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火烧云》优秀教学设计(精选15篇)
2.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晚霞的美丽,多姿多彩。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
3.学习作者抓住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进行观察的方法。学习积累作文素材.4.初步了解萧红及她的《呼兰河传》
教学重点
通过语言文字的学习,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态的变化,学习作者的观察和表达的方法。
教具准备
1.CAI课件
2.学生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谁知道,火烧云指的是怎样的云呢?
老师带来了火烧云的投影片,请大家看一看。
谁来说说,火烧云是怎样的。
书上有一句话描写的就是投影片上的情景,你能把它找出来吗?
二、自读课文,理清顺序
请同学们自由轻声读课文,边读边找出描写投影片上情景的一句话。找得快的同学,再想想看: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火烧云的?(划出表示描写顺序的词语)
小结:作者就是按照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这样的顺序来写火烧云的。
三、学习第一部分课文
火烧云上来时是怎样的情景呢?课文的第一小节告诉了我们。请同学们试试看,能不能把这段课文读通顺,读流利呢?能把这段课文读通顺,读流利的同学再想想看,这段课文读的时候要读出什么。
指名读。评价。
小结:火烧云上来了,满天霞光,多新奇呀!多有趣呀!我们要读出新奇,读出有趣!学生练读。
四、学习第二部分课文
1.快速阅读课文第26节。
想一想,课文是从哪两方面来写火烧云的变化的?
2.学习写颜色的这一部分课文。
作者写火烧云的颜色,共写了哪些颜色?
你还能说出其它颜色吗?
这么多颜色,真是太美了,你能用一个成语来归纳吗?
火烧云五彩缤纷,绚丽多彩。这些颜色是如何变化的呢?你能用一个词语把这些表示颜色的词语连起来吗?连起来读一读,你就知道火烧云的颜色是怎样变化的了。一般同学可以参照书上的办法连连看。
特别聪明的同学动脑筋想想看,还可以怎样连。
小组讨论,交流。
3.学习描写形状变化的这部分课文。
火烧云的颜色绚丽多彩,并且变化极快。那么它的形状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引读
刚才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朗读了描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这一部分课文,通过朗读,我们知道了作者是按照出现了什么?什么样儿的?怎样变化的?顺序来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下面,老师就请同学们按照这个顺序把火烧云形状变化的过程分别说说看。联想丰富的同学,还可以加进自己的联想来说。
小组讨论,交流。
指名说。(挑你最感兴趣的说。)
这时空中又出现了什么?(请同学们看课件)什么样儿的?怎样变化的?(调投影仪的焦距)[
指名说。谁能比他说得更好?
这时天空中又出现了什么?(请同学看课件)什么样儿的?怎样变化的?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然后仿照课文中的写法,把观察到的写下来好吗?
请几个同学上台交流。
火烧云形状的变化是这样多,这样快,你能用一个成语来概括吗?
五、学习第三部分课文
火烧云下去时又是怎样的情景呢?
齐读。找一个词语来说说看。
理解:恍恍溜溜
3.总结全文。
火烧云这篇课文,按照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这样的时间顺序,着重写了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火烧云上来时作者写霞光主要是抓住静态来写的,火烧云的变化,作者主要是抓住动态来写的。
关键词:小学语文,四年级,阅读教学,问题,方法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比较好动,但是对学习的热情比较高,而且其心理情绪方面较为不稳定,因此必须进行合理的引导与纠正。语文阅读教学在某些方面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同学而言比较沉闷、无趣,难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阅读教学过程中。小学四年级是小学生的过渡阶段,这也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转折点,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积极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一、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概况
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在于提高小学生的文字阅读能力、认识字的能力、总结文章内容以及阐述思想的能力。小学四年级是小学六年教学阶段中的转折点,关系到今后学生的语文学习发展情况,因此必须加以重视。
当前,我们国家正在实行教学改革制度,这就需要中小学、高等教育学校共同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改变当前的教育现状。
二、当前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农村小学的教学基本情况较城市小学教学基本情况而言差距甚远,这不仅仅影响了学生的发展,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进程。目前,我校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国家政府部门虽然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逐渐加大,但仍然无法改变当前我校的教学格局。学校内部的教学设施较差,与其他地区的多媒体教学而言,我校目前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教学工具( 黑板、黑板檫以及粉笔) ,这种教学模式意味着学校的教学效率较差。阅读技能是学生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要基础,也是我们当下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小学语文作为一种基础教学,其对学生阅读技能的培养、对学生基本语文素养的形成和以后的继续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这种教学环境与条件下,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受到了较大的限制,只能够讲授书本中的阅读或者是少部分的课外阅读,这对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消极的影响作用。
2.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因为教学条件受限,使得其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与陈旧,相关方面的教学理念比较落后。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过分的强调要学生刻苦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利用传统的教学工具,主要是教师在讲台上讲解,这不仅仅造成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不能够较好的吸引学生的关注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偏低,学习的热情较低。在这种教学背景下,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之间的互动频率比较低,一旦遇到教师课堂提问,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够与教师进行交流,其余的学生课堂积极性较差,这样就大大降低了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3. 由于农村学生家庭条件较差,较城市学生而言农村地区的学生视野比较窄,而且相关方面的表达能力比较弱,朗读能力还有待提高。农村学生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使得其在学习资源方面的限制性比较大,知识的来源主要是教师的教授以及书本知识,这就大大降低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利于阅读水平的提高。不仅如此,农村学生的课余活动尤其少,较城市学生而言,其参加活动与比赛的次数少,有的学生甚至没有对外交流的机会,这就导致农村小学生的表达能力比较弱,朗读能力差。在这种基础上,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也会随之降低,教师的教学负担逐渐加重,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解决阅读教学问题的相关措施
1. 国家政府部门要逐渐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量,积极建设农村学校教育体系,提高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质量与科技含量,从而带动教学课堂质量的提高。政府部门、社会团体以及学校应当共同合作,逐渐转变学校内部的教学现状,使其向多媒体教学转变。这样才能够为教师的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不仅如此,还应当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加大学生的课外知识学习量。
2. 教师也要积极改变阅读教学方法,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积极创新, 从而提高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阅读教学方法,积极改进与创新,从而有效的吸引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阅读教学课堂的有效性。
3. 学生也要积极转变学习态度,在阅读教学课堂上积极与教师互动, 课外多多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为提高阅读能力奠定基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只有在把握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抛弃与时代不符的教学方法, 大胆创新,让学生对文章内容产生形象直观的感受,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才能迈上更高的台阶。
四、结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四年级;阅读教学;探析
由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大部分都处于活泼爱动的阶段,对一切新鲜事物都持好奇的心态,但是情绪方面非常不稳定,需要语文教师进行合适的引导与纠正。语文阅读的学习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学内容太过于沉闷,乏味枯燥,不能对其课程产生较浓的学习兴趣,进而影响了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严重阻碍了语文阅读教学发展的脚步。因此,要想保证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小学语文教师只能不断地改革与完善教学方式,更新科学合理的教学理念,从而全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概况
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教学任务就是,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以及识文断字的能力。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小学四年级也是小学六年教学阶段中的转折点,更关系到学生以后的语文阅读能力。因此,需要相关人员高度重视。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我国的教学改革工作正如茶如荼地进行着,急需相关教育者相互之间友好配合,只有这样才可以更好地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改善当前的四年级小学阅读教学的现状。
二、当前小学四年级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的农村小学教学跟城市小学教学的基本情况相差甚远,这样不仅会影响我国小学生的发展,还会促使我国的教学水平分布不均匀。其中我国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地方差异造就教育水平分配不均匀
虽然,我国近几年对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和师资规模方面的投入逐渐加大,但是我国的农村小学教学效果还不容乐观。学校内部的教学设施也比较差,跟其他地区的教学设施规模还是有很大的差别,比如:部分地区还是使用传统的教学工具,这种教学模式导致了教学质量逐渐下降。要知道,阅读技能是学生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要基础,更是当前相关教育工作最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小学语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为以后学习语文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2.教师的教育思想过于老旧
众所周知,语文教师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承担着保证教学质量的重任。但是就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素养并不强,专业能力还有待加强,对传统的教学理念一直没有摒弃,从而导致小学语文教师的审美水平逐渐降低,使学生不能更好地发展下去。
三、解决阅读教学问题的相关措施
1.要保证教学水平分配均匀,加大教育投入量
为了保证教学水平分配均匀,我国的政府部门必须加大教育投入量,健全并完善农村学校教育体系,以此来提高我国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质量与科技含量,从而使我国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质量升高,同时我国的政府部门必须要与学校的相关人员进行密切的配合,逐渐改变学校内部的教学现状,使农村小学也能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样才能够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以及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小学语文教师时刻更新语文阅读教学方法
由于我国大部分的教师还是遵循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没有时刻更新教学方法,从而保证教学水平一直停滞不前以及教学效果不明显。因此,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时刻更新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不断改革与发展更合适的教学方式,进而提高我国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同时在更新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过程中,小学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而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积极地改革与创新,从而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大大增加,从而来提高我国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课堂的实效性。
3.学生要改变学习态度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教师更新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小学生也应该转变学习态度,在阅读课堂上积极地与教师进行互动,课外可以看一些文章型的书籍,以此来为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一定要明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句话的道理,要想使学生更有效地提高自身阅读能力,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必要时可以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样可以让小学生对文章内容产生一种更直观、更形象的感受,化被动为主动地进行学习,从而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推上另一个发展高度。
综上所述,小学四年级阅读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可以直接影响我国的语文阅读教学质量,降低教学水平。因此,相关人员必须要改革与创新教学方式以及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只有这样我国的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才会有一个更好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王明建.囿于传统的突围:语文科课程早期现代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3.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
1.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学方法:将情境教学法贯穿教学始终,并辅以重点词语突破,图文结合,情感朗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等教学方法完成本课教学。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配上优美音乐的火烧云图片供学生欣赏,并向学生解释火烧云的特
点及形成过程。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感知课文内容,引导主动参与
1.师提问:课文是按什么顺序火烧云的?
