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艺术—城市公共艺术空间

2025-01-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环境艺术—城市公共艺术空间(精选12篇)

环境艺术—城市公共艺术空间 篇1

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的迅速发展已经推动我们步入城市型社会。城市正在无节制地扩张着。当这股洪流渐渐缓慢下来的时候,人们开始关注我们建设的一切——方正耸立的高楼、相仿的城市环境、围圈起来的小区当一个饥饿的人有饭吃的时候会无比满足,当食物充足的时候则开始讲究食物的色、香、味。我们的城市建设也是一样的,当功能被满足之后美化便成为新的需求。

环境的和谐能够推动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亚里士多德说过:人们为了生活来到城市,为了生活得更好留在城市。伴随着现代绘画、雕塑和建筑以及当代公共空间的发展和转型带 来的城市文化新需求,公共艺术成为当代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成为一种十分重要的当代文化现象。它代表了艺术与城市、艺术与大众、艺术与社会等关系的一种新的取向。

首先明确一点,公共设施艺术化绝不等同于多摆放些雕塑,但公共设施却包括雕塑。雕塑是公共设施的一部分。生态观念的介入,为雕塑家提供了新的题材和新的方式,产生了一种新颖的具有现实意义的雕塑——生态雕塑。它的设计理念和设计原则更好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关系,表达了对生态环境的尊重和保护,唤起了人们的环保意识。这里以大连城市公共设施为例加以说明。大连以广场多而著称,在广场上或广场周边都会有小议城市环境艺术设计中公共设施艺术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同样,每座城市也都有自己的性格。城市是人类走向成熟和文明的标志。而城市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位市民的生活质量。

星海广场百年城雕是市民及游客很喜爱去的休闲场所。百年城雕是一本翻开的书,寓意深刻。城雕前100双脚印揭示了大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过了百年。眼前则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人们不仅可以欣赏雕塑,还可以让自己与雕塑、与环境融为一体,参与其中。在和平广场正门对面有几个杂货亭。与常规的售货亭不同的是这几个售货亭被设计成彩蛋的样式,旁边摆放着几条长凳,既满足了坐人的功能又可以装点环境,当然同样也可以作为约会的地标。

公共艺术是属于城市的,每当我们进入一个城市,特别是古城、名城,都会被她充满传统文化和特色建筑的市容所打动。这其中,城市公共艺术空间的成功营造起了重要的作用。一些著名的景点或构筑物已成了这个城市社会文明程度、社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它们是城市递交给观者的一张名片,而这种文化视觉构筑物随着时光的推移,便积淀成为“城市的年轮”。大到城市公交系统,小到公共垃圾桶无一不是城市艺术品位的体现。

很多时候,达到艺术化最简单的方法便是将人们习惯的造型进行重新设计。以城市中随处可见的垃圾桶为例:垃圾桶仅仅满足功能很简单,如果想美化它则需从造型和材质上做文章。罗马街头的垃圾桶模仿罗马建筑中的柱式去设计,材质与造型结合得恰到好处。西班牙公园中的垃圾桶,采用现代材料制造,外围有绿色植物缠绕,既有现代感又与环境自然融合。则印证了“创意无处不在”这句话,打破常规将垃圾桶设计成日常生活用品的形状。

环境艺术—城市公共艺术空间 篇2

1 城市公共空间中公共艺术的价值

1.1 彰显城市文化

公共艺术运用在城市公共空间中, 可以作为城市名片, 彰显城市本身的文化、特色。可以将本土的人文元素很好地融入到公共艺术建设中, 如历史性艺术元素运用, 旧日的传统景象雕塑, 让已经消失的文明得到重新回顾, 保留城市文化痕迹;重要的历史名人雕塑或者重要活动场景的雕塑或者壁画, 可以让人们对于城市过去文化有更好的了解, 同时也成为城市对外宣传的城市文化素材。

1.2 激励文化艺术的发展

城市公共空间进行公共艺术作品的运用,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励艺术创造的开展。在整个城市氛围中形成一种崇尚文化与艺术的氛围, 提升城市的文明发展水平。对于重要的人、事、物的纪念, 对相关记忆是一种尊重, 同时也激励后来人进行自身价值的实现。如果缺乏公共艺术的运用, 可能在城市的氛围中在相关方面缺乏一定动力。特别是公共空间建设中, 具有一定的指引性和倡导性, 合理地运用公共艺术可以激发相关创作者进行相关艺术道路的坚持和发展, 同时也提升人们对艺术的鉴赏能力, 提升整体的文化水平和氛围。

1.3 提升城市文化氛围

城市艺术文化氛围需要各种艺术元素去构建, 公共艺术的运用就是其中一环。整个城市如果有较为浓厚的艺术文化氛围, 对整个城市民众的艺术欣赏和艺术品味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对民众的艺术品味有一定引导和促进作用。如整个城市注重相关艺术与文化, 民众在一定程度上会得到激发和效仿, 民众潜在的艺术需求得到有效的促动。反之, 如果城市在相关领域没有过多地重视, 民众则会缺乏相关文化艺术建设的动力, 相关文化工作也会停滞不前。

2 当下城市公共空间中公共艺术运用的问题

随着时代发展, 虽然公共艺术在城市建设中逐步凸显, 但是由于发展的不足, 因此在相关公共艺术的运用中存在着诸多的不合理、不协调, 艺术性不足等问题。不仅没有达到城市文化氛围提升的效果, 还带来了一定负面的社会效应。

2.1 缺乏与城市整体的和谐统一

缺乏与城市整体情况的联系考虑, 出现公共艺术运用脱离实际。公共艺术的运用主要是丰富城市居民的文化生活, 因此在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城市的特点、城市的整体规划, 不可让公共设计完全脱离城市发展的方向, 让其存在没有发挥实际的功效。特别是近些年各大城市都在变革之中, 变化日益快速化, 公共艺术应该充分具有前瞻性, 对城市的整体发展有一定预估, 从而让公共艺术的存在具有更长久的生命力, 而不是在逐步的城市变革中所摒弃、拆除。这种考虑一方面是为了提升公共艺术的价值, 另一方面是为了节省资源的浪费。在很多城市规划中, 由于时刻在变化, 由此导致巨大的公共艺术投入在建成后又立即面临拆除, 造成城市资源的巨大浪费。

2.2 设计水平和工艺滞后

公共艺术的设计水平滞后、工艺差也是当下的一个显著问题。很多公共艺术的存在, 在设计上缺乏时代感或者缺乏较高的审美价值, 同时在制作工艺上也缺乏较好材质的应用, 导致公共艺术作品在建成后不久就面临着严重的损毁。当然其作品的损毁与城市管理不当有一定的关系, 但是公共艺术的设计本身就要考虑到作品日后运用中的耐用性, 特别是公共空间中, 要经历风雨日晒侵蚀, 同时还会面临人为的破坏, 因此在材料和工艺上一定要强调耐用的效果。而公共艺术品质差, 在一定程度上也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 特别是耗资巨大的公共艺术作品, 如果存在质量不佳, 艺术水平落后的情况, 不仅会导致资源的浪费, 还会让人们对城市文化管理产生一定质疑, 特别是外来游客的观赏角度, 其作品的损毁和艺术性较差直接导致了外界对城市印象的负面感受。

3 公共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

城市公共空间中公共艺术设计要充分地与城市文化相融合, 同时进行有效地文化艺术突破。相关建设上可以多元化, 可以展现传统的历史, 也可以对文化进行时尚现代感的改造, 但是在相关塑造中, 要充分地尊重艺术创造个体, 让艺术创作得到有效的发挥。作为创作者来说, 也要对城市文化和时代发展有充分的感知和感受。公共艺术一方面可以展现历史文化、时代发展, 另一方面也可以彰显城市文化精神、时代前瞻性等, 既要有传统, 也要有革新与活力。具体要更加注重所在空间与周围环境的情况, 让公共艺术创作与城市环境有效地统一融合, 同时要具有规划性, 让创作品具有较长时间的保留和运用, 避免在城市建设中造成资源的浪费。在设计上要充分考虑到城市规划因素特点, 让设计与时代发展进行较好的契合和融合。

摘要:在当下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背景下, 人们已经不满足于基础的物质需求, 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也更加追求城市文化建设, 强调公共艺术的设计运用。既要保证设计的大众化品味需求, 也要与生活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以彰显城市的文化与品味。

关键词:城市公共空间,公共艺术,价值

参考文献

[1]谢甜琼.论新媒体公共艺术介入城市公共空间的意义[J].美术教育研究, 2013 (8)

[2]汪海燕.公共艺术介入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研究[J].艺术科技, 2014 (5)

城市雕塑对公共艺术空间的影响 篇3

城市雕塑的存在是对一个城市灵魂的再现。作为空间艺术的城市雕塑,是在特定环境下的立体视觉艺术,其存在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有着重要的文化内涵,它具有代表性、历史性、人文性、启迪性、地域性、时代性、纪念性等意义,是城市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文章以“斑海豹”这件城市雕塑为例进行论述,探讨城市雕塑对公共艺术空间的影响。

关键词:

