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教育概况

2024-12-2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英国教育概况(共7篇)

英国教育概况 篇1

一、导言

当今的英国教育体制非常复杂,包括多种类型的学校及教育方式。这种复杂性源自英国的保守主义。政府改变教育体制时,往往添加一些新的要素,对现有的体制做些修补,而不是推倒一切,破旧立新。

虽然本章题为“英国教育”,但着重探讨英格兰的教育。威尔士和苏格兰的教育体制受不同的宗教和社会价值观影响,与英格兰的体制稍有差异。本章介绍英国当今教育机构和规章制度的演变,特别关注如下问题的答案:何人应当接受教育?何人为教育付费?何为教育的目标?

二、中世纪的英格兰教育——教会机构的教育功能以及接受教育的社会阶层

1066年的诺曼征服之前,只有贵族家庭的男童能接受正规教育,承担这些教育工作的是当时屈指可数的学校,或者一些巡回家庭教师。1066年后,征服者威廉建立了全新的政府官僚体系,而且他与官僚化的罗马天主教会关系密切,需要更多有文化修养的牧师和政府办事人员。

中世纪时期,欧洲接受罗马天主教会的统一领导。教会是知识和教育的监管人,而且是文化人的主要雇主。当时有文化的定义是能阅读书写拉丁文,而不是英语。拉丁文是罗马帝国的通用语言,没有以之为母语的人群,但所有重要的欧洲著作都是拉丁文。拉丁文的重要性在现代英语的书面语中都有所体现;英语有许多源自拉丁文的词汇。中世纪期间的英格兰以及欧洲其它地区,年轻男子如果想在教会、法律业或者政府机构求职,就必须会读写拉丁文。由于只有教会能提供正规的拉丁文教育,最有文化的人都是教会机构的成员。这些成员被称为clerics(教士;神职人员)。当时的商人或者政府官员,如果想写信或者做记录,就得聘请一名教士。现代英语里的clerk(办公文员)一词,就源自cleric(教士)。

1、接受教育的条件,教育费用以及教育目标

1)谁能接受教育?

当时的学校和学徒制提供的正规教育,主要对象是中产阶级家庭的子弟,以及贵族家庭里除长子之外的子弟。农家子弟要辛勤劳作,父母无法送他们上学。贵族家庭把长子送到另一个贵族家庭接受培训,学习礼仪和格斗。正规教育只提供给占人口比例非常小的少数人。

2)谁付费?——捐助者和家长

教会开办的学校,部分资金通常来自富人的慈善捐款。在那个时代,人们认为慈善捐款有助于捐助者死后上天堂。这些捐赠用于建立包括中学和大学在内的学校。

但大体而言,当时教育的责任还是由孩子的家庭承担。大多数父母没有送孩子上学。孩子们往往跟随父母劳作,学会各种技能。农家子弟跟随父亲在田地里,磨坊里,或者匠铺里干活。农家女跟随母亲纺织毛线,织布,烤面包,酿制啤酒,照看奶牛和家禽,煮饭,照顾弟妹,看管菜园子。中上层阶级的女童也要跟随母亲学习,虽然这些女童或许还可以有机会学习读写家人使用的语言(主要是英文,法文,威尔士文,或者爱尔兰和苏格兰使

用的盖尔语)。

那些能送儿子上学的家庭,支付学费有几种不同的方式。富裕的家庭直接支付学费。其它家庭利用与教会或贵族家庭的关系获取奖学金学位。家庭缺钱或者没有关系的男孩,即使很聪明,也很少有机会能上学,甚至也无法自学,因为当时书籍非常稀有昂贵,而且只有教会以及受过教育的人才使用拉丁文。

3)教育目标

中世纪的欧洲人不赞同社会变革,因此教育并不视为社会进步的手段。儿童都是为接替父母的地位而接受各种培训。当时的农民确实期望以正规教育提高子女的社会地位,但贵族甚至惧怕这种社会地位的变化。如果富裕的农民尽其所能供儿子上学,儿子也很少有机会利用所接受的教育。通常情况下,可供给接受教育的农家子弟的唯一职位就是做当地的神父。神父职位的工资很低,而且没有政治权力。此外,由于神父不能结婚或者合法生育,因此整个家庭的社会地位也无法提升。即使如此,这样的教育机会甚至还遭到贵族阶层的反对。他们试图颁布各种法律,禁止所有的农民接受教育,虽然结果不了了之。封建教会和封建贵族沆瀣一气,维持当时的社会现状。、教育机构:学徒制和高校

中世纪建立的很多教育机构,包括学徒制和大学,虽然形式变化很大,但至今仍然存在。

1)学徒制

通常住在市镇里的手工业者可以代儿子签署一份学徒制法律合约。父亲给儿子选择一门手艺,比如纺织或者木工,然后与行会的一位师傅签署一份法律合约。父亲付钱给师傅,然后师傅给孩子提供住宿和培训。孩子听从师傅使唤,跟随师傅学习,学艺6到7 年后获得满师学徒工地位,得到一份微薄的薪水。最后,通常在20岁时,满师学徒工带着自己制作的一件样品与行会接洽,申请师傅职位。申请通过后就可以自己开业,获取所有的工作酬劳。

这种学徒制形式一直延续到20世纪,直到工厂化生产以及中等教育出现后才弱化其功用。二十世纪的学徒制接受改造,容纳了规范化的学校教育。

2)“语法学校”与“公学”

“语法学校”起源于市镇里,为中上层阶级的男童提供教育。1179年,罗马天主教教会规定,每个总教堂(由一个在教会任高职的主教管理的教堂)附近必须建立一所学校。总教堂的主教遵从教会指令,任命一位校长给当地的神父及其他人员传授拉丁语语法。这些学校虽然收学费,但也提供奖学金。原因之一是当时的教会排斥妇女任职,而声乐在教会仪式中又不可或缺,所以对于教会而言,男童歌手的作用非常重要。嗓音出众的男童可以免费接受教会的教育,在举行宗教典礼时为总教堂唱歌,以报答教会的恩典。类似的奖学金至今仍然还有。

当初的“语法学校”通常利用慈善捐款建立,给当地的男童提供拉丁文教育。这些学校之所以被称为“公学”,是因为学生不必付学费。后来这些属于“公学”的文法学校逐渐接受付费的学生,这些付费生占据了学校的主导地位。“温切斯特公学”得到一位捐赠者的资助,于1382年建立,最初打算为当地的男童和男童歌手提供免费教育,只招收少量支付学费的富家子弟。“温彻斯特公学”的男童为毕业后进入牛津大学的“新学院”做学术方面的准

备。“伊顿公学”成立于1440年,按“温彻斯特公学”的模式建立,毕业生只能去仅接受“伊顿公学”毕业生的剑桥大学的“国王学院”。与“温彻斯特公学”一样,“伊顿公学”富裕的付费生取代了获得奖学金的学生。这种“公学”很快就变成了专属富家子弟的精英培训机构。这些学校,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是中上阶层的英格兰人的培训基地,也是势利精英的代名词。

当时多数“文法学校”的毕业生无法上大学,而只能接受学徒制教育,或者学习父亲的手艺或者行当。不过确实有少数人能升上中世纪混乱而又催人奋进的大学,继续接受教育。

3)英格兰的大学: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

中世纪的男生如果想上英格兰的大学,他们只有两种选择:要么上牛津大学,要么上剑桥大学。这两所大学至今仍然是声名显赫的教育机构,虽然变化很大。两所大学建校的具体日期已经很难确定了。牛津大学是从当地一所与教会有联系的学校发展而来的,而剑桥大学则是由牛津大学里的异议分子创建的。牛津大学教师的声誉慢慢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正如柏拉图时期(公元前 427?年至347年)的古希腊学园一样,牛津大学的学生直接向讲师支付学费。牛津的讲师以教堂为教室,学生到镇里找住宿的地方。当时的教师有一个非正式的组织,称为university(大学),类似于中世纪的行会。牛津的教师们彼此间经常争论不休。1209年的一场争吵特别激烈,导致一群教师离开牛津大学,到剑桥地区建立了一所新的大学,因为其中的一位讲师在那里有亲戚。一场微不足道的争吵就这么决定了一所重要大学的位置。截止至公元1300年,牛津大学有大约1500名学生,剑桥有大约500人。

随着越来越多的学生上大学,慈善捐款人捐资支付学生的食宿,建立了学生可以住宿和听课的学院。1316年至1352年期间,总共有10个学院成立,每个学院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收入来源也各异。每个学院给10到20位学者提供住宿的地方。这些学者向学院支付食宿费,学费交给大学,承诺遵守学院的规章制度,而且被视为教会机构的低级成员。他们甚至把头剃成和教会神职人员一样。

当时上大学并没有正式的入学考试或者或毕业考试。14或15岁的少男直接就可以进入某一个学院就读。他们通常是属于中产阶级的富商和富裕手工业者的子弟,贵族家庭除长子之外的子弟,还有一些获得奖学金支持的较低阶层家庭的子弟。听课四年后,这些男青年被称为bachelor“学士”,地位就像中世纪接受训练的骑士一样(欧洲封建时期跟随另一位骑士做侍从的年轻骑士)。再经过3年的教育后,他们被称为master“硕士”。申请“硕士”学位的学生只需宣誓已经阅读过必读的书籍,并且有一些认识自己的“硕士”作证,证明自己已经符合资格。有点像满师学徒工要展示自己的样品一样,新进硕士要做一次示范讲座。