2.生:是按照火烧云上来了──烧起来了──下去了这样的顺序来写的。
3.师: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说说火烧云上来时的情景。
4.师:火烧云上来了,在霞光的照耀下,大地呈现出绚丽的景象。不过,更壮观的景象还在后面呢!
5.学生自由快速读第三自然段,看谁能说出天空中的火烧云都有哪些颜色。
6.指名说出天空中有哪些颜色。
7.师:除了这些颜色外,你还能想像出有哪些颜色?
8.指导学生感情朗读此段并试着背诵。
9.师:火烧云不仅颜色多,变化快,而且它的形状也是千变万化,让我们也一起去看一看吧!
10.让学生说出天空中火烧云的样子,并试着表演出来。
11.模仿作者的写法,让学生把天空中的火烧云还像什么写下来,并表演出来。
三、指导朗读,培养语感
四、巩固练习:
1.师:学习了这篇课文,你一定被火烧云千姿百态的变化深深地吸引了吧,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五、课堂总结
这篇课文描绘了晚饭后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颜色和开头的变化。晚霞是美丽的,古人有话云:“最美不过夕阳红”“莫道桑榆晚,云霞尚满天”,这些都是夸赞落日晚霞之美。同学们可以亲自观察,通过切身实地的感受,你会发现大自然的美丽是令人惊叹的!
六、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课外收集一些有关大自然美丽、神奇的图片,让学生做个有心人,发现自然界的美,懂得欣赏美并保护这些美。
七、板书设计:
火烧云
霞光:映红绚丽
天边:像火烧了一样
火烧云:颜色
五光十色
形状
课后反思
在清晨,太阳刚刚出来的时候,或者傍晚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天边的云彩常常是通红的一片,像火烧的一样。人们把这种通红的云,叫做火烧云,又叫朝霞和晚霞。有时候,没有云,天边也会出现火红的颜色,这叫火烧天。太阳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光混合成的。
在这几种光中,红光穿过空气层的本领最大,橙、黄、绿光次之,青、蓝、紫光最差。天气晴朗的时候,悬在空中的雨滴少,红、橙、黄、绿几种色光几乎全部通过,只把青、蓝、紫三种色光拦住,而这几种光中,又数蓝色光反射的最多,所以把整个天空“染”成了蓝色。而在清晨或者傍晚有云的时候,太阳光穿过的空气层要比中午的时候厚一些,其中的黄、绿、青、蓝、紫几种光,在空气里“行走”没有多远就筋疲力尽了,只有红、橙色光可以穿过空气层探出头来,将天边“染”成红色,这就形成了火烧云。
火烧云是日出或日落时出现的赤色云霞。火烧云属于低云类,是大气变化的现象之一。它常出现在夏季,特别是在雷雨之后的日落前后,在天空的西部。由于地面蒸发旺盛,大气中上升气流的作用较大,使火烧云的形状千变万化。火烧云的色彩一般是红通通的。火烧云的出现,预示着天气暖热、雨量丰沛、生物生长繁茂的时期即将到来。
《火烧云》一课在描绘火烧云变化的情景时,形象生动,语言优美。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抓住重点,创设氛围,感受美;反复品读,突出重点,欣赏美;读写结合,落实重点,创造美。使优美的语言伴随深切的情感体验积淀于心灵深处。
【教学目标】
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词,积累描写色彩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火烧云的景色之美。
3.选择课文中的精彩段落背诵。
4.学习课文中火烧云形状变化的写法,展开想象,写一两个片断。
【课前准备】设计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激情,引入新课
师:夕阳、明月、火烧云……是美丽的。曾经有多少位作家、诗人用最美的语言描绘过它们。火烧云这一景象使多少人陶醉过。现代女作家萧红用最生动、美的语言,描绘了夕阳西下,火烧云颜色、形状变化的瑰丽情景。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火烧云》。(板书:火烧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划出不懂的词句,想想课文写了火烧云的哪些方面。
2. 检查初读情况。
(1)读:指名读自己认为难读之处。 同桌检读。 读自己最喜欢的语句。
(2)质疑:有哪些不懂的字词。(师生共同解答)
(3)理清脉络:课文写了火烧云的哪些方面?
板书:上来 变化 下去
三、学习第一段:
1、什么叫“火烧云”?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一读课文,可以是大声朗读,可以是轻声速读,可以是默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一句话来回答。(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进行读书。)
2、交流: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1)这句话中有一个动词用得特别好,读读这句话,看看谁能把它找出来?(烧)
(2)谁来谈一谈为什么“烧”字用得好呢?
(3)你们真会思考!你瞧,祖国的语言文字真是太美妙了!一个 “烧”字既突出了火烧云上来时天空的颜色,像火一样红;又如同熊熊燃烧的烈火一样有气势,给人一种动态变化的感受。
(课件展示:在烈火中燃烧的云从西边逐渐烧到东边,最后一片片呼呼燃烧着的火焰弥漫了大半个天。)
(4)指名读。说说你是怀着怎样的心情读。(兴奋、惊喜)
3、这么美的火烧云映照下的大地又会出现什么奇异的景象呢?
4、夏季傍晚的火烧云景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感受?
5、师小结:霞光照到大地上,使地上的人和物的颜色发生了变化,从侧面渲染了火烧云的“红”。霞光这么美,火烧云就更美了。
6、我们可以带着怎样的语气去读呢?
7、过渡:火烧云上来时,天空实在太美了,它还有哪些变化呢?我们下节课再来欣赏。
四、布置作业:
摘抄课文的好词佳句。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段,感受到了火烧云上来时的奇异景象。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跟着女作家萧红去感受火烧云的变化。
2、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第二段,想想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描写火烧云的变化?
3、交流:板书:颜色、形状
二、学习“火烧云的颜色变化”。
1、指名读火烧云颜色变化的段落。课件出示。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1) 指名读。
(2) 读着读着,你发现了火烧云的颜色变化有什么特点吗?
A、火烧云颜色变化特别快。(板书:快)
师: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一会儿)
那你就读出变化快的感受来。
B、火烧云的颜色变化不仅快,而且还很—— (板书:多)
师:都有哪些颜色?根据学生回答,师课件出示:
红彤彤 金灿灿——
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师:你发现他们的规律了吗?
师:天空中还有哪些颜色?
(生:还有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师:那么我们试着说说这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学生仿照上面的形式说。)
师:你们想看看火烧云怎么样的吗?
(课件展示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图片)
师: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那是多美的呀!能不能用恰当的词语概
括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呢?
(五彩缤纷 绚丽多彩 色彩斑斓 五光十色)
(3)你们真会用词。你能将看到的景象说完整的说出来呢?
师出示仿说内容。学生先练说。再指名说。
2、读读这段话,比一比谁能读出对火烧云的赞美之情?
3、这么优美的景色与语言,我们还不将它积累起来啊?谁愿意带着感情给大家背一背?三、学习“火烧云的形状变化”
1、火烧云的颜色这么美,这么多,变得这么快,让我们惊叹不已。那火烧云形状变化有什么特点?
2、自由读四—六小节。
3、交流:(1)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很多。(像马、狗、狮子)
(2)特别快。(一会儿、忽然、过了两三秒钟、一转眼、接着)
3、作者在描写马的样子时,描绘得真是精彩,一起来欣赏。出示: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1) 指名读。
(2) 这段话哪些语句是写静态的马,哪些语句是写动态的马?(分组读)
(3) 作者为了把马写具体,不光是动静结合,还发挥了想象。找找看,第一句中哪是看到的,哪是想到的?
