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阅读能力方法(推荐9篇)
一、激趣引导,热爱读书
广泛兴趣会促使人们去接触和注意各种事物,获得广博的知识,为成才创造有利的条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学生来说,兴趣是阅读的第一原动力,只有对课外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他才会积极主动地去阅读。他们渴望读自己喜欢的书,其出发点主要是满足自己的兴趣需要。它初始是没有十分切实的目标的,不是为了完成某一个真切的任务而去读书。读书的心得是在熏陶渐染中获取的,读书其中,得乎其外,在于读者本人的感悟。读书的功用主要在于获取生活信息,满足个人情趣。至于思想认识和写作水平的提高则要在阅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日渐长进的。因此,在最初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阶段,必须淡化课外阅读的目标要求,让学生自由地读书,愉快地读书。平时我很注重观察孩子们的读书动向,经常对于一些喜欢看书知识面广的孩子进行表扬,请他们向同学们介绍读书经验和收获,利用小学生好胜的心理激励不太爱看书的孩子向他们
学习,向他们挑战,成为知识渊博的人,这样做渐渐把学生引入课外 阅读这个知识乐园。
然而,在日常教学中,很多教师是把课外阅读的目标定位在“提高思想认识、提高作文水平”上,于是把课外阅读处理得像课堂教学一样,要求明确,目标一致,学生完全按照老师的意图,在规定的模式里读书,用一种要求、一种方法,去达到同一个目的。学生为完成任务而读书,个人的阅读兴趣被扼杀,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充分的展示。
二、开放阅读内容,增加阅读量
大部分教师都是硬性地规定课外阅读内容,惟恐学生受到污染,使学生丧失了阅读选择的自主权。其实,课外阅读具有开放性,只要内容不是鼓吹暴力、淫秽、反动的,学生都可以读。读什么书,怎样读,应由学生自己决定,教师不要限得太死。儿童的阅读兴趣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转移,动画——童话——科幻——纪实,等等。学生所以青睐它们,是因为它们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在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上,老师的指导作用应主要体现在“导”上,而不是“禁”。要引导学生按照个人的需求,自主挑选精品,摈弃糟粕。积极的办法是教师要研究小学生的阅读心理,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摸清学生的阅读取向,开拓学生的阅读领域,在更大的范围内开列更多丰富的书目供学生挑选,如: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安徒生童话》、《红岩》、《上下五千年》、《十万个为什么》等等。
然而,对于身处农村的大多数孩子来说,要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我曾经在班上做过一次课外阅读调查,要求学生写出自己有多少本课外书籍。调查60个学生,能列举10本以上的课外书籍的一个都没有。甚至有两个学生一本都没有。学生唯一能列举的大多是《作文大全》、《小学生优秀作文选》、《小学生同步作文》之类的作文辅导书。这都是学生买来模仿写作文
用的。只有少数学生列举了《十万个为什么》、《天天都有新童话》、《天天都有新寓言》、《故事大王》等书目,此外,还有一些卡通连环画。二是课外阅读的时间少。课堂上的阅读时间肯定没有,放学后不是被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占去,就是由于处理不好学习、读与玩的关系,白白地浪费了时间。针对以上情况,我首先发动全班同学积极捐出自己的藏书,由专人负责保管、借阅。其次,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从有限的时间里挤出一些来供课外阅读用。比如,每天中午从吃午饭到下午上课有一个半小时,我就让学生每天中午抽出至少半小时的时间来读课外书。这样一来,既扩大了阅读范围,也保证了足够的阅读时间,增加了阅读量。
三、课内外结合,教会读书方法
由于学生缺乏阅读方法,尽管阅读有一定的量,但是阅读收效不大,不是读了就忘了,就是读后无所知,无所获,或者是一知半解。可针对学生阅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指导,教给阅读方法。首先,要求学生阅读时备好《新华字典》和一本“摘录本”,生字生词查字典,好词佳句摘录下来,做到“看书必动笔”的习惯。让学生牢记“初读——细读——精读”三部曲。一个阶段后,大部分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读书习惯,阅读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其次,可利用课堂指导课外阅读,用课外阅读中获取的大量知识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如学习《赤壁之战》、《田忌赛马》后指导学生读《三国演义》、《孙子兵法》,使学生从课外书籍中更全面地掌握课文内容。也可在上新课前让学生去看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书籍,如在学习《月光曲》前,让学生从课外书籍中去查一查贝多芬的有关资料,这样既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又深化了课内教学内容。
充分利用阅读课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水平。课前教师先将学生课外阅读中获取的知识分门别类,再提出相应的阅读要求,采取讲故事或交流的形式,让学生掌握读书的方法,让他们真正读有所获,读有所成。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应该是泛读、精读结合,泛读求广,精读求深。泛读指广泛地读,大概地读,不求甚解,各取所需。精读指去粗取精地读,读透读通读烂几部基础书;也指精益求精地读,读出问题,读出灵感。在高年级阅读内容中,泛读占了四分之三,由学生自行选择读物。精读一般由教师指定读物,以求深、求细为目的,潜心精读,反复品味,从书中吸取营养,并养成严谨认真读书的好习惯,一生享用不尽,具体做法是:教师简单介绍作品的作者、时代背景、写作技巧;然后学生阅读作品,做读书笔记,写读书体会;最后全班交流讨论,教师点拨激励,师生共同总结。只有精心读书,才能做到边读边思考,把阅读变成寻找真理、辨别是非、增长知识的积极思维过程。
四、活动运用,有效促读
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是培养青少年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
1、读说结合,加深语言行为的理解。
