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方案设计深度规定
为规范电网规划设计工作,界定电网规划设计工作范围和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借鉴以往开展电网规划设计的经验,建立电网规划设计滚动机制,国家电网公司制定了《国家电网
公司电网规划设计内容深度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并于8月12日以国家电网规
〔2003〕312号文印发。
《规定》包括总则、规划设计依据和主要原则、电网现状、电力需求预测、电源规 划、电力电量平衡、电网规划方案和电网结构论证、电气计算、输变电建设项目及投资估算、结论
和建议共九部分内容。
《规定》说,本规定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管辖范围内区域电网、省级电网的220千伏 及以上电网规划设计工作。区域电网在全国联网规划指导下侧重于研究330千伏及以上电网;省级
电网在区域电网规划指导下侧重于研究330、220千伏电网,视情况也可对330千伏以上电网一并研
究。
《规定》指出,按照电力工业实施“厂网分开、竞价上网、国家监管”体制改革对
电网公司和电网发展的要求,电网规划应遵循以市场为导向、以安全稳定为基础、以经济效益为中
心的原则,做到科学论证、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电网规划应在国家电力发展规划的指导下,从整
体效益出发,引导电源建设布局;推荐的电源建设方案是电网规划的基础,在电源建设方案变化时
还要做好敏感性分析。
电网规划设计由电网公司委托有资质的中介机构承担,侧重于从整体上研究电网规 划方案和电网结构,通过多方案技术经济综合比较,推荐规划期内各水平年电网规划方案,提出分
阶段输变电项目、建设规模及投资估算。经审定的电网规划方案作为电网公司编制电网发展规划和
输变电项目建设的基础。
电网规划设计包括近期、中期、长期三个阶段,并遵循“近细远粗、远近结合”的思路开展工作。设计年限宜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年限相一致,近期规划5年左右、中期规
划5~15年左右,长期规划15年以上。近期规划侧重于对近期输变电建设项目的优化和调整;中期
规划侧重于对电网网架进行多方案的比选论证,推荐电网方案和输变电建设项目,提出合理的电网
结构;长期规划侧重于对主网架进行战略性、框架性及结构性的研究和展望。
《规定》指出,合理的电网结构应满足如下基本要求:
1.满足电力市场发展需要,适度超前,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2.安全可靠、运行灵活、经济合理;
3.贯彻分层分区的原则,网架结构简明,层次清晰;
随着全球城市化的发展, 城市排水系统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污水有效的收集、处理、利用及雨水的合理利用不仅可以改善城市水环境, 还为城市提供了第二水源。在水污染与水资源紧缺并存的严峻局势下, 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1 城市排水管道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城市排水管道系统是现代化城市不可缺少的重要城市市政基础设施, 也是城市水污染防治和城市排涝、防洪的骨干工程, 它的任务是及时收集、输送城市产生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其作用是及时可靠地排除城市区域内产生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 使城市免受污水之害和免受暴雨积水之灾, 从而给人们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生存和生产环境, 使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正常进行, 维持生态平衡, 保证可持续发展。
发达国家的长期经验表明, 建设完善的城市排水管道系统和城市污水处理厂是控制城市水污染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目前, 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加拿大、瑞士和俄罗斯等国家基本普及了城市排水管道系统和城市污水处理厂。我国城市基础设施比较落后, 排水管网和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更加滞后。严重的水污染现状要求我们加强城市的污水治理, 这就要求城市排水系统除传统的防止雨洪内涝、排除和处理污水、保护城市公共水域外, 还需起到回收城市污水和净化再生, 畅通城市水环境, 维系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作用。
2 城市排水管道系统的规划前期准备
城市排水工程规划是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行的排水系统的专业工程规划设计。规划工作者要掌握详实的基础资料, 从系统工程的角度, 结合当地情况因地制宜地进行排水体制、排水管道系统、污水处理厂及排水水体的全面规划。
从工程经济的角度贯彻全系统省资源、省能源的方针。将工程技术、社会经济、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地融会贯通到城市排水工程规划中去, 起到规划切实指导工程设计、工程实施。
2.1 排水系统体制的确定
城市排水管道系统的体制包括分流制和合流制。合流制是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混合在同一套管道系统内排除的排水系统。分流制包括污水管道和雨水管道, 是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用一套或一套以上的管道系统, 而雨水用另一套管道系统排除的排水系统。
合流制排水管道系统包括三种形式:直排式合流制、截流式合流制和全处理式合流制。将城市的混合污水不经任何处理, 直接就近排入水体的排水方式称为直排式合流制。截流式合流制是在直排式合流制基础上, 修建沿河截流干管, 在城市的下游建污水处理厂, 并在适当位置设置溢流井。在降雨量较小或对水体水质要求较高的地区, 可采用全处理式合流制, 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全部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
2.2 城市排水管道系统规划设计基础资料
规划设计的基础资料是决定规划设计质量、工程投资、社会与环境效果的决定性因素, 其真实性不容忽视。主要基础资料如下。
(1) 城市总体规划及城市道路、给水、电力、防洪、环保等专业规划。 (2) 排放水体资料:流量、水位特征值, 水质污染情况, BOD5、COD、SS、pH以及其它。 (3) 自然地理及气象资料:降水、风向、冰冻、地下水位、地形、地质等。 (4) 现有城市排水系统及设施, 城市周围山洪排放、河道防洪能力和措施。 (5) 工业排水量及水质。 (6) 当地污水灌溉、污水回用现状及规划。
