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教学设计(精选8篇)
前言
护理学是一门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研究有关预防保健与疾病防治康复过程中护理理论与技术的科学。《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之一,也是护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主要介绍护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护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护理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关怀和照顾病人的综合能力,是学生学习各门临床护理课程及日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包括护理学发展史、护理学基本概念、护理学理论及相关理论、卫生服务体系、护理专业与法律、护理程序、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护理学专业发展的整体情况,掌握护理基本理论知识及各项护理操作技能,初步熟悉医院工作环境,明确护理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质,树立为人类健康事业服务的理念和决心;同时通过训练培养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对服务对象的基本需求进行评估的基础上,综合所学相关知识和技能解决临床实际护理问题,为今后发展临床专科护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护理技术
第一章 医院和住院环境
【考核知识点】 1.掌握医院的任务 2.掌握急诊护理工作职能 3.掌握病区物理环境管理的要点 4.掌握各种铺床法的用途及操作要点 5.熟悉门诊护理工作职能 6.熟悉病区社会环境的管理
7.熟悉医院常见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 8.熟悉床单位的设施要求 9.了解医院的种类和组织结构 10.了解门诊、急诊、病区的布局特点 【复习思考题】
1.环境的范围包括哪些方面,与护理的关系如何?
2.环境中哪些因素是有害健康的?舒适的环境需要哪些客观条件? 3.门诊、急诊、病区设置与布局的要求有何异同? 4.试述门诊与急诊预检分诊工作的差异
5.医院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有哪些?(应从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生物性因素、医源性因素等各方面进行分析)
第二章 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考核知识点】
1.掌握住院处的卫生处置要求
2.掌握分级护理的适用对象及护理内容。
3.掌握正确使用平车、轮椅等运送病人的方法及操作注意事项 4.熟悉一般病人及急重症病人的入病区后的护理 5.熟悉出院护理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6.熟悉病人出院后的床单位处理。7.熟悉家庭病床收治的对象与范围 8.熟悉家庭病床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9.了解病人入院的程序
10.了解病人出院前的护理准备及有关文件的处理 11.了解家庭病床的概念 【复习思考题】
1.详细列出病人入院、出院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2.护送急诊病人入院过程中需注意哪些问题? 3.试述各种运送病人法的适用范围。4.挪动病人时在顺序上有哪些注意点?
5.用平车或轮椅护送病人的过程中如何才能做到省力、安全、舒适? 6.试述家庭病床护理工作的主要职能。
第三章 卧位和安全的护理技术
【考核知识点】 1.掌握卧位的性质
2.掌握各种常用卧位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3.掌握帮助病人更换卧位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4.掌握各种保护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5.熟悉安置和更换各种卧位的作用 6.熟悉各种保护具的用途
7.了解长期卧床可能引发的并发症 【复习思考题】
1.按性质不同,卧位可以分为几类?试举例说明。2.日常护理中,各种卧位对病人有哪些意义? 3.对病人应用保护具时,要注意些什么?
4.怎样帮助活动受限的病人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位? 5.当病人卧床翻身移动有困难时,可用哪些方法进行帮助?
第四章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考核知识点】 1.掌握医院感染的概念
2.掌握清洁、消毒、灭菌、无菌技术、无菌区、无菌物品、隔离技术、清洁区、污染区、半污染区的概念。
3.掌握洗手技术和手的消毒
4.掌握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以及操作方法 5.掌握隔离技术的操作方法 6.熟悉医院感染的主要对象
7.熟悉物理化学消毒灭菌法的原理、适用范围、方法、注意事项。8.熟悉隔离病种、隔离区域的设置和划分。9.熟悉隔离消毒原则
10.了解医院感染的感染链及感染类型
11.了解形成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及其预防和控制措施 12.了解供应室的设置和工作内容
13.了解常用敷料的加工及常用物品的保养方法 【复习思考题】 1.医院感染有何特征?
2.试述清洁、消毒、灭菌的区别。
3.试述各种物理、化学消毒灭菌法的使用注意事项。4.试述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的监测要求和方法。5.何谓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 6.举例比较常用化学消毒剂的消毒效力。7.试述各类无菌操作技术的主要注意事项。8.隔离的目的是什么,怎样做好隔离工作?
第五章 病人的清洁护理技术
【考核知识点】
1.掌握特殊口腔护理的目的、实施方法和注意事项 2.掌握常用漱口液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3.掌握床上梳头的实施方法
4.掌握卧床病人床上擦浴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5.掌握压疮的定义和发生的原因。6.掌握压疮的危险因素及易患部位的评估 7.掌握压疮的临床分期
8.掌握压疮的预防及主要护理措施。9.掌握有人床整理及更换床单法
10.熟悉口腔卫生的评估(包括配戴义齿病人的口腔评估)和口腔护理的目的 11.熟悉头发的评估及床上洗头的实施方法
12.熟悉皮肤的评估、淋浴和盆浴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3.熟悉压疮的易发人群。14.熟悉晨、晚间护理的内容。
15.了解护理人员帮助病人清洁的目的 16.了解灭头虱、虮法 17.了解皮肤的结构和功能 18.了解卧床病人便盆使用法 【复习思考题】
1.口腔卫生的评估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如何评估? 2.试述常用漱口液的名称、药物浓度、主要用途。3.义齿护理应注意什么?
4.特殊口腔护理的适应征是什么?其安全措施如何执行? 5.试述长期卧床的病人实施床上洗头时的注意事项 6.皮肤的护理评估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如何评估? 7.什么是健康完整的皮肤?
8.为什么沐浴须在进食1小时后进行? 9.阐述压疮的定义、分期和临床表现。
10.简述压疮的原因、易发人群、危险因素。压疮的发生与护理有什么关系?怎么样预防? 11.各期压疮的处理原则有何异同?
12.不同体位下压疮的好发部位有何变化?原因是什么?
第六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考核知识点】
1.掌握体温的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2.掌握体温异常病人的观察(包括发热程度、热型)及评估及体温过高和过低病人的护理措施。3.掌握体温计的清洁消毒方法
4.掌握脉搏的测量方法及异常脉搏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5.掌握血压的测量与记录方法及造成血压测量误差的因素 6.掌握呼吸的测量、异常呼吸的观察和护理 7.熟悉浅表动脉的解剖部位。
8.熟悉观察血压的目的与影响血压的因素。9.熟悉血压异常的观察和护理 10.熟悉体温单的内容及绘制方法
11.了解体温的定义及体温的形成及调节。
12.了解正常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其生理性变化 13.了解脉搏与血压的形成。14.了解呼吸异常与疾病的联系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心动加速、心动过缓、间歇脉、脉搏短绌、洪脉、细脉、交替脉、水冲脉、重脉、奇脉、高血压、低血压。
2.体温是怎样调节的?低温、高温、安静壮态下人体的散热方式是否相同? 3.阐述体温过高与体温过低的分度,发热的过程和表现。4.常见的热型有哪几种?各有哪些特点?常见于何种情况? 5.如何对高热病人进行观察及护理? 6.脉搏异常主要有哪几方面的改变? 7.临床常见的脉率和脉律异常有哪些? 8.脉搏测量注意点是什么? 9.血压可受哪些因素影响?
10.阐述正常血压范围,各年龄组平均血压值。11.测量血压的注意点是什么?
12.造成血压测量误差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13.正常人呼吸频率可受哪些因素影响?
14.异常呼吸有哪些类型,需观察哪些重要体征? 15.呼吸困难可分为哪几类?
第七章 饮食护理技术
【考核知识点】 1.掌握医院饮食的分类
2.掌握医院基本饮食的种类、使用范围及饮食原则 3.掌握鼻饲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4.熟悉医院常用的治疗饮食及试验饮食的使用范围
5.熟悉对病人营养和饮食状况的评估及饮食护理的一般措施 6.熟悉出入液量记录的内容和要求
7.了解营养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营养素的种类、功能和来源 8.了解出入液量记录方法 【复习思考题】
1.医院的膳食分那几类?分别叙述主要的种类、适用范围、饮食原则及用法(或注意事项)。2.在判断病人的营养状态时我们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评估? 3.影响饮食和营养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4.病人进食前、中、后的护理各有哪些要点? 5.鼻胃管插入时要注意些什么?
