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胃管操作

2024-10-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留置胃管操作

留置胃管操作 篇1

用物准备:

治疗车上放置:治疗盘、温开水、胃液包、弯盘、听诊器、石腊油、棉签、胶布、一次性胃管、10毫升注射器、皮筋、速干手消毒剂。

留置胃管操作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09年7月在我院外科住院的需留置胃管的昏迷患者56例, 男25例, 女31例;年龄45~81岁, 中位年龄63.1岁;颅脑损伤31例, 脑出血10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7例, 脑梗死8例;其中浅昏迷13例, 昏迷伴躁动6例, 昏迷伴气管切开29例, 昏迷伴舌根后坠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 2组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胃管置入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为昏迷患者留置胃管的方法, 即置入胃管达会厌部 (14~16cm) 时用左手托起患者头部, 使下颌靠近胸骨柄, 使管端沿咽后滑行而入胃内[2]。观察组由护士长及4名置管经验丰富的护理骨干, 在参考文献[3,4]的基础上, 结合临床经验, 分别制定浅昏迷、昏迷伴躁动、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舌根后坠患者留置胃管操作流程。护士首先评估患者的昏迷情况, 然后按照操作流程为患者置入胃管, 操作流程具体如下。

1.2.1 浅昏迷患者:

(1) 评估患者昏迷程度。 (2) 常规置管前准备。 (3) 按照规范及程序, 清洁鼻孔, 打开鼻饲包及胃管, 常规置入13~15cm。 (4) 用手指轻推患者喉头, 刺激患者产生吞咽反射, 顺势快速置入胃管。 (5) 确认其在胃内后固定好胃管。

1.2.2 昏迷伴躁动患者:

(1) 评估患者病情。 (2) 准备常规用物外, 另备高枕头2个。 (3) 双枕直接垫于患者头下, 使患者下颌尽量贴近胸骨柄。 (4) 按照规范及程序, 清洁鼻孔, 打开鼻饲包及胃管, 按常规双手交替快速置入胃管。 (5) 确认其在胃内后固定胃管。

1.2.3 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昏迷患者:

(1) 评估患者病情。 (2) 准备常规用物外, 另备导丝1~2根。 (3) 胃管内注入少量润滑剂, 将导丝置于胃管内到达胃管前端, 在胃管口处用胶布固定导丝。 (4) 按照规范及程序, 清洁鼻孔, 打开鼻饲包及胃管, 充分润滑胃管后经鼻腔缓慢置入, 达到规定长度后将导丝拔出。 (5) 确认其在胃内后固定胃管。

1.2.4 昏迷合并舌根后坠患者:

(1) 评估患者病情。 (2) 准备常规用物外, 另备舌钳、开口器、手电筒, 选用透明硅塑胃管。 (3) 按照规范及程序, 清洁鼻孔, 打开鼻饲包及胃管, 置患者于侧卧位。 (4) 左手持胃管后端, 右手持胃管前端, 从一侧鼻孔置入13~16cm (口咽部感到有阻力) 。 (5) 助手用舌钳将患者舌头拉出。若患者牙关紧闭, 可先用开口器助其开口, 再用舌钳将舌头拉出。操作者将胃管置入45~55cm。 (6) 确认其在胃内后固定胃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1次置管成功率及置管过程中呛咳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1次置管成功率为7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观察组呛咳的发生率为42.9%低于对照组的64.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1

3 讨 论

为了克服人为因素的影响, 笔者根据昏迷患者不同病情, 制定一套客观、实用的操作流程。浅昏迷患者吞咽反射仍然存在, 用手指轻推喉头, 刺激患者产生吞咽反射, 胃管可随吞咽动作送入胃内。昏迷躁动患者制动困难, 反复的刺激使患者咽喉部肌群痉挛, 出现咽环肌紧张性收缩, 使胃管入口处通过困难。将患者下颌尽量贴近胸骨柄, 可增大咽部通道弧度, 便于管端后壁滑行, 可节省人力, 尤其可使躁动患者头部固定, 方便夜班护士1人操作。由于气管套管占据咽喉部空间, 使咽部空间较小, 造成胃管通过困难, 同时昏迷气管切开患者吞咽反射迟钝或消失, 不能引导胃管进入食管。利用导丝可支撑胃管顺利通过会厌部, 避免因气管套管阻挡使胃管打折。昏迷合并舌根后坠患者咽部组织松弛, 舌根后坠堵塞了口咽部通道, 使胃管很难置入[5]。常规先仰头后托头的方法, 增加弧度并不能解除口咽部受阻。相反, 患者头后仰时舌后坠更加明显, 胃管更难置入。当患者侧卧位时, 舌向后坠的重力作用减小, 舌后坠减轻, 同时由于拉舌钳的作用, 舌根完全拉出, 口咽部通道不再受堵。此法不依赖患者做吞咽动作, 且特别适用于脑出血急性期、有明显颅内压增高患者及颈强直患者[6]。本资料显示, 观察组1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 (P<0.01) , 提示规范化操作流程的应用, 能使操作程序化、标准化, 可减轻护士工作量, 避免常规方法导致误吸、黏膜损伤等并发症, 提高护理质量, 保证患者安全, 减轻患者痛苦。以上各流程不是完全独立的, 可以相互配合使用。根据患者的不同病情, 采用有效的操作流程, 既能提高昏迷患者胃管置管成功率, 又能减轻护士工作量, 为患者的后期治疗奠定基础。

摘要:目的 探讨提高昏迷患者1次置管成功率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5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方法为昏迷患者留置胃管;观察组分别制定浅昏迷、昏迷伴躁动、气管插管或切开、舌根后坠患者留置胃管操作流程, 评估患者病情后按照操作流程为患者置入胃管。结果 观察组1次置管成功率为7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观察组呛咳发生率为42.9%低于对照组的64.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操作流程的改进, 能使留置胃管操作程序化、标准化, 提高昏迷患者置管的成功率。

关键词:昏迷,胃管,操作流程,改进

参考文献

[1]蔡启明, 钱焱, 顾建平.人力资源管理标准工作流程[M].上海: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2008:3.

[2]万焕云, 黄念棠.基础护理技术操作规程[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2:6.

[3]陈健春.昏迷病人插胃管方法探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1998, 15 (3) :138.