(4) 很好,作者把看到的和想到的融合在一起写,不仅使文章的生动、具体,还突出了火烧云的变化美。
(5) 再来读,读出火烧云的动态美。
4、自学写狗和狮子的两个自然段,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火烧云形状变化的?
体会写法:按“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个顺序来写的。
5、说的对。作者按“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个顺序叙述的,这种写法非常值得
我们学习。请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仿照这种写法也来写一段形状变化的火烧云。6、学生写话。
7、交流,评价。
8、火烧云形状变化这么多,你能用学过的词语概括出火烧云形状变化多。
(变化多端、变化莫测、千变万化、绚丽多姿、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四、回归整体,课外延伸。
1、师:学完了这篇课文,能不能说一句赞美火烧云的话呢?
2、师:现在大家还有没有不懂的问题?如果有,马上提出来?
3、师:你们提出的问题很好,有的连老师一时也回答不上来。怎么办呢?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性,方法
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 小学语文是学生脱离幼儿教育后接触的重要学习内容。小学时期的学生在心理与性格上都未定性, 对于学习的理解不够深入, 自制力很弱, 常常会由喜欢一个教师而喜欢上一门课, 讨厌一个教师而抵触一个学科。对于这样的年龄阶段来说, 小学语文教师一方面应与学生建立起紧密而信任的关系, 让学生从心里愿意接近教师。另一方面教师应对教学课堂进行创意化, 运用各种手段进行教学方法的丰富。
一、情景教学法对于提高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有效性的作用
每个小学生都是天真活泼又爱动爱闹的, 其情绪变化大, 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也非常明显。“三分钟热度”是小学生常见的性格特征, 他们会因为一个情绪而开始特别努力地主动学习, 也会由于一点教师眼里的小事而开始不爱学习。小学生敏感的心理特点决定了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的态度应是全面而细致的。教师对于学生的心情应全面掌握, 在课堂上以平等信任的态度去对待学生, 以开放鼓励的心态去面对学生所提出的各类问题与各种天马行空的回答。而情境教学法就是针对于当下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而设定的教学方法, 它与传统性语文教学中以文字和语言进行教学的方法不同。情境教学法强调知识的全面展示, 教师可以利用图片、音乐、场景、视频等各种形式来进行教学设计, 把课文中的知识“演活”。相比传统意义上单调的讲解与中心思想解读, 情境教学法贴近学生心理, 强调学生的感官体验, 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小学生对老师有一种天生的敬畏感。他们重视教师对自身的评价与看法。如果教学中教师给学生的感觉是“严苛且冷淡”, 那么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也就倾向于“沉默和应付”。如果教师展示给学生的课堂是“生动且活跃”, 那么学生也就会表现得“积极和兴奋”。教师的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材《鸟的天堂》的教学中。文字内容的描写非常多, 小学生对于文字的理解还处于积累学习阶段, 而其感官上的印象却是最深的。教学中, 笔者首先就在进行教学引入时, 就向学生们提问:自己去过的绿色最多的地方是哪儿?学生们纷纷把自己曾经去过的山、去过的湖边、去过的森林感受全说了出来。接下来, 笔者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选择了《阿凡达》里的树屋、九寨沟的山水等各种风景优美的视频片段, 并且进行介绍与讲解。在优美的背景音乐中, 学生的情绪已经紧跟着视频里的内容而起伏, 此时笔者再切入网上所找到的《鸟的天堂》中相关的图片与资料, 配上各类的鸟鸣声让学生听。每个片段中还放入一段课文的原话, 并且提示学生, 待会儿要把这些句子在课文中勾选出来。良好的情境塑造了学生良好的学习心态, 对于文中作者所描述的场景, 也得以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的教学不仅有效地让学生整堂课都跟着教师的上课节奏走, 而且还让学生在各种感官体验中静思文字之美, 提高了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深度, 也大大提升了整节课的教学有效性。
二、情感融入对于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语文的教学单位就是一篇又一篇的课文, 而这些课文都是饱含作者情感在内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充分利用汉语抑扬顿挫的声调特点, 带有感情色彩地去带读, 把文字之美充分展现出来。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会投入情感, 把呆板枯燥的文字句子用充沛的情感去表达。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 古诗的教学内容也占了一定比重。对于诗的教学, 小学语文阶段并没有对其体裁、几言律诗、平仄等进行要求, 而只是让学生进行积累与背诵。针对于这样的教学目标, 笔者对于古诗的教学与传统的《千字文》、《三字经》一样, 通过不断的诵读让学生去体会其中的文字之美。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年龄与其性格特征, 强制性地要求其去背去读, 只会让学生对其产生“任务式”教学的反感。只有通过情感的带入, 让学生体会到诗中所包含的文字之美, 情不自禁地去吟咏才是其最终的教学目标。小学生的文字底子还处于积累阶段, 自然不可能一开始就对诗中的情感引发共鸣, 而教师的工作就是带领学生感受到其中的情感, 感受到情感共鸣。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古诗两首《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时, 笔者先在教学开始前, 进行了情感铺垫。让学生们想一想除了父母自己最舍不得的人是谁, 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 有说奶奶的, 有说同学的, 有说邻居小朋友的。接下来笔者再让学生们想一想:如果这个最舍不得的人今天就要离开你去到很远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 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学生们开始嘈杂, 慢慢沉默, 接下来就开始想自己的情感表达。当笔者挑了几位平时情感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形容了自己此刻的心情。学生的回答中, 不舍是主要, 但还有祝福, 更有期待未来的见面。当情感铺垫到位后, 笔者开始介绍诗中的作者与送别人的关系时, 学生的情感很快与诗人取得了共鸣。甚至有学生说, 诗人说出了自己的心里感觉, 自己形容不出, 但诗人却说出来了。特别是那句“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让他特别感同身受。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 通过真实而针对性强的情境化教学创设, 寓教于乐, 让学生乐学、爱学、主动学。考虑到这一阶段的学生对于知识的接触是全身心的, 教师不仅仅应从传统的听说背上去作创新, 还应运用图画、音乐、动手等各种感官接触的方法去加强学生的情感共鸣, 增加其情感体验, 进而提高对于知识的理解力。
参考文献
[1]陈慧云.浅谈小学语文教育中的课程创新[J].中国校外教育, 2012, (22) .
[2]濮坤.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的实践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 , 2011, (05) .
【关键词】小学四年级 语文阅读 教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047-02
前言
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是他们必须掌握的一项基础能力,也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我国在课程改革的目标中,提到要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阅读能力就是综合素质中的重要指标,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对于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突出问题
1.课堂教学过度依赖教材
和语文其它方面的教学相比,阅读教学的灵活性更强,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而不是让他们背诵课文,所以教材中的文章只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但是许多语文教师是“教材写什么,课堂讲什么”,对于教材中的重要学习课文,不论必要与否先让学生把大段的文章背诵下来,这种教学方式缺乏对阅读资源的开拓和创新,过于流于形式[1]。
2.教学思路落后
当前小学四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没有明确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位置,同时过于强调学生的刻苦学习。一些教师在课堂中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并没有考虑到学生是否爱听,是否有疑问,是否有意见。这样以来,一方面教师讲的十分辛苦,另一方面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1.重视课外阅读积累
阅读教学的教学素材不应该只关注教材的内容。教师在利用好教科书的前提下,需要合理的引导学生去主动搜集资料,阅读课外文章,进而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比如,教师在讲解生词、生字的过程中,可以使用相关生活经验或者浅显易懂的例子来让学生理解字词的含义;在开展“叩响诗歌大门”综合性学习时,引导学生搜集他们喜欢的诗歌;在讲解“人物描写一组”时,可以指导学生读简版《西游记》或者《水浒传》等,指导学生摘抄印象深刻的内容,并且简单做读书笔记。这样以来,既能让他们拓宽自己的知识面,还可以促进他们写作技巧的提升,实现阅读能力的提升[2]。
2.设计有效的阅读形式
教师在指导学生读书的过程中,需要应用灵活多样的形式。为了让学生获得美的享受和思想上的熏陶,教师需要对文章的重点和精华部分进行示范性的阅读。如果文章中含有比较难理解或者负责的段落,教师需要的使用领读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读顺、读通,让学生才不同的声色和声调上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层次。对于自然多较多、篇幅较长的课文,教师可以指导班级学生进行连续读。为了让学生能够快速理清文章脉络和其中的线索,并且提取其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默读,并且细心品味句子。同时,也可以使用小声自读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描写生动、语句优美、含义深远、画面集中的地方。对于故事情节和对话居多的文章,可以应用分角色朗读的形式,进而体会人物内心情感,理解文章内容。对于精彩语段、诗歌、警句,可以使用齐读的方式,进而活跃气氛、激发灵感、强化记忆。阅读的方式有很多,教师需要因材施教,并且选用合理的阅读方式,进而让学生读通、读熟、读懂,进而在阅读文章中收获知识。
3.重视“写”的训练
在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材中,不仅具有丰富的内容,同时还有精美规范的语言,这些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但是需要明确的是:阅读教学中所说的“写”和写作教学中的“写”具有不同的内涵[3]。阅读中的“写”指的是根据课文的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而写出的片段性的感想,属于一种练笔,这种练笔耗时少、收获大、目标明确,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深度理解,并且把握文章中的语言形式。所以,这样的“写”,“言之有情”,“言之有物”,同时和“读”相得益彰。比如在讲解《触摸春天》的过程中,手指悄悄的合拢,拢住了蝴蝶,她的脸上充满惊讶,这个时候,她会想些什么呢?她想说什么呢?他的眼前是什么样的影像?教师可以抓住此处的语言空白,让学生动笔写,进而进入课文的语境当中,道出文中人物的心理独白,进而激发学生的激情和思维的花火,水到渠成的体会到此时作者的内心世界,并且把握好文章中向往光明和生活美好的主题。能够应用这种教学方式的课文有许多,教师需要抓住文章中心内容,并且融洽的、合理的加入“写”的训练,让阅读教学更上一层楼。
三、结论
综上所诉,小学四年级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时期,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其它方面语文教学的成效。所以说,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革新传统的教学思路,并且加强对创新教学策略的应用,从而切实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沙华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本质回归——听《李时珍》课后对京、苏两派阅读教学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3,(08).
