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社团活动学生感想(精选10篇)
星期五早上,我和孩子早早起来,准时9点来到公园北门集合,看到同学们冒着一头的汗而神情兴高采烈的样子,作为家长觉得这样的活动是很有必要的。活动第一部分,是在陈老师的带领下,家长和孩子共同参观在西关苑举展出的文昌学子的创作,作为百年老校,学子们的作品丰富多彩、视野开阔、立志远大,在孩子们的心中会产生一定的共鸣。
接下来,那就是和孩子们共同参加各类游戏,在各类讲求合作的游戏中,能和孩子更好的沟通,更能了解孩子的想法,拉近和孩子的距离。
创新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和源泉。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高等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 高校的教育质量有了显著提高。但从整个世界范围内看, 我国大学生从整体上仍有许多方面有待提高, 集中表现为缺乏创新意识、团队服务意识不强、实践动手能力薄弱等。为了适应新的形势要求, 高等教育必须以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培养逐步取代过去以学习成绩为主要考核手段的教育培养模式, 建立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环境。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活动以学生参与、教师指导,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最终的目的, 是对大学生课堂教学的有力补充和改进。我院的三维动画宣传方案设计项目是展示学生能力的平台, 在该项目制作过程中, 需要结合专业知识, 形成团队意识, 从而达到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目的。
二、该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内容
1. 结合课程学习对项目进行综合创作
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思想是指导学生利用专业知识对社会需求进行再创作, 学生是创新的主体, 在湖北大学知行学院三维动画宣传方案制作的过程中, 我们通过课堂学习知识, 完成了三维地图的比例关系研究、单体建筑模型制作、建筑灯光设计、动画设计以及后期音效合成等项目环节将专业知识进行系统化地串联, 明确学以致用的本质。掌握专业课堂理论知识, 找到虚拟建筑与实际模型匹配的结合点, 判断制作过程中的主次关系, 对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创作, 为后期的课程学习积累素材和实践案例, 是一项专业知识综合性较强的实践项目。
2. 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该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是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制作主体的团队项目。在这个团队中, 明确每个组员在项目中所担任的角色及任务, 协调项目实施中的各个环节中所遇到的困难。三维地图比例研究、草图绘制、模型制作、动画制作、后期合成以及整理表格和文件都是非常繁琐的工作, 这就对各个环节的负责人有很高的要求, 每个组员都需要有服务他人的意识, 相互合作, 相互配合, 吸收他人的长处, 了解自身的不足, 为今后的设计工作奠定团队意识。
3. 学习项目进度、项目质量的管理能力
该项目从立项到完成不是一早一夕能够完成的, 它需要一个漫长的周期。在这个过程中, 组员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 学习项目任务分解、项目进度安排、设计最佳的工作流程和方案等工作。把控整体的项目进度, 制定合理的、可实现的项目阶段表。力争在项目进度和项目质量上找到最佳平衡点, 最大化地对项目成功完成提供有力的保障。
4.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三维动画宣传方案设计项目的具体内容
⑴根据学院实际与规划面积和相应标准, 运用动画技术手段和景观设计原理, 虚拟整个校园动态, 修改与完善校园景观, 创造读书在知行的艺术氛围;
⑵培养环境艺术设计、动漫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能力, 推动科技创新, 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将来的就业有着实际的意义, 以科技创新带动大学生就业。
⑶宣传学院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 为宣传学院文化和招生工作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意义
1. 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学生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 开展创意思维活动, 产生新知识、创造新事物的学习过程。因此在该项目实践过程中, 由宣传动画项目进行驱动, 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项目的研究、模型制作和动画制作过程中来, 积累丰富的虚拟现实设计知识, 了解三维建筑模型和地面道路、校园小品设计之间的关系, 使他们从中受到激励启发, 产生联想和灵感, 训练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因此,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能提供良好的实践与创新氛围, 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动手能力, 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展现自身的才能、体现创新的乐趣。
2. 为专业课程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完成该项目制作, 一方面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进行辅助, 同时也在创新活动的过程中更加系统地了解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课程设置的问题, 比如有些课程讲解无法与社会发展同步、知识更新速度较慢、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等问题。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对当今社会前瞻性问题进行研究, 涵盖了许多的专业知识, 项目的实施能使专业老师了解课堂知识需要进行改进的部分, 课程设置的不足, 设计针对该专业学生学习所需要的合理的、系统的理论知识体系, 为专业课程的改革提供参考。
3. 为专业学习开辟了第二课堂
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比较匮乏, 在该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过程中, 导师在课余时间将组员召集在一起, 学习的项目分析、制作和整理, 对专业知识在课堂之外进行了延续, 拓展了知识的宽度,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形成了课堂教学之外的第二课堂, 是对现有知识的补充和升华。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动手能力, 使其成为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是时代和社会对新时期教育工作提出的更新、更高的要求, 是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措施, 也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方向、潮流和趋势。因此, 高校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放到突出的位置上并予以高度重视, 通过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的申请、制作和完成, 完善学生创新意识、实践动手能力以及团队协调能力的培养, 为社会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摘要:近几年, 伴随着“大众创新, 万众创业”的国家发展规划, 越来越多的高校都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成为了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一环,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近几年国家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从项目实践中提高学生的项目管理能力、知识转化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在大学生创新活动的过程中, 对学生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明确了实践动手能力的意义, 确立了创新实践作为高等教育的核心内容, 在湖北大学知行学院三维动画宣传方案项目制作过程中, 通过我们实地考察测量, 对三维地图的比例标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制作三维动画宣传方案的实施又强化了专业软件和建筑外观装饰设计的知识, 明白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对专业系统的规划和统筹, 夯实了专业基础, 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起到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创新,实践性,三维动画,宣传
参考文献
[1]郑晓燕.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2.