[4]陈志娜, 曾丽雯, 何瑾云, 等.机械通气患者经鼻置胃管方法探讨[J].护理学杂志, 2007, 22 (1) :41-42.

[5]丁华, 王小琴.意识障碍患者半坐卧位置胃管效果探讨[J].护理学杂志, 2009, 24 (20) :17-18.

留置胃管常见问题及改进方法 篇3

关键词 留置胃管 常见问题 改进方法

留置胃管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1],若操作不当会影响治疗效果,留置胃管是观察病情变化、治疗疾病重要措施,但是留置胃管常见的问题较多[2],为提高留置胃管护理质量,2011年6月~2012年11月对留置胃管患者60例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2011年6月~2012年11月收治留置胃管患者60例,其中男40例(66.7%),女20例(33.3%),男女之比为2:1,年龄16~79岁,平均47.5岁。疾病类型,上消化道出血10例(16.7%),肠梗阻26例(43.3%),胃溃疡24例(40.0%)。置管时间2~21天,平均10.3天。

常见护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恐惧心理:患者对疾病治疗存在较大的恐惧感,在护理操作时不配合,甚至拒绝插胃管,这些原因主要是:①患者對治疗的过程不了解,缺乏插胃管的相关知识,或者听其他患者诉说插胃管的痛苦等,因而产生恐惧心理;②患者曾经插过胃管,由于医护人员操作不当[3],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因而对再次插胃管表现的十分紧张、恐惧。

引流不流畅:胃管插入后并没有抽吸出胃液或者胃管内无液体流出,患者感到腹胀,甚至发生呕吐。其原因主要是:①胃管被胃内容物或血块堵塞[4],导致引流不通;②患者的体位不正确,胃内容物难以引流出来;③置管长度不够深,未能达到胃内容物里面,因而没有抽出;④胃内容物比较黏稠,胃管太细,也是导致难以抽出的一个重要原因。

机械性损伤:留置胃管的过程会给患者胃黏膜带来一定的刺激,甚至会出现出血或感染,其原因:①护士操作不熟悉,在插胃管时用力过猛;②患者插胃管的次数较多,由于反反复复的刺激,导致机械性损伤[5];③胃管质地较硬,不柔软也是导致机械性损伤的一个原因。

鼻胃管滑脱:患者留置的胃管从鼻腔自动或被动脱出,其原因主要是:①患者心情烦躁,易冲动,导致胃管滑脱[6],或者恶心、呕吐难以耐受,将胃管呕出;②胃管固定不牢固,患者在活动时不经意滑脱。

改进方法

胃管的粗细、软硬程度和型号选择:要根据患者的发病原因来选择胃管的粗细、软硬程度,若是上消化道出血或穿孔的患者,应该应选择型号较粗的胃管,这样可以避免血块或胃内容堵塞胃管。

置胃管技巧:①在插胃管前要做好心理护理,向患者介绍插胃管的过程,对治疗疾病的重要意义,让患者了解插胃管是种刺激性不大的治疗,消除患者的各种顾虑,教会患者配合治疗的方法,在护理人员插胃管时要保持冷静,不要抵触,积极配合,提高插管的成功率。②经过心理护理后仍有部分患者情绪紧张,频繁不安,对于这类患者,操作前可适当应用镇静剂。③术前对有心血管疾病、年老患者,插管时有引起心脑血管意外的危险,应选择插管时机。④为了避免由于置入胃管后证实胃管是否在胃内一难点,可采取空腹侧卧位尤其是右侧卧位,使胃液很快抽出,避免了因胃液不能抽出,将胃管反复盲目插进、拔出或重插,从而增加患者的痛苦。⑤插胃管动作要轻柔,避免操作粗暴。

置管长度:胃管的置管长度按常规应插入45~55cm。护理人员将胃管的插入长度在常规的基础上延长5~10cm后置入,使胃管前段达胃体或幽门处,既有利于术后对患者进行鼻饲,也达到了良好的引流效果。

妥善固定:翻身时注意勿扯到鼻胃管,可以用别针将鼻胃管固定衣服上,胃管与身体稳定地移动,切不可固定在床单或枕头上,翻身或坐起时要时刻维护鼻胃管,防止脱出。

胃管阻塞通畅方法:采用十二指肠导丝疏通来处理阻塞的胃管。操作时导丝上涂上液体石蜡插入胃管内,阻力小,无痛苦较安全。操作前需测量导丝插入长度,并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也可采用注水回抽方法。

讨 论

对留置鼻胃管患者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进行详细评估,认真分析,积极、主动地采取以上相应的护理措施及对策后,本组60例留置胃管患者均成功插管,患者的紧张、恐惧情况明细降低,未见脱管发生,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促进了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张金华.双枕垫头快速插胃管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中的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2004,16(2):36.

2 霍永华,王惊涛,高秀江,等.留置胃管引流不畅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J].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724.

3 陈洁芬.应用白扁带系双套结固定胃管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7,23(12B):42-43.

4 董小梅.留置胃管阻塞通畅方法[J].护理学杂志,2006,19(7):72.

5 Pal GK,Pal P,Nanda N,et al.Pectral analysis of heart rate variability(HRV) may predict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J].Med Hypotheses,2009,72(2):183-185.

脑卒中患者留置胃管的护理2 篇4

[摘要]脑卒中俗称“中风”,临床起病急、死亡率高,常伴有吞咽功能障碍,鼻饲法是将胃管插入胃内,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药物和水分的方法,是满足脑卒中患者机体营养需要的最佳途径,鼻饲法是一项基本护理技能操作,根据本人多年来的临床积累,现就胃管的选择、置管时间、方法、鼻饲及其并发症的预防护理谈谈经验。

[关键词]

脑卒中

置胃管

护理

脑卒中是急性脑循环障碍导致的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损的临床事件。在我国,脑卒中已成为当今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生命与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在城市居民死因中居首位。脑卒中患者虽然胃肠消化吸收功能正常,但常因昏迷或吞咽困难而不能自行进食,吞咽功能障碍是脑卒中的常见合并症之一,发生率为16%--60%[1]。为了保证病人营养需要,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保证口服药物的正常应用,以及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常常需要留置胃管。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置管前护理