[2] 李洁.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3(05):30-31.
[3] 丁立强. 浅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 才智. 2013(01) :97-98.
1会认、会写本课的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形态多变的神奇。激发学生能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下来。
学情分析
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学会观察,搜集资料,了解这一自然景观。与文本对话,抓住词语,学生通过想象,体会大自然的神奇瑰丽。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
理解课文是怎样描写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变化的。
难点: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大胆想象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导:同学们,在第一课时,我们初步了解了火烧云的美丽。这节课,我们再次深入了解火烧云。看看作者从哪些方面写火烧云的变化的。
二、研究切入,自主研究
研究专题(请自主选择一个)
1、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作者从哪个方面写了火烧云的变化?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词句中读懂的?用自己喜欢符号标出。
2、读课文第四—六自然段,这三个自然段从哪个方面写了火烧云的变化?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词句中读懂的?用自己喜欢符号标出。
三、交流反馈
1、交流第三自然段
(1)作者从哪个方面写了火烧云的变化?
生:写了火烧云颜色变化。
教师板书:颜色
(2)火烧云的颜色变化有什么特点?
生1:颜色变化快。
教师板书:快
师:你是从那些词语体会到的?
生:4个“一会儿”。
生2:火烧云不仅颜色变化快,而且还很多。
教师板书:多
师:它都有哪些颜色?
生: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师:天空中还有哪些颜色?
生: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3)师出示火烧云颜色变化的视频
师:你们看,这些颜色多漂亮啊!
出示课件:作者说不出的颜色,我们来帮她说说好吗?请你仿照文中的构词方式来说一说。
师生交流。
师小结:同学们真能干!一下子说了那么多颜色。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那多美啊!你想用哪个词来形容这么美的颜色呢?
生: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五光十色、色彩斑斓
(4)真会用词!下面让我们美美的读一读第三自然段吧!
2、交流四——六自然段
(1)这三个自然段写了火烧云的什么变化?
生:写了火烧云的形状变化。
教师板书:形状
(2)火烧云的形状变化有什么特点?
生1、火烧云的形状变化多。教师板书:多
师:火烧云的形状像什么?
生:马、狗、狮子。教师板书:马、狗、狮子
师:火烧云的形状变化还有什么特点?从哪些词中读出来的?
生2:特别快。教师板书:快。
从“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忽然、接着、一转眼”体会到的。
(3)作者在描写马的样子时,描绘的很精彩,我们一起来欣赏。
课件出示:马是跪着的。
马是跪着的,像是等着有人骑到它背上,它才站起来似的。
师:读一读这两句话,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自由读)
书上为什么选择第二句?
生:“马是跪着的”是作者看到的,“像是等着有人骑到它背上,它才站起来似的。”是作者想象到的。
(4)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融合在一起写,不仅使文章生动、具体,还突出了火烧云的变化美。这种写法很值得大家学习。
(5)师:老师想和大家一起读描写火烧云形状变化的三个自然段。怎么读呢?我来提问题,你们用书上的句子来回答。
师:一会儿,天空出现了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样变化的?后来怎么样了?
忽然又来了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样变化的?后来怎么样了?
接着又来了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它是怎样变化的?后来怎么样了?
教师板书:出现、样子、变化、消失
(6)师:作者按“出现、样子、变化、消失”这个顺序叙述火烧云形状变化的,并融入了自己的想象,突出了火烧云形状变化的特点。
(7)师:学习到这里,老师有个突发的灵感,我们根据画面为“马”、“狗”、“狮子”这三部分配配音。你们感兴趣吗?(学生配音读)
(8)火烧云形状变化这么多,用你积累的词语概括一下。
生:变化多端、千变万化、千姿百态、瞬息万变、变化莫测。
(9)师:同学们,这天空中的火烧云只有马、狗、狮子这些形状吗?想象一下火烧云还像什么呢?
出示课件:模仿课文中描写马、狗、狮子的段落,按照“出现、样子、变化、消失”的叙述顺序,加上你丰富的想象,描述一种你喜欢的小动物似的火烧云。看谁想得好,写得有趣。同学们写完后交流。
(10)课件展示奇特形状的火烧云图片。
小结:同学们,火烧云的颜色是那样绚丽多彩,形状是那样变化多端,真是太美了!在大自然中,美的东西太多太多,只要你能擦亮眼睛,你就能处处发现美。如果你能展开想象的翅膀,把这种美描述出来,那你就是在创造美了。你想不想去发现美,创造美呢?
作业:
自主选择作业(请选择一题完成)
写一写自己看到的美丽的云。
《火烧云》是一篇状物抒情散文,主要写了夕阳西下时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人们看到火烧云时欣喜的心情。全文描写细致动人,情趣横生,想象丰
富,意境优美,给人以美的熏陶,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上乘之作。教学时,
我根据教材特色,抓住课文优美的语言文字和生动的艺术形象,寓美育于读讲
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审美、爱美的高尚情操。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想象、交流,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和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神奇的变化。、
2.能力目标: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和变化进行观察和注意积累材料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体会和想象作者所描述的多彩画面,感受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丰富多变。
四.教学方法
说教法、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感知整体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学了本文的生字生词,并且对整体课文已有了初步的把握。在该文中我们知道了这篇课文是由三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讲火烧云上来时的情景。第二部分(第二-六自然段),讲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第三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讲火烧云下去时的情景。那么“火烧云是怎么变化的呢?会有怎么样的变化”,现在就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和老师一起共同学习这节课的内容。
(二)新课教学1.指导阅读第一自然段指名读,提问:
a.火烧云出现之前,天空及周围的景物是怎样的?读一读,想一想。
(火烧云出现之前,天空布满霞光,周围的人和动物在霞光的照耀下呈现出各种颜色。)
b.“霞光”使哪些景物发生了变化?课文是怎样具体描写的?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
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红的红公鸡--金的
黑母鸡--紫檀色小白猪--金的白胡子--金的
c.火烧云到来之前这些景物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同样的景物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颜色?
提示同学把“小孩”、“大白狗”、“红公鸡”、“黑母鸡”、“小白猪”、“老头儿的胡须”的颜色变化前后的情况对比着想象。
(由于霞光照在它(他)们身上,使颜色发生了变化。但是因为底色不同,所以变化之后的颜色也不同。)
指导朗读,体会火烧云到来之前人们的喜悦心情。
讨论第二部分:2-6自然段(具体分为两小部分来讲解)
让学生先找出火烧云的颜色有哪几种?并且用笔划出来。
(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2.再请学生朗读2-3自然段(着重分析)
a.“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中的“烧”可以用什么词语来换呢?那作者为什么不用其他,而用“烧”呢?
(答案预设:学生可能会找“红”来代替,这“红”字突出了火烧云的颜色。)
(提示:在此处填入的词不仅要考虑到颜色,还要突出火烧云的变化)参考答案:不能替换,“烧”写出了动态,表示了颜色,点明了课题。
(让学生反复推敲文章中的语言文字,体会精确的语言与文章的中心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
b.再请同学仔细地默读该两段描写火烧云颜色的文字,从中能感悟到火烧云的哪些特点?
