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与道德读后感

2024-08-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职业与道德读后感(精选11篇)

职业与道德读后感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

题目工作与责任

古人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责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它伴随着每一个生命的始终。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履行自己的责任:对家庭、对工作、对社会、对生命的责任。如果说智慧和能力像金子一样珍贵的话,那么责任比金子更为可贵。

在读完《员工职业道德与素质教育》一书后,思想受到了很大触动,特别是 第五章所讲的《工作就是责任,责任是至高无上的职业精神》,读过之后,对责任的理解 也更深入了一层。伟大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曾说过:“除了工作,没有哪项活动能提供如此高度的充实自我、表达自我,以及如此强的个人使命感和一种活着的理由”。这使我明白:工作是一种创造自身价值的过程,而只有带着责任心去工作才是生命的具体化。

每个人都希望工作有意义、有乐趣、有价值,但现实中,严峻的就业形势,残酷的竞争环境,让我们体会到工作的巨大压力,时常听到许多人的报怨和无奈。那么怎样才能让我们工作开心、充满乐趣、充满意义呢?

首先一个人的态度直接决定了他的工作行为,决定了他对待工作是尽心尽力还是敷衍了事,是安于现状还是积极进取。你可以选择“勉强说得过去”的工作状态,也可以选择卓越的工作状态,这就取决于你内心是否热爱这份工作,有没有对这份工作的责任。工作无小事,把细小的事做得很到位,大事自然就做好了。面对现实,唯一能改变的人就是自己,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说过:“什么叫做不容易?就是把容易的事情反反复复得做到位,就是不容易。” 这个道理其实再简单不过了,也确确实实是一个真理。一旦你踏上了一个岗位就选择了一份责任、要承担职位赋予你的责任。作为我现场负责芜申线桥梁工程建设管理这个职业来说尤其如此。工作就赋予了项目的工期、质量、安全管理的责任,要胜任它,就必须采取各种方式、方法,通过控制关键工序、关键节点的目标,来实现工程的优质。既然我们选择了这一份工作,就要以事业之心做好它!正如“要把工作看成事业,把事业视为生命”。简单的几个字却让我读出了很多道理,工作就意味着承担责任,你的责任重会使你比别人更突出,比别人更值得信赖;责任重有时又会出现失误的机会多,所以要想出色的完成任务你就要比他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还要主动的帮助别人做好事情,帮助他人也获得成功,做任何事情力求完美,所有这些都是富有责任心的表现。

其次工作需要的是敬业精神。我们航道精神的精髓就是:敬业爱岗,无私奉献。正确的工作理念是转变观念的基础,也是工作的动力。在此基础上,才会有合乎实际的心态,从而才会以正常的心理对待工作、对待同事、对待人生。因此,我们要踏踏实实地立足自己的工作岗位,在工作中投入自己的热情和智慧,而不是被动地应付工作,要在工作中增强责任感,不要机械地完成任务,要有创造性地、主动地工作。要争取每天比别人“多做一点”,每一天都要尽心尽力地工作,每一件小事情都要力争高效地完成。尝试着超越自己,努力做一些份外的事情,让自身不断进步。只要在工作岗位上把自己的事做得比别人更好、更有质量、更有效率,扣响成功之门就会为期不远了。

第三要坚持学习才能使我们的工作更有效率。俗话说得好,“根深才能叶茂”、“水厚方能负大舟”。如果沉溺在对昔日以及现在表现的自满、自足当中,各种能力的发展便会受到阻碍,这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因此,我们要不断对工作投注新力,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使自己不断地向“博学多才”这一目标靠拢,成为“学习型”、“研究型”员工,使自己的工作永远精准无误。

最后我们只有带着责任心去工作才能真正的做好工作,每天都用几分钟时间去想一想,我们有幸拥有眼前的这份工作,有什么理由不去做好呢?在其位就有谋其政,既然我们从事着这份工作,就不应该尸居其位,混过去。不论过去对工作的态度究竟如何,都已经过去的了,重要的是,当我们学习了《员工职业道德与素质教育》之后,从现在开始,从自我做起,以“激情进取”这四个字来激励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脚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

职业与道德读后感 篇2

一、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道德的一个组成部分, 是道德的一个方面。

(一) 道德

“道德”这个词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司空见惯的, 经常用它作为评价人们行为的一个标准, 《从现代汉语词典》中对“道德”一词的解释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 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标准和规范。道德通过社会或一定阶级的舆论对社会生活起约束作用。通过这一解释我们可以明白:第一、道德是准则和规范;第二、道德对舆论起作用。道德是一定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自然环境的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客观反映。我们可以把道德划分为以下几类:

1. 天人合德。

我国古代著作《易经》认为顺应天道就是最高道德, 要求人们为了生存和发展, 遵从事物运行规律。要求人们爱护山川大地、资源大气、花草树木、鸟兽虫鱼, 并做到顺应天时、注意地利、友爱人和。

2. 伦理道德。

伦理道德是我国传统美德, 是道德的核心, 做人的基础。针对当前我国社会和经济情况很多人认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以及仁、和还是应当提倡的。