第八章
冷、热技术
【考核知识点】
1.掌握各种冷、热的应用的目的和方法。2.熟悉身体冷、热疗效的效应护理评估。3.熟悉冷、热疗法的影响因素和禁忌。4.了解冷热疗法的生理效应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继发效应、冷疗法、热疗法。2.试比较冷、热疗法的目的、作用、异同点。3.冷疗法及热疗法的应用禁忌是什么? 4.酒精擦浴时的注意事项有那些?
第九章
排泄护理技术
第一节
排尿护理
【考核知识点】
1.掌握协助病人维持正常的排尿活动。2.掌握常见异常排尿的类型。
3.掌握泌尿系统排泄功能异常(尿失禁、尿潴留)病人的护理措施。4.掌握导尿术及膀胱冲洗方法。5.熟悉对排尿活动的评估。
6.了解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排尿的生理。【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多尿、少尿、无尿、膀胱刺激症、尿潴留、尿失禁、导尿术、膀胱冲洗、留置导尿术。
2.膀胱内尿量达到多少,压力达到多少时开始有尿意?尿量达到多少、压力达到多少时,能引起反射排尿动作?
3.影响正常排尿的因素有哪些,怎样对尿液进行观察? 4.维持正常泌尿系统功能有哪些护理措施? 5.尿失禁、尿潴留病人需由那些护理措施? 6.简述留置导尿管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
排便护理
【考核知识点】
1.掌握粪便的评估及肠功能改变时(便秘、粪便嵌塞、腹泻、失禁、肠胀气)的护理措施。2.掌握灌肠法。
3.熟悉影响排便因素,满足肠道排便需要的护理措施。4.了解大肠的运动形式、生理功能及排便反射。【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排泄、便秘、粪便嵌塞、腹泻、排便失禁、肠胀气、灌肠法、肛管排气法。2.大肠的运动形式有什么特点? 3.影响排便的因素有哪些? 4.对粪便的评估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
5.肠道功能异常含有哪些改变,主要的特征是什么? 6.试比较大量、小量、保留灌肠的异同点。7.常见的异常排便有哪些,如何护理?
第十章
药物治疗和过敏试验技术
第一节
给药的基础知识
【考核知识点】
1.掌握给药的定义、医院常用缩写给药护士的主要职责(药物的保管与药疗原则)。2.熟悉给药的护理程序
3.了解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与药物的种类。【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给药、常见药物种类有哪些? 2.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3.什么是安全用药的原则? 4.如何用护理程序实施给药? 5.阐明病区药物管理的原则。6.请写出医院常用缩写。
第二节
给口服药法
【考核知识点】
1.掌握口服给药法的优点及注意事项。2.应用护理程序掌握口服给药的操作。【复习思考题】
1.何谓口服给药法,其主要优点有哪些? 2.怎样用护理程序实施口服给药法。
3.在口服给药时,为提高疗效和减少反应时,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第三节
雾吸入化疗法
【考核知识点】
1.掌握超声雾化吸入法和氧气雾化吸入法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2.熟悉超声波雾化吸入的特点、药物的选用即作用。3.了解超声雾化吸入法和氧气雾化吸入法的原理。【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超声雾化吸入法 氧气雾化吸入法。2.试比较超声雾化吸入法与氧气雾化吸入法的异同点。3.怎么用护理程序实施超声雾化吸入和氧气雾化吸入? 4.简述实施超声雾化吸入和氧气雾化吸入时注意事项。
第四节
注射法
【考核知识点】
1.掌握注射原则及各种注射法的定义。
2.掌握注射器和针头的构造、规格及主要用途;掌握安瓿及密封瓶内吸药法。3.应用护理程序熟练掌握各种注射法并掌握安全操作的要领。4.熟悉静脉置留针注射的方法。5.了解深静脉注射。【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肌肉注射法、静脉注射法、皮下注射法、皮内注射法。2.简述注射原则。
3.试述常用的注射方法(肌肉注射法、静脉注射法、皮下注射法、皮内注射法)的目的及操作的注意事项。
4.用护理程序实施肌肉注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静脉注射。5.静脉注射中常见的失败原因有哪些?
第五节
药物过敏试验法
【考核知识点】
1.掌握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机理及过敏试验。2.掌握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及处理。
3.掌握素类破伤风抗毒素(T.A.T),细胞色素C、普鲁卡因、碘过敏、头孢菌素类试验、T.A.T脱敏疗法。
4.熟悉链霉素过敏试验法及过敏反应的护理、卡介苗接种法与护理、乙肝疫苗的注射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5.了解药物过敏试验的原理 【复习思考题】
1.药物过敏反应是一种异常的免疫反应,青霉素过敏属哪型反应?
2.青霉素、TAT、普鲁卡因、细胞色素C、头孢菌类试验的皮试液配制浓度为多少,如何配制?阴性、阳性如何判断?
3.青霉素发生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抢救措施有哪些? 4.做青霉素过敏试验应注意些什么? 5.阐述T.A.T脱敏注射法。
第十一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技术
第一节 静脉输液法
【考核知识点】
1..掌握常见液体种类与作用、临床补液的原则。
2.掌握密闭式静脉输液法及输液故障的排除,输液点滴速度与时间的计算。3.掌握输液反应的临床表现及防治。
4.熟悉静脉输液的护理程序、静脉留置针、输液泵的操作步骤。5.了解静脉输液的原理及开放式输液法,颈外静脉插管输液法。【复习思考题】
1.何谓静脉输液?根据静脉输液的原理写出静脉输液应具备哪些条件? 2.常用的液体种类有哪些?各有何作用? 3.补液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4.如何做好输液病人的评估? 5.深静脉穿刺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6.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要点有哪些?
7.静脉输液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如何防止微粒的污染 8.静脉输液时滴速的计算及故障的排除方法?
9.何谓输液反应?阐明输液反应的临床表现及防治方法如何防治?
第二节
静脉输血法
【考核知识点】
1.掌握输血的目的及密闭式输血法。
2.熟悉血型与交叉相容配血试验、各种输血的途径。3.熟悉输血反应与防治措施。4.了解血液制品的种类及特点 【复习思考题】 1.何谓静脉输血法?
2.何谓交叉相容配血试验?
3.输入血液的种类有哪些,各有何特点,输血的护理评估有哪些? 4.输血前准备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5.输血的途径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6.用护理程序实施密闭式输血法。
7.阐述常见的输血反应的临床表现,发生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防治?
第十二章
标本采集技术
【考核知识点】
1.掌握标本采集的原则及常用标本的采集法(痰标本、咽拭子标本采集、血液标本采集、尿液标本采集、粪便标本采集)。2.熟悉标本采集的意义 【复习思考题】
1.标本采集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2.采集血标本是应注意些什么? 3.采集尿标本是应注意些什么? 4.如何用护理程序实施痰咽拭子,血、尿、粪标本的采集。
第十三章
危重病人的护理和抢救
第一节
危重病人的支持性护理
【考核知识点】
1.掌握危重病人的护理措施
2.熟悉危重病人病情观察的内容和方法
3.了解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抢救室及重症监护室的设备及管理; 【复习思考题】
1.简述病情观察的方法和内容。
2.如要你建立一个急诊抢救室,你将准备那些抢救准备。3.何谓重症监护病房?简述其结构与设备 4.简述危重病人的支持性护理的内容与措施。
第二节
危重病人的抢救技术 【考核知识点】 1.掌握各种氧气疗法
2.掌握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护理措施及吸痰法 3.熟悉氧气的成分、浓度、氧浓度和氧流量的换算法 4.熟悉洗胃法和人工呼吸器使用 5.了解供氧设置、人工呼吸器的构造。【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吸氧法、洗胃法、吸痰法 2.简述吸氧浓度对纠正缺氧的重要作用 3.举例说明氧流量和氧浓度的换算
4.用护理程序实施各种供氧法、吸痰法、洗胃法、人工呼吸器的使用 5.简述供氧时的注意事项。6.简述吸痰时的注意事项。
7.阐述各种药物中毒的灌洗、溶液(解毒剂)和禁忌药物。8.简述人工呼吸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第十四章
临终病人的护理技术
【考核知识点】
1.掌握临终关怀的定义及死亡过程的分期 2.掌握尸体护理。
3.熟悉临终病人的身心护理及护理人员对临终病人的心理反应。4.了解临终关怀组织形式和理念。【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临终关怀、濒死、脑死亡 2.死亡后主要尸体现象有哪些? 3.尸体护理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实施? 4.如何做好临终病人的心理反应及护理? 5.如何做好临终病人家属护理?