20世纪的牛津与剑桥大学有入学考试和毕业考试。学生不再被当作教会机构的成员。但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学院仍然有高度的自治权,有各自的归属感与传统,与其它大学的residence hall(“学生公寓”)有所不同。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虽然不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但几百年来出类拔萃,至今仍然声名显赫,闻名天下。

在中世纪,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课程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需求。大学教育为青年男子做职业生涯的准备,以便毕业后进入教会机构的高层,或者加入逐渐扩大的公务员队伍,或者为进一步研习法律、医学打基础(研习法律一般到伦敦的法律服务中心,学医则需去意大利。意大利的大学当时得益于阿拉伯人的医学知识)。

当时的必读书目分为七个领域,称为Seven Liberal Arts(“文科七艺”:包括语法、修辞和逻辑三艺,算术、几何、音乐和天文四艺;Liber 在拉丁文里意为“书籍”)。“文科”一词现在仍然用来指英语,哲学,音乐,艺术和其他人文学科方面的学习。“七艺”前三项称为trivium(三文科),包括逻辑学、拉丁文、希腊文和希伯来文的语法(这三种语言当时是《圣经》使用的语言)和修辞。这些学习为学者以后编写教会仪式用的布道词以及研究《圣经》做准备。其它“四艺”(quadrivium),包括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帮助学者预测诸如复活节之类的教会农历节日的日期,并为教会仪式编写乐曲。

随着社会的变化,这些科目也发生了变化。到十九世纪中叶,这些大学已成为科学、文化与语言的研究中心,以其科目的理论研究而不是实际应用而闻名。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

1、变化:英语,自我教育,新学校

都铎王朝和斯图亚特王朝的君主统治期间,也就是文艺复兴期间,英国的教育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英语取代拉丁语成为官方语言;人们出于宗教原因被禁止入学;自我教育的机会更多;许多新的学校成立。教育目标和教育付费方式保持原样,但出现了新的问题:谁该接受教育?

1)英语语言方面的问题

整个中世纪时期,英语是下层阶级遭人鄙视的语言。英语后来取代诺曼人的法语成为上层阶级的语言,人们互相交流就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因为英语方言太多。英格兰东北部的人所说的方言受到维京人和丹麦人定居者的影响;北部和西北部的人使用早期定居者凯尔特人的方言;英格兰南部的人说的方言受诺曼法语的影响。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词汇和发音。

只要英语仍是一种下层阶级使用的语言,这些变体就不会造成任何问题。后来亨利八世(1491年至1547年)不但建立了英国国教,还设立英语,而不是拉丁语,作为教会、教育和政府使用的官方语言。问题是要弄明白该使用哪一种方言。当时既没有正确英语的标准,也没人设定这样的标准。随着标志重大技术进步的印刷机传到欧洲,大规模印刷书籍已成为可能,对于英语语言的选择就必须作出决断。英格兰的第一个印刷工威廉·卡克斯顿(1422年?-1491年)试图决定所使用的方言,却抱怨说他无法做到人人满意。他最终决定使用的是英格兰东南部的方言,因为这是他家乡的方言,也是作为英格兰政治和商业势力中心的伦敦使用的方言。其他人想按照英语发音书写,把自己的方言写成文字,结果却导致英语拼写出现毫无章法的变体。举个例子,威廉•莎士比亚的名字在法律文件里就有四种不同的拼写方式;甚至他自己也使用了两种不同的写法!

为了应付这种混乱局面,各种词典应运而生。第一本词典的封面标题就直接说明,词典是为没上过语法学校的“女士,绅士和其他文字不熟练的人士”编写(1604)。其它20本词典在其后的十八世纪出版。尽管有这样的帮助,书信和其它手写的文件经常按作者方言的发音书写。

B)自我教育

印刷机的功用远不止把伦敦方言确认为“英语”那么简单。在卡克斯顿引进印刷机之前,所有英语书籍需要仔细漂亮地抄写。一本书可能要花费一两年时间抄写,而且非常昂贵。活字印刷的再发现以及从中国引进造纸术意味着书籍更便宜,越来越多的人可负担书籍费用。1467年,一个主教估计,印刷的书籍相当于手写本五分之一的费用。

一本书就能给一个人提供知识,不需要教师的帮助。读者个人就能直接接触作家的思想。而且用英语,而不是拉丁语印刷书籍,意味着男男女女都能直接学习各门学科,不用上“语法”学校。即使没有教师,一个人也能研究亚里士多德、建筑学或者箭术。知识越来越属于个人,而不是属于一个团体的财产。

这些新知识非常重要,因为与中世纪的人不同,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承认世界已经改变。英国的船只到世界各地探险;学者重新发现古希腊和罗马作家和艺术家的经典作品;而新的宗教思想则分裂了欧洲社会群体。变化到处出现。人们如果要生存,要有所成就,那就必须学习。

从文艺复兴时期起,自我教育就是英国生活的一个显著特征。在现代,知识可以来自成人开放大学(一种电视讲座和函授的混合体),图书馆或者因特网。不管是通过浏览印刷文字还是电子显示屏,英国人都已经学会单独学习。

C)宗教排斥—— 对接受教育者的限制

自我教育在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很重要,原因不仅在于整个世界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还在于基督教在欧洲分裂为天主教和新教。

亨利八世把英国从欧洲和罗马天主教会分裂出来,造成了新的教育问题。亨利新创的英国国教(也叫Anglican Church)接替了罗马天主教承担管理教育机构的职责。由于天主教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政治稳定造成威胁,罗马天主教思想和惯例在英国受到禁止。

1581年,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所有学生要么宣誓效忠于英国国教,要么被开除。英格兰的大学,不包括苏格兰的大学,对不赞同英国国教的天主教教徒和新教徒关上了大门。英国国教的控制也扩张到了中等教育。英国国教的主教接替罗马天主教主教充当教会学校的监管人。不过,16世纪建立了很多世俗学校或者非宗教学校。这些学校也受教会控制。1604年,议会制定一条法律,要求所有学校教师和私人教师必须由一位英国国教主教批准从业证书。最初这条法律没有严格实施。随着宗教冲突的发展,最后导致英国爆发内战,也就是1688年的”光荣革命”,以及对斯图亚特国王们的镇压,在此期间,英国对教育进行了更多的控制。宗教分歧意味着政治分歧;政治分歧意味着麻烦。

由于正规的教育体制仍然基于中世纪培养教士的模式,教育被当作宗教和政治体制的一部分。拒绝接受英国国教的人显然无法就读为英国国教培训教士的牛津大学或者剑桥大学。因此,自学成为天主教教徒与信从不同教义的新教徒的唯一教育途径。

直到19世纪末,英国国教的重要性在英国教育体制里才被削弱。即使是现在,教会管理的学校,特别是小学,仍然是重要的教育机构。虽然英格兰的人口越来越多样化,学生和教师可寻求免上宗教课程,但学校仍然提供宗教教育。与宗教和公共教育严格分离的美国不同,英格兰对政府机构与宗教之间的紧密关系更觉心安理得。

2、文艺复兴时期的小学,中学和大学机构

A)中小学

英格兰实施1604年的议会法案以管理所有的教师,部分原因是日益增多的世俗学校引起。很多新学校是规模很小的小学。即使用英语教学,这些学校仍然被称为”petty”schools(源自意思是”小”的法语词” petit”)。”小”学校教小孩子3 个” R” :阅读(Reading),写作(w)Riting 和算术(a)Rithmetic。由于学校的教师通常是有一定年纪的妇女,学校因而被称为“妇孺学校”。这样的学校学费也很少:1636年,这样的一间学校,一周上阅读课收费一个便士,写作课两个便士,写作和简单的算术课收费4个便士。然而甚至这么低的学费对

许多人来说还是太高。那时候,差不多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三分之一的人口过着贫困的生活,另外三分之一的人口勉强能糊口。贫苦的农民需要孩子耕田种地。因此,即使是妇孺学校的教育,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还是可望不可及。

信从英国国教的中产阶级家庭的男孩上当地的中小学。天主教徒和对基督教持异见的新教家庭的男孩子读书的日子更惊险刺激一些。由于英格兰属于少数的罗马天主教徒和对基督教持异见的新教徒,例如卫理会教徒,贵格会教徒,长老会教友和一神教派的教徒越来越多,有足够的学生组建“反国教学院”。这些学校为了逃避政府镇压,每隔几个月就搬迁一次。学校的毕业生可以上苏格兰或者欧洲的大学。“反国教学院”和苏格兰的大学更先进一些,因为这些大学提供更多实用的培训,包括诸如地理、航海、现代外语和文学之类的学科。

上层阶级的孩子被送到继续教授拉丁语和希腊语、属于“公学”的文法学校,为学生以后上大学学习文科“七艺”做准备。原本为穷人建立的文法学校,如哈罗公学(1571年获批建立),像伊顿公学和温彻斯特公学一样,被改造成富家子弟的学校。从地产中获取钱财的贵族,似乎为毫无用处的学习自鸣得意。受过教育的人在讲话和写作时用拉丁语引经据典,以证明自己所接受的教育。拉丁语知识成了区分高低社会阶层的方式。

