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作用题”探究

2024-09-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现代文阅读“作用题”探究(通用10篇)

现代文阅读“作用题”探究 篇1

安徽利辛第一中学 朱文成

“作用题”是高考现代文阅读的一大亮点,2007年18套试卷有10套对其进行了考查,且设问角度异彩纷呈,可众多考生面对此种问题常因缺少抓手而手足无措。为能给同仁教学备考带来些许方便,笔者在此对“作用题”略做探究。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笔者发现,“作用题”的命制常从以下八个方面切入:

一、线索作用

行文线索指贯穿整篇文章的发展脉络,它把显示人物性格或表现文章主旨的各方面材料联结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行文线索主要有以下几种:事物线,如冰心的《小桔灯》以“小桔灯”为线;事理线,如鲁迅的《拿来主义》以“什么是拿来主义-怎样实行拿来主义”为线;情感线,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以“淡淡的哀愁”为线;语句线,如琦君的《泪珠与珍珠》以“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为线。高考通常考查事物线、情感线、语句线,例如:

1.[2005年江西卷20题]文章最后一段写了匆忙走路的人的“伤心”,文中哪些词语与之呼应?这种写法有什么作用?

2.[2007年福建卷14题]联系全文,指出“落叶”的含义和它在结构上的作用。

回答此类问题,必须明白行文线索的基本作用,即组织材料、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严谨、浑然一体。需要注意的是,有的行文线索与主旨关系密切,直接或间接的表现主旨,答题应予以考虑,如江西卷的答案可拟定为:与“伤心”呼应文本中“忧愁”“焦灼”“焦虑”“忧虑”,它们构成了贯穿全文的情感线索,既贯穿起文章的材料,使文章结构紧凑,又呼应了文章主题。

二、开头作用

考查开头语段作用是现代文阅读的重头戏,仅2007年高考就有六道,现姑且撷取三例: 3.[2007年辽宁卷17题]第一自然段,作者写了“秋去冬来”的景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2007年山东卷19题]文章开头两段属于新闻问题基本构成的哪个部分?请结合文本分析其作用。

5.[2007年广东卷16题]文章在开头花了不少笔墨来写雪,这样写有哪些作用?

文章开头语段的作用大致分为:开篇点题,统领全文;引出下文,或为下文铺垫;渲染气氛,奠定基调。这仅是术语,答题时尚需根据文章从内容、结构、效果等方面作答。根据各自的文本内容,可拟制答案如下:(辽宁卷)起引出下文作用,写“秋去冬来”,自然引出下文“炉火”,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写出了作者的感伤情绪,为下文写“炉火”的深刻意蕴预设了空间;(山东卷)属于导语部分,主要作用是,概括了本篇新闻的要点,为整篇文章定下了惋惜伤感的感情基调,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广东卷)突出了雪美丽与丑陋的两重性,为下文写泥泞作铺垫,从热爱雪过渡到热爱泥泞,行文自然。

三、结尾作用

结尾语段的作用通常是: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呼应开头,首尾圆润,使文章浑然一体;卒章显志,点明题旨;深化或升华主旨,强化作者情感;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等等。近几年高考命题人对此有较多关注;

6.[2004年浙江卷20题]简析篇末“就会跪下来……”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及其表达上的作用。

7.[2007年全国卷Ⅰ17题]文章后一部分写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

根据浙江卷《白鹤翔集的记忆》的题目“记忆”和内容,篇末“就会跪下来„„”这句话的表达作用是:使文章在表情达意上委婉含蓄,发人深思;有戛然而止,意在言外的余味表达效用;暗示了文章主题,强化了作者的感情。依据全国卷Ⅰ《总想为你唱支歌》的文本内容,文章后一部分写了“戈壁石”,其对表现文章主旨有的作用是:以戈壁石的美丽,揭示出大西北的美丽;以戈壁石的诱人,强化对大西北的热爱之情;以戈壁石的呼唤,突出“到大西北去”的主旨。

四、人称作用

对确认人称运用(或变化)和作用是高考试题命制的一种式样,如:

8.[2005年湖北卷20题⑴]本文主要采用了哪种叙述人称?其作用是什么?

9.[2006年辽宁卷20题]文章对牡丹花卉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

对这类问题回答,要了解每一种人称的作用。通常说,用第一人称叙述较为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真实感;使用第二人称,是呼告修辞,便于直接对话,利于交流思想情感,增强亲切感,同时抒情更加强烈感人;第三人称能够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全知全能的特点,反映现实较灵活自如。据此,湖北卷可拟定为,主要采用了第二人称,其作用是把瓜果当人写,赋予它们以鲜活的生命,使文章语言生动活泼,表达思想较自由灵活,给人真切感和亲切感;辽宁卷答案可拟为,作者改为第二人称,将批判对象拟人化,形成一种面对面的质问形势,使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便于直接抒发作者对那些名贵花木强烈的厌恶之情。

五、修辞作用

修辞手法在现代文阅读试题中出现频率很高,常涉及比喻、对比、拟人、排比、反复、设问、反问等。因此,平时要让学生积累修辞手法表达作用的知识,并教会他们从修辞手法的辨认和作用两方面作答。如:

10.[2004年重庆卷20题]本文在描述十二月党人的年轻妻子义无反顾地选择追随丈夫,承受悲惨和苦难后,写道“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

重庆卷文本是筱敏的《山峦》,“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使用的是比喻修辞,结合文章题目、内容和提示试题提示“义无反顾地选择追随丈夫,承受悲惨和苦难”,答案拟定如下:照应了文章题目;作者以巍峨高大的山峦作喻,形象传神地写出这些年轻妻子突遭厄运时意志像山峦一样坚忍,爱像山峦一样博大;同时,歌颂她们甘愿为自由而受难的精神,表达作者对她们热情赞扬和仰慕之情。

需要指出的是,这类试题不一定以“作用”的面目出现,有时设问为表达效果或好处,有时要求对语句进行赏析,但答题时应考虑修辞作用。如:

11.[2007年天津卷19题]请赏析“看到如此众多的小生命,坚忍不拔而又蓬蓬勃勃地活在这雪地里,我的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这句话。

该题意在分析修辞作用:“坚忍不拔”“蓬蓬勃勃地活”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生命顽强的生命力;“眼睛被染得灿烂起来”使用了夸张手法,语言鲜活生动,突出了这些小生命给“我”带来的惊喜与感动之情。

六、环境作用

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不只小说具有,散文也多有出现。小小说和散文是最受高考命题人青睐的两种体裁,考查自然景物便顺理成章:

12.[2006年安徽卷17题]文中画线部分所描写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这样描写起什么作用? 13.[2007年湖北卷16题]本文开头两段的场景描写有哪些特点和作用?

两套试题所描绘的景物特点都是秀美、宁静,它们有着不同的作用:秀美的自然景物常含蕴着人物欢欣、喜悦,也用来烘托人物形象的美好或伟大,还可以乐景反衬人物感伤、愁苦的情怀;宁静的自然场景可以展示人物的闲适、恬静、安谧,也可用来烘托人物激荡的情感、涌动的遐思,有时以静衬动,动静相映,富有情趣。对小说而言,自然环境可渲染人物活动的氛围,可推动情节向前发展。

社会环境是小说的专利,考查小说时离不开社会环境“作用”的设置: 14.[2007年全国卷Ⅲ12题]小说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介绍牢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回答这一问题,应从四个方面进行:(环境角度)概括介绍沧州牢营情况,交代人物活动的社会环境;(人物角度)对管营、差拨等人物形象起到侧面刻画的作用;(情节角度)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制造悬念,使故事产生波澜;(主题角度)通过犯人之口,侧面交代沧州劳营欺压、盘剥犯人的黑暗现实。

七、过渡作用

过渡语段的作用主要是承上启下,可做题时要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回答如何承上、如何启下。如:

15.[2007年江西卷17题]“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承上启下:一方面,它承接上文,是对上文不同文人所写泰山的归结;另一方面,它开启下文,交代了作者自认为写不了泰山的原因,进而转入对泰山封禅的叙写。

有时,对文章上下文内容检索要认真仔细,弄清楚承上启下的具体内容,如:

16.[2007年江苏卷16题]“男人虽然不再耍镰费胳膊,毕竟还是五黄六月,头顶一团火球,身上汗不断。早晨起个大早,白天累一天,晚上一碰枕头跌进梦乡,摇不醒叫不应。麦天的日子,累人的日子。”这些叙写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

题目中的文字,强调麦天男人的劳累.与上文男人“吃苦的日子到了”相照应,也为下文写女人“心疼丈夫”作铺垫,同时为下文“忙了一季的男人,长刺剌躺在炕上„„”一节的描写作伏笔。

八、背景作用

背景作用的考查出现晚,题目较新,如:

17.[2006年江苏卷17题]文章把“烟雨”作为牛鹭活动的场景,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18.[2007年山东卷20题]文章用较长篇幅介绍了奥蒂参加比赛的背景材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现代文阅读“作用题”探究 篇2