第十五章
病案管理与护理文件的书写【考核知识点】
1.掌握记录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2.掌握各项护理记录的书写及病案的排列与保管 3.熟悉病案书写的基本规则和要求 4.了解病案的作用及重要性及记录的意义 【复习思考题】
1.记录时应遵循什么原则?注意事项有哪些? 2.护理病历包括哪些内容?如何书写? 3.请说出住院病案的排列顺序。
4.护理观察记录单包括那些内容?如何书写?
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
2007.11
附《护理学基础》试题样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5分)
1.在医院,护士对病人和家属进行有关用药、治疗、护理以及康复等方面的知识教育时,体现了护士的哪种角色功能?
A.照顾者 B.咨询者 C.协调者 D.教育者 F.计划者 2.下列有关健康的陈述,哪项是错误的?
A.健康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整。B.健康是一种状态,是不断发展变化的。C.健康就是没有疾病。D.健康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情绪、性格等。E.健康与疾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整体护理的实践特征为:
A.以完成医生的治疗方案为中心 B.实践范畴主要在医院
C.法律、政治、文化,且对护理工作无影响 D.将人、护理工作、护理与环境视作一个整体 E.最终目的是治疗身体疾病
4.护士对病人进行入院介绍和术前教育等,主要是为了满足病人: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爱与归属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E.自尊的需要 5.按照罗依适应模式,外科手术后病人的疼痛为:
A.主要刺激 B.相关刺激
C.固有刺激 D.条件刺激 E.剩余刺激 6.某成年病人入院后,依赖性增强,超出了病情需要,自己能做的事情也需要别人做,这位病人使用的心理防卫机制是
A.否认 B.退化 C.转移 D.升华 E.适应 7.北美护理学会对护理诊断的定义为: A.关于某一服务对象对疾病反应的诊断评价
B.关于服务对象存在和潜在健康问题反应的临床判断 C.人们对健康问题反应的评价过程
D.人们对疾病的病理过程和治疗反应的判断 E.人们对护理过程的反应判断
8.“有„„危险”的护理诊断通常用下列哪种方式陈述:
A.PES公式 B.PE公式 C.ES公式 D.PS公式 E.P公式 9.护理目标或预期效果正确的陈述公式为:
A.主语+谓语+条件状语 B.主语+行为标准+条件状语 C.主语+谓语 D.主语+谓语+行为标准+条件状语 E.主语+谓语+条件状语+行为标准 10.关于护理诊断的陈述正确的是: A.疼痛:与心绞痛有关 C.知识缺乏:与智商太低有关 E.便秘:与食入量少有关 11.不属于护理诊断的是:
A.肥胖:与进食过多有关 B.便秘:与生活方式改变有关 C.尿潴留:由分娩压迫引起 D.语言沟通障碍:与听力障碍有关 E.恐惧:发抖:由害怕手术引起
12.护士发现某病人缺乏预防哮喘复发的知识,下列哪项陈述是正确的: A.知识缺乏 B.特定知识缺乏
C.知识缺乏:与缺乏预防哮喘复发的知识有关 D.知识缺乏:缺乏有关预防哮喘复发的知识
B.皮肤完整性受损:与护士未及时给病人翻身有关 D.自理缺陷:与医源性限制有关 E.知识缺乏:与哮喘发作有关 13.护理诊断排序的基本原则: A.按器官系统存在的问题排序
B.按马斯洛的“人的需要层次论”由高向低排序
C.按问题的轻、重、缓、紧、急需解决的问题排在首位 D.按问题出现的时间顺序排序
E.按病人的意愿,病人认为重要的问题排在首位 14.某病人病情危重,但病人及家属执意要求出院,护士应: A.本着救死扶伤的原则强制留住病人继续治疗 B.按病人及家属意愿同意病人出院
C.让病人或其法定监护人在自动出院一栏上签字,并做好护理记录后让病人出院 D.报告司法部门
E.告知病人出院后,如有意外,后果自负。
15.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对医嘱内容有怀疑时,正确的做法是:
A.拒绝执行 B.自行改为正确后再执行 C.向开医嘱的医生询问以证实医嘱的准确性再执行 D.按医嘱执行 E.执行后再告知医生
16.病室通风的目的,下列不正确的是: A.可减少汗液的蒸发和热的消散 B.使病室空气新鲜 C.使患者舒适,愉快 D.降低空气中微生物浓度 E.降低二氧化碳浓度
17.不符合铺床时的节力原则的是: A.将用物备齐 B.按使用顺序放置物品 C.铺床时身体靠近床沿 D.先铺远侧,后铺近侧 E.下肢前后分开并降低重心
18.一位急性胃穿孔患者经住院处时,护理工作首先应: A.卫生处置 B.衣物保管 C.了解病人生活习惯 D.介绍医院规章制度 E.立即护送病人入病区
19.协助患者向平车挪动的顺序为: A.上身、臀部、下肢 B.上身、下肢、臀部 C.下肢、臀部、上身 D.臀部、上身、下肢 E.臀部、下肢、上身
20.腹腔感染术后应取半坐卧位其目的是: A.借重力使隔肌上升 B.有利于腹腔引流,使炎症局限 C.防止呕吐 D.减少术后出血 E.使伤口张力增加
21.下列需用保护具的病人是 A.休克 B.腹痛 C.谵妄 D.发热 E.偏瘫
22.关于卧位及翻身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C A.腹部检查的病人宜采用屈膝仰卧位 B.灌肠病员宜采用左侧卧位 C.休克患者下肢要抬高10~20度 D.盆腔术后的病人宜采用半坐卧位 E.作颅骨牵引时,宜采用头高足低位
23.无菌包被无菌等渗盐水浸湿后,应立即: A.晾干使用 B.烘干后使用 C.速将包内物品使用完 D.24h内用完 E.重新灭菌 24.按工作区的划分,下列属半污染区的是: A.医护办公室,值班室 B.治疗室、配餐室 C.病区走廊、检验室 D.库房、消毒室 E.病房卫生间、清洗间 25.对病人进行皮肤护理的目的,可以除外的是 A.满足患者对清洁和舒适的需要 B.预防皮肤感染
C.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 D.防止肌肉挛缩和关节僵硬 E.有利于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
26.患者的义齿取下后应浸泡在: A.乙醇 B.热开水 C.冷开水 D.0.5%消毒灵 E.0.1%苯扎溴铵溶液 27.体温高低不一,日差>1度,甚至可达2-3度,但最低水平均高于正常属: A.稽留热 B.间歇热 C.弛张热 D.不规则热 E.波状热
28.在测量血压的过程中,下列各项操作不正确的是: A.一般选择肘窝肱动脉处测量 B.运动后让病员休息10分钟再测量 C.对偏瘫上肢有疾患者,应选择健侧肢体 D.测量时,肱动脉应与心脏在同一水平E.当发现血压听不清或异常时,先要排除外界因素 29.鼻饲时,下列操作不妥的是:
A.应检查胃管是否通畅 B.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可注入少量温开水 C.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ml D.灌入药物时,先将药物研碎溶解 E.拔管时将胃管夹紧,拔到咽喉处宜迅速
30.下列饮食属于试验饮食的是:
A.流质饮食 B.高蛋白饮食 C.要素饮食 D.低胆固醇饮食 E.忌碘饮食 31.以下各项与用热目的不符合的是: A.炎症早期用于控制炎症的扩散 B.炎症早期用于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 C.减轻深部组织充血 D.局部软组织损伤的晚期 E.可促进舒适及睡眠
32.持续用冷或用热1小时后,会出现短暂的相反作用,此现象称为: A.远处效应 B.适应反应 C.继发效应 D.生理效应 E.持续反应 33.面部危险三角区感染时,忌用热敷的理由是: A.加重出血 B.疼痛加剧 C.掩盖病情 D.易致颅内感染 E.可使面部皮肤损伤 34.护理尿失禁患者应:
A.加强皮肤护理,预防褥疮 B.必须留置导尿 C.嘱患者少饮水,减少排尿量 D.绝对卧床休息 E.以上均不是
35.休克病人留置导尿的目的是: A.测量尿量及密度以了解肾脏供血 B.排空膀胱以避免尿潴留 C.保持床单清洁干燥以防止褥疮发生 D.引流尿液以促进体内毒排泄 E.留尿作细菌培养以协助诊断
36.在作保留灌肠时,下列哪项有误: A.保留灌肠除了用于镇静外,还可用于肠道杀虫 B.直肠、结肠术后的病人,可通过保留灌肠从肛门用药 C.作保留灌肠前要嘱病员排便、排尿 D.灌肠时液面距肛门不得超过30cm E.肛管拔出后,须保留1h以上
37.人体对药物吸收速度由快至慢的顺序是: A.动、静脉注射>吸入>皮下注射>舌下含化>肌肉注射>直肠给药>口服>外敷 B.动、静脉注射>舌下含化>肌肉注射>吸入>直肠给药>皮下注射>口服>外敷 C.动、静脉注射>吸入>舌下含化>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直肠给药>口服>外敷 D.动、静脉注射>吸入>肌肉注射>舌下含化>皮下注射>口服>直肠给药>外敷 E.动、静脉注射>舌下含化>肌肉注射>口服>直肠给药>皮下注射>吸入>外敷 38.超声波雾化吸入的操作不正确的叙述是: A.水槽内液面高度约3cm B.雾化罐内药液稀释至30~50ml C.接通电源,先开电源开关,再开雾化开关 D.使用中水槽内换水时不必关机 E.治疗毕,先关雾化开关,再关电源开关
39. 病室的书写要求,下列各项有误的是:
A.书写内容要求真实 B.书写字迹要清楚,不能涂改,但可用修正液 C.日间用蓝笔,夜间用红笔记录 D.填写时要按顺序 E.写完后要签全名
40.有关记录的原因,下列各项中有误的是: A.记录必须及时,不得提早、漏记 B.记录必须真实、客观 C.记录者必须是执行者 D.记录应有具体时间 E.记录中有书写错误时,不能用墨水涂抹,可用修正液掩盖 41. 关于输血前的准备工作,错误的一项是:
A. 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B. 需2人进行“三查”“八对”