B、大学

a)英格兰的大学

英格兰的大学继续教授培训神职人员的中世纪课程,但也添加了一些形成导师制的学科。入学的年轻人被分配给一位监督他研究和日常行为的导师。大学仍然提供讲座,但是大部分的学习都是在在学院和学生宿舍开展。

b)苏格兰的大学

三所主要的苏格兰大学都在此期间成立。最古老的苏格兰的大学——格拉斯哥大学,创建于1451年。而后阿伯丁大学(1494年至1495年由罗马天主教教皇授权成立)开创了英国的第一个医学院。最后,爱丁堡大学成立于1582年。当时一位苏格兰律师提供了300本书,作为成立这所大学的图书馆的核心书籍。这些苏格兰的大学非常重要,因为他们不以宗教原因排斥学生。

四、十八世纪——何谓正确的英文

十八世纪的英国,教育机构几乎没任何改变。圣公会(英国国教)仍然对教师和大学实行控制;父母负责为子女支付教育费用;比较富裕的下层阶级想方设法让孩子入读妇孺学校,或者在当地的语法学校争取奖学金。慈善学校也给贫困儿童提供一些教育,但这些学校强调划分社会阶层。穷苦人家的孩子们被教知要“清楚自己的社会地位”,并且“尊重比他们地位更高的人”,这意味着他们要对更高阶层的人恭敬从顺。、女子学校

为数不多的变化之一就是为中上层阶级的女孩建立了学校。教授给这些年轻女孩的只有几个科目,以及不少的社会交际科目,如跳舞,区分贵族的社会阶层,以及如何优雅地登上马车。、宗教教育减弱

英国教育概况 篇2

1994年, 英法海峡隧道建成, 连接英国与法国及比利时的国际联运高速列车欧洲之星 (法国TGV系列, 最高速度300 km/h) 开始了运营。与早期已建成的高速列车专用线的欧洲大陆相比, 在英国本土尚无高速列车专用线。在英国境内, 由于高速列车在既有线上运行, 速度要限制在160 km/h以下, 且既有线的运行图调整复杂。所有这些情况都是制约高速化的要素, 往往严重干扰既有线列车及欧洲之星列车的运行秩序。基于这样的情况, 欧洲之星在英国本土并不能充分发挥其优势。

(伦敦—阿什福德间为CTRL高速新线, 其他为既有线)

因此, 以欧洲之星列车在英国境内高速化为目标, 自1998年起, 开工建设连接伦敦与英法海峡隧道的海峡隧道联络线 (Channel Tunnel Rail Link:CTRL, 2006年已将该营业线名称定为High Speed 1, 而本文以下称CTRL线) 109 km, 于2003年9月, 先行区间Section 1开业, 其余的Section 2也已于2007年11月开业, 全线终于开通运营。欧洲之星列车的运行时间与当初相比, 每趟车运行时间缩短约40 min, 运行图的混乱情况也有很大改善, 在与飞机的竞争中树立了强大的优势。图1是英国CTRL高速线线路图。

在CTRL线的建设中, 按日元换算耗资为1万亿日元以上。行车密度并不高, 如只开行与本地区运输无关的国际联运列车, 线路的使用率就必定有限, 难以做到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因此, 英国做出了规划:利用CTRL线开展新型的地区运输服务。

这就是从伦敦出发, 以225 km/h速度在CTRL线上运行的列车, 可从中途站 (Ebbsfleet站或阿什福德站) 进入英国东南部既有线 (Network Rail) 继续运行的方式, 是接近于日本小型新干线 (山形新干线、秋田新干线) 构想的运输方式。这种服务称为CTRL-DS (Channel Tunnel Rail Link-Domestic Service) , 从其速度方面及运输系统考虑, 需要有全新的专用车辆。

日立公司参与提供这种CTRL-DS车辆的竞标 (投标) , 于2005年获得了为英方制造Class 395型高速车辆共计29个编组、174辆车的订单。这是作为日本车辆厂家在包括英国在内的欧洲国家, 首次接受的高速车辆 (运营速度200 km/h以上) 的出口订货。已预定2009年底开始商业运营, 期待在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上运送参观者、旅行者。

从2007年8月—2008年6月, 批量生产前的样车合计4个编组、24辆车已运抵英国, 运送到日立公司的现场维修公司日立铁道维修 (英国) 有限公司管理的阿什福德车辆基地。并且于2007年11月CTRL全线开通之际, 在伦敦圣潘克勒斯站举行的开通运营仪式上, 经特别整备的第1列编组列车首次亮相,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为该车剪彩。目前, 正在使用这种样车进行运行试验, 以确认可靠性、舒适性、可维修性。图2为Class 395型车辆与阿什福德车辆基地。

Class 395型车辆的开发, 采用了搅拌摩擦焊 (FSW, Friction Stir Welding) 的铝合金车体, 在以独立型内装 (模块) 结构为特征的“A-train”的设计理念基础上, 将日本发展起来的轻量化、高速化技术应用到了英国的铁道系统中。因此, 要提供满足英国用户要求的车辆车内布局与功能, 以及结构上符合英国现场规格要求, 都是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按英国惯例, 承制车辆的厂家要提供车辆的维修服务, 这是作为引进新车的条件。关于这项业务范围, 由于日立公司以往并无经验, 在国内外铁路运输公司、车辆维修公司的通力协作下, 才构建了车辆维修体系。

2 Class 395型车辆概况

Class 395型车辆是按照运行计划、考虑用户要求的规格、英国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英方铁路基地设施, 以及与其他车辆的界面情况等开发的车辆, 下面阐述主要装置的概况。

2.1 编组

列车的基本编组结构是, DPTS1+MS1+MS2+MS3+MS4+DPTS2 (D:司机室;P:受电弓;S:标准车) 的4M2T, 6辆车为1个编组。2辆头车自动开闭的整流罩内安装了可以远程控制解钩的自动车钩 (密接式车钩类) , 按最多连挂2个编组计12辆车实施运营。有时由于在中间站进行解体、连挂作业, 要求能减小对运行图的影响, 顺利实现连挂、解钩。

编组列车座席定员348名, 在DPTS1车上设置了轮椅停放空间, 并设置了12个弹跳式折叠椅。图3为Class 395型车辆编组图。

2.2 车体结构

轨距为1 435 mm, 是适应国际标准的轨距。英国铁路建设年代较长, 建筑限界小, 车体横截面积平均小于日本既有线车辆, 因此, 车辆最大宽度定为 2 810 mm。

车辆长度, 中间车为20 m (两车钩连接面间距离) , 头车为20.88 m (头车车钩盖至中间车车钩连接面距离) 。

车体采用了FSW工艺制成的铝合金双壳结构, 由于在高于200 km/h速度下运用, 故采用气密结构。另外, 开发了满足英国、欧洲标准的吸收冲击能量结构, 并利用该结构制成头车前端结构及后端的拱形 (山墙) 端墙结构。

客室出入口按每侧布置2处, 成为“1/3-2/3” (城郊型) 方式。表1列出了Class 395型列车的主要技术参数。

2.3 客室

为英国提供的铁道车辆上使用的非金属材料除部分之外, 全部要按照英国标准必须使用具有阻燃性的材料, 尤其是内装修材料的选用必须充分考虑其难燃性与不燃性。

座席以双人固定座席为基本布置方案, 在DPTS1车上设置的轮椅停放空间配备1个弹跳式折叠椅。

地板材料以地毯为基本材料, 仅在各出入口范围考虑排水性才使用橡胶片作地板铺设。包括地板及车底架在内的整个地板结构, 也要按英国标准保持阻燃性能。

由于车辆是气密结构, 侧窗为固定窗, 侧窗与侧拉门上的玻璃均采用双层玻璃 (车内侧为夹层玻璃, 车外侧为吸热强化玻璃, 可吸收较多红外线) 。

出入口处与客室的间隔门是固定式结构, 只做成屏风式玻璃间隔门 (屏风结构) 。侧拉门制成宽1 170 mm的气动式单侧拉门, 为保持气密性, 备有锁定装置。其基本操作与日本寒冷地区的车辆相似, 由乘客进行按钮操作即可开关车门。此外, 备有带时间调节器的自动关门功能, 带有防夹持物体、减弱关门力机构 (当车门关闭, 一经检测夹住人和物品, 立即减小关门力, 使之容易脱身) 。

厕所采用真空吸引式, 每列编组列车设置1个可供乘坐轮椅者使用的大型坐式厕所 (在DPTS1车轮椅停放空间旁边) 。在DPTS2车上设1个小型坐式厕所。2种厕所内的自动热水龙头及烘干机等设施均一应俱全, 大型坐式厕所中还备有供婴儿换尿布用设施。

客室端部拉门按英国标准, 制成具有防火 (不燃、难燃) 性能的特殊玻璃拉门。图4为Class 395型车辆客室内景;图5为Class 395型车体横截面图。

2.4 司机室

在司机室除了配备用左手操作的单手柄主控制器之外, 还在座席周围配置各种开关及监控设备, 以便于司机使用。除配备司机座席之外, 在左后方设有副司机座席。

考虑到防碰撞要求, 车头前窗玻璃采用了特殊玻璃。

与日本新干线列车一样, 司机室侧门为推拉门。运行时, 利用膨胀性密封橡胶保持气密性。按英国标准, 与客室的间隔采用具备难燃性的结构, 间隔门也是阻燃性的推拉门。

2.5 转向架

开发并采用了满足英国标准要求的无摇枕、带空气弹簧转向架。与车体一样, 在满足英国标准的强度条件上下了很大功夫。

2.6 主电路系统

采用2种供电制式:在CTRL高速新线上, 采用AC25 kV架空线集电方式;在既有线常规运行区间为DC750 V第三轨集电方式, 分别组成了适应2种集电方式的主电路系统及集电系统。从集电装置来看, AC25 kV集电是在DPTS1车顶及DPTS2车顶, 安装单臂式受电弓;DC750 V集电则为在DPTS1车、MS1车、MS4车及DPTS2车上安装集电靴。最高速度:CTRL线为225 km/h, 而在既有线则为160 km/h。