一、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对现代文阅读题而言有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 从整体阅读, 从整体上去把握, 整体感知, 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写作思路、思想感情以及写作技巧、表现手法, 而后仔细琢磨文章的字、词、句, 体味其中的含义, 揣摩作者的观点, 要注意把观点和材料分开, 看看哪里是作者运用的材料, 把这些材料放到一旁, 观点用“圈画、勾、点”法做上标记, 观点就水落石出了, 抓住这些观点, 就抓住了文段内容的核心。其次, 审题要仔细, 如有些题目要求从整体上概括, 有些要求从内容上理解, 还有些则要求从结构上和内容上分析, 也有要求从正反两方面作答。看清了要求, 才能有的放矢, 切不可没完全读懂题就做题或者边阅读边做题, 这样往往会顾此失彼, 事倍功半。

如2004年北京高考第21题简答题:“ (1) 普希金‘独有的绘画状态’是怎样的状态? (2) 作者为什么强调‘文学与图画自由融混的现象’‘中国之外惟有普希金一人’”。

要正确解答这道题, 就必须整体阅读全文, 根据命题要求, 在全文中去搜索提取信息。放眼全文, 这篇文章写了文学大师擅长绘画, 并且谈到东西方的区别, 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艺术现象。普希金作画是在诗情之下激发出来的, 是诗稿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托尔斯泰认为普希金“用诗歌思想”也“用画思想”。根据这些内容可以对普希金绘画时特有的思想状态加以概括说明。例如可以答“涌动着强烈的诗情画意”, 可以答“用诗、同时也用画思想”, 可以答“由诗激发出绘画灵感”等。依据文章的倒数第二段理解可以回答第二问。总体说来, 作者要强调的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古代东方写字与绘画的工具、材料差异不大, 而西方写字与绘画的工具、材料完全两样;西方绘画另有一套训练方法与绘画理论;西方强调解析与分类, 不推崇全能, 不大讲究触类旁通———导致各种艺术之间的壁垒不容易逾越。而作者认为提倡逾越这种壁垒, 有利于发挥人的潜能。

二、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体现在阅读题上, 我认为要着重抓好两个方面, 即借鉴和创新。准确地讲, 借鉴就是借助原文语句来答题, 这也是现代文阅读的常见题型的答题技巧方法;创新就是答题中利用文本的信息来概括并融入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来答题。

1. 借鉴性回答

在现代文阅读题中能对有用信息加以准确提炼很重要。信息既包括文段内容信息, 也包括文体信息。提炼文段内容信息最有效的方法是利用原文中的相关语句作答。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答案都在原文中, 看你会找不会找。但不是整句照搬, 要灵活机智, 在题目的上下寻找;找中心句一般来说在段落的开头或结尾找;抓住重点词语加以连缀、概括;涉及主题要纵观全文, 从每一段提炼一个中心句, 从而正确完整地表达意思, 完成答题。

提炼文体信息, 要求学生细心区分文体信息。在阅读训练时, 学生要注意区分文体。如记叙文中人物的分析、环境描写、情节安排;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说明文的说明对象、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说明文的语言特点等。比如同是分析语言特点, 记叙文侧重于分析细节描写、叠词运用、修辞手法等;议论文侧重于词语的意思、语言表达的严密;说明文侧重于表现语言的准确等。再比如, 同是排比修辞, 在记叙文中的作用是表达强烈的感情色彩, 在议论文中的作用是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议论的力度, 文体不同, 答法就不一样。

2. 创新性回答

阅读题中有些探究类问题, 这类题型是以考察鉴赏评价能力为主的, 对文中提到的某个问题进行综合评价, 学生回答问题时就不能只满足文段的原话, 还要能结合自己的心得体会, 调用文外的知识和能力储备, 来谈谈自己的感悟, 结合上下文谈谈自己的理解或简要分析, 这类题要求学生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融入”到试题的回答中去。

三、回顾过程, 有利提高

现代文阅读“作用题”探究 篇3

“作用(好处)”题的命题方式一般为: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或好处、效果)?如“根据你的体会,分析‘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文章最后一段关于喝酒的描述和议论,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第一自然段中,作者不直说远远望见的是苏东坡的雕像,而说是苏东坡。这样表达有什么作用?第五自然段:‘唯有东坡在,剩有游人处。’它在整篇散文中起什么作用?”又如“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表现手法描写羊群归家后的情景?请结合有关具体描写,简要分析其作用。”

我以为,“作用(好处)”题的设题角度及其范围一般包括以下十个方面:一、首段的作用;二、末段的作用;三、中间段的作用;四、第二人称的作用;五、写人叙事类散文写景的作用;六、修辞(主要是比喻、拟人、排比、对比、反复)的作用;七、插入史实或某一事件的作用;八、引用古典诗文或格言的作用;九、以某一物象作标题的作用;十、写作上由实而虚的作用。

一、首段的作用

如果开篇即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往往是总括全文,点明题旨,或者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如《门》的首段:“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在一扇扇门内,隐藏着何等样的奥秘!”

如果开篇没有点题,那么,首段的作用就是开启或引出下文。如徐志摩的散文名篇《藏根草》的首段:“好一座颇有古堡风度的万佛阁,被人遗忘在大殿的背后,断了香火,受了冷落。”

如果首段连续发问,那么,首段还兼有引人入胜或发人深省的作用。如《峭壁上的树》的首段:“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可奈何地跳下悬崖?是为了避免那场被俘的耻辱,于弹尽粮绝之后你才义无反顾地投落这峭壁?”

如果开篇即连续感叹,那么,首段还兼有强烈的抒情作用。如《野菊花》的首段:“野菊花!漫山遍野的野菊花!”它不仅总括全文,开篇点题,而且表达了作者的惊喜和对野菊花的赞美之情。

根据上述思路来解题,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如《老家》表现了孙犁先生既思念家乡却又不想回乡的矛盾心情,并在开篇就引用诗句:“梦中每迷还乡路,愈知晚途念桑梓。”那么,文章第一段详细描写各式各样有关回家的梦境,其作用就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作者对故乡难以割断的感情”,“使文章更形象生动,更真实可信”,因为“这种思乡之情萦绕在意识的深处,自然会形成不断的梦境”。

二、末段的作用

末段的作用一般是总结全文,点明题旨,深化中心,呼应开头,或这些作用兼而有之。如《普希金之画》的末段:“我忽然想起俄罗斯作家协会主席尼古拉耶维奇说过的一句话:‘上帝给你一种才能,一定还会给你所有的才能。’这是俄罗斯谚语,很耐人寻味。我想,才能应包括人的灵性与悟性。人对各种艺术是有通感的,从通感到‘通才’并不是一件难以理解的事。”这一段正是作者对全文的总结以及对题旨的深化。

有时候,试题只针对最后一句发问,这一句偏偏又很含蓄,一眼看不透,即我们通常说的“看不懂”。那么,“看不懂”说的正是这一句的作用。当然,我们不能直截了当地回答“作用是看不懂”,而要换一种委婉的说法。例如:“作用是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省。”此外,既然这一句放在末尾,又被命题人相中,那么,根据“卒章显志”的传统技法,说明它可能与揭示主旨有关,只不过因其含蓄,所以它的作用不再是点明题旨,而是暗示主题。

除了上述两点之外,最后一句往往还具有强化作者感情的作用。如“简析篇末‘就会跪下来……’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及其表达上的作用”。根据上述概括,其答案“使文章在表达上显得委婉含蓄,发人深思;有戛然而止,意在言外的余味;暗示主题,强化了作者的感情”应当在意料之中。

三、中间段的作用

中间段如果比较短,那么,它在结构上的作用一般是过渡,在表达上的作用一般是衬托。在较短的中间段中,如果描写的物象(即散文写作的对象)并非选文的主要物象,而是次要物象,且与选文描述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和情感上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正面衬托(或烘托、铺垫)。如某语段描述的主要对象是“大江流日夜”的气势及意味,而在描述之前,先在第三段中赞美大海的宽广与汹涌,那么,面对“从写作角度看,甲段写海的作用是什么”的提问,其作用恰如参考答案所说:烘托“大江流日夜”的气势及意味。如果中间段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不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反衬。如《痛哭和珍》:“作者在痛哭和珍时,也写到自己。她是怎样写自己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其作用肯定就是反衬。再联系选文中“烛光照着你的遗容,使渺小的我不敢抬起头来”,“自这大屠杀闭幕后,我早已丢失了,吓跑了,自己终于不知道究竟去了哪里”等描写作者自己的语句,答案也就呼之欲出了:“以自己的渺小衬托和珍的伟大,以自己的胆怯衬托和珍的英勇无畏。”