C. 避免剧烈震荡血液 D. 库血温度低可在阳光下静置15~20分钟 E. 输血前先静脉滴注生理盐水
42.静脉注射前止血带应扎在穿刺点上方约:
A. 2cm处 B.4cm处 C.6cm处 D.8cm处 E.10cm处 43.成人常用的静脉注射部位除外的是: A 贵要静脉 B 头静脉 C 额上静脉 D 手背静脉 E 正中静脉 44.输液时空气栓塞致死的原因是气栓阻塞:
A.肺动脉入口 B.主动脉入口 C.肺静脉入口 D.上腔静脉入口 E.下腔静脉入口 45.输液时选择静脉下列错误的说法是:
A.粗直、弹性好 B.相对固定(青年男性)C.避开关节及静脉瓣 D.有计划地从近心端到远心端选择静脉 E.有计划地从远心端到近心端选择静脉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搬运患者常用的方法有轮椅法、________、________。
2.休克病人,抬高头胸,以利于病人 ;抬高下肢有利于。3.医院饮食种类有、、试验饮食三大类。
4.对新生儿及老年病人病室合适的温度为 ℃,湿度以 为宜。5.预防压疮要做好五勤是:、勤擦洗、勤更换、、勤整理。6.热敷的主要目的是,。7.保留灌肠的药液量应不超过,导管的插入深度约。
8.当膀胱储尿量达到,才能引起反射性排尿,给尿潴留病人进行导尿时,第一次放出的尿量不能超过。
9.容易 的药物应装于有色密度盖瓶中,置于阴凉处;容易 的药物须装瓶内盖紧。
三、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1.请简述护理程序中制定目标的原则。
2.对病情较重,不能起床活动的病人,为其进行晨间护理,应包括哪些内容?(无需展开)3.对于鼻饲患者,如何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 4.简述病案书写的基本规则和要求。5.氧疗的目的是什么?
四、问答题(第1题7分,第2题8分,共15分)1.试比较物理、化学消毒灭菌法的优缺点。
2.患者,女,38岁,以往曾注射过青霉素,因肺部感染,在皮试阴性情况下,连续接受青霉素注射已2天,今晨早饭后去附近医院继续接受青霉素治疗,护士现配好青霉素予肌肉注射后,嘱其在边上休息20分钟,针头拔出后2分钟,病人突感胸闷、气促,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测P 120次/分,BP 90/60mmhg。请给该患者诊断,并写出急救措施。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DCDBA BBBDA CDCCC ADEAB CCECE CCBBE ACDAA BCDBE DCCAD
二、填空题 1.平车法,担架法 2.呼吸,血液回流 3.基本饮食,治疗饮食 4.22-24,50%~60% 5.勤翻身,勤按摩
6.消炎,消肿,解痉,止痛 7.200ml,15-20 cm 8.250ml-450ml,1000ml 9.氧化和遇光变质,挥发潮解或机化
三、简答题(略)
1 保持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谓严师出高徒, 在以往的教学和实践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这种传统的教育方法已不适合现在的教学领域, 对学生总是显示你的威严, 久而久之, 学生从惧怕产生了厌恶, 直至厌学。所以要用爱和尊重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这也是学生学好知识的前提。首先你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爱自己的学生, 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放学后, 和学生以朋友身份相处, 这样学生才能尊重你, 才能接授你传授的知识。解除师生间陌生和惧怕的心理, 针对那些对学习毫无兴趣的学生尽量避免严厉的指责和排斥, 而是走进学生们的心里, 尽量找出不学习的根本原因, 解除影响学生学习的压力因素。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自己的专业有了兴趣, 才能上好基础护理课程。
2 做好课堂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 可采用以下方式进行。
2.1 贯彻科学性和思想性
通过教学, 使学生对护理专业有一定的认识, 明确学习目的, 使学生能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并认识护理学是研究人体疾病护理规律性的一门科学, 是医疗卫生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医疗和护理, 既有分工, 又有紧密配合。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基础护理学的科学性和思想性的认识, 在讲胃肠活动的观察及异常变化时的护理时, 特别要讲清楚护士为病人进行二便的护理的意义, 在于观察病人排泄物的性状、量、颜色、气味等。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护士工作有很强的科学性, 不但体现对病人的关怀, 更重要的是通过对大小便的观察能够发现排泄物中的异常变化及时为病人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2.2 善于提出问题, 重视激励因素
为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尽量让课堂的学习气氛轻松而活跃。在授课时, 营造学习的氛围。要善于提出问题, 即起到温故而知新的作用, 又锻炼了学生善于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给学生们展现自己的机会。即使答错了也要对学生积极学习的态度给予肯定和鼓励。这样学生都会积极参与每一个问题的思考与解答, 激励学生更加努力的学习。因为只有激励因素, 才能使学生获得自尊和自我实现的愿望, 提高学习效率。
2.3 运用启发式教学和精讲多练的原则
精讲护理技术操作理论, 使学生练有基础。教材中的基本理论、原理、原则、重点、难点, 要讲深讲透。要用具体事例加以阐明论证, 并充分联系已学的知识, 进行分析, 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操作要领力求简单明了。这样使学生在正确理论指导下进行操作练习, 而达到正规、系统、熟练与全面掌握的目的。授课时, 要注意激发学生能够积极思维和自觉掌握知识。教给他们思考问题和推理问题的方法。如讲完脉搏测量后, 就提出短绌脉如何测量的问题, 使学生理解脉搏短绌是由于心肌收缩强弱不等, 当心肌收缩弱与心输出量少时虽可以产生心音, 但不能引起周围血管搏动所致。因此, 启发学生要同时听心音以判断病情[2]。
2.4 真人实践操作, 示范教学
基础护理课程的实践性很强, 为了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所学到的知识, 必须强调技术操作的练习, 如:用课堂示范和课后辅导相结合的方法在示教室进行练习等。一切操作均应从严、从难、从实际出发, 使学生达到既能掌握扎实的理论, 又使操作步骤做得准确无误。教师应做好正规的示范, 然后让学生复示, 并进行分组练习和小组讨论等, 使学生能从中掌握操作的技巧和操作上可能出现的问题。对于难度较大的操作技术, 事先可利用多媒体、电视录像或幻灯片等使学生先对操作有一感性认识, 然后再由教师做分解和连贯的技术操作, 使学生能对该操作得以掌握。在课堂演练时, 要重视课堂练习的组织和要求, 并耐心地进行细致的辅导, 练后应组织讲评。除几项特殊的操作不能用真人操作外, 其余都用真人实际操作来代替以往用模型进行护理技能操作的模式。每次操作先由教师亲自做病人, 每个动作都要正规、细致、严肃、认真。然后让学生自动分组。角色互换。每个学生都有操练和当患者的机会。即体会了做护士的辛苦, 也能理解病人的痛苦。要让学生敢做敢练。克服胆怯的心里[3]。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 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技术操作的印象, 又可培养学生对基础护理学学习的兴趣, 促进学生相互练习, 以达到教学计划的要求。
3 目标教学, 定期成绩检查与考核
根据学生平时的学习成绩、理解能力制定学习目标, 目标一定要因人而异。过高会丧失学习的信心, 过低又会失去激励作用。所以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检查和考核。考核的目的是检查了解学生对其所学课程的理解程度, 是督促学生学习的手段, 也是搞好基础护理学教学的一项重要措施[4]。考核分数包括平时课前提问记分, 课堂测验记分, 制定护理计划记分, 期中考试记分, 期末成绩记分, 操作技能记分或毕业考试记分等, 通过考核记分以了解学生对基础护理理论和技术操作掌握的程度, 也是衡量目标能否实现的标准。在目标检查的过程中也考核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对达不到目标的学生加强学习和训练, 力求在理论和实践都能达到合格的标准, 为以后实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4 结语
在整个基础护理教学中, 要加强三基训练和三严作风。培养学生具有严谨、认真、负责、仪表端庄的工作作风和救死扶伤的革命人道主义精神, 使他们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 为医学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小松.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2]梁珍红.临床模拟情境综合演练法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08 (14) :79-80.
