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新常态心得体会

2024-09-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共产党员新常态心得体会(精选12篇)

共产党员新常态心得体会 篇1

要努力提升道德修养,用高尚的品行促进思想开化。早期的共产党人是用高尚的品行引领革命的进程,群众在革命初期与其说是追随了共产党人的理念,不如说是被共产党人的德行所折服。当国民党内部贪腐盛行时,共产党人勤俭节约,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当国民党出尔反尔、高高在上时,共产党人有令必行,跟群众同甘共苦;当国民党谋求一家独大,专政统治时,共产党人发出联合执政、政治协商的呼声。可以说,共产党人在道德修养上以开放的胸怀、高尚的情操,使得思想更加开化、更加民主,这也为党赢得了广泛的群众基础。所以说,我们今天谈融洽党群、干群关系,关键一点就在于我们党员要努力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让群众相信我们的人品,相信我们的人格。在思想上要经常与群众作沟通、交流,思想上没有了壁垒,理解上才会趋同。

要不断改进工作理念,用优秀的理念提升服务标准。总书记在“四个全面”中提出要从严治党,其中一个方面就表现在对工作的严格要求上。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要解决政府部门“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具体来说就是要解决当前政府部门服务态度差的问题。村两委作为村民自治组织,手中同样把控着很多涉及群众利益审批、事项办理等权力。作为农村党员,要想在服务态度上得到进步,就要改进工作理念,强化身份意识,明确自己作为一名党员的职责和义务,时刻以优秀典型为镜,转变思想,严格要求自己。要以党性保证理性,以理性消灭感性,从而在工作理念上有新的转变和进步。

共产党员新常态心得体会 篇2

一、亟需改正的旧常态

十八大之前中国的党风、政风总体说来还是好的, 但是一些不良的习气、潜规则也不容忽视。

贪污腐败较为严重。据相关统计, 自2010年至2012年腐败问题在人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中逐年提升。腐败问题一直是国家与百姓关注的焦点, 关系着国家发展、百姓生活, 能否解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

四风问题盛行。以“手表哥”“微笑哥”等为代表的部分党员信念坍塌, 脱离群众、脱离实际, 违背了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工作路线, 以致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盛行, 严重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 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

工作浮滑不实, 当前有些干部在工作中存在“五浮”问题:思考问题“浮浅”, 行为方式“浮躁”, 工作方式“浮漂”, 工作作风“浮滑”, 总结工作“浮夸”。有的干部责任心不强, 热衷自夸成绩, 工作不踏实。“五浮”问题虽是发生在部分干部身上的现象, 但如若“滴水穿石”, 那么危害也是很大的。

二、需要适应的新常态

(一) 反腐倡廉新常态

中国的历届政府对反腐倡廉都非常重视。自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政府对惩治腐败一直保持高压态势, 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 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 中央领导以身作则, 带头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十八大以来中共中央出台了一系列的廉政新规, 包括强化干部监管规定4项、引导示范带头规定3项、提倡厉行节约规定3项、规范公务接待规定2项、严禁公款送礼规定4项等。

这些廉政新规的出台, 不是漂浮在空中, 而是实实在在落在了地上。据新华社报道, 2013年前9个月, 有10.8万余名官员因为涉贪而被查办, 进入2014年力度更进一步加强, 在前7个月就有21名省部级以上官员被查处, 进入十八大以来已有43名省部级以上官员落马, 而某些官员的落马, 更揭示了无论涉及谁、无论职务多高, 一查到底的决心, 这在新中国历史上应该说是空前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全会上所说, 反腐倡廉必须常抓不懈, 拒腐防变必须警钟长鸣, 关键就在“常”“长”二字, 一个是要经常抓, 一个是要长期抓。反腐倡廉不会是一阵风, 而将是永久风。

(二) 改进作风新常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全会上强调, 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 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 任其发展下去, 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 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

十八大以来中央规定出台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 积极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大力整治“四风”问题。通过严格执行公车制度改革、减少“三公消费”;严格执行出差、考察、公务接待标准;严禁宴请、送礼、新建楼堂馆舍等行为的一系列措施, 使清正廉洁的党风、政风蔓延中华大地, 深受百姓拥护。截至今年7月底, 全国查处违法八项规定精神问题51600起, 处理党员干部67679人, 给予党纪政纪处分18365人。正当大家都以为改进作风举措就这些的时候, 党中央又及时提出了“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 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三严三实”, 把对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的要求又提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是加强作风建设的再启程、再出发。

(三) 推崇实干新常态

自从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视察南方途中提出来“空谈误国, 实干兴邦”这个响亮的口号, 我们就一直在反对空谈、强调实干、注重落实。2012年12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工作时强调:“面向未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 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

为政之要, 莫先于用人, 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离不开一支“勤政务实, 敢于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但一段时期以来, 一些党员干部缺乏斗志和激情, 缺乏闯劲和干劲, 不同程度地存在不愿干、不敢干、不会干等情况。这是作风不实的表现。现在全党上下正在大力学习焦裕禄精神, 正是因为焦裕禄是个老实人, 是务实干事的践行者, 也正因为他的务实实在, 人民永远记住了他。时代呼唤焦裕禄, 群众企盼党员干部重拾务实实干之风。因此习总书记强调, 学习焦裕禄精神, 就是要学习焦裕禄同志对群众的那股亲劲, 抓工作的那股韧劲, 干事业的那股拼劲。

三、适应路径分析

(一) 要树立“清廉为官”的“新思维”

贪污腐败可以有很多的原因, 但说白了是人的思想信念和价值观出现了问题。辩证唯物主义认识事物的方法认为, 任何事物产生、发展、变化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而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因此, 清廉为官的常态化还需要我们广大的党员干部从自身入手, 加强理论学习, 用党建理论和廉政文化来武装头脑, 通过理论学习来筑牢廉政的思想防线。

构建以“清廉为官”为核心的廉政文化是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题中应有之意。树立“清廉为官”的“新思维”有助于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奉公守法和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官多一分廉, 民增一分福”, 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从思想深处自觉按照党员干部和人民公仆的行为规范来约束自己, 归正偏离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增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自觉意识, 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贪腐风险的能力。

(二) 要树立“以德修身”的“新思维”

“德”这个字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可以说有极其特殊的地位。具有“千古一帝”之称的康熙皇帝曾经说:“国家用人, 当以德为本, 才艺为末。”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修身治国平天下”之说, 把“治国”和“修身”联系在一起, 强调“治国”需先“修身”, 通俗来讲就是只有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才能成为一个好的领导者, 有了好的领导者, 国家才能被治理好。

德行修养不仅是封建社会的为官之道, 也是党员干部的从政之本、执政之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除了要具备强大的真理力量, 还要具备强大的人格力量, 人格力量的体现就是党的优良作风, 而党的优良作风的体现则是党员干部自身的德行修养。“正人先正己”, 党员干部只有通过自身的作风建设, 形成严明的党风, 促成清明的政风, 进而带动良好的民风。所以, 党员干部要树立“以德修身”的“新思维”, 严以修身, 加强党性修养, 坚定理想信念, 提升道德境界, 追求高尚情操, 自觉远离低级趣味, 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做人要实, 要对党、对组织、对人民、对同志忠诚老实, 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 襟怀坦白, 公道正派;要发扬钉子精神, 保持力度、保持韧劲, 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不断取得作风建设新成效;要生活正派、情趣健康, 讲操守, 重品行, 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 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总之要像德谟克利特所说的, “应该热心地致力于照道德行事, 而不要空谈道德。”