3. 社会公德。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由于从事生产和生活目的不同, 相互之间既有共同利益, 又有不同要求。为了维护社会秩序, 保证社会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就需要确立一些共同遵守的规范, 由此逐步形成社会公德。在公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为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4. 职业道德, 亦称行业道德, 是人们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 体现一定职业特点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每一种职业, 都有最基本的职业道德, 这就是忠于职守, 忠于职守对于一个职业来说, 体现着这个职业的最基本的要求, 其表现形式是不一样的。

(二) 职业道德

1. 职业道德的概念。

作为道德表现的一个方面, 职业道德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 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狭义的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职业道德的本质主表现是:

(1) 职业道德是社会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态。社会主义社会以公有制为主体, 集体主义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强调奉献社会, 把社会利益放在首位。

(2) 职业道德是职业活动对职业行为的道德要求, 与职业活动的要求密切相关。针对从事不同职业的人们, 对其职业行为提出的不同道德要求, 形成了不同的职业道德规范。

(3) 职业道德是调节职业活动形成的各种职业关系的手段。职业关系是一般社会关系在职业或行业方面的特定表现, 具体表现为从业人员之间、职业之间和职业与社会之间的各种关系。

职业道德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 职业性

(2) 实践性

(3) 继承性

2. 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1) 爱岗敬业

(2) 诚实守信

(3) 办事公道

(4) 服务群众

(5) 奉献社会:

二、会计职业道德

1、会计职业道德概念。

会计职业道德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会计职业道德的含义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会计职业道德是调整会计职业活动利益关系的手段。也就是说, 会计职业道德可以配合国家法律制度, 调整会计职业关系中的各种经济利益关系, 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

(2) 会计职业道德具有相对稳定性。在市场经济活动中, 作为对单位经济业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会计, 会计标准的设计、会计政策的制定、会计方法的选择, 都必须遵循其内在的客观经济规律和要求。

(3) 会计职业道德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会计目标决定了会计所承担的社会责任, 会计不仅要为政府机构、企业管理层、金融机构等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会计信息, 而且要为投资者、债权人及社会公众服务。

2、会计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

会计职业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取决于会计职业的产生。在会计职业产生的初期, 由于经济关系尚不紧密, 会计也不发达, 会计职业关系和职业利益尚不复杂, 对会计职业行为的要求较为简单, 会计职业道德处于萌芽阶段。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会计职业实践活动也不断丰富和深化, 对会计职业活动要求也日趋明确, 增加促进了会计职业道德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新中国成立后, 会计人员职业行为的要求, 散见于各种财务会计行政规章制度, 1996年6月17日, 财政部颁发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其中第二章“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中的第二节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这是国家第一次明确提出会计职业道德的具体条款, 第一次在会计制度中对会计职业道德单独成文和规范。

1999年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39条规定。“会计人员应当遵守职业道德, 提高业务素质。2006年中央财政颁布了新的会计准则, 重新把一些会计准则进行修改。

3、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1) 爱岗敬业 (2) 诚实守信 (3) 廉洁自律 (4) 客观公正 (5) 坚持准则 (6) 提高技能 (7) 参与管理 (8) 强化服务

4、会计职业的特点

(1) 会计职业道德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原则性特点。会计工作与国家政治和经济紧密相关, 会计工作必须在一定的道德影响和制约下存在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会计工作既具有明确的经济目的, 又具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同时, 又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 这种政策性决定了会计工作的原则性。作为财会工作者, 政策观念一定要强, 要勇于坚持原则。政策和职业道德虽然是两个不同范畴, 但作为社会主义的财政政策, 财会规章制度都反映了国家、集体和广大生产者、消费者的根本利益。如果不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 不坚持按原则办事, 不仅害了自己, 也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2) 会计职业道德具有无私性和廉洁性特点。会计工作与钱、财、物紧密相联, 这就要求财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必须廉洁自律、奉公守法、公而忘私、公私分明, 以国家、集体的利益重于一切为最高原则。财务工作者必须以此来规范和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在思想上筑起一道防污染和拒腐蚀的坚不可摧的壁垒,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经受住各种考验。

(3) 会计职业道德具有服务性和利益高度相关性的特点。为人民服务是所有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根本所在, 这就决定了会计职业道德具有服务性和利益高度相关性的特点。财务工作的性质也决定了财会工作者必须树立服务意识。特别是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 财会人员面对各种经济利益的重新分析, 如何把握自己, 抵制不正之风, 树立服务意识。

(4) 会计职业道德具有规范性和约束性特点。会计工作在经济管理活动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宰, 在进行理财时, 其自身素质和形象非常重要, 必须有一定的规范性和约束性, 明确会计人员“应该怎样做”的界线。因此, 在新形势下, 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才能适应时代发展需要。

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出, 会计职业道德的规范化将有利于会计人员提高服务质量, 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工作效益, 提升职业形象。

三、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

(1) 会计职业道德的建立是对现行的会计法律法规的一个重要补充。会计职业道德的建立是其它的任何法律所不能代替的。在会计的从业过程中, 如果会计执业者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和态度, 在技能上没有一定的基础, 故而使得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很难保证, 所以, 会计职业道德的建立对会计法律法规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2) 会计职业道德的建立为会计的行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会计从业者的行为是由内心的信念来支配行使的, 有什么样的信念, 就会转变为什么样的行动。在会计职业道德中, 对会计的行为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最终使会计行为得到规范。