[3]周银玲, 宋丽华, 王咏梅, 等.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中华护理教育, 2005, 6 (5) :35-37.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口腔护理;说课
【中图分类号】G712
随着我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人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说课已经在各职业院校中广泛开展起来,并发挥着重要作用。说课能力是融教学设计能力教育理论修养口头表达能力多媒体操作能力风度仪表等为一体的综合能力,是卫生学校教师的核心职业能力之一。[1]本文主要介绍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口腔护理这一章节的说课设计与教学实施,以便与同行进行探讨。
1.说教材
1.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一门学科,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口腔护理”是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技术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护理学基础》第十一章“病人清洁的护理”第一节的内容,口腔护理是护理操作技能中最常用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病人生活护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对预防患者口腔感染、增进患者食欲、观察患者病情、维护患者住院期间身心最佳舒适状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通过本次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尊重关爱病人的情感态度,为以后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奠定良好基础。
1.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对教材的剖析和学情的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说出特殊口腔护理的目的、适应症以及常用漱口液
(2)能力目标:
能按规程正确进行特殊口腔护理
(3)情感目标:
通过此节课,让学生感受到尊重关心爱护病人的护士职业操守
1.3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结合临床实际及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本次授课的重点难点。
⑴重点:特殊口腔护理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和常用漱口溶液
⑵难点:特殊口腔护理中擦洗牙齿的顺序和方法
2.说学情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中职护理专业二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学生存在入学成绩偏低,基础知识薄弱,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有限,并且以被动接受为主,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缺乏自信心,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学习方法不科学等问题,但学生好奇心很强,喜欢动手实践,兴趣比较广泛。同时学生们经过了一年多时间的学习,掌握了一定的医学基础知识,对护理专业有了基本的认知,普遍对专业课感兴趣。因此,针对学生这些特点,教师除了系统讲解外,更注重上课中学生的动手和参与,并通过教师的专业展示模拟医院工作氛围,以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作为护士的职业素养的目的。
3.说教法
根据本次授课对象的实际情况、本节课的特点,本课程采用以下教法:讲授法、演示法、多媒体课件教学等方法进行教学。
3.1讲授法
通过讲授法使学生清晰的掌握特殊口腔护理中擦洗牙齿的顺序和方法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控制课堂教学进度的效果,同时结合临床案例进行讲解,使学生能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护理专业知识。
3.2演示法
教师在课堂上通过展示各种实物及示范性操作,让学生通过观察对该技能获得感性认识。教师利用牙齿模型演示牙齿擦洗顺序和方法,然后学生回示范,通过学生动手和参与,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强化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提高教学效果。
3.3情境教学法
创设临床护理工作场景,课堂中通过创立护士为病人进行口腔护理这一情境,师生模拟操作,一是强化学生对教学中知识点的掌握,二是培养学生以后良好的工作习惯和职业素养,同时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感受到尊重关心爱护病人的职业情感操守。
4.说学法
4.1听课法
听课是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部分和关键环节。护理专家罗查斯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只听掌握5%、看、做可掌握70%的知识,根据此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做到耳到、眼到、心到、手到,多种感觉器官并用,多种身体部位参与,加强了大脑不同部位参与,激活了学生的大脑,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加强了。
4.2讨论法
导入新课、讲授口腔护理评估、适应症、目的等内容的教学环节中运用讨论法,使学生积极参与(适应症、目的等内容都由学生讨论引出的),更好的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因此,学生在获得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培养来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灵活地运用知识。
4.3实践参与法
实践性是护理专业最大的特点,因此实践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本次课在老师示教后安排了学生回示范牙齿擦洗顺序和方法,回示范后请其他学生点评,最后老师总结。这样就改变了以往总是由老师来演示讲解的方式,增加了学生的新鲜感;同时也激起了表演学生的表现欲和成功感,带动更多学生的参与。使学生对重点难点更好的掌握。
5.说教学过程
5.1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创设“假设让大家一周不刷牙会出现什么样的状况?”的情境,在具体的情境中,学生很容易进入角色。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产生浓厚兴趣,以能顺利导入新课。
5.2讲授新课
5.2.1讨论
首先,围绕着教学内容给出讨论题:①口腔护理的对象是谁?②口腔护理的目的?这些讨论题层层深入,前一讨论题为后一讨论题作好铺垫。组织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满意的答案。这样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变被动为主动,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因能总结出正确的答案而获得乐趣、成就感,增加学生学习的信心。
5.2.2讲授点拨。
通过老师的精讲点拨,突出学习重点,分析学习难点。第一步围绕着“如何选择漱口溶液”展开讲授点拨,结合临床案例把口腔护理的目的与常用的漱口溶液联系起来。第二步围绕“口腔护理擦洗顺序”来讲授,这步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按规程正确进行特殊口腔护理的操作方法。
5.2.3教师示范,学生回示范
在学生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图片、录像、动画,教师利用牙齿模型示范。第一步:教师分解操作;第二步: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其余学生仔细观察,找出存在的问题。这样设计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还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原则。
5.2.4课堂小结、目标检测
教师精讲点拨,对本次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并通过护士职业资格考试复习题,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复习,引领学生回顾重点知识,既可巩固新课,达到强化重点难点知识的目的,还可及时接受反馈,测试本次课的教学效果。
5.2.5布置作业
通过让学生每天刷牙时按照口腔护理技术中擦洗牙齿的顺序和方法进行以达到每天复习的目的,强化课堂学习效果。
6.板书设计
板书主要通过多媒体来展示,将重点、难点通过不同的形式形象直观地展现,既节省时间也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同时黑板上主体部分也以提纲的形式列出本次课的内容,还留出一部分空间便于课堂上随机内容的展示。
参考文献
第一月:药理学的利尿药、糖皮质激素、降血糖药、抗甲药和抗生素。
第二月:诊断学的症状学、问诊和检体诊断。掌握导尿术。
第三月:诊断学的实验诊断、X线诊断和心电图诊断。掌握鼻饲法。
第四月:掌握灌肠法。
护理班:内科护理学的呼吸系统疾病和循环系统疾病。
第五月:考核本学期所有操作技能,抽查其它技能操作。
护理班:内科护理学的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和血液系统疾病。
第四学期:加强技能练习;掌握医学的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对常见病、多发病能进行初步诊治、护理;进入临床实习。
第一月:巩固技能操作。
护理班:内科护理学的血液系统、代谢和内分泌以及神经系统疾病。
第二月:巩固技能操作。
医学班:方剂学的解表剂、泻下剂、清热剂、补益剂和安神剂。
护理班:儿科护理学的生长发育、喂养与保健、咳嗽和肺炎。
第三月:巩固技能操作。
护理班:儿科护理学的预防接种、脱水及液体疗法、新生儿黄疸、新生儿硬肿症和新生儿败血症。
第四月:技能操作过关检查。
护理班:儿科护理学的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婴儿腹泻、小儿惊厥和营养不良。
第五月:临床实习。
第五学期:串讲考试科目,强调重点,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高考打基础。就业生继续实习。
第一月:串讲正常人体解剖学、生理学。
首先教师根据班级具体情况,按照异质分组原则协助学生分组,所谓“异质分组”即各组组员学习能力必须兼有优、良、中、差,不能全是学习能力强或者学习能力差的学生,有层次的组队方式更有利于组员间的互助学习。每组可4~6人,也可6~8人,不能太多也不能过少,以利于有效管理和分工合作为宜。每组还应挑选一名管理和组织能力较强的组长,负责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推进及与教师的联系。笔者授课班级为56人,因此将学生8人一组,分为7个小组,并任命了小组长。
3.2任务设计
任务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是否能有效进行合作。因此,初次尝试合作学习法的教师除了根据教学目标、知识点难易程度设定任务外,还应协助各组长根据组员学习能力分配任务。学习任务的分配应体现组员间的`相互依赖性,并落实个体责任及任务要求,最好于授课前一周做好安排,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准备。临床常见各种卧位包括卧位的概念及9种不同卧位的适用范围和安置方法。根据教学目标要求,笔者将总任务安排如下:(1)掌握卧位的概念和要求:能说出卧位的定义,能区分主动卧位、被动卧位、被迫卧位并举例说明。(2)掌握卧位的种类要求:能正确说出各种卧位的适用范围并举例说明,能正确展示各种卧位的安置方法。(3)思考讨论:为患者安置卧位时有哪些方法可增进患者的舒适度?要求:集思广益总结出增进患者舒适度的方法,并在实操演示时体现出来;协助组长安排如下专业任务:每组8人,将能力强和能力较弱的组员两两搭配分为4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卧位概念及两种卧位的学习,小组长所在的组负责3种卧位的学习。要求:组员两两合作,每个组员能掌握卧位的概念,并举例说明;每个组员能正确解说一种卧位的适用范围及安置方法(小组长负责两种),并能和另一组员配合示范卧位的正确安置方法,在进行卧位安置演示时能举例说明增进患者舒适度的方法。