(三) 要树立“群众第一”的“新思维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一贯的执政理念。领导的威信从哪里来?靠上级封不出来, 靠宣传吹不出来, 靠耍小聪明骗不出来, 只能靠全心全意地、尽心竭力地、坚持不懈地为人民办事, 才能逐步地树立起来。习近平总书记一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显示出了人民在共产党人心目中的沉甸甸分量。

我们的党员干部在工作中上面对领导, 下面对群众, 当两者的诉求相对的时候, 就是考验我们党员干部执政理念是否唯群众的时候。随着教育实践活动的扎实推进, 无论是学习教育、征求意见, 还是查摆问题、开展批评, 核心都是践行群众路线、赢得群众满意, “群众第一”已成为一切工作的新常态。

中国自古就有“民本”思想, “民为贵”“民为上”“民心不可违”已成千古遗训。即使这些民本思想有其局限性, 但其中的“以民为本”对于我们今天党员干部的执政理念还是有其借鉴意义。只有党员干部树立“群众第一, 特权无效”的新思维, 才能摆正群众与特权的位置;才能树立党员干部的领导威信;才能使执政为民内化于心、外见于行;才能使“群众第一”成为谋事做事的新常态, 把群众至上当成一种追求和修养, 工作方向不偏颇, 服务群众成为一种自觉行动;才能严以用权, 坚持用权为民, 按三严三实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 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才能真正做到党的“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要求。

(四) 要树立“务实真干”的“新思维”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就大力倡导求真务实之风, 要求坚决克服“骄娇”二气, 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他多次指出, 永远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 锐意进取;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下去, 善始善终, 善做善成。

“功崇惟志, 业广为勤”, 党员干部要树立“敢于担责、务实真干”的“新思维”, 要树立正确事业观, 对事业要富于激情, 做事要实, 担责要勇。做事要实, 指对工作要真干、实干、苦干、巧干。要诚心诚意、尽力尽责, 真正一干到底;要察实情、讲实话, 鼓实劲、出实招, 办实事、求实效;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把兢兢业业、吃苦耐劳的精神贯穿始终;要讲究工作方法, 坚持改革创新, 以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努力工作。担责要勇, 指面对困难, 要敢于担当, 勇于担责, 知难而进, 直面矛盾, 不逃避, 不推诿, 坚决改正只当官不干事、只揽权不担责的行为。

“为官一任, 造福一方”, 党员干部要想在工作上出业绩, 在百姓中好口碑, 必须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 把“不务虚、只务实”作为常态, 多做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实事, 实现一个党员干部应有的价值追求。

四、小结

十八大以来, 中央的一系列举措, 已经表明了要肃清党风、政风的决心, 以往的一些不合时宜的为官之道、官场常态现在已经行不通了, 面临新常态的出现, 党员干部要及时主动调整思维与心态, 紧跟中央精神, 回归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上来, 为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实现尽一己之力。

摘要:党员干部作风关系人心向背, 人心向背关系着国之兴衰, 因此可以说党员干部作风是国之稳定的根本, 面临作风“新常态”, 本文试图给出党员干部去除旧有作风模式的弊端, 找到相应的适应路径的建议。

关键词:新常态,作风建设,特权思维,以德修身

参考文献

[1]布晓青.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努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14 (01) .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书记系列中药讲话读本[M].学习出版社, 2014.

[3]侯晋雄.反对和克服特权思想及现象的几点思考[J].探索, 2013 (06) .

[4]王治国.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与党风建设关系辨析[J].廉政文化研究, 2010 (02) .

[5]胡杨.推进反腐倡廉科学化的路径分析[J].广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06) .

[6]郑云志.反腐倡廉建设的传统文化瓶颈及应对措施[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0 (06) .

做好新常态下企业的党员管理工作 篇3

严格坚持标准,提高发展党员质量

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2014年1月28日,中央政治局组织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了加强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指出:“要严格坚持标准,始终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扩大发展党员工作中的民主,严格工作程序和纪律,提高发展党员质量。”据此,企业发展党员要严格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发展党员,突出先进性,着重看发展对象是否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行,是否自觉为党的纲领而努力奋斗,是否在生产、工作、学习中起到先锋模范作用。是否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是否有突出事迹或一定的工作业绩。切实从发展对象的思想政治、能力素质、道德品行、现实表现等方面研究制定党员具体标准。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防止把不具备党员条件的人吸收到党内。

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培训教育。多形式地开展党的历史和优良传统、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形势任务教育,使他们懂得党的性质、纲领、宗旨,懂得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懂得党员的义务和权利,端正入党动机。探索实行党校培训、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谈心谈话等相结合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制度,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及时调整不合格人员。特别要坚持入党前短期集中培训及考核制度。做到“六个不发展”。即:没有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学习的不发展;没有经过一年以上培养考查的不发展;没有经过政审或政审不合格的不发展;手续不完备的不发展;政治思想表现一般、工作成绩不突出的不发展;群众反映的问题没有查清或党内外意见不一致,有争议的暂不发展。

扩大发展党员工作中的民主。采取党员和群众推荐、群团组织推优等方式,在申请入党人中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党支部在讨论接收预备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时,要在适当范围内对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的基本情况进行公示,并在支部大会上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

严格工作程序和纪律。在入党积极分子的推荐确定、培养教育,发展对象的政治审查、公示,预备党员的接收、教育、考查、公示和转正等每一个环节,都要严格程序、严格把关。健全和落实发展对象政治审查制度,凡没有通过政治审查的,一律不能发展入党。支部大会讨论接收预备党员前,基层党委要对发展对象的条件、培养教育情况和入党手续等进行全面审查,还可根据需要听取纪检监察等相关部门的意见,防止“带病入党”。强化发展党员工作责任追究制,对不坚持标准、不履行程序和培养考查失职、审查把关不严的党组织及其负责人要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给予纪律处分。

加强党员管理,保证党员队伍结构优化

制订和落实发展党员规划。公司党委要根据公司发展情况和党员队伍建设需要,把发展党员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综合平衡、分类指导,做到有控、有保、有减、有增。每年初要制订党员发展计划,强化工作责任,对发展党员数量、结构分布和工作要求等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发展党员的计划,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变化作必要调整。同时党办等专业部门要定期检查,及时发现和研究解决发展党员工作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防止和避免突击发展、长期不发展、发展数量大起大落等不正常现象。要采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方式,形成“年初有计划、年中有跟踪、年终有落实”的常态管理机制,确保发展党员工作有序开展。

突出发展重点,实行发展党员总量调控。按照慎重发展、均衡发展的要求,公司党委要把发展党员工作的重点放在做好优秀青年、高知群体和一线骨干的培养发展上,最好坚持做到“四个倾斜”,即:向生产和工作的一线倾斜、向高知群体倾斜、向35岁以下青年倾斜、向优秀妇女倾斜。要积极稳妥地对发展党员数量和结构进行调控,使企业党员数量年均增长控制在适当速度,坚持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党员,让党员队伍保持适度规模,党员质量才能不断得到提高,党员队伍结构才能不断得到优化。