城市雕塑 公共艺术 设计理念

一、城市雕塑的设计理念

1.1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历程

中国的雕塑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远古时期使用的陶器、玉佩之类的也可以称之为雕塑。从古至今,雕塑—直都是不可缺少的装饰品,屋顶和屋脊上面那些寓意吉祥的雕刻物是古代雕塑的显著特征。城市雕塑大部分最早出现在香港、广州等地,真正体现民族价值的雕塑出现在20世纪初,一批从西方留学归来的艺术家为纪念伟大的革命精神而创作。

1.2对城市雕塑设计理念的理解

城市雕塑的设计理念决定了城雕作品的文化品位和艺术内涵。生活中不存在“完美”,但雕塑要给与人们“完美”的视觉感受。把雕塑比作“定格的舞蹈”是出于描述的方便和易于理解,但这仅仅是一个比喻,因为它无法完整表达雕塑本身的意义。即便如此,我还是比较喜欢这种比喻,因为它把两种美妙的艺术联系在一起,这与“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同理。

舞蹈,新华词典的定义:“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有节奏的人体动作和造型来表现人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美化、精炼的肢体语言和造型动作,在优美的舞动中,故事情节得以叙述、思想情感得以流淌。

从某种意义讲,艺术是表达情感、寄托情感和传递情感的方式,欣赏艺术需要情感的共鸣。马克思说过,“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可以看出“情感”和“修养”是欣赏者与艺术家之间的桥梁,它可以消除接受和欣赏艺术作品时的各种屏障,同时也成为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纽带。这个纽带,促使不同门类的艺术家在艺术交流和借鉴方面成为可能,并最终完成艺术语言的转换。

舞蹈是运动的,雕塑是静止的。把舞蹈定格,有可能成为一座雕塑,但究其本质,雕塑并非一个静止的画面。雕塑也是一种“运动”的艺术。这里涉及到雕塑的一个基本属性——空间,这一点与建筑相关联。雕塑与舞蹈对比而言,舞蹈是舞者作为主体的运动方式,观众是可以静止的(有时必须静止);雕塑是观众围绕主体运动的方式,雕塑主体是静止的,但观察的角度是变化的。两者相同点是:某一时间段里的空间姿态流转。简言之:舞蹈是动起来给你看,雕塑是需要你动起来看的。对“城市雕塑”这一概念的解析要涉及两种属性:其一是“雕塑”,其二是“城市”,两种属性需要同时兼备,缺一不可。雕塑要依据城市空间环境来思考时它才属于“城市雕塑”的范畴。对于建筑装饰雕塑和雕塑艺术的户外展览,则不能算作真正的“城市雕塑”,尽管有时它们的界限相对模糊。

城市雕塑是需要雕塑家以“城市意识”为基础的公共艺术创作,是一种参与建筑活动的艺术形式。这里所说的“建筑活动”是一种广义的概念,包括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和园林景观等城市建设行为。这样,对城市雕塑的艺术考量自然要从城市艺术的价值体系出发了。

1.3城市雕塑的设计理念确定与运用

既然城市雕塑是城市建筑空间的一部分,它能起到什么作用?或是期望它起到什么作用?

城市雕塑的计划任务大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阶段或建筑(包括风景园林)方案设计阶段,由设计师和主管方面根据方案需要预先确定的雕塑计划;另一种是已经存在环境空间或城市节点在发展、改造和完善的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追加确立的雕塑需求。无论是哪种模式,都需要城市雕塑去承载城市空间的人文和艺术之重;从空间位置看,它一定是某个环境空间的焦点;从形态角度讲,它的美感必须被大多数人接受;从思想内涵论,(多数时候)它必须具有一定的意义与象征。这样一来,城市雕塑方案岂是一个轻松的选择?它注定被人关注,必须承受公众品评。从功能性需求和精神性需求两方面,都要求城市雕塑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说到“画龙点睛”似乎贴金或标榜,且显得有些夸张。但毫不例外的,每当需要城市雕塑出现的时候,就会有这样的期待。或许因为这样的期待,悄悄地培生出城市雕塑必须具有的一种秉性。尽管“画龙点睛”不成反倒“画虎成狗”“画蛇添足”的尴尬也时常发生。但不论是客观条件还是主观愿望,都不约而同地要求城市雕塑成为照亮城市空间的篝火。

一块城市空间等在那里,等着一座雕塑来画上点睛的一笔,城市雕塑只有点亮一个空间才能成就自己。

二、城市雕塑对空间环境的影响

1.城市雕塑内容设定

在这所举案例是一个中轴线上的故事。如前面所讲,一个城市空间等在那里,等着属于它的雕塑。

公园的广场,在设计草图时就早已标注“主题雕塑”的位置上,直到广场铺装完工、绿化种植完成、景观照明点亮、喷泉气势汹涌的时候,依然是—方预留的泥土,与周围极不相称的趴在地上。那时的甲方正像为儿女婚事犯愁的家长,高不成低不就,还有一群七嘴八舌的亲朋;方案的选择有点像相亲,追求门当户对,或一见钟情。“联姻的契约”当然要以相亲成功作为前提……

对这块基地的了解是从现场开始的(之后才看的图纸、效果图和沙盘)。我固执地喜欢这种笨拙的方式,并乐此不疲地徘徊于现场及周边,扮演各种角色进出往返,以此换取不同的想象和定位。

公园的北面是政府广场。政府办公大楼、火炬雕塑、旗阵和对称的广场绿化聚成一条射线,跨越城市主干道射向公园;公园的布局接过了这条射线,通过主入口、通道、灯阵和喷泉接续延伸,到达预留的主题雕塑区域形成高潮,再让这一动势继续向南发展,穿越数百米的湖面抵达对岸。这条中轴线像蓄势的强弩咄咄逼人,它告诉我必须给予必要的尊重!

这样一条被拉长和强化的轴线,是城市的固有秩序,它像一根长长的秤杆,挑起城市空间的重量。力量的分布是至关重要的,雕塑在这个平衡系统中间可能成为小小的秤砣。

城市雕塑的主题,经常是预先就固定的,虽然这种束缚会给创作带来困难,但也省去了寻找主题的烦恼。同时,这种“命题作文”也体现了城市雕塑作为公共艺术的属性和价值。一件能被公众感知、接受和认同的城市雕塑才可以称为成功的作品。因而,在题材和形式方面首先要考虑公众的文化需求和审美认同,必须与区域文化及城市精神相匹配。当一件城市雕塑作品落成之后,公众评判与艺术家立意之间的契合程度,成为衡量城市雕塑的一把标尺。

“斑海豹”是当地政府领导为这个项目指定的内容。尽管我本人并不认为对于这样一个空间环境它是一个好的主题选择,但还是必须接受这个命题,并为此查阅相关的资料和学习相关的知识。

斑海豹【common seal】,主要分布在渤海、黄海,东海也有发现,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辽东湾斑海豹是唯一在我国海域内繁殖的鳍足目海洋哺乳动物。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小道子老渔港是斑海豹在中国唯一的繁殖地,这里极为适合斑海豹的生存。因此,主管方认为斑海豹和丹顶鹤一样,是可以代表该地区的标志性符号。

斑海豹城市雕塑以动物为主题的创作可以说既容易又困难。说它容易是因为形象有参可考;说它困难是因为既要让观众认同形象的肖似,又要摆脱“像”的捆绑,避免作品流于庸俗或沦为“草地上小动物”的园林小品样式。要打造广场中心雕塑的形式感和现代艺术审美的时代感,并于主题内容(斑海豹)相吻合,实在是需要用心经营的。

2.尺度优先

2.1空间背景下的尺度

作为空间的艺术,尺度是城市雕塑最为重要的先决要素。这是雕塑在空间背景下的“构图关系”。雕塑的大小,要从空间的开阔度、周围建筑物和地貌植物的比例、主要视点距离上的尺度等几个方面综合定位。既要突出雕塑,又要尊重空间。这是一个极为重要却常常被忽略的环节,雕塑本体和环境空间的任何—方都不能被轻视、弱化,它决定了接下来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2.2体量与造型

空间决定了城市雕塑的体量,体量也左右着造型的变化。同样一组造型,在不同的尺度上给人的感受是不同的,并且常常超乎想象。于是,造型的安排和比例调整便成为城雕设计里面举足轻重的工作。

“照猫画虎”常常是用来形容不求甚解和简单模仿。猫、虎看似很像,其实比例关系上的差别很大,这是大自然对尺度的明确选择。在城市雕塑和建筑领域,类似“照猫画虎”的放大或缩小而导致失败的案例并不稀罕。

在最初的构思里,造型意向、动态和比例都是建立在一定尺度基础上去探讨的问题。在尺度之上,造型就是雕塑本体的语言问题,这种雕塑语言,既要保持雕塑的“纯粹性”又要考虑包括空间、建筑形式与质感、绿化、天空、天际线及人的运动参与等能够对雕塑产生影响的诸多背景因素。然后选择何种艺术手段,那就见仁见智、见观念见追求、见功力见修养了。在充分尊重雕塑所依托的背景条件之后,雕塑造型空间和形象之上所承载的人文精神追求永远是作品艺术格调和水平的标志。

2.3不同距离时的肌理感受

材料质感是城市雕塑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材料工艺和造型相得益彰是雕塑艺术的一种境界,造型美和材料美可以相辅相成。