作者表情达意,体现在具体的文章之中,有的比较含蓄。要使学生领会文章内容,受到思想教育,必须反复阅读。积极讨论交流,从读中悟出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交流加深对文章的语言行为的理解,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比如:在一节阅读课上,有一位同学讲述了她课外看到的一个故事:一位母亲抱着生命垂危的孩子到医院治疗,由于交不够治疗费,医生拒绝给孩子治病,正当这位母亲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有一位好心人主动帮助了她,最终孩子得救了。听了这个故事后同学们反应强烈,围绕这个故事展开了讨论,有的说:“这些医生太没有职业道德了,如果我是医生绝不会那样做。”有的说:“听了这个故事后,我们应该向那位好心人学习,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应该主动热情地去帮助他们”„„学生在讲述、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比如:还可以开展“地理知识竞赛”、“自然之谜”讨论会等等。
2、读写结合,让学生在综合训练中变式理解。
写读书笔记是提高阅读质量的有效措施,我们要求学生采取日记、周记或读后感等多种形式写读书笔记。其中必须写出书中不足的地方,书中写得好的值得借鉴的地方,即便是三言两语也可以。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对读物的分辨鉴赏能力,也可以为开展书评、影评等活动打下基础。
综上所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与提高,不是靠听来的,而要让学生亲自参与到阅读实践中去。繁琐呆板的章法分析,古怪生癖的文字游戏,没完没 了的词句抄写是无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我们必须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实行开放式语文教学体系,让学生的语言发展有一个广阔天地。
一、渗透速读与巧读方法,帮助学生加快阅读速度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十分必要。首先,通过快速阅读,可发展学生智力。因为在快速阅读中,学生需要经过理解、思索、想象与记忆等思维活动,提高阅读速度,以提炼出更多信息,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敏捷思维与反应力,从而发展学生智力。其次,速读可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取更多知识,尤其是课外阅读,可开阔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再次,速读可提高学生语文表达能力。因为在阅读时,学生会逐步提高阅读速度,收集更丰富的词语,而词汇知识又是语言表达的基础。所以,速读可发展学生表达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语文阅读量也逐步上升,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渗透速读方法, 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1)逆向式讲读。如教学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时 ,在阅读前, 教师可引导学生先分析篇末内容, 而后阅读文后思考题。一般而言,篇末内容的概括性很强,通过对其分析,学生可提前把握文本主旨。这样,通过逆向阅读,可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主旨的基础上,在文后问题的驱动下,更有目的、更有针对性地发掘课文难点,把握文本细节。这样,可促进学生逆向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跳跃式讲读。即跳读,不再是逐字逐句阅读。这就要求教师注意分析文章结构,把握课文脉络,突出重难点,逐步引导学生快速理解文本。一般而言,该阅读技巧适用于内容冗长繁杂而情节曲折迂回的文章,以帮助学生快速梳理文章脉络, 提炼所需信息, 训练阅读速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二、指导细读与会读策略,引导学生把握阅读方法
在小学阶段,学生在认知与思想上缺乏独立性,难以快速辨别真假,同时学生意志力与情绪方法缺乏稳定性,因而在阅读学习中,学生有时注意力不集中,无法细致分析课文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采取有效策略培养学生思维积极性,提高思维准确性。如分析文本时,教师可提出启发性、引导性 思考问题 ,鼓励学生 研读文本 细节 ,发掘隐含 信息。对于疑难问题,还可引导学生讨论,以突破难点,把握语篇深意。
三、注重精读与多读训练,指导学生丰富知识积累
在小学阶段,学生通常有较为活跃的思想、不稳定的心理特点,若教师只是单一、反复地分析课文,那么学生会感觉学习太过枯燥乏味,缺乏学习兴趣,影响阅读效果。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精讲多读,换言之,教师需要注重朗读,放手让学生完成思考任务。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指导者与启发者,教授学生阅读与分析方法,适时点拨学习难点。这样,可发挥学生主体性,使其自主阅读与朗读,自主思考与感悟,研究文本细节,发挥想象联想,入情入境,从而深刻理解文本,加深知识印象;可培养学生自学意识,激发学生阅读热情,并让学生学会分析与解决问题,活跃课堂氛围。
四、强化朗读和背诵能力
无论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归根到底就是通过阅读,将字、词、句、段、篇搞清楚,掌握必要的字、词、句,了解文章的篇章结构。要达到以上目的,关键在读,阅读一般分为朗读、默读及背诵。朗读主要是为了加强对节奏、语感的掌握,体会作者的感情;默读是消化的过程,在默读中可以更用心地对原文加以感悟,把握作者情感动向;背诵是小学生的基本功之一,也是积累语言的重要方法。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背诵训练,教给学生必要的背诵方法。
五、在阅读中培养学生欣赏能力
学生有没有欣赏能力,直接关系到对课文内容、思想、感情、意境、情趣的理解、体会。作者写文章是通过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如果我们没有一定的欣赏水平,那么再精彩的文章也不会读出味道。所以,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是主要任务之一。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呢?第一,要引导学生用心体会作品。联系创作背景,体会作者当时写这篇文章的目的、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只有这样才能深刻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第二,要善于联系实际。许多知识都有内在联系,如在阅读教学中,巧妙地组织这些联系,从知识的联系中发展学生思维,对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有很大帮助。第三,培养学生想象和联想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想象丰富,不仅可以更充分、更深刻地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寓情于景,而且可以启发学生进行艺术再创造。小学课本中的许多文章属于形象文章,形象文章要用形象方式读。通过想象,把话变为画,让学生头脑中浮现出优美意境。这样,就能更好地拓宽思维空间。
六、训练字词,强化阅读基础