关键词:整合;兴趣点;主体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5-226-01
从2004年我初次接触主题探索活动至今,我在不断的思考和实践中一天天认识它,一层层深入的了解它。从某种意义上说,主题探索活动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教学方法上的改进和提高,更多的是如何去看待幼儿、如何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如何让幼儿更好的得到发展。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开始了我的实践,而探索和实践带给我更多的感悟和思考。
一、幼儿的兴趣来自与生活
生活是主题探索活动的重要资源,是整合活动的基点。所以,选择主题时要贴近幼儿的生活,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符合幼儿的兴趣。下面,以我在大班开展的《秋装的世界》主题探索活动,谈谈自己的做法。
1、根据幼儿的经验,预期安排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
整合课程有明显的课程网络和课程设计重点,但在实际使用时,需要对活动内容作相应的调整。因为很多时候,课程设计重点并非本班幼儿现有水平的体现。如《秋装的世界》这个主题,由于班上的幼儿现有对秋装的外观、用途、种类等方面的内容已有相当丰富的生活经验。预设课程设计重点包括了解秋天、认识秋装的用途、材料、可替代物的认识和联想上、秋装的联想和变化、秋装创意、服装制作方法的交流等等。所以我把重点放在秋装的联想和变化,秋装的创意上。“小小设计师”是让幼儿用多种材料进行秋装的创意活动。我根据幼儿经验对活动进行了调整。前半部分让幼儿围绕秋装的用途展开联想活动,重点让幼儿用多种材料进行秋装的创作,比比谁设计的秋装创意独特。活动最后部分是交流。这样,一个半日活动就包括了认识秋装、秋装的联想与游戏、及创作等不同方面的内容,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
2、重视偶发性事件,并以此为根据调整课程,使幼儿得到更好的发展
在主题《秋装的世界》中有个活动叫“服装儿歌唱唱唱”,主要让幼儿创作儿歌填入歌词。由于幼儿对歌词,改词接触太少,所以要创作歌曲又要填词,对他们来说有一定难度。于是,我将这个活动分成两个部分,先让幼儿创作有关服装的儿歌,再根据自己喜欢的歌曲填词。降低了活动的难度,提高幼儿参与创作的兴趣。
3、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将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溶入主体探索活动中
游戏中的幼儿是最快乐的,在游戏中培养幼儿勤动手,勤动脑、勤动口的好习惯。并给幼儿一个适合而又能表现的机会,当幼儿有了活动兴趣,幼儿就会变得很自信,更喜欢参加各项活动,所以我将游戏溶入课程中。比如,在主体探索活动《秋装的世界》中 有个活动叫“小小模特儿”,由于之前幼儿已有了制作服装的经验,于是我提议大家玩一个时装模特儿的游戏,立刻得到了幼儿的欢迎,他们都很激动,主动提出用哪些材料、怎样制作、哪些方法会快一些,经过我的引导,幼儿们很快制作出服装穿在自己身上,并学模特儿在音乐伴奏下时装表演,轮流介绍自己设计的服装。最后,进行游戏,比比谁的猫步走得好,幼儿自由发挥。进一步增强了幼儿的兴趣。
二、以幼儿为主体,在主题活动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主题活动中若离开了教师的主导,就无法将幼儿零散的经验整合在一起。没有老师的主导,幼儿在活动中的自主学习是难以想象的。可见,老师的主导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老师的主导作用应该体现在:教师是幼儿学习活动的促进者、鼓励者,也是幼儿真诚的、可信赖的指导者。
1、相信幼儿,这是开展主题探索活动的前提
首先,教师要从观念上转变幼儿只是被动学习接受者的思想,要看到幼儿自主学习的潜质。例如:在“盼奥运”的活动中,幼儿为表达自己对北京奥运会的盼望之情,主动要求为北京奥运会设计场馆。我当时一听,心想:幼儿的想法很好,但可行吗?会有结果吗?经过思考,我马上意识到先要保护幼儿们这种积极的想法,要肯定他们、相信他们,然后帮助支持他们去实现计划,这才是我们教师最应该去做的事。为了满足幼儿的愿望让幼儿和我共同收集运动场馆的资料如图片等,搜集完后师幼共同整理,通过吸收信息、整合,最后设计出场馆平面图并通过不断的努力根据设计图纸制作出了立体场馆模型。
由此可见,教师对幼儿的信任和肯定会给主体探索活动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而且,幼儿对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参与起来是十分认真的。因为,这是他们最想做的事。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直接影响到幼儿的主动性、自主性、创造性的发挥。
2、在主体探索活动中遵循幼儿发展的需要
在活动中真正尊重幼儿的需要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我经常会遇到在新旧观念中循环往复,同时也在实践中与孩子共同成长。例如:在盼奥运这一活动中,幼儿设计运动场馆,第一次,幼儿只是把几个盒子粘在一起,有的幼儿说:“太乱了,不好看。应该给它贴上窗户。”于是大家开始调整。第二次,又有忧而提出:“我们把彩纸贴上当墙,在画上画便会哦更好看。”接着又进行了第二次调整。就这样,反反复复几次修改,直到大家都觉得满意为止。值得注意的是,不能完全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走极端,要适当的时候给予适当的引导。
《八月一日》观后感
今天,是我第一天参加反邪教协会的活动。我们看了一部革命战争的电影。电影讲述了周恩来总理,贺龙,叶挺将军等老一辈革命战士冲破种种险阻,团结一致,发动了“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建立了中国人民军队的故事。
这部电影的许多人物,许多故事,都让人震撼与感动。电影中渗透着的英雄儿女的柔情与情义,讲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的鲜为人知的故事。忘不了,共产党员李虎子,一个当兵仅两个月的小战士,满脸稚气,但为救战场上的一个小孩子,而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还记得吗,在粮草匮乏的情况下,贺龙将军的部下,战士们口中的“三哥”,与其他师的战士因粮草而大打出手,作为三哥的“上司”,贺龙将军毅然将责任揽在自己的身上,用严苛的军纪来处罚自己。见贺龙将军瘦小的身上扛着数几把笨重的枪,绕圈跑步,并不断命令自己的部下往身上加枪支,每一位在场的战士都流累了。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战士们口中的“三哥”,为攻下最难的城南门,与同伴亲自推着炸药包,冲进了火海中,用自己的身体构筑了胜利的桥梁。在他的手中,一直握着的是革命红旗。
记住,那些曾经为我们的幸福生活而抛头颅洒热血的战士们。记住,那些曾经蹂躏我们的“凶手”和刽子手。
前不久,在阳光明媚一个春日,我们北京北大资源研修学院的中小企业管理专业的同学们一起参加了由主讲《市场营销学》的刘庆华老师发起的、来到世纪金源时代购物中心的市场调查活动。
曾经在课堂上听刘老师讲金源购物中心是目前时间上最大的单体购物中心,规模之大,档次之高在世界上屈指可数。我们带着激动的心情,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路程终于到了目的地。在活动前,老师和班长将同学们分为了2人一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考察。在四个多小时的实地考察过程中,虽然天气比较热,我们每个小组都仔细的将老师留下的考察任务一一完成。我们拿着笔和纸不停的记录,并且留下了150多张相关资料图片。