城市雕塑通常是设置在室外空间,对城市空间有着持续影响的公共艺术作品。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地质情况制约了对材料的选择和工艺的要求。这一点是城市雕塑具有明显的“工程”特点的重要原因,也是在创作之初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材料的选择还要考虑观察距离对城市雕塑的影响,这一点更强化其“城市”属性,而与“架上雕塑”在质感问题的思考方向上有所差异。

本案例考虑到海边城市的气候特点和雕塑造型的视觉感受,选用了紫铜和特种白钢,分别塑造斑海豹和浪花的造型,利用材料的质感强调了实虚对比和节奏变化。值得一提的是主体部分对不同距离的视觉感受给予了充分思考:以圆环为单元,经过焊接,形成镂空的结构造型;圆环的大小和宽度是经过认真的思考和实验的,在一定的距离范围巧妙地表现了斑海豹的“斑”,并在不同距离上获得了不同的效果变换。

2.4基于造价和成本的选择

造价和成本,似乎永远是城市雕塑项目无法回避的问题。—方面要节约,另—方面要保证品质;所有的方面都是在不牺牲艺术质量与体量的前提下,做出艰难选择。当然这也是设计师发挥灵感与智慧的大好时机。因此,我把城市雕塑视为“有条件的艺术创作”,它是艺术与设计的有机体。

三、城市雕塑在城市空间里的舞动

把城市雕塑比作“定格的舞蹈”是我比较喜欢的一种比喻,尽管这样还不能完全表达雕塑本身的意义。城市也更像是一个大舞台,这“定格的舞蹈”在为我们尽心表达。

我很喜欢“一台戏”这个叫法,演员和布景、道具、灯光……台上的演员和台下观众,人和整个剧场浑然一体,每个角落密不可分;一台好戏是全部元素的集合,是一部完整的机器。在城市空间的大戏里,城市雕塑是无声的演员,或翩翩起舞,或傲然屹立;有时候它更像主持人,虽然不是主角却引导着演出的进程,与演员对话,与观众互动,与周围环境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它就在那里,高高的舞台上无休止的舞蹈。舞动了一个空间,亦或被空间舞动,像一个孤独的舞者。不过,在这样一场舞蹈里它不会孤独,空间里的每个人也该不会孤独,整个空间在舞蹈。

结束语

环境艺术—城市公共艺术空间 篇4

【摘要】《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交往与空间》以及《街道的美学》等一些经典理论著作对于设计师理解城市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三本经典著作的横向比较,从四个方面展开分析,研究作者如何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研究城市公共空间。提倡设计师跳出单一的思维模式,学会从多个不同角度观察了解城市。

【关键词】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交往与空间、街道的美学、城市公共空间、比较

公共空间是建筑与规划学科的永恒话题,通过设计优质的城市公共空间,提升民众的生活品质,是所有建筑师与规划师的梦想。优秀的设计建立在对公共空间与人的关系及其本质属性的深刻理解之上,这种理解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己对周边生活环境的观察与分析;另一种则来源于经典理论书籍,借助大师的眼睛去观察、分析、研究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师观察和理解城市的独特眼光,正是受到这些经典理论或显而易见或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后者对于前者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交往与空间》以及《街道的美学》这三本书都是城市规划中的经典理论著作,书中均用了很大篇幅论述城市公共空间,然而其研究方法、观察角度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把这三本书放在一起进行横向比较,有利于我们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城市公共空间,进而指导设计实践。

下面分别从四个方面展开分析,看看这三位作者在他们的著作中如何解读城市公共空间:

1.作者研究城市公共空间的方法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著者雅各布斯,曾做过记者、自由撰稿人,并非科班出身,然而凭借其著作中犀利的语言,独特的视角,睿智的分析,颠覆了其后美国规划界的规划思路与实践。

在这本书中,作者所关注的重点在于城市公共空间在社会学层面上的意义。在她之前,从没有那一本规划理论著作以如此细腻、富有生活化的视角观察和描述城市公共空间,甚至在开篇用了足足三章的篇幅来讲述人行道的用途。没有问卷调查亦或是旁征博引,作者只是列举了她所观察到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例如作者把人行道上的各种活动比作城市 “芭蕾”。不需要过多的证明推导过程,一切都显而易见,作者以记者所养成的深刻洞察力观察生活、描写生活,从社会生活层面研究城市中种种生活,解读城市公共空间。

《交往与空间》的作者扬.盖尔,该书出版于上世纪70年代,正值功能主义盛行之时,作者另辟蹊径,从建筑心理学层面解读城市,使该书成为城市公共空间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本书分析人在不同空间条件中的心理感受,研究空间与心理需求的关系。通过展开针对城市公共空间活动的多项调查,记录人们在不同空间中的活动频率、行为模式。作者发现,城市的外在物质形态只有契合了人的心理需求,才能成为“形形色色的户外交往发展的开端和起点”。同时,室外活动是一种自我强化的过程,已有的活动能够激发更多室外活动的发生。城市公共空间作为社会生活的载体,能够恰当的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使人们在其中感觉轻松愉悦,才是它的本质目的。

《街道的美学》作者卢原义信在美国求学,而后多次游历欧洲各国,因此对于西方和日本的城市空间差异有深刻的体会。西方的空间观念中,外部是内部的空间延续,两者同等重要。而日本的空间体系中,内部重要,外部空间的塑造几乎被忽略,因此造成日本城市空间质量较欧洲存在很大的差距。本书主要从美学层面探讨公共空间品质,人在空间中的视觉体验是作者关注的焦点。文章并没有追逐标新立异的美,而是倡导公共空间的朴素美学价值观。通过对比欧洲和日本的城市公共空间,作者得出的结论是,高质量的公共空间应该具有自然的、比例恰当的、有秩序的、干净纯粹的外在视觉形态。

2.活动与空间之间的关系,即什么样的空间能促进人的活动

关于何种城市公共空间能够促进人的活动,每本书都给出若干标准,由于篇幅所限,不能在此一一列举。下面分别从书中选出一例,加以比较。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所定义的成功街区主要是从社会安全角度出发,公共空间必须有人的存在,有人的监视,使人们身处陌生人之间能够感到人身安全。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之间要有清晰的界限。

《交往与空间》则是从人的心理感受出发判断空间是否吸引人,好的公共空间应该能让人感到方便,轻松自如,在其中不会无聊,给人的各种欲望需求提供合理的出行动机。

《街道的美学》从人的视觉感受角度定义广场空间:明确的边界空间具有强烈的收敛性,人的视线可以找到落脚点;统一协调以及良好比例的建筑界面,则能使观者获得美好的视觉享受。

3.集中与分散对于公共空间产生的影响

三本书的共同点是,作者都赞成集中、反对分散,但是就如何集中以及所要达到的目的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雅各布斯非常明确得反对城市蔓延,赞成提高城市住宅的密度。因为人口密度的增加,能够支持各种文化设施,活跃区域内的商业活动,促进城市多样性的生发,进而形成良好的自我循环体系。集中所带来的人口对于公共空间是一种积极的因素。

《交往与空间》作者提到“我们要集中的不是建筑物,而是人和活动”,通过有克制的确定街道和广场的尺寸、减小每个沿街门面的宽度、采用便捷紧凑的道路系统等方式压缩城市公共空间的尺度感,增强人们接触的可能性。

《街道的美学》中,作者反对分散,但城市蔓延本身并不是作者批判的重点。作者所忧虑的是日本城市观念里中心性的缺失,城市犹如“没有骨骼的软体动物……变形虫般”生长,用地形状不整、划分零碎,由此造成城市难以建立秩序井然的街道和广场空间。

4.对于公共空间尺度的研究方法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对于城市尺度的研究,是为了证明小尺度街区更有助于发展城市多样性生活方式,增加街道的使用频率。作者通过几组成功与失败的案例对比来证明自己的观点。雅各布斯反对太长的街道,在文中,哥伦布大街联系起来的85街到89街作为反例出现,作者认为“这两条街既不方便也没有什么意义”,她建议增加一条小街穿过这些长长的东西走向的街道,那么将会使这些街道有效串联起来,提高人气,活跃街道气氛,也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交往与空间》中关于尺度的研究是在探讨人的感官功能,心理与交流的关系。扬.盖尔引用《隐匿的尺度》一书中定义的一系列社会距离,从亲密距离(0-45CM)一直到公共距离(大于3.75M),通过这些尺度界定出社会性视距的精确范围。在更大尺度范围,研究了视觉的作用:20-25米,能看清别人的情绪和表情;30米,面部特征、发型和年纪能分辨出来;70米范围,可以看清人的肢体语言;70-100米,可以确认性别、大概年纪以及人的行动。

《街道的美学》关注于公共空间的视觉美学特征,作者通过研究发现,广场(街道)宽度与周边建筑高度的比例关系对于人在空间中的心理和视觉感受至关重要。在书中采用建筑剖面来表达这种空间比例关系,设街道宽度为D,建筑外墙的高度为H,则D/H=1时,高度与宽度之间存在一种匀称之感,人在其中最舒适。如果想要看清建筑全貌,至少需要D/H=2。若D/H<1,则随着比值的减小会产生一种接近之感,就可以形成亚洲独特的热闹氛围。