中间段如果比较长,而且描写的是选文的主要物象,那么,它在内容上的作用一般是扩展思路,丰富内涵,具体展示,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如《乡土情结》:“本文第四段写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浮海远游的潮流,并赞颂他们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献,与祖国休戚相关。请你结合乡土情结,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根据题目,先找到第四段,发现它是选文中最长的一段,当属较长的中间段,而且叙写的正是选文的主要物象——乡土情结,所以,它的作用和好处应当在“扩展思路,丰富内涵,具体展示,深化主题或照应前文”的基础上再结合选文内容具体发挥。我们看看答案:①把乡土情结提高到民族凝聚力的高度来认识,丰富并深化了乡土情结的内涵;②具体说明乡土情结不因时间的悠远(历史)和空间的阻隔(地理)而褪色;③既照应了前文,也使本文的主题得到了深化。果然如此。

四、第二人称的作用

第二人称一般都兼有拟人的意味,因此能使语言生动;而在表情达意方面,运用第二人称往往便于直抒胸臆,或直接对话。如“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的参考答案即为:“将长城拟人化:①便于与长城对话,②便于抒发感情。”又如“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的参考答案即为:“改用第二人称,将批判对象拟人化,形成一种面对面的质问之势,使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便于直接抒发作者对那些名贵花木强烈的厌恶之情。”

五、写人叙事类散文写景的作用

写人叙事类散文一般不写景物,如果整篇甚至整段地描写景物,那么,景物往往构成环境或背景,所以写景的基本作用就是勾勒环境,提供背景,或营造某种气氛。而景物更重要的作用是以景衬人,它又可细分为两类:

1.正衬:即以景物之优美衬托人物心灵之美好,或以景物之衰败衬托人物命运之悲惨。如《山峦》第六段开头有一句景物描写:“那一年的冬天,日照极短,枢密院广场的落日惨红,如同一环火漆,永不启封地封存了轻盈的过去。”其作用正好是用“落日的惨红”衬托十二月党人的妻子苦难而悲惨的命运。而《那一束伴地莲》在写母亲背着孩子寻找伴地莲的过程中,突出描写了明月和积雪,其作用之一就是用明月和积雪的明亮洁白衬托母爱的纯洁无瑕。

2.反衬:即用景物之美好或气氛之欢快来反衬人物命运之悲惨或人物境遇之凄凉。如《那一束伴地莲》中的明月和积雪,固然因其明亮洁白而堪称美景,但在数九寒冬的深夜,它又何尝不是突出了环境的艰苦呢?因此,其作用之二就是表现母爱的伟大,而这正是景物勾勒环境与反衬作用的结合。

六、修辞的作用

修辞种类虽多,但用来设题的往往是比喻、拟人、对比、排比与反复。比喻使语言形象具体,通俗易懂;拟人使语言生动活泼,同时还便于直抒胸臆;排比可以增强语势,同时还便于语意的层层递进或语境的步步扩大;反复可以突出语意或强调情感。只要掌握了上述修辞的基本作用,准确答题应当不成问题。如果答题要求中没有字数限制,那么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发挥一句,其保险系数就更大了。

在各种修辞中,以比喻设题的频率是最高的。诚然,一般比喻句的作用是使语言形象具体,但是,如果是以题目作喻体,而这个喻体又蕴含丰富的象征意义,且在比喻句后面还有比较深刻的议论句,那么,这种比喻的作用至少有三点。其一,呼应题目;其二,揭示喻体的象征意义;其三,表达作者与之相关的感情。如《山峦》第2题:“本文在描述十二月党人年轻的妻子义无反顾地选择追随丈夫,承受悲惨和苦难后,写‘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根据前文的提示,“照应题目”的作用是容易答出的。至于象征意义,只要结合“山峦”的内涵或特点,再参考比喻句后的议论“就让病弱者和受难者靠在她们肩头吧,她们的臂弯里,不是有一种浴雪的乔木在生长吗”,就不难答出“赞叹这些年轻的妻子突遭厄运时,意志像山峦一样坚忍,爱像山峦一样博大”。而作者与之相关的感情,则分明是“歌颂她们甘愿为自由而受难的精神,表达作者对她们的赞扬和仰慕之情”。

对比既是修辞方法,也是表达手法。如果只是两种事物的简单对比,那是属于修辞方法的范畴,其基本作用是为了塑造反差鲜明的形象,使读者印象深刻。如果是多种事物的分项对比,而对比的内容占全文一半以上,那就属于表达手法的对比,它的基本作用应当是丰富文章的思想内涵,使表达层层深入而更加集中。如《草堂 诗魂》第2题第(2)小题:“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种写法(对比)的好处。”因为选文中的对比多达六个方面,因此它属于表达手法的对比。那么,这种写法的好处就正如参考答案所说的:“通过多方面的对比,层层深入,使‘文章憎命达’的内涵更加丰富,内容表达更加集中。”比较本文的归纳和参考答案可以看出,除了“文章憎命达”这五个字是结合选文主旨而发挥的以外,参考答案的其余所有要点都没有超出本文的归纳。

七、插入史实或某一事件的作用

插入史实一般是为了反思历史,以古证今或借古讽今。如果在史实前后有总括性语句或总结性语句,那么,插入的史实往往就具有例证的作用。如《微山湖上静悄悄》,开篇就提出“这(微山湖)是个在野的湖”的基本观点,然后连续插入“收留殷微子”、“接纳张子房”、“汉朝出高士”三段史实,那么,这三段史实的作用就是举例证明开篇的基本观点。

插入某一事件一般是为了引出下文的议论或抒情,所以在结构上往往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同时还在内容上具有深化或启迪作用,一般表示对生命、生活或事业的积极而深入的思考。如《春从心出》第2题:“从全文看,第六段‘朋友打来电话’这件事,在内容和结构上分别起了什么作用?”其在结构上的作用无疑是“起过渡作用”,并“引发议论以深化读者的思考”;其在内容上的作用则是“启示人们要热爱生命,感悟生活,诗意地看待生活”。

八、引用古典诗文或格言的作用

从论证的角度分析,引用诗文或格言属于引证法,一般具有论证观点、阐明事理的作用。如《报秋》引用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正是要用《西江月》中“领取而今现在”一句来阐明作者“领取生活”的人生态度,最终论证文章的基本观点。又如面对“第②段引用了《闲情记趣》并加以分析阐发,目的是说明什么”,首先要考虑的就是“论证观点”四字。既然第②段的基本观点是“假山大都种树木,盖亭子……这就显得非常不相称”,那么,“说明”的就只能是这一句。不妨看看参考答案,果然是“假山与上面的亭、树不相称”。

此外,对引用史实和古诗文而言,它还有丰富文章的内涵,增加文采等方面的作用。

九、以某一物象作标题的作用

在写人的散文中,如果用某一物象作标题,一般具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作为贯穿全文的线索串起主人翁的一生;二是象征某种精神,表现某种情思。例如在《井绳》一文中,有一个问题是这样的:通观全文,简要分析作者以“井绳”为题的用意。那么,其用意有二:其一,以“井绳”为题,可以串起父亲追求美的一生;其二,象征审美距离,表现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又如在《向日葵》一文中,以“向日葵”为题目,不外乎串起作者不同的人生阶段和人生感悟,同时借向日葵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的意图。

十、写作上由实而虚的作用

由实而虚符合人们认识的一般规律,也是散文写作的一般技法,尤其是近几年现代文阅读《长城》和《门》,更是具有典型的由实而虚的哲理意蕴。看来,在试卷中读解哲理散文有可能成为现代文阅读试题今后的发展趋势,而从虚实角度命题也就顺理成章了。一般而言,由实而虚的基本作用是:从人们熟悉的实体写到蕴含哲理的象征体,符合认识的一般规律,便于读者的理解逐步深入。只要掌握了这个基本作用,再结合具体语境,把“实体”和“象征体”变换成具体的写作对象(如在《门》中可分别换成“实在的门”和“具有象征意义的门”),答案便呼之欲出了。

现代文阅读题答案 篇4

岑参

年纪蹉跎四十强,自怜头白始为郎。

雨滋苔藓侵阶绿,秋飒梧桐覆井黄。

惊蝉也解求高树,旅雁还应厌后行。

览卷试穿邻舍壁,明灯何惜借余光?