字词是学生能够自我阅读的基础,所以,语文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要强化学生的字词训练,小学生不认识的生字很多,我在教学中清除这个障碍的做法有:一是教会学生部首查字法和音序查字法,依靠字典认识生字,理解字义;二是随时请教父母和老师,先知读音再辨其意,循序渐进地解决问题;三是重视平时的组词训练,联系词语的意思理解生字。
阅读教学是整个语文教学的基础。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切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使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成为目前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培养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判断”“自己的心得”“自己的疑问”,让学生在阅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一、阅读目标要有层次性
为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阅读需求,教师制定的目标要有层次性。目标可分上、下限目标,如有必要,上限目标还可分层次。其下限目标是要求人人都能达到,而上限目标则鼓励学生去自由超越。如在学《劳动的开端》的“第一天挑煤”时,笔者制定的情感目标是:下限目标能感受“我”在挑煤中所受的苦难(这一目标针对全体学生而定,主要通过读悟课文的重点段得以达成);上限目标能透过“我”回家后与母亲的对话,揣摩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写话的形式领会“我”的坚强与母亲的痛苦。在上限目标中,“领会‘我的坚强”与“领会母亲的痛苦”又是两个层次,通过选择写话内容来鼓励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目标。
二、让每个学生都与书交朋友,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
首先,语文教师要解放思想,摒弃那些阻碍学生发展的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从封闭沉闷的繁琐分析中走出来,彻底解放学生的头脑、手脚,开放课堂、教材,教学向课外延伸,向社会延伸,向各种传媒、电子网络延伸,使之与社会发展、知识巨增相适应。
其次,儿童在进学校读书之前几乎“读得懂”所有“说”出来的书,对书的“听”的兴趣往往会迁移到“读”的兴趣上来。因此,语文教师一方面在课堂上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另一方面应充分利用录音机、电视等视听媒体多让学生“听”书,从而诱导学生早读书、多读书。
第三,语文教师要尽量多的向学生推荐一些中外优美的文学名著,让学生在自我阅读中,感受到文章所创设的情境的美及语言的魅力,让学生觉得阅读是一种美的享受。讲《荷叶圆圆》时,我打开幻灯,出示荷花的画面,简介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荷花,在美丽的荷花塘的风景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优美的形象刺激着学生的情绪,影响学生的情感活动,从而产生相应的情绪、情感。
三、朗读方法引导
训练模式是:初读感知语言——再读品味语言——三读领悟语言——四读运用语言,让整个课堂充满琅琅的悦耳读书声,在读中还语文以生命、活力。“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些说的都是朗读与理解的关系;诵读的具体方法;配乐朗读、集体朗读、个别朗读、两人对读、男女对读、分小组读、表演朗读、多人交替读、常速读、快读、慢读、轻声读、高声读、竞赛读、接力读、模仿读、限时读、自选读等,学生读得有声有色、有滋有味、摇头晃脑、自我陶醉、身受感染,读之以情、读之以趣、读之以理、读之以思、读之以法,在读中领悟语言学习的乐趣。
四、坚持每周一堂阅读课,做好阅读后的讨论
首先,每周一节的阅读课必须保证,小学生,特别是农村的孩子,由于条件限制,阅读量不是太大,除了优秀作文和优秀日记外,课外阅读几乎是个空白,这就影响了他们的思维空间和视野。在每周的阅读课上,向图书室借书让学生看,鼓励有书学生将自己的书带到学校和同学看,并建议其他学生多买书,多看书,想办法借书看。这样一来,学生看书的兴趣越来越浓厚,每周一到阅读课,就迫不及待地拿出书来看,就连课外时间,只要写完作业,就开始看书,养成了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
其次,阅读后要交流,在每周的周末,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对学生一周的阅读情况进行总结、反馈,先让学生汇报阅读的书目,然后说说书的大概内容,说说自己的感受,最后我再加以总结、评价,并让学生把感受写在日记中,就是一篇很好的读后感。
然后,在上课之前,布置学生自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汇报预习情况,多说,提问,并讨论,这样不仅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拓展了思维,使学生能主动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最后,教师要参与到阅读中。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是只要求学生阅读,自己也要阅读,选一本书,和学生一起阅读,看完了,向学生介绍自己的阅读书目和阅读感受,这样,无形之中,就耳濡目染地影响了学生的阅读习惯。
天祝县朵什教育辅导站中心小学吴红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能较熟练地运用读书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小学语文教学的编排在内容和数量上都受到局限,一个学期单靠教材上的十多篇课文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阅读需要,这就需要大量的课外文章来补充“营养”,但学生如何来阅读课外文章呢?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内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语感,传授学法,培养学生掌握、运用阅读方法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笔者根据教学实践介绍以下几种读书读书方法。
一、问题法。
读书时带着自己渴望解答的问题去读,边读边思考,达到基本上读懂课文的目的。如在教学《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篇看图学文时,教师可在上课前几分钟让学生观察课文插图,引出疑问,如①这幅画描述的是什么年代哪个国家的纤夫生活?②纤夫们是心甘情愿拉纤的吗?③他们拉纤的动作、表情怎样?等等,让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课文,使学生不盲目、有目的的读。这种“问题法”,在我们班级也实验过,学校布置学生出一份关于“庆祝建国 80 周年”的手抄报,由于小学生对于“团”的了解不深,不懂得“建团”的历史意义,他们无从做起。于是,我拿给学生一些关于“团”的材料,让学生带着哪年哪月哪日诞生了团?建团有何意义?等问题,阅读之后,同学们对于“庆祝建团”这个概念理解得就比较透彻了,做起手抄报来也就有章可循了。