结语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交往与空间》以及《街道的美学》这三本书分别从社会学角度、心理学层面、美学层面观察研究城市公共空间,通过严密的推导论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每一本对于城市规划或者建筑设计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阅读者提供了一系列观察城市的新角度。

今天,城市尺度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复杂,设计师所面临的问题也随之越来越多。因此,要求我们突破学科固有的知识体系和思维模式的限制,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用广阔的视野、多维的视角来体验理解城市。一方面,设计师可以从经典理论中学习多角度观察城市;另一方面,也要尝试通过自己的眼睛去发掘理论中尚未发现的城市。

参考文献

【1】简.雅各布斯著,金衡山译.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译林出版社,2006

【2】扬.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浅析城市边缘区环境空间特征 篇5

浅析城市边缘区环境空间特征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城市边缘区环境空问的特征,通过对城市边缘区空间形态的分析,从城市边缘区环境空间的`社会、经济以及生态环境空间结构特征等方面分析,对城市边缘区的环境空间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为城市与乡村之间的环境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作 者:谢林霞  作者单位:湖南工程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湖南,湘潭,411104 期 刊:时代经贸   Journal:ECONOMIC & TRADE UPDATE 年,卷(期):2010, “”(8) 分类号:X2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    环境空间    特征   

环境艺术—城市公共艺术空间 篇6

在地铁空间公共艺术的设计定位问题上,《北京地铁公共艺术》一书认为,地铁公共艺术是历史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反映。每个国家和城市都有着属于自己独特的历史与文化。而地铁公共艺术更像城市的窗口,城市的文化品位和魅力在此窗口中反映出来。而地铁公共艺术设计也承载着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许多城市以当地的历史和人文风情作为地铁公共艺术的设计主题。此外,书中还提到,地铁空间设计者应当在设计地铁的过程中充分结合当地民俗以及自然环境等,勇于打破传统的思维束缚,将“空间艺术化”的思维模式在地铁设计中得到延伸。《北京地铁公共艺术》一书中还谈论了地铁设计中的空间氛围和人文关怀的融合,公共艺术涉及的学科知识有很多,其中包括了建筑学、美学、传播学、社会学等,这也让公共艺术作品成为城市媒介的重要载体,它兼顾了人们的心理、视觉、精神等许许多多方面,是大多数人审美需求的体现。对于地铁而言,当人们进入到其中,难免会因封闭的空间环境产生压抑的感觉,因此该书认为,地铁空间设计应当通过色彩、材质、故事题材等的变化来打破这种压抑感,使人们的紧张与不适感得到缓解,让乘客获得乐趣。地铁公共空间的艺术审美是通过行人在公共空间中的流动来完成的,所以适当设置可以让乘客驻足、小憩的艺术展示窗和座椅非常必要,这也是达到人和艺术氛围和谐共处的必要条件之一。和其他公共场所不同,地铁受限于空间,而人文关怀的重要性则体现得更加明显。在诸如法国等国家的地铁中提供有按摩和餐饮等服务项目,置身其中,甚至感觉不到是在地铁里,颇有置身博物馆的感觉。在我国的武汉地铁二号线,也根据乘客不同年龄层的需求,进行了个性化的装饰,公共电话、残疾人卫生间、盲人通道、饮水机、母婴室、银行服务等具有人性化的设施一应俱全,《北京地铁公共艺术》一书认为,这也正是人文关怀的一种完美体现。

《北京地铁公共艺术》一书中指出的地铁公共艺术的发展策略,对于我国地铁公共艺术的发展具有很强的学术参考价值。地铁公共艺术是城市地铁整体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项目之一,其发展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要想实现公共艺术的和谐发展,将地铁由功能型向文化型转变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而对于我国而言,地铁的设计正处于探索阶段,和发达国家的地铁设计体系相比,依旧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加之许多地区对地铁的设计不够重视,使其千篇一律,缺乏技术和文化的创新,不能很好地表现当地的文化特色以及自然风貌,这也需要我国地铁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加强对创新和独特性的认识,不断提升地铁设计水平,改进地铁在公共艺术设计中的不足。当前,我国许多地区的地铁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地铁公共艺术的设计与创作,是从属和依附于地铁工程建设项目之中的,在此问题之上,公共艺术形式设计与规划的重要性也凸显出来。国际上有许多成熟的经验,如壁画、浮雕、景观、装饰艺术等公共设置都非常值得我们国家参考和借鉴,这些直观的艺术表现形式,尤其是壁画和雕刻艺术,能够使空间感得到很好地呈现,具有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优势。

环境艺术—城市公共艺术空间 篇7

—阿培

从城市出走,第一眼所见可能不是如诗如画的田园,而是那些缔造了城市根基的远郊工厂或“寻常人家”。从某种角度来说,“工厂”和“边缘”不仅代表着城市的孕育者—亦是城市“考古”和寻根的最佳去处;试想,当褪去了昔日“养儿育女”、“主持家务”时的热火朝天,这些边缘地带剩下的不过是斑驳与沧桑,就像是母亲,因多年的操劳而生成的皱纹和双手,并烙下了浓浓的生活味道。如果你认为这样的说法太过煽情,至少,这些看似荒芜的“废弃空间”却是华丽城市的近亲,这一点从同样是钢筋水泥的一脉相承中便可得到确认;它们也是你记忆深处封存多年的“故地”。

公共空间环境设计原则论文 篇8

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以人为本的原则。人使城市的主体,为人们的活动提供空间以使人们的需要得到满足是城市空间的最大价值。因此,在创造城市空间时,要贯彻尊重人、关系人的理念,使得人们的多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在以前,城市管理和规范者把生活、交通、工作和游憩作为城市的四个功能,并以此为原则来设计城市布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比如,巴西利亚就有明确的功能分区,但它只注重汽车交通,却将步行系统排除在外,使得城市失去了原有的特色。这种规划显示出了设计者对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片面理解,最终使城市的活力消失不见,使人们对公共空间缺乏兴趣。现在我国处在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发展很快,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也引起人们的重视。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存在一些问题,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对长远考虑不足;层次感不强,结构系统性不佳;城市规划没有地域文化特色;休闲娱乐空间不足,交通集散空间过多;城市广场规模过大。针对这些问题,必须在以后的城市公共空间规划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具体来说,要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城市规划要有系统性,要对开放空间的可持续发展给与高度重视。无论是街区,还是社区和邻里,都要做好规划,而且规化要体现城市的总体结构。第二,要适度围合一些建筑,创造积极空间,使人们的领域感和安全感得以提高。如果空间规模过大,可以进行改造,使用地面高差、色彩、设施和植物等来进行改造。第三,尊重边界效应,在使用者容易接触的地方开展空间布局,做好空间边缘部分的设计,使公共空间的吸引力增强。第四,以满足最有可能使用该设施的群体为主要的考虑对象,同时也适当兼顾其他群体的需要,使各个群体都有自己合适的活动场所。此外,把残疾人、母婴和儿童的需要也要考虑进去,体现人文关怀。第五,公共空间应该建设一定的设施,使人们的活动需要得到满足。此外遮阳、日照和通风等因素也要考虑进去,使人们能在空间了舒适地享受生活。第六,在公共空间设计要将可能的磨损和后期的维护考虑在内。以前在进行公开空间环境设计时,对人们的心理影响一般考虑很少;现在设计者却非常注意环境与人的协调,想法设法使环境满足人的需要。

2.2系统性原则

对城市建筑的研究和分析要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古与今,远与进这是整体进程的。城市与分区、单元、地段,体系与城市,地区与城是等等相对的整体。经济、政治、文化、地理、社会、建设、管理、教育等是各个层次。建筑的内外、单元的内外、城内与城外也是相对的整体。粗与细、上与下是设计操作和系统规划的要注意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应该以工作作为突破口,采取科学的研究方法。环境客体、环境主体和环境主客体之间的交互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三个组成部分,它是一个人造的复杂系统。系统的核心是整体。环境的整体性是指系统功能正常、要素结构稳定和要素和谐共存。城市空间的一个部分是城市公共空间,所以城市空间规划和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应该综合考虑。整体性的思想不仅有物质层面的意义,还有社会学和心理学意义。意象理论认为,每个人眼中的城市环境是多种视觉元素叠加而形成的整体效果,也是几个空间场所的叠加。根据系概念,如果城市街道是点,那城市空间就可以看做是线,点线要完美结合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

2.3动态性原则

很多城市的寿命是很长的,它不像某些建筑存在的寿命比较短。时间跨度长是城市建设的一个特点,它从建立起就会一直新陈代谢,城市空间的塑造也不是某一个建造者或设计者完成的,而是很多代人的智慧结晶。动态性原则主要有四个表现。首先,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是一个建设,反馈,在建设的过程,所以是动态的;其二,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会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不断完善,使其系统性逐步增强。其三,互动的动态性。与人为本的原则与互动原则联系紧密,互动原则是基础,实施其他原则要以互动原则为前提;互动原则的发展依赖于其他原则。第四,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实施过程中,其具体设计的的约束条件是政策框架和三维轮廓所提供的。空间尺度、形态及其与周围建筑和环境的关系等众多因素都应该考虑进去。这使得城市设计框架的弹性增加。其实质是要求动态把握公共空间使用者的心理、生理、社会层面、人群细分的关怀。综上所述,公共空间环境设计是城市整体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的功能的发挥有较大影响。开展公共空间环境设计要坚持一定的原则。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原则有三个,即以人为本的原则,系统性原则和动态性原则。