(1)诗中颔联写景有何作用?(3分)

(2)简析诗歌颈联的妙处。(4分)

(3)诗歌尾联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愿?(4分)

试题答案:

(1)描写了秋夕读书的清幽环境,照应题目,烘托了岁月蹉跎的感伤之情,为下文言志抒情作铺垫。(3分)

(2)触景生情,以“惊蝉”和“旅雁”自比,含蓄地表达了诗人仕途上进的愿望。(4分)

(3)凿壁偷光(1分),希望得到李侍郎提携(2分)。

原诗

秋夕读书幽兴献兵(1)部李侍郎 岑参

年纪蹉跎四十强(2),自怜头白始为郎。(3)雨滋(4)苔藓侵阶绿,秋飒(5)梧桐覆井黄。惊蝉也解求高树,旅雁(6)还应厌后行。览卷试穿邻舍壁,明灯何惜借馀光。(7)

注释:

(1)兵部,古代官制六部之一。负责国家军事方面的事务。李侍郎,李进。李进迁兵部侍郎的时间当在宝应二年或广德元年(七月改宝应为广德),即公元763年。

(2)四十强:一般来说,所谓“四十强”,是指四十岁所过不甚多。岑参是年四十五岁,故曰“四十强”。

(3)始为郎:即作者初始作郎官。郎官,又称尚书郎,包括尚书六部各曹的侍郎、郎中和员外郎。岑参于广德元年(763)秋“入为祠部、考工二员外郎”。

(4)滋:润。

(5)飒(sà):风迅疾貌。唐杜甫《大雨》诗:“风雷飒万里,霈泽施蓬蒿。”宋袁文《瓮牖闲评》卷四引徐安人《秋扇》诗:“西风飒高梧,枕簟凄以清。”

(6)旅雁:迁飞之雁。

(7)览卷试穿邻舍壁,明灯何惜借馀光:两句用西汉匡衡凿壁偷光的典故。《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原指西汉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

赏析

这首诗当作于广德元年(763)秋始为祠部员外郎时,是岑参因官职低微而转求从军的干谒之诗。

诗题《秋夕读书幽兴,献兵部李侍郎》表现了诗人于秋夕读书之时产生的微妙感觉。“夕”是个值得玩味的词。“夕”表示时间,指的是夜晚,如“除夕”是指大年三十晚上。杜牧《秋夕》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也是指夜里看星星。这首诗中和读书相关联的是“览卷试穿邻舍壁,明灯何惜借馀光”,这两句诗用了匡衡凿壁引光的典故,自然这也是夜晚。也有人认为“明灯何惜借馀光”是用了“余光”的典故。《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臣闻贫人女与富人女会绩,贫人女曰:我无以买烛,而子之烛光幸有余,子可分我余光,无损子明而得一斯便焉。”也有一定道理。但匡衡凿壁便有“借光”的意思了,后句是申明前句之意,而不必叠床架屋,再用一个典故了。

审视岑参此诗的意思,其“幽兴”便是由读书借光联想到升迁靠关系了。诗人先写自己“四十”始“为郎”有自伤身世之感。接着一句“雨滋苔藓侵阶绿,秋飒梧桐覆井黄”,使他悟到,没有外力的作用,没有他人的提携,要想使自己的政治理想得以实现,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只有走“干谒”这条道路了。干谒在当时是很普遍的求官方式,就连岑参的好友“诗圣”杜甫也曾经上诗权贵,献赋天子,“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那么向何人献诗进行干谒呢?岑参想到的是李进。“惊蝉也解求高树,旅雁还应厌后行”明白地表达了自己欲选调之意。据研究资料,岑参与李进有一年时间同时在雍王府供职,虽然一个是品低职轻的文官,一个则是品高职重的武官。但是,李进虽为宗室,官大品高,然他“好从当时贤士游”,且好“赒人之急”,何况岑参亦非等闲之辈,其“识度清运,议论雅正,佳名早应,时辈所仰”(杜甫、裴荐《为补遗荐岑参状》),因而同府供事,彼此慕名结识、相为友善,已是自然之事了。于是,岑参于秋夕读书之时,生幽思之兴,发慨叹之辞,遂成佳句以献之。这里才婉转地点出了由读书而产生的“幽兴”。

山居岁月现代文阅读题答案 篇5

①我在山中,有一座房子。

②一次朋友来了,带来了一株芭蕉苗。我植在窗前,竟长成了茂盛的一窗绿意。没想到,就是这几株葱绿的芭蕉,让后面有了故事。

③那一年,山中干旱,溪水干涸。在满山的枯黄面前,这几株芭蕉,便有抢眼的绿。一个午后,我在窗前写东西时,发现一只野鹿在芭蕉前来来回回地转悠,很疲乏的样子。我想,大约是渴急了,以为绿芭蕉前有水呢。于是放下笔,一手拿叉,一手拎着小半桶水出去。我当然怕它伤害我,人世间多的是农夫和蛇的故事。它见了我,向树丛里退,看着芭蕉,又停了停。我用手捧了一捧水,洒在地上,示意它,然后退到窗前。它走近,喝了两口,大约不放心,停下看我,见我依然待在远处,复又低下头,一口气喝干,然后离去。有趣的是,第二天的午后,它又来了,张望着,却不再转悠,而是定定地站着,朝着我的窗子。我又拎出小半桶水,彼此默契,各自站着,只是我的手里不再捏一柄钢叉。如此反复,直到山间普降了一场暴雨。

④暴风雨吹坏了门窗,我的房子需要翻修。因为山中多蛇,而我又怕蛇。我觉得,蛇是极其阴险可怖的,就如同我时时躲避并防备的那些不动声色、冷不防暗里咬你一口的人。我想央山下的山民帮着修,又赶上正农忙,于是自己在窗户上暂糊上几张白纸。

⑤一天夜里,屋里看书,蜡烛昏黄的光色里,竟看见窗外来来去去晃动着淡墨样的影子。依我有限的经验判断:这是一只野兽,它借我的烛光看见了我,并且要袭击我。想到这风暴之下已不甚牢固的窗,我不由得一声惊叫,于是满屋子寻钢叉。这时,从窗外传来一声野兽的嘶鸣,然后声音杂了些,仿佛有一群动物在交战,芭蕉叶扑啦啦地响,间杂着发狠似的嘶咬声。约莫两个钟头,窗外安静下来了。我胆战心惊,一夜无眠。

⑥第二天早晨,我透过破损的窗户,看见一只尖嘴的灰狼躺在屋前,已不动弹。那只我喂过水的花鹿,身上沾满了血,站在窗前,像一位英雄的哨兵,看上去疲惫而兴奋。它的身后,有十来只大小不等的鹿。我忽然明白了,昨夜,是这只野鹿以及它身后的鹿群救了我!我感动并震惊,却无以回报,只是再次拎来满满一桶水,放在芭蕉叶下。尽管我知道山中多水,鹿们不渴。但是领头的那只鹿俯下头去,喝了一口,然后,它身后的那些同伴,一个接一个,走近桶边,喝完了我桶里的水。我眼含热泪,默默看着,像是在高台上亲临一场远古部落里的神圣庄严的结盟仪式。然后目送它们缓缓向深山走去,直到鹿群在视线里消失,直到深山那边遥遥传来暴雨般呼啸丛林间的蹄声。

⑦这之后,我狠狠弃了我原先的生活态度,回到了山外的家,回到人群里。我愿意相信,只要我一次又一次地付出,我能够收获爱和信任,收获一个丰饶的人生。

⑧临走,我将房顶的水塔改建在地面上,让它喂养山间的.每一个生灵,并且告诉我身边每一个人:在山中,我有一座房子,有一个家。

1第二段中说:“就是这几株葱绿的芭蕉,让后面有了故事。”请简述该故事的内容(3分)

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简要分析其表达作用。(6分)

①那只我喂过水的花鹿,身上沾满了血,站在窗前,像一位英雄的哨兵,看上去疲惫而兴奋。

②我眼含热泪,默默看着,像是在高台上亲临一场远古部落里的神圣庄严的结盟仪式。

3.第七段中说:“这之后,我狠狠弃了我原先的生活态度,回到了山外的家,回到人群里。”促使我放弃山居回到人群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3分)

4、文章开头说“我在山中,有一座房子”,结尾又说“在山中,我有一座房子,有一个家”,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题目

1.“我”在干旱季节每天给野鹿喂水喝,后来“我”遭遇灰狼袭击时,野鹿率鹿群与之搏斗,将我解救。(3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①将野鹿比喻成英雄的哨兵,表现了野鹿为保护恩人奋力搏杀赢得胜利后的自豪和喜悦。

②将含泪看鹿喝水比作亲临神圣庄严的结盟仪式,表达了我对鹿群的感激和敬意。(6分,各3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3.我和野鹿的故事让我认识到,只要愿意为别人付出,就能收获爱和信任,收获一个丰饶的人生,所以我回到了人群。(3分,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4.开头引出山居岁月,结尾强调有一个家,表现作者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文章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4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

说明文的阅读理解

对于说明文的阅读理解,我们可以抓住三点: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顺序就是三种:包括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最重要的是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引资料.其中涉及较多的是分类别、举例子、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分类别的作用是可以将复杂的事物说清楚.举例子可以起到使内容具体、加强说服力的作用.

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跟修辞格上的比喻是一致的,这种方法可以突出事物的性状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列数据可以使说明的事物更具体,便于读者理解相关内容.作比较跟修辞格上的对比是类似的,在说明某些抽象的或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事物的特征也往往在比较中显现出来.在回答有关说明文的语言问题时,要注意说明文讲求语言的准确性,语言风格又可以分为平实和生动两种.