(3) 会计职业道德的建立从根本上提高了会计从业者的素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不断进步, 各行各业对工作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从业者素质的重要体现。一名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应该爱岗敬业, 提高专业的会计业务技能, 不定期的接受会计培训。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 近年来在会计行业, 不少的会计从业工作人员在面对金钱和财富方面失去了本来的方向, 徇私舞弊, 滥用职权的现象无处不在, 在会计的行业中, “诚信”一词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人们都用质疑的眼光来看待, 故而使得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蒙上了一层阴影, 面对当今的这种会计职业道德丧失的局面, 我们必须从企业制度和内部控制, 法律法规和企业领导人, 会计人员自身等各个方面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建设, 尽快的使会计人员的会计职业道德问题走出尴尬的境地。

关键词:道德,会计职业道德

参考文献

[1]、王伟.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探讨[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07年8期

[2]、于晓光.以诚信为本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07年7期

[3]、吴慎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重塑会计诚信形象[J], 山东煤炭科技, 2007年1期

职业与道德读后感 篇3

一、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

近几年国内国际上财务造假案层出不穷,每一起造假事件涉案金额之巨、涉及面之广令人触目惊心,虚假的财务信息从多个侧面折射出会计职业道德问题的严重性和普遍性。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淡薄,缺乏敬业精神;追求个人利益,缺失诚信;藐视会计执业纪律,违背职业准则。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如下:

1.会计职业人员自身因素

会计人员不注重自身业务素质和道德素质的提高,受个人利益的驱动及对现实的妥协,违反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道德规范;会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不关注、不注重法律法规的学习,使其很难做到依法办事;会计人员业务水平偏低,在工作中缺乏细心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会计人员自律性差,不能遵照法律法规中的有关规定严格要求自己,是最直接的原因。

2.企业缺乏监督机制

企业规章制度不健全,缺乏具体的内部控制制度,为会计人员犯罪和违反职业道德行为提供了条件。会计人员在企业的地位具有从属性,其职业道德在企业会计工作中的作用及作用的大小,必须从属于所在企业的文化层次及主管领导的道德水准。当前,造假等违法行为多是会计人员在单位负责人的强令、胁迫、指使和授意下实施的。这种不完善的管理体制,难以让会计人员独立履行职责。

3.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

随着经济体制的转变,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也在发生变化,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的不良思想等有所抬头。社会不良环境的影响,同样会波及到会计人员,使一些会计人员为了满足个人私欲,从而不顾职业操守,利用专业优势,铤而走险贪污或挪用公款。

4.法律法规不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乏力

当前我国的会计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善,新《会计法》规范了会计行为,对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某些方面操作性较差。如许多会计行为在法律法规中没有明确的规范,某些规定责任主体不明确或责任主体过多,发生责任人之间相互推委的现象,造成无法追究的责任,使得某些不法分子有了可趁之机。

二、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系统长远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需要各层次、各方面的齐心合力。在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过程中,应该注重紧密结合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使建立和完善的过程真正做到有的放矢,让“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作假账”真正成为广大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理念。因此,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应通过以下途径:

1.加强政治学习和职业道德教育

会计职业的特性就是要会计人员必须具有很高的道德素质。会计人员应当不断加强政治学习,提高思想觉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视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会计人员还应当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有目的、有计划的接受职业道德教育,充分认识到会计职业道德的原则和规范;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自觉提高专业道德修养,增强爱岗敬业意识,维护会计职业的尊严。

2.强化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自我约束意识

会计职业道德不仅要调整会计人员的外在行为,还要调整会计人员内在的精神世界,会计人员自我约束意识不强可能会引发不良的职业道德行为。因此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自我约束意识是强化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这种自我约束是靠人们道德观念的充实和习惯自觉进行的。

3.建立有效的内、外部监督机制

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要依靠会计人员的自我觉悟,还要有有效的监督措施。企业首先要建立和健全内部监督制度,把住财务信息失真的第一关。加强内部审计是内部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内部审计,可以有效的评估企业内部制度的执行情况,监督和约束董事会、经营者的经济行为。其次要完善社会审计监督体系,确保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对任何单位或个人无论以何种方式干预注册会计师进行独立审计的行为,都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以期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的公证和监督作用。

4.净化会计人员的从业环境

会计人员不仅工作在会计领域,更生活在企业小环境和社会大环境中,其职业道德必然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和干扰。在企业的小环境中,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在企业的文化及主管领导的职业道德水平;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如果整个社会道德意识淡薄,公共意识低下,也不可能营造出高品质的会计职业道德。因此,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良好的会计从业环境,是进行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根本保证。

三、结束语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经过了金融危机的洗礼,会计改革不断推陈出新,会计专业性和技术性日趋复杂,会计行业越来越为世人瞩目,讲求会计诚信,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尤为重要。会计诚信与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同样是“人”的建设,没有个人道德素养的提升,其他一切工作都是空谈。因此,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和我国国情相结合,汲取并借鉴国内国外的道德精华,将行业诚信与职业道德建设融汇于提升社会大众的道德。以社会公众道德的普遍提升为根本,以会计职业道德的进步为最终目标,以求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氛围,减少会计人员不道德行为的发生,彻底改变会计职业道德失范。

参考文献:

[1]《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专题讲座》

教师职业道德读后感 篇4

一、教育劳动要求教师甘于奉献。

教师是向受教育者传递人类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专业人员。主要任务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用坚实可靠的科学基础知识武装学生,研究他们的个性特点,发展他们的求知兴趣和认识能力;培养有理想,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实事求是,为祖国建设事业而献身精神的一代新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对教师这一概念的界定则是:“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把教师界定为从事教书育人工作的专业人员。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把师德建设定为八条。

主要内容分别是:依法执教,爱岗敬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团结协作,尊重家长,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并对每条都作了更加详细的相应规定。我们可以把这八条规范看作是师德这一概念的基本处延。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必须信奉之,遵循之,笃行之,并在信奉、遵循、笃行的.基础上升华之,力求达到爱岗敬业精神高尚,教书育人水平高超,为人师表品行高洁的“三高”境界。

二、热爱教育事业,是加强师德的思想基础。

教师是向受教育者传递人类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专业人员。主要任务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用坚实可靠的科学基础知识武装学生,研究他们的个性特点,发展他们的求知兴趣和认识能力;培养有理想,实事求是,为祖国建设事业而献身精神的一代新人。教师从自己执教之日起,就该对教师这一职业有充分的认识,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对一个教师来说,热爱教育事业就是他成功的起点。爱事业,总与为事业而献身的精神紧密相连的。教师职业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教师的劳动成果表现在学生的身上,而且不是立竿见影的。因此它不能像其他行业那样容易使创造者即时地得到什么“名利”。如果对教育事业缺乏“爱”的精神,是很难在这个岗位上做出什么无私的奉献的。

三、热爱、尊重学生是师德的基本要求。

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和心的呼应。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教育好学生,才能使教育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可以说,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对学生冷漠,缺乏热情,决不是一个有良好师德的好教师。教师爱学生体现在“严”和“慈”上。对学生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是难以培育出跨世纪的可靠接班人和合格的建设者。对学生不严不行。当然,严要得法,严要有度。慈,就是对学生要关心、爱护、宽容、尊重。充分鼓励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关心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步,使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教师爱学生要爱所有的学生。不能有偏爱。

四、育好人是加强师德建设的归宿。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做有德之人、有为之人。人生两件事:学做人,学做事。要学习掌握知识技能,学会做事,但更重要的是要学做人,学做有德之人、有为之人,这是更带根本性的。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做人。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一个教育家,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个工程师是通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坚持以德育为首,五育并举,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教师来说,给学生多一点关爱并不是很难的事情。而哪怕很微不足道的一点关爱,都会使学生欢欣鼓舞。没有不合格的学生,只有不合格的教师。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读后感 篇5

一、爱岗敬业。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我们既然选择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不计名利,积极进取,努力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努力学习,积极进取。

二、尊重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尊重。我们要与学生平等相待,不能把学生当不懂事的孩子随便呵斥。只有我们把学生看重了,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了,他们才会尊重老师,愿意学习这个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这也许就是教师的人格魅力。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认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要求我们教师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积极学习,不断开辟新教法。

三、以身作则。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读后感 篇6

(一)学习了《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后我认为爱岗敬业精神是师德的核心内容。爱岗敬业作为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是做好教育工作和履行其他教师道德规范的思想前提,教师只有具备了爱岗敬业精神,才能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廉洁从教、为人师表、为祖国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教师要做到爱岗敬业,首先就应该热爱教育、热爱学校,树立坚定的教育事业心。只有我们真正做到甘愿为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而自觉投身这种平凡工作,对教育事业心存敬重,甚至可以以苦为乐,以苦为趣,才能产生巨大的拼搏奋斗的动力。教师的劳动是平凡的,教师的生活是清苦、清贫的。但教师在知识结构的近善方面有自求自得的充实感,在精神寄托方面有育天下英才的自豪感。在思想、信息、交流方面有“究天下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独立感,在人际沟通方面有师生相处融洽谐和的亲切感。我们的工作,使无知的玩童变成了优秀学生,使迷惘的青少年成为祖国的栋梁,我感到欣慰。人的一生是应该有个明确的目的,为理想而奋斗,虽苦但乐在其中。热爱教育事业,关心学校关注事业的发展,这是每个教师都应具备的。在实际工作中,珍视为人师表这份荣耀,严格要求自己,才能赢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信赖和领导的认可。

教师应该热爱学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热爱学生,是教师所特有的一种宝贵的职业情感,是良好的师生关系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坚实基础。教师对学生的爱,与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有所不同。它不是来源于血缘关系,也不是来源于教师的某种单纯的个人需求,而是来源于人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读后感

(二)在新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第六条规定教师要“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这是千百年来社会、学校和家庭达成的共识,也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教师的职业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更新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崛起,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远远不止课堂教学一种形式,学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也日趋多元化,教师要想维护其在知识上的权威地位,并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方面正确引导学生,教师拥有“一桶水”已远远不够了,教师应该是“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其次,伴随节约型社会的创建和教材的循环使用,课本会相对固定多年,但也注定了教材不能第一时间体现与反映日新月异的社会新变化与科技发展的最新成就,同时,教材也很难顾及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差异与需求,课程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师学习。