1.1 心理护理:脑卒中起病急,常常伴有肢体活动和语言沟通障碍,病人和家属一时难以接受,常会产生焦虑、抑郁、恐惧、无助等心理,而留置胃管无疑会加重原有不良心理反应,甚至会产生对抗情绪,此时做好病人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护士应理解、宽慰病人,耐心向病人和家属讲解其病情、留置胃管的目的、必要性及操作中的配合方法,取得病人和家属的积极配合。1.2 胃管的选择

1.2.1 橡胶胃管:传统胃管为橡胶胃管,有管厚、腔小,弹性差、有异味,刺激性强,与组织相容性小等缺点[2],我院临床已不用。

1.2.2 硅胶胃管,弹性好、无异味,与组织相容性大,刺激性小,刻度清晰[3]。且官腔透明,便于观察管内情况,广泛应用于我院临床。

2、置管护理

2.1 置管时机:目前多数学者认为置管的时间在急性卒中患者发病后24~72 h置管,孔敏[4]采用早期鼻饲,赵晓丽等报道[5]急性卒中患者发病后24~72 h内插入鼻饲管进行鼻饲为宜. 2.2 置管长度:常规插入胃管的长度为(45~55 cm).通常鼻饲管顶端有2~3个侧孔,第2、3侧孔距顶端的距离分别为5 cm和10 cm,为保证鼻饲管3个侧孔全部进入胃部,预防或减少因注入有刺激性药物导致的食道下段刺激而引起的上腹部不适,赵晓丽等报道[5]插入胃管的长度延长至55~65cm为宜。

2.2 置管操作方法:采用经鼻腔置管,首先观察病人有无假牙、询问患者或家属病人有无鼻部手术史、鼻中隔肥大或缺损等,用湿棉签清理鼻腔,再用石蜡棉签润滑两侧鼻腔,当口腔、鼻腔、咽部有分泌物时给予彻底吸干净后再行置管,以免造成窒息,插管前用液状石蜡润滑胃管前端,润滑长度为预定置管长度。若患者意识清楚,则嘱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当插入14—16厘米(咽喉部)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顺势将胃管插入至预定位置;若为昏迷患者,插管前取去枕仰卧位,当插入约15厘米时,将病人头部托起,使下颌接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便于胃管沿咽喉壁缓缓下行,直至预定长度。

2.3 确认胃管在胃的方法:用20毫升注射器接胃管末端并快速注入10-15毫升空气,另一人用听诊器在胃区可听到气过水声;将胃管末端置于清水容器内,无气泡逸出;胃管末端接注射器抽吸有胃液被抽出。

2.4 胃管固定方法和留置时间:传统的固定方法是用胶布将胃管固定于鼻翼两侧,由于皮肤分泌物或患者躁动等原因导致胶布松脱极易使胃管意外脱出,并且长期鼻饲患者频繁更换胶布,极易造成患者皮肤不适或过敏发生;而我们则采用纱质绷带折叠成约1厘米宽的条形带,在鼻孔处胃管上打结,两侧沿面颊绕过耳廓上方在患者后枕下部打一活结,松紧适宜,这样固定不但牢固,而且患者感觉舒适。固定稳妥后,在留置胃管专用标识上写明置管日期、时间,于患者下颌处粘贴于胃管上,并告知家属当标识处胃管移位时及时通知护理人员,纱布绷带每周更换2次,硅胶胃管一般为28—30天更换一次。

3、置管后注食喂药护理

3.1 鼻饲液选择

王路等对31例78~99岁老年鼻饲患者进行营养状况评估显示,由于热量摄入不足,营养素摄入不均衡.被调查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6]。所以我们除选择鼻饲营养液,如能全力外,我院营养室针对每位患者营养需求给予配置不同的匀浆液,充分保证了脑卒中患者每日所需营养。

3.2 鼻饲方法 鼻饲前将患者床头抬高20—30度,检查胃管有无移位、堵塞及胃内潴留情况。当潴留量≥150毫升时暂停鼻饲并立即通知医生给予处理。一般采用输注法和灌注法,输注法主要用于能全力等瓶装的营养液,灌注法则是应用50毫升注射器将匀浆液缓缓经胃管注入胃内。因瓶装营养液价格较昂贵,所以我科病人多用匀浆液。鼻饲液温度为38—40℃,若病人有吸氧治疗,则需先摘下鼻导管,暂停吸氧,等鼻饲完毕后再行吸氧,鼻饲前后分别向胃 管内注入温开水20毫升,每次鼻饲量200毫升,包括鼻饲液和水的总量,灌注时间不少于10分钟,间隔不少于2小时,在不影响治疗和睡眠的 情况下,两次鼻饲之间可以给予少量温开水,约100毫升,每日4—5次,以保证患者机体对水分的需要,鼻饲完毕,要保持原卧位至少30分钟,鼻饲药物前先将药物研碎经温开水融化后注入胃管,并用20毫升温开水冲洗胃管,以使药物充分吸收。4 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4.1 口咽部护理

由于卒中患者意识及吞咽功能障碍,不能经口进食,口腔运动减少,口腔的自洁功能降低,应每日给予口腔护理2次,根据医嘱选择漱口液,含漱温开水4—5次,检查鼻腔和口腔黏膜有无水肿、充血、破损等,并用液体石蜡棉签润滑鼻腔和口唇,以防干裂,且使病人感觉舒适,长期鼻饲的病人,给予薄荷油和呋麻合剂交替滴鼻,可起到收缩血管,减轻黏膜水肿的作用。给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每日2次,每次20分钟,可有效减轻留置胃管引起的口咽部干燥不适。

4.1 预防误吸 鼻饲前将床头抬高30—60度,若病情允许,嘱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鼻饲后30分钟内避免对患者实行翻身、叩背及搬动,保持头偏向一侧;鼻饲前认真检查胃管刻度,确保在胃内后方可操作;灌注食物、药物时速度缓慢,(每分钟≤20毫升);一旦发生误吸,应立即停止鼻饲,让病人取右侧卧位,吸出口鼻部反流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以免发生意外。4.2 预防胃潴留、腹胀