2.3 城市排水管道的规划设计原则
首先要根据地形和当地条件 (水体条件、环境保护要求、工程投资等) 确定排水系统体制。新建城市和新区应尽量采用分流制, 雨水收集后可就近排入附近水体, 大大减轻了污水管道系统和污水处理厂的负荷, 从整体上和长远上看是经济合理的。对已经形成合流制的城市, 可暂时保留其合流制排水系统, 逐步改造。
小城镇可采用合流制。个别单位和企业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水应进行局部处理, 达到排放标准后才允许排入城市排水管道系统。
2.4 城市排水管道规划设计基本参数确定
排水工程设计的基本参数是决定设施规模的基础, 因此在选择这些参数时, 既要考虑省资源、省能源、经济合理的原则, 又要符合当地实际操作的技术可行的原则。 (1) 规划年限; (2) 规划人口; (3) 排水定额; (4) 当量污染负荷; (5) 工业排水量及水质浓度; (6) 径流系数; (7) 溢流周期。
3 城市排水管道系统的方案设计
城市排水管道系统设计思路如下。
3.1 排水系统布置
(1) 管道走向宜符合地形趋势, 顺坡排水; (2) 管径大小须与街坊布置或小区规划相吻合; (3) 管网密度合适, 排水路线最短, 以求经济合理; (4) 污、雨水排放尽可能分散, 避免集中; (5) 污水截流干管尽可能布置在河岸及水体附近。
3.2 选定排水出路
(1) 利用天然排水系统或已建排水干线为污、雨水排放的出路; (2) 要在流量、高程两方面都保证污、雨水能够顺利排除。
3.3 划分汇水面积
(1) 依据地形并结合街坊布置或小区规划进行污、雨水汇水面积的划分; (2) 污、雨水汇水面积不宜过大; (3) 污、雨水汇水面积图的形状尽可能比较规则且与地形变化紧密结合; (4) 划分污、雨水汇水面积须与比邻系统统筹考虑, 做到均匀合理。
3.4 选择排水线路
(1) 排水管道的线路须服从排水规划的统筹安排; (2) 尽量避免排水管道穿越不容易通过的地带及构筑物。
3.5 确定排水管道系统的控制高程
(1) 排水管道出口的控制高程 (水体的洪水位、常水位、排水干管的内底高) ; (2) 排水管道起点的控制高程 (起点本身是低洼地带、有排水要求的地下室、管道计划将来向上游延伸等) ; (3) 排水管道系统中, 各重要节点的控制高程 (接入的支管、利用已建管涵、与各种地下管线的交叉等) 。
4 结语
规划设计是建设的龙头。一个科学的、合理的、连续的、操作性强的城市排水管道系统规划设计将会为城市发展稳定地、合理地、有序地步入可持续发展道路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全国乃至全球水危机的境况下, 如何解决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的矛盾?城市污水作为一个主要的水污染源, 我们又该如何去解决?这样一个重要的问题摆在了我们城市排水管道系统规划设计工作者面前。21世纪的排水管道系统的定位应从传统的防涝减灾、防污减灾逐步转向污水的资源化, 从而恢复健康水循环和良好的水环境, 维持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郝明家, 王莹.城市水污染集中控制指南[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6.
第一条 购臵和维护、维修
1、由办公室主任指定专人负责,统一制定计算机系统的各种软、硬件标准,只有符合这种标准的设备方可使用。
2、总师办的计算机软、硬件及相关服务的供应商由公司指定专人进行挑选(包括设备的采购)。总师办计算机软、硬件及相关通讯线路的安装和连接由办公室主任指定的专人监督。
3、软、硬件设备的原始资料(软盘、光盘、说明书及保修卡、许可证协议等)根据档案保管要求保管。
4、计算机的维护、维修由办公室主任指定的专人负责。
5、总师办需添臵计算机及相应外设,由资料员填写申请单,报办公室主任及设计总监批准后报行政人事部。
6、计算机的各种耗材由资料员负责领取。第二条 使用
1、计算机只能由经办公室授权及培训的员工操作使用。
2、使用者应保持设备及其所在环境的清洁。下班时,务必关机切断电源。
3、使用者的业务数据,应严格按照要求妥善存储在计算机相应的位臵上。
4、未经许可,使用者不可增删硬盘上的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
5、各计算机必须设开机密码,并报计算机管理员、办公室主任备案,开机密码不少于三组,根据需要定期更换。
6、严禁上班时间使用计算机运行与业务无关的软件。第三条 安全措施
1、各专业的业务数据,由文件管理员至少每月备份一次;重要数据由使用者本人向文件管理员申请做立即备份。
2、公司计算机系统的数据资料列入保密范围。未经许可,严禁非相关人员私自复制。
3、未经许可,任何私人的光盘、软盘不得在公司的计算机设备上使用。
4、使用者必须妥善保管好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严防被窃取而导致泄密。
5、新硬件的添加及驱动程序须报计算机管理员批准,系统软件在升级 前须报计算机管理员批准,并报电子文件管理员进行数据备份。第四条 电子文件、档案数据库的管理
1、电子文档名及目录名的命名分类应便于检索,对图纸、设计变更等电子文档命名采用与图纸一样的名称和编号。
2、各专业应及时向各外协单位催要本专业电子文档及相应光盘,并检查电子文档、电子光盘与所发图纸或文档的一致性,并按电子文档命名规则进行命名,检查后由电子文件管理员备份于计算机上,并报资料员存档。
3、按照集中统一管理的原则,各专业的文件、档案数据(包括其它专业档案的目录数据)必须集中由电子文件管理员管理。
4、各专业及总师办的文件、档案数据库要存放在本部门档案室内,有防盗、防泄密、防电脑病毒等安全设施。
5、各专业的文件、档案数据库与本部门其它对外开放信息的数据库实施隔离。
6、各专业要根据有关规定制定、修改和完善档案的管理,包括工程图与文书档案的归档制度,电子文件的审发确认制度及收集归档、保管利用、保密制度等。
7、电子文件的归档应与纸质文件同时归档,坚持随时生成随时归档的原则。
8、凡归档的电子文件须实时加上档号,使电子文件与相应的纸张文件建立标识关系。
9、凡外单位与外部门,电子文件形成后,及时将电子文件拷贝在磁盘上,向文件管理员移交,并通过档案管理软件在综合档案室档案数据库进行管理。
10、电子文件管理员定期把电子文档(电子文件归档范围按本部门文书档案的归档范围),拷贝至耐久性的载体上保管,要求拷贝至少要两套,一套封存保管,一套供查阅使用。
11、归档电子文件原则上采用只读光盘存储,禁用软磁盘作为归档电子文件长期保存的载体。
12、存储电子文件的载体或包装盒上应贴有标签,标签内填写编号、名称、密级、保管期限、硬件及软件环境等,标标签式样应统一。
13、把应归档的电子文件与相应的机读目录存在同一载体上面,并将机读目录、相应软件、其他说明等一同归档。
14、上级部门针对本单位的批复,尽可能全文注录成电子文件进行归档。
15、电子文件的整理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按工程项目或内容、保管期限、密级等因素分类、排列。
16、资料员对电子文件集中统一保管。
17、档案室应配备各相应的处理设备,定期对每套载体的电子档案进行检验,合格率达到100%。