参考文献

[1]付永芳.禅文化在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

[2]赵娟.北京高校新校区公共空间设计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

环境艺术—城市公共艺术空间 篇9

1.空间的心理学特点

空间由各个面组合而成,各种几何形状都会对空间产生很大的影响,在设计中需要充分重视,展示空间在设计中需要根据空间的使用形式,把握好几何形状的尺寸。空间具有导向性,在这里所指的导向性知识某种相似的物体具有引导人们向前的理想,如博物馆的展览场馆中,空间的布局往往通过图表来展现,仅仅采用地图式的表达方式,人们并不会了解博物馆的整体,因此需要在底板上画出指示牌。在空间环境中,人往往拥有一块空间,这块空间不仅仅提供了休息的环境,同时也提供心理上的安全感,人们往往不太习惯太高的房屋,人们喜欢站在柱子旁边,这些都是人下意识的找依托感,通过这些空间引起的心理变化,能够很好的处理空间高度以及与周边事物的设计。不同的空间形状往往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如低矮的空间设计,会让人有一种压抑感,动态变化的空间会让人产生一种不规则感觉,圆形空间设计则会使人米欧式方向,空间形态变化很多,所引起的心理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只有充分掌握这些联系才能设计出美观的展示空间。

2.基于环境艺术设计心理学的展示空间设计

在展示空间设计中,基于心理学角度分析,需要充分利用围和透的`关系。若是一个空间的设计没有采用任何一种透视方法,必然会给人一种压抑的柑橘。若是空间的设计仅仅是开场,就无法充分发挥出内部空间的特征,使用功能无法得到发挥,因此在展示空间的设计中需要把握好围和透的尺度,根据具体需要表现的事物来进行设计。

2.1空间流动性、引导性设计

展示空间本身属于一种三维空间,人不可能一眼看到全部设计,需要在走动中看到各种设计,也就是需要注意看到各个设计部分。在这个走动的过程中,属于一个连续的过程,人们所看到的信息也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因此在设计中就需要保证空间变化的连续性,保证每个空间展示的效果都是连贯性的,保证人能够得到好的视觉效果,保证人在行走的过程中感到空间的协调一致性,同时又富有变化,增强人的感受。展示空间在设计中原则上需要保证采用有序性原则,人在参观展览中,具有非常大的流动性,一般是靠右走,走捷径,不走回头路,这就要求空间设计拘留流动性和引导性,合理安排空间布局来安排观众参观,引导人的驻足。

2.2空间长短和色彩的设计

在展示空间设计中,长短因素是影响人们心理的主要因素之一,一般而言在展示空间设计中,高潮部分需要偏向于后部,前面的空间设计让人们产生一种期待感,增强空间的表现效果。在建筑空间的设计中,若是需要强调高潮部分的重要性,满足人们乘兴而归的想法,可以适当加长观赏浏览的空间设计,针对一些比较特殊的物品,在展示空间设计中,高潮部分就需要放在前面,引起人们的新奇感。在展示空间设计中,色彩同样是影响人们心理变化的重要因素之一,色彩具有很强的视觉效果,能够引起人们的注意。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在观看事物中,总是先看见色彩,然后再看见物体。在色彩的设计中涉及到了公众色彩心理问题,这是因为对于人而言不同色彩所引起的直觉效果是不同的,同时也受到宗教信仰、社会规范等的影响。如红色在美国象征着健康欢乐,在我国象征着信心、传统等,因此在展示空间设计中需要考虑到色彩对人们心理的影响。

2.3垂直和水平空间的设计

依照心理学分析,在竖直方向上,物体的垂直距离越高越容易引起人的压迫感,因此竖直方向的空间,人们习惯采用远处观看的方式。从空间心理学角度分析,高而瘦的事物会引起不安全感,因此在设计中需要尽量避免出现这种空间设计。在垂直空间的设计中可以采用一种抑扬空间法,将高空间的顶面包装,做成阶梯性的变化,降低人们对空间的不安全感。也可以采用一种叠加空间的设计方法,采用叠加增高的方式获取新的空间。水平空间的设计主要根据不同的空间需求来尽行设计,在展卖空间的设计中要求空间氛围展示空间、休息空间等,宜采用采用维隔空间法,这是一种最常采用的设计方法。也可以采用连系空间设计方式,通过走廊、彩带以及花草等形式来连系不同的空间,增强空间的统一性。渗透空间设计方法是一种综合性的设计,主要达到增加展示层次,达到精致的目的。目前展示空间设计主要方式包括四种,中心布置法是指在空间中心塑造中心,展台多是圆柱状,周边围绕中心设计。散点布置一般使用在不规则场地空间设计中,网络布置法使用在商业展卖空间设计中,是经贸展示空间设计基本方法,重视展位的有序性,混合布置法是前集中设计方法的结合,这也是最常使用的一种。

3.结束语

环境艺术—城市公共艺术空间 篇10

关键词:公共艺术;交通空间;功能;审美;区域文化

1 公共艺术应用于城市交通空间的意义

公共交通为人们提供认知、出行以及欣赏的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延伸。地铁、公交不仅仅是交通工具,也是城市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設,它已经逐渐成为塑造城市文化和城市艺术水片发展的重要平台和窗口。一些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公共艺术在公共交通空间中的应用,不可否认的是公共艺术作为一个个性迥异的文化形象载体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放眼全世界,每个国家各个城市的地铁和城市一样有着自己的特点。其中公共艺术是表现交通环境形象的重要方面,这种公共艺术既表现了地域文化的历史传统,也反映了现代人对于公共艺术环境的理解。

2 交通空间中公共艺术的特性

公共艺术具备两个基本属性:公共性和艺术性。

(1)公共性。公共艺术是大众的,是属于实施者和享用者的。它的存在是基于私人领域而存在的。作为一个交通环境中的公共艺术,它的实施目的在于体现交通环境中的利益和需求,他的实施方式也是创作者和市民共同参与完成的,从而为大多数并非特定的一些群众而服务,这才是公共艺术的存在价值。所以“公共艺术”里的公共二字指的是公共空间和公众,公共性是公共艺术存在的基础,这也正是公共艺术的社会属性。

(2)艺术性。公共艺术是设计范畴,它的核心思想必须是艺术的,而艺术的灵魂在于“美”。所以公共艺术就是通过视觉审美的形式表现其价值,它是艺术家通过一系列载体来表达其思想感情和满足欣赏者的形式。在交通环境中,一个公共艺术作品的价值在于它是否能满足其所在场合的功能性和满足观赏者的审美需求。如何衡量这些价值,需要从艺术处理的方式、表达艺术思想的完善程度以及作品本身的质量和完整程度,还有表现的个性民族化和艺术语言的准确性。例如,如何将公交车站设计得在具有车站属性的同时具有独特的手法和语言,并且具备该站的区域特点或人文特点。

3 城市交通空间中公共艺术设计应有的价值取向

(1)城市空间的功能价值。在交通环境中,交通功能排在第一位,其次是公共艺术的审美,城市的公共艺术存在的目的是它的实用性。在交通环境里,如对交通工具本身、道路的指示标、地铁站台等设计一些考虑到空间、造型和色彩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考虑这些局部的色彩和造型是否符合整体交通环境的协调,在保留功能上发挥个性,在有个性的基础上强调其功能,这不仅为市民带来交通的便利,也提供了是觉得审美感受。例如,国内一些城市如武汉,出租车车身改变了以前的红、黄、蓝的色调,变成粉绿的颜色,就是考虑了乘客的识别和公路的色彩协调。对交通中工具和环境的色调和造型调整不仅能起到协调性的作用,也能加强对司机和行人的诱导作用,提高交通环境的安全性。

(2)艺术内涵的市民倾向。公共艺术并不是个人的行为,创作者必须在个人的创意和公众的需求中寻找一个平衡和契合的点。从而创造出有艺术性有公共性甚至还具有个性的作品。在其实施的过程中具有艺术内涵和能让人与之互动参与的公共艺术作品将成为主流。

(3)艺术表现的审美价值。城市公共交通中的艺术设计属于环境设计的一部分,这种环境设计史具有审美价值的,市民在这些环境中穿梭的过程中会被感染会有所思考,而这些思考的结果可能需要设计者来通过合适的设计来引导大众,这种审美价值绝对会对公众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随着社会发展,公共的自身的审美水平在其他众多因素的影响下本身就在提高,并且由于日新月异的多元文化混合,使得培养公众的正确审美观和主流审美观的重塑成为当务之急。

(4)自然和谐的价值取向。在中国艺术设计者大多都遵循着一个中国传统的重要思想,那就是“天人合一”的设计理念。在当今物质丰富而又日益缺乏的年代,倡导绿色设计的想法无疑是明智的,它着重考虑产品的环境属性并将其作为设计目标,在保证其应有的功能、质量的同时,满足环境的要求。在实物的设计上更多地提倡延长寿命的设计,实现当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不仅如此,坚固的材料和具有个性的现代的外观能是设计能够成为未来的经典的一个保证,这也是公共艺术融入城市交通,实现其价值的最好体现