(答案预设:学生可能回答1).火烧云的颜色多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2)火烧云的颜色变化快四个“一会儿”)
(提示:要把握火烧云颜色的总体印象““天空着了火”,突出“红通通的特点,这点容易被学生忽略。)
参考答案:“天空着了火”,突出了它“红通通”这一特点;“极多”,说明火烧云有很多种颜色,不只红色;四个“一会儿”,不仅说明火烧云的颜色在不断变化,还强调变化很快。
3.请学生朗读4-6自然段
a.在阅读了文章后,同学们可以了解到火烧云的形状有哪些变化呢?用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
参考答案:“天空出现一匹马”“又来了一条大狗”“还跟着好几条小狗”“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讲的都是天空中出现的火烧云的形状变化。(一匹马→一条大狗→一头大狮子→什么也不像)
b.通过同学们自己找到的那些描写火烧云形状的变化的句子中,在细细体会下,可以感受到火烧云有几个特点?
参考答案:1.是火烧云有各种各样的形状2.是火烧云形状变化快
c.现在同学们已经感受到了火烧云形状变化快,那么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呢?请同学们在文中找一找。
参考答案:一会儿、过了两三秒钟、正在、忽然、一转眼等。
六.板书设计
颜色:
多
火烧云变{
形状:快
(三)谈论学习第三部分
学生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a.火烧云下去时又是怎样的情景呢?请学生从文中找一个词语来说说看。
(恍恍惚惚)
b.文章中哪句话可解释“恍恍惚惚”,齐读。
师引读: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
七.作业
学了这篇课文后,你最想给自己设计一个什么课外作业?(实践的、书面的或口头的)
1.有感情地读课文并背诵;
2.摘录文中的好词好句;
3.上网查找有关火烧云的知识;
4.利用早晨或傍晚时间观察我们这个地方的火烧云;
5.画一画美丽的云……
(在作业设计时,教师从实践、书面、口头方面,以读、查、看、画的形式,只给学生提供作业类型,让学生自主选择,使学生既能进一步巩固掌握所学知识,又巧妙地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此方式呈现作业,符合学生学习兴趣、爱好及人性特点的需要,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八.教学小结
火烧云这篇课文,按照“上来了、变化着、下去了”这样的时间顺序,着重写了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火烧云上来时作者写霞光主要是抓住静态来写的,火烧云的变化,作者主要是抓住动态来写的。
动静结合,写得多美丽,写得多生动啊,把我们带到了一个童话般的境界之中。我希望同学们能认真体会作者观察之细致,想象之丰富,写法之巧妙。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阅读;有效教学
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是小学生获取科学文化知识的源泉,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有效的阅读手段和方法,将大大提高小学生的知识储量和质量。增长小学生的知识,提高小学生的才干并激发其创造才能。在多年的語文教学工作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基本概况
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在于提高小学生的文字阅读能力、认识字的能力、总结文章内容以及阐述思想的能力。小学四年级是小学六年教学阶段中的转折点,关系到今后学生的语文学习发展情况,因此必须加以重视。当前,我们国家正在实行教学改革制度,这就需要中小学、高等教育学校共同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高我国的教育质量,改变当前的教育现状。
二、小学四年级语文有效阅读教学策略
1、精读和泛读相结合,适当渗透阅读技巧和方法。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会对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我们不能一味地向学生灌输这些技巧和方法,因为小学生还处在感性思维为主的阶段,过多的条条框框会让他们对阅读失去热情。其实,我们的阅读应该是把精读和泛读结合起来进行的,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典型篇章,进行精读讲解,让学生学会快速地抓住主旨和文章大意,并适当训练一下学生的阅读速度,渗透一些阅读技巧。而对于绝大多数的阅读内容,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去读,给学生足够的自我思考空间,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当学生积累到一定的阅读量之后,他们就会对阅读的内容和阅读的方法有一些自己的心得和体会,教师可以再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总之,教授和学习阅读的方法要遵循灵活的原则,不能够简单地照本宣科。以多向互动的方式进行阅读体验、交流和探讨阅读重在情感体验与沟通,学生与作品产生一定的心理共鸣,并能把这种共鸣表达出来,同其他人一起分享,将会极大地提升他们对阅读的兴趣和热情。教师可以利用班级建设图书角的机会,让学生们自己提供喜欢的阅读书目,也可以让他们把自己喜欢的书拿到学校和同学们互换阅读和分享,这样既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让学生养成一种自主阅读的习惯。在学生阅读了一些作品之后,教师可以组织相应的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们互相谈谈阅读的感受和体验,也可以针对书中的某一话题,进行探讨和辩论,教师也可以参与交流和讨论,和学生一起分享阅读的快乐。这种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多向互动和交流的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也为阅读延伸出更多的空间和可能性,在班级里营造出良好的读书氛围。
2、课内培养阅读能力要让学生勤动脑、勤动手、勤动口。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以学生“动口、动手、动脑”为主导,把主动权让给学生,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从而达到培养和发展阅读能力的目的。
(1)引导学生“动口”。读书就是要动口读,而且要认真读,反复读,不理解的内容、意思就会自然明白。
(2)俗话说的好,“实践出真知”。如在教学时,只引导学生对课文前半部分进行分析,剩下的后半部分则留给学生合作交流来解决问题。这样既节约了教学时间,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3)学与思是相互影响的过程。教师要因材施教,学习课文时设计不同的问题,让所有学生积极动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长期坚持阅读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3、采用多元评价方式,发展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长期以来,教师都是通过考试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成绩成为了衡量学生能力高低的唯一标准。即便是阅读题都有统一的标准的答案,如果学生的回答是对的就能得到相应的分数,如果偏离了标准答案,则是错误的。这种评价方式单一片面,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个性发展。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使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并且教师要客观全面地评价每一位学生。“多一把尺子就多一个好学生”,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学习、品德、思想、言行等多方面的考察,及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并给予相应的鼓励和表扬。同样,在个性化阅读教学中,教师也要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要及时捕捉学生在阅读中展现出来的独特个性。比如,在教学完一篇课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喜欢或讨厌文章中的哪一个人,并说明理由,之后可以让其他学生进行评价,最后教师总结。这样的评价方式,使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其中,虽然有争论、有异议,但不同层次、不同个性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并且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不仅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果,还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
三、结语
总而言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开展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教师要以学生为本,要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创造性地设计和使用教学内容,以便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提高他们的阅读层次,彰显他们的阅读个性,进而引导学生走进绚丽丰富的文本世界,在原有的知识水平上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国栋.阅读教学的理论困境[J].语文教学通讯,2014(5).
[2] 罗红艳.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3(6).
本课主要讲述了“我”喜欢鸟儿, 喜欢倾听和揣摩鸟的语言, 最后和鸟儿们成为好朋友的经过。课文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 但是他们对鸟儿的生活习性, 尤其对“鸟语”不同特点缺少相对的认知经验。因此, 站在儿童立场, 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鸟语”的密码, 走进神秘有趣的“鸟语”世界, 是本课教学着力要关注的。
笔者在2013年4月苏州市“自主课堂研究”教学中, 就本课开设公开课。基于对教材的不同程度的钻研, 产生两个不同版本的教学设计, 教学效果也完全不同。本文就此进行对照, 谈谈如何站在儿童立场, 开展有效阅读教学。
一、精简教学内容, 顺应学生兴趣
教什么, 是教师钻研教材首先要思考的问题。每一篇课文可以选择的教学点很多, 字词句篇, 听说读写, 都属可教可训练范筹。但是教师钻研所得, 未必都是学生喜欢的, 什么都教, 未必什么都有收获。所以, “教什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文本的语言特点等情况有所取舍。只有精简, 才能走向有效。
修改前:
《鸟语》可教的内容很多, 以第一部分“燕子和公冶长”的故事为例:扣“呢喃软语”指导学生朗读和理解燕子的语言, 体会燕子的爱心;故事本身也很有意思, 将部分原文引进课堂补充阅读, 讲一讲也是不错的选择;燕子语言的特点也有很多可体会的:句尾的押韵, 儿歌的节奏感等。布谷鸟和喜鹊的语言也都挖掘出了很多的教学点。
在这样面面俱到的试教中, 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 学习的主动性明显被抑制, 看似该教的都教了, 但真正生成的东西并不多。
在试教后的反思中, 笔者意识到, 《鸟语》这一课有别于本册前面《燕子》一文。《燕子》着重于对鸟儿外形、习性的学习, 而本课着重于“鸟语”的学习和理解, 即“鸟语”的拟声、节奏、押韵、情趣等才是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 而这些也就是教学的重点。
修改后:
《鸟语》教学内容, 摈弃了次要的枝节, 将“鸟语”作为教学主线:燕子的语言体味其“韵”;布谷鸟的语言强调“音” (拟声词) 和节奏感的特点;喜鹊的语言着重体会报喜含义;鸟儿无声语言体会不同鸟儿对“我”的启迪。三段“鸟语”的特点体会, 有所侧重, 而又有机统一。
其中“燕子和公冶长”的故事里有一段对燕子语言的描写:“公冶长, 公冶长, 南山顶上有只大肥羊, 快快去背来, 你吃肉, 我吃肠……”这段儿歌似的文字, 句末“长、羊、肠”押“ang”韵, 与燕子“叽啊叽啊”的叫声非常吻合。教学重点投射在“韵”上:体会“押韵”的特点, 押了什么韵;借助燕子叫声音频的辅助, 思考为什么押这个韵;朗读品味“韵”的情趣。这样重点集中, 理解透彻, 为探索布谷鸟和喜鹊语言的“音”“义”的特点提供借鉴。
这样删繁就简后的教学内容, 不仅凸现了文本语言的鲜明特点, 回到了语文的本位, 而且顺应了学生的探究心理, 为学生的情智生长找到了合适的土壤。
二、整合板块设计, 打开探究空间
教学点确定下来, 教学还要巧妙选择切入点, 有机整合教学内容, 形成明晰的教学板块, 给学生打开自主探究的空间。
修改前:
《鸟语》第二课时的导入, 是以文章结尾“鸟儿的确是我们的好朋友哇!”一句切入, 教师提问“我是怎样成为鸟儿的好朋友的呢?”展开教学的。
课文每一块内容都是先写鸟语, 再写“感受”, 所以教学思路顺着文章的逻辑顺序进行, 将“燕语的故事”“布谷鸟和喜鹊的语言”“无声语言的启迪”一部分一部分教下去, 体会“我”成为好鸟儿朋友的过程。教学重点主要是品析词语的含义和情感, 讲述“鸟语”故事和分角色进行对话等。
这样繁琐的理解和品析, 教师引得辛苦, 学生学得疲劳。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发现教材本身的特点和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停留在文本的浅层, 难以在语言文字中真正涵咏。
课文主题是《鸟语》, 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鸟语”的特点, 学习作者表达感受的不同方式, 掌握“鸟语”的描写方法是教学中相关联、有梯度的三个层次。本课的教学设计应从这个思路去考虑。
修改后:
《鸟语》第二课时的导入, 从“知音”切入。在理解“知音”的含义后, 给学生质疑机会。学生提出很有价值的问题:“我”为什么能以鸟儿的“知音”自居, “我”真的懂得鸟语吗?
