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社员鉴定

2025-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九三学社社员鉴定(精选2篇)

九三学社社员鉴定 篇1

潘建伟和陆朝阳手捧获奖证书在人民大会堂前留影

宋尔卫作为获奖代表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1月8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向获奖代表颁奖。九三学社52名社员主持或参与完成的42个项目获奖,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11人,国家技术发明奖4人,国家科技进步奖37人。

九三学社2名社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他们是:九三学社中央常委、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主持研究,九三学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陆朝阳作为第4完成人参与研究的“多光子纠缠及干涉度量”项目。

九三学社2名社员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他们是:九三学社社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翟长海作为第2完成人,九三学社社员、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研究员胡进军作为第9完成人参与研究的“建筑结构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理论、方法及应用”项目。

九三学社9名社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他们是: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支社社员、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成矿动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陈衍景独立完成的“大陆碰撞成矿的理论创建及应用”项目;九三学

社中科院第三支社社员、中科院物理研究所超导实验室主任周兴江主持研究的“真空紫外激光角分辨光电子能谱对高温超导极力相关科学问题的研究”项目;九三学社清华大学委员会副主委、清华大学分析中心副主任李景虹主持研究的“石墨烯的电分析化学和生物分析化学研究项目;九三学社中科院委员会副主委、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室主任万卫星主持研究的“电离层变化性的驱动过程”项目;九三学社广东省委副主委、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副院长宋尔卫主持研究,九三学社中山大学北校区支社社员、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肿瘤科副主任姚和瑞作为第3完成人参与研究的“乳腺癌转移的调控机制及靶向治疗的应用基础研究”项目;九三学社厦门市委常委、厦门大学化学系主任吕鑫作为第4完成人参与研究的“新型富勒烯的合成”项目;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电分析实验室王振新作为第5完

成人参与研究的“生物分子识别的分析化学基础研究”项目;九三学社中央原副主席、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闵乃本作为第5完成人参与研究的“声子晶体等人工带隙材料的设计、制备和若干新效应的研究”项目。

九三学社4名社员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他们是:九三学社北京市委委员、北京邮电大学执行院长刘元安主持研究的“天线多频技术及在多模移动终端的应用”项目;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储能技术研究部部长李先锋作为第3完成人参与研究的“全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及应用”项目;九三学社社员、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副教授任亮作为第4完成人参与研究的“大型结构光纤传感监测关键技术及其同步采集装备”项目;九三学社社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冯大政参与研究的某保密项目。

九三学社35名社员获得国家科技

九三学社社员鉴定 篇2

自1981年以来,孔目湖文学社创建开始至今,已历经了30多个春秋。近年来,孔目湖文学社一直招收众多社员,形成了较为健全的组织机构和管理、运作的模式。但是,在文学社的发展建设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值得重视、亟待解决的问题。

根据文学社内部讨论和调查研究,综合部分社员所提出的看法,结合笔者个人的感受体会。反馈回的现象主要有这样几条:

1、因为我们学校主要偏向理工科,广大师生对于文学社工作的热情不高,参与《孔目湖》报投稿工作的主动性不强;

2、来稿质量良莠不齐,部分社员综合素质尚待提高,《孔目湖》报总体质量与预期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社员心声》

只因为我们是孔目湖人 刘雪蕾

转眼,来孔目湖文学社快一年了。在这一年,我想,我得到过,失去过,开心过,茫然过。

对于孔目湖,我们都是有感情的。不曾忘记爱心支教“老师”、孩子、社员的笑脸;不曾忘记30周年社庆各组组员的卖力表演还有那个大大的蛋糕;不曾忘记“感动春天”文学创作大赛大家的努力。很多事情,只是不想忘记,因为我们是孔目湖人。以前现在以后,我们都不会忘记我们曾今加入过一个叫做孔目湖的社团。

这个以家文化为中心的社团,这个让我们感到温暖的社团。或许我们有不足,或许报纸的发放不是那么及时,或许社员之间不是那么熟悉,但明年我们会重来。我们会不断进步。每一张报纸都是大家不断努力的结果,或许我们争执过,但我相信那都是为了保证报纸的质量。所以我们有“骄傲”的资本。

明年我只希望,我们能让下一届的学弟学妹们感受到家的温暖。或者至少能学到一点东西。在他们离开孔目湖的时候,希望他们也想我一样说,这一年我在孔目湖得到了很多。既然选择了留下,也就不惧怕责任。我相信,一直相信我们是一家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我知道孔目湖文学社会有自己美好的明天。

入社感言 谭涵篇

在孔目湖文学社的这一年里, 我交到了许多朋友, 学会了很多与编辑、报纸编排等有关的东西。我认为社团比学生会更轻松,举办的活动也比社团更具娱乐性。作为文学爱好者,在接下来我还会继续关注我们的报纸。只是我觉得整个社团还不够团结,组内形式交流比较多,组与组之间很少接触,很多人都感觉没有见过。而组内交流还会有很多组员不会参与进来。导致整个社团还没有真正像一个家一样团结、和谐、温暖,参与活动的社员一直都在,不参与的从不出现。而作为一个文学社,文学方面也仅在报纸、外校交流等方面体现了它的文学性。我认为我们应该以多种能吸引人的形式进行文学活动,吸引多数社员甚至是社外人员参与进来。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文学社的价值。