3.3课堂授课
(1)教师展示课堂教学目标,提问卧位的概念和性质,鼓励各小组抢答,教师总结并给抢答成功的学生计分。(2)学生组内讨论:小组长组织学生进行临床各种卧位的组内讨论汇总,检查组员任务完成情况;教师巡查,把握各组合作学习情况并给予适时的引导。(3)教师引导学生上台进行各种卧位的展示和讲解,台下学生对上台者的表现打分,学生每讲完一种卧位,教师就给予相应的点拨指正,并给上台演示的学生打分。(4)播放临床各种卧位教学视频,通过直观对比,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5)教师对本次课进行总结:重申本次课重、难点,点评各组学生表现,给予学生相应肯定,指出不足并督促改正。
4效果评价
4.1问卷调查结果
笔者从开始尝试合作学习法,—对所授课同年级两个班(每个班60人,共360人)分别开展合作学习法(实验组)和传统教学法(对照组),于学期末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60份,回收有效问卷360份,回收率100.00%,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合作学习法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特别在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方面有显著的优越性。
4.2理论考核结果(见表2)
表2是笔者在2012—2间所授课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统计,不难看出,实验组学生成绩优秀率和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教学效果显著。
5问题及建议
5.1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转变
有别于传统教学,合作学习法中教师更多扮演的是引导者、监控者和指导者角色,学生不再是坐等接收知识,而是在教师引导下变被动为主动,在学习过程中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法。因此,在合作学习初始,教师应多关注学生合作学习情况,通过观察了解各组学生具体学习情况,把握学习动态;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给予适时引导和建议,以确保合作学习顺利进行。
5.2任务设计精细化
合理设计任务是合作学习成功开展的前提,教师设计任务时,除考虑让学生明白“干什么”,还应让学生明白“怎么干”。每项任务之后列出相应的要求和成功标准,细化和精确每项任务,让学生有方向、有目的地学习。设定的标准应是学生能通过努力达到的,使整个学习过程既具有挑战性、又具有可行性,在激发学生探索欲的同时又不至于打击学生积极性。
5.3多样化测评手段的应用
建立全面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习质量、成果进行科学评价。合作学习立足于小组成员整体知识、技能、情感的培养,且组内成员层次水平各不相同,因此传统的单一评价方法不能真实反映每名学生的学习状况,且不能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因此,教师应采用多种测评手段相结合的办法,分别从整体和个体、组内和组间给予学生评价。例如,可将试卷测验、小组成员任务完成情况、小组成员课堂发言表现等作为个体成员的评价内容,组员之间的配合互助、小组总任务完成情况、组内测试等作为小组整体的评价内容。组长对组员的评价、组员对组长的评价等多方面评价相结合方式,不仅可增强组间竞争意识,还可加强小组成员团队意识,使小组更具凝聚力和竞争力。
5.4注重后期小组学习状况的总结讨论
不管时间多么紧张,教师都应和学生一起讨论总结每次小组学习情况,给学生时间梳理每次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反思哪些地方应继续保持,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同时鼓励学生思考、表达,互相学习,教师适时加以引导,使合作学习在良性循环中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摘要:基础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学生学习各专业课程的基础,因此在学习中,教师应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将微课和翻转课堂很好的结合,并发挥出微课和翻转课堂的优势,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程度,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在本文中,笔者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护理专业基础课程中应用的方法与途径进行了探索,以期改变当前高职护理专业教学模式,促进护理专业的整体发展。
关键词:微课;翻转课堂;基础护理学;应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护理专业也加快了改革的步伐,采用了多种教学模式及方法,将过去传统的教学实现了改变,大大提升了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了教学效果的提升。微课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教与学的全过程。翻转课堂基本思路是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中将传统“课堂传授知识,课后完成作业”的教学过程彻底翻转过来,学生在课前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查看资料完成知识传授[1];教师则利用课堂时间与学生进行交流,组织与参与小组活动、解答问题实现知识内化。将这两种教学方法应用到高职基础护理学中,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思考能力等有较好作用。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抽取选择我校2014级护理学生116名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所在班级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多媒体教法,试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
1.2方法。两组学生均使用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基础护理学》,课时数相同。
(1)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多媒体教学法。
(2)试验组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法,并有选择地进行翻转课堂的设置:
①教师创建教学视频。任课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自行录制教学视频,教学视频采用声音加板书的形式,每段教学视频的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内。此外,教师还要考虑如何引导学生积极观看教学视频。
②教师设计课前练习题。在设计课前针对性练习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合理设计练习题的数量和难度,让学生感觉到一定的挑战性,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
③学生自主观看教学视频。在家观看教学视频的时间和节奏由学生掌握,他们可以灵活选择某一时刻观看教学视频,以便提高学习效率,同时还可以把自己的收获、感想和疑惑记录下来,以便和同学分享、交流。
④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前练习。在观看教学视频之后,学生要完成教师布置的有针对性的课前练习,以巩固教学内容。在做练习的过程中,如果学生发现自己解决不了的疑惑时,可以记录下来,以便与教师、同学互动交流。
⑤利用社交媒体进行交流。在家观看教学视频时,学生可以通过聊天室、留言板等社交媒体与同学、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分享各自的学习收获,探讨在观看视频过程中遇到的疑惑,互相解答[2]。对于学生普遍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远程反馈给教师,进行师生交流,教师给予学生个别指导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1.3效果评价。
(1)在课程结束后:笔者使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表,调查学生对传统多媒体教学法和翻转课堂教学法的满意程度。问卷调查表的内容包括基本信息、授课形式认同情况、授课效果认同情况和对教学法的总体评价四个方面,每个项目都设有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很差五个选项,并把很好、较好两个级别视为满意,较差、很差两个级别视为不满意。学生匿名填写,并当场收回。
(2)统计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基础护理学考试成绩超过90分者为良好:低于90分者为一般。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2结果
2.1教学满意度评价共有116名学生完成课程学习。也完成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对“基础护理学”教学的总体满意度较高,满意率为92.9%(53名学生表示满意),对照组对教学的满意率为76.3%(45名学生表示满意),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期末考试成绩实验组学生基础护理学期末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结论
护理基本理论是护士从事护理工作所必须掌握的必须理论知识,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授、示教及其他多媒体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过于强调理论的灌输、操作步骤的连贯性、操作手法的准确性,使护生严谨但不灵活、规范但无创新,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灵活操作和应变的空间,导致护生临床应激时应变能力较差。利用多媒体教学形式新颖,但信息量大、知识点不突出,学生跟不上速度,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另外,多媒体课件无法及时发现教学问题,教师也是“照屏宣科”,不加解释地读出多媒体课件上的内容,导致教学水平下降,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中,课前教师根据设定的教学任务提供给护生相应的微课资源。理论型的内容,可以制作知识情境类型的微课;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可以制作演示类型的微课。学生根据自身学习特点自由学习微视频资源,利用片段化的空闲时间,随时随地根据自身认知能力调整学习进度和学习深度,实现“知识获取”,并通过网络交流平台进行师生互动。课堂上,教师由“讲授指导”逐步过渡为“内化引导”。学生就课前知识建构过程中产生的疑惑向教师请教,通过小组协作、个别指导、小组讨论、操作示教等方式,完成“知识内化”。教师可以有时间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指导,还可以针对较统一的问题进行统一讲解指导。在课后,教师将课堂中的问题进行梳理,并将内容整理后分享给学生。对于个别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利用课前的微课资源或者课后的资料进行补充性学习。不仅培养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了思维能力的提升,还应用信息技术,更新教学观念,培养教师信息化教学的习惯。
总之,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等领域都具有积极作用,教师要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采用应深化分析,做好技术发展和教学理念的融合,为培养能力全面的优秀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杨慧,徐慕娟,朱正刚.基于微信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以护理管理学课程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2:53-55.