4 公共艺术如何应用于城市交通空间

(1)功能性与艺术性的协调。在将公共艺术运用到交通环境的最大矛盾就是设计者个性和设计本身的艺术性与其功能性的一个矛盾,如何将一个城市交通的公共艺术的作品创作得既具有完善的功能性和明确的识别性,同时又兼备艺术性是当今交通环境公共艺术设计者面临的一个实质性问题。公共艺术在城市交通空间中的应用过程中应充分注意它的可识别性,但同时也需要具备足够的鲜明个性和安全前提,不能对行人和司机照成视觉上的不是,从而引起交通堵塞,这两种因素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而又相互制约的,如果因为过度的艺术性使其功能和安全性得不到保障,是得不偿失的。

(2)功能性及人文因素的有机结合。除了功能性和技术性,城市公共交通空间还需要具备一定的人文因素。这一点一般体现在城市交通中的设施,作为城市交通空间中的重要部分,将人文因素融入其中的作用是很大的。但是现实的情况是人们往往忽略了这一因素的重要性,殊不知公众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应是一个整体,城市交通空间的公共设施和公众的价值是相统一的。

总而言之,以上几点构成公共艺术运用于公共交通空间的一些基本元素,并且,在公共艺术介入其中的过程中需要各项工作的配合才能完成。例如,城市的规划,作品与地方的特色融合还有人文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等。其中众多艺术家参与相关的工作需要各方面的协调和统筹,并且涉及作品的建后保护和综合考虑其可行性以及地域条件限制如材料技术等。在这个基础上能完成的公共艺术使得公共交通空间成为一个具有功能性、艺术性、人文性甚至地标性的一个作品。

5 结语

其出发点是公共艺术遵循并强化在城市化进程中从人文环境建设到社会文明程度提升、从人文关怀到人的幸福指数提升的作用。城市是体现人文环境的重要空间,人文关怀的实质是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涵盖对精神追求、自身价值和文化权益的切实保障。将公共艺术的概念融入城市公共空间的建设,致力于开展以公共艺术为特色的文化艺术活动由此成为时代趋势。将优秀的公共艺术作品应用到当今高速发展中的中国,其意义将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陈可欣.美国公共艺术规划框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

[2] 刘伟,等.公共艺术的内涵与创作[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2(12).

[3] 蒋云燕.公共艺术概念的梳理[J].剑南文学,2011(10).

[4] 张军利.讨论公共艺术的价值取向——从其公共性和艺术性谈起[J].时代文学,2009(14).

环境艺术—城市公共艺术空间 篇11

满足居民的体育需求是现代城市的基本功能之一, 体育活动的开展需要一定的空间。而所谓城市体育空间, 是指城市中可供居民进行体育活动的场所, 是由城市政府主导或直接提供的可供城市居民进行体育活动的场所。“公共性”是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本质特征, 也是区分私人和不是由政府直接或间接提供的城市体育空间最主要的依据。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 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及功能。

国内外关于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比较系统和丰富, 但关于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专门研究却相对薄弱。前人研究虽涉及城市体育空间的等级划分、选址原则、布局模式、服务范围以及公平性等问题, 但并没有提出一个较为系统和整体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结构模式。本文试图突破这一困局, 从等级、半径、选址、布局、数量、规模等来回答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结构模式应该“怎么样”的问题。

等级

系统论认为, 复杂系统中具有差异性的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并非并列, 它们在系统组织中的地位与作用、结构与功能上表现出等级秩序性, 形成具有质的差异的等级层次;系统的不同层次, 往往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各种不同等级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所提供的功能和服务不尽相同, 单一的、相同配置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不能满足不同居民群体的需求。

通常行政区的各级中心都设置在交通便利、人口相对集中的区位。本着公平、高效、便捷、中心、集中与分散相结合、与居住空间结构相吻合的原则, 应首先考虑将城市公共体育空间与我国现有的行政区及城镇体系相结合, 将其布置在区位优势较为明显的行政“中心地”, 再安排其他同等级或低等级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 以便更好地为周边居民服务。

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域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自治州/自治县、乡/镇/民族乡3级。国内通常将地域城镇体系划分为巨型城市、超大城市、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县城、重点镇、建制镇、一般集镇10级。本文主要论述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不涉及“区域”这一广域概念, 但却涉及比乡、镇及街道更微观的层面。根据服务范围的大小, 与上述行政区和城镇体系相对应, 将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划分为5级。

城市级公共体育空间的主要形态有城市级体育中心 (场/馆/公园) 等, 目的是彰显政府政绩、展现城市魅力和活力、服务体育竞技、激发大众健身热情, 具有城市体育景观和健身场所双重功能。地区级公共体育空间的主要形态有区 (县) 体育中心 (场/馆/公园) 等。与城市级公共体育空间相比, 区县级公共体育空间举办大型比赛的机会较城市级少, 但基于城市居民利用的角度来讲, 其使用频率比城市级高。乡镇街道级公共体育空间的主要形态有街道 (社区) 体育中心、 (社区) 公共运动场等, 处于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中间层, 是高低级体育空间的衔接层, 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居住区级公共体育空间的主要形态是健身苑等。居住区内人口密度较大, 是构成社会和组织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居住区级公共体育空间是当前我国城市公共体育空间规划和建设的重心。小区级公共体育空间的主要形态是居住小区内的健身区域 (健身点) , 处于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基层, 为居民提供最基本的体育服务。

_南宁市李宁体育园, 由李宁公司投资经营。虽然是经营性的, 但却为附近居民提供了很大的休闲、运动的便利。

需要指出的是, 并不是所有城市都必须按照上述5个级别设置城市公共体育空间, 而是要根据城市规模等具体情况而定。小城市的体育空间可能只有城市级、乡镇街道级、居住小区级3个级别, 而大型城市则5个级别都有,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规模的扩张也可能会超出上述5个级别。

半径

城市居民对城市体育活动空间的需求与日俱增, 仅用数量和质量特征指标已不能反映人们是否能够方便、快捷地到达城市公共体育空间, 可达性的提出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良好的途径。不同的研究领域对可达性有着不同的理解, 被学术界普遍接受的是将其定义为居民克服距离和时间等阻力到达某服务设施或活动场所的愿望和能力的定量表达。主要分类方式有个人和场所 (地点) 可达性、空间和非空间可达性、主观 (心理) 和客观 (区位) 可达性3种。其中个人和场所可达性最为常用, 前者是指居民在时间、空间约束下到达场所的难易程度, 主要反映个人的出行能力;后者是指场所的服务或影响范围, 主要反映场所区位的可接近性。评价可达性的常用方法主要有统计指标、出行距离或费用、最小距离、引力模型4种, 各有优缺点。出行距离法中的缓冲区分析、费用加权距离和网络分析是比较常用的方法, 其中缓冲区分析是以场所为中心, 以最大服务距离为半径建立单环缓冲区, 分析缓冲区内外的情况;或以不同的直线距离建立多环缓冲区, 分析各层缓冲区内的差异性。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可达性的影响因素主要有3个方面:一为居住地与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通达性或阻力大小。通达性与可达性成正相关关系, 可用空间距离、时间距离和经济距离3种指标衡量。二为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吸引力。可用其提供服务的能力来衡量,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能力主要由其规模、内容、环境等来表示, 它与可达性具有正相关关系。三是城市居民的个人及家庭属性特征。居民的个人属性特征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职业、个人收入、健康状况等;家庭属性主要包括家庭组成、家庭收入、家庭生命周期、住房情况等。3个影响因素中, 空间通达性或阻力是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可达性的研究基础。

_某城城市公共足球场。像这样的球场在中国城市今日已很少见, 城市日渐被高价楼盘占据。很多体育人士分析, 这也是今天的中国足球出现人才断供的一个直接原因。

可达性作为评价空间公正和社会公平最重要的因子之一, 为城市空间的规划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和评价标准, 其评价结果对于规划和优化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整体结构体系, 特别是对确定各级公共体育空间服务半径大有裨益。早期关于可达性的研究常采用问卷调查法, 目前多采用居民调查与Arc GIS空间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各级城市公共体育空间都有一定的服务范围, 在该区域范围内, 能够吸引居民到此参加体育活动。在城市人口及空间要素均匀分布的理想状态下,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范围应为圆形, 圆形的半径就是其服务半径, 即城市公共体育空间与最远需求点之间的直线距离。服务半径反映了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能力和吸引力, 是政府规划、布局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重要依据。一般来讲,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规模越大, 服务半径越大。

另外,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半径还与项目设置、设施齐备程度、价格、服务质量等有一定的关系。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应具有良好的可达性, 其可达性评价是确定其服务半径的关键。政府政策性文件与学术界研究对居住小区级、居住区级、乡镇街道级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半径意见基本一致。如相关学者研究表明:居民到达健身点、健身苑、社区体育中心的出行距离分别为500m、800m~1000m、1500m等, 但对地区级和城市级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半径却无明确规定。