顺应这一问题, 教学设计摒弃本来单线条逐段逐字逐句的教学线索, 改为三大板块的教学:将燕子、布谷鸟和喜鹊的语言集中作为第一板块, 了解鸟语“韵、音、义”的特点, 掌握鸟语的表达方式;将“感受”部分集中作为第二板块, 品悟作者的情感, 了解以“想法、感觉和心情”来表达感受的方法;第三板块拓展训练:根据前两个环节所学知识, 仿写自己喜欢的鸟儿。
“知音”的主线将打散的课文内容有机联系起来。“感受”部分的阅读, 学生找句子, 理解作者听了“燕子的故事”后渴望听懂鸟语的心情, 品悟作者和布谷鸟对话后陶醉的感觉, 体会听了喜鹊欢快的叫声后高兴的心情。我“了解对方, 有深厚的感情”, “知音”的内涵就清晰起来。这时教师顺势引导:“三段感受, 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基于前面对句子的理解, 学生比较后很容易发现:作者分别是从“想法、感觉、心情”角度来写的。这一发现为学生练笔中多角度写自己的感受提供了直观依据。
教师通过明晰的教学思路, 将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 引导他们带着问题去探索和发现, 才能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地位的有机结合。
三、学法层次分明, 利于学生习得
阅读教学中, 学生是主体, 但他们对文本理解的速度和深度都不能跟老师相比。所以教师应站在儿童的立场, 从学生年龄特点和学习基础出发, 考虑学法指导。
修改前:
《鸟语》的第一部分自学要求这样表述:
1. 自学目标:我是怎样聆听鸟语, 和它们交谈, 并成为好朋友的?
2. 导学一:朗读课文2-3节, 体会燕子的语言和我的心情。
3. 阅读提示:绘声绘色地读一读燕子的话语, 注意读出韵味。
第四部分自学要求“写写自己喜欢的鸟儿”, 在学生简单交流自己生活中观察到的鸟儿之后, 给学生提供了《白鹭》和《鸟的天堂》中的两段文字, 体会写法后要求学生写鸟儿的样子和叫声特点。
整课的学习, 出现了四次自学要求, 内容包含了“自学目标”、“导学”、“阅读提示”三部分。看似清楚明确, 有目标、有要求和阅读提示, 实际内容重复, 学生要理解这些要求需要好多时间。
第四部分练笔的铺垫, 《白鹭》《鸟的天堂》片段都没有涉及到对“鸟语”的描写, 学生注意力转移到了外形的描写上, 使本课的重点又发散出去而不集中了。
修改后:
《鸟语》整课的自学要求变为三个板块:
第一板块:1.直线划出文中描写鸟语的句子。2.读一读, 你发现这些鸟语有什么特点。
第二板块:1.默读, 曲线划出写“我”感受的句子。2.朗读, 抓词体会“我”的感情。
修改后学法简化为三条, 表述简明扼要。第三板块“写写自己喜欢的鸟儿”是难点, 但是有前面发现的写法做依据, 再加上练笔前三个层次的铺垫, 难度得到分解, 使学生能当堂完成这样的练笔。具体步骤如下:
1.交流生活中观察到的鸟儿, 说说你听到的鸟叫声是怎样的。
2.提供“鸽子”、“黄鹂”、“麻雀”等鸟儿的画面和叫声音频, 体会鸟叫声可以用不同的拟声词来描摹。
3.出示以下提纲, 动笔写写自己喜欢的鸟儿:
(1) 写写鸟儿的叫声特点, 用上拟声词;
(2) 想象它在做什么, 说什么, 写出韵味和节奏;
(3) 写出你的想法或感觉。
阅读教学中的学法指导, 应该简洁明确, 便于学生操作;学法还应有层次性和普遍性, 有利于学生思维训练, 循序渐进提高语文能力。
1、 能自主识字,读准字音“渑、荆、卿”,并能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负荆请罪、能耐、声色俱厉”等词语。
2、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是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3个小故事组成,并能领悟3个故事之间的内在联系。
3、 品读重点语句,感受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中的智勇双全及面对廉颇挑衅时的宽阔胸襟;感受廉颇知错就改的勇气;体会两人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之心。
教学过程:
一、由简介《史记》引入,了解课文由三个故事组成,体会三者间的关系。理解“负荆请罪”的含义,了解廉颇、蔺相如的身份。
1、文学有部伟大著作《史记》,其中有一篇《廉颇.蔺相如列传》。就是今天学习的课文——《将相和》。
2、“将”指谁?“相”指谁?(廉颇、蔺相如)。(板书)
3、“蔺”字怎么写,还记得吗?
4、这篇课文由三个独立的小故事组成,一个是《完璧归赵》,一个是《渑池会见》, 一个是《负荆请罪》。(板书)
5、通过对《完璧归赵》的复习,初步了解蔺相如的品质。
(1)在三年级学过《完璧归赵》,你们一定对蔺相如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一个词形容。
板书:有勇有谋
6、(读准“渑”mian)渑池是地名,在秦国境内。
7、结合图片从字面上理解“负荆请罪”的意思,了解两人的身份。
(1) 今天我们要学一个新的成语。(负荆请罪)
“荆”是后鼻音,谁能读准?(jing) 指名读。齐读。
(2) 出示图片:这幅图画的就是“负荆请罪”的内容,你能借助图说说“负荆请罪”的意思吗?
(3) 指图:图上的这位赤身背着带刺的枝条的人是赵国的将军廉颇,他是一员武将。他出生入死,为赵国立下了赫赫战功,真可谓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一位英勇善战的将军。(板书:英勇善战)
(4) 加上人名、身份说说“负荆请罪”的意思。 (大将军廉颇背着带刺的荆条向宰相蔺相如请罪。)
二、初读课文,梳理脉络,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关系。
1、读课文思考:这三个故事之间有什么关系?
(1)、廉颇负荆请罪的原因是什么?读读课文,找出相关的句子。
出示:
出示:蔺相如又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卿,职位超过了廉颇。(“卿”qing正音)
(2)、引读:引起他们不和的原因是——蔺相如完璧归赵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了上大夫。在渑池会上——蔺相如又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卿,职位超过了廉颇。
3、师归纳小结:前两个故事是失和的原因,第三个故事讲叙了言和的过程。
三、品读重点语句,感受蔺相如在渑池之会中的智勇双全及面对廉颇挑衅时的宽阔胸襟;感受廉颇知错就改的勇气;体会两人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之心。
(一)从廉颇的语言着手,了解廉颇不服气的原因及他的性格特点。
1、结合屏幕上的两句句子说说将相不和的原因。 (不服气)
2、课文如何把廉颇的不服气表现出来的?找到相关句子。出示第10节。
这段话是通过语言写出了廉颇的不服气。读一读,思考廉颇讲了几句话,表达了几层意思?在书上作分层记号。(三层)
(1)指名交流。
(2)引读:他先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再说——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最后说——我碰见他,非得叫他下不了台!