主变流器是1C4M控制 (1台逆变器控制4台牵引电机方式) 的VVVF逆变器控制方式 (使用IGBT元件) , 每台牵引电动机功率为210 kW, 每列编组使用16台牵引电机。

2.7 辅助电源系统

在MS1车、MS2车及MS4车上采用了AC400 V三相输出的辅助电源系统 (SIV) ;在DPTS1车、MS3车及DPTS2车上采用输出为DC110 V蓄电池充电的设备及蓄电池。

2.8 制动装置

安装了满足英国标准、带停车制动的电指令式空气制动装置, 并安装了利用制动电阻器的电阻制动 (能耗制动) 装置。

2.9 信号系统

由于Class 395型车辆在CTRL线及既有线上直通运行, 前者是与欧洲之星高速列车共同运行的高速线, 后者则为英国既有线, 故采用了以下多种信号系统。

(1) 在CTRL线的运行

TVM430:车上显示速度信号, 按需要如果在一定时间内司机不实施制动, 则自动实施紧急制动, 类似于日本的ATC。

ATESS:进行速度对照检查。

KVB:进行30 km/h以下的速度限制显示, 进行终端防护。

此外, 欧洲新信号系统 (ERTMS) 的工程准备工作已完成。

(2) 为既有线运营提供的信号系统

TPWS:计算车辆速度, 用指示灯及钟铃声对司机发出警告, 在超速下运行时, 启动紧急制动装置, 类似于日本的ATS。

AWS:车辆接近于信号时对司机发出警告 (防冒进信号) 。

2.10 空调装置

作为客室用空调装置, 在车顶上安装了2台分体式空调装置 (带断流阀) 及电取暖器。司机室用空调装置也安装在车顶上。

2.11 其他主要辅助系统

(1) TMS (Train Monitoring System)

可进行车辆设备状态显示, 具有检查辅助功能。

(2) SDO (Selective Door Operation)

通过与GPS联合, 以车站信息 (站台长度) 为依据, 生成车门开关条件。

(3) DOO (Driver Only Operation) 、CCTV (Closed Circuit Television)

备有适合单人司乘 (1名司机担当乘务) 装置, 可以监控车内外乘客动向的摄像头 (兼作防范犯罪用) 。

(4) OTMR (On Train Monitoring Recorder)

记录司机的操作过程、车辆的状态等的装置。

(5) 应急灯系统

在紧急情况下使用该系统, 采用专用蓄电池供电。

2.12 适应的标准

在英国运行的Class 395型车辆, 应满足由英国及欧洲制定的标准。作为主要标准, 有英国的RGS (Railway Group Standard) 、ATOC (Association of Train Operating Companies) 标准、BS (British Standard) 、欧洲的EN (European Norm) 、TSI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teroperability) 。此外, 与英国铁路较接近的标准有RVAR (Rail Vehicle Accessibility Regulations) , 要求以该标准为依据, 进行通用设计 (尺寸、色彩等) 。

特别是关于碰撞、强度 (车体、转向架) 、噪声、防火等领域, 日本标准与英国及欧洲标准的考虑方法有较大的差异, 不能沿用供给日本国内的车辆设计的地方较多。为适应英国车辆, 有许多新型要素需要开发 (吸收冲击能量结构、阻燃结构等) 。关于在所有领域的设计的正确性, 必须获得审查机构 (Notified body, NoBo) 的承认, 完成这一系列工作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

3 维修

这次签订的新车订购合同中包括车辆维修, 合同期为7年, 而合同有可能延长到最多35年。因此, 日立公司以厂家开展维护车辆的整个寿命周期的相关业务为前提, 从车辆的设计阶段起, 采用的设计方案 (构想) 就是提高车辆的可维修性、降低寿命周期成本LCC (Life Cycle Cost) , 也就是使寿命周期成本最低。设计前, 在英国进行了车辆维修业务的调研, 承担维修人员在设计中提出了书面要求, 然后按该书面要求 (设计任务书) 进行了设计。在现场 (英国本土) , 于2005年12月成立了担任维修工作、具备现场法人资格的日立铁道维修 (英国) 有限公司, 并进行车辆基地的建设、人员的录用及各项工作的调整, 建立健全了体制。

车辆基地按运用上的需要, 选在邻近阿什福德国际站, 占地11公顷, 以Class 395型车辆专用布局、设备为前提, 按与车辆设计同步进行方式, 进行了车辆基地的建设。2007年10月, 举行了阿什福德车辆基地竣工剪彩仪式。图6为阿什福德车辆基地停靠的Class 395型4个编组样车。

车辆基地的主要设备:装备了可按车头形状自动清洗的自动化洗车装置, 可以拆卸全部地板下机器的检修坑, 能同时旋削2个轮对的车轮旋修装置 (不落轮) , 以及能在非停车 (10 km/h) 条件下测试车轮踏面形状、轮径、闸片剩余厚度、集电靴剩余压力的自动测试装置等。作为现代化的车辆检修基地, 即使在英国也是引人注目的。

关于维修周期不受英国法规约束, 提出的维修方案是, 按照适合于各车辆的最佳维修方法及周期, 开展合理维修, 本方案获得审查机构 (NoBo) 的审定认可。以在日本新干线车辆的维修周期为基础, 调查了法国的TGV、德国的ICE等高速列车的维修周期, 然后, 考虑在英国以200 km/h以上速度运行的车辆的维修周期, 提出维修方案报审查机构, 获得了承认。

目前面向预定于2009年底开始的商业运行, 正在一边进行试运行的列车整备, 一边做好商业运行的各项准备工作。

从基地的维修业务范围看, 有清扫、洗车、提取污物以及包括从日常检查到转向架检查、全面检查的车辆维修业务。

4结束语

以上介绍了为英国提供的Class 395型高速列车及其开展维修的概况。对日立公司而言, 这是首次开展的高速列车技术输出海外的业务。而这次将批量生产前样车运抵英国本土, 于2007年12月在CTRL线上的运行试验中, 也成功实现了最高运营速度225km/h的运行。此外, 从维修来看, 在车辆基地建成投产的同时, 也开始了批量生产前样车的维修。现正处在一边开展试运行, 一边为开展商业运行做好准备, 健全各项体制的时候。

英国拯救图书馆运动概况及启示 篇3

关键词:英国图书馆拯救运动 图书馆危机 图书馆预算

中图分类号: G259.5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6938(2012)01-0014-03

The General Situation and Revelation of Saving Libraries Movement in Britain

Abstract In Post-Financial Crisis Era, by the influence of cutting financial budgets in governments, England's libraries face the threats of closure or cutting down services, and get caught up in survival crisis, sparking the campaign of saving libraries across England. The article summarizes the developing conditions of Saving Libraries Movement, and sums up some revelation for the libraries of our country.

Keywords Saving Libraries Movenent in Britian; library crisis; library budge

1 英国图书馆深陷生存危机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英国经历着经济衰退的“阵痛”,税收持续削减,财政赤字直线上升,失业率居高不下。为了减少债务,英国政府决定实施削减公共服务基金计划,在2010年10月发布的《Comprehensive Spending Review》报告中声称:将于2010~2011和2014~2015财年减少26%的财政支出。一石击起千重浪,这一措施使地方政府瞬时遭受极大财务压力,纷纷宣布降低对图书馆经费的投入力度:一些地方议会减少超过26%的图书馆经费;部分地方官员建议大量关闭图书馆;还有部分地方议会则决定减少图书馆服务时间,并大幅裁撤图书馆员,改由依靠志愿者和地方社会团体服务[1]。英国图书情报人员注册协会(The Chartered Institute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简称CILIP)行政总裁安妮·莫格密切关注各地政府的图书馆策略,她认为,公共图书馆在财政紧缩压力下势必难以独善其身,但是希望政府慎重考虑公共图书馆对社会教育、社区康乐和经济革新的重大价值和贡献,尤其在经济困难时期至关重要[2]。

覆巢之下无完卵,英国公共图书馆系统遭受严峻冲击,面临削减服务或关闭的威胁,正陷入生存危机。据CILIP统计,截至2011年9月,约600多家图书馆缺乏管理,面临停业[3]。例如,唐克斯特郡议会将锐减超过50%的图书馆预算,14个图书馆面临关闭。在布伦特郡,半数公共图书馆停业,29万民众受影响[4]。萨默塞特郡议会计划关闭20个图书馆,解雇1500人,流动图书馆减至2个,余下10多个图书馆则须减少25%经费,大量削减长者和残疾人服务[5]。在格洛斯特郡,10个图书馆面临关闭,所有流动图书馆的家庭服务全部停业,仅余的19个图书馆减少大量服务[6]。据英国图书馆新闻网的调查,面临停业的图书馆的数量每个星期都在增长,预计有800至1000家图书馆陷入困境,10%的图书馆网站消失,46,000个图书馆员被裁撤[7]。