脑卒中患者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影响迷走神经对胃肠运动的调节,进食量过多可刺激十二指肠壁上的脂肪和渗透压感受器,通过胃肠反射抑制胃排空,同时下丘脑调节失衡.血管收缩引起胃黏膜缺血、缺氧影响胃肠道的正常消化功能.都可引起胃潴留。鼻饲液可由稀渐稠,量由少逐渐增多,必要时遵医嘱应用胃动力药(吗丁啉)和止吐药(甲氧氯普安),以减轻胃潴留和腹胀。

4.3 预防腹泻和便秘

腹泻时鼻饲病人常见并发症之一,对于较重的卒中患者,从最易消化的食物开始,如小米粥、面汤等,待胃肠功能逐渐适应后再给予正常的鼻饲液,同时鼻饲前护理人员应清洁双手,每日配制当日鼻饲量,容器应每日消毒后使用[7];每次鼻饲后将胃管末端用清洁纱布包裹,套圈固定,保持胃管末端清洁,可有效减少腹泻的发生,腹部受凉也是引起卒中患者腹泻的原因之一,在为病人翻身、床上更单及擦浴时,要注意为病人保暖;脑卒中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肢体活动障碍,势必增加了便秘发生的机率,故在鼻饲过程中,应逐渐增加粗纤维食物的摄入,如蔬菜和瓜果类,也可给予腹部顺时针按摩,增加肠蠕动,必要时遵医嘱给予缓泻剂或者灌肠,告知病人切勿用力排便,以免导致颅内压增高使病情加重。4.4 意外拔管及其护理

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而意识不清和烦躁不安常是意外拔管的原因,护士应在征得家属同意后对病人采取适当的约束措施,并做好约束 带的使用护理;对于清醒病人,由于留置胃管带来的不适感,使患者产生厌烦心理,插管前应耐心向病人解释留置胃管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必要性以及计划外拔管的严重后果,改变体位时如何妥善固定胃管等,以取得患者的配合,同时应注意观察置管期间患者的病情和心理变化,防止自行拔管。

鼻饲法为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提供了一种理想的营养支持疗法,做好置管前的心理护理,掌握正确的置管方法,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将在很大程度上为患者减轻躯体上痛苦,而做好置管后的护理,则能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平均住院日,节约医疗费用,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

献孙丽娟,重型颅脑损伤后营养支持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2009,8(5):478—480. 2 李肖静,史云菊:延长鼻饲硅胶胃管留置时间的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05,26(2):

胃管操作流程 篇5

胃管操作流程(5分钟)操作开始: 查对医嘱(2床王平下胃管)→ 七步洗手法洗手(每部不少于15秒,清水冲净擦干)→ 戴口罩(用物准备齐全,均在有效期内)→ 备胶布(两个6厘米一个1厘米)及标识→ 推车至病房(敲门您好我是护士)→查对床号,姓名解释(2床王平您好,下午要做手术了,现在我要给您下个胃管,胃管是从鼻腔下到胃内,在下胃管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不舒服,我的动作会尽量轻柔一些,希望您配合我一下好吗)→ 取棉签蘸水选择鼻腔(最近有过感冒吗? 鼻子通气怎么样?我看一下,无鼻中膈弯曲,无息肉,无炎症,那我们就从右边的鼻孔下胃管好吗?来我给您清洁一下鼻腔)→操作盘放置床头柜→打换药碗→取胃管解释:王叔我给你量一下胃管的长度,触及剑突定位(发际至剑突大约50厘米)盖被子→做标记→润滑胃管前端,盘好胃管放于碗内→摆体位→ 铺治疗巾→ 放置弯盘及换药碗,插胃管(王叔要插胃管了,请您配合一下我,不要紧张,插至15厘米时嘱病人往下咽,再插4到6厘米嘱病人张嘴看一下 胃管未盘在口腔内,请您再坚持一下,马上就好了)→ 注射器抽胃液(抽出胃液,胃管在胃内)→胶布固定→抽少量温开水注入胃内→纱布包裹胃管前端放于枕下→第二条胶布固定,帖标识→撤弯盘及换药碗,撤治疗巾→摆体位(王叔叔胃管给你插好了,有什么不舒服吗,胃管的末端我给您放到枕头下面了,您起来活动的时候请将它放到上衣口袋里,以免胃管脱出,那您好好休息我会随时过来看您的,如过您有什么不舒服或需要帮助请您按床边的呼叫器谢谢您的配合)→消手→推车回治疗室(整理用物,医用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七步手法洗手)→医嘱单签字→操作完毕!

第四代留置针操作流程 篇6

用物准备:安尔碘、棉签、止血带、乳胶手套、快速手消毒液、留置针、3M胶布、敷料贴补液、带头皮针输液管、垃圾桶、锐器盒、快速手消毒液、执行单、输液卡 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洗手

核对医嘱(执行单、输液卡)

带执行单、输液卡到病房评估病人:核对姓名,自我介绍,解释(为什么要用留位置针,从治疗方案、保护血管、减少穿刺的痛苦、提高疗效等方面宣教),问药物过敏史,评估血管,问大、小便。↓

用快速手消毒液洗手,戴口罩,(加药,考试时免)

检查治疗车上的物品有无过期:安尔碘、棉签、留置针、敷料贴、补液、带头皮针输液

管、补液 ↓

推治疗车到病房,核对床头卡、手镯、执行单、输液卡、补液

检查补液(一挤、二照、三倒转、四复照)、消毒补液,棉签在加药口停留10秒,检查输液管,插管、排气、对光,将头皮针挂在输液架上平调节器的位置,挂输液卡

戴手套,扎止血带找血管、松止血带、消毒血管(8X8cm)

准备3M胶布,再次扎止血带、消毒血管,待干

准备留置针,取下针头插入肝素锁内后排气

取下针帽,左右转动针芯,再次核对姓名,15-30°角进针(在消毒范围的1/2-2/3的部位),见回血后,降低5-15°角,再进约0.2cm,左手固定针翼,右手拔针芯约0.5-1cm,左手将软管全部送入 ↓

松止血带,打开调节器,左手拔出针芯(先慢拔,剩下一半时快拔)

嘱咐病人手勿动,取透明敷料以穿刺点为中心固定,要将分叉口的空气向外挤压、由中心向外轻压敷贴,延长管与穿刺管呈U字型固定,(Y接口勿压迫穿刺的血管),脱手套,洗手,胶布写上日期、时间、在延长管的分叉口处贴标有“日期、时间、操作者姓名”的胶布,头皮针用胶布固定,再用一条胶布固定输液管