18、电子档案保管除应具备纸质档案一般的要求外,还应符合下列条件:
① 归档载体应放入规定的盒内,避免手直接接触盘面,载体应直立存放于防磁装具内,防尘、防形变。② 保持环境温度适宜,要远离磁场。
③ 每满2年进行一次抽样机读检验。抽样率不低于10%,如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恢复措施。④ 磁性载体上的电子档案,每4年转存一次,原载体同时保留时间不少于4年。
⑤ 定期检验结果填写电子档案管理登记表。
第五条 电子档案的利用
1、电子档案的封存载体不得外借,利用时使用拷贝件,电子档案上网时必需符合国家或部门有关保密规定,要有稳妥的安全保密措施。由文件管理员亲自在本单位的计算机上复制。
2、一般情况下不利用纸质档案原件,而利用电子档案,如需要利用原件,应按公司的有关规定办理借阅手续。借阅期间,档案员必须在场。
DLGJ118--1997
目 次 总则...............................................(1)2 一般规定...........................................(2)3 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4)3.1 概述..............................................(4)3.2 电力系统..........................................(4)3.3 燃料供应..........................................(5)3.4 厂址条件..........................................(6)3.5 工程设想..........................................(8)3.6 烟气脱硫..........................................(10)3.7 环境保护、灰(渣)综合利用、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11)3.8 节约和合理利用能源................................(11)3.9 电厂定员..........................................(12)3.10 电厂工程项目实施的条件和轮廓进度..................(12)3.11 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12)3.12 结论.............................................(14)4 可行性研究阶段运作原则规定..........................(16)附录A(标准的附录)可行性研究报告附件.................(17)附录B(标准的附录)可行性研究报告附图.................(19)附加说明..............................................(21)总 则
1.0.1 为贯彻“安全、可靠、经济、适用、符合国情”的电力建设方针,适应火力发电厂(以下简称发电厂)工程建设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及满足限额设计的需要,根据国家计划委员会《关于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的试行管理办法》,并结合发电厂工程建设项目的特点,制定本规定。
1.0.2 本规定是编制、评估和审批发电厂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可研报告)的重要依据,各设计单位、项目法人及主管部门均应遵照执行。
1.0.3 本规定适用于大、中型发电厂新建或扩、改建工程项目。小型发电厂工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可参照执行。
1.0.4 发电厂可研报告内容深度除应符合本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电力行业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2一般规定
2.0.1 可行性研究是基本建设程序中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个重要阶段,发电厂新建或扩、改建工程项目均应进行可行性研究,并委托有资格的设计单位编制可研报告。
可研报告编制完成后三年尚未批复的项目,应进行全面的复查和调整,重新提出可研报告。
2.0.2 编制可研报告,应以审定的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扩建工程鉴定报告作为基础。扩建工程应充分利用原有的设计成果。未超过批准的规划容量进行扩建的工程,可直接编制可研报告。
2.0.3 电力工业部(国家电力公司)上报和国家批准的项目建议书,是编制可研报告的依据,各有关单位和部门均应执行,如确需进行调整或变更,应及时报请国家主管部门重新审批。
2.0.4 批准的可研报告是计划部门编制和审批可研报告书的依据。国家批准的可研报告书的投资估算(静态价)是限额设计的额度。
2.0.5 编制可研报告时,设计单位必须全面、准确、充分地掌握设计原始资料和基础数据。项目法人(或筹备组)应与有关部门签订相关协议或承诺文件,签订的协议或文件必须准确、齐全。设计单位应协助项目法人(或筹备组)把好关,当好参谋。
2.0.6 当有多个电力(勘测)设计院参加时,应明确其中一个为总体设计单位。总体设计单位应对其它各协作设计单位的设计质量负责;对相关工作的配合、协调和归口负责;对接受工程外委项目的各设计和测试单位的资质提出意见;并负责将各外委单项可研报告或试验研究报告等的主要内容及结论性意见经确认后归纳到发电厂可研报告中。
2.0.7 可研报告应满足以下要求: 对拟建厂址进行全面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推荐意见。新建工程应有两个及以上的厂址。进行必要的调查、收资、勘测和试验工作,落实建厂外部条件。煤、灰、水、路、接入系统、环境保护、地基处理等应有方案比较,国产机组主厂房内原则上采用已审定的参考设计。为给主机招标创造条件,应对其主要技术条件进行论证。5 利用外资并采用国际招标的工程,应提出标书技术条件和供货范围,其标准和供货范围应符合有关规定。投资估算应能满足控制概算的要求,并应与已审定的参考造价进行对比分析。经济评价所需的边界条件切合实际,以此确定的上网电价合理、可信。利用外资项目的经济评价指标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有关利用外资项目的技术经济政策。有多种投融资渠道时,应进行优化分析。3 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深度
3.1 概 述
3.1.1 项目概况及编制依据:应说明本项目的委托单位和项目建议书报批的文件名称、文号、时间等,电厂规划容量及本期建设规模。初可阶段的工作情况和审查意见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对前一阶段工作及成果的评价。扩、改建工程项目,尚应简述先期工程的简况。