参加此次调研活动让我们深深的理解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真正含义,更清楚明白了市场的走向、需求以及怎样在市场谈判中将自己处于有利的位置。
通过此次调研真正的令我们将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与实践融合了起来,在今后我们要多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争取成为一名真正的应用型人才。
要提高小学生作文水平,必须从训练学生作文能力上下功夫。小学生作文能力不仅限于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上,还在于对知识、思想、语言、认识、情感和智力的综合运用,在于平时的思维能力、认识能力、材料积蓄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要训练学生作文能力,就要对上述各项能力进行有序的训练,并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为了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并且引导学生顺利作文、成功作文,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学会积累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作无米之炊。”这就是说没有材料,即使是能工巧匠,也无法造出精美的器物。素材是未经提炼加工的写作材料,是作文的物质基础,犹如木之本,水之源。儿童心理学表明:学生写作,首先必须拥有写作文的有关的材料、中心思想、段落层次、语言表达┄┄一切都无法从头谈起。
1、从现实生活中积累素材
心理学表明:儿童天性好玩、好动。教师应抓住这一心理特征,有计划、有目的组织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如春游活动、文体活动、读书活动、演讲活动、看电视、听广播等等,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积累写作素材。如:留心生活写周记,在平时生活,学习中,时常都会发生一些事情,但每个人的记忆是有限的,经过一段时间,都会淡忘,要求学生写周记,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真实地记录下来,这样就成了一个素材库,到作文时就不愁没有写作素材了。另外,农村的风景优美,乡土气息浓厚,美丽的大自然有孕育了千姿百态的动植物。教师利用这种优势,引导学生“见景生情”。把这种情景教育引进小学生作文教学中,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之,做生活的有心人,就是学生作文成功的基石。
2、从书本中积累素材
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阅读是写作的基础,离开阅读,学生对事物的表达将是无序而枯燥的。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和写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阅读可采取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在阅读内容上,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的均可,如自然科学、文史地理,这方面书籍可以拓宽知识面。阅读文学作品,包括古诗词、名言警句、小说散文,既可学到写作技巧,丰富语言积累,还可陶冶情操,促发创作灵感;报刊杂志的大量知识与信息,也为学生提供了创作的材源;阅读方法上,短小的精美文章要精读,长篇文章精读和略读相结合。古诗词、名篇要朗诵,知识性作品可默读、重点研读和全面浏览相结合,读和思便相结合。读书要求学生要做好阅读笔记,逐渐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有了广泛的阅读,学生就能获取各种各样的知识,同时在各种不同的阅读方式中,使学生产生了语感,激发了灵感,有了语感和灵感,作文就成了水到渠成、自然流泻轻松的事。
二、亲身尝试,身临其境。
小学生作文多是记叙文,又多是记叙一些亲身经历(或听到或看到)的事。为此,让学生亲身尝试,身临其境尤为重要。
1、让学生动手做一做、试一试,动口去说一说、议一议,动脑去想一想,然后再写一写。
2、让习作与学生的生活结合起来,有的老师引导学生回忆每天之“最”:比如最好吃的食品、最好听的歌、最喜欢上的课、哪个电视节目最好看、最不高兴的事等等,这就使学生感到写作与他们的生活联系起来了。这样有序引导,学生作文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三、实物观察,充分体会。
写物的文章可以让学生目睹实物,让学生认真观察,仔细琢磨、充分讨论,然后再有序记录。这样成文有序、作文简易。再适当加入想象,这样作文内容就充实得多,也具体得多了。
1、结合文体活动、课堂教学活动、德育活动、课外活动等,巧设题目,写自己熟悉的材料。
2、写自己的朋友、亲人。先布置观察题,设计观察要求,然后把自己的观察结果说出来,最后整理成文。
3、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做个有心人。首先教给学生留心观察事物的方法:用眼看、用耳听、用手摸、用脑想。鼓励学生做个有心人,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遇风则风,遇雨则雨,遇事则事,遇景则景。
四、学会自我修改作文。
指导学生学习修改的方法,掌握修改的标准,养成修改的习惯,也是写好作文的关键。作文是学生写出来的,好作文也一定是学生自己改出来的。我们要重视学生自己的修改,使之成为自我提升、不断完善的过程。在使用范文时最好选精品,当然也可以用学生的好和差两方面的典型,但一定要征求学生的意见,好的习作最好让小组来推选,这个过程也是对相互间的提高和学习。
五、热情鼓励,激发兴趣
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而不能唱独角戏。教师可以充当作文讲评的组织者教师,把表演的舞台还给学生,师生共同参与,各抒己见。以我最近的一次作文训练为例子。我让同学们写一篇《我渴望……》的作文,我请同学上讲台朗读,并讲讲自己认为哪些地方较精彩,还存在哪些不足。然后同学们针对此文,发表看法。同学们纷纷提出自己看法,有从内容上分析的,有有从语言上分析的,也有从谋篇布局上分析的,有的还针对文中涉及的“背叛”等字眼进行质疑。气氛非常活跃。接下来,采用“毛遂自荐”法,朗读自己作文中的精彩片段(互批时找出的作文亮点),让同学们欣赏或评价。此时,我抛出存在的共性问题,一起讨论解决方法。师生共同总结“抒真情,写感受”类文章的写法,总结作文规律。通过交流,激发学生提出个人见解,表达修改意见,取得良好的效果。
我国中小学生的托管主要始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与发展,2009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中要求严格控制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并不得占用学生的放学后时间,有效地规范了学校办学,拓展了中小学生的教育时空,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同时也使小学生下午放学一般在15:30至16:30,而父母下班在17:30至18:00,二者的时间差形成了一个“监护真空期”,通常被称之为“三点半现象”“3点半难题”“四点半困惑”或“四点半困局”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与妇女就业的增加,如何有效地解决小学生的“四点半困局”,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托管成为当下的一个教育难题,成为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