根据药物性质及年龄调滴速,再次核对,输液卡、执行单签名 ↓

呼叫铃摆在病人能够得着的地方,交代注意事项(可适当活动,避免提重物,衣服先穿后脱,冲凉时用保鲜薄膜保护,注意观察有无敷贴卷边、脱落、穿刺口有无红、肿、痛,有异常及时告知护士)↓

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的体位,整理用物,分类放置,洗手

留置针封管操作流程

用物准备:乳胶手套、弯盆内盛放配好的肝素液、快速手消毒液、医疗垃圾桶、生活垃圾桶、治疗车下放有治疗盆(放回收的补液袋)、医嘱执行单

操者洗作手,戴口罩

核对姓名、医嘱执行单、输液卡是否已滴完补液

解释封管的意义

戴手套

取下固定头皮针的2条胶布 ↓

取出封管液,关调节器,拔头皮针至肝素帽内见针尖 ↓

先脉冲式冲管,剩0.5 ml 时边推边拔,带液拔针

头皮针扔锐器盒,关闭留置针夹子(将夹子靠近静脉穿刺端,一手固定夹子的上、下方,另一手在近肝素锁方向将留置针延长管快速 夹好)

取下补液及输液管,分类放置,整理床单位

留置胃管的临床护理研究 篇7

1胃管置入目的

胃管置入是抢救口服中毒患者的重要措施, 是肠麻痹、胃肠道梗阻、腹腔脏器严重损伤及肠道手术后, 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鼻饲能供给昏迷者营养和热量, 使机体得以恢复。

2插管方法

2.1 患者准备

患者座位、仰卧位, 清醒患者做好心理护理, 争取患者积极配合, 极度紧张的患者可适当使用镇静剂。

2.2 用物准备

检查胃管是否通畅, 检查患者鼻孔, 选择鼻孔不受鼻中隔、鼻息肉影响。测量长度:成人:鼻尖-耳垂-剑突;儿童:发际-脐。

2.3 插管操作步骤

插管时将鼻孔、胃管均涂上润滑油, 清醒患者让其通过吸管喝水, 配合护士插管, 让患者抬高鼻尖, 直接将管插入口咽部, 为减少入咽危险, 头部可轻微向前倾斜, 感觉胃管在喉部时吞咽清水, 每次吞咽时护士将胃管插入一部分。如出现咳嗽暂停插入, 张口深呼吸, 待放松后再操作, 直到N-E-X预计标记, 检查胃管确在胃内后固定。如昏迷患者不能配合吞咽动作, 常规插管易导致失败。陈健春采用刺激法, 将胃管插入15 cm时先用一些刺激手段使患者产生吞咽反射, 瞬间迅速插入胃管, 成功率达94%[1];刘亚红采用侧位置胃管法, 操作者面对患者由一侧鼻孔将胃管插入, 由于患者取侧卧位, 不许做吞咽动作, 成功率达98%[2];张金华介绍双枕垫头快速插胃管法:将双枕直接置于患者头下, 使下颌尽量贴近胸骨柄, 双手交替快速插管至胃内, 此方法便于护士一人操作[3]。不锈钢细密弹簧丝支撑胃管法可增加胃管硬度顺利通过食管的三个狭窄, 从而提高插管成功率[4]。

3置管术后护理

3.1 胃肠减压的护理

胃肠减压对腹部术后患者康复非常重要, 护理人员要随时观察胃肠减压管, 如出现堵塞或引流不当, 患者则出现恶心、呃逆等, 时间稍长则胃扩张, 影响切口愈合。护理人员每两小时检查一次胃肠减压管, 如没有胃液流出, 可用清水冲洗, 如使用液体量较大时则用盐水较好。胃肠出血的患者, 用清水冲洗可发生低钠血症。胃肠减压排液减少时, 用手逐渐挤压以促进排液。胃管要保持通畅, 防止扭曲受压。

3.2 注意事项

胃肠减压患者应按医嘱补充电解质和液体, 每日补液量2000~2500 ml, 防止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经口腔给药时, 如片剂要研碎, 调水后注入, 注入后夹管30 min, 以免药液吸出, 影响疗效。长期胃肠减压的患者应做好口腔护理, 并鼓励患者深呼吸4次, 预防肺部并发症。减压期间, 如果腹部触诊、叩诊表现腹壁紧张或腹胀体症时, 及时报告医生。拔出胃管指征是肠鸣音恢复, 同时有肛门排气、排便, 有时在拔管之前, 可先试验夹管24 h, 如果患者没有恶心、呕吐、腹胀, 也可考虑拔管。心理护理:带着胃肠减压管患者不舒服, 影响肠蠕动的恢复, 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做好安慰、解释工作, 通过术前教育和某些心理调整, 对配合术后胃肠减压的实施有好处, 也有助于患者康复。

3.3 鼻饲营养支持的护理

营养支持疗法是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技术, 肠道营养有显著优越性, 应用日益广泛。但肠道营养有潜在并发症, 主要指机械性并发症即饲管堵塞、脱落以及由于饲管误置、误吸引起的肺部并发症, 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与临床护理操作及观察不当有关, 一旦发生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 甚至危及生命, 所以临床上应特别重视。

3.3.1 鼻饲配方

一般患者选择高蛋白质、高热量配方, 如患者缺乏乳糖酶, 则不能忍受乳糖, 护士应询问饮食既往史, 不耐受者选用不含热糖的配方, 如豆浆、肉汤、米粉等。

3.3.2 鼻饲并发症

3.3.2.1 腹泻

指24 h大便5次以上, 鼻饲液被细菌污染、病毒污染, 注入过快, 患者血浆蛋白过低, 不能耐受乳糖, 粪便量过多等都会出现腹泻。抗生素是引起住院患者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老年人胃酸减少, 杀菌力降低, 细菌容易繁殖, 故细菌感染率高。治疗胃肠炎首先灌入清洁液体, 预防脱水, 保持胃肠道休息, 直到腹泻消失, 再逐渐恢复管饲。