2 英国拯救图书馆运动概况

2010年10月,英国爆发了一场规模空前、影响广泛的被认为是“英国图书馆界的声音”的拯救图书馆运动。拯救图书馆运动最初由英国各地的图书馆后援会倡导和发起,抗议政府削减图书馆经费甚至关闭图书馆。2010年年底,CILIP的大力推动和引导促进拯救图书馆运动在全国升级扩展,CILIP行政总裁致函国会所有议员,提醒他们“图书馆是一项法定服务”并简述图书馆对居民生活的重要性。目前,这场声势浩大的图书馆运动仍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主要措施如下。

2.1 利用法律武器竭力抗争

英国拥有独具特色而比较完备的图书馆法律法规体系,使图书馆的运营管理具有强大的法律支撑。英国图书馆法律体系的两部基础性法规《1850公共图书馆法》和《公共图书馆与博物馆法》明确规定,政府必须为公众提供广泛而有效的图书馆服务,并保障图书馆的人员、建筑以及财物安全。另外《信息自由法案》、《平等法案2010》、《平等与人权法》等法规也对相关内容有所提及。削减服务甚至关闭图书馆,严重损害了图书馆和广大居民的合法权益。民众纷纷谴责英国政府的失职行为。文化、媒体和体育部大臣杰明·亨特亦因漠视图书馆危机被推至舆论的“风口浪尖”。拯救图书馆运动发起人之一、儿童作家艾伦·吉本斯更号召发动全英法律诉讼,状告政府失职。唐克斯特大主教自治区议会停止图书馆经费供给而导致过半图书馆停业,当地民众强烈抗议并声称要诉之法律。2011年2月,萨默塞特郡的拯救图书馆运动人士起诉议会未经咨询民意而擅自决定关闭超过60%的图书馆。2011年3月,怀特岛议会决定大幅减少公共图书馆服务时间,只保留5个图书馆,受影响的用户愤而诉至高等法院。2011年9月,布伦特拯救图书馆运动人士发动当地民众筹资,同时向法律服务委员会申请资助,委托公益律师约翰·哈尔福德向皇家高等法院提起诉讼,阻止议会关闭12个图书馆。博尔顿、卡姆登、剑桥郡等地的拯救图书馆运动团体也在积极地做诉讼准备[8]。

2.2 新闻媒体积极关注和报道

英国不少知名媒体都对图书馆危机和拯救图书馆运动进行如实的跟踪报道和评论。如英国广播电台(BBC)的报道“图书馆关闭危机激发全英运动(Library closure threats spark campaigns across England)”[9]和“萨默塞特议会考虑削减图书馆计划(Plans to cut Somerset libraries considered by council)”[10]、《泰晤士报》的“萨里19个图书馆正受到威胁(Nineteen libraries now under threat in Surrey)”[11]、《太阳报》的“利用你的图书馆—因为它在暂时开放(Use your library... because it’s on borrowed time)”[12]等等系列报道向公众说明了拯救图书馆运动的起因及进展。削减预算对图书馆及其用户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用户不一定知晓事情的真相。CILIP和拯救图书馆运动的地方组织团体通过新闻媒体与民众进行有效的沟通,向社会揭示图书馆深陷生存危机的严峻现实和正在进行的维护图书馆权益和公共文化权利之争,呼吁广大公众的关注和同情,从而向政府施压,营造有利于图书馆的舆论环境。

nlc202309020825

2.3 加强与政府机构、社会团体联系

政府的态度对图书馆的存亡至关重要,社会团体对政府决策具有很大推动作用。CILIP非常重视与政府机构、社会团体的合作:一是直接向政府竭力说明图书馆的重要性和现实窘境,游说政府官员,争取他们的支持;二是加强与社会团体联系,力求获得他们的声援。2011年2月,CILIP向文化、媒体和体育部大臣递交了《英国公共图书馆服务状况的声明》,阐述了公共图书馆的利用状况,广大民众需要并热爱图书馆,希望政府给予关注。同年5月,CILIP成员借地方政府机构换届选举之机,游说政府官员投票支持图书馆,此举获得大量劳工议员的拥护,他们反对关闭图书馆,认为依靠志愿者提供服务非可行方案。同年6月,CILIP行政总裁安妮·莫格获邀在全国妇女协会联合会(the National Federation of Woman’s Institutes,简称WI)的年度会员大会发表演说,请求他们支持公共图书馆运动,WI几乎全票通过支持图书馆拯救运动的议案,WI主席承诺:“WI成员支持图书馆服务并努力阻止各地图书馆停业。”[13]另外,还有众多其他社会团体公开发表声援拯救图书馆运动的言论,并踊跃参加到保护图书馆的实际活动中去。

2.4 广泛发动集会、请愿、游行

2011年2月5日,CILIP牵头成功举办了“拯救图书馆日”活动,呼吁人们关注图书馆,走进和利用图书馆。这一天,全国各地民众在当地的图书馆举行集会,抗议削减图书馆服务和关闭图书馆,相当多社会名流也积极参与并表示支持拯救图书馆运动。该项活动被全英国家和地方新闻媒体全方位报道,使公共图书馆危机和拯救图书馆运动成为全国上下关注的焦点,并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牛津郡、唐克斯特郡、豪恩斯洛、怀特岛等地议会纷纷表示将重新考虑“预算削减计划”[14]。

为了扩大拯救图书馆运动的影响,减少政府削减财政开支计划对图书馆事业的危害,英国各地的Friends of Library、Library Users Group等团体组织与民众自发举行了许多请愿、集会、游行活动。例如,格洛斯特郡有15000人联名请愿要求停止削减图书馆服务[15]。萨福克有35000人联名请愿反对关闭当地29个图书馆,迫使议会暂缓实施这一计划[16]。2011年2月—7月,Byfleet Library Action Group多次组织当地民众在拜弗利特图书馆和议会礼堂前集会[17]。2011年10月,布伦特民众聚集在Kensal Rise 图书馆外面,自带食物24小时守候,阻止关闭该图书馆,周边乡镇居民也赶来支援[18] 。

2.5 充分利用网络传播和交流信息

英国拯救图书馆运动人士深谙网络传播的巨大能量,充分利用网络工具进行信息发布和沟通交流。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由11位积极参与拯救图书馆运动的图书情报专业人士设立并管理的网站——“Voices for the Library”。该网站设置了Pages、Recent Posts、Recent Comments、Browse Stories by Theme、Library News From Around the Web等栏目,介绍了英国拯救图书馆运动产生的背景、各地图书馆的窘境,收集并及时发布拯救图书馆运动的相关信息和社会团体、热心人士的评论以及新闻媒体的报道等大量真实详尽的资料。它为热爱图书馆的有识之士提供了一个阐明图书馆的价值、交流信息和分享经验的平台[19]。英国各地的图书馆运动都拥有专页,用于发布信息、促进联系,有的还发起线上请愿和线下集会、游行、募资等活动。

3 英国拯救图书馆运动对我国的启示

3.1 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公信力

读者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价值和源泉,英国图书馆长期以来深入社区,提供自由平等的教育与娱乐服务,不断在服务中提高自身素质,是居民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更是社区长者和儿童的悠闲空间。据统计,公共图书馆的年均访问量达3.2亿人次,若失去图书馆,居民生活将受到极大影响。儿童作家艾伦·吉本斯认为:图书馆若因经费削减而止步不前,英国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20]。英国图书馆拥有大量忠实的用户,一旦图书馆陷入困境,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图书馆事业的读者纷纷响应号召,投身到保护图书馆的热流中去,他们自觉地积极组织、参加各种活动抗议政府削减图书馆预算,慷慨解囊或想方设法为图书馆募集资金以使图书馆继续开放。可见,读者是“拯救图书馆”的强大力量。图书馆只有加强自身服务建设,才能提高社会地位和公信力,才能吸引更多人使用和热爱图书馆,从而集结更多社会力量为图书馆争取权益。

3.2 完善法律法规,保障图书馆权益

完善的图书馆法律体系一直为英国图书馆事业的繁荣发展保驾护航,也是保护图书馆的锋利武器。英国相关法律规定,政府有责任和义务为公众提供广泛、有效的图书馆服务。当政府削减预算导致英国图书馆事业深陷危机时,广大支持图书馆的热心人士和社会团体愤而在全国相继发起状告议会的法律诉讼,试图阻止政府关闭和削减图书馆服务的行为,通过法律途径捍卫图书馆的合法权益。可见,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保证图书馆事业稳定发展,应对“危机”的有力武器。我国没有权威的图书馆法,图书馆缺乏人、财、物支配的主动权,尤其经费的不确定性很大,这种管理模式是制约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原因。“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应加快图书馆立法的步伐,让图书馆的运营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切实保障图书馆平稳发展。

3.3 开展政府公关,力求获取支持

1941年,C.H.Brown在《教育孤立和图书馆》一书中,提出政府控制和图书馆管理之间面临着“孤立VS合作的关系”。他认为图书馆管理者在协调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中,面临着是远离政府控制独自发展还是和政府展开合作,协助图书馆发展的问题[21]。毋庸置疑,图书馆应协调好与政府的合作,加强信息沟通,争取获得政府的支持,这是图书馆赢得更多资源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途径。在英国图书馆运动中,CILIP实行“双管齐下”的政府公关策略,一方面积极游说政府官员,直接向他们阐明图书馆对于促进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价值以及现实困境;另一方面加强与社会团体联系,赢得他们的支援,间接影响政府决策。西方发达国家图书馆普遍比较重视政府公关,实践证明这种策略确实为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相比之下,我国图书馆在这方面逊色很多,有必要增强政府公关意识,积极开展多方沟通和合作,为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广阔空间。

参考文献:

[1][13][14][16] England’s Libraries and the Funding Crisis[EB/OL].[2011-09-28].http://americanlibrariesmagazine.org/news/09072011/england-s-libraries-and-funding-crisis?utm_source=feedburner&utm_medium=feed&utm_campaign=Feed%3A+AmericanLibrariesMagazine+%28American+Libraries+Magazine+Top+News%29.