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教师不仅要转变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意识,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协助者,而且其自身的学习也就不应该再是一次性的、终结式的学习,必须是连贯的、持续的学习,学习要贯穿于自己整个职业生涯。因为对自己的教学生涯来说,几年的大学学习是无论如何都不够的。教师需要与知识和教学法的发展保持同步。为了帮助和促进学生成为终身学习者,教师需要以自身的行为和态度示范终身学习的特点。

如果教师不能经常的更新知识结构,不能对新知保持长久的好奇与敏锐,教师就有可能被学生看不起,在学生眼里“老古董”多得很呢!一旦教师不给学生看重,麻烦可真太多了,因为威信是维系师生关系最牢靠的锁链。一旦教师停止了学习,教师的工作便如同机械的运作,在机械枯燥的活动中教师会丧失人的本质,会觉得生活毫无意义,会沮丧而没有活力。这一切都将使教师工作显得多么令人厌恶。

苏霍姆林斯基说:“深湛的知识,广博的视野,以及对科学问题的浓厚兴趣,这一切教师用以引起学生对知识、科学、学习过程中的兴趣所必要的条件,教师的知识越精湛,视野越宽广。”知识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纽带和桥梁。渊博的知识,不仅是教师自我完善的要素,()也是搞好教学工作的保证,而且是教师业务水平的标志,影响学生的力量源泉。具有渊博的知识积累的教师将给那些正要走上人生征程的青少年带来何种程度的震撼,的确是无法估计的。要造就具有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教师必须渊博。因此,教师必须勤奋学习,给学生树立一个刻苦求知,严谨治学的榜样。在教学中教师绝不能照本宣科。教师要根据大纲精神、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实际、时代需求,以及教师自身的特点,认真备课、精心设计、妥善安排、巧妙启发,有重点、有特点、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训练,从而更好地使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随着代的进步,科学文化知识也在不断地翻新,教师作为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理应成为热爱学习的典范,成为终身学习的带头人。通过不断地学习,来加强自己的知识基础,以更全面的知识体系来教育我们的学生,以更渊博的学识来为我们的学生服务。总之,终身学习是我们每位教师的职业进取心的表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服务于育人之道。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读后感

(三)最近,静下心来读了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读完这本书使我认识到作为教师应该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才能成为一名的合格的教师,以下几点更是让我深刻的体会到应努力做好。

一、热爱学生:

任何一个教师都应做到尊重学生的人格 , 热爱学生。师爱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只有爱,才能赢得爱。你爱教育事业,教育事业也会爱你,你才能获得事业上的乐趣。你爱学生,学生也会爱你。有人曾说,每个教师都是一位雕塑家,他的一举一动都在雕塑自己,也在雕塑着学生。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师德本身就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教师想得到学生的尊重,应首先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和尊重学生,与其说“尊师爱生”,不如先来个“爱生”,后必有“尊师”,所以能够把学生教育好的秘诀就是一个字——爱。

二、互相学习,团结协作

教师工作的这一特点要求每个教师既充分发挥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要发挥集体的力量,在互相学习中不断成长、所以每位教师要团结协作,以诚相待,谦虚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取长补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而更好的服务学生。

三、依法执教

教师的法律意识要强,要尊重学生人格,如,不得对后进生随意赶出教室,随意停课等。既尊重了学生,也保护了自己。温总理十分郑重地告诫大家:外面的世界五光十色,诱惑确实很大。但教师必须要坚守心里的道德底线,必须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把自己的一切献给社会、献给人民、献给祖国。只要怀着极大的社会责任感去学习、工作,我们的生活就会是多彩的,我们的精神就会是高尚的。

简论新闻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建设 篇7

1. 新闻职业精神的内涵

新闻职业精神是一个较为广泛的概念, 不仅包括对新闻传媒职业的责任和使命的认识、理解, 也包括对新闻工作者应当具备的职业态度、职业素养、职业情感等的认知程度, 可见, 具备新闻职业精神是能够做好新闻传媒工作的大前提, 如缺乏职业精神, 就很可能使新闻传媒不仅无法发挥正确的舆论引导作用, 还可能混淆视听、错误导向等情况。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体制下, 新闻传媒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被放大了, 因此新闻传媒工作者一定要认清自身的职业特点, 将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在实际工作中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日常工作的唯一指导, 秉承新闻职业精神, 要在任何问题上做到忠于祖国、忠于人民, 维护祖国和人民的最根本利益, 一方面要杜绝错误报导、不实报导, 另一方面又要实事求是, 敢讲真话, 顺应时代的潮流, 为推进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发展和进步作出努力, 在大是大非面前要坚定不移, 不谋取私利, 无私奉献, 这是新闻职业精神的重要体现, 同时也是新的历史时期对新闻工作者的最基本要求。

2. 新闻职业道德的内涵

道德作为调节人与社会关系的价值体系而存在, 其主要是通过法律层面意外的是非观、荣辱观、善恶标准等对人们在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进行衡量的准则, 其中新闻职业道德主要是针对新闻行业中对职业行为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而言的, 其主要表现在:在新闻工作中新闻工作者在处理与工作活动相关的各类问题、各种关系之时所表现出来的职业态度、职业观念、职业作风等等, 可作为一个综合的新闻职业价值体系而存在, 作为衡量新闻工作者从业行为的规范和准则。由于新闻传媒行业自身存在的特点, 使得新闻职业道德建设显得极为重要。