目前,政府、学校、家庭及一些社会机构不断采取各种措施来解决此问题。“四点半小课堂”“四点半驿站”“小饭桌”“儿童之家”“弹性放学”“弹性离校”“3点半课堂”“乡村(社区)学校少年宫”等托管方式不断增加。“政府购买服务,家长不需掏钱”等行政引导性措施与工程也不断实施,托管方法与服务在某些层面上解决了一些小学生的托管问题。但深入分析发现当下大量的小学生托管教育仍处于严重的“脱管”状态,“吃饭”“作业辅导”“体育锻炼”“艺术培训”“社区看管”等单一、无序的活动内容,功利化、形式化的托管方式常导致教育低效、无效,甚至负面效果。同时“课后托管教育机构归属权混乱、无政策法律保障、监管两极化、操作市场化、教师素质偏低、教学形式单一等问题突出”[1]。
因此,在政府、学校、家庭及社会办学结构共同参与解决小学生课后托管问题中,规范与引导小学生课后托管的活动内容,明确小学生课后托管课程的内涵,构建科学合理的托管课程是其中的一个核心内容。在引入与借鉴外域托管教育理论、理念时,审视其微观的课程内容与活动更具有启示性、操作性与实践性。鉴于此,本文以一名美国小学生的课后活动主题为例进行微观的透视与探析。
二、一名美国小学生的课后活动主题
现在Tom(化名)是美国德克萨斯州大学城某小学六年级的一名小学生,其父母是德克萨斯农工大学的教授,美籍华人,在美国工作与生活已近20年,在孩子的培养理念与家庭教育方式上已具有典型的美国特征,因语言方面没有交流与理解的障碍,在其家中做客与访谈时,能与他们进行深度的交流。Tom二岁去美国,从幼儿园开始接受美国教育,从小学一年级到现在,Tom每天下午三四点钟放学后乘校车回家或去垒球学习班,在其奶奶的看护下(法律规定12岁以下的儿童必须有成人的看护),除了完成正常的家庭作业、课后阅读之外,几年来他进行的活动内容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题。
1. 活动主题一:自学魔方
魔方是许多儿童喜欢的一种流行玩具。当地的小学生有魔方比赛,Tom也喜欢上了玩魔方,除了与同学交流外,Tom主要利用电脑查阅魔方的玩法,不断自学、自练魔方的旋转模式与方法,一个面、二个面不断地由简单到复杂,后来运用自己的组合方法,一般能用1min左右的时间熟练地拼出一个三阶魔方,参加小学生魔方比赛,并获得奖励。魔方的旋转方法与步骤,实际上是一种算法与程序,是儿童学习与体验算法的一种有效教具,其玩耍过程也能有效地锻炼儿童的动手、动脑及动作协调等能力。
2. 活动主题二:打体感游戏
Tom的父母购买了一台体感游戏机,它是利用现代的高科技捕捉游戏者的动作,并即时反映到游戏系统中,通过感应人体动作来推动游戏的进行。下午放学或周六、周日Tom经常在家玩赛艇、保龄球等体育类及儿童对战类体感游戏,在家庭的适度监管与自我控制下,Tom找到了喜欢玩耍的游戏,发挥了游戏的休闲娱乐、锻炼身体与益智的效用。电子游戏是儿童喜欢的一种现代化游戏方式,设计优良的电子游戏具有积极的益智、休闲及教育价值,也是儿童喜欢的一种课后活动方式。Tom打体感游戏体现了这些价值。但设计低劣的电子游戏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控制不好的小学生也会痴迷于游戏而影响学习。因此游戏也是一种让学校与家长担心的课后活动方式与内容。
3. 活动主题三:玩乐高(LEGO)机器人
乐高积木是儿童喜欢的一种益智玩具。Tom的父母为其购买了一套乐高头脑风暴机器人,这是一种可编程的拼装机器人,除了常规的积木拼装外,还可通过电脑编程设计机器人的动作,这是在Tom具有了一定的电脑操作能力后时常玩耍的一套玩具,也是体验与学习编程的一种有效、有趣的方式。当地有些学校也把乐高机器人作为教具引入课堂教学,在乐高的设计理念“无限的想象,创意的未来”中有效地体现了做中学、玩中学。
4. 活动主题四:参加垒球学习班
鼓励儿童参加体育活动是美国教育的一种普遍现象。大多数的美国儿童都至少学习一项体育运动技能,或参加一个体育活动俱乐部。Tom在课后参加了垒球学习班,每周参加一、二次垒球学习,与目前我国的许多体育培训班类似,需要其父母每月交纳几百美元的费用,且需要家长接送。
从以上Tom的四个主题活动内容可以看出,Tom的课后活动空间有家庭与垒球培训俱乐部,课后活动内容具有趣味性、益智性,活动方式具有很大的自主性与自由度,家庭所选择与提供的活动素材为孩子的课后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玩耍与学习环境,既要动手,又要动脑,能较为全面地开发儿童的动手实践与学习能力,隐含着“做中学”“玩中学”等教育理念。
三、对我国小学生课后托管课程构建的启示
当前“四点半困局”已成为一个全球共同面临的难题,一些国家依据自己的文化、制度与现实,已采取许多措施来解决儿童的托管教育问题。如英国政府承诺将帮助公立学校像私立学校那样把学生的在校时间延长到9至10个小时,德国政府积极推动建立“全日学校”,新加坡教育部拟在2015—2016两年间新增40所小学生托管中心,韩国宣布到2016年实现一至六年级都享受托管服务,日本、法国、俄罗斯等国家也都纷纷采取措施解决儿童的课后托管问题。[2]虽然有着国别、社会、文化、制度的不同,但各国的行动说明解决小学生课后托管问题的重要性与普遍性,说明构建科学、合理的小学生托管课程的必要性。
1. 构建互补性的小学生课后托管课程目标
一般来说,在我国当下的教育体系下,政府、家庭、社会是儿童教育的三大主体,分别承担着儿童的义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儿童的教育、成长与发展,三者有机地协调与配合能产生“1+1+1>3”的系统效能,反之不仅各自的教育功能难以实现,还可能把各自的教育成效抵消,甚至产生许多负面的教育现象,常见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效能抵消的“5+2≤0”现象就是其中的典型表现之一。Tom在家中打体感游戏、自学魔方、玩乐高机器人及在培训机构学习打垒球等活动,有效地实现了家庭、学校与社会教育的互补与拓展,从不同角度优化与提升了教育功能。因此,要切实提高未成年人的教育成效,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特别在小学阶段,需加强教育合作,从政府、学校、家庭与社会几个方面共同出发,构建“多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教育体系,其核心需要具有多个层面互补的课后托管课程。
小学生课后托管课程既不同于学校的教育课程,也不同于家庭的养育、看护与监管,而应定位于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几个层面的有效补充与提升,利用“四点半困局”的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设置规范的课程,以有效地弥补与解决学校无力、家庭无奈、社会不规范的“三不管”问题。[3]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1981)在《人类发展生态学》(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一书中指出学校、家庭和社会因素是涉及人类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影响着人类的教育与发展。美国教育专家埃斯萨(1992)也指出,儿童生活的环境是由家庭、学校、社区三个同心圆组成的,如此形成儿童教育的三个不同的、紧密联系的环境范畴。[4]有效的课后托管需要考虑学校、家庭、社会多因素所构成的教育系统环境,小学生的托管教育及课程不单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或社会教育的延伸,目标要定位于暂时替代父母的职能,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承担一定的社会教育职责,寻找三者的中间地带以形成互补性课程及其目标,以系统优化与协调小学生的教育行程,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立体化的托管教育。