阅读理解分值答题法

可以从试题的分值中推测答题的要点。如一道题给的分值是3分,答案可能就有3个要点,一个要点一分,所以从试题所给的分值中,我们就能推测答案的要点和要求的字数。

例如:陕西省中考题:目前一般有哪几种消暖雾的方法?文中提到的咱们陕西的消雾作业属于其中哪一种?(3分)

现代文阅读题的解题思路 篇6

一、命题材料

从2004年开始,全国有多个省市实行自主命题,高考试卷呈现出百花齐放、丰富多彩的特点。但在现代文阅读的材料选用上,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选文多用当代名家名篇,时代气息浓厚,与中学生的日常阅读有紧密联系,考生容易入手。

二、解题思路

在高考的特定时间、地点和环境下,要做好现代文阅读题,一般可分三步。

第一步,整体感知。也就是初读全文,然后快速浏览的方法。初读,主要目的是明确各段的大体意思,理清文章的段落层次。整体感知时应注意:(1)标题(含副标题)。要深入理解,注意寓意。(2)重点句段。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段,每段的开头和结尾句,每段开头的一些关键词语。(3)艺术手法。主要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是叙述、描写,还是议论、抒情;采用哪些表现手法,是象征、对比,还是烘托、比较、托物言志等。(4)作者的思路。线索,构思顺序,段落层次及过渡、照应等。

第二步,筛选整合。全文看完,把文章中作者的思路及段落层次理清后,再根据试题的要求找出文章中的相关内容,对其中的每一句话和一些关键词进行仔细揣摩、领悟,从而筛选出有关信息,还要进行整合。除此之外,还要看清题目的要求:是用“原文的语句回答”,还是“用自己的话回答”。

怎样做好现代文阅读题 篇7

无论做上述哪种阅读题,读懂文章都是最基本的条件。因为试题从文章中来,测试的目的就是考查你是否能够读懂文章。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和对试题涉及的细节的理解是正确答题的前提。因此,必须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要认真读进去,不能走马观花;既要钻得进去,又要跳得出来,着眼整体理解局部,不能抓住一点不及其余;要利用自己的语言感受力,留心文中的重要语句和段落,迅速而正确地抓住它们,不能泛泛读过,不得要领。虽然考场上时间宝贵,但在读文章这关键步骤上多花一些时间,是值得的。

下面分类举例谈一谈具体问题。

一、科技类和社科类文章的阅读。

这两类文章,阅读时的思维方式是一致的,一般是获取、理解和加工文中的信息,也就是学习和掌握文章中所含有的知识。能不能准确地辨别、筛选和提取文中信息,能不能发现信息之间的联系并进行分析综合,是做题的关键。做题时需要牢牢抓住三个环节:一是读懂原文,二是读懂选项,抓准各项之间的根本区别,三是把选项和原文作对照,从而确定答案。请看下面例题和解析。

[例一]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转基因作物同普通作物的区别只是多了能使它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早在1983年,生物学家就已经知道怎样通过生物工程技术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以便使它产生靠杂交方式根本无法获得的某种新的特性:抗除莠剂的特性、抗植物病毒的特性、抗某种害虫的特性等。用以移植的基因可来自任何生命体:细菌、病毒、昆虫等。

转基因作物目前在世界上已种植有1000万公顷左右,种植最多的是棉花、玉米和西红柿等。在实验室试种的还有莴苣、西瓜、稻谷等品种。试验的目的除了增产之外,还在于提高这些品种的抗病毒能力。

但同时也有专家担心转基因作物可能对环境有危险。(比如在美国栽种的那种能抗虫害的玉米和棉花,可能会加快出现一些更难对付的害虫。这类作物的所有分子都分泌出一种微量的“杀虫药”,一种像任何一种农药一样能选择杀死某些害虫的“雾剂”。)尤其是那些能抗除莠剂的作物,它们一旦同野生状态下的“表姐妹”杂交之后,那些“表姐妹”也就会因此而成为除莠剂无法除掉的变种了。

对于这种技术,尽管还有些问题需要继续研究,但这确是人类9000年作物栽培史上的一场空前的革命。

1.对“转基因作物”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移植了其他生命体基因从而产生额外特性的作物。

B.能够产生抗除莠剂、抗植物病毒等额外基因的作物。

[解析)把A、B两项加以比较,可以发现其区别在于对额外特性产生缘由的表述。A项认为是移植了其他生命体的基因,B项认为作物本身能够产生额外基因。原文第一段明确指出,“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以便使它产生……新的特性”,而“用以移植的基因可来自任何生命体”。所以A项正确。(可见抓准选项之间的区别,是很重要的方法。)

2.对文中画线处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人能抗虫害的玉米和棉花可能促使更不容易杀死的害虫出现。

B.新害虫的出现与能抗虫害作物分泌的“雾剂”污染环境有关。

[解析]统观画线句所在的全段,是说转基因作物可能会对环境有危险,而这里所说的“环境”并不是通常所说的“空气污染”等等,而是指作物的生长环境,如虫害、野草等等。根据常识,害虫对农药的适应性很强,对这类作物分泌的类似农药的“雾剂”当然也可能会迅速适应,因而变得“更难对付”。所以A正确。B项误解了“环境”的意思和“雾剂”的作用,是因为没有读懂文章。(可见,在整体把握原文和有关段落的基础上,准确理解有苯概念和判断是至关重要的。同时,科学、生活乃至各方面的常识的运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转基因作物的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所有的品种都得到推广种植。

B.提高作物抗病毒的能力仍然是转基因技术研究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

C.更难对付的害虫的加快出现将是转基因作物给环境带来的最大危险。

D.增产并不是转基因技术研究的目的,提高抗病毒能力是研究者最感兴趣的。

[解析]从原文第二段看,提高作物抗病毒能力的研究并未完成,还在继续试验,B项正确。A项与B项互相矛盾,A项错。更难对付的害虫的加快出现只是专家们所“担心”的一种“可能”,C项把这种可能当成了必然,C项错。至于转基因技术研究的目的,原文第二段并没能排斥“增产”,而是说“除了增产之外,还在于提高这些品种的抗病毒能力”,也就是说,目的“不只是”增产,D项却把“不只是”偷换成了“不是”,所以D项也错。(可见,认真读了原文还不够。为了考查的需要,在选项的设置上往往做一些“逻辑游戏”,我们在做题时,也应该作必要的逻辑思辩。)

[例二]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即使穿过普通的透明材料,比如玻璃或水,光速也会略微降低,因为光会与组成材料的原子相互作用。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影响是微弱的,并且任何加强这种影响的试图都会导致光的吸收。因此,重要的是光的速度降低,而且不至于被吸收。韦尔奇博士通过小室做到了这一点。这种方法把铷原予置于一种非常微妙的量子状态中,在这种状态下铷原子不能吸收光。同时,两束光的相互作用产生了另外一束波长很长的光,这束光的传播速度比原先两束光的速度要慢得多。

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光通过高温铷气时,其传播速度也会降低。

B.紫外线的波长短,所以传播的速度比较慢。

[解析]原文说,光穿过材料时速度降低的原因是“光会与组成材料的原子相互作用”,根据这一道理,则光通过高温铷气时,当然也要跟铷原子相互作用,从而降低速度,所以A项的推断是正确的。原文说,由两束光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波长很长的光”,其传播速度要比原先两束光慢得多。由此可知,波长长的光,传播速度慢;波长短的光,传播速度快。紫外线的波长短,其传播速度应是比较快的。所以B项的推断是错误的。这种“推断”题难度大些,它不是从原文中直接获取答案,而是要从原文中找到推理的前提,并由此推出结论。这就要求前提把握准确,推理符合规则。

社科类文章阅读与科技文阅读道理基本相同,不再举例论述。

二、文学作品阅读

文学作品种类很多,而在高考第Ⅱ卷出现的,至今只有散文一种,命题形式有填空、简答和多项选择。文学作品跟科技类、社科类学术文章不同。后者表达的是客观事实和规律,前者表达的是主观思想和情感;后者体现科学性,强调准确、严谨,前者体现文学性,要求生动、形象;后者在写作、阅读时,主要使用逻辑思维,前者在写作、阅读时主要使用形象思维。了解了这些区别,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把概念、术语变成自己的切身感受。平时从书本上和老师那里接受了诸如象征、对比、比喻、衬托等概念,但对其内涵把握不一定准确,对其作用体会不一定深刻。不要把它们仅仅当作概念来接受,要用心去感受它们,领会它们,直至把它们变成自己的阅读经验。

2.学会全面理解,整体把握。透视作者的创作意图,体察作品的思想倾向、感情基调和艺术风格,从而学会对作品进行鉴赏评价。

3.锻炼文字表达能力。有时自以为读懂了,其实不一定真懂。思想清楚,才能表达清楚;认识准确,才能表达准确;理解透彻,才能表达透彻。如果真的懂了却表达不好,那就是表达能力的问题了,那就要字斟句酌,反复练习,力求能够准确地表达思想。

[例三)阅读《樟树选》一文,完成文后各题。

樟树赞

茹志鹃

①上海宋庆龄故居庭前有两棵树。

②有一次,周恩来同志觉得那房子小了一点,就劝宋庆龄同志搬个家。她不肯,说:我舍不得这两棵树。

③这是两棵樟树。

④广东有种英雄树,它长得很高。如果在它周围有别的树木,它一定要长得比别的树高出一段,方才罢休。据说它的花大,它的花红。仔细想想,即使花红如血,花大如轮,长在那么高的树上,伸着脖子,仰着脑袋,欣赏起来,难保一定有趣。