3. 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职业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

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职业精神之间是存在必然联系的, 新闻工作者在工作实践中形成对社会各类现象的敏感, 并在尊重客观事实和真理的前提下采用科学的方法, 以各种可能的方式追寻新闻线索, 揭示事情真相, 以服务社会大众, 在此过程中不断形成的不畏艰难、不计得失、不谋私利等职业态度, 以及形成的职业情感等不仅是新闻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 也是新闻职业精神的重要体现, 因此, 可以认为新闻职业道德是新闻职业精神的外在表现, 而新闻职业精神是新闻职业道德的内在驱动力。

4. 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路径

4.1 弘扬新闻职业精神

由于新闻职业精神是新闻职业道德的内在动力, 因此要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 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弘扬新闻职业精神, 只有具备良好的新闻职业精神, 才能使新闻工作者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来对待所从事的新闻职业, 对新闻传媒工作中所遇到的所有问题和困难均能以是否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准绳, 以符合唯物主义人生观和价值观为标准, 自觉形成对新闻工作者自身职业道德的约束机制。然而随着新闻行业市场化以来, 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以及社会上不正之风大环境的影响, 新闻传媒行业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此时一旦新闻工作者放松警惕, 就会出现丧失职业精神、违背职业道德的问题, 这些客观事实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新闻媒体行业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 不利于新闻行业的发展, 可见, 仅靠弘扬新闻职业精神这一项在市场化的新闻工作中是无法完全应对的, 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

4.2 完善相关监督机制

很多时候, 新闻媒体行业之所以出现违反新闻职业道德的问题, 一方面是由于市场的冲击使得部分新闻工作者无法抵御诱惑, 或者自律性较差等, 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有关新闻行业的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因此要想做好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不仅要增强工作人员的自身修养, 还要不断调整和健全相关规章制度,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这两条均达不到好的效果, 可见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单靠人的主观意识进行自律和自省是无法实现的, 必须要有一个好的监督机制作为辅助, 强化社会对新闻工作者职业行为的监督力度, 形成一个以思想教育、提高自身修养为主, 以科学的监督机制为辅的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体系, 为社会提供优质、真实的新闻报导。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新闻职业精神和新闻职业道德的内涵, 阐述新闻职业道德与新闻职业精神之间的内在联系, 讨论了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路径。

关键词:新闻,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建设

参考文献

[1]黄广雄.浅谈新闻记者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建设.《中国地市报人》, 2013.

[2]解丽娜.新闻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建设.《攀登》, 2008.

[3]徐婉娇.论新闻职业精神及道德建设.《魅力中国》, 2010.

[4]杨秋芬.当前新闻职业道德建设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初探.《理论与当代》, 2005.

职业与道德读后感 篇8

【关键词】 护士;职业环境;职业道德教育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45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507-02

护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健康专业。当前,已发展成为现代科学体系中,综合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知识的、独立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应用学科。当代护士要热爱护理事业,应具有全心全意为护理对象服务的意识和能力,具有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精神,以及做好护理工作必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人的健康为中心,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精神等多方面需求,提供适合个体的最佳护理;还要具有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协调管理能力。这对护士提出较高要求,然而护士在工作中承受着巨大压力。本文通过对护士的职业环境进行分析,对护生职业道德教育提出建议。

1 护士的职业环境

重医疗、轻护理在医院是一个普遍现象。医院管理者认为医生可以直接给医院创造效益,而护士不能给医院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由此,在分配制度和重视程度上存在明显偏差。由于目前人事制度改革尚未成熟,各医院正式编制人员和聘用制护士双轨使用和管理,使同工不同酬的矛盾更为突出。特别是聘用制护士,不享受继续教育、职称晋升的权利,不享受国家规定的节假日待遇,甚至有些医院不负责其社会保险,使他们感到没有保障、缺乏归属感。根据卫生部统计中心的数据表明2003年医护比为1:0.68;近期调查的126所综合医院的护士与床位比平均为0.33:1,部分医院缺编护士数为现有护士数一倍以上。造成护士人力不足的重要原因是医院把正式编制首先用于满足医生和医技人员,护士大多为聘用,以减少开支。护士由于工作压力过大、负荷重,目前其身心健康问题受到广泛关注。由于护士数量不足、工作量大,而且承担着大量的非护理工作,如物品领取、药品领取、催费、电脑处理等,造成护理工作简单化,仅重视医嘱,完成打针、发药工作,忽视了主动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对病人的生活护理、心理护理和康复指导以及与病人的沟通和交流。目前,由于病人维权意识较强,医疗费用不断攀升,引发诸多医疗纠纷,导致医患关系紧张。而护士和病人接触最多,病人往往把医疗过程中的不满情绪发泄在护士身上,造成护士压力过大。

受传统观念影响,人们对护士的工作存在偏见,认为护士就是“伺候”人的,病人理应受到护士的“伺候”。有时病人会把焦虑、恐惧、不满情绪发泄在护士身上,护士的辛勤劳动得不到应有的理解和尊重。