强化组织措施,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

严格党员组织生活制度。一是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每月开一次党小组会,开一次支部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党员大会,定期上好党课。二是实行党日活动制度。定期开展党日活动,以丰富党员组织生活,发挥党员作用。三是坚持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坚持一年一次的民主评议党员工作,通过民主评议和组织考查,检查和评价每个党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情况,表彰优秀党员,处置不合格党员,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从严管理党员。企业可以建立健全党员目标管理考核,设置可量化、可考核的标准,如参加三会一课次数、是否参加志愿者服务、是否参加民主生活会并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否按期交纳党费,有无违法违纪行为等。考核结果与民主评议及党员评先评优相结合。

建立健全党员监督制约机制。一是严格党内监督。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扩大党内民主,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每个党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履行党员义务、行使党员权利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二是拓展监督渠道。把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专门机关监督和群众监督、自下而上监督和自上而下监督结合起来,加大监督力度。三是强化廉洁自律。把强化监督与廉洁自律结合起来,要求党员自重、自省、自警、自励,防微杜渐,定期进行自我剖析,查找问题和不足,认真整改。

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健全党员能进能出机制,要有“刮骨疗伤”的勇气,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使党员队伍更加纯洁。对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交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配的工作的党员,按自行脱党处理,并予以除名。对理想信念不坚定、不履行党员义务、不符合党员条件的党员,党组织应对其进行教育,要求其限期改正;经教育仍无转变的,应当劝其退党;劝而不退的予以除名。对那些思想品德败坏、无可救药的蜕化变质分子、腐败分子,要坚决从党的队伍中清除出去。

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健全党员立足岗位创先争优长效机制,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服务窗口等形式,开展党员承诺践诺和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服务群众、做群众工作为主要任务,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重点联系生产生活困难群众,听取和反映群众意见,帮助解决群众困难,注重维护群众权益,让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

共产党员新常态心得体会 篇4

今年,自治区党委确定了“新理念、新状态,讲看齐、严要求,强‘三力’、善作为”的具体要求,号召和动员全疆上下切实增强看齐意识,紧张起来、行动起来,确保新年新气象、新年新开端。

全州各单位、各部门全面学习、深刻领会,把自我要求调整到最严,坚决按照今年的目标任务紧抓各项工作的落实;把精神状态调整到最好,全面加强学习,始终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和精神追求;把工作标准调整到最高,真正做到从严从实要求自己、严谨细致开展工作、精益求精确保实效。

州委提出要充分认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五大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和实践要求,把一系列新思路、新理念、新举措转化为做好克州工作的新方法、新任务、新目标,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思深方益远,谋定而后动。“十三五”开局之年,全州各单位、各部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紧紧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点,谨慎规避前进路上的风险点,精准发力,积极作为。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在具体工作中,全州各级干部充分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更加注重多角度观察问题、系统性把握态势,让自身工作符合“新常态”、符合克州实际。

走进州行政服务中心大厅,有一种全新的直观感受。工作人员更加热情积极,从进门引导到业务办理,让人倍感温馨。在更加细心服务的同时,每一个窗口单位都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业务水平,以新的状态迎接着每一位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

州工商系统在去年全面落实“先照后证”、“三证一照”、“一照一码”登记注册制度的基础上,今年进一步扎实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提出以新的举措,不断强化市场监管,努力维护市场经济秩序。

州税务系统将税务事业发展放在全州发展的大局中去考量和谋划,紧紧围绕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门户建设等方面,进一步突出新作为,全面落实各项税收政策,创新工作思路,强化税务部门在服务地方发展中的主动性,形成税收服务地方经济、经济发展促进税收的良性互动格局。

州宣传文化系统更以全新的精神风貌,努力为“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不断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

一年之计在于春。州农口系统着力谋划和安排农牧业生产,全面抓好春耕备耕等工作。州发改委、住建局等单位以新的面貌投入到了今年的项目建设工作中,确保早日发挥效益。州安全生产部门以更严格的要求,全面强化安全生产工作。每一个系统、每一个部门,都以更加严格的要求,行动起来。

新作风、新状态;新作为、新境界。“新”贯穿在全州每一项工作的开展中,渗透到每一位干部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风貌里。“新”在坚持创新发展,思想、关键、方法、措施的全面创新,让创新在全州上下蔚然成风,推动干部思想解放和经济转型升级。“新”在通过补齐短板化解突出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新型工业化、信息化等同步发展。“新”在坚决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推进美丽克州建设。“新”在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区域一体化趋势,推动改革,促进发展。“新”在坚持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努力让全州各族群众幸福指数更高……新在每一项举措,每一个细节。

党员干部常态化学习心得体会 篇5

在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中,学习从一开始就是一种常态,我们党正是依靠学习才得以在前进道路上攻克一个个“娄山关”“腊子口”,带领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党的历史经验和实践发展我们得知,学习是推动发展有力武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善于学习,就是善于进步”。站在新的历史交汇点上,更需广大党员干部常态化开展学习,从学习中汲取思想“营养”,锻造胸怀青云之志,聚焦“十四五”美好愿景,不断奋力前行。

深入学习强实践。古人云:“士三日不读,则其言无味,面目可憎。”从古至今,学习是永恒不变的主题。更何况,而今已步入一个全员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新时代,唯有不断学习,方能与时俱进。新发展阶段要推动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常抓学习不松懈,真正把学习作为一种内生需要,更要紧密结合时代要求,把握知识更新速度快、信息传播快的特点,加强哲学知识、历史知识、经济知识等的学习,学会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作为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思

维方式,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改造世界观的行动自觉。

勤于思考补短板。“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思考是学习的进一步深化,思考的过程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有思想的行动才有力量,有思考的工作才有品质,有挑战的工作才有意义。广大党员干部要紧紧围绕党中央擘画的“十四五”蓝图,结合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升,把为什么干、干什么想明白,把怎么做、做什么想细致,善于从大局着眼、从工作细节入手,超前谋划,勤于思考,把工作考虑周全,抓住关键,盯住主责,提高工作质效。

知行合一勇担当。“为事之要,贵在落实,落实之要,贵在执行。”只学习是没有力量的,关键要把知识转化为抓好落实有效推力,做到知行合一勇担当。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学风,注重入脑入心、知行合一,努力做到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以时不待我、只争朝夕的精神勇于实践、勇于创新,时刻保持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善于结合工作实际,创造性狠抓工作落地落实。要勇于担当,团结他人,主动作为,以凝聚力提升战斗力,以创造力

提升执行力,以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进一步提高工作标准,努力创造出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

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心得体会 篇6

充分认识新常态带来的新变化

我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最直观的变化就是经济增速进入换挡期,即由过去的高速增长转到当前的中高速增长。一个时期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的下行周期,经济增速在波动中放缓,今年第三季度已经回落至6.9%。这是周期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相互叠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结构性因素占据主导地位。经济增速放缓,表面上是需求不足,实际上是供给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一方面,已有的供给因为供大于求出现了过剩;另一方面,部分需求缺乏相应的供给难以被满足。进入新常态,一系列重大的、阶段性的变化集中显现,这既表现在需求侧,也表现在供给侧。