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 面对同行或专家领导, 讲述自己的课程总体设计, 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目的的一种教研活动。笔者通过查阅资料及精心设计, 向大家谈谈“口腔护理”的说课设计思路。
1 说内容
1.1 地位和作用
基础护理学是指导学生如何满足护理对象生理、心理和治疗需求的一门学科。学好基础护理学, 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护理事业的热爱之情, 了解护士的职责, 对完成救死扶伤的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口腔护理技能操作是临床护理操作中应用较广泛的一项, 也是护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之一, 因此本节课内容有着重要的地位。
1.2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了解口腔卫生的保健指导;熟悉口腔护理的目的;掌握常用漱口溶液的临床作用。
(2) 技能目标:运用护理程序为患者正确、规范地实施口腔护理。
(3) 情感目标:学会关心和尊重患者, 具有爱伤观念。
1.3 教学的重点、难点
(1) 重点:常用漱口溶液的临床作用;特殊口腔护理的适用对象、操作注意事项。
(2) 难点:特殊口腔护理;擦洗口腔的顺序。
2 说教法
2.1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大专二年级学生, 学生理论知识欠缺、求知欲低, 但是动手能力强、思路灵活。所以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兴趣入手, 注重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 采用角色扮演法,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2 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综合运用多媒体教学、讲授点拨、分组讨论、情境教学、操作演示、角色扮演等方法,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 说教材
对教材进行重组, 适当调整教材内容, 将教材中“口腔卫生保健指导及协助患者口腔清洁法”作为自学内容, 同时给出思考题。
4 说学法
教学中重视学法指导,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
(1) 温故知新法:及时复习所学知识, 获得新的领悟, 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 分析归纳法: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析归纳,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精神。
(3) 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境、角色扮演等活动获取知识,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5 说教学过程
在课程开始前, 准备口腔护理用物、多媒体课件、口腔护理教学片、p H试纸、口腔模型、模型人。这次课的课时安排共计两学时, 由以下6个环节组成。
5.1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3分钟)
在具体的情境中, 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此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组口腔溃疡的图片, 创设“学生面对口腔溃疡患者”的情境, 鼓励学生采取护理措施解决患者的口腔问题。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学生得出具体的护理措施, 缩短理论与临床的距离。
5.2 提出问题, 分组讨论 (4分钟)
围绕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健康人的口腔有细菌吗?一般情况下口腔细菌为什么不会引起口腔感染?如何给患者进行口腔护理?口腔护理的作用是什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并派代表总结发言。
5.3 讲授点拨, 突出重点, 分解难点 (13分钟)
首先把口腔护理的目的与常用漱口溶液联系起来, 设计直观系统的板书, 便于学生理解掌握。板书设计如下。
一、口腔护理的目的二、常用的漱口溶液
1.保持口腔的清洁、湿润———生理盐水、0.02%呋喃西林
2.去除口臭———复方硼酸、1%~3%过氧化氢
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在临床上如何正确选择漱口溶液?让学生拿出p H试纸, 通过实验了解口腔内的酸碱度, 从而得出结论:临床上根据口腔唾液p H值选择漱口溶液。引导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寻找事物之间联系的探究精神。
最后讲解特殊口腔护理的适用对象及口腔护理擦洗顺序。利用口腔模型与学生共同探讨擦洗顺序, 让学生明白按照顺序擦洗可避免遗漏。
5.4 操作演示, 加深记忆 (15分钟)
第一步展示临床病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患者, 女, 50岁, 因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入院。入院后给予氨苄青霉素、氧氟沙星等药物治疗两周。近日来患者精神极差, 食欲不振, 检查发现患者口唇干裂, 口腔黏膜干燥, 有一白色凝乳状斑块, 用棉签难以擦去, 有口臭。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病例, 结合所学知识, 按照患者病情设计具体的口腔护理方案,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第二步教师扮演护士, 一名学生扮演患者, 运用角色扮演法进行示教, 除了注重操作流程外, 还应重点展示护理操作用语及面部表情、肢体动作, 从细微处体现对患者的关心, 让学生在学中练, 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规范的操作程序,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爱伤观念以及护患之间的沟通技巧。第三步再次强调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重点讲解。
5.5 分组练习, 规范操作 (40分钟)
创设情境进行操作练习, 3人一组, 1人扮演护士, 1人扮演患者, 1人扮演患者家属, 教师巡视指导, 指出操作中的不足之处, 使学生加深理解。为了让实践教学更生动, 可循环播放操作视频, 强化教学效果。
5.6 归纳总结, 布置作业 (5分钟)
教师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 并让学生搜集相关教辅和互联网资料, 巩固新知。
6 说教学效果
课后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 了解本班学生对情境角色扮演教学法的评价及学习收获, 采用无记名方式, 发放问卷154份, 收回有效问卷152份, 有效问卷回收率98.7%。结果见表1。
调查显示, 学生对调查问卷的多数项目给予了充分肯定, 情境角色扮演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 让学生学会护患沟通、关爱患者。但是在提高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应用以及分析问题能力方面持基本同意和否定态度的学生较多, 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课程的安排造成学生学习操作技术前很少接触临床和患者, 由于缺乏临床实践, 对“患者”角色和“护士”角色以及“患者家属”角色理解深度不够,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增加见习和实习, 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
7 教学反思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 课堂教学 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B-0020-03
护理学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也是护理专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护理专业学生形成专业的能力,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护理专业面临不少的问题,如学生学习基础的参差不齐;教学内容与临床工作有脱节现象;实训场地、仪器设备严重不足;学生评价体系缺乏个性化,不能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等。如果老师在教学中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方式,势必会影响大部分学生的能力发展。为了使每个学生都获得自我发展的机会,课题组成员自2011年8月至2014年12月在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研究适合学生个性发展、使每位学生的潜力都能得到开发的教学方法。
一、对象
选取南宁市卫生学校2011级护理专业4个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个班为实验组(110人),2个班为对照组(108人)。所有研究对象均为女生,并且在年龄、生源、教育背景、基础课成绩、教学内容、教学学时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方法
(一)教学方法。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实施。
1.实验组。主要实施分层教学法。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因材施教。因此,在护理学基础课堂教学中应用分层教学法将学生分层,教学目标、内容、评价分层。
学生分层: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水平、学习经历的不同将每班的学生隐性地划分为三个层次,即把学生分为A、B、C三组。A组为优秀组,这组学生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方法正确,成绩优秀。B组为中等组,这组学生基础知识和智力水平一般,但学习比较自觉,有一定的上进心,成绩中等。C组为学困组,这组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智力水平较差,接受能力不强,学习没有自觉性,成绩较差。在班级中分组时要做好学生的心理调适工作,避免出现“差生”等词语。
教学目标、内容分层:课题组成员根据大纲的要求,结合临床对护理岗位的需求,整合护理学基础的教学内容,将护理学基础的教材整合为八大工作任务及 57 项子任务。八大任务是:入院护理、生活护理部分、标本采集、治疗护理、置管护理、急救护理、出院护理、护理相关理论,57 项子任务包括备用床、暂空床、麻醉床、测生命体征等操作。制定了护理学基础的课程标准。在学生分层的基础上,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各层次学生的水平,对各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由于A层的学生理论基础较好、接受能力强,所以要求她们在全面掌握护理学基础的相关理论、操作的基础上,承担“小老师”的职责,领会教师分配的任务,并带领 B、C 组学生进行学习,同时参与实训室管理,从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B 层学生理解能力、操作接受能力一般,要求她们在 A 组同学的带领下,能积极参与小组学习活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通过观察、点评,纠正其他同学的操作错误,提高理解水平与操作技能。C 层同学操作技能、接受能力相对薄弱,缺乏一定的恒心与耐力且组织纪律较差,需要与 A、B 层次结对,在同学“拉一把”“帮一帮”的基础上,能完成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
教学方法分层:基于现代整体护理的理念,要求护理人员在临床实践中独立判断、做出护理决策,因此临床护理人员必须具备批判性思维的能力。问题解决型教学方法的重要目标之一是以问题为基础,以案例为引导,教师按层分配学习任务。A层的学生根据临床案例下发的任务,通过参考相关资料,包括护理学基础教材、校本教材、操作视频及上网等相关资料,分组讨论,制定工作流程,在仿真的情景中演练,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A层的学生达到要求后,经教师考核合格,在课中担任“小老师”,组织B、C组的同学学习;C层的学生接受教师及A层同学的指导,做好课前预习、课中听课,攻克知识难点,必要时教师与“小老师”加强对C组进行课后辅导。B层的学生在C层的做法基础上,课后协助“小老师”进行小组练习。