3.3.2.2 饲管堵塞

造成堵塞的原因很多, 通过饲管输入未能充分研碎的食物, 以及饲液与药物之间理化反应所产生凝块是饲管堵塞的常见原因。另外, 药物间的配伍禁忌, 酸性药物易与蛋白质发生凝块, 故药物不易于食物 (牛奶等) 混合输入, 应间隔20~30 min后喂药。间断饲食前后用温水冲洗, 冲洗时应用于大于50 ml的注射器。

3.3.2.3 肺部并发症 (误置、误吸)

误置:置入任何型号的饲管都有误入气管、支气管的可能。未能及时发现而注入饲液和药物都可发生吸入性肺炎、胸腔积液。误吸:症状多明显, 表现为突然出现的呼吸困难, 也可以隐匿无明显症状, 当患者出现发热、呼吸急促、心率加快, 缺氧呼吸性中毒, 才可以作出诊断。肺部误吸一旦发生, 应立即停止饲食, 患者取右侧卧位, 头部放低, 抽吸胃管, 防止进一步返流及肺吸入, 气管切开患者定时吸引, 吸引可刺激咳嗽, 从而有助于气管、支气管内吸入物的排出。根据吸入液量, 如有必要可用支气管镜清除, 有肺部感染迹象时, 应使用抗生素。

3.3.3 鼻饲误吸问题

颅脑外伤、意识不清、脑血管意外或气管切开的患者均有鼻饲误吸危险, 咳嗽、呕吐有可能会使胃管变更位置, 增加误吸可能性, 鼻饲过快引起大量胃残留和肠动力低下、胃排空延迟均可导致误吸。护士应掌握预防对策, 每次鼻饲前均需验证胃管位置是否正确, 吸进气管内痰液, 防止吸痰器呛咳、憋气使腹内压增高引起返流。患者体位也是预防误吸的关键, 应取半坐卧位, 借重力作用可预防返流、误吸。鼻饲后30 min内不可翻身, 严密观察, 若患者突然出现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时, 应警惕有无胃内容物返流、误吸, 出现误吸尽早处理以防意外发生。

参考文献

[1]陈健春.昏迷病人插胃管方法探讨.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1998, 15 (3) :138.

[2]刘亚红.侧位置胃管方法的初探.护士进修杂志, 1997, 112 (2) :46.

[3]张金华.双枕垫头快速插胃管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中的应用.实用护理杂志, 2000, 16 (2) :36.

留置胃管操作 篇8

【关键词】留置胃管 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 R395.5【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8-0802-02

心理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通过各种方法调整患者的情绪,使病人处于接受治疗,配合治疗的最佳状态。留置胃管是临床中常用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1],置管对病人生理、心理都有较严重的刺激,病人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不利于治疗护理工作的开展。本文通过对56例病人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解、分析,给予有效的护理措施,消除患者紧张心理,减轻留置胃管时的痛苦,达到一次性置管成功。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10年2月至2011年2月在我院住院患者中,随机抽取56例留置胃管的患者,其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27-64岁,平均年龄42.6岁;急性胰腺炎18例,肠梗阻11例,食道癌7例,胃癌13例,幽门梗阻7例。

1.2结果一次性留置胃管成功54例,二次置管成功2例。

2心理分析

留置胃管在胸腹部手术及消化内科经常用到,大部分病人是清醒的,疾病已经造成患者身心痛苦,插胃管属患者较难耐受的治疗措施,因此患者会产生相应的心理应激情绪反应。常见的心理问题有以下几种。

2.1紧张焦虑大部分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不了解,不明白插管的必要性和目的,同时因腹痛腹胀、呕吐等身体的不适,常出现焦虑的心理[2]。患者担心插管引起的不适、难受,有的担心插管会引起高血压、气管炎等疾病的复发,有的病情重的患者,会产生抵触心理,拒绝置管,甚至对医护人员态度生硬粗暴。

2.2抑郁是一种消极低沉的情绪,如悲观,失望,无助等,这种情况多见于肿瘤患者。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恐癌心理,对癌症的认识都有不同程度的片面性,认为是绝症,治疗没有效果,白花钱,最终都是人财两空。因此,在心理上患者产生巨大的失落感,出现沮丧、哀伤等悲观情绪,在行为上表现为对任何事不感兴趣,拒绝治疗,甚至产生了生不如死的念头。

2.3对护士不信任有的患者对护士不信任,担心护士动作粗鲁,责任心不强,工作马虎,担心护士技术水平差而增加自己的痛苦,有的患者甚至担心胃管会把胃穿通而抗拒置管。

3心理护理

3.1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这是心理护理的前提。护士应具备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热情关心、体贴患者,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运用沟通技巧,使用安慰鼓励性语言,满足患者被尊重、被关爱的心理需要,以缩短护患之间的距离。护士在工作中表情自然,仪表端庄,配合精湛的业务技术,可以提高患者的安全感和对护士的信任感。

3.2疏导分析不同病人产生抑郁的原因,鼓励患者发泄倾诉,护士不要立即劝解,可因势利导,慢慢疏导,给患者一个心理适应过程,护士要有高度的同情心,充分理解、宽容患者。同时,给患者创造一个亲切友善的环境,鼓励家属陪伴,细心照顾,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患者情绪稳定,心情平静时,我们再给予热情关怀,启发和引导患者正确对待疾病,保持良好情绪,解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3.3安慰鼓励患者护士耐心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告知患者插管的必要性和目的,强调胃管是患者的“救命管”,向患者介绍插管过程中的配合方法,如体位,呼吸形式,吞咽方式及肌肉放松形式等,鼓励患者,增强信心,提高勇气,并且暗示家属给予患者情感支持,要让患者从主观上接受治疗,主动配合,一般插管均能成功。

4结论

留置胃管对病人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有效的护患沟通、心理护理能够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提高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感,增强治疗信心,由被动接受治疗转为主动配合治疗,保证插管顺利进行,促进了疾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杨爱玲.留置胃管的心理护理.现代实用医学,2001,13(3).