从需求侧来看,我国城镇户均达到1套房,每千人拥有汽车超过100辆。按照国际经验,进入这样一个阶段之后,房地产和汽车市场的需求都将发生明显变化。从我国的具体情况看,房地产投资在至20年均增长24%,今年前三个季度已下降到2.6%;汽车产量过去十年年均增长17.9%,今年前三个季度却下降到0.9%。不仅如此,随着房地产需求和汽车市场需求的下降,钢铁、水泥、玻璃、轮胎、电子、家电、家装等关联行业的市场需求也在下降。

从供给侧来看,以后,我国16岁至59岁劳动年龄人口减少了820万人,随着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资源供需形势发生变化、生态环境硬约束不断强化,以往那种依靠生产要素大规模、高强度投入实现经济增长的条件已经不复存在。与此同时,过去一个时期制造业迅猛扩张而形成的巨大产能,在国内外市场需求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当前面临较为严重的过剩局面,特别是钢铁、煤炭、石化、有色、建材等传统行业,产能过剩更为严重,利润水平大幅回落,有的行业甚至出现全行业亏损。

由此可见,新常态更具本质的变化特征还是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在需求侧已发生明显变化的情况下,如果仍然一味地扩大投资和产出规模,虽然短期内对经济增长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随着投资的边际效用逐步递减,其结果,不仅会使产能过剩的矛盾进一步加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也会明显减弱,进而还会错失结构调整的机会。因此,新常态下,面对经济下行暴露出来的矛盾和问题,必须加大供给侧的结构调整力度,加快化解过剩产能和资产重组,增强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激发市场主体的内生活力和动力。需要强调的是,在市场需求已发生明显变化的情况下,不主动调整也会被动调整,而被动调整付出的成本会更大。

加大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力度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的重要窗口期。过去一个时期的经济下行压力,固然带来了一系列严峻挑战,但也是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的重要机遇。因此,“十三五”时期要充分用好经济下行形成的倒逼机制,把握好窗口期的宝贵机会,下决心推进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

结构调整的重要环节是有效出清过剩产能。过剩产能特别是“僵尸企业”造成资源沉淀,影响要素流动和资源再配置,还会延误结构调整的时机,使潜在风险不断积累。可以说,近一个时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盈利状况持续恶化、工业品出厂价持续回落,与产能过剩是分不开的。今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1.7%,到今年9月份工业品出厂价连续43个月负增长,表明产能过剩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只有下决心出清过剩产能,促进资源优化再配置,结构调整才能有效推进。因此,“十三五”时期要下决心推进供给侧结构调整,更加注重运用市场机制、经济手段、法治办法化解产能过剩,完善企业退出机制,推进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

动力转换要把握好新旧动力的相互关系。新旧动力并存是今后一个时期的基本特征。旧的动力如钢铁、煤炭、石化、有色、建材等产业板块体量较大,虽然高速扩张期已经过去,但在相当长时期内对经济增长仍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短期内也难以找到体量相当、带动力相近的新兴产业板块来替代。今后要通过技术改造和产业重组,让旧动力焕发青春。与此同时,要着力培育新的动力,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逐步替代传统动力。

无论是结构调整,还是动力转换,都要着力提高要素生产率。在生产要素供需形势发生趋势性变化、企业综合生产成本普遍提高的情况下,迫切要求从提高要素生产率中挖掘新动力。只有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投资回报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才能有效对冲要素供需形势的变化,降低企业生产成本。要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激发企业家和全社会创新潜能和活力,发挥创新在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中的积极作用,真正使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积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

“十三五”时期,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需要从多个方面展开。

第一,增强创新驱动发展动力。创新是提高要素生产率,提升产业价值链和产品附加值的关键。一是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处在产业转型升级、经济提质增效的关键时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培育和催生未来产业、激发全社会创新潜能和活力的根本途径。二是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以2030年为时间节点,在航空发动机、量子通信、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深空深海探测、重点新材料、脑科学、健康保障等领域再部署一批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在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三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形成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鼓励企业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重视颠覆性技术创新。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四是激发企业家精神。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企业家最核心的功能是创新,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建设科研基础设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制定产业标准和商业规则,维护市场秩序,减轻企业家创新风险。五是构建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体制。营造激励创新的公平竞争环境,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强化金融支持创新的功能,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创新用好培养和吸引人才的机制。

第二,推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过去一个时期,产业发展的基本模式是“铺摊子”,主要是扩大产能和规模。随着市场需求变化和产能过剩压力增大,产业发展需要从“铺摊子”为主转向“上台阶”为主,核心是提升产业价值链、产品附加值。一是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引导制造业朝着分工细化、协作紧密方向发展,促进信息技术向市场、设计、生产等环节渗透,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二是实施工业强基工程。支持企业瞄准国际同行业标杆推进技术改造,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三是支持新兴产业发展。更好发挥国家产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四是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构建新型制造体系,促进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产业进入国际前沿水平。五是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

第三,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城镇化是最大内需所在。20,我国按常住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仅为54.77%,相比较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空间,特别是已经进城的两亿五千万农业转移人口,如果能够实现市民化,消费倾向和消费结构将发生深刻变化,购买能力和对工业品的需求将大幅提升,就会释放出巨大的消费需求。城镇化发展还将创造高铁、地铁、机场、地下管网、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以及市政设施和住宅等巨大的投资需求。“十三五”时期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一是要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举家进城落户,并与城镇居民有同等权利和义务,加快落实中央确定的使1亿左右农民工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定居落户的目标。二是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继续推进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改革,全面实行身份证制度,改革征地制度,健全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制度,建立农村土地交易市场,严格农村土地用途管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三要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更多采取“补人头”方式,有效消化现有的存量房地产。

第四,推进企业“走出去”构建全球化生产运营体系。支持企业扩大对外投资,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一方面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另一方面要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支持钢铁、有色、石化、建材等原材料生产企业到海外建立生产基地,逐步将直接进口资源转变为进口原材料。拓展高铁、核电、特高压电网、通信、航空等大型成套设备的国际市场空间。

共产党员新常态心得体会 篇7

关键词:大学生党员,转正,90后

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 要坚持立德树人, 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1]。目前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年龄分布在18 - 24周岁, 即目前高校学生主体为90后学生。 在当前以90后为主体的学生党员中, 基层组织的工作主要集中在发展与转正工作上, 而对于学生党员转正后继续教育, 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而90后大学生有着他们自身的特点, 在工作中, 应该结合新常态下90后大学生党员的特点进行继续教育的研究。

一、大学生党员转正后继续教育的现状与原因分析

通过在对辽宁工业大学34名党员及68名非党员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中, 了解了一些大学生党员在转正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首先, 受访者超过九成对目前学校的大学生正式党员表示了赞许, 确实在各方面表现较为优秀, 也起到了先锋作用, 但是也有一些存在的问题。