3.1.2 研究范围:应说明本阶段可行性研究的工作范围,以及有关专题研究项目或要求委托外单位专门研究的项目。
3.1.3 主要技术设计原则和指导思想:应简述各工艺系统主要设计原则和设计指导思想。
3.1.4 工作简要过程:应简述工作时间、地点及过程,参加单位及工作人员的职务、职称。
3.2 电力系统
3.2.1 电力系统概况:应阐述本电厂所在电力系统及电厂近区供电的现况,包括负荷状况,电源、电网结构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3.2.2 电力负荷预测:应根据电力系统规划、电力系统设计、电厂接入系统设计及已有审查意见,参照有关主管部门提供的相应水平年的负荷预测资料,在充分的电力市场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负荷预测及负荷特性分析意见,列出全系统电力,电量逐年增长表,并简述负荷增长因素及其发展趋势,对本电厂近区负荷预测应做详细的叙述。
3.2.3 电力电量平衡应满足以下要求:
应根据系统设计及电源优化专题研究提出的电源开发方案进行全系统及近区系统自本电厂第一台机组投产前一年至设计水平年的逐年和展望年的电力平衡,列出相应的电力平衡表。
根据电力平衡结果,分析系统调峰情况及对本电厂的调峰要求,计算本电厂的工作出力,校核本电厂的合理装机规模与建设进度,论述本电厂在电力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及送电范围。
进行电量平衡及分析,合理确定本电厂的设计年利用小时数。
3.2.4 电厂与系统的连接:在系统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潮流,短路,稳定,工频过电压等电气计算和技术经济比较,提出电厂接入系统方案,确定本电厂的出线电压等级及出线回路数。
3.2.5 对电厂主接线的要求:应根据电厂规划容量、分期设计情况、供电范围、近区负荷、出线电压等级和出线回路数,以及系统安全运行对电厂的需要,按既简化电厂接线,节约投资又满足运行可靠性和灵活性要求的原则,通过技术经济比较,对电厂主接线提出要求。3.3 燃料供应
3.3.1 应根据国家批准的项目建议书中确定的煤源,结合电厂可能的供煤实际情况提出煤源及煤质(设计、校核)分析调研报告。收集有关煤矿的储量、产量、供应点及数量,燃煤煤质资料(包括元素分析、灰份、水份、挥发份、灰熔点、颗粒度、磨损指数、游离SiO2含量、发热量及灰的成份、飞灰比电阻等化学物理性能分析)、价格、运输距离及方式等资料并加以论述,煤炭供应应取得协议文件。
3.3.2 当采用电规总院已正式确认的代表性煤质时,其煤质分析资料可直接采用,可不做相应的调研分析工作。
3.3.3 当电厂建成投产初期采用其它燃料过渡时,应对过渡燃料进行相应的论证。
3.3.4 对锅炉点火及助燃用燃料的品种及来源进行论证并落实。3.4 厂址条件
3.4.1 厂址概述应叙述以下内容:
厂址地理位置:说明厂址所在行政区中的位置及该区的人文状况和社会经济简况。
厂址自然条件:厂址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工程地质、地震地质、地区基本烈度、水文气象条件、百年一遇高水位和历史最高内涝水位、地下矿藏的埋藏情况。
厂址周围环境:厂址与城市规划的关系、与开发区、居民区及大中型工矿企业的关系,与厂址附近主要河流、湖泊、水库、铁路、公路等的关系,与名胜古迹、文物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的关系,与附近机场、通讯设施、军事设施的关系及相互影响。
3.4.2 交通运输应叙述以下内容:
铁路:说明厂址附近国家或地方铁路线的现状及规划情况,车站分布与厂址的关系,电厂煤炭运输的可能路径及接轨站、运输里程及可能承担的运量。
水路:说明厂址周围水路运输的条件及河道、港口的现状及电厂煤炭运输采用水路运输的可能性。
公路:说明厂址附近公路的现状及规划情况。当电厂需采用公路运煤时,尚需说明煤炭运输(主要是地方煤)的条件及可能承担的运量。
应结合煤源(矿点及运量)情况、对电厂煤炭运输所可能采取的运输方式(单独或联合)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经论证提出电厂煤炭运输的合理推荐方案,必要时应提出专题报告。
3.4.3 电厂水源:应说明各厂址的供水水源,冷却方式,冷却水量及在采取节水措施条件下所需要的补充水量。提出不同供水水源的水文报告或水文地质详查报告,并征得地方水资源管理部门的同意,取得有关协议文件,明确允许开采范围及开采量。对利用水库、湖泊、河道、海水水面冷却的电厂,还应提出这方面的专题论证报告或水工模型试验报告。在掌握可靠和充分的资料基础上,提出各种冷却方式的供水方案和技术经济比较。
电厂水源必须落实可靠,应调查清楚枯旱年份近期与远期工农(牧)业以及城市居民生活等用水量的情况,着重分析在保证率为97%枯水年电厂用水的保证程度。当电厂用水与工农(牧)业及城市用水有矛盾时,应提出解决矛盾的方案和意见。如因电厂建设需要新建水库或对现有水库进行改造,必须有水利设计部门提供的新建或改造水库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经有关主管部门审查确定由电厂承担的投资部分,将其列入电厂的投资估算中。
3.4.4 贮灰场:应说明各厂址方案可供选择的贮灰场情况及贮灰方式。
应说明各厂址与贮灰场的相对位置。应论证并落实贮灰场的容积能满足电厂规划容量和本期容量贮灰要求,提出贮灰场分期建设的方案和意见。
应提出灰场占地面积、房屋拆迁面积、户数、山洪流量、洪水位、潮水位、除灰水量、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建坝材料储量、运距及运输条件、灰场堤坝的建设条件、主要工程量及投资。
应在优化的基础上,进行灰坝坝型的选择,提出经济合理的坝体结构方案、工程量及投资估算。
3.4.5 岩土工程:应根据现行《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进行厂址岩土工程勘测,初步查明厂址地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厂址范围内的地层成因、时代、分布及各层岩(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查清地下水位及其变化规律,并判定其对地下建(构)筑物有无侵蚀性或其它不良影响;查明厂址附近是否存在与厂址稳定性有关的构造断裂,提出厂址范围内建(构)筑物采用天然地基还是人工地基的建议,当采用人工地基时,应提出地基处理方案初步设想。
当厂址附近存在构造断裂,厂址的地震基本烈度等于或大于7度时,应对厂址进行稳定性研究,分析断裂的活动性,判断场地的地震效应和地基土震动液化的可能性,并对厂址稳定性作出评价。
对危害厂址的不良地质现象,应查明其危害程度、分布范围、发展趋势,提出处理方案。
厂址地震基本烈度应按《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和《火力发电厂设 计技术规程》确定。对利用外资并采用国际招标的工程项目应同时提供地震加速度值。
厂址及地下水水源地不应设在有开采价值的矿藏上,如厂址有压煤、压矿情况时,应查明压矿类别、储量、深度、开采价值及其影响。如有压文物、古墓等情况时,应探明情况并提出处理意见。