二、移位法。
课外同步阅读既是教学的一种补充,也是向纵深阅读练习的一个过程。教师在选择课外读物给学生阅读时,应该根据所教文章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让学生不知不觉地在移位中获得知识。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后,学生体会到了作者通过合理的想象,虚构出如此感人、逼真的童话故事,让学生了解到小女孩五次擦火柴、看到种种幻象等都是作者的想象,这些想象都是很合理,符合小女孩的现实处境和她当时的心理,但学生只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未必能够体会到“展开合理理想象”写作的重要性。这时,教师就要适时推荐《安徒生童话集》、《格林童话集》等给学生阅读。又如在学完古诗后,可选读《唐诗三百首》。在学习《桂林山水》后,可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一些写景的文章给学生阅读,使学生真正掌握抓特点描写景物的技巧。这样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才能有效地提高阅读能力。
三、勾画、摘录法。
中国有句古话: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勾画,画出本课生字词,并注上音;画出重点词语和句子以及自己喜爱的词句;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并注上符号。通过阅读,在课本上留下自己“钻”过、“爬”过的痕迹。当然,阅读时也要对必要的词句等作适当的摘录,如丽词佳句、难词难句、文章主旨等,逐步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如在阅读《桂林山水》这篇课本时,可把文中的优美词句摘录下来:“波澜壮阔的大海”“峰峦雄伟的泰山”“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危峰兀立,怪石嶙岣”等。做读书笔记正所谓是:“养兵千日,必有一用”。《针眼里逃出的生命》的作者李凤杰这样介绍自己的成功之由:当他写完这部中篇小说后,觉得精疲力尽,修改不下去。于是参加了陕西省作协举办的读书会,花了三个月工夫,专门读书,把屠格涅夫的《猎人笔记》速读了三遍,分析、体会、写笔记。后来动手修改自己的作品,奇怪地顺手和轻松,很快达到出版水平,并在全国儿童文学评奖中获了一等奖,可见在阅读时勾画、摘录、做笔记的重要性。如果大家掌握并运用了这种阅读方法,长此以往,肯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四、“眼看心到”的默读法。
默读是语文学习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之一。新大纲中规定从小学二年级起开始默
读。默读跟朗读不一样,朗读讲究“三到”,即眼到、嘴到、心到;默读只讲究“两到”,即眼到、心到,默读时只能用眼睛看,不能用手指着字一个一个读,更不能读出声来。要求较高的默读,要做到边看边思考,而且要有比较快的速度。边看边思考,就是要把每句话、每段话的意思看懂,读完一段就想一想,这一段大意是什么,最后把大意连起来,概括出全文的主要内容。如阅读《小青石》这类课文,篇幅较长,内容又浅显易懂的,多采用默读的形式,但只了解主要内容还不够,还要再深入地想想,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语文特色。阅读课外中长篇小说,一般也采用“眼看心到”的默读法,学会这种默读法,要靠平时经常地训练,认真地训练。读书的速度快了,获得的知识多了,写作水平也就随之提高了。古人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正是这个道理。
五、笔记法。
统编新语文教材的教学目标中,语文阅读能力提高了一些,要求学生们保持阅读的习惯。其实现在语文学习阅读,也是希望以阅读这个方式去培养小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学习习惯。家长们都很关心阅读相关的学习,也会找我沟通该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不少中小学也开展了阅读课、图书角,在语文老师的带领下,每周都会有阅读故事、文学著作的课堂训练。家长们也都能明白一个道理,多看书和多阅读有关联却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三四年级的语文学习,以拓展想象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为主。开始接触童话、寓言故事等文学形式。我们老师也会教学生如何来写出想象力故事,建议同学们多看看故事书等积累一定阅读量。三四年级的学生识字量已经可以来独立阅读文学作品了,正式培养阅读兴趣的好时机,四年级的孩子喜欢看童话故事说明孩子对想象力故事有一定的兴趣,可以鼓励和支持。不过,阅读也要分类,除了看童话还应该看什么类型的书呢?
1、 科普类的图书,比如《十万个为什么》
三四年级的孩子,心智发育逐渐成熟。开始对世界好奇,初步建立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也就是这个阶段,我们常常会接收到孩子发出的“为什么”的提问。所以多看科普类的图书,增长知识的同时,也有助于孩子去自己探索,培养独立思考的好习惯。孩子对新鲜事物有探索,也能从此类书中培养出阅读的兴趣来。
家长也是比较喜欢给孩子购买科普类的书,买完了就让孩子读。其实科普类的书是最适合亲子共读的,我们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家长不能嘴上说说。平日里和孩子一起阅读,看看儿童的文学,了解孩子的精神世界,少刷一点手机,和孩子一起讨论读过的书,涨了哪些知识和常识。这样的阅读方式,比监督孩子写作业或者强制他们每天读多少页文学作品要有意义,
2、 故事类的图书,童话、寓言、名家散文
四年级的语文需要开始做一些阅读与理解的训练了,那么如何跟阅读中的故事产生共情,读完了有什么样的感受,这个需要孩子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对组织语言有一定的掌控力。尤其是在看了童话书、故事类的书以后,要学会复述。复述就是对故事的理解进行自我消化和重组,用另一种表达方式来解读。在语文考试中,四年级阶段比较喜欢去选取一些名家散文,其中不乏民俗、回忆、有趣的内容,从中来考核学生们的理解力。
多读一些寓言故事,可以接触到一些质朴的哲学启蒙。我觉得我们的小学语文缺乏哲学的教育,所以会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加一点哲学教育,让孩子们去理解一些故事中的哲学和道理,是有助于在考试中去快速分辨关于主题表达内容的题型。并且寓言故事、童话、名家散文小故事这类文学体裁是非常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的。多买一些这样的书阅读,对培养习惯、家里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阅读不是抱着一本书翻翻书页就可以了,阅读还包括分享、理解、培养阅读思维等等。
3、 作文辅导类的图书,范文、素材积累等
我国在20世纪20至40年代就有学者潜心于语文阅读能力结构的实验研究,其中,叶圣陶先生是突出的代表,他把阅读归结为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拜读了他的著作《论国文精读指导不只是逐句讲解》后,不禁对“阅读能力”这个词产生了质疑,何为阅读能力?何为阅读能力的结构?