2. 构建多元化的小学生课后托管课程内容
从当下小学生课后托管的现实来说,学校、社会办学结构、社区、个人等均有参与小学生的课后托管教育,不同类型的托管主体会开设相异的课程。但由于各自条件与功能的限制,从个体来看,课程较为单一,如一些小学“弹性离校”“弹性放学”的看护主要是做作业、自习、看书。大多数的社区托管多为做作业、阅读、志愿者及退休人员的道德教育等。社会办学结构多为体育、艺术,或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的补习。而一般对每个学生个体来说,很难进行跨结构托管,所以众多的托管主体与内容背后,小学生参加的是内容较为单一的托管教育课程。从Tom的课后主题活动可以看出,在家庭、学校与社会结构之间实现了游戏活动、体育活动、学科学习活动的有效渗透与整合,趣味性、互补性地实现了“玩中学”“做中学”,有利于自我监控、自学能力的培养。因此,多方参与在形式、功能上解决小学生课后托管问题时,各个托管主体更要实现课后托管课程的多元与渗透,避免一个问题解决了,却带来另一个不可忽视或更大的问题。
当然,有些学校与社会结构已关注到了小学生课后托管课程内容的多样化问题。如南京市南湖第一小学创办的“四点钟学校”,利用社区多功能教室,开展讲故事、看电影、油泥、折纸等课程,进行消防、交通等体验活动,有效地实现了社区看护、社会德育、艺术活动的整合,形成了课程内容较为丰富的小学生课后托管模式。[5]浙江省德清县推行的校园无偿托管服务,采取体艺活动与作业整理相结合的模式,拓展了小学生托管课程的内容。[6]再看美国的一般课后托管教育课程,内容主要包括青少年学习学术、运动、音乐、艺术、社会服务、电脑资讯、阅读及早认识大学等项目,教学方式包括师徒制、一对一制或小组教学等,并在其中增加了游戏、讨论、动手做、田野参观等非正式活动形式[7],形成了课程和教学的丰富与多元,较为全面地拓展了学生的学科知识及经验。从小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来看,规范与提高托管结构的课程开设能力,构建丰富与多元的课程内容是有效托管教育的必要支撑。
3. 构建多样化的小学生课后托管课程实施途径
目前我国开展的小学生课后托管教育,从托管的时间来看,主要有“中午托”“下午托”及“全托”三种形式;从托管的组织形式来看,有一对一单独托管,有4~8个学生的小组化托管,有20人左右的小班化教学等几种形式;从托管的主办者来看,主要有学校、社区、社会办学机构及个人等几种类别。从这三个层面来看,小学生的托管教育及课程是较为丰富多样的。但由于各个办学主体之间缺少沟通与交流,加上各自的课程目标及内容相对较为单一,如此对大多数仅能参加一种托管教育的小学生来说,托管教育将变得孤立与碎片化,且与其他教育缺少有机地协调和统一。
Tom在学校、家庭与托管教育三个方面看似没有关联,但其活动的主题能把Tom自己的兴趣爱好、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有效地整合,提升了其活动的教育效能。如Tom在家中自学与练习魔方,能参加学校比赛;玩耍乐高机器人要学习算法与编程,这涉及了数学与电脑的学习;在培训班学习打垒球能参加学校的体育比赛与活动,且在家可通过体感游戏机进行电子化、游戏化练习等。因此,小学生的托管需要家庭协助和补充学校的学习与活动需要,思考孩子的兴趣爱好;社会培训结构需要考虑弥补与提升家庭与学校教育的需要,拓展业务内容与途径;社区、少年宫等公益性看管需要人员之间的协调流动,以拓展服务与内容。为了学生的发展,不同层面的托管主办者需要协调与换位思考,构建立体化的“三基一体”的小学生托管教育格局。
4. 构建规范化的小学生课后托管课程规章制度
目前,学校对小学生的托管教育除了受现实条件的约束外,还要遵守《义务教育法》“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及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管理规范办学行为的指导意见》中学生在校时间等规定与约束,要想在校内拓展小学生的托管课程与业务较为困难。社会办学机构主要是一种市场化动作,与学生、家庭之间主要是一种利益关系,课程的拓展与开设主要以利润为目的,很难进行公益性、教育性考虑。并且存在一个认证与监督难的问题,“无注册、无资质、无监管”的问题也阻碍了托管机构的良序发展。[8]而社区、少年宫等公益性托管因缺少资金等问题同样难以维持与拓展相关的托管课程。多方面因素综合导致小学生托管的“三不管”或“真空”现象。对具体的小学生而言就难以像Tom一样过着有趣、自觉、主动地学玩有机结合的课后生活。鉴于此,目前政府及有关管理部门需要明确的界定,制定个人、社会机构开设小学生托管教育的标准、课程与规范,通过民间资本的进入,以市场化的途径规范和提高小学生托管的课程与质量。同样需要对学校、社区、少年宫等单位的托管教育与课程进行扶持与规范,以公益化的方式提高托管课程的质量与水平。需要对有条件的学校进行资助与规划,以服务化的方式开设与拓展托管课程。
托管教育作为一个国际“热词”,多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也表明其重要性。机构归属权明确、政策法律保障完善、监督体系完备是美国100多年来托管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与显性特征。也有学者从治理的角度提出,政府应将小学生课后托管定位为一项福利并将其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领域,以财政拨款支持的公立学校成为小学生课后托管的主要提供者,鼓励公益性组织参与并提供基础性托管服务,逐步规范校外托管,完善托管服务的制度环境。[9]通过制度与规章的建立与健全、规范化的多方参与,将有效地、有序地、科学地形成小学生托管教育体系及课程结构,促进小学生托管教育的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变迁的加剧与基础教育改革的发展,小学生的课后托管成为当下社会普遍关注的民生问题,成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难题。构建科学合理的小学生课后托管课程是解决此问题的一个核心与关键。为此,以一名美国小学生的课后活动主题为例进行微观分析,启示我国小学生课后托管课程需针对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三个层面,构建具有互补性的托管课程目标,形成丰富多元的托管课程内容,构建多样化的托管课程实施途径,以形成“三基一体”的课后托管课程体系,且针对不同的课后托管结构明确相应的制度规范是其基本保障。
关键词:小学生,课后托管,托管课程
参考文献
[1]陈海岩,程凤.美国课后托管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14(6):5-8,20.
[2]唐科莉.2014国际教育“热词”:课后托管[J].辽宁教育,2015(4):88.
[3]康丽颖,贾丽.中美儿童托管教育的比较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1(12):20-23.
[4]ESSA E L,ROGERS P R.An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from developmental model to application[M].Clifton Park,NY:Thomson Delmar Learning,1992.
[5]邓大龙.南京“四点钟学校”的德育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14(1):105-106.
[6]朱云芳.校园无偿托管:专业服务与安全保障解忧家长[J].中国教育学刊,2014(1):107.