⑤樟树不高,特别是它的躯干。茂茂盛盛的倒是它的枝丫,生发开来的枝丫,长到一定程度,犹如小树干那么粗壮。粗粗壮壮的枝丫,从同一个母体躯干里生发开来,四面八方,伸得远远的,繁繁密密,阴凉特大。

⑥这是两棵树阴很大的樟树。

⑦别的树木,容易招虫。从同一棵石榴树上,就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花花绿绿的,屈体前进的,以叶作伪装的,密密麻麻,不易发现的。它们自己寄生在树上,还在那里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并且教唆后代如何寄生。树蛀空了,它们也还不死,而且散开去,另去物色寄生体。

⑧樟树不招虫。这个特点,在它作为树的时候,就表现得十分充分。别的树要喷洒药水,而它却不必。其奥秘也可能是到后来才发现,原来是在树的本身,树的内里,就有一种拒虫的气味。因为这是一种有益的气味,人们就称它为香气。更难得的是,樟树将这种拒虫的香气,永久保持,至死不变。这一点,恐怕世界上任何科学制作的化妆品,都难以做到的。即使当它枝枯叶谢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的时候,它的香气也永远不变,永不消失。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樟树的高就高在这里,贵也贵在这里。

⑨上海宋庆龄故居的庭前,有两棵树。这是两棵阴凉大,不招虫的樟树。

1.英雄树花大花红却难以观赏的特点象征了一种___的思想作风;樟树躯干不高而阴凉特大的特点象征了一种____的情怀。

[解析]第一空应是“自尊自大,脱离群众”(意思对即可,下同)。如果回答“华而不实,脱离实际”是没抓准要害。因为它难以观赏是由于高而不是由于表里不一。如果回答“雍容华贵,超凡脱俗”,(是感情色彩不当,实际上也是理解不准。)原文很明显是把英雄树作为樟树的反面而加以贬斥的。第二空应是“不图名利,造福人民”。如果回答“洁身自好,乐于奉献”,是根据不足。“洁身自好”与“躯干不高而阴凉特大”无关,可能是受了下文“不招虫”的影响。如果回答“平易近人,虚怀若谷”,则不但意思不够准确,而且(词语不能衔接。)“平易近人”是作风,“虚怀若谷”是品质,都不能与后面“的情怀”相搭配。

2.文中不厌其详地描写石榴树上害虫的种种劣迹,意图是什么?

[解析]答案应是:“为了说明樟树不招虫是难能可贵的。”如果回答“为了说明害虫侵害树木的能力极强”,那是回答问题角度不对。作者意图在于写樟树,写虫是为了反衬樟树,所以应从树的角度回答。如果回答“害虫如此猖狂,樟树却不招虫”,那只是摆出了思考过程,而没有写出结论,是(以思考过程代结论。)

3.文章分哪两方面写樟树不招虫的特点?

[解析)答案应是:“①拒虫能力来自本身;②拒虫能力永久不变。”如果答成“①不用喷药就能拒虫;②来自本身的拒虫能力永久不变”,那是(分割不清。)②中包含了两个方面,①是对其中一个方面的重复。

做文字表达题很容易发生偏误,上面分析了几种常见的错误。应该注意(审清题意,找准句段,根据原文,抓住要害,对准角度,正确表达,还要做到褒贬恰当,语句通顺,前后衔接,分割合理。)

草原八月末现代文阅读题答案 篇8

车子从围场县出发,翻过山,穿过茫茫林海,过一界河,便从河北进入内蒙古境内。

车子在缓缓地滑行,除了车轮与草的摩擦声,便什么也听不到了。我们像闯入了一个外星世界,这里只有颜色没有声音。草一丝不动,因此你也无法联想到风的运动。停车下地,放眼尽量地望,细细地寻,不见一个人,于是那牛羊群也不像是人世之物了。我努力想用眼睛找出一点声音。牛羊在缓缓地移动,它不时抬起头看我们几眼,或甩一下尾,像是无声电影里的物,玻璃缸里的鱼,或阳光下的影。仿佛连空气也没有了,周围的世界竟是这样空明。

这偌大的草原又难得的干净。干净得连杂色都没有。这草本是一色的翠绿,说黄就一色的黄,像是冥冥中有谁在统一发号施令。除了草便是山坡上的树。树是成片的林子,却整齐得像一块刚切割过的蛋糕,摆成或方或长的几何图形。一色桦木,雪白的树干,上面覆着黛绿的树冠。远望一片林子就如黄呢毯上的一道三色麻将牌,或几块积木,偶有几株单生的树,插在那里,像白袜绿裙的少女,亭亭玉立。

我们将返回时,主人还在惋惜未能见到草原上千姿百态的花。我说,看花易,看这草原的纯真难。这时自然美的韵律与你的心律共振,你就可与自然对话交流了。

1、“发号施令”的意思是___________,在文中指的.是___________。

2、第二自然段用了。

A、静态描写

B、动态描写

C、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相结合

3、画出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

4、读选文的最后一段话,写出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

1、发命令,下指示;让翠绿的草一下子都变黄了。

2、A

3、这偌大的草原又难得的干净。

4、示例:这段话写出了八月末草原的美不仅仅是外在的,而且是震撼人的心灵的,是能让人真正感受到并沉醉其中的。

社会环境作用

(1)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

(2)渲染故事的环境气氛增强故事的真实性

(3)烘托人物的突出特点社会环境描写,能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

(4)暗示人物的前途命运对比、烘托

(5)推动情节的发展变化

(6)深化小说的主题思想

“主题思想”常见题型

(1)找出体现小说主题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作品的主题)。

(2)读了全文后,文章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本文对你有何启迪)?

(3)结合全文主题,谈谈你对某一句话(某一个问题)的理解或看法。

把握小说的主题,一般从下面几个角度思考:

(1)从小说的题目入手思考小说的主题。(标题的作用通常有以下几种:设置悬念;标题就是小说的线索;为塑造和突出人物形象服务;推动情节的发展或推动故事情节的转折,化解人物矛盾冲突;突出主题,一语双关,对主题的表现起画龙点睛的作用)

(2)从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入手。

(3)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及典型的环境描写,认识人物思想性格打上的时代烙印,把握住人物形象折射出的时代特征,达到揭示小说主题的目的。

心灵的天空现代文阅读题答案 篇9

①有一个夏天永远飘忽在我的记忆里,而紧紧牵住这段记忆的是一个女孩。

②那年夏天酷暑难挨,中午下班后我头顶一把遮阳伞,被涌动的热浪驱赶着快步回家。走到楼梯口,蓦地发现一个十多岁的瘦小乡下女孩蹲在我的脚下。她的右臂挽着一个浅蓝色的包袱,黑红的圆脸盘上布满汗渍,那件缀有小红花的衬衣蒸腾着热气,一双粘满污垢的胶鞋被拇指穿了一个洞。她抬头怔怔地望了我半晌,突然一跃而起:“婶,你不认识我了?我是小玲。”那一瞬间,我心头不由一颤。从她那山东口音我已断定她来自丈夫的家乡。我仔细端详着,有一个模糊的影子开始在我脑海中晃动。

③那年我新婚不久,随丈夫来到他的故乡--山东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初到婆家,入乡随俗,走访亲戚朋友是必不可少的。一天傍晚,丈夫牵着我的手,来到他堂哥家。低矮、简陋的茅草房,几件黑乎乎的家具。粗糙的泥墙上挂着一个相框。那时堂哥尚在县城打工,已经离家半年多,此间只给家里捎过一回“在外挺好”的口信。我只能在相片上拜见堂哥了。照片上的堂哥有些苍老,额头皱纹纵横,憨厚的表情中夹杂着木讷。堂嫂在家操持家务,见到我们她显得很局促,不住地在衣襟上擦拭双手。她身后尾随着一个顽皮而又肮脏的男孩,相框中他的照片最多。只有照片上那个脖颈上系着红领巾的女孩没有见到。门口忽地出现了一个手提书包、背上驮着一个背篓的女孩。她气喘吁吁地望着我们,浅浅地笑着,嘴角嗫嚅半晌,轻轻地叫了我一声:婶。

④堂嫂告诉我,由于家中缺少劳力,女儿每天都要在放学的路上打一篓猪草回家。每天不打猪草回家,第二天就不要上学去了。在那一刻,我的心灵突然间被一种东西触动了,我抚摸她湿漉漉的头,鼻子一酸,说,没事的,婶以后供你读书。她敛了笑,明亮的双眸顿然泊在一片泪光中。我们走远了,她那湿润的目光被我们的背影拉得很长很长,久久地缠绕着我。

⑤回到都市,伴随时光的流逝,我已经淡忘了当时的承诺,甚至遗忘了她的模样。我双手紧紧地揽住了她。我嗅到了她身上那股浓烈的汗酸气味,触摸到了她因瘦削而凸出的骨骼。我想,这孩子孤身一人,长途跋涉,是为一个梦而来。这个梦是我早年为她编织下的,而我却把它忘记了。