2 护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目前,护士的职业环境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去年“5.12”国际护士节的主题是“营造优良职业环境,提供优质护理服务”。2008年1月23日,国务院第206次常务会议通过以“保障护士权益,规范护理行为,促进护理事业发展”为主题的《护士条例》,并于5月12日开始实施。《条例》严格规定了护士的职业准入条件,着重规定了护士应享有的合法权利和对护士的表彰奖励,明确规定了护士应承担的义务,并设专章规定了医疗卫生机构的责任。这些措施对改善护士执业环境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教育护生热爱护理事业,具备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奉献精神,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意识,应有敬业、乐业、就死扶伤的精神,在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护士要遵纪守法,遵守诊疗技术规范;在职业活动中要有观察病情变化的能力,发现问题要立即通知醫生,紧急情况下实施必要的救护;发现医生开出的医嘱违反诊疗技术规范,要立即向开出医嘱的医生提出;应尊重、关心、爱护病人,尊重病人的隐私。这就要求护士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心以及观察病情、发现并处理问题的能力。

护士的工作直接关系到服务对象的健康状况甚至生命质量,护士的职业素质包括职业能力和道德情操。在护理教育中不仅要培养、训练护生的护理技能,更要注重其职业道德的培养。护士只有把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崇高愿望和精湛的护理技术融为一体,把高尚的情操和科学的态度紧密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实现全心全意为病人健康服务的神圣使命,才能获得社会的认可、理解和支持。

道德与职业道德试题 篇9

一、判断题。

1、道德是人们一种社会性的行为,道德是社会的产物。()

2、任何社会都不需要一定的道德意识以协调人际关系。()

3、道德是由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在阶级社会中道德具有明显的阶级性()

4、道德也是统治阶级维持社会秩序和保护社会成员利益的工具。()

5、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们在特定的工作环境中或劳动中的行为规范总和。()

6、人类的职业生活不属于历史范畴。()

7.诚实守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原则。诚实是守信的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具体表现。()

8.公正是处理人际关系时的公平与正义的伦理原则。()

9、伦理学是对道德的哲学反思,()

10、医德规范的本质: 不是社会对医务人员的基本要求,()

二、选择题。

1.与法律相比,道德在调控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种关系时,它的()

A.时效性差B.作用力弱

C.操作性强D.适用范围大

2.道德是一定的()上产生和形成的。

A.经济基础B.先进思想

C.先进文化D.法律基础

3.《希波克拉底誓言》的精髓是()

A.救人,至少不伤害

B.爱人与爱艺术平行

C.格守职业道德

D.尊重病人

E.对病人要有同情心

4.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是()

A.调节职业生活中各种关系所遵循的根本原则

B.调节职业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所遵循的根本原则

C.调节医学职业生活中医德关系所应遵循的根本原则

D.调节医学职业生活中各种医德关系所应遵循的原则

E.调节医学职业生活中各种医德关系所应遵循的根本原则

5.不会造成对病人的伤害的情况是()

A.强迫病人接受某种治疗

B.医务人员专业知识低下

C.拖拉或拒绝对病人的抢救

D.病人不可逆昏迷用呼吸机维持,这时允许病人死亡

E.对病人置之不理

6.医学伦理学的核心问题是()

A.医务人员之间的关系

B.医务人员与患者的关系

C.医务人员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D.医务人员与科学发展之间的关系

E.以上都不是

7.违背了不伤害原则的做法是()

A.妊娠危及胎儿母亲的生命时,行人流产

B.有证据证明,生物学死亡即将来临而且病人痛苦时,允许病人死亡

C.糖尿病人足部有严重溃疡,有发生败血症的危险,予以截肢

D.强迫病人进行某项检查

E.以上都不是

8.医学伦理学和医学法学调节人们行为的共同形式是()

A.社会舆论

B.内心信念

C.传统习俗

D.行为规范

E.道德约束

9.职业是()的产物。

A.人类发展B.社会需要

C.社会分工D.经济发展

10.下列关于职业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职业道德的形式因行业不同而有所不同

B.职业道德在内容上具有变动性

C.职业道德在适用范围上具有普遍性

D.讲求职业道德会降低企业的竞争力

11.在实现方式上,职业道德具有()

A.专业性和特定性B.稳定性和继承性

C.灵活性和多样性D.自觉性和实践性

12.职业道德是人们在履行本职工作过程中所应遵循的(A.自然精神B.职业精神

C.行为规范D.政治立场

13.下列不属于医德关系的是()

A.医患关系B.患者之间关系)总和。

C.医社关系D.医医关系

三、填空题

1.医学道德的作用()()()()。

2.医德的基本原则()、()、()、()。

3.医德的特点()、()、()。

4.道德的特点()、()、()、(5为了达到用道德来协调社会关系的目的,社会依靠利用的是(()和()三种途径或手段。

四、简答题。

1、道德的作用?

2、职业道德的特点是什么?

3、医德内涵特点?

4、医德规范内容?

。))

五、论述题。

1.联系实际阐述遵守医德规范的重要性。

职业道德与法律 篇10

1.中职生应该如何提高宪法意识?

答;重视培养和提高中职生的宪法意识

A.培养宪法意识,就必须要普及宪法知识,让中职生对宪法都有所了解。

B.宪法需要社会化和生活化,稳定的宪法意识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步形成的。

2.简述当合法利益受到非法侵犯时,我们应当通过哪些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答;法律服务、法律援助、非诉讼途径和诉讼途径。非诉讼途径主要指:投诉、调解、裁决、仲裁、申诉等。诉讼是我们最权威、最有效、最正规和最终的维权途径。

维护合法权利的途径有哪些? ①直接找侵权者交涉;②向有关管理部门申诉;③运用法律武器进行自我保护。

3.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有哪些?