3.4.6 厂址选择意见:应根据建厂的基本条件,做出两个及以上厂址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并提出推荐厂址的意见。
3.5 工程设想
3.5.1 全厂总体规划及厂区总平面规划布置: 1 全厂总体规划:应对厂址进行厂区位置方案论证,提出推荐意见井作全厂总体规划,包括用地范围,需占用的水域和岸线,进厂道路的引接,铁路专用线的接轨点和引入厂区的路径,专用码头规划布置,水源地、灰渣场、进排水管沟和灰渣管的走向,出线走廊,电厂生活区,施工区等。提出全厂占地,拆迁工程,土石方量,公路长度,铁路专用线长度,各类主要管沟长度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2 厂区总平面规划布置:应作两个及以上厂区总平面规划布置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提出推荐方案的意见。内容含有主厂房区位置,主厂房固定端方位、朝向,出线方向,进排水管沟的走向,除灰、渣管线路径,冷却塔、配电装置、输贮煤系统、辅助生产及附属建筑、厂前区等各区域的平面规划布置,厂区零米标高选择、竖向布置方案、防排洪规划,主要管沟走廊规划布置等。相应提出厂区总布置要求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3.5.2 装机方案:应对装机方案及扩建规模进行论证,提出推荐意见。3.5.3 电气部分:应说明电厂主接线的比较选择,各级电压出线回路数,起动/备用电源引线方式及技术经济比较,厂用电电压等级,主要设备选择和布置方案等。3.5.4 主机技术条件:为满足招标要求应对主设备主要技术条件进行论证并提出推荐意见。主要内容有:
——锅炉形式、封闭方式、除渣方式、点火方式、炉架结构形式等;
——汽机结构形式、背压参数等;
——发电机冷却及励磁方式等。
3.5.5 热力系统:应拟定原则性热力系统并对系统做相应的描述。
3.5.6 燃烧制粉系统:根据煤质条件,对系统方案进行论证、拟定燃烧制粉系统,提出主要设备选择意见。
3.5.7 燃料运输系统:应根据燃煤种类、消耗量、制粉系统及运输条件,对运煤系统进行方案比较,拟定原则性燃料运输系统并选择卸煤机械、煤场机械及运输设备。
3.5.8 除灰系统:根据灰场及灰(渣)综合利用条件,对除灰系统进行方案比较(厂内灰渣集中方式可简化),拟定原则性除灰系统,提出主要设备选择意见。
3.5.9 化学水处理系统:应拟定化学水处理系统方案。
3.5.10 热力控制:应提出拟采用的主要控制方式和控制水平,并提出DEH、PSSS是否随主设备供货的建议。
3.5.11 主厂房布置:应对主厂房及主辅机设备布置提出建议并做必要的说明。
3.5.12 土建部分:应说明主要生产建(构)筑物的布置及结构选型。对国产300MW、600MW机组主厂房原则上应采用已审定的参考设计。
根据工程地质勘测报告资料,应提出各主要生产建(构)筑物所采用的地基、基础方案。当采用人工地基时,应进行多方案的技术、经济比较论证,提出初步推荐方案。对辅助、附属建筑物地基与基础的方案研究,应达到同等深度。如建(构)筑物基础下遇有溶洞、古墓等复杂地基,应提出处理方案。
3.5.13 供水系统:应拟定供水系统方案,选择主要设备以及泵房、取、排水口位置,选择供、排水管道的走向等。根据初步优化结果,拟定冷却倍率、凝汽器面积和冷却塔面积。
参照国内同类机组情况,提出消防设计原则。
3.5.14 灰场:应对灰坝型式、灰坝(堤)结构、坝基是否处理等,进行研究比较,提出推荐方案,并考虑利用灰、渣分期筑坝的可能条件。根据灰、渣特性和水质情况,拟定除灰管和灰水回收管管材及防垢等措施。
3.5.15 对利用外资并采用国际招标的工程项目补充下列内容:
应根据外汇来源及额度对招标方式、适用标准、评标因素、供货范围(包括设计分工、设备分交、反包、分岛建议及单项采购)等内容进行论证,提出采购清单。
对标内各主要工艺系统包括主设备、燃烧制粉系统、烟风系统、热力系统、化学水处理系统、电气主接线方式、DCS系统、主厂房布置和采暖通风等技术条件、标准、功能和性能提出要求和建议。
3.5.16 对供热发电厂工程项目应补充下列内容:
应对装机方案进行专题论证,并对采暖、工业热负荷进行调查统计,根据协议,提出热用户对用汽(或热水)数量及参数的具体要求,属于小热电机组,应核算其供热量、热电比等条件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对配套的城市供热管网和工业用汽输送管网的现状及要求进行必要的调查和说明。拟定厂内供热系统,对厂内热交换站布置提出建议。3.6 烟气脱硫
3.6.1 本规定所称烟气脱硫是指与发电厂主体工程配套同步建设的烟气脱硫项目。对单项烟气脱硫工程,其可研报告的编写应按《火电厂可研报告内容深度规定烟气脱硫部分暂行规定》执行。
3.6.2 应对脱硫吸收剂的来源、品种、质量、运输、主要成份等进行调研论证,并取得相应的协议文件,当需新建石灰石矿或石灰粉厂时,应进行专题技术经济论证。
3.6.3 拟定原则性脱硫工艺系统。对主要设计参数如烟气量、SO2含量、脱硫效率等进行说明,选择主要设备,提出推荐方案,对主要设备需进口的脱硫项目,应提出标书编写原则,含供货范围等建议。
3.6.4 根据工程具体情况;必要时,应对原煤入洗,CFB、炉内脱硫与烟气脱硫进行方案比较,提出专题报告。
3.6.5 拟定原则性吸收剂制备系统,包括吸收剂的输送,破碎、贮存、制备等。选择主要设备,提出推荐方案。
3.6.6 拟定脱硫副产物处理方案,选择主要设备。对脱硫副产物综合利用的可能途径进行调研。当脱硫副产物需深加工利用时,应编制相应的专题报告,与直接利用或抛弃方案进行综合比较,提出推荐方案。3.7 环境保护、灰(渣)综合利用、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
3.7.1 应按国家颁布的有关环境保护政策、法令、标准和规定,提出电厂工程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包括烟气污染防治,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处理)措施原则,并按国家现行有关规定,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3.7.2 根据“贮用结合,积极利用”的灰(渣)处置原则和国家对粉煤灰综合利用的规定和要求,对灰(渣)综合利用可行性项目进行调研,提出灰(渣)综合利用的可能途径、品种、数量。在电厂工程中为灰(渣)综合利用创造必要的条件。
3.7.3 应从厂址周围环境对建成后的电厂生产运行、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有无影响进行论证,并提出防治措施。3.8 节约和合理利用能源
在电厂工程设计中应认真贯彻节约与开发并重、合理利用能源的要求,在主要工艺系统设计中拟定出应采取的节约能源(节电、节水、节油、节煤)的措施。3.9 电厂定员
按“新型电厂实行新管理办法”的现行规定”配备电厂各类人员。
3.10电厂工程项目实施的条件和轮廓进度
3.10.1 电厂工程项目实施的条件:应包括施工场地条件、大件运输的可行性及推荐的运输方式,地方建筑材料和设备、物资、水、电供应等。
3.10.2 电厂工程项目实施的轮廓进度:应包括设计前期工作,现场勘测、专项试验、工程设计、工程审批、施工准备、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调试及投产等。3.11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