( 一) 存在的问题

首先, 部分高中发展党员成绩在班级中并不是名列前茅, 只能是中等偏上, 这使一些同学产生了抵触的情绪, 很多同学认为大学生党员必须学习成绩也要名列前茅。第二, 很多受访的同学自己也表示在转正后, 放松了一些要求, 特别是在学习成绩上, 因为已经转正就没有成绩要求, 只要都及格就行了, 于是部分学生党员出现了转正后成绩有所下滑的情况。第三, 转正后党员理论学习并没有大幅度的提升。第四, 对转正后的教育仍比较传统, 管理与教育形式需要创新。

( 二) 原因分析

第一, 组织工作上需要进一步完善, 有重发展轻教育的痕迹。 在发展与转正时, 对培养对象有着学习成绩等具体的要求, 而对转正后的学生这种要求就没有了明确的规定, 严把入口关更要抓紧转正后的继续教育。第二, 自身放松了要求。一部分正式党员认为自己已经转正了, 就像进了 “保险箱”一样, 不需要再努力了, 这是一种缺乏党性原则的表现。第三, 没有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对于理论学习缺乏自主性。第四, 基层党务工作者工作方法上缺乏创新, 工作投入不够。

二、加强90后大学生党员转正后继续教育的策略

《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的颁布对规范基层组织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也是基层组织工作的指南, 对新常态下90后的学生党员, 要了解他们的心理诉求, 了解他们的成长, 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90后大学生在思想上更为多元化[2], 很多学生有着个人功利心, 社会认知能力不强, 同时受网络普及这一大环境影响, 90后的学生更偏向于网络社交。通过对辽宁工业大学12名从事基层学生党务工作的教师进行访谈了解了到90后学生党员的一些特质: 热情高, 后劲容易不足; 理解能力强, 但是主动学习性不强; 较之前的80后学生党员, 他们更个性化; 在网络上的表现与其他同学一致, 很难从网络身份上区别学生党员与普通学生。

结合当前的新常态, 对加强90后大学生党员转正后继续教育提出以下策略:

( 一) 加强基层党建工作

在有问题的时候, 基层党建不能回避问题, 不能把问题都归结于个人原因, 首先就要从组织工作入手, 避免重发展轻教育的现象。强化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加强基层党务工作者的管理能力、 业务水准、理论水平。建立更健全的教育与管理机制, 建立学习型党组织, 让每一名党员, 特别是已经转正的党员自觉学习, 加强党性修养。重视民主生活会, 要在民主生活会上真正地改正问题。

( 二) 建立建全学生党员转正后的监督与考评机制

对已经转正的党员提出要求, 杜绝转正后成绩大幅下滑等不良现象。这需要深入实际去了解各基层组织中学生党员的实际情况, 提出有针对性的方案, 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同时也要注意听取群众的意见, 从多种角度去了解学生党员的真实情况与心理状态。结合90后学生的特点, 要对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好的正式党员进行表彰与宣传; 而对相对落后的一些党员要及时进行教育与帮扶。

( 三) 创新工作方法和活动载体

要创新工作方法, 把工作阵地建立在网络上, 做好宣传和引导工作。创新活动载体, 有效提高组织生活的教育效能。当前的90后大学生对一些空洞的活动非常反感, 他们更喜欢把自己的热情倾注在社会生活的实践之中, 要充分发挥出他们作为先进青年的作用。 在工作中, 要多开展实践类活动, 更多地结合他们的专业实际为社会创造正能量。要注重微信等网络媒体的宣传作用, 推广对如 “共产党员”微信关注、建立支部网络社交群等工作, 把握好思想教育的阵地。也可以组织学生党员列席一些教工党员的理论学习活动, 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得到更多的帮助。

( 四) 关心学生党员的个人成长

由于组织考核较前几年更为严格, 培养周期长, 很多已经转正的学生党员都是即将毕业的高年级党员。要想做好对学生党员转正后的继续教育工作, 组织也要从他们的角度进行帮扶与关心, 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 就业是摆在他们面前的重要问题。高校培养他们不是只为了转正成为正式党员, 他们真正发挥出作用是在未来走向社会, 为更多的群众谋福利。抓紧在毕业前这个时间节点进行教育, 能更好地提升学生党员对组织的忠诚, 坚定其信仰, 也能帮助他们在未来发挥出党员应用作用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 而大学生党员更是其中优秀代表, 认真做好新常态下90后大学生党员转正后继续教育研究工作是对我们发展的党员负责, 更是对我们的党负责, 是对我们的国家负责。

参考文献

共产党员新常态心得体会 篇8

摘 要:各级党组织都非常重视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党员结构有了很大改变,每年发展学生党员的比例非常大。艺术类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学生党员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具有鲜明的特点,对当前艺术类大学生党员发展中的不足、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提出提高艺术类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途径如下:加强组织领导,严格发展程序;拓展教育阵地,丰富教育形式;注重全程教育,健全检查、监督机制;构建发展标准体系,严格组织纪律;提升党建队伍实力,扩展专业教师合力;形成发展新常态,全面保障质量。

关键词:艺术类大学生;党员;党建

中图分类号:D2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6-0069-0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下文简称16号文件),该文件下发后,高校各级党组织认真学习领会文件精神,从战略高度加强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经过十多来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艺术类大学生是我国大学生群体中的一個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可缺少的生力军,艺术类大学生党员的发展也得到了加强和改进。

一、当前艺术类大学生党员发展中的不足

(一)发展中的“三重、三轻”

中央16号文件下发后,各艺术类高校积极响应号召,在艺术类大学生中大力发展学生党员,大学生党员的数量逐年增加。有的党组织在追求发展数量的同时,出现了一些对党员发展原则的偏离,比如:重数量、轻质量;重发展、轻培养;重结果、轻过程等弊端,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

(二)党建工作有制度没规范

在艺术类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有的党组织存在有制度却没规范的情况。第一,党员发展的各项规章制度都很完备,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党建工作者及其协同人员没有认真按照制度来执行,而是投机取巧随意简化发展程序,因而使新发展党员对整个过程的认识不完整,后续党组织交给其同样发展任务时,也就会效仿前者,不利于组织各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第二,有的艺术类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主要由各学生党支部来组织开展,在党员发展过程中,有的支部委员不熟悉组织发展流程,缺少必要的指导。因此,造成党员发展工作忙乱且无序。

(三)党组织生活缺乏活力

党组织生活是提升所有成员党性修养的重要途径。以往组织生活多采用读书、读报、读马列专著、写读后感、批评与自我批评、参与党员发展程序等,以比较传统的形式来开展,使艺术类学生在向组织靠拢、进入组织的整个过程中,感到党组织生活就是以非常严肃无活力的形式在开展,因而组织生活常会变成一项被动参与的政治任务,艺术类学生缺少积极性。

(四)理想信念教育载体不丰富

加强艺术类团员青年从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到最终发展为中共正式党员过程中的理想信念教育,很多党组织只开展“三会一课”及部分与时政相关的学习会,形式延续传统。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过程中,没有把握学生的特点及时代特征与时俱进地引入体现时代性的教育载体,使学生从自发的接受洗礼到自觉的精神境界提升,教育载体缺乏多样性、创新性和丰富性。