静脉留置针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篇9

(一)操作流程

操作流程

操作方法

准备

解释

选静脉

挂瓶排气

消毒

穿刺

·环境:清洁、宽敞,湿式清洁操作台面

·护士: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评估:评估患者病情、血管情况、药物对血管的影响

·用物:治疗车上层:治疗盘、输液器、静脉留置针、输液贴、液体、稀释淡肝素液、透明贴膜、药液(按医嘱准备)、碘伏、75%乙醇、棉签、启瓶器、止血带、垫巾、网套、手消毒凝胶、输液卡、医嘱本/输液单、清洁剪刀、纱布、污物罐、锐器盒、止血带浸泡桶

·检查用物:检查棉签(开包时需注明开包日期及时间)、安尔碘(注明开瓶日期及有效期)、输液器、留置针、输液贴、透明贴膜有效期

·查对:根据医嘱查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时间、方法、有效期、腕带,如为抗生素需查对皮试结果、批号;用清洁纱布擦液体瓶口,检查液体有效期,轻拧瓶盖检查有无松动,查看瓶体、瓶底有无裂痕,将瓶轻轻倒置检查溶液内有无沉淀、浑浊、絮状物、变色等不能使用的情况(检查10秒)

·贴瓶签:在瓶签上注明床号、姓名、药名、剂量

·备齐用物至患者处,查对床头牌、腕带、床号、姓名(仅第一次查对需要患者自报姓名)

·问候患者,告知输液及使用留置针的目的,取得患者配合·询问是否需要上厕所等特殊需要

·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备好输液架,调节好高度,一般为60-80

cm

·一看:选择粗直、血流丰富的静脉,在穿刺部位肢体下放以垫巾、止血带

·二扎:扎止血带于穿刺部位上方8

~10

cm处,末端向上,嘱患者握拳(如患者血管明显或操作者有把握,可以不扎止血带查看)

·三摸:以手指探明所选静脉的走向和深浅,松开止血带

·再次查对液体,常规消毒瓶口,检查、打开输液器,挂上输液瓶(网套的使用可根据液体的不同灵活掌握)

·打开调节夹排气:右手拿输液软管末端,左手抬起莫非滴管下端,使液体流入滴管内,当滴管内液面至1/2处时,拇指折曲压紧滴管下端软管,将滴管放下,拇指慢慢放开’使液体缓缓流向输液软管接头处,关闭调节夹,将软管挂于分叉处

·常规消毒皮肤(直径为6~8

cm),待干

·取出无菌透明贴膜,注明穿刺日期及穿刺者姓名,置于垫巾上

·于穿刺部位上端8

~10

cm处扎止血带,嘱患者握拳使局部血管充盈

·根据患者年龄、血管、用药选择留置针型号,与输液器连接

·排除留置针内空气,检查无气泡后,关闭调节夹

·再次查对患者,告知第一组输液药品名称及作用

固定

调滴速

记输液卡

交代注意事项

整理

·去除针套,旋转松动外套管

·左手绷紧穿刺部位皮肤,右手捏紧套管针针翼,针头斜面朝上与皮肤呈20°角进针

·在透明回流器中见到回血后,降低穿刺角度,将穿刺针推进少许(0.2—0.5

cm),以确保外套管也进入静脉内

·一手固定针芯,一手将外套管送入静脉,松开止血带,打开调节器,将针芯完全退出

·一条输液贴固定针柄,再以透明贴膜以穿刺点为中心固定,一条输液贴固定软管,做到牢固、美观,在贴膜上注明留置时间和操作人

·根据患者病情、年龄、输注药物等调节适当的滴速

·取出垫巾及止血带,放人消毒液中浸泡

·再次查对输液卡、液体、床头牌,在输液卡上签名、签时间

·检查液体滴入是否顺畅、穿刺点局部情况

·询问患者感受及需求,指导呼叫器的使用

·告知输液期间可适度活动,洗澡时注意防水,保持敷料清洁干燥,敷料松脱或潮湿及时告知护士更换,留置针所在肢体不宜提重物及用力活动

·为患者整理衣服,盖好被子

·清理用物,一次性物品毁形后消毒

·洗手

(二)评分标准

所在科室

考生姓名

考核老师

考核成绩

标准分值

扣分内容

扣分

得分

操作准备

操作者

着装不规范

未按六步洗手法洗手或洗手不认真、程序错误

评估

未评估患者病情、血管情况、药物对血管的影响

各-1

用物

少一件、摆放不合理、准备不充分

各-1

检查用物

查对用物少一项或用物未注明开包开瓶日期

各-1

环境

不符合无菌操作台面

解释

未查对床头牌、患者、腕带

未询问需要、取得配合-1

未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未调整输液架

作步骤

选静脉

垫巾位置不当、选血管不当、未使用一巾一带

各-2

插管挂液

未消毒输液瓶口或操作不规范

排气

一次性不成功、手法不正确、浪费药液

各-2

消毒皮肤

消毒不规范、未备贴膜、未注明时间姓名

各-2

止血带松紧、高度不合适

各-2

查对进针

与输液器连接不当,未排气检查气泡

未再查对、告知患者液体名称及作用

进针技巧欠佳,包括绷皮不紧、角度错误、进针不畅患者痛感明显、退针再进、拔除针芯方法错误

各-2

按压不当回血流出

穿刺不成功

不及格

未做到“三松一看”

固定

固定方法不牢固、美观

调滴速

未根据病情、药物性质调速

记输液卡

未查对,未签名

各-2

注意事项

询问患者感受,指导呼叫器使用

未教会患者自我护理(不按揉、防进水)

整理

未整理床单元

未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

污物乱放、遗留用物在病房

未分类放置

未按六步洗手法洗手或洗手不认真、程序错误

整体评价

态度沟通

态度不认真

沟通技巧欠佳

整体计划操作时间10分钟

整体操作不流畅

处理问题不灵活

颠倒程序一次

跨越无菌区一次

每超过30秒-1分,累计扣分

提问

回答错误

总分

留置胃管操作 篇10

方法 44例ASOPP病人在常规洗胃、导泻的基础上,留置胃管反复洗胃作为研究组,37例常规治疗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的疗效、阿托品和氯磷定用量的差异,CHE活力上升速度、病人昏迷持续时间、中间综合征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阿托品(202.4±55.3 mg)、氯磷定(11.2±2.1 mg)用量少于对照组(325.0±87.6 mg、15.5±2.8 mg,P<0.01);CHE活力上升至正常的30%(35.0±13.0 h)和50%(47.3±10.1 h)的时间,病人昏迷持续时间(49.8±10.5 h)、住院时间(22.8±32.5 h)均明显短于对照组(57.6±14.4 h、75.3±9.6 h、68.9±11.3 h、26.2±40.6,P<0.01),中间综合征发生率(6.8%)明显低于对照组(24.3%,P<0.05)。结论 留置胃管反复洗胃可及时、有效清除ASOPP病人胃肠道的毒物,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留置胃管;洗胃;阿托品;氯磷定