在大学老师的指导下,我搜集了大量的理论资料,发现在1991年国际教育协会才决定把“阅读”和“语文能力”两个词语连在一起,称作“阅读能力”。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在我的教学中总强调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然而,何谓阅读能力?我认为,应该是读者理解及运用语言的能力,真正的阅读应该是从各类文章中构建意义,透过阅读学习,参与社会活动,并享受阅读的乐趣。
拜读了顾晓明的《阅读的战略》后,我思索良久。其实在阅读活动的自然进程中,阅读能力经历了五个阶段:阅读感知力、阅读理解力、阅读鉴赏力、阅读迁移力、阅读创造力。阅读感知和理解能力属于基础层次,阅读欣赏和评价能力属于深化层次,阅读迁移和创造能力属于目的层次。它们组成了一个系统的系列,显示了阅读能力由低到高、由简到繁的发展过程。而此时,我发现自己已经站在某个高度,看到了我前所未见的“阅读”。
那阅读理解能力又指什么呢?我喜欢在读书的时候不断钻牛角尖,不断地自问、追寻。在回忆自己的读书经历后,我认为,所谓理解就是指读者能够把由文字写成的 篇章在头脑中建构成情境,这种能力便可称为阅读理解能力了吧!文章总是由词汇按着语法组成的,中文系毕业的我对这句话不难理解。在读者阅读理解的过程中,难点就在于把握文章的字面意义时,理解文章的词汇和句子。就拿我的阅读理解经历来说吧,“红”字,“红衣主教”、“红皮书”的“红”指事物的外观;“红白二事”的“红”已从感官概念融合到对行为、风俗的描述;至于“红利”中的.“红”已无法再用感官理解了。
阅读理解能力的最重要的体现就是综合并解释 篇章。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如何将抽象的理论运用到不断生成的教学活动中去,这对我来说是个十足的考验。说明与记叙是学生最常接触的两种文体。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说明文可采用分析结构以把握主旨的阅读方法,而记叙文体则可以分析文体来掌握要义。比如说一个叙事的故事,一般由四个环节构成,在这里我就以小说《鲁宾逊漂流记》为例。其一,背景介绍故事发生的时空和人物,一方面让读者能借此建立与真实生活对应的情境;另一方面也为故事的目的设定了条件,让目的成为可能。《鲁宾逊漂流记》在故事的开头介绍的鲁宾逊在现实中肯定是有原型的。其二,目的是故事的核心,理解故事,首先就要了解主角在故事中所要达成的目的或要解决的问题,作文故事发展的动机。《鲁宾逊漂流记》中的主人公的目的就是立志于航海事业。其三,方法是故事情节的发展,主角想方设法要达成目的,过程中主角或获别人帮助,或遭他人阻挠,由此衍生出十分复杂、离奇的情节结构。《鲁宾逊漂流记》中主人公的航海事业遭到了海难,于是便有了荒岛求生的离奇情节。其四,结果交代主角能否达成目的,以结束故事,读者把故事投射到自己的生活世界中,由此来解释故事的主题。《鲁宾逊漂流记》中主人公经历了很多挫折和困难后重新回到以前的生活,“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根据故事所投射的内容有了自己的心得体会。
然而,读者在连贯、整合 篇章内容的时候,是要依赖于对世界的已有知识加以推论的,这就要说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了,这里就不展开了。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吧!要把“桌上有苹果、香蕉、西瓜、橙”概括为“桌上有水果”,读者需要“水果”的知识,这样,读者在看到“水果”这个词的时候,就会在头脑中形成可以想象的情境,比如苹果、香蕉、西瓜等。
一、质疑性阅读
小学生经过几年的启蒙教育, 已经走出了思维的沙漠和智能的荒原, 他们不仅有了完全属于他们自己的思维的绿洲、智能的园圃, 而且具有一定的质疑问难的基本素质和判断是非的能力。质疑性阅读的目的, 在于通过阅读, 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弄清字、词的确切意思、用法以及大至篇章结构, 人人都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 然后由教师选择归纳成若干问题, 师生共同讨论解决。如学习《将相和》, 学生通过阅读, 提出下列疑问:这篇课文的前两个故事表面上是秦王与蔺相如唇枪舌剑的斗争, 实际上是什么和什么斗争?是属于哪一方面的斗争?文中的三个故事都表现了蔺相如的什么品质?大家通过争论、辩解, 终于弄清了:秦王与蔺相如之斗, 实际上是秦国与赵国之斗, 是属于外交上的斗争, 三个故事都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可贵品质。质疑性阅读是较高层次的阅读, 在质疑性阅读中, 解疑是最关键的一道程序, 它直接决定着质疑性阅读的效果。因此, 教师要讲求“技法”去引导学生释疑。有些疑点对于小学生如同“八卦阵”, 没有老师的指引是钻不出来的。然而, 引导归引导, 学生终究要自己“钻出来”, 而且也只有学生自己“钻出来”才能识破迷津, 走出迷魂阵。对这一类疑点, 有的给予点拔即可, 有的应提供思路, 还有的则不仅要扶“上马”, 还应“送一程”。
二、求解性阅读
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要求, 向学生明确提出若干个带启发性的问题, 让学生以自读的形式循文求义:从课文中寻找答案, 划出要点, 以便在课堂中发表自己的见解, 这是求解性阅读。这种阅读能否见效, 关键在于教师提出问题的难易程度。过易, 缺乏思考性, 学生往往会觉得“易如反掌”;过难, 思而不得, 读而不知所措, 学生会产生畏难情绪, 丧失自读的信心。因此, 一定要掌握好难易程度。如果课文确实较难理解, 则可以提出几个阶梯性的问题, 引导学生寻求正确的答案。最好的方法是:学生对问题产生兴趣, 似有所悟, 跃跃欲试, 甚至自发展开讨论, 这就更能促进求解性阅读的自觉进行。我在教《田忌赛马》时, 先板书出几道思考题让学生自读:1) 为什么第一轮比赛田忌输了, 而第二轮比赛却赢了?2) 本文的中心句是什么?3) 你读了这个故事后有什么启发?学生根据思考题, 认真阅读课文, 既抓住了中心句, 又知道了田忌先输后赢的原因正是由于他能随机应变 (调换马出场顺序) , 还懂得了在对抗性竞争中, 胜败的因素有时不光在物质条件, 策略的优劣也往往起重要作用的道理。
三、比较性阅读
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 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从语文教学方面看, 比较法是整个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方法。比较可以使学生在学新课时联系旧课, 实现学习过程的正迁移, 收到开阔视野、启发思路的效果。在小学语文教材中, 体裁相同而主题不同的文章, 主题相同而体裁不同的文章, 同一体裁、主题而选材不同的文章, 都可以通过比较性阅读来了解其内容, 揣摩其技巧。如六年级的《小英雄雨来》和《少年闰土》, 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后, 不难发现, 二者的体裁都是小说, 但可以跨越时空, 去反映不同的主题。前者反映抗日战争时期, 表现的是抗日根据地的儿童热爱祖国, 勇敢机智的优秀品质;而后者反映的时代则比前者早, 表现的是农村少年闰土知识丰富、聪明能干的品行。又如《鲁班学艺》与《景阳冈》, 同写人, 都是表现了“技艺高超”这一主题。鲁班手艺高强, 武松武艺高强, 但体裁不同。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行自读、分析, 便会得出结论:要反映相同的主题, 可以选用不同的体裁。《鲁班学艺》采用民间故事的形式, 可以达到目的;而《景阳冈》则运用小说这一形式, 同样达到目的。再如《小音乐家扬科》和《凡卡》都是小说, 都是通过描写旧时代儿童的悲惨遭遇来揭露旧制度的罪恶, 但选材不同。围绕选材的问题, 学生反复通读两篇小说, 便可以找到答案。
一、重视阅读兴趣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阅读的第一原动力,只有对课外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我们才会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我们渴望读自己喜欢的书,其出发点主要是满足自己的兴趣需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应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知识面,增加阅读量。让学生明白我们不是为了完成某一个任务而去读书,而是为了从书中获取生活信息,满足个人情趣。