(五)党性教育不连续

艺术类大学生党员的教育方面,很多党组织存在着:重视入党前教育,而放松入党后教育的情况,使党性教育不连续。入党前的动机可能多种多样,并不能保证入党前每一位都具有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信念,而是要通过不断地教育端正入党动机。正确的入党动机形成后,如果不坚持巩固就有可能再次偏离,对党员质量造成负面影响。尤其对于艺术类大学生,从党性启发教育、递交入党申请、团组织推优、确定为积极分子、培养教育考察、确定为重点发展对象、发展为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及之后直至毕业离校,每一个环节都不能放松党性教育。艺术类党组织中的党性教育,很多在发展预备党员之前非常注重,而之后的环节却比较放松,造成部分党员入党前后反差很大。

(六)实践教育偏少

党组织开展的教育活动,多数以在校园内、教室里开展理论学习居多,而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内容偏少,使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脱节。理论离开了实践,就会变成呆板的理论、空洞的理论、没有说服力的理论,也就难以在广大要求进步的学生党员心中扎下根。艺术类大学生由于其学习特点,经常走出校园参与实践,很多党建工作者没有充分利用学生实践的机会与党的理论学习相结合,没有充分发挥实践育人功能。

二、产生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改革开放各种思潮涌入

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同时西方各种思潮不断涌入,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形成带来了巨大影响。在与西方文化的不断碰撞与交流过程中,人们思想日益多元化,出生在改革开放春风里,成长在不断深化改革阶段的艺术类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很容易受影响。因而出现了部分艺术类大学生,想入党是为了今后能找份好工作、是为考研、是父母的要求等利己思想,而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抛到脑后。

(二)艺术类大学生特点的突显

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可以概括为:追求个性,讲究时尚;学习上有所倾斜;认识比较感性,组织纪律性不强;理想信念淡薄,比较务实。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决定了艺术类大学生是我国高等教育中非常活跃、非常有思想的群体。传统的党员教育方式方法对艺术类大学生缺乏吸引力,从一定程度上讲,制约了艺术天性的发挥,在艺术类大学生党员中教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三)对16号文件把握的偏离

16号文件从战略高度强调要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是对发展党员结构的重大调整,是党的自身建设、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十多来年的发展,大学生党员的发展比例非常之高,有的高校党组织为了完成发展任务还规定了每年必须发展多少,对基层党组织进行考核,因此基层党组织为了完成发展任务就“矮子里面拔将军”,使得党员发展偏离了十六字方针:“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

(四)黨建工作队伍力量较弱

大学里党建工作者是大学生日常教育管理和发展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管理水平和执行能力对广大学生党员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目前很多基层党组织没有专职党务工作者,而是以辅导员来兼任,辅导员平时学生事务性工作比较繁杂,没有足够的精力全身心投入到学生党建工作中,因此大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质量难以保证。有的基层党组织虽然设有专职党务工作者,但由于本身经验不足,缺少学习和培训,因此对学生党员的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的指导力弱。

三、提高艺术类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保障途径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发展程序

学校分管学生党建工作的领导要亲自挂帅,协同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大学生党员发展的指导和监督。发展党员工作不能对数量定任务,必须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避免只顾完成发展数量,不顾质量的情况出现。严格组织发展程序,不得简化发展程序,严把组织入口关、必须经过团组织推优、坚持全程公示、严格对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发展前要预审、发展中要谈话、发展后要布置任务锻炼培养,层层把关,哪里出问题,就要在哪里反省、教育、提升才能进入下一个环节。

(二)拓展教育阵地,丰富教育形式

对于当代艺术类大学生而言,智能手机、电脑的普及率都非常之高,这为提升艺术类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提供了一个绝佳平台。党建工作者应将党建工作推向网络,充分开展网络党建,而不仅仅停留在用QQ发布通知的阶段,相应的微博、微信、互动BBS等都要充分利用起来,使党建教育的网络阵地不断延伸。由于艺术类大学生学习的特殊性,经常组织学生到各地写生、采风等各项实践,党建工作者可以根据学生的教学安排,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加入理想信念实践教育,同学们返校后,可以结合自己的见闻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使党性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由于艺术类大学生都具有专业特长,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丰富党员教育形式,如:红歌比赛、红色原创作品展演、红色经典电影回顾、体现核心价值观的微电影拍摄比赛等。

(三)注重全程教育,健全检查、监督机制

对于艺术类大学生党员发展前、发展中和发展后直至毕业,每个阶段基层党组织都要做好教育、追踪、提升工作。确保每一位艺术类大学生党员在校期间能够在组织的教育、监督和管理下茁壮成长,既不失艺术特性,又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为了达到以上党员质量发展目标,必须健全各阶段检查、监督机制。各级党组织除了做好档案材料的检查,还必须做好各阶段的民意调查,充分发挥广大学生的监督作用。

(四)构建发展标准体系,严格组织纪律

在党员发展过程中,以《党章》规定的党员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为基础,根据艺术类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提炼各阶段的升级标准,达不到标准的绝不发展,使其有标准可循。党的纪律是铁的纪律也是自觉的纪律,在任何时候都必须得遵循,必须严格组织发展过程中的纪律。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这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到祖国的前途和命运。艺术类大学生要求进步,无论是入党积极分子还是党员,虽然讲个性,但更要讲党性。艺术类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是艺术类大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其言行都代表着组织形象,如果有违反组织纪律,或达不到各阶段的标准,要从严、从快处理,维护好学生党员的形象。

(五)提升党建队伍实力,扩展专业教师合力

由于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党建工作者仅以一般的方式来开展工作,难以取得好的效果,因此党务工作者要配专、配齐、配强,并且要对党务工作者进行定期的培训提升,提高其理论修养和业务开展能力。辅导员和班主任作为专职党务工作者的延伸,要充分发挥其辅助功能。艺术类很容易忽视将专业教师队伍中的党员也组织起来发挥对学生党员的培育功能。专业教师经常和学生一起写生,并指导学生的学业,与学生接触机会多,对学生的影响大。将艺术类大学生党员的教育培养工作与专业教师相结合,形成全员党建育人的格局。

(六)形成发展新常态,全面保障质量

首先,发展速度新常态,把握好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改变求速度,增比例,下计划的发展现状;其次,发展结构新常态,改变平均化,各年级各班级分指标的发展现状,使党支部所辖团支部成员公平竞争,选优选强发展;最后,发展激情新常态,充分激活广大党务工作者的工作激情,使学生党员受感染、争先进、树标杆。

参考文献:

[1]路云平.创新党员发展保障机制,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J].文教资料,2011(11).

[2]郑永廷.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9).

[3]李京彬,郭杰,顾岩峰.构建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12).