[2]CILIP asks MPs to monitor library cuts[EB/OL].[2011-09-28].http://www.thebookseller.com/news/cilip-asks-mps-monitor-library-cuts.html.

nlc202309020825

[3][21]刘兹恒,黄红华.公共图书馆的生存之道[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1,(7):4-7.

[4]Save Kensal Rise Libraryl[EB/OL].[2011-09-28].http://www.savekensalriselibrary.org/2011/09/12/ french-national

-press-on-brent-libraries-as-dear-to-brits-hearts-as-fish-chips/.

[5][8]Current situation[EB/OL].[2011-09-30].http://www.publiclibrariesnews.com/p/useful-links-and-information.html.

[6][15]Friends of Gloucestershire Libraries group[EB/OL]. [2011-10-03]. http://foclibrary.wordpress.com/.

[7]政府削减资金,英国图书馆深陷窘境[EB/OL].[2011-09-26].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04e3970100otdo.html.

[9]Library closure threats spark campaigns across England [EB/OL].[2011-09-26].http://www.bbc.co.uk/news/uk-england-12239388.

[10]Plans to cut Somerset libraries considered by council [EB/OL].[2011-09-26].http://www.bbc.co.uk/news/uk-england-somerset-12000927.

[11]Nineteen libraries now under threat in Surrey [EB/OL]. [2011-10-03].http://www.thebookseller.com/news/nine

teen-libraries-now-under-threat-surrey.html.

[12]Use your library... because it’s on borrowed time[EB/OL].[2011-10-03]. http://www.thesun.co.uk/sol/homepage/features/3392979/Use-your-library-because-its-on-borrowed-time.html.

[17]Byfleet Library Action Group [EB/OL]. [2011-10-03]. http://www.byfleetlibrary.org/.

[18]Campaigners vow to continue vigil to save Kensal Rise library[EB/OL].[2011-10-03].http://www.kilburntimes.co.uk/news/campaigners_vow_to_continue_vigil_to_save

_kensal_rise_library_1_1091628.

[19]Voice for the Library[EB/OL].[2011-10-03].http://voicesforthelibrary.org.uk/wordpress/.

[20]Reasons for Public Libraries[EB/OL].[2011-10-03].

http://www.voicesforthelibrary.org.uk/wordpress/?page_

id=1812.

作者简介:陈一梅(1978-),女,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图书馆馆员。

英国莱斯特大学概况 篇4

所在位置:英国,Leicester

学校设置类型:综合性大学

创建时间:19

学历:本科 研究生 语言 网络课程 预科

学校性质:公立

学生人数:15495人

院校地址:Admissions OfficeUniversity of LeicesterUniversity RoadLeicesterLE1 7RH,United Kingdom

学校中文网址:

莱斯特大学 University ofLeicester 莱斯特大学兴建于1921年,作为英国红砖大学,大学以提供高质量的教学与研究课程而著称,具有极强的科研实力和卓越的国际声望。自建立以来,莱斯特大学以严谨、深入和高质量的教学以及显著的科研成果获得好评。

综合排名:14。

本科GPA:211大学82%;非211大学87%。

专业名称:1、Management, Finance & Accounting;2、Management。

语言要求:IBT90或者IELTS 6.5(各项5.5)。

英国玛格丽特女王大学院校概况 篇5

简介

英国教育同盟先容,爱丁堡玛格丽特女王大学于1875年创建于爱丁堡,以其优质的教授教养而享誉海内外,有权颁发英国学位。爱丁堡玛格丽特女王大学开设的课程主要涉及以下学科领域:商科、管理与信息、舞台艺术和保健,体现了该大学以职业和专业教育为重点的特色。爱丁堡玛格丽特女王大学可以授予文科学士、荣誉文科学士、理科学士、荣誉理科学士、研究生文凭、文科硕士和理科硕士等学位和文凭。大学还开设英语基础课程和预科课程。爱丁堡玛格丽特女王大学的办学宗旨是致力于向各行业提供有用的高等教育机会及研究成果。以下专业是本大学的强项:人文科学、管理、保健及相关学科。爱丁堡玛格丽特女王大学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每年有大批外国留学生从世界各地来大学就读各门课程。各国留学生对大学精彩的教授教养质量、良好的福利待遇等赋予了很高的评价。推举专业

饭店与旅游管理、国际饭店管理、旅游管理、营养学。地舆位置

爱丁堡玛格丽特女王大学()有三个独立的校园。科斯特芬校园距爱丁堡中央四英里,占地24英亩的校园一片郁郁葱葱。科斯特芬为爱丁堡玛格丽特女王大学的主校园,大学的大多数学术机构和行政部分均在此。因为申请就读本院的学生日益增多,爱丁堡玛格丽特女王大学在莱思建立了另一个校园,该校园颇具特色,让人产生真正的群体感。莱思是爱丁堡的港口。位于莱思路中央的盖特威戏院是展示爱丁堡玛格丽特女王大学舞台艺术的主要场所。爱丁堡市位于苏格兰东海岸,是苏格兰的首府,更是世界上最锦绣的都会之一,其杰出的学术水平、悠久的历史和渊源的文化铸就了这座城市独具特色的传统。从爱丁堡的国际机场腾飞,60分钟后就可到达伦敦。阿姆斯特丹、巴黎、布鲁塞尔、斯德哥尔摩、哥本哈根和苏黎士等欧洲城市都有直接飞往爱丁堡的航班。

有3,000多名学生在爱丁堡玛格丽特女王大学热情、友好和安全的环境中学习,品学兼优的教人员工努力工作,以确保各个专业的教授教养符合社会和时代的需要。

大学的举措措施包括计算机房、综合藏书楼举措措施、游泳池、球场、银行、商店以及修葺一新的宿舍楼。学校有一全天候的体育场,用于网球、足球、曲棍球和无挡板篮球。此外,学生们还可以使用爱丁堡的公共体育举措措施,包括专门为英联邦修筑的英联邦游泳池以及每年举办很多体育流动的梅多班克运动场。

崇仁教育概况 篇6

一、基本情况

崇仁,位于江西中部、抚州以西,历史上为“理学之乡”。元代“草庐学派”和明代“崇仁学派”均发源于此。全县总面积1520平方公里,辖7镇8乡,总人口35万。崇仁县教育局前身系崇仁县教育委员会,于2003年3月因机构改革而定现名。1949年7月,崇仁县人民政府成立后,设教育科,主管文化教育工作,1956年改为文化教育局,1984年将文化管理职能划出,教育与文化分开设局,单独设置教育局,1997年2月更名为崇仁县教育委员会。目前县教育局内设机构有:办公室、监察股、校建办、校安办、教育股、人事股、财务股、审计股等8个行政股室,辖教研室、高招办、中招办、电教仪器站、教育电视台、电大管理站、勤俭办等7个事业单位(股室),同时教育督导和教育工会等组织也一应俱全。现有机关、事业单位在职干部职工88人。经过五十年的苍桑巨变,全县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得到了协调发展,形成了门类齐全的教育体系。

县委、县政府始终把优先发展教育作为执政为民的基础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全局,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坚持“育人为本、整体推进;项目引领、强化保障;整合资源、促进公平;人才强教、提升质量。”的基本思路,紧扣三条主线,突出八个重点,实现一个满意,促进了全县教育工作呈现发展态势向上、内涵提升的良好局面。目前全县教育系统共有学校170所,其中完全中学2所,初级中学16所,职业中学、教师进修学校、实验小学、公办幼儿园、特教学校各1所,乡镇小学147所;2010年,中小学在校学生共64991人。全县在校学生6万余人,中小学教师3000余人。

二、主要做法

我县教育工作主要做法是突出“两个”重点、彰显“三大”特色、强化“四个”力度。

(一)突出“两个”重点

一是抓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始终坚持育人为本,把素质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推手。认真贯彻执行《江西省教育厅关于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以减轻学生负担为抓手,全面落实国家教学计划,以开齐、开足、开好课程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多让学生接触社会,感悟生活。将“减负”的规定和要求纳入教师考核范围,作为评职、评优、评先、晋级等方面的重要依据,重点学校还建立了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切实把学生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注重培养学生动手、创新能力,形成发散思维模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是抓好学校安全,实现安全零事故。我县学校安全工作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做到“三个全面覆盖”,实行全程责任监管,确保不发生事故。“三个全面覆盖”即:责任人全面覆盖、制度体系全面覆盖、安全硬件网络全面覆盖。建立了学校安全工作长效机制。县乡两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及各中小学都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机构,落实了安全工作责任制,健全了安全工作规章制度,完善了各类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县政府与乡镇政府、县教育局和学校、学校和班主任教师每年都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将安全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各学校、班级和责任人,使学校安全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狠抓了安全工作措施的落实,将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纳入学校办学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全县各中小学、幼儿园将安全教育作为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开设了安全教育课,做到安全教育教材、计划、课时、师资“四落实”,并通过校园广播、板报、讲座、安全小报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开展了各种突发安全事故紧急疏散演练活动,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学生自救自护能力;每学期定期组织学校开展安全大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进一步规范了学校安全工作台帐,全面启用了学校安全隐患台帐管理系统,对学校安全隐患整改工作实行全过程监管;县政府投入近100万元,在各中小学、幼儿园安装了电子监控系统,所有中小学设立专(兼)职保卫人员,配备警用钢叉、警棍、强光手电、辣椒水、防割手套等必要的安保器械,有效预防了犯罪分子伤害师生行为的发生;组织开展了“和谐平安学校”创建活动,全县所有学校都被评为“和谐平安学校”。开展了学校周边治安环境综合治理。每年由县综治委牵头,组织教育、公安、工商、文化、卫生、城管等部门,对城区学校及周边的小摊小贩、文化娱乐场所、住宿餐饮、违章搭建等进行集中整治,优化校园周边环境;开展 “安全进家庭、进社区”活动,构建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齐抓共管的安全工作网络;建立健全了教育信访工作机制,认真受理、及时回复群众来信来访,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维护了教育大局的稳定,为学校创设了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2010年,我县实现了教育安全零事故的目标。