[7]郭毅萍.美国课后托管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4(4):96-100.
[8]张娟妮,李赐平.教育社会学视角下城市小学“托管”问题的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4(6):3-6.
一、开展读书活动
阅读过程中,让学生汇报读书情况,交流读书体会,分享读书的乐趣。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学生乐于参与、共同分享、互相交流,激发并保持乐趣,推进课外阅读的实际效果。这样的要求也隐含了这样的内容,即教师和教材应该为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创造条件。这就要求所阅读的材料和呈现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能够自觉投入其中,或暗自窃喜,或捧腹大笑,或急切地与人分享。如果学生面对着教材无动于衷,毫无兴趣,没有喜欢阅读的动力,也就不可能体会到阅读的快乐。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应该是让学生去读,并且要多读。
1.开展读书交流会或人物点评会
定期对学生展示的课外阅读收获进行比评,让学生从中获得巨大的喜悦感和成就感,这种鼓励式的推动力不失为一种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好办法。当学生读完一本书,老师就要指导学生写好读书心得,并提供读书情感体会交流评比的机会,学生通过交流心得,互相取长补短,阅读欲望就会与日俱增。开展师生读书交流会,教师和学生共同选出每月的书目,定期不定期地举行读书交流会。
2.每月开展“读行天下”评选活动
教师要及时鼓励在课外阅读中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让他们深刻感受到成功的愉快。当学生感受到成功后,会更坚持阅读,而这种个人的进步往往是其他学生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一种互相比超赶课外阅读的浓厚氛围。随着学生阅读的范围广泛化,学生的语文素养就会从整体上提升,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了。像开展吉尼斯纪录评选那样,评选读书之最多活动,谁读名著最多、谁背诵古诗最多、谁写阅读日记最多等。
3.在阅读教学中,发挥空间想象,提升学生的想象力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想象力发展受到限制,错过了机会,以后再弥补就会事倍功半,甚至不可能。在童话故事等内容中,不仅蕴涵着思维发展的无限空间,而且还为学生感受和体验丰富多样的情感提供了机会,有些甚至是在现实世界里无法实现的。在阅读这些作品的过程中,学生会情不自禁地感受情节中人物的喜怒哀乐,而正是这些丰富多样的情感体验对学生个性、人格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些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或无法体验的情感,可以在阅读过程中获得,同时,富有想象力的作品可以激发学生不同的认识和观点,在这些作品中,无论对人物形象的认识还是对事件的看法,很难用简单的对错或好人坏人进行判断。不同的思维角度、生活经历等因素决定了学生对同一作品的认识观点也不同,每个学生的认识都可能存在一定的合理性和局限性,鼓励学生进行相互交流,在交流过程中相互参考和借鉴,从而不断修正和发展自己的认识。
二、制作摘记本、剪报本
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以读书为主题的剪贴本、摘记本,它集阅读、编辑、绘画、书写于一体,能反馈学生的阅读情况,教师可以及时总结鼓励,提出努力的方向,增强学生课外阅读、查阅资料的动力。
摘记本——每个学生自备几个厚实一些的本子,用来摘记从课外阅读中读到的“好东西”,如好词好句、格言谚语、名人警句、歇后语、古诗词知识、写作知识、对联、八字成语、文学常识等等。同样,学生摘抄时要精心制作每一页面,尽量图文兼有、精美别致。每周在班上进行摘抄展览,交流展评,评选出摘录的最精彩最有价值的句段,既可以鼓励那些读好书的学生一直坚持下去,又可以激励那些读书落后的学生奋起直追。
剪报本——让学生按照个人的兴趣爱好动手装订剪报本,把平时阅读中看到的最喜欢的内容裁剪下来,分类别整齐地贴到这些本子上,鼓励学生尽量做得别致精美,可以添加标题,或者在适当的位置加画插图或配上一段自己的感想。在学生办报过程中会进行知识选择、抄写、编辑。学生办的报纸要及时进行张贴展览,让学生在互相学习、互相观摩中感悟到很多东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自1929年在《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第一次提出以来,群众路线就一直作为我党最根本的工作路线被贯穿落实。在新形势下,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对保持党的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对实现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也是我党求真务实工作作风的生动体现。
我乡镇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村官牢固树立服务基层情结、干事创业情结、感恩奋发情结,把对群众的感情和对党组织的感恩强化为责任,内化为动力,外化为效果。通过教育实践活动,我深有感触,并总结如下:
第一,我们要勤勤恳恳扎根基层,切实做好本职工作。做为大学生村官,一方面,要热心当好村“两委”的参谋和助手,自觉在村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做到多请示、多汇报、多沟通,齐心协力做好各项工作;另一方面,要主动作为,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统一,把智力、能力、精力集中投入到服务群众、促进发展上来。同时,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在具体工作中不断创新,高质量地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第二,坚持“两个务必”,从领导干部做起,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我们每个干部都要把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实事求是、一心为民的要求落实到履行职责的各个环节,以实际行动给全党改进作风做好表率,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第三,我们要处理好自身优势与群众需求的关系。既要主动发挥自身特长,创新工作思路,又要注重了解群众意愿,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直接听取基层的意见,真切感受百姓的心声,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抓起,努力办好事办实事,使群众在参与中得到实惠。