城市空间结构低碳化, 与当前世界范围内所倡导的绿色出行理念相呼应。基于城市居民体育活动行为与城市空间互动机理, 从体育活动—移动系统的组织及绩效出发合理布局城市公共体育空间, 是规划的重要依据。与各级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半径相对应, 居住小区级和居住区级公共体育空间的设计应基于步行可达, 乡镇街道级主要基于非机动车可达, 区县 (地区) 级和城市级公共体育空间主要基于公共交通可达。

各级体育空间的服务半径受城市自然地理条件、人口分布情况、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布局等诸多因素影响, 因此具体到每个城市的每个体育空间, 其服务半径都会不尽相同。但不同级别的体育空间, 其服务半径应有一个相应的范围, 在此范围内, 居民会到该体育空间进行体育活动, 否则很可能导致该体育空间对超出出行能力的部分居民失去吸引力。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半径与可达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只有当服务半径小于或等于居民所能承受的时间和距离成本上限时, 居民才可能被吸引到该级体育空间进行体育活动, 否则将会制约居民的体育活动行为。这种制约或是减少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 或是直接导致居民放弃参加体育活动。因此, 应在调查的基础上科学地划定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服务半径。

选址与布局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选址与布局是否合理, 可以从公平和效率两方面进行评价。公平即是从为居民服务的角度出发, 科学地设计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范围, 覆盖所有居住区, 惠及所有城市居民。城市公共体育空间作为一种福利设施, 大多是由政府拨款或公益基金建设而成, 其使用范围应面向全体居民。效率就是高效地配置城市公共体育空间资源, 从政府和规划者的角度, 将城市公共体育空间进行统一规划、组合配置、集中建设、综合使用, 以达到节约成本, 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双丰收的效果。城市空间的有限性要求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选址与布局须讲求效率, 既要有一定的覆盖面, 又要按照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现状进行规划布局。用公平和效率相结合的视角分析问题, 为城市公共体育空间规划建设提供价值取向。具体应做到与城市自然地理环境相一致, 城市的发展方向和总体规划相一致, 根据居住空间结构 (人口密度分布) 进行布局, 应设置在交通便利的地点, 并与其他服务设施形成组团。

常见的选址模型有最短距离模型、最大覆盖和最少花费模型3种。过分地追求出行距离最短或最少花费, 会导致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小规模分散布局, 从而丧失效率;相反, 过分追求利用效率, 则又会导致大规模集中式布局, 从而无暇顾及公平。前一种情况,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可达性虽好, 但由于规模的限制, 其服务内容设置比较简单, 不仅不能满足居民多样化的体育活动需求, 还可能会给政府带来高昂的成本;后一种情况,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规模较大, 服务内容较多, 但由于可达性较差, 出行能力弱的居民可能因不愿或无力承担较大的距离, 从而导致该部分居民放弃体育活动。并且由于级差地租的存在, 此种情况下政府付出的成本不一定低。由此看来, 完全的体育空间公平是不可能的, 规划者能做的只是在效率 (成本) 和公平之间权衡, 如何把握一个尺度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若单方面考虑出行距离最短或覆盖范围最广, 则可能导致体育场所过密或过疏的问题, 因此, 应将两者结合起来考虑。此外, 城市某区域的中心位置是该区域内居民出行花费最少、覆盖范围最广、出行距离最短的最佳位置, 但该点也是其他设施共同争夺的区位, 是该区域地租最高的地点。因此, 从节约政府和居民双方成本的角度, 地租和交通费用之和最小的点, 是体育场所选址的最佳区位。

原来“见缝插针”式的布局理念只能解决暂时性的问题, 不利于形成全局和长远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结构网络体系, 更无暇顾及公平和效率。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选址和布局需考虑的因素虽多, 但所有因素中最基本、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口因素。这是因为,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归根结底是为居民方便地参加体育活动而规划和建设的, 其选址和布局首先需要考虑的是与城市中各区域居住空间结构相吻合。影响居住空间结构的因素主要包括: (1) 居住人口分布。居民体育活动作为城市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其出行主要是从住所出发, 到达体育空间, 停留一定时间, 然后回到住所或转向其他类型的活动, 因此城市公共体育空间与居住区分布情况有密切的关系。 (2) 居住人口规模。居民都是潜在的体育活动者, 在某区域内居民对体育空间需求程度一定的情况下, 随着人口数量 (密度) 的增加, 对体育空间规模的需求也将增加。 (3) 居住人口结构特征。不同居住区域内的人口结构有一定的差异性, 而不同年龄、性别、阶层的居民对体育空间的服务内容具有不同的需求, 服务内容和项目应根据居民的需求进行设置。 (4) 人口流动趋势。随着郊区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居住人口不断迁出城市中心区, 逐渐向郊区集中,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建设重心也应由中心城区转移到郊区人口较为集中的新城、新市镇和中心村。

_快乐踢球的孩子们。孩子是国家的未来, 我们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快乐。

_利用城市简陋的公共体育设施锻炼的市民。体育的存在, 是紧张城市生活的润滑剂, 这种润滑的作用, 应该更多体现在城市空间里。

由于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性, 在城市中均匀地布局体育空间并不一定能真正地实现公平和效率的目标, 在无人居住或者无居住规划的区域 (如商业区、工业区) 内建设城市公共体育空间, 是毫无用处的。正因如此,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布局应基于城市居住人口分布情况进行规划和建设。在此问题上, 存在两种观点: (1) 基于城市中当前实际的居住人口密度分布进行建设; (2) 依据已规划的居住空间进行规划和建设。笔者认为两者并非矛盾:短期内, 可以先根据现有城市人口密度分布情况进行重点建设, 以满足现有人口的需要;从长期来看, 则应根据城市居住空间结构规划来合理布局城市公共体育空间, 因为住房一旦规划建设, 短期内不可能有颠覆性的变革, 只能在漫长的城市更新过程中逐步置换。理想情况下,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应选址于其服务范围内的人口居住密度重心, 这样才能保证可达性最佳, 兼顾公平和效率。因此,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选址不一定在某区域的几何中心, 只有在人口密度均等的情况下两者才会重合。

数量及规模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数量及规模的确定, 应将其置于一定的空间布局之中才有现实意义, 才能兼顾公平与效率。一般来讲,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数量的确定, 应与区域内的人口规模相适应;城市公共体育空间规模的确定, 主要依据全民健身计划中人均体育场地设施面积进行计算。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数量的确定以乡镇街道级、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3个级别的体育空间规划建设为例, 设某地区含5个乡镇街道, 每个乡镇街道均有4个居住区, 每个居住区内有5个居住小区;设地区、乡镇街道、居住区、居住小区内的人口数量分别为100万、20万、5万、1万。研究表明, 社区体育中心 (相当于本研究中的乡镇街道级) 服务人口10万, 健身苑服务人口5万, 健身点服务5000人, 则可推算出乡镇街道级、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公共体育空间的数量依次为10个、20个、200个。

从现实情况来看, 现阶段我国单中心城市居住空间结构普遍符合距离衰减法则, 即由内向外, 随着离心距离的增加, 居住人口密度总体呈现降低的趋势。即便是多中心城市, 也同样存在围绕各中心的距离衰减规律。单从节约成本的角度讲, 由内向外,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密度可以逐渐降低, 但如此一来便造成可达性差, 有失公平。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较高, 若仅按照服务半径来确定数量, 则易造成内圈层负荷较重, 而外圈层少人问津的情况。因此, 可在密度较高的区域设置功能单一型公共体育空间组团, 使各组团服务内容存在差异, 服务项目则应根据居民的实际需求进行设置;而在密度较低的区域则应配置综合型公共体育空间, 并根据居民需求设置相应的内容, 但同一项目的规模不宜过大, 即遵循小而全的配置原则。

按照《全民健身计划 (2011—2015年) 》, 至2015年,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将达到1.5平方米。以此为依据, 5个级别的体育空间面积之和, 除以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服务人口总数, 应该等于或大于1.5平方米。各级体育空间的总面积除以该级体育空间的数量, 即为该级别体育空间的面积。但各级体育空间权重指标的确定是个难题, 希望在后继研究加以补充。

不同的城市, 因其自然地理环境、城市空间结构及发展趋势不同, 对各级体育空间的具体布局模式、要求有所不同, 但总的原则是兼顾公平和效率。公平和效率是一把“双刃剑”, 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考量。过分追求效率会导致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半径过大、可达性差;过于追求公平则会造成小而散的布局模式, 易导致闲置浪费。应做到合理划定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等级体系;根据各级体育空间的可达性, 确定合理的服务半径;根据城市居住空间结构, 布局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根据各区域人口数量 (及密度) 和中长期发展目标, 确定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数量及规模。

环境艺术—城市公共艺术空间 篇12

第一部分:大赛概况

一、大赛名称:2009中国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大赛

二、大赛主题:激情铸就梦想•设计引领中国

三、大赛宗旨:

以促进建筑装饰行业室内设计的和谐快速发展为宗旨,以室内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大赛为平台,促进设计师及设计团体之间的相互交流,提高专业水平及开阔眼界;给予具有优秀设计能力、专业水平及良好职业道德的设计师予以肯定,并通过大赛中的宣传推广,扩大设计师个人及团体的公众认知度,使其成为职业发展的重要桥梁。