(二)彰显“三大”特色

一是搭建“心育”平台,开展“校家同创”活动。我县“校家同创”工作连续多年位居全市第一。我们抓住领导是“校家同创”的核心要素,进一步完善了工作机制,形成“层层有领导分管,处处有教师主抓”的工作格局,加强了县二中、实验小学、巴山四小、郭圩中学、马鞍中学、三山中心小学等9个样本学校的指导,丰富工作内涵,创新工作特色。如县实验小学建立了“红领巾咨询室”、“ 红领巾监督岗”、“ 红领巾表扬室”等,邀请家长代表及校外辅导员进行监督,夯实“人生之基”,塑造健康人格;县二中建立了法律教育基地,开设了青少年模拟法庭,组织法律知识图片展,引导未成年人树立良好的法律意识,预防青少年犯罪。郭圩中学,开展了以“树木、树人”为主题的校本教研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勤工俭学,上山挖树苗,播种草皮,绿化、美化校园,让学生在劳动中体会劳动者的艰辛,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 品质。同时,我们还在全县组织开展了关爱报告活动、家长开放日活动、家访活动和教科研活动“四项活动”,实行资源共享。并且通过教科研活动,有效推动了全县“校家同创”活动的深入开展。

二是以育人为先,强化学生养成教育。我县德育工作十分注重养成教育,形成了 “六个一”和“5+1”的德育工作特色。引导青少年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明辨是非、美丑、善恶,为其立志立德引领人生航向。“六个一”,即一禁一倡,一贬一褒,一抑一扬。“一禁一倡”,就是注重贴近青少年生活,禁止歪风陋习,倡导美的行为。“一贬一褒”,就是贴近青少年思想,针贬丑恶现象,褒奖新风正气。“一抑一扬”。就是贴近青少年实践,抑制恶劣行径,弘扬真善之举。“5+1”模式即:要求学生每天做一件身边好事、每天对照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自查一次、每周召开一次主题班会活动、每月给亲人写一封信、每月参加一次义务教育,外加征集一套社会主义道德观新童谣、新诗歌。通过“六个一”和“5+1”实践活动,加强了对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培养了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和助人为乐精神,让学生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 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奉献精神,让他们从小懂得“感恩”社会,回报社会。如:县一中成立的“爱心社”、县二中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县实验小学的红领巾岗等,形成了我县德育工作新特色,全县养成教育呈现出“一校一工程,一校一特色”良好格局。

搭建德育工作平台,注重在实践中厉炼学生品行。全县各学校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如:在全县中小学生中开展的“涵养德行,培育爱心,做文明小市民”、“素质教育月”、“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全国第八个公民道德宣传日宣传教育活动”以及创“文明学校”、“文明班级”、做“三好”学生活动等。结合县情、市情、省情进行国情教育,立足本地乡情、结合家乡文化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先后在全县中小学组织开展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知识答题竞赛、“弘扬革命精神,树立科学发展观,打造活力崇仁”社会实践、“市情知识答题竞赛”等系列活动;组织力量挖掘乡土教育资源,如县一中建立了乡土教育馆,县烈士陵园建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今年,结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等主题教育,在学生中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精神,帮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从“说教德育”向“育心育情”的转变。我县的德育工作多次受到省教育厅的表彰。

三是拓宽“关爱”渠道,呵护留守儿童成长。我县进一步完善了“三项管理”;即留守儿童学籍管理、“代管家长”队伍管理和留守儿童成长管理。各学校还建立了“留守学生”心理咨询室,成立了意外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开通了“亲情热线”,建立了“留守学生”护送制度,坚持老师护送学生回家,把关爱送到学生家中,让“留守学生”感受到亲情。注重发挥好“留守儿童俱乐部”的作用,落实了“一对一”帮扶制度,帮扶了一批“留守儿童”,使之真正成为“生活自理,学习自主,行为自力,健康自强”的社会有用之才。同时,我们还通过县教育局牵头协调,与各乡镇、共青团、妇联、工会、关工委建立了关爱通道,实现了从“一家演戏”到“多方搭台”的转变。我县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经验多次在省、市德育工作会上进行了交流,受到社会广泛称赞。

(三)强化“四个”力度

一是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实现教育民生工程全覆盖。教育要持续发展,投入是保障。我县完善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教育经费不断增长。同时,加大了基础设施配备力度。为全县中小学配备计算机及多媒体设备。多方筹措资金,为全县中小学更新补充实验仪器、药品等,提高学校实验装备标准,改善了全县中小学实验教学条件。在严格规范各项资助资金发放的同时,切实做好免除学杂费、学生教科书费、寄宿生补助费及资助普通高中学生、职中学生和考入大学的贫困家庭学生工作,实现了教育民生工程全覆盖。另外,我们对全县孤儿按高中生400元每月、初中生300元每月、小学生200元每月的标准发放生活补贴。

二是加大校长和教师队伍建设力度,提升办学质量。

1、内培外学,引爆校长求变创新动力。校长队伍是基础教育的管理者和组织者,有好校长才会有好学校。只有校长首先具有创新理念和实践动力,才能使基础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落到实处。我们在抓校长队伍建设中,注重校长创新能力的培养,突出主题举办校长培训班,聘请专家教授、知名学者,从德育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后勤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管理、安全管理、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对全县中小学校长进行全方位的培训,以校长的创新能力、教研能力、管理能力的综合考评,替代传统方式的试卷考试,并通过考评,实行校长持证上岗。同时,组织校长到国家课改先进省市参观学习,让校长在自主中、选择中、交流中学习他人先进的学校管理经验。通过内培外学,引爆校长求变创新动力使校长学会了发现,学会了思考,敢于质疑求异,不囿于成见,勇于否定和批判。做到用脑去思考教育,用心去品味教师,用情去感化学生。

2、厚德增能,点燃教师的专业发展欲望。我县制定下发了《崇仁县教育局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强了中小学教师培训与交流工作。在全市率先开展了为期5年的“顶岗实习、置换培训”国培计划试点,分步实施了 “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远程培训”,搭建起专业人才“三格层次”——新教师“入格”培养,青年教师“升格”培养,骨干教师“风格”培养的平台,有效提升了教师队伍素质。狠抓了师德师风建设,深入开展以“廉洁从教,做人民满意的教师”和“如何做好一名班主任”为主题的“师德师风”学习教育活动,鼓励教师“爱学生、讲师德;爱学校,讲质量;爱岗位,讲职责;爱事业,讲奉献。”,构建校园的精神磁场。开展了教师允诺承诺活动,各级学校与教职工签订了师德师风承诺书,坚持师德评价以学生道德成长为标准,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使广大教师牢固树立起“以人为本,依法治教,以德治教”的新理念和以身立教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推动新教师从“入格”走向“升级”,我们组织实施了“名师工程”,组织名师、骨干教师送课下乡;开展城乡学校教师结对帮扶活动,帮助薄弱学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教学指导力度,组织教研员深入中小学听课、评课;邀请省、市教育教研专家,省、市名校名师来我县作讲座和现场送教,架起名师成长桥梁。

三是加大学校管理创新力度,促进学校和谐发展。根据农村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要求,全县教育系统实现了“队伍统管、经费统筹、工资统发”。在进一步完善校长负责制的基础上,对全县中小学教师实行全员竞争上岗,未位培训待岗。坚持逢进必考制补充新教师。同时,以推行绩效工资为契机,创新和完善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各中小学制定了符合本校实际科学合理的绩效工资实施方案,实行优教优酬,坚决消除平均分配的现象,有效调动了教师积极性,推进学校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1、创优教学管理。县教育局制定下发了《关于全面落实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意见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狠抓《课程计划》的落实。坚持以校本教研为载体,着力提高教师科研意识,积极引导教师将教学中的真实问题提炼为研究课题,总结新经验,提升科研成果。

2、创新学生管理。坚持以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为中心,全面实施柔性化管理。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在全县中小学生中推行“自我”管理,把学校办成学生成长的乐园。并在每学期,分类对中、小学新生实行“特别教育计划”,即在各级学校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月”活动,帮助和引导一年级学生尽快实现学习和生活的关键性转换。同时,不断完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生一日规范》,切实加强寄宿生的管理。用严格的制度管人,以优良的品质引领人。

3、规范收费管理。为规范财务管理,加强财务监督,我县进一步规范学校资金的运转,提高学校资金的使用效率。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规定抓好中小学收费工作的落实,实行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公示制度;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校长为学校收费第一责任人,每年与各学校签订《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实行责任追究制,有效规范了教育收费,杜绝了各类乱收费的现象发生。