3、再读,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三层意思。
(1)第一层的意思是: 廉颇认为自己功劳大。
2 从句中哪些词中看出他功劳大?
理解“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 这就是“战功赫赫”)
2 这句夸赞的话出自他自己的口中,你读一读,读出什么味道?
2 出示词卡:居功自傲 (自认为有功劳而感到骄傲)
(2) 他认为蔺相如没能耐。 (换词:没本领)
(3) 廉颇要让蔺相如下不了台。
板书:为难
(4)谁能连起来把廉颇这段话的意思说给别人听?
4、请你再读读这段话,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个怎样的人物?(豪爽耿直、居功自傲)
小结:课文就是通过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性格。 男生齐读。
(二)学习《渑池之会》,抓住语言来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品读描写蔺相如的语言,体会他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精神。
1、 面对他的挑衅,蔺相如怎么做?找到课文中的有关句子读一读。
(1)出示:这话传到蔺相如耳朵里,他就请病假不上朝。
(2)课文又写了有一次蔺相如路上偶遇廉颇的做法——指名交流
出示: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就赶紧叫车夫往回赶。
2、你们发现蔺相如怎么做?板书:避让
3.蔺相如是不是真的就像廉颇所说的仅仅靠一张嘴,没什么能耐?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蔺相如并不仅仅靠一张嘴,他是有能耐的。划出重点语句,写出感受。
4、渑池会上,秦王仗着自己国势强盛想占赵王的便宜,羞辱赵王。读一读渑池之会的内容,说说面对什么情况,蔺相如怎么说。
(1)秦王让赵王为他鼓瑟并叫人记录下来,蔺相如说——
出示:
“听说大王善为秦声,请为赵王击缶。”
出示:瑟、缶的图片
你们看,瑟是一种弹弦乐器,而缶是一种瓦器,用以盛酒浆。
(2)秦王勃然变色,不去理他。蔺相如忽的站了起来,声色俱厉地说——
出示:“你我现在相距只有五步。再不答应,我跟你拼了!”
(出示词卡:声色俱厉 )解释:说话时的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再读。
5、这就是蔺相如在渑池之会的表现。从蔺相如的语言中,你认为蔺相如到底有没有能耐?他的能耐表现在哪里?同桌交流。
2 有智慧。(和秦王针锋相对,让秦王击缶,使他在言语间占不了便宜。)
2 有勇气。(蔺相如虽然没有在战场上与敌人刀光剑影地相拼,但是凭着智慧和勇气,与敌人斗智斗勇,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捍卫赵国的尊严,怎么说没能耐呢?)
小结:综上所述,蔺相如靠的并不是一张嘴,而是靠着聪明才智、机智勇敢和不畏强暴的精神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如果蔺相如就在你面前,你一定会发自内心的对他说:——(你真有能耐!)
(三)继续学习“负荆请罪”这个故事,通过品读描写蔺相如和廉颇的关键语句,体会蔺相如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同时感受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1、这么有能耐的蔺相如是怎样对待廉颇的为难的?师引读:廉颇要为难蔺相如的话传到蔺相如的耳朵里,他——;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了,就——。蔺相如对廉颇的挑衅是——避让。(生答)
师;蔺相如为什么避让廉颇?是真的怕他?默读课文,蔺相如是怎么说的?
出示: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4、从这里你们读懂了什么?蔺相如为了赵国的利益,才这样委屈自己,这就叫—— 板书:顾全大局
5、出示: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那里。他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地位,不顾国家利益,真是不应该。
“不应该”什么?(为了地位,不顾国家利益。)
6、引读。
师:廉颇知道自己不顾国家利益,觉得自己真是罪人,——(读)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来到蔺相如门上。可见他能——板书:知错就改,(请罪态度相当诚恳)蔺相如见廉颇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热情”一词可见他不计前嫌)从此以后,——两人结为知己,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7、想象说话:如果当时围观的百姓看到了这动人的一幕,他们会说些什么?这件事传到赵王或秦王的耳朵里,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廉颇的属下或蔺相如的属下看到大将军廉颇负荆请罪,又有何感想?今天的你看到了这动人的一幕,回想起生活中和他人相处的点点滴滴,又想说什么?请你任意选择一个角色说一说。自由准备──同桌互说──指名说。
8、同学们,一位功勋卓著,叱咤风云的老将军,他能够脱下战袍,露着脊背,赤着脚,背上荆条,跪在相府门前认错,这需要何等的胸襟和气魄啊!所以,有句俗语叫: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背上能插荆。
9、从《负荆请罪》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什么启发?(不能只顾个人利益,要以国家利益为重。)
10、说说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四、总结。
板书:
将 相 和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英勇善战) 廉颇 蔺相如(有勇有谋)
为难 知错就改 避让 顾全大局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听音乐,说说你想象到了什么?
2、海水有时涨,有时落,这就是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领略的一种自然现
象———潮(板书:潮)
(由于月亮和太阳的吸引力的作用,海面上发生的定时涨落的现象)
3、现在让我们穿越时空,来到海宁市的盐官镇,跟那里的人们一起观看
一年一度的被称为天下奇观的钱 塘江大潮。
(板书:观)(录像)
4、看完这段录像,说说你有什么感受?或者有什么想说的.?(汇报收集
到的材料)
5、作者用文字向我们展现这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千百年来令人赞叹不
绝的大潮。说说你在这节课想完成哪些任务?(自学生字、读通课文、
感情朗读、如何叙述、解决问题……)老师激励。
二、初读课文 自学生字
1、自由读文,小组合作交流自学生字的情况。
2、老师提出学生掌握不够好的字词,练读。(课件)
三、再读课文 接触内容
1、默读,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钱塘江潮的?(板书)
2、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练读,边读边想像画面。
重点读“潮来之时”
四、回归整体 总结收获
1、自由读文,想想你可以给同学们提出什么问题?
2、希望通过下节课的学习,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3、说说你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师:今天,先请大家来读一篇作文,题目叫《一张画像》,看看这位同学的作文写得怎么样。(给学生看1963年叶圣陶先生修改肖复兴作文《一张画像》原稿,选自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肖复兴著《我教儿子学作文》附录二。)
生:(议论纷纷)这也太差了!改动这么大,全是修改符号!不用读,就知道不怎么样!
师:因为改得多,所以你们认为这篇作文很差。但是,你们知道吗?这篇作文写于1963年,当时获得了北京市少年儿童征文比赛一等奖。作者是一名初三学生,他的名字叫肖复兴,如今他已经是当代著名作家了。(板书:肖复兴)一篇获得一等奖的作文,怎么会写得不好呢?
生:那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错误呢?
师:仔细读一读原文,你就会发现,文中并没有什么大毛病。我来朗读一部分原文,大家感受一下。(师朗读)你们发现什么错误了吗?语言流畅,还挺生动,的确是一篇优秀作文。那么,是谁“鸡蛋里面挑骨头”,找出这么多毛病的呢?是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板书:叶圣陶)叶圣陶先生在为肖复兴修改这篇作文的时候,已经是一位69岁的老人了,他那么大年纪,还如此认真,有的地方,他对文中的一句话就做了七处修改。现在,就请你们开动脑筋,默读《一张画像》,并对修改之处仔细思考,想一想叶圣陶先生为什么要这么改?他是不是在“鸡蛋里面挑骨头”?
师:(15分钟后)读完了全文,请大家谈一谈收获。
生: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话,原文说“站在门口”,修改之后变成了“站在教室门口”,修改之后更准确了。
师:的确如此,只说门口,那谁知道是办公室门口,还是教导处门口呀!何况这段是写人物的第一次出场,更应该交代清楚地点。
生: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原文写“上课了”,叶圣陶改成了“上课铃一响”。“上课了”是已经上课的意思,“上课铃一响”是上课前的事,还没上课呢。
师:你解释得非常好!同样一句话,有没有“了”,意思绝对不同。我读这篇修改稿的时候,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叶圣陶对“了”字的增删。在这篇作文里,有的地方删除了“了”,有的地方又被加上一个“了”。请你们说一说,如果句子里加“了”,表示什么意思?
生:句子有“了”,一般就表示动作已经完成了。
师:对!那我们一起来看看,肖复兴的作文里,哪些“了”被火眼金睛的叶圣陶先生发现用错了地方。
生: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作者原来写“画了起来”,叶圣陶把“了”删除了。“画了”就是已经画完了,但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是正在画。
师:说得好!我在同学们的作文里看到过这样的话:“放学回到了家,我立刻翻开了作业本,写了起来”,你们说,这些“了”该不该用呢?