3.11.1 投资估算应满足以下要求:
投资估算必须准确,能够满足限额设计和控制概算的要求。
根据推荐厂址和工程设想的主要工艺系统、主要技术原则与方案编制电厂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估算。
编制说明应包括编制的原则、依据、主要工艺系统技术特性及采用的主机价格来源等。
通过编制单位工程估算表(即表三,此表可不出版)编制各专业汇总估算表(即表二),其它费用计算表(表四)及总估算表(表一)。
电厂工程所用外汇额度、汇率、用途及其使用范围。
将电厂工程投资估算与相应的参考造价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影响造价的主要因素,提出控制工程造价的措施或建议。
3.11.2 经济评价应满足以下要求: 项目合营模式,各方出资比例,币种、分利方式及分利水平;融资方式、融资币种、融资利率、融资费用、宽限期、还款方式及还款年限。项目经营期结束时资产清算的有关规定。
根据并网协议确定的年利用小时数和电力系统推荐的年利用小时数进行对比分析。
电能成本计算用的煤价的取定依据及其组成,并应根据来煤方式不同分别比较其煤价水平。如为坑口电厂,其出矿标煤价应与其他煤矿出矿标煤价比较;如为扩建工程应与老厂上一年来煤统计的平均标煤价比较,否则应与全网上一年平均标煤价比较。
计算所采用的其他原始数据及其计算依据,如所得税、两金提取率、增值税计算依据等。
损益分析及电价测算情况:电价测算按平均电价或投产期、还贷期及还贷后三个阶段分别说明,各方分利也按还贷期和还贷后分别说明。对供热电厂尚需对热价进行测算。
主要评价指标及简要说明应有下列内容:
1)财务内部收益率(利用外资的合作、合资、独资项目,除分别计算全部投资、自有资金、中外方资本金内部收益率外,还应计算全外资内部收益率)及净现值,投资回收期。
2)投资利润率及投资利税率。
财务平衡及偿债能力分析应有下列内容:
1)财务平衡表。
2)资产负债表。对流动比,速动比应进行分析并说明是否合理。
当有多种投融资条件时,应对投融资成本进行经济比较,选择条件优惠的贷款。
外汇平衡及说明。
敏感性分析及说明。
综合经济评价结论。
3.12 结论
3.12.1 综合上述对电厂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所研究的问题,应提出主要结论意见及总的评价、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3.12.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应包括下列内容:
——总投资
——单位千瓦投资
——年供电量
——年利用小时数
——投产期、还贷期、还贷后电价及平均电价
——总用地面积
l)厂区用地面积
2)施工区用地面积
3)生活区用地面积
4)灰场用地面积
5)除灰管线及中继泵房用地面积
6)水源地及供水管线用地面积
7)铁路用地面积
8)公路用地面积
9)码头用地面积
10)其他项目用地面积
——总土石方量
l)厂区土石方量
2)施工区土石方量
3)生活区土石方量
4)灰场(包括坝基、坝体、排水、泄洪及其它设施等)和除灰管线、灰渣泵房土石方量
5)铁路、公路、码头土石方量
6)取水建筑物(包括水泵房、取排水口、取水枢纽、护岸、专用淡水库)和循环水设施及管路土石方量。
7)其它项目土石方量
——三材(钢材、木材、水泥)数量
——全厂热效率
——发供电标准煤耗
——厂用电率
——发电成本
——贷款偿还年限
——投资回收期
——投资利润率
——资本金净利润率
——投资利税率
——内部收益率
——净现值
——全厂人员指标可行性研究阶段运作原则规定
4.0.1 可研报告可分总报告、接入系统报告、铁路(或码头)可研报告、工程测量报告、水文(气象)勘测报告、岩土工程勘测报告、水文地质详查报告、环境影响报告书、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和若干个专题报告等卷册编制出版。总报告说明书的章节应按第三章要求编写,并应有附件和附图,专题报告也应有必要的附图。
4.0.2 可研报告送审时,应同时送审总报告和其它分报告及专题报告。接入系统报告、铁路(或码头)可研报告、环境影响报告书可视情况提前于总报告送审。
4.0.3 可研报告送审时,国家批复的项目建议书、国家环保局的批文和电力部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预审意见以及经济评价部分的融资协议、并网协议文件在条件不具备时可暂不附,但在下达可研报告审查意见时必须补全。
4.0.4 项目法人已成立的工程,可研报告应按本规定要求完成各项工作;项目法人尚未成立的工程,可研报告完成后可先送审厂址,此时,工程设想部分可简化,国家批复的项目建议书、国家环保局的批文和电力部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预审意见以及经济评价部分的有关协议文件可暂不附,审定的厂址应商品化,待项目法人成立后再进行可研的补充工作。
4.0.5 利用外资并采用国际招标的工程,在厂址审定的基础上提出标书编写原则后送审,此时,应附技术部分的全部附件,经济评价部分的融资协议、并网协议、电价承诺文件可暂不附。待设备评标后修改投资估算和经济评价,再补充送审。
可行性研究报告附件
A.0.1 技术部分所需附件
国家计委(经贸委)批转国务院批准的项目建议书。
电力部(国家电力公司)上报的项目建议书。
网(省)电力局审查的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或扩建容量鉴定审查意见。
供煤协议:由国家统配煤矿供煤,应取得省计(经)委或省煤炭管理部门的同意文件;由地方供煤,应取得地方政府和地方煤矿主管部门的同意文件。
供煤协议应包括供煤时间、供煤量和煤价等。
燃煤运输协议:燃煤运输通路应取得铁路、航运主管部门同意运输的文件,专用线接轨应取得相关铁路部门同意接轨的文件。
供水协议:省水资源主管部门对发电厂取用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同意文件。
用地协议:应取得县、市级以上土地管理部门同意发电厂征租地的文件,文件中应含有各类用地按国家有关规定计算费用的地价。环境保护有关文件:
国家环保局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文件。
电力部(国家电力公司)对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预审意见。
省级环保主管部门对发电厂建设的同意文件。
当在海、江、河岸边滩地及其水域修建码头、取排水等建(构)筑物时,应取得所属管辖的水利、航道、港政等部门同意的文件。
灰场建在江、河、湖、海滩时,应取得水利(含防汛)、航运主管部门的同意文件。涉及水产资源或养殖时,尚应取得水产部门或地方主管水产部门的同意文件。
当厂址位于机场、军事设施、通信电台、文件保护区等附近或位于无开采价值的矿藏上时,应取得相应主管部门同意的文件。
当厂址内有拆迁工程时,应取得相应主管部门同意拆迁的文件,文件中应含有赔偿费用。
供热发电厂应取得当地主管部门的供热协议,协议中应包括热负荷。
需考虑综合利用时,应与综合利用主管部门签订协议。
