判定is stupid.
(2)to separate children according to their individual competence can hurt their feelings, which goes against their personality development.学习成绩好的学生are instilled(逐渐灌输) with a sense of superiority while 成绩不好的学生感觉很失败。
3. 如果将学生放在一起教育的话,这种氛围更有利与孩子的成长,鼓励好的帮助差的,差的学习好的。至于老师上课内容的把握,适合大部分学生就行,特别优秀的和特别茶的都可以通过自学和请教老师获得需要的知识。
雅思写作提纲分享:大人和孩子的学习速度
孩子和大人谁学的快
1.孩子学的快:比较单纯,在学校的环境中容易学习,语言,新事物(游戏,网络)
2.大人学的快,有方法和经验,而且具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所以在相关领域学的很快,但是busy with family and work ,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学习
【雅思写作小作文流程图】推荐阅读:
雅思写作备考:雅思小作文写作注意事项02-20
雅思写作作文题目12-30
小作文雅思06-05
雅思写作大作文15:对网络的看法12-23
雅思图表小作文详解06-15
雅思小作文常用句型11-16
雅思雅思写作高分句型12-22
雅思写作举例写作02-01
雅思写作批改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