答;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碍;

(三)消除危险;

(四)返还财产;

(五)恢复原状;

(六)修理、重作、更换;

(七)赔偿损失;

(八)支付违约金;

(九)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十)赔礼道歉。以上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适用上述规定外,还可以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收缴进行非法活动的财物和非法所得,并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处以罚款、拘留。

4.劳动合同应当具备哪些条款?

答;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浅论教师素质与职业道德 篇11

关键词: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是精心培养幼苗的园丁,是用知识在人的心灵中盖起大厦的建筑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雕刻家。在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和进步的过程中,教师起着巨大的作用。正因为如此,教师的素养和职业道德直接关系到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要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养与职业道德。

一、要有渊博的知识。广泛的爱好和才能

教师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同时教师的知识面要宽,因为教师在课堂上面对的是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的学生。在学生眼里,老师是无所不知的“百科全书”,所以要做一个尽职尽责的教师,要“能教”“会教”“教好”“教活”。要把系统的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除精通所任课程的专业知识外,教师还必须要熟悉本学科的教学大纲和教材。“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当有一桶水。”作为教师,光“能教”“会教”是不够的,还必须要做到“教好”和“教活”。人们常说,欲要教好,学问加技巧。现代教师只有具备多种能力,才能培养指导出适应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复合型人才。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还应该以学而不厌。勤奋进取的精神,不断总结自身的经验和教训、学习和汲取他人的成功经验。教育事业是一项灌溉的事业,教师必须是一条涌动的小溪,所以教师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只有丰富的知识积累和广阔的智力背景,才能在工作中一直保持着创造的激情和活力,才能在教育教学中灵感泉涌。

二、要有崇高的思想品德。为人师表

教师在教育中的示范作用是巨大的,因此,教师必须十分注意自身的修养,严格要求自己,把做人与育人统一起来,时时处处做学生的榜样,以大方得体的仪表,稳重端庄的举止,亲切和蔼的态度,文明礼貌的语言,去感召学生、启迪学生,最终达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目的。热爱教育事业和保护学生是教师的神圣天职。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热爱教育事业的教师必然会热爱学生,也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搞好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既是教师高尚道德情操的集中反映,也是教师取得成就的关键所在。教师对学生的爱,会促使学生内心产生乐观情绪、愉快的感情、积极要求向上的动力。如江西省宜黄县的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民办教师吴荣烂同志,她对学生是那样的爱。她的学生是一群特殊的聋哑儿童,从小失去了听力、失去了语言,生活在一个沉寂的无声世界里。他们常常受到人们的冷遇,因此,往往脾气急躁、心情忧郁、悲观厌世,小小年纪却紧闭着心灵的门窗。爱是启动心灵的钥匙。吴老师常说:“聋哑孩子同样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更需要爱”。吴老师腾出了自己家里最好的两间房间给聋哑儿童住宿。为了聋哑儿童睡得舒服,夏天安装纱窗防蚊,冬天添火盆御寒。学生年龄小,又是残疾人,吃喝拉撒样样都要管。为了照顾这些残疾学生,吴老师把自己的床铺搬到了聋哑学生的房间,晚上把年幼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带在身边睡觉。每天夜里都要起来数次为孩子们把尿、盖被子。聋哑学生洪云辉,九岁,记忆力特别差,上午教过的字下午就忘了,为了教好这个学生,吴老师便把生字卡常放在口袋里,随时拿出来问他什么字,并辅以手型、动作,通过反复教,反复练,不断加深记忆。现在这个学生说话比较清楚,能识300多字。就这样吴老师用自己滴滴心血抚爱着这些需要母爱的孩子。

由此可见,教师的爱是一种激励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无可取代的教育力量。爱是阳光。能融化冰雪;爱是春雨,能滋生万物;爱是桥梁,能沟通师生的心灵。有了爱,师生之间就能以诚相见。心心相印,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热爱学生又是教师献身教育事业,搞好教育工作的原动力。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为自己的学生奉献出无私的爱。

人生的价值就是奉献,而不是索取。理想是動力之源,理想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教师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的高尚情感,集中表现在教师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奉献给学生,孜孜不倦地教诲学生,突出地体现了教师的职业特点,这也是我国教师的传统美德。教师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引导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破浪航行。

教书育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教师的共同责任。要完成这个任务,就必须始终不断地加强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一个好教师固然会对学生的一生发生深刻的影响,但无论学生知识的积累、智力的发展,还是思想品德的形成,都不是哪一门课、哪一位教师所能单独完成的,而是需要各位教师的相互配合。因此,良好的教师之间相互支持、团结协作的关系,是搞好教育工作的必要条件,也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榜样。

三、要懂得教育规律,掌握教育艺术

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教育工作是十分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其特殊的规律。只有了解教育的客观规律,熟悉学生的心理特点,讲究科学的教育方法。作为教师,还要及时转变教育观念,努力跟上现代化技术发展的步伐,积极学习并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发挥现代化教育艺术特点,提高教学效果。

上一篇:考前动员会议程下一篇:大学生军训心得个人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