⑥在她洗澡的空暇,我抖掉她带来的那个蓝布包袱上的尘埃,里面整齐地包着她的初中课本和几支用报纸卷就的圆珠笔。我的眼睛有些湿润,我想应该把她留在我的身旁,替她在都市找一所读书的学校。清水淋浴后的女孩完全变了模样,一种乡村素朴又纯净的美让我怦然心动。“婶,城市真好。”“好吗?你感到好就留在这儿吧。”她眼中跃动着的火苗忽地黯淡了下来,“婶,我这次是趁学校放暑假跑出来的。你给我找个活干,这个暑假我一定要挣足我和弟弟的学费。”我惊呆了。

⑦她家中发生的许多变故是我所不曾知道的。她的父亲在县城打工,从高楼坠下,摔成高位截瘫。弟弟上了小学,家庭经济难以为继,她和弟弟都面临辍学的困境。

⑧我能为她做些什么呢?只有坚定她留下的信心。我将我的想法告诉她,她静静地听着,最后摇了摇头:“婶,我必须回去,回去照顾我爹和弟弟。”我无言以对。让她外出打工是不可能的,连续几日,我都用“找不到活”来搪塞她,将她留在家里做功课。见她十分失望,我只好对她说:“玲玲,就算婶雇你好了,每天做完作业替我做饭,到时我付给你工钱。”

⑨她终于笑了。每天我都给她留下足够的菜金,而我每天都能准时吃上可口的饭菜,整个居室的卫生也焕然一新。我真的对她产生了一种莫名的依赖。那天中午,她买了一个西瓜回家,放在冰箱冷冻后,切好了放在果盘里等我回来。回家后我口干舌燥,捧起西瓜独自一阵狂啃。抬头间忽地发现她在怔怔地看着我。“你怎么不吃?”“我们家那地方种了很多很多的西瓜,我们到瓜田里可以随便吃。”是的,盛夏季节的乡村瓜果遍野,不吃也就罢了。见她进了厨房久久没有出来,我探头一看,眼前的一幕让我愣住了--她侧着身子,半蹲在地上,在津津有味地啃我吃剩的西瓜皮。我跳了起来,冲过去,劈手将她手中的瓜皮夺过,猛摔在地上。“冰箱里有西瓜你为什么不吃?是嫌婶对你不好吗?”她紧咬嘴唇,默默地摇头,滑下两行清泪。

⑩过了一天,我试图为我的过激行为向她道歉。未等我开口,她却从兜里掏出一些零散的钱交给我:“婶,这是这几天买菜剩下的,咱们吃饭没花那么多钱。”我颇感纳闷。菜金是我凭多年买菜的经验而给她预留的,略有盈余,但绝不会剩余这么多。 这让我疑窦陡生,我必须为这个孩子的品行负责。

⑪那天,我请了一个上午的假,在她早上买菜时悄悄地尾随了她。果然,她不是直奔菜市场,而是从楼梯口的墙角处取了一个早已匿藏好的纺织袋,一路小跑,奔向小区的那个旧垃圾箱。她将垃圾袋放在地上,捡出上面的啤酒瓶放进纺织袋。袋子渐渐鼓起来,她将它搭在背上,奔向一个建筑工地旁的废品收购站。我就是在这时出现在她面前的。她有些惊愕,惶惶地打量我。我拍了拍她的后背,说:“孩子,回家温习功课吧。”这时我突然改变初衷,她应该回到她应该去的地方,对于一个人来说,苦难并非一无是处。

⑫一个月后,我替她打点行装,在她的背包里偷偷塞上了3000元钱。那天,我从单位叫了辆车,准备送她去车站,回家却发现已人去楼空。她悄悄地走了,留下的只是一张欠条:

“欠婶婶人民币3000元。王小玲”

⑬望着这张纸条,我呆呆地出神。我将它揉碎,透过窗口,缓缓撒向天空。雪白的纸片在夏风里飞舞,宛若一只只欢笑的眼睛,渐渐随风远去……

(1)请结合语境,品味文中第③段加点字的表达效果。

门口忽地出现了一个手提书包、背上驮着一个背篓的女孩。

(2)结合上下文,说说文中第⑤段加点词语“一个梦”在“我”和“小玲”心中分别指什么。

在“我”心里,“一个梦”指小玲来城里读书,在小玲心里,“一个梦”指趁学校放暑假找个活干,挣足她和弟弟的学费.

(3)在第(11)段,作者说“她应该回到她应该去的地方,对于一个人来说,苦难并非一无是处。”请结合原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不超过120字)

“她应该去的地方”不是呆在城里接受婶子的帮助继续读书,而是回到家乡,回到亲人身边.从文中看,小玲家里条件不好,可她年纪虽小却异常懂事.从小玲想出去打工、捡拾啤酒瓶卖钱都可以看出她时刻想攒够她和弟弟的学费,想为家里分担,而不是一个人留在城里“享福”.苦难往往会磨炼一个人使她成长、成熟.。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方法

关于实用类、论述类文本的阅读,这类的题目通常不难,先看选项凭自己的感觉圈出一些可能出错的地方,然后认真对照原文即可。关键是要认真读题找出关键词到底是让你找“符合”还是“不符合”的;如果是让你找某某的含义,一定要注意选项中叙述正确但是并不是讲其含义的内容,并把它排除掉;

如果说是让你找适合选文的标题的话,先从首尾两段入手,找出关键的内容,确定某几个选项,再从剩下来的内容中确定正确的答案;这类题型的最后一题大部分是概括类的,只要逐段逐段地找出关键语句最后再依据题目条件进行删改概括整合即可;

不过也有可能会出对某某下个定义的题型,也不要怕,抓住ABC,即A是B的C,例如对文章中的年夜饭下个定义,A就是年夜饭,B就是文章中概括出来的年夜饭特点,C就是年夜饭的本质,那么答案就是:年夜饭是一种在农历除夕家人一起吃的一顿团圆饭。这样就很清晰明了。

散文阅读题的解答有哪些技巧?

(1)通读全文,概括中心:①了解主要内容;②归纳中心意思;③分析题目含义

(2)找出中心句或自己概括中心

现代文阅读题解答方法 篇10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以下试题。

另一种纪念碑

李 锐

大凡专门到湘西凤凰县一游的人,都是为了沈从文先生而来的。沈先生的故居和墓地都在凤凰县城。“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沈先生没有战死在沙场。其实,沈先生也没有回到故乡。他遥远地死在一个叫做北京的喧嚣的大都市里。回到故乡的不过是先生的骨灰。

一段迂回的山路,一片逼仄的台地,一块自然坠落的石头,石头略微凿磨的平面上是沈先生的笔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这些话和石头面对着已经有些污浊了的沱江,一座旧石桥,和一些已经破旧不堪的吊脚楼。背后的山坡上环绕着零乱却又茂密的草木。凤凰的朋友们说,大部分骨灰撒进沱江了,只有几块骨头是由沈先生的孙子亲手埋在这石头下面的。

其实,一个游子,一个精神的游子是永无故乡可回的。就像一条从雪山之巅走下来的河,从它出走之日,就再没有回家的路了。沈先生在凤凰城里长到十五岁,而后从军,又在沅江、辰水之间浪迹五年。此后,湘西的山水就再也关不住一个年轻人的心了。可这二十年的人生成了沈先生文学创作的源泉,他那些所有最深沉最美好的文章,都是从湘西的江河里涌流出来的。这个有一位苗族祖母又有一位土家族母亲的乡下人,这个没有上过大学,没有留过洋,没有任何文凭学位的湘西赤子,有了他的《从文自传》,有了他的《湘行散记》,有了他的《边城》和《长河》,中国人枯叶一般飘零的诗情,终于又有了一片水意深沉的沃土。

大概是因为沈先生盎然不绝的诗意吧,他竟然在许多时候,在许多人那里被误解成是一位,而且仅仅是一位传统的“田园诗人”。许多人把“美化落后”“诗化麻木”的批评放在他的名字上。也确实有人依样画葫芦的,把中国所有偏远落后的乡村变成了“民歌集成”的歌舞场,并因此而得到了大大小小的文名。我一直不解的是,怎么会有这么深的误解和误读。难道我们这些中国人真的再也听不懂中国诗人的歌哭和咏叹了吗?难道历史的风尘真的把我们埋葬得这么深这么重了吗?以致我们竟然听不懂一个肝肠寸断的柔情诗人的悲鸣?以致我们竟然看不见,在夕阳落照下的那样一种悲天悯地的大悲哀?