二、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
教育学家柳斌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一个没有发展的学生;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一个平庸的家庭;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一个乏味的应试的学校;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要扩大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不是件容易的事。一是学生的课外阅读书不多。很多学生的课外书籍大多是《如何写高分作文》《小学生优秀作文选》《小学生同步作文》之类的作文辅导书,而这都是学生买来模仿写作文用的。只有少数学生会主动要求买《十万个为什么》《爱的教育》《伊索寓言》《成语故事》等书目,此外,还有一些卡通连环画。二是课外阅读的时间少。课堂上的阅读时间肯定没有,放学后不是被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占去,就是由于处理不好学习、读与玩的关系,白白浪费了时间。针对以上情况,我们应发动全班学生积极捐出自己的藏书,在班级设置图书角,并由专人负责保管、借阅。其次,帮助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从有限的时间里挤出一些来供课外阅读用。比如,每天中午从吃午饭到下午上课有一个半小时,我就让学生每天中午抽出至少半小时的时间来读课外书。这样一来,既扩大了阅读范围,也保证了足够的阅读时间,增加了阅读量。
三、比较阅读,开阔视野
某一位著名教育家曾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发散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的一切。”从语文教学上看,比较法是整个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种方法。比较可以使学生在新知识与新知识之间实现学习过程的迁移,收到开阔视野、启发思路的效果。在小学课本中,体裁相同而主题不同的文章或是主题相同而体裁不同的文章,都可以通过比较阅读来了解其内容,揣摩其技艺。学生在比较中学会辨别,在比较中抓住特点,在比较中培养了能力,可谓是收益颇多。
四、课内外结合,学会读书方法
由于学生缺乏阅读方法,尽管阅读有一定的量,但是阅读收效不大,不是读了就忘了,就是读后无所知,无所获,或者是一知半解。该怎么办呢?首先,阅读前准备好《新华字典》和一个“摘录本”,生字生词查字典,好词佳句摘录下来,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牢记“大意——细节——重点”三部曲。一个阶段后,就会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阅读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其次,课内外阅读相结合。如学习《三顾茅庐》时,可让学生去读《三国演义》,学生自然就饶有兴趣。如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后,学生就想从课外书籍中更全面地掌握课文内容。也可在上新课前去看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书籍,如在学习《骑牛比赛》前,让学生们先从课外书籍中去查一查斗牛比赛的有关资料,这样既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又加深了学生对课内教学内容的理解。
五、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读书活动
多开展一些读书活动,例如“争做读书小博士”的主题读书活动,看谁读书多,比谁读书好;“采蜜本”评比活动,呈现出“采蜜本”的多姿多彩;“读经典的诗,做有根的人”经典诗文诵读比赛……精心设计积极可行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读书的乐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文化底蕴,营造清风缕缕满校园的书香氛围。
所以只要我们在日常语文教学中,不失时机地、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既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扎好了根,又能有效地提高我们教师的语文教育教学效果。只要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了,我们便不再会因为学生的阅读能力低而绞尽脑汁,费尽心血。学生有了较强的阅读能力,阅读也就不再是语文教学中的拦路虎了。
摘要: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是数学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但学生也应主动进行数学阅读能力的训练。文章首先分析了提高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意义及可行性,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化,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数学,符合“终身学习、终身教育”的教育理念;其次,总结了数学阅读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引进了数学语言并明确了数学阅读的基本特征;最后,从数学语言和数学知识结构两个方面,基于具体示例分析,提出了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的一些途径。
关键词:数学阅读
数学语言
数学知识结构
途径策略 1 提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意义及可行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人们的教育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中之一就是让学生由“学会”转变成“会学”,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会学,就是要变被动为主动,通过自己对一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积累,自主地学习新知识,从而达到能理解、会应用的目的。自学的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有一定的阅读能力,随着“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教育理念的提倡与深入,阅读能力显得更为重要。所以,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当前教师的一项重要工作,学生为了后继的学习和自身能力的提高更应加强阅读能力的训练与提高。
一提到阅读,人们一般都会想到语文、外语等语言学科的阅读,其实,学理科也要有相应的阅读能力。尤其数学更是少不了,但传统数学教学一直都没重视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这就造成了学生能学会数学但不会学数学、会解数学题但没有数学思维的现象。就拿最起码的课本来说,阅读课本好像只是老师的任务而与学生无关,课本对很多同学来说就是习题集,只在做作业时才打开,就是翻开课本也阅读不了,把握不住课本的编写思路,建立不起数学的知识结构,没有数学思维,不能深入学习数学。而中学生,由于中高考的压力,学生几乎成了被动学习的机器,没有一点数学思想,做题只是机械性的条件反射,以前见过的就会做,以前没见过的就不会做,不会分析试题,理解不了试题表达的含义,学生学的累,老师教的累。谁不知学会分析、主动思考、理解数学是学会数学的真正方法?这么多年来,中学数学教学都忽视了这一点,难道是中学生没有阅读自学数学的能力?