需脱硫的发电厂,应取得脱硫吸收剂的供应协议。
其它有关的协议或同意文件。
A.0.2 经济评价部分必须附的文件
各投资方合营(合作)协议书复印件。
合营各方的资质资信证明文件复印件。
合营各方资本金来源证明复印件,含资金平衡及分利水平。
融资部分贷款条件的说明材料,包括融资成本、还贷方式及还贷年限。
网(省)电力公司承诺的并网协议或其复印件。
按项目协议要求必备的其它有关文件。
附录B(标准的附录)
----------------------------
可行性研究报告附图
厂址地理位置图
电力系统现状地理接线图
发电厂所在地区电力系统现状地理接线图
设计水平年电力系统地理接线图(推荐方案)
各厂址总体规划图
以下均以推荐方案为主,辅以比较方案。
厂区总平面规划布置图
厂区竖向规划布置图
厂区主要管沟规划布置图(当厂区地形平坦时可与厂区总平面规划布置图合并出图)
原则性热力系统图
原则性燃烧系统图
原则性化学水系统图
电气主接线图
水工建筑物总布置图
厂区水工建筑物布置图
供水系统图
取水建筑平剖面图
数学是工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查科目。对于大多数需要考3门公共课的考生来说,数学相对于另外两门是最难学,也是最难考的。数学的成绩对考研总成绩至关重要。
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基本倾向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命题。由于从2000年开始,全国各个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学生的整体水平有所下降,所以试题的难度在这几年均有所降低。
考研数学内容包括三个部分:高等数学(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同时还分为三个类别,即:数一、数二和数三,报考不同的专业要求考核不同的数学类别。一般来说,“数学一”适用的招生专业主要有工学门类的力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等以及管理学门类中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数学二”适用的招生专业主要有工学门类的纺织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中对数学要求较低的二级学科、专业等。“数学三”适用的招生专业有经济学门类的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中统计学、数量经济学二级学科、专业以及管理学门类的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中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二级学科、专业。
考研数学要考查什么?四种能力。这是考生在备考数学之前就应该弄明白的问题--大家不仅要知道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中对数学具体知识点的考查,更要弄明白数学考试究竟想要考查考生哪些方面的能力。一是基础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运算;二是简单的分析综合能力;三是考查数学理论在经济和理工学科中的运用;四是考查考生解题速度和解题的熟练程度。
分析一下数学试卷就会发现,80%的题目都是基础题目,真正需要冥思苦想的偏题、难题只是少数。回忆一下你做题时,暂不谈解题方法,题目中涉及到的知识点是否清楚的了解了?要用到的公式、定理是否提笔就能写出来?这一点做不到,怎么能进入下一步寻找解题方法并写出完整的解题过程呢?
数学,最需要强调的是基础。很多同学不重视基础的学习,反而只是忙着做题,做难题,就想通过题海战术取胜,这是不行的,就像是不会走路的孩子总想直接跑步一样。当然,这里并不是说不用多做题,做题量也是要保证的。
接下来,要进一步介绍考生要怎样来掌握数学的基础。
首先,同学们需要把数学复习全书上总结好的知识点认真掌握。一般不同版本的复习全书上的知识点讲解都很全面、详细,还有例题讲解当中总结出的解题技巧和方法,推导出的公式、定理,都要重点记忆。对于基本知识、基本定理和基本方法,关键在理解,而且理解还存在程度的问题,不能仅仅停留在看懂了的层次上,对一些易推导的定理,有时间一定要动手推一推,对一些基本问题的描述,特别是微积分中的一些术语的描述,一定要自己动手写一写,这些基本功都很重要,到临场时就可以发挥作用了。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在掌握基本概念的`同时不要忘记了要适当地将所有的公式、定理、概念联系起来复习,并且在此过程中要大量地做练习题,因为公式、定理不是你记住就代表你掌握了,关键是要运用到解题上。俗话说熟能生巧,对于数学的基本概念、公式、结论等只有在反复练习中才能真正理解与巩固。数学试题虽然千变万化,其知识结构却基本相同,题型也相对固定,往往存在一定的解题套路,熟练掌握后既能提高正确率,又能提高解题速度。
另外,同学们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数学也要做笔记。由于复习全书上的知识点过于详细,在以后的第二、三轮复习中,就没有时间去系统的看了,而且可能其中大部分你已经掌握了。这就需要你把其中精华的地方和自己掌握的不好的地方以及考试的常考知识点总结在一个本子上,这样再复习的时候就可以直接看这个本子,会节省下很多时间,提高效率。而且复习间歇,可以随时拿出来记一记、背一背。这些基础知识如果一段时间不看就会有些生疏,用的时候拿不准。所以,要每天都携带在身上,就像英语单词小册子一样,要经常温习。
初等函数的初等性质,极限存在的命题形式及命题属性,极限运算法则,一阶线性微分方程解的公式,齐次与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解的结构,矩阵的初等变换与秩的概念,向量组的线性相关与无关,向量组的秩与线性方程组解结构之间的关系,五个古典概率的基本公式,分布率,分布密度与分布函数的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数字特征的定义与基本运算公式,简单随机样本及其数字特征等等,是考生要着重掌握的基础知识点。
考生在复习时最好把数学单列出一个阶段进行复习,不要和其他的公共课及专业课抢时间。同时,备考数学要以研究基础题为重点,不要单扣难题怪题。
考生要根据自身水平和学习特点合理安排整个阶段及每天的复习。高数、线性代数、概率与数理统计最好不要放在一起复习,3门课中,高等数学最重要也是基础,而线性代数、概率中的知识点都可以和高数联系起来出综合题,所以先复习高数,然后复习线性代数,最后再复习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效果会比较好。
备考数学不需要做很多题,做题要从基础题目中选择,保证对数学基本知识的全面掌握,如果着重扣难题偏题,反而会限制自己的思路。同时,提醒广大考生一定要对以往的研究生试卷做仔细研究,以便更好地了解命题的方向、趋势和重要的题型解法。参加辅导班的考生,上课之前要把老师准备讲的内容先预习,这样听课的时候才能有所侧重,才能抓住重点。听课的时候不仅要听老师讲一些例题,更要听老师归纳总结的一些解题方法和技巧。一个阶段的复习结束后,应该和周围的考生互相交流、互相切磋解题的方法和技巧,并适当做全面的总结。