世界远程教育发展概况 篇7

远程教育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英国,这种新型的教育方式迅速蔓延欧美和世界,成为突破传统教育的尖兵。纵观各国远程教育的发展,影响世界远程教育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为远程教育的产生、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方便廉价的邮政、铁路运输工具的产生导致了以函授为标志的第一代远程教育;具有广袤覆盖面,花钱省,且传播快速的广播、电视带来了第二代远程教育;而以Internet为核心的高速、互动、声图并茂的网络技术又使世界产生新一代的远程教育。

(二)世界经济发展和世界各国对人才的渴求,特别是对大众教育的企望以及对教育、人类自身素质的要求是远程教育产生、发展的核心动力

当今时代的特征是合作与激烈的竞争并存。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人与知识,因此各国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只有通过教育构筑知识基础,培养有知识的人,这样社会才能自立、持续发展,才能具有竞争力。终身教育有力地促进了教育观念的更新,更贴近社会生活,实现教育功能的最大释放,创建一个学习型的社会。而远程教育在终身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现代远程教育自身的特点适应了现代社会的需要

现代社会需要终身教育,而终身教育的所有特征一直是远程教育几十年来的特征:全球化、个别化、工业化协作、满足不利人员、移动性、快速的交互与反馈、比其他的办学形式便宜,技术和教育紧密联系等等。这种教育方式的一系列特征已经表明它应是各国在21世纪为国民提供终身教育的第一选择。100年来具有终身学习特征的远程教育也是21世纪进行终身教育特别是大众教育的最佳方式。

二、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特点

当今世界的远程教育主要体现出以下几个值得关注的特点:

(一)巨型大学(开放大学)在远程教育中扮演重要角色

过去30年,远程教育有了巨大的发展。以远程教学为主要使命的,被称之为“巨型大学”的大规模的开放大学成长为高等教育的领导者。远程教育大学构成了高等教育院校中的一个特定的类型。巨型大学的实践表明,大规模的应用技术可以使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和扩大教育机会同时实现,并由此开创一场教育革命。

当今国际社会有11所院校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事务助理总干事约翰·丹尼尔确认为“巨型大学”,它们包括中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法国国家远程教育中心、西班牙国立远程教育大学、南非大学、韩国国立开放大学、印度尼西亚的特布卡大学、英国开放大学、印度的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伊朗的帕亚莫·努尔大学、泰国的苏可泰·探玛提开放大学和土尔其的安那都拉大学。

创建于1958年的土耳其安那都拉大学实施了世界上最成功的远程教育计划,被许多院校视为样板。本世纪初,安那都拉大学开始招收大学毕业生,但不要求他们参加必要的大学考试。学校把这种选择叫做“第二大学”。超过15000名的大学毕业生通过这种方式参加到这种方式中。巨型大学(开放大学)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见表1)

(二)远程教育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满足不同人群的学习需求

个别化教学是远程教育中的一张王牌。同一学习群体中学生能力水平的参差不齐和无视学生个体能力、水平的差异,应该被认为是传统教育所固有的顽症。与此同时,传统教育或普通的成人教育也无法满足一些特定人群的学习需求。远程教育在这一方面突显出其无可比拟的优势。例如美国第一网络学校凤凰城大学在线通过远程教育的手段向远在海外的军队学员提供教育。目前,该所大学已在欧洲设立了15个代理,韩国设立了6个代理以及在日本设立了3个代理部门向美国驻海外陆军、海军、海军陆战队、空军、海岸警卫队等不同的军种提供远程教育。

(三)政府部门在远程教育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

可以用于教学过程中的技术有许多种,但从价格、速度、覆盖区域和接受的容易程度,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等方面综合考虑,多数国家都优先选择了基于因特网、局域网和ISDN的网上远程教育。各国政府都注意抓住通讯技术进步给全民教育带来的难得的机遇。例如,巴西教育部在1997年专门设立了远程学习司,制订了全国信息教育计划,联合部内普教、高教、职教等司局共同实施,其目标是建立200个教育技术中心,培训40万名中小学校长和教师。

几乎所有的国家都认为,发展远程教育不是政府一家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政府部门、非政府组织、联合国机构、电信公司、大学与研究机构、私营企业、地方团体和金融机构的紧密合作。

(四)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仍具有一定差距,远程教育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广大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经济、社会等各方面与发达国家都有一定的差距,但在远程教育方面,发展中国家正迎头赶上,特别是在硬件建设方面,有些较发达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不大。比如,法国也只是在1997年才拟定了旨在鼓励教育系统应用新技术,适应信息社会的政府行动计划的总体框架。而为法国教育和研究机构提供互动多媒体服务的空间系统评估试验目前仍在实施过程中。

发展中国家的水平不尽相同,但共同面对的最大问题是资金问题,不管是开办职业培训还是设立虚拟大学,目前发展中国家远程教育的专业科目设置还不广泛。比如秘鲁,在普教中只是先开展了“三年制初中数学”并拟将该课程扩展为“虚拟数学课堂”;在大学层次,也只是开发了“辐射”、“电话系统”、“光缆通讯网络”等为数不多的课程。而头号发达国家美国,远程教育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仅国家技术大学就能提供13个专业的硕士学位。

三、世界远程教育的发展趋势

随着远程教育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它的未来也倍受关注。总的来说,远程教育在世界范围内有以下几个明显的发展趋势:

(一)远程教育方式在传统教育系统中得到更广泛的运用

现代社会中知识更新加快,信息传播的作用增强,使教育需求日益扩大。各国政府已经认识到了教育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受过教育的个体成为促进国家发展的知识劳动者。在这个竞争日益激烈的世界中,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国家有丰富的拥有知识、受过教育的人力资源才能够生存。基于这一事实,许多国家进行了教育体制改革,从传统的精英型系统向更为开放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以为未来社会的稳定奠定基础。

尤其在高等教育领域,有证据表明,改革推动了远程教育向传统教育机构的发展。许多大学已成为双重模式大学,既有传统的也有远程的教学系统。例如泰国,继续教育和校外教育是泰国的大学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在澳大利亚,多数大学目前都招收校内和校外学生,大量采用远程教育方法为非传统院校的学生提供教育,而在新西兰,高等教育委员会近期通过了3400万新元的在线教育和高等教育改革项目,将在今后投入3400万新元实施24个项目,开展在线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革新。

在知识广泛传播的过程中,这些远程教育项目还将大众传媒引入高等教育领域,作为传统学习方式的另一选择,远程教育的深远影响使得它成为传统大学的一个稳固特征,甚至使传统的学习方式也被置于公众的监督之下。

我们现在目睹了社会对大众教育而不是精英教育的强烈、持久的需求。尽管两类教育各自的优点还可以讨论,但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扩大教育机会的手段,很明显会胜过——如果不是取代的话——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而取得主导地位。

(二)远程教育中高技术的作用日益增强

下一个十年里,开放大学将采用更为复杂的教学传递系统,利用一体化的媒体和先进技术,从而以更高的效率使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电子媒体在强化和使远程教育系统多样化方面将发挥尤为重要的作用。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会看到各种知识媒体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如个别化学习、视频图书馆、通过卫星的电视直播、电子学习等,所有这些教育能够更开放地面向社会各阶层成员。在利用未来技术的知识媒体支持下,终身教育的理念将成为现实。

(三)远程教育机构间网络逐渐形成

当前,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得国家间、地区间的国际(或区域)性远程教育机构合作网络的建立成为可能。一个具体的例子就是美国国家科技大学,它有许多大学和产业组织的参与,利用先进的电信系统联为一体。在主校由一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进行的专门讲座可以通过卫星实时传输到几百里之外的其它校园,让那里的成千上万的学生同时收看。中美俄环球科教网络于2004年1月12日正式开通,这是第一条贯通北半球的支持先进科教应用的高速环状网络。它利用光缆直连的方式,从美国芝加哥节点出发,穿过大西洋和欧洲大陆阿姆斯特丹节点,到达莫斯科节点和俄罗斯科学城,穿越西伯利亚进入中国并到达北京节点和香港节点,再穿过太平洋经美国西雅图回到芝加哥节点,形成一个闭环。该网络的建成将惠及众多领域的科学研究,支持三国乃至全球的科教应用,我们期待着这样一个网络能给教育系统带来新的发展维度。

由于信息技术正在将这个世界缩小为卫星和传真机器,各国社会、文化及经济的迅速国际化是不可避免的。在这一国际化趋势影响下,我们也将看到各种新的教育方式的出现,并成为使社会、文化和经济背景不同的人们联系的手段。

(四)远程教育全球化趋势明显

当今,远程教育形成了全球化趋势。在这一趋势下,远程教育的国际竞争和院校合作正在加强。一些著名的远程教育系统已经实行了全球教学,如法国国家远程教育中心1999年已在190个国家拥有了3万名学生。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的远程教学大学正在将他们的教育扩展到亚洲地区。一些亚洲地区的远程教育大学也正在使它们的教育地区化或国际化,如中国澳门的亚洲国际开放大学正在香港和内地寻找教育市场。马来西亚的电子通信大学已经有欧洲、非洲和亚洲的学生注册。印度的英迪拉·甘地国立开放大学已将其课程发送到波斯湾和印度洋地区,并计划为尼泊尔、马来西亚、南非和美国提供课程。

上一篇:描写父爱母爱的名言下一篇:关于阅读的作文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