文章编号:1003-1383(2008)01-0028-02中图分类号:R 595.4文献标识码:A

尽早洗胃、导泻是临床清除口服有机磷农药中毒的常用方法。但是临床发现,单纯一次洗胃或导泻远远不能彻底清除胃肠道内的毒物。文献报道,对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ASOPP)11天后死亡的病人进行尸体解剖,病人胃肠道内仍然有农药存在。因此,如何彻底有效清除胃肠道内尚未吸收的毒物,对ASOPP病人的成功抢救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对收治的口服ASOPP病人采用留置胃管反复洗胃的方法清除胃肠内尚未吸收的毒物,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以我院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的ASOPP患者44例留置胃管反复洗胃作为研究组;同时以我院2002年1月前常规治疗的37例为对照组。全部病例均符合

ASOPP的诊断标准[1]。两组病例年龄、性别、中毒途径、昏迷程度、伴呼吸衰竭、休克、毒物种类及就诊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见表1。两组病人血清CHE活动测定均为0活力单位(纸片法,正常值为80%活力单位)。

2.研究方法 对照组予常规洗胃、导泻、输液、利尿、静注阿托品、肌注氯磷定、吸氧、抗休克等常规治疗。研究组44例患者入院确诊后立即予24~25大号硅胶胃管经口插入胃腔,接电动洗胃机先抽吸胃内容物,然后每次注入清水洗胃液400 ml,直到洗出胃液完全澄清无味,洗胃液总量1500~4000 ml,后改用常规留置鼻胃管,行持续胃肠减压,每2~4 h重复洗胃一次,每次洗胃生理盐水总量1000~3000 ml,直到减压器内液体无农药味,拔出鼻胃管,共重复洗胃5~6次,生理盐水灌肠每次250~300 ml,重复灌洗间隔时间与洗胃相同。同时输液,利尿,静注阿托品针,肌注氯磷定,吸氧等内科综合治疗,并根据病情,对昏迷、呼吸衰竭、心脏骤停、休克患者给予气管插管[2],建立呼吸机通气,行心肺复苏,抗休克等及时治疗措施。所有病人每天动态监测CHE,每12 h一次;记录阿托品和氯磷定的用量;记录病人神志转清及住院时间。比较两组病人阿托品和氯磷定用量的差异,CHE活力上升速度,昏迷及住院时间的差异,中间综合征(IMS)发生率的差异。

3.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12.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均数和标准差用-±s表示,两组之间的比较用独立标本t检验,率用%表示,两组之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治愈率及病死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IM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两组病人阿托品和氯磷定用量,CHE活力上升至正常水平的30%和50%的时间,病人昏迷持续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留置胃管反复洗胃组病人阿托品和氯磷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CHE上升至30%和50%的时间、昏迷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见表3 。

讨论

有资料显示,ASOPP死亡患者20%与洗胃不彻底有关[3],洗胃不彻底多为洗胃液总量偏少,胃内毒物没有彻底清除即终止洗胃,洗胃技术不过关,洗胃开始前没有彻底抽吸胃内食物,每次注洗胃液量过大,致使注入洗胃液后,部分胃内容物排入肠道,造成毒物大量吸收。有研究发现,经口服ASOPP患者在彻底洗胃后数小时,胃内仍有大量的农药成分,其含量与血浆中的农药含量呈正相关。胃肠分泌形成胃肠道血浆胃肠道循环,血浆浓度越高,胃肠分泌越多,而且此时分泌的有机磷农药往往为氧化型,即增毒型,增加了救治难度[4]。

我们研究发现, 留置胃管反复洗胃组病人的治愈率高于常规组,阿托品和氯磷定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CHE上升至正常30%~50%的时间,病人昏迷持续时间,住院时间也明显少于对照组,IMS并发症明显减少。分析原因可能为:①留置胃管反复洗胃,同时生理盐水反复灌肠冲洗和持续鼻胃管胃肠减压,能有效地清除胃肠道内分泌的毒物;②阻断了肝肠循环,避免由血液经过胆道和胃肠黏膜反弥散重新分泌入肠道毒物重新吸收入血液;③弥补了常规方法导泻失败的不足。临床发现,常规应用硫酸镁或甘露醇导泻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许多病人入院后,前2~3天常常不能很好通便,甚至根本无大便,其原因在于,ASOPP早期抢救中,持续大量阿托品等抗胆碱能药物应用,导致胃肠道蠕动明显减少,排便困难。间断生理盐水灌肠,反复洗胃和持续胃肠减压,可以保证胃肠道内残毒得到有效清除。由于胃肠道残留毒物进入血液的途径被及时,有效阻断,因此,阿托品和氯磷定等解毒剂用量自然相应减少,病人持续中毒的可能减少,CHE恢复加快,病情好转所需时间减少,并发症少,治愈率高,住院时间短,大大减轻病人经济负担。同时,留置胃管反复洗胃保证了胃肠清洁,避免了毒素的吸收入血和肠道细菌的异位感染,从而减少了机体感染的机会,避免了IMS、MODS的发生或进一步加重。

总之,及时彻底的胃肠道净化是救治ASOPP成功的重要环节,而留置胃管反复洗胃,同时持续胃肠减压和生理盐水灌肠清洗是保证胃肠道净化得以实现的切实可行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秦桂玺.有机磷杀虫药中毒[A].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61-966.

[2]凌永体,李锦忠,黄顺忠,等.气管插管与洗胃同时进行抢救急性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体会[J].右江医学,2007,35(1):73.

[3]张 力.25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死亡原因分析[J].危重病医学,1997,3(2):119.

[4]赵华月,主译.哈理逊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544.

(收稿日期:2007-06-20 修回日期:2007-12-20)

(编辑:潘明志)

上一篇:师范生顶岗实习总结报告下一篇:在高二期末考试复习动员大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