希望走在考研路上的学子们都能复习顺利,做好准备。
1 传统电力规划的局限
传统电力规划难以与社会经济和城市规划紧密结合, 其建设项目难以在空间上予以落实和控制。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 土地资源和地下管线空间资源的综合利用对城市建设的影响越来越大, 土地资源紧张的现象也日益突出。诸多重大电力基础设施的落点建设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难题, 成为制约全市电网建设的重要因素。
2 电力系统深度规划闭环管理的内容
2.1 电力系统深度规划闭环管理目标
为了解决传统电力系统规划管理的弊端, 提高电力系统规划编制和管理科学合理, 更符合实际, 提出了电力系统科学合理规划闭环管理目标, 主要如下: (一) 科学完整的协同管理机制。要实现电网规划与城市建设、城市规划的合理衔接, 有效促进变电站布点和线路走廊与城市用地规划的协调发展, 需要搭建政府与电力企业合作的大平台, 协调推进电力系统深度规划的编制与实施。 (二) 统一衔接的规划体系。电力规划体系由不同规划阶段的规划、不同规划对象的规划和不同层级的规划所组成。电力规划体系不是孤立的体系, 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市政规划、城市土地利用规划等规划体系密切相关。电力系统深度规划是统一衔接各个规划的体系。 (三) 跨部门、跨专业的协调机制。电力系统深度规划的编制与实施管理需要不同部门、不同专业相互协调。PDCA闭环管理模式的提出与应用, 形成了“各负其责、各司其职、左右协同、上下联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 带来的跨部门、跨专业的协同效应突出。 (四) 客观科学的后评价机制。规划后评价是在规划实施结束后, 根据实际执行情况而不是预测推断的数据进行的评估。它对电力规划的目标、效益、影响等情况进行系统的、客观的总结和分析。
2.2 电力系统深度规划闭环管理含义
电力系统深度规划闭环管理体系按照PDCA循环理论, 对深度深度规划的编制全过程, 包含从规划编制机制、规划编制原则、规划编制管理、规划实施管理以及规划的后评价等规划的全过程实现了闭环管理, 持续改进电网规划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 对于建立电网规划长效机制, 促进电网规划、经济社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的无缝对接具有重要意义。 (见图1)
2.3 电力系统深度规划闭环管理内容
建立电力系统深度规划编制机制。电网规划和城市规划衔接不好, 从根本上说是政企关系问题。电网规划应属行业规划, 更多体现行业特点和电网发展目标, 并具有区域性和跨区域性的特点。而城市规划是地方政府按照国家法律政策的要求编制的综合性规划。因此, 电力系统深度规划需要政府、企业的通力协作, 建立政府相关部门与电力企业合作的机制。制定电力系统深度规划编制原则。电力系统深度规划是统一的规划体系。各级各类规划要与相关的规划衔接, 城市规划、电网规划要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同时, 电网规划还要考虑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因此, 应该建立一个统一的电力系统深度规划原则, 用于指导电力系统深度规划的编制。电力系统深度规划编制管理。保证电力系统深度规划工作的科学性, 确保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两个规划协调衔接是关键, 城市规划修编时, 电网规划应同步修改调整, 着力推进电力系统深度规划的合法性。电力系统深度规划实施管理。电力系统深度规划经批准后, 是电力工程建设和管理的依据性文件。确立规划的权威性, 依法管理, 确保规划的实施, 对规划预留的用地和空间必须进行严格控制。电力深度规划后评价。项目后评价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结果及其影响进行调查研究和全面系统回顾, 与项目决策时确定的目标以及技术、经济、环境、社会指标进行对比, 找出差别和变化, 分析原因, 总结经验, 汲取教训, 得到启示, 提出对策建议, 通过信息反馈, 改善新一轮投资管理和决策, 达到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3 电力系统深度规划闭环管理实施效果
3.1 电网主要技术指标提升
按照清远市清城区电力系统深度规划实施, 至2020年, 清城区220kV电网容载比为2.3, 110kV电网容载比为2.49, 电网建设适度超前, 可满足全区发展用电的需求。网架结构以链式接线及双辐射接线为主, 变电站典型接线比例由2009年的42.9%上升到2015年的76.9%, 至2020年达到90.2%, 全网满足“N-1”安全标准, 电网结构可靠性较高。同时, 对残旧设备进行改造, 供电可靠性得到提升, 年户平均停电时间逐年减少。
3.2 电网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有效的衔接
电网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非常必要, 两个规划有着共同的规划对象和规划目标, 都涉及到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和空间走廊。电力系统深度规划把两者的衔接落实到规划的编制阶段以及在审批和实施的过程中。
3.3 建立有效的协调机制。
电力系统深度规划由政府规划部门会同电力部门联合组织编制, 由规划部门加强规划技术的指导和有关问题的协调, 电力部门加强电力专业技术的审核把关;此外, 研究成果由规划部门和电力部门报其上一级主管部门审核后, 纳入城市控规编制成果。
3.4 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由于电力系统深度规划是电网安全运行的第一道防线, 避免的是潜在可能引发的大面积停电事故和电网损失, 通过估算可避免的损失得到的间接经济效益远高于直接的财务效益。
同时, 实施电力系统深度规划管理, 使输电线路走廊与交通规划紧密结合, 合理控制用地, 便于土地总体规划。同时大力推广应用多回路杆塔、紧凑型设备、大容量导线, 低噪音导线等技术, 优化基础型式、铁塔结构、总平面布置等, 少占土地, 少占通道, 少拆房屋。据初步计算, 实施电力系统深度规划管理后, 变电站站址和线路走廊的征地和拆迁费用的减少以及电力架空线与电缆造价的差额, 合计可以平均节省电网建设投资的10%至15%。
参考文献
[1]王锡凡.电力系统优化规划[M].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 1990.3
[2]孙洪波.电力网络规划[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19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