评价分层:实践证明,传统的考试模式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素质的增强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是学习过程的评价,即形成性评价;另一方面是终结性考核,包括理论、技能考试、平时作业及课堂小测验。由于各层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因此将A、B、C层学生分别达到85分、75分、65分作为合格基准。
2.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按照护理学基础教学大纲的要求,教师先在教室传授理论知识,后在实训室开展实训课,指导学生练习操作。实验组与对照组均由同样的教师进行授课。学生期末成绩也由两部分组成,即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二)评价方法。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1.理论成绩评价。课程结束后由教务科结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点统一命题,同一时间考试及阅卷,实行教考分离,占期末成绩的40%。
2.技能成绩评价。两组学生同时选取常用的5项操作:无菌技术、生命体征的测量、密闭式静脉输液、心肺复苏术、鼻饲术等进行技能操作考核。每项操作由固定的4名老师按照广西卫生厅下发的55项《操作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取其平均分作为该项目得分,占期末成绩评定的30%。
3.形成性评价及作业、测验。形成性评价是指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包括课堂纪律、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等,占期末总评的20%。平时作业、课堂小测验占期末成绩的10%。
4.调查问卷评价。自行设计两组学生学习效果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理论与实训融通能力、合作精神、沟通能力等,在课程结束以后让两组研究对象统一填写,当场回收,发出问卷218份,回收218份,有效回收率100%。
5.专家调查问卷。根据相关资料,编写问卷调查表,由南宁市卫生学校10家实习医院的100名临床带教老师对实验组的学生在实习满一年后的各项能力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技能、急救技术、沟通能力、健康教育能力、团队精神、服务态度等方面,综合能力评定85分以上为优良,60-84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发出问卷100份,回收98份,有效回收率98%。
(三)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Statistical Product and Service Solutions)16.0统计软件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进行成组比较秩和检验,计量资料进行两样本均数比较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
(一)实验组和对照组期末总评成绩比较。表1显示,两组的期末成绩实验组优于对照组
(二)两组学生对于学习效果满意度比较。表2显示,实验组学生对学习兴趣、自学能力等方面给予积极的评价。
(三)实习单位对实验组实习职业能力满意度调查。表3显示,学生进入实习专家对学生的各种职业能力给予了肯定。
由上可见,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法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给学生更多的自我发展空间,更能发挥学生的个性,更容易让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的乐趣。
四、成效
(一)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及自我学习的能力。课堂教学中将学生分为A、B、C三层次的组时,它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学生学习积极性、综合能力以及成绩等因素变化而变化。教师鼓励学生向更高层次挑战,对在学习中取得进步的学生予以“跳层”,而对那些退步的学生则实行“降层”。通过层层把关,严格控制质量,使学生真正掌握护理理论、技能操作,达到人人有进步,培养学生形成自信、自尊、自强、自立的健康人格,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高了学生的各项职业能力。课堂教学中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临床案例的形式提炼工作任务开展教学,其目的是为了贴近临床的需求,因此,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将学生学习的内容以工作任务为主线,以临床案例导向学习的方式,将教学目标转变为临床工作任务的形式实施教学,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可接受原则使教学安排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让各层学生在智力、体力、精神上都不感到负担过重,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符合中职学生学习的个性特点。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学习的情境与临床贴近,学生掌握了相关理论与技能,同时学会运用相关的知识,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学会思考、分析问题,从而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临床情境的演练过程中,通过不同角色的心理过程的改变,让学生体会到病人的痛苦,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情感。
合作学习是以教学目的为导向、以异质小组为基本形式、以教学各动态因素的互助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奖励的一种教学活动和策略体系。因此,在课前、课中、课后,以小组形式,在小老师的带领下共同学习,在分享学习过程,学生学会互让、互学、互勉,在良性的环境中提高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合作能力与沟通能力。
(三)有利于教学相长。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知识面宽、组织能力强,且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通过三年的护理学基础课堂教学研究,通过学习现代教学理论、教育思想,教师的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同时,课堂中实施分层教学法,将课堂教学层层分解,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当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组织起适合各层次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实践学习、系统学习,促进了学生共同发展。此外,通过实施分层测试、辅导、评价,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的评价机制,客观公正地对待学生,表扬激励,鼓励进步,促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和谐发展。
五、反思
第一,如何做到科学化,更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分层,这是一个需要慎重对待的问题。因为分层不当,会给学困生造成心理上的阴影,学生会出现焦虑、自卑心理或挫折感,失去信心。因此,在分层教学实践中,让学生了解分层教学的科学性、承认差异、主动参与是分层教学成功的前提。同时,在学生分层前应让学生学习的相关理论,如学习需要层次论、掌握学习理论及因材施教理论等,让学生明白分层不是为了分等次,而是根据人的个性发展的特点,减轻部分学生学习的负担,让他们更好地学习,且这种分层是暂时的,会随着学习的深入和每个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动而做相应的调整,从而减小学生的心理压力。
第二,如何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学生个性差异现象从身心各方面来看,其表现也是多方面的,这在个体的性别、年龄、容貌、体能、能力、兴趣、爱好、态度、观念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国外研究发现,对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来说,智力水平与学习成绩的相关逐渐降低。在小学阶段,相关在0.6-0.7之间;在中学阶段,相关在0.5-0.6之间;在大学阶段,相关在0.4-0.5之间。但并不是智力水平高的学生,成绩就一定好,智力水平低的学生学习成绩也未必就差,在教学中如何科学测定学生的心理特征的差异性,单靠一批专业教师是不行的。因此,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习空间,学校中从领导到教师都应正确对待差异,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第三,评价体系仍无法做到合理化。分层教学虽然产生较早,但至今仍没有合理化的评价体系。它不仅是一种结果性评价,更是一种过程性评价。如何做到合理化的过程评价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第四,教师综合素质仍需提高。教师均为护理专业人员,教育理论、科研能力尚不足,应继续加强专业知识及科研、教育理论知识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其对教学方法的掌握及运用能力。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分层教学成功的思想基础和前提条件,只有对每一个学生都抱有诚挚的爱心、平等的尊重,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课题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参考了我国教育界因材施教的经验,并在现实或可预测的条件下整合我们现有的经验,因此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不仅仅局限于开展分层教学,而是在分层的基础上注重以临床案例设计工作任务,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建立起一套以因材施教为根本原则的可操作的教育教学方式体系。
【参考文献】
[1]成秀梅,臧宜平.彰显高职课程特色,探索教学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2012(2)
[2]焦烽.基于实践教学模式的护理课程改革应用及效果评价[D].济南:山东大学,2008
[3]齐艳.我国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现状与思考[J].护士进修杂志,2007(16)
[4]王坦.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施[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02:2-10
[5]刘艳丽,林翠霞.建构主义理论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6(15)
【作者简介】梁 党(1965— ),女,广西南宁人,在职研究生学历,南宁市卫生学校护理教研室高级讲师。
【基础护理学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基础护理学混合式教学06-28
管理学基础之教学效果09-20
基础心理学教学大纲11-28
护理学基础考试重点07-14
基础护理学实验报告09-17
护理学基础备课笔记11-21
2022护理学基础作业答案06-28
基础护理学自测及答案09-07
执业护士基础护理学知识指导信息交流理论07-22
养老护理基础知识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