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装饰协会

承办单位: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设计委员会

五、参赛对象:

室内建筑师/设计师/大专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在校师生

六、参赛作品范围:商业空间 2 餐饮空间 3 酒吧夜店 4 教育空间 5 酒店空间 6 展览空间 7 样板房空间 8 会所空间 9 住宅空间办公空间 11 陈设艺术 12 光源环境 13 学生作品

七、参赛专业类别说明:

1、商业空间

各种商业空间:如专卖店、零售商店、美容沙龙、美体中心、机场休息大厅、戏院和电影院等。

2、餐饮空间

主题餐厅、特色风味餐厅、连锁餐饮等各种样式餐饮店及餐饮娱乐区。

3、酒吧、夜店空间

各种样式酒吧、迪斯科舞厅、酒店大堂吧等娱乐场所。

4、教育空间

学校、教堂、培训中心等教育功能的公共空间。

5、酒店空间

所有的酒店相关设施,如各类商业酒店、精品酒店、主题酒店、特价酒店、都市酒店和度假酒店等。酒店类别认定的标准是室内建筑设计项目必需包括客房,大堂和咖啡厅等空间。

6、展览空间

展示厅或不同于零售店的产品、服务宣传场所,包括展示台、博物馆和博物馆的临时展销厅、美术陈列室、展示公共空间。

7、样板房空间

各类房地产商展示示范单位的样板房空间。

8、会所空间

所有的休闲设施,如高尔夫和乡村俱乐部、游艇俱乐部、夜总会等。

9、住宅空间

各类居住空间,包括别墅、四合院、复式楼、公寓和经济适用房等。

10、办公空间

所有的办公空间,如公司总部大厦、银行设施、小办公楼等。

11、陈设艺术

通过对空间的陈设艺术设计能够烘托室内气氛、创造环境意境;丰富空间层次,加强并赋予空间涵义;强化室内环境风格,反映空间特色的陈设艺术设计作品。

12、光源环境

室内空间的照明设计及结构改造中的自然采光设计等。

13、学生作品

学校毕业设计及在学校教师、导师指导下或命题下完成的设计项目。

第二部分:报名须知

一、活动时间:2009年5月——2009年11月

二、报名时间:

2009年5月27日开始接受报名,2009年9月30日截止报名(以当地邮戳为准)备注:

1、参评作品的项目所在位置、设计师的国籍、隶属机构不限,除学生类别外,其余类别都必须是2009年8月31日前完成的室内设计工程项目。

2、请务必完整详实的填写参赛报名表。

三、报名地址:

组委会办公室: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设计委员会。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六号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一号馆四层339室(北京5403信箱)

邮编:100028

联 系 人:孙明马仁俊季娜邢丽佳刘剑

电话:010-******45

传真:010-84600848

E-mail:

四、报名方式:

方式一:网络下载

大赛指定下载网址:

1、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官方网站——中国建筑装饰网()

2、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设计委员会官方网站()

方式二:电话索取

大赛指定咨询电话:010-84600847、84600846、84600841/42/43/45

方式三:当地协会

各地方建筑装饰协会

五、报名费用:

1、参赛收费标准:每套参赛作品需支付报名及展板制作费用800元。(学生参赛作品免费;拥有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会员资格及室内建筑师、设计师执业资格证的设计师按照每套参赛作品400元收取)。

2、缴费方式:

请各参赛单位及个人在银行汇款单上注明“2009中国室内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大赛”字样。开 户 名:中国建筑装饰协会

开 户 行:北京银行甘家口支行

银行帐号:010903***251830

六、作品提交要求:

1、作品提交:

① 按照要求填写完毕的参评登记表;

② 打印的参评作品的设计说明文字(A4);

③ 打印的参评项目主要平、立、剖面图6-10张;(A4);

④ 打印的参评项目主要部位效果图或实景照片(A4);

⑤ 设计师个人或团队数码相片;

⑥ 设计师所获得过的各种荣誉证书复印件(扫描件)

⑦ 赛前感言、人生语录(格言);

⑧ 上述数据刻录到CD-ROM成光盘,一式两份,其中,设计说明以word文档形式,图片为JPG格式,图片质量要求不低于350dpi。

备注说明:以上①—⑦项为纸质资料,第⑧项为电子资料,纸质资料与电子资料须同时提交。

2、允许参赛者以团队名义参评;

3、允许每个参赛者提供多份作品参评,但每份参评作品均需提交包含上述内容的参评材料;

4、主办方将对参评材料进行提交形式审查,不完整、不正确或不符合参评要求的参评材料将视为无效或作废,举办方有权取消任何未能提交完整参评材料或者提交的参评材料不符合本规则要求的参评者的参赛资格;

5、参赛者在提交作品时,请选择所属的类别,无法确定,或项目功能无法归属在现有类别时,可由评委来决定所属类别。

第三部分:赛程设置

一、大赛议程:

1、启动:2009年5月在北京正式启动。

2、组织:主办方通过组织现有企业会员及地区各专业协会团体机构组织设计师参赛,并作初选。

3、推广:2009年6月-9月,主办方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召开新闻发布会,并通过全国200多家媒体、各地方协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全面宣传。

4、提交:2009年5月27日-9月30日,参评者按照参赛要求、参赛细则中规定的方式提交参评作品资料;

5、初评:2009年10月15前,由各地方协会组织本次大奖赛专家评审委员会委员,从当地所有参评作品中评选出每个类别入围作品,入围名单将在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官方网站(.cn)及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设计委员会官方网站()公布。

6、终评:2009年10月16-20日,由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评审委员会从地方协会推荐申报的入围作品中评选出本次大赛的全国大奖。

7、审核:2009年10月21日-25日,由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评审委员会将评审结果报中国建筑装饰协会

“2009中国室内空间环境艺术设计大奖赛”组织委员会审批。最终结果由评审委员会封缄,直至2009年11月举行本次大赛颁奖盛典现场交给颁奖嘉宾启封宣读结果。

8、颁奖:颁奖典礼将在北京举行高规格颁奖典礼。由评审委员会成员及特邀颁奖嘉宾,向获奖设计师颁发奖杯、奖牌及获奖证书。

9、论坛:2009年11月,本次颁奖盛典现场专场展览获奖优秀作品,同期举行2009中国室内环境艺术高峰论坛等专业学术交流活动。

10、专辑:2009年11月,获奖作品专辑出版,并公开发行;

二、评选原则:

本次大赛对申报作品要求理念陈述清晰、表达准确,并从原创性、有效性、忠实性、功能性、创造性、美观性、节能环保等主要方面进行评审。

三、奖项设置:

为表彰获得大奖殊荣设计师,特设立“十三个专业类别大奖”。

(一)全国大奖

1、专业类别:1---12类

一等奖1名,颁发获奖证书及刻有本届大奖赛标志、获奖情况的奖杯一个;

二等奖2名,颁发获奖证书及刻有本届大奖赛标志、获奖情况的奖杯一个;

三等奖3名,颁发获奖证书及刻有本届大奖赛标志、获奖情况的奖杯一个;

优秀奖5名,颁发获奖证书及刻有本届大奖赛标志、获奖情况的奖杯一个;

2、学生类别:

一等奖1名,颁发获奖证书及刻有本届大奖赛标志、获奖情况的奖杯一个;

二等奖2名,颁发获奖证书及刻有本届大奖赛标志、获奖情况的奖杯一个;

三等奖3名,颁发获奖证书及刻有本届大奖赛标志、获奖情况的奖杯一个;

优秀奖5名,颁发获奖证书及刻有本届大奖赛标志、获奖情况的奖杯一个;

(二)综合大奖

1、室内设计杰出成就奖

主要表彰在室内设计界成就突出、获奖较多、知名度较高、为我国室内设计发展贡献较大的设计师。

2、室内设计精英奖

主要表彰业内有一定知名度、业绩显著、思想活跃、高素质的中青年设计师。

3、室内设计推动奖

主要表彰社会上为推动我国室内设计行业发展作出特殊贡献,具有广泛影响的单位和人士。同时,包括在时尚文化产业、房地产、媒体、出版、教育、培训、市场等方面热情支持行业发展和协会工作,成效显著、社会影响较大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相关同志。

(三)其他奖项

1、“最佳室内设计创意奖”,每个类别3名,通过网络投票的方式,在所有参选作品中选出。

第四部分:大赛规则

一、权利与义务:

1、所有参评者享有同等参与评奖、监督、建议的权利,组委会负有被监督、听取建议的义务;

2、所有参评者无偿授权组委会以任何形式传播参评作品;

3、所有参评者不得要求组委会退回所提交的参评资料,不向大奖主办单位、承办单位及组委会提出任何形式的索偿要求;

4、如未能评选出合适的参评作品,组委会保留不颁发任何一个奖项的权利;

5、参评者完全有权自愿选择是否参加本次大奖,但一旦参加本次大奖的任何一个环节或全部,即视为已完全了解并完全接受包括本规则及其解释在内的各项条款。

二、生效与解释权:

1、本规则的解释权及修改权归主办单位;

上一篇:办公室副主任年终工作总结下一篇:骨干业务员辞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