目前,2008年小学数学竞赛的各项赛事已经结束,为今年小升初所做的第一轮冲锋在孩子的疲劳与家长的焦虑中逐渐划上句号。作为一个小学生的家长,我们小学阶段所要参加的数学类比赛算是告一段落了。由于今年的小升初政策至今依然难产,让我们这些家长又多了一份焦急与不安,在等待的同时,不免回顾一下所参加过的竞赛,应该说体会与经验教训都有不少,现粗略梳理一下,希望能给后面的家长带来帮助。
一、竞赛的项目:经过的家长都知道,武汉目前小学奥数有六大赛事,分别为:华杯赛,创新杯、省奥数赛、老希望杯、新希望杯、学用杯。另外,从2007年开始武汉市教科院主办了一项名为《走进数学王国》电视邀请赛的官办奥数比赛。由于是新开办的比赛,其影响力究竞有多大,今后如何演变,目前不好评价。在这几个比赛中,我没有参加过学用杯的比赛,因而下文不便评价这项比赛。我没参加学用杯的原因不是看不上它,而是确实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能报名。由此也不难看出这项比赛在武汉的影响力。
二、比赛的影响力:应该说武汉目前公认的最具含金量的比赛是华杯赛,以下应该是创新杯,其它的三项比赛各有侧重,省奥赛的前身是全国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后因提倡素质教育而停办,但湖北省割舍不下,改由湖北省科技青少部举办。新老希望杯从一开始就为“希望杯”的知识产权打的不可开交,老希望杯历史悠久,但以前只有中学的比赛,2003年开始才设置了小学四到六年级的比赛,这项比赛在全国其它城市颇有影响,尤其是北京对此比赛非常推崇。新希望杯小学部份的比赛比老希望杯晚一年开办,主要是武汉地区(后来扩大到湖北省内)的学校参加,但由于先在有关部门进行了注册,所以两个希望杯都说自己是正宗的比赛,2007年这两项比赛将决赛安排在同一天进行,可以说拼得刺刀见红,但对其影响力来说没有因为其新闻效应而有任何提高,倒是今年老希望杯的开考40分钟答案当街卖的报道让这项比赛的公信力降到最低点。
还有一点不得不说,那就是初中对这些比赛的认可度,从以前的情况看华杯赛与创新杯是中学公认的有含金量的比赛,尽管对这两个比赛有人有不同看法,但其地位还是相当稳固的。从今年的情况看除以上两个比赛外,又增加了“走进数学王国”的比赛。武昌的武珞路中学,水一中,汉口除江岸区的学校情况不明外的其它学校对“走数”还是相当重视的。至于其它几项比赛,各个学校看法不一,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有奖项总比没有强。
三、赛事的效率:毋须讳言,六年级参加竞赛就是为了给小升初增添砝码,但是有些比赛却让你付出了心血而得不到回报,原因就在于程序繁多,效率低下。五项比赛中效率最高的是华杯赛,此项比赛是由明心培训中心负责武汉地区的组
织工作,从决赛结束到公布成绩和奖项仅用一周时间,可谓干脆利索。稍逊的当属省奥赛,半个月的时间也可完成整个程序。余下的三项比赛,真可以用把人急得吐血来描绘。先说创新杯,它是所有比赛中最先进行决赛的,但从查分到查卷,程序非常齐全,时间也是非常漫长,两个月的时间能有最后的结果已是非常不容易的了。去年的创新杯考完之后,结果一等不出来,二等没消息,最后我实在忍不住给组委会打了个电话,他们居然说负责人出去开会了,他不回来不能划奖。今年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3月初就考完了,到现在5月中旬,分数出来已经快一个月了,查分查卷也已经半个月了,虽然结果大家也都能猜个八九不离十,但最终的奖项仍是一个未知数,所以参加创新杯的学生和家长一定要有一种心里准备,把它当成一种磨练意志的事情来对待,可能心态就会平稳许多。
不管怎么说,创新杯的成绩还是能赶上为小升初所用。新老希望的结果就不一样了,这两项比赛都要到五月底才能有最后的结果,那时各名牌初中的招生登记工作早已开始,有的甚至连学生的名单都已定下,到那时你就是有一等奖能否用得上还很难说。所以这两项比赛在我眼里一直就是“鸡肋”,参加吧确实兴趣不大,我儿子就曾明确表态:不参加新希望杯。不参加吧,又怕到时初中选人时“哪壶不开提哪壶”,所以我觉得现在要当好一个家长,比当好一个明星的经纪人还难。
四、评分:虽然都是数学竞赛,但在评分与划奖方面却有着不小的差异,这些差异有时让人觉得非常无奈。这几项比赛除了省奥赛之外,在评分过程中都是要给步骤分的,也就是说解答题只要过程是正确的,即使最后答案错误都是会给分的。在这方面,华杯与创新杯做得更具人性化,分数公布后允许查卷(虽然要交点钱),而老希望杯是不允许查卷的,也就是说,说你行你就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新希望杯有点怪,他是在出了奖项之后允许查卷,所以在我看来查不查都一样。
这里对省奥赛我想多说几句,它的试卷构成是8个填空题,4个解答题,填空与解答一样每题10分,从这种分值的分布就能反映它的另类,而它的改卷方法更是我所见过的最不人性化,最弱智的改卷方法。今年省奥赛成绩公布之后,我要求查卷,有幸亲身体会了他们的弱智:他们的改卷方法是:解答题先看答案,如果答案错,不再看前面的过程,此题一分不给,如果答案对,再看过程。假如过程全错而答案对则给5分。我之所以对此印象深刻,是因为我儿子就是这一制度的受害者,今年省奥赛的第十题是个几何题,我从复印回来的试卷中看到,他前面的过程详细而且正确,但在最后一步作减法时出错,把72-48-16算成了18,结果是一分没有。还有一个排列组合的题也是一样在最后一步出了问题,同样是
没分。连培训机构的老师都说,这种改法让一个小学生去都能干。而我们家长除了对孩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外,对比赛我们只能选择无语。
五、划奖:这几项比赛的获奖难度不一,综合近几年我与儿子一想参加过的比赛,大致情况是这样:
比赛名称初赛进入决赛的比例获奖比例
华杯赛30%一等奖6%,二等奖12%,三等奖18% 创新杯初赛人数的4%获一二三等奖
省奥赛一赛制一等奖3%,二等奖10%,三等奖17%
老希望杯25%参加决赛的20%获一二三等奖
新希望杯按总参赛人数的5%获全国一二三等奖,5%获省级一二三等奖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所了解到的华杯赛武汉市的获一等奖的比例从未达到过规定的指标,而获一等奖的人数则基本保持稳定,每年30人左右。老希望杯获一等奖的人数对武汉市来说是少之又少,只有满分才有可能获得一等奖,而且这项比赛还经常冠冕堂皇向某些地区倾斜,对武汉的考生造成严重的不公,这些潜规则也是造成这项比赛不能查卷等暗箱操作的直接原因。
以上是我经过几年的经历对这些赛事的了解,在我现在看来,有些确实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积极的作用,而有些比赛确实不值得参加,假如我还有第三次上小学机会,我一定会好好的把握,但这种机会出现的可能性已经是微乎其微了,只有把遗憾留在自己的记忆里,当然,我更希望以后的家长不要再留下遗憾。
我的第二次小学(之二)------心态的变化
家长的心态往往决定了对孩子的态度和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而这些方法与态度都会对孩子产生很大的影响,也许家长自己还没有感觉到,但这种心态对孩子的鼓励或者伤害都已经产生了。回顾我与儿子一起走过的这六年,我深深的感到要保持一种平稳的心态不容易,要在目前这种纷繁复杂的环境中保持一种平常心则更难。