研究表明,中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能力已基本成熟,相当一部分中学生已经能够把握正确的阅读顺序。这么多年来,对数学阅读的忽视可能还是由多年的习惯和只重视考试而忽视学生对数学的掌握情况造成的。在新课改进行的今天,在教育观念发生变化的今天,这种学习数学的方法也应变一变,不仅要让学生顺利通过考试,也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学习数学,既要学到数学知识也要学会学习数学。因此,学生要真正地动起来,积极配合老师,自觉参与课堂教学,自主进行数学学习,而自主学习对阅读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因此数学阅读引起了许多数学教育工作者的极大关注和研究。进行阅读训练最好的材料莫过于数学教材,所以,我想主要把阅读的对象定位在数学教材中的定义、定理、公式三个方面。下面我将从自身的理解和经验出发,就中学生该如何自主学习数学、进行数学阅读,谈几点认识。掌握数学阅读特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要进行数学阅读,首先就要对数学语言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对数学语言的认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数学有着严密的逻辑推理,下一步的产生是严格依据上一步推导的,一个字一个词语不认识不了解都会影响整个数学概念的理解。所以,在数学阅读中不允许有生僻字词出现,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扎实的数学基本功,对学过的数学词语能够准确记忆、准确理解。
第二,数学阅读是一个咬文嚼字的过程,这是由数学的严密性决定的,每个细小环节都要理解清楚,任何一个知识点的不透彻理解都会影响我们对整个过程的理解,甚至会中断我们的阅读。
第三,数学阅读是一个不断思考与动手推导相结合的过程。数学由于其严密性、简捷性的特点,一些不必要的步骤就会省掉,这对基础知识不扎实的同学将会是一个挑战。第四,数学阅读是一个需要快速学习快速理解从而掌握新的知识的过程,这是由数学知识结构决定的。数学阅读要随时学习新知识,随时进行积累。由于新知识在数学阅读中不断出现,这必然会增加阅读的难度,影响阅读的速度。
第五,数学阅读以获取知识、掌握知识点为主要目的,不能纠结于题目形式与具体描述内容。
3.教师培养提高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指导策略
指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教师要把握启发诱导、不代替分析、不直接作答这一原则.培养学生阅读数学的能力,要从“扶读”阶段到“解读”阶段,最终到达“放读”阶段.从引导性阅读--指导性阅读--阅读与思考--阅读与提炼---阅读与迁移--阅读与应用---阅读与反思逐步展开,变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从而真正提高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1、扶读阶段,问题引领。对于一些难度不大,适宜学生阅读的内容,教师都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机会让他们阅读,教师可针对教学的重点、关键内容编拟出阅读思考问题串,学生在阅读教材中才会有目的地带着问题去思考,大脑才会保持强烈的求知欲并积极思考努力探索。
2、解读阶段,咬文嚼字。数学阅读时要求学生认真仔细,指导按如下六个步骤进行阅读。通读全文——勾画重难点——质问疑点——联想类比——批阅注释。对新出现的数学定义、定理和阅读时产生的疑问,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再仔细阅读有关内容,进行认真分析直至弄懂含义.对相近概念的定义要仔细比较,辨别异同。对于公式、法则要理顺思路,分清步骤。对于易出现的误区要勇于暴露,学生辨析纠错,从而加深印象。
3、放读阶段,自主探究。这一阶段重点放在学生提出问题,加以探究应用上,学生之间互相辩论,互相补充,互相解答.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实现真正的数学阅读,以达到教学的整个目标,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逐渐过渡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了。因此,重视学生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大有裨益.