生:不该用,如果用“了”,就表示作业已经完成了。
师:大家读一读第九自然段,叶圣陶连删三个“了”字。你们仔细想一想,“谈到了国家大事”和“谈到国家大事”,意思是不是很不一样呀?
生:第一句话的意思是说到国家大事之后,就不说,已经结束谈话了。如果删掉“了”,就表示正在谈论国家大事。
师:这样的错误如果没有平时的积累,没有认真的态度,是不会发现的。你们再来读下面的那句话,这回不是删掉“了”,而是增加“了”。大家说,“长大”和“长大了”,有什么区别?
生:(思考)“长大”是一个过程,“长大了”是已经长大。
师:对,你讲得好!文中的王老师是问肖复兴,等他长大了之后做什么,你们说,是不是这样?同学们自己在平时写作时,也要注意这样的问题,包括平时说话,也要多留心。可不要一张嘴,说出来的都是病句呀!
(继续引导学生理解叶圣陶先生的修改,略。)
师:现在,大家应该知道了,叶圣陶先生不是在“鸡蛋里面挑骨头”,他是在对语言进行润色加工,在为肖复兴的作文锦上添花。看到叶圣陶先生这密密麻麻的修改,你们能说说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一个人吗?
生:(纷纷回答)细心!认真!追求完美!……
师:我带来一本《叶圣陶文集》,这里有他手稿的影印件,你们瞧瞧叶圣陶先生是怎样在原稿纸上写文章的。(师翻书,向学生展示手稿)这是他65岁时写的文章,题目叫《认真地努力地把语文学好》,作为一位大作家、教育家,完全可以龙飞凤舞地写字了,而他却写得工工整整,就像一个小学生在完成作业一样。一丝不苟,追求完美,这只是叶圣陶先生一个方面的特点,这还远远不够。叶圣陶先生是一位大作家,曾经担任过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地位很高,时间很宝贵,竟然一丝不苟地帮助一名陌生的中学生修改作文,作文发表时,根本没有“叶圣陶”的名字,只有“二十六中初中三年级肖复兴”的名字,他不图名,不图利,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呀?
生:大公无私!
师:差不多,但是,“大公无私”应该用在对待国家,对待集体的事情上,用在这里,不太恰当。
生:无私奉献!
师:对!叶圣陶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做事情一丝不苟,追求完美,对他人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人。
第二课时:红花对绿叶的感恩
师:得到叶圣陶先生的鼓励,肖复兴对写作充满了信心。长大后,他真的成了一位著名作家,他始终没有忘记叶老先生对他的关怀。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他创作了散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朗读课文)
师:读过文章,大家知道了,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文章,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而作的,不是为了纪念爬山虎,为什么题目要叫《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呢?既然是写叶圣陶的,如果让我起题目,就叫“那位默默奉献的叶圣陶”。有人知道肖复兴为什么不直接提到“叶圣陶”,而把题目叫做“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吗?
生:因为他们家养爬山虎。
师:如果他们家养的是牡丹花,就叫“那朵美丽的牡丹花”吗?要是养了一只小狗,就叫“那只可爱的小狗”,是这样吗?
生:不能这样。
师:你想一想,爬山虎这种植物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绿色的叶子,爬满了墙。
师:那好,你再想想叶圣陶,他做自己的事情认真,为别人做事也那么负责。肖复兴当时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中学生,和叶圣陶没有一点关系,他能为肖复兴付出这么多,这么认真地替他修改作文,这能说明叶圣陶是怎样一个人?
生:(纷纷回答)乐于帮助他人!无私奉献!……
师:对,爬山虎也是这样。你们有没有感觉到,炎热的夏天,你站在爬满爬山虎的墙边,会感到一阵阵凉爽,这就是爬山虎的作用:在炎炎夏日默默地为人们送来阵阵清凉。这正是叶圣陶与爬山虎的相似之处———乐于助人,无私奉献。
师:我们再来仔细读一读题目,“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哪个词儿是作者要突出的关键词呀?
生:“绿绿的”!
师:对,这个“绿”字重复出现,反复强调,一定隐藏着作者的意图。绿色与叶圣陶先生有什么关系呢?
生:(一时无语,思考。)
师:爬山虎这种植物,只长绿叶,不开红花。叶圣陶先生这种默默奉献的精神,多么像绿叶呀!他甘当绿叶,不做红花,所以课文中写道:“院里那一墙的爬山虎,绿得沉郁”。(板书:绿叶)那么,谁是那朵娇艳的红花呢?
生:肖复兴!
师:(板书:红花)叶圣陶就甘当这样的绿叶,让肖复兴的作文变得完美,让肖复兴和他的作文变成娇艳的红花,博得人们的赞赏,这是多么可贵的精神呀!你们看这篇文章的最后一段,肖复兴这样感慨道:“我应该庆幸,自己第一次见到作家,竟是这样一位大作家,一位人品与作品都堪称楷模的大作家”。
师:现在,谁能用一段完整的话告诉大家,这篇文章的题目为什么叫“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生:因为爬山虎有一种无私奉献的美德,而叶老先生也有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所以题目叫“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师:你说得虽然没错,不过有点简单,作者要强调的“绿绿的”,没有体现出来。
生: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人们带来阴凉,那样无私,它不会开花,不去炫耀,叶圣陶先生就是如此。一位知名的大作家却用他那宝贵的时间给一位素昧平生的中学生修改作文,使其成为一朵艳丽的花,而自己却甘当绿叶,不求回报,那种无私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师:好,你既说出了爬山虎的特点,又说出了叶圣陶的品格。如果说叶圣陶对肖复兴作文的修改是绿叶对红花的关爱,那么,肖复兴的这篇回忆文章就是红花对绿叶的感恩。你们想一想,如果绿叶与红花相遇,他们会说些什么话呢?请你任选其一,展开想象,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一段话。
(10分钟后,朗读点评,略。)
师:今天,我们见识了绿叶的一丝不苟,无私奉献的精神,也感受到了红花那颗永远不变的感恩的心,他们都是我们的好榜样。希望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不只绿在肖复兴的眼前,也永远绿在我们每个同学的心中。
备课笔记
主角和配角
一堂语文课,课文是主角,课后的“资料袋”是配角,这是天经地义的,就像一部电影,大明星当主角,无名小卒当配角,这是顺理成章的。可是,一切都不是万古不变的。
我对《一张画像》这篇作文很熟悉,早在十多年前,我就在肖复兴的《我教儿子学作文》这本书中仔细阅读过原文和叶圣陶先生的修改。我一向喜欢阅读作家的手稿,透过他们的修改痕迹,我能发现他们思考的过程,体会到他们字斟句酌的匠心。叶圣陶先生对《一张画像》的修改,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放过,真可谓细致入微,就像母亲关爱自己的孩子一样无微不至。细细对比原文与改后的语句,我不仅受到遣词造句方面的启发,还被老一辈文学家、教育家一丝不苟的精神所震撼。联想到当前许多出版物中可笑又可气的文字错误,许多畅销书作家惊人的创作速度,我们这些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晚辈,是不是应该在老一辈面前无地自容呢?
当我翻开人教版语文书,在“资料袋”中,重温叶老先生的修改稿的时候,我再一次受到震撼。我看过叶老先生的照片,那是个憨厚朴实、与世无争的老人,我也见过叶老先生的书法,那是些工工整整、笔锋内敛的字体。就是这样一位老人,曾经担任过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的叶圣陶先生,利用自己的宝贵时间,帮助一个陌生的初中学生创造了笔下的完美。这时,我忽然明白了,肖复兴为什么把回忆叶圣陶先生的文章叫做“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了。甘当绿叶,不做红花,这是爬山虎的特点,更是叶圣陶先生的写照。
1963年叶圣陶先生修改肖复兴作文《一张画像》原稿,是解读《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的一把金钥匙。先把钥匙握在手里,无论遇到多么强大的铁将军,我们都不会皱一下眉头。所以,我觉得语文书里的“资料袋”制作得太小了,不足以表现叶圣陶先生的绿叶全貌。好在,我的课堂我做主,我把《一张画像》的全文,连同叶老先生写的评语,全都印发给学生。结果,还没正式阅读课文呢,学生就已经认识了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一个人,所以,理解起课文来,就轻而易举了。
【四年级语文《火烧云》优秀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五彩池》四年级语文上册优秀教学设计10-28
有关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计划优秀模板07-09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10-08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总结 (四年级下册)09-15
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习作教学设计06-09
四年级语文学期教学反思06-03
四年级语文《麻雀》教学反思09-26
四年级语文《白鹅》的教学设计10-08
四年级语文教学的感悟07-07
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教学反思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