平心而论,我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一直还是能够保持一种健康向上,心平气和的状态,但也有几次心态失衡的情况发生,这几次心态失衡促使我做出了一些改变,现在看来这些改变有的起到了积极作用,有的则对孩子造成了一定的伤害,有的所产生的影响现在还很难说。现立此存照,希望能对别的后来的家长起到借鉴作用。从刚上小学开始,在对孩子的教育上,我们就确定了这样一个“三不”原则,即:不比起点比终点,不比起步比进步,不比智力比努力。在刚开始的两年我确
实是这样在做,再加上武汉小学的确是一所强调素质教育,注重孩子全面的学校,所以孩子每天除了完成学校布置的作业和我们从学前就开始的英语学习任务以外,其它没给他增加别的学习任务,周末只是为他选择了一些培养兴趣和陶冶性情的项目,比如朗诵、书法、唱歌等,这些项目在报名前,我们都是先征求他自己的意见,再作一定的引导,所以他都是乐于参加的。
二年级上学期,我看到他在学习学校的课程非常轻松,丝毫没有压力的情况下,自己在家对他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奥数练习,由于没有过分强调任务和进度,所以孩子依然轻松而愉快,并逐步对数学产生了一些兴趣和自信。但是,令人没想到的事情在二年级下学期的一开始发生了:学校要从每个班选拔5个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开展一些数学兴趣活动,经过考试,儿子没能入选。这对他刚刚建立起来的兴趣和自信来说是一个挫折,对我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打击,这也是我第一次心态明显的失衡。接下来,我一方面鼓励儿子不要泄气,另一方面加大了对他培训的强度,想以此来弥补以前的“损失”,一个阶段下来,我发现在我和儿子之间出现了几多几少:他的泪水多了,快乐少了;我的急燥多了,耐心少了;他做题时的紧张情绪多了,轻松的心情少了;我的训斥多了,鼓励的话少了。这些变化让我不得不进行反思,我发现孩子对某一个知识点的掌握与年龄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问题现在你讲几遍,他可能还不懂,但过一段时间,你也许只用讲一遍他就彻底明白了。
这个发现让我静下心来仔细思考了自己所做过的事,我觉得儿子应该接受更系统、更专业的培训,而不是我这种半桶水的自以为是的训练。最后,我选择了明心。应该说这次心态的失衡让我从挫折中悟出了一些道理,也做出了一个正确的选择。
如果说第一次心态失衡让我还有所收获的话,那么我的第二次明显失衡就很难说是得还是失了。
儿子在上学之前就开始参加了英语培训,我当时的态度就是以培养兴趣和开扩视野为主,以锻炼他的听说能力为第一目标,所以,尽可能回避那些拔苗助长、杀鸡取卵的培训机构。应该说阶段性的成果还是不错的:三年级之前参加各种英语比赛均能获得一、二等奖,三年级时在学校参加了英语能力比赛也获得了二等奖。然而,到了四年级之后,虽然在社会上举办的英语比赛中还能获奖,但在由武汉市教科院组织的英语比赛中却名落孙山。看着以前竞赛中不如儿子的孩子都取得了不错的名次,我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但我又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真不知是我的理念不符合目前的教育现状,还是现在的教育违背孩子发展成长的规律。几经思考,我决定双管齐下,既不改变培养兴趣和开扩视野的初衷,也不能让儿子输在起跑线上,虽然我与他一样极不情愿,但还又给他报了一个以应试为目的的培训班。经过两年的培训,应该说还是有不错的效果的,当然我这里说的效果
是指应试,而非英语能力。也是在上了这个英语应试班之后,我才明白原来中国人学英语与学数学没什么两样,也是要靠多作题才能出成绩的。回想儿子呀呀学语时的情景,我真是后悔,当初我要是让他从填空和阅读理解以及写作文开始学习汉语,儿子现在即使不是汉语的博士,也起码达到硕士水平了。我真是苦恼极了。
我最近的一次心态失衡就发生在今年,客观的说,是被目前的小升初政策给逼的。我想凡是经历过这一阶段的家长都或多或少有些感受,也不知武汉市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决策者是真傻还是装傻,反正他们制定的政策不是显得天真就是显得弱智。就拿小升初的政策来说,改来改去,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家长的负担越来越重。他们张口闭口拿《义务教育法》来说事:什么义务教育阶段不允许以考试来选拔学生,可据我所知今年有许多六年级的学生参加的考试远不止一场。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为了能让儿子进入一所优质的初中,我们从四年级开始就加入到数学竞赛的滚滚人流中。开始我还是能以一种坦然的心态来对待儿子的每一次考试,也没有选择许多家长采取的“套学”和“两线”甚至“三线”作战的方式,只要求他能把在明心所学的内容尽可能的弄懂。他在各项竞赛中的成绩也还令人满意,不管是在明心挑战赛中还是在社会上举办的奥数比赛中,每次参加的比赛均能有所斩获,并且一直处在不断进步的上升通道之中。
但随着小升初的一天天临近,各种信息一天天地多了起来,传说某某名牌初中需要五个一等奖可以免交择校费,某某初中需要三个一等奖才能入学„„。在这样的压力下,一向标榜“不比起步比进步,不比智力比努力”的我也开始给儿子施加影响,要求他要拿到几个一等奖。从去年年底的“走进数学王国”比赛开始到今年四月底的“新希望杯”的比赛结束,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我们四处出击,共计参加了8项13场考试。每次考完从表面上看儿子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我却感到自己患上了“考后综合症”:心神不宁,经常烦躁,明知考试的成绩还未公布,却每天都要去有关的网站转一转。直到有一次比赛结束之后,一向考完记录答案以便回家核对的儿子对我说他没记答案,可在稍后的两天我却在他的书包里发现了他从草稿本上撕下来的,当时记录的考试答案时,我感到自己的心受到了严重的撞击。儿子原本健康的心灵已经被我失衡的心态所伤害,我真是追悔莫及。
仔细想想,儿子的学习还算努力,在明心的成绩也是在不断提高,虽然没有获得过明心的一等奖,但按我的统计他从三年级开始到今年春季所参加的8次明心挑战赛中,成绩从最初的500名之后稳步上升到目前的40---50名左右,其中有几次离一等奖也仅差几分,应该是令人满意的。而我自认为也算得上一个心理健康的家长,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心理变态”以致对孩子造成了伤害呢?最
终我发现是政策,是“以人为本”的教育主管部门制订的各种政策。现在每当我看到本地报纸上刊登的有关教育方面的政策时,虽然还不能像鲁迅笔下的狂人那样看到的都是“吃人”二字,但我却已经能从其中读出“骗人”、“害人”等字了。
【小学社团活动学生感想】推荐阅读:
小学生英语社团总结06-08
小学社团活动总结11-01
参加社团活动感想07-14
小学微机社团活动计划07-09
书法社团活动总结小学10-08
小学科学社团活动计划11-13
小学朗诵社团活动计划11-18
小学美术社团教案10-05
小学社团活动评价表11-02
小学英语社团活动记录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