对此,沈先生自己说过一句肺腑之言:“写它时,心中充满了不易表达的深刻悲痛!”所谓“大音稀声”,所谓“有大美而不言”。事实上,这正是沈从文先生不为潮流所动,独到而深沉的追求。一个能和时代风格相抗衡而独立于世的作家必定是大家。在当时那一派峻急、坚硬、浮躁的白话“国语”的主流中,沈从文的从容沉静和优美大度尤其显得卓尔不群。在沈从文诗意神话的长廊中,《边城》无疑是最精美的篇章。那是关于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和一只狗的童话。这个诗意神话的破灭虽无西方式的剧烈的戏剧性,但却有最地道的中国式的地久天长的悲凉。

如果说沈先生的文字流露出了某种“世外”意味,那也是因为湘西这块土地一直是苗族和土家族世代杂居之地。这是一块不曾被正统的儒家文化彻底同化的土地。这块土地曾经以它无数次的对中原文化的以死相拼,才保持了自己的“率真淳朴”“人神同在”和“悠然自得”。也正是这一脉边缘的“异质文化”,成就了沈从文的独特。也正因为这个产生于中国本土的独特性,又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沈从文先生才有可能“自然而然”地完成对于中国诗歌的承接和转化。

站在沈先生这块天然未凿的石碑面前,沈先生微含笑意的脸从斑斓的石纹中显现出来,有谁能读懂困顿在那些苍老的皱纹里的创痛和沧桑?其实,沈从文先生又何需一块石,何需一座山,何需一条河来为自己的不朽做纪念呢?只要打开他的书,你就能走进他那一片无比深沉又无比美丽的森林。让我们向这片森林深深地鞠躬吧!(有删改)

1从文中看,沈从文先生的作品具有哪些“独特”之处?请概括作答。(6分)

——————————————————————————

2結合文意,回答下面问题。(6分)

——————————————————————————

(1)题目“另一种纪念碑”的含义是什么?(2分)

——————————————————————————

(2)说说文中“中国人枯叶一般飘零的诗情,终于又有了一片水意深沉的沃土”这句话的含义。(4分)

——————————————————————————

3文中第4段写到了对沈从文先生的“误解和误读”,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简要分析作答。(4分)

——————————————————————————

4结合你所读过的沈从文先生的作品,简要谈谈你对“写它时,心中充满了不易表达的深刻悲痛”这句话的理解。(6分)

——————————————————————————

一、跳出局部,着眼整体

急忙浏览文章,然后马上看问题,对文章阅读不到位,是无效阅读。直接先看问题,然后再东一下西一下阅读文章,不能很好地做到前后文联系,所答也多是不够准确和完善。这两种方式不可取。

读懂文章,是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前提。做题首先要保证快速读懂文章,准确筛选有价值信息,为具体答题做好准备。整体把握文章,是现代文阅读最重要方式。即阅读时不局限于部分,要着眼于整体,从标题开始,一直读到结尾,读懂文章主旨。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入手,对重要词句作勾划,有利于把握文意。每篇文章都有或明或暗扣中心的句子,多是表达观点的议论句和抒发情感的抒情句,阅读时要有意识地寻找,并作勾划。要对文章文体作出判断,然后有意识地注意相对应要素。说明文要注意明确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点、说明方法、说明层次、说明语言等;小说要注意明确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描写等三要素;散文要明确作者所描述的人物或景物的特点、所表达的情感和志趣等。对文中运用比喻、排比、对比、对偶、设问和反问等修辞手法的句子也要留心。这些句子既有助于快速读懂文章,又可能是后面问题的着意点、解答点。

阅读《另一种纪念碑》,纵观全文,从内容看,可以勾划以下句子,筛选出能把握全文主旨的有价值信息:“其实,……是永无故乡可回的。”“他那些所有最深沉……涌流出来的。”“中国人枯叶一般……水意深沉的沃土。”“我一直不解的是,……和误读。”“沈先生自己说过一句……的深刻悲痛!’”“沈从文的从容沉静和优美大度尤其显得卓尔不群。”“这块土地曾经以它无数次的……成就了沈从文的独特。”“沈先生微含笑意的脸……创痛和沧桑。”“让我们向这片森林深深地鞠躬吧!”透过这些句子,能很快整体感知全文主旨:作者理性地诠释了作为一代文苑宗师沈从文的“独特”,并对其作品内涵及精神世界作出了精当评价,表达了作者对沈先生无比崇敬和深沉怀念之情。从形式看,文章体裁是散文,留心“难道我们这些中国人……的大悲哀?”“其实,沈从文先生又何需……做纪念呢?”“只要打开他的书,……无比美丽的森林。”等修辞句子,饱含丰富感情,有助于把握全文情感。

二、明确问题,注意细节

扣准要求是解答现代文阅读题关键。整体读懂全文后,要认真揣读文后问题,明确其实质、涉及考点、解答要求,进而明确答案应具备要素。历年来此类题学生得分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认真审题,根本不明确问题有哪些提示和要求就匆忙作答。

要注意从细节入手审读问题。一是问题本身细节,要透过问题表述中一些有价值字词明确问题要求和实质。有的问题本身隐含提示,有的本身限定解答角度,有的明示解答范围,有的暗示了解答要点,有的明示解答方向,有时问题间还有关联。明确问题后再精读文章,要做到“五个关注”:关注文章标题,关注文章开头和结尾,关注每段话开头和结尾,关注议论抒情句,关注问题所在文段或与之有关文段。其中,最后一条特别重要。

如最后一题问题表述有以下要点:提示两个关注点:“你所读过的沈从文先生的作品”、“对‘写它时,心中充满了不易表达的深刻悲痛’这句话”;提出解答要求“简要谈谈”。审准问题后,就明白了其答案要点:要谈谈“写它时,心中充满了不易表达的深刻悲痛”这句话的含义;要列举你读过的沈从文先生的某部作品,具体阐述一下这句话的含义在这部作品中的体现。要得出第一个答案要点必须回到文章本身,关注“写它时,……深刻悲痛”这句话所在文段和与之相关上、下文段,不难概括出较准确答案来。得出第二个答案要点更容易,一方面文中有对沈从文作品《边城》的评析,另一方面高中学过这部作品的选文,所以最好的处理就是结合《边城》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参考答案示例:这句话是说,沈从文用诗意的文笔讲述着他对生活独到而深沉的思考,而这种深刻悲痛的情怀却往往隐藏在文字中不易被人们所理解。以《边城》为例,作者用抒情的优美笔触,描绘湘西幽雅的山光水色,淳厚朴实的人情世态,健美古朴的风俗习惯,是一幅优美别致的风土人情画卷。然而作品中慈祥的祖父去世了,健壮的天保淹死了,美丽的白塔坍塌了,傩送“也许永远不回来了”,翠翠不得不直面现实的慘淡。作者通过诗意神话的破灭,表现出内心难以诉说的悲痛。)

三、联系比较,以文解文

答全要点,是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保障。很多同学常慨叹:在考场上,我每个题都解答了,而且当时感觉似乎都解答得不错啊,可分数为什么这么低呢?究其实质,还是解答不够准确,答案要点不够完整。

读懂文章和扣准问题后,还要回到文章本身,特别是问题所在文段或与之有关文段,在精读中联系比较,分析归纳,以文解文,以求解答全面。答题的基本原则:除带有普遍规律性答案和有特别要求需用自己话概括外,要尽量结合原文词句作解答。有些题答案可能无法直接从原文中找出原句回答,但也要注意根据原文一些重要词句探究、概括出较为恰当的答案。联系比较、以文解文十分重要。一是联系平时课堂所学、课外所练,根据一般性规律回答问题;二是联系上下文,前后关联,不只着意于特定问题或特定字词句,以得出更为完善答案。要将此问题与平时所练、所考相类似问题作比较,明确此问题实质,进而明确解答要素或要点;将此答案与彼答案比较,特别是面对一个需要概括归纳的问题,可能有几种不同解答表述,要注意比较综合,进而明确究竟怎样回答更为准确和完善;将备选答案与原文比较,明确它们不一致的地方,作正确选择。以文解文,就是在文章中读懂文章,用文中语言理解阅读中需要解决的障碍,或者以此文解彼文,此文与彼文互解。

如解答第3小题,首先要回到第4段,精读有关写对沈从文先生的“误解和误读”的语句。然后联系全文分析,整篇文章是对沈从文先生的肯定,是“正”;而第4段宕开一笔,写对沈从文先生的“误解和误读”,是“反”,正反形成鲜明对比。再联系平时所学有关对比的作用,不难明白这是突出对沈从文先生的肯定!但只这样回答不全面。还应结合前后文表述,明确作者所言“误解和误读”背后沈从文文字中蕴含的悲悯情怀。另外,在“正”、“反”比较中,还要提炼出作者分别对“误解和误读”者、对沈从文先生的情感。综合分析后,就可得出比较完善的答案。(参考答案:①对比突出沈从文在深沉美丽的文字中蕴含的悲悯情怀,表现沈从文的伟大;②表现作者对沈从文被误解的痛心,引起人们的深刻反思。)

综上,解现代文阅读题应先整体读懂文章,然后审读问题,根据问题再精读文段,在此基础上,认真联系比较,综合归纳出较为准确、完善答案。其核心就是:读懂、扣准、答全。

【作者简介】

陈胜全,特级教师,现任四川省乐至中学副校长,全国中语会会员,发表文章多篇。

上一篇:基建维修竞聘报告下一篇: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教学计划