孔目湖之爱

入社感言 陈丽萍

依然能留在孔目湖文学社,于我既是一个崭新的开始,也是一个旅途的结束。还记得上次全社大会的时候,我说,我用八分之一的孔目湖文学生活来雕刻大学

时光。如今,又一个半年时光匆匆离去,不知道站在副主编的位置,我该如何去拾起往日的梦想。

相信,通过那些形形色色的活动,很多社员,有比我更深刻的体会和收获。那我就先撇下这些感想不说,切入我想谈的小感慨:孔目之爱。

对于孔目湖的最大感受,就是两个字----喜欢。因为喜欢,大二学年拿着刚打好的饭盒跑到那里毫不犹豫地在孔目湖编辑组报名;因为喜欢,一次次在别的东西都快忙不过来的情况下还牵挂着孔目湖的排版;因为喜欢这里的人,结识了那么多的朋友,我们畅谈文学,戏论世事;也正因为喜欢,才能鼓起勇气,选择留在孔目湖。

秋天,我和他们结识于孔目湖的现场写作大赛。冬天,我们的心里有一场雪,寒冬融雪之际念念不忘拍照留恋的编辑组,快乐飘飞在孔目湖畔。春天,正是文字里的樱花该复活的时节,说还记得不负樱花之约,说还要去看繁花似锦的春色。夏天,一个离乱交接的季节,离去的人,上任的人,难以割舍心中那些离愁别绪。春华秋实,物换星移,我写满了心中真真实实对一个社团的爱恋。有一个轮回悄然而至,我知道下一届的社团,我的责任重大,但我会带领那些爱好文学的孩子们,一起努力,一起添上新的一笔。

将自己的位置,向上迈一步,达到新的境地。那样的编辑,或许会是,文的切磋,情得交流。愿意用手中的笔,和你,和他,和她,一起描绘,心的形状。

孔目湖文学社社员感想

熊烽

加入孔目湖文学社已经有将近一年时间了,对于孔目湖文学社也深深地有了

一种家的感觉。由于自身上课安排冲突导致有些活动不能参加,也深深地表示内疚。对于社团,从有的两次大活动,我有一个很深的感觉,它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团体!或者说可以用一个大家庭来描述这个团体!

记得第一次2010级新社员聚集在一起的时候,大家在社助家斌哥的介绍下了解了一些社团的基本情况,社员们通过了一个趣味的小游戏就很快的团结到一起!在学姐和学长们介绍他们的经历和对社团的感受的时候,我感觉这个大家庭有一股凝聚力,大家从萍水相逢到相认相知,到最后的亲密无间!一股淡淡的温馨迎面而来。

社团的第一次集体去拉赞助活动,我也印象深刻。我们大一刚接触学校的各方面的缘故,所以对于社团活动感觉陌生又忐忑,但是当看到学长拉赞助的经验分享和手把手教学,突然间感觉自己底气增加了许多。最后,我们也顺利的完成了拉赞助的任务。

孔目湖文学社,这个以文学为根基,用爱构建的社团,从一开始就和奉献联系在一起,初次感觉,这个大社团就像一个大家庭,每个人团结一心,只为了一个共同的宗旨:文以载道,达己达人。作为孔目湖文学社的成员,我努力在日常生活中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比如说参加一些文学创作的活动,虽然我的力量很微薄,但我相信如果每个社员都能从自身做起的话,这份力量会成为一股强大的文学推动力,加快我们浓郁交大文学气息的步伐。

任重而道远,我无法知道我会在这个社团服务多长时间,但我每次都认真的做好自己,做好每一份我能做到的工作,我相信孔目湖文学社这个社团会以它强大的生命力让整个交大再进一步浓厚起文学气息。

因为,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孔目湖文学之爱

叶飞

记得这个名字起先是我在QQ上的分组名,后来用到了飞信分组、相册名等等等等,后来的某一天,当我同时看到这几个相同名称拼在一起的时候,才发现,我与孔目湖已经相遇好久了。

是呀,一年了!真的很久了!从听说,到报名,到面试,到录取,到聚餐,到审稿,到看到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每一次都承载着年轻的心里一个小小的文字梦。一年时光匆匆,当有人问我到底是去还是留的时候,我曾一度陷入沉默,原来这个抉择,也是很难的,我想自己是真的爱上了孔目湖了,自己是真的希望这个家能够变得更好的了。

对我而言,所谓大学,着实是没什么意义的。如果说大学里,我没有加入文学社和校报的话,我的大一生活真的会变得很空白,每天无所事事,甚至连寂寞都找不到借口。在这个社团里,他们都说是一个家,是一个充满爱的家,我积极融入进去,渐渐发现,这里确实是一个家。在这里,认识了很多朋友,见识了很多感慨。

于是,就这样留下来了,说好的。不为别的,就是希望多陪伴陪伴这个家。尽管一年来,这个家里发生了大大小小的变故,就像宁荣二府一样,也有过落败。然而,孔目湖人一直在坚持,一直在努力,孔目湖,也会和以往一样,很温馨……

上一篇:2024教师专业发展自查报告下一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