适应新常态践行新理念心得体会 篇9

关于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时代特征和演进规律,为做好新形势下经济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这是中央科学把握、正确引领我国经济发展的大思路,是适应国际竞争、开拓发展空间的大趋势,更是我市经济转型升级、实现跨越赶超的历史性机遇。面对新形势带来的新挑战新考验,以同志为的党中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精准把握,集中体现了我们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不仅管全局、管根本,而且管方向、管长远。

认识新常态,适应和引领新常态,必须深刻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带来的趋势性变化,以更加积极和务实的态度认识和把握新变化、新要求,以更加自觉和主动的姿态谋划和做好新常态下的经济工作。要努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实现新作为,具体把握好六个方面:一要突出质量效益,推动发展由追求速度、规模向追求质量、效益转变;二要摆脱“速度情结”、“换挡焦虑”,彻底抛弃靠过剩产能推动增长的不切实际的做法;三要培育发展的新动能、新动力;四要痛下决心转型升级,避免战略被动;五要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扩大有效供给;六要把握环境治理新常态,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五个发展”理念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具有内在联系的集合体,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达到新高度。创新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必须充分激发。协调发展是补齐短板的主攻方向,必须集中攻坚。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的应有之义,必须持续用力。开放发展是顺应潮流的客观需要,必须深入推进。共享发展是践行宗旨的根本要求,必须矢志不移。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问题倒逼、必经关口,更是政策窗口、重大机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化解当前经济发展主要问题的主动选择,是大势所趋、规律使然。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正确把握内涵、精准施策发力,必须着力推动重点领域工作取得新突破,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先导,深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改革,深入推进要素支撑体制方面的改革,深入推进社会保障体制方面的改革,深入推进城乡发展方面的改革,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方面的改革,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新常态新形象新作为心得体会 篇10

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学习是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迫切需要。对于政研干部来说,只有持之以恒地学习,说话才有中气,思想才有灵气,文章才有才气,行事才有底气。为此,我们围绕适应“新常态”、确保“新作为”这一主题,着眼于“人人可学、人人好学、人人学好”的“三学”目标,推行学习全员化、学习组织化、学习制度化、学习价值化“四化”学习制度,以学修身、以学益智、以学增才,努力提升干部素质,提升队伍形象,提升服务水平。

推行学习全员化。学习全员化,就是把干部职工全部纳入学习计划,树立“全民学习”的理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一是领导带头学。行不率则众不从,身不先则众不信。坚持领导干部带头抓、带头学、带着讲,努力使自己成为学习型组织的坚定拥护者、模范带头者。二是集体专题学。结合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活动,创新方式,每季度组织一次集中学习。同时,适时召开学习经验交流会,广宣为学之道,大兴勤学之风,力求善学之策。三是干部普遍学。学通“必修课”,用最新理论、政策法规武装头脑,用党风、党纪、党性规范和约束自己;学精“专业课”,对基本理论深学、本职业务精学、修身知识勤学、急需知识先学,努力成为部门工作的行家里手;学好“选修课”,力求有己所长,专兼并进,综合提高。  推行学习组织化。学习组织化,就是确保整个学习活动有计划、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坚持科学组织,努力创造学习条件、营造整体氛围。一是分段推进。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坚持分阶段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内容,制定具体的学习工作计划,量化指标要求,做到长期有规划,短期有安排。二是分类引导。年轻干部职工重点抓团队式学习培训,建立材料交流平台,提供学习资料,搭建“网络学习课堂”,开展“传、帮、带”活动,实行“零距离”学习、“全天候”学习和“开放式”学习。

推行学习制度化。学习制度化,就是依靠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制度将学习行为方式内化为组织和个人的自觉行动。建立健全领导、考核等机制,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的常态化、长效化。

一是建立领导制度。成立建设学习型组织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抓学习的组织、协调、督促、落实各项工作。

二是建立学习制度。推行星期一例会学习制度,围绕新时期新任务,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学习重点,组织开展理论、政策、法规学习。

三是建立学分制管理制度。将个人年度学分作为干部职工评先评优依据之一,年底根据学分标准和按所得学分高低,确定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次,对无正当理由,年度学分不合格者,当年不得参加评先评优。

新常态学习心得体会 篇11

新常态是“习式热词”之一。新常态:“新”就是“有异于旧质”;“常态”就是固有的状态。新常态就是不同以往的、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一种趋势性、不可逆的发展状态,意味着中国经济已进入一个与过去30多年高速增长期不同的新阶段。

习近平第一次提及“新常态”是在2014年5月考察河南的行程中。当时,他说:“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从严治党的新常态学习心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励精图治,锐意进取,使党和国家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各方面都呈现出了新常态。这其中从严治党的新常态功不可没。从严治党新常态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成果,符合时代进步的潮流,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符合党完善自身的要求。当前从严治党“新”之端已显现成风,深入人心,但若不注意保持,可能就无法落地生根,无法进入“常”,因此,从严治党新常态当前关键在“常”,我们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从严治党,依法治党,依规管党,真正让从严治党新常态迈入法治的轨道,自觉成为一种习惯与规律。

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形成作风建设稳固的新态势

“奢靡之始,危亡之渐”,作风不仅反映党员干部的状态和本质,还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威望与形象,直接影响党的执政基础。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高压态势下,当前作风建设的“拐点”虽然已经出现,大吃大喝、公款送礼、公车私用、会所消费等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的现象日渐减少,风气为之一新,干群为之一振。但如果沾沾自喜,稍有松懈,就会前功尽弃,半途而废,暂隐的顽固“四风”问题可能又“涛声依旧”,一些不良风气可能又卷土重来。党面临的“四大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四种危险”也更加尖锐地摆在我党面前。要在新时期“赶考”成功,“接好执政的一棒”,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认识,居安思危,在党忧党,在党兴党,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坚持常抓不懈,注重巩固提高,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使得作风建设在新“拐点”之后能长久保持一种稳固的常态。领导干部不仅要带头抓好自身的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以上率下,正己正人,增强践行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坚定性,而且要落实好主体责任,担当起自身负有的领导和管理责任。要以制度为根本,以解决问题为关键,以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为目标,纠建并举、堵疏结合,从治标与治本、矫正与疏导、评价与激励等多个维度发力,构建作风建设新秩序,增强党员干部改进作风的内生动力。

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打造风清气正的新局面

“贪似火,无制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必滔天。”习总书记在中纪委三中全会上指出,遵守党的纪律是无条件的,要说到做到,有纪必执,有违必查,不能把纪律作为一个软约束或是束之高阁的一纸空文。建设从严治党的新常态,必须持续彰显惩治的威力,对腐败分子,发现一个坚决查处一个。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严明党纪法规不放松。对违反规定踩“红线”、闯“雷区”的行为保持高压态势,不管牵涉到谁,都要一查到底,以儆效尤,决不姑息,决不允许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地。对发现的腐败问题,不管是“老虎”,还是“苍蝇”,都要严肃查处。健全查办案件的监督制约机制,规范办案的流程管理,强化各环节的互相监督制约,提高办案质量,保证依纪依法办案,杜绝办案的随意性。要发挥惩治的警醒作用,强化对查办案件的剖析和通报,以查办案件的震慑效应,使顶风违纪者及时收敛,使没有收手者赶紧收手。这样,通过惩治的“零容忍”,让党员干部不再存有一点点侥幸心,切实拉起一道“不敢腐”的“带电高压线”,日积月累,长此以往,养成长期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形成风清气正的新局面。