4、读后反思,提炼迁移
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很多做错的题目,教师不用讲,让学生再把题目读两遍,学生便可自省改正错误,印象更为深刻。此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反思失误,总结经验,提炼阅读方法,内化为自身的阅读好习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就好比掌握了独立获取数学知识的金钥匙,会更好地、更主动地去阅读、理解、掌握数学知识。
5、读后练习,精选适量
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学习主动性,我们教师应有选择的增加具有阅读性的作业。如布置一些阅读章节的预习性作业,阅读报纸的小结复习性作业,经常选择一些内容新颖,学生必须通过仔细的阅读才能解决问题,在无形中训练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但题量不易多,否则会让学生觉得难以完成并降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关键是做到持之以恒。4.训练数学阅读提升自学能力的途径
中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最好的材料莫过于数学教材,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也可以通过数学教材的预习、自学来实现,学生对数学教材自学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展开:一是数学语言,二是数学知识结构。数学语言的学习可以从定义、定理和公式这三方面入手,这些知识是数学中最重要也是最难懂的部分,如果学生能够通过培养锻炼逐渐自学懂这部分知识,就拥有了较高的数学阅读能力。数学知识结构应在每章或全书的总结时来建立,先对知识有全面了解,有整体概念,再把数学知识整体化、系统化,这样可以建立起完善的知识系统;数学阅读不仅是阅读更重要的是阅读之后的理解,而这种对数学知识结构的归纳总结,对于锻炼提高数学阅读数学理解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一数学语言的阅读自学 1.定义的学习
定义是数学语言的最基本组成部分,也是要求重点记忆和掌握的,定义应该要先理解再记忆,不能彻底理解时,可采取先记忆,再在应用中理解。记忆后通过不断在解题应用,掌握其规律,再碰到新的定义就能够快速理解。要注意“暴露”思维过程,加强对概念误区的教学,使学生避免犯同类错误。定义的应用一般是严格按照定义的条件进行判断:
要解决概念类题目,对概念的准确理解和记忆很重要,初次接触一次函数,通过这个题会加深我们对一次函数的理解和记忆。对概念的掌握首先要记住,其次要弄清其内涵与外延。在概念的记忆中最好能举出反例或实例,这里的实例更应该是类似例题中的题。所以,对概念记忆的两种方法:理解记忆和先记忆再做习题反复理解。各人可依实际情况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但都要达到准确记忆、能理解、会应用的目的。2.定理的学习
定理是严格按照自身的条件再结合相关定义推导出来的。(1)要注意分清定理的条件和结论;(2)要探讨定理的证明途径和方法,通过与课本对照,分析证法的正误、优劣;(3)要注意联系类似定理,进行分析比较、体会定理与有关定理和概念的内在关系,掌握其应用;(4)要思考定理可否逆用,推广及引伸。定理的证明有很强的逻辑性,对定理的学习不仅要准确记忆定理的条件、结论,还要理解定理的证明,掌握定理证明过程中使用的方法、技巧。定理在应用中一般是作为依据使用的,要分析清楚它的条件、结论。定理的学习应侧重在证明与应用上,对定理的记忆就不一定要逐字逐句记忆,但必须掌握其条件和结论。定理的证明是通过严格按照定理的条件和已学的知识进行严密的逻辑推导,从而得出结论。定理的学习对培养数学思维很有帮助,学习数学要学会用数学思维去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这样才能真正走进数学,理解数学。3.公式的学习
对数学公式的学习,可以比较定理的学习来讨论,比较相同之处、不同之处。相同处:定理、公式都要求准确记忆,明确其证明、推导,能熟练应用。不同处:第一,定理在应用时一般是作为依据使用的,判断清楚其条件才有结论,对定理的记忆也不要求逐字记忆。而公式在应用时一般是作为工具使用的,对公式的记忆必须准确记忆。第二,定理的证明体现的是一般的数学思维:严格按照定理的条件和已学的知识进行严密地逻辑推导,而公式的推导除了有很强的逻辑性外还有很强的技巧性,体现着数学的灵活性。第三,公式的应用不仅是公式本身的应用,也会涉及到对公式推导方法的应用,要熟练掌握这些方法技巧的应用。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乐于预习乐于自学
新世纪的中学生依赖性强,不愿意自学,等着上课听讲,接收现成的知识;新世纪的学生逆反性强,布置预习自学的作业,学生不一定会去认真看认真学,对于锻炼数学阅读的能力也起不到多少作用;新世纪学生表现性强,布置预习作业后,可以利用学生爱表现的特点,让一些依赖性强、逆反性强、自觉性不够、阅读能力较差的同学将前一天布置的学习内容讲授给同学,通过这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为了表现得更加出色,必定会努力学懂、学通一些较难的定义、定理、知识等。通过讲课的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对提高数学阅读能力是一个较好的方法。
5.会做笔记,勤于积累
在做语文阅读时,有良好习惯的同学一般都会做笔记的,摘录优美的词语、段落,随时写下心得体会为以后的阅读和进一步学习作积累。其实,数学阅读也是要做笔记的,可以积累典型的例题,典型的解题方法技巧,自己认为恰到好处的思路分析等等,只要是你认为对自己有益的你都可以写下来,并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锻炼提高自己读懂知识点、吸收知识点、理解知识、归纳总结知识、理解知识点的能力,精做笔记、会做笔记对于提高数学阅读也是很有成效的方法。笔记,不仅要做,还要会做。不一定要照着黑板上的抄,上课时重点应放在听上,听老师的分析与引导,学老师在碰到问题时是怎样入手的,笔记一定要记对自己有启发性的东西,凡是书上有的,像定义、定理等就不要抄,这些内容书上的肯定比你抄的整齐、漂亮。有启发性的东西可以是老师写在黑板上的一句话,也可以是老师随口说的一句话。所以,记在笔记上的东西都是有用的,这样才能保证笔记的“简捷”,要不然笔记比书还厚。另外,笔记不仅在课堂上记,在课下阅读相关资料时,你认为典型的例题、分析都可记下,可以随时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总之,笔记要“精简”,笔记上的东西都是你认为有用的,要随时与笔记交流。
二,数学知识结构的学习
数学课本的编排章节性很强,一般都是一章涉及一个方面的内容,对数学知识结构的掌握要以章为单位。在学习一章之前,先在目录上浏览一下这一章的所有内容,看这一章要学哪些内容,有个整体了解也就心中有数。等一章学完后再建立整体框架,把各个知识点填到框架中,也就系统掌握了这一章。由于北师大教材的编排是螺旋上升式的,到初三时对每一个模块进行框架式再整理,从而将书越读越薄,了然于心。
【提高小学阅读能力方法】推荐阅读: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07-09
培养阅读兴趣指导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11-05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怎样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10-14
小学计算能力的提高06-09
怎样提高小学计算能力12-21
提高语文阅读能力12-20
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09-29
小学生作文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10-03
怎样提高小学生的审题能力10-21
提高小学生口算能力研究开题报告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