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并重开启刚柔相济的政党治理新思维

“旋风式”的惩腐治标可以带来“新”,但是推进“常”还必须标本兼治,建立思想上“不想腐”、制度上“不能腐”的两道防线。总书记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讲话中指出,“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思想建党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制度治党则是我们党的一贯要求,而突出强调把二者结合起来,是关于从严治党方法途径的新论断,开启了政党治理的新思维。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思想上松一寸,行动上就会散一尺,行为上的疏漏错误其本源都是思想上的放松懈怠乃至自弃。要着力提高对党员干部的教育效果,增强思想建党的自觉性和针对性。要加强党性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政治信仰、政治立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把为民务实清廉牢牢刻在心中,化作行动的指南。在干部提拔时、在重大节日时、在发现问题苗头时,都要对干部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春风化雨,入脑入心,抓早抓小,防微杜渐,使党员干部不致于在身陷囹圄时再吃“没有早受教育早受提醒”的后悔药了。以制度和规则管党治党,是法治思维在党建中运用的结果。法治是理性稳健、持久深远、行之有效的治理方式,是政治体系理智而成熟的标志。要围绕用人用权用钱重点内容强化制度设计,科学严谨,标准清楚,界限明晰,刚性充足,把权力关进紧密有效的制度笼子,防止出现“牛栏关猫,进出自如”的现象。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健全制度执行,着力消除制度执行过程中的“弹性空间”和“死角地带”,维护制度的权威性严肃性,让各项规定真正成为规范党员干部行为的硬准则。思想是党建根本,制度是党建保障。缺乏思想基础,制度治党容易流于形式、停在本本上。缺乏制度载体,思想建党就难以落地生根,流于敷衍了事,无法促成行为的改进。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两条腿走路,妥善平衡两者的关系效用,才能确保从严治党新常态取得长效进展。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探索权力运行制约监督的新规律

共产党员新常态心得体会 篇12

机关单位学习新常态、新作风心得体会

春节前夕,三个群众路线系列动漫短片《群众路线动真格了?》《老百姓的事儿好办了吗?》和《当官的真怕了?》开始在网上热传。片中多次出现习近平等领导人的卡通形象,有网友评价,该系列短片比春晚反腐相声“尺度还大”。(2月20日新华网)

三个群众路线系列动漫短片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比作一场新时期的“整风运动”,透露出活动将杀“回马枪”,反“四风”将成为新常态的信号。不难看出,短片创新领导人的卡通形象,用民众视角和网络语言呈现严肃题材,为深入推进群众路线和作风建设寻求最大公约数。

众所周知,教育实践活动对“四风”问题进行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狠狠地刹住了“四风”蔓延势头。在整个活动中,取消、下放13.7万多项行政审批事项,查处“吃拿卡要”“庸懒散拖”问题5万多起、6万多人。查处在公务活动和节日期间赠送、接受礼品、礼金和各种有价证券、支付凭证的问题1.3万多起、4024人。查处公款吃喝、参与高消费的问题3083起、4144人。清理清退公务用车11.4万多辆,调整清理办公用房面积2227.6万平方米,停建楼堂馆所2580个。缩“三公”经费530.2亿元,减少因公临时出国(境)2.7万多个批次、9.6万多人。叫停“形象工程”“政绩工程”66

3精

个,查处弄虚作假的问题436起、418人„„

由此可见,中央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为抓手,以群众的意愿、诉求、评判为坐标,向实处使劲、往细处用力、从严处较真,将广大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带入“新常态”,持续向全党全社会传递信心和力量,在党的建设史上写下重要一笔。正如短片中所说,很多官员怕秘书收钱、怕情人举报、怕儿子酒驾、怕女儿炫富、怕老婆在国外买别墅;怕裸官被发现、怕网友偷拍、怕群众举报,怕就算逃到国外也被抓回来。

然而,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如何让群众观点、群众立场深入人心,让群众工作发自内心,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进一步说,经过这次教育实践活动,各级各部门在改进作风有了一个良好开端,但取得的成果还是初步的,基础还不稳固。如果对取得的成绩沾沾自喜、止步不前,那么不仅业已取得的成效将“付之东流”,更会导致深入推进作风建设陷入被动。

总书记曾强调,作风问题具有反复性、顽固性,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因此,要让官员从内心处融入群众,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还需要打好“组合拳”。其一,要将问题整改到位。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成效关键在于问题整改到位,要列个问题清单,群众认可一件销号一件;如果问题找了一大堆,到最后却

不了了之,这最终还是会回归到形式主义,其结果必然会损害党的公信力。其二,要让官员破除牢“官念”、根除特权意识,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守住那颗平民心。如果主观上就没有群众工作的意识,任何好的利民举措、规章制度落实下去也都会走样。其三,要请群众监督、让群众检验,请群众评价,加强对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下基层、联系群众工作的监督,确保干部真正下得去、群众真正联得上。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激浊扬清、改进作风不是一句空话,也不是一时兴起,更不是一朝之功,需要我们“抓常、抓细、抓长”,让那些怀着“不会查到我头上”心理的人断绝念头,让那些打算在中央抓一阵子的“风头”过后“依然如此”的人放弃幻想。这样,我们才能大力解决“脸难看”、“办事难”、“门槛高”等突出问题,才能防止被压下去的不良作风“死灰复燃”,才能让一些人打消“熬过这阵子”的念头、摈弃“嘴上一套、背后一套”的做法,回到清风正气的做人行事轨道上来。

拓展阅读:学习官场新常态心得体会

今天,在校领导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适应反腐带来的官场“新常态”》这篇文章。官场的“新常态”对于领导干部的从政品德和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状态不是一阵风,因此官员要对之充分认识,坚定信心,不应该抱观望和应付的态度。

“新常态”是一种新的正常状态。之所以说是“新常态”,就是说这种状态不是一阵风。这种“新常态”,将是领导干部从政新的基本环境,因此也就形成了对领导干部的基本的底线,不能违背和僭越。当然这种“新常态”也是会变化的,但是其变化只能是对领导干部的要求更高、更明确,而绝不是相反。

现在仍有少数领导干部对于这种“新常态”持犹疑、观望、猜测的态度,认为中央这样的严要求不可能持续太久。这种判断一方面是出自于以往的所谓“经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利益关系而怀有一种不切实际的愿望,其实这实在是低估了中央的决心和勇气,也没有认识清楚信息化时代人民群众高度的反腐败积极性和中央坚定的反腐败部署之间的紧密互动、互相促进效果。

实际上,清楚的事实正摆在面前: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全面彻底地治理腐败的顽疾,既抓“苍蝇”又抓“老虎”,既抓小事又抓制度建设,既把腐败分子关进监狱又“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这样的反腐就绝对不是选择式、运动

式和有退路的反腐。如果中国的政治生态没有一个完全的改观,“新常态”没有完全稳定和充分到位,中央在这方面的推进是绝不会停止的,何况这已经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和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坚定的支持。

反腐败带来的官场“新常态”,切切实实地向领导干部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权力行使要有明确的边界和规则了,监督无时无刻不在了,以致有些领导干部私下里感慨现在工作不好做了,因此出现了消极应付的现象。这种不作为心态正是对官场“新常态”不适应的典型表现。当然,在官场“新常态”下工作确实要求高多了,所以暂时有所不适应也还可以理解,但是一味抱怨的态度要不得。“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作为领导干部,应该善于从长远看问题,并且善于从自身找原因,要看到自己同党和人民要求之间的差距,及时调整心态,尽快学会在这样的“新常态”下开展工作,实现自己的“转型升级”,争取在新的条件下、按照新的标准要求,有更大的作为。《机关单位学习新常态、新作风心得体会》

上一篇:执法证件下一篇:掌控营销关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